发布时间:2023-05-15 16:35: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庭经济如何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隐私权;保护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因为家庭条件的不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往往面对着一些特殊问题,在心理方面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压力。比如,为了在助学金评定中做到公平公正,就需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公示,这就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收入情况等被很多学生知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了困扰。因此,如何在合理有效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保护他们的隐私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顺利的完成学业,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
一、隐私权解读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空间和平和私人信息的权利依法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入,意识到,如收集、使用和开放的个性[2]。我国法律保护隐私的落后。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我国立法尚未承认隐私权,对公民隐私利益的保护一般采用间接保护。直到2009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在公民隐私权的范围,这象征着我们的国家法律正式成立的隐私的状态。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的表现
为了杜绝“假”可怜的现象再次出现,资格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院和大学工作。为了让真正的贫困学生资助,高校通常采用严格的筛选机制,通过特定的程序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工作。第一次发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当地民政部门的相对贫困,第二个由各部门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审查小组,辅导员对学生的个人和家庭情况,描述和分析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生活方式做出评价,常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最后由有关部门或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部门信息公布。此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审查和评价的学生选择不同种类的金融援助,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相关委员会或口碑家庭困难学生的个人和家庭信息,这无疑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所以,“阳光行动”虽然能够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相对客观和金融援助公平公正的选择,但实际上违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权。
三、如何保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权
保护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还需要高校、资助者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一)用法律手段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权
我国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还有待完善,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权保护更是如此。只有将隐私权保护的规定细化,形成完整、统一的隐私权保护体系,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隐私权,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二)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管理水平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序开展。如何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管理者需面对的问题。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学生定期举行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第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所有相关信息,高校助学部门应统一管理。第三,在制度中重点强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即便在需要公开相关信息的特殊场合,也应尽量保护他们的隐私。公布的信息严格限定在必要的范围内,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后,过了公示期的信息应及时删除等。第四,制定严格的追责制度,对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隐私泄露并造成恶劣影响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严肃处理。
(三)加强资助者、学生对他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资助者在资助过程中,有权了解受资助者的个人信息,但是这种知情权是有限度的,并且,资助者所了解的这些个人信息,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另外,参与评议的学生也必须保护受资助者的个人信息。
(四)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其成长成才
大学生管理、辅导员和老师应该告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正确的地方,在基金的过程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学生的个人和家庭情况的需求,必须掌握相关信息,同时为了满足正义的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将上市的对象和情况援助阳光操作[3]。在解释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一个是视为资助的对象,他们需要必要的隐私的一部分,这是对人民知情权的需要,应该保持健康的心态,不应该拒绝放弃融资机会;其次,这所学校将尽一切努力来保护学生的隐私不受侵犯,认为学生可以放下负担,在学校健康成长;三是建立法律意识和意识,一旦发现违反隐私权,学生应该通过向学校申请,甚至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一个公平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的影子,建立自尊,自信,自强,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感觉,为了更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群众出版社,2004,21.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感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否顺利进行, 不但关系着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前途,而且关系着和谐校园建设和学校教书育人的大局。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为专家学者所研究。应当说,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为解决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所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很多问题,资助成效与投入的资助成本并不成正比,受资助对象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郑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中抽出300个样本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问卷结果,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心理及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从而总结经验,探讨工作方法,以提高资助成效,使这项工作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动态过程和系统工程。
一、郑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资助工作现状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郑州大学注册本科生为57137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约为16800人,其比例达到29.4%。为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心理及资助工作成效等问题,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样本来自郑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率94%。经问卷分析了解,郑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农村。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原因,“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占44%,“多子女”占32%;月生活费在400~600元的占36.9%,生活费主要来源为“父母支付”的占76%。以上结果与郑州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收入以务农及父母打工为主,家中子女多的情况相符合。
目前,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郑州大学建立了数据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已采取了包括“奖、助、贷、勤、减、免”及“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完善的资助体系。除国家规定的相关资助措施外,学校还设立了3000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成为解决学生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问卷分析,被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获得资助的主要方式是助学金、助学贷款及勤工助学,分别占35%、20%、20%。此外,学校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较难,缺少科学的评审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资助工作是否公平、是否公正。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主要依靠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及民政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但是在我国,学生家庭收入比较隐蔽,证明材料的可信度有待确证。国家目前没有权威的、可行的评审体系,因此学校及各院系很难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调查结果显示,54.3%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产生应由“全班公选”,只有28.4%的学生认为应该看“相关证明”。这就说明,如何选出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提高资助成效的首要问题。
2.助学贷款缺乏相应的信用保障
助学贷款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从根本上说,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以个人信用担保向银行贷款完成学业的途径,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贷款规模也最大。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提前还款,学生的可变因素又很多,尤其是毕业以后,想要在流动的市场上找到借款人,保证借款人还款是很难的。部分学生信用意识缺失,不能及时还款、还息,引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
3.重物质帮助,轻精神帮扶
近年,学校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效缓解了这些学生的生活困难状况,保证学生没有因家庭经济问题而退学。经济资助虽然是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却不是唯一内容。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引起的自卑、焦虑和人际交流障碍等心理问题。经了解,这有33.5%的学生最需要的援助是“心理辅导、激励”。还有很多学生,遇到经济问题的时候不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有49.6%的学生选择“自己解决”,34.6%的学生选择“室友”,6.6%的学生选择“其他同学”,找“辅导员或其他老师”的学生只占9.2%。
此外,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身的现状并不满意,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知道该如何改变,造成心理困扰。还有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积极向上的斗志和奋斗目标,安于现状。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
4.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有待加强
从整体看,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正确对待各类资助,对所接受的帮助心存感激,能够将受助的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力争更大的进步。有72%的学生表示毕业以后,在自己能力许可的条件下“愿意帮助别人”,但也有9%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帮助别人”,还有19%的学生表示“可能会帮助别人”或“不知道”。笔者认为,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心理不平衡, 不愿感恩。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与转型期,社会的贫富悬殊也越来越大, 经济上的差异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失衡,他们把自身的困难归因于社会的不公正。因此,在受到资助时会认为这是社会欠他们的, 因而对别人的帮助不愿感恩。二是自尊心强,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状况。有26.6%的学生认为公开受资助情况会“让人不好意思”,不愿意接受资助。这不仅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地实施,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些建议
1.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提高资助工作成效
一方面,学校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及困难学生的实际生活费支出,以至于部分家庭不困难的学生也申请资助;另一方面,部分真正困难的学生因为自尊或自卑等心理,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给他的公开资助。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
笔者认为,首先应从申请、审核、公示到建档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监控, 严格核实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深入了解申请人的消费情况。其次,跟踪调查,对弄虚作假的学生随时取消资助资格,并给予相应惩处,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档案制度,健全消费信息调查和公示制度等。
2.建立学生信用机制,增强学生责任心
首先,要让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一方面,要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加强诚信教育,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信用意识,毕业后能认真履行还贷义务;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教育支出是投资而不是消费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助学贷款是推迟付费,而不是不用付费。其次,可以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学生毕业时将它放入学生档案袋中,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完善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衔接,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信用形象的平台,也为用人单位选拔优秀大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3.以“育人”为中心,发挥资助工作的经济功能与教育功能
除经济功能之外,资助工作还应具有教育功能。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和良好的育人契机。应转变观念,变单纯的“助困”为“助困”和“育人”并举。
加强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突出奖学金的资助作用, 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获取奖学金, 以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可以为他们举办免费的英语、计算机辅导和各类劳动技能培训,以此帮助他们提高参加勤工助学、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加强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来说,一是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家庭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避免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发生。二是要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沟通交流中摆脱自卑心理,重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是要加强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坚定正确的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使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困难,客观地认识自我,从而自立自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与挫折,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成为优秀的人才。
3.变无偿资助为主为有偿资助为主,加强感恩教育
在对“您认为资助政策做的最好的是哪项”的调查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资助政策做的最好的三项是:助学金(38.4%)、奖学金(22.5%)和勤工助学(20.8%)。一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对助学金有一种依赖心理,总希望通过申请助学金来缓解困难。
因此,要强化勤工助学在资助中的作用,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教育功能。以勤工助学代替直接补助,让家庭困难学生以劳动获取一定数额的报酬,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经济压力,还能打消他们消极依赖的念头,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为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消除他们的自卑和孤僻的心理。
具体来说,加强感恩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平等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尊重是人与人建立情感的基础,正常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因此,学校、老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避免学生潜意识里认为接受资助的学生就应该懂得感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是普通的学生,其价值观需要老师去引导,在经济资助的同时给予思想上的帮助,才能引导他们树立感恩意识。第二,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干预。应构建心理引导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适度地心理干预,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能。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通过心理干预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学会自我调适,关注和了解自我,接纳现实的自我并构建新的自我。这样就能通过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第三,充分发挥家长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利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特别是出现学生违纪或不诚信等严重情况时,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秀杰,张杰.高校贫困生资助三重理想之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0).
[2]李振江.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俞圆,张俐.当代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关键词:高职生;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13-02 收稿日期:2016-06-29
作者简介:姚新宇(1984―),男,内蒙古包头人,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教学任务。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属于青年弱势群体,这一群体的物质与精神的状况不仅关系着他们的未来,影响现实社会的稳定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不断加强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铁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年,经常可以在大学城各个食堂、超市看到学生打工的身影。这些自立自强的大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苦练专业技能,还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自食其力。作为老师,如何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既能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又能在毕业后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是笔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产生的社会原因
社会时代的宏观因素和家庭个体的微观因素造成了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这一群体的出现,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城镇与农村之间人均收入差别较大。目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绝大多数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以及城镇失业阶层,家庭经济基础较差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获得的教育资源较差,从而导致他们高考成绩不理想。
2.弱势家庭
很多高职院校贫困生来自弱势家庭,父母大多是农村贫苦农民、城市失业阶层,父母离异、残疾、因病致贫的情况很多。他们往往无力负担子女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这部分大学生只能通过助学贷款和兼职工作来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产业结构模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出现了一批中年失业人群,使得社会弱势家庭比例有所上升。
3.天灾人祸
高职院校贫困生往往来自偏远农村,北方偏僻农村易出现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南方偏僻农村易出现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薄弱的家庭经济状况使得他们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很差。来自城镇失业阶层的学生,父母在城市往往没有固定工作,居无定所,这使得他们离各种意外和危险较近,经常会发生煤气中毒、遭遇盗窃等恶性伤害事件。
4.收入差距扩大
据2015年最新统计显示,金融业、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央企国企等垄断性行业的人均年收入在六万元左右,而城镇私营企业员工、农林牧副渔等行业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在三万元左右。 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0.4以上的表示贫富差距较大,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水平。伴随着近些年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收入较低的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也较大,加之近年来高校学费的增长,都导致高校贫困学生数量不断增多。
二、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自幼的成长轨迹、家庭状况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不同于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大学生。这些群体性的差异导致了学管教师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细致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因势利导,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需要注重如下特征:
1.对象的特殊性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这些贫困大学生通常存在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怯于人际交往等,同时在经济上捉襟见肘。而现实生活的压力造成了他们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们更容易出现各种身心问题。
2.内容的针对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及其自我实现需求等多种需求。在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其特殊情况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方法的灵活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给予他们关怀的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切身感受,切合其自身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施了国家已有的各种帮扶政策后,作为老师,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可靠安全的大学生兼职岗位,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三、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促进就业的新途径
1.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经济帮扶的物质基础
当代是信息网络的时代,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离不开网络,商家利用网络聚集人气,吸引客源,求职者利用网络谋求工作,而大学校园里独具的人口优势,成为商家瞄准的商机。作为学管教师,可以将两者的需求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校园范围内的网络平台,该平台既有电脑网页版,又有手机客户端,可以同时支持电脑、手机等多种网络终端在线浏览。该网络平台可分为校园兼职板块、校园招聘板块、社会爱心人士交流板块、媒体互动板块。商家可以在平台上招聘信息,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寻找兼职。同时要让学生在兼职的过程中保护自己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获得可靠的劳动收入,维护劳动尊严,同时使商家获得稳定的劳动力结构,从而取得持续的收益,以便为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兼职机会,并且在该网络平台上与地级市媒体、省级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但是成绩优异又勤工俭学的学生的事迹进行推广,弘扬社会正能量,也能为想要资助他们的社会人士提供一个可信的平台。同时也为承担铁路院校学生就业的各个铁路局开通一条新的了解青年大学生的路径,让用人单位对这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年轻人有一个积极客观的评价,既有利于学生就业,又有利于提升院校社会声誉。这一网络平台可以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精髓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这种媒介,感受生活中的社会正气,能够真正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2.强化专业化的工作方法
作为学管教师,在掌握国家各项贫困生帮扶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上,还要将政策真正落在实处,在各项奖项的评比过程中,既要看中学生的文化成绩,也要注重道德情操所占的比重。在校园网络平台的运用管理上,首先要把好商家及用人单位的关卡,严格审核用人单位的资质,为学生的兼职尽可能地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也要尽可能确保学生在劳动中不受到劳动伤害。严格按照劳动法监管商家的用人行为。在商家的劳动报酬的支付上,一定要按照劳动者保护法,使学生薪酬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薪酬。在与校外想要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士的沟通上,一定要认真、热情、耐心,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所要资助的对象,合理了解自己资助的款项的流向,确保每一笔款项都使用合理,并且要积极建立受助者与帮扶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渠道,让学生心怀感恩之心,喝水不忘打井人,让社会正能量不断传递。
在对贫困大学生的管理上,一定要分类建档,细化每个同学的信息,建立一个高效完整的信息资源库。在运用网络平台与各个铁路局的联络上,一定要向他们展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的积极进取的一面,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学生,进一步促进就业。
3.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完善能力
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在学生大一报道时就要通过填写纸质资料,与父母沟通等形式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存放归档。另一方面,要与贫困学生沟通谈心。从学生的自身状况和现实需求的角度出发,着手于其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利用多种资源,有目的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高职生在大学阶段不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训练出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全品格,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做好准备。
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引导其认识自己,真实地面对现实,能够接受不同经济状况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怨天尤人。同时也要明白自身的优势与短板,正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在精神上做一个独立的人,能够积极地改善自己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正确地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调节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从内心接受自己,学会为自己和他人负责,从而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学业事业的发展。并且在学生、商家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沟通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这种情商上的锻炼与提高,一定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4.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价值、尊严、人格的尊重,对人的思想自由、精神解放、自由选择与发展的鼓励。人文关怀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个体的生命历程,反映出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与个性取向。在处理贫困生国家经济帮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受助者的心态,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在与网络平台的商家沟通联络时候,要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注重营造尊重劳动者的工作氛围,切勿出现经济诈骗与欺辱学生的恶性事件。在与地级、省级媒体的沟通时,在宣传优秀学生事迹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防止因为个人隐私的泄露对学生个人生活造成困扰,更要防止“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的产生。在与各大铁路局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也要让学生不卑不亢、自信昂扬,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四、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产生原因的分析,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的分析,以及利用网络平台来改善经济状况,同时对促进他们就业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工作在学生管理一线的教师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陈赤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探析.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化;发展型资助
2014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普通高校学生资助金额为716.86亿元,比2013年增加142.75亿元,增长幅度达24.86%,国家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进行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力,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着粗放现象,如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认定不科学、学生资助管理过程粗放等,制约了国家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着高校资助工作目标的实现。2013年,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扶贫工作思路,提出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提高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样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在经济困难程度、导致困难的原因、个人的资源现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基于这些差异而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不同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领会“精准扶贫”的思路与方法,主动了解学生需求,积极回应学生需求,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程度与实际效果。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内涵
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理念来源于精准扶贫,理解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内涵要从理解精准扶贫开始。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3年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对扶贫工作做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后期又不断阐释形成精准扶贫理念。推进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内容:精确识别是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将贫困居民识别,保证贫困户认定的公平、准确;精确帮扶是关键,根据贫困户的特点,实施有效手段进行帮扶;精确管理是保证,通过扶贫信息的管理工作和阳光操作去保证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通过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三者联动,最终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
精准扶贫对高校的资助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张远航认为,精准资助就是找准资助对象,通过差别化的资助形式,提升资助目的与资助对象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最大程度发挥资助的效能,具体体现在对象精准、需求精准、形式精准以及效能精准等方面,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和基础,提供满足资助对象个体需求的资助举措使资助工作的定位和目的,形式精准是资助的过程与方面,效能精准是资助的价值和评价。所以,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程度要从贫困认定、资助供给和资助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二、精准化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现实要求
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是破解当前问题的要求。“精准”的对面是“粗放”,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对于贫困生识别不足,在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忽视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在贫困生的管理过程中轻视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这些问题影响着资助工作的发展和资助目标的实现。
第一,贫困生认定粗放,对困难程度鉴定不足。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各高校基本都制定了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办法,对认定条件、程序做出明确规定。这一制度规定,看似为高校辅导员开展资助工作提供了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其一,认定材料难以完整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的认定依据民政部门证明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贫困证明等材料,由于证明材料的表述方式、地方民政部门审核不严等问题,相关材料难以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其二,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对经济状况认定工作造成干扰。通过贫困认定并且申请助学金的同学,每年可以获得3000元左右的资助,对于学生来说是笔较大的收入,个别同学“不贫装贫”,通过弄虚作假等方式申请贫困认定,而使资助失去原有意义。
第二,贫困生资助方式单一,以经济资助为主。资助过程中仅依靠经济帮助,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了解。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资源、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表现出物质的匮乏,还表现出综合素质、发展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受资助学生已经不满于与单纯的经济资助,而表现出对能力发展的诉求。同时,新形势下也要求高校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多措并举提升受资助学生的发展能力才是资助工作的最终目的所在。高校资助工作管理粗放,未能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需求,停留在物质保障层面。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及时了解受资助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在为其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建设。
第三,后期管理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足。在高校资助工作中,重视前期的认定、评审,而忽视后期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未能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也未能对学生资助资金的使用做出有效监督。可以通过助学金的发放仪式、志愿服务工作为契机,引导学生感谢国家、社会的关心与照顾,树立感恩意识。同时,对助学金的使用去向做出有效监督是确保资助工作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弥补前期资助工作缺漏的重要举措。当前不少高校只是确保资助资金到账,而到账后受助学生如何使用,学校不加干预,未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实施路径
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发展有助于提升资助资金的适用效率,提升资助的实效水平。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发展要从资助工作的整个过程人手,实现从贫困认定到后期的资助监督整体的精准化运作,从而推动高校资助工作由“量”到“质”转型,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
第一,精准识别,辨别好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要选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小组成员、严格评议程序、多渠道获取信息综合判别。首先,可以通过班级同学推荐的方式选出在日常表现中公正无私、有威信的同学,一般涵盖宿舍成员、班级干部、贫困生代表与非贫困生代表等群体。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要求的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程序,程序的严格是保证结果公平的基础。最后,要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作出综合分析。充足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判断的基础,高校学生工作者不能仅局限于申请材料的识别,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日常消费状况等信息做出综合判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生资助中期评估报告指出未来将推动资助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以学籍为基础实现与人口、低保、扶贫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和共享,为学校确认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提供支持。资助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好现代的信息平台、通过与学生一对一谈话、家访等方式获得有效信息。
[关键词] 贫困生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大学生资助体系;量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17-2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利益的驱动使得学生对获得资助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贫困生认定难的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如何辨别、资助真正贫困生,把资助金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显得日趋重要。然而,目前高校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贫困生认定已成为困扰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因此,解决贫困生认定难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办法,提高助困资金的使用效率,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贫困生认定标准不统一,缺乏实际操作性
确定贫困生的认定标准是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是贫困是个相对的概念,学生家庭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贫困家庭认定的标准必然不同。各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家庭人均年收入。这一指标虽然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家庭经济总体情况,但高校生源地不同,学校所在地与学生家庭所在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横向的可比性。二是看学生在校消费情况。这主要是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学生日常的生活消费情况和是否具有高消费行为等现象,然而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对电脑、手机和化妆品应不应该算作是消费奢侈品争议很大,很难形成一个科学、合理而统一的认识,这给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很多阻碍。三是看家庭状况。比如父母双亡、单亲、离异等情况或者是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这些也都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局部或片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二)诚信意识淡薄,假贫困生屡见不鲜
近年来,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出现了两类假贫困生。一类主要指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资助金额增加和资助名额增多等巨大利益的驱动,部分并不贫困的学生动起了心思。他们想方设法冒充贫困生来获取各种资助资源。他们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争先恐后地竞争,带着准备好的完备材料,甚至千方百计找关系,找熟人,求辅导员、求班主任,诉说自己的困难,以得怜吝后获得资助。相反,另一类真正的贫困生却认为贫困本身并不光彩,一些真正贫困学生由自卑和虚荣心理,怕被人瞧不起,硬是充当有钱人,他们往往不去积极地申请资助,故而得不到资助。造成假贫困生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价值观歪曲。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做的还不到位。
(三)假证明漫天飞,贫困证明材料缺乏真实性
贫困生的认定需要一定的证明材料作为支撑。学生回生源地在村委会和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生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材料,也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当中,这些证明的可信程度却存在不少问题。应该说最能客观判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是村(居)委会,而村(居)委会为了让村(居)民获得利益,同时对自身利益又没有损害,所以村(居)委会等最初级的贫困证明很容易就能开出来;而民政部门对村委会开具的初级证明审查不严格,甚至根本不去实地考察,他们的判断主要就是依据村(居)委会的证明,因此他们也会随后加盖公章。再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开假证明对家里有能耐的同学来说根本不成问题,有关系开个证明就像吃饭一样平常。
(四)投票公平选举,部分贫困学生望而却步
根据教育部政策要求,许多高校按照政策要求,成立了院系认定工作小组和评议小组,对贫困生认定进行民主评议。同学之间接触比较多,了解更为深入,所以看起来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更为公平,更为合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投票选举的结果一般是谁在班级人缘好,谁票就多,而并非谁最贫困谁票多;二是真正贫困的学生碍面子,觉得公开接受贫困程度的评选是丢人的事情,从思想及心理上不愿接受;三是候选人条件的确定不合理,即候选对象应通过什么途径,参照什么标准确定出来是个难题。
(五)贫困生名额限定存在不合理因素
现在很多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对于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名额有着明确的规定,每个院系、每个班级一般都按照学院或者班级人数,平均分配名额。这样做看起来最公平、最公正,实际却导致这样的后果:贫困生少的班级中非贫困生容易挤进贫困生范围中,并享受补助;而贫困生相对较多的班级又产生了真正的贫困生享受不到贫困生补助待遇。另外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差无几的同学在申请特困生时又因为名额的限定只能采取轮流做庄的措施,所以在这一点上,高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贫困生、特困生名额给予合理分配。
(六)贫困生认定工作人员队伍不合理,贫困生档案缺乏动态管理
现行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一般都是由辅导员、班主任来完成的,认定的主体一般是辅导员。但是辅导员的数量有限,不但有学校各部门安排的任务,还有横向的年级事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再者对贫困生认定工作学校一般要求的急,造成辅导员不可能有时间对每个参与认定的学生在经济方面都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了解。各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认定的基础上,一般都建立了贫困生档案,便于掌握每个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但现实情况是贫困生档案一经建立就很少再进行更改,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其实,学生在校期间的四年时间里,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会发生变化,但因档案缺乏动态管理而导致学校很难及时有效地掌握到相关信息。
二、对贫困生困难程度量化评价的几点思考
第一步: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开展教育。学生写出申请,要对学生和学生干部分别教育,宣传党的政策学校的认定程序办法、名额、院系的认定细则、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与失。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资助是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雪中送炭,保证困难学生能够完成学业和在校期间有基本的生存条件,而不是让那些生活不困难的学生提高生活质量,请客吃饭、买手机电脑的。教育学生要自立自强、诚信做人、知恩图报、发奋图强、正确对待贫困、坦然地申请认定、不要有过分自卑的心理、让申请认定的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详细准确客观地说明或描述、并提供相关证据。如住院证明,残疾证事故处理决定书等。比如说一个家庭成员遭遇车祸必须要说清楚,造成的损失程度;说家庭成员生病,必须要说明什么时间生的病生的什么病花费有多少,对劳动能力的影响有多大。
第二步:院系学生会成立勤工助学部,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选出评议小组,评议小组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辅导员任组长,男女比例要和班级总的男女比例相一致并选出监督人员1-3人,评议小组的成员原则上为没有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
第三步:评议小组征求意见充分调查了解情况。这一步是做好认定的关键。一方面要查看个人申请,《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及其他证明材料,申请人的档案资料等,另一方面要找申请人当面沟通,了解一些申请人没有陈述清楚的细节和不愿意透露的隐私,另外要向申请人熟悉的同学调查印证申请人陈述的真实性,最后必要时可向社会和政府机关调查。总之要给申请人的每一项家庭经济情况的陈述找出事实的印证。老师要对评议小组的成员进行充分的教育,教育他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公正无私的品德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家庭贫困的同学充满爱心和关心。同时给予足够的尊重严守工作纪律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
第四步:评议。采用回避制或去掉最高分制。评议小组的成员通过查看申请学生提交的资料、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并进行打分。当对评议小组的成员打分时,本人进行回避。不回避时去掉最高分。打分由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统计汇总,计算平均分。相互之间不得交流。
打分的具体方法如下:硬性指标打分:单亲家庭加分10分、离异家庭加分8分、姊妹中有上大学的每个加分5分,上高中的每个加分2分、上初中的每个加分1分;烈士子女加8分;有电脑的减分7分、有2000元以上手机的减分5分、有1000元以上手机的减分2分。
半自由裁量指标打分:本人半年内有重大疾病或财产损失的加3-5分(大家都知道);家庭成员一年内有重大疾病加3-5分;一年前有重大疾病加1-3分;家庭成员有伤残者加3-8分,原则上有证明;一年内有其他重大财产损失加3-8分;自然灾害加1-4分,以有公开报道的为准。
自由裁量指标打分:
平时生活节俭程度,加0-8分;家庭收入状况加0-8分;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0-5分(如个人平时是否积极向上,自立自强,是否遵纪守法,学习是否努力,品德是否良好,是否团结同学)。
硬性加分项评议小组成员应达成一致,半自由裁量打分项和自由裁量打分项由每个成员单独进行,计算平均分,如果对一些事实无法搞清楚是否可信,则尽量取低分。在评定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家庭的特殊情况进行保密。
第五步班级反馈。将打分结果在班级进行公布,评议小组成员根据反馈的意
意见以打分结果为依据,对学生家庭经济的贫困程度的排序进行微调。
第六步:综合考虑决定学生资助的评定结果。以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排序结果为基础,评议小组的成员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工作业绩、已受资助情况等确定学生资助的初步评定结果,并上报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查。
第七步:公示。将奖学生资助的评定结果进行公示(也可将学生家庭经济的主要情况同时公示),收集学生意见,由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是否调整,并确定资助评定的最终结果。
第八步:监督。院系学生会勤工助学部,评议小组负责对获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监督,接受学生投诉,如果发现材料不实、弄虚作假、徇私串通、日常生活奢侈浪费,将扣发部分或全部助学金直至取消奖助学金评定资格,甚至进行通报处分。
这套资助评定程序和方法,核心是对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前提是要申请学生本人提供详细的资料和证据,评议小组成员事前、事中、事后要做充分的调查、走访。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量化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和打分分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征求全体学生意见。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方法,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增减评定指标和打分分值。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生;谈心
一、导言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也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但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而大学学费的费用相对较高,在校大学生贫穷的比例越来越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学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国家、政府及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为此,国家、高校和社会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了一系列的物质扶贫措施,如奖、助、贷、减、免等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单纯只是经济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扶贫,这对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基于此,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开展了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谈心活动。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
(1)经济压力所带来的挫折感。大学高额的学费以及每个月的生活费,对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贫困家庭是无法承担的。虽然现在有生源地助学贷款,但由于政策、信息不通畅等各方面的原因,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困难生没有申请助学贷款。即使有学生申请到助学贷款,生活费还是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国家、高校、社会各方面的资助政策多元化,但仍然不能覆盖到所有困难学生,而且由于在评选困难生的过程中,为了让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涉及到公开评选、投票以及公示名单,尽管这是善意的,但这涉及到那些自尊心很强、不愿意让人知晓贫困隐私的部分贫困生带去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他们感觉自己在别人施舍、可怜的目光下生活,他们内心充满着自闭、矛盾、自卑、压抑等问题,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总是感觉到自己是贫困生,时时有一种挫折感,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有些学生在评选困难生的过程中,不去积极主动的参与,不让同学和老师知道自己家庭真实情况,从而错失了受到资助的机会。(2)学习刻苦努力,但精神生活匮乏。在谈心过程中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都从农村出来,父母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刻苦努力学习,同时盲目地参加各类社会兼职活动来缓解经济压力,很少或基本不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精神生活相对匮乏。(3)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他们走入社会,学会与人正确交往的一个开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心理负担重,在与人相处时,容易敏感,比较自卑,有时候还会出现怀疑、羞愧的心理,存在这样的心理就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此外,如今的人际交往愈发物质化,一些集体活动,外出聚餐等等都需要一定的花费,很多贫困生没有额外的经济基础,因此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许多困难生往往选择不参与。长此以往,这部分困难生没有得到在人际交往经验、能力和勇气方面的经验积累和锻炼,导致在与人交往时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和谐的相处下去,往往会产生人际交往的挫折感。(4)对未来迷茫。在谈心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对就业问题谈论很多,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大部分都没有对将来的就业没有信心,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社会关系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使没有“门路”的贫困生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产生悲观的情绪,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当然,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态度比较积极,目标明确,在学校能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同学、老师相处也比较愉快,对未来也比较有信心。在与这部分人谈心时,都能感受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阳光、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谈心过程出现的困难
(1)学生与工作人员的距离感较大。我们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有些学生还是有所顾忌,很难主动、自愿地打开心扉谈心。他们在碰到问题和困境的时候,喜欢找同龄亲密的朋友聊天,谈心事,甚至是在网上找陌生的网友聊天,我们部门虽然在每个学院设立了信息员(由困难学生组成),但是据信息员反映,很多困难生也只是把他们当成老师的代表,对信息员很少会打开心扉说实话。这就造成很多问题都是浮于表面,我们不能到了解真实的情况,问题也无法得到最有效的解决。(2)工作人员对心理咨询方法欠缺。谈心也非常有必要学习借鉴心理咨询的方法,我校谈心工作人员由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各学院信息员组成,整体年龄较年轻,工作经验也相对不足,思政教育工作技巧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往往只能从表象上开展工作,很难捕捉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问题,无法更好的给他们以帮助、启发和教育。(3)谈心效果不明显。我们在定期组织信息员开会交流谈心感想时,发现谈心效果不明显。虽然在谈心过程中,解决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但是普遍感觉到谈心没少谈,可就是没什么成效,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生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总结原因,我们发现缺少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大部分都是困难生咨询资助政策,或者是问什么时候发助学金之类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你问我答,缺乏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困难生和工作人员都感觉味同嚼蜡。
四、与困难生谈心活动的探究
(1)与困难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缩短距离感的有效方法。谈心是内心深处思想的交流,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敏感多疑,工作人员只有做到让困难生对自己完全信任,才会真正敞开心扉,道出真实情况。建立信任关系要老师(信息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学生平等的对待、诚恳、尊重和热情,在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积极关注,所谈的内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在谈心过程中,以鼓励为主,这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才会渐渐信任老师(信息员),有利于谈心工作的展开。(2)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要想真正提高谈心效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老师(信息员)平时就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一些与心理咨询有关的书籍,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多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如社会上热点等等,这样在与学生谈话时,一方面能很好地与学生有共同话语,引起共鸣,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问题所在,游刃有余地解决学生碰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由衷的产生敬佩感。(3)提高语言等沟通技术。谈心是一个特殊的沟通过程,是人与人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要让谈心有成效,老师(信息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术。老师(信息员)首先应学会使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打开谈话开始的紧张气氛,感染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谈心中来,让自己的谈话的语言尽可能富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得关爱。其次,在谈心过程中,老师(信息员)要用心倾听与提问。老师(信息员)要用心聆听,还要对所遇问题进行积极反应,鼓励学生表达,切忌急于下结论或对学生问题作简单的道德判断。提问则能保证老师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控制谈心的方向和内容,在谈心过程中,多用“为什么”等开放问题,少用“是不是”等封闭性问题,不要提问太多和连续提问,以免让学生产生防卫心理。
总之,做好与困难生谈心工作,要及时总结谈心工作中经验和问题。以上只是结合了日常工作,浅显的探讨了怎样能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谈心。相信我们对困难学生能够时时关注、处处关心,多从学生身边的点滴抓起,总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参 考 文 献
[1]王月欣,李淑贞,任允晓.高校经济困难生工作浅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54~56
[2]欧建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资助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认定贫困生,如何在科学的认定程序下切实有效地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界定标准难以把握
准确界定贫困生范围并对经过认定的贫困生进行合理分级是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有关文件的解释,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状况差异较大,高校很难制定统一的认定标准,甚至同一所学校不同院系的认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2.认定材料真伪难辨
在很多高校,国家助学金要比学校的奖学金高很多。尤其是相关资助政策规定,每人每年5000元的励志奖学金奖励对象必须从贫困生中产生。学生在申请贫困生认定的时候,需要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学校以此来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作为申请资助的依据。事实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民政部门为学生出具的证明并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一般来说,只要学生提出申请,县、乡、村的相关部门都会“有求必应”。这样一来,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要依据就变得真伪难辨。
3.贫困程度饱受质疑
按照相关文件的解释,“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是一般贫困生,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则是特困生。但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在实际工作中不易操作和掌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少数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外,家庭经济困难或比较困难的学生比较多,他们都想得到资助。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的学生在填报家庭收入时尽可能地少报或不报,并且拖欠学费不缴、申请学费减免或资助。另外,由于我国不同地域经济差异较大,根据经济收入来判断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也不易把握。
二、解决贫困生认定工作问题的对策
就贫困生自身而言,对于家庭的贫困状况,有的学生善于说明而有些学生却不善于说明,甚至在某种心理的作用下羞于说明真实情况。目前,高校一般仅把主动申请资助的学生作为资助考察对象,而忽略了部分不愿意或不善于说明情况的学生,导致有些应该得到资助的学生却难以得到资助。而极个别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利用政府对贫困生的优惠政策,制造假证明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也给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了困难。想要解决贫困生认定这个困扰各高校资助工作的难题,仅靠一个固定的标准或某一项具体措施难以奏效。
1.完善认定标准,甄别真假贫困生
制定一个界定贫困生的“科学”标准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用这一标准去认定谁是真正的贫困生。为此,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平时要多留意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的消费情况,多与这些学生沟通交流,把了解工作做深、做细。第一,对在校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费缴纳情况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进行横向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项目数值越低就说明该学生贫困程度越大。第二,对在校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费缴纳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以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主,参考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费缴纳情况,根据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线来认定贫困生。由于不同高校所处的地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不同学生家庭的收入有差异,月平均消费水平的认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各高校应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认定标准。
2.建立贫困生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贫困生的认定不是僵化的,而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动态管理机制,应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申请起就为他们建立完整详细的档案,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一个科学合理、规范严谨的工作平台。院(系)应将贫困生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及收入状况、存在何种困难及困难程度等信息输入电脑,要结合学生的各种证明材料进行登记,还要定期加入学习成绩、曾受资助项目及金额、诚信情况、日常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方面的信息。院(系)还要根据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和个人的表现进行年度评估,再将综合评估结果输入电脑,进行动态管理。每年可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对所建立贫困档案的等级进行适度调整,有提高档次、降低档次和撤销档次三种情况。
3.规范认定程序,建立监督机制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主体比较单一,局限于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基本等同于学生本人)和负责资助的教师,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如果合理引入学生民主评议制度,将会很好地改变贫困生认定主体单一的不足。由于评议对象就在学生中间,学生对各自的日常消费情况、思想品德、学习状况非常了解,大家对经过评议而认定的贫困生一般都非常认可。当然,班级评议小组的设立一定要做到范围广、代表性强。此外,负责贫困生认定的教师一定要对班级评议小组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和监督,避免民主评议流于形式,并且所有的过程必须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进行,评议结果要及时公示并接受监督。在监督机制方面,学校每学年应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受资助资格,并收回资助资金。对于情节严重的学生,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并在其档案中留下记录。
4.开展诚信教育,培养诚信意识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校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教育他们树立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观念,发愤图强、立志成才。同时,通过诚信教育还可以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信意识,从而降低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益。
5.开展社会实践,拓展工作方法
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的学生的家访和调研活动,并可将其成果作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的一部分上交学校。这样既可以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也可以有效节省贫困生认定成本。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调研,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另一方面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家庭可以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消费情况等,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
总之,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和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从完善程序入手,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校情的认定贫困生的多环节、多因素支撑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既要有硬性指标量化界定,又要有柔性评价人为管理,多管齐下,共同作用,才能从制度上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提高认定方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李锐.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和解困探讨[J].安顺学院学报,2008,(10).
[2]余冲,李立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8,(5).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发展性资助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育人作用不明显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资助工作也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然而,在目前以经济资助为主体的资助工作中,育人作用并不明显。从表面上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是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经济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反映了个人自信心、综合能力、意志力、品质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在资助政策制度上侧重于经济上的帮助,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也没有起到育人成才的作用。另外,受资助学生没有参与到资助分配的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受助者,难以增强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影响了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有些受到资助的学生,视作理所应当,不懂得感恩,甚至出现拿着助学金请客吃饭现象,完全违背了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开始,也是资助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目前,高校对于认定标准只是抽象化的描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的关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标准不统一。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困居民的低保标准也不一样,这就对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材料存在造假现象。对于在认定困难生资格中所需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等重要材料依据,可信度参差不齐,这在审核材料时就有发现。有的基层政府部门经办人,不经审核就在证明材料上盖章,还有的仅仅盖一个公章,对于签署意见、联系电话、署名等都不填写。还有假经济困难生通过托关系取得困难生证明材料等。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不规范。由于没有规范的可以量化的认定体系,在班级的评议阶段会存在“拉票”现象,这就存在着评议小组成员的主观推断和情感偏好等情况,难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良思想有所增多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奖、助学金为辅,“奖、贷、勤、减、补”有机结合的多元资助体系,从体系来看,资助的方式多样化,其中,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都是无偿资助的。从结构来看,现有的这种资助政策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直接资助的力度,虽然更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这种直接的无偿性的资助,容易使一些受资助的学生出现依赖的思想,产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来自于家庭、经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要高于一般的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的挫折感也更大,这个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心理素质不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我封闭、意志消沉、敏感小气、多疑嫉妒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阻碍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于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种种心理问题,渡过心理难关,目前高校缺少有针对性的做法,更缺少有针对性的研究。
(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度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资本、资源的缺乏,以及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普遍存在着就业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比解决其生活困难更为重要,因为困难生就业牵扯到个人、家庭和社会,更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的稳定。目前,虽然有些高校也开展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但没有形成稳定的就业援助体系,其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 发展性资助的内涵及意义
发展性资助是指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注重其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把资助与学生的成才相结合,坚持资助与培养并重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创新资助载体,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尽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条件、机会及平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并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我解困,改善自我、改造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从而促进资助育人的科学发展。
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以“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为理念,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大局,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和资助工作实际,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科学化、人性化”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系统构建,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发展。
(一)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性资助体系在帮助解决学生物质困难的同时,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凸显资助育人功能,有利于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发展性资助体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发展性资助成效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动脑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加强实践能力,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发展性资助体系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个人选择,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三)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建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措施,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持续发展的能力,备受社会的关注。发展性资助体系依据每个人的不同起点、不同水平、不同需求、不同目标进行项目设计,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资助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实现了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措施的思考
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优化科学有效的资助模式是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的重要基础。发展性资助是体现资助理念的载体,坚持“以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本、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服务、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成才”的原则,着眼于资助对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资助是指通过物质资助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它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功能,无论资助理念、资助方式怎样改变,这一功能都应放在首位。精神资助是指大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远、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它是发展性资助不可缺少的功能,也是发展性资助的重要内容。精神资助包含心理辅导、感恩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高校应当在资助政策、资助资金的保证下,坚持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逐渐从助困走向助学,提高助困的水平,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必不可缺的环节,高校应当坚持每年新生入学后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结合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团体辅导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宿舍、班级、院系多级心理防护和预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和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备心理调适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2.建立高校感恩励志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资助工作在经济帮扶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工作引起重视。感恩励志教育以育人为核心,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只有将经济资助与感恩励志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高校应重视这一方面,倡导各个院系、社团、党支部等群体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制定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具长期性、多样性,并将感恩励志教育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客观真实性,仅由学校资助工作人员负责审核,难度很大,可行性程度低,因此,在资助工作中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唤醒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诚信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诚信档案,同时营造浓厚的诚信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搭建实践平台,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摆脱自身和家庭的贫困环境,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条件,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因此,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应以平台为基础,注重对其实际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首先,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学校应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拓展多种校内外勤工助学的岗位。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得到了报酬,另一方面自我素质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培养了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其次,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社会独立能力。在组织校园内外的各种活动时,应积极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生参加,培养其组织协调、沟通协助、交际决策等各种个人素质和团队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独立能力,提高其自信程度,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三)针对贫困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和创业指导
学校通过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就业选择,可以通过校内外兼职岗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用人单位见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适应能力。
一方面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就业统计,建立就业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实习关系,搭建学生实习锻炼的平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另一方面,针对有创业意愿的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论证评估,做出建议方案,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针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学院可以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健全和完善创业导师机制。设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区,对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各种政策优惠措施,保障其顺利成长和壮大。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抓住“育人”这个资助工作的灵魂,以发展的思维来建设资助体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或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而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形成全面而综合的能力素质。
总之,建设发展性资助体系是为了将高校资助工作合理优化,确定资助工作重点和方向,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资助效率,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雄.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