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成年人沟通技巧

成年人沟通技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5 16:36: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成年人沟通技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成年人沟通技巧

第1篇

加强班主任培训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班主任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县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班主任工作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达到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培训教师能适应正常班务工作,达到提高学生自律性、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德育素质;提高学生集体观念。

三、培训内容

1、教育法律法规类:《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等;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教育心理学

3、班集体建设

4、班队活动、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

5、学生个案的观察教育分析能力,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家长联系的方法和技巧等;

四、培训方式

培训分两级同步进行(两级指校级和县级):

校级培训。即各中心校、中学要建立起班主任培训制度,每周二下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教育法律法规、班主任职责及班级管理等内容,以学习、反思、研讨、实践的方式不断解决班主任工作当中出现的新问题。

县级培训。即教育局将针对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班级管理、班队会及主题班会的组织设计、处理应急问题和沟通技巧等方面分期分片对我县班主任进行培训。小学、中学分片同期进行,暑期外聘专家组织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会。

五、师资组成

培训师资由外聘专家和本县优秀班主任组成。

我们将组建“蠡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报告团”,即日起开始招收报告团成员,届时由报告团成员承担3—5月份分期分片培训任务。

六、培训人数及时间

20xx年3月——8月,计划全县班主任教师均能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

3月下旬,在蠡吾镇中心校培训蠡吾镇中心校、小陈中心校的班主任教师;在实验中学培训实验中学、蠡吾二中、小陈中学的班主任教师;

4月上旬,在辛兴中心校培训辛兴中心校、桑园中心校、林堡中心校的班主任教师;在百尺中学培训百尺中学、万安中学、百尺一中的班主任教师;

4月中旬,在百尺中心校培训百尺中心校、郭丹中心校、万安中心校的班主任教师;在缪营中学培训缪营中学、曲堤中学、留史一中的班主任教师。

4月下旬,在留史中心校培训留史中心校、曲堤中心校的班主任教师;在蠡县中学培训蠡县中学、蠡县第二中学、职教中心的班主任教师;

5月中旬,在南庄中心校培训南庄中心校、鲍墟中心校、北埝中心校的班主任教师;在南庄中学培训南庄中学、鲍墟一中的班主任教师;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沟通技巧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1]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从校园步入社会,完成社会化任务的重要过渡时期。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向的自我认同、形成积极稳定的情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和身心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宿舍作为大学中一个基层单位,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睡觉和休息的功能。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重要的一部分,其和谐与否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关系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有人认为,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与大学生学业关系及生活中其它关系并列的第三大重要关系类型。[2]

一、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

调查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和谐健康的。许传新认为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很少与人交往或经常发生宿舍矛盾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宿舍成员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3]。毛小玲等人发现宿舍人际关系中和谐性和亲融性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冲突性和扰他性因子均分。[4]许莉娅通过对北京市的大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室友的总体满意度水平较高,能经常与室友进行互动和交谈,并且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方法已趋于理性。[5]吴连海利用自编问卷对厦门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调查发现,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自评为“良”占被调查对象的74.4%,自评为“优”的占14%,另外两个等级为“差”和“一般”,总计占到9.8%;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主观体验为“满意”和“非常满意”所占比例为68.3%,“非常不满”和“不满”所占比例仅为17.1%,另外13.8%持“无所谓”的态度。[6]这说明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的代表,基本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和他人,能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缺点,出现矛盾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方法处理解决,对宿舍人际关系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主观体验较为满意。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总体来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是良好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并不少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其对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危害性、对教育管理工作的破坏性是不容忽视的。

庄国波、唐平秋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为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失控分裂型五种类型[7]:“和谐型”是指较为和谐融洽的宿舍关系;“弱和谐型”是指宿舍中大多数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仅有极个别成员存在分歧,相互不能合作;“松散型”是指宿舍成员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但也谈不上情绪对立,“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其真实写照;“小群体型”是指宿舍内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和谐”的小群体,但群体之间是弱和谐或松散的;“失控分裂型”是指大多数宿舍成员处于对立、冲突的关系之中,宿舍气氛紧张、压抑和烦躁。

分析“松散型”和“失控分裂型”宿舍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1、大学生个体差异所致

每个大学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人爱好,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例如有的人习惯早睡早起,有的人喜欢挑灯夜战,有的人专爱整洁,有的人邋遢凌乱,有的人甘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人喜欢精打细算、斤斤计较,有的人诙谐幽默、喜欢大家说说笑笑,有的人一丝不苟、喜欢清净独处,诸如此类,在宿舍这个狭小空间里,都不利于宿舍成员间的融合。另外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固守自我,不轻易改变自己以适应他人和集体,缺乏宽容、包容和理解他人的能力,久而久之,不能相互接受,引起不满和抱怨情绪,相互不予理睬,最终导致矛盾发生。

2、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基本技能

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家长的呵护,并且中小学阶段学生的任务以学习为主,教师家长忽视其它能力的锻炼,一些交往活动受到限制,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经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比如:缺乏换位思考能力,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缺乏沟通能力,或者只顾自己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不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感受,或者不掌握沟通技巧,说话得罪人;宿舍内出现了小的摩擦不能及时化解,缺乏处理人际危机的能力等。

3、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致

大学生中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宿舍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例如:以自我为中心,要求所有人适应自己的需要,不懂得调整自我以适应集体;自负,因为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自高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瞧不起别人;自卑,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分敏感,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设防严重;人际交往理想化,认为朋友就不应该有隐私、不能有距离,过分依赖,给对方造成负担;嫉妒以及不正常的竞争心理,对他人在学习、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产生嫉妒心理,或者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两位学习成绩优秀或者工作出色同时被班主任老师重用的同学生活在一个宿舍内,往往不能互相协助、相互配合、共同进步,而是嫉妒对方的成功,不正当竞争,最后造成关系破裂。

三、教育对策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高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应重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教育大学生应重视宿舍人际交往,处理好宿舍内部的人际关系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虽然在读书期间在宿舍内有一些摩擦和纠纷,但毕业后保持紧密联系的往往还是同住一个宿舍内的同学,宿舍成员有可能在毕业后成为生活中的密友,事业上的有利助手,大家应珍视这份情缘,珍惜宿舍内的兄弟姐妹情谊。

2、教育大学生应懂得理解和包容,学会换位思考

庄子曾说过:“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意思是不能包容别人的话,亲人也会远离你;没有了亲人和朋友,只剩你一个人孤独地活着。懂得包容,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才能获得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才能赢得朋友。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来都是父母和老师包容他们的缺点,缺乏包容理解他人的经历和体会,从来都是从“我”的需要出发,缺乏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经验,包容和理解的能力是在大学阶段亟待提高的一项个人素质。

3、教育大学生掌握沟通技巧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的社会,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者卡耐基曾给出“成功=15%专业知识+85%人际关系”的论断,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途径和手段,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水平对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交往双方之间的友谊、促进人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举措

现今社会的发展造就出来的是一批批性格迥异的初中生,不可否认的是,知识水平明显有所提高,但是思想水平开始普遍下降,学生的思想出现分化,发展的环境下带来人格的错乱,对初中生来说,是人生学习阶段的过渡期,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自由学习空间,在这个时期,要注重的是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近几年中,因为各种问题发生极端事件的不在少数,为何文明知礼的初中生会有这种举动,发生人命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所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初中生的整体氛围改变了吗?其实追根究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使得初中生整体没有意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跟主要科目相比,政治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最基本思想品德的课程,而很多学校都没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让这种不良的现象不断扩大。

一、加强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合理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做人的品德,在中学,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有两点:一是学会各个学科的基本辅助知识,二是学会如何做人。把初中生要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每时每刻要与别的个体碰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同样,那么这就显示出了政治中沟通的重要性,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动力,有沟通,才能说得上其他,这个前提必须把握好。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活动,例如在发生争执时,以对对方的了解先采用对方爱听的话进行劝解,等对方心情平静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如果上来就不顾一切的大吵大闹,那么沟通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有可能一个小小的争执就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后果,对我们来说,我们能用语言将所想的表达出来,就要好好利用这项技能,在沟通中,发生矛盾可以先说一声对不起,很快问题就会被解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要主导沟通的方向,就要组织好自己的言语,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事情也要有不同的说话水平,从而把握好沟通的技巧。

二、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付诸行动

初中生所需要的是关怀,在这个事事以竞争为主的社会,很多家长与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缺少了对学生的关爱,所以思想政治的教育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单纯地想要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教学并不是为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的话,这门课程的学习也相当于白费时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灌输理论知识,更是要让学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还要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以及担忧,给学生一定的限制。如今政治教育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的问题,所以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例如,在学习“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家都帮助父母干过什么,自己的事情是不是都由自己做,接着总结出最多学生会自己干的事情,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些事应该是你自己干的?如果父母或者他人没有时间,你该怎么办?抛出问题过后要让学生明白自立自强的思想,最后还需要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在家尽量教导学生自立,可以由简单的事情开始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三、以情景实例入手,引导学生端正品行

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很多学生懂得这些道理,但是真的在实际情况中的时候却不会真的行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能一味地说道理,实践的重要性已经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凸显出来,要给学生展现出一幅鲜活的动态画卷,也就是从情景入手,提出真实的例子来让学生了解道理的含义。例如,在学习“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名人的例子,比如牛顿,家庭的波折与现实社会的摧残并没有让他变得平淡无奇,而是更加闪耀,那么为什么他可以成功蜕变,如果没有经历这些事情他会如何,接着问学生有没有经受过挫折,挫折来了抱什么样的心态,等回答过后提出疑问(可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也有所不同):如果现在你的父母都面临失业,家里遭受了重大打击,你不能再来上学,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样一点点地诱导,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做,教师只能引导,不能介入学生的选择。

初中生处于一个敏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有了基本的思想道德准则,但是还不能正确地分辨社会思想,所以,在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部分公民是在中学阶段走向成年人,所以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目前的发展重点。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首先要以身作则,贴近学生,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教学,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利于两者之间的交流,这样双赢的局面可见举措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职能;现代救助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63-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流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动过程,涌入城市的大量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的救助管理机构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于是,做好新时期的救助管理机构职能的定位,以救助管理站为依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流浪人员的正常回归社会就尤为重要。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流浪人员自身权益的实现、生活状态的改善,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及救助现状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前身为1954年组建成立的“苏州市收容遣送站”,2001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在站内设立“苏州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2003年8月响应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办法》的号令,收容遣送站更名为“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原来的儿保中心也在2006年的8月更名为“苏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中心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以“爱心、真心、热心、耐心、安心”为救助服务理念,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等要求,救助管理站主要提供以下7项服务,分别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存;根据导致流浪乞讨发生原因给予受助者相应的帮助,这主要体现在协助那些因遭遇临时困难的主动求助者返回居住地,或对能查明其亲属和户籍所在地的特殊受助人员进行跨省接送工作;对流浪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甄别工作;对未成年流浪儿童的保护、教育工作;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上街劝导、主动救助工作;对突发事件中人员的安置与分流工作;对受家庭暴力危害的妇女儿童的维权、庇护工作。中心不仅为流浪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为他们提供心理矫治、文化辅导和一些相关的技能培训,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苏州市流浪人员救助模式优势与不足分析

(一)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优势

1.积极主动为受助流浪人员提供全面的生活照顾、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

为入站人员首先提供“五个一”的服务,“喝一杯热水,洗一次澡,理一次发,换一身衣服,做一次体检”。针对入站身体不健康的人员,小毛病在站内医务室处理,大毛病送至合作医院治疗。站内设有心理咨询室,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保持长期合作,配有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与不定期为有行为偏差的流浪人员进行心理矫治。

2.对部分回归家庭的流浪儿童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

对那些因为家庭重组、家庭暴力等原因被忽视的儿童回归家庭后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了解他们回归家庭后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鼓励孩子要自强自立自信,告诉孩子遇到事情可以打电话向当地公安、民政求助,站里会协同当地机构共同处理好相关事宜。同时对来站接孩子回家的监护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享有受教育权是监护人的义务,避免孩子再次流浪,巩固救助效果。

3.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推进救助工作专业化发展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之一,亦是建立在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与福利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取向,因此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中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救助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不足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这项救助不是对救助对象进行长期终身救助并使其生活达到一定水平,而是帮助其临时解决基本生存困难。但现代救助的要求不仅仅是穿暖吃饱,更应该从生活救助到注重能力救助、从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从单一性救助到多元化救助、从补救性救助到注重预防性救助、从救助管理到救助服务的转变,相对来说,苏州救助站救助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要求做得还是有些不够。

1.救助管理机制不完善、实施细则不明晰

救助力量比较单一,缺乏联动机制,没有发动社会民间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搞好救助管理工作,光靠民政一家肯定不够,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官方硬性的力量可以强制一些问题的解决,剩余的政府不太擅长的,就要有民间机构力量来完成。针对轻度智障、无法核实原家庭地址等一些原因长期滞留站内人员没有其他相应的转介或安置的详细措施。

2.救助对象单一、救助方式“机械化”

救助站的救助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他流浪人员救助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救助方式主要还是以提供住所、食物、医疗、车票等物质帮助为主,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条款机械实施,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将救助工作视为一件具有固定流程的工作,按照公安送达或者自投——入站登记——提供食宿等服务——查询家庭地址——接回或护送的这一套救助流程,由于大部分流浪人员留站时间短,还没等工作人员去了解受助者流浪乞讨的深层原因就要离站了,导致对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少,满足不同受助人员的特殊需求少,缺少对求助者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等连贯,救助产生的社会效果较弱。

3.物质资源利用率不高、专业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为了满足留站人员多方面的需求,救助站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技能室、电脑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健身房、音乐室、投篮机等,但这些设施资源利用率并不高,长期处于空置状态,未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出现这种现象和缺少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是有关系的。目前救助站负责这些设施开展活动的工作人员,远远低于存在的设施资源数量,经常是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忙东忙西,导致不能按时按质开展活动,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

4.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少,社工理念普及不到位

站内现有中级社工师一名,助理社工师四名,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机构设置的岗位要求。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到救助管理的质量。新时期的救助管理应是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以维护保障流浪人员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意识形态还停留在收容遣送的层面,未能体现现代社会工作的要求,在助人的过程中,只严格遵守规范流程,而未能注重方法手段和沟通技巧。在方法的选择上,没能依据受助者的问题特征、个性特点区别对待,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各种专业方法的使用更少之又少,这阻碍快速实施救助和提升救助的效果。

三、现代救助管理机构职能定位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我国以临时解决求助对象基本生存困难为主体的社会临时救助制度成为保障流浪乞讨群体基本生存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面临的新问题,这种仅仅以维持基本生存为理念,以经济补偿为主要方式的救助管理制度已经面临严峻挑战。现行救助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救助群体需求多样化的要求,难以应对被救助者流浪乞讨的诸多复杂因素,难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根本目标。所以迫切需要对现代救助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的定位。

(一)制定详细实施细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流浪乞讨成因具有复杂性特点,影响流浪乞讨人员发挥自身职能获得独立生活机会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交错、相互影响,针对不同个体的需求,对症下药,制定实施细则。流浪乞讨是社会问题,单靠救助站本身的力量不足以完成这个宏大的主题,救助站应扮演好资源筹措者的角色,积极引导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救助参与到救助主体力量中来。

(二)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丰富救助方式

按照《实施细则》中确定的4个救助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的规定,执行救助必定会将一些确实需要救助的人员排除在外。救助管理站应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救助的范围,在实践中要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对那些遇到应急性困难或特殊性原因而生活无着的其他人员实施救助,防止他们沦落为流浪、乞讨人员。

(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过程中,志愿服务能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向大众宣传救助管理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还能组织、发动广泛的社会资源来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物质帮助、工作机会、法律援助。同时,拥有各种职业、知识、经历、观念和技能的志愿者还能为受助者提供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导,补充救助站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各项设施的缺陷,促进受助者认识与观念的改变,帮助救助管理站实现社会救助的最高目标——“自助”。

(四)推广社会工作理念,实施社会工作技巧

社会救助服务需求的深化大大扩展了社会救助管理的内涵,使社会救助工作愈来愈趋向专业化,要求由专业人员运用专业技巧向流浪乞讨者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帮助。有鉴于此,救助管理站应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理念与专业技巧方法培训,并逐步吸收专业社会工作者进入救助站。“平等、尊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以平等的姿态、尊重的心态与受助者接触,这样,社会工作者才容易被受助者所接纳。现代社会工作有一套完整严密的工作流程,从接案到评估到干预到结案,要求必须做到环环到位,节节不少,这样专业方法的规范性确保了救助环节的完整性,提高了救助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祖荣.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7,(10).

[2]谢敏.社会救助“联动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对广西G市救助管理站的调查与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第5篇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做好事不仅利人利己,还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首次探索了心理特征和人类基因表达的关系。他们抽血化验了80名身体健康的成年志愿者,并全面评估了其幸福感。结果发现,不同来源的幸福感,会通过改变一个人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状态。其中,因帮助别人而获得幸福感的人,能显著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具体来说,喜欢做好事的人(即通过自我实现获得幸福感的人),其体内与炎症水平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与抗病毒等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说明身体的整体免疫力更好。(《腾讯网》)

办公室乱 创造力好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杂乱的办公环境可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科学家用两间办公室进行了对比实验。两间办公室的内部摆设、家具及阳光照射等都一样,其中一间办公室收拾得干净整洁,另一间杂乱地摆放着电脑及文件资料等。研究人员随后对坐在不同办公室的人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让他们列举出乒乓球的10种用法。结果显示,坐在凌乱办公室里的人,想出的用法更有趣、更具创造性。

研究人员表示,整洁的环境更适合那些填写复杂金融数据表格的人,而在思考一个很新奇的创意时,杂乱的环境能给人带来灵感,让人挣脱传统因素的束缚,这也是很多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喜欢杂乱工作环境的原因。(《安徽商报》)

热恋提高智力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称,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男女的大脑反应,结果显示,处于恋爱阶段的被测试者的大脑智力比未恋爱者发达。

研究证实如果陷入爱情,多巴胺、后叶催产素、肾上腺素等使人感到幸福的物质将被释放出来,对包括感情表达和隐喻等在内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研究称,母亲和子女之间无条件的爱会激活包括中脑在内的大脑多个领域机能,男女之间热烈的爱情有助于促进与大脑的补偿和认知能力相关领域的活动。(《新浪网》)

兄弟姐妹多不易离婚

美国的一项新项研究显示,一个人每多拥有一个兄弟姐妹(7个以上无直接影响),就会让其离婚的可能性下降2%。该研究成果是在1972年至2012年间,对美国约5.7万人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学者认为,拥有兄弟姐妹会让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学到经验和技巧,兄弟姐妹数量越多,练习沟通技巧的机会就越多,人际关系也就越丰富,这对于一个成年人在处理婚姻关系时具有额外的帮助作用。(《参考消息网》)

食物能解决健康难题

美国《健康》杂志最新载文,刊出可用食物解决的健康难题。

浮肿:吃芹菜。《食物与情绪》一书作者伊丽莎白?索默尔博士表示,吃盐过多会使体内水分失衡,导致浮肿。黄瓜、芹菜等食物有助于冲走体内多余的钠,进而缓解浮肿。

腹胀:吃木瓜。胀气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的信号。《食物医药》一书作者达尔玛?辛格?卡萨博士表示,饭后胀气可以吃木瓜。木瓜中的消化酶有助分解蛋白质,其纤维素还能促进消化。每周吃几次木瓜可有效调节肠胃功能。

脾气大:及时吃早餐。索默尔博士表示,早起后1~2小时内吃早餐的人情绪更稳定,工作效率更高。不吃早餐的人记忆力较差,不到中午就疲倦困乏。早餐应包括全谷食物、蛋白质和1~2种果蔬。此外,研究发现,饮食中缺硒的女性更容易抑郁、焦虑。硒的日推荐量为55毫克,可以从金枪鱼、鸡蛋等食物中获取。

长青春痘:多吃洋葱。皮肤病学专家瓦洛里?特里罗尔表示,洋葱、韭菜和大葱等富含硫的蔬菜可以遏制导致痤疮的炎症。这类食物最好生吃或者稍微炒一下吃。

倒时差:飞行时只喝水。时差综合征是指在短时间横越多个时区所引发的身体变化,如头痛、耳鸣、心悸、恶心、腹痛、腹泻、生物钟紊乱等。戴维?鲍拉克博士建议,跨时区飞行时,除了喝水外,最好别吃太多东西。禁食有助于身体耗费能量储存,次日早晨正常就餐能让你神清气爽。

失眠:晚上稍微吃点东西。神经病学专家凯利?格兰泽?巴伦博士表示,放松身心才能安然入睡,饥肠辘辘则容易让人半夜惊醒。建议睡前30分钟至1小时适当吃点东西,如一小块全麦饼干、一把杏仁或一根香蕉等。

经前综合征:吃菠菜。研究发现,缺铁女性更易患经前期综合征(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头痛、胀痛等)。每天摄入20毫克铁的女性比摄入不足10毫克的女性患经前期综合征的危险低40%。专家建议可以吃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木耳等。

容易晒伤:多吃胡萝卜。通过调节饮食可以增强皮肤防晒能力,由内而外防止晒伤。生物化学教授威廉?斯塔尔博士表示,多摄入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南瓜等),有助于防止紫外线伤害。需要提醒的是,这些食物需要吃10~12周才能发挥其防晒功效。(《扬子晚报》)

常说谢谢情商高

第6篇

1 正畸治疗前的准备

对青少年患者及家长进行错牙合畸形危害的详细讲解。治疗前详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和存在的疾病,详细记录个人资料、病史、拍X线片,治疗龋病、牙龈炎、及早拔除滞留乳牙或残根,对牙龈结石者进行牙周洁治。安排正畸患者与口腔健康状况良好的复诊正畸患者接触,通过表扬复诊患者使初诊患者形成观察性的行为学习过程。

2 心理护理

青少年由于其独特的神经内分泌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使其在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与成年人有着明显的区别[2]。对于大多数青少年而言,11岁时处理抽象概念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开始发育[3-4]。患者已经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应该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牙列外观上的缺陷,帮助正确评估父母和同龄人的看法,让其主动地、发自内心地配合医生及护士进行正畸治疗和牙周健康的维护。在前几次复诊中,抓住患者害怕医生和延长治疗时间的心理,告知患者多次、正确地刷牙可以有效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可以缩短治疗过程。在以后复诊时,创造合适的时机,在其他初诊患者面前表扬他,从而使患者产生对刷牙习惯的兴趣与动力。

3 口腔卫生健康宣教

3.1刷牙的方法 Chadwick BL[5]认为,对于清除菌斑,刷牙技术要比牙刷的设计更为重要。推荐使用改良的Bass法刷牙。刷上牙时先将牙刷刷头与牙齿牙合面呈45°角向上,先刷牙的下半部分表面和牙龈边缘等部位,再将牙刷刷头旋转180°向下,方向向下与牙齿牙合面仍成45°角。刷下牙时牙刷放置的方向与刷上牙时正好相反。刷中牙时,尽量将牙刷的刷毛伸进托槽与弓丝之间的部位,以清除托槽近远中牙面上的菌斑。选择牙刷刷头小,中等硬度的刷毛。有研究报道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清除菌斑的效率高。对不易清洁的部位可以使用间隙刷,对牙齿邻面可以使用牙线。Kilicoglu H[6]提倡在间隙的部位使用间隙刷和牙线,这有助于牙间隙处菌斑的祛除,防止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出现牙周组织的损害。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min,每天坚持至少早晚刷牙两次,午餐后尽量刷牙,吃食物后坚持漱口。

3.2文字与示范教育 运用牙齿模型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并让患者亲自实践,直至掌握基本的刷牙方法及牙线、牙间刷的正确应用。制作“正畸患者刷牙方法”、“佩戴固定矫治器注意事项”、“口腔健康宣传”等小册,发放给患者及家属,使其能够随时阅读,加深印象。

3.3饮食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刚戴矫治器时,应进软食或流食,1周后可正常饮食。尽量避免进食过硬、过粘的食物。正畸治疗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两餐之间尽量不进食甜饮料和食物,睡前刷牙后不进食任何食物、糖果和饮料。

4 家庭及社会支持

正畸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治疗,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正畸治疗的相关口腔健康保健知识,鼓励并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刷牙和饮食习惯。正畸患者配合性差主要是由于其所处的团体中没有同样佩戴矫治器的同伴,由此产生某种程度的耻辱感,因此,笔者在安排患者就诊时,通常安排同学校的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复诊,使其能够在生活学习区域内找到有类似特征的人群,从而维持其作为“人群中的一员”的要求[7]。让患者的同学及好友陪伴来复诊,进一步取得大家的认同,减轻心理压力。

5 电话回访

登记患者及家属的联系方式,由专职人员每周进行两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后有无疼痛、附件有无脱落、口腔粘膜有无异常、是否按要求刷牙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 小结

正畸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不同患者,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性化沟通方式,使每个患者身心愉快的完成正畸[8]。通过对正畸患者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合理、恰当地给予健康宣教与指导,调动了患者治疗的主动性,自觉有效地维护了口腔卫生,对正畸治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裴慧斌,吴 雪.对正畸治疗患者实施改良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18-919.

[2]贾 蕊,邰发道.社会行为发育的行为神经内分泌效应[J].生理科学进展,2005,36(4):375-378.

[3]卞晓燕,彭咏梅,魏 梅,等.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083-3085.

[4]王敬彩,姚 国.衣明纪.婴儿期母乳喂养与学龄期儿童认知和行为发育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8):619-621.

[5]Chadwick BL.Products forprevention during orthodontics[J].Br L Or-thod,1994,21(4):395-398.

[6]Kilicoglu paris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types of toothbrushes on the orallhygien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fixed appliance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7,111(6):591-594.

[7]潘小容,林 格,许 跃.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2010,45(2):125-127.

第7篇

一、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尊重学生人格、倾听他们的心声、平等对待学生,就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实现师生的良好沟通效果。从心理角度看,中职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特别希望得到同伴和成年人的尊重和理解,自尊心很强、很脆弱,所以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在师生沟通与理解中,聆听是一种技巧,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聆听时,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学生的感受,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做出反应,但不要评判地听。有时仅仅倾听学生心里的想法,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教师是否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分清学生遇到的事属于什么样的问题,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还是纪律方面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做法。比如,遇到受情感问题困扰的学生,关键是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处理,从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但这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情感援助。针对班级出现的某种问题,班主任让学生讲述相关事情时,可以通过一些体态语言表示对学生所述话题感兴趣,也可以通过使用如“嗯”、“然后呢”等词语或简单复述学生的话,鼓励学生进一步完整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内向敏感的学生,教师要先从关心学生入手,如果一味关注事情,就会在交流时流露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这会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与真实想法。尤其对待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将压抑的感情宣泄出来,并不定时地给予关心、肯定。

二、走近学生,明确沟通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教师在跟学生沟通之前,不能盲目沟通,要有的放矢,清楚沟通的目的、效果,多方面了解学生,才能达到预想效果。“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进入心的深处”。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还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和学生“交心”,用自己的真心感化、融化学生的心,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使教育管理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沟通过程。

管理会涉及某个学生的家庭信息,有的教师困惑:“我怎么才能了解学生呢?难道直接问学生的家庭环境?”学生对这个问题都是比较敏感的,尤其该校贫苦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颇多,有的比较抵触,往往不会说实话,教师很难开展工作,如果进行家访的话,工作量颇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中职一年级的时候,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份《新生入学基本信息表》,让每一位学生填写,这样学生就不会有顾忌心态,教师就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兴趣爱好、性格、学习态度、职业打算等情况。教师仔细研究过信息表之后,做到心中有数,沟通时目标明确,话题也有针对性。

三、巧抓时机,提高沟通频率

沟通要注意实效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要善于抓住时机。教师要细心观察,在学生考前出现紧张感时、遇到挫折意志消沉时、出现学习无动力时……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恰当的心理疏导,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同时根据他们心理的不同特点、家庭环境、性别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给学生提供倾诉心声的机会,疏通学生内心的纠结,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他乐于接受的方式,如面谈、周记、QQ聊天等形式,进行个别心理指导,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重获信心。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肯定,感受到师生沟通的愉悦,不断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中职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交往的频率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所以在平时教学管理中,巧妙利用时间,创造与学生多交往的机会。①上课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上一节课的学习体会,这一堂课的课前预习情况,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拉近师生间的距离。②上课时,教师可对于没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多用鼓励性语言,对课堂违纪的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或关注的眼神,学生就会领会。③下课后,教师不要急于离开教室,询问学生听课效果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教师改进,学生认为自己受到关注,树立起对教师的极大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自然而然。④学生来办公室请教学习问题时,除了学习之外,教师还可以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谈谈爱好、职业梦想,加深师生间的了解。⑤课堂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交往活动。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班级成为更让师生喜欢的地方,帮助班主任、任课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加深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重视体态语,提高沟通艺术

第8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81-01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护理能体现出护士对病人的真情实感。儿科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它是患者与医院接触最多最广泛的场所,也是容易出现医疗纠纷的部门。我院儿科门诊主要包括0-14岁小儿疾病诊疗和0~3岁的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包括新生儿喂养方面的知识及咨询,新生儿黄疸的测定,新生儿尿布疹和湿疹的诊疗、护理和防治,新生儿产后42天健康体检及小儿3、6、9、12个月的生长发育水平的测定,6个月及以上小儿贫血病因的测定,小儿常见发育行为异常的训练。我院儿科月门诊量约4800—8400人/月。儿科门诊护士的预诊、分诊、保健、操作技能良好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形象。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及时安排患儿就诊、分诊给患儿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1],可有效预防各种疾病交叉感染;责任心和沟通能力强、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过硬的护士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缩短了护患距离,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1 注意工作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护士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工作中也应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热情主动、动作轻柔[2]。

2 增强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多与家属进行沟通,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增加他们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医患和谐,同时避免纠纷的发生[3]。就诊时,协助患儿摆好姿势方便查体,检查结束后迅速帮助患儿穿好衣服,以免受凉;就诊后引导患儿及陪护人员尽快离开就诊场所,并做好对小儿的健康指导。使护理服务由被动变主动,缩短了护患距离,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3 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提供人性化服务

实施人本管理,就是将人列入生产力的第一要素[4],给患者全方位的人性化关怀,将现代的人文文化融入护理服务中。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每一个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宝贝,儿科门诊输液病人数多,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技术难度较高,护理人员一旦穿刺失败,常常引发医疗纠纷。则安排责任心强、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使患儿在不知痛苦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静脉穿刺,减轻了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深得患儿家属的好评,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缩短了护患距离,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4 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

儿科门诊陪伴小儿的家属多,通常一个小儿有2-4个大人陪伴,且流动性大,故候诊区应环境整洁、宽敞,保证空气流通,备有足够的候诊椅,墙壁上有就诊流程图及健康宣教栏、宣教手册。由于儿科门诊小儿多,家长素质参差不一,部分小儿随地大小便、乱扔废纸、果皮的较多,给患儿的安全带来隐患,使就医环境不和谐。护士发现后应及时提醒患儿的家长注意公共卫生,并及时清除。

5 做好分诊工作,缩短就诊时间

儿科病人年龄小,尤其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年龄均在14岁以下,以0~3岁为多,没有足够的表达和自控能力,常常哭闹不安;有些家长是专门从单位请假带孩子求治;有些家长系第一次带小儿外出,对小儿的需求估计不足,没有给小儿带尿布或奶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家长心里候诊时间的夸大延长。在候诊期间,除了电脑屏幕提供诊疗进展及候诊列队长短外,我们还可轮番播放小儿养育短片,少儿科教片等,以缓解候诊的“烦躁”[5]。诊区护士则不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较小的患儿、早产的患儿应优先就诊。儿科患儿在就诊时保证诊室内一个患儿一个家属,避免人员过多,做好标准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6 注重沟通技巧

在儿科门诊分诊时,儿童与成年人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分诊护士必须掌握与儿童沟通的技巧,注意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在进行语言性沟通时应站在患儿及家长的角度用心去体会其内心的感受,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把简单枯燥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而非语言性沟通往往是最有力、最真实的沟通方式。在行动及语言上处处体现出对患儿的关心,真诚待人。分诊护士在工作中应用微笑、热情、自然的表情来影响家长和患儿,还可轻轻触摸患儿,消除患儿的恐惧。抚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7 协调好医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使患者配合诊疗,还可以消除许多潜在的纠纷,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家属的叙述,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解释,不要含糊应付,不懂的可以向医生请教后再给予解释。对于家长抱怨和迁怒,医务人员要有宽容与忍让的美德。

8 开设母乳喂养咨询热线及育儿知识讲座

为减轻家长负担,减少因小儿外出引起的交叉感染,我院开设了母乳喂养咨询热线,使家长在家就可以得到小儿在喂养及护理方面的指导;另外,每个月两次的育儿知识讲座(包括母乳喂养、副食添加及常见疾病的防治)也可以使家长在育儿方面得到帮助。

综上所述,实施人性化护理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自身的内在品质得到提升,赢得了患儿及家属的信赖与尊重[6]。通过人性化护理使护士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使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提高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庞淑敏.提高儿科门诊分诊质量的做法与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80-81.

[2] 张雪辉.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7,5:105.

[3] 冯丹丹,王艳杰,刘艳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分析与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036-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