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5 16:36: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观察、实验、探究不仅是生物教学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因此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普遍不高。那么,初中生物教学中应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各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验证和解决。所谓设置问题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从而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导入新课时,要特别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当我们行走在马路上看见红灯停,看见绿灯行。请问在进行这一动作时,主要是人体的哪个系统在起作用?”接着用ppt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让学生回答这两部分的功能,然后设问:“中枢视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交互联络形成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系统,对人体起调节作用。那么,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引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实验教学法,可以将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或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变得生动、鲜活、直观,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练习使用显微镜》时,我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分组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在讲清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的同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怎样取镜、安放,怎样对光、调光,怎样观察、绘图。我则一边巡视一边指导,这堂课学生学得特别认真,做得特别仔细,而且学习兴趣高昂,整堂课的气氛轻松愉快。再比如在讲《植物细胞》这一节时,我把显微镜搬到了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备洋葱、黄瓜等食物,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认真制作了各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最后通过操作显微镜亲眼看到了自己制作的各种植物细胞,学生很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植物细胞》这一节的领悟能力。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既不会感到疲劳,又充分掌握了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和资源,诱发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例如在讲解《小羊多莉的身世》之前让学生观看影片,对学生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个问题时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直观的影片也使学生对整个克隆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讲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其原因》时,一组组现实的画面,把各种生物恶劣的生存环境一一展现出来,比课本单调的文字更能增加学生的印象。我在课前搜集大量科技录像片,如基因、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如果教师能灵活应用这些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们在具体直观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教学活动和教学提问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人体骨骼》时,我用不同色彩的贴纸剪出各类骨的形状,在纸的背面写上相关骨的名称。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一架人体骨骼模型,让一大个男生穿上白色实验服,另找其他学生一边说出骨骼名称一边在实验服上贴出整个骨骼,最后由学生总结。学生完全沉浸在对人体骨骼的拆装这个活动中,兴趣浓厚,课堂效果很好。又如在讲《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时,通过仿生学,如模仿蜻蜓飞行制造出飞机,模仿人的神经网络功能制成了翻译机、图像识别机,模仿苍蝇的嗅觉器官制成了高灵敏度的小型气体分析仪,模仿响尾蛇对热敏感性制成响尾蛇导弹的导航追踪系统等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物 兴趣培养 策略
如何让学生对生物课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变换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避免单调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搞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乐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 利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重视知识的传授,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师把知识“注入”学生大脑的过程。要培养创造思维,就要变“注入”教学为“导入”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入”教学一般是由教师先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猜想,最后由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逐步发现知识或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在讲“生态工程”时,可以这样导入:“现在大家在宿迁都看到了什么小动物?看到过刺猬的有哪几人?看到过白鹭的有哪几人?看到过野兔的有哪几人?……为什么以前没有看到?现在我们宿迁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成为适合动物的栖息之地”。
又如,在讲“水分代谢”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引言:“把一块萝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增加;而放在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小,这是为什么?”这些悬念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思考,一下子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通过讲授、讨论,使学生理解了“生态工程”和“水分代谢”的有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以放手让学生体验和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活动中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讲述膝跳反射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这样比纯理论讲解效果好得多,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把幻灯片、录像、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比如,教学《免疫》时,把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做成演示动画,病菌当作“攻城士兵”,皮肤当作“守城士兵”,再配上攻城时战鼓声音,“一番厮杀”后,就很直接地表现出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在愉快的乐声和动人的画面中去学习,有了乐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四 设置有效的生物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从而符合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有利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太难,使学生无从思考。在提问前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材料作为铺垫,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身体的感触与体验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置问题情景。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和新的知识发生矛盾。此时,学生会惊讶万分,形成强烈的期待感,急于探究,寻求矛盾的症结,给予解决。例如:人体的免疫一节中的“免疫”。学生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但都为传统概念,即“免疫是人体对某种传染病所具有的抵抗力,且对人体都有利。”而且能举出实例:患过天花病愈后不再患此病;猩红热病患者愈后不再患此病;注射某种预防针不患其病;流行性感冒时,某人不患,说明此人免疫力强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不直接讲授“免疫”的现代概念,而是设问:免疫力愈强对人体愈好吗?(学生是肯定的)。然后举花粉过敏例(实际为免疫症),这些人对花粉的免疫力比一般人强,而实际生理现象如何?有利吗?花粉过敏症是传染病吗?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矛盾,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就拥有了探究和深入了解的冲动,这种冲动会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知识,更加积极地回应教师的问题并提出质疑,进而在对知识的渴望中顺其自然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教学,其理论知识的由来与利用均与生活现象有关。所以,教师可以从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利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解释物理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中,用实际案例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思维意识及具象转抽象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可乐喷发现象:买一瓶密封可乐,使劲摇晃后打开,瓶子里的液体会迅速喷发,形成可乐喷泉的现象,这是由于在摇晃的过程中,可乐液体中的二氧化碳快速分离进入气体,导致瓶内气体的密度比瓶外大,两个空间形成了压强差,这时去掉两个空间的隔离板(即打开瓶盖),压强大的一方就会快速向压强小的一方流动,中和气体密度,因此导致了可乐从瓶中喷发而出的现象。这种解释方法既通俗易懂,又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具象认知,帮助学生发展抽象化思维,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媒体教学,丰富物理教学方法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对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多媒体、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等教学设备在初高中教学中已不再稀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软件的图像、动画、批改、实施操作等功能丰富单调的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认识初中物理知识的由来,从学习多样性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地球太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太阳系探索的纪录片,同时也可以详细利用动画向学生介绍地球、太阳、月亮等星体公转及自传的规律,进而利用动画演变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太阳广角的推算,提高学生对物理理论形成过程的认识。
三、引入学生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探究教学,逐渐培养学生正确和有效的探究方法,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探究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主题,同时教导学生查取资料的方法和实验步骤的分解方法,以及实验注意问题等探究问题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四、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一个问题、一个动画、一段故事、一种现象来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进而跟随教师的情境教学思路快速接收和理解授课知识。
例如,在学习《压力与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俗话说得好,拿鸡蛋砸石头一碰就碎,那用整个手掌去握鸡蛋呢?会产生什么现象?怎么能不借助工具快速用手打碎鸡蛋?这时学生就会进入到这个教学情境中,踊跃参与这个用手握鸡蛋的实验,进而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去思考用手打碎鸡蛋的方法,当学生用两个手指捏碎鸡蛋时,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压强与压力的关系,而学生对自身参与的实验理解力和接受力也更高,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基本科学知识、提高对生活科技及现象理解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更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去理解初中物理授课内容,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引入探究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以达到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及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有效课堂;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24-01
一、有效课堂的概念
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只有做到了有效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继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二、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物教学也当如此。初中生物课程被很多学生看作是“副科”,从思想上对生物的学习不够重视。但生物课程是初中新开始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堂,学好初中生物课堂将为更高阶段的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今的生物课堂致力于大力开展互动式教学。另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课程的教学当中。这些功能对生物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一个不易被人理解的生物知识非常直观地展示出来,让乏味的生物课变得非常有趣,让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三、当今初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生物课堂中的问题:
1.学生缺少真正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的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但这些活动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并没有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过程,因而学生在该过程中并没有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长此以往,合作式学习也会同“问题课堂”一样只有流于形式的表达。
2.学习仅限于课堂,缺少课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过程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不是单靠某一时间段就能够完成的任务。科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生活中也可以学习生物。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缺少潜移默化的养成,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养成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的习惯,成为每位教师都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
3.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环节很少,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操作。学生的自主建构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有了问题。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策略
首先,作为一名要教师,要充分展示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剂。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能否有效学习也与教师本身有关,学生会将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内化为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弥漫人性的温馨,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的教才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也将更有效。
教与学相辅相成,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在于教师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否能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在课堂中能否及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时能否及时做出调整。追求有效,是中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去追寻!
其次,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时代在不停地发展,初中生物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新课改中,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如陶行知所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不仅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更在于培养其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这才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真本领。
参考文献:
[1]贺伟民.中学阶段的生物教学与素质教育[D].河南大学,2007.
[2]金文威.中学生物学中的哲学[J].中华素质教育,2004,9:27-28.
[3]徐萍.让生物教学回归学生生活[J].素质教育
[4]卢勤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 下旬刊.2010,(09):.
[5]王丽霞.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J].科技资讯.2010,(27):211-212.
[6]宋兴江.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成功: 教育.2010,(07):174.
[7]李李光.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商业文化: 学术版.2010,(10):230.
[8]马梅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10,(11):36.
[9]孙振华.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2011,(05):110.
[10]张爱枝.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法的探索[J].青海师专学报.2007,(S1):40.
[11]李温杰.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与方法[J].中华少年,2011,04:187.
[12] 诸葛进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08.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仍有许多老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和学习目标等问题。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安排了大量探究活动,一味地让学生探究,使生物课显得枯燥、无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比较肤浅,影响生物学教学质量。其次,学生的探究活动缺乏正确的指导。许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布置完探究活动后不及时指导,导致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自己思考和解决。并且在小组交流中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和参与活动,老师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要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必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1)教师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初中生对教师都比较信服,都会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很少,课堂气氛不活跃,这时教师就应该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免学生回答问题时产生压力。教师在课堂上想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就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加以表扬或纠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这门学科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各种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背景。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用实验的方式教学,通过有趣的实验将书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获取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景,激发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情。还能让学生产生提出问题的冲动,并且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2.创新课堂教学,丰富学习内容
生动有趣的引入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投入到学习中。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就要突破传统的备课中理解、掌握、了解等教学目标,设计新颖的可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内容。如在“生物适应环境”这节课中,首先应创设环境,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自然界中生物适应环境的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做一个小游戏,让同学们把课前制作的不同颜的小鸟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每组选个代表,让代表寻找蝴蝶,最后让同学分析,哪种蝴蝶容易被找到,什么样的很难被找到。通过这个游戏引入新课,导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3.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让他们接近大自然
初中生物学习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经常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初中生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教师可以在周末或者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公园观察各种生物的生长形态和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会有怎么样的变化,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在探究的同时,从中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知识,在有趣的生物学习中得到锻炼。
4.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生物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健全人格。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总是把知识讲得很细,讲得很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的思维权利被剥夺了,而且学生无法发挥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获得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
5.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所以,要想让初中生学好生物知识,教师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发现问题,并锻炼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的能力。现在仍然有一些教师采用陈旧的教育理念,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日常教学工作,忽视了系统学习、研究生物课标和生物教材。老师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积极参加学科培训,在持续学习中更新教育思想,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思考,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6.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有效课堂;主要途径
初中生物,是一门不断的发展的实验性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等相关板块,都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是去培养生物学家或者生物科学的人才,而是旨在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科学的感情,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念。随着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初中阶段教育的主流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逐步代替了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的传统认识。初中生物课程,就是在这样一种教育理念转变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学科。而且,生物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初中的教师与学生并没有对生物课提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因为大家普遍认为生物课对学生成绩提高用处不大,而且更有很多人认为生物是“副科”不重要,所以教师很少花心思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学生也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理解这门课程,更不用说自主探索了,导致大部分的初中学校生物课的教学效率都不高。本文拟通过对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构建的主要途径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构建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的课堂,创新课堂模式
新课改提出课堂要推行“探究式学习”,这为转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实,真正有效的课堂,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规规矩矩、纪律严明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有效的交流互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知识传输达到最大效率的课堂。“探究式学习”,取代了以往“填鸭式”教育模式,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培养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让学生设计相关的小试验、开展兴趣小组、开展生物知识比赛。也可以开展生物小试验比赛,比如制作标本,同学们自己搜集生活中见到的植物体,分科属制作标本,并在班级里进行评比,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评委们互相打分,最终确定优胜者。并且教师要对优胜者给于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大家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尤其对于那些善于发现生物课堂中的问题,善于探索生物实验中的奥秘的同学,教师更应该及时的给与肯定和赞扬,让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到最大化。
二、培育以激励学生兴趣为目标的课堂,创新教学形式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看来,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最大化得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充分发挥,才能构建出高效的生物课堂。初中生物课堂上,激励学生兴趣的方法也有很多,这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地点,不同的学习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合适的激趣措施。比如,学习比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比如一年生和多年生、木本与草本植物之间的异同;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植物的开花异同;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的区别等等;又如学习生物圈中的人时,教师就可以带学生们走进社区诊所,给学生们现场讲不同维生素的作用,比如缺乏维生素A可治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可治疗骨质疏松症等。学生们在听到、看到这些,兴趣一下子就浓厚了,问题也多了,态度也积极了,兴趣也浓厚了,这时他们会发现,原来生物课本知识不是枯燥乏味的、抽象的,离生活那么近,近到身边的每时每刻都有生物学知识,自然而然的同学们对生物课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课堂有效性自然也就高了。
三、尊重学生差异化,创新因人而育理念
传统中的初中生物课堂一般都是理论加实验的模式,理论课上教师是统一的教案,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考核。实验课则是教师演示示范,学生学习模仿。不管学生学习如何,兴趣如何,爱好如何,一律都是同一种教学方式。这种看似公平的教学模式下,其实有很多不公平存在,因为来自于不同的小学、不同的家庭的学生,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也是不同的,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的初中生智商与兴趣也是不同的的,不可能在相同教学方式下,达到同样的目标。很可能听同一堂课,一些学生感觉太简单,没意思,而另一些学生则感觉非常吃力,听不懂,这种课堂谈何“高效”。这就好比生物课堂中所学习的大自然中不同的科、属,拥有者各异的生育习性,我们不可能采用同一种管理模式,让这些不同的植物都同时开花,一起结果。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他们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用符合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考核,这种教学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而且,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永久兴趣及好奇心也能够让这种学习的动力持续的进行下去,并最终形成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
四、坚持实验操作与理论讲解并重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新课改中明确提出:生物课程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不断的发展的实验性学科,生物学中很多知识只有在实验中才能得以体现,理论知识与实验体现相结合,才能得意不断的提升。而生物实验中,由于很多操作方法及实验步骤都是相似,所以教师如果能够把一些典型的实验引导学生深入透彻的理解与掌握,很多与此相关的操作技能就自然而然掌握提升了。所以,教师需要从众多的的生物学教学实验中,总结提炼能够代表初中生物实验技能的实际操作实验,给同学们深入的剖析讲解,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使用、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包括实验试剂、药品的取用、保存等。比如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其中所包含的常用生物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溶液的配置,试剂配置的原则,实验报告的撰写等。
总之,高效课堂的“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主动学习与探索能力明显提高。有效教学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一直追求的理念,但是这种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际的教学中却很难完全实现。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性的学习对有效教学的形成都很有效果,所以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提高和凝练,尤其是对实验环节要注意充实,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最终才能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兴趣的增加,探索能力的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才是我们高效课堂之根本。
参考文献
[1]李孝义2011《金山》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途径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64―01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多种应用科学的基础。初中生物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统一规定的必修课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大多数学生不太重视这门课,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科特点,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一、在具体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生物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主动去研究一些生物的生长过程等等。所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生物圈内部生物的相互作用”一课之前,笔者搜索一些与自然界生物圈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放映。如此,不但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让学生对生物课产生兴趣,笔者还利用生物实验。笔者是这样做的:和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的过程,之后给学生进行讲解,让他们了解实验对生物的意义与作用。当然也可以把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思考生物中那些丰富多彩的知识背后的为什么。当学生在学习、思考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恰当地给予鼓励和点拨。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生物其实是一门很生动的课程,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也很容易让学生对其失去兴趣。所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比如,适时运用多媒体。实践证明,清晰、逼真的图形、生物变化、生长的声音、入情入景的配乐,都会让学生感觉到视角冲击力,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当然,为了加强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仅仅运用多媒体还远远不够,还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话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开动思维,积极参与。
三、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延伸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差异化迁移与拓展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初中生物这门学科是枯燥乏味的,并且还很抽象,这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导致的。在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下,本来就有些难以理解的初中生物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初中生物的认知度,再加上初中生物不划入中考范围,学生对于学习初中生物的重视度不够。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成为了广大同仁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中从初中生物课程特点出发,提出了初中生差异化的培养教学目标,论述了回归生活和加强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一、在差异性教学方法中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往往是他们对生物知识的记忆程度,也正是教师这种对生物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陷入了单一的死记硬背循环之中,也就出现了传统观念下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改革,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与优化的瓶颈。差异性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以新课标中因材施教为理论基础,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组织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提高与进步,例如:我在讲授《传染病》一节时,我先对课堂教学目标先进行了明确,学生大多对传染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在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学习到的知识,了解如何判断和预防传染病,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有了教学目标,我根据对学生平时的了解,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别制定了符合他们学习生物的学习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并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有了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通过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这样就在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结合下,深化了学生对课堂的理解。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都以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为教学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是差异化教学的基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在任何教学方法面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要把学习的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而不是由教师分配。例如:在讲一系列开放性章节时,我通常会通过一些故事来引出题目,通过一些小问题、小常识开始,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所以单纯的利用一些语言性的解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意识到,生物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有效、实用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们让学生自己来支配时间,让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都能得到有效提高。最后,让学生自己表达对生物知识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进而让他们在自主、主动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我们下一步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重要资料。
二、回归生活,让初中生物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初中生物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初中生综合素质、个人修养、价值观念的培养。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他们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规划”期,因此,如何让生物知识发挥其特有的导向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要巧设生活情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自主学习的闸门, 进而培养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创新性思维。众所周知,每一个生物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从知识
的角度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变得片面、抽象;反之,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论证观点,那么这个生物观点将会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我讲《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节时,我进行了一个这样的小设计,对于学生来说,这节课的内容是理论性很强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我将课本内容抛开,将这节课变成了一节课外知识拓展课,通过我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关于课堂内容的生活小问题,学生们变的很兴奋,积极踊跃的回答我的问题,就连平时一些对生物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参与其中,有些大家觉着教难的问题,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这也是我在课前没有料到的。最后,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整个课堂上,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生物知识,而且还对他们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课堂教学中生活情景的引入,增加了与课堂的粘合力,使课堂氛围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总结
新时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只是我们教师培养初中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初中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体验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因材施教,对初中生开展层次性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他们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积极运用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素材,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导向,进而促进初中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