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

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6 10:36: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档案管理 规范化管理

一、前言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档案均是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对于处于改革大潮中的国有企业而言,档案既是总结相关经验的重要参考,尤其是改革开拓创新的重要依据。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革与重组不断地深化,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其该组过程中必然充满艰辛。相应地,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同样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顺利未来的发展潮流,在企业的不断改革中实现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二、限制国有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因素

处于不断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其档案管理主要面临着下述三个困境,即档案管理功能弱化、日常管理人员不足以及高级管理人才流失。具体而言:

第一,档案管理功能弱化。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弱化了档案管理功能,不少规模不大的档案管理机构不是被裁撤便是被合并,某些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机构被合并到信息管理部门,成为其下属的分支管理部门。另外,不少国有企业的规模均非常大,有的会有不少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因为裁撤了类似档案处职能的管理机构,使得档案工作没有办法通过一个专用的、相对固定的渠道实现上通下达,不少工作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档案管理边缘化的趋势越加明显。另外,在国有企业的集团总部会议上,类似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划、安全、人员配置、经费预算等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类似这种问题根本无法提上会议的议事日程,最终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功能被严重的弱化,某些企业已经积重难返。

第二,日常管理人员不足。日常管理人员不足是档案管理功能被弱化之后对档案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之一。当前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减员增效”,许多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数量被大幅度缩减,另外,为了尽可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高额利润,不少国有企业将企业员工尽可能充实到一线环节,例如生产和销售环节。不少大型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利用职能更加综合化的部门取代了原有的档案管理部门,将原有的档案管理工作扩充为现在的集档案管理、文字打印、文书收发、机要交通、办公用品发放、秘书、接待等众多职能于一身的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因为人员不足,工作琐碎,工作人员很难依照原有方式进行档案管理。

第三,高级管理人才流失。在档案管理功能被弱化、原有档案管理部门被功能更加多元化的职能部门取代之后,实质上已经等于档案管理部门的等级被降低了一个乃至两个级别,原本享有高级管理职称的管理人员及其相应待遇均被取消;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因为档案管理无法实现直接促进企业盈利的目标而备受冷落,不仅收入不高,而且增长幅度也不大,相对于其他管理部门差异非常显著。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高级人员不愿意来档案管理部门,或者借故调离,或者另寻他路,或者工作态度消极。综合以上情况,许多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管理能力较高的高级管理人才流失严重,严重限制了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实现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第一,确定企业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的地位,制定相关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已经成为市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目前档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原始依据性,作为能够视为当前市场上最为权威的信息资源形式之一,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依照开发程度的深浅可以将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即处于信息资源收集、建档、整理阶段的第一次开发,处于对档案信息提示和提出阶段的第二次开发,处于对于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阶段的第三次开发。为了能够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创造效益,必须要重点克服下述几个问题:首先,重点突破现有档案管理制度的局限性,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其次,提高档案室当中档案的质量和数量,为资源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再次,通过制度建设、机制改革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花力气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档案新闻媒体适度报道一些企业档案工作负而状况,以期引起社会关注。全而反映企业档案工作状况,可以使档案行政部门得到有关企业档案工作的客观准确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将企业档案工作困境适时适度向社会披露,使企业档案工作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可增大社会舆论对企业档案工作的督导作用。

第三,理顺企业档案工作行政监督渠道,加大档案行政监督力度。在档案行业管理力度不断弱化,一些行业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功能逐渐丧失的情况下,在文教卫生系统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属地管理的条件下,应将实行了多年的档案“条、块双重管理体制”改革为单一的档案属地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对企业档案工作监督渠道,加大企业档案管理的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有效督促企业重视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摆到应有位置,保证企业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国有企业不断推进并深化了对自身的全方位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做好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意义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目前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存在诸多不足,相信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实现可以促进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长明.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6,(04):233-235.

[2]吴俊芳.浅析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民营科技,2009,(08):203-205.

[3]张春玲.浅议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西部煤化工,2008,(01):225-227.

第2篇

关键词:集团型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集中管控

1 档案管理的内涵

档案管理是对各种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为其使用人员提供便利服务。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将数量众多、种类不同的档案按照企业的相关要求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工作,使档案具有系统性、整齐性,这也是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赋予的要求。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是由企业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决定的,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影响着人们对档案的满足度。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档案管理工作从杂乱无章到当代社会的系统化管理,由简单逐步走向复杂,从纯人工管理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管理。在当代社会,档案管理已经慢慢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鉴定档案、统计档案以及使用档案等方面内容。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只包括几方面内容,发展不全面,也存在一些小型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保管档案和使用档案两部分。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大众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渐严格,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朝向多层次管理方向发展。第一层次需要区分档案管理的纸质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整理档案、分辨真伪、保管、统计等,信息管理包括对档案相关信息进行录入和输出。

档案管理的整个系统以及子系统在其进行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都会自动的形成信息反馈机制。将档案管理推向现代化,将会对于档案管理在工作时的结构发生某些方而的新的变化及影响,而为社会实践中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是对档案进行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档案管理的所有的在系统与结构上所产生的变化都是围绕着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其中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必要。

2 集团型企业的档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2.1 运维与管理需求

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集团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管理系统需要满足集团企业内部不同的需求、解决各种档案相关问题。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人员调动、职位变动、身兼数职都会给集团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一定难度,不利于档案信息管理运维工作的顺利实施。

2.2 分析档案系统的部署模式

集团型企业无法集中、统一管理其档案,只能分散管理企业名下的各个子公司,无法集中管控,所以无法发挥集团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不利于档案信息开发和使用工作的开展,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3 利用和共享需求较为困难

在跨企业间的档案资源利用和共享方面有效实现,能够将集团公司的档案资源整体价值有所提升,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被动服务的档案系统要改变,档案服务方面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更改,将借阅档案资源得以实现。

3 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建设目标

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建设目标包含:对原文分散、目录集中的网络架构妥善解决,还要将共享利用档案信息、较多的归档业务系统以及不同的数据结构等问题解决。那么,将知识管理替代档案管理能够将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也就是建立运维队伍、制度体系以及内容管理平台。让企业内容的管理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将企业中的不同文件材料适当保存,对企业内容的管理平台有所构建,还能够将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具体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儿个方面:第一,对档案中进行利用、开发的水平要提升,对档案利用的效率要进一步增强。第二,对标准规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统一制定,这一方式能够将企业中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管理,让流程保持一致。

档案系统要对内容的管理平台合理依托,可以在线接收财务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以及ERP系统等外部业务系统而产生的文件,同时要将此电子文件归档。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开发利用的功能,便于知识管理。

3.1 内容管理平台

3.1.1 基础服务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将全文的检索以及文档存储等功能实现。

3.1.2 公共组件。内容管理平台较为成熟,能够将文档的管理便利性、安全性实现,对Lucene的使用,可以实现全文检索,实现用户的档案检索便利性。

3.2 业务模块

3.2.1 业务应用。持久层应用架构的采用,能够将B/S的便利性以及C/S的架构性能有所发挥,对Web服务和AJAX技术的使用,能够将用户体验和页面无刷新的功能实现。还能够对档案业务密切的融合,开发档案系统管理、利用、统计以及收集整编等功能。

3.2.2 客户访问。能够采用浏览器和专业的客户端,对系统中的不同业务功能进行访问,包含:借阅、查询、保管以及归档等。同时,还具备信息、文档协作以及交流讨论等功能。

3.3 归档接口

3.3.1 基础服务层。文档的管理服务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管理平台来实现。

3.3.2 在线接收。能够在线接收财务、ERP、OA等系统而形成的文本型数据,以及结构型数据,同时能够把这一系列的数据衍变成标准格式,此格式是通用的,能够在档案系统中存储。统一形式的数据交换接口SOA是对数据交换总线服务的,XML、SOAP能够将消息格式统一。

4 集中管控模式下档案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

集团型的企业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技术手段实现集中管控、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在整个集团内部建立了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实现规范、制度、视图、类别、流程等的统一管控,各分子公司在此基础上,可进行个性化定制,以满足本公司不同业务形态下的档案管理需求。在集中管控的前提条件下,对档案资源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利用分布在各企业分公司本地的独立服务器分散存储负荷,不但解决了传统集中式存储中单纯存储设备的瓶颈问题,且规避企业与总部之间的网络条件的制约。基于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可实现集团内部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在权限允许的条件下,以安全的模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各分公司之间档案资源的共享,充分挖掘利用档案资源的价值。

各企业的电子原文保存在企业本地平台中,目录等数据保存在企业本地缓存数据库中,所有归档数据集中同步至总部,在总部核心系统内对机构、用户等进行统一管理。各企业利用时不依赖总部至企业的骨干网。

档案管理系统在总部分生产、支持两个环境。其中生产环境满足档案管理系统的部署及运行,支持环境用于系统的开发、测试、项目管理、业务培训。企业生产环境为企业档案业务实际操作环境,确保企业日常档案操作的真实、有效、可靠。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档案资料是国有企业重要的生产成果和信息资源,是国有企业历史的总结和相关经验的积累,更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创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推进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适应国有企业管理信息化要求,才能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一、当前国有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长久以来,很多国有企业认为档案管理并不重要,没有直接的价值体现,所以对档案工作也不重视。类似档案管理的规划、安全、人员配置,经费预算等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管理功能弱化,工作非常混乱。(2)因为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等改革背景的前提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人员要求精简,档案部门往往就首当其冲。如档案部门并入综合部门下,档案工作从业人员几乎没有专业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与培训,缺乏专业化管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势必出现许多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人员的聘用上也较为随意,只要能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录用,这些人员在工作中都是按老方法,按部就班,不具备主观能动性去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大大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3)档案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有许多管理环节,如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存储、借阅、销毁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化要求。许多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收集不齐全,归档混乱,纸质资料存放不合理,借阅后不归还,造成了档案丢失,发霉受潮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档案合理利用。(4)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但许多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中还遵循着传统的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管理软件功能滞后,加之没有与企业办公系统搭建起有效的网络通道,导致目前国有企业档案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档案信息开发和充分利用也得不到深入,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也面临挑战。

二、提高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1.纳入公司制度,提高档案意识

为了优化档案管理,提升规范化程度,首先是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公司领导职工对档案管理正确的认识和思想上的重视。将档案工作纳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目标管理和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同企业各项工作同步发展。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制定由领导分管、综合部门领导主管管的综合管理制度,并且列入领导议事日程,这样才能解决档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让档案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2.提升人员素质,适应信息化需求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要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实现专业化的操作和技能势在必行。为此,在档案专业人员的选用上,要严把关口,选择那些专业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人才。更要加强培训,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经验,指导档案从业人员工作,逐步培养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意识,进而激发工作热情,能主动掌握时代脉搏,树立适应形势的主动服务理念。确保从业人员对资料信息的产生来源保持高度敏感,主动收集,调查了解用户的潜在需要,针对性设计出不同的服务内容和范围,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

3.健全档案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制度是确保规范化管理的基石,也是最强有力的保障。在每一个管理环节,都应该构建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制度。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收集规范,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确保资料收集的完备;在资料的分类归档过程中,要建立详细的分类法则,编号排序,这样不但能清晰明确的把档案分类完好,也便于以后的查阅利用;在档案的保存过程中,完善档案保管制度,加强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伤害;在档案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化时代前提下,档案管理制度与办公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密不可分的。在以国有企业良好的管理制度为依托,根据档案信息化的要求,创新、规范化开发信息系统,积极主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保障其在应用过程中能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用户的需要,从而才能发挥出档案的最佳效能。

4.加强软件开发,提升信息化水平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和重要体现。新形势下的档案开发和利用,更是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以实现的。应重点做好档案的编目、编研工作,编制适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检索体系和档案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求。国有企业应通过定制开发适合自身文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软件编程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构建网络工作流程来支持、执行和管理公司的各项职能业务活动。在国有企业定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建立具有国有企业特点、匹配自身需求的档案管理软件,与企业其他办公软件紧密结合,架构起一个由网络连接来实现的综合数据库,共享信息数据。行政办公、生产经营和业务审批的工作流程与文档一体化工作流程紧密集合起来,产生新的文件方式——电子文件,形成了一套从文件的生成、流转到归档的全新流程,精简工作冗余,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协同办公的目的。在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的同时,对档案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在硬件环节上,通过设置防护墙等技术手段,阻隔不安全因素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工作环节中,通过对工作流程、文件传递以及保管保密等方式加强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综上所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资料的管理方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革新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管理活动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的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应用信息化系统提高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档案工作的常态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才能实现档案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顾玉红.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3,(22):129-130.

第4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人们对社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也使得人们对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的东西是越来也在乎,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我国的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要求也是不断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医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和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全民旅游的思维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也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在旅游行业健康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是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旅游行业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使的我国的旅游行业范围扩大同时,旅游行业的参与人数剧增,这就势必导致我国旅游行业档案大量产生。不仅如此,由于我旅游行业档案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我国的旅游行业人员具有流动性等特点,这为旅游行业档案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必须对旅游行业档案加以规范化管理,这也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从目前来看主要就是有两大方面。其一,管理工作进展的不同步。由于地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我国在各地的旅游行业进程不统一,同时由于经济地域的问题我国各地区的旅游行业人员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素养不高,以致于在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工作进展是没有达到同步平衡的。其二就是旅游行业档案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由于对旅游行业档案的认识不高,导致有些地区仍把旅游行业的档案管理当做旅游中的附带性工作而不是同等的支撑体,这使得在对旅游行业的档案管理将其摆不上位置不重视,而对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工作不重视不规范,这也就是的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手段和条件也比较落后。

(二)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档案的管理要进行规范化,那还是存在者不少问题的。首先那就是对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我国由于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众多,使得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的规范化首要的就是任务繁多,涉及面广,这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建设而且这也关乎各个部门的利益。其次那就是我国的旅游行业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多的依赖这就使得需要先进安全的计算机系统来支撑,这对于规范化的管理还是有影响的。最后那就是从业旅游行业档案的人员素质不高,不管如何,任何的管理最重还是需要人来支撑,所以这方面对旅游行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的四个方面

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从上文之中便可以看出问题还是挺大的,而要真正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的管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下面就从以下的四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规范化管理作一个简单分析和阐述:

第一,对旅游行业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信息化那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以及高速扫描技术等现代的技术手段,将我国的纸质的传统介质的旅游行业档案作为备份的文件,而采用电子档案进行管理,这样在能形成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电子档案信息库同时也能做到不依赖于计算机信息库,这样又能做到旅游行业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而做到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第二,明确旅游行业档案职责任务,强化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业务建设。要建立我国的全民旅游行业档案这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的质量水平的也关系着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价值作用。因此,我国的政府以及旅游行业的相关单位必须运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强化对相关单位对我国的的旅游行业档案工作的监管,而能够为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工作服务以及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业务保障。这也就是说在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上,首先那就要明确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的职责的任务,其次就是强化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业务的建设,去做到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第三,坚持面向“三个服务”,做好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所谓的三个坚持服务那就是第一要坚持为旅行社和旅客服务。这是作为旅游行业档案规范管理的核心,做到这个才是档案管理的意义。第二坚持那就是为决策服务。这是旅游行业档案的重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档案规范管的重要点。第三那就是坚持为旅游行业的稳健运行服务。这个是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根本任务,所以,要坚持这三个服务,做好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和利用,也只有做到这个才能算是真正的做到了旅游行业档案的规范化。

第四,加强设备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旅游行业档案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由人和设备两个重要点构成。为此,首先我国的旅游行业中档案的管理部门在旅游行业档案的设施配置要完备的建设,这也是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次,那就是由于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工作其专业性强而且对旅游行业的业务要求高特点,所以,在我国的旅游行业工作方面,那么就应该要加强我国的旅游行业档案人员队伍的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要注意搞好我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增强旅游行业档案管理道德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我国日渐昌盛的旅游行业档案管理的新的要求。

三、结术语

第5篇

规范化管理的含义是通过思考构建出一套完善、可行性高的管理体系,并将其运用于管理实践的过程,其重点在于这一套完善的体系的构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一般是指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及事务的档案进行收集、封存与整合,以期提升对于单位内部人员及事务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情况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体现在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方面。

首先,事业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单位内部的运行效率,由于其工作性质特殊,短期内不会为事业单位带来显着收益,且耗资较大,投放人力、物力较多,因此很多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会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存在。其次,事业单位内部配备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没有经过必备培训,职业素质有待提升,由于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缺乏管理知识与经验,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最后,由于单位内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难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由于缺乏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2 提升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的具体办法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完备性,单位必须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从多个方面着手,对于档案管理进行规划,提升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提升对于档案规范化工作的重视

首先,要向事业单位全员明确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使单位内部的全体员工重视此项工作,首先,单位领导需要做好表率作用,每个单位领导的重视需要上级单位的指导,对档案规范化工作的重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端正的态度是提升档案规范化水平的基石。

其次,由于档案规范化工作具有特殊性,该工作不会在短期内为事业单位带来明显的利润,因此易被忽视,但是作为管理者,要做到着眼长远,及提升单位的综合实力,所以管理层要加大经费投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升员工素质,完善档案管理办公室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推进,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必须满足要求。

2.2 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者是直接接触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人员,因此管理工作是否规范顺利,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态度与素质。首先,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应严格,被选拔上的人员应德才兼备,无私奉献,具有责任感,并且对于档案管理这种需具备较强条理性的工作具有耐心。其次,被选拔的人员应擅长于归档及整理,并且熟悉整套档案管理流程,主动积极参与单位所进行的培训课程中。最后,单位领导也需要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保持经常的沟通交流,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感受到来自上级对于工作的关注,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2.3 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

单位需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供档案管理人员参考与遵守,其中必须列明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前提,强调其重要性,尤其是在细节方面也要做出相关规定,如档案用纸、电子设备、归档方法等。并且管理制度本身应保证格式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做长久考虑,树立管理制度的权威性,避免漏洞。

在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制度中,应强调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是管理的出发点。由于档案具有可复制等特殊性,要做好保密工作,保证档案安全。另外,还需保证档案存放的时间,注意存放室内的安全隐患与温度湿度等的控制及档案借阅与归还的流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需要对每一个细节做出明确规定,才能为档案管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标准。

2.4 明确工作目的,推进规范化管理长足发展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在实践中进行开发与利用,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依托电子科技,加大对档案的开发力度,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多种服务方式和渠道,加快民生档案的建立,努力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创新力度,根据群众需求进行档案管理建设,在保证规范性的前提条件下开展群体差异,既保证服务质量也保证工作的规范性,从而形成合理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

第6篇

摘要: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论述了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质量,增强事业单位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

事业单位中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是保证会计信息安全、精确的重要环节。结合各级财政机构公开的检查报告及事业单位平时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内容较多,过程较复杂,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关从业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好发挥会计管理能力。

一、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意义

(一)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有助于维持财经纪律

在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性工作期间,对会计部门的岗位设定及从业者聘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为会计管理者、从业者及出纳等员工制定了工作要求,确保会计的职能可以在组织结构上得到具体发挥,更好的落实会计的监管职能,预防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所以,想要更好的维持财经的纪律,就需要加大对会计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其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利用会计工作能够对事业单位内的各项资金费用运转进行精确、及时的了解与控制,借助会计机构所提供的各项信息,能够对事业单位财务的收支情况及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反应,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对会计的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能够让初始凭据的内容、表格的编订、审核的手续等会计处理工作更加规范、细致,从而更好的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及效率。

(三)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确保会计工作的质量

想要保证会计的基础性工作管理规范化,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基础工作期间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与健全,例如:针对会计填写凭据的工作、登记账簿的工作、整理档案的工作等进行明确规定。让会计的处理行为得到提高,增强企业内部整体会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二、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

(一)核算部门落实相关法规、标准的力度较弱

当前,事业单位的核算部门在落实有关会计管理法规标准时力度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遵照法规标准从事工作。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如《会计法》、《预算法》等,限制了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活动及弄虚造假的行为,但是,因为后续法律制裁的力度较弱,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核算机构经常出现有法不依的问题,相关标准形同虚设,为会计核算工作的不标准行为提供了空隙;其二,认知不到位。因为法律宣传的力度相对较弱,在加上一些财务从业者自身能力较低,综合素养较差,对法规标准缺少了解,观念淡薄,从而造成了违法违规情况出现;其三,监管水平较差。事业单位本身、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家三类监管配合与协调能力较差,无法实现有效的合力监管。

(二)有关部门管理者对财务工作缺乏重视

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疏于管理,法规观念淡薄,为了获取个人利益,钻法律及管理的空子,经常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大做文章,一些不可以报销的内容变成了可以报销的项目,编造虚假的票据等,从而严重损害的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利于单位的未来发展。

(三)缺少电算化的能力

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从业者及会计人员缺少电算化的能力,并不了解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生成的会计资料也无法弄懂,缺少应用电算技术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的能力,忽略管理光、磁等介质的档案。进而造成一些光磁介质的会计资料与纸质资料内容不符,无法及时入档等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对单位造成严重影响。

三、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不断改进并完善会计有关标准法规,加大落实力度

想要更好的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在建设法规系统方面,应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同时配备相关的配套设施,确保各标准的衔接,防止在落实期间发生混乱问题;其二,应加大监管、检查的力度。财政机构、审计部门等国家业务管理单位在对事业单位实施检查期间,需要严格遵照《会计法》等标准法规,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及标准,加大对会计工作质量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基础工作不符合法规标准、私自设立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不仅要整改有关部门,同时还需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其进行严惩。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

第一,应加大对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使财会从业者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法规标准,树立强烈的责任观念,可以主动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照法规办事,形成公正的岗位形象;第二,应不断增强财会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学习水平。应关注财会从业者的职后教育,应有组织、有规划的对财会从业者进行培训,让员工能够尽快了解税收、财会等方面的内容,提升整体会计队伍的能力及素养;第三,落实好财会从业者持证上岗的标准。会计基础性工作的规范程度与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存在紧密的关联,因此,应保证从业者可以持证上岗,增强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三)改进并健全电算化会计信息的管理,增强档案管理的能力

应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电算化信息保存条件、方式、从业者的工作职能等内容,同时要求人员严格落实。需要对纸质档案及电子化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电子化档案采用只读形式保管,做好备份工作,防止电子档案丢失。另外,因为电子档案较为特殊,管理从业者需要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检查、备份,防止信息损坏。

结束语

会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反应着会计管理水平的高低,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深入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研究,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从而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因此,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文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违规现象的原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第7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 社保业务 档案管理

1 维护社会保险档案,保护职工权益

随着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沉寂多年的历史缴费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保险历史缴费记录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参保人员的缴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

我市自1987年就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加上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参保人员原始缴费记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保定市社保所在开展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缺少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的职工档案,通过查询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卡、补缴缴费分解表、历年缴费记录表等相关材料,确定缴费事实,重新整理、归集参保数据,真实记录每位参保人员的参保历史,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倒闭,职工下岗、中断劳动关系、中断缴费情况大量出现,如何记录、保存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缴费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开展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局面。

1980年参加工作的李桂兰,今年已经46岁。1980年11月,李桂兰成为保定市水泥厂的一名正式职工。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李桂兰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1998年李桂兰离开保定去了新疆打工。2009年,李桂兰从新疆特地赶回到保定市社保所查询以往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所这里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录?李桂兰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保定社保所,档案员根据李桂兰的身份证输入名字后,几秒钟就查到记载李桂兰详细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卡。李桂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保定市社保所依据李桂兰的养老保险卡,重新为她补办了养老保险手册,恢复了缴费情况。

2 社会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

在保定市,类似李桂兰的情况非常的多,在养老保险手册丢失的情况下,保定市社保所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为他们补办养老保险手册,保证其继续参保。

社保业务档案对参保人员十分重要,但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经办机构来说还十分陌生。没有现成的样板,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抓库房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归类、整理、立卷,使业务档案整理和立卷从不规范到规范,社保档案库房从无到有;业务档案内容由简单到丰富;并把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把业务档案工作作为社保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档案目录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从而使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档案局《冀人社发2009(11号文件)》要求,我市社保所出台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对业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确定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参保人员的权益。保定市纺织厂等7家企业,由于在改制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多。改制时,职工强烈要求其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通过查阅历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分解表,社保机构为职工提供了这些企业历年欠缴的准确数字。企业补缴了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3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社保业务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3.1 统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根据我市社保所下发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等七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结合我所业务情况的实际需要,业务档案主要采取分级管理、便于查询、集中保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底可查,统一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3.2 统一档案室标准。档案室是社保业务档案的“家”,统一档案室的标准至关重要。为此,保定市社保所建立了一个具有防火、防光、防尘、防盗、防潮、防高温、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功能的档案室,基本实现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办公三分开,并配置与档案数量相适应的档案柜和档案密集柜、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计算机等专用设备。

3.3 统一规范整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结合本所业务职责,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共分六类三十八项,以此规范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应用、查询服务工作。

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还要求对社保业务档案进行统一集中清理。各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先收集后筛选、保齐全少缺漏的办法集中清理,要求每位职工将橱柜的所有原始资料、文件集中起来,进行鉴定整理、组卷归档。

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做好社保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确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保定市社保所组织各县(市、区)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市档案局举办的档案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档案专业知识。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辅导。走出去,就是组织各县社保档案员到典型示范单位取经,通过现场观摩提高其感性认识;请进来,就是邀请市、县档案局的专业人员,针对社保业务档案的具体情况,手把手地从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各个环节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

第8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  社保业务  档案管理

        1 维护社会保险档案,保护职工权益

        随着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沉寂多年的历史缴费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保险历史缴费记录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参保人员的缴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

        我市自1987年就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加上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参保人员原始缴费记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保定市社保所在开展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缺少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的职工档案,通过查询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卡、补缴缴费分解表、历年缴费记录表等相关材料,确定缴费事实,重新整理、归集参保数据,真实记录每位参保人员的参保历史,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倒闭,职工下岗、中断劳动关系、中断缴费情况大量出现,如何记录、保存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缴费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开展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局面。

        1980年参加工作的李桂兰,今年已经46岁。1980年11月,李桂兰成为保定市水泥厂的一名正式职工。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李桂兰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1998年李桂兰离开保定去了新疆打工。2009年,李桂兰从新疆特地赶回到保定市社保所查询以往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所这里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录?李桂兰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保定社保所,档案员根据李桂兰的身份证输入名字后,几秒钟就查到记载李桂兰详细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卡。李桂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保定市社保所依据李桂兰的养老保险卡,重新为她补办了养老保险手册,恢复了缴费情况。

        2 社会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

        在保定市,类似李桂兰的情况非常的多,在养老保险手册丢失的情况下,保定市社保所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为他们补办养老保险手册,保证其继续参保。

        社保业务档案对参保人员十分重要,但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经办机构来说还十分陌生。没有现成的样板,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抓库房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归类、整理、立卷,使业务档案整理和立卷从不规范到规范,社保档案库房从无到有;业务档案内容由简单到丰富;并把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把业务档案工作作为社保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档案目录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从而使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档案局《冀人社发2009(11号文件)》要求,我市社保所出台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对业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确定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参保人员的权益。保定市纺织厂等7家企业,由于在改制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多。改制时,职工强烈要求其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通过查阅历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分解表,社保机构为职工提供了这些企业历年欠缴的准确数字。企业补缴了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3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社保业务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3.1 统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根据我市社保所下发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等七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结合我所业务情况的实际需要,业务档案主要采取分级管理、便于查询、集中保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底可查,统一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3.2 统一档案室标准。档案室是社保业务档案的“家”,统一档案室的标准至关重要。为此,保定市社保所建立了一个具有防火、防光、防尘、防盗、防潮、防高温、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功能的档案室,基本实现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办公三分开,并配置与档案数量相适应的档案柜和档案密集柜、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计算机等专用设备。

        3.3 统一规范整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结合本所业务职责,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共分六类三十八项,以此规范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应用、查询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