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6 10:36: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场期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期货交易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由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期货市场是集中进行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期货的发展从萌芽到逐步完善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坎坷不平的历程。
中国期货的萌发和发展虽然比西方迟,但发展很快并且它和西方的期货发展有相似之处:中西期货发展史上都是先产生于古代的预购、赊卖,进而逐步形成了远期交易合同的形式,最后是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人们一般把远期交易合同作为期货交易的初级形式。中国期货交易的发展虽然与证券交易有着密切关系,但与西方相似,期货交易的萌发都是先从商品批发交易开始,然后才有证券交易、商品期货交易和证券期货交易的依次出现。在清代,已出现了远期交易合同为中介的贸易形式。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有关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记载中,就已经有了“期货”一词。不过,那时的所谓“期货”,还只是一种远期交易,与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还根本不同。
我国期货市场初始阶段的开始,是以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成立为标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由远期现货交易起步,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交易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但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1993年期货行业发展迅速,被誉为“中国期货年”。据统计,至1994年3月全国期货经纪公司不下500家。中国期货市场的建设一哄而起、盲目发展,交易品种重复,缺乏统一监管机构,运作不规范,盲目开展境外期货,恶性操纵事件连续不断,针对这种极度混乱的局面,199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证券委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开始了对期货市场的全面整治。1995年中国证监会批准建立15家试点交易所,并停止其他数十家交易所的期货交易,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清理整顿阶段。1998年证监会再次对期货市场整顿,期货交易品种由最多时的47个缩减到7个,交易所缩减到大连、郑州、上海3家。与前几年交易量成倍上涨情况相比,交易量连续两年负增长。
2001年初,“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稳步发展起期货市场”,为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内期货市场开始复苏。2004年年初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作出了战略性的阐述和部署,中国期货市场由此进入高速扩容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期货发展现状
内地期货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了1992-1993年的“期货热”,1994年的智力整顿,1995-1996年的规范化治理和打击过度投机阶段,目前的交易行为已趋于规范化,并逐步发展成熟,在分散和转移价格风险,实现套期保值的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期货市场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如上海期铜市场已成为仅次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全球第二大铜期货市场,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2004年成为中国期货市场自诞生以来最辉煌的一年,我国期货市场在原有六个交易品种的基础上,又新增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二号等四个新品种。国内期货行业全年交易总额达到14.69万亿,创历史新高,期货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增长了9%和36%,创下历史最大增幅。2005年,三大交易所积极备战新品种,白糖、钢铁、铅、锌,甚至汽油、原油等产品都已经提上新品开发日程,大豆期权、小麦期权、铜期权等也在各交易所研究关注之中。2005年乃至今后,品种创新将会成为市场发展的助推剂,伴随着我国期货市场一直发展下去。
在国际各大金融期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金融期货合约多达几十种,金融期货等衍生品成交额已远远超过现货,占总期货交易量的90%,而商品期货仅占10%。目前我国期货品种还仅局限于商品期货,而在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作用上功能更为显著的股指、利率、外汇等金融期货在我国仍是一片空白。我国曾在1993年为了刺激国债市场,经财政部、人民银行批准在上交所试点国债期货,但由于违规持仓,交易所又没有完备的预警工具,引发了“327”国债风波,良好的愿望演变成了一场金融灾难。
我国目前期货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期货交易所还是赢利性机构,期货交易手续费过高,导致期货市场效率较低。投机交易过多而套期交易过少,过度的投机导致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在管理模式上,发达国家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一般为政府、交易所和期货行业协会三级管理模式,而由于我国的特殊背景,期货管理经历了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到集中统一管理。
三、中国期货市场展望及发展前景
期货交易由于本身所具备的现货交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杠杆机制。我国期货交易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国际接轨。但国内期货市场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无论是在交易品种、管理模式及交易制度与国际接轨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内期货市场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风险急剧放大。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金融期货发展迫在眉睫。发展金融期货市场,有利于期货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完善结构,增强弹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更好地促进市场发展。首先,以率先推出的股指期货为例,股指期货带来的做空机制帮助投资者对冲股票买卖风险,将证券市场上一部分资金引向期货市场。其次,相比商品期货动辄上万元启动资本而言,金融期货投资进入门槛更低,将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再者,期货市场的扩容将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较一般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资金回报率要求更高,也更注重研发投入,理性投资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大豆的消费总量很高,然而受农业生产能力不足的制约,国内大豆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居民的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大豆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近2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的总额逐年上升,到2013年已经超过了3000万吨。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美国,因为美国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保障了美国大豆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的首选国家。在近年期货市场逐渐兴起之后,中美两国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大豆期货市场,然而中美两国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剧烈,中国的大豆进口总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种价格波动对于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影响的将不仅仅是我国大豆进口和大豆期货市场,还会波及整个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以2012年为例,受到国际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大豆期货市场表现非常不稳定,许多大豆经销商因为进价过高,销售利润严重下滑,最后损失了几十亿美元。造成这种损失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不完善,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中美之间大豆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各种问题,或多或少与中美大豆期货市场有关,只有解决好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问题,才能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我国的大豆期货市场,其他方面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差异及相互影响
从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来看,美国的大豆期货市场起步较早,发展更为成熟,拥有大豆市场国际贸易主要定价权。同时,美国大豆的出口量稳居世界领先地位,每年生产的大豆占据了世界大豆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这样的农业生产基础为美国大豆的出口奠定了基础,保障了美国大豆期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相比而言,我国在大豆生产和期货市场的发展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虽然大豆生产总量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总量非常低,每年都不得不从美国等农业强国进口大量的大豆来供国内居民的消费。除了生产总额不足以保障国民消费外,我国在大豆期货市场的运作方面也缺乏经验,进入期货市场竞争的时间太短,导致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与美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二、影响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美国的大豆生产水平
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大豆生产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国内生产大豆的主要出口到中国,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超过了进口大豆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此大的进口总量为美国大豆的生产开辟了市场,促进了美国大豆生产能力的提升,当美国的大豆生产水平得到提升之后,又会反过来成为影响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从客观角度来看,美国大豆生产水平的提升能够降低我国大豆进口价格,这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规律。然而,由于受到美国商家对大豆价格的控制,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就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定价,这时美国的大豆生产水平就会对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负面影响。
(二)中国的大豆消费能力
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中,大豆一直是大米之外最主要的农业消费品,主要用于压榨食用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大众对于食用油的消费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据粗略估算,当前平均每个家庭一个月消费食用油10千克以上,导致我国整体上每年要消费大豆5000万吨以上,而如此庞大的数量主要依靠从美国进口。此外,作为一种居民日常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不管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如何波动,居民对大豆的消费也不会大幅减少,反而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大豆期货市场就开始受制于国外市场,中国的大豆消费能力成为引起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世界大豆市场波动不断加剧以及国际资本不断渗透到我国大豆产业,大豆产业链上的各市场主体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我国大豆市场的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国际资本手里,国家大豆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三)两国的相互影响
中美两国之间的期货市场一直处于相互影响、紧密合作的状态,不管美国多么强大,大豆的生产总量有多高,如果失去了我国这样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那么它的大豆销量就会成为一个难题。随着我国国民对食用油消费量的增加,需要的大豆总量逐年上升。两国在国际大豆市场的地位成为影响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中美两国相互之间的合作越紧密,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就会相应地降低,如果两国之间因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出现分歧,那么价格就会相应地上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美国大豆期货的市场价格之间是互为因果的,我国大豆市场的供求变化会影响到美国大豆期货市场。
三、促进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管控机制
在中美大豆期货市场的竞争中,价格的不规则波动是威胁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规避这个方面的风险,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管控机制。首先要培养一批懂得期货市场运作原理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才组成管理团队,然后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价格波动的方案,随时解决因价格波动对国内期货市场带来的干扰和影响,最后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一定的管控机制。通过上述这些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价格波动对大豆期货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避免出现严重的决策失误。
(二)积极争取大豆期货贸易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针对当前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存在缺乏定价权,没有话语权的问题,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自觉投身全球范围内大豆期货贸易定价权和话语权的竞争,发挥消费大国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大豆生产能力,弥补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鉴于大豆对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大豆期货贸易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进一步开放国内大豆期货市场
健全大豆期货市场法律制度面对国际大豆市场的激烈竞争,不能瞻前顾后、止步不前,应该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在做好国内期货市场必要保护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开放国内大豆期货市场,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努力寻求发展和突破。加强大豆期货市场的法制建设,为国内大豆进口境外套期保值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法制保障。
四、结语
1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有利影响
1.1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及波动性的影响股指期货对于现货市场的资金量和交易活跃程度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对现货市场资金产生一定的排挤效应,尤其是部分投机者和被动型投资者,会将部分资金从现货市场转移到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市的交易活跃程度。另一方面,股指期货的推出又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吸引大量的场外资金进入股市和期市。大量的理性套利者的加入将会提高股票现货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股指期货为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机构和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股指期货交易有利于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市,此外还有利于减少一级市场的资金堆积。从资金市场的流动性看,我国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场外资金规模也是很庞大的。因此,股指期货上市能够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理论上来看,股指期货推出不会增加现货市场波动性,反而会减小市场波动,起到稳定现货市场的作用。股指期货选择了采用自由流通量加权的沪深300指数,就市场的广度、深度和编制方法等方面来说,在国内最具抗操纵性。相比海外市场期指主要合约标的物来说,沪深300的抗操纵性也非常突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各项规则细节,也有助于防范操纵。比如,采用最后两小时指数算术平均价作为最终结算价,进一步增加了操纵的难度;跨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建设:中国证监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证登记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一起研究部署跨市场协调监管的多方面工作,防范恶意资金进行跨市场操纵;设置了严格的限仓制度,限定投资者最大允许持仓量,严防多空对峙。交易所建立了周密的大户报告制度。符合条件的大户必须向交易所报告所有的重要信息,交易所则通过掌握大户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1.2对股票市场趋势性及结构的影响股指期货上市不一定会引起股市大跌。根据统计,股指期货推出后,股市上涨和下跌的市场都存在;从交易结构看,现有的股票市场没有避险工具,一直是一个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市场,其结构是不完善的,风险是完露的。股指期货将给投资者一个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既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做多,也可利用股指期货做空来对冲股票市场的风险。股指期货以其独特的做空机制、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对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产品结构看,股指期货推出将促进股票市场资金配置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的价格上涨,而非指标股活跃程度会有所降低。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后的5年间,指数样本股的市值提高幅为非样本股的2倍以上。
2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现实的负面影响
股指期货套利的方法有很多,但适合套利的方法一般是指期现套利,即股指期货合约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偏差。即通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或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获利。期货套利又分正向和反向套利。正向套利是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的同时按照当前的价格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后,赚取无风险的利润过程。反向套利:当股指期货价格过低时,卖出股指期货,并同时按照当时市场的价格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后,赚取无风险的利润过程。从2010年4月16日起,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挂牌基准价定为3399点。这是中国内地首个股指期货产品,中国资本市场因此实现由单边市向双边市迈进。上市交易合约为沪深300股指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0年5月、6月、9月和12月合约;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挂盘基准价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合约上市交易工作日公布为3399点;交易保证金和涨跌停板幅度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5月、6月合约暂定为合约价值的15%,9月、12月合约暂定为合约价值的18%;上市当日涨跌停板幅度,5月、6月合约为挂盘基准价的±10%,9月、12月合约为挂盘基准价的±20%;手续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手续费暂定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交割手续费标准为交割金额的万分之一;持仓公布:每个交易日结束后,交易所单边持仓达到1万手以上和当月(5月)合约前20名结算会员的成交量、持仓量。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具体的现实影响如下。
2.1股指期货定价权不会旁落:现货充足股指期货在国内是个全新的投资品种,其定价方式与商品期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商品期货的价格主要受标的商品的供求影响。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其价格变化的驱动力也就不一样了。比如,目前国内正在艰苦抗争的大豆产业,由于大豆的产量大部分集中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在最近5、6年里,国际市场基本上控制了大豆的价格水平,2004年国际市场减少对市场大豆的供应,导致大豆期货价格奇高,而之后中国很多企业购买了大豆,国际市场又增加了大豆的供应,导致最近几年大豆价格的大幅度走低。在这个价格变异的同时,伴随着中国大豆企业和食用油生产企业的大面积陷入困境。所以在,商品期货市场上,定价权是个十分重要的参考因素。目前,股指期货尚未看到国内定价权的缺失,沪深300指数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对应现货供应量,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的供应量为指数的总流通市值,沪深300成份股按可自由流动量计算的流通市值之和达到7.6万亿,而沪深300的A股总市值之和超过16万亿,从供需角度来说,好像还不存在因现货不足而导致逼仓情况的出现。
2.2权重股波动造成短期操纵的可能性2010年3月2日,在股指期货未出台前,我们已经很明显地发现个别权重股的价格波动对指数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虽然沪深300现货供应充足,但这并不代表在短期的交易中,指数短期波动性影响操纵可以完全排除。在节后首周交易日中,我们发现沪深300指数在2月23日和2月24日有明显的跳跃,23日沪深300指数单边下跌,最大跌幅达到81个点,而24日指数又完全收复。当日影响的因素在第二天被很多媒体热评,由于中国平安在22日公告表示其8.6亿股员工股解禁后将在3年内逐步减持,导致当日平安在23日大幅下跌,指数在中国平安的带动下连续下挫了数十余点。平安现象给我们预示了一个问题,即使沪深300的现货供应充分,但是对占指数权重比较大的成份股的价格操纵,仍能给指数带来相当显著的波动。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市场难以排除一部分具有价格确定权的交易主体,利用个别权重股的价格变动,影响指数,从而获得一定利益的情况,从中可看出,新年首周的“平安现象”,再次给市场上了一课。
2.3减少限售股解禁影响或成难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推出后,如何避免限售股解禁的影响将是一个难题。在指数期货未推出前,市场难以预测这种跳跃性的波动会对A股的股指期货带来怎样的影响。由于基金、保险、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在与大小非的较量中处于弱势,当做多股指期货,且在现货市场增持股权重股进行套利时,随着股价上涨,大小非减持的欲望也在加强;而一旦遭遇大小非减持,可能会形成羊群效应,引起股价短期慌恐性下跌,这将使做多机构出现亏损。另一方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利用限售股的波动性进行做空的短期投资交易,也是一个十分具有国内特色的交易模式。当然,更多的交易及市场波动的特点,也许只能等到指数期货真正出台后才能看到。
2.4内外资金双双收紧2011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一度逼近2200点,创下2009年来的新低,较股指期货上市时的3000点下跌700点。股市何时转晴,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货币政策何时转向。实践表明,货币供应增速的变化,往往引发市场走势的变化,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去年以来,货币政策从紧,从2011年算起,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去年6月,这一比率上调至21.5%的历史新高。即使放眼全球,也很难找到几个如此高水平冻结资金的国家。受这一因素影响,新增贷款额从2010年1月的万亿水平降至最近9月的4700亿,流动性收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外汇占款数据波动,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央行数据显示,7月是截至当时的年内外汇占款次低值,可到了8月,一下子成为年内外汇占款次高值,到了9月,这一数字又明显下降。除去贸易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占款很大程度代表了热钱流入的情况。从国际资金流入来看,热钱对中国的观望显然也使得中国股市丧失了部分助推力。
2.5大股东疯狂减持大股东减持也成了今年单边倒的趋势。根据巨灵金融系统显示,截至2011年10月26日,2011年关于减持的公告共计534份,而增持公告仅计123份。而根据东方财富网数据系统显示,最近一年高管增减持名单中,有506家上市公司遭减持,而仅有257家公司被增持,其中华谊兄弟(300027)、天马股份(002122)以及滨江集团(002244)名列减持榜前三。从华谊兄弟(300027)三季报显示,公司创始人股东分众传媒的“掌门人”江南春、导演张纪中纷纷在三季度大幅减持套现,从前十大无限售股股东中淡出。此前,冯小刚、马云就已大手笔减持华谊兄弟。其中,马云更是解禁一笔抛售一笔。而天马股份(002122)早在2010年就成为A股“减持王”。数据显示,该公司2010年共有7名高管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总共减持5975万股,套现多达7.34亿元。无论减持股数还是套现总额,均列A股榜首。2010年12月8日,公司股价借“高铁”概念涨停。第二天,天马股份6名高管就集体抛售2150万股,一天套现近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也加入了减持行列。受地方政府债务及土地出让受阻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资金紧张,羊城晚报记者曾抽样调查了167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共有18家公司被国有股东减持,占比达到10.8%。
2.6基金数量猛增规模缩水据巨灵金融系统显示,从2010年底,尽管基金数量逐季上升,但基金份额却呈现下降趋势。可以说基金份额是基金公司采取扩张的方式人为拉上去的,而非股民投资意愿推动。就单基金吸取的份额来看,下降更为明显,其中今年第二三季度分别环比下降7.3%和9.8%。而根据天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2.064万亿元,与二季度2.289万亿元的规模相比,减少了0.225万亿元,缩水近10%。基金规模缩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金亏损严重,据悉,三季度各类基金总体亏损达到2413亿元,仅货币市场基金取得正收益,股票型基金以近1600亿元的亏损额占据了总亏损额的66%。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基金的资产总净值也是逐季向下。从2010年四季度的27343亿下降至20031亿,降幅达36.5%。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投资前景不确定性大,股民对未来股市表现感到悲观。从股民来看,股民的证券交易资金在股市低迷时也呈下降趋势。根据中证登公布的月度统计报告,统计发现,自然人账户中原来占主体部分的1万~10万及10万~50万账户数量分别下降0.7%和9.2%。
农产品期货市场起源
美国农业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功不可没。经过长期的市场洗礼,美国出现了众多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而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是最久负盛名的。1848年,美国在芝加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期货交易市场。这一概念很快在商贾之间广为传播。1865年,芝加哥市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份标准的谷物期货交易合同,同时实行签约双方收取不超过合约价值10%的保证金制度,这有利于规范谷物贸易。直到20世纪60年代,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仅仅局限在那些耐储藏、不易变质的商品,而不考虑品种的收获时间。1964年,交易所率先推出了活牛期货品种,后来又推出了活猪期货合约。到1969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畜类期货交易中心。凭借悠久的历史、发达的现代期货交易技术以及完善的市场网络,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居绝对领先地位,左右着美国甚至全球农产品市场价格。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现状
经过160多年的发展,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在农产品现货市场、期货合约品种、参与主体、交易环境等方面,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建设居世界领先地位。
农产品现货市场发达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统一、规范的现货市场,科学、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发达的现代物流设施。发达的农产品现货市场能够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无缝对接,让期货实物交割成本无限接近于现货交易成本。
农产品期货合约品种丰富美国是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也是上市交易农产品期货品种最多的国家。上市交易玉米、大豆、豆油、豆粕、小麦、大米、白糖、棉花、柑橘等30多个农产品的期货合约和相关期权合约。
农产品期货参与主体广泛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农业中小企业和农场主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多数中小企业都直接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美国农民是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参与期货市场。少数大的农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息充分,可以直接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多的农民则是通过合作社间接参与期货市场。投资者和投机者广泛进入,不仅可以分散农业价格风险,而且有利于发现农产品的远期真实价格,增强农产品市场流动性。
农产品期货交易环境宽松宽松的交易环境能使期货流动性更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美国政府和市场主体为农产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营造了极为宽松的市场环境:首先。一系列制度创新为保证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效率“保驾护航”。为了保证交易流畅、公平,政府积极规范交易制度,出台相关法律,包括保证金制度、结算制度、交割制度、持仓限制制度、涨跌停板制度,还有最早制定的合作社法等。其次,配套设施完善。例如,各方面的农业信息已经纳入本国的信息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等市场信息,各种农业环境、资源信息,农业灾害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农业各领域的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都能够充分享受农业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效率。第三,完善的银行系统能够满足跨地区、跨国界的金融需求,这些使美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定价的基础。第四,负责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业务监管的机构包括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各地的期货交易所,这些机构提供的咨询、教育培训、法律支持和风险监管,降低了农产品期货交易费用。
农产品期货对市场调节作用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形成市场价格和吸引国际资本发挥了基础作用,提高了美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作为发达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也起到了对国内市场的稳定和调节作用。
利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公开透明的报价,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主体的价格预期,以及农产品的未来供求关系和真实价格。由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灵敏,政府和农民可以此为依据调节资源配置比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同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产业政策支持,甚至政府采购,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主动调控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让政府和农民有效调控农业资源配置。
利用套期保值功能降低市场风险除了自然风险外,农产品生产总是面临市场风险。农民按照滞后的市场价格安排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在美国,农业企业和农场主充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冲抵”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即交易者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目相同,而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在未来一段时间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
利用价格发现功能熨平供求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市场交易者的重复博弈,使农产品期货价格逐渐接近真实价格。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远期价格发现功能,平衡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供给方根据期货市场价格合理安排生产总量和结构,需求方根据期货价格安排购买规模,确保农产品中长期供需基本平衡。
留给我们的启示
自1993年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正式开业以来,一批以农产品期货为主业的期货交易所相继成立。但是在发现价格、稳定市场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完全靠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建立起来的。滞后的现货市场必然会影响和制约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中国农产品期货主体资格限制多,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进出自由的市场,对进入主体资格存在限制。一方面是硬性的制度限制,另一方面是软性的“进入壁垒”限制。本应该作为农产品期货主要参与者的农民并没有真正出现在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应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和农民增收作用。在进行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建设的同时,重点支持现代农村金融、农业政策性保险、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体系建设。
另外,大宗农产品是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但现有大宗农产品由不同部门管理,影响了市场合作,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大宗农产品市场监督机制,有序监管农产品市场体系,保障其健康发展。同时,也应该建立独立的农产品期货监管机制,规范农产品期货市场秩序,防范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防止出现过度投机、人为操纵、不正当交易等问题。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关于期货市场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刘勃(2007)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VEX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LME与SFE铜期货和国内铜现货价格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伦敦铜期货价格、上海铜期货价格和上海铜现货价格三者都是一阶平稳序列,并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伦敦铜期货市场对上海铜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在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中占据主导地位。刘庆富和华仁海(2008)针对我国期货市场和国际市场交易时间的非同步性,运用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对国内外期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可以很好的刻画非同步交易期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并且发现国际成熟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远高于国内市场。张家豪和刘建和(2010)通过考察国内外期货价格比值的变化研究国内外市场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国内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性对与国内外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的反应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呈现同一性。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投资者普遍低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而高度国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我国学者对已经比较成熟的黄金期货市场和铜期货市场进行了大量有效的研究,然而由于我国白银期货市场建立时间较短,样本数据比较少,关于我国白银市场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这也正是笔者选择这一研究方向的原因。
研究方法
(一)协整检验Engle和Granger(1987)指出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假如这样一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存在,这些非平稳(有单位根)时间序列之间被认为是具有协整关系的。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且可被解释为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检验从检验的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如Johansen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如E-G两步法。本文将使用E-G两步法。
(二)Granger因果检验该检验方法为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CliveW.J.Granger)所开创,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时间序列情形下,两个经济变量X、Y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定义为:若在包含了变量X、Y的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的预测效果,即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
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本文选择上海期货交易所(SFE)白银期货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白银期货作为研究对象。但是由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白银期货从2012年5月10日开始挂牌上市,样本数据选取2012年5月10日至2013年2月6日区间内两个交易所白银期货合约于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由于国内外期货市场节假日不一致造成某些交易日没有交易记录,删除非匹配价格数据后得到样本总计180个。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价格通过彭博终端机器获取,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价格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网站获取。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的报价单位为美元/盎司,而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的报价单位为元/千克,为保持一致,将使用美元兑人民的即期汇率将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的报价折算成元/千克。其中,由于白银属于贵金属,将使用1金盎司=31.1035克的换算比率。汇率采用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的人民币中间汇率数据。本文将使用shsil表示上海白银期货价格,comsil表示调整后的纽约白银期货价格。
(二)单位根检验为了检验上海白银期货价格和纽约白银期货价格序列是否为平稳序列,我们首先对两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Shsil和comsil的ADF检验值均大于1%、5%以及10%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4.010,-3.435,-3.142),说明无法拒绝原假设,即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因此我们认为shsil和comsil是非平稳序列。随后,我们对两个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得到新的序列Δshsil和Δcomsil,并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Δshsil和Δcomsil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5%和10%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将拒绝原假设。这表明Δshsil和Δcomsil是平稳序列,而shsil和comsil是一阶单整,即I(1)序列。
(三)协整检验上文检验结果显示shsil和comsil是非平稳序列,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协整检验。我们采用Engle-Granger两方程检验法,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水平下,以shsil为因变量,以comsil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后提取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以comsil为因变量,以shsil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后提取的残差序列也是平稳的,因此,shsil和comsil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上海白银期货市场与纽约白银期货市场价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从长期来看,两者价格存在协同变化的趋势。这充分说明,虽然我国白银期货市场建立时间比较短暂,但对国际环境和外盘变化较为敏感,能够保持一致的走势。
(四)因果检验对shsil和comsil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依次选取滞后阶数1至4,得到如下结论:滞后阶数为1阶时,样本总量为179,在5%的置信水平下将拒绝两个原假设,得到结论shsil是comsil的格兰杰原因,comsil也是shsil的格兰杰原因。滞后阶数为2时,样本总量为178,在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第二个原假设,但无法拒绝第一个原假设,即comsil是shsil的格兰杰原因,但shsil不是comsil的格兰杰原因。当滞后阶数增加至3、4阶时,结论同滞后2阶类似,comsil是shsil的格兰杰原因,但shsil不是comsil的格兰杰原因。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纽约白银期货价格能够引导上海白银期货价格,但上海白银期货价格却不能引导纽约期货价格,这样的结果并非意料之外。由于我国白银期货市场成立时间较短,市场规模有限,暂时难以对国际白银期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研究结论
笔者认为,对于此次交易所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借涨价风潮之势抑制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中国期货市场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做出的一次重大举措。通过此次的调整,中国期货市场有会可能迎来全新的格局,同时期货公司也有可能出现新的竞争格局,此时期货公司将如何应变或将成为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
自2000年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整顿之后,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速度以每年数倍的态势增加,虽然到目前为止期货市场还仍没有超过证券市场的规模,但其发展的绝对速率远远超过了中国的证券市场,再加上金融期货的推出,期货市场超过证券市场仅仅是时间问题,虽然如此,但目前从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来说,中国的期货市场仍处于市场的初级也就是最低级的阶段。
期货市场之所以存在,其主要目的只有两个,即回避风险和价格发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价格发现已经基本得到实现,但回避风险目前还没能真正的实现换而言之,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中,真正通过期货作为回避风险手段的参与者寥寥无几,大多数借着套期保值名义进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最终难免走上投机的道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源自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由于期货市场存在着较大的波动从而形成了较大的投机机会,而另一方面则源自于期货公司本身的生存方式,导致了中国期货市场规模虽然日益扩张,但却存在了先天的缺陷,而此次交易所的政策的调整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抑制投机,但却有可能为中国的期货市场带来质的变化。
中国的期货行业主要经历了起步、整顿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以看作期货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中,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市场较为混乱,各项制度和约束严重缺乏,从而形成了期货市场的虚假繁荣。随后国家对中国期货市场进行了整治,是的中国的期货市场步入了短期的低潮,接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货市场迎来了高速稳定发展的10年,同时在制度上开始逐渐健全,虽然如此我们依旧把市场定义为初级阶段,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目前的行业竞争模式基本依靠价格竞争。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并未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仅仅是一个大的投机场所,市场的参与者目前很少有人利用期货市场作为避险的工具,相反的把期货市场完全当成了赚取波动差价的投机市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中国企业发展的自身特点有关,现在的很多企业在没有出现期货市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就经常带有投机的成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某某企业通过压库赌现货涨价来获取利润,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投机,而期货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机会,因此相关的企业在选择期货市场时放弃了避险的机会而选择了投机,这就造成了现在中国期货市场几乎无避险可言,相反企业这种反而有可能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在企业选择投机的问题上,中国的期货公司从侧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非期货公司看不到这一点,这与期货市场的现状以及期货公司的盈利模式有关。到目前为止,中国期货市场主要盈利来自于三个方面,手续费收入、银行利息收入以及交易所返还的费用,据了解全国期货行业如果扣除利息和交易所的返还,总体上是处于亏损的状态,这就注定了期货公司本身的经营方针,利用套期保值回避风险作为敲门砖,将客户吸引进来从事投机行为的交易,因为期货公司很明白,如果投资者完全进行套期保值,期货公司以及期货公司的业务人员的收入会大大下降。
当然期货公司并不是不想也不是不能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有他的行业背景。目前期货行业处于僧过粥少的局面,有限的客户资源被各个期货公司挖来挖去,而期货市场的容量也没有证券市场那么大,同时期货公司如果提供专业的服务就必须有相应的投入,而这种投入的结果并不能使期货公司和获得更多额外的收益,相反的倒是降低了既得利益,因为在期货市场,提供服务是没有钱的,服务的费用其实就已经捆绑在手续费收入当中,即便是你提供了相对专业的服务也得不到额外的收益,如果把手续费和专业服务的费用分开,整个市场都无法接受。
正如吃饭的时候你只需要支付饭菜的费用,而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服务费用,因为服务费用都包含在饭菜和酒水里面,如果有一家酒店把菜价和服务费分开结算,那么估计这家饭店用不了多久就会关门大吉。同样与之最为接近的当属旅游行业,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旅行社会出现超低的价格,以这个价格旅行社甚至亏钱,但各家旅行社都愿意做,原因就是旅行社有了额外的收入弥补,如果一家旅行社打出比人家高很多的价格,同时说明了高出部分的价格是服务费,那么这家旅行社肯定无法很好的生存下去,因为在目前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服务是涵盖在旅游的过程中的,但殊不知这种观念就造成了旅行社无法将旅游与服务分开,利用旅游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提高盈利水平,只能通过压低价格进行恶性竞争,以至于出现了大多数客人在游玩回来之后总是埋怨旅行社吃得差、玩的差、住的差,还会带着旅客到处购物,增加额外景点,试想如果旅行社能够赚到足够的服务费用,还会带你去这些额外的地方吗?同时你愿意支付这部分额外的费用吗?你又愿意支付多少呢?所以完全是游客的选择造就了旅行社的现状。虽然期货市场和旅游市场并不属于同一个行业,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同属于服务性行业,当服务无法取得更多的额外稳定的收益之后,大家都选择了一种低端的服务方式。而市场上还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所谓的服务是否专业取决于判断行情的正确与否,能为投资者赚多少钱,而并非取决于能为企业提供多大帮助,熟悉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期货市场的行情走势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专业服务属于高难度的服务,几乎没有人可以达得到。
这种低端的服务方式就导致了期货公司大规模的扩张业务人员,在开始阶段客户数量的基本可以满足期货公司的需求,而当各个期货公司都大规模的扩张以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造成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为了在有限的客户资源中吸引客户,期货公司开始采用降低费率,降低保证金的竞争方式,而这种靠价格竞争的方式恰恰是市场竞争的最低端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期货公司一方面要“减产”,一方面又要“增收”,那就只有一种办法――人海战术,靠不停的扩大业务人员来增长客户量,同时期货公司“优胜劣汰”的频率也大大加快,对于期货公司的业务人员来说,不一定要有更多专业知识,需要的是更多的营销技巧。要知道价格竞争的策略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最为低级的竞争方式,但同时也是必须的方式,在某一个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方式是必须存在的,或者说如果没有这种方式的存在,中国期货市场就不会迎来目前的市场规模。但是这种方式也是需要改变的,中国期货行业要想从目前低端竞争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有意识的改变目前的市场竞争模式。
【关键词】套期保值 期现套利 期货 规避风险 转移风险
期货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产生的一种商品交换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商品市场还是金融市场都面临着极大的市场波动,风险也随着增加。所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所面临的风险也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将应用基差理论,基差变化,来研究分析橡胶期现套利可行性,为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进行期现套利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
期现套利是指某种期货合约,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上出现差距,从而利用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距,低买高卖而获利。理论上,期货价格是商品未来的价格,现货价格是商品目前的价格,按照经济学上的同一价格理论,两者间的差距,即“基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应该等于该商品的持有成本。[1]一旦基差与持有成本偏离较大,就出现了期现套利的机会。其中,期货价格要高出现货价格,并且超过用于交割的各项成本,如运输成本、质检成本、仓储成本、开具发票所增加的成本等等。期现套利主要包括正向买进期现套利和反向买进期现套利两种。
一、期现套利的套期保值理论分析
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功能是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对于套期保值来说其主要反映的就是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风险规避主要就是期货市场能够规避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是为什么期货套期保值能够规避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呢?这主要是由于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同方向变动而且在期货合约到期交割时价格趋同。其价格趋于相同的方向变动又主要是由于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受到相同的市场供求影响。[2]
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规避现货价格风险并不意味着期货市场本身无价格风险。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要以一个市场上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上的亏损。从而保证套期保值者的预期价格受到保护。
另外还需说明的期货本身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而不是风险消灭工具。对于上面所规避转移的风险实际上是由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者所承担了。
(一)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及期货合约持有期收益率衡量
期现套利是套期保值的一种形式,对于套期保值的风险规避和转移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进行衡量呢?在这里我们利用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公式来衡量。我们叫他为套期保值有效性衡量的比率分析法。即期货合约价值变动抵消报套期保值的现货价值变动的比率来衡量。
令套期比率为h,期货价格变动值为ΔF,现货价格变动值为ΔS。即:h=ΔF÷ΔS=ΔF/ΔS [7]
若该值越接近100%则越有效。而当该值在80%-125%的范围内时,该套期保值认为高度有效。对于上面四个例子其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分别为:
370/440=84% 2800/3000=93% 600/500=120% 530/470=113%
其都处于高度有效的范围内。
(二)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
在期货合约持有期内,由于不会收到利息或股利收入,盈利或损失仅依靠持有期期货合约的价格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考虑保证金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如下公式计算:
令:HPR为期货合约的持有期收益率。则HPR计算如下:
HPR=(F1-F0)/F0 [8]
如果考虑保证金的杠杆作用则:
HPR=(F1-F0)/mF0
其中m为保证金比率。
(三)期货套期保值的盈利性分析
1.期货套期保值的盈利。本文在分析期现套利参照的是套期保值分析模式,期货套期保值的盈利性时参照案例以上文可行性分析中的案例一样。在上文可行性分析中我们知道理论价格Se= S2+F1-F2=F1+b2期初现货价格为S1.在这里令盈利为λ.
故在买入套期保值下λ=S1-Se=S1-(S2+F1-F2)=S1-(F1+b2) [9]
在卖出套期保值下λ=Se-S1=(S2+F1-F2)-S1=(F1+b2)-S1
买入套期保值案例(基差走强情形):λ=3160-(2910+320)=-70
此案例中套期保值的盈亏结果为亏损70元。
买入套期保值案例(基差走弱情形):λ=23000-(24000-1200)=200
此案例中套期保值的盈亏结果为盈利200元。
卖出套期保值案例(基差走强情形):λ=(5800-200)-5500=100
此案例中套期保值的盈亏结果为盈利100元。
卖出套期保值案例(基差走弱情形):λ=(4800-480)-4380=-60
此案例中套期保值的盈亏结果为亏损60元。
2.套期保值盈利性。根据上述计算,本文将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在基差不同变化情况下的盈亏效果归纳为下表(本文模式为卖出套期保值的特殊模式):
二、橡胶期现套利可行性分析
基于期现套利理论可行性,并且考虑到资金运作的风险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公司对国内的橡胶期货价格和橡胶现货价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时间区间为1998年9月01日到2011年02月21日,在现货价格与沪胶的分析中,剔除节假日因素共得到2836个数据。包括相关性分析和价差区间有效性分析等如下图:
在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图中可以看到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走势是同趋的,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上面表格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沪胶和现货的偏度均大于0,峰度均小于3,说明沪胶和现货呈现右偏、扁峰的分布形态。假设检验的相伴概率值表明在特定的置信水平下拒绝零假设,两个价格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5356,说明橡胶现货和沪胶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确认了橡胶的现货和期货价格有高度的正相关性,给套利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数据价差区间的有效性经过统计,数据的有效震荡区间在[1500,5000],价差频数图等如下:
对以上价差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频数图和概率分布图如下:
三、套利交易模型
经过分析以后,公司采用了基于价差区间的正向套利模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详细的开仓建仓计划。以总开仓为2000吨为例,详细交易模式为:当价差达到[1500,5000]的震荡区间以上以后,严格监视市场走向,当价差继续向上扩大并且超过5500,现货市场开仓200吨,对应期货市场抛空200吨;价差继续向上扩大到6000以上以后,加仓400吨;价差继续扩大到6500以上,加仓600吨;价差继续扩大到7000以上,加仓800吨,此时2000吨的仓位已满,等待平仓机会即可。如果期间价差并未向上扩大,而是下跌,保证在每个区间内该持有的仓单数量即可。由于开仓是500点价差的上升作为加仓的衡量水平,平仓的时候采用逆向平仓手法。当仓位已满,价差开始回归,跌破6500,平仓200吨,跌破6000平仓400吨,跌破5500,平仓600吨;跌破5000平仓800吨。这样就在价差的变动中能及时锁定500个点的利润。
四、实际案例
对历史的数据进行了跟踪,跟踪数据采用最具代表性的2010-10-08到2011-1-7之间数据进行跟踪。对价差数据,根据正向套利模式的思想,我们对其操作记录进行详细的跟踪,包括开仓平仓吨位和持仓盈亏,平仓盈亏等均进行详细跟踪,严格按照数据价差区间[1500,5000]进行记录,对交易记录进行分析,盈利率为百分之百,当然是以持仓周期为代价。迁仓次数为零次,说明在期货合约到期前得持仓周期是可行的。对浮动盈亏的跟踪,最大浮亏-370w,对应期货账户需要追加保证金750w。最大盈利199w,最终利润447w。
150w保证金按照2000吨满仓操作计算,如果按照50%风险率计算,期货账户应存入300w资金,从风险表格中可以看到11月10行情需要保证金为原始保证金2倍。对历史数据测试,此概率小于97.3%。在95%置信区间之下可以认为这样的行情是不会出现的。保证金水平在2000吨操作时能满足50风险率是完全可行的。
用300w保证金,操作周期2个月,收益率1.5。经过实际统计分析并且跟踪市场,确定此正向交易套利模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经济活动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期货也将越来越受到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关注。对于当前中国商品现货市场所处环境和现货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应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规避和转移现货市场大宗商品交易的价格风险有其自身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期货套期保值及其特殊情况的期现套利将被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参与者所关注应用。橡胶市场价格波动剧烈,采用一定的期现套利策略,结合期货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交割规则,合理布局资金分布,控制企业风险水平,能够让企业在金融风险诡谲多变的市场中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市场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第七版.
[2]李迎军,伍李明.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J].对外经贸财会,2006,08:18-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S].GB/T18769―2003.
[4]张永林.数理金融学与金融工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二版.
[5]张金清.金融风险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第二版.
[6]于文华,岳焱.基差的变化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效果[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03.
[7]周复之.金融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一版.
[8]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
从天然气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可以合理解决天然气的定价问题。通过天然气期货市场定价有以下3个特点。
1.1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最接近理想的均衡价格
市场经济是最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而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在现实市场中,交易价格是不可能像理论中所描述的在某个时点上产生唯一的一个均衡价格,而是分散的、存在差异的,但是当实际交易价格偏离了均衡价格的时候,供求力量会引导价格向均衡价格调整。向均衡价格调整的速度越快,价格发现的效率就越高。由于商品的特性不同、竞争程度不同、市场组织形式不同、交易手段不同等多种原因,不同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类型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典型的一种市场结构。其主要的特点是:市场中有众多的卖方和买方;信息是完整的,买卖双方都能获取相关的所有信息;产品没有任何差别;交易者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在所有市场类型中,只有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在均衡价格上,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为最大,没有任何社会福利的损失,代表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所以说,由完全竞争市场产生的均衡价格,是市场经济发现价格从而配置资源的最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从完全竞争市场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来看,期货市场是与之最为相近的。首先,期货市场中汇集了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他们或者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或者出于投机的目的入市进行交易。在发展成熟的期货市场中,大量交易者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交易者不能操纵期货价格。第二,期货市场中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商品的品质等级、交割的时间等均是由交易所事先确定的,因而所有交易者面临的交易对象均是无差异的。第三,期货交易所对参与期货交易的主体没有过多的限制,除了因违规交易被视为“市场禁入者”之外,一般具有一定的资金量就可以入市交易,因此交易者可以自由进出市场。由此可见,期货市场所形成的价格是非常接近均衡价格水平的,因而也是最有效的市场价格。
1.2期货市场可以发现连续的远期价格
期货市场交易标的物是某种商品在未来某时间交割的合约。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在同一时间段会有连续的多个未来月份的合约在交易。在2014年1月27日,同时可以交易买卖的豆油合约包括:201403合约、201405合约、201407合约、201408合约、201409合约、201411合约、201412合约、201501合约(表2)。这些合约的价格在交易日是适时波动变化的。对于同一种物品,我们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得到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预期走势。在2014年的1月27日,我们可以从市场获得豆油价格的连续预期(图1)。1.3在合约到期日(交割日),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收敛趋同由于期货市场的交易特点,决定了期货价格在临近交割日会与现货价格收敛趋同(图2)。对于商品期货来说,两者价差接近合约量商品的持仓成本。如果临近交割日,二者没有收敛趋同,就会产生投机套利空间,期货市场中大量的交易者会采取跨越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的套利行为,使二者价格收敛趋同。
2中国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的可行性
有的学者认为,天然气期货市场虽然很重要,但是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他们认为,只有在天然气现货市场健康发达、充分市场化的情况下,才能建立期货市场。这种观点,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相符,也与我国的国情不符。建立期货市场的目的是解决现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其在定价和市场流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现货市场的发展提供补充和支持,促进现货市场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2.1我国天然气现货市场参与者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进行期货交易的需求潜力巨大
近10年来,我国天然气现货市场发展迅速。2000年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和工业燃料分别占12%、14%、38%、36%;2010年分别占30%、20%、18%、32%,城市燃气和发电比例大幅度提高。2010年用气人口为1.88亿人,占总人口的14%;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市和县城天然气用气人口数量约达到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2]。参与天然气现货市场的企业数量也逐渐增多。上游供气企业已经不止中石油、中海油这样的国企,也有众多煤层气、煤制气、页岩气等生产企业。下游城市燃气公司、工业用户等企业数量猛增,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和能源的关联企业数量也急剧增长。据统计,截至2009年,仅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就有853家,其中大型企业有10家,占1.17%;中型企业110家,占12.90%;小型企业733家,占85.93%。这些参与天然气现货市场的企业,都有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需求,为期货市场提供了交易主体。伴随着前十年中国货币投放(M2)的高速增长,在房地产、理财产品、工艺品收藏、银行存款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金,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后,将为这些富余资金提供新的投资目标,会吸引大量民间资金进入天然气期货市场投资交易,有利于物价稳定。
2.2我国天然气管输和储备系统基本完善,交割条件已经具备
截至2010年底,全国天然气基干管网架构逐步形成。天然气主干管道长度达4×104km,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达到18×108m3,建成3座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总接收能力达到1230×104t/a,基本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西北、西南天然气陆路进口战略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已顺利投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呈现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和外资企业为辅多种市场主体共存的局面,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104km,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1500×108m3/a;新增储气库工作气量约220×108m3,约占201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9%;城市应急和调峰储气能力达到15×108m3。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为大动脉,连接四大进口战略通道、主要生产区、消费区和储气库的全国主干管网,形成多气源供应,多方式调峰,平稳安全的供气格局[2]。由此可见,国家在天然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投入和建设,为天然气期货交割提供了基础条件。
2.3国内期货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管理经验和人才保障
我国期货市场自1990年发展以来,大体经历了初期发展、清理整顿和规范发展3个阶段,经过近25年的发展改革,期货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2013年,步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各方面成效显著,国内期货品种步入“40时代”。国内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3年就上市了焦煤、动力煤、石油沥青、铁矿石、鸡蛋、粳稻、纤维板、胶合板8个商品期货品种和国债期货1个金融期货品种,为国内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上市期货品种最多的一年,且新品种上市后表现整体较好。至此,国内期货品种增加至40个。2013年11月初,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功落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承担推进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筹建工作,自此,原油期货上市的信号越来越明显。原油期货破题,将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实现“零突破”,相关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与国际市场交易步调一致,2013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6个期货品种“夜市”已经开锣。国内市场的黄金白银等期货品种基本可以与国际市场“同步”,一些曾经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交易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可以直接在国内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国内期货市场的成熟,不但在交易的软硬件上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而且国内期货市场近25年的发展也为推出天然气期货交易提供了充足的管理经验和人才保障。
2.4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有望成为东亚天然气定价和交割中心
在国际天然气价格逐渐与油价脱钩,天然气交易向标准化、金融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日本已经先行一步,欲成为亚洲LNG期货市场首个吃螃蟹者。2013年5月,日本政府宣布,将于两年内于东京商品交易所(TOCOM,原名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推出亚洲第一份LNG期货合同。如果成功,那么日本将成为亚洲首个LNG期货交易市场。据媒体报道:美国已经与日本达成LNG长期出口协议,LNG贸易将纳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如过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那么日被将在东亚天然气期货市场建设上领先于中国。这将对我国的金融安全、能源安全、和平崛起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在争夺东亚天然气期货市场主导权的竞争中,我国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数量优势。众所周知,船运LNG的成本大于管道输送天然气,其数量和稳定性不能与管道相比。而日本几乎不产气,而且目前还不具备建立天然气跨境管道的条件,所以只能通过船运LNG进口,这不能代表东亚天然气市场的主流。而我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亚大陆东部,有条件成为东亚天然气管网交汇中心。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中日两国同时推出天然气期货,日本无论在合约标的物、市场参与者数量和交易量上都处于弱势。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