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6 10:36: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创新模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乐清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概况
近年来,乐清市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据浙江省经信委、浙江省统计局联合的《2015年度我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乐清市工业强市综合评价得分70.87分,排名位列一档(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第四位。特别是结构调整得分继续位居全省第一,绿色发展继续保持前列。
一是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乐清电气产业是温台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产值1110亿元。为推进电气产业创新发展,乐清市建立了科技孵化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园、电气工业设计基地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检验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国家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成立浙江省低压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温州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推动电气产业集群向高度智能化、精细化制造领域迈进。如乐清的低压电器产品正从第三代向第四展,已研发并生产全系列智能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预付费售电管理系统等智能化产品。
二是新兴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乐清市出台并实施了“165”产业发展计划,即做大做强电气产业,培育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其中,该市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发展迅猛,分别与温州大学、武汉光谷生物城和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今年武汉光谷第一个省外基地在乐清挂牌成立。如乐清引进的李校彝哦樱在乐清注册成立了浙江康邦药业有限公司,促成亚太药业等3家上市公司的22个生物制药成熟品种在乐清建立生产基地。
三是两化融合不断发展。近年来,乐清市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开展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逐步提升生产过程的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水平。针对乐清实际情况,重点在电气、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展存量设备智能化改造。至目前,乐清已有31家企业被评为省、温州市、乐清市“机器换人”示范企业。
二、乐清民营企业主要创新方式
调研发现,当前乐清民营企业创新模式基本可分为“引智”“借脑”“模仿”三种模式。
(一)“引智”
企业通过引进人才自建研发机构或收购研发机构的方式,以“自有”力量进行科研创新,不断提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
1、依托自身研发中心
如兴乐电缆凭借企业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开发了铜包铝系统电线,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几年,企业瞄准风能、太阳能行业所用的电缆的需求,开发了光伏用特种电缆,具有耐高低温性能好、耐紫外线能力强、耐酸碱化学腐蚀性高、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及低烟无卤阻燃等优点。
2、依托引进核心人才
如致威科技依托引进汽车自动控制领域“国千”专家,克服了多项技术难关,于2013年成功进入通用公司国内供应商领域,现正进军通用国际供应商领域。企业产值从2012年7000万元急增至今年预计超4亿元,明年订单已达5亿元。
3、收购知名研发机构
如正泰电器收购的国内低压电器研发龙头上海电科所低压电器室,已累计为企业研发了300多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基本奠定了企业的配电、工控、终端、系统、驱动等产品线的领先性。
(二)“借脑”
企业通过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模式,利用大学和科研院的科研实验室和科技人才,与企业合作研发新产品。
1、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
如天正集团先后与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温州大学、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技术创新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至目前,工作站已有有效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此外,工作站还参与了1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2015年博士后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团队共有2项研发成果成功推向市场,并实现了全面产业化,已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5000万元。
2、共建研发中心
如宏秀电气先后与华东电力大学、温州大学、滁州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建宏秀电气研发中心,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企业近三年内申报发明专利12项,其中2项已经获得授权;申报并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获得国家版权局关于高压开关及低压断路器控制系统的软件著作权12项。“基于激光加工技术的智能双电源投切保护装置” 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并按要求完成。2014年、2015年,完成5项省级工业新产品研发,并通过鉴定验收。这些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转化率达到80%。
3、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如天顺玻璃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2015年,针对新农村建设环境改造项目,双方迅速成立研发团队,开展热固性新材料作为化粪池外壳试验,常规情况下生物化粪剂对SMC材料耐腐性试验,投入三百多万元研发生产的SMC玻璃钢三格式环保化粪池,主要用于浙江省“五水共治”工程,产品供不应求。2016年3月,双方又合作研发高强度A级表面电气箱/柜体用SMC复合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预计该项目将为企业年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
(三)“模仿”
企业通过引入技术,再结合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改良,达到甚至超过原产品技术的水平,或者在某方面具备差别化优势。该方式也是目前乐清民营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如兰普电器投入巨额资金从西门子等企业购买技术,通过模仿和改良掌握核心生产技术,自主设计了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之间的自动切换装置,研发了电子灭弧电路,增加了分段调光功能,大大降低了元器件的使用量。其开发的“高速列车专用交直流大功率一体化控制电源等新产品开发”列入市工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兰普电器与还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著名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并成为其主要供货商。
三、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科技创新是企业加强自身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经济、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乐清的做法,提供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有条件的企业,要瞄准当前新技术,通过“引才”或“借脑”的方式,使企业能够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支撑企业转型发展。正确处理好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的关系,既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同时,要建立良好的人才鼓励机制,对关键人才给予一定的回报,并将其与创新成果运用相结合,推动企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运用。
(二)要强化科创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要建好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平台,企业要想方设法去寻找自己需要的技术。要加大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依托科技大市场、创客大赛、创新创业博览会等成果转移平台,开展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转移服务。
(三)要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支撑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注重围绕产业、项目引才招才,着力构建“人才+产业”“人才+创业”“人才+项目”等多种模式,加快招引领军人才、专门人才等各层次人才。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产业攻关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重点产业、重要领域方面的领军人才。同时,要优化人才配套服务,解决高层次人才的住房保障、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工作问题,让各类人才能够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四)要强化科技金融结合,优化与科技创新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信息
1引言
当今世界,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节点纵深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的主要交易模式。据国家统计局互联网交易平台调查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总额已达至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由此可见,“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作用于企业的发展日趋重要,如何保证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中得到及时的传输、正确的管理、财务信息安全的储存,是现如今企业信息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内涵解释着手,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重新界定,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原有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模式和策略,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内涵解释
22.1“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属性的解读
“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除了具有一些固有属性外,还有以下特征:快捷性,因为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了任何时期,随着网络带宽的扩充,信息传播速度将会日趋加快。共享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可以实现云端共享,达到按需取用的地步。这相较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过去,信息共享范围是有局限性的,有些财务信息,只有经手人可以接触到,不利于资源配置和调整战略布局【1】。以财务信息为例,在分公司财务指标发生变化时,总公司可以在共享范围内,调用分公司的财务信息,了解经营情况,做出战略调整。多样性,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打破了以往信息组合形式的单一性,实现了多种类型的信息组合,例如跨空间、跨媒体、跨类型的信息组合。
22.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的重新界定
企业信息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是详细了解企业的主要途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及结构的反映,是企业做为一个系统做出动作时的参考依据。对于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主要是企业信息的不断输入和输出,反馈后再输入再输出循环管理过程。在互联网+环境下使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渐形成以企业信息流为核心,进而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新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
22.3“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整合就是通过数据库的方式,把信息组织为一个整体,集中一些分散的资源,以便于整合、管理、利用和服务,从而实现信息资源优化利用,满足企业业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需求,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2】。总而言之,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管理内涵体现在:能够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有效信息,能够有效的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能够在获取财务信息时保证其时效性,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数据和信息的利用率,能够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指导依据,能够稳步提升现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效能。
3“互联网+”环境下原有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3.1缺乏“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意识与管理观念
大多数企业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多数只注重统计和整理企业的数据信息,很少关注企业经营信息数据,如企业效益增长、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企业管理者只是归纳企业财务数据和生产表格数据,只能从表面了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情况,无法预估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得不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所以相较于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客户管理和员工管理。在现如今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管理,所以忽视了大数据信息管理的商业价值,无法对企业发展做出合理的决策【3】。
33.2缺乏完整架构与数据处理方案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不同平台的数据信息。从当前我国企业对于大数据的管理来看,缺乏对企业信息的完整架构和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方案。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数据来看,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信息并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在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把焦点集中于经济效益和盈利上,并没有对非重要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所以在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缺乏对企业数据框架和处理方案,会对企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33.3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
企业信息管理包含着对企业财务、生产和人员等信息的管理,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管理者运用大数据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所以会导致一系列的数据安全问题。例如多数企业主要针对服务器终端的财务信息和客户数据进行管理,忽视了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数据安全管理没有保障,很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情况,如客户信息、财务数据、生产数据等【4】。数据安全存在问题,企业管理就会有潜在的经济风险漏洞。一些不法分子会在企业数据信息管理出现漏洞的情况下,趁机钻空子,获取企业信息或者对安全防护体系进行攻击,这样会使企业数据信息丢失,经济受损,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和经营决策。
4“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思路和实施步骤
44.1构建思路
互联网+环境下要做到对企业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建设,需坚持树立“一个中心点”并从这个方面入手:构建大数据集成系统,协同电子商务手段实施。企业分析、处理信息的效率对企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企业要想提升对信息价值分析的质量水平,不仅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还需要通过高水平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为企业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所需,构建大数据集成系统,以利于多种数据的共享和整合,从而进行更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工作,互联网时代为企业把握外部环境和抢占发展先机提供支持。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有效的互联网商业经营手段,肩负着信息价值有效管理的重要责任,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化价值产物,加强了企业信息交流,一个虚拟的商业环境因此建立,使得企业能够拥有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环境,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由此可见,“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将信息资源组织为一个整体,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有利于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并按照“评估识别-分析转换-实时反馈”的构建思路来创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
44.2实施步骤
(1)评估识别:建立“一体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并识别现有信息,同时需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识别”流程,实现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一体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以解决了传统企业信息管理体系中的信息滞后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信息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这一步也是“评估识别”流程的重点所在。企业所掌握的信息量大,同时,这些信息也分散在企业的各个部门。按照企业价值链来识别信息资源,可以较为完美的评估识别出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所有的信息,按企业价值链评估识别出来的信息还可以依据企业自身需求如月季销售、销售量变动、业绩考核情况等来增加相应信息模块,更好地为企业服务。(2)分析转换:确定负责外界信息收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编制、数据同步,实现外界信息分析转换模式的构建。功能包括整合、编制信息和数据同步两个方面。整合、编制信息: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企业内外部产生的数据,并从收集的数据中挖掘、分析出有效信息,进行信息传输和信息编制,实现对各类信息的整合管理。数据同步:即通过云数据库对企业各类数据进行同步管理和实时更新,它涵盖企业信息的方方面面,可依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相关设置。(3)实时反馈:在制定新型“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实时反馈系统运行过程,并控制系统实现成本。具体来说,应根据动态性管理原则,系统能够评价运行效果,并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数据形式的变化情况来不断修正系统的相关功能,使之运行能够更加符合现时之需。
5“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
根据“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思路,重新构建新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企业所获信息量的剧增,传统的先收集整理,而后加工集成的模式由于其时效性过低而被市场所淘汰。新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由应用系统层、信息分析层、财务信息处理层、数据层组成。应用系统层:包括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自身信息处理系统、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如客户、供应商、银行、政府等)与企业信息沟通所产生数据的信息存储系统、企业门户网站。信息分析层:负责外界信息收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编制、数据同步,其目的是为企业战略提供决策支持,提高企业绩效【5】。财务信息处理层:处理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和数据、生成财务报表、财务核查审计、信息输出这四个流程。数据层:数据层的核心是云数据库,其信息是由各系统的信息实时汇总而来,云数据库所要求的权限较高,是管理者对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的信息来源。新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55.1管理体系扁平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新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由原来的线性结构转变为现在的扁平化结构。数据库则被分为两种,一种为动态数据库,另外一种为静态数据库,这样对数据可以进行分类处理,相较于以前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信息管理体系利用数据融合和数据集成,可以打开信息收集的“盒子”,对原有单纯的数据收集转变为深度的数据挖掘,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信息管理体系还可以重新设计界面,内部信息端口与外部信息界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界面,可以两个入口分别进入,同时执行不同流程,互不干扰,并行不悖。管理者可以对内外层进行细化细分,通过二次加密、专人问责的方式,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会出现入侵某一处节点而导致整个系统被入侵的情况。
55.2管理功能多元化管理功能多元化、智能化
以往信息管理模式重点强调的是信息传输、存储信息的职能,现如今新的信息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信息分析,拥有支持决策的功能,可以多元化、智能化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元化、智能化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管理功能已逐步发展为知识流复杂脑力劳动整合【6】。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催生了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信息管理系统将建立多元化、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以主动性、适应性和组织性为主要特征,为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打下基础。
55.3管理目标绩效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管理理论对于企业来说不在是以往企业创造价值的手段、资源,而是信息本身就具有价值,是资本。企业对信息以及信息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一认识上的改变,使信息管理发生重大改变。企业由原来一味追求经营效率转变为谋求增长投资价值,在价值管理过程中,更重视信息绩效,这种转变强调了信息管理对企业绩效的重要性,通过绩效评价可以直观的反映信息管理的成效,使企业具有更加合理的价值观。
55.4财务信息管理一体化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财务信息处理层进行财务信息的共享传递,以达到降低企业及相关各方获取信息成本的目的,并且增加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是指由企业的业务活动及管理活动产生的信息,外部财务信息则是由债权人、债务人、供应商、客户、其他相关利益者及政府部门所产生信息的集成。在一体化过程中,各应用系统跟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相关利益者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共享【7】。同时,企业内部各部门通过共享直接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并将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决策的依据,相对应的,这些“依据”又会通过管理活动对企业的良性运转产生直接影响。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各方依据所拥有的权限,可便捷的登录企业开放的相关财务信息系统,查询自身所需要相关信息,以指导其做出相关决策,例如请求合作,追加投资等。由此可见,财务信息管理一体化将使企业受益颇多,一方面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为与企业相关的外部利益者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交流平台,这必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收益。
6“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66.1建立企业数据信息管理的商业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数据信息管理,需要依托商业大数据平台,来完成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平台作为一种数据分析方式,主要通过数据计算服务,提供快速、完全托管的PB级数据仓库解决方案,使企业可以经济并高效的分析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商业价值剖析,从而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提供辅助。首先从企业信息管理安全性来看,基于商业大数据平台的信息管理,能够在企业信息搜集、识别、处理、挖掘、输出等环节,进行信息传播质量与效率的双向控制,以保障整体系统的安全性【8】。其次,在完成商业大数信息平台的构建后,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竞争态势对自身产品的需求,挖掘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流通、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等信息,从而实现企业在生产、管理、销售、财务等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商业大数据平台还具有信息整合的功能,可以通过云服务器的网络连通,来实现跨平台与业务层级的信息数据处理。其中服务器数据仓库负责存储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其多种计算模型支持SQL、MapReduce、Graph等计算类型及MPI迭代类算法,负责数据挖掘与处理,并能够对挖掘到的有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构建起整个大数据平台的所有业务连接。
66.2注重注重“互联网+数据驱动”方式的企业管理
过去传统企业管理以业务目标、经营效益,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首要因素。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应改变原有的经营管理理念,通过引入“互联网+数据驱动”方式的企业管理,辅助完成企业经营战略的决策。“互联网+数据驱动”方式的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数据管理、数据转换、数据驱动【9】。数据管理:是对企业信息的搜集、识别、分类与整理,主要存储在商业大数据平台中。数据挖掘:是对所有有用数据的抽取、转换、转载,能够对多种异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数据驱动:主要通过对企业经营相关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来完成企业经营业务的决策。因此注重“互联网+数据驱动”方式的企业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度优化与策略创新。
66.3改变以往的决策方式改变以往的决策方式,将数据作为企业运行和决策的依据
传统管理模式的决策主体通常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及其团队,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出现,影响企业信息保障的非结构化数据日趋增加,因此造成企业运行和决策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导致存在着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风险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改变以往的决策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对企业信息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对企业信息管理中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和了解,并在产品生产和用户感受中对这些数据进行添加、采集,不断丰富企业信息数据库内容。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将这些信息管理好,时刻加强监督及检测,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效率。最后,企业还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将数据作为企业运行和决策的依据。
66.4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色的现代化信息网络
过去企业管理方式的重点在于产品的管理,对产品的成本和营销是其最重要的出发点。互联网+时展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现代化企业信息管理方式,要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重视服务质量,对企业信息网络进行重构。实行企业信息管理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实行企业产业链资源化的变革,对从企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人员的信息资料和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进行确定,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化信息网络。
营销创新是由“创新”的概念发展起来的,由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纯粹性的技术范畴。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指出,由于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创造客户,因此企业具有两种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这似乎是关于营销创新的最早理论来源。对营销创新(marketinginnovation)问题的研究虽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国外主要是注重实践方面,而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随着市场从卖方到买方的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现代创新营销模式:服务营销、整合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1]。国外一些优秀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展营销创新实践。例如:绿色营销作为一种营销创新模式,成为国外许多企业的新型营销选择。美国生产尿布的企业,从环保角度出发,进行广告促销,强调布尿片埋在土里至少要经过500年才能分解,而纸尿片在土里能够很快分解。于是纸尿片在公众心中树起了“绿色形象”,短短3年,销售量猛增到1.8倍。
国内对营销创新也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入中国知识资源库输入关键字——营销创新,进行检索结果有约1700条之多,但是对营销创新模式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国内营销仍然走以跟随为主的道路,营销创新理念尚未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现有的研究成果不很丰富、也不尽完善和深入。实际上营销创新等非纯粹技术性创新对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成果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差异化竞争的领先优势,这除了靠产品创新及工艺创新来获得之外,还可以通过营销创新来获得。
二、企业营销创新能力
一般认为,企业营销能力是企业把握、适应、影响、完成市场营销活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能力,它包括市场调查研究能力和销售能力[2]。然而,企业营销创新能力作为增强营销能力的主要动力来源,也应归属于企业营销能力,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营销创新能力,国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在此将其界定为:营销创新能力CMI(CapabilityofMarketingInno-vation)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对消化吸收的营销知识、理念、手段进行再加工,从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营造市场,促进企业内外交互、实现预期目标的创新性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提升营销能力的动力源泉。
提升企业营销创新能力对营销创新战略至关重要,这也恰恰是国内许多企业欠缺和忽略的方面。本文从企业营销创新战略的高度,基于营销能力的积累、营销能力的激活以及营销创新模式三个角度,建立了提升营销创新能力的机制。归纳起来有两方面:
1.营销能力的积累及激活。这表现为营销知识的累进过程,是营销创新的知识储备库。首先企业应该从战略上认识到营销能力积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其次,营销能力的积累和激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整个生命期,其核心是从实践中进行积累,进而寻求或创新出最适合企业的营销方式;最后,要注意营销组织、营销人员、营销模式以及营销理论四大营销知识要素与营销能力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还要注意营销创新能力与企业其他能力创新之间的协调关系。
2.营销模式创新。营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广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因此营销模式是手段也是关键。企业营销创新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以及模仿创新。本文的中心内容即是这部分。
三、企业营销创新模式
1.营销自主创新模式。营销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营销能力的提升以及营销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率先性,初期率先者都处于完全独占性垄断地位,能获得超额利润;而后期追随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适应才能进入这个营销创新成果领域。但是同时营销自主创新又需要很高的技术条件、资源投入,且风险性大。其创新过程为:
分析内部营销现状——确定可创新域——建立创新集群——创新可行性分析——自主研究开发——投入营销实践——后续渐进创新
(1)基于自主创新理念的品牌营销。从2002年的1.8亿元到2005年的25亿,王老吉在短短的3年内迅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全国性的品牌。它将“凉茶”当作“饮料”卖,改变了传统观念,提炼出核心的卖点,“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了时尚与流行。它还结合此观念重新设计产品的包装,再借助于影响力大的“央视”媒体,提升了影响力和形象,营销创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3]。品牌营销是一种典型的营销自主创新,结合自身的产品特性及市场需求,自主研发适合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品牌进行推广,能获得巨大的成效。
(2)基于自主创新理念的特色营销。营销自主创新要求的就是手段要标新立异,同时又符合企业的实际环境且卓有成效。2006年5月16日,就在诸如燕京等如火如荼地开展奥运营销时,从未和奥运相关组织商谈赞助事宜的雪花啤酒,对外高调宣布了其“非奥运”营销战略。其品牌价值主张是“啤酒爱好者,雪花支持你”,并在广告片中让啤酒爱好者喊出“这比赛,有我们才行”的口号。雪花啤酒在这场奥运营销的潮流中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另辟蹊径,将奥运会“重在参与”的精神,通过“啤酒爱好者合作伙伴”的方式予以体现,以此明显区别于竞争品牌“直接赞助奥运会”的营销手法,实现了自主创新营销模式的制胜之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
2.营销合作创新模式。营销合作创新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合作各方在营销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以获得最大的市场营销效果。合作创新过程中合作各方遵循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原则,同时营销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成本与风险因被分摊而降低。其创新过程为:
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资源共享与整合——部分营销知识互相消化吸收——建立创新集群——共同研发——投入营销实践
联合营销是基于合作创新理念的营销,它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品牌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彼此的市场有某种程度的区分,为了彼此的利益进行战略联盟、交换或联合彼此的资源、合作开展营销活动,以创造竞争优势。它的理念与营销合作创新一致:品牌匹配是前提;利益一致是动力;资源共享是基础。
国美电器与电影《手机》的联合营销是一个基于合作创新理念的成功案例。它将商业与文化完美结合,找到了将营销触角伸向文化领域的最佳“切入点”。国美只在《手机》的电影海报上简单的写了一句话:“买手机到国美,我们的选择”,然后让《手机》剧组的众明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样相当于这些明星都在为国美作广告。通过此次联合营销,国美手机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被评为2003年“十大手机销售市场”,同时《手机》也获得了票房保证[5]。
3.营销模仿创新模式。营销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营销创新思路和方法,吸取其成功营销经验和失败的营销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进一步研发更适合企业本身的营销模式,以达到追求最大市场营销效果的目的。营销模仿创新由于是后期模仿别人的创新成果再加以改进,因此往往具有低投入、低风险、市场适应性强的特性,但同时也缺乏主动性。其创新过程为:
通过市场敏锐选择模仿对象——进行消化吸收——研究可再创新集群——投入研发资源——营销再创新——投入营销实践——后续渐进创新
营销模仿创新不等同于简单的跟随抄袭,而是在此基础上投入研发资源,进一步改进完善。许多企业对此认识有所偏差,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观点,本文分别举两个营销模仿创新的网络营销例子进行比较。
1998年迪士尼公司将其在线业务与Infoseek整合进行网络营销,建立了这个门户网站,原定的竞争对手是Yahoo。但是由于他没考虑到此网站有自己的特殊的营销环境,如不适合涉及少儿不宜的内容等。仅仅两年时间,迪士尼就关闭了此网站,账面直接损失为7.9亿美元。
2006年4月,芒果网宣布与网易旅游频道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新的芒果网易旅游频道(
[4]网易.雪花啤酒独辟“非奥运营销”战场[J].中国广告,2007,(09).
[5]江波.商业与文化撞出火花——国美电器与电影《手机》联合营销创新案例[EB/OL].http:///su
bmsg/687912.
[6]路甬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EB/OL].http:///politics/2008-01/31
/content_7533162.htm.
[7]向欣.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营销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8).
[8]冯德连.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07,(15).
【关键词】小微企业 互联网金融 融资 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小微企业解决了我国1.5亿就业人口,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截至2013年年末,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而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越发凸显。因此,它的生存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十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我国近年来出台了很多政策给予小微企业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政策的号召下,也提高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服务力度。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其发展。截止201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仅仅余额17.39万亿元。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话题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赢得了社会的关注。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之树。互联网金融因高效、快捷、普惠、低成本等的特点,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大部分主要是从融资难成因、融资渠道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目前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研究还较少,主要是针对互联网金融融资的特点和优势,其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在传统融资中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缺乏信用等难题。
吴晓光(2011)认为,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补充和完善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也利于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和银行融资。但也应加强网络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李安朋(2011)指出: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降低融资门槛、弱化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非常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指明了道路。但目前很多网络信贷平台运行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合理,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信贷模式的健康运行。高国华(2013)认为一直受到传统金融忽视的小微企业将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互联网金融将是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好的方式。陈轩,苗丹丹(2013)指出阿里小贷利用自身信用数据库与交易平台,开创了无抵押、担保的全新信贷模式,将改变小微企业因缺乏信用难融资的困局。郭喜才(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有利于解决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小微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众筹和P2P网贷等模式更加快捷高效地融入资金。徐洁等(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之间具备协同合作优势,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具有普惠性、便捷性、针对性等特点,更好地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三、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融资创新模式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其主要原因有企业自身经营不稳定、信用风险较高,再加上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融资相对不倾向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小微企业主要向传统金融融资的模式,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开辟了新的路径。目前,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融资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三种: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电商模式和众筹融资模式。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
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是指点对点融资,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融资模式。它是小微企业通过第三方网络借贷平台寻求有资金实力并愿意满足其融资需求的借贷人群,从而使资金供需双方通过平台直接进行资金借贷,以帮助借贷双方进资金匹配的融资模式。互联网具有涉及面广、用户集中、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增强小微企业与贷款方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与对称性,使小微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借贷利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而贷款方也可降低投资风险通过共同分担融资资金。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主要有三种:线上模式(如拍拍贷)、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宜信模式),因其贷款门槛低、资金到位快,逐渐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短期周转资金不足。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根据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要求,小微企业需要上传企业的营业执照、银行流水账单等材料,以获得资平台对其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的认证。第二步,在互联网融资平台上,小微企业可以自主的选择与其融资条件相匹配的利率,贷款方也自主的选择与其投资收益相匹配的利率,双方进行双向筛选工作,达成初步借贷合作意向。第三步,达成初步借贷合作意向的双方签订电子合同,并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审核后,借贷双方正式确定借贷关系,然后小微企业按月向贷款方还本付息。
(二)电商模式
电商模式是指由电商发起设立的小额互联网贷款公司,为满足电商平台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电商企业利用自身大数据的优势,为其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需求,为线上小微企业提供了生产、销售、融资直到结算的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有效增加了电商平台的粘性,营造出良性共赢和发展的局面。这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平台融资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需要抵押物的局限性,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其在平台上的各种信用数据直接获得融资的需求。因此,电商模式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金额小、资金周转快、贷款灵活等特点。该模式以阿里金融(平台+小贷)为典型代表。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在小微企业向平台提出贷款申请后,电商平台对小微企业开展贷前还款能力评估。电商平台通过引入网络数据模型的方式,对小微企业历史经营及第三方认证数据进行交叉检验,评估其还贷能力。第二步,电商平台利用其平台对已贷款小微企业的经营行为、交易状况和现金流等财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小微企业在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转换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
(三)众筹融资模式
众筹融资模式是指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或创意向公众募集融资资金的模式,而大众投资者通过投资少量的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完成项目或创意,并获得相应的股权或者产品等,具有大众化、门槛低和创新性强等特点。股权众筹融资平为小微企业网络融资开辟了一条新渠道,打破了传统股权融资模式的高门槛的要求。同时,创新项目众筹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创新产品生产的资金,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创新产品的提前销售。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在众筹融资平台专业审核后,小微企业将融资需求和项目创意计划在众筹融资平台上,融资信息主要包括项目概况简介、融资规模与期限、预期收益率等相关内容。第二步,投资者通过浏览众筹融资平台,对自己认同的项目进行投资,将投资的资金打入众筹融资平台指定账户。第三步,若项目众筹成功,小微企业必须按约定给投资者回报,如股权或者产品等。
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体系建立
互联网金融高效、快捷、低成本等的特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支持发展就是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因此,政府加强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体系建立,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小微企业共同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刺激传统金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多元化合作,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政府也应该出台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和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二)完善监管体制
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且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仍然存在网络安全、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投资者参与互联网金融力度,促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多方的努力。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保障投资者、小微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利益。金融监管机构应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监管,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以促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加强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的管理。
(三)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
为了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银行无法真正的了解小微企业信用,而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数据积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建立针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征信系统,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和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实现共享,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实现共享,鼓励互联网金融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接,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安宝洋.互联网金融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J].财经科技,2014(10):1-8.
[2]陈轩,苗丹丹.“阿里巴巴小额贷款”金融模式的前景探究[J].经济视野,2013(10):192-194.
[3]郭喜才.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4):109-112.
[4]高国华.中小微企业或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最大受益者[N].金融时报,2013-7-15(007).
[5]茹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新选择[J].经济纵横,2014(10):88-91.
[6]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92-96.
关键词 管理创新 风险规避 创新模式 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对现代企业而言,管理创新是培育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这是因为,处于竞争环境中的企业若要保持持续、恒久的竞争能力,其组织结构和相应的管理模式就应该与其战略相适应,而这种适应一定是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也是在不断创新与变化中的。此外,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经过自身的发展之后具备了独特的属性,需要以原来的管理模式为基础,进行必要的摒弃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其组织机构更加合理,促使其管理更加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加突出豍。而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经济增长中要素的贡献结构,技术、知识和管理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凸显,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教条也在受到冲击,管理创新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模式
(一)决策管理的创新。
决策管理是涉及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内容。以往企业的决策管理主要依靠经验与主观判断,但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形势了。面对当前复杂的环境,企业一定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熟悉方方面面的信息。由于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也是企业科学决策与及时应变的前提。因此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决策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在当前知识经济形态下,通常知识被应用于知识上面,知识的价值与作用超过资本的价值和功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体现为由资本实力的竞争发展为知识创新的竞争,而知识资产成为管理的关键。
(二)管理手段的创新。
重视人性化管理,是指要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的机遇,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的适当相结合,以达到企业和员工的互利互赢。这种人性化管理和和谐的企业文化的塑造是相互促进豎,换句话说,企业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时候,应该注重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让全体员工在企业中有归属感、成熟感,这样有利于全面激发每个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管理理念的创新。
人类在大工业经济发展时期,其管理目标是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所以管理的理念是以追求产量与规模为特点的数量规模型思路。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关键是个人,企业与社会均获得自我实现与发展,该观念强调人和人、人和组织、人和社会与自然的共同发展;而管理的目的是指导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交易行为,推进企业和社会的相互发展;管理过程的基本要素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信息与资本等要素。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全球一体化与信息化,在具体企业管理中要树立开放的观念与合作的理念,只有开放才能交流和沟通,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取长补短豏。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企业必须放眼全世界,在世界版图上找出最佳生产网点,在全世界德市场中发现潜在用户与消费者,在全球企业中找到企业真正的合作者。
二、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风险因素
(一)管理创新带来的风险。
即使在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均已具备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能否成功在实践当中依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创新活动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引起的。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一般要以业务部门为基础,以管理目标的调整与设定为导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项管理目标在管理实践中要想得到预定的效果,都需要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完成豐。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之中,需要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与具有特殊性的企业实践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企业本身才能获得更大规模的创新,降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不确定性。
(二)内部条件造成的风险。
创新活动的开展通常需要大量的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企业人员的相互合作,创新活动若想要获得很好效果,则这些相关人员对于创新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是非常关键的,然而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员工对一项管理创新活动的理解能否取得一致是不能确定的。而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与利益观,这种文化与观念都是长期积淀而成的,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这就会致使人们可能很难接受创新活动带来的崭新的管理理念,导致创新活动的设计构想不能完全彻底地贯彻与执行。
(三)外部环境造成的风险。
对现代企业而言,管理创新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虽然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管理活动,应该允许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失败的可能。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活动需要法律法规的保护,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法规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及时的适应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变化的需要豑。可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这种滞后性是必然存在的。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面临着外部环境造成的风险,当管理创新的特征要求不断得到突破,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未能及时做出调整时,矛盾与冲突就会因此产生,风险也就随之而至。
三、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风险规避
(一)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企业抵御风险的坚实屏障。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必备的条件,企业的信息化指的是企业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及时有效的把握机会,积极准确的作出管理决策,以此提升其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豒。可见,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能够准确、及时的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其为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服务;进一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等变得更加合理和有效,这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与利用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测。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此时,需要大力培植自身的技术优势,以此来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规模生产的优势打败实力较差的对手,或者通过并购的形式将其他企业收入囊中。为此,现代企业需要更具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的做出战略上的调整,进一步的加强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对引致需求的开发引导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走向,最大限度的削减因市场需求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因素。
(三)通过人性化管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软实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需要人来推动和完成。所以,现代企业在管理方面需要充分的发挥组织中员工的内在潜力,进行以“人性化”管理作为其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思维。这样一来,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良好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目标激励,通过分权和守群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与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主体性和首创性。唯有如此,才能促使企业有效的开展合作,强化企业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并进一步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将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合理的流动,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
四、结束语
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但需要注入更多的活力,还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一步的进行变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企业适应知识经济的特征,从传统的、单纯的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过度,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发展向更高的阶段推进,才能有效地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管理问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九矿有限责任公司)
注释:
豍张阳.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商场现代化,2006(1):44-45.
豎何苇杭,吴芳. 企业管理创新的风险因素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9(8):79-80.
豏王海生,周勇.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管理.价值工程,2011(15):1151-152.
豐张淑君,马燕林.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11):18-19.
关键词:财政资助;企业创新;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政府退出
一、我国财政支持企业创新的模式研究
随着各方面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创新的模式日益多元化。依照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财政资金与企业创新活动开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根据财政资金是直接作用于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还是作用于帮助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制度、环境、人才、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分为“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依据财政资助的实施主体,可以分为国家资助与地方资助。本文依据财政资助的直接作用对象,将我国目前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创新模式分为直接资助企业的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模式;资助银行类传统金融机构与风投类非传统金融机构的模式;资助创新人才及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的模式;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模式等五类。1.财政补贴。我国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为企业提供无偿现金补贴、贴息贷款两种形式。具体表现形式有火炬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企业自主创新科技专项资助、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资助、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资助、企业贷款贴息等。财政补贴属于事前支持,一般发生在企业进行创新活动之前,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信号传递两个渠道对企业创新发挥支持引导效应。一是通过直接为企业提供研发活动所需资金,解决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保证企业有充足的研发投入。二是通过“信号传递机制”(FeldmanKelley,2006),一方面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出该企业具有潜在竞争力与潜在创新力的有力信号;另一方面传递出该企业顺从政府政策指引、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的信号,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外部融资及其他创新资源(杨洋,魏江、罗来军,2015)。从实践来看,财政补贴方式的优点在于可控性强、见效较快。但也有其弊端,主要表现为我国当前监管体系不完善、政府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企业骗取财政补贴的“寻补贴”投资(安同良等,2009;毛其淋、许家云,2015)、过度投资(魏志华等,2015),或者为获得政府补贴而进行的“策略性创新”行为(黎文靖、郑曼妮,2016)。此外,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财政资金的直接无偿资助,受制于有限的财政资金资源,如果不能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发挥的效力极为有限。2.税收优惠。税收是国家根据某个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用来调整纳税主体经济行为、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和干预的有效工具。税收优惠,指政府将企业本应上缴的资金无偿让渡给企业,从而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激励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主要包括减税、免税、延期纳税、退税、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投资抵免、起征点和免征额等14种形式(柳光强,2016)。税收优惠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形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激励(贾佳,2017)。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对对某类符合规定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所获得的减免(如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率为15%,而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开展某类符合优惠条件的某一类技术研发活动,事后获得的税收减免(如企业实施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加计扣除50%)。这类间接补贴,主要在企业研发活动的中间转化和后期实现阶段发挥激励作用。税收优惠政策一般相对稳定,有助于科技创新企业形成稳定的研发预期。作用效果相对缓慢,但长期效应明显。此外,相对财政补贴而言,税率优惠面向的企业更具普遍性,从而不易产生寻租现象。3.对金融机构的资助。财政资金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有限,且企业创新归根是市场行为,应积极撬动金融资本,发挥各类市场金融机构的效能。按为创新企业提供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类型,此类资助可分为对银行类传统金融机构、对风投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资助两类。其一,对银行类传统金融机构的财政资助,主要表现为各类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传统金融机构往往需要固定资产抵押物或信用担保。而科技型企业的轻资产特征,及研发活动中的高风险性,使其完美避开了传统融资渠道。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民营企业,在募集研发资金时,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创新型企业贷款能获得较高的风险溢价收入,但放贷成本高、违约风险大,并且缺少可抵押的实物资产与担保,预期收益往往不能覆盖风险和损失,使得贷款意愿较低。为此,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采用多种政策减轻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损失,促进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投放。该方式能有效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创新企业提供贷款的信贷成本和风险损失,提高其对创新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其二,对风险投资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资助,目前主要做法为给予风险投资机构所得税优惠、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损失进行补偿等。该做法的初衷在于,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将投资期前移,注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其优点在于政策意图鲜明、直接,对于种子期企业的发展,及提升整个社会对创新失败的包容度,均是一个重大利好。然而,另一方面,直接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损失进行买单,可能使本应被淘汰的、以“投机”而非“投资”为目的的、缺少专业化投资团队的风险投资机构得以发展壮大,从而导致风险投资市场上的“劣币驱逐良币”,干扰风险投资机构走向专业化、风险投资市场走向成熟化的自然进程。4.对创新人才及中介服务机构的资助。人力资本、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的关键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政府通过设立创新人才资助计划等形式,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对从事技术咨询、科技转移、科技评估、成果转化等专业化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给予财政资助,激活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加速实现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成果转移、市场化的速度与效率。该模式旨在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畅通财政资助—企业研发—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渠道。但我国各地目前对创新人才的资助计划尚不够精细,对中介服务机构的资助力度尚有待提高。5.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是政府部分出资、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于非上市企业。我国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经历了一个萌芽、起步、缓慢发展,井喷增长的历程。2002年中关村设立国内首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跟进投资的方式鼓励创投机构投资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中央先后设立两大国家级引导基金: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自此我国政府投资基金步入了井喷式增长的快车道,多支中央、地方级政府投资基金先后设立。投中研究院的《2016年政府引导基金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内共成立901只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达23960.6亿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约26.6亿元。其中仅2016年,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数量和披露总目标规模,就超出了2013年~2015年全国引导基金的总和。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能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放大财政资金规模;二是通过基金对企业的市场化筛选、市场化运作,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从而实现资源以市场为基础的优化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已成为政府创新投融资资金运用方式、支持企业有效创新的重要选择。但随着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火爆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①我国当前专注于生命周期偏前端创新企业的政府投资基金数量与规模不足;②政府投资基金设计与管理不够精细;政府对投资创新企业背后的投资风险缺少科学认知,一味在对创新失败“缺少包容”;③和对创新失败“过度包容”、甚至为其完全买单这样两个极端摇摆。
二、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创新的国外经验借鉴
研发过程的高风险性、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以及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等困境,使得市场化融资手段失灵,各国均采用多种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以扶持本国企业创新。本文对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等高创新水平国家的财政资助模式进行研究后发现,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依然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资助模式,但多数国家会充分考虑企业特征,更精准与科学的制定资助政策。此外,各国很重视对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前端企业等市场失灵环节的资助力度,并在适时实现政府退出。这与这些国家已有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从而更高效的企业融资环境密切相关。虽然我国当前制度环境、法制环境、金融环境尚不完善,但对国外政府资助模式的的梳理,能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财政扶持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第一,制定资助政策时充分考虑企业特征带来的异质性。如德国政府目前设立的扶持基金,在对处于生命周期初期的企业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分别设立高技术种子基金、联合投资基金、企业启动基金。再如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根据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将所投资企业分为技术可行性论证阶段、技术拓展阶段、技术转化阶段,针对企业技术发展阶段的差异明确扶持重点、采取不同管理模式。第二,通过风险补偿等方式资助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其开展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如德国经济再开发署(KFW)在1989年至1995年间负责实施的“新技术企业资本运作计划(BJTU)”,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90%被担保的无息再投资贷款,最高贷款额可达100万马克,最长期限为10年。作为回报,KFW获得40%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风险投资机构只承担10%的投资风险,而享受60%的投资收益。第三,重视对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市场失灵环节的资助力度,如以色列政府出资建立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与研发链条的投资基金,包括基础研究基金、起步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每一类基金均对资助对象的成立时间、资金情况、研发状况等进行了详细的限定,基金设立的科学性确保了政府基金资助的针对性与资助效果。第四,科学把握政策边界,适时实现政府退出。如美国在1977年增设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对美国境内最具创新活力的创业型小企业(不超过500人)进行无偿资助。但对进行到技术发展Ⅲ期(技术转化)的企业,SBIR原则上不再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是帮助企业寻找融资机会、实现成果转化。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01-01
1 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知识已经成为生产力的首要方面,显著改善了发达国家的经济面貌。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更离不开知识创新。许多学者强调指出,知识已经成为最具战略重要性的资源,知识的创造以及运用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
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成功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集群对促进群内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再次从集群的视角出发,拟讨论传统产业链上的企业与产业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在知识创新模式上的区别,从而表现出产业集群内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2 知识创新模式的演变
2.1 知识创新主体的演变
随着产业链的变革,产业集群的形成,知识创新主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图1和图2分别描述了知识创新主体的变化机制和过程。其中X表示通过知识创新形成最终创新产品的各个创新环节。
图2 产业集群多重知识创新主体图1描述了传统产业链中企业知识创新主体的构成。X1,X2,X3,X4 表示了企业知识创新过程的四个环节。企业只能通过自己的资源和知识,获得局限性的创新。由于传统产业链上技术的不可分性,企业参与、组织和全面协调知识创新的全过程,所以在这种形式下,创新主体是以本企业为核心的单一主体。
图2描述了产业集群产业链中企业知识创新主体的细分和集成,创新活动可以分割成X1,X2,X3,X4四个独立的环节分别进行。而在每一个独立的创新环节中,都存在很多模块同时进行创新活动,逐步使相邻的模块之间形成近距离的良性竞争。通过比对,选择各环节中创新效率和成果最高的模块进行集成,最终形成最优创新产品。
综上,与传统产业链上的单一知识创新主体不同,产业集群产业链所提供的的创新主体是更加丰富且多元的。每一个模块和环节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创新主体,能够独立开展创新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复杂性得到分解和简化,大大提高了知识创新的效率和成果转换。
2.2 知识创新过程的演变
随着分工的深入,在产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的巨大变革直接导致创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产业集群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链下的知识创新过程,完成了知识创新过程从线性创新到网络创新的演变。
线性创新模式把知识创新过程看作通过原有的顺序和操作把新知识转换为产品的过程,由于忽视了创新的复杂性,线性知识创新模式与创新环境、创新方式、创新主体的关系等要素没有被加以考虑,仅从因果序列的关系中考察知识创新的复杂过程,因而无法准确的揭示知识创新过程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知识创新过程被视为一种组织参与知识积累与创造的集体学习的过程。知识不仅存在于组织的内部,更存在于企业与其他机构(包括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组织的互动网络中。为了实现良好的创新效果,企业需要不断的与网络成员互动,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而产业集群下的网络创新模式,刚好实现了这一需求。它不仅弥补了传统线性创新模式的不足,还能够容许集群企业更好地从网络环境中获取知识、资源、人才等关键要素,使得企业的资源和创新能力难以被模仿,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取更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创新过程能够通过集群网络创新模式来完成,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和紧密,逐步形成网络关联,企业能够突破以往单一、线性创新的投入产出要素的约束,转而在集群整个产业链上寻找并获取创新资源,通过合作与共享来实现知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网络创新模式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知识创新的主导创新模式和路径。产业集群为企业所塑造的创新网络也已经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拥有竞争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和资源,而知识或与知识相关的资源都要通过企业学习获取,因此,通过与其他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交流和学习来获得这些关键资源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与企业知识创新的关系研究,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3 知识创新方式的演变
在传统产业链上,所有的创新资源都集中在企业内部,依靠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企业不需要借助外部环境和资源就可以实现知识创新。但由于市场的有限性,越快创新就可以获取越多的市场份额。另外,由于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很多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创新成果都因为被同行企业模仿而遭受巨大损失。因此,企业都将知识的创新视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高度机密隐藏于企业内部,不会与其他企业分享。所以,我们说,基于企业内部,以企业自身知识为依托的独立创新是传统产业链背景下主要的知识创新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分工的深化,独立创新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环境和竞争的需要。一方面,企业拒绝与外部资源发生密切联系,已经无法掌握创新所需的所有知识,任何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都需要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中不断的获取有效地知识、信息以及资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企业进行知识创新以及将新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这个阶段已经成为关键的竞争要素,所以企业必须要向其他企业学习,并通过组之间的知识传递、合作、共享、整合和应用来加快本企业知识创新的实现速度。
而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企业间所形成的合作创新方式和协同创新方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最优的知识创新速率和产品转化质量的必要前提条件。这种合作创新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知识集成或整合过程,它将相关企业所有的知识资源进行分解、共享和组合。具体表现在基于集群产业链的分工将知识创新的各个独立环节所拥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按照知识的结构进行等级的划分和编码,通过知识共享机制使得各创新环节的知识上升为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并通过整合最终形成集群创新网络的新的知识体系。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体系再由组织间的联系扩散到单个企业中,使企业在集群产业链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创新资源。
3 结论
在先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从三方面详细阐述了知识创新模式的演变。一是知识创新主体从单个主体到多个主体的演变;二是知识创新过程从线性创新模式到网络创新模式的演变;三是知识创新方式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
参考文献
[1]Nonaka L,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Porter M. Cluster and new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7-90
[3]Keui-Hsien Niu. Industrial cluster involv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J].Industrial cluster involvement,2010:395-406.
[4]Humphrey J,Schmitz H.Governance in global value chains[J].IDS Bullettin,2001,32(3).
[5]Davenport TH,SL Jarvenp aa,MC Beers.Improving knowledge work proces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6.
[6]王缉慈.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一)财务管理创新的含义
财务管理创新指的是企业在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经营和管理实践后,凭借管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影响和政策的推动,其在管理出现的革新和本质的变化。
(二)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质的飞跃的根本。好的管理模式将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推动企业快速稳步的前进。
其次,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财务管理强调的是内部控制,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以经营结果为导向,被动的对内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跟踪和管控。在传统的模式中,极少数财务能够做到对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主动且有效的指引。财务管理是其他经济活动开展的根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
二、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现状
(一)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创新认识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花很多精力在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板块,将财务部门视为等同于行政后勤部门,对财务的管理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比较倾向于用保守的方式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对于财务管理板块的创新没有给予相关的资源支持,导致财务创新无法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二)企业员工本身创新观念和能力不足
从历年企业调研数据来看,我国企业员工整体的创新观念和能力不是很强。中国儒家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大多数员工恪守陈规,不愿意去改变和创新。由于大部分财务人员认为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定位不高,所以这部分财务人员从观念上就缺乏主动创新的动力,这就影响了财务管理创新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员工,因为企业缺乏对创新的激励机制,所以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于一些有着改进空间的业务或是可以产生价值的项目,无动于衷,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的停滞不前。此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的学历都是中专毕业,管理的基础知识薄弱,而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培训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使得这一部分人在工作中得到管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导致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的缺失。
(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不足
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数据的处理是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大数据系统已与企业的经营实现了无缝连接。但是我国众多企业真正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来做运营的少之又少。大多数企业的财务还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上,无法保障财务管理创新的正常开展和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除此之外,人工处理的数据,出现错误的概率比较高,而使用计算机或管理系统进行处理,数据比较稳定。
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加强管理者对财务创新的认识
企业要加强对中高层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相关培训,并且要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试点,建立标杆和样板,让各级管理者能够通过实例,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财务管理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改变其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看法。只有管理者先转变观念,加强对财务创新的认识,才能保障财务管理创新的正常运行。
(二)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建立创新机制
企业的管理者,要对财务管理创新进行引导。这一类的引导包括建立和健全创新机制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奖惩措施。管理者应该把财务管理创新当成项目进行运作。在引进创新管理的前期,应对财务管理人员及财务工作人员进行项目管理设置奖励,对于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创新进行奖励,调动财务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在后期,企业管理者可以对一直没有创新的财务管理和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恩威并施,推动创新管理机制的建设。
(三)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大量的数据的统计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财务管理要实现由人工处理数据转向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处理,并且加强信息网络的应用,在系统内自动生成各类报表,这不仅能够节省财务的工作时间,也能提高数据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