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6 10:36: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测绘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教材针对性不强
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而言,测量成果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之一,测量学是采集和获取地球空间定位数据,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库的一门测绘类课程,[3]但目前大部分有关测绘综合实习的教材都倾向于测绘类专业,没有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材,且教学大纲和内容具有滞后性。因此,在教材方面应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特点制定测绘综合实习教学内容,着重强调对测量学理论知识的弥补与扩张,强调其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对地观测体系、遥感、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密切结合,更好地为数字地球、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1.2测绘实践实验课时数偏少
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新方法、新仪器都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增加,从而导致本专业学生在有限的测绘实习课时内只能掌握基本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的实战操作而对全站仪等先进电子测量仪器仅限于认识层面,造成许多学生不会操作全站仪。需增加测绘综合实习课时以便学生在充分了解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原理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此外还能让学生有充分时间了解全站仪并熟练应用全站仪进行角度、高差等测量。
2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注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实践教学的成效,能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4]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相关老师和领导非常重视企业平台等在测绘实践课程中的作用,积极与南方测绘、南通测绘院等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以这些企业为依托建立测绘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以达到资源共享。这种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缺点;同时在参观中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测绘实例展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测绘综合实习采取了相对自由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引入了引导式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环节开始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老师主要是布置相关任务,介绍测绘工作流程和大致方法,讲解工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具体的测绘工作由实习小组独立完成,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并随时对学生提问,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为了避免团队中个别学生的滥竽充数现象,在实践中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使用测量仪器并熟练了解各项技术标准,直到满足技术要求为止,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当测量结果误差超限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应重测直到实验数据满足技术精度要求为止,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
3综合实习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可以很好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测量学实验课是认识测量仪器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通常是根据实验课时数与理论课时数的比例关系,确定实验课的考核评分办法确保每个学生具有单独进行仪器操作的机会。测绘综合实习主要过程是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相应实际任务,是对学生测量技能的提高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8人左右。在实行新的教学考核方式以前,实习成绩的评定往往是对每个小组进行整体打分,个人考核是由组长在小组内进行比较、权衡,这样缺乏纵向的、组与组之间的比较,且组长往往顾及同学情谊平均分配成绩,不能很好体现埋头苦干同学的付出。为了改善这种平均主义的现象,实习考核改变了以前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考核的办法,考核对象细化到每位学生,按照其出勤、实习表现、分析测量误差的能力表现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核。同时,考核成绩与学生在测绘实习过程中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相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测量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评价指标为:出勤占10%,主要反映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仪器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绘图能力考核占50%,该项考核指标是从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考虑;团结协作能力占20%,由小组组长和组员认定;实习报告占20%。学生的实习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技术总结和分析、实习心得体会和对实习及教学方式的意见与建议。考核机制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动手能力和专业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增强了专业素养。通过目前2011级学生专业实习的效果和反馈情况看,这种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巩固了学生测量技能。
4结语
【论文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探索尝试大有可为,教师应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的词汇教学要求,切实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解决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诸多问题。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种语言依靠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有意义的语篇。词汇的重要性,正如Wilkins(1972)指出的那样:“要是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表达。要是没有词汇,什么东西也无法表达”。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所学语言的词汇,是提高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的全部词汇有一百多万个左右,但对于大学生来讲,我们并不需要掌握那么多词汇的数量。只要能满足日常交流沟通,快速阅读和理解就足够了。尽管如此,仍有众多学生普遍抱怨英语单词难读、难记、难写、难用。如何解决大学生词汇学习难、易遗忘的问题,如何和遗忘打赢这场仗,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所以从教学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词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每单元词汇教学主次不分明,教学顺序无先后,造成学生词汇记忆负担过重,词汇教学效率低下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为例,在第一单元的section A中,课文生词总量为36个,一般要求词汇是34个,其中积极词汇占15个,这些词汇将在6个课时的学习中被有效地重复学习和实践,比如在词汇、课文、课后习题中。而在第二单元的section B中,一般要求词汇也是36个,其中包括20个积极词汇,要在2个课时中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这样即便是积极词汇,由于时间的原因,也只能粗略地讲解,从而使得学生无法明晰地分辨积极词汇中哪个词更积极,一般词汇中哪个词汇比较积极,形成模糊概念,造成记忆负担。
所以,单元词汇教学要分轻重缓急,保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师要敢于对词汇进行选择、删减和补充。
2.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对于词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把握度存在问题,或求深而不求广,或求广而不求深
如果教师把每个重点词的用法都全盘灌输的话,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的词汇量不但难以真正有效地扩展,反而会对词汇学习丧失欲望和兴趣,失去拓展自身词汇量的自主性。而且有一定量的词汇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先决条件。同时能让学生在不断接触词汇的过程中,将一部分认读词汇自然转化为应用词汇,这也正是“习得”的作用。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语境,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
词汇教学应当是有情景和背景依托的,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方法单一,而且缺乏语境,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词汇学习。
4.词汇教学重记忆、轻运用
目前的词汇教学多以老师讲解为主,练习形式比较单一,过分重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而忽视其对单词的运用。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强调音、形、义三位一体。然而,现代英语词汇教学则强调四位一体,即音、形、义、用。这里的“用”不是指词汇的用法,而是指对词汇的运用。
5.词汇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与教授,不利于学生的独立词汇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效率的提高
英语教学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死记硬背的传统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记忆特点,很少涉及词汇学习的基本策略,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很多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了学习策略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策略训练不仅能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成绩,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策略使用意识和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对学习成绩有影响的可控制的因素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最大,这与语言学习的环境有关。主张词汇自然习得的前提是学习者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而中国学生的外语输入极其有限。词汇学习策略训练对学习者策略的使用有明显的帮助,对英语成绩的提高也有显著的影响,对低水平学生的帮助大于高水平学生的帮助。 转贴于
二 明确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寻找改进词汇教学的良方
1.词汇学习中动机的激发
词汇学习是一种复杂而繁琐的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点枯燥乏味。但词汇学习又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因为词汇学习就像海洋中的一艘大船,每一个语素,每一个词,每一个词组和短语就像是那一块块钢板,学生就是这艘船的主人。这艘船该有多大,怎样设计构建,怎样开动,怎样航行,全都由他们自己来指挥、建造。然而并不是每一艘船都能精美浩大,起航,也有独木舟,也有搁浅,也有沉没。怎样当好这个工程师,当好舵手才是关键。而这种动力和毅力又来源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必须要立足于学生,从学生自己的立场、条件及目标出发。
2.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
许多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时采用零碎的或片段的记忆方法。他们对接触的生词不会分析和比较,遇到生词要么死记,要么找个词汇表硬背。这种被动的记忆方法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词汇难免模糊、淡化,甚至消失,这种事倍功半的记忆方式还会挫伤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和采用了不恰当的学习策略。找到它们在结构上的内部规律,就能提高其记忆单词的效率。
英语词汇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单词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构成单词的元素——词根、前缀和后缀等却是有限的,比如,常见词根约有300个,常见的前缀、后缀约有100多个。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单词的基本构件,并对单词进行分析后记忆,则会增强词汇的记忆效果。而学生对于前缀、后缀及其变体,以及各种构词法方面的知识完全不知或知之甚少,或他们缺乏对词汇结构的深层理解,所以不得不死记硬背单词,而且还经常出现一些混淆词义或拼写错误。学生学习词汇的困难与英语词汇教学的缺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单词识记中的难点,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3.帮助学生了解并把握好影响词汇学习的相关因素
词汇教学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心理因素也影响着学生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例如,记忆时是满怀信心还是精神紧张,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是心不在焉;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词汇学习抱有极大兴趣还是勉强应付等。
词汇的出现频率和评议环境也与记忆相关。Nttion (1990)认为,学习者要经过5~16次甚至更多的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词。通过阅读不断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是记忆的必备条件。英语单词依存的书面语言环境,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记忆提供线索,另一方面可供学生反复阅读和反复识记。数量和质量并重有利于词汇学习。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越能提高其英语水平,但数量要建立在一定的质量基础之上,反之亦然。词汇教学的质量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若质量要求太高,每个单词都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也是不可取的。词汇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和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词汇教与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活跃的教学思维,崭新的教学理念,更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练习,一切新颖、有效的教学都需积极大胆的尝试与借鉴,并不断进行总结与运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尝试大有可为,教师应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的词汇教学要求,切实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J].现代外语,2003(1)
[2] 文秋芳.学习者可控因素对英语专业四级笔试成绩的影响.[A].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适应 心理问题 对策
每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期间,或多或少会表现出烦躁、易怒、压抑、失望、犹豫、冲动、沮丧等心理特点,存在一个心理上的不适应时期,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试用期”。该阶段的男性容易产生酗酒、嗜烟等不良的生活行为,而女性则会出现无故流泪、长吁短叹、情绪低落等现象。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调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发现:忽略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在工作上表现感到得心应手和比较顺手的占52.8%,感到一般的占29.8%,感到力不男暮兔闱坑Ω兜恼16.4%。不难发现,大学生在工作适应上的自信心呈以下变化趋势:刚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满怀着对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对未来的工作和挑战充满了自信心,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逐渐弱化,且存在毕业年限的差异,其中,毕业1~3年的大学生的工作自信心明显弱于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剔除毕业4年以上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则毕业3年内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现较为良好的人数还没有过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工作自信心弱的严重问题。
(二)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强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催化剂,也是提高大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在对社会的适应中,其对人际的适应与对工作、生活的适应表现相比最好,在与领导、同事的相处中,都能够形成较为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仍旧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人际适应上存在一定的压抑感,并且这种压抑感在正式上岗工作时就开始产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强态势,在达到顶点后逐渐回落,而其主要原因是个性的失落感。大学虽然是一个小社会,但与现实社会相比,其对学生个性张扬的包含程度远远要大很多。而团队工作往往更注重员工的共性发展。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上压抑自身的个性或者伪装自己。另外,层级的挤压感,特别是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同龄人、同学、工作伙伴的攀比也容易引发大学生自身的压抑感。
(三)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
大学生对生活的适应主要内容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适应。调查显示,对婚姻、家庭生活的适应感到满意、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而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感到一般的占多数,很差、比较差的占15%左右。总体来说,部分大学生对生活适应存在矛盾感重的问题,存在“恋校心理”等现状。告别校园生活,随着职业生涯的全面展开,大学生对从业的好奇心逐渐弱化,对所接触社会的激动兴奋之感趋于平缓,进而引发职业社会与学校社会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相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人和事较为简单,与职场环境的复杂、激烈相去甚远。不少大学生存在“恋校心理”,感叹职场生活的复杂及其工作的艰辛,存在苦恼、感伤等情绪。另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幅度落差,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彷徨、苦闷、迷茫等心理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外在素质主要指个人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通俗地说,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娴熟,其外在素质就越突出。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内在素质的提高一定离不开外在素质的积累,而良好的内在素质则是提高外在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内在和外在素质。要提高外在素质可广泛学习人文、科学等知识,提高知识素养,开阔眼界,或者在工作中虚心向前辈学习、请教;将外在知识进行内化,就能提高内在素质,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飞跃。需要注意的是,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需要长期坚持,厚积薄发。
(二)高校要优化课程结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强烈的矛盾感,主要是因为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在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够老练。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内化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高校要优化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强化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造性地设置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课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自学与研究问题的机会。另外,要想让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和职场的双向挑战,高校应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如将实践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中,对实践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
(三)大学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其品德、能力和贡献。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每个人不可能不去评价他人,也不可能不被他人评价。如果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经常在想别人是否喜欢我,别人是否认可我,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自我,对自我产生怀疑和迷茫。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对于他人的评价,可以采取综合打分法,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只需要注意中间层次的评价即可。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渠道,并不能代表全部。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改进与提高自己,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
三、结语
社会环境一直在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大学生适应社会一般要经过3~5年的时间。调查表明,工作环境优越、人事关系简单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更短一些。总之,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多种多样,除文中所提到的应对策略外,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
关键词:测量标志、保护、措施、方法
现如今,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土地开发以及基础建设工程也随之展开。可是,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我国的测量标志也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到了破坏。尤其是在对新型农村进行建设过程中,很多等级较高的测量标志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基础测量以及测绘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出于这种原因,更应当加强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对测量标志的管理以及保护意识。
在测绘工作中,通常会使用到的保存设施中,就有测量标志。测量标志是标定和测量标石以及其他标志的总称。各等级的三角点、导线点、控制点、水准点以及天文点等被称之为永久性测量标志。
一、测量标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若要想对测量标志进行保护,首先就应该知道造成测量标志破坏的原因有哪些。以某市为例,该市对2005年至今的三角点以及水准点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测量标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分别是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因素破坏,
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因人为造成的破坏占大部分。
首先是由于国家的重点建设以及扩建、兴建等施工工程,例如在原有的测量标志上架设高压线、通讯设施以及电视差转台等等,使测量标志遭到破坏。其次,在地界、山权以及各种纠纷中,点位被人为破坏;再者,有些农村相信测量标志会严重影响当地的风水,所以在测量标志上建庙,搞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使测量标志遭到严重破坏。最后,由于测量标志基本架设在偏远山区,而当地的村民素质也普遍较低,经常会去破坏,这也是让测量标志遭受到严重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测绘管理部门一旦发现上述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时,都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可是,当测量标志遭受到破坏之后,时常找不到幕后“凶手”,出现破坏情况后,也不能及时向上级反馈汇报,所以导致破坏原因很难被发现,当出现以上问题时早已为时已晚,所以便不了了之了。
二、做好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测量标志大约有十万座左右,这些测量标志被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方,如果想要对这些测量标志进行维护和保护,单凭测绘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全社会宣传测量标志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测量标志的重要意义,使我国每一位公民都参与到保护测量标志的活动中来。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那些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做得相当到位的地方或区域,测绘主管们都非常注重对该地域的测量标志进行保护以及测量标志的宣传工作。
(一)要对测量标志的维护以及管理工作进行加强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型技术的不断崛起,让很多人产生了误区,认为没有必要再去花大量的经费以及人力去维护早已过时的三角点、水准点。可是孰不知这些三角点以及水准点在偏远的县级测绘部门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特别是针对那些缺少资金、测量设备不足以及经济不发达等地区,三角点以及水准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正如以上所述,现在的科技正在飞速发展,而各种测绘工作也早已进入到了新的领域,即:空间技术时代,各种测绘工作中,对测量标志的依赖度也明显减少,那些之前被损坏或遭到破坏的测量标志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有人产生了是否有必要去保护测量标志的疑问。怎样才可以正确的看待这种问题,则需要测绘主管部门将思想进行统一,正确认识到:测量标志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不可替代的,测绘工作者只有使用测量标志才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对于测绘工作而言,其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做好测量标志的维护以及管理工作,这种加强测量标志保护和管理的心态不能动摇,它是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二)提升测量标志保护的方法
(1)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进行加强
测绘主管部门应当以“促进测绘应用,强化测绘管理”为中心,不断对民众加强测绘法宣传,让各界群众懂法、守法、用法,提升自觉性。群众要和相关部门积极保持联系,不断开展各项测绘工作,对有成果的控制点进行资料收集。为了不断加大测绘管理力度,在测绘行政过程中,可以加大与公安机关、技术监督、司法以及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对超越测绘、无证测绘、私人测绘以及其他测绘单位名义从事测绘工作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对地图市场以及测绘市场进行监督的基础上,不断建立一个开放、统一、且竞争有序的测绘市场新秩序。
在对测量标志保护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力度。测量标志区域内的在建单位、农牧民、相关部门以及县级政府等都是测量标志保护宣传对象。若要想让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达到一定效果,就要从根本上提升各族群众以及各县领导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认识。
(2)从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进行加强
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组织领导进行加强,采用分级管理、统一组织的方法,将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落实到责任制,逐渐形成一个由测绘行政部主管、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由政府直接领导的测量标志保护机制。要在监测普查基础上,形成一个以政府为首,由武警、公安、司法、测绘等各界共同参与的测量标志会议制度。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要定期通报测绘情况,对相关的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作出调解。
(3)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各地级的测绘部门必须要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通常时间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全年检查两次。对测量标志的现状进行检查、对测量标志进行日常维护,根据要求设置好警识标志,对出现破坏或损毁的测量标志做出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发现故意破坏测量标志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除此之外,各地的测绘行政部门还应当建立一套工作档案,对检查的过程以及其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把每年的巡查情况进行总结和上报。还应当对测量标志的工作进行全面抽查,对各地的巡查工作进行通报,确保将巡查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出来。
三、结束语:
对于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而言,是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进来,是公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更应当对人民群众加强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明白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现实意义,使全社会都能够自觉的保护测量标志。
参考文献:
[1]张全德. 关于测量标志保护关键问题的探讨[J]. 测绘通报,2013,09: 131-138.
[2]张全德. 测量标志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J]. 测绘科学,2012,06:122-124+9.
[3]刘先森. 加强测量标志管理与保护问题的思考[A]. 浙江省测绘学会、江苏省测绘学会、江西省测绘学会、福建省测绘学会、山东省测绘学会、安徽省测绘学会、上海市测绘学会.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浙江省测绘学会、江苏省测绘学会、江西省测绘学会、福建省测绘学会、山东省测绘学会、安徽省测绘学会、上海市测绘学会:,2013:115-118.
《测绘学报》杂志1957年创刊,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而《测绘通报》杂志1955年创刊,由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两刊均为我国测绘界具有权威和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是测绘社的优秀出版品牌资源。
盈利模式中的实践
近年来测绘出版社借鉴国内外一些学术期刊的成功经验,依托两本杂志在行业内的高影响力,对刊物的“第三次售卖”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1.举办或组团参加学术会议
会议为期刊的终端品牌价值之一。通过搭建学术会议平台,可延伸学术期刊品牌,销售期刊品牌资源。
自2011年起,测绘社开始实施期刊走出去战略,以《学报》《通报》杂志的名义,与国外多家机构一起共同举办了两次国际会议,在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给杂志带来了一定的经营收入。而且早在2007年,《学报》编辑部就以创刊50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测绘科技与学科建设暨《测绘学报》创刊50周年高端论坛”,开创了测绘类期刊举办学术会议的先河。《通报》杂志为侧重技术交流的学术刊物,在行业内拥有很高的品牌效应和广泛的读者、作者群体。2008年《通报》编辑部在南京举办了首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规模达到500多人。此后,《通报》编辑部每两年举办一次这样的论坛,从而在业内确立了“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这个会议品牌。论坛为杂志扩充作者和读者库带来了好时机,并且每次论坛都邀请到一些行业内企事业单位作为会议协办机构,承担部分会议成本。会议还邀请到若干家测绘仪器商作为赞助商,这些仪器商在会场设有小型展览,或召开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一些仪器商还在会议论文集中投放广告,从而又进一步扩大了刊物“第三次售卖”的效果。
除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外,以团组形式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一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也是测绘社探索学术期刊“第三次售卖”的又一重要途径。
《通报》因读者面广、社会认知度高,还积极参与其他一些市场活动,如作为支持媒体参与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一些学术活动或展览。以媒介身份参与一些学术会议虽无任何经营收入,但因所支持的这些大会活动或展览会参会人数众多、影响深远,可对提升期刊本身的品牌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可借此机会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接触到更多的专家学者,发掘出更多高质量的稿源。
2.发展协办单位和学术支持单位
发展协办单位和学术支持单位是《学报》《通报》杂志在探索和实践“第三次售卖”方面的又一典型手段。
发展协办单位(有的期刊也称作理事单位)不失为助力学术期刊盈利的一种新的方式。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可寻求行业内的设备制造企业、民营公司、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作为期刊的协办单位,以期刊为媒介,通过建立产、学、研多方联盟,达到沟通信息、共同发展的目的。期刊与协办单位联手办刊,一方面可使得刊物与同行的沟通和联系更加顺畅,扩大征订范围;另一方面也可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而协办单位则可借力学术期刊这个平台,扩大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和社会知名度,还可及时获取一些学术研究成果和行业信息,为技术创新服务。
而出版增刊和专刊是《学报》《通报》最早开发的衍生产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这两刊在这方面就有尝试。自2009年开始,《通报》每年都出版两期增刊,《学报》也不定期出版高学术水平的增刊。这些增刊分两种:一种是为杂志自办论坛出版论文集,另一种是为同行业一些学术会议,如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年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等专门出版会议优秀论文集,借此吸引学科注意力,同时提高刊物竞争的软实力。2013年为庆祝宁津生院士80岁寿辰,《学报》还出版了专刊,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方面的几位院士都为该专刊撰写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专刊在宁院士80华诞学术研讨会上赠送给与会人员后,受到一致好评。
3.建立专家和客户数据库
《学报》《通报》都各自有几十位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几百位专家组成的审稿队伍,因长期开展广告经营和协办单位、学术支持单位,还累计有行业内上百家企事业单位、仪器设备制造商组成的客户群体。这些都是测绘社行业图书出版的优质作者和读者资源,许多编委和论文投稿作者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两个刊物在测绘社,才愿意把其专著书稿也交给测绘社出版。测绘社的行业图书编辑也常借助刊物举办的高端论坛、学术会议等结识一些专家学者,专家出书的书讯和行业书目还常在两刊上予以刊登或夹带邮寄,从而使测绘社的期刊出版和行业科技专著的出版形成了良性循环和双促进。
此外,《学报》《通报》还尝试过其他多种“第三次售卖”手段,例如创刊50周年之际均发行了纪念光盘,《学报》还出版了纪念专集,数十家行业单位在专集上以广告宣传形式表达对《学报》办刊的支持与祝贺;《通报》还举办了拓普康杯“我与《测绘通报》”有奖征文活动。此外,世纪之交两刊都发行了世纪光盘珍藏版,收录自创刊到2000年所发表的全部文献。《学报》目前还出版网刊,可提供文献查询、下载服务;近期还利用刊物的微信平台推出文献主动推送服务等。
对学术期刊进行“第三次售卖”的思考
1.进行“第三次售卖”必须始终强化学术期刊主业
学术期刊进行“第三次售卖”,是建立在期刊拥有良好的品牌资源基础上。因此,在开展第三次售卖活动的同时必须始终强化期刊主业,坚持内容质量和期刊品质的双重塑造,以优秀稿源和编校质量吸引读者、作者,以优秀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作办刊保障,才能不断增强品牌实力,提高刊物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是期刊从事各种盈利活动的源泉,而各种售卖活动的开展又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期刊的品牌价值。
2.售卖过程中不能对期刊品牌造成损害
学术期刊进行“第三次售卖”,是要实现期刊品牌资源的延伸和增加附加值,要注意在售卖过程中不能对期刊品牌造成损害或不良影响。例如在举办国际会议或组团参加国际会议过程中,要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外事管理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不能出现有损国家形象和违反规定的现象。举办国际会议要有实质内容,组团时要加强对团组的在外管理。又如开展协办单位或学术支持单位时,对协办单位的稿件务必要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发表,决不可因小失大损害了刊物的社会声誉。这就要求编辑部必须加强与这些单位的沟通,及时了解其科研、业务发展动态,对于符合刊物选题方向的稿件,可以指导他们按照要求进行修改,有时甚至要反复进行修改,直至满足发表要求。
3.数字出版时代下学术期刊应不断创新售卖方式
目前已进入全方位的数字出版时代,包括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出版内容的数字化、用户使用和反馈的数字化等,因此,学术期刊在这个大背景下应不断创新售卖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例如在数字化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学术期刊与本行业的科技专著、教材、标准等出版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行业科技内容数字资源库和或平台,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以内容、作者资源及社会影响力带动会展、论坛、咨询、培训、营销等相关产业发展。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木 土地测绘 土地调查 遥感技木 应用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036-01
我国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土地资源利用的需求,而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测绘的精度与效率,可以极大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有很大的作用。论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的内容和土地资源的应用,为我国的土地利用开发做出贡献。
1 现代测绘技术对土地测绘的意义
现代测绘技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尤其是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对土地测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测绘技术有全球定位、遥感技术和3S集成技术等,并且在现代测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土地测绘的各个领域,当今的土地资源非常匮乏,在土地调查、规划和管理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满足土地测绘的各种现代化要求,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测绘的调查
2.1 土地现状的勘察
土地现状的勘察包含了多个环节,其技术流程有现场的调查、测量、修正测量参数、编辑图片、土地信息的管理与完善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对土地测绘造成很大的影响,之间的工作需要准确衔接。土地勘察选取1∶1000的比例,经过对土地变化的信息进行修正,在草图上标明出来,测绘方式为全站仪解析法,并将测点的详细参数输入到计算机,通过绘图软件编辑图像信息。
2.2 土地现状分析
通过对土地调查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通过绘图软件编辑图像信息,从土里利用的空间分布、数据信息、土地结构、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这些指标对即将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土地评价的结果用来和已有的相关区域进行比较,比较的方面主要是综合空间与时间的应用效果,能否在以后的建设使用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尤其是当今土地资源的逐渐稀缺,土地的浪费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因而,土地现状的分析要从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其综合利用的效能最大化为出发点,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
2.3 土地资源的潜力
土地资源在为进行实际的开发之前,要准确评估其蕴藏的潜力,以便能够充分挖掘其中存在的效能。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估在经过土地调查和土地现状分析两个步骤之后,其潜力的评估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分别包含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尽量提高测绘技术的精度,对已有的土地资源进行细化分析,从土地利用的多种角度进行考量,以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潜力为目标。此外,土地潜力的挖掘还包括为以后的升级改造留出余地。
3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3.1 3S集成技术
3S集成技术是一项整体技术的综合,由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而来,实现土地的监测、应用分析和管理等内容。随着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日渐完善,其在土地调查的应用逐步得到拓展,所包含的功能有数据采集、分析和产品的利用等,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高精度调查和动态监测,达到实时化、全方位、精确化的监测模拟。传统的监测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测量的精度低、工作效率低、工作流程繁杂等,严重影响了测量的效能。而利用遥感技术、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等,可以获得精确的影像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叠加等操作,通过专业的软件分析,得到优质的地理信息。
3.2 全球定位
全球定位技术发源于军事领域,由于其具有高精度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满足土地资源的各种利用要求,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土地测绘中得到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球定位技术的基础是通过全球定位的24颗卫星,通过卫星数据接收装置获取信号,接收的信号具有全天候、无障碍的特点,可以实现对土地信息的精确测量。我国幅员辽阔,土地信息非常复杂多样,尤其是针对偏远地区的土地测绘具有很大的难度,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获得详细、精确的土地信息比较困难,并且会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全球定位技术由卫星测绘为基础,无论是普通地段,还是复杂偏远的地区,都不会形成阻碍。
3.3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是计算机设备,通过专业软件对土地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归总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的影响因素比较广泛,如土地的环境因素、地形因素、土地的风土人情、土地的区域地段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处理,可以加快信息获取的速度,经过软件的处理以数字和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而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改进,根据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冲突和障碍,针对性的增强部分功能,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当今的地理信息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加快,地理信息的融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提升了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计算机的存储功能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极大的节省了工作成本,简化了工作流程。此外,不同的管理部门弥补了以往地理信息的融合性问题,实现无缝衔接,便于工作的团结协作。
3.4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对土地的勘测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城市土地规划,还是农村耕地的测量,通过航空、航天的正向影像资料的传输,经过分析和原有的地形图进行对比,进行图像更新和存储,以便其后的管理或开发工作。
4 结语
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并随着土地资源的匮乏,其开发和利用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且成本不断提高,而通过现代测绘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利益,而这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C]//.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2] 刘万利,张伟.浅谈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C]//.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土地调查逐渐摆脱了传统测绘方法的更新困难、精度低、效率低等缺点,逐渐采用了现代测绘技术。因为能顺利地完成土地调查并能够保证土地开发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将现代化的测绘方法运用到土地调查当中,是维护土地市场秩序、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快速性,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土地调查当中。
1土地调查的步骤
1.1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路线
土地现状的调查技术流程有现场勘探、平面测量、修测、图片编辑、建筑现状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与完善等。测量的具体方式是将城镇的地籍调查最终数据按照 1:500 的比例,对不断变化的土地进行修测与补测,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全站仪解析法进行测绘,将测点的具置明确标注在草图上,并通过相关软件传输到电脑,运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在调查过程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完整的土地调查体系。
1.2 土地现状的分析技术路线
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调查技术路线,利用统计学技术分析出待开发土地现状的数据分布、空间分布,并且通过土地的利用强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结构等不同方面对即将开发的土地进行评价。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开发利用度,是和其他相关区域的比较结果,它既具有时间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间的可比性。土地现状的分析可以让土地的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对于人类产生较大的效应,从经济、环境、社会等角度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1.3 土地潜力的分析技术路线
在经历过上述两个总体步骤之后,要进行土地的潜力分析。待开发土地的潜力分析通常采取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这两种方法,在土地功能与适宜程度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测绘技术得到高精度的结果,将待开发土地以功能进行分区,从多种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实际功能,并且利用电子技术将土地的潜力展现出来。
2 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2.1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 技术,其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好、速度快等显著特点,通过提供的三维坐标让土地调查者获得空间数据,以达到空间定位的目的。GPS 技术与掌上电脑的结合,则给土地的野外调查提供了便利。将数码的摄像头与 GPS 集合到一起,运用到掌上电脑上,最终实现地形的测量的变更,解决变更区域中形状不规则、区域不明显等不良因素,并且利用数码摄像头还可以对野外土地进行拍摄,替代人工绘图不便,减轻工作量。同时,利用掌上电脑与 GPS 技术结合,还可以满足野外工作中时间长的问题,达到连续工作和数据储存的要求,并且及时满足图形的更新,使土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2.2“3S”集成技术
“3S”集成技术由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综合而成,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对于土地进行实时的观测、分析和应用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 3S 技术日渐成熟,其在土地调查中发挥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生成等效用,并且在土地更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中变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相关的影像数据,然后与土地调查的更新技术进行汇总、叠加分类,并让专业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变换范围和数据结果。这种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调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大大加快了土地调查的速度和效率。
2.3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特点的空间信息系统,它通过计算机的系统支持,对地球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描绘。具体而言,他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贮、处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多种要素的综合分析,方便快速地获取信息,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或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以图形和数字的方式表示结果。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已经成为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地理信息系统朝着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在GIS中,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又易于删补、更新,因而还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通过对GIS的研究和使用,还可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作,使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臻于统一,促进城市规划工作。
2.4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高效手段,在我国的土地调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首先,遥感技术对于重点城市的土地勘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该技术对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况进行监测,加强土地管理。然后,遥感技术对土地调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图以及地形图为资料,与原有的土地现状图进行对比,将数据进行补充和修改,最终达到更新的效果。
2.5数据的处理与提取
数据的处理与提取是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利用计算机将土地利用图和遥感技术的影像图相互叠加,按照类别分层处理影像中待检测出的特征值,并且按照特定的规范,选择出与以上数据对应的遥感信息特征值进行对比,检测出变化的区域。然后,通过近年的土地遥感监测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相关系列的土地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案。
3 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在土地调查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化的测绘方法可以改善传统测绘方法更新困难、精度低、效率低等缺点,实现准确性高、灵活性高的测量。现代化的测绘方法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方式,全面分析土地的类型、数量、现状及分布,利用及时更新的数据解决实际的问题,以起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面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本文对土地调查的过程做出简要分析,并指出测绘的几种方法和具体应用。希望全文能够给相关人员一起启发和思考,促进土地市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万利;张伟;;浅谈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太山;;基于VB与Mapgis SDK开发GIS应用程序[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力;李广云;;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拼接方法研究[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17-03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course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ree aspects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with studying” innovati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teaching, to construct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multi-function base strengthens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links, increase the technical reform practice, cultivate and bring up a batch of pragmatic can get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team. Also simply introduced “the unity of production with studying”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at combining study is a kind of new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with studying Innovation talents Education patter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学校有效履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各类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既是贯彻我国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建立集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1]
为了探索测绘工程专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采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为教学的基本途径,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为突破口,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和教材建设为基本内容,对实践教学的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产、学、研”结合和工程应用为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是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制定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实行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以及科技开发有机结合为特征的教育模式。
1.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给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一个准确的定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上,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总学时、最低学分要求、每学期的课程分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等。其核心是一套完整、科学而合理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这套课程体系来实现专业预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测绘工程专业来说,由于近年来测绘科技的快速发展,测绘及相关行业对测绘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测绘学院在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中首先充分考虑了目前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专业开设现状、用人单位的意见、已毕业学生对该专业的反馈等信息;然后根据学科发展现状与生产实践需求,大胆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理论和新设备引入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突出了“产学研”要素的作用,在时间安排和环节设置上,注重了“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形成了“产学研结合、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