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6 10:36: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交通科技与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教育部8月22日上午召开新闻会,介绍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从9月开始,全国初步建成管理系统,将实行全国中小学生终身学籍号制度。(8月22日《中国广播网》)
统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看似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实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惠民工程,这一变化会给广大学生与家长带来无数的便利,诸如随迁子女入学、转学等问题。并且,学籍信息中将体现学生入学、转学、综合素质、特长等方面的内容,让中、小学换校实现完美衔接,及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同时,统一的学籍管理还可以杜绝义务教育经费拨付的误差,防止个别学校虚报学生数量套取教育经费、吃“教育空饷”的现象,并且能够有效防止考试移民现象,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
统一学籍管理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方便了随迁子女的入学。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快,人口流动性大,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很可能因学籍问题而失学、辍学。以前的学籍管理各自为政,对学生的流动性带来了障碍,学生想要跟随父母到其他城市就读,就要重新建立学籍,面临诸多障碍,这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民工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再者,昂贵的择校费让他们踌躇不前,他们的孩子或者失学,或者被迫留在家中,成为留守儿童,从而带来了新的社会难题。
学籍管理制度的改变也许将引发一场“蝴蝶效应”。当然,这都需要严格的落实,否则只能成为空谈。如何让学籍的流动真正畅通,并保证学籍的唯一性,这需要相关部门更多的思考与实施。一个不分身份、贫富、地位的良好流动渠道才能让广大民众真正受益,让学校教育系统实现良好对接,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及时、便捷地入学,尽最大努力保障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益。
全国学籍统一管理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方便,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方便,并且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各地学校应认识到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并且花大力气把好事办好,只有这样,学籍统一管理这一实现教育公平举措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应改变“重理论,轻应用”的思想。案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相关案例为媒介,以分析案例为切入点,以与学生共同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教和学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互动,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引入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实践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案例教学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作用。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是概率论的重点和难点,它们都反映了“因果”的概率规律,然而区别在于:全概率公式做出的是“由因溯果”的推断,而贝叶斯公式则是“由果溯因”。
案例1:某市统计局三名统计员登录一批工业经济调查表,王宁登录了38%,李红登录了40%,张建登录了22%。根据以往的经验,王宁的出错率为1%,李红的出错率为2%,张建的出错率为0.8%。局长从三人登录的调查表中随机抽取一张,试问该表有误的概率是多少?另外,若发现这张表有误,试问是王宁登录的可能性是多少?
让学生从问题出发,体会“由因溯果”和“由果溯因”,思考如何正确地使用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来解决上述两个概率问题。另外,注意贝叶斯公式归根结底是个条件概率问题。
另外,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每个因素都起不到主导作用(作用微小),则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这就是中心极限定理所要表明的结论。这个定理也是结合案例讲解更加清楚明了。
案例2:一盒同型号的螺丝钉共100个,已知该型号的螺丝钉的重量是一随机变量,期望值是100克,标准差是10克,求一盒螺丝钉的重量超过10.2千克的概率。
这个例子中可以把一盒螺丝钉的重量看成是100个螺丝钉的重量之和,然后运用中心极限定理可得其解。通过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如何利用抽象的中心极限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启迪了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并用数学工具去分析它,解决它。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案例教学
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很多课程都压缩了理论课课时。因此在指定课时内完成理论教学内容,这对教师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不少教师担心引入案例教学会影响到理论课的教学进度。但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和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使得这一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精讲一些有针对性的经典案例。例如,概率中的“三扇门,羊与车”问题: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游戏节目,你被要求在三扇门中选择一扇,其中一扇后面有一辆车,其余两扇后面则是山羊。你选择了一道门,假设是一号门,然后知道门后面有什么的主持人,开启了另一扇后面有山羊的门,假设是三号门。然后他问你:“你想选择二号门吗?”“转换你的选择对你来说是一种优势吗?”这个视频在网络上有的,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由于这些案例贴近生活,学生听着有趣,上课效率自然提高。而且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条件概率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相关的案例,对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要注意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搜集相关问题作为案例。
参考文献:
[1]张忠占,谢田法,杨振海.应用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周兴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05):60―63.
来自部门:客服中心/呼叫中心项目 时间:2014/2/12 10:36:59 点击数:3444
随着快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状态,快递行业价格战已不是长久之计,未来几年,快递行业竞争主要是服务质量竞争。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是要以厚重的服务质量为基础保障,我们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在行业及市场上的形象,最终只会阻碍公司的发展。
为满足消费群体不断提升的服务追求,目前各地区已建立小型呼叫中心,为今后
“95554”呼叫中心项目奠定基础,同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一站式服务”。呼叫中心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更为满意的服务。
因此总部客服中心特制定“呼叫中心奖励制度”。望全网客服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希望通过本制度能够发掘全网客服人员的潜能、积极性、主动性,为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客户忠诚度做贡献。
一、 呼叫中心奖励制度适用范围
1、 已安装呼叫中心客服人员;
2、 已安装呼叫中心的客服团队;
二、 呼叫中心奖励标准:
1、 每周开展“优秀录音”评选活动
1.1每周评选20名“优秀录音”获得者;
1.2每名获得者可获得100元奖励;
2、 每月开展“最美声音”评选活动
2.1每月评选5名“最美声音”获得者;
2.2每名获得者可获得500元奖励;
3、 每年开展 “向阳花优秀客服”评选活动
3.1每年评选10名“向阳花优秀客服”获得者;
3.2每名获得者可获得3000元奖励;
4、 每年开展“YTO 领先客服团队”评选活动
4.1每年对分公司客服团队进行评选;
4.2第一名获得者可获得5000元奖励;
4.3第二名获得者可获得3000元奖励;
4.4第三名获得者可获得2000元奖励;
注:评选标准详见附件《呼叫中心客户服务质量监测制度》
三、 呼叫中心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办法
1、 在进行录音质检时,出现与客户发生争执/争吵、辱骂客户等严重影响公司形象
的行为,分公司负责人须对此行为做出整改并将整改报告提交至总部客服中
心,如再发生类似现象则给予辞退或调岗处分;
注:管理办法详见附件《呼叫中心客户服务质量监测制度》
为实现服务质量的超越,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大客户对企业忠诚度,今后将加大对全网客户服务质量监测力度,同时将严格按质量管理办法执行,进一步健全客户服务质量制度。本制度对全网要求如下:
1、各层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所有环节内容。
2、各层级人员对内网、官网、等相关部门规章制度必须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3、各层级人员必须严格把控各个服务环节, 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4、各层级人员对本企业内:内网、官网新闻及联络表必须做到时时更新。对行业新闻时时跟进并进行共享。
5、各层级人员需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 全网一体,赢在执行!
望圆通全体员工能以更高度的热情投身于服务质量改进的工作中,我们将致力于提升本企业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共同为实现“圆通速递-中国人的快递”而努力!
注:因呼叫中心启用后各地区仍旧在初期使用阶段,因此本制度自2014年2月1日试用期为三个月,自2014年4月1日正式启用。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留学生教育;多媒体教学;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55-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以其基础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一直是财经类院校几乎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概率论研究的是随机现象。数理统计则是对样本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随机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意味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数学学科。它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如金融、保险、气象、可靠性分析、排队论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一方面经济管理的许多领域都要用概率和统计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去建立数学模型或对数据进行更深人的分析;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些后续课程的基础,如运筹学、金融数学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已经成为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实现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以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数学课。而我校数学师资紧缺,教室也紧张,导致现在很多非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只能采取大班教学(100人左右)。而我校是一所文科类高等院校。虽然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在高中学文科的学生,数学基础尤为薄弱。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怎样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克服对“数学”的畏难心理,较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我们几年的经管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谈几点关于教学的思考,希望对本校以后的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成为了我国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金融专业也成为各大高校很受欢迎的热门专业。尤其我校地处上海,且是以金融为特色的本科院校之一。因此,来我校的外地学生以及留学生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留学生教育也渐渐地成为我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在我校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授对象就变为两大块:国外留学生和国内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我校的留学生大多数来自于亚洲,欧洲,非洲,包括蒙古,韩国,俄罗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乍得,津巴布韦等国家和地区。学生成分非常复杂,民族,文化,信仰等差异很大。如何适应各个国家留学生的特点,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成为我们教师要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该在教材的选取上有所不同。在保持经典内容的前提下,应适当渗透现代数学概念与观点,既要考虑到这门学科的完整性,又要考虑到各个专业培养人才的不同需要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鼓励编写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材。另一方面,在讲解具体内容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解方法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例如,很多留学生都没有学过排列组合的知识。教学中会涉及到排列组合的内容包括例如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以及概率中的一个重要的离散分布二项分布。如果直接讲解这些新知识,这部分留学生就没有办法理解。针对于这种情况,应在教学中补入这部分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容地接受新知识。另外,在刚开始讲古典概型和全概率公式的时候,对于许多高中学文科的学生来说,一部分同学反映听不懂,稍微复杂点的题都不会做,觉得这门课很难。尤其是多维随机变量和数字特征那一块涉及到二重积分,很多同学跟不上。而高中学理科的学生以前接触过概率论的知识,微积分学的也不错,所以学起来很轻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课堂上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多和他们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对一些基础差的同学,鼓励他们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课外找一些理工科或内容较深点的参考书,来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加深对已学内容的理解,为考研做准备。
二、多举实例,重视课程的应用性
我校是最早以金融命名的学校之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大多在金融部门就业。因此,在四年里,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可以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它的应用性。于恩教学中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包括数据描述以及统计推断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在经济和贸易中运用很广泛。同时,在教学中,概率论中的定理更侧重的是讲解它的思想,要省略它的证明,并结合大量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论文,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实际应用。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理解、掌握课本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和思想在经济、金融领域应用广泛,鉴于我校的特点和目标,现在大多数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且教学任务都由我系承担。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大班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班教学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人数多,教室大,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黑板,甚至听不清教师讲什么。学校虽然给老师配了扬声器,但看不清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如果把字写得大一些,这样效果虽好些,但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比如板书的艺术效果会降低。而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的很多例子来自于现实生活,描述性的语言比较多。书写变慢和擦黑板次数的增加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连贯性遭到破坏,教学进度受到影响等问题。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向学生传播更多的知识。另外,概率统计中有很多实验,例如抛硬币,大数定律等。借助于一些小程序进行实时演示,既直观、形象又准确。这样学生可以迅速领会所学的内容,课堂教学也会生动、有趣。但是对于大量的计算题和证明题来说,要用板书一步一步详细推导。这样学生就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可以有效地利用以上的教学手段,就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一分钟问题方法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注意到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每节课结束前利用两分钟时间,教师可以设定一两个简短的问题概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还很模糊,并如实进行作答。对于多数学生还很模糊的知识点,我们要多花时间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同学没有弄懂的地方,则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而且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也能为以后的教学积累大量的经验。在经济和金融领域中有很多不确定的现象。概率论反映的是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数理统计是用概率知识和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我校大多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一种工具。鉴于我校学生生源和层次的不断变化,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改革也变得尤为必要。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是改善学生状况的前提。
教学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课堂上采取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从简洁、直观、结合实际入手,多举一些实际例子,每次课结束前给学生留有提问题的时间(一分钟问题法),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归纳、思考,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提高他们应用数学思想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学达,张丽梅.以问题驱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114-115.
[2]朱志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以高等农林院校非数学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大班教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中旬),2012,(279):74-76.
[3]陈兴荣,苗秀花,刘鲁文.关于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72-74.
[4]孙月静.基于实际应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法[J].航海教育研究教学论坛,2009,(4).
[5]李佩泽.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教育改革,2012,(9):13-14.
[6]邹辉.经管类专业“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教学方法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增刊):83-85.
[7]张建华,梁小姝.经济管理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0):64-65.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收集、处理和分析多维样本数据的统计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软件的普及,多元统计分析已成为分析多元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自然科学、管理和社会科学、经济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我校财经管理类本科生大部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时。该课程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有大量的理论和公式推导,且计算量比较大。同时,本课程的学生为财经管理类的本科生,大多数学基础不好,且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感觉本门课程学习有困难。本文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从事多元统计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同行参考,共同探讨。
一、重视统计方法的应用
针对财经管理类本科生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推导部分不必讲解过多,也不应该过分强调复杂的数学证明和公式推导。对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每一种统计方法,重点阐述它们的统计思想,结合实例介绍涉及到的背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这种统计来解决这些问题,用了这种统计方法后可以得到什么结果。以及各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等,教学重点从理论转移到实际应用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适当做一些数学推导,可以省略复杂的证明。例如在聚类分析的教学中, 借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给出了“就近原则”,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然后再逐步引入为了实现就近原则的度量远近的距离及各种具体聚类方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对统计方法有了理解,效果非常明显。
二、重视各种多元统计方法的联系
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彼此之间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也需要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介绍中,我们介绍了在度量工具选择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同时,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有以下的不同点:①聚类分析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也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只能对样本进行判别归类;②聚类分析事先不知道事物的类别,也不知道应分几类;而判别分析必须事先知道事物的类别;③聚类分析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根据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对新的观测对象进行判别归类。在实际问题处理中,针对聚类分析归类,判别分析分类的特点,常常将两种统计方法结合使用。在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因子得分等几个环节的学习中, 我们随时将主成分分析的相关内容拿来与之比较分析, 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模型、参数唯一性、取舍因子等问题上的不同与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共同之处, 学生不仅对因子分析有了深入理解,而且对主成分分析的内容有所复习,更容易实现对着两种统计方法的掌握。
三、重视统计软件地使用
各种多元统计方法解决的是大量多维数据的分析问题,自然离不开复杂数据的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完成大量的计算过程。SPSS软件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可以进行大部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操作,基本能满足教学和实践上计算的需要。且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之前,学生已学过SPSS课程,对软件的应用也基本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当介绍每一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后,先对教材上的已有详细步骤和结果的例题进行操作,使学生将统计软件操作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进一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专题或结合自身专业,对某一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具体分析操作,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知道统计软件只是一种分析工具, 重点还是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选用上。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四、合理制定考试方式和内容, 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针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本门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也要包括各种统计方法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在考试的方式上,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综合评价。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考试的内容上,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各种统计方法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量不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开卷考试以学生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着重考查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多元数据的熟练程度,以及对统计软件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说明的统计素养;课程论文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总成绩则有闭卷考试成绩(占60%)、开卷考试(占20%)和课程论文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从而科学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多元统计分析作为多元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必将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的有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发生改变。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懈努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统计思想, 实用的统计方法和综合的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群.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任雪松,于秀林.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苏金明,傅荣华等. 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张文彤,邝春伟.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吕洁.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 8): 153- 154.
6陶胜,胡明颖.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 集美大学学报, 2011( 2): 99- 102.
关键词:微课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P311.13-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11-2
1 绪论
科技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希望利用微课为辅助手段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淡化理论(课堂)与实践(上机)的界限,树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进行探索,并讨论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实践为主的方法,以掌握数据库应用技能为核心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技能和创新精神。“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能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都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现代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应该偏向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更能符合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微课程短小精悍,知识点重难点明确,学生在目前网络如此发达的微时代可以随时下载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一个理论知识点,为进一步实践打好基础。
2 深入理解微课程的含义
笔者认为,微课程设计的初衷是因为学生课堂注意力时间不够长久,所以希望通过1分钟,5分钟的小课堂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微课程”这一概念的定义繁多。但总结起来,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课程,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数字化,这样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微课程并不是将文字教材变成有声教材,而是教师个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转化到帮助学生理解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微课程在辅助知识点讲解与巩固课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和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行,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实施中,其教学尺度难以把握,实践过多,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的穿插录象、投影、板书、讲述,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大且必须较为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否则教学尺度一旦把握不准,就难以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如果能很好的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必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高职学生在入学时分数普遍偏低,理论基础较差,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强。如果从软件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评价,这只是教会学生获得孤立的、静态的“死”知识,与高职教育所强调的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化工作流程中所必备的技能知识相差甚远。同时,这样的教授过程使得学生过多地倚重接受学习,却忽视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在其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价值,无利于学生对于软件行业社会经验的获得以及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希望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更加形象化的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4 基于微课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如何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运用好微课程,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新课题。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的课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讲,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去探寻这些细小而真实的问题。当找到问题后,我们需要去寻找问题的真正原因,再去研究解决的策略。同时,将这些研究嵌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再结合PPT,将自己研究的成果通过文字、画面、音频或者视频呈现给学生,这样对于某门课程中某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形象讲解就出来了,一堂微课也就随之诞生了。
本文以《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为例,讲解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数据库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如果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就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学生通过学习数据库这门课程,除了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设计规范化的数据库,进而能完成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的建设。由于初学者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点理解较抽象,因此我们设计微课程,尽可能使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可视化,使学生对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使之系统化,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数据库的学习中要学习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引入地图飞机等具体的模型概念,让学生知道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与抽象。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这是一架飞机模型,在我们人脑的反应就是:名称:波音747,特征:重量10吨,长度:50米,产地:美国。但如果在计算机中表示,就如下所示:
[编号\&名称\&类型\&重量\&长度\&产地\&001\&波音747\&客机\&10吨\&50米\&美国\&]
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对后面学习数据库的设计打下很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微课程将每一个难点讲解透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数据库。
目前在很多学生尽管都学了数据库这门课程,但却不知道数据库在真实的系统中是如何使用的,对数据库系统没有一个完整的直观的认识。为此,我们尝试在利用微课程简单的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后,再布置一个数据库设计的任务,在完成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再慢慢引入和讲解数据库的SQL语句以及数据库的规范化。
“微课程”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情境式教学,首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和掌握知识的要点和难点,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而调整教学,先让学生设计数据库,是为了更好、更真实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按照这种方式学习,学生才能够形成较清晰的知识体系架构。
5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种教学模式更多的适合用在有一定操作要求的课程上,“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质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从不知道到慢慢熟悉,从生疏到熟练到形成技能技巧。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改变数据库课程教学的较好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吴晓刚.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2:81-87.
[2] Slavin,R.E.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into Praction, Englewood Cliffs,NJ:Printice-Hall,1991.
[3] F・劳耐尔.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YUAN Wentao, Qiao Ailing.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the Basal Education Teaching [J].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7(11),89-92.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学期项目 课程设计 学生评价
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实训项目为核心,重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过程。但在实施课程项目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项目课程会受到专业与课程的限制、项目课程开发困难而且费时、实施项目课程还会受到学时外部条件的制约等。对此,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运营方向)的课改中提出了学期项目课程的概念。
一、学期项目的特征
学期项目立足于岗位人才需求分析,通过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从学生入学开始实施项目教学,在现有教学条件下营造企业实践环境,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与认识专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期项目并非对所有的课程都实施“项目化”,而是从现有课程中结合工作任务提炼“学习项目”(见图1)。“项目”的设计由浅入深,从第一学期由项目老师开始引导,逐年增加学生的主导成分。
图1 课程设置
学期项目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
学期项目课程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与技能,也要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平行性
在学期项目课程中各学习项目的设置总是紧密结合学期的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进度相匹配,以强化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与应用。
3.形式多样性
各学习项目来源于岗位工作任务或岗位所面对的问题,可以是开展一项调查、进行一项决策、提供一种服务、提出一个策划、生产一件产品等。
4.项目的限制性与可选性
为保证整个项目课程的可控性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由项目导师设计出各学习项目;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在允许的范围内自选项目或设计子项目。
5.递进性
学期项目课程在学习项目设计上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6.项目实施方式分为个人和小组项目
个人项目由个人独立完成,小组项目则由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
7.评价的多方参与性
在项目完成时,由师生共同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引入社会人员进行评价。
二、学期项目设计
学期项目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市场调研及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其设计过程经过四个环节,见图2。
社会需求分析 输出 培养目标及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分析 输出 工作任务分析表、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专业能力
课程内容开发 输出 课标及学习项目
教学实施分析 输出
学期项目教学实施方案
图2 学期项目设计的环节
1.社会需求分析
这一环节是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人才市场调研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取舍的过程,是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基础。其开发成果是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工作岗位)。
2.工作任务分析
这一环节是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进行陈述、整理和分类的过程。其开发成果是工作任务分析表,并寻找出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专业能力。
3.课程内容开发
这一环节是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明确学期项目的教学目标,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核心专业能力和每个学期的专业课程构建“学习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项目
第一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1 第三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2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地铁×线路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地铁站设施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地铁服务礼仪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地铁站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地铁线路周边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地铁站客流组织方案
学期项目1 …… 学期项目3 ……
心理学 -创意项目 英语 -创意项目
第二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2 第四学期
主要课程 学期项目2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文明搭乘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 -×地铁常见投诉及应对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线路自动售检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地铁站大客流组织方案
学期项目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地铁事故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学期项目4 ……
-创意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营销 -创意项目
4.教学实施分析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是按照学期项目的特点,在明确现有教学条件(师资和教学场所等)的情况下,合理组织教学和制定评价办法。其开发成果是学期项目教学实施方案。
三、学期项目评价
学期项目的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期间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分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项目的质量,包括项目构思的创意性,可实施性及成品的完整性等等。二是学生做项目的表现,包括对项目的理解、做项目过程中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以及展示技巧等。
学期项目的评价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分别为: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40%、教师(或专家)评价占50%。学生自评是指由学生对自己表现的评价,这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反思;小组互评则是指各项目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教师(或专家)评价则是指专家或教师立足于客观、全面的角度,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
表2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运营方向)关于学习项目的一个评价标准,由于它融入了岗位的服务特性,因此服务礼仪在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应加大。
表2 学期项目评价标准
考评项目 内容 评分
仪容仪表10% 微笑 2.5
着装:整洁、不缺扣、不立领、不挽袖、不挽裤,衬衫必须束入腰带 2.5
发型:从简,刘海不遮眉;头发长度超过肩膀的女生须将头发扎起;男生不准留长发、大包头、大鬓角和胡须 2.5
首饰:从简,不能佩戴夸张饰物 2.5
项目呈现技巧40% 呈现格式:流程、相关性、全面性 10
呈现内容:相关性、项目学识深度 10
呈现技巧:身体语言、自信心、语言能力、条理清晰 15
时间控制 5
项目成果35% 对科目知识与技能的应用、项目构思、创意性、成品的完整性 35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旅行社管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17-02
近年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与设计中,并突显其优越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实践探索的成果,是建立在职业工作过程基础上对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的优化与超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展开,整合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获得“三合一”的教学目标,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控制环节,对课程体系进行循环反馈处理。《旅行社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能力课程。课程开发小组在对旅行社实际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地对《旅行社管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定位
《旅行社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能力课程。其前置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中高级导游业务》等等,后续课程为《旅行社计调业务》、《领队业务》、《客源国概况》等,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旅行社内部核心业务部门的具体岗位操作技能和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旅行社门市部、计调部、销售部和接待部四大核心业务部门的基本知识和岗位操作与管理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处理,具有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旅行社管理》课程教学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旅行社综合操作与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把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旅行社基层岗位的综合操作与管理技能。主要培养能懂现代旅行社具体业务操作与基层管理,又具有一定后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国内外知名旅行社的基本情况;理解旅行社的设立程序与要求;掌握旅行社门市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掌握旅行社计调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掌握旅行社销售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掌握旅行社接待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
2.能力目标。能设立一家旅行社;能设立一间门市部;能进行门市部日常经营管理;能设计与开发国内游和出入境游的旅游产品;能进行国内游和出入境游的采购与操作业务;能进行团体销售;能进行同业销售;能进行导游招聘和派团;能处理各种旅游投诉。
3.素质目标。懂得旅行社的核心岗位和要求;感知到旅行社工作的优缺点;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勇于创新。
(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旅行社各大岗位的工作为依据,选取旅行社主要部门的岗位操作与管理为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四个情景,分别是门市部操作与管理、计调部操作与管理、销售部操作与管理和接待部操作与管理。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教学思路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四个新”教学理念的逐步营造
“四个新”就是“全新课程、全新舞台、全新感觉、全新体验”。旅行社管理是一门传统的核心专业课程,但需要从内容和传授方式上营造出具有一门新意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全新的舞台去进行全新的体验,从而产生全新的感觉。
2.“微格教学”的创新运用
微格教学英文为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化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微格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特点与职业技能的特点和要求存在着一种无形的默契。本课程引入了微格教学这种方法,同时我们结合了旅行社岗位技能的特点对原有的微格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一套符合旅行社岗位技能培养特点的微格教学模式。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尽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微格教学。
3.“生本教育”理念的全程穿
本课程试图把“生本教育”运用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真正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本课程是一门注重操作的课程,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他不是主讲者,而主要是一种“主持人”或“设计者”的身份,其作用在于引领课堂的秩序、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仲裁有关争论性问题,也承担着发言者、提问者、参与人等角色。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研讨等平等式对话就成为最为常规的授课形式,改变了传统理论课程填鸭或灌输的单向度模式。教学内容中的每一个任务,每一个任务中的每一个环节安排都以学生为主。
4.启发式教学的综合实施
本课程是一门注重操作的课程,教学中尤其重视触类旁通和学以致用,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师教的过程中,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实践经验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思考。本课程对讲授的每一个任务都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这是什么”,其次是“怎么做”,接着是“如何做得更好”,每一个环节都是启发式进行教学。
5.“七步阶梯”教学模式的全面引入
“七步阶梯”教学模式即是“W-C-H-R-F-S-M”教学模式。该模式遵循以下七个步骤的教学:一是“是什么”(任务描述);二是“能做吗”(检测可行性和信心度);三是“怎样做”(任务流程展示);四是“准备好了吗”(任务准备);五是“跟我做”(任务共同实施);六是“成功了吗”(任务检测);七是“掌握了吗”(任务巩固)。本课程全面引入这种教学模式,做到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效果很好。
6.多元化、动态化的教学检验体系的严格执行
教学效果检验的多元化和动态化,以累积式考核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采取分项累积式计分,保证检验效果标准更为科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从课程一开始,就要严格全程执行。
7.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重构
本课程使用了课程开发小组主编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作为教材。这本教材的内容整合了传统的核心知识,基于旅行社工作过程去整合重构。基于旅行社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选取是教材的灵魂所在。结合教材,本课程以旅行社核心部门岗位为依据,把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情境,分别是门市部操作与管理、计调部操作与管理、销售部操作与管理和接待部操作与管理,强调旅行社的业务运行岗位内容。
(三)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
以旅行社实际工作岗位为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选取出与职业技能集成的教学内容,设计了4大学习情境,分别是情境1:门市部操作与管理、情境2:计调部操作与管理、情境3:销售部操作与管理、情境4:接待部操作与管理;9个子情境,分别是子情境1:设立门市部、子情境:2:门市部日常经营管理、子情境3:国内游计调、子情境4:出境游计调、子情境5:入境游计调、子情境6:团体销售、子情境7:同业销售、子情境8:导游管理、子情境9:旅游投诉与服务质量管理;每个子情境又包含了若干个学习任务,比如子情境1:设立门市部里面有门市部选址要求、门市部设计和装潢、门市部物品陈列和图片张贴等等。
(四)单元教学设计
以学习情境2计调部操作与管理中的其中一个学习任务“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与开发”为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六大步骤进行设计。能力目标是能设计出具有创意性和市场性的线路产品,并做出准确报价;知识目标是理解旅行社产品的特点,掌握线路产品设计的原则、流程和技巧;素质目标是感知到设计线路产品的繁杂性,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单元学时为6课时。
1.步骤一:资讯
讲授旅游线路产品设计的原则,设计流程和技巧等内容;布置工作任务;教师提出资讯建议,提供获取有关资讯的方法与途径信息。学生利用电脑查阅有关资料;针对任务展开讨论;向老师提问有关问题。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分享法。
2.步骤二:决策
对学生进行分组,了解学生对布置的工作内容的理解程度,听取学生的决策意见,提出可行性方面质疑,帮助纠正不可行的决策结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
3.步骤三:计划
每个小组设计完成工作过程的计划,做出一份“如何完成一份旅游线路产品设计”的实施计划。教师给予现场指导,听取学生的计划报告,审定实施计划。学生展开讨论并设计小组计划,听取教师的意见。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
4.步骤四:实施
每个小组按照计划,利用网络与电脑,现场在旅行社实训室设计一条具有创意性和市场性的旅游线路。教师现场引导好学生,监控整个工作过程。学生按照计划进行旅游线路的设计,协调合作,现场设计出一条旅游线路。教学方法包括现场操作法、实训法。
5.步骤五:检查
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完成的旅游线路产品,并做出说明。学生现场展示设计的线路产品。教学方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展示法。
6.步骤六:评价
每个小组之间交叉互评每条旅游线路,并评选出最佳线路,教最后总结点评。最后教师总结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对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敬业勤业进行评价。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旅行社管理》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分为三个基本部分: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和期末评价。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30%+成果评价30%+期末评价40%。过程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参与度、课堂训练、作业、课堂纪律与出勤;成果评价主要包括各项目单项成果;期末评价:40%,通过试卷测验,以笔试形式完成。整个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