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15:42: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预防地质灾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保护
0.前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文明发展的基础,而地质灾害则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不当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的频发与地质环境的日渐恶化,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刻不容缓,有效的防治措施亟待采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1.地址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1.1地质灾害频发原因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作用常超出生态环境允许的程度,使地质环境恶化,最终给人类自身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就是地质灾害。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
1.2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虽然在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至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规来进行规范,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及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加之某些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在频度、程度上都大大加强,进而导致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频发的地质灾害和恶化的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2.1人类活动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对自然改造能力的迅速提高,人类在利用地质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作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动力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越演越烈。水土流失,土地砂化,土地盐碱化,冻融,地震等现象发生频繁。地质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自然资源损失严重,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整个地质环境向紊乱、衰退的演替趋势发展。再加上“三废”抛掷无度等等一系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
2.2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具有许多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盛名的地质遗迹。但由于保护不得力,开发利用粗放,管理滞后,破坏地质遗迹现象屡有发生。例如,嘉荫龙骨山的恐龙化石有的被风化破坏,有的被江水冲走;五大连池火山地貌被开辟为采石场,碎石成堆;勃力硅化木被推土机推出,弃之如粪土。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几乎省内的每个地质遗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质遗迹的破坏不仅使地质环境改变了,同时也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增强保护地质环境意识刻不容缓,所有公民都有义务参与其中。
2.3矿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矿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矿山整体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天然植被覆盖面积降低,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降低了整体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开发建设构成威胁,严重制约矿山地区的发展[1]。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国家,资源需求量极大,出现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现象。尤其省内许多不登记的集体和个体企业技术落后,装备差,回采率低,布局混乱,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3.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法措施
3.1建立地质灾害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建设需要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评价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动态趋势,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及全球定位技术(RS)等[2],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包括有关高等院校、国家专业实验室及科学研究机构,对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工作,重点查明重要城市、经济带、交通干线及人口密集区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改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恶化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人类忽视甚至违背自然规律而对环境进行的不恰当的过分干预。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人类的基本观念,增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符合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新环境文明。建立同步发展观,即应该追求人、社会、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的观念;建立整体效益观,即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因为惟其如此,人类的整体生活质量与其所处的环境质量才会得以保障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提高,消除了地质灾害滋生的土壤,从根源上抑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3.3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灾害发生平率
自然界承受人类活动的冲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地质空间里,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的消费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取自地质环境。同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废弃物,又都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地质环境中[3]。然而,地质环境系统供给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和自净力也不是无限的。地球上资源和环境有限的客观存在,迫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资源和环境无限的传统看法,改变掠夺式开采资源和利用环境的方式,必须有节制性,合理性地利用资源和环境,这样才能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统一,逐步改善已被人类破坏了的地质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程度。另外,对于地质遗迹也要进行合理利用,并加大保护力度。
4.结语
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人类长期以来自私地只为自身利益而不顾身边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务必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地质环境不遭到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翟伟峰,等.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减轻地质灾害策略分析[J].灾害学,2004,19(4):30-35.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作用以及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灾害性事件。地质灾害主要分为突发性的和渐进性的,突发性的包括泥石流、地震、滑坡等,渐进性的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遥感技术的信息数据量大、信息及时可靠、并且具有真实性的特点。遥感技术的这些特点都非常有助于对地质灾害的分析研究,目前遥感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地质灾害的研究处理中。遥感技术能够提前预警灾害,利于预防措施的进行,同时能够有效的监控灾情,对灾后重建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贵州省地质灾害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境内主要是高原山地,山峰绵延。贵州的气候以温和湿润为主,每年的降水量达到了1200毫米。贵州省内的地质结构十分的复杂,岩溶地貌非常的典型。喀斯特地层分布非常的广泛,总面积达到了109084平方千米,并且岩溶的形态种类繁多,形成了特殊的岩溶生态环境。由于贵州省大多是山脉,导致喀斯特的分布也呈现出陡峭纵横的态势,而且喀斯特地质非常的脆弱。省内的喀斯特地层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碳酸盐岩、页岩和砂岩以及玄武岩、变质千枚岩和板岩、含煤岩溶层。碳酸盐岩地区容易发生滑坡、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页岩、砂岩和玄武岩地区容易形成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变质千枚岩、板岩由于风化厉害,一旦进行人工开采会出现泥石流、地表沉陷等问题;而含煤层岩溶由于煤矿的开采,极易发生山体崩裂、地面塌陷等灾害事故。另外,贵州省的土质特别,在山间、河流等平缓地段大多为软土层,软土、淤泥等遇到水容易软化,干燥时又容易收缩,导致地面下沉、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贵州省内的地质结构多为断层等,导致岩体不稳定,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贵州省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下沉、地面崩裂、泥石流、滑坡、山体塌陷等。
2 遥感技术在贵州地质灾害中应用的必要性
贵州省经常大面积的发生各种地质灾害,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贵州省内的地质灾害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它的破坏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贵州省内的地质结构特殊,岩溶面积大,每年都会发生多次地质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事故,直接影响着贵州省的经济发展;第二,对城镇建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城乡建筑、工厂设施等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第三,煤矿等开采企业受到了破坏,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的发生;第四,交通、电力以及通信设施遭到了损毁。由于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贵州省的通信、电力以及交通等设施严重损毁,影响了交通的发展,不利于灾后的重建;第五,水利工程等大型国家工程遭到了破坏,造成了居民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第六,由于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贵州的资源开发以及招商引资等商业活动的进行,影响了经济发展。
地质灾害阻碍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当地的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了全省所有灾害的一半以上。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给贵州省的城镇建筑、交通、通信、水电工程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发展。同时,地质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事故给居民的精神上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遥感技术能够真正帮助我们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监控和灾后等数据的掌握,遥感技术获得的数据将会更加的广泛、准确和及时,对地质灾害的处理有着极大的作用。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和急迫的特点,灾情的预警、监控和灾后的处理工作艰难并且复杂。有些地质灾害是由于突发的大规模降雨引起的,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洪涝灾害等。以往对于地质灾害的调查一般是人员野外实地调查,只能知道地质灾害的地点和灾害的程度,但是不能够实时监控灾情,不利于灾后的救灾和重建工作的进行。而遥感技术一改以往的局限性,能够及时的、广泛的获取大量信息资料,并且资料的准确性要远远高于以往的实地调查,同时遥感技术数据的收集不会受到地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遥感技术不仅能够获取相关数据,更能够进行地质灾害的预警,监测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对已发生的灾害进行评估,给救灾等处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因此,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运用是必须的,并且将会越来越普及。
3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预防中的应用
地质灾害发生主要是因为自然地质因素,同时极大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同时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破坏作用。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地质灾害的预防、监控以及救灾等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及时的进行灾后处理。通过雷达与遥感技术的结合,能够对遥感图像进行科学的解读,从而及时的获取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信息,为地质灾害的调查提供真实的、科学的数据。对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得知灾害的发展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考究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例如,在对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研究中,遥感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滑坡地点的调查和滑坡的实时动态的监控。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较为常见并且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全球地质特殊的地区都常有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土质本身的特殊性以及长期雨水的冲刷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直观的看到植被的覆盖情况、岩石的类别、结构、人类活动以及降水、积水等影响滑坡、泥石流的因素。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因素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地理情况,对比已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共同特征,建立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遥感影像,然后对隐患区域是否会发生地质灾害进行研究,最终做出判断。
4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地质灾害的种类较多,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地表沉降等多种灾害,他们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候会同时发生一种或者多种,但是他们体现在遥感图像上的形态、色调等数据是可以区分开来的。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的、直观的辨别出各类灾害的规模、特征等。从而,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的解释各类灾害的发生状况,实时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和规模,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趋势、危害系数、影响因素等。根据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级别评估,有利于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检测工作的进行。
地面低空航拍监测影像、DEM及三维场景图
随着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使用日渐成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已经从以往的理论化逐步走向实践,并且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山区的工程建设以及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遥感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将会利用已有的卫星、雷达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的检测并且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监测并治理地质灾害。通过同一区域内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的解读,调查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相关因素,建立档案库,促进地质灾害的预测和判断。遥控技术还能够及时的监控地质灾害的情况,并通过对已发生灾害的分析,为地质灾害的救灾、灾后处理等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88-01
我国正在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能源消耗大国,而水电资源的丰富空间,使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让水电来缓解能源压力。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水利水电也将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西南大旱、北方冬麦区大旱都告诉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事业,只有在水利水电基础设施保证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才会有条不紊,农民生活才会进入更高阶段的小康。另一方面,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对调节局部小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灾害成灾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空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前期开展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工程场址主要受自然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危害;建设期是工程地质灾害(包括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高发期,地质灾害对人身财产安全、建设工期和工程投资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运行期是水库工程与地基工程地质灾害高发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工程安全。
由于地质灾害的产生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在空间上具有隐蔽性,大量工程实例证明,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影响;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对工程投资和效益的影响;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由于人类还不可能完全通过工程措施解决所有的地质灾害,所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水电工程建设特点及地质灾害成因机制与成灾特点,宜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能避免的要尽量避免,对引起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要加以有效控制,不能避免的要进行有效预防,防患于未然。实践证明,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许多地质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求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均应充分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地质灾害的产生和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的综合预防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做好地质勘察,因地制宜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勘测设计工作是水电项目建设各阶段中关键的一项工作,扎实的前期工作是工程顺利建设、达标投产、安全运行,并取得效益的前提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大部分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勘测不到位、设计不合理。实践证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极为重要的前期基础工作之一。如果前期不首先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就无法选定最佳的工程场址,更无法确定适合地形地质特点的建筑物类型、枢纽布置和科学的施工方法,地质灾害就在所难免。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脱离实际地质环境的不良设计,会诱发和加重地质灾害,并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做好前期地质勘察,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勘察设计水平,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预防地质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2.开展地质灾害评估,落实防治对策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立项、征地、投资决策、合理确定开发方案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使国家、企业或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避免由于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失策,不合理地增加工程建设投资,或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要做出正确的评价,必须与工程紧密结合,既要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又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加以认真落实。
3.强化施工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不少工程边坡变形破坏、地下洞室坍塌冒顶、临时围堰溃决或被冲毁均与施工质量有关,包括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质量差及工程抢险留下隐患等等,导致了很多可以避免的灾害发生。施工质量是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是工程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前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综合性的实施过程,在注重勘察设计质量的同时,要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强化施工管理,发挥好建设监理的作用,切实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4.进行长期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监测资料能反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动态变化。由于岩(土) 体变形与破坏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加之客观地质条件的复杂多样性,要准确预测预报变形与破坏发生的时空关系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应采取巡视检查与长期监测相结合的因地制宜的预防。对枢纽工程区的高边坡、危岩体、所有建筑物边坡( 特别是曾经产生过变形或破坏但已经过综合处理的边坡),除施工期要加强监测外,运行期应视具体情况进行长期监测。通过运行期监测,特别是水库运行初期的监测,可以正确地预测其发展趋势,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某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施工期产生大塌方,由于监测到位,预报准确,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撤离现场工作人员,避免了伤亡事故发生。对于水库工程区,按照“检测预报、群测群防、搬迁避让、的原则,对现在还没有变形失稳迹象、但预计将来可能失稳的有移(居) 民点的库岸边坡,应加强观察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预报;对可能诱发地震的水利水电工程,应设立地震监测网站,适时监控蓄水后地震情况,发现新的隐患或灾情,及时通报,并进行妥善安置处理。
5.保护地质环境,促进和谐发展
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做到促进经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水利水电工程是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建设区和影响区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等问题。如工程区域稳定性( 包括地震安全性及诱发地震可能性)、开发建设必要性、方案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建设场地适宜性、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及自然景观(或保护区) 的影响、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的保护、土地与矿产资源淹没、移民安置规划与生产资源恢复重建等,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程规范,均要进行专门的评价和论证,并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其中生态环境是较为敏感的话题,从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到开发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环境是地质环境的屏障,对地质环境起着巨大的保护作用,而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载体,也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对统一,形成完整的生态-地质-人文环境系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要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必须更加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做好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治理,地质遗迹、景观和古生物化石保护等。
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只有充分地认识自然,才能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地质灾害总是受所在自然地质环境控制,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地质灾害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对地质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做好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设计、加强预测预报并采取防汛措施,地质灾害是可预防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当具备适度承受灾害风险的能力及科学地应对灾害和主动防灾减灾行为。
参考文献
[1] 朱玉方,水电项目前期工作研究[J].红水河,2010,29(6).
一、2011年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灾害发生简况
(一)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情况
2011年省国土资源厅、省气象局联合可能影响我市的地质灾害预警共6次,其中三级黄色预警4次,四级橙色预警2次。我市根据区域降雨量、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状况及成灾可能性预测分析,地质灾害预警17次。
(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受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市西部中低山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011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8起,出现重大险情1起,其中崩塌6起,滑坡2起,直接损失56万元,无人员伤亡。
二、2012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依据我市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隐患点稳定状态和市气象局对2012年汛期降水趋势的预测,预计2012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的频度、密度将不会低于2011年,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较大,类型仍以崩塌、滑坡为主,多发期为5~9月份,其中高发期为7~8月份,发生地点将主要集中在我市西北部、以及三镇中低山区区域,强降雨、连续降雨和台风是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触发因素,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也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重点防治区
根据我市往年气候规律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统计,每年汛期是全市地质灾害的高发期,5月后,我市即将进入汛期,雨量开始逐渐增多,7~8月份会出现一段降水集中期,台风、强降雨和连续降雨频繁,进入9月份降水才开始逐渐减少,因此5月~9月为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重点防范期内连续降雨和强降雨及其过后的2~3天内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时段。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区划调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数据库,确定我市重点防治区:
(一)西部山区居民聚居区
重点防范的镇、街道为、、和街道,附表中分布在上述镇、街道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需重点进行防范,同时要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做好管理和防范工作。
(二)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因某些单位、企业和居民在山脚切坡过高过陡建房引发边坡失稳的区域,西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导致的切坡区域,相关责任单位应加强监测和防范可能发生的崩塌和滑坡危险。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落实到各个具体的灾害隐患点则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如何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开展防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需实行分级负责、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监管,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主要领导要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要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要求,切实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列》和“六项制度”的各项规定,做到领导到位、任务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全市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预报等工作,发生地灾险情时要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成员单位,共享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地质灾害历史灾情等情况;市财政局按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救助工作;市交通局、公路局负责公路修建切坡诱发产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监管工作;市水利局负责河道及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监管工作;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中小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监管工作;市卫生局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卫生队伍开展灾区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市气象局要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降水监测,及时向国土部们共享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等实时观测资料和降水预报信息,并与国土部门合作,地质灾害气象警报,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提供抢险现场的气象服务;市林业局负责加强对山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而引发地质灾害地段的植被保护和林地征用管理,并指导和督促林地权属单位制定生物治理方案,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单位要加强台风、强降雨等灾害天气期间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因工程建设引发以及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由建设单位进行监测和治理。
(二)切实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强化地质灾害应急管理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要求,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和更新包括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详细内容的防灾预案和防灾避险明白卡,一并发放到每户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地质灾害易发的镇、街道应邀请相关部门配合组织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一旦灾害发生,能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汛期,集中强降雨为主要引发因素,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1.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巡查和督查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对各自负责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区段内城镇、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和工程房屋建设项目开展巡查工作,重点巡查各灾害隐患点的监测情况,警示牌设置和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监测工具、通讯工具、报警系统的完好情况,“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及“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的发放情况,危险区域人员搬迁避让情况,宣传工作是否做到家喻户晓,是否有新的隐患点发生等,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派出督察组,对重点防范区内各责任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督察,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责任单位要求限期整改。
2.加强汛期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要会同气象部门,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反馈制度。由于我市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来自于强降雨和台风,市气象局在强降雨和台风预报中要增加防范地质灾害的警示内容。
3.做好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坚持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值班纪律,落实值班责任,确保通讯24小时畅通,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强与气象、水利和民政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互通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一旦出现灾情,迅速启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组织防灾、救灾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的防灾体系
“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有效办法,市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进行排查。根据已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村、组为单位实施群众监测,由受威胁的居民点或单位中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监测,同时将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至监测责任人,注意提高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保持监测人员相对稳定,及时落实新发现隐患点的群测群防责任,建立群测群防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市、镇、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市国土部门要加强针对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推广地质灾害简易监测预警设备,努力提高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预警水平。
(五)加强监管力度,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各自责任区域内的在建工程及房屋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和新建房屋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严禁在已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审批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一定要依法查处,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者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突发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管委会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管委会主任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均应当服从管委会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五、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1.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
2.指挥部职责
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它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有关的重要事项。
(二)运行机制
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预测预警系统。要发挥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作用,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建立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和村(社区)及驻区企事业单位为一体的,按领导负责制指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确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由危险区范围的单位、居民(村民)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而形成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2.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3.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进行巡查,指导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并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国土分局和相关领导报告。相关部门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选定的避险点和撤离路线要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紧急避险万无一失。
4.预报预警。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经开区,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5.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单位和住户及时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告知有关灾害的基本情况、监测预报方法、应急避险的撤离路线和安置地,以及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群测群防人员的汇报联系方式,按要求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六、监督检查
区指挥部办公室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七、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管委会制定,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由国土分局牵头及时修改完善,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
八、责任与奖励
(一)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扬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关键词】地质灾害;预测方法
0.引言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是公认的、不可缺少的主要防灾措施之一。一般说来,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内容主要是空间、时间、类型和动态等的预测预报。空间预测是时间预测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前者为后者提供确切的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范围或预测目标。时间预测为地质灾害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只有具备可靠的时间预测成果,才能据以做出相应的预报。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地质灾害的预测方法。
1.地质灾害的预测方法
1.1简易预测法
1.1.1变形监测法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性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在精密工程测量中,最具代表性的变形体有大坝、桥梁、高层建筑物、边坡、隧道和地铁等。通过监测点的相对位移量测,了解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
1.1.2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
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是监测崩滑体中裂缝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监测点选择在裂缝两侧,特别是主裂缝(崩塌母体与崩塌体之间裂缝)两侧,监测点一般两个一组,测量其距离或在裂缝两侧设固定标尺,以观测裂缝张开、闭合和垂直变化,此外,还可在建筑物(房屋墙、挡土墙、浆砌片石沟侧壁等)的裂缝上贴水泥砂浆片等观测该裂缝的变化情况。通过监测灾体中拉裂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了解地质灾害体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1.1.3目视检查法
通过定期目视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无异常变化,了解地质灾害演变特征,及时发现斜坡地面开裂,剥脱落,地面鼓胀,泉水突然浑浊,流量增减变化,树木歪斜,墙体开裂等微观变化,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信息。
1.2仪器预测法
1.2.1空间预测
包括区域性预测和地段性或场地性预测。区域性预测是制定宏观防御措施和战略性决策的基础。地段性预测是针对选定地段进行的小区预测,提供设防的确切位置和可能方案,是制定微观防御措施和战术性决策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确定范围;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和补充。二者相互结合,形成完善的空间预测系统。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往往采用不同的空间预测方法。就滑坡而言,工程地质条件定量类比法是空间预测的基本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具有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综合特征的斜坡地段,会发生类似的滑坡。滑坡空间预测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统计学方法、“静态”条件叠加法、信息量法、数量化法和系统模型法等。滑坡空间预测成果一般用斜坡危险性预测分区图表示。它可以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区划图,也可以是定量的数字等级图。
1.2.2时间预测
包括中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二者相互联系,形成完善的时间预测系统。就滑坡而言,区域性中长期预测,主要是根据滑坡活跃年份周期与大气降水高值年周期的关系来进行;单个滑坡中长期预测,主要是根据诱发因素的波动周期与滑坡本身发展演化的旋回周期的关系来进行。确定这些周期需要较长时间序列的监测资料。时间序列越长,预测精度越高。
1.2.3滑坡短期预测
在临滑前预测其加速剧烈滑动的年月日。目前,区域性滑坡短期预测,一般借助其他学科的预测成果,如把特大暴雨天气预报或地震预报与滑坡空间预测成果结合起来,预测近期或近日内可能发生滑坡的地区或地段。单个滑坡短期预测,往往是针对危害较大的滑坡,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一定时间序列的监测资料。正确的预测基于可靠的监测成果和合理的预测方法或预测模型。在一般情况下,滑坡加速剧烈滑动之前,某些动态因素将会产生加速剧烈变化或显著异常,如地面位移速率加快、滑动面摩擦微声发射频率增高、滑动面温度上升、地下水中某些离子浓度增高等。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动态因素的监测资料,建立有关动态因素的趋势方程,即滑坡发生时间的预测方程或预测模型,用以对单个滑坡做出短期预测。例如,有人根据滑坡地面位移监测资料,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中S型增长模型(Verhulst模型)分别对国内外三个滑坡实例进行了检验性对比短期预测。结果,预测时间与发生时间仅分别相差1~3天,预测准确性相当高。
1.3常用预测方法
1.3.1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1.3.2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1.3.3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1.3.4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方法除了采用埋桩法、贴片法和灾害前兆观查等简单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简易、快捷、实用、易于掌握的位移、地声、雨量等群测群防预警装置和简单的声、光、电警报信号发生装置,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1.4监测次数和时间
旱季每15天监测一次。雨季(4-9月)每5天监测一次(如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如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或在暴雨、连续降雨天气时,特别是12小时降雨量达50mm以上时,应加密监测次数,如每天1次或多次,甚至昼夜安排专人监测。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记录,室内将其制成表格,并绘制观测时间—位移曲线图,平面位移矢量图以及时间位移曲线图和降雨量关系图等,及时进行监测工作总结,为预测预报崩塌滑坡发展趋势提供基础资料。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预测的最终目的在于预报灾情,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监测站应建立有线和无线通信联络险情警报系统,若发现险情,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将险区内人员撤离,把灾害损失到最低限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环境利用;工程地质环境;区域地质
环境地质环境就是人们生活中周围的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在出现变化的当下可能会导致一定地质灾害,对人们会造成十分严重危害。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地质灾害的防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通过有效措施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十分有必要。但是,地质环境同时也会产生有利影响,因而对地质环境的利用也十分有必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前社会的发展建设。
1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分析
地质灾害所指的就是在地壳自然运动作用下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导致土地有移动情况出现,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出现很大损失。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地质灾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课题,其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公共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宏观方面而言,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不但要将地质灾害所存在的危险问题解决,同时还应当对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利用,从而使地质问题能够在根本上得到缓解。当前,社会上所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这一点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就长远角度而言,更加关键也是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地质环境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不但要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研究讨论,从而使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危害减少,同时还应当对有关地质减灾问题加强研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应当从两个方面出发,使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利用两者实现有效结合,将保护与防治两个方面研究同时进行,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地质灾害的防治真正取得理想效果。
2地质灾害防治分析
2.1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较长边界线,然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就灾害规模、强度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而言,其受灾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比较严重。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生命安全有着十分严重的威胁,并且对灾害发生地区交通及通信也会造成很大威胁,对社会经济发展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会造成我国整体发展水平降低。因此,为能够有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政府在人力、技术及资金方面均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对于重大灾害地区应当设置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预测,从而使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均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使社会能够得以和谐发展。
2.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分析
2.2.1地质灾害调查区的建立。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为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地质灾害,使由于地质灾害而导致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在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相关部门应当将地质灾害调查区建立起来,同时应当安排专业调查小组对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的气候特点以及地质地貌特征进行研究调查,从而对地质灾害发生进行准确预测,并选择相关紧急应对措施,同时应当依据地质灾害实际特点实行等级划分。在专业调查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之后,可对不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的时间频率及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并且选择有效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范,从而为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效依据。2.2.2地质灾害警报装置的建设。为能够对重大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防治效果更好进行分析研究,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应当注意设置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其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预警管理与预警技术,利用先进检测技术检测灾害,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对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时采集,并且报告给有关部门,同时给予灾害报警预示,从而将解决对策及时给出,使发生灾害频率能够得以有效降低。2.2.3建立并健全搬迁机制。若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发出灾害预警,有关部门应当对灾害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其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波及范围及其危险等级,若灾害波及范围比较广,并且其等级比较高,则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搬迁措施。有关部门应当对灾区居民合理安排,使其能够有组织地搬出危险区域,使其达到预先设置的安全区域,从而使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使地质灾害所导致损失能够有效减少。在地质灾害之后,依据受灾区域实际特点,相关部门应当注意适时合理灾后重建,应当使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结合,对居住房间应当加强质量建设,从而使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2.2.4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综合国力已经达到较强水平,当前经济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仍在不断发展,在发生地质灾害之后可及时处理相关工作,合理进行相关各个方面操作。在当前建设灾害应急处理系统方面,其中心内容就是在严重地质灾害出现区域,在其居民服务方面应当选择先进技术,与当前人力、财力以及其资源之间实现有效结合,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逐渐建立起来,并且不断进行完善。通常情况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应急处理技术体系、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应急设备,在发生地质灾害之后,可较快进行应急反应,尽快组织相关工作达到受灾区域,实施相关赈灾活动,从而使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使地质灾害所造成损失能够得以有效降低,使受灾区域社会稳定能够得以较好维持。
3地质环境利用分析
3.1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在地质环境利用方面,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入手点:3.1.1应当详细分析工程所处环境相关地质信息,同时应当详细分析周边地区地质影响因素,在对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中相关风险及风险类型充分了解基础上,能够有效实现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因此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过程中,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可有效防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地质灾害出现。3.1.2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点在地质灾害发生率降低方面也属于重要内容。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地质灾害发生方面,人为因素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利用工程地质环境方面,应当对人与自然资源之间有效融合加强重视,在实现该目标的基础上,在人们实行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使得与利用生态环境之间所出现冲突有效降低。3.1.3在工程地质环境利用体系构建过程中,不能只评估工程方面及地质方面安全性,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地质环境利用效果得以有效提高,相关工程建设人员应当综合分析各个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还应当分析工程地质安全建设过程中相关要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有关注意事项,从而使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得到保证,使地质环境利用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2区域地质环境利用分析
在评价区域地质环境利用方面,应当注意对工程建设自身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具体而言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3.2.1对工程建设区域地质环境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及判断,并且应当根据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对所监测区域地质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工程建设可依据区域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建设。3.2.2在对地质资源进行充分了解基础上,便能够实现科学利用其他地质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对地质环境利用进行细化,可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过程中使自然资源得以更好利用,更好服务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在该过程中,对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而言,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可区别对待,这样一来,可使地质灾害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有效降低。所以,对于区域性地质环境开发利用而言,其所具备特点就是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3.2.3在调查地质环境利用过程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工作之后,其下一步工作就是对该地区地质环境实施可持续性建设。在该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研究视野以及价值思维范围内,应当对相关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积极探索,从而对发展思路进行积极创新。在分区域建设地质环境过程中,可分析探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问题、地质环境工程建设范围以及工程地质区域功能性划分等方面相关内容,从而使分区域地质环境建设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防治地质灾害基础上使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得到更好效果,促进当前社会进一步发展。
4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上地质灾害发生率正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逐渐成为一项社会性任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措施防治地质灾害。然而,在防治地质灾害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及区域地质环境利用方面选择有效措施,从而真正实现地质环境有效利用,进而对当前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10).
[2]王亮,刘长宪.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J].建材与装饰,2016,(11).
[3]张红卫.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低碳世界,2016,(14).
[4]张朝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2015,(6).
(1)岩土类型:岩土体所构成斜坡发生的滑坡,如凤凰山倒班点基地。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产生的滑坡,如油区滑坡道路。
(3)地形地貌条件: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如陈16-9井组井场。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如大路沟集输站西侧滑坡体。第二个条件是外界因素的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滑坡。主要引发因素有: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较为明显的地震;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或泄水等诱发的滑坡。如庄二联合站后山滑坡体。
2滑坡造成的后果
滑坡会造成滑坡体上地面设施处于不安全状态,随时可能造成安全、环保事故,如油气建筑物和道路的垮塌,地面管线和套管的断裂,迫使油气生产不能正常运行,不仅治理费用巨大,动辄几千万元,而且周期长,动用人力物力大。
3滑坡的预防
预防就得在油田进行建设时,现场踏勘油田建筑物、油气水场站、井场位置、油田道路等,然后勘察分析,将其避绕开滑坡体,摆放在滑坡体之外稳定的环境上,并对其周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消除滑坡隐患。
(1)组织工程勘察设计专业人员对参与油田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进行滑坡知识及常识的普及,从钻前工程的井场坐标、钻前道路,油田建筑物、油气站场选址以及油气水管道走向等进行滑坡识别的专业培训。
(2)从宏观上掌握不稳定滑坡体的形态:
①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
②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③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④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⑤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⑥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3)在道路、井场、油田建筑和油气场站等工程施工前,做好工程施工方案的交底,除合理避绕滑坡体外,一方面杜绝工程建设施工中靠山坡开挖坡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另一方面避免场地推出的土方量堆集过大,从而形成填土或堆积土新的滑坡体。
(4)对已建在滑坡体上的井场、油田建筑和油气场站,应建立长期变形观测系统,随时掌握滑坡动向,建立预警机制,适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4结论
(1)任何灾害都是可防可控的,滑坡地质灾害也是如此。因此,要从油田工程建设源头上抓起,要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层层抓起,有效建立工程质量资料档案,预防工程滑坡灾害的发生,避免滑坡带来的巨大危害。
(2)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油田工程建设水平,降低油田生产的安全风险和环保隐患,保障油田生产正常运行。
(3)严格履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确保按图施工和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