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15:42: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算方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会计电算;审计;影响;监管对策。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大量的会计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的各部门直接采集,企业内外的各部门也可根据授权,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取信息。审计环境、审计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由于审计信息化的实现步伐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步伐,使电算化审计风险与传统审计风险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别,给传统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2.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2.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审计人员是通过跟踪审计线索审核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手工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就能够从原始凭证开始,核查到会计报表,或者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账、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等。但电算化会计中,审计人员不能够直接阅读这种会计信息,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机内的数据文件。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可见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
2.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改变了以往传统审计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因此,电算化会计中的审计内容,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输出的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等。
2.3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下进行审计时,首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对于记账软件的各个模块和流程也必须要进行跟踪。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与内部控制等方面,审计人员应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
2.4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由于审计线索、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方法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手工审计环境中制定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也就很难适用。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新的工作标准,这也构成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新的审计依据。2006年,财政部了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但上述准则中,并没有专门针对电算化会计系统拟定的内容,因此审计单位必须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和总结适合新情况的审计标准和工作规范。
2.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电算化审计总是人机审计。在这一审计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审计人员。但由于审计人员无法实施跟踪审计,审计技术的改变使原有的审计方法难以进行审计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规以及其他的审计依据,而且还应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处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懂得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当根据审计过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模块。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审计人员还应当掌握编写适合各种场合需要的审计软件,建立起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
3.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监控对策。
对于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我们应采取相应的监控对策,才能有效促进会计电算化审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加强对原始数据的审核,确保电算化系统所提供的各种输出会计信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是准确和完整的。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公司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超级秘书网
2、确保审查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定期对账做到帐实相符、帐证相符、帐帐相符以及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
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保护企业资产安全、防止由经营业务的执行和记录而引起资产的损失,防止出现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
4、针对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固有的风险,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系统处理与存储的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性,并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有效地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一切经济信息的完整、正确与可靠。
5、做好并行审计运行情况的事后评价。审计模块运行一段时间后,审计人员应对运行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处理,评价识别其缺陷并予以纠正,促进并行审计技术的有效使用。此外,还可总结并行审计技术方面的经验,为在其它应用系统中设计和实施并行审计技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蔡秀英。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8,(2)。
《计算机测配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职业能力表现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行为教学为导向。依据前述教学方法选用原则,宜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综合运用。对于任务驱动性教学单元,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来设计;对于适合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表现的教学单元,按照信息化教学设计;对于技能性较强的单元,按照职业技能训练法设计教学;对于实践性强且适合自学的课程单元,按照微课“、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总体来说,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课程各教学单元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综合运用,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教学。
1.1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倡导通过智能化教学环境、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等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计算机测配色》教学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直观教学与形象教学方法的束缚,创设信息化学习情境[11],用音频、视频、动画及智能软件等展现知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知识所对应的表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示例1:利用光学原理演示物体颜色与光的关系利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随着光线变化的彩色照片,将自然色彩现象与色彩原理结合;通过计算机软件操作,展现物体颜色随光线的变化,解释物体光谱特性的本质。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自然现象,将光与色变化规律形象化。示例2:智能化配色软件应用创设智能化教学情境。设计配色软件实现加法混色与减法混色的演示,通过人机对话训练学生配色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1.2技能训练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能训练法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其岗位能力。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单一技能性较强的项目知识学习中,如自然色系统(NCS系统)、PANTONE颜色系统的学习。示例3:NCS系统应用在NCS系统教学中,对学生进行NCS颜色操作训练,学生可以熟练应用NCS系统对任意样本颜色做出描述,掌握生产实践中使用NCS的技能。示例4:PANTONE颜色系统应用PANTONE颜色系统是目前印染行业应用最多的表色系统,认识和熟练应用PANTONE色谱,对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通过对学生由浅入深的技能操作培训,学生掌握其表色方法,学会查找使用色谱,学会将PANTONE色谱输入计算机测配色系统,掌握在生产中使用PANTONE色谱的技能。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成就感,并能加深对色彩表示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1.3项目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选择任务驱动性教学单元“计算机配色”项目,按照工作逻辑制定可行动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和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示例5:计算机配色按照实际生产过程设计操作流程:客户色样录入计算机配色打小样计算机修色打修色样合格中样或大样生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按照印染企业生产过程进行项目设计,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项目,撰写项目报告并交流展现成果。
1.4“翻转”课堂———行为导向选取实践操作性较强,通过视频自学就能基本掌握的“测色”教学项目进行“翻转”教学。参照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根本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及创造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升华,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14][15][16]。示例6:测色教师设计制作教学资源、测色操作视频、微课、教学活动等;学生自主学习测色操作视频、测色微课,讨论测色方案;学生设计测色操作方案;学生测色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人工测色和计算机测色操作,进行颜色描述、评价与比较;教师答疑,与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对学习及实验操作进行交流、分析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测色知识与操作进行总结提炼。
2结语
2.1高职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方法的选用应该灵活多样,呈现立体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2.2充分应用现代化手段,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结合项目教学设计“微课”“、翻转”课堂等,实现教学信息化,创新教学模式。
2.3行为导向教学,教与学紧密“耦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工程建设中,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 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达到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 使之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既快又好地做好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本人根据工作实践,论述了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问题和方法。
1工程造价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结算定额存在不合理性
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是需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系统的建筑工程知识,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水平高低,总是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差,如:定额换算不合理,由于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不断增多;定额子目中的工作内容表述不清晰;因缺少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致使结算定额或补充定额含有较多的不合理性。
1.2 在工程结算时,出现高估冒算现象
目前,高估冒算现象在工程结算时较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收入,不是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创造社会信誉等方面入手,而是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的提高工程造价。
1.3设计变更多,工程量计算出现误差
由于工程设计变更多,且项目频繁,使计算过程复杂。容易重复计算,计算的基础不一等均容易造成错误。
2 原因分析
综上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极少数的结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不过关,以致计算“失真”。
(2)施工单位顾虑结算卡得太紧,送审结算是建设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审核的,建设单位的主观愿望是核减核增的额度来收取业务费,这自然形成施工单位加大水分多报的可能。
(3)工程量计算方面:工程量的计算是依据竣工图纸设计变更联系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来编制的 是结算编制的基础。工程量计算误差主要包括;没有执行定额中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取。在定额中子目录再次计算,计算单位不一致而造成工程量的小数点错位等。
(4)材料价格方面:主材的型号、材质在设计中不明确。除省规定的材料价格外,还有大部分采用的是市场价,这也影响了结算的造价。
(5)费用计算方面。不按合同要求套用计价程序。工程没有达到约定的文明施工程度却按约定计算文明施工措施增加费用。
3 工程造价审核的内容
3.1工程量的审核
(1)工程量的计算应力求准确,在计算各分部的工程量时,各分部有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掌握计价表子目中所包含的工作内容,清晰子目换算规定,审核工程量的计算单位是否与套用的定额单位保持一致等。例如:如建筑层高大于3.6m时,顶棚需要装饰方可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方可计取支模超高增加费。
(2)审查变更项目、签证、核准工程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在审查设计变更时,应审查该变更是否有合法的手续和依据。对现场的经济签证应首先定性审查。1)造成费用增加的原因不是承包商的。2)合同规定的不应由承包商承担的风险。3)与合同相比较是否已造成费用增加。现场签证及设计修改通知书应根据实际情况核实。如果在一部分已施工完毕才通知要变更的,就应计算返工费,如果还未施工便通知变更的,按变更内容计算工程量即可。
3.2 单价套用的审核
(1)工程造价定额具有科学性。单价套用的审核是审核其套用定额是否合理和准确,工程项目有否重复套价。如果是投标工程,则审查其单价是否与投标报价的单价相符,计价所完成工作内容是否与投标综合报价描述的工作内容相一致。
(2)审查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费占很大的比重,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左右,由此可见材料价格的高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材料价格审核过程中,一定要有据可查,主要审查材料价格的采用是否与施工合同约定时间一致,对于特殊的材料设备,是否办理材料价格采购签证及品牌认证手续,目前市场上的伪劣产品较多,就是同一种合格产品,不同的厂家和型号,价格差异也比较大。特别是一些机械设备,进货前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其购置发票必须要建设单位签证。如有投标报价,必须与投标报价时承诺的品牌等级相一致。
3.3费用的审核
取费应结合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投标书等来确定费率,审核时注意如下一些问题:审查执行的取费是否在工程费用适用范围内,例如在一个单位工程内挖方或填方超过5000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土石方工程,就不能按建筑工程取费,而应按大规模土石方工程取费,同时审核所取的各计费费率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数还是以分部分项、技术措施项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为基数,对于费率下浮或总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时要特别注意变更或新增项目是否同比下浮等。
4 工程造价的审核方法
4.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按照工程图纸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文件、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相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 投资不多的项目, 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
4.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项目进行审核的方法。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大的工程中,应主要审核路面及各结构层的工程量和单价,如有大量土方工程,应作为一个专项进行审核。这些费用项目计算方法较简单,但一旦算错,对造价很可能会产生大的影响。
4.3对比审核法
对比审核法:是指将现有工程和其它工程的经验造价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再针对这些分部分项进行重点计算的审核方法。这要求审核者要在总结分析其它工程造价资料的基础,找出同类工程造价的指标、综合单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问题。
4.4分组计算审查法
分组计算审核法:是把工程造价中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与其它分项工程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审查多个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核速度快,减少重复计算量。
在用对比审核法审核各分项综合单价时,也可考虑用分组法。如一般把底层建筑面积、底层地面面积、地面垫层、地面面层、楼面面积、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涂料面层编为一组,先把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算出来,其他分项的工程量利用此基数就能得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科技创新导报,2010
关键词:房地产业;企业开发;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89-01
一、前言
房地产业中相关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企业不同,它需要对复杂的企业数据进行合计计算,这些数据往往比较繁杂,分析难度比较大,所以在计算时难度也就会大大增加最终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房地产企业不能够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稳定,降低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所以在针对发地产企业面临的问题时,要着重考虑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促进我国发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使房地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让居民在买房时对它更有信心。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房地产业企业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不科学
在现今我国对房地产业的会计核算的规定中,没有对会计核算做出比较明确的核算办法,这就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企业会计核算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惑。所以房地产企业在执行我国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时,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增设企业所需的会计科目,从而来适应企业核算的特殊需求。但是在开设这些会计科目的时候不能够影响到企业对外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于我国会计核算科目的不科学性,执行的标准不统一,最终导致会计核算的结果不准确。
(二)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标准复杂
房地产产业的收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对房地产业的自行开发和销售收入,另一种是事先与买房者签订好的合同收入。但是,对于房地产企业自行开发设计的销售收入来说,它的收入确认标准比较复杂。正是因为房地产业的开发的投入资金量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所以在企业进行销售时往往会采用预售和分期收款销售两种方式。在这样额的销售方式下需要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制定标准。例如有的房地产企业对企业收入进行核算是在收齐房款后进行收入确认,而有的企业则是在房屋产权过户以后才进行收入确认,这样就会出现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标准的混乱,影响到发地产业的正常发展。在我国国家发地产的相关规定中指出在房屋交付买主使用之前如果房屋存在的开发风险问题则需要房地产企业对其承担责任,如果经买主确认验收房屋之后,其房屋开发的风险也就准让给了买房者,所以企业在进行相关的收入确认时要降低自身的风险,应该在将房屋产权交付之后并由买者验收后再进收入确认工作。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有比较搞得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三)房地产企业现金信息不完整
房地产企业的现金信息的流动可以为企业资金生的周转提供服务,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企业现金的流动数量单位也不相同。在企业进行投资的时候,现金的流量单位是企业,而企业进入到经营环节时,现金的单位就变成了所要开发的项目工程。房地产投资是一项投资工程量比较大的产业,它的开发周期比较长,资金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这也就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量单位以企业为主。然而由于企业对现金管理缺乏相关的完整信息,对资金的流动情况掌握不够全面,最后不能够为投资者准确的投资数据。房地产企业现金信息的不完整性会对房地产的会计核算中对数据造成影响,进而给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所以要重视现金信息的完整性。
(四)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风险
在我国房地产业不断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业中的运用,更是加大了产业中的风险。在这些风险中包括项目开发的风险、工程质量的风险、政策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使房地产产业的会计核算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加强对房地产业会计核算的管理,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更为条理化,进而能够降低其企业的会计信息中的风险。
三、应对发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发地产企业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在进行企业会计核算的体系时,要首先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计算方式制定严密的计算方案。在实际的计算中不同的房地产企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在这样混乱的计算中,会对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影响了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我国相关的规定要求企业会计职权的明晰性,所以建立了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后,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明晰,能够增强企业财务的透明度,进而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措施,更利于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二)建立明晰的企业收入确认标准
由于企业收入确认标准的不明晰化,许多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收入确认时采用不同的标准,所以必须对企业收入的确认采用统一的标准。企业首先应该整理出有关房产租金收入,然后对其成本进行计算,最后再对房地产的租金和使用权进行评估然后将房产权交付给买房者。在这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完成之后,就可以对企业的收入进行最终确认。建立明晰的企业收入确认标准能够降低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建立明确的信息披露系统
在房地产企业进行产业建设时,需要企业增加对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在进行发地产开发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房地产的土地成本又在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样就不能在市场中很好的应对土地价格的变动。但是,建立了明确的信息披露系统之后,企业就能够从客观上披露企业开发的相关过程,把握住开发中所用的资金,为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
四、总结
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信息展。完善的企业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完善的披露制度,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为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蔡永东.浅谈房地产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措施[J].科学之友,2010(30):58-59.
关 键 词:临摹 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业设计
临摹,是书画艺术领域常见的一个词语。在世界各国,临摹一直是学习古典书法或绘画技法,是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的主要途径与手段。笔者借用临摹的“借鉴”和“继承”之近意,着重于讨论一种“模仿”设计学习方法,而临摹的内容也非书法和绘画,而是扩展为所有视觉形象。计算机辅助设计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笔者主要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而展开讨论,讨论的对象则是设计绘图软件。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设计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的关系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工业设计的技术手段,改变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另一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开辟了工业设计的崭新领域,先进的技术必须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才能使技术人性化,真正服务于人类。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设计创作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设计运作方式受到了挑战,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学习计算机绘图就成了当今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wWw.133229.COm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种类越来越繁多,版本不断地更新,对应的命令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有智能化的趋势,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但对于初学者,面对繁多的命令,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还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快速入门之后能够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创作。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软件的学习是为了软件而学软件。而软件毕竟只是一种手段或者工具,软件应该是为设计服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辅助”二字也是这样而来。对于学设计的人来说,软件的学习应该跟设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软件的特色,使得学习每个命令都能够知道其实际的用途;另一方面,软件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有些教材或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都是偏重于步骤和结果,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往都没有明确交代。学员大都会“按部就班”地做,以至于有些学员学完以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结果是学了容易忘,而且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当面对其他的任务时,就不知道该用什么命令来完成。所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相当重要的,除了要教会他们用一些命令,同时也要知道应用这些命令的原理。这里的主观能动性指的是学生掌握了书中的知识以后,结合自己的设计理解,应用其进行再创作。因此,学习软件也应该有主动探索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克服上面两点呢?“临摹”是有效的方法,它既能够跟设计结合起来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临摹方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
临摹的原意前面已经提过,这里讨论更多的意思是在于“模仿”。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表现的不同要求,笔者把临摹的方法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个是二维平面;另一个是三维立体。
首先是二维平面。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就是应用平面设计软件绘制二维效果图。经典的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以及coreldraw。那么怎样体现软件的设计功用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以工业设计专业的二维效果图为例,我们要求学生每人绘制一组产品效果图,二维效果图就是以工程制图原理为依托,包括主视图、顶视图、侧视图、底视图、后视图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视图,但要求是必须在三个方向视图以上。我们找来了产品的图片,让学生去临摹。这些产品的图片可以是真实产品的照片,也可以是成功产品效果图的案例。临摹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提供的图片是完全符合工程制图分布规则的平面视图,如图1;二是产品的透视立体图,如图2。当然也可以是可触摸的真实产品。虽然提供的是两种图片,但最终绘制的都是平面效果图。第一种情况是完全按照提供图片进行临摹绘制,第二种情况则是需要自己去分析,然后按照平行投影的原则把它画成平面效果图。很明显,第一种情况要比第二种情况简单一些,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进阶。第一种情况我们临摹的是产品的造型、材质、细节和光影效果。第二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上更需要自己去观察、分析和归纳。从临摹当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的知识:第一,平面效果图的表现技法,这些技法最主要的就是光影效果的表达。通过提供的图片进行临摹,我们可以知道高光和暗部怎么处理,材质的质感怎么表现,等等。第二,通过临摹优秀的产品,我们在刻画产品造型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别人的设计优秀在哪里,细节是怎么处理的。其实临摹的过程也是产品赏析的过程,但临摹要比单纯的赏析深刻得多,临摹能够使产品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当中。如果学生能够不断地临摹,那么他们的设计水平是可以不断提升的。也许临摹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会限制思维的扩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在临摹的同时可以夹杂一些自己的创意元素,类似一种改良设计,改变产品的局部和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一种引导,从一个比较基本的层面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这里也要提到一点,在一些非重点高等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引导的教育比拓展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有时候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不知道怎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那么从临摹优秀的产品设计当中,学生就能够慢慢积累出设计的经验,为以后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三维立体。三维设计软件常见的有rhino和3dmax。不论哪个软件,最终都是要把三维的模型转化成二维的效果图。三维绘图临摹的也是优秀产品,并且在制作效果图中模仿优秀的商业摄影效果,参考它们的灯光和构图。实际上,三维辅助设计就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进行设计,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虚拟摄影环境对于效果图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在临摹过程当中,尽量把产品的每个细节都表现出来。第一,模型的构建虽然是临摹现成的产品,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讲究的探索过程。例如产品的尺寸比例关系、曲面的弧度变化、倒角的大小等,都需要自己在软件中来控制和把握。而且模型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讲究的技术活。第二,模型构建完毕,需要赋予材质和灯光,这个时候就要仔细分析一些商业摄影当中的灯光表现方法,例如灯光的位置、反光板的应用、整体构图等。所有以上这些操作都应该是脱离书本的,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命令和对产品的理解完成任务。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软件各个命令的印象,又学会了如何去表现产品的细节。
总结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都是非常强大的,功能并非是单一地为哪个专业服务的。而我们在学软件的时候应该有这样一个原则:结合专业实际,实用至上。也许我们并不能把软件的所有命令都学会、学精,但关键是我们能够学会那些跟我们专业有关的大部分功能,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求拓展。临摹不是简单地拷贝,也不需要做到精确地复制。这里讨论的临摹方法是有所创造的,是需要探索的,所以也不需要担心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通过临摹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知识的精髓。临摹更是一种引导的学习方法。既然设计可以从模仿开始,那么学设计也可以从临摹开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招标预算审核 工程量 套用单价 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招标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招标中限制,将政府投资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都纳人其中进行集体统一管理,统一招标投标的程序和手续,明确招标投标方式,审定各项工程评定主要方法,而各地的评定标方法各有差异。例如:评审法,合理低标法,二次报价法,议标法,直接发包法。但有一共同点即招标确立标底,报价受国家决定额标准的限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中标者。而理论上最优,实际中可行的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未能全面推广应用。因而在招标投标中,投资成本偏高,滋生腐败和暗箱操作,操作过程人为复杂化,招标各环节的交易成本无法降低,同时还使施工企业安于现状,不图进取。
2、工程造价审核的内容
2.1 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的误差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正误差常表现在土方实际开挖高度小于设计室外高度,计算时仍按图计。楼地面孔洞、地沟所占面积未扣;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未扣;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等;正误差表现在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项目的遗漏。因此对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一是分清计算范围,如砖石工程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混凝土工程中柱高的划分、梁与柱的划分、主梁与次梁的划分等。二是分清限制范围,如建筑屋层高大于 3.6m 时,顶棚需要装饰方可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方可计取支模超高增加费。三是应仔细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相符,防止计算错误产生。对签证凭据工程量的审核主要是现场签证及设计修改通知书应根据实际情况核实,做到实事求是,合理计量。审核时应做好调查研究,审核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能见有签证即给予计量,杜绝和防范不实际的开支。
2.2 套用单价的审核
1)对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设计图纸标准是否要求相一致,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等。其次,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如块料面层下找平层;沥青卷材防水层,沥青隔气层下的冷底子油;预制构件的铁件;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设施。在采用综合定额预算的项目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特别是项目工程与总包及分包都有联系时,往往容易产生工程量的重复。另外,定额主材价格套用是否合理,对有最高限价的材料的定额套用的规定等。
2)对换算的定额单价的审核:除按上述要求外,还要弄清允许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
材料或机械中的全部还是部分?同时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采用的系数是否正确?这些都将接影响单价的准确性。
3)对补充定额的审核:主要是检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及机械台班单价是否合理。
2.3费用的审核
取费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结合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投标书等来确定费率。审核时应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费率计算是否正确;价差调整的材料是否符合文件规定。如计算时的取费基础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为基础。对于费率下浮或总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时特别要注意变更或新增项目是否同比下浮等。
3、工程造价的审核方法
3.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3.2 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3.3 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计算,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
3.4 分组计算审查法
分组计算审查就是把预结算中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把若干分部分项工程,按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进行编组。利用同组中分项工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计算基数的关系,审查一个分项工程数量,就能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如一般把底层建筑面积、底层地面面积、地面垫层、地面面层、楼面面积、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涂料面层编为一组,先把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求出来,其他分项的工程量利用此些基数就能得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3.5 筛选法
筛选法是统筹法的一种,通过找出分部分项工程在每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工程量、价格、用工的基本数值,归纳为工程量、价格、用工三个单方基本值表,当所审查的预算的建筑标淮与“基本值”所适用的标准不同,就要对其进行调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查速度快,发现问题快。但解决差错问题尚须继续审查。
4、结语
只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每个环节都采用了精准的计算方式,合理的投资评估,才能提高工程招标的预算审核和投资的效益。
参考文献
英文名称: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湖南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湖南省自动化学会;湖南省计算机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6199
国内刊号:43-1138/TP
邮发代号:42-27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
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
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