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与体育教案

健康与体育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7 15:42: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与体育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健康与体育教案

第1篇

授课班级:255班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5日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结合中学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施能力。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发展跑动作速度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感。

3、培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人教版水平二的要求设计的。通过多样的跑、跳跃练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些情景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本课时主要是依据教材选取了50米、30米、各种跑的情景游戏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255班45名学生,学生跑的素质普遍较好,而且学生对快速跑的学习热情高涨,能积极参与练习,但是学生对跑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少,比如起动反应动作、怎么样才能跑的快、接力跑游戏中的技巧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传授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跑的知识。

五、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快学生快速跑反应;

难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六、组织与方法

本课首先通过汶川大地震故事为引导话题在通过争当逃生勇者为情景将学生带进跑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快速跑的重要性和对快速跑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速跑的技术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部分;起跑是为了摆脱静止状态,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起动以后保持低重心;起跑后的加速跑,在摆脱静止后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的速度;途中跑是为了保持较高的速度尽量做到少减速;冲刺跑要求有较强的冲刺意识,身体前倾并且快速的通过终点。

1、运用游戏法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创设游戏和比赛的情境,让同学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整堂课同学在快乐的游戏中拉开了序幕: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课的主题,“刘翔是跑什么项目?”、“哪位同学知道做好站立式起跑的关键是什么?”“反应迅速、快速启动”。然后抓住“反应迅速”是做好起跑的关键,安排了“叫号跑圈”和“猜拳跑圈”的热身小游戏,既起到了锻炼反应能力又预热了身体,使同学身心完全投入到课堂里。

2、鼓励同学亲身体验,比赛气氛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让游戏伴随着同学学习与活动是体育新课标的一种尝试,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同学活动、体验、心情都能达到锻炼过程。在同学试做一次站立式起跑后,针对发现的错误动作,马上用口诀的方法让同学复习动作过程。“两脚前后站,两臂正相反,前脚稍蹲,后脚成弓,上身前倾。信号一响,摆臂快,后脚蹬地比箭快。”这样既记住了要领又饶有趣味,重复了多次练习后心里还是很高兴。接着用不同姿势的起跑再次提高同学的练习兴趣,又锻炼了同学的反应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活动量。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巧夺体操棒”的游戏,边巩固起跑动作又有角力对抗,同学更加感受到起跑迅速的重要性。

3、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教、学互动其乐融融。为了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请同学当起“小裁判”,在做示范和练习时同学尝试发令。设计不同信号的起跑练习。如在小组合作、玩“巧夺体操棒”游戏时,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让“小裁判”做出公正判决。

一堂课下来,收获很多,但也找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第2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汉江路小学、同仁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分析

 

1.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根据调查,显示了被调查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64.1%的学生选择了平时关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说明学生渴望学习和掌握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的调查:有44.3%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生命安全教育,但不是经常性、固定化的生命安全教育;有48.1%的学生却认为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有关生命教育知识和逃生的技能。因此,这就产生了学生渴望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技能与学校教育力度不够之间的矛盾,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2.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相关课程”,占40.5%,而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获取安全知识的选择也分别占到了20.1%和22.5%。说明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把已有的、零散的安全教育整合成为系统的、规范的体系。

 

3.学生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从对如何使用公共场所灭火装备的调查,可以看出有4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公共场所设置的灭火装备。对于如何从着火的宿舍逃生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在回答“宿舍发生火灾,烟雾很大应该如何逃生”时,36.1%的学生选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爬出宿舍”,这是正确的做法。对于“如果身上着火,可以快速奔跑或用手拍打”这一做法的判断,居然有64.2%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也比较差。

 

4.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形式。调查显示,学生在学校接受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培训讲座”,占29.3%,“观看教育录像”,占23.4%,“学校宣传画”,占27.6%,“实习演练”,仅占13.8%。我们可以分析出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还是以讲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因此,各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二)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

 

1.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来教授,更没有系统的学习结构和框架。

 

2.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4.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不能完全的体会出生命安全教育对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缺乏实际操作性。

 

(三)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1.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要与社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源。2.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3.加强体育师资培训。4.充分灵活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设施。5.学校定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运动会。

 

三、结论

 

(一)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

 

(二)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四)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性。

 

(五)之所以呈现以上特征,是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第3篇

[Abstract] the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ealth first"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new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ecurity "health first", the duty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lso is each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do. To prevent injury accidents in physical and health teaching, ensure the safety of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 unique teaching tasks, but also strengthens the student physique, promote health, an important guarantee system for teaching work. As a physical teacher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actively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 careful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careful preparation, take the class seriously, careful design, strict management, to create a safe and harmonious sports classroom atmosphere.

[keyword] sports and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afety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素质教育是体育与健康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指导思想,而体育与健康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主导潮流。

学校体育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的体育参与和体育能力。现代社会的学生不但要学会社会适应,更应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练习的安全,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是体育与健康课特有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系统地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的备课,认真上课,精心设计,严谨管理,营造和谐安全的体育课堂氛围。

为了能高效安全地上好一堂体育与健康课,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供选择,我们应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还有季节、气候等因素去安排教学内容,在综合上述因素中,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想象,要周密考虑,合理安排,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充分了解学生。学期前,上课前,我们都要先了解自己所任教的学生情况,尽可能熟知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守纪情况等,这样,可以为我们备课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我们上课打基础。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体育教师应针对上课内容及学生情况,去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步骤。要加强预见性,预见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这样,我们可以较好地去组织、驾驭课堂,有效地实施教学,有效地防范伤害事故发生。同时,要求学生要主动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既往病史;另外,锻炼是为了健康,当身体不舒服时不提倡坚持锻炼,要主动请假。3、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好课堂常规。学生参加体育课,都是在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他们生性好动,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所以,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把安全第一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对安全锻炼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伤害事故,如何进行预防和自我保护。另外,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保证体育课安全进行的前提之一。体育课上,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并努力要求学生做到,切不可忽视组织、纪律性的要求,更不能放纵学生,要及时发现、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人和事。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得以落实,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才能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就能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4、做好准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体育课上,老师非常注重准备活动,但学生往往不重视、不配合,这样在身体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我们的同学一定要对准备活动有新的更清晰的认识,让自己在充分活动好的情况下参加体育课的练习。 5、课堂运动负荷安排要合理性。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在不断适应中锻炼身体。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时,学生得不到锻炼,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专业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有张有弛,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6、认真做好整理运动。

激烈运动后的整理运动必不可少。整理运动有助于血液返回心脏,促进运动中代谢物的排出,加速运动后的体力恢复。通过舒展肌群,还可以消除肌肉痉挛,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7、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场地、器材是上体育课的必备条件,能否保证这块安全,将直接影响课堂能否安全进行。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避免场地不整,有障碍物等隐患出现。布置场地器材时,首先要考虑合理的空间位置,防止相互拥挤相撞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每次上课前,首先要对场地、器材本身做一次安全检查,要防止因器材本身安全隐患而发生伤害事故。 8、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实际工作中,伤害事故是难免要发生的。因此,我们就必须掌握一些急救方法,争取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开展救治,阻止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也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专业体育教师都应该掌握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如果遇到也不要惊慌,首先开展急救,同时应尽快通知校医、学校等,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为了使体育与健康教学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我们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和谐的氛围下有序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参考资料

第4篇

摘 要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及影响,对于还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小学生而言体育教师就更应注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不易察觉的小隐患。

关键词 小学 体育与健康课 教学 安全小隐患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和锻炼为主的身体活动,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体育本身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教学对象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学中引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一次观摩小学体育课中对安全隐患的问题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一次,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到某小学去观摩体育课,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统一的学生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安排了一项跳绳接力的内容,学生们积极投入,只见绳子往前甩、学生飞快往前跑,而学生们佩戴的学生证、红领巾却直往后拉。通过这次课可以看出,很多体育教师在组织设计体育课时对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如场地、器材存在的安全会引起充分的重视,但对一些不易察觉的小隐患往往没有考虑到,对于还没有足够安全意识的小学生而言这些小隐患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问题。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哪些物品可能存在安全小隐患,以引起各位同行的注意。

一、学生证。学生证是学生的身份证明,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进校佩戴学生证以确认学生身份。但没有意识到在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及上体育课时会产生的隐性安全问题。首先学生证本身有带子系于学生脖子上,学生在进行身体活动时带子就有可能缠绕在学生的脖子上,有的甚至在跑动过程中会受到外力的拉扯而使学生摔倒、受伤;其次,学生证的外壳是用塑料制作的,其边缘较硬,学生证会因运动而引起不规则的摆动,过大的摆动幅度可能会使学生证的边缘划伤学生的脸及其他部位。

二、红领巾。能佩戴红领巾是小学生比较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但是在体育课程中红领巾也会给体育教学造成一定的安全影响。因为红领巾也是系于学生脖子上的,如运动时不加以注意或动作姿势不适宜也极易引起缠绕、拉扯以致摔倒等情况的出现。

三、眼镜。据最新抽样调查统计,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小学生的近视率为28%,这部分学生在上体育课佩戴的眼镜就有很多的不便和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在进行篮球、跑步、跳绳等内容的教学时会出现传、接球过程中由于位置不对而导致球体砸到脸上及眼镜上、跑步及跳绳过程中眼镜脱落等情况,有的甚至会因摔倒眼镜摔坏而发生更严重的伤害事故。对于这部分学生体育教师应给予特殊的关注,多引导他们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女生头上的小发卡。小女孩都爱美,很多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漂亮,都会在小女孩的头上别上各种各样的发卡等装饰物,殊不知这些小发卡也是体育课中存在的安全小隐患。小学生比较好动,对各种运动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其中,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摩擦、碰撞等,这些小发卡就会在不注意的时候划伤其他同学。

五、手指甲。小学生的自我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有的小学生不经常剪指甲导致指甲过长,一方面在运动过程中自己的手指容易受伤,也会伤害到其他的同学。

六、口袋里的小物品。现在的小学生文具、玩具、零食比较多,有的学生喜欢将这些小物品放在口袋里,这些物品有的比较硬,有的有突起的边缘,如果在运动中发生碰撞或摔倒那么口袋里的这些小物品就会伤及到学生。

对于以上的这些安全小隐患,体育教师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平时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的着装规范和安全教育,应督促小学生随时注意自己身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积极杜绝这些安全小隐患,从而在根本上降低这些安全小隐患的发生率。在课中体育教师除了要检查学生常规着装、场地器材外还应将检查这些安全小隐患也作为常规工作来做。

体育课应使小学生自由自在的在玩中学,孩子的着装应该是无拘无束、轻松安全的,教师除了要积极预防一些明显的危害小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应同时关注到这些安全小隐患,以保证小学生在体育课中放心的学、开心的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为己任,使学生逐步形成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救自护的能力,形成应对日常生活中突发的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从而保障中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明生.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教育革新.2012(07).

第5篇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生命安全教育 健康第一

一、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从1996年起,国家把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7年国务院又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大模块。要求学校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程中逐渐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班、团、校会、专题讲座、参观和实战演练等形式,多方位、多途径、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的知识,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保障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能。《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中把“健康第一”作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把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知识、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等”。[1]然而,当我们看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中有5335名学生因来不及逃生或不会自救而最终遇难;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育才中学学生下楼梯时,一同学跌倒,结果酿制了8人死亡,26人受伤的惨剧;2010年11月29日,悲惨的一幕再次上演,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也是因为一位同学下楼梯摔倒,导致近百名学生受伤。如此灾难一次次发生,令我们深感痛心,感叹生命的脆弱,但又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学校会一再发生这种灾难?学生的应急逃生技能为何如此低下?他们的生命安全意识为何如此淡薄?

一幕幕悲剧发生的背后必然会有各种层面的原因,从体育教育的角度而言,可以说是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是日常教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背离。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秉承传统的生物观理念,强调“增强体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人文关怀。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学生缺乏实践性的操练,或者仅仅强调了运动本身安全常识,没有涉及应对突发灾害时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一旦遇到突发危急情况,就仍然无法正确应对,最终导致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惨剧。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遭遇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时所需要的应急和应变知识与能力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保护与安全防卫能力,从而避免人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侵害。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安全防范知识,而且要进行安全防范技能的实际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就是人的动态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回归生命本源体验。生命安全教育就应该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以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达成人的生命的本源回归,体育教育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最具体的体育实践创造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引导学生展示生命的魅力,使生命通过体育教育而获得自身的透明性,体现自身生命质量的完美性和完整性。[2]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把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通过学校体育独有的优势,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或出台相关文件,把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育中,尝试构建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变零散的被动式的安全防范教育为系统的全方位的生命安全教育。同时,学校要把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考核和体育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中,奖励在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实施较好的教师,树立先进,榜样示范,不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其次,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宣传,通过黑板报、专题宣讲、校园广播(电台)、知识竞赛、主题运动会等形式,向师生们宣传生命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生命安全教育入耳、入心,成为师生生命的一种自觉。

(二)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水平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和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例如,请公安民警给学生作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请消防队员给学生讲解火灾预防知识和进行火灾现场自救演练,请医院的医生给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疾病的预防和食物中毒的救治,等等。从而把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助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提升从业技能。

教师是第一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中学的许多体育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岗而来的,有的教师即使毕业于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但是由于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课程内容很少涉及生命安全教育,因此,当他们走上教学岗位后,对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再加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新兴门类,还没有明确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导致体育教师在践行生命安全教育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教什么,如何教。为此,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新课程理念的解读、课堂教学规范、运动技能的掌握上,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培训,让他们了解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内容、目标、评价措施等,也可以编写或开发相关教材资源,使得体育教师有章可循。

(四)加强学生自觉性教育,促进自我学习。

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知识,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与心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则必然会导致学生不配合。毫无疑问,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法,教育的理想效果将不可能达到。因此,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建立起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学习行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种生命教育的载体,生命安全教育就是体育教育回归生命本源的应然。只有体育教师真正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生命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

随着社会的进展,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无不渗透到船舶和船员队伍中,致使船员在承受着职业上传统压力的同时,新的压力在不断地增加,双重压力不仅比陆地上的人们来得更大,更影响着船员的身体、心理和生命的健康和安全。

一是工作的压力

海员职业的流动性,他们长年累月转战在世界各个国家和港口,承受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差,更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海员职业的风险性,它是由大自然恶劣的气象海况――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大雾迷茫、小渔船密集、狭水道航行以及设备管理、维修保养工作中、操作上的难度所形成的。海员职业的独立性,工种的不同,个人有个人的职责要求,一般情况下需要自己独立处置。

船舶报务员、医生、厨工、二水、机工减员后,一般船舶为22人,而相应的工作势必由在船人员承担。港口国检查、船旗国检查、保安检查、安全大检查、体系的内外审核等要求高、频率快、变化多、范围广、处理严。船舶在日常工作量本身就很大的情况下,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来做好航行安全、设备维护和迎检准备工作。

二是学习的压力

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集装箱船舶,无人机舱、电子海图、配载仪、电脑应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冲击着过去老的一套操船技术、设备管理和维护等。国际国内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地颁布和修订、新增检查的项目、体系不断地完善,都需要不断地学习,知识更新。

三是生活的压力

过去船员攒钱主要用于吃穿日常开销、造房子、子女上学和成家等。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买房买车,贷款还款,子女上贵族学校,成家费用、旅游费用的上升等这些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已越来越成为生活的需求,加上家庭中一旦有人生大病、长病那就是雪上加霜,家庭负担更重,工资的增长与物价的上涨节拍差异,支出大于收入等等都汇集于船员的生活压力。

集装箱船舶周期短,往返航次最长的也不过为77天。周班轮、短航线几天跑好几个港口,半夜开半夜到,靠离泊几乎需要全船出动,正常的生活规律、作息时间、生物钟被打乱,该休息的时候得不到休息,过度紧张的情绪得不到缓解。工作环境的特殊、工作条件的艰苦,船员与陆地之比的优势不仅失去更成为倒挂,更增添了生活的压力。

四是人际关系的压力

船员长年处在封闭、噪音、高温、颠簸的环境中,容易引起烦躁。同时在船舶十分有限的空间工作、学习、生活,相对来讲与外界隔离,人际交往即单调又枯燥,天天碰见的是几张老面孔,刚上船还有较多的话题,时间长了,信息的滞后和闭塞,加上当班的、休息的,那交往的话题就更少了。

船员来自不同的城乡,有着不同的经历,对社会对人的不同认识与看法,在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上存在的差异阻碍着船员的交往,内向的人更不愿意与人交往。一旦遇到不顺心事,或者是受到批评,或者是工作中的困难,或者是家庭、朋友之间带来的问题,无处去说,无人商量。更有一些人背后议论,说三道四,相互猜疑,更增添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人际交往的难度,缺乏相互间的沟通、理解。

解决的对策:

一、身体素质教育七法

船员常年在海上颠簸,要经受晕船呕吐、新鲜蔬菜等吃得较少,地气沾得少,劳动强度大,遇到抢修设备有时需要连续作战,时差、季节颠倒,缺乏锻炼等各种因素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没有强壮的身体,是难以从事和胜任船员的职业的。要使广大船员自觉地投入到船员素质教育中去,变被动为主动,使船员有着强壮的体魄适应高强度船舶工作的需要。

具体实施好身体素质教育七法:

1、配备健康保健知识丛书。精心选购适合船员的健康保健知识丛书,使船员从书本中懂得健康保健知识,针对自身的情况,掌握保健的方式方法。

2、实施健康饮食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船舶现有的条件下,调剂好伙食,进行船舶适合、船员需要的体育活动。

3、建立健康备忘录。每个船员要认真填写备忘录,以便船舶掌握船员的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关注。

4、建立船员心理疏导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及时心理疏导,使船员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豁达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性格。

5、建立在船体检日。每月或者每周进行船员在船体检一次,登记于船舶自建的病例卡。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船员重点跟踪,提示按时吃药,安排适当饮食进行调理。

6、互动式交流保健常识。每个人或多或少在书本上、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保健常识,尤其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实施的一些有效的保健方法,可以互动式交流。

7、积极开展强身健体活动。充分利用船舶现有的条件、现有的场所,因地制宜,因人而易,船员喜欢的,开展强身健体的活动,要想方设法为船舶、船员开展活动提供财力、物力的支持,使强身健体成为船员的必修课。

二、心理健康教育六法

船员既有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一些悄悄来到的变化,船员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周围人也往往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帮助他们渡过“危险时期”。加强船员心理健康教育,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1、加强学习,培养政委成为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队伍。2、加强对船员的指导和帮助。对船员疏导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心理规律。3、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真正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4、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设心理咨询日、图书阅览室。定期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从而实现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能妥善调控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5、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

具体实施好心理健康教育六法:

1、阅读心理健康相关书籍,培养船员的健康心理,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在关键时刻等考验面前有着高尚品德、无私奉献的;一些面对挫折、身处逆境如何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努力奋斗的;一些刻苦学习,不断历练,走向成功的人物事迹,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

2、观看电视剧或影片,选择大家喜闻乐见的军事类、传记类、历史类、戏剧类、体育类、访谈类、知识类等题材,在影片的欣赏中,在雅俗共赏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健康心理。

3、开展谈心活动,政委坚持利用休息时间、晚上时间走访船员,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和掌握每个船员的思想、家庭、工作、生活等,有针对性地做好解惑释疑,化解矛盾。不仅政委要谈,船长、部门长、党员们也要积极参与谈心活动,使船员们心里话有地方说。

4、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用先进人物事迹激励自己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攀高峰。

5、谈、写、沙龙齐头并进。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经常与人沟通、交流,与自己熟悉的人交流,与自己知心的人交流。特别是性格内向的船员,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培养语言交流的能力,增加阅读,增加话题,增加沟通,增加自己在公众场合的讲话次数和表达能力,敞开心扉,展现自我。同时可以通过写学习体会、影评等方式,谈心灵感受。通过沙龙,组织有专题的交流。

6、开辟宣传橱窗专栏。船舶可根据实际场所和情况,开辟宣传橱窗专栏,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宣传功效。突出新鲜感,突出精练性。

三、生命安全教育五法

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引导船员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会自我保护,懂得尊重父母和他人,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第二阶段,引导船员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范与自救能力,能够和谐处理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遵守有关公共安全的各项规定,养成社会责任感;第三阶段,引导船员学会充实生命内涵的方法,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能够积极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具备健全的人格、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包含身体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每个船员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应关注每一位船员,引导和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强调船员结合实际探究生命的价值。把握船员生命的脉搏,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生命理念,加强生命教育,珍爱生命之存在,提升生命之价值,创造生命之魅力,是当前教育不可或缺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次的问题也迫切地摆在了面前。目前,船员的失踪案件已成为危及生命的首要原因,希望通过生命安全教育,使船员知道生命的意义为何?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从根源上了解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的真正认识。让每位船员都能尊重并珍惜彼此的生命。教育船员认识生命,引导船员欣赏生命,希望船员尊重生命,鼓励船员爱惜生命。通过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有效地培养船员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激发船员热爱生命的激情,培养船员珍惜生命,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新一代船员。

具体实施好生命安全教育五法:

1、生命与自我和谐。船员应该具备一种敢于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苦累、不怕流血的大无谓精神;一种永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一切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挡我们珍惜生命。

2、生命与他人和谐。教育船员在实现自己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同时,要学会关心人,学会爱,心中有他人。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抱着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提升应急避险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3、生命与家庭和谐。为了亲人,为了家庭,不能轻易地抛弃生命。在船员的家庭里,家人承担了各种家务、教育孩子、照顾老人,更需要船员的理解和关爱,更需要船员的精神支持。要担当起男人的顶梁柱作用,要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同时家庭也是船员的港湾。

第7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健康更为重要。

对于像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的初级中学而言,由于缺乏优质生源的带动作用,不少学生家境困难,家长迫于生计对子女疏于管教,且由于家长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发展不良,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意识弱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问题。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于此,我们尝试着在学校探索构建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个案研究。

二、“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的含义

按照近年来小升初的各初级中学学生来源分析,近几年,我市小升初招生采取的是以下程序:首先是“名校办民校”的初级中学设置考试招生;其次是第一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公办的、有特色的学校和省一级以上的中学;再次是第二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普通公办初中,而到普通公办初中的第二批电脑排位生还有20%左右较好的学生转学到第一、第二类型的学校,这里指的“非优质生源”就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在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的学生。我校是一所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生源按此分类就属“非优质生源”,也即通常所说的C类学校。

三、研究过程及初步成果

(一)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框架

学校在校长室的统筹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指导。

1.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架构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相关设施设备

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根据学校要求,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所规定的要求及目标,结合非优质生源的特点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实际情况,对三个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了全面的规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课时、师资等方面得到根本保障;同时,制定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心理咨询室软硬件的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学校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合作,专门在我校开设心理C证班全员培训,目前,我校92名专任教师中有85人经过了C证班的培训,还有4人获得了B证;同时,政教处还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主题班会评比、班会课教学设计评比,以赛代培,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师们也纷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学科教师也针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学校努力搭建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在课程上对初中三年进行全面规划,一是保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原则上初一、初二0.5节/周;同时,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专门设置“青春期心理卫生”等专题讲座或活动。初三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如“初三中考人生规划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和考前心理调适”等。二是通过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学校要求各科备组每学期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把教科书中可以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列出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每学期提交至少一个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教案。三是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每学期也要安排一定的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

2.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政教处对每周的班会课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段拟定相应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展活动。例如:初一以“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为主线;初二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主线;初三以“克服困难,向发展目标迈进”为主线,分别有“学会学习篇”“学会交往篇”“学会生活篇”“悦纳自我篇”四个专题,下设“驾驭中学的学习”“唱响自信之歌”“感恩教育”“画出人生彩虹”“心有他人天地宽”“战胜紧张、笑面人生”等几十个子标题,这样既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性地选择主题班会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3.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政教处、校团委每年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例如:2011年开展了“关注成长,呵护心灵”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评比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的比赛,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海报展,并定期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每年11月份学校还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示个人的特长、才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健康网,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本校非优质生源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2009年5月,我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由校长直接领导,心理专职教师具体负责。随后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智为学校心理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预警、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预防、预警、干预”三预保障机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因材施教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软件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我校从起始年级开始,逐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而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制度化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适性和个案研究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但部分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较大,学习适应不良,具体表现有:讨厌做作业,怕教师提问,害怕考试,讨厌上学以及不适应学校的生活等;(2)人际关系不和谐,部分学生孤独感较强,人际交往和人际冲突较多,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3)情绪自控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敏感,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

2.团体心理辅导的状况分析

我校定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例如,对学困生,级组及班主任会对他们进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情绪的相关辅导;针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健康辅导;初三则进行以自信、健康、科学为主题的毕业生心理调节团体辅导,务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校德育处教师何智锋和级长施捷骥对特殊学生这一群体的家庭背景与特殊心理的形成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特殊生现象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及个人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参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与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相关活动,如:2011年4月,我校初一级部分师生参加了由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承办的“雏鹰展翅,成长有我”的广场咨询活动。2011年11月19日,初一部分学生家长又参加了“同在蓝天下――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走进流花街社区大型心理活动日”活动。另外,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同志也十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例如:黄永波老校长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对新生进行校史教育和“小升初心理调适”的专题讲座,同时也为家长进行“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升学问题”的专题教育,为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和生活打下基础。学校积极通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个别交流、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近几年,由于学校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在校都能开心地学习、生活,能正确面对各种问题,近年学校非正常辍学率、违法犯罪率等均为零,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好评。

四、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在我校这样的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虽然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本校只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而且,由于编制等方面的限制,还要承担思品学科的教学任务,真正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难以保证,面对全体学生的工作难以大规模展开。而其他具有心理B、C证的教师同样要承担各自学科的教学任务,能投入到专门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相对较少,多数时间是通过学科教育渗透,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我校这一类的非优质生源学校,特殊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更显得教师力量的薄弱。所以,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在此类学校应多设置1~2个专职心理教师的编制,给予心理教师应有的地位。

2.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与优质生源学校相比,非优质生源学校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暴,放任自流,对孩子缺乏关心、教育和心灵上的沟通。在这方面,学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接下来,还要继续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互相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3.继续探讨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学校而言,特殊生的转化任务很艰巨。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家庭问题、学习困难等问题需进一步深入了解。虽然每次的心理辅导可以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但由于特殊生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可控因素出现教育反弹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能延续和持久是我们接下来要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

第8篇

关键字:外来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04-02

2008年9月,我开始担任一个由48名新生组成的一年级班主任,其中有11人是来自外省的民工子女。像所有带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一样,在孩子们未形成良好的学校行为规范之前,我经历了一段嘴巴不得消停的日子,几乎所有课间都在听“小报告”、调查分析、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中度过。渐渐地,孩子们的行为常规走上正轨了,“小报告”少了,矛盾冲突也少了。但同时,一个男孩却越发引人注意了――关于他的小报告未见减少,且每次都同出一辙,不是用拳头打人就是用脚踢人。我教给他的与同学相处之道不起任何作用。

他是外来民工子女,来自广西,现与父母同住。他平时话很少,眉头时常皱着,表情冷漠,性格孤僻。课间他基本不外出活动,就坐在位子上。当有同学经过,不小心碰落他的书本时,他一声不吭,出手就是给对方一拳;当有人不小心碰到他手肘或踩到他脚时,他依然一声不吭,但脚已经使劲地踢出去了。我每一次与他谈话时,他都气冲冲地争辩:“谁叫他(她)先碰(撞、踩等)我的!”每一次,我都耐心地引导他:对方不是故意的,同学间交往要大度,别斤斤计较,更何况对方已向你道歉了;我们要学会宽于待人,自己才会快乐。但每次听完我的劝导,他总是冷冷地回一句“知道了”,转身就走。最初,我当他的暴力冲动是由于性格内向、孤僻、自卑造成的。因此,我就经常找机会鼓励他,有时还特意安排活动开导他。

他的暴力冲动、蛮横无理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为了能尽快解决他的问题,我多次找他父母了解情况。但其父母也一样认为他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平时他与父母都不愿意多交流。从与父母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父母也经常针对他的这一特殊问题教导他,对他的各方面都挺关心的,可是依然没效果。我就提议其父母平时多与他聊天,周末多带他参加户外活动、集体活动。但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别人都已学会避着他了,他还是“本性不改”,真是一个铁打的人啊!虽然因为同学们的“小心”关于他的这类冲突事件少了一些,但是每当看到他那孤冷的身影,充满敌意的眼神,就感觉他好可怜,快乐的童年与他无关,我总忍不住想帮他。

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年级的一次语文单元考试中有一道开放题,要求学生写写自己最想对某人说的话。他写道:“爸爸妈妈,你们从小就把我一个人丢在老家,你们不爱我,我恨你们!”读完这句话,我心头一震,马上去看姓名――是他!我心头又瞬间转亮,终于找到打开他心结的钥匙了。随即,我就约他妈妈来了解具体情况。

午饭后没多久,他妈妈来了。我带她到教室外私下问她,孩子是否小时候没跟他们一起生活。她沉默了一下,红着眼告诉我:孩子两岁时,因为经济拮据,他们就外出打工了,孩子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直到可以上小学了才接来一起生活。她还告诉我,因为这事,孩子一直有怨言,说父母不爱他,丢下他不管。了解这些事后,我心中更加肯定了,孩子的冷漠与敌意就是因为心中的这个阴影造成的。我马上安慰他:“别担心,我帮你们解开心结。”于是,我让她到教室后面的餐厅等我,自己走回教室,叫这位孩子出来。当我边走边搭上他肩膀,对他说:“妈妈有话要对你讲。”他满脸敌意,加快脚步,肩膀使劲一甩,挣脱了。我又马上搭回去,俯耳轻声对他说:“老师叫你妈妈来,不是要说你的坏话,是想帮你,这几年来,老师发现你总闷闷不乐的,心里也不开心,老师想让你快乐一点。”这时,他脚步缓慢了,肩膀也不甩了。

宽敞的食堂里,静悄悄的,就我们三人,我让他们母子紧挨着坐一起,我坐他们对面。我先开口:“XX,妈妈是爱你的,爸爸也是爱你的。小时候,他们丢下你外出打工,他们也是迫不得已。那时家里穷,买菜买衣服都没钱。他们为了你有更好的生活,才外出打工的。你还小,带上你就只能一人工作,爸爸妈妈才狠心把你留在老家的。离开你,他们也心疼,也不舍得呀,孩子。你看,后来他们工作稳定了,就把你接过来了。还有,为了让你过得更好,他们就只要生一个你,不再生第二个了。XX,爸爸妈妈是爱你的呀!”

在我说这些话时,他妈妈已泣不成声,抱着孩子,眼泪不住地往下流。此刻,这个孩子也终于伸出手抱住了妈妈,哭了。看着这一幕,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只是自己也没控制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下午课后,几个学生正排着队改作业。一个学生有一题做错了,我问他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不懂,他摇摇头表示不懂。这时,一个欢快的声音响起:“老师!这题我会,我教他!”我猛一抬头,看到的是上扬的眉头,上扬的嘴角,这是一张写满快乐的、自信的笑脸。是他!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主动帮助同学,第一次看到他活泼的笑,也是我见到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笑脸。就是他,他终于卸下了戴了三年多的冷漠面具。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好幸福,感到当老师好幸福。

如今,他六年级了,这两年来,他再没打过同学,相反,还交到了几个很要好的朋友。相遇时,他总是带着丝腼腆的微笑主动向我问好。课后,也时常能看到他与同学一起玩耍的快乐的身影。

这就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个外来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外来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并且总结出了如何进行这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尊重对方,给对方安全的空间

良好的沟通要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当谈论内容涉及到对方面子、隐私方面的问题时,不要选择有他人在场的场合,即使办公室也不适合,要给对方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这样,对方才可能会打开心扉,才会有真情表露,才会达到有效的沟通。在该案例中,午饭后空无一人的食堂就是个“安全”空间,不会有他人闯入,而办公室,随时都有人进出,缺乏安全性。

二、要让对方体会到自己是真心要帮助他

首先,自己的态度要诚恳,轻轻地指出对方哪个地方有待改善,直接告诉对方希望他拥有怎样美好的结果,让对方明白自己是真心的,将大大提高对方对意见的接受程度。如该案例中,我的“搭肩”、“俯身贴耳”及直接告诉对方我的目的,就让他明白了我的心意,态度发生了大转变。

三、建立和谐关系,耐心引导

有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一般在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相对弱一些,也许还有明显的抗拒、抵触心理。因此,在与他们沟通时一定要耐心,语气亲和,要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不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

四、坚持不懈,相信未来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当对一个学生的一次、两次教育失败后,不该气馁,应该坚持不懈,要相信未来,要相信铁打的心也有被感化的一天。如上述案例中,我的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还清晰地记着,我约他们母子俩交心谈话的时间是2012年1月12日。从2008年9月到2012年1月,长达三年之久,我一直把“他”当成一个任务放在心头,终于,我找到了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