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15:42: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技术创新案例最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认识阶段
此阶段的信息技术创新决定了信息技术未来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有IT研发实力的企业,选择对这个阶段的各类新技术进行研发,比如最新的云存储技术、大数据、内容分析技术等。处于此类阶段的职位集中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比如,云存储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技术研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
(2)开发阶段
此阶段的技术相对成熟,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发展也较快。大部分企业的信息技术研发需求都集中在此类技术上,以此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并对用户产生影响,比如移动应用产品开发、网站系统开发、系统交互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包括的职位一般有,用户体验工程师、产品经理,系统分析员、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等。
(3)应用阶段
此阶段的IT技术主要是重复性的程序化工作,相关技术和工具较开发阶段的技术更加成熟稳定。企业将大规模日常化的使用相关技术开发或维护相关产品与服务。比如大型企业对ERP系统的日常使用,企业利用网站系统开始电子商务活动,负责产品数据库开发和维护工作。此阶段的职位一般有,ERP应用支持工程师,数据库维护工程师、客户关系经理等。
2专业核心能力动态培养体系构建
(1)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较好地掌握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能进行一般性信息资源规划与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与维护的能力;
(2)技术创新能力
能够进行复杂的信息资源项目规划与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与维护,并能在实践中对已有方法和技术体系进行分析、改进的综合能力;
(3)知识创新能力
在掌握相关知识、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信息管理理论和学科发展的能力。笔者对国内六家IT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深度访谈中发现,信管专业毕业生知识技能滞后于其企业新技术研发所需。作为一个新兴且发展迅速的学科专业领域,信息管理的专业教学必须与业界发展同步,从知识结构层面,应覆盖信息管理学科领域前沿的理论和技术。笔者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期间,跟踪观摩了信息管理相关的若干门专业课程,发现课堂上直接按照经典教材章节教学的很少,大多数教师都根据本课程涉及的最新技术和理论知识调整了教学内容和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依据信息技术创新的认识、开发、应用三个阶段将课程体系进行分类,建立了以“创新阶段”、“能力差距”和“课程重建”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动态培养体系,要求密切注意外界情况的变化(如技术进展和市场所需的变化),及时增加新课程或者修改现有课程培养目标。处在认识阶段的技术,比如大数据、内容分析等,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而在这一阶段的技术主要涉及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替代越来越快,信息管理专业应该更多关注处在技术扩散的早期的技术即认识阶段的新兴技术。在本科的四年培养计划结束后,这些技术方面的人才恰恰是社会最急需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通过一定调研分析这些知识技能需求与课程设置和内容的差距,及时更新课程设置。比如,现阶段的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就应该导入到课程体系中。在未来各行业各急需大数据相关人才的环境下,如果毕业生对大数据技术,理论和应用没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就很难与市场就业对接。如华盛顿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数据科学导论课程,爱荷华大学开设了大数据分析认证课程等。处在开发阶段的技术,比如网页设计与制作、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这些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较快。比如,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一般的网站设计与开发上,而现阶段市场却急需移动应用系统开发人才。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实践中对已有方法进行分析、改进的能力。课程内容设计上,应该突破传统教材教学的框架,及时加入市场急需的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并鼓励学生扩展知识面,比如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就导入了用户体验与可用性设计技术和工具的介绍;教学方法上,可以根据市场所需技术将学生分为若干兴趣小组,对不同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充分了解此课程相关的热门技术和技能需求。处在应用阶段的技术,比如ERP原理和IT项目管理等,相对最成熟和稳定,知识体系一般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由于知识体系的相对稳定,此类课程除了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以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一些目前企业处于广泛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介绍与应用。比如针对ERP原理课程,可以提供一些用友ERP和SAP软件的基础操作培训;针对数据库课程,适当增加OracleEnterpriseManager的实践操作介绍;针对项目管理课程,加入MicrosoftProject、8thManage或VisualProject等流行项目管理工具的功能和使用介绍等。
3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建议
3.1核心能力定位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定位,即积极地正视和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创新过程的视角以点带面地优化出合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在深入分析和理解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内涵和层次关系的基础上,不但需要关注信息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更需要关注学科领域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当然,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与特点,进一步明确这三方面能力的所需,一流高校由于相当部分的本科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知识创新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可为后续研究生阶段的独立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普通高校由于更注重学生就业问题,可适当多突出学生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极为重视,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也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此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更应该体现其创新性,积极适应技术变化及发展趋势。
3.2培养方案设计
信管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设置以三个创新阶段为基础的板块化课程体系。应用模块,这部分的课程与当前处于应用阶段的技术对应,如ERP,Oracle数据库技术。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如ERP知识和相关工具的应用,Oracle数据库规划、设计和实施等方面的应用操作能力。开发模块,这部分的课程与当前处于开发阶段创新对应,如IOS,android移动平台开发技术,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和方法。更注重培养分析和改进问题能力,如移动产品和应用的分析研发,社会化媒体的内容运营管理,挖掘和分析用户使用习惯及体验感受的能力。认识模块,这部分课程与当前处于认识阶段创新对应,如众包平台、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主要培养知识创新能力,如新兴的软件众包、云计算开发、面向海量数据分析的模式和技术趋势等问题。除了主要课程体系的板块化设计以外,学生第二课堂需要经常性的出现新兴信息技术的讲座,比如HT-ML5,NoSQL数据库技术,移动开发平台AndroidFramework、iPhoneSDK的使用及简单培训等以引导并激发学生兴趣。
3.3核心课程改进
对于目前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应该体现信息技术创新导向,体现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及时把最新的技术、案例和工具引入教学。比如,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除了对经典的传统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讲述之外,还可以介绍一些系统开发的前沿趋势,比如移动开发,开源软件、外包和众包开发模式,以及虚拟团队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可以引入更多的企业信息技术创新案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企业信息技术选择上的成功和失败原因是什么?社会网络下如何重新定义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数据库技术课程则可以适当引入NoSQL非关系型的数据库,XML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等新兴数据库技术的介绍,以及业界流行的DB2、MySQL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组件和功能介绍。除了课程内容体现创新融合思想以外,教师队伍自身的知识快速吸收能力也是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实现课程改进的关键。课程教师应该及时识别目前的新兴信息技术,了解分析这些技术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4结语
(一)以引进为起点构建创新的经济学意义。
1.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融合过程。通常创新经济学家都将技术创新过程视为,始于对技术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工程。例如,经过对创新理论的深入研究,索罗(S.C.Solow)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就把技术创新分为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两步过程。而作为第一步过程的新思想来源,既可以来自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意,也可以来自外部的学习与引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乃至新的生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即各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及其一国经济在不同发展层面和运行时点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不同门类的众多工艺技术,是不可能由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完全占优的。尤其是经济后起国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恰当的技术引进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与欧美国家技术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生存竞争的严峻环境,使日本历史性地选择了把引进作为创新的起点,以降低追赶成本和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尽管经济发展的后进性及其与他国的技术经济差距,使日本在工业化起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时期的经济活动处于低水平,但是日本却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点,孜孜以求地学习一切能够学习的先进科技知识,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引进机会,在广泛汲取民族发展营养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例如工业化早期,它尽可能聘用各种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在日外籍人员,利用一切能够得到的科技书籍从事发明与创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赶超期间,为规避风险,节省费用和节约时间,又积极推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将发展之初的劣势成功地转化为后发优势。可见,利用科技发展的国际传递特点,尽可能以全人类创造的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实行开放式发展,乃是一个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关键。
2.合理整合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上的帕累托最优。由于技术引进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转移过程,广义上说,它是包括了对有用技术的筛选,对使用这些技术从事创新能力的准备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整合过程。对于具体的各制造业部门来说,既包括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也包括使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因此,即使是技术禀赋再充裕的部门,也有从外部获取技术投入提高自身技术使用能力的必要。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创新所要求的经济技术条件实施技术引进,是许多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在权衡成本——收益后所做的一种必然选择。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始终是与自身技术能力运用并行而动的。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了多样化的技术引进运行模式。在自身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根据各制造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多通道实行引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它对工业技术的引进,既包括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建立起来的钢铁、造船、电机等产业技术,也包括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发展的汽车、家电行业的技术;有当时欧美应用成功的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材料、原子能工业的最新技术;更有虽已完成实验但尚未在生产中应用,或还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以至引进正在实验中的技术。正是技术引进上的这种广揽博收、博采众长,才使日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奠定完整的新技术基础成为可能。在1950~1975年25年里,它通过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支付的外汇总额不到60亿美元。据日本自己测算,这种做法使其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果使它在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缩短到lO-15年,70年代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到80年代其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
3.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更具意义的是,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及早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使日本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本身的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对那些具有较大产业化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客观地进行筛选甄别,它要求产业部门与企业要对所选成果及其发展潜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成果实现商品化的生产前景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乃至需要对技术选择的机会成本认真加以核算。所以它在客观上也是技术引进要进行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筛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产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比较研究过程。例如,日本在引进中不仅了解到相关产业部门的世界最新技术动向,而且也通过比较了解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同类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该技术研制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对日本准确地选择自身所需的新技术,确定本国技术创新的切人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因此成为后起国家日本,不仅能在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获得强大的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引进,使得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对现实中的先进技术乃至潜在技术产业化前景的准确判断。从而能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而直接向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发起冲锋。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激烈的高端国际竞争中摘取桂冠。
(二)自主创新与制造业自立发展的内在联系。
1.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由于创新是较引进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手段,日本诸多的成功企业均视创新为企业乃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普遍认为,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工业技术多是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如果仅停留在模仿上,即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那么倒闭的只能是日本企业。于是各企业与引进的技术结合,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强盛和自主发展。“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挑战者索尼,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出现的创新型企业。正是将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使这个建立之初仅有500美元资本、20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接连不断的创新活动,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这种独立性还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获取方式上,即合资合作以股权换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独自进行现有的技术改造和独立从事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即使是那些选择与外国公司合作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现成的外国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当时以51%的股份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东京电气公司,就拒绝了通用方坚持研究应由美方进行,日方仅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主张,日本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必须独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选择购买专利的企业,更是随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依靠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最新发展中捕捉信息,从而开发出自己的生产技术。这种情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化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它表明日本的企业从开始就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发展主动权。进入引进之后的更高层次创造,在创造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特色和自己的产业优势,引领日本制造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制造业的生产方面,与引进相比日本更擅长于创新。靠创新日本以自己的技术进步方式踏上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行程,靠创新日本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创造出一个当代的制造业大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高速增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中,它靠国产新车型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创新,使日本的小汽车开始跻身于国际市场。在随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日本加快创新的脚步,打造车身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最终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国际市场上胜出。晶体管技术是美国实验室首先发明,但日本企业凭借它对该项技术应用前景的准确判断,在晶体管发明仅有四年,在发明者本国还只限于用来生产助听器一类产品之时,就将其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晶体管收音机推向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消费领域的电子革命。随着日本企业对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和电视机产品的开发,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使电子产品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价格低廉化,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技术拥有国。同样,机器人技术是在1968年通过日本公司与美国企业合作的途径传人日本的,1970年日本就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经过此后一系列创新与开发努力,今天最高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已成为日本的专利,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与这种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是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组织的创新,闻名于世乃至为欧美企业效仿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典型的例子。正是借助于不懈的努力和生产过程的经常性创新,凭借嵌人人们头脑中的主动发展意识,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进而确立起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历史地位。
3.发展模式的灵活选择权。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地域的引进与创新活动,都是基于国家的资源条件和人力资源特点进行的。鉴于日本国情的明显特点,即国土狭窄、资源匮乏;但以人口数量、预期寿命、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万人平均在校大学生数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源丰富,日本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从来都是围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心展开的。如与欧美国家不同,它的前工业化时期的许多创新,实际上需要更多的劳动。这种经济史学家眼中的“勤勉革命”,就是日本大多原材料短缺而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反映。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日本利用现场人员对问题韵果断处理能力和传承的生产技术诀窍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也是为上述问题所做的最好注脚。通常情况下,日本的各类企业都能够灵活地选择创新方向,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科研手段,并且都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形势适时地调整经营组织。一些著名的大企业甚至拥有按专业分工的多家研究所,用以保证企业所用技术的独创性特色,以及不断将新技术及时地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在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中,日本建立了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的特点是以民间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式;吸收与开发结合、生产与革新并举的行动模式;渐进式创新与突破性进展统一于一体的经常性活动,以及确保创新的有序和高质量所实施的研究所与开发本部双重创新体制。
(三)引进与创新关系上的经济史观点。
1.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经济史认识。通过对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历史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加深了在经济史意义上对技术创新问题的深层次理解。(1)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应用,同时更是以往技术积淀的一次质的飞跃。按照熊彼特的创新定义,技术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产业应用,这种应用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而且还包括创新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这一完整的过程。但这还是仅就创新韵各种表现形式所下的定义。从一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观察,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若干企业,凭借以往的学习与技术积淀,实现的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例如,日本早期在佐贺成功建立的第一座反射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电子企业运用晶体管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的技术积累与历史基础。这是一个与不同时期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发达程度相呼应的内生过程。(2)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过程,它只有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经济学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解释包含了技术扩散的内容,即通过创新的传播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然而,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整个产业进步的影响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的。换句话说,从技术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看,它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一地区在某一时刻的孤立行为。因为在工业文明中,最终产品是经各部门、不同工序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由整个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相应地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部门间相互传递,不断改革,从而促进产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的过程。(3)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必然是可持续性的创新,而技术创新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那么这种创新一定是带有民族特色或以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特点的。从创新经济学赋予创新的内涵来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在实际中不断得以应用的过程。其表现为具备新功能和具有新用途的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新型的具有创意的生产工艺不断被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以及这些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在同行业间和地区间得到学习与推广。资源小国和经济发展的后起国日本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它从前近代开始,经明治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终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之路,尽管期间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显然,符合国情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
2.日本案例所揭示的引进与创新关系的思考。
(1)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不忽视渐进式创新,亦不盲目排斥引进。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技术创新分类时,曾将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作了区分。前者是指那些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技师所进行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活动;后者则指由研发机构所进行的、在观念上有根本性突破的创新活动。它往往伴有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并在一定时期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在制造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但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日本制造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及转型,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观察,就是一部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有机融合的历史。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致力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努力时,绝不应当忽视渐进式创新这种日常经常发生的创新形式。坚持实行符合历史传统和国情特点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一国制造业根本性创新的深厚基础。
就技术创新本身的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筛选有关的技术成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第一步。由于对新技术的筛选可以是来自经济体内部的新技术,如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也可以是来自外部不同部门的技术,如其他企业或大学等专门研究机构的技术,乃自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引进与创新两者在这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我们不应当因为强调自主创新而盲目排斥引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走技术创新的闭关锁国道路。上述的经济史研究表明,日本制造业对现代西方技术的成功引进,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技术体系为目的的。因此,只要将其有效地服务于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引进就可以成为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力工具,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立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手段。
(2)在制造业的发展中认识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日本制造业从引进到自主发展的产业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技术引进虽然对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引进决不能代替创新成为_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路径。因为,技术引进还只是在不同时段构成产业成长发育的某种基础和前提,它标志着本民族的产业部门对当时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要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国资源环境下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则必须经过一个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创新过程。像日本成功的企业那样,在创新过程中融人新的思想,追加创造性劳动,使原有的技术得到升华,使原来的工程得以再造。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使引进的技术符合本国的资源和市场条件,使融人了先进技术的产业发展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引进的目的,是引进的外来技术在本土发展的必然阶段。
显然,只有引进而没有引进之后和引进过程中的创新活动相伴随,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是影响引进的技术在本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即便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与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机结合,不能适合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么这种引进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是资源的浪费。其次,自身的制造业是很难实现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只能说什么时候得到了先进技术,什么时候才有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处于一种走走停停的局面,无法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其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新技术基础。先进技术永远是他人的囊中之物,只能在技术拥有者认为转让技术不削弱其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换句话说,就是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此情况下,既失掉了技术引进本身的产业经济学意义,同时还将丧失民族独立和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成为他人的技术附庸。事实证明,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不会赢得尊重的,这样的民族既不可能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引进与创新有机结合、协调运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的知识与技术资源,用最短的时间缩小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技术差距,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国富民强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借鉴日本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根据国情特点来认识和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是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业自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亦是技术创新问题上的科学发展观。
论文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教材体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教材体系的现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实施途径。
论文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材体系
创新型人才通常指的是那些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重要一员——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把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主攻目标的。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富有发明创造精神、能够在以后工作中发挥才能的创新型人才的模式方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教材体系作为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课程建设的主要物化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教材体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材体系势在必行。
一、现有教材体系现状分析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引进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基于此,现有教材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教改之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稀缺”:
1.优秀案例教材稀缺
我国每年出版的教材种类、数量众多。这其中大多数为理论教材,案例教材较少。案例教材的出版是大范围推广PBL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必要条件。从已出版的案例教材来看,质量高的精品案例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教材中高质量的案例不多,这些教学案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是完整性不够。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至少应包括陈述事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然而有的案例前两部分做得较好,却独独忽视了解决问题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又至关重要,它的缺失将对学生能力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是综合性不足。有的教学案例只是将某一社会实践简单转移,甚至将其简单化,没有注意搜集事件各个方面的所有情况和数据并充分在案例中呈现。这种综合性缺乏的案例不能科学地揭示案例事件复杂多变的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往往较肤浅,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的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创新性欠缺。有的教材中使用的案例与其他教材中的案例具有一定的雷同性,大体意思相同,只是数据稍作修改,甚至直接抄袭国外教材的现成案例。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案例缺乏新鲜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受影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稀缺
创新型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能缩短理论和实践距离的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教材能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融二者于一体的专业能力。但事实是这样的教材少之又少。此外,社会上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的用于企业内部的培训教材实用性很强但理论高度不够,也难成为高校课本。
3.实务关联性强的实验教材稀缺
为了顺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验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应更强调专业与行业的针对性,更强调在现实技术情境中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能力解决仿真或真实性问题。实际上,实务操作性强的实验教材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实验教材对实务要求高,对于一些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的学科,教材的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材难以跟上市场的变化。二是对于自编实验教材,尽管解决了实验教材稀少的问题,但由于编写老师本身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且在编写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会造成各实验教材之间不能成为统一体系,影响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转贴于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体系的构建
现有教材体系中存在的这些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急需改进,从而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材体系。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体系可以由理论教材、案例教材、实验教材、数字教材构成。
1.理论教材要完善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没有思想指导的行动是盲动。无论教材体系如何创新,理论教材必是体系中的坚实基座。理论教材包括基础教材与专业教材。基础教材相对成熟,专业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两者一定要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从综合基础、专业基础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由学科知识到应用基础知识再到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这个历程的各个阶段要有机结合,环环紧扣,形成一个知识技术链。相应地,这一教材集群的建设也应前后衔接、有机协调。
2.案例教材要创新
案例教材是伴随着教学改革应运而生的,它主要应用于实施案例教学法等创新型教学方法的课程中。案例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要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实际,但目前能达到这种要求的案例教材数量不多,案例的总体质量也不高。案例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但案例教材必须发展,因为它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需要有更多更创新的优秀案例出现,案例教材的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3.实验教材需实用
实验教材一定要做到实质重于形式。实验教材的内容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编写,做到以理论教材为基础,紧跟实务发展的变化。学校可以组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符合本校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教材,以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业务为基础,要内容全面、业务典型、避免重复。用这类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实现学校教育与岗位实际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满意。
4.数字教材要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悄然改变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放眼全球,很多学校已开始将一些纸质课程更换为数字课程(如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网上开放的教育资源、数字出版商提供的电子文本等)。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数字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等部分权威教材出版社已推出了数字教材。数字教材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包含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数字教材是传统教材在未来的升级和替代,也是教材体系中最具发展性的一类集群。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体系的实施途径
1.产学研相结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创造能力、知识传播与扩散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织方式,产学研合作创新正在成为许多高校的重点发展领域。要想构建好适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材体系,首先要做到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模式就是校企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产学研机制走进企业,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为教材的编写积累最新鲜的素材。在编写时,编写者还可以邀请那些长期处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编写教材可以为案例教材提供丰富的一手素材,可以满足实验教材对实用性的高要求,对完善专业理论教材也大有好处。
2.校校合作编写教材
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已出版的优秀教材,学校同时也可以自行编写教材。但自编教材工作量大,一个学校独自编写难免困难重重。可以联合多个学校相互研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效果会更好,尤其对那些相同学科大类、相同行业下各专业的通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校校合编是可以有效应用的一种方法。
3.适当引进国外优秀教材
适当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体系的重要补充。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基本发源于英美,所以引进这些国家优秀的教材对于整个教材体系的完善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英美等国的教科书注重展现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课本往往厚重,内容丰富多彩,但表达简单、易于理解。可以直接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也可以使用优秀教材的完全中译本。
4.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数字教材
数字教材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先与纸质教材相结合,先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数字教材,将全部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实验教学软件、参考书及有关注释和索引等打包,存放于光盘或网络上,通过授权等加密方式供学生学习、实验。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其中的内容,自行掌握学习进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此外,实验教学中各种新型仪器不断出现,计算机、虚拟实验室、虚拟仪器广泛使用,可减少一些毒性强、污染环境严重的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教材必然会迎来蓬勃发展的一天。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技术创新;企业管理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新的稳定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我国企业将会抓住机遇进行技术创新,不断科学的扩大生产规模,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那么,企业将如何应对技术创新路上的各种困难,提高创新能力,值得深思。
1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的意义
1.1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至今经济产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管理、融资、生产上的困难,使本就技术水平落后的多数中小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相较于中小型企业,资金雄厚、信息更新快、融资渠道多的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容易取得成绩。这种现状很容易导致大型企业发展越来越快,小型企业被时代所弃的结局。
1.2新常态下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义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加快企业的生产速度。(2)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3)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扩大企业规模。(5)提升我国整体企业的进步。(6)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7)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8)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企业不能对内外部环境做出准确判断
不少企业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后,没有通过合理的分析理论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合理分析,导致企业对局势认识不清。在迫切要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环境下,企业或在资金不足情况下盲目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或者没有技术创新的意识,其结果给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2.2企业的融资方法与条件不足
企业想要创新生产技术,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技术的开发,还要能够承担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所以新技术的创造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证。但我国多数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现金流不足导致企业不能够进行技术创新或技术创新失败。在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时,多会选择向银行贷款,可很多企业因为信用低导致贷款失败。有些企业最后会选择借高利贷这条路,但其利息太高,非常容易导致企业不能按时还款而倒闭。
2.3企业害怕技术创新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
技术创新不仅成本高,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来说失败的风险更大,一旦研究失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有些企业因为技术创新所需投入的成本过高,又没有自信技术创新能够成功,所以为了避免失败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只好放弃能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机会。
2.4技术创新人才与设施的缺乏
技术创新需要专业的技术开发人才与开发设施,没有技术开发人员就不会有新技术产生,设备不完善就不能辅助开发人员创造出经济性、实用性的新技术。但现实是多数企业没有专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开发所需设备不完善,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失败。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历史性任务,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现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仍不完善,由于资金不足、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恰当等原因,使专业技术开发人员产出量严重不足。
2.5信息更新速度慢,利用程度低
经济新常态下,各种事物(如财政政策、法制规范、新技术新产品产生等)更新越来越快,信息的更新速度与整合利用程度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因为企业对市场、政府与顾客人群的信息反应迟钝,使信息更新速度慢以及信息利用率低导致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错过了技术创新的最佳时机。
2.6市场的不稳定性
与经济的进步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一样,企业的技术创新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虽然经济进入到新的稳定时期,但并不代表市场的稳定,现如今市场中的违法行为仍然存在。加上各企业都想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导致人人心里紧张,产生了浮躁心理,使企业不能对技术创新保持客观态度。
2.7法治环境不完善
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或政策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但这些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的进步,但由于法律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大,并没有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8专业的技术开发人才产出量低
我国现在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经过实施一系列措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逐渐增多,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使得企业即使有足够的资金也聘请不到能够支持其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新常态下企业技术创新可选择的途径
3.1企业方面
(1)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创新意识,以产生积极提高其技术创新的欲望。例如:企业要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微博等工具关注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向、财政政策的改变、政治制度的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增加企业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创造企业内部人才去国外进修的机会,以得到最新的行业信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通过给企业灌输技术创新的意义与技术创新成功的案例,提升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兴趣。(2)提高企业的诚信度诚信度的大小关系到企业能否与相关企业合作、关系到企业能否向银行贷款,所以企业要提高对诚信度的重视,并积极改善企业诚信。例如:通过对企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建立诚实讲信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外在形象更加诚实可靠;完善企业相关制度,严禁无辜取消合作的现象发生;积极推进企业安全质量生产,避免事故发生吞慢产品提交时期;对于借款要积极做到按时还款,对于需要延期的情况给予对方具有诚意的道歉和解释。(3)聘请技术创新人才,完善技术创新所需设备企业要从多个渠道积极聘请技术创新人才,并且完善技术创新所需设备。例如:通过企业所给的丰厚福利待遇、企业文化等吸引技术创新人才的加入;通过在高等院校招聘相关专业人才,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要求购买技术创新需要的设备,对老旧设备进行修正,不能用的设备进行更新。(4)提升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为了提高企业的革新速度,要加强企业的信息收集能力与整合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确定能够影响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外界因素,如我国与美国、日本、欧盟等汇率、利息的变化,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变化等,让专门的信息收集人员密切关注并分析其之后的发展行情,之后结合企业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我国政府新的国债政策,若企业有剩余资金则可以购买债券;若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则可以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5)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革,积极吸收先进管理理论与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这样有助于促进企业经济生产,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内在环境。例如: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拥有相关权利的人具有等同重量的责任;对企业内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是管理人员能够灵活运用激励理论、绩效管理、需求理论等管理方法。
3.2政府方面
3.2.1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政府应完善现有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规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例如:(1)增加对技术创新企业的贷款额度;(2)减少技术创新企业的税收或税后利息率。
3.2.2对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支持
国家要鼓励院校技术创新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向优秀的专业院校拨款,为期提供教学资金,以完善教学质量;为有才能的技术开发人员提供国外进修的机会。
3.2.3维护市场秩序
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力度。例如:(1)对市场规制一般法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企业登记法等加大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并严格监督。(2)对市场规制特别法中的,金融市场监管进行完善,以加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3.3社会方面
呼吁人们遵纪守法,积极提升人们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能力,以改善市场秩序、辅助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1)增多对媒体对遵纪守法、维护市场秩序的事情的相关报道;(2)对专业技术创新人士与事迹进行表彰。
4结语
企业应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并积极为技术的创新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制度环境,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在新常态下完成企业的技术创新。
作者:周杨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林富强.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的路径转型[J].商场现代化,2016(24).
[关键词]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国内外;综述;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64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大致是波兹(Booz)在其《新产品管理》中提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并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英国戈波兹(Kuznets)等进而提出了戈波兹曲线数学模型,由此将产品生命周期进入到定量分析阶段。弗农(Vernon)从国际化角度出发将生产划分为导入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三个阶段。
2国内外主要观点
G-K产品生命周期理。阿伯纳西(NAbernathy)和厄特拜克(James MUtterback)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经过对多行业及其创新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指出产品、工艺创新对产业演化的影响,这也称之为传统的 A―U模型。基于产业的发展又是动态改变的又进一步提出了改进 A―U动态关系模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金斯利(2000)研究表明,最优投资回报率和融资结构之间的关系随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而不同,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融资结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刘戒娇(2003)通过对产业生命周期与竞争力的组合分析给出了产业生命周期对企业竞争力四点启示。郑声安(2006)证实,产业生命周期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也影响了战略制定的结果,即企业战略组合,并总结为,企业在其行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依据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战略加以调整。并对不同行业生命阶段的创新战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此外,他还认为各种创新战略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多种战略的配合使用可以产生最好的创新效果。
史忠良、何维达(2004)等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兴衰转化规律,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一些主要产业兴衰及转化规律并针对其中的政策选择给予了论述;向吉英(2007)在产业成长一般轨迹具有S形曲线特征的前提下,探讨了 4 种描述轨迹的图式(包括逻辑曲线、龚伯兹曲线、限制性指数曲线、对数抛物线等)的特意性,他认为企业的成熟后期发生分化的五种类型――自然成长、发生替代、周期扩展、周期重复以及阶段扩展,并探讨了产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征,最后给出了判别企业成长阶段的判别方法,他认为除了定性分析还要定量分析,并对方法进行了简单举例;陈艳莹、叶良柱(2009)以产业演进阶段识别为中心,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和产业规模角度对产业技术变化量化研究进行了较为简要的阐述,并指出现有研究进展采用单一指标对产业严谨阶段定位往往会出现不可规避的问题,建议研究应多维度进行;杜剑(2009)通过产业生命周期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企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投资决策,产业生命周期分别为需求明朗和快速上升阶段、残酷竞争阶段、分化整合阶段、平衡与联盟阶段。
3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各项研究主要对以上的观点进行了检验,结论却各不相同。
Boldrin和Levine指出,创新性被更多产业所重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创新心理的流动也变得更加通畅,但也有一些企业并不是那么重视企业产品技术的创新,固步自封,受指责自己原有的产品。Klette 、 Kortum的研究表明,生产率的增长与创新活动的不同并无太强的联系,这意味着不进行创新有可以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营业利润,以及较高的类似品或提到品将大量存在,创新型企业和非创新性企业(模拟型)都可以分一杯羹。随着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加入市场,原有的市场份额无疑要被稀释。而到了产业成熟阶段,就会产生优胜劣汰,企业数量减少。为合理解释上述现象,Braguinsky等人建立了以上相似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企业模型,即有创新型企业和模仿性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由此来阐述以上现象,产业生命初期企业创新保持稳定或者较多,而在成熟阶段更注重多专利的保护。
就当是经验而言,已有很多对产业生命周期关于产业生命周期一企业产品及技术创新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研究对此提出疑问。Floricel和Dougherty认为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阶段演进也可以从影响知识生产和投资的机制及其限制条件来理解。并因此建立了一个能够容纳高速创新和超级竞争等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创新内生更新周期的三种模式,从而扩展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4简要评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新的经济形势与信息发展对原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最新的研究从创新角度出发弥补了旧的理论的不足,但是仍存在不足:早期的研究很少基于动态的方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的研究,静态的分析方法无疑是与社会与产业的发展不相一致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方法还是更适用于产业演化机制的。
参考文献:
[1] Cusumano M,Kahl S,Suarez FProduct,Process and Service:A New Industry Lifecycle Model[M].Massachusetts:MIT Working Paper,2006:228
[2] Hansen EStructural Panel Industry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6(8):774-783
[3] Boldrin M,Levine DAgainst Intellectual Monopol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4] Braguinsky S,Gabdrakhmanov S,Ohyama AA Theory of Competitive Industry Dynamics with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7(10):729-760
[5]Floricel S,Dougherty DWhere Do Games Of Innovation Come From? Explaining The Persistence Of Dynamic Innovation Patter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11(1):65-91
[6]向吉英产业成长及其阶段特征――基于“S”型曲线的分析[J].学术论坛,2007(5):83-87
[7]陈艳莹,叶良柱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9(5):44-47
[8]郑声安产业生命周期特征与企业战略的关联分析[J].经济论坛,2006(9):70-72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孟韬在最新一期《经济管理》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组织理论与组织治理研究”),在解析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的内涵基础上,从经济演化的视角,分析了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的路径和类型,提出了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特殊的“演化型”集群模式。并且对分别依靠“凤凰涅槃式”和“鸾凤和鸣式”两类途径形成的天津自行车集群、瓦房店轴承集群两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路径的假设,为其他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的内涵
老工业基地实质是一种产业集聚,在一定的空间内集聚了资源采掘业、冶炼、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企业,但这不是产业集群,可以称作是由前苏联经济学家提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自组织的特征很突出,中小企业在数量和贡献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企业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合作与交流,形成了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作为产业集聚的老工业基地与产业集群的不同之处,也即是老工业基地在创新动力方面存在的不足。随着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竞争加剧、需求的多元化,以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以上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实施一种发展战略,来克服老工业基地的这几项弊端,替代以单体国有大企业为主的创新模式,从根本上提升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创新能力。
“集群创新”正是这样的一项区域发展战略。老工业基地的集群创新是老工业基地在转轨经济下,企业制度、产业组织和技术创新互动演化、大中小企业自组织的结果。以大连瓦房店轴承产业、天津自行车产业、辽源袜业、铁岭橡胶产业、鞍山钢铁产业、沈阳机械制造业、长春汽车制造业等地方产业为例,都已经自发形成了产业集群,而且这种产业集群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老工业基地。主要表现为:企业数目众多,民营企业在数目上占绝大比例;大中小企业形成了合作性竞争、相互分工配套、合作技术创新的局面;产业链在众多中小企业的参与下也得到延伸;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深地扎根于该区域的社会网络和文化中。这些老工业基地在集群创新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新产品不断推出,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尚存的国有企业也深化了企业制度改革,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老工业基地的集群创新演化路径与类型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老工业基地的集群创新的发端,并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小企业群的形成,老工业基地的集群创新呈现出不断演化的特点。可以将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的演化路径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在老工业基地的集群创新过程中,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且这三个因素也相互交织作用,一起构成老工业基地的集群创新机制,推动了国有企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
另外,在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演化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经济力量的竞争与博弈。从演化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来看,老工业基地的集群创新可以分为国有企业主导式和民营企业主导式两种类型:一是国有企业主导式。在重化工业中,由于行业进入壁垒高,能与国有企业直接竞争的民营企业较少,因而受到冲击而破产的国有企业不多,许多国有企业仍在该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这些国有大企业,也产生了许多民营小企业为它们提供生产和服务配套,也有的小企业生产同类产品,但生产规模和实力无法与国有大企业抗衡,属于市场补缺者,而通过改制重组改善了经营机制和管理能力的国有大企业在集群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生,形成“鸾凤和鸣”的状态;二是民营企业主导式。国有企业在周边民营企业的竞争下关闭破产,但滋养了民营企业群的成长,国有企业犹如“凤凰涅槃”转化为产业集群。这种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创新氛围浓厚,集群活力强,多存在于轻工业中。民营企业主导式的集群在发展初期通常是“卫星式”的,集群中的小企业规模与实力都相当,随着发展,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出现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围绕着核心企业提供配套,组织结构会向轮轴式演化。
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的三个层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技术创新 互动
1 产业集群概念的各种理解
产业集群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他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但波特同时认为,产业集群的适当定义要视该产业所处的竞争区间以及所应用的战略而定。而从我国国内的一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看,在起步阶段也曾经经历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到一定阶段后,才向特定的区域集中,分工合作逐步深化。因此,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理解与定义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认识都有共同的特点,即都认为产业集群在地理上是集中的,企业是产业集群中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由于产业集群的概念涉及到企业或产业的行为(状态)、成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利益、效果,其概念在产业规划上的进一步应用,则是强调如何提供相关条件以促成产业集群的有效发生与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给产业集群下一个综合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由于自然、历史、制度等原因,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集中于一地区,并结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现象。
2 企业技术创新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1 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变,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但不同的学派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解释,我国学者给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企业技术创新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先进性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先进性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并且使它能够商品化的一个完整过程。
2.2 影响因素
首先市场需求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要看到产品商业化,也就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并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商业化是企业技术创新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要进行大量投入,只有技术创新的结果成功进行了商业化,企业才能获得利益,才能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并为下一轮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利润驱动力。如: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在推向欧州市场的初期,它的产品品种也不是很多,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的扩大,他们不得不对产品进行创新,如外观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形状,以适应市场需求。
其次,技术创新的目标定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为盈利而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既是竞争压力的结果,更是企业家追求利润的结果。技术创新的结果――新产品的诞生、新工艺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技术创新使产品更加难以模仿,技术壁垒更高,企业对市场的保护能力更强,所以企业才会对技术创新不遗余力。反过来如果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延误了最好的市场机遇。又如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在技术创新目标的定位上没有进行对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导致在欧州产生技术壁垒失去了高端市场。
第三,技术创新的环境。技术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单个企业是难以支配创新的全过程的,因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不是孤立的,他们处于由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等机构构成的一个社会网络中。在这个网络中虽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它也需要有大学与研究机构、其他企业、政府、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其它行动主体构成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这个创新主体的发展状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集群这个创新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支持创新的氛围。企业进行闭门造车,得不到最新的资源、人才、技术信息的支持,创新出来的产品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或者短寿命,从而造成创新成本高居不下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创新环境也是一个影响的主要因素。
3 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分析
3.1 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专业化人才、资金、信息、公共服务等等;由于产业集群的存在,产生对人才的强烈吸纳力,也使大量人才慕名而来,逐渐形成了专业人才市场;在集群中人员有着流动频繁的机会,他们在不断地工作更换中得到学习与锻炼,专业化程度提高迅速。另外,产业集群内激烈的竞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而竞争会随着市场上参与企业个数的增多而加剧。在产业集群的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集群内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不管是走低成本路线还是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创新。
3.2 企业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上没有天然产生的产业集群,也没有永远兴盛的产业集群。受到核心产业兴衰、区域环境、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存在着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形成、集聚、繁荣和深化四个阶段。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是指一个经济区逐步形成轴辐式、产业结、区域内核心产业增长迅速、集聚开始形成的阶段。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触发因素比较复杂,从产业集群的历史经验来看,集群的形成受最主要因素影响上:创新时机,当企业面对新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整合创新资源进行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它市场主体提出了新的各种市场需求,这些市场需求或者导致相关企业在附近安家落户(节省运输、交易等成本,共享信息、创新等等),或者导致新企业的诞生,或者诱导其它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先创新企业的需要。在这种一波又一波、一环又一环的技术创新过程当中,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不断进驻该地区,从而促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例如,福建晋江陶瓷产业集群的形成。福建晋江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并列为全国四大陶瓷生产基地。目前,晋江基本上形成以磁灶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内坑、紫帽、安海、青阳、池店等镇的陶瓷产业集群,陶瓷生产企业达数百家。这么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经过长期不断地实施技术创新才得以发展。据统计,全市已实施了80多项陶瓷科技项目,开发生产了一批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建有先进辊道窑生产线约300条;并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实施各种技术攻关,提高企业节能减耗水平,如推广窑温自动控制技术、实施油改煤技术改造等,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创新与改造产品的检测合格率由最初的80%提高到92.5%,已有1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20多项陶瓷产品被用于荣获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的重点工程。
3.3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作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可能是以低成本获得暂时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集群是不能持续的,必须不断为产业集群引入创新高级要素、建立创新体系、注入创新动力与活力,才能使产业集群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发展有着对技术创新的极大的需求。
在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大量相同与相近的企业,它们往往面对同样的市场,基本上使用相似的技术,竞争非常激烈,为在竞争中获胜,各企业都想方设法在技术上进行改良与发展,努力形成一些具有特色的技术,而地域的接近性又导致这些技术改良很快又为其他企业所掌握,反过来又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大量的企业对共性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特别是产业集群内的诸多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一般都较弱,绝大多数小企业基本上都缺乏研发力量,它们往往借助于技术能人实施细小的技术改良而形成一些技术诀窍,对于影响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往往束手无策。如: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集群在发展中,由于高级领带制作工艺中有一道定形工序对技术和设备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有存在这种技术的合理性,所以在嵊州就产生了数量比较固定的定型厂,这也是嵊州领带形成产业群的一个必要条件――即在整个工业流程中独立出某个投资要求高的工序,使其成为一个为领带生产服务的专业部门,同时降低了领带产业的准入门槛,使大多数的私营企业主能参与到该产业群中来。
也正是这种创新技术的扩散,壮大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这种创新的扩散。它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事实上,产业集群内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少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等多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是通过技术创新扩散形式实现的。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技术的深度和创新的先进性,更大程度上还要根据市场的接受程度,即技术创新的扩散程度来判断。但是在产业集群内,技术扩散以及技术扩散引起的企业技术创新都是其他区域内无法相比的。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快,这是一种正常的溢出效应。由于技术溢出企业必须加速自身的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从而获得较强的生存能力。其次,在集群内原有存在强大的配套专业生产厂和相关的专业市场,也随着创新技术的扩散与更新,必须不断地进行扩展更新和提高其的专业水平。这一波又一波地扩大与创新,进一步地完成了本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从而也壮大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辑慈等.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陈柳钦. 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 南京社会科学, 2005,(5).
[4] 刘易斯•卡布罗. 产业组织导论[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 季风. 技术创新成功案例[M]. 西苑出版社,2000.
[6] 涂成林. 关于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中国科技论坛. 2007,(1).
关键词:创新;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1问题概述
近年来,围绕双语教学所展开的教学改革探索课题层出不穷。但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在双语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分析[1]。
2) 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2-3],高校双语教学团队的建设[4]。
3) 双语教学的模式、评价体系以及使用范围[5-6]。
4) 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7]。
5) 在创新能力问题上的研究多集中在创新体制与手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8-9]。
国外对双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与国内存在着很大不同。由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属多元化的国家,其双语教学的重点多集中在如何使受教育者尽快融入社会大环境,保持和促进民族团结;认同多元文化和促进多元文化的国体上[10]。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个性化、多样性和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
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发[2009]9号)的精神,国家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推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长期的任务,要为企业不断提供创新型人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目前基于双语教学的研究在围绕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特别是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性综合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双语教学是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手段之一,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化大环境,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其创新能力。
从2001年开始,我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力为目标,在高级数据库应用课程中进行了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对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连续十一届40个教学班进行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可大大提升学生可持续性的综合创新能力。
2目标定位
高级数据库应用课程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 掌握高级数据库应用课程重点知识、技术。
2) 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具备搜集、阅读英文原版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在更深层次上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3) 面向国际化,拓宽知识视野,增强技术国际化意识,及时跟踪国际上的IT技术并保持同步发展。使得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具备使用英语驾驭专业技术且与国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4) 进一步提升学生用英文进行专业技术相互交流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的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
3教学模式
和非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相比较,双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双语课程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11],采用单一的外文原版教材、外文授课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级数据库应用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经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3.1教学内容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
高级数据库应用以讲授Oracle数据库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实践性、可操作性以及适用性强,且技术内容与国际前沿技术密切相关,许多技术文档均是以英文形式提供,网络中有许多可供参考的英文版技术文献,风格各异,此类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非常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3.2教学资料――英语化
与本课有关的教学参考书、课件、教学大纲、练习题等都是英文的,网络课堂上提供的网络资源等几乎全部是最新的英文原版书籍,使技术内容与国际始终保持同步。
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不具体限定于某一本书,而是为学生指定若干数量且内容十分丰富的英文原版书籍,这些书籍的内容能够反映课程内容的最新技术水平。不限定学生使用某个具体书目,使得学生的参考更具广泛性。
项目实践、实验的参考指导书,一般采用国内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书的作者一般具有多年项目开发及为企业、校外高级培训班授课的经验。
3.3课堂教学――案例化
教学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两部分。本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课,决定了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特殊性。
课堂内采用以项目驱动及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以问题讨论、研究实际应用中的解决方案为主,从而带动各个知识点的学习。
课堂教学除了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提问、习题课等方式,还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现场讨论,还采用实训性的案例课堂教学,现场程序演示。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问题的讨论,从案例的讨论中学到各个知识点。
以实际的开发案例实现驱动,带动其他知识点的学习。面向实用,遵循“实用案例具体实现相关知识点问题讨论练习题及上机实验等”的模式。
在授课方式上,改变传统形式上的填鸭式教学,精讲多练,以案例和项目实践作为整个课程主线,加大实践训练在考核成绩中的比重。
实践证明,案例式驱动教学能让学生在紧张、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3.4项目实践――实训化
课外项目实践以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中讨论过的解决方案以及预先提供的项目为主。
项目实践部分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与本课程内容有关的项目题目,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可自由选择题目。项目题目一般在开课第2周就提供给学生。项目内容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支持。学生必须在课外独立阅读一定数量的外文版技术资料基础上才能完成,最终必须提供项目报告和程序,通过答辩给出成绩。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查阅和翻译大量的英文技术资料,提高其专业技术及英文阅读与报告写作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发挥空间,挖掘其创造能力。
学生根据所选定题目的要求,搭建实际系统环境、编码实现预定的系统功能等。
学生反映:实践环节的训练在加强综合能力方面促进很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益匪浅。
3.5资源支持――网络化
在校园网上为学生建立本课程的双语教学网络课堂,并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清单。特别是丰富的辅助参考资料,全部是英文版。
目前网络课堂设立了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授课课件、课程讨论区、作业自测、课件下载、参考文献、作业通知以及学习成果展示区等栏目,学生根据需要可自由下载所需的教学材料。
为保证学生与任课教师双向交流渠道的畅通,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电话、电子信箱、QQ号或MSN等联系方式提供给学生,使得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在线与老师交流。
实践证明,实时沟通能为学生建立与教师交流的畅通渠道,为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提供便捷。
4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都区别于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因此笔试的考核方式不能对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高级数据库应用课程的考试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效果表明该考核方式科学合理。
课程的教学过程分课堂授课和项目实践两大部分,最终考核分为卷面理论考核与实践综合能力的考核,比例为5∶5。即理论考试占50分,综合实践能力占50分,从而体现注重实践的原则。实践综合能力的考核主要从课堂教学和项目实践两部分体现。
4.1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
1) 课堂教学。课堂参与度――主要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和讨论的考核。上机实验――主要包括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内容等。
2) 项目实践――主要包括项目报告和软件实现以及答辩情况。课程成绩构成及评价比重如图1所示。
项目实践的成绩=各个具体评分项得分之和×报告难度系数。
4.2试卷的考核
目前,试卷的考核以课程的理论部分为主,要涵盖教学大纲中规定知识点的80%~90%,不具体指定某一参考教材,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卷面考试的语言文字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形式。随着双语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全面实现以英文文字形式考核专业内容。
在试卷的内容考核上,适当增加一些课外内容的试题,这些试题不仅与课程有关,且与参考文献也密切相关。这样,就避免了内容与知识面仅局限于书本的问题,推动学生阅读英文参考文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课外创新实践
高级数据库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基础,课余时间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进研究室,组成科技创新实践小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如图2所示,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等能力。
5.1课外――科研实践研究
课外,我们组织本科学生进研究室,做老师的科研助理,为老师做一些辅的科研工作。问题与项目驱动的过程是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的重点。
5.2创新创业孕育发展
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创新小组,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英文原版专业书籍,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做读书笔记并讨论,将教学、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自主创业发展规划、训练等研究,构建可持续性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平台。目前我们指导5个由本科生组成的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他们曾获多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和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大赛等奖项。这些肯定为学生自主创新、就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5.3为学生提供展示及相互交流的舞台
作为教学受众群体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欲望,也具有较强的自我展示和创新的潜能。因此,课外应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空间和舞台。
学生完成的项目报告电子版上传到网络课堂的技术交流展示区,供学生下载浏览,这种方式不仅可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渠道,还能对学生实际完成的项目报告真实性进行监督。通过项目作品展示和研讨,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增强了自信。网络为学生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直接便利的平台,每次研讨会都会有专业教师参与具体组织指导。
6结语
实施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是一项全面细致的系统工程。双语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其具备对外交流参与及动手能力,良好的课外创新实践平台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可持续性创新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华. 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EB/OL]. [2010-12-31]. /blog/user_content.aspx?id=18582.
[2] 朱红耕,杨生. 高校本科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04(3):72-75.
[3] 姜淑娟,闫大顺,马遥. 计算机学科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37-238.
[4] 刘艳娥. 和谐视野下高校双语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09(6):40-43.
[5] 昊平. 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41-42.
[6] 许宏晨. 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七年回顾[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84-89.
[7] 汤东. 中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69-70.
[8] 刘必清. 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审视当代高等教育的不足[J]. 交通高教研究,2002(3):15-17.
[9] 闫秀旗,赞海泉. 从哈佛大学创新教育谈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39-42.
[10] 袁平华,俞理明. 加拿大双语教学与中国双语教学的可比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1):55-58.
[11] 李永辉,陈东. 如何构建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J]. 黑龙江教育,2008(4):48-49.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Bilingual Teach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REN Shuhua1, LI Xiaohong1, SU Bo1, WANG Haiping1, GU Xiumei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2. Dean’s Office,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