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15:42: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教学模式 培养兴趣 高效课堂
引言:
以往的历史教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教师怎样讲好“历史”,使历史课堂生动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真正生动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动”起来,这样才能创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下边就个人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只要怀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习历史当然也是这样,但是我们知道当前有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内容多难记不说,升学考试占的比重也不如语数外大,不值得认真去学。显然学生持此态度,就会严重影响历史课的授课质量,消弱它应有的思想教育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首先,在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我往往是这样设计的:师生见面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而在介绍自己之前,我先给他们讲了两位历史名人的故事:一位是宋朝的文天祥,一位是唐朝的狄仁杰,学生津津有味的听完,我话锋一转对他们说我的名字兼有文天祥的“文治武功”和狄仁杰的杰出才能,那谁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反应快的学生马上说出了我的名字“文杰”,就这样我把自己介绍了给学生。更有一些学生开始思索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历史渊源,学历史的热情马上被点燃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后,我简单总结后开始归纳历史的涵义,我要给历史一个美的化身:我说历史,(这里强调是社会历史)是人类在漫长岁月中所走过的痕迹,是人类永恒的记忆。(学生会对美的东西更加热爱)而你们将在初中三年走过自己的痕迹,留下自己的记忆,也就是写下自己的一段历史,“美不美”要取决于你们自己。当然这仅仅是开端,以后每一节新课的讲授开始我都会注意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
其次,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最次,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历史”,用“历史”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多元化教学也就是选择各种方法手段追求“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也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生命力取决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多元化教学才能真正实行有效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
首先,运用电脑多媒体音像等进行演示,创设影视教学情景再现历史场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运用于教学中,既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投影、录音、录像、电脑的演示,扩大和改变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了视听效果,通过再现场景与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景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趣,活跃思维。
其次,采用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等形式模拟历史情景。角色扮演是历史情景创设的一种新方法。历史情景的创设由学生和老师共同通过角色表演进行,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作深入浅出的说明。
最后,巧用语言进行情景教学。描述性语言犹如电影艺术中的特写镜头,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集中展现某一历史情景,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在大脑中留下具体逼真的痕迹,然后通过痕迹的连结,引导学生想象,再现过去了的历史映象,进而展开由表象到概念,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活动。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教学的效率成为广大教师、课改专家等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不仅仅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有没有兴趣、有没有收获。因此,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深思。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传统与创新的不断碰撞和融合阶段,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所呈现的面貌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沫飞溅、精疲力竭,学生在座位上听得寡然无味、头昏脑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得尽心尽力,学生却学无所获或收获很少,这就属于一种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
通过对苏州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与教学现状调查统计,关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情况,有88%的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比较认真,但是对语文学习比较有兴趣的只有72%,对语文学习比较有兴趣的只有66%;关于课堂教学方式,有88%的学生喜欢相互提问、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方式,但77%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主要采用讲授法;关于学习小组的情况,仅12%有正式的学习小组,50%的学生属于独立学习。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现在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比较喜欢合作、讨论等共同学习的方式,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导致虽然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是兴趣和信心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大量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现象,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费劲,但学习却没有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这种低效的教学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探求高效的教学实施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引导等方法推进有效教学策略,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不论教授的课型题材内容是何种类型,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灌输讲解,学生在这种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下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根据课堂题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颖巧妙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1.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方式,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的学习情景、更丰富的知识视角,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如在学习《第一朵杏花》一文时,可能很多学生从来就没见过杏花,虽然文中有插图,但对于杏花的颜色、形状没有直观的认识,更不用说体会杏花开放时的感觉和心情。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大片杏花开放的图片、杏花开放的动画、杏花的全方位特写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杏花,更直接的体验杏花从花苞到怒放的过程,如有需要,还可以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还可以利用动画展现杏花的凋谢、冬天树叶凋零的画面,这与之前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产生心理的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后还能主动去学习探究。
2.故事引导教学方法
大多数小学生对故事都感兴趣的,日常在家里都比较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对于合适的教学题材内容,以故事引导的方式引入,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如在学习《三顾茅庐》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小段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使用连环计火烧曹操百万大军的故事,引出本文的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等,之后可以向学生提问刘备怎样请到诸葛亮这样足智多谋的军师,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抛开书本,直接给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大概的了解,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学生对课文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展开课文的学习就会有更好的课堂效果。
3.实践探究教学方法
俗话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教学题材内容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自己动手去实践、体验,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感受、体会给学生充分发挥见解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学习《鸟语》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让家长利用周末或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到花鸟市场或郊外等地方探寻鸟类,仔细聆听鸟类的叫声,并选取一两只鸟进行重点观察,仔细看看鸟的样子、听听鸟的声音。在课堂中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教师进行适当组织和引导,根据鸟的声音能否联想到其他故事。这种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自己去动手,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题材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技能和方法。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故事引导教学、实践探究教学等方法,尽量少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这样才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实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建构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艳芹.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5).
\[2\]骆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文学教育,2013,(2).
\[3\]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2013,(2).
本文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针对不同课型、即在语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中怎样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授课要紧紧抓住三个维度、落实教学目标;复习课要围绕知识要点,构建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讲评课要结合学生实际,评讲重点突出、及时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关键词】
高效 课型 教学目标 构建体系 拓展延伸
一、新授课要紧紧抓住三个维度、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的教学中,教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比较容易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但在执教《肖邦故园》时,往往就课文论课文,没有在课堂中引申、没有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德育内涵。其实,这篇文章的主题在肖邦,在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在肖邦的爱国情怀。它通过肖邦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成长与艺术创作,深刻地说明了祖国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在倡导价值追求多元化的今天,我觉得尤其要领悟编者的意图,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理想,谈谈对祖国的爱。我认为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当下许多语文教师都为分数而教时,我觉得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性的熏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①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正在形成期,语文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不能通过空洞地说教来实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做个有心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目标因素不应该是逐条罗列的,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所以我们心中时刻要有目标意识。黄正瑶先生认为:“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用相互作用的观点思考‘三维’目标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落实‘三维’目标的达成”。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节新授课,我认为至少要落实2―3项目标。如果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文的人文性,那么,语文教学中还要把知识与能力这个教学目标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学习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体会发现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但是在探究过程中会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具体每节课中,教师要注重落实教学目标,不要让探究成为摆架子的形式。
二、复习课要围绕知识要点,构建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笔者听过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很多语文教师在上复习课时不注重总结知识要点,或者对于一个知识要点不注意归纳,学生听到教师讲解时恍然大悟,但过一段时间就忘得干干净净。造成这种教学低效的现象,教师负有很大的责任。怎样避免这种教学低效呢?我觉得教师要把知识要点归纳好,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适合高中生的口味,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习的特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文言文特殊的语法现象没有归纳、整理。或许这是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悟和掌握古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比如宾语前置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当我们在上复习课时,就要考虑总结它的几种常见形式:第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中:“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就属于这种语法现象。那么在语文读本必修三《石钟山记》中:“古之人不余欺也。”也就属于同一种语法现象。第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要前置。在复习必修三《鸿门宴》时,这种语法现象比较多,例句有:“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 “沛公安在?(在安)”“大王来何操?(操何)”。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属于这种语法现象,必修一《劝学》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也属于相同的用法。
三、讲评课要结合学生实际,评讲重点突出、及时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发现语文教师讲评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方面讲评课很少有什么讲评目标,讲评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讲评的效率低下,就题目讲题目,没有拓展延伸、巩固的教学环节。怎样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呢?
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讲评的目的性要明确、针对性要强。例如一份练习或者一份试卷,教师要对学生做错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归纳错误类型,如果是考试卷,教师要统计每题的得分,计算每题的平均分,特别是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者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从而确定评讲策略。有的基础性题目可以不讲,有的一般性题目教师可以略讲,有的难题、重点题教师要详细讲。极少数教师分析一份试卷,从开始讲到最后,教师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累。我认为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讲评课,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评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效果鲜明。例如到高三阶段,我每次讲评试卷时,都根据学生的答题得分情况确立一个讲评重点,有时是基础题中的语病题,有时是诗歌鉴赏题,有时是现代文阅读题,有时是语用题。让学生一节课下来,有一个收获。长时间积累下去,学生做题肯定大有进步。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教师。追求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本文是笔者在三类课型中追求高效课堂教学之中的一点体会,今后我还将不懈努力,追求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职 学生主体 课堂教学 活起来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科为本位,忽视课程的实用性,找不到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的切合点;重知识轻能力,教师对专业相应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了解甚少,教学缺乏职业特色;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学生缺少实验实践的机会;重共性轻差异,学生基础良莠不齐,教师满堂灌;重认知轻情感,学生厌学倾向明显;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费力讲,学生被动听,教师兀自表演,完成教案任务,学生充当观众、听众,从思维到手、脑、都处于闲置状态。教学效果得不到体现,教学目标难以达到。要解决这些矛盾,受诸多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所有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研究学生,落实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乐学,会学,学得灵活,让课堂充满活力。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1.转变教师观念,做学生良师益友。
传统的师道尊严,权威式的教育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下架子,来到学生身边,坐下来,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者、引路人,从学情出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目中有人,以人为本,全面彻底转变学生观,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欲望,都有丰富的潜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并认识到学生智能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全纳教育理念,以赏识教育精神指导教学,谅解学生探究与尝试中的错误,多给学生创造机会,促其思考,引导其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求知过程,参与探究与发现,在动手、动脑中表现特长,彰显潜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敢于提问”阶段迈向“善于提问”阶段,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2.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熟悉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要。
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具有丰富的学科素养,准确把握学生学习心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安排教学活动;恰当把握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度”;教师知识储备广,运用灵活,具有良好的应变机智和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能丰富、技巧熟练,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清楚、适宜,易于理解,便于实施;体现学生对知识、能力、思想与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教学设计符合学科特点,切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先进、新颖、得当、有效,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有效,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各种教具。教学内容设计合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能适当补充相关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并依据教学内容,适时拓展、延伸。
3.教师教学中要尊重职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把握以下原则:
(1)启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引起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调动其全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投入。
(2)个体性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使每个学生在其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形成专长,成为“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专业人才。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合理安排作业与练习、参观与调查、模拟与训练,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并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
(4)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利用财务观念,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会学” 。
4.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
(1)因材施教,彰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性格学生,布置不同学习任务,通过课件,实训资料、挂图,视频,案例,习题等刺激学生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尝试,创设探究争鸣气氛,给学生充分表现空间,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动的目的。
一.课前准备你做好了吗?
平时我们总会反复地让我们的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那作为教师的我们呢?课堂教学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在很大程度上取定于教师的课前准备,那么课前我们应该准备些什么?
1.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钻研教材就要做到:掌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从而安排课时、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可接受能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
2.研究学生,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材是本书,万人一版,而教学对象――学生则是千人千样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知识基础,同时还要了解各个学生在学习上的特点,差异及存在问题。
3.研究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知道教什么,接下来就是解决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了。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学目标的区别,必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适合学生的、能使学生最大发展的就是最好的。
4.准备教具。
教具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具如课件、图片、实验材料等的准备也是有高效教学的重要部分。
二、课堂上你投入了吗?
1.精彩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教材的实施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课堂导入,教师应努力创设课堂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遵循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原则
所谓多信息,即教师应结合班级实际,针对各课的教学内容,在用好配套辅助教材的基础上,增大信息量,使教材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所谓高密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都应坚持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有步骤地开展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多向学生提交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与活动,以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机会接触目的语。如:我在教学数字one、two、three……后,及时创设学生练习的机会,有时会指着教室里物品问“How many?”有时会做动作或拍手、跺脚,或学小兔跳、小猫叫,问学生“How many?”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他们用心看、认真听,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时再让他们同桌练习,给每位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人人参与其中,效果可想而知。
关于快节奏。要完成较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而要做到快节奏,就必须注意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不至于因为教学环节的松散而造成时间上的不必要的浪费。如:利用卡片复习单词时,翻动卡片的速度要快,学生随之读得就快。只有这样,课堂的40分钟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坚持面向全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1)情景教学,寓教于乐。
《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单词、句子。如练习Is this your T-shirt?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件T恤衫,一边走下讲台一边问:Whose T-shirt is it?Is this your T-shirt?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T恤衫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T恤衫去问其他同学:Is this your T-shirt?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参与其中,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2)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兴趣。
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直观教具――学习的“转化酶”如:我在教学happy、sad、bored、angry等单词时,都在旁边画上表示脸部表情的简笔画。这样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建立了正确直观的第一印象,单词含义不容易混淆。
游戏和竞争――课堂的“增鲜剂”。爱玩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受益。因此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趣味性、启发性较强的游戏,激励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三、课后你反思了吗?
课后总结,既是当堂课的课后经验总结,是成败的记录,也是下一课的提前准备。无论是一堂成功或失败的课都应该进行及时的反思,就我而言,平时的反思积累反映了以下病根:
1.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自己唠叨不休,机械重复,学生被动接受,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影响了学习质量,教学处于低效或者无效状态。
2.各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过渡,体现不出知识与技能的递进,往往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马上到了另一个环节,因此学习效果低下。只能看到一层皮,没有内涵。
3.板书随意性较强,应该把课题及重点内容板书完整并板书在四线格里。
4.不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多元学习,分层递进”实验落实为空。
以上几点都是课堂教学的病根,要想达到课堂有效、高效,必须查找病根,清除病根。只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越做越好,我们的教学成果才会最大化!
参考文献: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学习动机,有了动机才回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态度端正了,就会主动想方设法的学习,学习成绩自然上去,学习效果也就明显了。而学习动机中最明显、最主要、最实用的因素是学习兴趣。
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物理教学,谈一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就几个策略。
策略一:对抗策略
在物理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短暂的对抗赛或知识抢答,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在初三的第一轮基础复习时,我现将一些物理基础知识整理出来,制作成小卡片,在上课前,利用课间,我将学生男女分组,再分小组,将制好的卡片按照物理版块分发给对应小组,上课后,我让学生先默看3分钟,再组内交流2分钟,然后开始对抗赛,物理课代表在讲台上提问,学生在分工协作、激烈抢答中开始竞争,情绪兴奋,劲头高涨,收到好的复习效果,利用下课前的5分钟我小结课堂,再次引导复习,提出课后复习要求,学生中在对抗赛表现好的再找其他资料充实,表现不好的现将本节课的知识消化,这样,人人参与,个个学习,大大的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深度复习开好头。在同步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一些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竞争意识。
策略二:设疑策略
在教学中,制造一些小悬念或小疑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开始教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讲述物态变化中水沸腾吸热的知识点时,我拿了两个纸杯,先将一个空纸杯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不一会儿,纸杯就烧着了,然后我对学生说第二个纸杯在酒精灯上烧的时间长,但不会着火,有了这悬念后,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过来,我在纸杯中加了水,放在架子上,用酒精灯加热,水都烧开了,但纸杯没有着火,接着我提出问题,讲述沸腾吸热的知识;在九年级讲述粒子与宇宙知识时,我一上课先让学生起立,默哀30秒,学生一头雾水,让他们坐下后,我接着说我们应该缅怀对物理学做出贡献的所有物理学家,这节课我们通过粒子与宇宙的学习,初步学习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和在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学生带着为谁默哀的兴趣,认真的听了这节课。在教学中,通过制造悬念可以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思想抛锚。
策略三:模拟策略
让学生亲自参与模拟一些物理现象或物理情景,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揣摩,留下的记忆也深刻。在学习惯性知识时,我让一个学生假装摔倒,再让全班学生分析过程,在分析时,我让这个学生进行摔倒慢镜头表演,从上下身一块运动,到下身受力由动变静,上身不受力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导致人摔倒几乎一步一顿的做动作,学生们理解了摔跤的整个物理过程;在讲述合力与分力时,我先让一个学生抱着桌子绕教室一周,再让两个学生抬桌子同样绕一周,在强调作用效果相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谈感受,再讲析合力与分力的知识,效果比单纯的理论讲述好的多。这种模拟法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激起学生主动动手、动脑的习惯,也训练学生创建物理情景的能力。变学生“要我学”成为“我要学、我会学”。
策略四:画图策略
将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运用画图的方法加深记忆,我将这种教学方法叫做画图策略。在学习完实验室测量质量的知识后,我布置的课堂作业为画一架天平,学生没都很纳闷,物理课不是美术课,作业怎么是画一幅图,学生带着疑惑做作业,在第二堂课,我让同桌交换对照课本找所画图的问题,学生们都很认真,也将天平的结构牢牢的记下,在这基础上,我讲述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有了图形在心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起来轻松许多;在讲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压强计等物理仪器时,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学生要将图画出来,必须仔细的阅读课本,要理解仪器的整个结构,要将图画好,还要有较强的作图能力,有的学生照图画,有的学生垫图描,都在动手,都在思考,一次画不好,再画,只要有进步,我就鼓励,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说出仪器的组成和用法。这种方法也训练学生的平面理解能力和图形的分解组合能力,为物理一些作图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策略五:魔术策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为学习之后不断地实践,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也许是愉快教学观念的起始吧。愉快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以乐趣为导引,让学生饱含兴趣地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语文学习中实施快乐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这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多年,并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去打造快乐高效的汉语课堂,请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1.首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汉语言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必须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笔者在汉语言课的教学中就努力去实践和探索这一做法。可见,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和信赖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创性。只有教师放下权威式的架子,学生才能把你视为传递信息的朋友,学生才能解除课堂的心理障碍和负担, 才能心情舒畅,自由思考,坦然面对正确与错误,敢于无所顾忌地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撞击出创造力的火花来。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要想激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是关键。很多学生学不好汉语语就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一堂成功的汉语课就是要做到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语言知识以及应用语言的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吸取知识并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变被动为主动,首先要有生动有趣的,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课堂导入。汉语课的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要新奇、多变、多样、多种教学手段、导入方法多样、创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此外,汉语新课导入还要遵循集中注意、引发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主题。导语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既能吸引学生注意,诱导学生求知,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旧知与新知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具体可以采取直观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复习导入法、预习导入法、实事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和游戏导入法。如:在上新课时,教师可以是新从网上下载一些电影以及动画,在新课一开始时播放给学生观看,电影这一主题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因此,教师一开始就可以成功地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电影知识的兴趣,然后再设置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本课话题,轻松地把学生引进知识学习的大门。
3.组织各种活动,引领自主探究
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在合作探究的形式下去学习,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因此,我在备课环节上,多组织有趣的活动、多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这样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教学观念。例如在教学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时,教师要组织学生亲自去演练一番,让学生通过确立观点-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增加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进程,感受辩论会这种不同意见撞击出闪烁智慧火花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艺术。首先,我公布论题: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根据观点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教师播放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视频,让学生观摩;随后结合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课下查阅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最后,在班上召开辩论会,可以由教师担任主席,也可由学生自荐当主席,教师当评委等。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实现了打造快乐高效课堂的目的。
4.为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一、功在课前——精心进行教学准备
精心进行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只有精心备课,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进入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首先,要精心备教材,教师在使用教材前要对教材的全貌做一通览,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思想与特点。要深挖教材包含的语言点,以及隐含在教材中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教师不仅对这些内容要有准确的把握,更要合理地取舍利用,使之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特别是在分析教材这一环节,要明确哪些知识属于语言类,哪些属于情感态度类,新知识是哪些,旧知识是哪些,重点在哪里,难点是什么。其次,要精心备学生。第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旧知识的掌握状况,最近发展如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一切都要以发展学生为主线贯穿起来。在教学设计中,备学生时应当充分考虑应该采用哪些手段调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教师要考虑到用什么样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需要分析学生心理。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巧妙的开场白和创设情境作为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要备教法。要根据教师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确定相适应的教法,并设计好使用步骤。好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他们都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各有其适用条件,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教材内容、教学设施等条件,还有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创造性地使用某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使用。
二、功在课内——打造灵动的课堂
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上,每个学生思维都会灵动起来,他们会主动捕捉来自于教师、教材上的信息,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无疑是理想的教学境界。要顺利进入此境界,就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一点一点的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结合孩子生活实际或者模拟社会活动,创设逼真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并操练语言,以此把教学活动推向。例如,在学习“b、p、m、f”时,就可以先选择好图片:我与爸爸爬山坡(p),山坡上面看大佛(f),喇叭里面放广播(b),敬畏大佛不许摸(m)”,儿歌配图片,既读起来押韵合辙、琅琅上口,又形象直观,小学生在兴趣驱使下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再如,在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和“舍生取义”等比较抽象的词语教学时,如果以空对空地讲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词语的正确含义,但如果借助特定情境,比如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片、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等,用具体事例形象教学,就能事半功倍。
2、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步步深入,直到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首先,导入新课时,要通过艺术的提问唤起学生的探索动机。例如,在讲授《影子》这首儿歌的时候,教师师可以先带学生到操场上做“找影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影子的秘密。回到教室后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一定回答:影子总是跟着我。影子朝着一个方向。真有意思,我做什么,影子也学我……因为这些问题直接针对学生的游戏,所以学生有话可说。老师不能满足,而应继续因势利导: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将问题与同学一起讨论与交流。其中有的同学问:为什么影子是黑色的呢?教师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窗帘拉开,让阳光照在身上,学生在观察后明白了,这是由于身体把阳光遮住了。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读儿歌,以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3、即时评价。即时评价是指教师用语言、神态、行为等方面的反应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时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馈,即时评价带有师生课堂交往的特性。即时评价首先要体现师生的情感互动性。例如,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要走上前去倾听,注意身体前倾并用眼神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老师是友好的,可以亲近的,自然而然的就增进了师生感情,同时激励了学生。其次,即时评价要注意促进学生发展性。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在富有亲和力的前提下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的同时,还应指出存在的不足。
三、功在课后——巩固与深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