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15:42: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工作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新建校区;建设项目;环评重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各高校招生和办学规模剧增,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及快速发展,许多高校原有校区规划区域内建设用地紧张,难以为学校大规模的扩建提供足量的建设用地,由此涌现了大量新校区建设项目,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为项目审批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本文基于地处西北地区某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就该类项目环评中污染源识别、工作专题设置以及环评应关注的其他重点问题做初步探讨。
1.新建大学校区类建设项目特点
新建大学校区建设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项目建设内容是以教学楼、学生公寓为主的综合性小区,其规模虽大,但无特殊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为采暖废气、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等,和住宅小区项目有些类似;二是项目对自身生态环境要求较高,从建设“绿色校园”和“人文校园”的观点出发,要求一定的生态满意度;三是项目既是影响周围环境的污染源,项目自身又属于社会关注敏感点,存在外界环境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四是新建大学校区类建设项目属于高等教育基地,校区设计应充分体现节能、节水以及垃圾分类收集等循环经济理念。
2.新建大学校区类建设项目污染源识别
项目建设期主要产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与振动污染,施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排放,施工人员生活燃煤废气,地基开挖、建材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产生的道路扬尘等。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产生的废弃土石方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另外,施工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车辆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噪声和振动。
项目建成营运期一般主要产生废气、废水、生活垃圾和噪声污染。废气主要为采暖锅炉烟气、食堂烹饪油烟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废水主要为学生区、教工区生活污水、食堂餐饮含油污水、实验楼实验废水以及锅炉房废水等。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锅炉房燃煤炉渣、污水处理站污泥以及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渣)。噪声主要来源于锅炉房鼓、引风机、泵房内加压泵类噪声和人流活动噪声。对于设有化学、物理、生物、电磁等实验室的学校,还相应有化学实验室通风废气、生物废渣、电磁辐射等相应的污染物产生源。
3.新建大学校区类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内容及章节设置
新建大学校区类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和章节设置,即总论、区域环境现状、工程分析、环保措施及污染防治对策、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总量控制、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公众参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状况不同,该类项目环评还需设置拟选校址可行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适宜性分析和水土保持等章节。
4.新建大学校区类建设项目环评关注的重点
4.1区域环境现状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除包括一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噪声、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内容外,还应增加评价区污染源和项目建设场地环境背景状况调查,应关注交通噪声和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源,进行项目用地原有属性调查,对于原属于工业用地的情况,应重点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4.2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应包含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场地描述,校区建设内容及规模,人员测算,校区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校区公用设施规划,环保治理措施等工程内容以及污染源产生与排放分析。
由于校区类建设项目多位于大中城市市区或市郊区域,其校区公用设施规划中,环评中要特别关注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或政府有关管理规定和清洁能源政策,项目供暖方式选择应尽量采用清洁能源和区域集中供热,应符合当地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对于地处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单独配建燃煤锅炉房。对于地处西北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建设项目,应优先选用城市供水水源和地表水水源,不用或减少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水源必须为开采地下水源的项目,需开展水资源论证,取水应符合当地的水资源利用规划。
校区类建设项目大多可以依托城市集中供热、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公用基础设施,评价应对项目依托公用基础设施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需具体了解所依托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状况,确保依托设施在规模、处理方法、建设时序以及接纳条件上能够满足项目依托需要。
对于地处西北缺水地区的项目,应特别注意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在工程分析中应体现节水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水资源利用和节水措施,严格限制项目自行取用地下水,控制项目水资源消耗,增加水的循环利用率。针对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的性质,应将生活污水作为二次水源,经过适当处理后作为绿化、冲厕等杂用水。
以我们开展西北某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该新校区位于西部某省干旱地区,校区总占地面积2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78120m2,远期规划容纳大学教育阶段4个年级,学生规模为1.4万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未考虑中水回用措施,每天需消耗新鲜水3500m3,该区域供水为地下水,项目水资源的大量消耗,无疑加剧了该区域水资源的短缺。在本次环评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建议将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要求的中水回用于教工及学生生活区的冲厕用水和校区景观、绿化等低质用水部门,采取中水回用措施后,项目实际日用水量相比可研阶段方案减少1011m3,节水率达28.9%。该项目实施后,采用了环评报告中推荐的中水回用措施,降低了项目水资源消耗,既减少了新鲜水使用费用,又减少了项目污水排污费,其环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4.3节能、节水和资源优化利用
作为一个社会事业性的学校类建设项目,应充分考虑节能、节水及资源优化利用,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规范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采取增进照明设备效率等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舒适参数条件下,减少总能耗,使用中水回用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做到资源的综合优化利用。
4.4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除一般建设项目所包括的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内容外,由于本项目为学校,自身属于社会关注敏感点,因此,在本项目环评时还应特别关注外界环境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在该章应增加周边企业及规划项目对校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内容,一般校区在声环境功能区划上属于1类区,对声环境质量要求较高,要求周边现有及规划的单位不能影响校区内的声环境质量,周边的大气污染源不能影响校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对于自身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装置的项目需进行污水处理站恶臭影响分析,从校区总图布置和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恶臭污染控制。
4.5拟选校址的可行性分析
新建大学校区类项目应特别关注项目选址的可行性分析,应从城市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学校建设规模与用地,交通条件、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的便利性,校址区环境质量状况,工程场址水文、工程地质、社会配套、人文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进行拟建校区与相关规划符合性以及校区选址、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校区的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规划,校区周边规划区入驻的企业不能建设高噪声污染和大气重污染型的企业,校区的选址不能位于现有和规划重污染企业的下风向。
鉴于项目的特殊性质,对于开发区内实施的新校区建设项目,环评应提出要求,要求规划部门在该地区规划中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校区周边不能建设机械加工等噪声和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应严格把关,防止周边企业对新校区产生影响。
4.6生态适宜性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校区环评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与工程项目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项目的生态适宜度。该部分工作内容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指标体系,该指标必须具备整体性、综合性和全面性,防止以偏概全,同时指标也不可过多过杂,否则就会妨碍人们从宏观上概括认识生态环境状况。一般认为指标数不超过10个为宜,校区环评可以从舒适、方便和环境三个方面选择校区人均用地,绿化比例,道路场坪比例,景观和谐度,环境质量等指标,对各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值,作为评价的尺度。
4.7水土保持
对于涉及水土保持的校区类建设项目需编制水土保持章节。
5.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校区类建设项目特点,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⑴重视项目建设场地环境现状和已有污染企业调查,必要时进行土壤恢复与工程治理措施。
⑵工程分析中应调查和评价公用工程规划中依托设施的可行性,重视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⑶对于西北等水资源匮乏地区,应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考虑中水回用等节水、节能技术的使用。
⑷环境影响分析中应特别关注周边已有企业和规划企业对该项目本身的环境影响,项目的选址应符合该类项目的选址要求,项目总平面布置中应综合考虑锅炉房、污水处理站的布置方案,降低其对校区的环境影响。
⑸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生态满意度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监督管理司编.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史捍民主编.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编.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系列教材 社会区域类(试用),2006.8.
区劳动保障局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已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市、区下达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较好地完成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20__年市政府考核区县政府科学发展观指标涉及我局的新增就业人数1520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66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5%以内,三项指标分别完成1613人、6093人、3.9%;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06%、111%、100%;新增就业人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去年增幅分别为:4%、13%。
市就业领导组下达的劳动保障工作单项考核指标目前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下达数及完成情况和完成比例见附表。
(二)民生工程工作
1、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为11000人,已完成登记参保14339人,完成任务数130.4%;征收医疗保险基金96万元,国家、省、市、区四级财政到位配套资金72.8万元,合计168.8万元,完成全年投资额的91%。
2、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为1300人,其中发证人数780人。已完成技能培训1362人,完成任务数105%,培训合格率100%;其中979人通过鉴定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得证率126%;就业人数1362人,就业率100%。
3、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20__年底,我局已将未参保集体企业52名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通过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形式,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三)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1、招商情况: 20__年8月,从浙江富阳引进黄山奔马仪表有限公司,在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投资、租赁龙井村厂房组织生产摩托车仪表,总投资800万元,已投资541万元,该项目目前招用42人,引进技术管理人员14人,并于11月1日正式开工生产,项目全部完成后,年纳税80万元。全年招商引资完成541万元,占目标任务数108%。
2、对上争资情况:已向省、市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争取专项资金补助1362.7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补贴561万元,再就业补助597万元,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30万元,城镇居民、城镇职工补贴100.3万元,困难企业补贴60万元,乡镇平台奖励8.4万元,创业补助经费6万元。
3、项目建设:完成西溪南“凤还巢”农民工创业园的建设,顺利通过省农民工就业领导组的验收,获得省150万元的专项补助。潜口镇农民工创业园已获省批准,正在组织实施。
二、20__年重点工作安排
20__年,我局总体思路是:以发展促就业,做大企业增岗位为主线,以着力实施民生工程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城乡统筹就业;不断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探(来源:文秘站 )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主要指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00人以上,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万人以上,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400人,职工工资增幅8%以上。招商引资工业企业1户以上,投资600万元;对上争资1500万元以上。
(一)落实新的就业政策,城乡统筹就业。
1、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强化乡(镇)、街道及社区(村)就业平台建设,认真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切实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明确就业工作责任,夯实基础工作,完善就业服务,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
2、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对接,使培训结构进一步适应就业结构,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监督支持和管理服务,实施就业培训特别计划,为企业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城乡劳动者多层次需求的培训格局。
3、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功能,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
4、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援助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重点帮扶“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全面兑现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强化就业援助的针对性、措施的规范性和机制的高效性,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5、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开展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的各类培训,并进行劳动技能鉴定,提升劳动者技能。
(二)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做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市级统筹。按照规定加强基础数据、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调整网络建好金保工程,以顺利向省、市级统筹过渡 。
2、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做好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同时,实施社会保险减免缓政策,阶段性减轻企业负担,保企业促增长。
3、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巩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成果,完善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和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衔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4、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建设。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以保障大病风险为重点,兼顾多层次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提高保险待遇,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规范定点医疗服务管理,加强住院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
5、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失业保险与就业促进联动机制,在确保失业保险金发放的基础上,加大失业保险对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的投入,促进失业保险与就业良性互动,发挥失业保险促进企业保岗位的作用。
6、完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扩大覆盖面,发挥工伤保险功能,积极探索开展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措施、办法和途径。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和费用结算办法。
7、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落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加强对各类社会保险费征缴、支付、管理等环节的稽核工作力度。加快建立操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控制度化、考评标准化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着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1、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深入实施《劳动合同法》,督促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提高签订率。适时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大检查,完善企业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制度,指导企业逐步健全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台帐,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履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情况的动态监管,促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实施。
2、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加大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要形式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确保劳动者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健全完善企业依法支付工资的长效机制,打击恶意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行为,确保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3、健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作用,妥善处理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调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开展和谐乡镇(社区)、企业创建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扩大创建成果。
时值年末,各项工作都进入了冲刺阶段,区委、区政府在这个时候召开这次社区建设流动现场会,足以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足以说明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这次会议,要认真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步任务,督促有关单位精心组织,真抓实干,不断提升我区社区建设水平。刚才,大家实地参观了三个农村社区试点的建设情况,桂斌同志通报了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尤其是年前达标验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会后,有关单位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不仅是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需求,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各地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抓社区建设,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平台,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社区建设成果显著,硬件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镇街社区主办、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满足广大居民生活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照省、市社区建设发展要求和考核验收标准,我区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容忽视的问题,如社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内容单一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这次会议之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部署,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增强和深化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社区建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年前完成达标任务,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不断提升社区建设质量和水平
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工作内容新,探索性强,社会意义大,我们必须围绕既定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我区社区建设提档升级。
(一)要大力强化社区基础阵地建设。目前,我区社区硬件设施整体配套水平还有待于提高,28个社区试点(示范点)中“一站式”服务大厅新建的12处,改建的13处,但是高标准的只是少数,还有3处社区没有足够的办公服务用房,落后的基础设施已经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步伐。因此,多渠道解决社区基础阵地建设落后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和工作重点。大家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筹资渠道,积极推行“政府投入一点,镇街承担一点,社区筹措一点,政策争取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帮扶单位资助一点”六个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不足问题,为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今年,市、区两级财政将拿出100余万元用于城乡社区示范点(试点)建设,各镇街和村居要抓住这一机遇,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同时,要采取挖潜、购买、置换等综合措施,切实解决好社区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硬件水平,努力建设一批精品社区。
(二)要大力强化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是跟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做好社区服务,也是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认可度和参与度的关键。要按照要求,加快“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要突出抓好公益性、福利性的服务,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综合服务工作,这在当前对于推动改革发展、保持稳定社会尤为重要。要加大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积极做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工作,着力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努力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环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完善组织网络,健全治安防范机制,努力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每个社区都要从实际出发,找准优势,扬长避短,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要大力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其素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区工作的成效。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但要有理论知识培训,还要有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认真研究社区干部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用科学的制度管好社区干部,把那些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文化素质高的人才选进社区干部队伍,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支持和鼓励工、青、妇、残、老等组织的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并在社区吸纳志愿者,要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开展互助、帮扶活动。总之,要使一切有利于社区建设的行为都得到支持、愿望都得到尊重、劳动都得到肯定、价值都得到认可、精神都得到弘扬。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力抓好社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各级党政都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水平,参照有关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必须树立全局意识。社区工作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从大局的高度思考社区工作,努力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牵头带动作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围绕社区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服从大局,形成加快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各帮包单位要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拿出实际行动和有效举措,积极为社区出人、出力、出钱。各镇街、社区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在管理创新、服务创优上下功夫。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全覆盖工作,明年各镇街要把社区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制订完善的社区发展规划,统筹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大规模、高标准、多功能、上档次的精品社区、特色社区。还要根据当前村居规模和服务半径,提倡“多村一社区”的创建模式,争取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全部建立社区服务中心。
二是必须树立群众意识。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体,也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没有群众的支持参与,是搞不好社区建设的。树立群众意识,首先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广泛参与作为推动社区工作的源泉,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判断社区工作取得成效的依据,坚持工作依靠群众、服务为了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区建设的好处,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认真组织各种群众活动,通过这些参与面广、群众感受深的文体娱乐、志愿者服务、邻里相帮、党员帮扶等活动,促使大家了解社区、参与社区、认同社区。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积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完善政府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进一步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拓展就业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二、创建目标任务
1、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2、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100%。
3、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劳动力就业率达96%以上。
4、新增就业岗位3200个,其中非农就业1500人,失业登记人数控制在410人。
5、完成本地劳动力技能培训951人,其中农村(征地)劳动力923人。
6、加强政策宣传,帮助办理贷款等各项手续,自主创业人数占失业登记数的3%以上。
7、提升青年职业技能,转变择业观,组织30岁以下失业、农富劳动力参加职业见习,推荐率达到30%以上。
8、制定就业难点人员调查、排摸及安置方案,做到推荐安置情况有反馈、有记录。
9、求职人员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满意率达到96%以上,促进就业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建立促进就业协调机制,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就业的副镇长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所长为副组长,政府各办主任、群团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和解决社区内就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集思广益、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形成就业工作的合力,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2、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为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镇财政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促进就业的奖励、扶持等。
3、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在一个月内实现家庭成员至少一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解决一户”。
4、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掌握社区劳动力资源,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拓展双困人员就业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用工单位吸纳双困人员,通过岗位补贴、社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社区内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全面贯彻落实市、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改善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富余劳动力参加转移就业培训,定期排摸,及时了解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对要求就业的通过各种途径及时给予就业安置。对需要提升技能和有创业意向的及时组织推荐其参加职业技能和开业指导培训,使所有求职人员和需要就业援助的人员得到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镇促进就业协调小组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促进就业工作,协调完善与促进就业相关的重大政策,指导并督促促进就业工作的落实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所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主要部门,全面负责就业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全力以赴拓展就业岗位,确保各项指标的完成,其他成员单位作为就业工作重点部门,要做好配合和协调工作,各村、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把使用本地劳动力作为企业入驻条件,签入合约,并将合约内容交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2、落实政策,加强管理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采取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发挥政策效应,确保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贯彻实施。
3、强化考核,推进工作
镇政府将设立促进就业专项奖,对在年内为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成绩的单位、部门及个人予以嘉奖,对各村(居)委负责人按照失业率控制情况和推荐劳动力就业情况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将相关单位就业指标数的完成进度情况纳入行政效能的考核范围。
实现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有劳动收入、经济收入人员应保尽保、提高保障能力为目标,统一政策,突出重点,合力攻坚,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为构建和谐宽城提供有力保障,以深入研究解决民生问题,专项行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维护全区各类人员社会保险权益为重点,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二、实施范围和工作重点
(一)实施范围
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类有经济收入人员。宽城区内应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二)工作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服务型企业中的宾馆、商场、酒店以及中介服务业,各类尚未参保的非公经济组织。重点是生产型企业中的大型加工企业。流通型企业中的运输、物流企业等;
2各类有经济收入的城市居民;
3尚未实现全员参保和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参保单位;
4解除劳动关系后。未及时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人员;
5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新招聘工作人员。大专院校毕业学生;
6应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重点是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和医院、科研机构等各类事业单位以及中省直行业单位。
(三)政策界线
享受养老、失业保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统一按照国家及省市的有关文件执行。专项行动期间,继续执行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对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有劳动收入、经济收入人员参保缴费办法做出如下调整:
1城镇各类有经济收入人员中尚未参保人员。凡达到就业年龄均可参保缴费。城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非工薪收入者最早可从 年 月起参保缴费。
2男达到60周岁、女达到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可允许延长缴费达到15年,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参保人员。延长缴费年限最长不能超过5年。
3缴费基数可以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选择档次,个体参保缴费人员。也可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或60%为基数申报缴费。参保人员达到养老条件后,按统一规定的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和待遇调整办法执行。
4可凭《再就业优惠证》和《灵活就业证明》社会保险部门领取社会保险补贴。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4050人员按其当年实际缴费数额的50%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其他人员按实际缴费数额的15%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5按规定办理参保登记和申报缴费的企业和个人,专项行动期间。一次性补缴其应缴社会保险费的可缓缴滞纳金。
6原则上自 年 月起参加失业保险,财政全额拨款或部分拨款的事业单位。凡在专项行动期间参保并且一次性补缴以前欠费确有困难的可先制定欠费缓缴计划,经审核批准后自 年 月起缴费,欠费部分在申领失业保险待遇时一并补缴。其中,大专院校参加失业保险,按省政府专题会议精神自 年 月起缴纳失业保险费, 年 月至 年 月期间的失业保险费可暂缓缴纳。
7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费工作意见(试行) 政办发[ ]33号)文件精神,未参保且无缴费能力的集体企业。其退休人员直接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可到社会保险个体分局办理参保手续。
三、工作方法及步骤
统筹考虑,专项行动分为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参保缴费三个步骤。协调推进。
(一)宣传发动
1全面动员。市政府在全市召开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专项行动动员大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保险宣传日”活动, 月份为社会保险宣传月。届时,区将组织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在主要街路、广场,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牌匾,广泛宣传,全面动员。
2政策业务培训。社会保险部门定于 月 日对我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讲解社会保险政策。街道和社区负责对应参保未参保的单位和城镇各类有经济收入人员广泛宣传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业务手续及办理程序。
3跟踪报导。新闻媒体对专项行动和社会保险政策进行系列跟踪报导。对积极参保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扬。
(二)调查摸底
调查摸底和参保缴费同步进行。 月中旬至 月底。
1调查内容。调查摸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达到就业年龄人员参保情况调查。掌握企业参保状况。掌握应参保未参保人员底数。二是调查统计驻区单位基本情况,
2调查方法。区劳动保障局负责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具体落实调查和动员参保工作。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查。填写《社区居民未参加养老保险情况调查表》和《驻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查表》社会保险部门派专人协助我区劳动保障局,指导调查,提供政策答疑,收集整理调查情况。
3建立未参保情况信息库。区按月向社会保险部门报送《社区居民未参加养老保险情况调查表》和《驻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查表》社保部门负责建立 市应参保单位和未参保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
(三)参保缴费
1区劳动局与社保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社区负责组织填写《参保缴费申报表》并督促其在填表一周内持《参保缴费申报表》社保宽城分局办理参保手续。属于驻区单位和区属企业到社保宽城分局办理。
2区劳动保障局对单位和个人申报情况随时登记并按规定时间向社保部门报送。对重点单位开展稽核审计。专项行动期间。
3强化监察执法力度。对拒不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申报、缴纳社保费的单位。并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按要求整改的予以处罚,直至申请法院强制征缴。
四、组织领导
一、重视档案宣传工作,提高社区档案意识
社区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社区档案工作,将其纳入工作重点,然后根据本社区档案工作现状,制定出具体的档案宣传计划。定期开展档案进社区活动,着重向居民群众介绍《档案法》及档案管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从而让全体社区人员都能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另外,宣传工作要注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群众才更易于接受。比如,可以开展相关档案知识讲座、档案文化活动、档案展览等活动,引导居民参与进来;同时,还要充分借助多媒体、电视、广播等途径开展社区档案宣传工作。在宣传过程中,要多运用典型实例,起到良好的宣教效果,并创设出较好的档案管理氛围。
二、进一步健全社区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社区档案管理水平
社区领导要将社区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将其纳入所在街道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社区工作点宽面广,工作内容常常涉及党建宣教、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生工作、扶贫帮困、综治及创卫等,还需要和党委政府的很多部门打交道。因此,社区领导要采用工作责任制,做到“五落实”,确保工作到位、职责到位,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责任意识。同时,根据社区档案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移交等重要环节的流程。目前,社区档案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部门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上交不及时、不完整,档案收集标准也各不相同,这既不利于对档案的统一管理,也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对于这个问题,社区档案人员要主动和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形成统一意见,引导他们做好相关档案工作,并按时上交,这样才能确保社区档案资源的完整性,也才能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另外,笔者建议,除了做好社区档案的常规资料收集外,还应将社区档案范围延伸。比如,收集社区内的名人名士、名胜古迹、风土民情以及关于社区面貌变迁等方面的档案资料。不仅能进一步丰富社区档案资源,还有利于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三、注重业务培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要想开展好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档案工作者这一要素。当前,从事社区档案工作的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极少是专业人才。总体来说,社区档案管理水平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档案工作的发展,因此社区领导要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首先,加强岗前培训,为新进人员介绍档案管理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等。其次,要积极开展在岗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各种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活动,如专题讲座、档案知识竞赛、小组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在开展业务培训的时候,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能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还能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使社区档案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四、贴近社区,服务群众
回顾近一年来的居委会工作,我主要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迅速转变思想(或者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投入,确立居委会在小区中的主人翁地位。
这次产生的新一届居委主任和委员都是生活在各小区的居民,都是由本小区的居民自行投票产生的,因此这就改变了以往部分居委会当家人不是民选或者不住在社区内,与居民关系不密切,不能很好代表居民利益的局面。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居委干部都是民选的,部分新当选的居委干部在之前从未接触过居委会工作,不清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应当履行和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再加上受到原本的居委会运作模式的影响,因此一些居委主任在刚开展工作时经历过一段迷茫和备感压力的时期。但是很快的,通过参加区以及街道组织的两级培训,通过阅读一系列指导和明确居委会工作的文件和书籍,大家对居委会的定位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了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的一级组织,使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利的合法组织,居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理顺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本着“有事共同商量、全力解决”的原则,按照三自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社区工作。
有了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各居委干部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区工作,大家以居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精力“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真正实现了“居民委会居民办,办好居委会为居民”的居民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坚实的确立了居民委员会在小区中的主人翁地位。
二.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机制,努力发挥好自治组织的管理作用。
众所周知,制度建设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同样,社区居委会工作也要讲究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使社区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居委会的管理水平,才能将小区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我们的各居委会主任郑市充分认识到了规章制度建设的总要性,几乎每个居委会都结合自己本小区的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的工作制度,包括《会议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居委会值班制度》、《学习制度》、《居委会联系群众制度》、《听取党支部意见制度》等。各居委会都能够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规定开展工作,并且还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充实完善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真正将社区建设纳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委会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一套适合新时期居委会运转的工作机制,部分居委会经常连同党支部、社工站、业委会、小区物业公司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小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小区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这样的联系会议,将居委会的自治管理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管理、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有机的结合了起来,逐步探索形成了责权利明确、协调配合、互相制约、管理到位的新型社区管理机制。
三.坚持以民为本,凝聚社区民心,全方位提升小区建设水平。
同志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论述中揭示出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作为社区居委会而言,落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论实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从服从和服务于居民的意志和利益出发,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
新一届的居委会班子成立以后,始终坚持“以真心换民心,以耐心聚民心,以爱心得民心,以创新树民心”的工作理念,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始终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事,多办利民实事,密切了居委和社区居民的关系,融合了社区人群氛围,提高了社区文化、生活质量,营造了和谐的社区环境,更好的为党和政府架起了联系群众的桥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小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与各居委主任和委员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主要体现在:
(一)工作任劳任怨,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这一次新一届的民选居委干部中,大部分都是社区中的离退休党员,而且有些同志已近耄耋之年,本该是在家中安度晚年的,但是面对着小区居民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他们毅然放弃了家中清闲的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涨的干劲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中,他们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传统,工作中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尽管我们的民选居委干部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每一位居委干部工作的热情,大家都充分发扬了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不以报酬和回报作为工作认真负责的动力,而是始终将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大家以自己的证明了个人的价值所在。现在小区中的居民遇到生活或思想上的问题都愿意向居委干部倾诉,因为他们甚至居委干部都是居民的贴心人,居委会一定会最好的代表群众的权益。
(二)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居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热心为民排忧解难。
作为军的自治组织,“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一直以来都是社区工作的重点。通过近一年来的居委实际工作,我们清晰地看到每个居委会在为民排忧解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他们遵循“让居民喜多一点、怒少一点、哀淡一点、乐浓一点”的原则,以居民的“安居乐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养老、扶幼、济贫、解困、助残为工作重点,实实在在的为社区居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尤其在今年开展的为民地图绘制工作中,居委干部们每天都不辞辛劳的挨家挨户的向居民征求信息,在信息调查的过程中,使这些新上任的居委干部们与居民进行了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了解到了第一手的居民信息,并且针对居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运用困难快速反应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第一时间内为许多居民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使居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我们的许多居委会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十分关注存在于居民群众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他们往往都能够主动地与居民沟通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中谋取更多的合法利益。例如,宝钢一村的居委会主任陆文瑜老师,他已是岁高龄的老人,但自从他上任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为民办实事,为小区变样作出贡献。宝钢一村是旧式小区,道路高低不平,绿化种植不规范,中心小花园年久失修,给居民的日常带来了诸多不便,居民们对此意见很大。居委会针对这一情况,在小区党支部和工作站的配合下,多次与宝房集团公司、有宜物业公司商量协调,在他们的支持下,对宝钢一村的外环境、道路、下水道、绿化以及中心小花园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极大的优化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三)了解居民需求,多方面丰富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提升了社区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作,它是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首要目标,而社区居民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居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传统的便民利民服务,还包含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居民的民主政治参与提供服务等等。
各居委会在开展工作中十分注重对于居民全方位需求的满足,每个居委会基本都设立了治保、调解、卫生、计生、民政、宣传、妇女工作等一系列的专业委员会,并安排专人负责,与街道社工站的同志共同做好小区服务的各项工作。但各居委会并非只简单停留于满足居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各居委会还会根据本小区及小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的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满足社区内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一是通过小区黑板报、宣传橱窗、座谈会、读书会等形式,提升居民的道德水准,二是举办各类居民作品展示,培养居民广泛的兴趣爱好;三是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召开小区运动会、迎春长跑和常年不断的中老年甩手操、扇子舞等比赛活动,赛出居民们的团结,赛出小区浓浓的集体荣誉感;四是通过举办小区纳凉晚会、“老少同乐公民道德文艺宣传”等文化活动,形成讲文明、树新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抵制的良好社区氛围。
各个小区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社区居民的交流沟通,带动了社区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小区的精神文明创建不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拓宽了社区服务的领域,提升了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当然,街道的社区居委工作能够取得今年这样的成绩,光靠居委会一方的努力是远远达不到的,这其中还包含着街道各科室、居民区党支部和社工站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了将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更具特色,街道机关各科室、条线在每布置一项任务时总是给予居委党支部、居委会以及社工站最详尽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在工作开展中总是会主动的给予关心,对于发生的困难总是会及时地给予帮助和解决,这些都为居委会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方保障。另外,居民区党支部、社工站也十分关心和配合居委会的工作,大部分小区的党支部都为居委干部配备了办公桌椅和文具,带领居委会和社工站有序的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社工站作为街道的派出机构,在做好自身行政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按照规定主动地与党支部和居委会汇报工作情况和进展,自觉地接受居委会和居民的监督。街道的社区建设正是依靠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才会有今天取得的各项成绩和荣誉。
通过这一年来居民区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大多数居委会已经适应了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居委干部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了许多独具风格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这些都是我们社区建设中宝贵的财富。但是,目前在我们的社区管理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个别小区居委会干部的工作主动性还不够强,总是局限于“党支部吩咐干啥才干啥”的状态,缺乏工作的冲劲,没有能够最好的发挥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的主人翁作用;另外,还有些居委会还没有理顺与小区党支部和工作站的关系,在工作中不能够相互配合,影响了小区整体的管理水平。
在新的形势下,今年社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居民满意是我们工作之手”的思想,围绕居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坚持核心,探索创新,把社区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自我服务,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亲和力。
我们要时刻以群众的利益为重,进一步拓展公益、便民利民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等项目,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帮助居民提高对社区的认同感、信任感、责任感,激发居民热爱社区、当家作主的热情。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使社区服务在有效、实效和高效上不断提升。
二.自我教育,提升小区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生命力。
各小区要在原有开展文体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区正气,塑造居民的美好心灵,是个小区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另外,按照“居民所需、政府所能”的原则,加快社区实事建设,居委会要力尽所能,为改善公共设施和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三.自我管理,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的创新力。
健全完善党(总)支部、居委会、工作站、业委会等各项工作制度,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发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四爱三做一保”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和“三会”制度,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引导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工作。
四.自我监督,积极参政议政,进一步激励居民履行当家作主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基层社会服务 居委会 公共服务
当前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已经初见雏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上,基层社区作为小康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区在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上,在城市治安的综合治理上,在学习型城市的全面建设上,在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开展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发展环境,作为国家政策基层执行单位的居委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构建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有机体。而在面临当前如社区发展、社区自我管理等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并发挥社区组织基层民主组织者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区服务遇到的主要问题
1、社区工作难以获得居民认同
在社区情况的调查中,大约一半的居民受访者表示了对于居委会工作的不了解或者不认同,虽然有部分居民对于居委会工作表示了称赞,但是总体来看其工作成果的反馈与期望达到的目标之间是有差距的。由于居委会工作繁杂且琐碎,并且社区工作要跟不同类型的人群打交道,也使得不同群体背景的居民对居委会的工作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居委会在户籍调查、卫生调查、治安管理中的部分职能也导致了居民将居委会工作人员视为基层行政部门的对接人,而对其居民自治组织的职能认识不足,间接的使得居民认为居委会没有履行好自身职责;另外,重干部身份轻岗位管理造成部门服务意识不强,也导致在工作过程中与居民办事程序处理不当容易遭致居民反感。
2、行政职能占据了大量工作时间
在当前行政部门工作中心下沉的思想指导下,众多部门都将分支机构或者职能设置到了社区居委会当中。在调查中发现,居委会挂多块牌子,从事多种行政职能,居委会需要承担更多的行政职能,导致原本的以居民生活服务和自治开展为核心的工作性质转变为以上级部门工作为核心,更多的属于上传下达的执行型工作,会议、检查与居民工作交集较小,工作内容缺乏创新,也对基层情况变化不了解,在职能创新上步伐缓慢。
二、原因剖析
1、自身定位不准
从行政职能的界定上来看,社区居委会应该承担的政府部门事务应该是辅助工作,其主要定位应该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会基层民主的建设中发挥作用,而不是应该和治安、卫生、劳动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混杂在一起。此外,居委会工作人员应该更多的以社区服务人员的身份来履行职能,以效益观念来践行居委会社区服务职能,才能避免居委会工作资源配置使用效益低下,定位失准的问题。
2、部门权责不对等
首先,政府职能对面对于居委会的管理权限过宽,由于不合理的行政职能安排导致居委会基层工作与大量行政单位的基层职能交叉严重,同时对于部门的工作绩效评价不当,当前居委会虽然承担了大量行政部门的工作,却没有真正得到与其工作实效相对等的评价机制。另外,当前行政部门的管理体系,没有实现基层与管理部门的双向互动,对于居委会的工作内容也没有得的应有的回馈,间接导致居委会工作陷入长期的事务性工作中,没有实现其职能作用,现在仍然采取按照上级职能部门意图单纯指令式的运作方式,没有实现与其权责对等的职能目标。
三、提升祥云社区相关服务工作效果的相关建议
1、明确社区功能定位
在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上,要弱化其作为政府基层职能工作的承担者,另外作为社区基层民主的指导组织,居委会要创新自身职能,需要重新确立好自身位置,以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为契机,将更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社区服务为中心,即当前需要以四项工作重点为主:首先是社区安全,其次是社会文化,再次是社区健康,最后是社区生活,以明确有目的的性加强社区居民联系和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提升,通过积极鼓励居民自治,通过居民会议、协调的形式解决居民生活矛盾和问题,承担居民之间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渠道,让社区在民主决策、社区管理上能够更多体会到自身全力,摆脱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困扰,以居民自身工作重心为核心,切实履行居民委员会的基层职能。
2、理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
在当前居委会的工作职能中,大多数工作职能与政府基层工作相重合,厘清政府、社会、个人的职能是当前顺利开展居委会工作的前提之一,根据这种情况,可以提议民政部门实行工作准入制度,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凡拟将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创建评比考核等项目交给社区的,除法律、法规或有明确规定应由基层自治组织承担的以外,均实行准入制度,通过权责对应,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将居委会进一步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并且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直接与相关部门对接,将诸如检查、会议等形式主义工作进一步剥离,以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能定位,对各项工作准入与否进行居民表决,避免工作摊派,将主要工作重点转移到基层社区建设上来,也让居委会工作能够以以居民生活为核心开展,并且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借助居委会在政府职能部门中的基层作用,积极筹划方便居民生活的运作方式。参考文献:
[1]丁元竹.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2]陈潇潇,朱传耿.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J].重庆社会科学,2013(09).
[3]孔娜娜,张大维.美国是这样开展社区建设的[J].社区,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