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扶贫工作重点

扶贫工作重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7 15:42: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扶贫工作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扶贫工作重点

第1篇

关键词:双频激电法;勘查;干扰;克服

Abstract: this paper electro-prospecting method in complex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reas to develop common interferenc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lectro-prospecting method; Exploration; Interference; overcom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双频激电法是在变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频率域激发激化法,它的本质是将两种不同频率的方波电流组合后同时供入地下并同时接收,与传统的直流和交流激发极化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仪器性能稳定,自身抗干扰能力强;(2)数据采集速度快、工作效率高;(3)测量结果受电流的变化影响小,观测精度高;(4)仪器轻便、灵活。

1激电测量中电极效应的干扰分析

电极效应在电阻率测量中普遍存,而在激电测量中也存在这效应,并影响着成果的解释。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l)电阻率电极效应;当单个供电极或者一双供电偶极经过地下电阻率不均匀体的上方或附近时,极化场(或一次场)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从而影响着观测结果。这种畸变既影响电阻率测量,也影响激电测量。这种电阻率不均匀体可能是岩体、岩层、断层或极化体;总之,电阻率电极效应是一次场局部畸变引起的,这种畸变会产生干扰异常甚至叠加在有用异常上,最终得到的异常形态较为复杂,对解释带来了困难。

(2)激电电极效应;当地下电阻率均匀变化而极化体不均匀时,供电电极通过不均匀极化体或附近时,此时接收到的二次场的大小和方向都会改变,出现激电异常的变化,即为激电电极效应。

通常极化体既是极化不均匀体也是电阻率不均匀体,激电异常经常受到这两种电极效应的影响。这种由于供电电极与极化体之间相对位置关系而引起测量电极间的异常干扰,使得伊异常的极大值并不总是位于极化体的正上方,必须对测得的IP异常进行仔细分析,综合地层和构造变化因素,才能对钻孔验证位置、方向及深度做出正确的指导。

2电极接地问题的分析及克服

在时间域激电测量中,通常采用标准的非极化电极来克服电极差的影响。在双频激电测量中观测的是交流信号,且仪器自身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电极极差的变化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不大。在本次工作中,供电电极A和B各采用5根钢电极、接收电极采用两根铜电极进行。野外实践表明,使用铜电极供电十分方便,尤其是在接地条件较差的地区,铜电极的接地电阻要比不极化电极小。

在野外激电测量中,接地条件差,接地电阻太大势必会对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一方面,在接地条件差的地方,使用相同的电压向地下供电,电流太小,为了提高信噪比就需增大供电电流。通过增大供电电压后,电能很大部分消耗于接地电阻和导线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大了电磁祸合效应;另一方面,接收端由于接地电阻太大,引入的干扰也越强,在实际数据采集中常会显示负值FS,且数据极不稳定。

在使用金属电极供电和测量中,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有:

1.电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越大,接地条件越好;接触面积与电极的半径大小、电极的入上深度及土壤颗粒的大小均匀程度有关,电极半径和入土深度越大、土壤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即接地条件也越好;

2.电极的接地电阻与周围土壤和岩石自身的电阻率有关;土壤和岩石中水分越多,或含有的离子成分越多,自身的电阻率就越小,电极与周围的接地条件也越好。

为了有效降低接地电阻,提高观测精度和工作效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供电电极A和B端分别采用5根钢电极同时向地下供电,电极呈梅花状接入地下,电极的钉入深度至少大于20cm;

(2)接收端M、N分别采用铜电极采集数据,注意铜电极引出的电线完好,在测量中尽量减少电极附近的走动;

(3)供电和接收电极尽量打入有土壤或潮湿的地段,避免在基岩出露区钉电极;

(4)在接地条件较差、基岩出露较多的测点,为有效改善接地电阻,向供电和接收电极处浇灌盐水;

3激电测量中电磁祸合效应的干扰及克服

电磁感应祸合是供电回路、测量回路、大地三者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引起的祸合效应,它与激电效应同时存在成为干扰,地下电阻率越低、频率越高、极距越大,受到的干扰程度也越大;在激电测量中,电极的排列方式不同,所受到的电磁感应祸合的影响不同而对称四极排列测深与其它排列方式相比受到的电磁感应祸合效应影响最大,电磁藕合效应的影响会使得大面积的激电测量数据无法解释,在实际工作中尤其要重视。

激电测量中出现的电磁感应藕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电容祸合,它是线与地之间或线与线之间的分布电容进行电能量转移,在测量回路中引起的与探测目标无关的畸变信号。根据电容存在的部分不同,常有测量导线与大地之间、供电导线与大地之间,测量导线与供电导线之间的电容。另一种是电磁藕合,它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引起的,它的实质是电磁感应。只要供电电流发生变化,就会产生电磁祸合,实际工作中供往地下的电流无法做到稳定不变,即电磁藕合效应的影响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在激电测量中,只要地电条件、工作装置和电流形式确定,电磁感应祸合的大小和分布就可以确定,因此是实际施工当中,采取以下必要的措施来尽可能减小祸合效应的影响。

1.电容藕合和电感祸合均与电极距有关,通过在已知钻孔上进行孔旁测深试验工作,合理的选择能反映实际的电极距,同时尽可能减小电容藕合与电感祸合带来的影响;

2.在移动、变化极距的过程中,供电导线和测量导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减小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电磁感应祸合效应的影响;

3,水的介电常数比空气大几十倍,在激电测量中电容祸合效应会由于水对数据采集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研究区内有河流通过,且测线通过浇灌后的水地,在铺线测量过程中,将导线架空或绕道敷设,保持导线干燥,防止潮湿;

4二频率越高电磁藕合效应越明显,而选择低频测量时,工作效率低,同时容易受到来自地下游散电流的影响,因此,在地势相对平缓时选择低频组测量;

5.选用内阻小、绝缘性好的导线作供电和测量线,以减小导线内阻;尽可能改善供电电极和接收电极的接地条件,降低接地电阻;

4天然干扰的存在和影响

天然干扰主要有天然的大地电流场和自然电场两种。大地电流场也称大地噪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宽频带电磁场,主要是由地球外部太阳风、磁暴、等离子层中离子波动等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它们是以微脉动形式出现的电磁波,在电离层与地球表面之间来回传播,地表可以观测到这种微弱的电磁场。同时在地层中可感应出强度不大而分布范围很广的电流场。在地表观测到的较高频率的大地电磁场主要来源于赤道地区的雷电等,可对激电测量带来一定的干扰。由于大地电流场的频谱主要集中于低频部分,频率越低,强度越大,因此在激发极化测量中频率一般选择在0.1-5Hz的大地电流场频谱的低谷上,以避开大地电流场的干扰。本次研究工作中采用的工作频率为4HZ与4/13Hz,避开了大地电流场的峰值影响。

自然电场主要由矿物与溶液的电化学反应和离子过滤、扩散的局部电化学场,具有相对稳定分布较窄的特点。自然电场是直流电场,而双频激电法中使用的是特定的低频交流电场,自然电场对双频激电法等频率域激电法不构成干扰。

5偶然及人文干扰的存在和影响

实际测量中常见到的人文及偶然干扰有地下管道、金属物体、铁轨、高压电线、电话线及50Hz工业游散电流等。这些干扰表现在数据采集中产生的IP异常,对后期成果的分析解释带来困难。在实际施工中实行克服与避让相结合的措施,即有水流、水田干扰的地段,将供电和测量导线架空或绕道铺设;当必须经过公路、桥梁铁护栏、输电线等地物时,选择没有行车经过的时段测量,并对导线进行埋藏保护处理,正确记录测点号和测量极距,以便在后期的数据处理和解释中作为参考。

6地质干扰的存在和影响

地质干扰因素主要包括当地人开采后遗留下的废弃采坑、地表残留的少量矿化程度低的废矿石、地形地质条件等。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地质干扰体的存在,接收机显示的视幅频率FS值往往显示负值且数值极不稳定,通过改善接地条件,多次观测取平均值可压制干扰,取得较好的观测精度。

参考文献:

【1】李金铭.激发极化法技术指南[Ml.北京冲国地质大学,2002

【2】张力,白宜诚,龙慧.应用双频激电偶极剖面法探察水下隐伏断层[J].建筑设计.2006,1(35).

【3】刘宏信等.变频激发极化法在高基多金属矿区的应用效果[l1.西部探矿工程.2005,(11)

第2篇

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我国的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新的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将如何展开?此次重点县名单调整意义何在?就此相关问题,本刊记者对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国家对592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了调整。此次调整的意义是什么?调整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范小建:2001年,我国在中西部省(区、市)确定了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经过多年努力,少数重点县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还有部分比较困难的非重点县没能得到国家重点扶持。因此,有必要对重点县进行适当调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下称《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指出,“原定重点县支持政策不变。各省(区、市)要制定办法,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与上一次重点县的调整方法不同,本次调整的最大特点是权力下放到省。即允许各省(区、市)按照《扶贫开发纲要》精神,根据实际情况,按“出一进一”的原则进行调整,但不得将连片特困地区内重点县指标调到片区外使用。

《中国经济周刊》:国家将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片区县加上原有的重点县,扶贫重点区域扩大,是基于何种考虑?

范小建:这是一个战略布局的调整。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既是对以往工作思路的继承,也是一个创新。上世纪80年代也曾划分过18个片区,后来逐步调整为重点县。我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面上的贫困有了较大缓解,但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因素,一些地区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还很突出。《扶贫开发纲要》进一步强调,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符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片区的范围扩大了一些,不是有意要扩大,而是因为这些地方符合划片标准。当然,能够覆盖更多的贫困人口,使他们受益,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表明了中央关注民生、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决心。

《中国经济周刊》:过去20多年,我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本次调整与以往有何不同?

范小建:1986年以来,国家先后三次确定和调整扶贫开发县级扶持单位。1986年以后,陆续确定了331个国家贫困县。当时的标准,按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农区150元,牧区200元,老区300元。到1994年,按照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的县一律退出,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592个贫困县。2001年,对贫困县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将国家贫困县的称呼改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将东部33个重点县指标全部调到中西部,东部不再确定重点县。自治区作为特殊扶持区域,整体享受重点县待遇,不占重点县指标。

今年这次调整,原重点县共调出38个,原非重点县调入38个,全国重点县总数不变,仍为592个。14个连片特困地区内的重点县数量,由调整前的431个增至440个,共增加9个;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重点县数量,由调整前的161个减至152个,共减少9个。新进入名单的县应该是在本省范围内发展水平比较滞后的县。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重点县,建立一套机动灵活的评估和退出机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范小建:中央的精神是鼓励退出,实现重点县总量的逐步减少。已经明确,重点县减少的省,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本次重点县调整中,一些省份已经探索制定了鼓励重点县“脱贫摘帽”的政策,提倡“不等、不靠”,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具体办法还要总结。

《中国经济周刊》:相对重点县,国家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在扶贫内容和政策上有哪些不同?对片区外重点县的扶持资金是否会逐年减少?

范小建:《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跨省片区规划的指导和协调,集中力量,分批实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同时也明确,在贫困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西部地区连片特困地区配套资金。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投资支持力度。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已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国务院很多部门已开始行动,准备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如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都在考虑,交通部正在组织编制片区交通专项规划等。

《扶贫开发纲要》要求,要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原定重点县支持政策不变。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减贫事业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新阶段有哪些特征?在这个阶段,贫困地区有哪些问题需要各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解决?

范小建: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我国的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扶贫对象规模大,返贫问题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滞后,矛盾凸显。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依旧十分艰巨。

第3篇

一、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工作扎实有效,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开局良好

一是突出了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四个一”组合式扶贫重大举措得到较好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一”组合式扶贫的安排,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积极跟进服务,主动协调落实。上半年,省(军)级领导及省直部门、国有企业深入定点扶贫的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调研累计达724人次,指导38个县研究扶贫攻坚和振兴发展项目373个,涉及各行各业、有关企业以及社会资源、群众投资投劳等各条渠道投入预计可达99亿多元,并已落实准备实施项目109个。同时,当年省财政专项支持38个县每县1000万元资金已于4月5日下达到县,经省政府审定,省扶贫和移民办会同省财政厅专门制定了《省级支持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截止6月底,38个县确定当年资金扶持项目402个,已拨付项目资金6800多万元。

二是认真组织了国定罗霄山特困片区规划的编制,完成片区规划并提前上报国家审批。各相关市县扶贫和移民部门会同发改部门,共同组织落实了我省国定罗霄山片区17县市的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于3月下旬完成了县级规划的编制。省扶贫和移民办与省发改委在全面汇总、论证县级规划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省直相关行业部门的意见,认真修改完善,于6月底前编制完成了《罗霄山片区(江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经省政府审定后上报了国家,比国家部署的时间提前了1个月。

三是加大了扶贫开发民生工程任务的实施力度,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扎实推进。遵照省政府今年民生工程的部署,上半年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重点推进了三项扶贫开发工作。全省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继续扎实推进,省级先期下达了扶持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3.4亿元,并在全省落实了1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的示范点。移民扶贫突出了避灾移民搬迁重点任务,各地在核定避灾搬迁对象、帮助搬迁对象安全渡汛、落实安置点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共核定避灾移民搬迁对象12760户、59808人,占年计划任务的99.7%,并落实了251个集中安置点,已有5047人搬迁入住新居,省级第一批移民搬迁财政扶贫补助资金12240.55万元已于6月下达到县,相关市县的配套资金正在陆续到位。“雨露计划”转移培训深入发展,并在4个重点县开展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依托南昌女职学校选择部分贫困村实施了“一村三师”(茶艺师、幼师、电子商务师)培训扶贫项目等,截止6月底,全省实施“雨露计划”培训2.7万多人,完成年计划任务的76%。

四是健全完善了各方支持扶贫开发的责任体系,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巩固发展。根据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形势任务的要求,提请省委、省政府调整加强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照全省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部署,提请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实施《纲要》的行业部门责任分工,提请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督促落实扶贫开发任务及责任的《考核办法》。同时,大力推进了社会扶贫,争取国家新增安排包商银行到我省鄱阳、余干定点扶贫,在我省21个重点县定点扶贫的中直单位和央企达到10个,实现了对我省重点县的全覆盖;抓好了291个省直党政部门、省直属企事业单位以及市、县部门单位的定点扶贫,全省各级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部门单位达到3700多个,对3400个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积极争取了社会各界扶贫援助,上半年仅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直接争取的社会扶贫捐助资金及物资就近1亿元。

五是积极争取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中央下达我省扶贫资金规模有了较大增长。截止目前,已争取国家下达我省中央财政扶贫发展资金69086万元,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9000万元扶持我省13个老区重点县和原中央苏区县实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两项中央扶贫资金共落实78086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3亿多元,增长20%以上。随着下半年争取落实国家其他专项扶贫资金,我省全年争取国家扶贫资金的规模及增幅还会有所扩大。

以上取得的明显工作成效,为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开好了局、起好了步,凝聚了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的艰辛努力。这里,特向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及广大干部,及对此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省市各级部门致以敬意并表示问候!

二、突出工作重点,奋力落实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第4篇

一、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低保工作是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只有合理配置二者的社会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村低保制度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两项工作分别属于性质不同的两个部门实施,又因部门之间统计口径不同,实施办法和方式不同,故而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

1、扶贫开发扶持与农村低保对象识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扶贫开发扶持和农村低保对象识别过程中,扶贫、民政部门由于受工作经费缺乏、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及统计口径不一等影响,很难百分之百准确确定扶贫、低保对象,难免会出现该扶贫而没有扶贫、该低保救济而没有享受低保救济的现象。

2、现有低保资金有限,不能达到“应保尽保”。如我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财政困难,拿不出更多的配套资金落实农村低保,致使低保标准低。据统计,2008年全县有贫困人口32041人,占总人口的6.96%;纳入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只有18830人,占贫困人口的58.7%,还有41.3%的贫困人口未享受农村低保。另外,低保补差也较低,2008年我县农村低保人均补差只有52.7元。

3、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的实施,滋长了部分贫困户懒惰之风。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和现行的农村低保政策,覆盖面广,滋长了部分人的懒惰习惯。如有些贫困户,自定为低保户以后,每个月都往银行跑,看政府是否把钱存入折子,一旦进账则取出消费一空。此举一方面反映出贫困户确实贫困,家里的大部分开支寄希望于低保金;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发展生产存在畏难情绪,迈不开步子。

二、加强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相互衔接的对策建议

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并行不悖、功能各异,不能互相替代,是今后我国完善扶贫战略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低保是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兜底性”的制度安排,而扶贫开发则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因此,只有把开发式扶贫方针与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起来,才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立健全贫困识别机制。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首先要设计一套统一的贫困识别办法,确定哪些是低保户、哪些是扶贫开发工作对象、哪些是低保与扶贫交叉扶持对象;然后通过政策衔接、程序衔接、措施衔接等,分门别类地强化各项扶持措施。如低保标准低的,差口部分由扶贫资金解决;低保指标有限,指标外的靠扶贫资金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能靠低保,而要靠扶贫开发来帮助其发展生产、改善环境、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2、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应稳步渐进、逐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有限的普遍享受的政策。因此,最低保障标准的确定,既要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又要防止因保障标准过高而养成懒汉的倾向。因此,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是有计划的、渐进的,盲目推进或过快推进,均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适时调整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在全面实施低保这一新形势下,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适时调整扶贫开发政策措施,使之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

(1)调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应将工作重点从着重对个体贫困户“输血式”的扶助救济,转变到着重为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提供扶持的“造血式”扶贫方式上来。通过大力加强通村水泥路、水利设施、村小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脐橙、加工橙、烟叶等农民增收效益明显的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扶持未能上大学、高中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读中专、学技术,为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第5篇

党的十以来,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反复强调让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必须加快贫困县减贫脱贫步伐,尽快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推出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措施,制定科学的鼓励贫困县脱贫摘帽的正向激励政策,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梯次退出,分阶段实现脱贫摘帽

目前,各省区都有不同数量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减贫脱贫摘帽行动要有计划地依次进行,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具体计划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2017年,在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中分别选取一定数量的重点县先行脱贫摘帽,鼓励不在确定范围的贫困县自动申报先行脱贫摘帽;第二阶段,2018-2020年,剩余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对于第一阶段先行脱贫摘帽贫困县的选定,要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和具体政策,制定相应标准。标准应采取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5年后采用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四六”权重赋值,计算考核年度前连续3年的算术平均值,即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60%(考虑到国定重点县贫困程度相对较深,在基本指标测算基础上,分别减少5%作为修正赋值)。按照这个平均值进行综合排序,从高到低分别确定一定数量的国定和省定重点县作为脱贫摘帽先行县。同时,对于脱贫摘帽县的确定,还要参考其他一些重要的指标和情况。一方面,要参照扶贫对象规模和贫困人口发生率,以及考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等非收入指标,达到基本线的就可以退出;另一方面,要突出一些政治上的考虑,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此外,还要进行动态监测,考虑“县改市”的因素,即今后所有要求改市的县,也要从重点县范围内退出。对于在“十二五”期间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排序前50名,或被授予全国小康县、百强县荣誉的重点县,一律直接退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再补进。

对于贫困县脱贫摘帽的验收,要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评定指标。评定指标包括六大类: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贫困村占比、县级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每个大类又包含若干具体的指标,并进行相应的权重设置,最后形成验收结果。验收结果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脱贫摘帽。当年测评得分达到90分以上者为脱贫摘帽县;二是基本脱贫摘帽。当年测评得分达到80分以上者为基本脱贫摘帽县;三是延期脱贫摘帽。当年测评得分80分以下者为延期脱贫摘帽县,纳入下年度脱贫摘帽县计划继续测评。

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当前,扶贫的主体和主题,以及条件、环境、标准、对象、内容、范围、规模、方式、路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扶贫工作必须以崭新的理念重谋路径、重组资源、重构战略。在农村调研时强调,“扶贫要因地制宜,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是常规扶贫的升级版,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对象,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和方法对贫困区域、贫困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一种扶贫方式,旨在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

精准识别。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解决贫困人口底数不清、对象不明、分布不详的问题。主要解决“扶真贫”的问题,准确摸清贫困人口的底子,准确甄别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避免出现“富人戴帽,穷人落榜”的现象,避免出现“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农村扶贫对象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搞清农村扶贫对象的分布、贫困的状况、贫困的类型、致贫的原因,为开展精准帮扶提供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省市有平台,并与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衔接,最终形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互联互通的扶贫网络。

精准规划。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要求,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贫困程度、自然环境、发展条件,找准差距,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把规划、目标转化为一件件贫困村和贫困户最期待、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具体措施。围绕“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的要求,摸清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及生产生活发展需求,摸清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扶贫对象的个性特征,精细规划,量身定制扶持政策,解决“扶什么”的问题。

精准帮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集中财力物力予以扶持。以建档立卡为依据,对准目标、选准项目,整合力量集中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贫困户增收的问题。要以扶贫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以到村到户项目为载体,以年度规划为节点,建立扶贫资源精准配置机制。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外,还特别需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减灾扶贫、医疗扶贫等。

精准管理。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引入链条式管理,构建扶贫资金监管制度。完善项目制,建立精细化资金监管程序;运用新平台,构建透明化运行机制;引入第三方,实行委托制管理办法;建立绩效制,推行效益化考核制度。积极落实扶贫第一书记制度,建立责任对位机制。扶贫第一书记要负总责,对本村扶贫资源进行统筹使用,对本村扶贫队伍进行统一协调,对本村扶贫规划统一进行筹划。

精准考核。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把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降低贫困发生率等纳入到考核体系,由主要考核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不简单套用其他市县的考核指标,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要以关注民生、关注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收入增加为内容,因地制宜、分类分级考核,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自身努力与外部支持关系,不断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

最后,县级党委、政府是脱贫摘帽的责任主体。县委书记、县长是第一责任人,要逐级落实责任,层层分解任务,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扶贫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方式,着力提高“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正向激励,在更高层面延展扶贫优惠政策

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就是引导贫困县克服不愿摘掉“贫困帽”的惰性思想,各省区应尽快出台正向激励延展政策,不仅对先行脱贫摘帽的重点县要加大扶持力度,而且对已经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不仅要保持国家和省现有扶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更要在更高层面进行政策延展。

第6篇

省文化厅: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在解决工作问题上落脚,力争实现五个突破。一是推动品牌创新,力争在精品创作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文化脉系研究,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推出旅游文艺精品。借助奥运会平台,在首都展示河北文化艺术新形象。二是推动服务创新,力争在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上实现新突破。把工作着力点切实放到农村和城市社区,抓住基础设施、基本队伍和基本活动三个关键环节。在基础设施上,加快县级“两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步伐,抓好流动舞台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工作。在基本队伍上,解决好基层文化机构设置、经费投入等问题,加强对基层文化人才的培训。在基本活动上,继续打造“希望之歌”、“和谐之声”等品牌项目。三是推动管理创新,力争在增强文化产业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宏观调控,建设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推介,加强项目示范。四是推动制度创新,力争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在文化立法、政策配套、深化改革三个方面着力。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争取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全省文化系统改革工作。五是推动理念创新,力争在破除人才制约上实现新突破。研究制定我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

省地税局: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五项整改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事业发展。加强班子学习和领导干部培训,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制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坚持依法征收,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大稽查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规范税收秩序。三是大力组织地税收入,确保地税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强收入督导,加强费源管理,深入推行科学、精细、规范化管理,加强发票管理,加强政策研究,提高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和征管效率。四是发挥税收服务经济、服务纳税人的职能作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各项税收政策特别是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发挥办税服务厅的服务职能,不断优化服务手段。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班子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内部各项制度的落实,继续实施“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深入开展纠风和行风评议工作,完善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省统计局: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改进、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的新思路,强化了具体整改措施。一是在思想理念方面,强化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理念、现代统计理念、和谐统计理念、开放统计理念和公共统计理念。二是加快统计改革。研究了加快推进地方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措施,加大对系统管理的力度,积极实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是加强统计建设。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改进完善设区市统计工作综合评比办法,研究制定县级统计机构业务工作规范及评比办法,完善省局联系县制度。四是推进统计发展。草拟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

省扶贫办: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重点谋划和实施了五项工作。一是做大做实“扶贫开发细胞工程”,确保贫困农民直接增收。在全省认定和扶持了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形成了市场、龙头、基地、农户为一体的发展链条,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二是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推动扶贫产业服务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扶贫资源,建设区域扶贫产业带,促进连片开发、规模发展,促进扶贫产业服务一体化协作。三是深化产业扶贫,建立区域连片开发扶贫产业带。规划建设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燕山区域、坝上地区等四个跨区域扶贫产业带。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建立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长效机制。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广了“村级互助发展资金”改革,逐步开展小额信贷扶贫,搞活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五是引入竞争机制,改进和完善对第三批贫困村的扶持。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两个优先”,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并与扶贫资金分配挂钩。

第7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x大和十x届x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进区入户”、“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突出“整区推进”、“科技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三大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大力实施“基础扶贫、科学扶贫、社会扶贫”五大工程,强化“科学、资金、队伍”三大管理,切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工作重点

1、巩固本社区原有的资源,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始终把老龄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要从广大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出发,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2、了解掌握社区内残疾人权益保障情况,听取残疾人意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

3、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低保政策,对困难家庭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及时掌握他们近期的家庭生活状况,实行动态管理。

4、社区要积极为所帮扶人员创造就业机会,鼓励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为创建和-谐社区做出贡献。

三、具体工作措施

1、明确帮扶对象。凡持有本辖区常住非农业户口的“4050”人员、低保人员、特困家庭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等对象均可获得帮扶。必须及时了解掌握帮扶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

2、进一步做好社区孤寡独居老人关爱工作,针对各种不同需求的独居老人提供各类相关的服务,巩固所有老人一对一的结对关爱活动。大力宣传“安康通”呼叫装置,为有这方面需求的老人做好服务工作。认真做好老年人来访、来信工作,热情接待,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困难

3、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登记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残疾人的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推进残疾人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

4、掌握本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情况,全面了解辖区“4050”人员、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登记台帐。广泛动员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加强对下岗失业

第8篇

关键词:扶贫;贫困现状;脱贫预测;贵州省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探索符合本省省情的减贫举措,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贵州经验”,为我国减贫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扶贫面持续收窄, 贫困不断向纵深推进,扶贫形势及方式日趋复杂,扶贫任务异常艰巨。2015年,贵州省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为实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立下了扶贫“军令状”。贵州省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后冲刺阶段充分总结扶贫成效、认识贫困现状并对脱贫时间作出预测十分必要,充分认识新阶段减贫重点和关键点等不仅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还能提高减贫效率,这亦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

二、贵州省扶贫开发主要成效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扶贫开发初期,1985~1993年,贵州省贫困发生率下降非常显著,高达23%。1994年,我国贫困标准线设为440元,此时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有860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2%。1994~2000年,这是贵州省减贫成绩最辉煌的时期,贫困率下降一度高达25%。2000~2007年,贵州贫困率下降速度趋缓,但2007年贫困率减少到了6.5%,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率则达到最低值8.1%。2008年,国家贫困标准线提高到1196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增至4007万人,而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占比则高达15%。2011年,我国贫困线标准提高至2300元,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增至1149万,贫困率激增至33.4%,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率则达到了40.6%。

2011~2017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呈稳步下降趋势,减贫效果较全国而言较为显著。如图1所示,总体上,由于贫困线标准变化等原因,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波动较大,贫困发生率以2008年和2011年为节点,在2003~2007年、2009~2010年、2012~2014年这三个阶段呈大幅下降趋势。贵州省2014年贫困率为18%,2015年贫困率则较上年降低了4%,贫困率降幅仅次于甘肃省(甘肃省降幅为5.3%),位居全国第2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30万人,仅次于河南省(河南省减少了135万),减幅排全国第二位。经过长期的扶贫开发历程,贵州省贫困人口从1986年年底的1500万减少到了2015年的493万,尽管减贫成效显著,但目前仍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

(二)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往往能够反映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情况等。如图2所示,整体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但二者差距仍旧较大,可以看出贵州省整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1277元增至2015年的7386.87元,近20年间增长了5.78倍。但2015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7%,与1996年的66%的比例相比,增幅并不大。同时,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的对比可知,贵州省扶贫开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略低于全国扶贫开发县平均水平,表明扶贫开发县农民生活水平仍需极大地提高。

(三)贫困区域范围缩小

随着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持续开展,贫困不断向纵深推进,贫困区域范围呈现聚拢和缩小的趋势,扶贫瞄准也从县域转向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与扶贫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之间的差值仍在逐渐增大,从2003年的2.2%的差值增至2014年的9.3%,这表明贫困人口更多的集中在贫困重点县,同时由于贫困“漏出”及返现象始终存在,扶贫形势更加严峻,扶贫难度增大。从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分布上看,贵州省贫困区域范围萎缩,贫困状况严峻的地区主要集中东南部、南部地区,尤其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中部分地区贫困发生率甚至达到了50%~60%;贵州省北部、中部贫困发生率则较低,其中遵义地区、黔中地区等贫困发生率最低。目前,黔东南州、黔南州以及铜仁地区仍是贵州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

三、目前贵州省面临的扶贫新形势

(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贵州省2015年年底,尚有农村贫困人口493万人,贫困人口数量排全国第一位,且其中91.2%的贫困人口、90.6%的贫困乡镇、92.1%的贫困村、82.5%的民族乡镇位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目前,贵州省共有贫困县66个、贫困乡190个、贫困村9000个,其中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个。贵州省88个县(市、区、特区)中,有13个贫困发生率在22%以上,10个在20%~22%之间,16个在15%~20%之间,22个在10%~15%之间,15个在5%~10%之间,12个在5%以下;其中,黔东南州16个县(市)中,贫困率在20%以上的有13个;遵义市14个县(市、区)中,贫困率集中在5%~10%的有9个;贵阳市10个县(市、区)的贫困率均在5%以下。由此可见,贵州省整体上贫困人口众多,且贫困程度相当深。

(二)贫困区域广且分布不均衡

目前,贵州省所有市州均有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人口,其中部分市(州)的贫困人口总量还很大、贫困发生率还很高,例如仅毕节市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就比福建省、辽宁省农村贫困人口之和还多(两省贫困人口共111万)。其中,黔东南州贫困人口为84.3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1%;铜仁地区贫困人口为58.3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1.8%;黔南州贫困人口为58.29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1.8%。总体上,如图3所示,从贫困空间分布来看,贵阳市、遵义市等地贫困发生率最低,贵州省东南部、西部贫困发生率则偏高;从南北方向上看,贵州省南部地区贫困率总体上高于北部地区贫困率;整体上,贵州省贫困发生率较高地区呈“U”形分布。

(三)冲刺全面小康,减贫任务重

为实现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贵州、甘肃等22个减贫任务重的中西部省份,在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中央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其中,贵州省立下扶贫“军令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进行了规划,提出五年内贵州省将坚持“六个精准”及“五个一批”,要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的49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并制定了“十三五”脱贫计划与目标,提出到2017年年末,要完成24个贫困县、375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任务,要使580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8000元;到2020年年末,要实现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

(四)扶贫资源相对欠缺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省虽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但2015年中央财政对贵州转移支付执行数为2324亿元,仅排全国第10位,贵州省人均所得中央转移支付仅排全国第7位,低于、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区。贵州省要在短短5年内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异常艰巨,与此同时,加大我国对贵州省的扶贫支持力度十分必要。

四、贵州省脱贫时间预测

通过对各年农村贫困发生率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预测,能够大体上预测出贵州省脱贫时间,可以基于统计意义给认识贫困状况、政策决策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贵州省及9个市(州)脱贫时间预测

以2010年最新的贫困标准为基准,2011年以来贵州省及9个市(州)农村贫困发生率,如表1所示。

依据上表贫困发生率数据,可以制作散点图,如图4所示。

通过绘制散点图(图4)可以判断,2011~2015年贵州省及9个市(州)农村贫困发生率大致呈线性分布,因此,对贵州省历年农村贫困发生率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Y=9604.58-4.76X

(12.369)(-12.34)

R^2=0.981,DW=1.64

根据上式可以算出,当Y=0时,可以算出X=2017.77,即大约2018年时,贵州省农村贫困发生率接近于零。对上表9个市(州)依次进行OLS回归,依据回归结果算出当前标准下,贵州省9个市(州)农村贫困发生率接近于零时的主要年份,如表2所示。

(二)贵州省各地区脱贫时间预测

以2010年贫困线为标准,根据2011~2015年贵州省各地贫困发生率,对贵州省各地依次进行OLS回归,依据回归结果算出当前标准下,贵州省各地农村贫困发生率接近于零时的主要年份,并将各县(市、区、特区)按照预计脱贫时间按照年份分为7组,如表3所示。

(三)脱贫时间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2010年以来贵州省各地的实际贫困状况的变化趋势,仅从统计意义出发,预测到贵州省绝大部分地区能在2017及2018年脱贫,尤其集中在2018年。其中,贵阳市、钟山区等11个地区已经在2016年前脱贫,余庆县将在2016年脱贫,而织金县、施秉县则预计在2020年实现脱贫目标,榕江县则预计在2021年才能脱贫,预计贵州省全面脱贫时间在2020年。但鉴于扶贫工作的复杂性、解决剩余贫困的艰巨性及部分影响因素的不可预见性等,本文预测,统计意义上简单回归预测的脱贫时间可能早于实际脱贫时间。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计算结果,本文预测,如加大对榕江县等贫困发生率仍旧较高的县份的扶贫力度,在2020年贵州省有望实现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目标。从整体上看,预计脱贫时间最晚的县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该州是贵州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也是贵州省冲刺全面小康、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更应加大对该州及其他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总体上,贵州省在历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取得了卓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区域范围缩小。但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向纵深推进,贵州省成为了中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因此扶贫难度增大、扶贫任务异常艰巨。面对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新形势,贵州省应积极改变扶贫开发方式,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效率并在扶贫工作中有所侧重,此外,加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加强扶贫开发政策争取及加强扶贫工作考核评比等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房伟臣,梁会中.贵州农民经济生活状况简析[J].农村经济技术,1994(11).

[2]孙志刚.贵州省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N].贵州日报,2016-02-05.

[3]马彦涛.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元路径――以贵州省为例[J].祖国,2016(22).

[4]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贫困现状分析[EB/OL].贵州省y计局网站,2016-10-11.

[5]杨龙,李萌,汪三贵.我国贫困瞄准政策的表达与实践[J].农村经济,2015(01).

[6]肖小华,朱元兰.贵州省农村贫困分布情况及反贫困政策研究[J].神州旬刊,2013(02).

[7]燕安,刘明辉.统一战线参与贵州扶贫开发问题初探[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12(04).

[8]新华社.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J].中国扶贫,2015(23).

[9]周丕东,崔嵬,詹瑜,孙秋.贵州乌蒙山区农村扶贫开发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02).

[10]杨颖,胡娟.贵州扶贫开发成效、历程及挑战思考[J].开发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