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6 01:33: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主张利他主义。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利他主义的精神。事实上,我们从儿童身上就能够发现利他主义。“儿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使在儿童面前表达出来的感情很容易得到内化,他效仿这些感情,分享这些感情。他会因为见到被表达出来的痛苦而感到痛苦,他分享着他人的快乐”。当代中学生利他行为缺稀表现在:有些中学生为了学业的竞争,不愿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与交流学习经验;有的甚至恶语相向,欠缺合作精神;还有些中学生对他人冷漠,面对需要让座的孕妇和老人,往往抱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
1.中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
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其心理发展状况还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中学生还不能抵制外来因素的干扰。他们的意识多数还处于易变、易受干扰的状态,对外界事件的体会和看法容易受到来自他人强烈暗示的影响。近期,助人为乐反被讹诈的新闻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求助,帮还是不帮,成了社会讨论的话题。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中学生们来说,他们还没有能力去辨别事情的真伪,周围人的言论很容易影响他们。若周遭的大部分人都反对帮助他人的这种行为,那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中学生就会拒绝去帮助他人。学者李丹研究发现,性格开朗外向的儿童的利他行为较强,而焦虑、神经过敏性的儿童的利他行为较弱。可见,孩子的心理特征确实能够影响其利他行为实施的多少,而这种影响力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在中学时期。
2.家庭教育的弱化
父母的价值取向是父母的教育实践、与儿童言语沟通的内容以及作为儿童榜样的父母行为的基础,它影响着儿童生活的诸方面。首先,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庭,对子女身心健康发育相当重要。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学会如何去爱人,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容易形成最初的利他倾向。一个生活在充满斥责和暴力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毫无怜悯之心,也不会产生帮助他人的想法。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升高了。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不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父母这种“重智力、轻德育”的教育方式势必导致孩子利他行为的弱化。最后,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父母对帮助他人的态度冷漠,也会影响到孩子。有些父母在和孩子一同看新闻时,常会对有争议的新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若此时父母不能给出积极和正面的引导,很容易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孩子利他行为的弱化。
3.注入式的道德教育
目前,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于中小学校。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德目主义”。所谓“德目主义”指的是道德教育仿佛是一个“美德袋”,是把经过选择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勤劳和俭朴等等,开列目录,逐步加以讲解和训练的一种思想。这种注入式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输,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效果不佳。时下,很多学校试图单靠政治课和班会来完成德育工作,如此空洞的说教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且学校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时,德育部分也是通过一些具体标准予以量化考核的,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4.网络媒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对利他主义的引导和宣传,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给中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中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媒体对一些事件不切实际的报道和不良舆论宣传的影响,误导了中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倾向于关注娱乐新闻等,不重视对助人为乐之类事件的报道,这种导向的偏离使得中学生们远离了利他行为。
二、中学生利他行为的道德教育
1.培养中学生积极的心理情感
要培养中学生的积极的心理情感,需要运用移情方法。移情是一个人在观察到另一个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利他行为产生的基础。正值身心飞速发展期的中学生,情感丰富,热情奔放,极富同情心。在这个时期,应该增强中学生对移情的感受。移情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移情—同情—利他主义行为”这一模型来实现的。通过移情训练,使学生获得同情心,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更有利他主义行为的倾向。因此,家长或者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移情训练来强化中学生的利他主义行为。以下是两种比较常用的移情训练法。(1)情景表演法教师在课堂上给中学生们播放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的利他行为的视频短片,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类似利他行为的编排,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换位表演,学生们能够体会到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同情,以及帮助他人获得的满足感和喜悦感。(2)讨论法教师在课堂上给中学生们讲述一个真实事件,例如“小悦悦事件”,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让每位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强化学生的利他行为。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其对孩子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利他行为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能够学会如何去爱家人,学会如何去体谅亲人,从而演变成去爱他人、去体谅他人。第二,家长要将道德教育放在与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让孩子成为高智商、低情商的高分低能儿。第三,家长不能溺爱孩子,应该为孩子做榜样,身教胜于言传,要鼓励孩子的利他行为,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孩子的利他行为。
3.加强中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学者芦咏莉等人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与青少年的利他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需要沟通和交往,利他行为就产生于这种集体环境中。因此,学校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让中学生养成热爱集体、注重集体利益、乐于助人的品德和习惯,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利他行为意识。要发挥学校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利他行为的道德教育。
4.提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语感概念 培养方法 语文教学
一、认识什么是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语感能力的强弱,往往反映了他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听说读写能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能充分地领略遣词造句的精微,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能提高语文能力。
夏D尊最早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他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涣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味。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由此可以看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
二、在实践中如何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
其次,语文课文教学中有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
4.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
5.句式练习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如在教学《春的消息》一文时,重点是感受春天来临时的特征及美丽景色。文中主要是通过简短的诗句加以色彩描写突出春的特点。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通过反复的朗读,增强了学生对句式的感悟,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春天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句式的积累。
朱作仁先生曾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能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当然,语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创设条件,讲究方法,加强训练,就一定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夏丐尊 刘董宁 《文章作法》.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朱作仁 祝新华 编著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争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
[3]叶圣陶 《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韩书义 《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文学教育,2007,(2)。
一、解读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感受和领悟到生命的有限、唯一和不可逆转,思考生命价值的存在意义,在人生中体现其生命价值。具体来说,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生命珍贵的教育。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是短暂的,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鲜活的生命有可能顷刻间就划上句号。现实中,人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或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压力。这时,如果能够正确对待,把种种压力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那么,消极的因素也许能转变成积极的东西;但许多学生缺少耐挫力,所以,当他们抱怨“累”“无聊”时,其实就存在消极、懈怠心理。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念头一个个打消,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要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
(二)生命价值的教育。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前途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期许,面对与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更出色的同学,他们很可能只是普通一员,这种普通一般的状态会使他们不禁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受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有的学生把生命的价值视为赚大钱,住大别墅,做大官等。这是把生命的意义视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生命教育就是要矫正这些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上学不只是为进入社会之前的人生准备,还要怀抱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三)生命安全的教育。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的价值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善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教育领域中,学校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精神的成长,还要防止可能伤害生命的行为发生和出现,教会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事实上,大中小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伤害的事件经常有发生。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有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他们保护自己的生命不等于自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
二、汉语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因素
无论是小学汉语教材还是中学汉语教材,都有关于生命教育题材的语言材料。我们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双语班使用)做了较为细致的统计,如表1展示的内容,系小学教材中生命教育篇目,教师在确定情感与态度目标时就可以结合生命教育去完成。汉语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这些承载着人类生命智慧的语言材料融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进而转化为其精神世界的—部分,达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材料时去体验生命内容,感悟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安全的重要,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三、建议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汉语教学中
目前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也是我们各学科教师的任务之一,汉语教材中拥有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因此,汉语教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这个问题上责任重大。然而,提高汉语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指导教育能力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汉语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相应的理论素养,要在每位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生命教育,发挥模范作用,还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直接说教,要以情动人、以境育人、以榜样服人。“生命教育”追求的教学境界是:“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赋予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意义,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一)关注生命教育理念,将汉语教学的教育目标与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和谐统一起来。中小学汉语新课程目标中将情感与态度作为教育的主题之一,就意味着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增强汉语学科知识中情感态度等相关内容的教育意识。中小学汉语新课程标准是基于汉语课程目标的教学,即先制定汉语教学目标,一切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设定。而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则是基于过程的目标,即通过对汉语课程教学内容、学生背景情况的分析,在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与情感目标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是将教学目标类别化、层次化、具体化的过程。在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可以通过感知、感悟、感想、感受(简称“四感”)等方式,让少数民族学生对生命教育中的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关爱生命教育、保护环境教育等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四感”的制定和实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汉语技能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做到汉语学习目标与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和谐统一。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生物德育教育方法
一、运用生理知识渗透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的科学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知识在塑造健康的心理,培养积极的人生,优化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力求运用生理知识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正所谓“因教成德”。为此,在讲解“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节课时,要抽出5至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珍贵的教育。如果遇到挫折或不如意,不要退缩,生命来之不易,应该加倍地去珍惜。如果在需要付出努力的时候懈怠了,将来一定会后悔的。通过几分钟的举例,使学生深刻认知生命的来之不易,重新认知自己,感悟人生,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珍惜青春,并化作不懈奋斗的动力。
二、围绕探究课题开展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生物教师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因此,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的教育素材,寻找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如探究“对人体的危害”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危害个案的录像片,使他们目睹到:毒瘾发作的人,轻者头晕、耳鸣,重者呕吐、涕泪交流、大小便失禁、浑身打颤,难受得撞墙、自残,甚至自杀,更有甚者丧失理智和人性,为了获取,不惜倾家荡产,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原因,吸毒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危害?老师适时指出,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叫类吗啡肽的物质,用以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后,外来的吗啡肽进入人体,减少并抑制了类吗啡肽的分泌,最终使其完全停止分泌,只能靠摄入外界的吗啡肽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旦停止吸毒,人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产生剧烈的痛苦,只有继续吸毒,才能解除痛苦,这就是所谓的“上瘾”。不仅如此,吸毒会引起人的免疫力迅速下降,严重损伤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使人的体质衰弱,精神颓废,寿命缩短。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向我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麻痹我国人民,掠夺我国财富,从而达到侵略我国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加深认识。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地获取对人类危害的知识,进而增强终身远离、拒绝、珍爱生命的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又如抓住新教材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明确了调查中要特别关注我国生物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看看祖国的生物科技发展情况,想想自己的努力方向,以报告会的形式总结自己的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三、借助美学因素熏陶审美教育即美育,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提高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塑造人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美育是通向人格完美的必要途径。学校的审美教育应贯穿于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达到认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美育目标。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美学因素,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存在于研究对象生物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生物学知识中发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把它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生物学之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59-01
现代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课中所应努力培养的能力之一,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使一个人在社交活动中更好地听取别人的讲话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好地为人处事,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之一。
一、端正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而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以笔试为主要模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只顾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使得现代社会对公民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本着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当成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着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
作为领路人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素质。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但是目前,我国中学很多语文教师缺乏带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素质。很多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吐字不清晰,发音不标准;还有一些老师理论知识欠缺,实践经验缺乏;还有的老师口才不佳,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这些都极大制约了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为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教师的素质高了,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三、加强课堂训练,上好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课是现在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有相关内容,在课程的安排上,也要充分重视这一方面。现行人教版教材将口语交际训练与写作训练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每册教材安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口语交际练习题。这就为口语训练课提供了充分的素材,教师要熟练驾驭教材,充分地收集资料,科学合理地安排口语交际课程,适时给予方法指导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切忌过多的口语交际知识讲解,把时间让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创设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它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程,创造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表现和展示,以进行口语训练。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充分调动想象力,精心设计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的交际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让学生充当裁判员、调节员处理教室里发生的事情。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五、拓展口语交际渠道,加强学生课外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仅仅在课程上进行口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还应引导学生拓展口语交际渠道,加强学生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可以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班会,采取类似如记者招待会、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社会中训练口语,多与人接触,加强与父母和亲朋好友的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对口语交际训练进行科学评价,以保证其可持续性
在教学活动中,科学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口语交际课程中也是如此。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评价应多一些鼓励因素,少一点甄别与选拔成分。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便于调整教学方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坚定学习信心,增添兴趣。仅仅这样还不够,如果把口语交际能力纳入高考、中考,在高考中考成绩中占一定的份额,就会赢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普遍重视,从而使口语交际教学具有持续性,不再是阅读、写作的附庸。
参考文献: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生活,培养,想象力
贝鲁泰斯说:“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不过是一堆骸骨。”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是多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重要任务。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强调:“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要求。要达到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从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从广阔的课外天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在此本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树立正确语文观,做一个创新型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教育必须创新,则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让学生有创造性思维,要把培养想象力放在首要地位。中外许多教育专家已经用实验证明,林崇德认为思维加想象加构思,才能解别人未解的问题。美心理学家赫奇森认为创造性思维应包括解决和想象两过程。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也就没有发明创造。
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破除陈旧模式,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观念,要与新课标,新教材同行,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多帮助,多引导,多激励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
2.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2.1 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唤起想象。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联想和想象,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观点。要营造好这些气氛,首先语文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关系融洽,把引导激励当作信任的手段,引入竞争意识,激发创新因子,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其次发扬民主,互相尊重,许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民主是创造思维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实行民主化教学,教师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使学生能够“异想天开”,允许学生发言错误,允许学生挑老师的毛病,让学生敢问敢想,敢展示,“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消除了隔阂,互相沟通,互相切磋,才能点燃想象的火花,才能绽放出创造的花朵。
2.2 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英国诗人涅尔顿说过:“好的朗读体现了对作品的真正理解,是对作品的绝好解释。”朗读是多姿多彩的,是极有趣味的艺术,学生可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唤起对作品的想象,精读课文要重朗读。想象是一个对语言进行加工再造的过程,通过想象来体会语言形象,可把枯燥的文字化为优美的形象,把优美的语言升华,再现。美文教学贵在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特别是诗歌朗读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要素,读出诗意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边读边让学生想象:一幅悲秋图的景象,一种游子思乡之绪油然而生。因此吟咏诗歌是开启理解诗的大门金钥匙,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意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3.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这样描写构思时的想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帮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用上想象和联想,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笼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的艺术形象。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3.1 以教材为例,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等方法,发展学生想象力。教师重视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文章进行扩写、续写、改写,要求学生要有描绘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力。读过的故事,学生会被主人公的命运所牵动,写出他们的故事。
3.2 精心设计一些想象性题型进行训练。
(1)创设想象情境,要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使其具有吸引力,能引起习作冲动的情境。如:你外出打工的父亲已三年不回家了,现已临近春节,许多打工人已回来了,这时,你想到什么,请表述出来。
(2)根据词语编故事,可以写成童话、寓言故事,如猪八戒、考试、不高兴,让学生编一则故事。
(3)预测未来,让学生推测故事人物的发展变化,如写《XX二十年后》,《假如我会飞》,《假如我是XX》。
(4)借助图画、音乐,想象作文,不仅要再观实在的事物,还尽可能想象蕴含的意境,奏出“弦外之音”,如看维纳斯的塑像,听《义勇军进行曲》,你想到了什么?想象犹如船上的风帆,教师责任就是鼓起学生想象的风帆,培养和发展他们这种能力,让他们在知识海洋里乘风破浪地进行。
4.丰富课外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是最开放的学科,应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想象是以生活为源泉,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学生需要关注生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增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积累想象素材。当学生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就不断生成,合理的想象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上的,如“100周年的国庆大典”,这一想象它是在对“中国60华诞”的了解,对在北京举行的国庆大典的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合理想象,表达对美好景象的憧憬。因此,丰富课外生活,可更好地培养学生想象力。
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贪乏,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想象开阔、深刻,因此从生活中积累表象,为想象打下坚实基础,为创新积蓄强大力量。想象是清泉,滋养我们的心灵。
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抛弃束缚学生思维的“合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天空翱翔,让神话传说在今复活,教师成为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灯。
参考文献
[1]苏培成.《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语文生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1期.
[2] 李大海.《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张扬》,《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期.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去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心里产生了躁动,将一名七岁骗至家中,将其猥亵。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调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出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致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为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我觉得,当代学校德育教育尤其应强调以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问题
一、信息化教育的观念问题
1.“校校通”不等于“校校网”
在目前的情况下,“校校通”不等于“校校网”,没有必要着急忙慌地在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实现网络化,实际上,没有网络照样可以搞信息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之外的信息技术,这个思路对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的信息化教育才真正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使用光盘已经落后了”
有人认为使用光盘也落后了,我们都有Internet了,怎么还能用光盘。有的地区甚至有不成文的规定,教师上观摩课必须使用网络,否则就叫拿不出手。作为行政措施是否有道理还可以商量,但作为一种观念绝对有问题,光盘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光盘有时能起到网络起不到的作用。
3.“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
在添置设备方面往往存在着好大喜功、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的倾向。好象我们用了最先进的东西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工作中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这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事态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错觉,因为我们有时太迷信技术的作用了,因为我们人类自身到目前为止对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的办法还不多,希望技术的引入能够帮我们的大忙,此时难免会产生越先进的技术就越能帮大忙的想法,就会无限地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使得“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的观念盛行,那就是商人的炒作,在此我们想起了西南师大陈承志教授的一句名言,我们千万不能上商人的当。为什么呢?因为信息技术企业当然希望所有的教师和学生,甚至十二亿中国人都用上计算机,这样他们才能有很好的收成,他们除了有教育目的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营利性目的,因此他们容易夸大机器的作用。
4.信息废墟问题
在此我想问一句,每天有多少人向网络上倾泄信息垃圾?网络上又有多少内容是对教师和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废墟,说它是废墟,是因为很少有人去使用。实际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我们要制造对我们教育教学真正有意义的信息,而不能去生产信息垃圾。
二、如何进行信息化教育?
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教育的水平还不很高,那么,可以说关键问题是对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有很多时侯我们都是陷在具体之中,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搞信息化教育最少应该注意:信息化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如果没有理论体系指导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如果教师使用时不给机器一个魂,那么这些机器就只能是一堆废铜烂铁。绝不应该对任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失去信心,只要我们注意不断完善充实,不断创新发展,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能发挥积极作用,都能拓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要有效地、合理地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因为各种信息技术和方法是信息化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信息化教育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色彩,但是我们只是把它做为一种实体工具来认识是不够的,技术本身有精神的内容。信息化教育应该积极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新出现的实际问题,信息化教育是指向未来的,它具有强大的实践性。运用临床这个概念可以表现出希望尽量地观察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充分研究的意愿。
三、怎样才能真正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问题及首要任务,教师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桎梏着教育教学改革,无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教师的观念转变不是只靠听一两场报告就能解决的。那么,教师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先有观念还是先有实践?我们必须研究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观念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只有经过听者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以及不断地、自觉地反思,学到的理论才能成为个人的观念和理论。因此,教师自身的信息化实践活动是转变教师观念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实践就不会产生观念,不使用信息技术就不会具有关于信息技术的先进观念。
四、为什么现代教与学需要信息技术?
现代教学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网络、多媒体和一些现代教具、学具给我们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性概念,也就是从理论上说我们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无限的,已经从四壁围墙的空间扩展到世界,扩展到地球村概念,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和学习的平台。使用信息技术绝对不是为了代替黑板和粉笔,如果仅仅是用信息技术代替黑板和粉笔,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对。交互性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空间,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对世界的任何一点进行访问,相互交流。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空间,学生利用技术寻找、评估和收集信息,应用技术处理数据,根据具体的任务,评估并选择新的信息,学生应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现在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在这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完全可以获得好的效果。
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目前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信息技术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应该从强迫式学习转换为自我要求的学习;从知识的并列性、片段性学习转换为融合性、关联性学习;从书桌上的学习转换为实践力、行动力的体验性学习;从以记忆为中心的学习转换为研讨学习方法的学习;从固有体系的学习转换为对应生活主题的学习。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2000)则强调技术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他们制定了全美学生教育技术的六条标准,这个标准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则是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和学习之中的作用应该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具,而且更能成为学生的学具,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我们应该从学生这条线去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关注整合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获得对信息技术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仅仅能够使用一些信息技术工具;应该强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教信息技术,而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人文元素,包括文化、道德及态度等。
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有四点。第一,必须强调加强动手活动。因为信息技术主要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这就像我们学外语一样,我们学了一辈子外语,却还是说不出来,不能当作交流工具使用,为什么?因为我们将外语作为知识来学,而没有将其作为能力来掌握。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运用各种媒体。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各种媒体,不单指网络和多媒体,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视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来看待。第三,应该基于一定的任务和课题进行学习,强调创造性的学习。第四,应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发表给他人。
六、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能够概括出人类对于教学媒体发展的认识,而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又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模式一,人类的早期教学并没有媒体,只是长者对幼者的口耳相传,主要是利用人自身的器官作为教学工具,并且只存在两个教学要素,教师和学生。这种模式的交互属于无障碍交互,但是也有些问题,因为教师虽然是与学生畅通无阻地人人交流,但有些内容表现起来存在困难。因此需要一些媒体的帮助。模式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媒体。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模式中存在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媒体。模式三,由于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得它与教师产生了一个平行的作用。学生既可以与媒体交互,也可以与教师交互;既可以向媒体学习,也可以向教师学习。模式四,又回到了两个要素,教学一方可以由人变成媒体,媒体与学生组成了一个模式,但是,媒体还是由人控制的。从两要素变成三要素,又从三要素变成两要素的过程,给我们研究者提出了许多问题,这种人机交流的学习效果到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七、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媒体?
首先,媒体是灵活的,是可替换的,关键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什么样的媒体更合适?能用简单媒体解决问题就无须用复杂媒体。
其次,没有对任何教学目标都适用的万能媒体,或者说不存在超级媒体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教师作为教学传播的工具,优势没有被开发出来,这种损失比任何损失都大。只要我们能够“想”出合理的方案,技术都能为我们实现。如何设计信息化学习和教学活动,如何发挥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重要的。
技术与学校改革的结合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技术可以成为学校改革的有效促进者,但是也有很多例证说明技术与学校的结合是不成功的,没有显示出技术的巨大威力。这说明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技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技术本身不能自动的发挥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小林道夫(日).IT与教育——信息教育的实践与方案.御茶水书房,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