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最新税收征收管理法

最新税收征收管理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7 15:43: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最新税收征收管理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最新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遵从;征管策略;征管模式

一、研究意义

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极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企业类型,作为我国经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重要的推动力量,尤其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的县域经济、城镇经济中,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力军。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在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之外,要想长久生存并做大做强,一定要充分重视税务风险,提高税务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站在税务部门的角度来看,当前部分税务管理机关侧重于对辖区内大型企业的税务管理与服务,而相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广泛需求,税务管理机关则经常处于缺位状态。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纳税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税收遵从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的角度出发,将税务部门内有限的征管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分析,建立起符合国家利益、税务管理部门和纳税人三者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提高中小型企业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榆林市中小企业税收征管现状

榆林市中小型企业纳税人具有经营户数较多、经营范围较广、税源分布零散等显著特征。国税管理部门针对中小型企业管户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税收征收方式,整合政策资源,切实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其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明确规定的应当设置而没有设置会计账薄、虽然设置账薄但其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中小型企业纳税人,采取核定征收方式进行征税。其二,为了缩小中小型企业核定征收的范围、保障纳税人相关权益、规范纳税人生产经营行为,我市国税管理部门提供税务指导,帮助中小型企业纳税人建立、健全相关会计核算企业制度,夯实税源基础,对符合税法规范的纳税人实行查账征收方式征税。其三,国税管理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征管政策宣传和纳税服务规范操作,使中小型企业纳税人切实享受到小微企业优惠、西部大开发优惠、残疾人优惠等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中小型企业的纳税负担。

三、影响中小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因素分析

(一)中小型企业自觉纳税意识薄弱

受中小型企业所有者及管理者个人的素质、法制观念的认识程度、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资本的周转运营等因素影响,中小型企业纳税人认为,税款的上缴给自身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资产的减少和经济利益的损失,而税收缴纳并不能使其得到较为直接的利益回报,这类狭隘的纳税认识使得中小型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较易发生基于主观性动机的避税、逃税、偷税等纳税不遵从行为。

(二)税源类型特质导致征管及监控力度不足

中小型企业税源数量的不断增长、生产经营形式与范围的多元化、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形成的企业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乱象,导致了税源管理的复杂性日益加强,税收征管的难度日益加大。目前中小型企业纳税人普遍存在生产管理、生产运营信息失真的状况,其财务会计核算在某种程度上易被诸多人为因素影响甚至操控。由此,更进一步造成了税务管理部门的监控强度水平较低、监控手段较为单一的现状,在日管过程中案头分析出现原始数据的偏差,加剧了税款的流失。

(三)税收规范与会计核算制度存在部分差异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方法在部分规定上,在同一事项中与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有着显著差异。这种人为性差异不但加大了税务管理部门征收管理的复杂程度,而且加剧了企业财务、税务核算的难度。尤其是受企业运营资金周转速度快、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等客观原因限制,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税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甚至一些中小型企业采取雇佣兼职会计的做法进行核算,导致其未能准确核算自身应纳税额,使中小型企业较易发生基于无知性因素的税收不遵从的行为。

(四)税收服务缺乏主动性,税收宣传缺乏针对性

受到我国传统赋税思想的影响,税务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更是将中小型企业视为需要严格管理、监督的对象,对纳税人宣传税收管理要求的内容较普遍,指导纳税人合理享受权益的宣传较稀缺;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观念下,税务管理部门的纳税服务工作仅仅建立在依靠税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税务部门行风建设的基础上,税务咨询服务还是局限于以传统面对面、电话等形式问询后给予答复的被动服务模式为主要方式,不自觉地缺乏主动性;信息化、个性化等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现代化服务模式没有全面落实。

(五)税源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税源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也在一刻不停地增加。然而,现阶段把中小型企业的税收征收管理功能大部分集中于税源管理部门一线税收管理员的单兵作战,这种落后、粗放的管理模式,使一线管理员仅对各类型企业纳税户的日常管理、事项核查、上级交办事项等任务就已经疲于应付。若再进一步要求一线税收管理员进行更专业化、更耗费时间、更集中精力的监控分析、纳税评估等工作,必将导致税源精细化管理、税收征管改革措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这种易形成权力过于集中于某一部门、某一人员的征管模式,更容易滋生渎职与腐败乱象发生的土壤。

四、提高中小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征管策略

(一)推进组织再造,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专业化、精细化。税收管理员同时管理多个行业、不同规模纳税人的管理水平的提升,肯定要比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水平提升难度大得多。所以,建立税务管理部门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机制显得尤为必要。随着以往税收征管依靠单兵作战模式的力不从心,建立市县两级税务征管联动机制,建立一套便于上下级部门纵向层级充分沟通、同级部门横向层级积极联动、与外部机构实时合作交流的税收管理现代化、扁平化、实体化、专业化的运行机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应在县级税务管理部门层面,在对当地企业税源情况进行综合摸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税源层级+行业”的科学分类。对于大型企业重点税源,其管理权限可上提一级,由市级税务管理部门逐步前移管理重心,统一按照行业管理。当前市、县两级税务管理部门针对主要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重点税源,已试行成立了专门的税源分析监管机构,在此不做赘述。由此,将县级税源管理资源的重心放在中小型企业上,就更显科学合理,使得税源征管体系可以向专业化、扁平化发展。例如,可以先行选择条件适合的县域进行中小型企业税源管理的改革试点。试行由中小型企业税源的行业划分税源管理科、由原税务分局(所)按科室化分类管理的原则,除主要承担税收风险应对或税务机关依职权发起的日常管理外,采集县域企业数据,研究制定县域行业管理指南,夯实专业化、扁平化管理的基础。

(二)科学分解税务事项,归集服务管理资源

按照管户、管事相分离的原则,在税务管理部门内对税务事项依照税务管理工作的步骤、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科学分解,实行日常监管、审批核恕⒆ㄒ灯拦赖仍鹑胃谖换分。面对县级征管事项交叉和业务人员紧缺的现状,可整合现有各业务科室组成大业务科室,综合各项税收业务,在原有政策法规科、征收管理科的基础上,使征管、执法行为和政策法规管理结合得更紧密、更高效。另一方面,可将纳税服务科与办税服务厅的资源有效归集,将纳税服务资源向第一线倾斜。将原由各业务科室承担的基础管理事项简并整合后,对于直接由纳税人发起申请的业务事项,前移至纳税服务机构,缩短流程集中办理,必将给中小型企业纳税人带来切身的便利。

(三)整合利用税情资源,优化风险应对方式

针对现有税情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若在县域税务管理部门设置税务情报大数据分析部门缺乏现实基础。因此,应从市级层面成立大数据分析部门,从运行的各系统中提取涉税数据按照行业分类整合,继续规范、拓展与工商、海关、人民银行等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相关组织的税情信息合作,开展对涉税信息的信息化、数据化运用。大数据分析部门可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市域内企业按照行业分类、层级分类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分别适用于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以具体数据为衡量指标的风险应对模板。以模板为指标数据,利用信息化技术初步排查涉税风险点,并实时推送到县域业务部门。另一方面,大数据分析部门可利用税情网络,及时向县域税务管理部门推送与涉税信息关联企业的税务风险提示,实现实时共享。县域风险应对人员除了应对市级大数据分析部门的涉税疑点推送,还可根据税源管理科室制定的具有县域行业特点的税务风险应对模板对管辖内中小型企业数据进行风险排查,对涉税关联企业进行核查,实现税务管理部门对涉税数据的信息化、高效化处理,实现税务风险应对方式的优化。

(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序打造征管团队

在县级层面,配备专业化管理人员,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涉税风险的数据分析、跟踪和评价,对凸显出税收事项的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尤其关键与迫切。其一,应结合现有税务管理人员的特点与岗位需求,按照各年龄结构与知识能力层次合理穿插,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利用“鲶鱼效应”激活税务人员创业的干劲。其二,应针对各岗位的需求实际和人员结构,分层级、分类别及时开展业务知识、岗位技能轮训。在现有的省局、市局培训基础上,可适度增加由社会税务服务机构、高校专家等社会资源参与提供培训的程度,关注对重点、热点问题的培训力度。其三,完善各类岗位能手的评比制度,提升奖惩力度,激发税务人员奉献的热情。与此同时,在现有人员队伍基础上建立、培养一支高质量的税务管理人才队伍,加强对业务干部的职业规划,科学开展各类人才选拔考试,完善税务专业人才库配置,集中优势人才强化税收风险管理,使之与各岗位的需求相匹配,保障税收事业的持续发展。

(五)强化纳税宣传服务,完善税收援助系统

对宣传网络进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设,对各级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以及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宣传方式进行优化,对中小型企业纳税人进行税收法律规范和税收知识的宣传互动,使纳税人对税收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自觉缴纳的意识,足额、及时缴纳应缴税额,履行纳税义务。例如,税务机关牵头定期组织业务研讨会、政策指导,提供税务策划、税务咨询和税务分析,把纳税人无知性纳税遵从风险降到最低。要建立、完善税法宣传指导的责任体系,将税法宣传及纳税服务嵌入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对最新税收政策、税收热点和税收难点的解读宣传,增强纳税人税法认识的确定性、针对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自岗位的功能,增强税务管理部门主动宣传的意识,形成为纳税人提供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合力。例如,由税务部门帮助中小型企业依法解决税务争议,切实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和赔偿工作,增强征纳双方的和谐关系。

(六)完善税收信用等级管理,助力主动遵从

继续规范、拓展与工商、海关、人民银行等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相关组织的信息合作,逐步实现税收信用等级评价和纳税信息社会化共享网络,使纳税信用管理对中小型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事项产生直接的影响,促使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程度。在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信用等级低的企业提高核查的频度,在违章处罚时适当加大力度,增加其税收不遵从行为的成本。同时,对纳税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在服务上、管理上给予鼓励。比如增加购买发票的数量、优先办理退税等,使纳税人从遵从税法中得到实惠。对纳税信用等级一般的纳税人,应当加强纳税指导,将其转化为稳定的税收遵从纳税人。

五、结语

当前,中小型企业的税收遵从程度不断提高,各级税务管理部门对税收遵从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并且在税收征管理念的更新、税收征管模式的创新运用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根据我省的总体情况看,将中小型企业税收遵从作为完善税收征管模式的发力点的实践,目前仅处于初级阶段。本课题组借鉴了国内外税收遵从理论,分析了其他省份的征管经验,以促进中小型企业纳税人自愿遵从为目标,对我市税收征管模式、税收遵从度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专业化平台、专业化人员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征管策略,提出提高中小型企业税收遵从程度、优化税收征管模式的建议。另一方面,构建、优化以提高税收遵从程度为目标的税收征管模式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税收管理的客观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切实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对我省税收征管改革和体制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慎刚.中国纳税遵从问题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2]陈懿S.纳税遵从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杨静寒.以税收遵从为目标的新征管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4]陈艺.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5]曹茜.西安市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6]朱振国.基于税收遵从理论的税收征管模式完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7]王英.基于促进福建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征管模式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11.

[8]马啸.基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的纳税遵从风险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9]曹灿霞.我国中小企业税收遵从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12.

[10]于倩.大连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11]邵景岚.税收促进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12]田一阳.税收征管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5.

[13].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税收遵从度的税收征管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14]张童童.我国中小企业纳税遵从平价体系构建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第2篇

在我国,税务会计是一种专门针对税务、税金进行筹划与核算的一种会计系统,其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区别,是单独一个用于税务方面的、较为独立的会计系统。相比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更注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以税法的法律法规作为准绳,全面运用会计学的相关原理,更好地对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进行申报、核算、入库及监督等一系列工作。本文就基于此主要结合税收会计的计量原则,深入分析其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差异。

关键词:

税务会计;计量原则;财务会计;税款核算

一、前言

一般来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会计系统,其基本职能与工作内容也是有所差异的。税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收入、成本支出进行计算并记录,同时其还对企业的税额、税款等一些有关税收的业务进行处理;而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业务、交易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事项进行财务信息分析,并最终以报表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定期展示。虽然两者工作内容与基本职能有所不同,但是都共处于会计这一大级的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完善并发展了我国的企业会计监督与管理机制。

二、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前提分析

税务会计是会计系统的一种,其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区分,同时也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我国会计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从会计学角度来说,税务会计主要指的是一种专门用于记录并管理有关税款方面财务信息的会计系统,主要包含税务的规划与筹备、税金的审核与计算以及纳税的申报与缴纳等工作。然而,在大众眼里,税务会计不能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并列,其只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延伸。对于这种看法我不是很赞同,税务会计不管是在国企、行政单位还是外企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税收法规等问题,在税务会计这一会计系统中进行相应监管是必要的。税务会计主要的基本前提有纳税主体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年度的核算环节等。一方面,就纳税主体预期而言,财务会计预期主要包括成本收益核算、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而税务会计的核心预期为有效避税以及延长纳税,从而实现有限企业资源或企业收入条件下的财务收益最大化目标。同时,企业实现税务会计预期并非需要寻求税法的“灰色地带”或进行逃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与此相反的是企业需要遵循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法词典》等在内的法律法规,在分析最新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可能的收益核算方法以及税务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在年度的核算环节方面,年度会计核算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税制是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课税只针对某一特定 纳税期间里发生的全部事项的净结果,而不考虑当期事项在后续年度中的可能结果如何,后续事项将在其发生的年度内考虑。比如在“所得税跨期摊配”中应用递延法时,由于强调原始递延税款差异对税额的影响而不强调转回差异对税额的影响,因此它与未来税率没有关联性。当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按暂时性差异产生时递延的同一数额调整所得税费用,从而使税务会计数据具有更多的可稽核性,以揭示税款分配的影响额。

三、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分析

税务会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的会计学理论与应用状况,其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门专门针对企业的税款进行全面的计算、审核与管理的学科。计量原则也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原则,然而对于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准则而言,计量原则中却又包含一定的确定计量原则,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对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进行分析时,可以重点分析以下两个方面:

(一)确定性原则方面

确定性原则是税务会计计量原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指的是在对企业所得税部分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要按照有关所得税的法律规定进行合法、确定的核算,同时其也规定了企业所纳税款的具体金额与流程。这一确定性原则在税务会计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其也具有一定的递延性。递延型也是确定性原则中一大基础定性,其同样也可以应用于相应的税前扣除中,以此来确保税务会计的金额是确定的、无异议的。毫无疑问的是,确定性原则作为首要原则其重要性在于明确税务核算的时间、内容以及金额,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不当核算所带来的财务问题、税务问题以及法律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核算税务时不能遵循确定性原则的话,那么核算的有效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及精准性就无从谈起。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我国税务会计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税务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确定性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广的延伸性,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纳税环节符合规章制度,而且能够“逆向”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的标准化进程,使之符合国家法律、会计法规以及行业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方面

在税务会计中,相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企业所作的经济决策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及持续的经营状况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一般当财务会计要对企业的综合经营情况作经济分析时,就可以先从企业近几年的经济活动与所作的经济对策方面下手,以此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内部的经济发展信息。另外,在相关性原则中,其只对满足经济分析目的的会计信息作一定的分析。这就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税务会计需要要求支出与收入之间必然存在着关联,这样才能进行分析。

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分析

税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会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税务会计虽与财务会计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目的。税务会计以税收法律制度为准绳,为国家征税服务;财务会计在于满足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本的需要。(2)依据。税务会计以税收法规为依据,对财务会计的数据需作必要的调整;而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处理依据。(3)范围。税务会计按税法规定的要求,有选择地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反映的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概况;财务会计则要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反映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由于税金可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税务会计也可相应地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行为税等。其中,所得税会计和 流转税会计的处理见“所得税会计”、“流转税会计”和“财产税”。

五、结语

综合全文,有效界定税务会计的理论、内容、对象、依据、预期等内容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税务管理而言具有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断转变会给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突出。财务会计中不再包含相应的有关税务管理的经济内容,而税务会计也正在不断地完善与独立。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本质上都是属于会计系统,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全面分析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以及其与财务会计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更应该要在其中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如何协调并促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系统中,以及在企业的经营应用中的发展是当今需认真思考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雪岩,宋奇慧.论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以及与财务会计的区别[J].现代商业,2013-10-18.

[2]杨春阳.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区别[J].财经界,2014-02-20.

[3]刘慧青.浅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