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9 16:34: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入职背景调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

第1篇

最近大学同学聚会,我见到了我们班当年的“混混”Y总。十年不见,Y变化很大,原来一副“吊儿郎当”、“我无所谓”的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脑满肠肥”、“财大气粗”、举手投足间,尽显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经营计划”、“战略”、“资金流”、“投资”、“营利率”等是他常用的关键字。一句话,Y君财富、地位、言谈举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般中产阶层的定义。要说财富积累,Y君在我们班算是数一数二的。Y君的成就是他努力+运气的结果。十几年前,当我们南下的时候,Y君经熟人介绍,得以进入广告行业。比起其他同学,少了些弯路。十余年稳扎稳打方有今日不错之地位。

举上面两个例子,是为了抛出我想提出的问题:人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我们有一种说法,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在过去是对的。因为农业社会,人大多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把离开自己的成长的土地叫做“背井离乡”。人说北人“粗犷豪放”、南人“精明细致”说的是一方水土对一方人的影响。对于现代人,这句话的影响力我认为已经微乎其微了。因为南北人口流动大,饮食结构变化也大,生活方式变化也很大。所以,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我以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职业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的塑造是排在第一位的。

营销人员都知道。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性格”。如以前科龙的“稳重低调”、海尔的“霸气夸张官僚”、美的“静水深流”。企业的性格,说白了就是老板或掌舵人的性格。如笔者工作过的某照明企业,乃老板娘掌舵,老板娘为人偏执成性(这恰是成功人士的优点)、阴柔、善于表演、情绪化、关注细节,于是整个企业性格也是如此。在此企业做久了的职业经理人,也染上了“阴柔”气,少有性格张扬硬朗者。外来空降兵少则三月,多则一年,少有能“熬”过二年的(个别滑头或面愚实奸者或能力确实突出者例外)。于是,此企业人才流动便如“过江之鲫”一般。与此相反,照明行业另外一个巨头,老板是工科出身,为人比较大气豪放,不拘小节,于是整个企业的风格就显得比较大气粗犷,下面的业务人员聚在一起吃喝赌骂骂列列便成为常事。

什么是职业环境造人?即一个人的工作环境与职业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对人的行为习惯影响不一样,不同的职位对人的行为习惯影响不一样。但有些行为习惯对人的要求是共通的。也是作为职业人必备的。这种习惯多多益善。比如: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已知彼、统合高效、不断创新、关注细节等。一个有志于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卓越的老板的人,应当努力培养自己优秀的职业素养。

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个人的职业性格会与所在企业的性格有冲突,如科龙等家电企业出来的人行事风格往往比较大气,如果遇上比较“谨小慎微”的企业性格,冲突就再所难免了。遇到这种情况,营销人要么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要么脚底抹油走人。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

我曾经带领过不同的团队,也错用过不少人,也曾经独具慧眼,力排众议的用过不少的人。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我带过的人才最终各奔西东离开了我。但我培养的人才的后期发展,大多让我感到欣慰。不过,我也误用了不少“土鸡瓦狗”之流,这些人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反而养成了很多劣习。笔者曾经写过篇《销售人员的十大恶习》,就是基于此由感而发。所以去到好的企业,养成好习惯、形成好素质,是期望有作为的营销人应当慎重考虑的。

第2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高职院校;文字力;职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9-02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既注重传授学生应用性知识,又不能忽视实践性训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在三年的教育过程中,应区别于本科的学科型教育,着力培养动手能力较强,具备基本的和岗位实践能力,能应对社会职场招聘考核的合格学生。

当今人类社会即使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贮存,还都必须依靠语言文字作为中介,都离不开写作这个工具。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字修养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根据。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都开设了专门性的写作课程,以促进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日本的著名写作专家木下是雄在《理科文稿的写作技巧》中曾说:“美国的大学里,不论学生的专业是什么,普通教育课程都要安排英语作文或者修辞学科目,其内容就是把信息和观点用国语准确地、有效地记述下来的训练,或是作文的方法论。”由此可见,应用写作这样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在日常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一、应用写作应成为学生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借此培养各专业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虽然写作课程被定为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但目前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达到开课预期的目的。因此,针对目前就业市场最常用的是何种文种;市场中掌握该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就业率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缺乏写用能力的毕业生能否胜任与其对口专业的工作;用人单位对此持何看法;如何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教授写作课,让写作能力成为学生走进职场的加分券……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专业教师深入思考。

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深入实务部门进行了调研。通过访谈,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颇有见解。

(一)目前就业市场最常用的是哪些文种

目前,就业市场招聘的职位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文种有通知、请示、函、报告、计划和总结,除此之外还有条据类文书等。此外,应用文从出现发展至今,因社会市场的需要,不同的学科也衍生出不同的应用文种,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增加了部分新的门类。如经济类文书中的审计报告、意向书、合同、可行性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催款书、经济总结、经济言论、经济述评等;法律类文书中的法律申请书、公证文书、申诉状与答辩状、状与上诉状等。除此之外,旅游管理类的导游辞等,这些文书和就业市场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种类的工作中也不可或缺。因此在开设写作课程时应结合市场需求,重点讲授与训练此类文种,让学生达到得心应手,能一蹴而就的程度,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市场中掌握该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就业率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求教了专业人士王夏先生(原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助理、现为知名律师)。他回答,在招聘录用过程中,他们更青睐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要看学生的专业特长,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应用写作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分工不同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技能会有所不同,但不论在职能部门担任何种工作,他认为写作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一个从业者要善于表达自己,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即能说会写。写作技能属于后者。特别是专业的应用写作,因其直接功用性强,工作上随时都会用上,如司法文书的制作、调研报告、函、请示、市场调查报告、总结等,使用频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掌握应用写作技能是每一位学生的当务之急。所以他认为有较强文字表现力的毕业生是职场的宠儿。

(三)毕业生的写作能力现状

目前已在单位实习工作的毕业生中,他们的写作能力如何?有哪些需要强化或注意的呢?针对这个问题,王斌(海口市美兰区法院刑、民庭书记员)告知,他接触了几名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可以说他们的专业技能比较扎实,工作时上手很快,而对文字表达方面,毕竟经过十来年的母语学习,表情达意基本清楚,但细细究来,应用性的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主要体现为文种的正确选择,格式的规范使用,语言的准确通畅等,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这些要求。比如让一名学生拟一份转发性通知,因是层层转发,他写成《关于……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标题制作格式非常不规范;又如让他拟写一份向某上级单位申请拨款的报告,写成《关于……的请示报告》显然是选错了文种,把“请示”“报告”两个类似但不能通用的文种混淆了。因为“请示”呈上去会有一份批复发下来,而“报告”则一般没有答复。因此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执行效率,这样的写作有时甚至会贻误大事,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所以他认为,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巩固和强化应用写作的细节方面如格式、语言等,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非对口行业,应用写作的能力尤为重要

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求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理念也大为张扬。在非对口行业,应用文写作更能突显作用。海口市某一医药公司的老总黎先生欲招聘一名秘书。关于招录的初衷,他本想招聘一名秘书专业的学生,通过简历筛选,发现众多高学历的求职者中有一名高职高专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该生的简历制作别具一格,图文并茂,精致美观,内容充实,能从中体现其资力、内涵,特别是简历附带的求职信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让他们了解她欲加盟的诚意与信心。从简历可看出她的写作水平。在她的简历中注明所学课程中有《应用文写作》以及几门文秘类的课程,让他们对这名具有较系统法律知识、还掌握文秘技能的毕业生非常感兴趣,便向她伸出橄榄枝,给她一个面试的机会。通过面试、专业笔试和背景调查等程序,他们则认为她就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因欣赏而最终正式录用了这名毕业生。

当然,录用只是一个开始,这名毕业生在工作方面能胜任吗?特别是在文字表达方面能否让招聘方满意?事实证明,该生的综合素质很好,日常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较强,如所拟的计划、总结、发言稿、通知、会议纪要等,写得比较规范准确。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涉及到一些商业方面的应用文,如市场调查、项目企划、会展设计等,她的写作能力要薄弱些。所以黎先生建议应该强化毕业生这些实用性的知识,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曲线救国”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五)毕业生对学习应用写用课的感想与建议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向目前正在单位实习的毕业生进行询问对“在校内所学到的应用写作知识能派上用场吗,对该课的学习有何建议”等问题求证答案。

应届毕业生张同学告诉笔者,他在海警支队实习。在工作中,他认为写作能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用人单位要求很严格,如在撰写交通事故勘察报告中,谴词造句表情达意是否准确,是关系到定罪量刑的关键。如果事故原因由“酒驾”引起,到底是“饮酒”还是“醉酒”驾车,只是一字之差,处理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总之,写作技能在工作中非常重要,要达到措辞准确,文法严谨,言简意赅,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在学校时学习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当时没感觉到它的重在性。只有在工作中真正应用到了,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还要不断努力啊!另外他认为,要想掌握得牢固,应该是小班上课,老师精讲多练,从而让学生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二、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应惠及全校学生

综上所述,《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应遍及全校,根据不同的学科设置,开设不同的应用写作课程。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在求职中助他们一臂之力。以上是应就业的需求对高职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所展开调查而汇总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下面针对《应用写作》课程目前在高职高专的开设所存在的问题简要浅谈个人的见解与对策:

(一)《应用写作》课开设很有必要。提高写作能力是学生步入职场的加分券。这种意识应及时传达给我们的学生,以端正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

(二)从反馈信息中得知,不少高职毕业生的写作水平从细节、规范、准确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写作课程应设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这是学生们走入社会的必备技能,让所有学生从中受益。

(四)《应用写作》课的内容应根据实际功用有所增删改换,与时俱进,发挥其更大的效能。

(五)为提高授课效果,写作课宜小班(不超过50人/班)授课,便于教师精讲多练,精心批改,达到精练的目的。

第3篇

毕业季的天高云阔转眼就成职场的雷电交加,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职场是门特殊的功课,校园的模式显然无法直接套用。本期《职业》邀请企业HR、职场资深人士特别制作“避雷指南”,指点如何顺利避过最防不胜防的六大雷区,助新人们顺利度过职场磨合期,翱翔职场!

职场新人踏雷之:讨价

点评嘉宾:刘小杰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新人故事

英语专业毕业的昊伟通过网上招聘来到W公司。正好海外事业部缺乏英文好手,这对昊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一上班昊伟就得到重用,也做了几个漂亮的活儿。半年后,昊伟觉得自己可以胜任项目经理来带领团队,又要求提高待遇。部门领导心里老大不愿意,但他紧追不舍,加上老总很欣赏他,领导就干脆给了他指标,明确达到指标就加薪。可到了年底,昊伟带的团队成绩不咋样,组内还发生了内讧,部门领导只有收回他的“人”和“权”。但昊伟居然跑到组里大吵大闹,忿忿不平地说:“都是你们,搞得我下台。”事后更是逢人就诉苦,“这件事本来就不是我的错”,云云。最后,昊伟气冲冲辞职走人了。

为加薪而加薪反而会欲速不达

优秀不是自己封的

在一个企业里,你要加薪、要升职,前提是你很优秀。什么叫优秀?不是做好了几次工作就可以称作优秀,优秀员工的判断标准是客观的,是要经过时间来验证的,他们有着长期的高绩效表现和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昊伟才刚入职,一次两次的成绩,只能说是偶然地闪亮了几下,还不足以证明他就是一个高绩效员工。

再进一步说,昊伟取得了好的工作成绩,只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显然,这和团队的协作、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还是一个新人,所以把成绩都算在自己头上,并要求回报,是站不住脚的。

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都会有业绩评估的标准和制度。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一般会有额外嘉奖或破格提拔。但昊伟显然还没有达到那个“突出”的程度,并且企业也不会轻易为某个员工“破格”,这样会破坏团队的平衡。所以,无论做出加薪还是升职的决定,都是基于企业的相关制度以及员工的长期工作表现。在漂亮地完成了几项工作之后,昊伟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将这样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而不是跟上司讨价还价。这样以工作成绩来邀功,只会让上司认为这个员工很短视也很片面。如果只是一时的血气方刚,那么会给予包容和帮助;但如果像昊伟这样揪着不放,那么至少是不会再安排重要工作给他了,因为这样的思维模式会给工作、团队都带来风险。

要会提要求

首先,对升职和加薪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不能太有目的性,反而会欲速不达。职场新人们切忌盲目攀比,应该自己和自己比,看看都取得了哪些进步。

其次,客观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好眼下的工作。在半年的时间里,先把基本要求做到了,能完成好领导交给的任务,给大家一个良好的印象。你肯定会发现企业里有自己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但更应该去发现一些机会,以及多做一些额外的工作,给自己创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直接上级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了解你的进步和问题,让上级一有任务或者提升机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再次,要会提要求。我碰到的职场新人最常见的问题,是不敢提要求、谈想法,怕不成熟、暴露缺点或被拒绝。其实基于个人职业发展提出的合理要求,比如发现自己能力欠缺希望给予指导,比如希望参与新的项目进行学习,这类的要求企业是非常欢迎的,也会尽量去帮助实现,这样新人的成长才会更快。

职场新人踏雷之:包办

点评嘉宾:蒋北麒 赶集网人力资源副总裁

新人故事

部门助理林宇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刚上班一周。上司让他按照部门的办公用品需求做预算,并特别叮嘱他数量一定要准确。林宇动作很快,预算做得也不错,很快就报给相关领导签字。到了吃饭点,林宇嗖的一下就没了人影。下午一上班,他气喘吁吁地从外头回来,向上司汇报:“卖办公用品的地方我找到了,还货比三家了,这是报价单。”上司听后大跌眼镜!其实,公司的流程是:办公用品预算审批完之后交由行政部统一采购,结果林宇全给包办了。

上班一个月后,林宇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一份关于部门增加新服务吸引年轻客户的方案,交给了上司。可他没有等来赞扬,上司给他的回复是:公司的客户定位与优势是中老年客户,客户定位的变化乃重大战略问题,有想法是好事,但也要实事求是。

林宇很郁闷,自己工作一直很努力,希望能做出点成绩来得到大家的认可,更何况刚进公司时,上司不是还说公司非常欢迎有想法、有创新吗?

做好三件事最重要

进入新环境的人,初时都容易犯一些习惯性错误。他们往往习惯用以前的判断标准和判断方法来判断新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容易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取代公司的标准,用自己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取代客户实际的需求。所以,林宇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对的,却不会考虑公司是否认同。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公司需要新员工发挥作用的地方他没有发挥,他花了很多力气的地方呢,未必是公司想要的,更不容易得到认可。

管理好自己和上司的期望

职场新人一定要了解企业、上级、同事对你的期望是什么,不要自己妄下判断。其实这在面试阶段就有机会了解和明确下来,在入职以后也应该进一步去了解具体的岗位职责,并和上级充分沟通得到确认。而年轻人尤其要注意,在沟通中表现出的迫切想“建功立业”的心理,容易让上级对你产生过高的期望,这会影响到你以后在企业的发展和上级的评价。所以要做好期望管理,要符合实际地去设定对自己的期望,乃至适当对上司进行引导。

提高效率就是最大的成绩

职场新人迫切想出成绩,尤其想通过创新出成绩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首先要了解,怎么判断成绩?对于大多数新入职的基层员工来说,成绩更多在于工作过程,能够按照流程把事情一步步按时完成,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考虑如何尽善尽美。能提高效率就是最大的成绩。

企业非常鼓励创新,但鼓励的是基于本职工作的创新,而不是越俎代庖。企业招聘你,首先是你能干好本职工作,所以,只有在完成雪中送炭的事之后,再去考虑锦上添花。此外,创新对于本职工作、对于企业到底有没有价值?新人在行动之前一定要和上级做一个沟通。而一般来说,有价值的创新其实一般都与本职工作、岗位职责有密切关系。我们经常说职场新人要“入对行、跟对人、做对事”,“做对事”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

打好四个基础

人们在职场获得成功,离不开四个基础。新人的专业基础在应聘阶段已经被考核过了,一般能够符合岗位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人脉基础、行业基础和业务基础,后两者是指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判断、了解。

到一个新环境里面,最首要的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自己的人脉基础建立起来。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与直接领导的沟通,通过沟通才能产生默契,才能有足够信任,才能得到足够支持。所以林宇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没有成绩,而是和领导之间没有形成默契。

要建立人脉基础,就要多沟通。其实企业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并不复杂,但是对于新人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敬畏感。所以,你可以先去观察,看别人和你的上级是怎么沟通的,也从多方面了解上级的特点。自信的心理因素也很重要,你初来乍到,此时别人对你的包容度是最大的,所以不用担心或害怕,要好好利用这个时候。

此外,新人都需要对自己做一个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先做自我评估,并对所在的岗位做进一步的机会评估,目前这个职位是一个过渡性的岗位,还是未来继续发展的一个起点?这将关系到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职场新人要了解和分析影响成绩的关键因素,然后了解企业里面做事的规则,了解上级对自己的期望。先做好这三件事最重要。

职场新人踏雷之:闪辞

点评嘉宾:王利芬 优米网创始人、总编辑

新人故事

人力资源专业的小庄今年六月毕业,名校出身的她顺利应聘到了一家大型贸易公司做行政工作。刚进公司,她对写字楼的各个小格子间都充满了兴趣,事事新鲜,和同事也都相处得不错。可是没干几天,问题就来了:小庄是部门经理的助理,三天后经理要去外地出差,向小庄交代好了相关事项,就让她去准备。小庄心想,不就出个差嘛,无非是机票、酒店加会议,这还不简单,拍拍胸脯自信满满就给经理答应好了,“您放心吧,一定给您办妥。”

可是经理出差一回来就气呼呼地把小庄叫到办公室,没过多久,小庄眼睛微红、怒气冲冲地跑出来,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定错航班时间,让您老迟到了嘛!至于发那么大火吗?本小姐还不伺候了!”

原来小庄在订票的时候只顾着和老同学聊天,把上午10点的航班订成了下午1点,经理到了机场只得临时改票,紧赶慢赶,还是误了晚上的商业宴会,谈了近半年的大单子被对手提早一步抢走了,损失达几十万。小庄从小到大,都被爷爷疼着奶奶哄着,连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大声指责过自己,她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于是工作也没有交接,直接拎了包就走人了。

随性辞职丢的不是饭碗是发展

的确,在新毕业的大学生中,会出现一些因为各种理由辞职的案例,但这样的事件还是少数。虽然新人意气用事,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能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的,这一点从辞退新人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恐慌和不安就能看出来。

而如上案例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他们还不知道一份工作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对一个职位的理解也很肤浅;第二,社会上可供选择的职位很多,他们离开一个工作,很快就能找到新的工作,即便找不到也有父母的支持,没有了后顾之忧。

随时辞职、随性辞职,对公司一般不会有大的危害,因为新人的工作基本是辅的。但是对他们本人来说,容易失去一些机会,如果遇到一家比较好的公司,那么这样随性而为,对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危害。

所以,新人一旦决定辞职,首先应该和主管领导进行沟通,真诚地说明原因,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写一封邮件向公司最高领导表示感谢,感激公司曾经给自己的机会。其次,一定要做好手头交接工作,确认工作交接完毕再离开。最后,同和自己交接工作的人员互相留下长期的通信联络地址,表示自己希望在有需要的时候与他随时联系,并愿意积极配合。

记者观察:随性辞职的后果就是频繁地跳槽,它严重阻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因为面试官了解了你的背景后,一定会认为你很快又会跳槽,他会觉得跳槽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短期的工作不适应你就想跳槽,工资不满意也想跳槽,和老板沟通有障碍还想跳槽,那么,你下次想要找到一份工作也就越来越难。要避免这类错误,就应该对你的职业生涯进行一番规划,树立职业目标,不要企图用跳槽来解决一切问题,要直面现实,为了自己的目标尽快成长,增强个人适应能力。

职场新人踏雷之:叫板

点评嘉宾:陈凯资深职业顾问、职场专栏作家、资深猎头顾问,威士敦职业咨询合伙人

点评嘉宾:曾海波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兼任GCDF培训讲师

新人故事

研究生毕业的刘星在校时是学生会主席,人脉颇广,毕业后入职一家大型的电器零售私企做市场专员。能说会道的他颇受总经理的欣赏。总经理亲自做他的培训导师,手把手地教,参加公司的高层会议时,也主动带着他,让他在旁边做会议记录,希望他早日成长,为自己所管辖的部门添砖加瓦。

可两个月后,总经理发现这孩子心高气傲,做事情偷懒不说,人品也有问题。本该是他做的活,他时常偷偷吩咐部门的实习生去做,交差的时候还愣说是自己干的。

总经理非常不悦,于是在一次工作餐时,旁敲侧击地提醒他。没想到,刘星一听就急了,言辞激烈地吵了起来,“什么才叫真本事?你们开会不也就是讨论些如何低价竞争的低级伎俩吗?”

这以后刘星变本加厉,推广业务的时候漫不经心,几次和顾客发生争执,被投诉率非常高。有一次,刘星负责准备第二天的会议谈判资料,开会前一个小时,总经理收到了刘星发来的短信谈价钱,“小小的市场专员根本就不是我该干的活,您老还是给我一个销售主管的位子吧,不然,我把今天开会的资料连以前的会议录音一起卖给竞争对手!”

第二天,刘星收到了解雇通知。

和上司叫板你还太嫩

同为职场新人,与前辈相比,85后更加不甘于琐碎工作,眼高手低,一不顺心就闹情绪、发脾气,还不时与老板叫板。

不同时代的职场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自有其原因:他们的前辈,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受到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干一行爱一行”、“愿做一颗螺丝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服从祖国召唤”之类。在85后的成长过程中,这些观念被强调得少了。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便捷全面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开始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我行我素。另一方面,他们了解的东西多了,除了能开阔视野,往往也容易好高骛远,谁都看不起,什么都不在乎,啥都不畏惧,甚至法律的天也敢捅。

恐吓、威胁很难撼动老板、企业,但却可毁掉自己的职业前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对新入职的员工做背景调查,没有哪家公司愿意雇佣一个恐吓、威胁老板和企业的员工。

如果老板、企业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触犯了自身的利益,并且你已经做好了离职的准备,可以在与企业协商的时候,告知对方如果协商不成功,会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问题,但要确保自身的做法不违背法律。案例中的刘星如果将会议录音与资料出售,他的行为就触犯了法律。

避开不良情绪四步曲:

对于新人如何避开这个雷区,排除不良情绪,我想引用全球第一CEO、前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的建议:

1.首先思考自己是否出了问题。

2.如果是老板、企业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对方沟通,寻找解决之道。

3.如果老板、企业有利于你的职业发展,你也理解并且接受,那就不要轻易离职和抱怨。

4.权衡之后发现没必要留在公司,有风度地离开。

我们要反思的还有自己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案例:

第一,看看刘星所处的脉络,他周围的人和环境,反思一下周围的人和环境的“贡献”是什么,而不是独立地去看刘星的表现。

第二,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企业在招聘选拔人员的时候,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标准来甄选?如何了解员工在才能、品德和性格方面的特征?

第三,更深度的反思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有什么缺陷?我们的企业伦理究竟有什么问题?反思企业在竞争中教给员工的是怎样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职场新人踏雷之:独行

点评嘉宾:陈田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顾问,职场类畅销书作家,某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高管

新人故事

“哎,你们说这个新来的陆彬啊,怎么能让挺着个大肚子的李琳干体力活啊,他就这么心安理得在一旁看着?”“他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你没看平时他从来只喝水不打水,客户来了也不管倒茶,资料掉地上了都等着别人帮他捡……”这些议论里的男主角陆彬,年初刚从国外学成回来,加盟这家知名的软件公司,业务能力是没得挑,给研发部门带来了一些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开发理念和思路,但是同事对他嘘声一片,因为公司那些随手扔垃圾、签收快递、擦桌子的活他是从来不会碰的,对传真、复印之类的小事更是不屑一顾。这天早上,快递员提前送来了公司的中秋节福利三四箱月饼,而除了李琳和陆彬,其他同事都还没有到。身怀六甲的李琳见陆彬喝着热牛奶翘着二郎腿坐在那,也没有起身签收单子的意思,只好亲自动手签单扛包裹……而这一幕刚好被赶来上班的黄强和刘美亲眼目睹。

“有本事你别吃这月饼!”旁观同事非常愤怒。

这样“高”素质的新人,能安然度过公司的试用期吗?

会做事更要懂得做人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如何做事、做人都是一门学问,有人说先做事、再做人,又有人说先做人、再做事,我认为应该在该做事的场合做事、该做人的场合做人。案例中的陆彬就是在该做人的场合却用做事的方式处理,犯下了常识性的错误。职场中,仅仅把工作做好远远不够,否则人和机器有什么区别呢?况且很多大机会都来自于小事。虽然陆彬从国外归来,在学识上有一定成就,但却连倒水这种常识性的细节都不能领悟,那么他也只能停留在职场“术”的层面,而无法达到管理中“道”的境界。俗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职场新人除了要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不能只乐于享受别人为你服务,对如何避开这些雷区,我的建议如下――

拥有学识更要懂得常识。学识是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这是自己在企业生存立身的根本除了不断增进学识,更要注重多学习一些职场常识,例如职场基本的商务礼仪、待人接物的技巧以及能够在工作中尊重他人等,仅有学识,那么你只能做好一份工作,而能够运用好常识,你就能成为可以管理几份工作的牛人。

学会做事更要懂得做人。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一直觉得职场的实质就是人和事,有时候把事情做得很让人满意,但是做人很失败也没有机会。同样,只会做人,而做事的能力欠缺也会失去机会,我们应该把做人和做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同时具备做人和做事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想要得到就要懂得舍得。职场中一些85后普遍持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公司给我发2000元的工资我就干2000元的活。”这是一种最愚蠢的思维方式,试想如果你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谁又能发现你所拥有的超过现有工资价值的能力呢?我们要努力把自己从人力成本变为人力资本,因为成本是要砍掉的,而资本是可以增值的,只有公司给你的投入获得超值的回报时,你才可能走得更远,所以,要想得到,先要舍得。

一架飞机的成功制造,来自于千万个小零件的组装;成功的技术方案来自于对上百个细节的把握;成功的策划活动来自于几十人的分工协作。希望更多的职场新人能够多注重工作内外的小事,为自己的职场赢得更多的机会。

记者观察:对于很多习惯了“请别人帮忙”、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的85后、90后而言,在公司里,主动帮大家做一件事情,帮同事取一份快递,捎一份外卖,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脑子里根本没有那根弦。“我自己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忙那些闲事?”殊不知,助人也是助己,一个人没有助人的概念也就谈不上团队合作。身在职场,能否助人是对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检验,而乐于为集体、为别人服务无疑会为你的职业素养加分!

职场新人踏雷之:广播

点评嘉宾 :彭勇北京月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新人故事

工作整整半个月了,天天做着杂七杂八的小事。十五天了啊,小A扳着自己的手指头,小声嘟囔一句:“无聊!”

办公室又陆续新来了同事,和小A一样都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家空闲时聚在一起难免要议论议论,而其中小A发言最积极。

小A还是个微博控,见了同事就喜欢问:“你微了吗?我们互粉吧!”工作以来她在微博里抱怨公司的午餐太难吃,新员工待遇低,老同事排外、守旧,上司就喜欢会拍马屁的新人,这里平台太小,自己不被重用……她起初还用点代号、外号,后来干脆指名道姓,被点名的同事自然不爽,还曾经在微博上与她发生过争吵。上司知道了,把她叫过去谈话,可谁知小A振振有词,最后气得上司说:“你既然有那么多不满意,干脆辞职算了!”小A这下才慌了神,赶紧认错。但事后她还是不服气。

抱怨也要讲资格,少说多做成长快

作为IT企业的HR负责人,彭勇每年都会接触很多职场新人,并在公司为期三到六个月的新员工培训中,对他们进行深入观察和接触。在看完这个案例后,他认为问题愈演愈烈,矛盾最终爆发,小A、导师、上级或人力资源部等都有责任。小A的做法有两个不妥。一是方式不妥。除非博主设立了特别限制,微博其实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所以小A在微博上指名道姓,随意甚至夸大其辞地谈论公司、他人,极有可能会给公司形象、同事名誉造成负面影响。高度社会化的职场毕竟和校园不同,更看重协作,个人表达也必须在这样的限度内进行。二是抱怨的行为本身不妥。无论对个人还是团队,抱怨都极具杀伤力,会导致一系列负面情绪,会影响团队协作,会破坏个人品牌。而彭勇更想告诉职场新人们,作为新人,是没有权利抱怨的。

首先,不了解就无权评论。也许新人觉得公司制度不合理乃至不人性,但某些“不合理”往往有存在原因,是在现实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又如新人们经常点评某某老员工笨手笨脚,怎么还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刚入职这么短时间,你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以及他过去的成绩。何况在适合的岗位上,工作虽然不出彩,但忠诚度很高、踏实努力的老实人一样会得到老板青睐。

其次,新环境有新规则。新人们往往很容易把自己的不适应归责于新环境,以抱怨的方式,来推脱自己的责任,这显然是毫无道理的。

不少企业和老员工喜欢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但彭勇认为,对于职场新人的成长,企业、人力资源部和新员工的上级负有根本责任。对于新人来说,职场是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无论谁,在这种局面下,都难保不害怕、不犯错误。所以在新人入职时,企业不能像对待成熟员工一样放手让他们独立成长,应该通过培训、指导、建立新员工交流平台等方式,开展引导、扶持,同时也可进一步甄别该员工是否适合企业。这些工作做得越扎实,出现各类新员工雷人事件的几率就越小。彭勇说,小A的微博事件是有可能避免的。如果事先有有效的新员工培训,教导职场的规则和处理方法,上级和导师能及时关注、加强引导,那么问题可能在萌芽状态就消除了,不至于越来越严重。

新员工有抱怨,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他们对企业还是在乎的、关心的。对于抱怨,企业要仔细分析原因,是新员工一时不适应所致,还是性格原因,同时更要自省,看是否确有工作安排不当、老员工不关心新人等情况存在,并加以改进。

毫无疑问,小A的行为已经为自己的职场形象减了分,难道就只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吗?

彭勇说,并不尽然。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道德品质等原则性问题或触犯了企业非常重要的规则,企业对新人还是有很大的包容度的。就小A自己来说,应该从中学会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学会使用正确的表达渠道,如内网论坛、电子邮箱以及各类会议等,和上级、老员工们面对面谈谈也是可以的。不要相信网上漫天飞的职场技巧,那些只会把事情变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