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9 16:34: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1篇

1.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常说:“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教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这几位教师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说的话,学生说的话,可能遇到的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等等都一一想到。特别是上新课前一晚发给学生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或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学生用导学案学习,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2.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上学生方面的一个亮点是小组合作学习。从一年级起就把全班学生分成苦干组,每组六人,一般小组成员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固定不变,组与组之间的力量均衡,每组均有组名、口号。能讲、敢说的当组长,即X1,是最棒的,X6最弱。哪组做得好的,老师都有记录,给加分,甚至是物质奖励(多用于低年级)。为了小组的成绩,每个组都竞相互相学习,以求共同进步。低年级段,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课堂上多由老师给纸条,分配学习任务。到中高年级,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可以轮流当组长,达到我的课堂我作主。例如,学习一道应用题,哪个读题,哪个找已知条件,哪个找问题,展示时,谁讲解,谁板书,谁检查补充等,组长都能安排得具体明确。比如六(4)班黄老师上的《比的意义》,每组学生都能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学习提纲,进行合作学习,达到当堂掌握。到精彩展示环节时,确实很精彩。黄老师选其中一组展示,该组派三名组员上台,一人讲解,一人板书,一人协助、检查、补充。黄老师在一旁组织课堂纪律,必要时给他们一些提示,其他同学则聚焦聆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想象不出,学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不禁感叹,是小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一样精彩,数学课堂变得活力四射。

3.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他们的课堂教学。衡阳小学的课堂推行的是非常有时代特色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教师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就是这种理念最好的诠释。课堂上,通过学生一个个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的评价、补充及提问、解答,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还提高的各种能力,高效地达到了三维目标。在学生展示期间,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调控者课堂教学进行的节奏,偶尔指出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小错误,或对学生疏忽的角度进行适当补充。在听到的六节课中,让我惊叹于学生们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从容自信的课堂表现力,从而也深深体会到老师们在这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花了多少心血。我特别欣赏四年级莫老师上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课。这类题看起来容易教,但能像莫老师那样上得成功的并不多,让学生拿出前一晚各自写好的导学案,在小组里说说预习的情况,再让一个小组(6人),每人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这6人各提出问题给其他同学解答补充,他们就是一个个小老师,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通过对这几位教师课堂的展示,可以看出他们对教材内容研读的非常透彻,对教学环节处理独具匠心,设计精妙。老师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学生一个个的小组展示,让课堂精彩纷呈。

第2篇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改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随着江苏省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办学行为的日益规范,“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务院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条例。这使得每个教师不由自主地思考——在这么少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我们应该讲什么?怎样讲?哪些教学模式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显然,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时间减少与效益提高的矛盾就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选择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化,在课程编制、教学管理、教材呈现、教与学的方式、考试评估以及学校发展、师资培训、教师发展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产生了巨大反响。

自2008年起江苏省实施新高考,信息技术科目作为学业水平测试中的一门只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客观上把信息技术学科边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层面调整策略,信息技术课时不断减少。由此可见,高效课堂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所谓“高效”,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效益。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守住教育教学阵地,认真思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用好用足课堂时间,从而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二、整合多种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学方法“单一”是课堂大忌。多样化是新课程的追求,因为只有多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因此,整合多种教学模式,设计多样课型,打造高效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传递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特征,其理论是将教学视为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进行认识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受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较大,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一堂课上教师的讲授不得超过多少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一点,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学生有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或生活经验?教师能不能把教学内容生活化?能不能当堂激活学生?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只能是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更谈不上打造高效课堂了。

事实证明,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是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好的讲授是受学生欢迎的。如《百家讲坛》,红遍了大江南北,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这充分证明讲授法并没有过时,关键是讲授的内容能否吸引学生,语言是否生动幽默。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的讲授只有以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作为支撑,讲授才会富有魅力,课堂才会具有广度和深度。例如讲计算机硬件系统,如数家珍;讲计算机病毒,义愤填膺;讲多媒体制作,绘声绘色……

当然,讲授应该是启发式的,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必须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是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2.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创设情境为主要特征,其理论是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试图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复原、模拟场景,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

情境一:周末去市图书馆借阅图书,如何通过市图书馆的网络数据库查询所需图书的位置及借阅方式?

情境二:5.1小长假和家人自驾游浙江千岛湖,设计行程路线及查询餐饮住宿?

情境三:学校组织购买校服,请查找校服的价格,并设计一套适合本班的校服?

这些情境的创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具有梯度性、开放性和现实性,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创造了条件。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各小组热烈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其主体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学生的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设定若干问题为主要特征,其理论是人们的认识起于问题的发生,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和研究。这一模式的教学进程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进行,并且是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教学的质量。同时,课堂上的问题应当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的;学生要由问题开始,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问题,不断促使自己探索。

在Word小报制作一课中我给出一份上届学生制作精美的小报,围绕小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①小报如何排版才会更精美?②小报中图片的使用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③如何设定文字格式会使小报看起来更美观?④小报编辑中不同颜色的使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⑤你认为这份小报如何修改会更精美?

整堂课学生都在不停地思考、回答问题,并且不停地质疑、提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频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效率很高。

上述这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各有特色,而且每种模式都可以有一些变式,在教学实际中各种模式也可以进行交织、交替。所以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上并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绝对的主导模式,也没有哪一种模式是一成不变的。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不断创新,正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活力所在。

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然,追求高效课堂,我们还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三、追求高效课堂,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1.课堂角色定位要准确

“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两者互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动,共振,实现意义建构”。课堂教学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两个主体,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程度决定了课堂效益的发生的水平。

追求高效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明确:在课堂上应该是引领者、观察者、指导者、服务者、督促者、合作者、激励者、设计者、组织者、开发者、学习者、评价者等。

学生的角色定位为:主动学习者、问题发现者、教学设计者、资源开发者、过程评价者、知识创生者、问题解决者、积极合作者、课堂责任者等。

作为课堂上的两大主体,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思想基础。

2.问题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可见,质疑是学习的开始,问题是课堂的灵魂,没有质疑的发生就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所以,能质疑是学习的品质,提问题是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

3.高效课堂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我国最古老的教学原则,早已渗透到教育教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应试教育早已严重地背离与摒弃了这一优良的教育传统,使学生学习生活失去了色彩,失去了快乐,学校变成了可怕的文明监狱。在高效课堂的追求中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课标,研究课程,吃透教材,挖掘文本,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情,结合实际,以此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这是循序渐进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吃透学情,合理建构课堂,整合多种教学模式;第三步就是教师要用心备课,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步应做什么,应怎么做。

4.高效课堂要有情感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告诉我们,课堂要有灵魂,教师的情、教师的爱,无疑是催化剂,撞击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如此才会有智慧的灵光闪现,才会有高效课堂。我们追求高效课堂,以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我们研究现代教学理论,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探讨属于适合学校、教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都是必要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从激发学习动机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进而走上一条幸福而快乐的学习之路。

四、结语

教育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涌动另一朵云,一个思想影响另一个思想的浩大工程,是浪漫的、诗意的,但同时又需要其中的每个人带着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灵,做史上最艰苦卓绝的跋涉,这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取法的人……”今天,作为一线的有责任感的教师,在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期,我们站在新课改和新高考的十字路口,我们探索的脚步不能停止。我相信:长路漫漫,前景广阔,“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会继续研究新课程,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教育这方苗圃中孕育希望,收获幸福,让教育绽放出最美丽的容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第1版.

第3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有效备课;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有效备课是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的确,有效备课、优化备课环节对我们教师、对我们的学生和课堂显得尤为

重要。

1.立足“三维”备教学目标

立足于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我便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指针与精髓,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都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得到增长,情

感得到体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2.善抓“题眼”备教学思路

如,在备《永生的眼睛》这一课时,我并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认真“啃”教材,钻进去,最终抓住“骄傲”一词为“题眼”,进行课堂构建——温迪为谁感到骄傲?

3.精雕细琢备教学过程

备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结构化,精雕细琢地对教学时间、情境创设、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收获最大化,深刻感受学习经历,体验紧凑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4.修正完善写教后反思

上完课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但对备课来说,并没有结束。苏霍姆林斯基课课都有录音资料,以便教后听听自己的课,来一番自我琢磨,自我反思。

二、有效教学是重点

1.从教师自身的教艺特长和风格特点出发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通过有魅力的预设,让学生紧跟“节拍”,有“节奏”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出发

有效教学的真谛,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会”,更在于实现学生的“会学”。

3.从课堂学情的生成出发

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是具有不确定性、难预测性。教师面对课堂上发生的变化,必须调整课前的预设,临场作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物理是学生在整个中高等学习生涯中初次较为系统地涉及自然科学类科目。初中物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对学生日后进行其他自然科学类学科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充满乐趣而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师的负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标尺衡量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生的角度减少了无用功的浪费,从教师的角度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二者的综合提高有利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促成。

一、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作用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堂是一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有机互动的三维网络知识互动体系。高效教学课堂模式,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提高是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动力,当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时,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同时具有较为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适宜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物理学科保持热情的保障。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可以减少学生和教师不必要的繁杂学习形式,通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教师可以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解,学生可以避免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学习,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减轻了二者的负担,提高了二者的效率。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业精简,减少不必要的课后作业,学生负担也得以减轻。同时,学生能够体会到当堂内容当堂学会的好处,减轻了学生的课业压力,将课堂和自由还给学生。

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策略及分析

1.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重中之重是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效把控课堂,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教材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较高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变。

(1)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教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讨论,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理解课堂是学生自己的,教师和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起辅助作用。

(2)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特点,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物理教学内容的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展现学生的重要性,突出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的重要作用。部分物理教学内容是以实验为基础产生的,教师可以抓住实验的动手性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习,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再结合教师的内容原理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本质。

2.加强探索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具备发散性思维的学生在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时,会有多个出发点,会有多种答案,并且能从中选出最适宜的答案。这种多方向辐射的发散式思考方法,使学生具有探索创新的潜能,在质疑反思中得到提升。在初中物理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将物理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整合起来,建立合理有序的物理知识体系,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3.巧创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情境的创设影响着教学课堂氛围的把控,同时有利于积极课堂气氛的形成,形成活泼、互动的课堂生成。良好的课堂生成也有利于教师们形成良好的教学预期,同时良好的教学预期又能促使下次良好的课堂生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交流和拓展。合作学习使物理课堂变成一个交互式的三维课堂,充分调动各个学生的不同特性和优势,将整个物理学习课堂变成一个自主、活跃的学习场所。

三、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

针对以上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提出,通过以下教学案例的演示,进行教学实施应用探讨。

1.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案例:如,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课题学习时,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组成小组,通过教师对实验操作的基础步骤讲解,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器材组装,实验进行时,负责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记录。实验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对实验初步的原理感性理解。在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过程中,教师进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讲授,通过蜡烛的各种成像原因分析,向学生讲授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扩充已有的内在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案例:在学习《认识电路》这一章节时,通过对各节知识学习后,教师可以进行实验课学习,让学生体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电压的特点。给学生准备若干灯泡、电线、开关、电源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设计电路图,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在自由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学生会对电流电压及串并联电路特性探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能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在实验课结束时,可以对学生的电路设计进行点评。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从而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启发,使学生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3.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案例:在《滑轮》这一课题的学习中,通过组织学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课堂中,由于实验本身的特点,学生必须进行合作互印=淌可以让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角色分配,有人记录数据,有人实验操作,通过有机合作,实现学习中的互动合作。通过实验体验,教师进行引导提问:各滑轮组分别由几股绳承担总重力(g),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探究,通过学生分配合作,测力计示数记录、绳的股数记录、承受力的记录,而后进行讨论分析每股绳所承受的力有多大。总结后在教师进行实验原理讲授后,有机结合实验进行探讨,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质疑、探索、反思能力,通过对学生自主能动性的调动,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辅助教育,实现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已有的条件,加强教学后的反思分析,总结经验,实现教师和学生在高效物理课堂中的共赢。

参考文献:

第5篇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二是效益的最优化.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为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行高效课堂:

1 实施教学案教学模式 提高物理课堂效果

1.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思路

教学案设计重点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强化思维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案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的思路吻合

学生预习的主要是教材,这决定了教学案的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资料”、“讨论交流”、“发展空间”等栏目,问题设置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体现出本节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点.

(2)教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层次的

教学案中的设置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预习和学习过程.教学案的内容既要有简单的填空,也应该设置一些“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3)教学案中要设置一定层次的练习题.

练习题一般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巩固”,难度不大,紧扣基础知识,用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的;第二个层次是“典型例题”,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智能提升”,是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完成的.最后还配备了“巩固提高练习”等,是新授课后学生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1.2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动员学生动脑、动手,在教学案的指引下认真预习.鼓励学生在教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预习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可以是复习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教学案上体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

(2)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从学生的预习情况中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就会有的放矢的去处理.上课前老师一定要进行提问,尤其是学生通过预习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对于简单的知识不要再重复讲解,可以做“淡化处理”.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要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耐心地去“倾听”,关注学生的想法,但不能急于去解决,要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对不多说一句话.课堂要抽出时间让学生自己补充具体的重点知识,然后交流,可以以此来代替以往的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小结.最后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几道“课堂练习”题来检查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1.3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1)教学案的实施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物理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案的实施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

(3)教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教学案的引导,同学们养成了“课前主动预习、课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课后总结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好习惯,知识整合能力、质疑答疑能力等均有所提高.

2 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 提高物理课堂效果

学生由于先天的智力因素及初中物理基本功不同,在高中物理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同一物理活动时具有能力的差异,同一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物理活动中表现的能力也有差异.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建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2.1课堂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学生分层是分层次教学的首要前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分层次教学应用的对象,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有效程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按2:6:2比例划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优秀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中等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学困生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其次,要注意三层次学生之间的搭配与合作,优秀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基础上,能主动帮助和解答中等生和学困生的难点,学困生结成学习伙伴;中等生能在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优秀生请教;学困生在教师和优秀生、中等生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最后,分层时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2.2教学过程分层是分层次教学的坚固保障

(1)教学目标分层

完成了学生分层以后,要以实现全体学生发展为原则,以物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物理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识记并领会、简单的综合应用、复杂的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优秀生要达到全部三个目标;中等生达到前两个目标;学困生要达到第一个目标.

(2)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是分层次教学的主阵地,合理的教学设计关系到分层次教学成功与否,而调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布置作业分层

在教完一个物理概念或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一定量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为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略有提高的题目、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

(4)课外辅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老师要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性指导.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对于优秀生和中等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帮助他们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3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取得的效果

(1)物理课堂气氛比没有用分层次教学时明显活跃,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6篇

1.建设“高效课堂”班级

班级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具有良好文化的班级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使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积极向上。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班级建设:(1)教师和学生一起为自己的班级创建一个具有鼓舞气势的名字。(2)保证班级内的卫生,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下学习。同时,还可以在班级的墙上的指定位置贴上学生自己的“自我激励卡”,让学生能够时刻地提醒自己要不断地努力。(3)在黑板上方张贴师生共同讨论出来的班训。(4)在班级的后面建立“读书角”,为学生放置一些报纸和书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创建“高效课堂”下的学习小组

(1)创建小组的原则首先,小组创建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保证在同一小组中是由学习成绩、性别、智力水平、个性特征、文化背景和能力倾向各有差异的成员组成,最终达到相互弥补的作用。而每一组之间的总体水平又是较为均衡的,以“确定组长,双向选择”的方式来对每一组的组长进行选择。

(2)小组培训创建学习小组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而培训作为合作学习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推动小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效保证。①对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组长是否优秀直接关系到整个小组的学习状况。要让每组组长明确自己在组内的作用和责任。明确组长要对组内成员进行团结、帮助和组织,是自己的小组积极向上,担当起组内学的角色;组长要组织组员对学习问题进行相互研究,实现小组成员的高效学习,最终实现小组学习的学习目标;小组长定期向教师汇报小组情况。②优等生培训。培养优等生互助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在他们为其他学生讲解的同时更能够提升自己的水平。一方面教会了别人,另一方面还巩固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优等生在为其他同学讲解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好的人缘,精神得到了满足,学生间学习的气氛也更为融洽。

3.为“高效课堂”进行教师准备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让学生能学好,首先教师要先学好。”所以说,要想创建“高效课堂”,首先要让教师进行良好的准备,提高教师的素质。

4“.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模式;高效课堂

物理是初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不过初中物理有逻辑思维性较强的特性,因此很多初中生不能完全掌握其中的知识,这是教学效率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一、情境问题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老师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即注意力集中到物理课堂中,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模拟实验或者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老师在对《流体压强与流速》这节课的内容展开教学时,就可以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创设出来,进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倒置的漏斗上的乒乓球,为什么无法被吹下来?当用力吹用纸搭建而成的拱形桥时,为何纸能够塌下去?等等问题,创设这样的类似情境之后,会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就会投入思考这些问题的行列中,接下来在展开本节课内容的教学时,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去听讲,进而能够构建高效课堂。

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构建高效课堂

切实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进行分组,即通过学生不同的性格、成绩和学习物理能力等的互补和差异性来规划小组,组间必须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这样的分组模式才有利于各组织间展开合理、公平的竞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进而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一般合作学习时出现的矛盾主要是个别学生不入伙或者一个学生将全部的合作任务都包揽下来这两种现象。所以老师在展开合作学习时,应当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看到合作苗头不对就进行督导,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并且确保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同时,选取合作的内容要恰当,真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展开《磁生电》这节课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对电学知识不甚了解,所以老师首先布置小组任务展开小组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认识到电流怎样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其次,将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运用到导入课题的环节中,比如教师在展开《密度》教学时,学生对于密度的认知各不相同,这时老师导入课题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老师将铝丝和铜丝带入到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辨别和区分,最后每小组抽调一个代表来公布答案并同时附带识别方法,这时再引入《密度》,学生就会投入到教学当中,进而为高效教学打下基础。

三、拓展延伸,发散学生思维

老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大纲目标为依据,将学生组织起来展开问题的讲解,同时延伸和扩展知识,在加深已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知识。比如,采用实验和图像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物理实验为主导,使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相结合,指导学生用已知知识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状,这样就能够达到延伸拓展物理知识的目的,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供保障。

总之,要想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关键的一点,也就是使学生投入到物理学习中的意识增强,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各种新方法,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为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常态课;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理论专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各种公开课如: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都已演变成名副其实的表演课。这些课的确很出色,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课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当中又能占到多大的比例呢?因此,如何将常态课打造成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问题。

常态课是最真实的、最原始的教学过程,它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不是生搬硬套名师的教学成果,它的教学应更加趋于实际,注重实效。因此,在常态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课前备课扎实认真

教师上课前要备好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备好学法、备洗过程、备全自己。在备课时,教师要预设课堂的各个环节,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备好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甚至要想好所提的问题,应该由哪些学生来回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从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题目,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自己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学得轻松愉快,如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既要考虑到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这样,老师上课时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那么他在上课时一定能游刃有余,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常态课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全体学生积极思考,让全体学生都渲染在思维的快乐之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尽情发展。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草地夜行》最后一段时,有意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出疑难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这一段两次出现“要记住革命”,为什么前一次加引号,而后一次不加引号呢?这一段开头写了风大、雨大、天黑,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一段的第七句是不是前后矛盾?既然是“无边的黑暗”,又怎能“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前面写小战士饥饿疲劳,走路只能“一步一挨”,后来他既没休息过,也没有吃东西,怎么能“迈开大步”走呢?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来,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极大活跃。

又一位老师在教学《雨点沙沙》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把雨点这一自然现象,联想得五彩缤纷:有的说小雨到人间游泳,有的说是给地球妈妈洗澡,有的想象成快乐的精灵……这样发挥了学生有发散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关注学生学习状况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与学信息的双向传递。不仅要关注优秀生的学习状态,还要关注中等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老师必须能够促进学生专心、积极地开展听、说、写、思考等学习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经常根据本学科特点、学生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时,应尽量走近学生,微笑而且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如果学生口齿不清或声音较小,可在学生说过之后由老师代为表达。学生回答正确或提出的问题比较有价值,老师应大加赞赏。学生回答错误或提出问题无关紧要,老师也要充分显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须知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或提出问题,正是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契机。

四、教学评价适时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