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9 16:34: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血压的预防治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血压的预防治疗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心血管疾病;预防;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到今年为止高血压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45%,并且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高血压是导致脑梗、脑出血、心功能不足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所以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要正确合理地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和治疗,这样才能减小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身体的其他脏器免受损害。本篇文章中,我们对2012-2014年的5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药物和饮食方面的治疗和预防,并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临床资料

对2012-2014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经过正规合理的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并对这些患者进行统计分类。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的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85岁以下,平均年龄是70岁,患病时间一般是1年以上10年以下,平均患病时间是2.8年。在这50例患者中,患病时间不超过3年的有40例,患病时间在3-5年之间的有8例,患病时间超过5年的有2例。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根据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作为标准,我们把150/90mmHg作为这50例患者的降压标准。对这50例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心理饮食方面的治疗,一段时间后对这些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同时把测量的患者血压分为达标组和非达标组。在达标组中再统计有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把这些数据都记录下来,并进行对比分类。

2.2 统计学方法

把统计出来的数据信息用SPSS13.0系统进行统计研究,患者的资料信息用(x+s)表示,同时用t检测,统计学的计量结果用卡方检测,P<0.05为差异这样的结果才具有统计学价值。

3.结果

3.1患者的基本情况

这50例患者经过半年时间的治疗后,患者都做到了合理用药和规律的饮食,同时这48例患者的高血压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其中只有1例病情控制的不是特别理想,还有1例出现心功能衰竭的症状,其他的48例患者的高血压症状都得到了改善和治疗。

3.2监测指标情况

在高血压的50例患者中,我们分成了降压达标组和未达标组,通过监测发现,降压达标组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要比未达标组中心血管的发生几率小28%,同时监测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监测还发现,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脉压差要比没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脉压差高。

4.讨论

4.1高血压发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压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收缩压会越来越高,同时人体的舒张压会越来越低或者是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样的话脉压差便会增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血压的发生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压力感受器对血压变化的感受力会越来越弱,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人体的血压变化。因而在平时生活中如果运动量增加、情绪波动大或者是季节变化明显时,就会出现血压波动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管壁的韧性会变小,同时血管壁的硬度增加,当出现情绪波动或者是变化时,血管中增加的血液不能有效的储存在大动脉血管中,变现为收缩压变化明显。人体还会出现性眩晕或者是心脏供血不足等症状。激素水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降低,因而不能有效的通过调节血容量来改善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经常会伴随许多的疾病出现,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心梗等等,人体的血压增高时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如果这种高血压的症状长期不给予治疗的话,就会发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肌肥厚、心衰、肾功能不全等等,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猝死。所以在对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检查时不要忽略血糖和血脂的检查,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并不统一,同时高血压的起因也不相同,因而进行治疗时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治疗时要运用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4.2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的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心脏和身体的各大脏器处于功能逐渐衰退的状态,因而在进行治疗时要遵循合理的治疗原则,使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并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见的比较合理的治疗原则有以下几点:①密切的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②选择使用的高血压药物必须让患者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在服药的疗程中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合理的调整剂量水平,必要时医生可以让患者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的方法从小剂量开始服用;③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高血压的并发症,有条件的可以合并并发症一起进行治疗;④尽量使用一些长效的降压药物,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增加患者对药物的顺应性,使高血压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对高血压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重非药物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合理饮食减轻体重。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因素,合理饮食尽情体重,制定一个有效的减肥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把肥胖这个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②避免过度劳累。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使增加动脉的韧性,从而减少血压的波动,但是一定要避免过度的劳累,过度劳累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引起突发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福平.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 当代医学,2011,25:47-48.

[2]李月芹.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18:47-48.

[3]廖开历.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与心脑血管疾病处理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03:74-75.

第2篇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华法林; 高血压; 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126-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70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患者达200万人,每10万人中就有120人发病。我国现存脑卒中患者700余万,其中450万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其致残率达75%[1-2],可见脑卒中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且高血压还是其他慢性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更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已逐渐成为防治的主要手段[3]。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进行对脑卒中的预防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诊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高血压分级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34~68岁,平均(47.2±4.8)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32~67岁,平均(45.4±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由同一主治医师收治,且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高血压;(2)入选患者无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肝肾功能均正常;(3)近期未发生过重大不良事件刺激;(4)患者对此研究知情同意。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一般降压治疗,并定期复诊。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进行治疗:复方丹参滴丸(国药准字:Z10950111 ),口服,10粒/次,3次/d;华法林钠片(奥利安,H20110108),用药首次剂量为2~3 mg/d,1周后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指标调整华法林剂量。所有患者治疗1年内跟踪随访。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内降压疗效和脑卒中发生情况。降压效果评定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g且降低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降压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47%(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例发生脑卒中,发生率为7.89%(3/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主要由高血压和血管性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5]。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了42%,但发展中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却在迅速增长。据统计,我国目前脑卒中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9%,已经超过缺血心脏病(8%)的2倍,且易致残和致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7]。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脑卒中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提高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水平,降低其发生率。据有关统计资料,脑卒中后的预后各不相同,30%患者治疗后不能完全康复,20%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帮助,60%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干预治疗[8]。所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必要和重要。研究显示,高血压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因此更应该注重对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预防。

中医认为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有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之功效。细胞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丹参不仅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维持细胞膜完整性,促进新毛细血管形成,还能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9]。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具体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血供等作用。华法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主要优点是用药途径方便快捷、半衰期长,是一种理想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

本研究旨在探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在治疗高血压及对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47%(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和华法林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但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少,对于本文的结论仍需进一步在更大样本量上验证。

参考文献

[1]武海滨,龚巍巍,潘劲,等.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812-816.

[2]万莉,谢莉玲.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3-6535.

[3]刘敬霞,李建生,牛阳,等.不同中医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5959-5961.

[4]傅燕,张喜军,陈燕,等.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521-1522.

[5]谢B,汪学红,章娟,等.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36-139.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health risks: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J].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9.

[7]武海滨,龚巍巍,潘劲,等.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812-816.

[8] Fisher M,Vasilevko V,Cribbs D H.Mixe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Future of Stroke Prevention[J].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2012,3(1 Supplement):39-51.

第3篇

流行病学

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2002年WHO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

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亦呈上升趋势。据有关统计,美国成人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0.9%,慢性肾衰竭的患病率为7.6%。我国也有调查报告显示慢性肾病的患病率约为8%~10%。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统计资料显示住院高血压病例231例,合并慢性肾病者34例,其中慢性肾衰、尿毒症12例,分别占14.72%、5.19%。

基础问题

发病机制:长期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血管内膜压力增加,缺血缺氧造成血管壁重构,管壁增厚,管腔内径缩小、狭窄,导致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在出现肾脏病变时,主要发生在肾脏的入球小动脉,造成肾实质缺血缺氧,肾小球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肾单位不断减少。危险因素:高龄、吸烟、超重、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肾损害程度:早期主要是肾小球膜滤过性异常,出现尿蛋白,微量蛋白尿测定具有早期预警作用。血清肌酐(Scr)升高、肌酐清除率(Ccr)降低是高血压合并肾脏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认为Ccr

合理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值:高血压患者的血药控制目标值为

药物的选择:目前主张联合降压治疗,尽量选择长效药物,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血压波动尤为重要。降压药联用方案:利尿剂+β-阻滞剂;利尿剂+ACEI/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阻滞剂;CCB+利尿剂/ACEI/ARB,三种药物联用必须包含利尿剂。ACEI或ARB降低肾小球内压,使尿蛋白减少,在早、中期能延缓肾损害及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在应用过程中ACEI可使血肌酐上升,当肾血流动力学改善后,血肌酐趋于稳定,且有所下降。如果Scr上升>30%或Scr>4mg/dl或Ccr2mg/dl不宜应用中、低效利尿剂,推荐使用袢利尿剂,伴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时慎用。终末期肾病、尿毒症、Ccr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心、脑、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虽无根治方法,但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SBP下降10~20mmHg或DBP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死亡率和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20%与16%,心衰减少50%以上。长期降压治疗控制血压可使患者受益,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

认知与预防

第4篇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利血平与复方丹参片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给予108例高血压患者口服复方利血平与复方丹参片,以观察其血压降低情况。结果 显效74%,有效24%,无效1.8%。结论 以上二药合用降压作用甚佳,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 复方利血平 复方丹参片 血小板聚集 外周血管 冠脉流量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患,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该病疗程长,一般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该疾病的药物种类和品种繁多,价格普遍昂贵。复方利血平与复方丹参片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价格低廉,疗效确切;适合农村基层医院使用。笔者1998~2002年应用该方法治疗高血压病108例的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中男46例,女62例,年龄45~84岁,合并糖尿病患者14例,占13%。脑出血或脑梗塞的后遗症13例,占12%,来就诊时检查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16例,占14.8%;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85例,占78.7%,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9例,占8.3%。

1.2 症状和体征 大部分患者均有反复的不同程度的头痛或头晕,部分病例于劳累后出现眼花、乏力等,小部分病例未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在体格检查时才发现。尿少乏力,双下肢轻微凹陷性浮肿10例,占9.3%;心前区不适8例,占7.4%;主动脉瓣第一心音亢进10例,占9.3%;心律失常2例,占1.8%;心悸5例,占4.6%。

1.3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尿分析尿糖升高6例,占5.6%;血糖升高14例,占13%;血脂升高30例,占27%;血清尿素氮>7.1mmol/L9例,占8.3%;血清肌酐>110μmol/L8例,占7.4%;心电图提示心肌劳损25例,占23%,提示心肌缺血5例,占4.6%,胸透或胸片提示主动脉弓硬化6例,占5.6%,左室肥厚10例占9%。

1.4 治疗方法 以复方利血平片每次2粒,每日3次,复方丹参片每次3粒,每日3次,每日测量血压1次,直至血压下降正常或接近正常时,每2天测量血压1次,仍正常时每3天测量血压1次,仍然正常时每5天测量血压1次,连续服药2周后,测量血压,仍然保持正常,改复方利血平每次2粒,每日2次,复方丹参片每次4粒,每日2次,分别于上午9时及下午4时左右服药。持续服药2周,每3天检查血压一次,根据血压下降情况,酌情调整药量,使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同时作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以丙谷胺片每次0.4g,三磷酸腺苷片每次40mg,与上两药同服,因复方利血平片对消化性溃疡有影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则根据血糖的具体情况加服降糖药物以治疗。并嘱咐病人要坚持每日服药,经常测血压,同时要注意休息,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又要限制钠的摄入量,限制糖及脂肪的摄入量,不要进食过饱以降低热量的摄入,要因人、因地制宜辅助以适当的体育运动,以减轻肥胖者的体重,扩张毛细血管,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以增加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心脏的外周阻力,帮助降压等。

2 结果

显效,用药两天血压明显下降,症状缓解,3天~1周症状消失,血压下降至正常;有效:用药2天血压有所下降,用药1周症状缓解,血压基本正常;无效:用药1周后症状无缓解,血压下降甚微或无下降。结果:显效80例,占74%,有效26例,占24%,无效2例,占1.8%。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认为是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产生,而血压的调节是一复杂的过程,主要取决于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而心排血量受细胞外液容量(随钠摄入量、肾功能、盐皮质激素分泌状态等而变化),心率和心肌收缩性等因素影响。总外周阻力受交感神经系统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和β受体(使血管扩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均使血管收缩)、前列腺素、缓激肽(均使血管扩张)等因素影响。此外还有自身调节机制等。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对血压均有极大的关系。血脂增高是高血压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能增高血液的粘滞性从而增高外周阻力。本组病例血脂升高接近30%。治疗高血压病 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将血压降低以改善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心、脑、肾等组织器官的损害。复方利血平片是复方制剂,含有利尿药,外周交感神经抑制药、镇静药及维生素等药,方中利血平是外周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其特点是起效缓慢,作用温和,但比较持久。其作用原理是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递质的再摄取,合成及储存的环节,造成了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递质耗竭,从而使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此外利血平还有中枢神经镇静和安定的作用。氢氯噻嗪有利尿作用,还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而使血压下降。其优点有:(1)长期用药仍能保持降压作用,且不产生耐药性,(2)不良反应轻,(3)能加强其它降压药的作用,从而减少剂量和不良反应,(4)能对抗其它降压药长期应用导致的钠潴留,和与此所引起的降压效应减弱。其余各药具有舒张血管,镇静中枢神经,补充体内因利尿而损失的钠离子,调节及营养神经等作用。综上所述复方利血平具有利尿,舒张血管,增加心输出量与肾血流量及安定中枢神经,松弛脑血管紧张状态的作用,且利尿而阻止血钠降低,此药降压作用温和而持久,疗效高副作用少,用药剂量轻。复方丹参片是中药的复方制剂。丹参及其有效成分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作用。此外丹参的其它成分还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有降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1] 。三七及其三醇型皂甙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机理是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高,减少TXA 2 生成。三七中的黄酮甙有扩张冠脉的作用,而皂甙则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扩张血管机理可能与阻断Ca 2+ 内流有关。同时有报道三七中人参皂甙对心律失常有拮抗作用,其生理特征与乙胺碘呋酮类似 [1] 。另外中医学认为丹参、三七均有活血去瘀生新的作用,冰片开心窍从而改善血循环,增加心脏血流量,减轻心脏负担。由此可见,复方利血平与复方丹参片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降压作用良好,温和,持久且副作用少,耐药性少,并能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对老年龄患者及心肌缺血心脏功能欠佳者更为适宜。另外,符合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主张和原则。适合长期用药,同时该两种药物价格低廉,患者负担较轻。但使用时应注意病人病情的轻重及病人的特点,剂量要个体化。

第5篇

摘要:目的:比较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与圣通平联用和单用圣通平的治疗效果,并进行药物安全性对比观察,探索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例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方面的优势及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7年8月我院原发性高血压1、2级男性患者,且中医辨证为血瘀证,高血压危险分层为中、高危者,共61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复方丹参滴丸与圣通平联合治疗组30例,单用圣通平治疗组31例,在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及中药1周后,开始用药治疗。观察期限为6个月,治疗1月时,测坐位血压并记录,在疗程结束时,再次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检查、血脂分析及药物安全性指标检测,并记录治疗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行治疗前后各指标的组内对比,并做不同治疗方法的组间对比。结果与结论:两药临床应用安全范围较大;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的治疗,与圣通平联用可改善患者的血脂,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并且可以改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从而逆转高血压的血管重塑,防治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其改善颈动脉重塑的作用是单用圣通平所不具有的;进一步体现了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CDDP);原发性高血压;圣通平

中图分类号:R9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46-03

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DanshenDrippingPillsCDDP)是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成的一种高效、速效新型纯中药滴丸剂,它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组成,气香,味微苦,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经药效学实验多种指标综合测定表明: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防治心肌缺血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功效。复方丹参滴丸目前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为主的多种疾病的治疗。

1对象与资料

选择2006年5月~2007年8月我院61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血瘀证男性患者,且高血压危险度分层为中高危者为观察对象,高血压诊断及危险分层参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瘀证诊断参考陈可冀、史载祥主编的《实用血瘀证学》中的血瘀证记分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复方丹参滴丸与圣通平联合治疗组和圣通平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与圣通平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30例,平均年龄57.100±6.155岁,病程4.600±2943年,高血压1级12例,2级18例,平均收缩压160233±11572mmHg(21312±1539kPa),平均舒张压97100±5142mmHg(12914±0684kPa);圣通平治疗组(以下简称B组)31例,平均年龄55677±6279岁,病程4000±2266年,高血压1级15例,2级16例,平均收缩压159226±11316mmHg(21177±1505Kpa),平均舒张压97129±5321mmHg(12918±0708kPa)。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血液生化等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兼有肝、肾、肺、脑、内分泌等其他脏器系统严重病变患者,除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药物来源

复方丹参滴丸(成分:丹参、三七、冰片,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10950111),规格:150丸/瓶,27mg/丸。

圣通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30片。

2.2使用方法

用药前一周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影响血压的中西药物。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tid;圣通平每次20mg,bid。共服用6个月。

2.3指标检测及方法

(1)用药前后记录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检查、心、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在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均于晨起抽取空腹血样、取尿、粪标本,并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详细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检测指标异常、严重程度、消除方法等。

(2)疗效测定指标:主要相关症状:眩晕、头痛、首如裹、腰酸膝软、心烦急躁、口苦、口干、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口淡食少、便秘、尿赤、耳鸣、呕吐痰涎、胸闷、烦热、夜尿频等;主要相关体征:血压、面红、目赤、舌、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使用台式汞柱血压计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一月时坐位血压(具体方法见后血压测量标准)。动态血压监测:采用美国Space-labs生产的DatascopeAccotorrA型袖带式动态血压自动记录仪,22cm×12cm袖带缚于受试者左上臂,测左舷动脉血压,测定时间从上午8:00~9:00至次日上午8:00~9:00,监测当天受试者日常生活及起居情况,避免剧烈活动。其测试数据经精确性和有效性试验,剔除无效记录部分。白昼6∶00~22∶00,每30min自动记录1次,夜间22∶00~6∶00每1h自动记录1次,记录时间不得少于22h。每个受检者24h可提供38~40组血压数据。观察内容: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24hSBP,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dSBP,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nSBP、nDBP),24h平均动脉血压、白天和夜间平均动脉血压(24hMBP,dMBP,nMBP),昼夜血压节律(dMBP-nMBP)/dMBP×100%得到,≥10%为昼夜节律存在,

(3)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Philips-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MHz,所有患者均由专人操作,检查前患者先休息5~10min,取平卧头仰位头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由颈根部从长轴和短轴两个方向显示颈总动脉(CCA)的横轴及纵轴实时二维图像,观察颈动脉血管内膜面是否光整。以血管长轴图像为准选取颈总动脉距离分叉处15mm远侧血管壁,颈总动脉后壁纵向超声显像表现为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两条平行亮线,内线为内膜与管腔的分界线,外线为中、外膜分界线,其间垂直距离即为IMT,冻结图像,测量其值,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分别测量左右两侧,然后取平均值为IMT进行分析。

2.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计算P值。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

3结果

3.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后抽血检查与治疗前比较,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等均无显著差异,尿、粪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无异常表现。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圣通平单用治疗组一例出现双下肢水肿,经加用利尿剂治疗后缓解,此例予以剔除,另有8例用药后出现脸红、头痛、心慌等症状,但可耐受,经治疗数周后上述症状自行逐渐缓解。复方丹参滴丸与圣通平联合用药组均顺利完成观察,服药后有3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继续服用,症状消失。

3.2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月时坐位偶测血压的比较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月时坐位偶测血压的差异性比较

注:*表示治疗一月时与治疗前比较P0.05。

由表1可看出,治疗一月时,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平均血压已降至正常范围,与治疗前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药物降压疗效相当。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测值的差异性比较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测值的差异性比较

注:*表示B组与A组相比P>0.05;*表示A组冶疗前后比较P

由表2看出,治疗前两组动态血压测值比较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A、B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

3.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差异性比较

按血压昼夜节律存在的诊断标准统计出治疗前后各组例数如下:A组治疗前节律存在者20例,节律消失者10例,治疗后节律存在者30例,消失者0例;B组治疗前节律存在者17例,消失者13例,治疗后节律存在者27例,消失者3例。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的比较

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计算法,得P>0.05,说明两组逆转率相当,两组治疗药物均能很好地纠正血压昼夜节律。

3.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差异性比较

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差异性比较

注:*表示治疗前A组与B组相比较P>0.05;表示冶疗后A组与B组相比较0.01

由表4可看出,治疗前两组血脂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复方丹参滴丸与圣通平联用组(A组)各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4讨论

复方丹参滴丸与圣通平联用可降低血压,对白天、夜间血压均有很好的降低效果,可纠正血压的昼夜节律,还可改善血脂、逆转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趋势,即可以逆转血管的重构,从而防治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且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其改善血脂和逆转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作用是单用西药圣通平所不具有的,因此,复方丹参滴丸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辉.活血化瘀防治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7.

[2]陆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杨兴才.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临床心得[J].河南中医,2006.

第6篇

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

一级预防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对已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全面的治疗,预防其病情加重或发生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早期正规治疗高血压,减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三级预防是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治疗。对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抢救,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进行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居民及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知识,使居民逐步掌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知识,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高血压病是一组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别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特征,伴有头晕头疼等症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可影响心脏、大脑等多个器官功能。高血压病通过改变饮食结构,适当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证良好情绪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对已经发病的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因此,无论对医务人员还是社区居民,甚至是高血压病患者而言,正确合理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获取高血压病防与治的基本知识,使得患者配合治疗的一种途径,也是其它一切治疗的基础。

高血压病教育的目的

(1)使患者与家属及社区居民掌握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更好地配合社会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对于患高血压的病人,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正规合理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避免发生高血压病急性合并症(如高血压脑出血)。因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调整用药种类及药量。

(4)使家属掌握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如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时,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使患头偏向一侧,头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脑部更多出血及呕吐物呛着病人,使患者窒息死亡。

第7篇

本期“健康视点”,由康宝得维(非洛地平缓释片)特约刊登一组高血压名医特稿,既是与医疗同行的交流,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次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防治新策略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所长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刘力生

首先,要认识到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要增加对预防的投资,强调对高危行为生活方式的调节,特别要重视健康膳食、减少食盐摄入量、注重减肥、运动和戒烟。要增加对高血压教育、检测和控制项目的投资,制定简明扼要的地区性相关的治疗指南,以提高全民高血压的教育和治疗。

其次,要达成全球一致性高血压治疗标准。全球每10名高血压患者中,只有不到3名达到治疗目标,有效提高控制率是很重要的问题。高血压的控制工作必须尽可能地把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

第三,将家庭医师和其他一线卫生保健人员培训成全球高血压防御计划的一线力量。

第四,把高血压防治作为各个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预“正常高值血压”,探索预防和延缓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的可能。

第五,推行社区“健康管理师”志愿者活动,推动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适合治疗中国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是什么

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张亮清

中国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达2亿,其中1.2亿是老年。

中国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2.脉压差增大为主;3.动脉硬化严重常见;4.性低血压常见;5.多种疾病并存;6.盐敏感性高血压常见;7.肾素活性低,β-受体敏感性下降;8.脑卒中最多。

选择何种药物更适合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

既然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肾素活性低,β一受体不敏感,那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可能效果欠佳。但是假如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则必须用β-受体阻滞剂。如合并有糖尿病、肾脏疾病,则必须用ACEI和ARB。

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如果选择噻嗪类利尿剂,疗效可能不太好。中

国人高血压的特点就是高盐低钾低钙,盐敏感性高血压占60%,本身血钾水平就偏低,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使肾脏钠钾交换增加,更容易发生低钾血症,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血压水平的稳定,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我国是脑卒中大国,降压是硬道理

只有把血压降下来,才能使脑卒中发生率和再发率下降。因此选择钙离子拮抗剂(CCB)是最适合中国老年高血压的药物,如康宝得维(非洛地平缓释片)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抗高血压经典药。

高血压防治中国之路

江西省高血压研究所名誉所长,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吴印生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与遗传等虽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80%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高盐饮食,多吃、少动引起肥胖,吸烟,嗜酒,精神紧张等,特别是盐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限盐是一项效价比最优的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大约80%(1.8亿)是在基层(城镇社区和乡村),特别是在农村受教育程度差,还有不少文盲更谈不上什么健康知识,高血压呈典型的“一高”(患病率)、“三低”(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情况,所以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

防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预防,要使广大基层群众,不仅认识到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属下游危险因素),更应了解、重视并纠正上游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初级预防。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是防治宣传、培训的规范教材,应大力宣传,推广应用。

我们应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如:各学术团体、企业、医院、社区、慈善机构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学术讲座,群众健康大课堂,深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及义诊。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称之为“无声杀手”,但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把高血压的防治作为切入点,能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每个医生都应该把预防工作当成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不久我国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将会明显下降。

积极开展家庭血压测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继光

家庭自测血压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发现只在诊室血压升高而在家中血压正常的所谓“白大衣高血压”;在诊室血压正常但在家中血压升高的所谓“隐匿性高血压”。在这方面,家庭自测血压可在没有动态血压监测条件时,作为替代诊断方法。

其次,家庭自测血压如果能够普及,还可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如果每个家庭都拥有使用方便、结果准确的血压计,那么许多新发生的高血压就有可能及时发现,从而能够在专业医疗机构得到较早的诊断。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血压知晓率低的被动局面。

第三,家庭自测血压还可在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压波动性和变异性较大,需要多次检测才能够准确评估。根据准确的血压水平,调整药物的用量,才有可能把血压管理到最佳水平,既控制血压,又避免过量使用药物,避免因血压过低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

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还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和管理疾病的积极性。

谈谈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太原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静

目前在高血压患者中流行一种说法: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活血化淤药物,或每年在春季、冬季静脉输注活血化淤药物15~20天,可以“预防”脑卒中。

我们选取太原市2个社区医疗服务站管理的1088例高血压患者资料,了解其血压控制情况及近3年来活血化淤药物使用情况,探讨高血压患者使用活血化淤药物能否减少或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依据社区医疗服务站管理的资料,由社区医师入户随访,填写统一的随访表格,随访内容包括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名称、剂量;近3年来是否长期口服或每年定期静脉滴注活血化淤药物,如复方丹参制剂、三七类制剂、银杏制剂,以及曲克芦丁制剂等;是否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

第8篇

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密切关系

高血压为什么容易引发脑卒中呢?根本原因就是高血压可以促使脑血管中形成斑块和刺激斑块破裂。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是光滑平整的,过高的血压可以损伤内皮,血液中的血脂、血小板等物质趁机在内皮受损的地方沉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稳定的时候可以使血管管腔变得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生活中有人经常抱怨自己有短时间的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等感觉,这些往往就是脑缺血所带来的症状。在斑块形成之后,高血压又可以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彻底阻断局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引发脑卒中。脑卒中患者发作时可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半侧面部及肢体麻木、昏迷不醒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脑卒中患者在通过溶栓、支架治疗度过危险期后,还可能会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清、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要想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必须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压。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如果能将血压控制在低于140/90mmHg的范围内,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首次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收缩压每下降5~10mmHg或舒张压每下降2~5mmHg,脑卒中发生危险就减少30%~40%。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来说,适当降低血压水平还可以降低脑卒中再发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实施脑卒中的一、二级预防

除了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直接针对脑卒中本身进行预防治疗。每个人的状况不同,所适宜的防治措施也不同。对于脑血管内还没有出现斑块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采取脑卒中一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的关键就是保护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不受损伤,避免斑块在血管内形成,使血液供应保持畅通,防止脑卒中发生。现在,国内医学界都在提倡防治脑卒中的“金三角”方案,这个“金三角”方案就是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其中,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阿司匹林抗凝,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三药合用,可以改善血液黏稠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硬化斑块形成。所以说,“金三角”方案能很好地实现脑卒中一级预防,保护老年人的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