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2 16:32: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国文学与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中国民俗文化 价值思考
中国民俗文化主要指的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以及文化,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中国传统的服饰民俗文化、居住的民俗文化、岁时节日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的民俗文化以及语言和民间文艺的民俗文化等。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和知识难度的增大,会有越来越多关于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融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程当中。而高中生处于理解能力和求知欲都比较高的年级,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对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所要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并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新的高考更加注重了传统文化的考查,政治,语文和历史这三个科目的内容有着相互渗透影响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民俗文化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内容之一,也能从侧面上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价值
(一)弘扬以及培养民族精神
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对弘扬以及培养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精英文化,该种文化主要是对人们进行思想、精神以及力量的指导,是一种父亲型的文化类型;而另一部分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以及血肉特征,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是一种母体型的文化类型。不管是民间文化还是精英文化都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民俗文化是在中国的民间产生并且能够进行世代相传的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的了解到中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传统民俗以及风情。在拓展自身关于历史民俗文化知识并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进一步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多种多样,其内容丰富多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和讲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课堂教学中的沉闷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是最令学生感到头痛的学习内容之一,因为古代的文章结构和字词使用都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会因为对字词的不理解而觉得学习困难,并且教师在对字词进行讲解时采取单方面的口述解释,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但是在文言文中会蕴含大量的中国民俗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其中的生字词以及不理解的语句画出来,先进行自我的猜测和思考,然后在正式教学时利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不同的文化特点来对生字词进行解释,在学生大致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可以对其中涉及到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解释,比如当时人们出行旅游有什么样的习惯会进行怎样的准备等,同时也能了解苏轼这个著名诗人的相关生活习惯等。这样学生既能对文中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好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和品行
高中的语文教学除了要教授学生相关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能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人格和品行的作用。语文科目的学习是除了历史之外最贴近中国文化的学习科目,因此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当中,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品行。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蕴含大量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够为学生的人格和品行树立正确的榜样,帮助学生自身更好的成长。例如在对荀子的文章《劝学》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之后,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古人对知识和学习强烈的渴求欲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想,端正其对学习的态度。鲁迅先生的文章《狂人日记》中描写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内部的战乱以及人们思想的愚昧,才有了革命志士心肝被挖用人血馒头来治病的荒唐事件。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可以对那段时间中国的民俗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战乱时代国人的思想变化以及社会的黑暗,和如今的幸福生活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奋进和珍惜的精神,尊重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安乐社会。
二、结语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中国民俗文化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格和品行以及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臧胜楠.论语文课堂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J].教育文化论坛,2013,(11).
[2]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17-04
教育作为社会传播文化和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课程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般说来,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总是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常以社会主流文化代言人的形式出现,它将社会主流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及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这些文化表达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民族个性、阶级属性等内容,对学习者施加影响,培养一定社会需要的人。但是,单一文化的社会毕竟是少数,对于具有不同于汉族儿童心理特点、处于非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与汉族学生不同,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少、分布集中,但有着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平等的身份和地位,教育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而进行。因此,在教育中存在着如何适应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一、 概念解读
1.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教育。
(1)少数民族文化一般有三个层面。①价值――精神层面。少数民族文化及其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形成的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结构部分,即少数民族文化的旨趣、格调、情感结构、心态、理想境界等,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包括维系各种文化理想,世界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设施和条件,有关的想法和观念等;②制度层面。为展现其功能必需的,使主体依照一定的规程实施和表现变化及影响力所产生的文化效益。具体包括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制度、活动方式文化实践――认识活动的物质设施和组织机构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学说和理论。其作用是对系统内构成因素进行协调;③物质层面。具体的物质表现形式,如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等,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形式。
(2)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容也有三个层面。①外观层面。具体的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民族人才的各类活动及与之相关的一切物质设施、经费、师资、生源、教材、设施等,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对民族教育的关注程度有关;②中观层面。输入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表现为现代文化意识发生更迭,传统文化蜕变,打破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己有心理体验的平衡。新旧文化的交替转变带来的矛盾与冲突,构成这一层面的基本冲突;③微观层面。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这一层面的基本因素。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民族间的交互活动对每个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结果表现在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融合。
多元文化教育并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教育,然而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以往一提到少数民族教育,总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强调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以汉族文化、城市文化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并不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就一定要把眼睛紧紧盯住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方式,少数民族文化也有优于汉族文化的方面,不能以经济文化的发达与否判断不同民族的文化优劣一与否,更不能无视民族差异进行标准化教育。
2.语文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各民族的语文是这个民族世代创造的结晶,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的全部历史。语文本身的发展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发展。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语言不仅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生命力,而且它正是民族生命的本身。”语文教育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性。语言侧重于通过隐喻、神话和记叙的解释来发展课程的丰富性,将语言置于诠释的框架之中,使语言与文化相统合,视语言为文化的决定因素之一。因为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时候,必然会学习到所蕴涵的文化内容和精神。有人对我国小学三~六年级语文课文进行过一项调查,指出其价值观名列前十位的分别是:爱国与民族精神、唯物主义、人际关系、勇敢、进取、科技、诚实、机智、节俭、勤劳,其中道德题材占31%、战争题材占19%、儿童生活题材占12%、其他题材占10%,而少数民族文化却鲜有涉及。
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民族地区语文课程的民族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总的来说,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其民族特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首先,总的来看,我国民族地区小学生课程体系受到通用或具有实际通用地位的教材的极大制约或影响;其次,在“一纲一本”时期,在民族地区小学所使用的民族文字教材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是统编通用教材所包含的内容。翻译过来的教材内容自然全部是统编教材的内容;编译而来的教材,一般对统编教材改动极少;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用乡土教材的乡土教育在小学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再次,1986年,国家开始对中小学教材中的义务教育教材建设进行重大改革,改革“一纲一本”的统编通用教材,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建设体制。但是,在实施“一纲多本”的这些年中,由于种种原因,“一纲多本”的改革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没有实际性的影响。新编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具有实际上的通用教材地位。即使是民族文字编写的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仍然受到这种教材的强大影响。
2.语文教材的内容缺乏民族性。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文本依据,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性质。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祖国的资源,表现祖国的物产丰富,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讲述先进人物的故事,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拥有远大理想;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少数民族与汉族群众的团结和友谊,等等。在表现民族团结的课文中,出发点还是以汉族为中心,讲少数民族生活总是也讲到汉族人民生活,总是有号召少数民族向汉族靠拢的倾向。如果课文中涉及的少数民族问题,教师也不会给学生讲述与这个民族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这些文章都不是单独介绍少数民族,而是重点在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对少数民族的生活几乎不会有详细介绍。这必然造成少数民族的学生对课文中讲到的、与他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的、对他们将来的命运至关重要的内容只能被动接受,不能有所怀疑,当然更不得不全盘吸收。总之,语文教材很好地履行了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义务,对非主流文化的关注却很缺少。
3.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民族文化及民族性观念淡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民族地区语文教师对民族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决定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是否能尊重民族差异,是否能有效传播多元民族文化。通常在每个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师都受过师范院校的系统培训,具备从教资格。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还必须熟悉自己所处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定地理环境、文化和习俗。如今在小学任教的语文教师都是在汉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熟悉以汉族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本身所了解的少数民族文化就有限,而对民族性的认识更是不够,甚至是误解的。在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下,他们始终对回族学生带有偏见和误会,总是处于一种躲避状态,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工作,只求结束课程就万事大吉,当然不会在教学中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不会针对学生的个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当教师自身就是汉族人的时候,与学生的民族差异性大,对学生所处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心存戒备,造成民族之间的误解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三、转化措施
上述问题并不是一所学校所独有的,在很多民族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都存在,而且不只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人口众多的民族,在学校里存在着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一同激荡着人们头脑的文化多元性。笔者认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民族性缺失有以下若干途径:
1.提高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认识。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元民族的态度和价值,对学生的不同文化及各民族、群体的文化有充分了解,能从多元文化的观点看待社会的诸多问题。教师要能代表社会的文化多元性,要把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级、民族、种族、语言等主动地包容进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方法、考试中。而要做到这些,前提就是教师要正确评鉴自己在所属文化中承担的角色,客观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作为教师,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做好教育工作,学者们提出了各项守则,提醒教师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同的学者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都提到了教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公平对待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使学生了解其他族群的文化,慎重选择教材,筛除有民族偏见的材料,在反思中不断纠正对待多元文化的偏见,等等。
2.将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民歌等编入语文教材,供民族地区学校使用。我国民族地区的学校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课程,民族地区的学生,不论城市与乡村所要求掌握的内容与汉族地区的学生没有差别,对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及传播本民族文化是不利的,而目前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也仅限制在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涉及,更谈不上研究。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对本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学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从小接触的都是三皇五帝、女蜗补天、嫦娥奔月等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内容。而对本民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的学习则来自于长辈,从学习得来的几乎没有。一说人类的起源就是女蜗造人,殊不知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各有一套民族起源的说法。很多人对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无所知,到了大学的中文系,才知道中国人不都是黄土造的,原来中国人还有更离奇的诞生方式,而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人祖先的了解程度更是远远高于对本民族祖先的了解。事实上,其他民族的人数虽然远小于汉族,但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却不能被忽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史诗、民歌,有些作品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而流传甚广,如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王》、白族关于阿诗玛的传说和壮族刘三姐的故事等,这些都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教材编写者有必要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将各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合理的编入教材,供教师选择和学生使用。
3.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满足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后,师范教育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制订的师范教育修业计划中,有诸如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多元论、多元民族意识等标题。这些计划的目的在于: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洞察、理解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与学校教育有关的行为和态度;认识和消除个人对少数民族的偏见,与其种族和民群体进行建设性的交往,尊重多元化并将其融入教学。在设置多元文化课程及将多元文化观念渗透进所有师范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首先,应将文化动力(culuartldnymaios)整合进所有实习和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要求未来教师在所遇到的任何教学情境中,都要观察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某些方面。如果多元文化问题仅限制在一两门课程上,其重要性就被大大的削弱了,而在实习和实际教学中亲身经历则不同。加强教学实习,增长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教学的经验,教师学会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实际的教学情境。在必要时,可让未来教师就所观察到的种种偏见,以及自身存在的偏见公开讨论,建立一个不断减少且最后消除偏见的环境;其次,师范教育的课程计划必须要延伸到师范生毕业后的第一年,给从事教学工作的师范生必要的帮助,促使他们能恰当处理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平等、公平的课堂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余兴安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美)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傣兰.新世纪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2004.
[4]顾黄初.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陆云.语文课程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实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
[7]吕相康.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0).
[8]吴永忠.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3,(4).
[9]辛继湘.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10]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1]尹可丽.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1999,(3).
[12](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3]李定仁,蔡国英.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教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生态伦理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2]乌丙安,李文刚,俞智生,金天一.满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0
>> 东方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多媒体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媒介素养在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 对话理念下影视作品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法在外国文学课堂中的运用 文本细读法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女性主体意识与外国文学教学 浅析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 浅析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实践反思 外国文学双语教学与译本的使用 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与教学 谈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阅读 外国文学作品在当前中学的传播与接受 如何在外国文学课上落实“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 文本细读与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外国文学教学与文本细读 《吴宓日记》中的“新文学”与外国文学 刍议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的接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2.28
[3]温华:《“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与学科发展:从清末到民国》,载《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0期,第55页。
[4]温华:《“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与学科发展:从清末到民国》,载《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0期,第59页。
[5]http:///?action-viewnews-itemid-121209,2012.12.28
参考文献:
[1] [澳]Chris Barker.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 罗世宏等译.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 孟悦、戴锦华. 浮出历史地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静,张一立. 外国文学教学与女大学生双性人格培养[J]. 文学教育. 2012(6):113-114.
[4] 刘意青,邹赞,聂凤芝. 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家. 2012(4):3-7.
[5] 李育红. 高校知识女性社会性别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17(2):33-3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23-03
一、背景
民国文献是“中华民国”(1911-1949)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载体和社会巨变的原始记录,它记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碰撞下所呈现出的波澜壮阔的文化景观;记载着中华历史从古代向现代转变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重大变革。庞杂的民国文献中含有大量学术珍品、艺术珍品,无论是从历史文物性的角度,还是从思想学术性、艺术代表性的角度而言,民国文献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由于民国文献自身纸张及生产工艺先天不足,以及长期以来受业内人士“重古轻今”观念的影响,导致民国图书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十分严重,许多民国文献濒临危机,因此,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一些条件较好的民国文献重点收藏单位:如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档案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各公共图书馆已经对民国文献开展了脱酸、纳米镀膜、缩微拍摄、数码扫描等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工作,使得民国文献的保护工作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实践证明,民国文献的保护与抢救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技术与资金的投入。民国文献保护工作是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性的规划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多方论证的重大课题[1]。因此,对于收藏有相当数量民国文献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对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显得力不从心。另外,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和对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历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研究的深入,民国文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出来,民国文献的社会需求日益扩大,其“用”与“藏”的矛盾空前突出。因此,在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有力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民国文献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古籍与民国文献整理与信息服务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想法,希望能与读者共同交流、探讨。
二、民国文献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保护策略
1.依托影印丛书,减少对馆藏原本地翻阅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加大,社会各界相继影印出版了大型的民国文献丛书,这些大型丛书的影印出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各图书馆民国文献“藏”与“用”的矛盾。其主要丛书有“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缩微影印的多部大型民国文献丛书如:《民国珍稀期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民国画报汇编》、《民国时事文献汇编》、《民国珍稀短刊断刊》等;“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料编撰出版委员会”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民国文献进行分类整理陆续编撰出版的《民国文献资料丛编》大型丛书;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开展并影印出版的《民国集萃》丛书。除国家机构外,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中国书店等著名出版机构多年来也在不断地挑选具有较高学术文化价值的民国文献进行影印。如早在1989年,上海书店就影印出版了利用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整理出版的《民国丛书》;中华书局近年影印出版了《中国近代期刊汇刊》;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丛书等;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影印丛书《民国史料丛刊》等。另外,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台湾地区也影印出版了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革命文献》、《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为代表的大批民国文献。
从总量上来说,民国文献的影印出版数量远不止这些,有些地方图书馆、档案馆还影印出版了许多专题性的民国文献资料,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由于影印出版的文献在载体和形式上更接近原件,它既不需要对原件进行增删、修改,又能够反映文献的原生面貌,所以这些影印出版的民国文献为我们了解民国社会与历史,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因此,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与科研需求加大对相关民国文献影印出版书籍的投入;图书馆员应根据读者需求对馆藏影印丛书进行分类整理,将丛书目录电子化,方便快捷地帮助读者查找到所需资料。将影印本提供给用户,在方便读者查阅利用的同时,又可以将原件封存保护,减少读者对原件的翻阅触摸。这样,既可提高民国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又有利于文献原件的保护[2]。
2.依托网络资源,夯实民国文献信息服务基础
目前,随着民国文献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民国文献保护与开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收藏与修复,开发利用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数字化研究深入开展成为重要内容之一[3]。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单位,如国家图书馆、上海数字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以及教育部主持的“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等,都无偿提供资源的网络共享。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民国文献亟须抢救的情况下,针对民国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采集和利用网上的民国文献数字资源,并将这些信息资源整合到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资源中,是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方向之一。部分免费民国文献资源见表1。除收集这些资源外,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在日常的信息服务过程中按照信息资源性质进行分类整理,有必要的还可以建立多层子目录,并根据资料内容对其进行命名,为民国文献的信息服务工作引路导航。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全文数字、影响资源直接在线阅读所需的资料;也可以利用网络书目数据库直接查找到所需信息的最近馆藏地;更可以通过一些网络论坛直接了解相关的学术前沿与发展方向,能极大地节省民国文献整理及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最终,用户在充分体现现代数字化技术给科学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因对馆藏民国文献的直接接触而给这些文献带来的损伤。可以说这是普通高校图书馆加强民国文献保护的又一有效方法。
3.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方式与技术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与交流
每一个图书馆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在馆藏上包罗万象、无一遗漏,各普通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多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性、专题性,民国文献的收藏以及相关的影印出版丛书也是如此。另外,据调查,具有相当丰富民国文献馆藏的图书馆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民国文献数字资源库,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多数图书馆对自己开发的民国文献数字资源“保护意识”特别强烈,对于本单位服务对象之外的读者则设置重重“关卡”,如山东省图书馆的“晚清民国数据库”、上海图书馆的“晚清和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民国图书、期刊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只能在局域网中进行检索、在线阅览等,致使馆外读者无法利用。因此,馆藏影印丛书以及网络中的免费数字资源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方式与技术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帮助读者寻求所需资料。
馆际之间的文献传递是多数图书馆都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方式,目前国内公开开展古籍与民国文献原文传递的单位有:①上海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②国家图书馆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④浙江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⑤金陵图书馆⑥中国林科院图书馆[5]。这些单位在所藏影印丛书、自建数字资源等基础上,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复制、拍照、扫描、翻拍等,为用户提供研究所需之文献目次、文摘和全文服务。另外,网络上还存在着一些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如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网上咨询台”可以通过用户注册、登录进入其咨询界面进行相关问题咨询。上海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Collabora-
tive Online Reference Services简称:CORS)内“专家咨询”栏目中有上海图书馆的历史文献专家对外提供有关古籍和近代文献资源的参考咨询服务。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建设的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用户注册登录后也可以进行相关问题咨询,参考馆员可以将所需文献发送到用户邮箱。
此外,民国文献的信息服务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一些网络信息技术与同行交流,进一步帮助读者查找所需文献资料。现代通讯技术为此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方式,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等与专家、同仁取得一对一的联系。目前网络中一些爱好者与研究者还自发组织了“古籍与民国文献保护群”,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在群内共同交流、探讨,献计献策,所需资料也可以由群内的成员帮助查找和传递,既方便又快捷。总之,利用上述现代信息服务方式对读者提供服务既可以帮助用户走出对所需文献“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困境,也可以减少用户对馆藏民国文献大海捞针似的翻阅。
4.立足本馆馆藏,建立民国文献数据库
如上所述,民国文献既是文物珍品又是文献珍品。高校是一个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学术单位,因此,高校图书馆更侧重于把民国文献看成是文献珍品,只有充分挖掘其内在的价值,使其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珍贵性,也才能更好地引起学者们对民国文献的重视与保护。因此,加强对民国文献的保护并不是简单地将之“束之高阁”,减少对其直接接触,更重要的应该是尽快对其整理与开发,建立立足馆藏的民国文献数据库,使那些因保护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馆藏民国文献展示于读者面前,以期更好地利用与保护。笔者建议,馆藏民国文献数量多的高校图书馆在借鉴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民国文献整理经验与标准的基础上,对自身馆藏民国文献进行普查与整理工作,摸清家底,建立馆藏民国文献数据库,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揭示。具体做法如下:以网络中可查的民国文献数字资源为基础,进行查缺补漏,对自身馆藏资源中有其他影像、全文数字资源中也有的民国文献,做好网络连接与知识导航工作。对自身馆藏资源中有其他数字资源中没有的民国文献,如果这些文献品相较好,还可以进行翻阅扫描、数码拍摄的应该及时进行全文扫描或数码拍摄,进行相应的数字转换,生成存档所用的数字影像文件和文件产生的衍生文件,在网络上为读者提供快速的图像文件检索和阅读服务;对于品相不好的、一触即破的文献应该在建立书目数据,在附注中注明其损毁状况,妥善保存,事后统一交有修复资质的修复单位进修抢救修复。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避免对民国文献的重复损坏,杜绝重复建设,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大大加快抢救民国文献的步伐,尽可能多地保存民国文献的思想与内容[5]。还可以促使所建数据库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成为一个多元检索的、符合学术标准的、规范化的数据库,并实现馆际数据交换。最终以馆际资源共享来推动整个社会对于民国文献的重视[6]。
民国文献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工作目前已引起全国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弥足珍贵的民国文献资源,在全国都是一个重要而急迫的问题[7]。收藏有相当数量民国文献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摸索与探讨,在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摩擦中,寻求一种既能充分利用民国文献为其教学与科研服务,又能更大力度地加强对民国文献重视与保护的双效途径,更好地为保存其“肉体”与彰显其“灵魂”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钱承军.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76.
[2]阮素雯.论民国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档案,2011(3):29.
[3]王雅戈,王晋铃,常娥.民国文献整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1(3):16.
[4]孙琴.古籍与民国文献的原文传递现状及改进建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95.
[5]万华英.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以重庆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4):33.
[6]徐由由.浙江图书馆民国图书资源调查――现状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97.
[7]翟桂荣.河南大学民国文献阅览室的馆藏特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57.
作为中国人除夕年夜饭的春晚,临近年关就已万众期待,央视从上一次春晚结束就酝酿着下一年的春晚,可谓煞费心机,可到头来还是乏善可陈,涛声依旧。究其原因,这与中国文化现状不无关系。当代中国,人们以追求物质生活为主基调,精神生活单调匮乏,在各种生活压力下,人们片面追求简单无厘头式的快餐文化。无论它高雅或是低俗,轻松调侃就好。网络的普及恰好推波助澜了这一现象。频频热传的网络词语,以一种对人生对社会无所谓的散漫方式迅速流传,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人们饱经生活压力而寻求最无奈地宣泄内心郁结的方式。搞笑之余,爱维龙媒人不禁要问,难道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只剩下“神马都是浮云”这些让中国传统文人一头雾水的无厘头词语了吗?
2010年几乎成了民国年,各种以民国为题材的影视剧、纪录片和传纪文学充斥于平面和影视媒体。究其原因,一来是为庆贺一百周年作准备,二来则是人们在褒贬旧时代的同时,还是有恋旧的情愫在。民国时期虽然国破山河乱,但国民身上从没有消失的那种中国人的文化气质着实吸引人。民国能出现、梁漱冥、陈寅恪等文化学范,能出现徐志摩式的浪漫爱情,能出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静美,能出现鲁迅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的呐喊,更能出现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慷慨激昂与高亢悲壮。到现在让人回忆起来都还是绕梁三日,韵味十足。这些民国气象为什么不象如今的春晚,刚一落幕竟回想不起其中的内容。原因很简单,流行的并不一定能永恒,媚俗的只是迎合一时的口味,经典才会成为传家的美味。每年的春晚之所以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其格调没有文化特有的气质,思想没有完整的脉络,节目没有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造成的,这是时下的的中国文化现状的产物。一味地讨好、流俗的快餐文化氛围是培养不出大师和经典的!
早年的春晚,人们记住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和李谷一的《难忘今宵》,一曲《常回家看看》至今仍在传唱,这些之所以能被流传,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怀有关。唐诗宋词被追捧传诵了千年;古人理想中渔樵耕读的场景,仍是现代人所向往的浪漫生活。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永远不乏对高雅品位和浪漫人生孜孜以求的性格特质。而这种特质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真的渴求。
已经过去三年的奥运会开幕式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中国的琴棋书画,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汉字之美,郑和下西洋的浩浩荡荡,中国的传统魅力,中国的现代创意,这一台充满了文化科技艺术和创意的大餐不仅凝练地表现了几千年中国优秀文化的印记,也在今后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好的文化作品是雅俗共赏的,是中西合璧的,是通古知今的!而不是所谓以我们要照顾大多数老百姓的审美需求为理由,一次又一次地用鸡肋来蹂躏我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的向世界误导作为迅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国民是如此地浅薄低俗!当年看了奥运会开幕式让我们在享受视觉和精神大餐的同时更暗自得意“中国五千年文明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确实是大有人才”,深以为是中国人而骄傲!也让世界瞪圆双眼惊讶于中国的美和中国的力!可一年又一年的春晚让我们不禁哀叹我们的主流艺术家、主流媒体是昙花一现还是江郎才尽?我们何时才能再现我们中国人过去现在和未来应有的品位与气质?
作为春晚,它不仅仅是一个文艺晚会,更是中国人过年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更是要传播中国文化的共识和主旋律。
如果春晚的编导能抛开所谓的流行,所谓的搞笑,而从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上下功夫。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春晚。春晚的风格其实与中国文化现状息息相关。在缺乏文化特质的社会里,已成为中国人的过年的年宴饭的春晚,不要象有些节目一样流于俗套,纯为娱乐而娱乐。要承担起引领文化的主流责任,在给国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要给国人一个文化的盛宴。上一些诸如传播国学,解析传统,构建文化共知节目。
笔者(段俊平)认为,春晚要做到雅俗共赏,不落俗套。既能给人以欢乐,又能给人以文化享受是很难的。这不仅要打破旧春晚的老套路、老模式,还要创造性的推陈出新。要下功夫深挖来自民间的优秀作品,做好雅与俗的平衡。
古典文学蕴含深厚人文思想
中国古典文学中多有“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等说法。与会学者表示,“文以载道”的核心思想是把“文”作为手段,“道”作为目的,将文学视作思想的载体。
“文学作品必然蕴含着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广泛意义上的‘道’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则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手段。”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表示,如果没有“载道”这一目的,则“文”将没有存在意义。思想意识本是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灵魂,“文以载道”非但不会损害作品的文学价值,反而会使作品具备充实的内容和丰富的意义,会使作品具备感动人心的丰盈力量。
“这种‘道’,并非前人宇宙论图式下的‘自然之道’,而更多是伦理学意义上本体化的社会伦常与秩序。”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广宏表示,在承载“道”的目的性层面上,以“文”或“辞”为代表的文学才更能明确位置、获得重视。
“中国古典诗歌在本质上都是个人抒情诗,凡是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直抒胸臆、毫无伪饰的。”莫砺锋以杜甫的诗为例表示,被称为“诗史”的杜诗是对历史的价值评判,诗中展示了崇高的人格境界,蕴含着充沛的精神力量,是“文以载道”之说具有积极意义的有力证明。
中华文化为古代东亚文明主题
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广泛传播,使中华文化成为古代东亚文明的主题,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戏曲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观察日本伎乐与汉魏乐府的关系,可以看出其中的中华文化因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考辨伎乐的表演内容以及“吴公”一曲中的假面形象等要素可以看出,伎乐虽然根源于印度文化并融入了西域文化元素,但也从中华文化中汲取了适合表演形式的素材。
“朝鲜王朝独尊儒家,卫道文人保持传统的文学观,对小说一向保持批评的态度。但16世纪以后,这种情况逐渐改变。”韩国高丽大学中文系教授崔溶澈表示,16世纪中期,朝廷大臣主动接受《三国志通俗演义》,并将其以金属活字印刷出版、广泛传播。至18世纪以后,中国小说的输入更加普遍,并被统治阶层接纳。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文学的发展,小说逐渐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大量进入朝鲜社会的明清小说,传播了外部广大世界的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意识的逐渐产生。
18世纪以后,中国古典诗歌开始西传法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钱林森表示,中国古典诗歌西传法国,得益于18世纪法国汉学的勃兴与来华传教士汉学家的译介。从《诗经》法译文本的流布看,马若瑟、白晋、钱德明、韩国英等神父进行了大量的译述与诠释工作,并在当时即引起了伏尔泰、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的积极参与和回应。
以现代视野推进研究创新
学者认为,以现代视野对中国古典文学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既是中国文学研究长期和基础的工作,也是系统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探讨当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
“研究中国文学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旧体诗歌的现代性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林宗正表示,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一直都是现代文学的研究重点,但多数研究集中在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这段时间,且集中于小说研究。实际上,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一直是主要的文学形式。旧体诗人,不论是唐宋元明或是晚清,都熟悉古典诗歌的传统,也都讲究创新。
“唐宋‘古文运动’虽然看上去还是在‘文章’的框架内提出复古的诉求,但实际上绝不仅仅是一场文体革命,而是深刻反映出文学认识上的一种结构性变化。”陈广宏表示,其所强调的“学”的维度,令“文章”在价值观上向“文学”延伸,文学概念的内涵在当时已经有了很大扩展。
1、人物绘画的造型艺术
提起造型艺术多种多样,有舞蹈造型、戏曲造型、建筑造型、雕塑造型、绘画造型等等。如舞蹈演员,经过刻苦的训练,舞台造型给人们带来了婀娜多姿的曲线美。戏曲的脸谱造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陶瓷人物绘画是在陶瓷载体上运用笔墨(颜料)绘制图案,这些都属于人物造型,只不过是表现的方式、位置、载体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在表达人物内心的同时给欣赏者带来“美”。也就是说造型艺术就是通过创作者的思维,创造出一种视觉形态,带给人们的是美的艺术享受。简称“人物”绘画,是因为它是绘画艺术的大画科,是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形态造型。
如今的陶瓷人物绘画,人像的表达有具象传达或抽象表达。具象形式表现的人像可能包含抽象的观念.而抽象传达的外在形式可能是具象的人。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表达,都是造型艺术的表达方式,当代绘画语境下,人像创作是现代造型艺术的表现途径之一,人像作为陶瓷绘画创作中的表现对象,它承载了历史和现代的艺术概念,是人本有的审美意识形态。当代语境下人像作品在观念上日趋概念化和抽象化,在创作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人像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具象形式,而是附带当代绘画抽象概念的载体。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人像绘画,从多种角度阐明历史文化和创作者的艺术思潮,以及特别的绘画形式意味。
2、文学素材的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