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子合同档案管理

电子合同档案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3 17:1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子合同档案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子合同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合同档案;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市场主体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市场交易行为日趋规范,合同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在不同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笔者所在单位每年新增合同近3万件,累计已达26万余件,在合同档案管理的探索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细节问题。下面以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合同档案管理的做法进行梳理、探讨。

1 合同档案的收集

1.1 收集时间:合同档案有其自身的形成和运动规律,有的合同在几天或几周内即可履行完约定事项,比如办公用品的采购合同,有的合同履行时间较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比如重大建设项目类合同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合同档案的收集时间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能等合同全部履行完毕再归档。为确保一个归档年度内的合同档案齐全完整,且不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笔者所在单位采取了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定期收集上季度履行完毕的合同;二是根据合同履行进度,分阶段收集履行周期较长的重要合同,将合同原件在合同签订年度及时归档,提供复制件作为履行合同的依据;三是随时收集在签约仪式上签订的合同以及承办合同量较小的部门签订的合同,避免丢失损毁。

1.2 收集内容:合同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合同审批、招投标、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与合同有关的文件材料,不能局限于合同本身,应做到齐全完整、不重不漏。[1]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2.1 合同审批阶段的文件材料:包括与合同有关的技术背景资料、可行性论证、技术评价报告、招投标文件、审批文件、审签单等。[2]

1.2.2 合同签订阶段的文件材料:包括法人授权委托书、签字仪式声像材料、廉洁自律承诺书、公证书、合同书等。由于合同正本和副本在内容一致的情况下法律效力相同,但合同正本的签字、盖章必须是原件,合同副本则不一定,因此,合同归档时应以正本为准,只有在正本因某种原因缺失的情况下可以将副本归档,不应当将正本和副本同时归档保存。

1.2.3 合同履行阶段的文件材料:包括合同变更、补充协议、争议解决、法律诉讼、备忘录、项目验收等。

1.3 收集方式:合同档案的收集方式由合同档案的内容、性质、管理模式等所决定,但应从源头、过程进行管控,确保合同的收集齐全、完整。[3]

1.3.1 系统内合同的收集:对于通过合同管理系统进行审签的合同,笔者所在单位为确保合同及时归档,在合同审签流程中增加了档案部门管控环节,没有档案人员的归档确认信息,合同无法进入履行环节和合同款的结算,为合同档案的齐全完整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管控手段。

1.3.2 系统外合同的收集:对于通过传统方式签订的系统外合同,在合同签字盖章环节由负责合同印章管理的人员牵头收集,如果本单位先加盖合同章,经办人应登记合同信息,并签字承诺待合同他方签字盖章后负责移交归档;如果本单位后盖章,直接在加盖合同章时留存一份归档。

2 合同档案的整理

2.1 合同档案的分类。现行档案分类方案没有将合同档案作为一个单独的一级类目进行管理,但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单位在合同档案分类方面的做法却千差万别,有的将合同档案作为一个单独门类,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设置了合同档案模块,有的将合同档案归入不同的类目中。笔者认为,合同档案管理应遵循现行档案分类大纲,按问题或机构将其归入不同的类目,不宜单独作为一个独立门类进行管理,以维护现有分类方案的严整性,避免出现“平行类目交叉、上下类目互不从属”[4]的现象。同时,为便于合同档案的日常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可借鉴文书档案中的发文汇集管理模式,将合同及其相关文件材料按所属类别归档,并将合同正本(或副本)按照合同流水号排列,进行独立管理。这样既不改变现行档案分类体系,又便于合同档案的日常管理、统计和利用,同时保证了工程、科研、设备等档案的完整性和成套性。

2.2 合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确定合同档案保管期限的基本原则是以合同本身的价值为依据,并兼顾其他因素。首先,属于不同档案类型的合同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同,比如文书档案是永久、30年、15年,科技档案是永久、长期、短期。其次,合同的履行期限是重要参考指标,合同条款规定的合同有效期是划分合同档案保管期限的重要依据之一。再次,合同标的涉及设备、土地等使用年限应作为考量因素。最后,考虑合同续签优惠条件等因素,根据设备的更新换代情况适当延长合同档案的保管期限。比如,再次采购同类型设备或其升级换代产品,可给予合同总价15%的优惠。避免片面夸大合同的重要性,将合同不分主次一律列为永久保管,也不应当有完全按照合同履行期限,履行期满即销毁的极端做法。可见,尽管鉴定合同价值并无具体标准可循,但只要善于综合各方面信息,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动态的观点看问题,就有助于合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趋于准确合理。

2.3 合同档案的排序。合同档案整理时,无论按机构还是按问题分类,无论归入哪种档案类型和类目,合同档案的排序应遵循下列原则:首先,将与合同订立、变更、履行、终止等相关的文件材料集中排列,不宜分散到不同的案卷或件进行整理。其次,按照结论性文件在前,依据性文件在后的原则排序,不宜简单机械地按文件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最后,合同审签单上记载的信息反映了合同的起草、修改、审核等形成过程,相当于正式公文的定稿,应将其附在合同的后面,而不是合同的前面。遵循上述原则以确保合同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2.4 变更、续签合同的归属。合同变更指有效成立的合同在尚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时,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合同内容发生改变。文书档案中合同归档时一般以年度为单位,对于跨年度签订合同变更或补充协议不宜集中存放。原因如下:一是跨年度混放不便于档案的统计;二是原有档案有统一的编号,插入文件时将造成编号的混乱;三是增加新归档合同需要调整档案盒甚至档案柜的位置;四是不便于合同档案的检索利用,例如,在2012年签订的补充协议,如果放到2009年度归档,可能造成检索失误。但按年度似乎又割裂了合同间的必然联系,正确处理方法是在合同备考表中注明相互关联合同档号及存放位置。

2.5 合同档案归档文件目录的填写

2.5.1 文件编号。不同单位的合同签订都有自己独立的合同审批流程和合同号的编制规则,填写文件编号时,应以本单位的合同号为准,而不是合同他方编制的合同号。

2.5.2 责任者。因合同的订立方为双方或多方,所以合同档案的法定责任者为两个或以上,且必有一方是本单位,归档工作中为了目录格式的美观和检索方便,合同档案的责任者应填写合同他方,便于查询和管理。

2.5.3 成文日期。合同成文日期的确定类似于联合行文,以最后一个合法签订人签署的日期为准,因为只有合同各方全部签字盖章后合同才能正式生效。

3. 合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3.1 合同管理系统中电子印章的技术处理方法。一些合同量较大的单位都建设了合同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审签合同有利于严格控制流程,公开、透明、提高效率,但由于合同签订各方可能一方没有使用系统,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系统,不太可能使用同一系统进行同一合同的审签,合同签署环节加盖双方电子印章在目前管理格局下难以实现,应通过不同方式履行完合同各方的审批流程后手工加盖合同章,将签字盖章页扫描后插入合同管理系统中的电子合同正本中,完成电子合同的签署流程,并形成完整的电子合同版本。

3.2 档案管理系统中合同档案的模块设置。根据前面分析,尽管我们不赞成将合同作为单独门类进行管理,但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设置独立的合同档案模块便于合同档案管理。因为文书、科技等类型档案的著录项目不能完全涵盖合同档案的著录和检索信息,如,合同金额、合同类型、授权签约代表、合同对方等。但在编制档号时,仍然按照所归入的门类正常编号,并在备考表注明参见号。

3.3 合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合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即利用OCR、存储、数据库等技术手段,通过数据交换、转存、扫描等方式,将不同载体形式的合同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主要途径如下:

3.3.1 搭建系统桥梁。信息化水平较高、合同量较大的单位,一般都建设了网络版合同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联网的系统间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已办结合同数据自动转换、存储到档案管理系统,直接实现合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3.3.2 下载转存数据。对于因经济、技术等原因无法建立系统间数据交换接口的情况,可以将电子合同下载后,通过原文管理的方式转存到档案管理系统,以实现合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3.3.3 扫描挂接数据。通过扫描、拍摄等方式,将纸质载体的合同转化为电子合同,并进行技术加工和处理,通过批量数据挂接方式,实现合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结语:SOX(萨班斯)内控检查和内部审计越来越严格,对境内外上市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研究合同档案管理模式,强化合同档案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俊玲.关于合同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山东档案,2000(4):4~5.

[2]张耘.合同档案的特点及其管理[J].山西档案,2000(4):23~25.

[3]储玲.试论合同档案必须实现全面质量管理[J].机电兵船档案,2009(5):33~34.

第2篇

关键词:建筑 合同 要求 实施要点

建筑建筑合同是对建筑工程进行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监督的法律性文件,通过对合同的档案管理,可以保存与合同有关的相关证据材料,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及时运用档案记载的内容,依法维护单位的权益。合同档案的有序管理还会为施工单位进行后期的竣工验收和工程费用结算支付带来极大便利。目前按照建筑建筑合同管理“ 各负其责” 的模式要求 ,由两方以上形成的资料,都按照按照“ 人执一份”的原则,由各方对自己签署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这种合同模式在文本上明确了权利和义务的分工,也使在责任明晰的情况下,对工程的施工更加容易进行管理。但是,在建筑建筑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因为建筑建筑合同小项包含的数量多、种类杂、细节繁琐,操作人员还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原则

合同档案管理是合同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单位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必要工作。通过对合同的档案管理,一方面可以保存与合同有关的相关证据材料;另一方面一旦双方合同发生纠纷,可以及时运用档案记载的内容,依法维护单位的权益。其主要内容包括档案的期限、档案的管理部门、合同档案的归档与借阅、档案利用、档案管理责任等。对于合同档案的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为合同档案管理营造网络管理体系,由公司合同管理组集中统一管理,以确保档案完整、完全和有效利用。在现实中,经常出现合同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从合同管理机构上看,有的单位成立了专门的合同室,工程合同管理较好。有的单位则不然,工程合同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合同员兼管,形成的合同分类五花八门。

2、为实现合同保管的有效性和秩序性,合同管理员应该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整理、保管公司所有合同文档,并负责监督指导各业务分公司、各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

3、各业务分公司、各部门应分别建立建全合同文档的形成、整理、归档工作体系,并确定一名负责合同文档管理。避免出现专业素质较差,既缺乏合同管理业务知识,又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层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来进行合同的保管的行为。

二、建筑工程合同有效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探索新型管理模式,保持同一项目合同之间的有机联系。首先,可以尝试集中统一、区别管理的模式,对母公司合同管理系统而言,要集中管理权属公司本部以及子公司的档案,各子公司将合同定期向母公司移交;同时对子公司或其他相关单位的有关合同实行目录管控,建立合同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外,建立责任传导机制,解决合同管理分散问题。由于合同的产生过程不在档案管理部门,所以要确保各个项目上的合同文件能够完整的收集起来,并将其立卷、装订、移交的责任进行分解,明确地传导给项目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部门,通过责任分解和奖惩制度,确保这部分合同档案的齐全完整。

(二)建立健全合同打理制度是做好建筑工程合同档案管理的基础。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各阶段合同资料的有序管理,保证归档合同和资料的准确、齐全、规范,建设单位在项目从工程立项开始,就应按照国家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措施。同时要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合同人员在工程合同形成过程中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规范合同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保证工程自立项开始与合同跟踪管理同步。

(三)加强对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合同管理工作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而提高合同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也更加重要。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索质包括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合同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认清合同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变被动为主动,认真领会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严把合同管理质量关。

(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依法治档体系。建筑施工企业大都呈现出投资主体、企业性质、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多元化特征,加上固有的分散、流动特点,再靠传统的行政命令手段去推动合同管理工作显然不行。为此,一方面应继续加强《档案法》和适用规章制度的宣传,让依法治档是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权益的认识深入到合同管理人员心中;另一方面,要抓紧清理健全相关的制度,建立与多元化特征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制定现在缺失的制度,修订或废除不相宜的制度,建立起符合实际、相互联系、共同遵守的合同档案管理规范。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开发建筑工程合同信息资源,做好合同信息统计工作。大力推行对缩微合同、磁介质合同、电子文件合同在工程合同中运用。当前,多媒体电子文件合同管理已趋于成熟,近几年在工程合同管理中采用autocad光盘技术。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避免走弯路。由于目前光盘的刻录技术已相当普遍,国家又制定《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合同管理要求》,使得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利用光盘塔或光盘库载体进行合同管理成为可能,成为项目合同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近几年,各个建设公司也开始对照片合同、录像合同、纸质合同制成多媒体和进行光盘刻录,对合同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作了有益探索。各部门还应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建立本部门的合同检索系统。提高各部门(公司)的合同管理水平,提高各部门合同管理工作的协调工作能力,方便各部门(单位)对合同利用,藉以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合同的性质和类型,收集整理的部门的合同资料,内部文件、记录按照文件和记录的形成部门和类别进行分类与编号;对外来文件记录与公司的模板文件记录按照文件和记录的来源、性质不同分类,编号采用其自然形成(特定)的编号。

(六)及时做好合同的传递和变更记录。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合同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各部门只有及时的对合同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如传递情况记录、变更情况记录、修改情况记录、作废情况记录等),才可能有效地了解合同的来龙去脉,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部门获取及时,有效合同信息。

三、结束语

建筑建筑合同的管理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程序上慎重、细节上稳重,能够熟悉各个合同的撰写规范和要点,同时对工程各个环节还要有相当高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做好。随着电子合同管理等辅助工具的使用、合同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合同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工作强度会逐渐下降,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简便、高效。

参考文献:

[1]刘宗美.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J].商业文化.2011.

[2]王振华.建筑工程合同资料有效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8.

第3篇

水利科研档案管理属水利科研的基础工作。水利科研档案既是水利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设计、施工、监理、基建等活动的重要依据。水利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要有序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转换档案管理模式及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加强档案基础工作,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1 水利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特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科研档案管理模式正在向以计算机管理为手段、以网络传递为环境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电子档案将成为未来水利科研档案的主体,新时期档案管理模式呈现以下特点:档案信息载体电子化、档案信息组织形式网络化、档案信息查询检索自动化、档案信息流通网络化。

2 档案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2.1 重“藏”轻“用”的管理观念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①注重档案的实体管理,以及对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强调案卷的数量、案卷装订的美观;②注重档案管理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库房设备的齐全;③忽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档案的收集、保管情况作为衡量档案工作的主要标准,过分强调档案的归档率,使得档案馆(室)大体上只是个科技文件保管单位,档案资源多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封闭的资源,档案工作出现了一种高积累、低附加值产出的现象,档案信息化功能弱化,利用效率不高,从而使科技成果不能快速转化成生产力。

2.2 档案实体编号混乱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档号不规范,编号方案、形式不统一。②在文书档案中存在案卷标题不规范、问题标注含混不清、卷内无文件级检索目录、文件标题不全、责任者不明等现象。③组卷规则不规范、不统一,如有按时间组卷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卷的。④文书档案、质量检测档案、合同档案和基建档案等,均应按文件级管理的却硬是牵强组卷,按案卷级管理。

2.3 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文件归档改变了传统文件的归档过程,无论是采用脱机归档还是联机(网络传输)的方式归档,都要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可读性。但在水利档案中,对大量的地形图、地质图、遥感图像的信息处理,要保持以上特性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如何规范电子文件格式的转换、图片文件的处理及数据压缩等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2.4 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档案信息化需要一些既精通档案管理业务,又具备计算机技术、慢吞吞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知识的年轻人。目前,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年龄偏大,信息处理能力不强,不能很快地运用新技术处理档案管理信息等问题。

3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档案基础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档案实体的前期处理工作。笔者认为,档号的编制要规范,要统一档号编制方案和档号形式,档号要能正确反映档案的分类和排列次序,以便于保管和查找。水利科研档案档号宜采用:全宗号--年度号--分类号--案卷号--件(册)号的形式;文件档案宜采用文件级管理,档号形式采用:全宗号--年度号--保管期限--件号。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水利科研单位档案的保管,也便于利用计算机管理。其次,档案著录要规范。尽量采用最精确的词语涵盖案卷的内容,对于有多个称谓的个人、机关、团体的档案,在著录时应使用同一个称谓、同一题名,以确保检索点的一致性和唯一性。

要加强水利档案标引质量的控制,档案的标引包括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首先要确定适合本单位使用的《分类法》和《主题词表》以及标引深度,在具体标引时要正确分析档案的主题,规范标识符号,对档案中有检索价值的局部主题、隐含主题、次主题要用多个主题词做更详尽的标引,尽量做到前后标引一致;对于主题内容相同的档案资料或不同档案资料中相同的主题内容,应注意保证标引结果的一致性,以降低档案资料的漏检率,提高查全率、查准率。

3.2 加快档案管理文档一体化的进程文档一体化管理是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要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就必须要求每一个单位的文件、档案类目划分和设置要准确、文件转换格式要标准和规范,使各类文件管理系统都能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紧密衔接起来。档案部门应改变传统档案工作模式,在单位网站的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让本单位科研人员利用本单位的局域网站,足不出户就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档案服务器归档,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3 利用局域网提供档案信息在线服务传统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实体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根本变化。因此,要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由过去那种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尽快转变为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长科院档案部门已经实现了在单位局域网上建立档案资料查询网页,向本单位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库系统查询档案资料信息,并可通过单位局域网的即时通信系统“飞鸽传书”、“腾讯通”、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与档案管理人员联系,进行信息交流,档案管理人员可在线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通过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3.4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档案部门应尽快建立一支以管理型人才为基础,复合型人才为重点,高科技专门人才为骨干的档案队伍,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目前应加强对现有档案工作者信息人意识的培养,提高档案人员处理信息的能力,熟练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实施科学管理与有效开发利用。长科院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鼓励专、兼职档案人员通过在职培训,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水利管理技术知识、外语知识等,提高档案工作者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希森.TPI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图书馆建设,2005,(1).

[2] 赵沈贵.档案信息管理和传统管理。档案学通讯,2006,(3).

[3] 叶哗.信息时代档案管理浅析.云南档案,2008,(11).

[4] 董立宏.档案信息化系统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第4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纸质和电子混合档案向全数字化档案转变、从人工档案管理为主向自动档案管理为主转变、从单一部门档案管理向跨部门、跨专业、跨地域档案管理转变。

一、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的背景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实现电网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创建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与紫光电子档案事业部合作开展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2009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公司总部、华中电网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等网省公司试点成功。目前,国家电网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已成功嵌入国家电网公司协同办公系统,福建省电力公司随即也全面推广应用,厦门电业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辖区内唯一的特区供电企业,在福建省电力系统内率先深化应用该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厦门电业局档案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00年,在全省系统率先晋升为国家一级,连续3年获得省公司档案管理先进单位、连续6年获得厦门市档案先进集体称号。截至2010年底,共有综合档案室1个,二级综合档案室17个,共有文书、科技、会计档案近30万卷(件),机读目录12万余条,照片档案4000余张,及音频、视频档案200多份。

二、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的目标

福建省电力公司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在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采用B/S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应用SOA、J2EE等先进技术对软件应用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建成符合福建电力档案业务工作要求的功能模块和界面处理,实现了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全程管理。同时,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创新性地开发了全宗定制、门类定制等多种定制功能,使系统可随着业务的变化而进行自行定制,减少了因业务变动而导致的二次开发费用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使用;创新性提出了现行文件层、整编文件层和永久档案层三层管理模式,建立了文件中心、整编中心、数档中心和控制平台,实现了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网络采集、整合、处理、归档全过程数字化。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应用模块包括应知应会、企业知识、部门知识、个人知识、你问我答。其中数字化档案存放在企业知识模块中,按照档案属性分类为:文书档案、合同档案、生产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技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招标档案。档案检索条件包含:题名、文号、责任者、起止日期、机构、文件类型、主题词、关联词、分类号等。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四个特性为基础目标,确定了十大功能:确定需要捕获的档案,确定档案的保存时间,档案捕获,登记,分类,存储和保管,利用,跟踪,处置计划的实施,对档案管理过程的记录。

用户可根据工作考查、学术研究、经济建设、落实政策、个人取证等不同目的进行档案检索。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内嵌智能操作平台(IDOL),在检索的同时对信息进行智能理解,主要完成档案内容资源的各项分析服务,以及智能化的文本处理,包括文本挖掘、分类聚类、内容提炼等,从无序的海量数据中,找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应用,例如,档案分类并不完全采用业务职能分类方法,而是在按业务活动划分类别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机构级别、机构性质、所属区域、文件格式等分类标准。

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覆盖有关单位的一体化综合平台,使档案信息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和高度共享。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后,将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档案管理自动化和档案信息利用在线化,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功能,注重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先进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国际标准的贯彻实施,融合思想理念创新与技术方法创新,最终实现电子数据的共享利用和综合应用,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服务,真正实现档案管理水平质的飞跃。

第5篇

提出如下意见,农业部、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12号)以下简称《意见》现转发给你并结合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以下简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实际。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规范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整理工作,统一标准。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对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业务中形成的档案材料,主要集中在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行政村(社区)各地要按照不同档案门类进行准确区分。应该纳入专门档案管理;对各种会议材料、统计汇总等档案工作材料,应当纳入文书档案管理;对电子声像类档案材料,应当纳入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管理。

一)文书档案类文件材料

包括机构成立、意见、方案、指导性通知、计划、总结、简报、会议记录、规划、报告、检查记录、统计汇总等文件材料。1.归档范围。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分为永久和定期,2.保管期限。按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要求。定期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

以“件”为单位,3.整理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整理这部分文件材料时应纳入机关文书档案统一整理归档。按照《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4号)进行整理。

按《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各行政村(社区)整理这部分文件材料时。统一纳入村级文书档案的经济发展类”按照《市文书立卷与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或《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要求,以“卷”或“件”为单位进行整理。

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类文件材料

1.归档范围。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材料包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入户核实(汇总)表、国土“二调”面积核实表、田(土)面积丈量记录表、现场勘界确认材料、承包土地空间位置图、农户委托书、承包土地确认面积公示表、农户签字确认的承包地块及面积分摊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表、新证领取表、原证注销登记表、公告材料;土地承包情况汇总清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台账;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人员花名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讨论形成的承包面积确认落实方案、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会议记录;补充完善的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依法调整承包土地方案、注销(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申请、登记材料;其他方式承包申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申请、登记等材料;其他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材料。

2.保管期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永久保管。

此次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结束后,3.整理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作为自身全宗内一种专门档案保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一式二份。必须移交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一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用作日常登记管理留存一份。

应以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独立全宗单位,乡镇(街道)级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集中统一整理,参照《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4号)要求,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一般以每户形成的且能按户分开的所有文件材料作一件,用线或不锈钢钉装订,同一全宗内以行政村(社区)顺序依次排列,同一行政村(社区)中按村民小组顺序依次排列并从1开始编制顺序号,加盖归档章、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入文书档案盒保管。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形成及整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时,可根据需要一式数套。

村(社区)级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参照上述方法整理。

三)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类文件材料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电子、声像档案的归档整理按照国家和市相关要求执行。其中电子档案按照《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细则》执行;照片档案按照《市照片档案收集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6号)执行;声像档案按照《市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声像档案管理的通知》渝档发〔〕43号)执行。

请按《意见》要求,原缺失二轮承包方案、合同、申请书、台账等补充完善材料。分类归档。

二、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移交和利用工作,强化服务。

要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意见》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充分抓住本次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全面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

第6篇

关键词:档案工作 通信企业 高速发展

一、通信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通信企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很多通信企业都取得了相当的业绩,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些通信企业的巨大市场背后,其各级档案部门管理着数量庞大的档案,这些档案记录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果能够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档案,就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通信企业的高速发展,档案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快速的增加,档案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必须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保证办公、阅览查询、库房三分开,科学合理地设置档案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档案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思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管理水平,能够从档案中充分反应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方向,发挥档案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

二、通信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现代通信企业,如果档案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就会造成档案的损坏、流失,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存在各个方面的原因,我国通信企业的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2]:

(1)企业档案意识薄弱。尤其是一些领导层,没有将档案工作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对档案部门的关怀和投入,造成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少、兼职档案人员兼职太多,使档案工作陷入被冷落、被遗忘的命运,一些员工也缺乏档案管理的意识,忽略工作过程的收集、整理,乱丢乱放造成档案的流失,为以后企业的改建、扩建、通信设备的更新、使用、查询和企业的改革埋下了隐患;

(2)档案工作于企业各项工作脱节。企业档案源于各项工作,因此在档案工作应该与日常工作同时进行,通信企业涉及的档案资料更多更广,然而目前很多通信企业并没有把档案工作安排在与各项工作同时进行,甚至把档案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当一项工作结束后再来收集、整理档案时,造成了很多信息的流失,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3)档案工作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档案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认真落实和执行,并且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很难保证档案的质量,并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造成了档案工作与期望值相差较大。

总之,通信企业的档案工作还没有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对档案工作还不够重视,与日常工作脱节,并且对于其执行力度没有明确监督措施,造成了缺漏和滞后,因此急需从各个方面加以提高。

三、高速发展通信企业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与通信企业的高速发展相结合,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每一位通信企业员工的档案意识。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档案工作者的事情,而应该让每一位员工在处理日常事务过程中就充分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整理和保存,通信企业的档案多而繁杂,这就要求企业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从上到下重视这个事情,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条例,档案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宝贵资源,更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3]。

(2)不断完善档案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档案工作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督不到位,企业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档案工作制度,并且落实到个人,与其相应岗位职责挂钩,并与其工作考评想结合,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定时检查档案工作的相关内容,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使档案工作不断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

(3)发展先进的电子档案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已经逐渐普及,这给档案保存、查询带来很多方便,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应该不断完善电子档案系统,拓宽档案管理系统的深度和广度,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从档案系统数据库中能够充分反应公司的发展、运营情况,并及时找出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量化依据[4]。

(4)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专业档案工作队伍。档案工作队伍分为普通档案工作者和专业档案人员,普通的档案工作者可以是兼职人员,主要负责收集、整理,需要定期进行培训,而通信企业的专业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要能够科学地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并且从中得出科学的数据以供上层决策者使用,这些专业工作者不仅要学习掌握档案学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不断钻研企业专业知识,敢于创新、敢于开拓,还要有对档案工作具有强烈的工作愿望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以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档案工作对通信企业而言具有核心加扎,它记录了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研发、生产、经营情况,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我们在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以后,更应该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并且档案工作是以一种物质形态存在的,其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体现了通信企业的文化特色,并且可以通过档案记录的公司发展历程来教育员工团结合作、开拓创新,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且可以从中得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金易, 黄丽霞.浅议通信企业档案的保护与整理[J].黑龙江史志,2009(11):2.

[2]马红.要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模式[J].浙江档案,2009(6):1.

[3]马红.浅谈通信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J].浙江档案,2010(4).

第7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数字化;档案管理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146-02

1城建档案数字化工程的基本概念

档案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录音档案、录像档案、实物档案等变成数字信息,以实现不同载体形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共享。档案数字化工程目前主要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即将档案文字、图表、图纸等变成数字信息,从而实现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检索、分析的目的。在王村新城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1档案目录的数字化

(1)档案的目录统一使用excel电子表并加入超链接,点击超链接直接查找档案合同扫描件,以便查阅合同具体内容。

(2)卷内目录填写规范,序号:以一件自然件或一组文件为一顺序号;文件编号:完整的代字代号;合同名称:合同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日期标准格式为:20010101,同一条目内时间取文件最后形成时间。

1.2实体档案的图文信息数字化

王村新城所有的合同档案通过扫描、摄影、摄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采集,从而实现图文信息的计算机存储、调阅、分析。

1.3日常档案管理业务的数字化

将档案的业务指导内容,审核意见,审核结果,图书资料的著录,档案变动登记,档案的始由、贮藏、借阅、变动等档案管理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的方式进行数字化。

2实施过程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工程的核心(图1)

(1)设立专用的档案储藏室,定做专业的图纸档案柜,方便图纸、档案存放和查阅。实施过程根据档案储藏室面积,有重点、有步骤的实施,对使用频率高的或重点工程档案先进行数字化存档。纸质档案数字化流程一般为档案整理档案扫描(文字、图纸)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在整个流程中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以作者所在项目为例,相关建设合同签订了123份,每份合同都根据纸质版扫描生成PDF文件存档。为防止出现混乱,对档案原件带来损坏、泄密等不良后果制定了周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因此,在数字化工程筹备阶段就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工程各步骤的具体细节多次进行预演推敲;就各操作环节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节点建立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工作流程规则操作,按技术标准验收。认真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各类登记表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的记录,从而确保整个档案数字化工作计划有序、操作流程清晰、责任分工明确、验收严格把关。

(2)扫描、编辑处理及存储。数字化工程的实施重点是扫描与编辑处理,其较为复杂。首先,在扫描时严格按文件分类扫描,根据纸张情况选择扫描方式、确定扫描分辨率及相应参数,扫描过程中及时调整亮度、对比度,使扫描后的影像尽可能保持档案原貌,使图像清晰不失真,亮度适当,同时生成jpg或pdf等相应格式的影像文件。其次,图像编辑处理是整个扫描过程中保证图像质量最关键的技术部分,因此要对影像文件进行纠偏、去污、裁边等编辑处理,同时去除影像文件背景,其可以有效节约存储空间。处理完成后的影像文件要进行存储。

3数据的存储与安全是实现数字化的最终保障

当今任何一种计算机的存储技术都还不能实现100%的可靠性,在档案数字化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突发性的灾害,因人为过失、计算机故障、存储介质损坏等各种原因,基础数据都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对基础数据要采取多介质、多地点的存储与保管方式。在此基A上还要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对基础数据进行及时地备份。对备份数据同样采用定期检测,三重乃至多重备份等必要的方式,以确保基础数据的高度安全性。

4王村新城档案数字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经济效益。过去一直使用粗放型模式即以增加办公人员和办公费用为解决唯一手段,致使管理成本大幅上涨。而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

第8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全过程管理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协议,是法人之间双向的有偿合同,是市场主体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当今社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公立医院,随着规模扩张,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一所较大规模的三甲医院,每年要签订经济合同的价值,约占现金支出的50%左右。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已成为公立医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发展。

一、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是指从经济合同提出到合同终结和档案管理的所有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合同标的立项认证、合同标的招标过程、合同签订的部门会签审核、合同章使用、合同履行和资金结算、合同终结或变更、合同档案管理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医院经济合同类型繁多,有基建工程、医疗设备、药品、卫生材料、后勤服务和信息化建设等。可见,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涉及面广、难度大。

1.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机制不完善或流于形式

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公立医院的主要经济活动,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来规范引导。但是目前公立医院的经济合同管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有些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制度长期缺失,无章可循,从合同的谈判、签约、执行到终结,都未建立管理制度和流程;有些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和流程,但操作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1],很难落到实处。例如,某地8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有21家未制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或相应的操作流程,不少重要经济合同的决策和管理往往由领导拍脑袋决定,一些公立医院因此遭受经济损失或陷入诉讼之中,也干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

2.经济合同会签把关不严,忽视与相关标书的核对

在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的会签过程中,不少医院标的的中标方往往只提供单份经济合同样本,有些公立医院也只对中标方提供的合同文字进行审核,而忽视前期与之相关标书的核对,如正式合同签订前的有关商务标书、技术标书及招标文书。这些文书恰恰是涉及合同标的物技术参数的重要依据,招标前对方为了项目中标往往会在招标文书中过度承诺,或在正式合同文书中有意含糊用词,如订金与定金、保修与包修、按年累计与按月累计等。公立医院经办部门在签署合同时若忽视相关标书的核对,很可能会让对方得以偷梁换柱,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一字千金的损失。例如,某公立医院在建造病房大楼时,由于签订经济合同中质量验收环节表述不明确,双方产生了分歧,结果推迟了半年才启用,不仅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影响了就医环境的改善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3.对经济合同的履行缺乏全过程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就是要求注重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动、补充、中止和终止[2]。在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医院有关部门对合同标的经费预算立项和项目招标阶段往往比较关注和重视,对合同签订后执行过程的管理比较松散。经济合同履行涉及部门很多,如各个业务经办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法务部门等,由于缺乏系统的全过程动态管理,相互牵制和可操作性不强,往往在出现问题时会相互推诿,对合同变更履行不及时,忽视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收集,以致失去最佳的法律诉讼时期,给公立医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4.缺少专业人员把关,合同内容不严谨

公立医院领导往往比较重视医务人员的配置,忽视合同管理专业人员的安排,即便是千人以上的大医院也是如此。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许多大医院每年都要进出几百份经济合同,经济合同不仅包含着经济事务,还涉及众多的法律事项,没有各类专业人员参与制定和审核就容易出漏洞,特别在仲裁与诉讼、履约保证金与履约银行保函、合同签署时间等问题上,需要具有经济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把关,否则容易引起误解和纠纷,导致部分经济合同无效或难以履行。

5.合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档案管理不规范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比较重视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较早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发相应软件;对合同管理大多仍处于手工登记或简单电子表格查阅,管理手段落后,不利于合同查阅、经费结算、跟踪和分析等过程管理。执行中的合同文本很多由部门有关人员兼管,缺少系统的管理流程,经常发生资料遗失;部门之间合同履行各自为政,不利于经济合同的调阅及相关部门的全过程监管,尤其是经办人员变动更是无处查询,给公立医院的合同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某地区医院与其它单位合建一幢大楼,在建造时双方约定了权利和义务,10多年后需要办房产证,两家单位的现任领导对大楼的归属问题产生了争议,结果发现原合同文本找不到了,最后只好搁置起来等待处理。

二、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有些公立医院的领导认为医院是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过分强调公益性,对经济合同管理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没有把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医院的重要基础工作来对待,重医疗服务、轻经济合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当医疗工作比较繁重时,往往是经济合同管理让步于医疗工作。

2.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如前述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不仅涉及社会和市场,而且涉及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和科室,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来指导和制约。目前,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运行模式等还不能满足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有待于改革和完善。

3.组织机构不完善,人才缺乏

机构与人员是做好任何工作的组织基础,经济合同管理也不例外,需要一定的机构和合适的人员来完成。但如前所述,一些公立医院的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还不能满足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需要。

4.操作手段滞后,效率不高

采用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进行经济合同管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合同管理,就要加大投入,购置一定的设备和设施,但有些医院领导觉得花钱购置这些设备还不如投入医疗设备效果明显,对经济合同管理设备设施的投入能省则省、能拖则拖,以致造成经济合同管理的操作手段滞后、效率不高。

三、加强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途径

1.建立健全医院经济合同全过程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医院领导要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运行是离不开经济合同管理的,做好经济合同管理不仅会提高医院的运行质量,而且会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公立医院应根据其社会环境和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合同全过程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合理确定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分工与制衡,使经济合同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2.完善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一些经济合同管理机构,但大部分是临时的,人员大多分散在医院各部门中,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这种“抓差”式管理必须变革。首先,公立医院要有既懂经济管理又懂医院业务的主管领导;其次,要成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协调部门,指导和审核经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再次,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涉及医疗业务运行,需要既懂医疗业务又会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医院应加大力度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

3.加强合同履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监督

全过程动态管理包括对合同执行效果、资金结算、合同终结或变更、合同档案等方面的管理,要落实各部门的职责,责任到人,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如发现有欺诈行为或对条文理解有误的情况,或由于政策变动对市场和医院带来不可预测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和双方协商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3]。

4.建立经济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

医院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和完善经济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对合同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以提高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同时,建立分类、分时间等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利于合同履行的查询、分析、资金结算、合同终结或变更,提升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水平。

作者:宋玉雍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参考文献:

[1]胡守惠.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资源,2013,11:39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