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3 17:1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合同管理整改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公司的责任。本公司主要负责人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本公司内部控制设有检查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内控缺陷一经识别,本公司将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现对本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一、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公司已成立了基础管理标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公司管理标准的编制修订、审核、批准和。2020年按照“版面净、逻辑清、全覆盖、可执行”的标准,形成了综合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党群纪检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6个分册,共337项管理制度(标准),实现了对公司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全覆盖。
二、专项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公司开展了两项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提出问题,修订了。二是公司开展的内控专项审计。
三、年度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总体情况
按照文件要求,公司高度重视本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公司负责人牵头主抓,公司审计部具体负责组织评价工作,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工作通知,进行细化分工。公司各部门对照风险描述,填列了实际控制措施、剩余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名称、控制证据、控制方式等内容,形成了详细的内部控制自评工作底稿。
四、年度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和内容
(一)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
公司,属于行业,公司个部门业务事项全部纳入内控体系。
(二)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
本次内控评价,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重要的经营活动,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及内部信息与沟通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本公司在以下事项进行披露。
1.组织架构
公司设置12个部室,分别为
2.发展战略
3.人力资源管理
4.社会责任
5.企业文化
6.资金活动
7.采购业务
8.资产管理
9.销售业务
10.研究与开发
11.工程项目管理
12.担保业务
13.业务外包
14.财务报告
15.全面预算
16.合同管理
17.内部信息传递
18.信息系统管理
19.“三重一大”决策管理
20.生产管理
上述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五、内部控制缺陷及整改情况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规定的缺陷认定标准,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发现1条一般缺陷(附件:2020年内控缺陷汇总表)。
1.缺陷描述
2.整改情况
六、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和评价,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检查评价中发现的缺陷,进行了整改。由于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和持续改进的特性,本公司将继续加大内部控制建设及其资源投入,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七、内控评价期后事项披露
公司对所有的事项均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披露,没有需要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期后事项。
1.1具体风险点描述
(1)向客户指定系统内单位或利益关系人单位承揽设计、施工。(2)在供电方案制定、审核等环节“吃拿卡要”。(3)外部工程招标采购及工程分包不规范。(4)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受理、方案审核、验收送电。
1.2防控措施
依据《供电企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十条”》和《国家电网公司业扩报装管理规则》等相关制度,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1)严格执行落实“三不指定”各项工作要求。①公示业扩报装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合格施工及设计单位名录等信息;②加强宣传,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售电市场改革的新形势;③对相关问题责任人严肃问责。(2)依据公司业扩供电方案编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要求,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电网规划、用电需求及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与客户协商一致后,拟定供电方案。供电方案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程序。(3)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公司规定,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工作,一次性出具书面整改意见,帮助客户落实整改措施,严禁执行差别化验收标准。整改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送电。
2客户工程项目方案制定、工程验收等环节,涉嫌“吃拿卡要”
2.1具体风险点描述
(1)多头受理、业扩报装流程各环节间缺乏有效监督制约。(2)供电方案制定不合理或随意变更。(3)利用他人户号为客户办理新装用电业务。(4)泄露客户用电工程相关信息。(5)放宽或提高验收标准,未组织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就送电。(6)附加协议与供用电合同相关条款冲突。
2.2防控措施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业扩报装管理规则》《国家电网公司供用电合同管理细则》《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进一步精简业扩手续、提高办电效率的工作意见〉的通知》等相关制度,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1)受理阶段,严格客户房屋或土地使用证明、身份证明、产权证明等资料审查,杜绝多头受理情况。(2)严格依据公司业扩供电方案编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要求,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当地供电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与客户协商一致后,拟定供电方案。供电方案变更,应履行审批程序。(3)加大营配贯通数据运用,利用SG186后台数据库稽查和信息化手段,清理冗余数据,逐步消除“有户无表、有表无户”现象。(4)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行为,对泄露客户个人信息及商业秘密的单位、个人实行责任追究。(5)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开展竣工验收。①竣工检验时,应按照国家、电力行业标准、规程和客户竣工报验资料,对受电工程进行全面检验。对于发现缺陷的,应以受电工程竣工检验意见单形式一次性告知客户,复验合格后方可接电。②验收重点项目应为:线路架设或电缆敷设;高、低压盘(柜)及二次接线检验;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定值;配电室建设及接地检验;变压器及开关试验;环网柜、电缆分支箱检验;中间检查记录;电力设备入网交接试验记录;运行规章制度及入网工作人员资质检验;安全措施检验等。(6)严格按权限及要求拟定供用电合同,严格执行审批和会签程序。
3临时用电办理不合规
3.1具体风险点描述
(1)不按规定收取、退还临时接电费或违约金。(2)违规延长临时用电期限。(3)不按规定装设电能计量装置。
3.2防控措施
关键词:建设监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实施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以及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建设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投资、安全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在新时期下,建设工程的监理可以概括为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所谓三控制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以及进度和安全控制,两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一协调就是技术协调和组织协调。下面,就这些内容分别进行讨论。
1 监理三控制
1.1 质量控制
(1)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质量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理规定程序报送开工申请书及相关施工技术文件,经监理批准后才能开工。施工建设单位必须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同时保证监理的正确意见被采纳吸收,以实现事前控制。监理工程师认真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公审,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进行审查。
(2)控制进场材料和施工机构设备质量
做好现场工程原材料、构配件的检测验收,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机构设备进行监控,检查施工机构设备的型号、数量和招标函所列的型号、数量是否吻合,其分批进场的时间能否保证正常施工进度,机构设备必须安检后取得合格证才可使用。
(3)做好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实施状况监控,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转是否良好,是否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班组方案交底,工序间是否进行交接验收。如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对土建专业的钢筋、预埋件、安装各专业(水、电、空调、消防电梯)预留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防止遗漏。对于各工序的产出品和重要的部位,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的向监理工程师递交“质量验收通知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于施工中的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4)现场旁站监理、工地巡视和工地现场办公连环把关
我们做到现场旁站责任到人、工地巡视形成制度、工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 运用这种连环把关, 实行工程质量全面监控。我们对隐蔽工程、台涵背回填、混凝土施工、板梁预制都做到了分兵把守、责任到人, 实行了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旁站监理, 有详细、真实的现场记录, 同时坚持驻地、副驻地和专业监理工程师每天上路巡视的制度, 发现的问题, 及时发出指令进行整改, 并发出质量通报、质量快讯; 坚持了每月召开工程质量进度会议, 对各标段质量问题进行讲评, 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 同时还经常性地召开工地现场协调会。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消除质量隐患, 对重要及隐蔽部位都建有专项档案,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 坚决推倒重来, 确保工程创优。
在竣工验收阶段对项目分项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工程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即检查各项内容是否有疏漏,保证工程的完整性。
1.2 投资控制
(1)根据承包合同和项目总概算,确定投资控制项目,并将施工阶段的投资总额按合同段、按施工阶段、按专业分解,拟定投资控制计划,编制资金施工计划,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预测,提出防范措施。
(2)按合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严格管理各项工程款的支付,定期将投资计划和实际支付作比较,制定严格的索赔管理细则作为合同的补充条件;按照业主的专业委托,审查施工预算、决算。
如某工程,建筑面积3.2万m2,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桩基、围护、地下室、上部结构及建筑总体结算进行了严格审价,施工单位上报总额为63,390,805元,审定总额为58,997,251元,其中建筑总体上报额为24,722,413元,审定额为22,685,286元,核减额为8.24%。实事求是是严格审核的结果,既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也未让施工单位吃亏,真正体现了建设监理的作用。
1.3 进度控制
为使各合同段的施工过程有条不紊, 有章可循, 驻地办采取的主要进度控制措施是:
(1)实行网络计划管理, 科学合理地划分总体、年度、季度、月度施工任务我们要求承包人制定详细的施工网络图, 驻地办随时用网络图检查工程进度, 通过施工网络图的检查, 不但了解了各个工序施工时间延长或缩短的具体时间, 而且直观反映了关键线路有无改变, 从而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和应抓住的主要环节, 以便要求承包人修改施工计划, 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
(2)坚持依据工期目标编制总体、年、季、月、旬度计划, 实行目标管理我们及时下达总体、年、季、月、旬度施工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提出具体的要求, 各级监理人员根据计划任务, 督促检查承包人的人、机、料的配备情况及计划执行情况, 每次进行检查落实、配合指挥部进行季度评奖, 对质量好、进度快的承包人进行奖励, 对进度滞后的承包人分别召开现场工地会议, 层层分解旬度计划, 落实每日工作安排, 并签订责任目标, 对未完成责任目标的进行处罚, 及时做到奖惩兑现, 准确有效把握住施工运行动态,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进度的如期完成。
(3)及时调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各承包人素质参差不齐, 机械、人力的变化, 技术管理水平不一, 给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带来困难。因此, 驻地办各级监理人员加强主动监理, 及时获得施工进度的有关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关键线路上的工程是否可能受到影响, 经常召开碰头会, 以便及时解决计划进度受阻的有关问题, 并根据实际完成的进度, 随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订, 同时, 进行对比分析, 督促承包人加强施工措施, 调整计划, 以确保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2 监理两管理
2.1 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延期与索赔、业主和承包商的违约及延误、工程变更、转让与分包、保险、争端与仲裁及召开各种工地会议,督促业主及承包商妥善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事项和法定承诺。合同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如处理不当,就可能直接涉及业主和承包商的切身利益, 形成商务纠纷。驻地办在合同管理方面主要做到“三坚持”。
(1)坚持独立而公正地对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作出判断, 并对其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通过实事求是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创造性的发挥合同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 协调处理好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确保施工合同条款的全面履行。
(2)坚持督促承包人严格履行施工合同我们根据合同, 认真检查承包人的人、机、料的配备情况, 对人、机、料配备不满足合同要求的承包人限期整改并督促落实, 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3)坚持合同管理程序化驻地办制定工程变更、工程延期、费用索赔、争端与仲裁、违约、分包、转让与指定分包、保险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要求驻地办各级监理人员及承包人严格按程序办理各项事宜。
2.2 信息管理
(1)为了促进信息管理、驻地办主要做到“五及时”: 及时传递工作文件、工作通知单和工作联系单, 做到及时签收、及时呈阅、及时下达、及时转发或呈报。全体监理人员大会或专业工程师级会议将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到全体监理人员。
(2)及时收集工程进度数据, 及时汇编旬度、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 通过月度报表、及时上报。
(3)及时整理测量、试验、检验资料, 并分类归档。
(4)及时撰写宣传报道。通过“五及时”, 促进了工程信息管理, 提高了监理工作效率, 适应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3 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3.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图纸会审和交底也是做好技术协调的重要工作。
3.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3.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 结语
总之,建设监理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实施,能有效的把握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安全,并加强合同和信息监管,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使建设监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的轨道,保证了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一、加强法律风险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监控机制,为依法治企提供制度保障
为满足依法治企、规范管理的需要,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006年以来,以加强制度建设和程序控制为着力点,制定和完善了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劳动人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钢铁主业生产经营为主线,结合卓越绩效管理、莱钢QES管理、六西格玛等运行情况,形成莱钢规章制度整合后统一的框架体系;同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三会一层”关系,健全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积极探索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制度,实现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在加强法律风险事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公司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保持原有规章制度的有效性、适用性。公司对合同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纠纷处理管理办法、工商登记事务管理办法、注册商标和名称字号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使其合法合规并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公司发展的现实需要。
2.确保重大和重要事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法规和省国资委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适时出台了一批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制定公司法律意见书制度,全面实施对重大经营决策等重大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加强对公司重大事项法律论证,确保其合法性;制定公司进一步加强重大合同管理若干规定,完善重大合同的会签和审批手续,对重大合同的签订、履行进行全过程监管,防控重大合同法律风险;制定公司对出资企业重大事项审批程序的规定,规范出资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审批程序以及公司产权代表、派驻董事的权利行使,确保出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规范及维护国有权益;制定公司债权清收管理办法,加强债权清收管理,及时清收到期债权,减少和避免呆坏账发生;制定公司授权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及其他职务行为授权程序,防范授权法律风险;制定公司重大法律事务考核办法,责任、风险与激励相结合,保障相关法律事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制定公司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增强公司法律风险管理能力,有效防控公司法律风险,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二、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管理机制,不断深化依法治企,为依法经营保驾护航
莱钢根据法律和市场环境变化,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管理,推动依法治企工作不断深化,提升了法律风险防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管理组织体系。公司由董事会、法律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部门、业务部门及全体员工组成的完整的法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同时专门成立公司法律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设在法律事务部,保障组织体系的健康高效运转。
2.明确法律风险防控管理的目标:以制度建设、流程规范为重点,系统识别和分析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将法律风险防控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将法律风险防控职责落实到公司的各部门、各岗位,逐步建立一个动态优化、无缝覆盖的法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达到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平衡。
3.实行法律风险防控管理责任制。根据公司各单位的法律风险特点和业务实际,公司与各单位签订《依法治企责任状》,明确依法治企责任及目标,全面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落实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在明确法律风险防控管理主要方面及环节、防控目标的基础上,公司各单位按照规定,将发生的法律风险信息以及相关建议及时报送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对相关法律风险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确认,组织相关单位论证并拟订风险解决方案。法律风险防控管理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法律风险防控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新的风险源,总结法律风险防控经验,研究确定对各单位的考核意见,部署下一步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批准实施一般性法律风险解决方案,制定重大法律风险解决方案,对于可能导致损失数额巨大或可能影响公司全局性的重大法律风险解决方案经公司总经理审核后报公司法定代表人批准实施。
5.严格法律风险防控监督检查和考核。按照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例会的要求,公司有关单位和部门具体落实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法律风险解决方案的实施及其他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向领导小组提出考核意见。
三、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法律风险防控管理,突出防控实效
1.落实法律意见书制度,防控公司重大事项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顾问全面参与公司重大经营活动,对公司投资、担保、融资、技术转让等重大经营决策活动和重大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研究论证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时、主动、准确地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活动和职能管理部门的实施行为提供法律支持。自2006年实施法律意见书制度以来,法律事务部对公司重大事项共出具法律意见书350余份,有效防控了重大事项法律风险,其中通过采取对不符合规定的公司对外担保事项出具否定意见以及落实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等措施,有效降低担保风险30余亿元。
2.创新合同管理思路,防控合同法律风险。2006年以来,法律事务部先后对公司建设工程、采购、销售、融资担保等重点领域合同及授权管理进行专项调研,对存在法律风险的环节进行梳理和整改规范;对重大合同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完善重大合同的会签、审批、履行监管措施,有效防控重大合同法律风险;加强对合同管理的检查监督,形成了主管部门检查监督、绩效审计检查监督、纪检监察效能监督三位一体的检查监督体系,确保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减少合同纠纷。2001年以来,公司连续保持“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3.加强依法经营监督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法律事务部对公司依法经营进行调研,全面规范、监督集团单位企业工商登记、年检和特殊行业许可证照管理,确保合法经营;加强商标注册保护,莱钢国内国际注册商标共计85件,注意规范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管理;利用行政与诉讼手段,查处侵犯莱钢注册商标及字号专用权等各类侵权行为,进一步提高了莱钢的产品声誉和品牌信誉;积极应对印度、印尼对莱钢热轧钢、H型钢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应诉,取得良好的效果;严厉进行打假维权工作,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监部门先后处理了山东、江苏、陕西等地的假冒莱钢产品的侵权行为,查获假冒钢材1万余吨,有力打击了侵权行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工程;建设;监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089-02
0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关系到整个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只有切实做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工作,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保证整个的工程建筑施工是依照我国的相关的建筑施工法来有序进行的。尽量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零风险性,是做好建筑工程的首要责任,否则,任何的建筑工程,都会因存在着某些无法操作,而导致工程项目不能够完美收官。[1]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监理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密切结合当前我国新出台的相关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以其中的主要的施工管理细则,作为安全监理的重要依据。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弊端,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阶段,存在着较多的施工人员的伤亡事故,给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考验,使得建设施工的安全受到极大的质疑。通过走访调查研究得出,当前的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基础较为的薄弱,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保障机制与体系尚不健全;存在着部分地区的安全施工与经营管理意识不强,事故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的具体在投放资金比例并不充足,安全生产监理的队伍与管理机构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纰漏,安全监理工作仍然亟待解决。因而,对待工程建设监理中的安全监理工作,仍然不可以大意,而要时刻保持谨慎、小心的工作态度,确保安全监理工作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在进行工程建设监理的安全监理工程中,必须时刻注意采取一定的战略措施,重点进行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环节与工序的监理与控制,力求做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工作模式,以使得安全监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了实处。
1 工程监理的简要介绍
建设工程的监理,是根据相关的监理委托协议及合同,在统一指导、协调、组织之下,按照工程的部位、项目进行分别的设计,通过组织多个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工程建设监理系统。在服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全过程的监理”服务理念,因而,可以将其表述为:在工程的施工开始之前,监理单位主要负责进行施工合同的签订,帮助相关的业主做好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而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则主要负责业主的授权与委托范围内的各项工程管理工作;其实施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之前所订立的施工承包合同,以此,对于整个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施工的安全监理,具体包括对于工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对于合同实施过程的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参与施工各方,进行系统全面的组织协调等。
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为了便于在工程承建商与业主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从而介入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之间,形成一定的管理工作机制。监理单位的设置,是以高质量的工程建设水平为目的,以所订立的施工管理合同为纽带,从而形成一套初步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实施工程建设监理,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施工工期,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数量,效益与速度的完美结合。[2]
2 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细节
2.1 实现安全生产奖罚责任制 实行安全生产奖罚责任制,能够极大的刺激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让更多的施工人员自觉的参与进安全施工的行列中来,从而促进工程建设的安全化与规范化的有序推进。
2.2 规范安全监理的工作程序 安全监理的工作程序的制定,是保证安全监理实施过程有效进行的重要依据。规定双方都应当遵守的安全监理工作程序,是监理工作人员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安全施工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
2.3 安全隐患的处理 安全隐患的处理过程,必须由相应的工作流程来保证实施。具体如下:
安全监理人员对于事故的安全整改措施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效果评价,并保存相关的整改检查记录。
安全监理人员对于正常的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行为,应该及时的向相关的责任人指出,并监督其进行整改。
在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过程中,必须对于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并切实监督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安全隐患的存在原因的分析与解决,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纠偏措施;待安全事故整改措施监理人员确定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程实施计划。
监理人员应该慎重区分不可抗力、首次出现、“顽症”、“通病”等类型,要求相应的施工单位予以完善和修订,从而进一步提出更加有效的整改措施。
2.4 进行现场安全的监督与监测 现场安全监督与监测,按照监测的类型划分,有节假日后安全监测、及季节性监测、专业性安全监测、定期安全监测、日常安全监测等多种类型与级别的监测。
现场安全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重要的施工程序,作业活动,工程部位,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从而保证施工的整个过程是有效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程质量是有保证的。
对于安全记录资料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管理,从而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能够真正的落实。[3]
监测和监督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施工安全生产要求,施工的工艺、方式方法、施工的材料、机械设备及相关的施工工作人员,是否都满足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如果在监测与监督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定的施工安全隐患,则必须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引导,从而避免重大的施工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总之,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诸多的生产建设安全隐患,因而建立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身的日常工作行为,时刻注意进行日常的安全建设监督与检查,以充分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序开展,监督工程施工单位树立起先安全、后生产的施工原则,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从而真正的实现工程的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李清立.建设工程监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一个项目工程,最关键的部分是工程进度。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息息相关,想提高工程质量,可施工进度却跟不上。相反,想提高施工进度,却忽略了工程质量。总之,想要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首先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工程进行管理,分解项目工程总目标。再将具体的分解目标分配给相关人员,使施工进度有计划有序地进行。其次,进行项目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工程的基础,进行实际管理时,需要进行IS09000质量标准检验,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工作。借助“PDCA”: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循环工作方法进行重点工序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然后执行安全控制。任何工程都会涉及到诸多的安全因素,安全一票否决制对项目工程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注重安全隐患等影响因素,找到应对施工安全的措施,将这些影响因素解决,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在具体施工时,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路转变,将安全放置在首位。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提出。能现场解决的必须当场解决,并做好安全记录。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最后,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目标责任制。这里所指的责任制,是建立在成本控制的水平上,将预算目标作为责任来落实。需要在实际执行中,将项目总任务进行分割预算,将每项任务指标细分,并形成责任书的形式签字认可。提供的这些资料必须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反应实际总成本,做到项目总账目胸中有数。其次,项目及时进行摸底、清算工作。在竣工整个过程中,及时进行结算及决算。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核实工作,做好成本核实工作。再次,项目要执行工序单价承包制,该制度可以帮助项目节约成本,从施工源头上降低成本支出,更好的杜绝了感情工程、经验工程等问题出现。每个月相关负责人要进行审查工作,对支出的资金进行跟踪审查,确保每笔资金落到具体工作中。最后,进行成本审查工作。工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超支情况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这些超支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在管理上有始有终,夯实项目成本管理。在实践施工中,我们发现,通过强化施工管理,细化施工管理目标,促使了项目管理渐渐地趋向良性发展,保障了项目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二、施工项目管理手段
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三大方面。其中,重点管理部分是现场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现场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保障,然而信息管理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在实际管理中,需要将每个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将信息资料整合,方便审查。项目经理要定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反馈。此时的管理工作不仅蕴含了科学管理含义,还包含了规律性管理。而如何运用好信息化管理手段,也需要项目进行一些软硬件的投资,比如电脑、网络、软件、人才设备等资源。通过信息与现场相结合,达到完善的项目管理目的。
三、项目运行机制
在项目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它的运行机制对工程的管理至关重要,而运行机制的主要动力便是人的因素。项目工程的运行机制如何发挥出巨大作用?具体做法是如下。1.建立健全项目鼓励机制。一个项目如果重罚轻奖,容易出现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等现象。为避免不良的工作氛围出现,要对那些勇于奉献的员工进行经济鼓励或者是物资奖励,并提拔优秀员工。2.项目要执行业务管理业绩评估,给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通过业务划分、职能管理,评估员工个人的业绩,用业绩说话,加强员工硬件的培养。而这样的激励机制,正是当下项目管理中最缺乏的机制。总之,要健全用人机制,要录用高素质人才,加大项目管理软、硬件的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着实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四、结语
【关键词】水电厂经济效益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7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某水力发电厂是我国大型水电厂之一,在1979年11月全部建成并完成其机组的投产。35年来,水电厂除了发电以外,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综合效益,如防汛、航运、旅游、水产品养殖等等都得到合理的开发,并向四周辐射。在这一系列的综合经济效益的背后就牵涉到经济合同管理,关于水电厂的每一个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都离不开合同的签定与管理。然而,目前某水电厂在经济类合同管理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某水电厂在合同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某水电厂作为国家的大型发电厂,其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对该地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合同管理是其经济发展每走一步重要防卫,不容忽视。通过对某水电厂发展中关于经济合同管理的调研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推行合同范本,但具体的合同内容不够严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提供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参考范本,该范本是总结了我国建筑业1978改革后经验并以FIDIC条款为基础编写而成的,除了有严谨、准确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有很强的操作性。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合同使用的基本都是这个范本,但在使用时合同具体内容上却不够严谨。(1) 合同字面表达不唯一。就是关键字句的表述不准确,容易产生误解与歧义,以至于合同在履行时比较困难或者发生争议。依法制定的相关合同,应当具有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特点,而这种要求只有靠简明清晰而准确的合同文字来表现。(2) 合同条款不完全、不完整。最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讲好不讲抽,违约情况考虑不周到,以致发生违约时“无约可依”。
重视合同的签订、忽视签订后的交底、熟知及熟练运用
合同签订虎头蛇尾,签订时很重视,对合同交底与分析很不重视。签订后就被尘封起来,跟进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对内容不熟悉,时间长了就更不了解了,甚至有的工作人员都忘记了其中内容,签订与履行不同步,造成一旦有问题就很被动的局面。
3、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员,履行合同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施工现场普遍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员。工程管理干部专业单一,综合知识面较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效履行合同管理过于依赖监理部门。
分析某水电厂在合同管理上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问题的产生总能究其源,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应某水电厂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经济合同法律意识弱,水电厂在发展中没有对领导、员工进行合同法的培训普及,导致员工对经济合同管理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同时社会外部的大环境下,法制、经济等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影响水电厂在发展中开展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其次,没有形成全面、系统、动态三合一的多层次经济合同管理网络体系,缺乏水电厂在经济合同管理中的推动力。
加强提高某水电厂合同管理水平的措施及价值意义
1、建立健全合同交底制度,增强索赔意识
(1)合同交底是合同管理者向审计和造价等职能部门和工地项目管理部门工作者提交的。交底需要说明合同背景、执行要点、工作范围、目标,以及因应特殊情况的措施,并就各部门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给出一份书面形式的交底记录。(2)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也要向相关执行者交底,说明合同的概况、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相关部门的合同责任、执行要点等,并就所属人员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 (3) 合同管理者要收集各部门的交底反馈情况,对合同的风险防范措施、管理措施和执行计划作深入的完善,并以合同管理文件的形式发给各执行者以指引其履行。健全管理体系把好两关,即签订关和审查关,从而逐步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体系。首先,所谓合同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经济往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洽谈、签订合同的形式进行完成。由此可见,企业的合同签订与合同保管都牵涉到合同管理前后的工作程序。为此,企业可以设立法务机构,安排法律专员全面统一负责使用公司通用的标准版本对外签订合同,这一工作程序中主要包括对所签订的合同的审核、起草。做好了前期准备,合同还需在经过法务专员审核无异议后,双方才可签字。其次,审核如果存在异议,合同经办专员在商洽过程中应将合同文本经邮件或传真发至法务专员处,之后需及时和对方协商并对合同条款加以修改,如果再无异议,则签署合同。最后,合同签约后还要进行合同保管,这是同样需要专员对合同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经办专员务必将双方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的合同文本交付合同管理专员进行统一保管。法务专员应该对合同进行统一分类编号管理以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3、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比如,条件好的企业应当加快建设局域网,努力创造信用共享平台,以加快推进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更乐于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通过网络现代化渠道向人们宣传普及法律意识不失为一种好途径。
4、健全制度
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合同法、管理法,为企业外部创造优良的法务环境。同时,企业中具有影响力或者推动性人物应起到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引导员工学法、用法,增强自我法律意识,说明经济合同的履行的前提是我们要学会依靠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提高合同管理水平起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合同管理在手段务必是全面、系统、动态三合一的。要重视签约前后的管理,即合同从一开始签订生效到合同失效为止。凡是牵涉到合同条款内容的不同部门都要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一起来管理。同时还要注重签约后履约的整个过程的发展变化。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每时每刻掌握不利于自身的情况变化,并能第一时间对合同进行更改、变动、补充或中止,甚至终止。这将对健全完善合同法起到极大的作用。
合同管理是商品在经济交换过程中的法律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中法律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合同管理既能确保国民经济顺利进行又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合同管理还是微观管理的一种,因为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个经济合同都是由义务和权利组成的,并且都是履行相应义务才有相应的权利的。在合同签约生效后,也就是双方开始互相服务的过程。这样的程序严谨而不可掉以轻心,同时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合同法的普及。
四、小结
通过对某水电厂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浅析发现,在合同签约到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假如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没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会不可避免发生合同纠纷。由此可见,合同及合同管理对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都至关重要,两者密不可分。所以,企业务必要提高水电厂合同管理水平,完善合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01-110.
[2]李永军.合同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78-187.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应用
煤矿资源的开采作为一项技术性的运用手段,与安全管理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当前煤矿企业中点面广,规模小、生产粗放等多种方式存在,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从安全监管的角度出发,思考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技术应用,成为了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
1 简述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重要性
1.1 企业竞争的推动力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安全管理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尤其是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更要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只有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工作特点,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的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1.2 减少安全事故的需要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既可以加强抢修技术的提升,对现场维修的各种综合要素进行全面的衡量,同时全面加强抢修作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技能培训,形成警钟长鸣的形式,从规范化的管理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细节处掌握好煤矿开采现场安全管理办法,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规范各项抢修措施,养成更好的安全管理习惯。
2 概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2.1 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晰
复杂的多部门管理体制时常出现“政出多门,相互冲突”的现象,企业无所适从,应付性增强,不能从资源利用和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去宏观规划和制订发展战略。另外各管理机构的职责划分比较混乱,各部门职能重叠和责任推托现象同时并存,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之处,同一职能不同法律规定由不同部门来履行的情况很多,由此导致的各部门职责混乱,特别是那些边缘化的职责就更为严重。
2.2 安全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际上属于综合性管理机构,既有煤矿安全监察职能,还有煤炭行业管理职能。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既是煤炭行业的规划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煤矿安全的监管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专业性不强,难以保证安全监察的公正性。实际上,从我国现行的煤炭安全监管框架看,我国并没有一个实际意义上独立和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为解决我国煤矿安全问题,借鉴西方安全监管体制的经验,建立一个独立、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是迫切需要的。
3 探讨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监理制在煤矿安全监管中的运用
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中,要强化监理管理的综合作用,尤其是细化煤矿工程以及采煤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积极宣传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强化安全责任制的构建模式,围绕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将煤矿企业的安全责任事故与领导的管理直接联系,形成安全运营的整体管理模式,强化对煤矿工程的长期监管,对于施工承包、监理服务、合同管理都有详实的管理方式,更好的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能力,改善煤矿企业的内外运营环境。
3.2 严格落实各种隐患的整改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在形成常规化的检查制度上,要强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责令重点单位及时纠正,落实对各项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坚持隐患不发现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重点单位要制定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或隐情不报者追究责任,并予以罚款。隐患整改制订“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表”,记录火灾隐患检查人员、部位、内容、处理情况,明确隐患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签字。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或不能及时整改的,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具体的方案,并落实防患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3.3 提升技术促进安全管理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是关键。安全技术的提升是改善企业安全现状、强化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智利被困矿工的成功获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建立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国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因此,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从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运用的融合,实现整体安全的有效模式。
4 结语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体制是保障。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从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和完善体制出发,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筑牢煤矿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素冬,于秀琴.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深层次问题及解决思路[J].煤炭经济研究,2009(02).
[2]胡文国,吴栋,李乐夫.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06).
[3]刘永亮,贺阿红,赵鹏飞.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8(09).
[4]胡文国,刘凌云.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