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族问题研究

民族问题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3 17:12: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族问题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族问题研究

第1篇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源自于民间的生产、狩猎、娱乐等活动,并根据时代进程不断演变,在民间流传开来,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有977种,其中汉族项目301种,其他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676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主张以“仁爱”为思想核心,强调运动以修养身心为主,对体育运动竞技性并不十分注重,民族传统体育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道德、宗教、习俗等社会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类型,拥有其他项目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殊价值

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变历程,是一个动态平衡发展的过程,它顺应了复杂的时代变化规律,不断吸收和总结历时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复杂的历史洪流中得以保留。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与传播,对宣扬各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各民族间交流、增进各民族团结有着重大意义。并且从传统体育文化中能反映相应体育活动的起源形态和依据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所做出的相应改变。加强对体育文化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回顾历史,同时对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也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是一笔特殊的无形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个民族在其特定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民族差异文化,在体育活动形式中能够展现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强调和谐而多样,在基调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性。这与西方奥林匹克文化的强势与竞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天,奥林匹克文化已经走向全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文化应该平等交流,相互间取长补短、尊重文化个性和多元化,这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策略

1.坚守自身价值准则

如今,我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急需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的浪潮中。但是,在融入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时时警醒保持住自己的标准,不能急功近利,万不可图一时之方便而将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西方体育文化的轨道中,更不能在融入中迷失自己的民族精神。我们要在坚守自身价值标准的前提下寻求发展之路、创新之路。要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来,使我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深厚民族精神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理解、所接受。

2.注重可持续发展

第2篇

1内部因素民族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它具有健身性、娱乐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反映我国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民族体育却只在民族运动会期间得到大力宣传,运动会过后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它的发展。研究中发现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民族体育活动只有在闲时举行。即在农闲时和节假日候举行,供大家娱乐交流和祭祀活动等,没有形成具体的民族文化氛围,它的价值没有得到整合和利用。(2)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一个地区虽有不同的民族体育项目,但是由于受场地,设施的影响,往往只能开展几种活动,只有较大型的活动时才能聚集不同民族的人们聚在一起,活动的主题和精神没有得到弘扬,没有形成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自觉。(3)缺少专门的民族体育传承人才。民族体育活动基本上是大家自发组织的在闲时或节假日举行的庆祝和娱乐活动,缺少专业的组织人才和教学人员,大都靠先人的经验和记忆传承下来,缺少了原本的核心文化精神,使得民族体育文化得不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

2外部因素中国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不断洗礼中,形成了具有“以和为贵,注重礼节”的儒家思想内涵。在民族体育活动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注重团结,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一种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在发展中遵循了我国“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一度得到国人的推崇。文化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样遵循自己的规律,但是并不代表不受外界文化的影响。首先在20世纪初,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的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和经济一样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奥林匹克下的竞技体育宗旨提倡“更高、更强、更快,”的口号,主张冲破极限,不断挑战自我。这颠覆了我国注重团结意识,注重娱乐性质的民族体育文化,使得我国民族体育活动受到了“冷落”,失去了主要的参与对象。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的关注竞技体育比赛,参与竞技体育活动。这种文化的冲击对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是致命的,它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次,经济的发展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城镇化速度加快,一方面经济发展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设施,更有利于各种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城镇化加剧,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更多的农村青壮年更愿意离开家乡,到城市务工,让民族体育的主要活动组织者和传承人才逐渐消失。民族体育活动正慢慢濒临失传,民族体育文化即将失去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结论与建议

第3篇

关键词:组织化;引导;自组织;专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2007803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组织是通向政治权力之路,也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因而也就是政治自由的前提”。[1]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农民,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高达70%,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个部门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没有任何组织直接代表农民参与政策制订、替农民说话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民这一最大的社会群体始终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权,也缺乏强大的社会声音。目前,农民的低组织化水平已经影响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贫困地区的农民组织化建设已非常迫切。

一、贫困地区农民组织化建设的必要性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组织化建设相对滞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影响力更小,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已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组织依托的个体,他们既没有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如家族)可以利用,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治团体,因而无论是通过市场还是通过国家的路径都是堵塞的。因此,使农民成为最为脆弱的社会集团”。[2]因此,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必须回应核心问题,即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问题,改善其弱势地位,提高其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社会行动的能力和利益表达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贫困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征地补偿引起的矛盾、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基层政府执行政策的偏差,以及部分党员干部腐败、乡村黑恶势力抬头等多种因素的干扰,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矛盾呈现激化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矛盾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矛盾将会升级甚至引发更大。因此,必须建立以农民组织为依托的社会对话机制,使双方在对话、交流中相互理解,从而保持社会稳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组织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农民在阶层博弈中的地位,从而实现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和谐,使贫困地区的农村更加和谐和进步。

贫困地区由于受交通、信息、技术及服务体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下,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市场销售不畅,农民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自我服务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农民组织,可以及时掌握生产技术和市场动态,组织和指导广大农民生产适销对路、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品种,形成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效应,实现农民和市场的顺利对接。

二、贫困地区农民组织化现状及相关制约因素分析

(一)贫困地区农民组织化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农民自组织应该是独立于国家政府的社会中的组织。在成员主体、加入方式、法律地位、组织目标、活动方式和控制手段上都有其规定性。而中国目前贫困地区的农民组织多数为“民办官助”。这种经济合作组织大多与地方党政,村委融为一体,它既有经济功能,又有政治功能。在大多数农民的心目中,这样的组织与其说是合作经济组织,还不如称其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机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混合体。这是因为,目前中国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错,也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部门之间的制约造成的,单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许多困难。

我国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从广西与浙江两省对比来看,2004年底,广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67个,其中注册成为社会法人的1500个,尚不到全国的0.1%,而规模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仅有381个。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也差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同期为会员增收384元,而全国水平为500元。

同时,组织合作不够规范,组织与会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没有明确的约束,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基本处于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松散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低。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提供加工、储运等配套服务能力较弱,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尚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升级发展要求。

从宏观环境看,中国目前有关合作社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贫困地区由于受经济文化因素影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处在初步发育阶段,整体实力不强,人员素质也不高,管理缺乏经验,发展还比较脆弱,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制约我国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1.农民自身的制约因素

贫困地区农民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的帮扶较多,而自身发展意识薄弱,等、靠、要的思想极为严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的资金与政府帮助上。同时对自身能力也缺乏信任。而对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设施、提供的各项服务又缺乏爱护意识,由于自己没有做任何付出,即便是出问题了,也会由政府来管。这种普遍存在于贫困地区思想严重影响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同时也是贫困地区政府创立的农民合作组织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而且,农民一般不善于把眼光放在一项长远的计划上,他们更关注他们近期可以得到的利益上,这也是制约农民合作社发展一项严重因素。因为每个农业项目,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一般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见到效益,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普遍热情不高,即使在参与村民自治时亦如此。这就使现在的自组织观念难以在农民心中树立起来。

2.贫困地区本身的制约因素

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等地区。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表多为石山,地表水渗透严重;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不适合第一产业农业的耕作;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大多数地区除自然条件外,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相当多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类不适合生存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客观上限制了农民自组织的发展。

同时,贫困地区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我国最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以上,但铁路里程还不到全国的1/4。云南每平方公里只有铁路4.5米,公路170米。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很多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这对农民组织化建设和农业发展是个严峻的考验。

3.国家政策层面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与各级政府部门衍生出十分复杂的关系。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基本上都是在政府部门的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其中相当多的政府部门还存在着对政府角色定位不适当的问题。政府做事往往虎头蛇尾,组建起来就无暇顾及,使其自生自灭。或者政府决策太多,领导过分追求政绩。农民加入、退出也没有遵循自愿的原则,农民对组织活动缺乏积极性,处于松散状态,难以发挥作用。

并且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还使用竹竿、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进行劳动、耕作,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刀耕火种”的古老生产方式。地方财政紧张,没有多余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民组织发展也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三、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组织水平的路径探索

(一)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目前贫困地区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是最高的,他们希望有政府的倡导,所以政府在自组织前期工作中应扮演重要角色。并且由于是贫困地区,各方面发展薄弱,政府更应该对农民自组织能力建设给予更多的资金与政策帮扶。

1.政府应重视贫困人口的自组织能力建设。政府应转变角色从主导者,决策者变为农民自组织的积极倡导者,资金政策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监督者。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相信农民、赋权给农民。政府应该逐渐从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退出来,把决定权利交给农民,变主导型与服务型政府,给自组织不断的“能量”供给,并适时监督,注重贫困地区农民自身能力的提高。政府可通过树立典型做好宣传工作。借助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树立农民自组织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农民能力的提高不是难事。

2.规范农民自组织相关规定

地方政府应该适时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组织规则。最新颁布的《农民合作组织法》,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使农民合作组织有法可依,但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因为一部法律可能很难考虑到所有地区的特点,而在法律条文里应有相关因地制宜的规定。如上级制定规则的人往往源自本地区特点,而该规定并不适合某地区的发展要求。这样就需要有一些灵活机动的处理办法,避免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浪费。

3.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农民自组织的发展

贫困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资金不足,而对于初创阶段的农民自组织资金运转尤其困难。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必要的优惠政策。如,在利率管理上,规定农业贷款利率不上浮或少上浮;在资金上,对发放支农贷款资金不足的金融机构应给予扶持;对农民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生产的贷款利息免征营业税;这样可以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农民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而组织是否有效,取决于组织是否具有实现组织最大化目标所需的技术、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组织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作为贫困地区农民自组织能力建设主体的农民,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对农民组织的心理阴影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文化水平不高,区域性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少的农民来讲,对重提合作社是何意图不是很了解、对合作制的知识方面也比较缺乏,同时对自身能力又没有信心。作为现代农民首先应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多途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树立自信心。通过一些材料的学习,了解合作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2.彻底改变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

贫苦地区农民一定要从观念上认识到贫困社区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要依靠自身力量,外部力量只是援助者,不是依靠者,也不是最终受益者。同时也应认识到,只有大家自己发动起来,才会受到外来力量的越来越大的关注,因而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相反,如果只把希望寄托在外部援助上,那么所得到的帮助将越来越少。

3.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贫困地区农民的一大特点是:科学知识匾乏。农民应立足长远,农民应采取多种途径,增加村民与农村能手之间、村里与外界科研机构的沟通,积极寻找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积极尝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摸索经验,信息掌握农业专业知识以及合作组织知识。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多元化特征;甘肃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州和张家川县,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州和天祝县,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州,裕固、蒙古、哈萨克族分别分布在河西走廊的肃南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在很长的社会发展中,甘肃地区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技、娱乐与健身活动项目。这些体育项目来源于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融入到各民族群众的生活里,不仅成为了民族地区群众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体育方面的重要体现。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多种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形成的。基于文化视角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好地推动其发展。

1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甘肃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2014年,甘肃省少数民族人口达到241.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世居甘肃的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萨克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文化背景下,他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的民族传统体育及文化归类见(表1所示)。

1.1伊斯兰教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临夏州和张家川县是甘肃主要的回族聚居区,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是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经商活动。受伊斯兰教文化和农商文化的影响,回族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膜拜健身、赛走骡、打杈样、回族下方、打柳球、打抛、打梭儿、打石头、踢毛毽、打砖、掷子、滑冰车、回族摔跤、惯牛、弹腿、七势、十八肘、八门拳等项目充分表现出回族传统体育刚柔相济的内涵。受伊斯兰文化和农耕经济文化的影响,东乡族的打尕达、三连石击、皮筏竞渡,保安族的夺腰刀、抱腰拔腰、甩抛尕、马上扯旗,以及撒拉族的打缸、赛瓦、打蚂蚱、骑马劈刀、骑木划水等民族传统体育日益发展。阿克塞自治县的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从事草原畜牧业兼林副业经济活动,草原骑射、马上技艺、躺倒拔河成为他们的重要传统体育项目。

1.2藏传佛教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藏传佛教不仅成为甘南州、天祝县的藏族、肃北县的蒙古族、肃南县的裕固族和天祝县等地的土族等大多数群众的普遍信仰,而且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甘南高原、祁连山东段等地,香则合、跑纸马、罗罗舞、万人拔河、锅庄舞、赛牦牛、藏族赛马、骑射、角力、骑马点火枪、藏跤、藏棋、日则合、举皮袋、打炮石、果儿考儿、吉韧、俄尔多、打牛角、朵架、对歌等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充分体现出藏传佛教文化较为强烈的归同感。肃北自治县的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马、马术、蒙古族摔跤、射箭、蒙古族象棋、击石球、布木格、打唠唠球、踢牛嘎拉哈、蒙语说唱等,凝聚着草原游牧文化感情。祁连山麓的肃南裕固族从事半牧半农的经济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多与藏传佛教信仰有关,射箭、祭鄂博、赛马、赛骆驼、浩尔畏、拉爬牛、男女摔跤、顶杠子等传统体育活动得到不断发展。天祝等地的土族传统体育以轮子秋、腰带拔河、拉棍、打响鞭、拔腰、武术、射箭、赶猪、打岗为主,反映了土族群众融农牧业生产、娱乐、人际关系为一体的社会生活。

2甘肃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特征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历史上由于生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心理素质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种体育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它不断改变存在的具体的样式,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特征。

2.1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文化多元

从现有资料来看,甘肃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五个宗教。甘肃少数民族当中有全民信仰某一宗教的,如回族、东乡族等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等信仰藏传佛教。甘肃多宗教长期共处,特别是围绕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形成不同宗教文化群体,产生出宗教文化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与宗教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二者产生了相互渗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1)祭神隐含着民族体育成分;(2)特定宗教观念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活动。除了不同宗教文化以外,甘肃少数民族在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衣、食、住、行等方面创造出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也常常通过民族文化顽强地表现出来,体育文化也表现为多样性的特点。根据民族演进过•94•程,我们可以将甘肃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分为藏族体育文化、回族体育文化、蒙古族体育文化、哈萨克族体育文化、裕固族体育文化、东乡族体育文化等。此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诸如“风骨、气势、豪放、灵性、意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气、理、心、性、意、言、道”等等,强烈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渗透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推动着甘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2.2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性较为复杂

民族性是对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最高层次的概括。甘肃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多族群活动的地区。先秦时期主要是戎,秦汉时期主要有匈奴、羌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陇东地区有匈奴、鲜卑、羌、氐、羯、乌桓等族的足迹,隋唐时期主要有突厥、党项和吐蕃族。经过民族分化、融合,逐步形成了“世居”甘肃的十多个少数民族。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从特定的地域中产生出来,自然地形成了人种和族别,类聚于一定时空条件,并蕴涵着不同民族文化特征的精神形态。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变化,由不同的地域环境、历史因素、所形成,已经成为生理、心理、形态等特殊标志。比如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蒙古族、哈萨克等民族平日里体育活动大多离不开草原与马,培育了赛马、骑射等许多项目。而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商品交换活动,在生产生活环境中产生了膜拜健身、击石、花儿等传统体育项目。这种不同地域内的生产生活赋予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色彩,它们既受到更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又保持着民族相对的独立性,在民族内部不断传承。

2.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样

受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多种经济文化的影响,甘肃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态,主要有:(1)娱乐嬉戏类项目。该类项目是为满足民族群众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也表现为多样的民俗活动。如以民族棋艺为代表的智能类项目满足了人们挖掘自己潜能的渴望,采用各种器具踢打各种目标的踢打类项目展现出人们休闲的一种生活方式,源于长期与动物打交道产生的投掷类项目是狩猎生产的再现,以铜、铁、石等器具为媒介的托举类项目是一种身体表征与精神运动的展现。(2)竞技能力类项目。该类项目包含了竞赛体能、技能技巧、竞技心理等诸多体育文化元素,实现了人才选拔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一般分为体能类、竞速类、命中类、制胜类、角力类、技艺类。(3)节庆习俗类。该类项目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括动,透视出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全部文化活动的内涵。如宗教祭祀、新春伊始、婚恋郊游、农事生产类和节日狂欢类等体育活动,使得民族古老文化得以重现,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2.4民族传统体育体现出地域环境差异

甘肃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与发展中,逐步体现出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地域环境方面的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甘肃民族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及其交汇处,地域辽阔、山河壮丽,高原、沙漠、丘陵、戈壁、山地、平原、河谷、绿洲、盆地等地貌各显异态,草原射骑、赛马叼羊、山地竞走等民族体育项目,无不打下不同地理环境的烙印。(2)社会经济环境差异较大。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甘肃少数民族形成了与其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藏族的跑纸马、锅庄舞、赛牦牛、藏跤,蒙古族的赛马、马术、摔跤、射箭,体现了以畜牧业为主的社会经济方式。以临夏州为代表回族,赛走骡、打砖、掷子、滑冰车、八门拳等传统体育活动,更多地体现了农商经济环境差异。

3推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甘肃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措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甘肃民族体育发展较慢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把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特点,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发展。

3.1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传统体育持续发展

持续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可以提高民族威望,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进各民族交往,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民族优秀文化是传统体育的本质,为此,我们要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入手。(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传承如下优秀文化:注重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践履,强调刚健有为、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2)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要弘扬宗教文化。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思想意识外化为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结果,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各少数民族从事的畜牧业、农业、商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各民族自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应该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如东乡族的夺鞭杆的游戏,把柔韧性、协调性和对抗的激烈性融为一体,逐步演变成人们之间、村落之间比试智慧和力量的运动项目,激发了该民族的团结情感。

3.2依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民族体育旅游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经济发展能够产生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脱离自我封闭的经济体系,冲破牧业经济、农耕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的束缚,与区域外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比以往更加频繁。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它以经济活动方式为基础,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推动民族地区民族服饰、建设、民族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施,激活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兴起;发展民族体育用品市场,传播特色商品信息、扩大生产发展和商业需求。特别是,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历史、民族、宗教、人文等要素较多,形成了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我们应重点依托这些资源,积极发展民族体育旅游:(1)开展宗教寺庙文化旅游。除寺院建筑群外,寺院的宗教活动无不适视着民族体育的内涵。临夏的清真寺、甘南的拉卜楞寺、天祝的天堂寺等,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民族文化的浓缩点,是发展宗教文化旅游的集中地。(2)开展喜庆时节类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甘肃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庆典活动,透视出古老而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如蒙古族的“那达幕”,藏族的“晒佛节”,土、东乡、保安、撒拉族的“花儿会”等等,届时举行一系列的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旅游活动。(3)发展草原观光类民族体育旅游。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以草原为民族体育活动地,是开展赛马、马上技艺、赛耗牛、叼羊、姑娘追等草原观光为主的民族体育旅游的最好场所。(4)开展黄河风情类旅游。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经过甘南、临夏,沿线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赛马、牛(羊)皮筏竞渡、游渡黄河、人牛泅渡等民族体育项目,日益成为人们体验黄河风情和民族体育情怀的旅游目的地。

3.3提升群众综合素质,大力弘扬民族体育精神

民族体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而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民族体育精神是通过体育运动形成并为群众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着民族智慧与进取意识,在实践中主要包含着公平竞争、合作精神和运动员风范。体育精神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无疑,更快、更高、更强、竞争、合作、公正、平等、团结等体育精神是民族体育发展的原动力,在规范人们行为、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甘肃民族地区劳动者综合素质较差的现实,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以下素质:(1)增强竞争意识。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竞技的方式来达到选拔优秀者,同时也通过竞争来提高整个群体的素质。竞争过程中的成功体验能增强民族群众自尊心,激发了人们努力向上,积极进取,这正是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2)培养合作精神。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集体项目是培养和发展社会成员中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体育活动中有许多项目需要同伴之间的协作配合。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有助于提高群体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民族群众的团结协作精神。(3)培育创新意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培育创新和开拓能力上具有独特之处。许多项目的技术、战术从制定到执行都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创新开拓是灵魂,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弘扬民族体育精神对培养民族群众的创新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3.4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加强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要有群众基础,需要群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甘肃民族地区各级中小学校是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应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项体育教育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其代代相传。学校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群众参与项目的情况,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开展教学的责任,同时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综合研究。政府应大力扶持学校编写和使用体现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教材,形成传统体育统一的运动方式、训练手段和比赛规则等,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参考文献:

[1]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郝苏民.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3]尕藏才旦,格桑木.青藏高原游牧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芦平生,熊振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5]芦平生.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10~13.

第5篇

【关键词】 新疆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状况不断改善,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一、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新疆1978―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变动趋势

1978年―2013年,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绝对数有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值也一直呈扩大趋势。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角度来看,1978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19元,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19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的2.68倍。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296元和1987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的2.72倍。

2、新疆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较

从表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角度来看,新疆和全国的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总体来看,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绝对差额一直低于全国水平。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起起落落的过程:在改革初期城乡收入差距迅速缩小,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扩大过程,直至2013年,这种扩大势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

二、城乡收入比和城乡收入差值的描述及特点

1、新疆城乡收入分配绝对差的变动

1978―1984年新疆城乡收入增长的幅度比较小;1990年到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也达到3026元;1996―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在1996―1997年增加缓慢,之后迅速增加至2001年的4505元。2001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继续增加,2009年底达到了8375元,大约是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多。2005―2009年,新疆城乡收入的增长率大致相等了,但是城乡收入绝对差一直在增加。2010―2013年新疆城乡收入绝对差继续上升,尤其是2010年的差距值从四位数增加到2011年的五位数,再次证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增加趋势。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城乡收入分配差值会继续扩大。

2、新疆城乡收入比的变动

1978―1985年新疆城乡收入比从2.68下降到1.79,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从1990年开始新疆城乡收入比迅速持续的攀升,从1990年的1.92到达了历史上最高点1995年的3.66。1996―2001年,新疆城乡收入比一直处于高位震荡。2002―2009年,新疆城乡收入比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一直保持在3.2―3.5之间。2010―2013年,城乡收入比出现下降趋势,1993年开始出现是3.0以上的收入比率到2010出现2.94并继续下降到2013年的2.72。新疆城乡收入比来看“新疆城乡收入比在一段时间内会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长远的变动情况取决于政策导向和其他一些因素”。1992年以后,新疆城乡收入比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快速攀升。

3、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点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城乡差距不断减小。1978―1984年新疆城乡收入比从2.68下降到1.79,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城乡收入差值从1978年的200元上升至1984年286元,增长的幅度比新疆收入分配差距研究较小。第二阶段,1985―1998年,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迅速拉大。自从1990年开始新疆城乡收入比持续地攀升,1990年的1.92上升到1995年的3.66,形成历史上的最高点。这一段时间最明显的特征是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国家政策向城镇倾斜,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是农村收入只是小幅的增长,由此使得城乡收入比上升。第三阶段,1999―2013年,城乡收入差距平稳下降。2002年以后,新疆城乡收入比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直到2009年保持在3.2―3.5之间,从2010城乡收入比进入新的阶段,2010―2013年收入比从2.94逐渐下降到2.72。这阶段,国家开始重视农业与农村工作,并出台相关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和措施,并且免除农业税,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

三、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新疆全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了各地区不平衡的现状。受资源、交通等条件的影响,北疆及东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快于南疆。根据新疆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新疆各地区人均GDP排名中,南疆五地州除了巴州排在第三位以外其它洲都在靠后。从城镇家庭的调查资料来看,2013年新疆全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9553元,南疆除了巴州和阿克苏地区外,其余地州均低于全区水平。从农村调查资料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3857元。新疆与全国以及新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二元结构是造成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源

根据二元经济理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与二元经济结构有着显著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越明显,收入差距越大。新疆属于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结构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二元经济结构是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基础性原因。同时,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破除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手段之一。

3、政策因素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施行的优先发展工业的重工轻农的歧视性政策(注:重工轻农的政策并不是新疆特有的,全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但是本文将研究的范围仅限定在新疆。),并且这种政策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食品和劳动力,政府却把有限的资源以补贴的形式投资于城市市民,使发展中国家出现极度不平衡增长,导致城乡之间在消费、工资和生产力水平上的分化,导致少数繁荣的城市与广大贫困的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

4、人力资本的影响

人力资本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新疆人均的受教育程度的变动来看,新疆城镇与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都在逐步提高,但是农村人力资本提高的速很慢。正是由于新疆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存量差距迅速扩大从而导致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反过来,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迅速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又会导致新疆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扩大。正是这个机制对新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变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缩小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1、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均衡城乡收入分配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新疆,城镇聚集着大部分的资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由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倾斜。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均衡城乡收入分配必须做到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从城镇和乡村的三方面出发: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完善农村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2、统筹兼顾,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发展差异。新疆与全国其它省相比,区域间发展差距相对较小,但南、北疆各地州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不可忽视。缩小新疆城乡收入差距的前提是缩小新疆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根本途径是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新疆城乡发展,必须把农村发展纳入到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3、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加快农村教育发展,这是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因此,应从免收农村学生学杂费继续向免费义务教育发展,以尽快和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要大规模、长期稳定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各级政府应将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同时,加快建立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进一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只有建立起普及与专业、短期与长期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投入多元化的培训体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才有可能逐步落实到实处。

第6篇

一、旋律上的民族化

中西音乐在表现上的主要区别是立体与线性的区别,西方音乐是立体的、多声的音乐思维,我国的音乐是线性的、单一的音乐思维,这与我们生活背后的文化结构是密不可分的。那么钢琴作为承载了西方音乐传统的器乐  ,并将其进行民族化研究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如果能够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利用钢琴的西方音乐思维充实我们的音乐形式,那么中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将会更加立体和丰满,同时中国音乐的意境和线性思维也为钢琴艺术增添了新的音乐要素。钢琴艺术自传入我国开始,我们的钢琴音乐研究者便开始寻求钢琴艺术的民族化探究,钢琴的改编曲是最常用的民族化的手段,一般选用广为流传的民族传统曲目,在改编上要注重钢琴的演奏特点与我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契合。如黎英海的《夕阳箫鼓》改编于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的同名古筝改编,塑造了具有典型中国音乐风格的意境画面,全曲仿佛是对一幅妙笔恒生、色彩轻柔、淡雅清新的山水长卷的描述,让人置身于美景之中,流连忘返。全曲被分为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标题分别是: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钢琴改编基本保留了原曲目的意境,保留了作品内在的意境之美,将一幅俊美的中国画卷呈现于人们面前。钢琴作品的旋律吸收了传统音乐的织体手法和和声结构,实现了钢琴作品的民族化,而目前我国的钢琴作品也多数是根据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创编的,为钢琴作品的民族化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而事实上我们要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深入的剖析,熟悉和掌握传统音乐的旋律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创作和演奏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

二、艺术审美上的民族化追求

我们的钢琴作品多数以民族音乐作品改编为主,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色彩和韵味充满了整部作品,体现了我国的传统审美追求。钢琴作品的审美追求离不开大众的审美诉求,没有群众的欣赏、理解和情感共鸣,那样的钢琴作品不能够称之为优秀的钢琴作品,钢琴艺术要表达人们的审美诉求,中华民族的音乐在几千年历史的沉淀下表现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因此钢琴作品的创作要贴近群众,要植根于民族文化。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恰巧具有了这一重要特征,为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资源。如比较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取材于我国的民族歌曲《黄河》表达了当时环境下人们的思想状况,黄河滋养了华夏儿女,哺育了炎黄子孙,只有身处华夏大地才能够最深刻地感悟国土沦陷的悲愤与绝望,只有站在中国大地上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炎黄子孙的悲怒与保护祖国母亲的强烈情感。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中采用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与此同时又在曲式结构上融入了船夫号子等我国民间传统的音乐元素,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听众,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样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三、中西合璧中的主体价值取向民族化

钢琴艺术起源于西方,具有西方文化不可磨灭的印记,西方音乐的理性结构和思维也为钢琴艺术的中国化提供更加宽泛的语境和发展空间,西方钢琴作品的传统曲式注重曲目的严谨与结构的精准,具有强烈的理性思维,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稳步有序的开展音乐结构,而我国音乐艺术一直注重一种境界的追求和混沌的状态,将人心与宇宙合二为一,时空的感性以整体的追求为主,形成了“模糊性”的传统音乐思维特征。这样钢琴作品的民族化便要在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思维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重点,贯通中西又要不失去我国民族音乐的神韵。如在和声的运用上,为了适应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我国的钢琴改编曲多以我国音乐的调式风格特质作为和声风格的使用依据,在这一基础之上改造西方传统和声手法,突出和弦的复杂结构和中国民族色彩的和声风格,弱化了西方和声特点,在和声方面实现了钢琴作品的民族化。另一方面,中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在保持了民族韵味的同时要发挥其原有的艺术功能,也就是西方音乐通过钢琴来表达的精准  与理性,通过这种理性思维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我们的特征和审美要求,也就是说在中西合璧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民族特色的主体价值不丢失,并充分利用西方钢琴艺术思维的优点,如果在钢琴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在每一个细节方面都进行仔细的推敲和尝试,那么我们便会创作出极具民族特征的钢琴作品,使钢琴作品得到更好的升华,而这样的作品贴近我们的生活才能够被更多的观众所认可,也更加有利于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钢琴是舶来乐器,是西方乐器中能够精准刻画情感和艺术表达的器乐之一,这恰恰为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提供了互补的资源,它给我国的音乐带来了立体结构,使传统曲调有了丰富的艺术空间,带动了旋律的立体感,扩展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横向空间,使其向四面发展,形成了萦绕于耳的立体之音,同时中西方音乐的结合为我国的音乐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音乐形式,但是我们仍然要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基础上保持钢琴作品的民族特性不能丢失,同时也不能牢牢抱住传统不放开,阻碍了现代作曲手法的传入,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度,以我们的群众审美为基础,促进传统音乐审美的多角度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名族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然而随着历史的沿革,区域的划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进而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纵然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改善西部少数名族地区教育,但西部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仍为突出,影响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分析其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是重要且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问题;解决方案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省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8省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突出落后,因此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尤为重要。不仅是为西部的振兴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对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一师多教的情况普遍,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少数名族地区教师年龄结构的状况是:中年教师过少,青年教师过多。教师年龄结构状况比例不均衡,对少数名族教育问题的发展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如:青年教师难免经验不足:教师队伍科研能力不强等。对于教育问题来说,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都来自于老师,因此师资在教育问题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少数名族地区往往经济发展缓慢,物质条件落后等因素导致没有教师愿意长期驻留教学。即便有各种各样的支教活动,但是由于支教人群的流动性太大,很难真正地改善该地区的教育问题。

(二)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大部分边远地区的校园校舍极其简陋,甚至危房重重,用于学生锻炼身体的器材屈指可数甚至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普及率低。许多长距离步行到校的学生来到学校,与之共处的不是令人期待的明亮的教室,干净的桌椅而是四面漏风的土墙,破旧不堪的书桌,这样的环境很难让所有学生在教室里都能安心地学习。

(三)教学质量存在入学率低、升学率更低、巩固率低、辍学率高地普片现象。2002年底,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7.43%和54.7%,远远低于全国98.6%和90%的全国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不到60中八个省区中有7个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盲人数不断增加。2002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77%,每年有500多万学生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便辍学了,80%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是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

二、 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目的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国家,为力求我国缩小贫富差距,谋求均衡发展,取得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为了政府少数民族地区可是绞尽脑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少数民族聚居地一般是比较偏远的地方,无论硬件设施和软件部署都赶不上大中城市,并且许多人没接受过教育,导致少数民族的人民素质普遍低下,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生活水平与人口素质。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少数名族的人口素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扫除文盲,才能领引少数民族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十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但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仍然存在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采取合并学校、优化师资队伍、实行全体寄宿制、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等措施,积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地区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研究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力求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的人民素质。

三、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解决方案

(一)增加师源投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一个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一个地区的师资力量的大小则起着关键的作用。就目前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而且整体知识素质不够。因此,要加强教师进修学习和教育素质提高,发展成人教育要和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培训师资。学习内容可以是某一项技能操作环节,也可以是整项专业技术。

(二)加大教学设施资金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资,重点建设学校教学的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教育困难的根本也就是缺乏教育资金,国家在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资时,应该设立该项资金发放和实用监督机制,把教育资金真正发放到需要投资的学校手里,并监督学校把这笔专项资金全部用在建设学校教学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上,在组建专家评估小组在各学校进行校园建设达标评估。

(三)加大宣传,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古老观念,提高其注重教育意识,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教育的忽视问题,首先要提高当地政府注重教育的意识,建立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惩罚机制。要尽全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调查发现,国家设立的“普九办公室”并没有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很多居民根本不知道其存在。不过这也很有可能是为了迎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当地政府而做的表面文章或形式。国家和应该重视这些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一方面给政府官员强迫压力重视教育,让官员评优和升职和当地教育水平挂钩。优秀的单位可以加大拨放教育基金,当地官员可以得到各种精神或物质的奖励,另一方面加强对政府官员的教育意识培训。(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第8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养老保险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尽管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取得较大发展,但养老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与完善。长期以来,由于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不高,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在城乡社会转型过程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选取宁夏平罗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和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养老保险制度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未来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平罗县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现状及其探索

2011年10月,平罗县人民政府印发了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平罗县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平政发〔2011〕224号),正式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制度框架。平罗县将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减少了制度“并轨”与“整合”的环节,降低了转制成本,实现了所有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险方面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资金筹集。城乡居保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采取按年缴费的方式缴纳。个人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1 000元、1 500元、2 000元等12个档次,参保人员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居)集体应当对参保居民缴费给予补助,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政府补贴,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全额支付中央拨付的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对应12个缴费档次,自治区财政对应给予20元―105元的标准补贴,县财政对应给予10元―95元的标准补贴。特殊群体缴费补贴,对村干部、计划生育户和重度残疾、低保家庭等缴费困难人员,由政府给予一定缴费补贴。

领取条件和享受待遇。“年满60周岁、参加城乡居保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奖励性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试点工作启动时,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农村居民符合参保条件的配偶和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城镇居民的子女应按规定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可以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年满60周岁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补缴至满15年,补缴的养老保险费不享受政府补贴。”[1]

第二,制度运行情况。试点工作启动后进展顺利,当年参保率就达到了88%,2012年达到90%,2013年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2013年末,平罗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 644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金待遇的14 295人,每人每月发放基础养老金100元,其中:县财政补贴15元,全年共计补贴254万元,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全年总收入为3 644万元,其中:征收养老保险费1 43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 994万元,利息收入159万元,转移收入60万元。全年总支出为1 744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1 743.4万元,转移支出0.6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 900万元,累计结余9 218万元。

第三,试点工作特点。建立试点工作联动机制。从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为今后逐步提高标准留出空间;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既体现公平普惠,又体现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通过利益驱动和宣传动员来引导农民积极参保。

建立居民缴费激励机制。参保人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自主选择缴费。缴费档次有100元―1 000元、1 500元、2 000元等12个缴费档次,使得参保人选择空间增大,既适合低收入居民的承受能力,又满足高缴费愿望参保人员。财政对应12个缴费档次给予30元―120元、160元、200元补贴,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保的积极性,体现了政府对试点工作的支持。缴费15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达到领取养老金条件时,增发2元基础养老金。

建立特殊人群缴费补贴机制。对重度残疾、低保家庭等缴费困难人员,由自治区财政和县财政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给予全额或部分缴费补贴;对村干部,个人按照全区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缴费,自治区和县财政按照24%的比例给予补贴;对新农保制度实施前已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同时,任职3年至9年的每月增加基础养老金5元,任职10年至20年的10元,任职20年以上的15元;对城镇独生子女户、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两女户和“少生快富”户,在政府缴费补贴的基础上,每年再按全区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给予个人奖励缴费补贴。

建立养老金自然增长机制。参保者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者,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每年适度提高养老金标准。目前,居保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2012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调增到70元,2012年7月石嘴山市、平罗县政府又分别增加15元,基础养老金达到100元。对参保并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身故者,政府向其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支付12个月的丧葬补助费,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

二、平罗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养老金待遇计发标准低,影响参保积极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个普惠性的社会保障政策,对贫困人群是雪中送炭,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则觉得参保缴费时间长,而享受的待遇偏低,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影响居民参保积极性。特别是年轻人参保积极性不高,他们更加看重眼前利益,即使参保也倾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较低的费率、较短的投保年限进行投保,还有些年轻人持观望态度,想等到40岁以后再参加。

其二,部分规定不合理,违背试点工作初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一些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制度实施偏离预定目标。如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纳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来,关键在于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2]在激励机制设计方面,各级财政既补“入口”,又补“出口”,对于缴费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加发2元的基础养老金,一年才多得到24元,很显然激励作用不大。

其三,制度衔接不畅,造成个人账户资金转移困难。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我国建立起形式多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部分群体的养老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碎片化”的制度安排严重阻碍着制度间的相互衔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其他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3]平罗县规定,同一时期参保人员只能参加一项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转移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互转移时,以前参保的个人账户资金暂时封存,待国家出台统一政策后再行办理基金转移手续。

其四,基金增值措施单一,难以提升基金支付能力。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广泛展开,其积累的基金总量会急剧增加,平罗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2013年底已累计结余近9 000万元。如何利用现有基金滚存结余的运营来达到保值与增值的目的,以便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三、当前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策略

“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展优势,即可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吸取经验和教训”[4]。因此,我们要注重结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情,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带来发展,发展必然面临问题,解决好试点地区政策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利于解决当地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又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借鉴。基于以上思考,对平罗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消除制度衔接壁垒,促进城乡居民自由流动。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险法》的配套政策措施,消除特殊群体“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参保制度和退休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移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细化各项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与转换,实现制度之间的顺畅衔接,消除参保人员的顾虑,促进城乡居民自主选择,适应人口流动性,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二,调整养老金计发政策,建立待遇长期增长机制。完善养老金调整与物价上涨水平联动机制和养老金调整水平与参保缴费水平相一致机制,统筹设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调整机制,形成科学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切实做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探索基本养老保险断保、应保未保人员正常补缴机制,扩充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群,提高收入存量,缓解收不抵支现状;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使待遇水平逐步达到或接近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广覆盖性需要与农民自愿性矛盾的问题。

第三,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提高养老基金保障能力。要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参保缴费的扶持,在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形成政府、集体、个人和社会其他方面共同负担的大社保投入机制。为了让集体补助可以有章可循,国家应对集体补助的缴费比例进行规定,实现“集体补助”缴费比例固定化。同时要考虑改革税费征收办法的可行性,制定征收措施,通过立法的办法实行“费改税”。逐步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