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3 17:12: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国文学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阅读宗旨:提升西学素养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育并未制定统一的大纲,在英语文学阅读中则注重提升西学素养,通过英语文学素材的阅读了解相关的外国文化、外国思维等,在英语阅读的讲授上也往往使用全英教学。如据李良佑、刘犁在《外语教育往事谈》中提到,上海大同大学一年级英语文学阅读的书本有两本“均为美国出版,一本是很厚的英、美文选,一本是高级修辞学的教科书。每班有学生六七十人,每两日早晨早读英语文学篇章一次。”(李良佑、刘犁,1988)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英语文学阅读课程则更恰切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对英语文学阅读的重视与西学素养的旨归。如在注重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方面采用Read:BackoftheNatives教材,由林语堂先生全英文讲授;在英国文学史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Manly:EnglishProseandVerse教材,由张歆海先生全英文授课;在英文散文的教学中采用StandardEnglishProseFromFishertoworthy教材,由郁达夫先生全英文授课。这一时期英语文学阅读不仅是一本教材,而是分英语文学史、英文散学、英文阅读技巧等多本教材;不仅是一个老师授课,而是由多个老师授课,且采用全英文教学,在英语文学的阅读中感受异国的文化与异国的风情。1.2阅读要求:注重情景交融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育注重经典英语文献的品读、注重温习文法、注重会话尺牍、注重作文应用,在英语文学阅读中则尤为重视。在英语文学阅读的要求中提出注重情景交融,为营造英语阅读达至情景交融的环境,通常在例行会议、辩论会、演讲会、组织会等活动中与年刊、报刊、校报等刊物中都鼓励引用英语阅读中的素材,以频繁性的英语阅读材料的使用、回味,互动性的英语活动提升英语文学阅读的目的。在阅读的具体方式上则通过合作阅读、限时阅读、质疑作者、动词识别阅读、同伴指导、自选阅读等方式提升对英语文学阅读的理解与吸收。在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育中对英语文学阅读的重视得到最佳体现的即是在教会型大学,如民国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既注重英语文学阅读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还重视对西方文化的熏陶、英文经典的品读、英语阅读的相关技巧,如吴贻芳所著的《金女大四十年》中就提到定期举办英语话剧节、英语文学座谈会、英语阅读读书等活动。
2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学阅读重视的深层根源
民国时期英语开始作为一种工具引入大学教育,听、说、读、写、译作为英语的五项基本要求也即受到重视。阅读作为输入的来源,作为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径、作为扩大词汇量与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载体在英语教育的各项能力中尤为突出。探究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学阅读重视的深层根源,得出自主开放的办学定位、通才学达的教育理念、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围是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育英语文学阅读重视的深层根源。2.1自主开放的办学定位依据1912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令》,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普遍遵循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下形成的是自主开放的办学之风。具体在英语教育上即成立教授会,在英语学科的教授中选拔,大致以1/5的比例选拔,成立的教授会是该门学科的最高指导机构,该组织厘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师的晋升制、英语教学的课时安排、学生成绩的判定等。简言之,这一时期的办学并没有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统一的教学通令与章程,而是以自主开放、兼容并包的定位开展办学。英语文学阅读在自主开放的办学条件下能根据当时的社会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时间、课程要求等,民国时期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时期,而英语文学阅读是输入的重要来源,也在此背景下英语文学阅读可以自主的定位并得到重视。2.2通才学达的教育理念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理论以通才学达为宗旨,1932年的《九个月来教育部整理全国教育之说明》中即明确规定:“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所,其所研究之学科,必由基本而专门,作有系统之研究。”(教育部,1934)通才学达的教育理念也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得到了有效贯彻,如清华大学在大学英语教育的教育方针上则不仅仅是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是强调“中西兼重”之原则,以英语的学习了解西方文化,进而“整理国故”,以中西文化之博雅救国兴国。大学英语教育还结合各系学科的特点,将英语学习与相关学科如历史、中文、哲学等相结合,如在历史系则强调中外历史的并重、中文系则强调中外文学的接融、哲学系则强调东西方哲学的互补。北京大学则在1932年《国立北京大学学则》中明确规定国文系学生需要外文佳、外文系学生则需要国文佳,通德通才。通才学达的教育理念也在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散文家朱光潜的论述中可给解证。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梅贻琦,2001)通才学达的教育理念运用在英语教育中则需要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能力的相通,阅读在各项能力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也即受到了相当的重视。2.3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围“传统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中西为体、西学为用”等是这一时期各仁人志士为那一时期的中国的救亡图存开出的处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始开启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开端,而后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围不断推进。北京大学的校长则在大学教育层面推进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围,将西洋近代哲学、科学思想等陆续介绍到中国,从“传统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中西为体、西学为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推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学习。中西交融的文化下也彰显着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如1938年国立清华大学对英语科目作出的介绍为“英文也是6个学分,为第一年所必学。本科之主要目的,在培养学生之英文根底,使能通熟应用,首先注重温习文法及纠正发音,又就会话、默写、尺牍、作文诸端多多练习,俾使学生咸能以英文表达其思想,自然正确而无困难。”
3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学阅读重视的当代启示
当我们涉及到一些西方文学的时候可能会被其中浓郁的文学氛围所折服,对于他们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风格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特别是对于英美文学评论这一块儿来说。文学评论是直接与文学著作挂钩的,我们在阅读一些文学著作的时候就是在阅读他们的文学评论。一般来说,文学评论深藏在文学著作当中,文学著作的内容就是一种文学的见解,换句话说,文学著作就是文学评论的内容。
1.英美文学所具有的特点
1.1 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的历史悠久,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大繁荣了,自文艺复兴后,英国文学经过发展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英美文学得以快速的发展,并在不同时代掀起了一股股文学思潮。在每一股文学思潮的背后,都有一大批的文学追捧者和拥护者,当然每个时期也有批判主义思潮的出现。对于英国文学来说,这些思潮都不影响英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反而进一本文由收集整理步推进了其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些读者来说,英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也是许多学者争先学习模仿和研究的对象。英国文化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写实了,也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加注重实践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英国文学目前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化更加发展完全。
1.2 美国文学的特点
对于一个民族历史并不悠久的国家来说,美国文学的成长是短期的、多元集合的。美国是在二战后许多移民的迁入才逐渐的壮大发展的,对于美国来说,它的文化具有模仿他国的现象。不可否认,美国的移民政策为其争取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口,美国这个新生代国家因此汇集了不同种类、不同肤色和不同国度的人民。当然,随着这些不同地方的人来到这里,带来了他们各自地区的思想文化、民风习俗以及科学技术,其中许多不同的文化思想在这里得到大融合、大碰撞,并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
美国文学深受其它国家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繁荣的英国。在19世纪以前,美国由于自身特殊的国情,对于文化的接受都是从别的国家“移植”过来的。但是随着民族的融合,思想的交流和发展,在20世纪之后美国逐渐的形成了自身独立的文化,这个文化是建立在多民族融合的基础上的,这也是由美国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所决定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历的文化斗争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名族文化,即多种文化的汇合。
也正是由于美国文化的特色,使得美国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很快的壮大并对一些其它的国家造成“唯马首是瞻”的影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逆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全球化逐渐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现如今美国文学又逐渐的多元化起来,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所在。
2.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文化因素
2.1 语言文化的差异
文化认识决定了文学发展,文学发展又决定了文学评论的发展。对于文化差异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语言文化的差异。语言文化的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没有统一的约定俗称的语言,那么群体就不会形成,相对应的国家也就不会形成。虽然有些国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他们还是对这些语言都能理解和够运用的。拿印度来说,印度的语言就有许多种,常见的就有印地语和英语两种。通常情况下英语是作为官方语言进行运用的,而印地语则是人们平时使用的语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这两种语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们通常会根据场合来选择语言的运用,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在社交场合会习惯性的使用英语,而在与自己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候则会选用印地语比较多。
对于英美两国来说,他们一般都采用的是英语(美国北部有少数印第安人除外),但是即使是同样的英语也有不同之处。随着各自民族的发展变化,一些合成词和新生词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行成的特殊词汇的衍伸,导致了英语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特点,我们一般情况下会把这两种语言区分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对于这两种英语来说,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发音和词义时有发生,尽管他们本来是“本家”的,都是由原始的英语衍伸而来的。语言差异是造成英美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的发展。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文化也在不断地加速发展,从而出现繁荣。对于英国来说,因为其继承了许多古典文化的传承,加上其民族文化的庄重,反而减慢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随着英美文化出现的差异不断加深,英美文学评论的方式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摘要:文化一般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其对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作用于文学评论方面,促使文学评论也在文化差异的作用下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该文从英美文学的发展以及英美文学评论入手进行研究,探究了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为英美学评论研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文学评论;影响
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形成之初就已经产生,并且对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产生着相对广泛的影响。但是受到不同民族生活环境和地理差异的影响,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世界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当前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英美文学评论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文化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研究,就应该加强对英美文化差异的重视,基于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实施深入的探索,促使英美文学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1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发展与英美文学评论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英美文学评论是伴随着英美文学而出现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因此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研究应该借助英美文学对英美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审视和剖析,基于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学评论研究工作的深入性,保证能够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为英美文学的世界性传播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1.1英美文学的发展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经典文学作品是民族智慧的反映,因此英美文学作品也可以看做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英美文化在文学领域的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进行分析,英美文学不仅仅代表了英美两个国家语言的艺术性集合,同时也是对英美两国人民现实生活中艺术性的彰显,在世界中承担着宣传和传承英美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世界人民对英美文化进行认识和研究的重要渠道。而英语作为英美两个国家重要沟通和交流工具,一般应用于文学作品中,能够传达出作者甚至英美人的精神思想和情感内涵等。相较于英美文学的发展来说,由于英国建国时间相对较早,文学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以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阶段,并且在每一个不同的文学发展阶段中,英国文学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文学在当前世界元文化的刺激和影响下也向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前进,在新时期表现出新的发展特征。美国文学则受到美国移民性质和建国时间的影响,不仅发展时间相对较为短暂,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国文化的影响,多元化特征更为明显。到19世纪后,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的束缚开始走向独立,并且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能够与英国文学并驾齐驱,并统称为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美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战后出现了新旧文学之间的碰撞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相应的积极影响。
1.2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评论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相关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的实践活动,能够借助研究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加以揭示,并为英美文学创作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英美文学创作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参照依据。一般来说,英美文学评论将英美文学作品当作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可以按照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合理选择不同的评论形式,如小说评论、戏曲评论、诗歌评论以及散文评论等。在文学研究领域,开展英美文学评论工作主要是通过对相关英美文学作品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评鉴,以此为欣赏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英美文学的良好传播提供相应的支持。从一定意义上进行分析,英美文学评论与简单的英美文学作品分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虽然建立于基本的文学作品分析基础上,但是还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文学作品加以评鉴。具体来说,文学作品的分析工作将重点放置到对作品本身属性的研究方面,而英美文学评论的工作重点则为作品的外在表现、思想内涵以及艺术价值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系统的文学评论观点,为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英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特定的支持。
2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2.1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定的困惑,是对传统文化加以传承还是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其甚至一度成为英国文学评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表现出特定的发展趋势,受到当时文化发展环境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荒诞创造特征,宗教色彩也较为明显,在此阶段内,英国文学评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探寻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的方式,对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入到二十世纪后,英国文学评论在特定的环境中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文学评论专家们开始对传统的文学评论工作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对后世文学评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当今社会,英国文学评论的未来发展趋势愈加明显,表现出向着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的倾向,文学评论工作的内容也逐渐转变为对文学理论成就的研究和审视,进而希望能够为新文学理论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支持,促使新文学理论与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一定的增强。由此可见,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与英国特定的文化内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英国文化内涵的变化对英国文学评论的变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对美国文学评论进行研究,也应该重视美国文学以及美国文化内涵。美国建国时间相对较晚,并且具有一定的移民性质,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其文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应的美国当地土著文化和欧洲大陆文学特征,其中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最为明显。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文学逐渐将欧洲大陆文化、移民文化和印第安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开始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3]。同样,基于文学方面的影响,美国文学评论也必然会受到欧洲大陆文学评论,特别是英国文学评论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存在绝对性,在不同文化内涵的驱动下,美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特色的文学评论。综合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进行分析,英国文学评论受到传统文学内涵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犹豫和挣扎,虽然有所创新,但是重点仍然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美国文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对美国文学评论的影响较小,所以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性更为显著,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多元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2.2文化语言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也是一个民族彰显本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并且受到民族发展历程和地域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就会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评论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英美文学评论为例进行分析,受到文学创作语言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倾向,因此要想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还应该重点把握英美文学语言的差异性。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相对丰厚,并且英语是英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的发展不仅表现出其对传统英国文化的继承,也促使英国文学的表现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一特点造成相关文学评论专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出于对英语这一古老语言的由衷憧憬,所使用的评论语言相对严谨,一般不会使用张狂性质的语言,因此英国文学评论的个性自由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传承性。而美式英语作为英式英语的重要衍生语言,必然会受到英式英语的影响,其核心仍然延续着英式英语的思想。但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独立、自由、平等的思想,在追求民族和国家独立的历程中自身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制度和规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民族文化的承载体——美式英语产生了特定的影响,逐步表现出一定的叛逆和创新特征。具体来说,就是在美国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文学评论与英国的严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和思想的创新,一般将民族、自由作为中心思想,甚至表现出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积极文化精神。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载体存在的差异也会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研究还应该重点对语言差异加以关注,保证研究的全面性。
2.3文化历史方面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对英国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文化历史的发展方面,其文化历史的传统可以划分到人本主义的研究范畴中。但是,受到英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影响,英国文化史中所坚持的人本主义是相对于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而提出的,与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英国文学评论中,一般表现人本主义思想的观点都相对保守,甚至从广义上说是一种对人本主义思想加以传播的活动。这种观点对英国文学评价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使英国文学评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受到自身保守性的影响逐渐得到部分研究者的质疑和否定,他们认为社会要想获得一定的发展,就应该借助革命的力量,只有坚持革命才能够为社会的变革提供相应的动力支持。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一度造成英国文学评论工作走向误区。美国文学评论受到美国文化历史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人本主义观点,在坚持激进思想的同时还重视文学评论的独创性,促使美国文学评论得到了一定的进步。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文学评论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历史文化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形成沉重的文化包袱;另一方面,美国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追求民主和独立的历程,因此美国文学评论也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人本主义倾向较为明显,甚至体现出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创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美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发展过程中,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文化因素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从文化差异入手进行研究才能够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持续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引,促使英美文学评论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盖颖颖.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时代文学,2012(4):183-184.
[2]吴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5(3):282-285.
[3]张薇.关于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究[J].西江月,2014(12):444.
[4]张惠宁.论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海外英语:上,2015(1):8-14.
关键词:景观文化保护
1 现状分析
1.1 区位介绍。北极阁公园(包括北极阁市民广场及北极阁山)位于北京东路北侧,东至鸡鸣寺路,北至西家大塘,西至天山路,面积6.07公顷,绿地率85.8%。园以北极阁(山)为名,系玄武区属文化公园。北极阁山高60米,周长5.7公里。《建康志》云:“(山)高三十丈,周回十里”。系紫金山余脉,山体浑圆状似鸡笼,古称鸡笼山。
1.2 景观设计分析
1.2.1 入口。广场入口有象征性雕塑,即北极阁山(又称鸡笼山)雕塑一座,材质为亚克力与花岗岩为主。另在南北两边设有喷水池各一座,具有法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即在园林理水技巧上多用平静的水池、水渠,形成静谧的水面,很少用瀑布。此入口没有任何表示北极阁市民广场入口的标识,与六朝的历史文化也并无任何交集。
1.2.2 下沉式广场。整个北极阁市民广场中心为一个下沉式广场,广场背面依附于北极阁山。在进入广场约五十米处,开始设有高度在十公分左右的大面积台阶,作为通往下沉式中心广场的主通道。在北侧配有约两米宽的残疾人通道。
1.2.3 景观墙。景观墙作为整个广场的中心景观,设计的初衷是欲将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兴衰史浓缩在整面墙上。我们可以看到景观墙比较显眼的部位设计了辟邪的浮雕形象,但整个景观墙是由水泥浇铸形成的浮雕,形式感欠缺,不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太湖石堆砌雕琢而成来的真实,清晰。
1.2.4 亲水平台。亲水平台的设计犹如虚设,市民及游人完全不能够参与其中,设计之初由法国公司设计的灯光水景表演系统及相应的水幕效果也并没有很好的体现。
亲水平台外侧的铁制,它以曲线、弧面护栏也与广场中的水体一样极具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但确是另一种风格――巴洛克风格为特点,以扭曲的旋制件作为其主要表现方式。
1.2.5 公共基础设施
1.2.5.1 路灯。广场中出现了两种形式的路灯及一种形式的地灯。三者的特点均为简洁,大方,现代,没有丝毫古朴的感觉,其实北极阁一带地区作为六朝时皇家园林的所在地,完全可以引入皇家园林对于路灯形式的设计,从而更好的烘托广场的历史文化氛围。
1.2.5.2 铺装。整个广场的铺装以混凝土通体砖为主,在台阶檐口处以花岗岩收口。整体观感杂乱无章,没有一定的组织排序,只在极个别细节处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梅花纹样的砖块。但是梅花是现当代南京市的市花,如果在全力打造六朝文化的北极阁广场使用是否妥当,还有待商榷。
1.2.5.3 直饮水。直饮水设施是从欧洲广场设计中引进的一个很好的很人性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方便供市民和游人使用,解决饮水问题。但是在设计中要解决怎样将这样一个从外来文化中引进的设计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之一问题,在考虑其使用率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放,并且其风格应与整个广场设计相协调而不是很突兀的将其安放在广场的角落里。
1.2.6 植物配置。作为一个下沉式的广场,营造的应该是一种静谧的与周围闹事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而作为植物,应该有一定数量上的高大乔木在广场的边缘地带起到视线遮挡的作用。但广场在植物配置方面,并没有达到这一效果,反而更多的使用了白玉兰,二乔玉兰等孤植树。
2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2.1 对六朝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不够
在南京发展历史上,六朝、明清、民国是最重要的三个时期,就南京的旅游开发现状来看,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旅游资源开发比较充分,如明孝陵、中山陵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景点。而六朝时期由于距今已远,一般游客对六朝历史文化并不熟悉,有关部门的开发与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就以北极阁广场为例,南京市民以外的外地游客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以至于旅游者在南京很难感受到作为“六朝古都”所应有的六朝文化氛围。
六朝文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面实物遗存,主要有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石头城遗址、钟山六朝地坛等;二是考古出土的大量地下文物,主要在南京博物院、朝天宫南京博物馆等处收藏展览。
2.2六朝历史文化特征。六朝历史最显著的特征为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自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南京(时称建业)起,至公元589年隋灭陈止,共历时381年,其间仅西晋短暂统一38年,而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偏安于南方,定都南京,史称“六朝”。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然成了六朝兴亡历史的见证。
六朝文学批评、南朝民歌、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六朝散文辞赋、齐梁格律待,南唐词、明清长篇说部、明清传奇、明清散文诗歌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南京古典文学所表现出的首创性、丰富性和多层次持续发展性是南方文学的代表特征,也是具有独特内容、形式、风格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朝烟雨”、“南朝旧事”、“金陵”、“秦淮风月”等文学语言已经和“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等特殊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富于诗意的社会历史风貌。这些南京独有的诗词歌赋可以运用在北极阁广场的景观设计中,融入公共设施建设,如座椅,路灯设计的细节里。
3台城北极阁景区景观设计的一点建议
3.1 设计中与文化的结合,表现“六朝兴亡”主题。台城本指建康宫城,其位置应在鸡鸣寺、九华山以南今东南大学一带,现在则附会指解放门以东一段城墙。南朝各代国力衰弱,而历代帝王中除少数几位外,大多耽于游乐,如齐东昏侯萧宝卷、陈后主等亡国之君尤其如此,而他们的宫廷与园林的奢靡生活以及亡国之祸也因此成为后世诗人经常吟咏的对象。相关诗篇中较著名的有刘禹锡《台城》,李商隐《咏史》、《南朝》、《齐宫词》、《陈后宫》、杜牧《台城曲二首》,韦庄《台城》,陆龟蒙《景阳宫井》,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等。故可在九华山及北极阁建主体建筑楼阁一二,内以图像、文字等介绍相关历史事件,择形胜之地建若干亭台等园林小品建筑,镌刻上述诗词名篇。对周围环境则以植物配置加以美化,如在水边栽植垂柳,以契合诗中情景,在广场边缘栽种一定数量的可以形成广场较为闭合空间的大乔木等等。
3.2 景观细部结合六朝文化的创意。将六朝文学诗句雕刻在路灯立柱或是亲水围栏上,将六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运用于广场上的亭台水榭,都是将六朝文化融入北极阁广场景观设计很好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宋平,徐菲菲,南京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4.4.
[2]崔峰,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城市问题[J].200802.
[3]叶皓主编.金陵特色文化[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散文赏析 研究
我国是文化大国,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中国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一味提倡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的发展。我国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更是不如以前,因此对汉语言文学的散文赏析及相关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在开展相应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授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基本技能等等。汉语言文学在我国的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培养起文化悬窗方面的专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的整体特色
汉语语言文学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汉语言文学能够传承我国的人文精神,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组成内容。在我国民国时期的一些汉语言文章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通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开阔国民的人文情怀,增强国民的人文素养。
(三)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意境
在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和赏析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意境,作者在进行写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于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古诗是最能够体现汉语言文学意境的文体,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够营造出非常好的意境,让自己的诗歌和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汉语言文学中散文鉴赏及教学现状
(一)汉语言文学散文的鉴赏
我国目前在开展汉语言教学和汉语言鉴赏的过程中,散文鉴赏是十分中重要的内容,在开展汉语言散文鉴赏的过程中,对于现当代散文的鉴赏主要是对白话散文的鉴赏工作。现当代散文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种散文能够在文章中表现音乐层次的美,同时能够营造出美好的意境,。同时,白话散文的叙述内容个别国家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让人们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亲近感,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和理解,达到更高的散文鉴赏水平。
(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教学的缺失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工作。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的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比例。这就导致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对于散文的鉴赏和教学工作,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教学风格死板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散文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和鉴赏风格较为死板,在进行散文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是将散文通读一遍,然后划分出散文的结构,对散文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非常差,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不能够更好地学习单文。目前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热情在不断下降,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体会到散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只是对散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风格
要想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的整体水平就要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改变教学的整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学校做起,要能够在学校建立起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育的组织领导体制,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高校要十分重视对于哈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要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文学散文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进行改革。
(二)丰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和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时代精神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要能够在开展教学工作和鉴赏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让语文的课堂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看一些相关的动画的影像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散文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可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意见,加深对于散文内容和散文意境的了解。
(三)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
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散文的诵读,要能够通过诵读对散文的意境和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对散文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众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一部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风格死板、散文赏析教学缺失、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汉语言文学散文的赏析质量和教学质量,因此应当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过程中拓宽赏析和学习途径、丰富教学和赏析方法、改变教学和赏析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当今文学教育活动;经典危机;实用主义;现代化问题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是一种以文学欣赏为核心,以情感培养为目的,全面凸显文学文化性、审美性与语言性的教育形式。文学教育活动应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突出文学经典教育,确立“文学语言”的主体地位。
一、文学教育的发展简史
自1904年“中国文学”独立设科,现今文学教育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清末新学制的颁行是中小学文学教育获得近代独立的标志,“文学”开始从传统的经史之学中分离出来。民国初,“涵养文学兴趣”成为“国文要旨”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古代的“泛文学教育”来说,处于独立时期的文学教育更加注重经典性、实用性与教化性,强调文学的诵读。
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分为“激进”、“沉思”和“深化””三个时期。20年代后改“国文”为“国语”之后,国语教材、国语教学都表现出对“文学”的高度重视,但国语教育更偏重“精神”而疏于“技术”;到了30年代的文学教育试图在“返本”与“开新”、“实质”与“形式”、“精读”与“略读”之间寻求平衡。40年代的文学教育被提升到“了解固有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学经典教育,重视文学教育的科学探索,谋求“文学欣赏”和“语言训练”的有机融合。
文学教育的当展则分“汉语、文学分科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工具论的产生与文学教育的长期低迷”、“人文论的兴起与文学教育的复兴”三个方面。50年代,文学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拥有相应的文学大纲与文学教材。分科实验结束之后,“工具论”长期主导语文教学(现今仍旧如此),文学教育成为语言文章训练的附庸;“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现代性反思中,被冷落多年的文学教育终于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
二、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文学教育活动经过不断地发展和转换,面对当今发展的迅速和需求的日渐上升,存在了包括实用主义、现代性难以实现以及经典危机等的问题和困惑。
1.实用主义对文学教育的认知的影响
科学主义思想在整体上控制着文学教学,主知主义对文学感受力的消解,文学教材囿于“教化”与“训练”模式,文学阐释中存在着深深的“工具情结”,受体制制约的文学教师普遍表现出文学素养的缺失。我们认为,破解文学教育的问题,必须确立文学审美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文学经典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根基,强化“文学语言”在文学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平衡精读与略读、阅读与活动、对话与建构、欣赏与创作等多重关系。
语文教育无论是在应试教育还是在素质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教与学中,文学教育的缺失甚至成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首先,在教师方面,语文是给学生“打精神的底子”的。然而如何在给学生打精神的底子和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之间做好平衡,架好桥梁却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虽然有语文课程标准作依归,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却依然是一头雾水;每一个目标要求看似精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似是而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似乎与我们的认识误区有所关联。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语文容易,但教好语文难。更有甚者,还有的老师认为语文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认真教不认真教跟学生的语文成绩关系不大。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有的老师在教学上所费的心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其次,在学生方面,一个很大的现实是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教育活动与文学无关,这也就将文学教育活动的平台进行了大范围的缩减。学生喜欢文学的不少,但真正喜欢语文的却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文学教育活动处在一个非常令人尴尬的境地。学生们对于文学教育活动的看法也就逐渐的演变成一个目的:为了应试。文学教育活动之本质也就毫无用处。
2.现代教育技术对文学教育活动效能的影响
近年来,文学教育活动也多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对传统文学教育活动进行方式和内容的更新和改编。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性、信息丰富性和环境开放性等优势,逐渐确立了它在现代文学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但多媒体的运用也存在着大量的弊端。一方面,多媒体的过多使用,降低了文本阅读材料的地位。多媒体其实就是把文本重新包装成新玩意,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迎合了学生对当前文化的快餐式追求,市面上层出不穷地出现了许多文化“压缩饼干”,现在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几本书的已是凤毛麟角。这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的退化。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演员演技再精湛,连续剧也无法和原著相媲美;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多媒体的不恰当介入,却使这一想象空间缩小。有的教师过分追求“真实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把有些课上成了“场景观摩课”,相反,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养成不习惯思考的惰性,从何培养对文学的感悟能力?退而求其次,多媒体教学,阻碍了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它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但许多思辨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运用旨在将当今的文学教育活动推以现代化,但是一直以来在各个层面的运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只是当今文学教育活动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很小的例子,如何实现现代化也成了当今的文学教育活动的一大思路尚不明确的困惑之一。
3.解构经典对文学教育活动生态的影响
20世纪末以来,对文学经典的戏拟、改写乃至颠覆的做法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令人触目惊心。作家李碧华通过改编《水浒传》与《金瓶梅》写成了《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网络林长治在《Q版语文》中以语文课本中原有的经典作品为“原型”和素材对其进行了无厘头式的篡改和戏说;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对《西游记》的解构更是惨不忍睹。当前,戏谑经典最常见的手法是将其置于新的语境中进行调侃式的阐释,如《水煮三国》和《麻辣水浒》等。由于这类书中的一些作品常常以企业老总或员工为预期读者,因此:其又被有些人称之为“职场宝典”。此外,商业大潮中将“红色经典”改编成“桃色经典”的做法也在无情地消解着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和崇高感。在这些改编中,以爱情取代革命往往是最为普遍的解构策略。如在《红色娘子军》改编中,改编者着力渲染吴琼花和洪常青的爱情;在《林海雪原》改编中,改编者大肆渲染剑波与白茹的爱情。如果说对部分作品崇高感的消解还属于对文学经典局部恶搞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思潮,特别是“重写文学史”所导致的经典作家英雄座次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专业文学理论家对某些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公开挑战,是对文学经典大厦根基的动摇。如“重写文学史”中对茅盾“大师地位”的挑战,对赵树理的非议,对《创业史》、《红旗谱》等的强烈质疑。其实,文学经典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经典神圣性与崇高感消退所带来的整个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功用危机,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性、深刻性思考的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严重的颠覆和解构。
随着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展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当今文学教育活动也因此面对了重重的障碍和危机,师者难以抉择,广泛学生更是受相关的影响,读“伪”经典,并渐渐难以恢复到真正的认知。
当今文学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维的不断开阔,在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好的提升机遇的同时,也仍然面对着实用主义、现代化问题和经典危机的重要困惑,仍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是毋庸置疑,文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是不可亵渎的,这也就给予了我们面对困惑并不断解决困惑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学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关键词:文化 文学 人文素养
引言
所谓的人文素养,顾名思义,“人文”,指人文科学;“素养”,指“精神要素”和“能力要素”两者相结合。即,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能够同时代表文学与人文素养,必然是能够代表着崇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内涵的,这种就被称为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在大中小学,对学生的传授方式是基于教学的模式,要想普遍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在教育模式方面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一、在人文素养背景下文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对于文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我们粗略分析,大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更新教学理念
21世纪,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今天的教育理念,是对社会、对个人以及对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只有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两强结合,才是21世纪的时代精神。注重文学的改革与实践,不仅仅是注重传统语言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成为讲文明、讲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心这样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高考在无形中制约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更多的中学语文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对于作品的文字表达、修辞手法、语法句型等方面的剖析能力,他们提供的是对这门博大精深母语的分析能力,而忘记了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精髓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的判断能力的提高。我们是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通过他们自身的思考、继承和批判,从中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激发学生对人生、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包含以尊重、关爱的心情,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
2.壮大师资力量
俗话说的好,“干部是决定政治路线的首要决定因素。”人文教育和普通教学不同,它不是普通的知识传递,采用传统灌输这一方法是行不通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师德、人品、态度、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教学的首要领导者,传播人文教育理念的直接引导者,教师肩负责任重大,如何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师德的师资团队,是改革的一大重要难题。
3.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本是一件动态的事情,若是仅仅拘泥于课堂的传统授课,很显然,这是不够的。在21实际,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很多地方的教学条件[2]。由于某些文学的课程信息量大,抽象性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使用显得更为生动流畅,也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多媒体信息的显示,通过投影的方式,使用者通过计算机与人相互操作,完成教学训练。
4.变更考核方式
相对于大学而言,大学生的考核显得更为困难。教师们只能采用两种模式进行考核,一则开卷,顺利是学生通过考试,又被称为“放过”;二则闭卷,但是考前教师需要给学生划出重点,否则会造成大批不合格的成绩出现,这显然不是任课老师愿意看见的。变更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这种方式是基于期末考试成绩之外,还包括平时作业的情况、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到课情况等各项平时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在一种全新的考核模式,是基于测评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上,考核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师方面,我们更注重各位任课老师在教学期间的专业能动性和专业学术上的造诣[3]。
二、文学教育理念的加强和人文素养的显著提高
围绕着提高人文素养这一理念,不断加强文学教育改革,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在新的道路迈出一大步。针对大学生文学教育而言,任课老师通过对公共课程的通识性,加强自身专业的学术性,以专业性的教育进行通透的文学教育,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以某一大学2013年的评价为例,对于课题组成的任课老师予以评分,平均分达到90.5分以上,对课程教育和教材选择的评分方面,平均分达到85.5以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了怡情养性的目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且开阔他们的人文视野,能够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提高其文学审美的能力,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是高校文学教学最为主要的目的。所以大学生需要通过文学课程的学校来实现怡情养性这一目的,也就是要求高校在教材选择以及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综合考虑文学性的特点,并且考虑思想性还有历史性的传递,选择的作品需要有时代性和价值性,从而鼓励大学生进一步拓展其人文知识广度以及深度,让大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达到文史哲的互通互用,从而创新文学教育的理念,树立更加开放科学的价值观。例如在庄子选篇的学习鉴赏当中,大学生可以透过作品的文学性拓展研究来思考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及庄子的生命价值观。从庄子当中的“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等方面的描述,能够看出庄子并不重视名利,而是过着清贫生活,从而体现出庄子所主张的清静无为的道家追求。大学生需要通过分析作品来了解庄子批判现实以及志存高远的形象,同时深入了解道家理想对于塑造庄子人格带来的关键性的影响。在《庄子・田子方》当中,庄子表达出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大学生需要从中体会到和谐正确的天人观以及自然观,同时深刻思考庄子思想的先进性以及现实价值。
第二,提高了社会实用性。高校的文学教育当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实际技能比较缺乏,难以适应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所以高校的文学教育改革进一步同市场实现接轨,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改善专业实用性,并且融合人文教育以及实用技能的教育,让大学生有
着一技之长或者是一专多能,从而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在实施的具体过程当中,应当考虑通过市场的导向,来调整安排文学教育的课程,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来考虑文学教育的基础,从而优化文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并且细化设计具体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强调核心部分,尤其是要突破语言以及文学范围,从而根据学生就业方向以及现状,来打破专业界限,将文学教育教学同新闻传播以及广告策划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设计成为文学教育的应用模块,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这方面的学习来提高动手能力以及从业能力。这样一来让大学生将学到的文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行业当中,从而体现出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第三,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兴趣。高校的文学教学课程内容非常繁多,特别是古代文学课程从时间跨度上看上下数千年,涵盖面非常广,并且非常具有广度以及深度,因此需要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讲解才可以保证学生的理解得到深化。不过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文学教育课程课时被压缩,导致文学作品的内容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当中得到全方位的诠释,尤其是在现当代以及外国文学课程的讲授过程当中,往往是借助于单一板书的方式来呈现,容易导致大学生失去对于文学教育课程的兴趣。这也就要求在文学教育当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借助于图片以及影像来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创新的潜能。例如现当代文学当中的老舍名著《骆驼祥子》的教授过程当中,应当尝试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描述,在课堂上通过展现那些体现民国时期的穷苦市民真是生活状况的资料以及图片,让学生能够从侧面体会到作品的主人公车夫骆驼祥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加深对于作品的认识以及印象。此外,使用影像资源可以说是丰富文学课程的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可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尝试通过观看影音资料,来了解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情节,并且观察祥子生活的场景,体会祥子从最初善良、勤奋到最后崩溃堕落的挣扎过程,观看人物的具体变化,来深刻体会旧社会的贫苦百姓悲惨命运,最终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以及把握。
三、结语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首要一点是学校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如果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实训等环节均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只有使学校真正体会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人才培养模式中重中之重这一道理时,文学教育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的成功,所以说,人文素养的提升是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又一大历史性标志。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01-102.
[2]钱穆.中国学术通论[M].台湾:台北学生书局,2012:225-226.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同时,还有许多新鲜的思想,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过去的那些经典之中,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那些所谓的经典,这是不是有点背道而驰、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呢?就语文教育来说,这样的诵读经典活动,究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多大的作用呢?这也还是个问题。语文素养的核心和根本是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素养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这种闭着眼睛,诵读经典的活动鲁迅早就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而现在我们还要拿来作为我们的法宝使用。社会生活是发展的,语言是发展的,我们还守在传统经典之中,走不出经典的阴影,我们又如何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呢?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继承,但是,这种继承是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是要我们的学生放出眼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吸纳,进行消化吸收。绝不是躺在经典之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背诵一通,就算完事。
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的学生也生活在当下,无论是其语言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与当下的文化生活有关。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认识都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离开现实的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失去了我们学生赖以学习语文的根基。语言是生活的土壤中开出的最美的花朵,语言离开生活这个土壤,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可能性。我们中国文化传承五千多年,中国文脉一直延续到今天,现代作家都是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一代人,尽管他们的作品是用白话文写成的,但是,他们的骨子里还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印痕。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认识,他们的情感等都具有民族文化的印痕,因此,无论是现当代作品的学习,还是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都具有民族文化学习的性质。而且,现代作家的作品因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更能够让学生学习接受。当然,我们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上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下的中国文化。但是,这种学习绝不是背诵《三字经》这样的所谓的经典,而是对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是对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学习。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气候,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的。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后现代,我们向西方学习了许多理论,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现代后现代的元素,但是作为普通的国人来说,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有民族文化的根存在,他们的血管里还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民族文化不仅仅在经典诗文之中,更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包含在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尽管我们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只是表象的东西。语言文字只是一套符号系统,符号下面的思想情感,认识事物感受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试,这是国人所特有的。因此,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背诵经典,更主要的是要让他们从经典中吸取力量,汲取营养,获得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他们从经典之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滋养,心灵的润泽,更可以开拓他们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眼界,使他们能够用国人所特有的眼观来看世界,来认识事物。而《三字经》这样的东西,既没有文学性而言,也没有思想性可言,刻意拿《三字经》这样的所谓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来进行道德训诫,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语言是发展的,作为活化石的语言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语言文字,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学习。汉语言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学习语文既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也是对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深深植根在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自觉。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了五千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汉民族文字又是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汉民族文字之中饱含着丰富的汉民族文化的信息。我国对语言可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国人起名字算命等都需要从文字解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对语言的解析,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感受民族文化心理,体验古代人民创造文字的智慧和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汉字的学习具有多重功能。语言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形的记忆,也不能仅仅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字形,而应该从根本上,从文化上来理解识记字形。
汉语言文字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汉语只有短短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现代汉语与古代语言文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认识现代汉语言文字,就必须要结合古代语言文字,就要从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上考查语言,从字形结构上体会语言的魅力之所在。许多古代的语言文字还活在现代文本之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语言文字的来历,透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既要体会文本的内在的思想感情,又要让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与历史的久远。汉语言有丰富的成语,这是语言的活化石,成语里面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有丰富的智慧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扣住成语的这种特点,既可以开拓课堂教学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将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不仅仅是对语言符号的学习和使用,而是对包含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思维习惯,民族心理的学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交流和交际的工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记载了许多民族的东西;语言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的发展,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一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东西。因此,学习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这种工具,而是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语言文字的组合方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从思想上、感情上认同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达到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目的。因此,语言教育既是语文教育,也是文化教育,而且也只有进行文化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将语言学到手。
前一段时间,因为人文性的提出,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理论研究者只是在人文性上下功夫,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人文性,把学生人文性的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高声叫嚷要语文回归人文。其实,人文性不需要回归,人文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也是语文课的一种属性,真正的语文教学是不需要回归人文的,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本身就离不开人文。传统的语文教学不是因为高扬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语言性。何以这样说呢?因为传统的所谓的语言学习,只是对语言符号的学习,而不是对言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不是对语言的一些规则的学习,虽然这样的学习对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不是根本。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既有对文本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有对语言背后的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还有对作家的对生活认知的体验和感悟。言语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生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就必须从生活中来学习,既要观察生活,获取对所要描写的事物的感性的认识,同时还要深刻地理解生活,获取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只有这两者结合,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理解与把握语言。汉语的词语组合规律,文字的组合规律中都渗透着民族文化的心理,都有着民族的思维习惯,都渗透着民族的东西。言语的实践活动,既是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对民族思维的习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学必然是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伴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