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3 17:12: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作风建设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县级工会是我国现行体制下最基层的地方工会领导机关,是基层工会组织的直接领导者和服务者。加强县级总工会建设,既关系到工会这个上层建筑的基础是否牢固,更关系到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而重视和加强县级工会的建设,关键是要有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因此如何配强、培好县级工会班子及队伍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适应形势、适应社会来用好县级班子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新的课题。最近,作为基层工会工作者,我们结合全省这次工作研讨活动,也积极地进行了调研,对县级工会班子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为给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一些第一手材料,我们也浅显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当前县级工会班子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
当前县级工会班子队伍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有些班子、成员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身能力和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工作主动性不强,对如何更好地做好工作没有思路、没有信心问题。个别班子文化层次低,年龄偏高问题。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问题。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不善于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开创性工作较差问题。也有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不廉洁,违法违纪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自身的原因,也有一些客观因素。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们对工会班子成员选拔任用不够规范,没有真正参与班子的配备,使用上有时有随机性,位置空缺时即时研究,上级工会对拟进县工会班子的干部缺少培养、观察、了解的时间。2、选拔方式单一。成员的选拔任用目前仍基本延续委任制,通过公开选拔或竞争上岗等其他方式选任工会主席的不多。3、任用的兼职主席五花八门,有县委副书记,有政协副主席,有强有弱,难能统一,有的照搬照套,不考虑县级实际,甚至上级是人大政协兼任的,县里也要找个人大政协兼起来,无形自己削弱自己对工会的领导和班子的建设,4、任期制执行不够。有的班子成员任期不长即调离岗位,有的满两届还未换岗,这两种现象也都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5、关爱激励不够,县工会班子工作责任重、压力大、责任追究多,很需要上级关爱,包括政治上,也包括经济上,可往往工会班子在这方面享受的最少。
二、加强县工会班子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综述分析不难看出,上述原因足以能养成我们的干部懒散漂浮,消极散漫,工作没有积极性,事业没有创新性。或者说只要上面的原因继续存在,就必然会产生上面的问题和情况。因此要想消除上面的问题和情况,就必需从根本上解决产生这些问题和情况的根源,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拓宽选拔渠道,解决选拔方式单一问题。上级工会必需把好用人关,县工会因为直接面对基层,工会领导必须具备处理基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应有多岗履历,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多个岗位经受锻炼,熟悉各方工作,善于把握大局,驾驭全局。对班子成员的选拔任用,要充分发挥市总在县工会班子任用过程中的兼管作用,要拓宽渠道,要打破区域行业层级限制,对一些富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改革创新热情的干部充实到班子当中,必要的时候搞一下跨县兼任工会主席的试点,市工会优秀的部长也可兼任某县工会主席,要体现工会自身的份量,要坚持五湖四海,让优秀年轻干部早锻炼、早成长、早成才。要施以重奖,市工会要出台一个绩酬挂钩奖励办法或目标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要不同以往,要多在奖励上做文章,千万不要搞大锅饭,要对个人,建立个人工资折专户,要有足够力度,可月月评奖,依据绩效和工作定奖励,奖励部分由市总按月直发,这种物资激励还可结合感情激励、政治激励同时进行,比如市工会要每年向地方推荐任现职时间长的工会领导到更重要岗位工作,这也是他们自我价值认定和衡量的一项重要标准。二是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重视县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工会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的地位反映着工人阶级的地位,因此,各级党委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着眼,从政策上保证所有县级工会主席(副主席)进入同级党委委员会、同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常委会,努力把作风正、能力强的年轻干部选拔安排到工会当领导,特别要注重从工会内部培养提拔年富力强的干部。并加强县级工会干部的配备和交流使用。各级党委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改善党对新世纪、新时期工青妇工作领导的意见,尊重和发挥工会的协管作用,应让工会部门参与工会干部的提拔使用的考察与研究,加强工会干部的配备。特别是在干部使用上要做到通盘考虑,如:建立工会与其它党政机关干部轮岗制度,改变单向交流,只进不出的现象,改变在工会安置干部的做法,真正实现干部的双向交流。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搞好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作风建设最终要体现到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上来。所以作风问题关系到维权工作的实效。一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大力弘扬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工会干部必须联系工会实际刻苦学习,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
相统一。要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为指导,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努力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本质内涵。无论学《工会法》、《劳动法》,还是研究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一定要把理论还原到实践中去,就像吃馒头一样,要消化吸收,生吞活剥是不行的。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出发,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工运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工运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密切联系实际,找准推动工作的切入点,不要样样争第一。每样都想争第一,什么事都干不成。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扬长避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不是说有些工作可以完成,有些工作可以不完成,而是说我们找带动工作的切入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善于解剖麻雀,善于用事实说话。要以执著的精神求得对事物的透彻了解。要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真正深入职工群众中,切实做到对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了如指掌,掌握工作主动权。
今年年初,镇江日报结合新一轮改版,进行了一次“顶层设计”,按照“主流媒体、权威声音、贴近读者、政经大报”的办报思路,对宣传报道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从原来每周56个版扩充至68个版,目的是在增加新闻信息量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镇江日报舆论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努力与中心工作贴得更紧、与广大读者贴得更近。特别是对报纸一版作出了更明晰的定位:报道国内时政重大新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重要会议及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刊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关注的新闻性强、可读性强的新闻。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凸显重要性
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传递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既是党报的重要职责和固有使命,也是党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舆论的日益多元,无论是新闻理论还是新闻实践,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课题。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媒体如何变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不渝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然是党报的基本职责。当前,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开展宣传报道,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
镇江是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的联系点,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为全省的标杆。宣传好、报道好、服务好镇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镇江日报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协调采编力量,统筹策划,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在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的同时,充分报道了各地、各部门活动的进展成效和特色经验,挖掘呈现了一批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出了一批专题、专栏、评论和征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镇江日报今年6月的报道为例,6月10日镇江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将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对镇江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期的工作进行了综述。6月12日,头版头条报道了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罗志军到会指导的新闻《扶正祛邪加强党性修养 锲而不舍推行作风建设》。6月13日,全文刊发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镇江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纪实》,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就该“辣味十足”》。6月22日,报道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新闻。6月26日,报道了句容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罗志军书记也到会指导并强调“建设作风过硬领导班子,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一同刊出的还有句容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纪实《在思想交锋中荡涤灰尘》……这种大篇幅、高频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增强贴近性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重温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报的办报宗旨同样是为人民服务,做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的精髓在于实践,生命力也在于实践。新闻应当干预生活、参与生活、反映生活,切不可把群众路线挂在嘴上、写上纸上、贴在墙上。有鉴于此,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始终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镇江日报为此开设了长期性专栏“我们在基层”,引导采编人员走出去、沉下去、接地气、抓活鱼。今年5月以来,又推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来自项目一线的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每年春节期间,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每次都有数十位采编人员深入群众生产生活,反映群众需求,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身边人、一幅幅生动的新春图。镇江日报采编人员先后走进“三新”建设中的新农村,走访拆迁户、新婚户、改善户、草莓种植户,走近工程建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在镇江的外国人,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新年春节。在一版开设的“新春走基层”专栏,分别推出了《拆迁市民的新家新年景》《新春,新居,新生活的起点》《不回家,也有别样年味》《外来草莓种植户在镇过新年》等稿件。今年正月初四,镇江日报还推出“新春走基层”摄影专版――《我们与留守儿童一起过新年》,用10幅图片再现了农历正月初三记者赶赴丹徒区留守儿童村上党镇其一村的场景,记者给每个留守儿童送上春节大礼包,为他们拍摄全家福,辅导功课,一起做游戏,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
基层是新闻实践的课堂,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老师。我们认为,继续深化“走转改”活动,既是助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形势下增强新闻宣传报道贴近性的有效途径。
确保真实,开展监督,力求有效性
践行群众路线与开展舆论监督不仅不矛盾,而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要着眼于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中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的重要根源,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舆论监督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新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党报的舆论监督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等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时候,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舆论监督的功能,绝不能为批评而批评、为监督而监督。在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掌握报道的时机和尺度,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力求舆论监督报道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既要包括舆论监督良好的个案效果,也要包括舆论监督良好的社会效果。
“润州花园毁绿都用上推土机了,这到底是谁给的权力?”今年5月5日,网友“夏天知了”在本地一论坛上发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接连几天,“小区毁绿建停车位”这一事件在市民网友中持续发酵。5月9日,镇江日报推出了《润州花园毁绿建停车场》,反映有关部门和单位缺乏“人民做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擅自“为民做主”,相关程序未办理,某些手续缺失,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对此,镇江日报进行了跟踪报道:《润州花园建停车场 并无规划部门审批》《润州花园停车场仍在“违规”建设》《润州住建局叫停润州花园停车场改造》等6篇舆论监督报道相继见报,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许多市民网友在网上盛赞镇江日报,网友“又见一片水”发帖:“从这件事可以看到,镇江日报社是一家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挺镇江日报!”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发展转型
一、文献综述及大数据概述
(一)文献综述
总体来看大数据的应用研究时间比较短,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通过整理当前关于大数据与内部审计的文献资料,其主要有:《基于信息系统环境的审计方法研究》(胡亚敏,2013)指出“大数据应用到内部审计中可以实现审计方法的多种化,有利于实现审计资源的共享”;《“大数据时代”的银行内部审计》(陈晨,马冀涛)指出“大数据引入到银行内部审计中可以促进审计作业模式的创新”;《大数据时代银行内部审计的求索与变革》(凌家全,陈方仪,王春雨)指出“大数据应用到银行内部审计中的矛盾,提出推进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业务处理方式,才是内审工作的根本出路。”;大数据境遇下非现场审计的推进与转型—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为中心》(严冬,黄煜华)指出“大数据应用到内部审计中的障碍与挑战,并且提出推进大数据境遇下非现场审计转型的要点”。
(二)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随着云计算而出现的,大数据本身属于一个抽象概念,大数据(Big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大数据境遇下,其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性。大数据是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综合,实现了数据的全覆盖;二是海量性。海量性主要是针对数据信息的宽度而言,能够将所有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无论是有用还是没用的数据都会进行统一汇总;三是动态性。大数据可以及时将最新的数据进行汇总,因此大数据实现了数据的最新更新,具有较强的商业价值。
二、大数据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影响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内部审计工作也会随之得到创新,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认为大数据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
(一)大数据促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持续性审计方向发展
持续性审计是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实现内部审计转型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受到技术与信息的限制,导致持续性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比较匮乏,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则为持续性审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经营数据的持续关注、数据分析、风险识别与评估等,实现对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在线审计,进而及时有效的发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模式就是实现数据量化预测模型,这样通过预测模型可以实时获取业务数据,因此大数据会促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持续性审计发展。
(二)促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时性
大数据应用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意味着内部审计分析的数据规模、范围以及类型等将得到转变:一是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由现场审计转变为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商业银行数据的综合分析,从复杂的数据中挖掘出相关的关系规律,进而提升内部审计的风险识别能力,使得内部审计的项目更加具有延展性。比如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而开发的预警模型则实现了对经营风险的全覆盖,这样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分析,实现了“靶向检查”,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二是审计范围实现了全量审计。传统的审计模式主要是抽样审计的模式,这样对于银行内部风险的控制是不严格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审计不在受抽样样本的局限,大大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全面覆盖;三是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传统的审计工作需要多个商业银行部门的共同支持才能完成,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属于独立的机构,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但是内部审计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特别是决策环节结合得更加紧密,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产生影响。
(三)对内部审计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
大数据技术的实现必须要依赖于完善的工作环境:一方面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熟悉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流程等,同时还要掌握较高的审计专业知识。当然基于大数据技术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大数据”挖掘技术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审计抽样和大数定律,因此需要审计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较高的硬件设施。大数据时代开启后,数据量成倍增长,所以对存储、运算等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大数据思维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的展望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作为内部审计一定要积极适应大数据思维模式,本着全量思维、允许不精确思维以及预测关联性思维,深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改革,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框架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化、系统化,体现持续性和实时性,传统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已经不能适应大数据技术时代审计工作的要求,因此要构建具有沟通协调机制的组织框架:一是明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基于大数据技术性质的要求,商业银行管理机构要构建职责清晰的规则制度,明确辖区业务机构的职责,并且为技术部门提供必要的业务数据支持;二是赋予审计部门独立的地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业务机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为实现内部审计,需要赋予其一定的权利,保证相关业务部门要积极提供内审部门开展各类审计所需数据资料。
(二)建立审计全覆盖的创新模式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持续性,因此借助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也要改变内部审计模式,改变以往的单一数据审计的模式,建立适应数据式的审计模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确定审计的主题,然后立足于对各种数据库的综合分析,剔除垃圾数据,实现审计数据的集成。另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也要积极落实审计署《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创新内部审计模式,优化大数据审计模型,探索建立内部审计实时监督系统,实现海量数据持续分析。
(三)建立健全履行审计职责保障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关要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合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内部审计部门不得超越职责权限、超越自身能力、违反规定程序开展内部审计,不参与各类与内部审计职责无关的、可能影响独立进行审计监督的议事协调机构或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以及其经营高管层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把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提高内部审计队伍职业化发展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出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树立危机意识,意识到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一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不仅要提高审计专业知识结构,而且还要积极学习各种计算机技术知识,以此满足大数据技术工作的要求。二是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审计精神,恪守审计职业操守,做到依法合规审计。
总之,大数据时代下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化、系统化于一体,因此作为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整合内部银行审计信息,引入并开发更多的内部审计理论、内部审计机制、内部审计工具,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
作者:雷智军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
参考文献
[1]黄坤.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内部审计价值的方法与难点[J].时代金融,2015
[2]凌家全,陈方仪,王春雨.大数据时代银行内部审计的求索与变革[J].中国农村金融,2014
【关键词】高校工会;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1]因此,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师作为教学科研的主体,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力量,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化程度提高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作为“教师之家”的工会组织,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与维护者,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
高校工会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权益,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工会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利于维护教师个体维权的不足,它是对教职工生命质量负责,也是对学生发展负责[2]。因此,高校工会应善于发挥自己的基本职能,积极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权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去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权益是当前高校工会工作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工会组织
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和日益繁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我们认为:发挥高校工会的职能,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最优先的工作就是夯实基础、强基建制。工会组织的建立健全是教师专业发展权益得到维护的重要前提。
1.1 加强工会组织的作风建设
工作作风的优良与否是决定工作成败的重要条件。坚强、团结、勤奋是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求真务实开展工会工作,创新是灵魂;坚持立党为公、服务民众是关键;提高执行力是重点;落实好实现职工群众的愿望、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是基点。工会工作要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2加强工会组织的组织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各级工会组织和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增强各级工会活力,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会要做好工作,履行教育、参与和维护等各项职能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必须密切联系职工经常深入到基层第一线,直接听取职工群众的呼声。二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工会干部队伍。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具备良好的素质,对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内涵和充分认识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如何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以及推动工作创新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加强工会组织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工会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工会可根据实际不断制定、完善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学校情况的教代会、工会工作制度,使教代会、工会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1.4工会组织要大胆宣传自己,增加教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了解
高校工会组织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工作方法、增强自身战斗力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大胆宣传自己。宣传自己就是要突出工会的地位、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工会的职能、就是要扩大工会的影响,树立工会形象。高校工会可以在职工群众和各级干部中,大力宣传《工会法》,宣传上级领导对加强工会工作的指示精神,宣传工会战线上的典型经验;可以通过壁报、工作通讯和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职工群众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宣传工会参与举办的各种活动的剪影。通过宣传自己,让职工群众在受到各种教育的同时,真正了解工会的作用。
再者,工会组织不仅要在单位内部宣传自己,还要将自己扩展到单位以外,借助报刊杂志、广播宣传和工作会议等,广泛报导自身的改革和工作经验。从而既扩大工会自身的影响力,又激发工会干部的工作热情,同时还使单位职工群众更加高昂地投身于民主管理中去,以进一步丰富工会工作和宣传报导的素材。
2利用网络及其新技术,开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渠道
经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上网搜索信息”已经跃居教师平时的主要专业学习手段的第一位,网络已经迈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随着知识更新的日益加快,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应该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推陈出新,使自身的知识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视野的丰富。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必须不断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增强自己的职业教育技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自身的实践知识和能力逐步内化成为学生个体的专业技能。高校工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供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网站,如建立教师网络教科研社区,加强教师网络教科研,提高网络教科研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教师之间空余时间不同,减小地理位置的限制。[3]
3 开展多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迎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当在“与他人交流”和“自我反思”两者中做选择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比较倾向于通过与别人进行交流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如和其他教师的及时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参加培训时与培训伙伴的交流及与专家及同事之间的交流等等。的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教学风格、学术水平的教师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可以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使合作双方的素质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再者,合作文化已成为美、英、加等西方国家教师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树立合作交流的理念,有利于改变教师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有利于保持教师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也有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所以,高校工会在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权益方面应“开展多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4]
4 设置专门的机构,拓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表达、沟通机制
高校工会应该通过多种制度的构建来拓展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表达路径。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代表者与维护者,只有在切实掌握好教师的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才能够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同进而调动教师参与的激情,从而推动工会的发展和凝聚力。
工会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定期了解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可以采用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信息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定期了解教师意见、建议和要求,并逐项进行分析论证并加以解决。在沟通机制的选择上,要重视广大教师的利益表达偏好,重点开辟学校内刊、网络等媒体渠道,运用网络化的方式,通过专门网站的形式实现双方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尽最大的可能获取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
5创立相关保障机构,落实教师专业发展权益保障机制在学校各项制度设置中,高校工会必须为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利益寻求突破。比如在科研项目方面,项目选择的基础可以侧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项目的现实操作价值,对有关的科研成果可以采取适当放宽的政策,尽可能的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进行科研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减目前教师把缺乏资金认为是做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的状况;在教师的考核指标下,能够对新兴专业采取放宽的政策,侧重理论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的考核,适当减少科研成果的比重。
5.1鼓励成立教师委员会
工会可以在教师中开展宣传活动,采取自愿、负责的态度吸收教师的积极分子,成立教师委员会。各位教师委员要负责搜集并整理教职工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定期开会进行讨论,对一些共同问题形成书面的意见,向工会进行反映,并将其反馈到有关部门,督促其逐步解决。
5.2建立教师法律服务站
高校工会可以鼓励学校的法律等相关专业自行筹建法律服务站。服务站设置专门工作体系,为广大的教工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鼓励和引导教职工依法表达自己的专业发展诉求。
5.3与高校相关组织机构的配合
一方面工会可以加强与共青团组织的配合。目前共青团组织工作的重点是青年大学生,而我校又是师范性质的学校,很多学生就是日后的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工会在开展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权益活动时可以与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合作进行。比如多媒体课件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更好的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权益。
另一方面工会也可以加强与宣传部门的配合。经调查发现,很多教职工对工会、工会的相关工作等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更谈不上让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活动。再者,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师理念的转变开始都需要进行大力宣传。因此,高校工会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配合。[5]
最后,针对目前工会权益保障机制中取得的成效,工会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的维权现状,检验维权成效,对一些违反维权保障机制的行为加以制止,并采取合法的途径加以披露,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之,广大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工会工作十分重要,它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并不冲突。扎实有效地做好基层工会工作,会极大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创造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推动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之家”不仅是一个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要求,是一个对工会工作认可和衡量的标准。高校工会应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发挥自己的基本职能,积极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权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服务于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7-29.
[2] 李玲玲,李建文.工会如何维护教师专业发展权益[J].华章,2010(2).
[3] 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04(1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