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3 17:12: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软件设计与开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JavaEE 软件工程 JavaBean JSP
一、引言
JavaEE(JavaEnterprise Edition)是由Sun公司在1999年提出的一个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标准。JavaEE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与平台无关的、可移植的、支持并发访问的中间件标准[1]。JavaEE包含了大量的组件,这些组件覆盖了用户信息录入、逻辑业务加工、数据库操作等多个方面,覆盖了应用程序开发的各个架构层次,并且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提高软件的兼容性,解决传统的软件开发不向后兼容、造成系统之间的通信中断等问题[2]。
二、 计算机软件设计架构技术
JavaEE采用中间件理念定义了一组先进的组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多层架构,可以将软件划分为四层,分别是客户端、显示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库[3]。客户端主要包括浏览器Applet、Java桌面应用等组件;显示逻辑可以利用JSP组件实现表格单页排版、数据显示整合等功能;JavaBean组件可以实现数据库连接、插入、修改、删除和查询操作;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保存、处理等功能。
2.1客户端和显示逻辑
客户端和显示逻辑位于JavaEE框架的最上层,其可以与用户进行直接接触,能够实现系统的逻辑业务输入和处理结果输出。浏览器Applet或Java桌面应用程序可以实现系统界面登录,利用页面上的表单接收信息,将信息发送至Tomcat服务器。Tomcat反馈的用户请求结果可以使用Web Format进行计算和处理,使表单更加完美和整洁,然后通过JSP组件调用关键的系统内容,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支撑操作,这样系统的描述结果就会更加完美,帮助用户直接地、友好地查看系统处理结果。
2.2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可以使用Servlet组件实现用户请求信息解析计算,将其划分为两个组成内容,分别是逻辑业务内容和数据业务内容。数据业务处理需要利用JavaBean组件。业务逻辑处理完毕之后,可以使用Servlet组件实现处理结果整合、封装,将处理的结果反馈给客户端和显示逻辑。
2.3数据库
数据库可以有效接收系统的相关逻辑业务处理任务,并且可以实现Web服务器的业务解析管理功能以及SQL语句操作管理、关系代数语句操作管理功能,并且可以根据这些功能实现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查询操作,能够将数据库的加工和处理信息反馈给业务逻辑,以便业务逻辑能够进行信息整合和处理。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3.1 Servlet技术
Servlet是Java服务器端的最小应用程序。程序员利用Java语言编写动态的JSP页面,利用Servlet实现页面和服务器之间的逻辑业务解析、封装,Servlet包含多个接口,这些接口包括数据交换接口、用户信息接口、逻辑业务加工接口。以用户登录软件执行过程为例描述Servlet处理过程: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到表单之后,表单触发数据交换接口,把用户名称和密码发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实现逻辑业务加工和处理,将访问去掉的数据反馈给中间件平台,实现用户信息认证和管理,确保信息的加工和反馈成功。
3.2 JavaBean技术
为了提高应用软件数据操作的准确度和系统的可移植性,JavaEE采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数据库访问组件JavaBean。JavaBean组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连接和操作处理功能,其可以将所有的数据库关联操作封装到一个接口中,这个接口对于软件工程开发人员来讲是透明的,其不需要关注内部程序实现逻辑,因此这样就可以提高应用系统代码的准确性,并且便于系统的组件移植,明确展示系统数据库接口操作的参数资源,这样就可以解决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将软件工程师的精力集中到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先进技术开发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应用系统的处理速度和性能。
四、结束语
随着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JavaEE可以为应用软件开发提供强大的框架和组件,利用JSP技术实现动态网页开发,采取JavaBean数据库访问技术增强数据操作功能,并且可以实现组件的重用性,进一步压缩软件开发周期,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钟艳, 张蓉. 基于移动互联网下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82-82.
关键词 计算机语言 逻辑开发 软件开放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今这个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时期,计算机是发展和使用是实现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计算机的功能实现通过的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基于数学的逻辑,计算机的软件实现平台组织逻辑的语言,通过开发设计者的设计,根据要实现的某种特定的功能来采用有差异的逻辑思路。现阶段,常用的计算机语言主要包括:C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两者是目前阶段,在软件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比较普遍的两种计算机语言,两者在逻辑上有一定的互通性,但又不完全相同,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计算机软件的开放设计,实际上是将逻辑开放,较之原来的逻辑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更加灵活的适用于不同的行业之中,这样也加强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的技术的实现依托的是计算机语言的逻辑编码和软件的跨平台的应用,对计算机语言的逻辑的开放和软件的开放设计,可以设计出更多的适用性强的软件,满足计算机的多领域的使用需求。综上,计算机语言的逻辑开发和软件的开放设计不仅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来说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是在整个技术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是值得努力做好的事件。
1逻辑语言的特点
逻辑语言本来是一种数学中的语言,是为了解决数学的问题而存在的。计算机语言也是一种逻辑的语言,并且逻辑语言在计算机中的使用也促进了逻辑语言的发展,可以说,逻辑语言与计算机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而且二者在相互依赖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逻辑语言由于发展与数学这样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之上,所以逻辑语言有着非常强的严谨性,逻辑语言可以有效地把信息转化为数学上可以理解的语言,以及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指令,是一种非常灵活而且在执行过程中非常准确严谨的语言。逻辑语言具有普遍性,可以对所有的问题,进行逻辑语言的描述,在计算机的使用和运行过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逻辑语言,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在执行每一个具体的程序时,都可以将之转化为数学的模型,最终可以使用逻辑的语言对程序进行详细的描述,最终得以实现计算机语言执行操作程序目的。
2计算机语言的逻辑开发
计算机语言目前较为常见的两种是C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C语言是一种在高级语言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兼顾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两种语言程序,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语言;面向对象语言程序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事实证明,使用的效果与以往的相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这也是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向对象语言程序是目前计算机领域关注的重点,也是软件开发的主流应用元素。而且面向对象的技术应用超过程序的设计和软件的本身,在技术的领域是有一定的竞争力和重大作用的。下文就简单的介绍这两种语言的逻辑开发。
2.1计算机面向程序语言的逻辑开发
面向程序语言主要包括三部分:数据、函数和方法,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都是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必需的。其中数据,被认为是面向程序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整个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多个数据单位;而函数,被认为是这个程序设计的核心,函数本来就是觉得数据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元素,那么在程序的设计中也是这样的,函数是整个数据连串起来的中心,是程序设计的核心,有了函数,数据才有存在的依托。而方法则是函数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数据和函数之间建立必要的关系,就是程序的方法,方法是联系其他两个要素的链接纽带。在程序的设计过程中,必要的基础单位数据时必不可少的,是构成程序的元件,函数是核心的物件,只有有函数才知道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发挥作用的,而方法又是函数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连接,是决定在数据之间采用什么样的函数关系来完成程序的设计的开发。由此可见,面向对象程序的设计过程中的三种元素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2.2计算机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逻辑开发
这一语言,主要的特点就是面向对象,首先创建类,然后在类之下,创建类的具体对象。利用封装的形式,把有关数据和方法进行封装处理,然后定义对象,最终达到只要对对象就行处理就可以调用的模式。通过创建基类,把原始数据和数据方法进行封装,基础类包括面向对象语言的继承性描述了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之间的差异和相同性都可以表现出来。程序的多态性是为同一种技术方法提供多个不同的展现版本。封装性和继承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点,保证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程序的编写。
2.3面向过程程序和面向对象程序的对比分析
面向ο蟪绦蛴镅陨杓频谋喑毯兔嫦蚬程语言的编程有相同之处,而且面向对象程序语言设计的编程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面向过程语言的一些功能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的汇编语言,它的很多特性都成为了计算机程序涉及语言中具有特色的编程模式的借鉴。面向对象语言通过最基础的对类的定义和对对象的分裂,更加明确了基础单位的定义,在内容方面更加明确具体,在资源的使用方面,更加的有效,这些角度来考虑,面向对象语言都优于面向过程的语言。所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优于其对资源的利用和对单位的定义,更适合用于大程序大规模的代码的设计。这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的一句,具体在实践的过程汇总,设计软件时,还应该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必要的选择。
3软件开放设计应用的研究
计算机语言在整个发展阶段,经历了很多种语言的形式,既然在发展的过程汇总,有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就说明曾经的方法在适应时代的过程汇总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后期的发展变化中出现了新的可以替代的语言形式。软件开放设计是建立在完整设计好使用软件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下文就计算机语言的差异、设计软件时计算机语言的选择等方面做以简单的介绍。
3.1应用计算机语言的差别
计算机功能的实现是以计算机语言的的识别为基础的,计算机语言的识别的操作实现了计算机对程序的运行和操作,不同的语言实现了不同的功能,逻辑实现计算机语言就是计算机系统的有效运行基础和保证。比如,编辑游戏软件可以使用Java语言,专门用于游戏软件的设计和运行;面向对象语言主要是应用于大规模的应用软件的设计,将基础的对象元素按照类进行分别,将不同的对象进行封装,类与类之间通过继承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大规模软件的技术应用。针对于设计类型不同、功能有差异的软件,使用的计算机语言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不仅仅是稳重的例子,其实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具体的影响因素,虽然说软件的差别只是一个因素,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3.2计算机软件的开放设计
计算机软件的开放设计,实际上就是把原本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设计的程序和计算机语言,对之进行需求的分析设计,从而对新的软件编程有一定的思路,进而涉及编写软件程序的流程图,最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流程图对软件进行具体的设计操作,得到可以满足目的的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图,是可以明确的分析出软件设计的不同阶段的,同时还可以体现出系统不同阶段的需求,根据这一流程图设计软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软件的适用性。目前,PHP是主流的开放式语言,主要是用于现阶段网页的设计,主要应用于此。一般的网页,比如论坛的网页,都是开放性行对比较高的,而且代码也已经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源代码流。有一些可以理解的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开放的代码,和自己的储备知识,对源代码进行逻辑的分析,可以修改部门的逻辑功能,进而实现高效率的转译和使用。开源代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让更多的应用软件实现了高效率的编译,提高了使用和代码编译的效率。
3.3计算机语言的选择
在涉及件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计算机语言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计算机语言涉及软件,是整个程序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很多种计算机的语言,那么如何根据所要设计的软件的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计算机语言的应用种类,就是一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问题。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时期,可以说大部分软件的开发,很多高端软件的开发都会选择面向对象语言程序进行设计和开发,与此同时,相对低端的软件就会选择领单片机。至于单片机,他的内部程序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简单的通过基本的逻辑结构进行指令的设定。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开放设计,需要把计算机的语言作为基础条件来进行,然后根据软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和开发。
4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种主流的计算机语言的对比研究,分析发现了二者的多方面的区别,以及在设计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的差异,了解了计算机语言的逻辑开发主要是要经过计算机的基础平台设计,从而根据平台的差异实现了代码的逻辑差异和区别。上文中,软件的开放式设计研究,首先需要经过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功能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软件的具体应用领域进行针对性的需求分析,从而按照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流程图,在做到尽量全面的了解软件的功能和用途的基础之上,实现应用开放软件的高效率的开发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丽.逻辑语言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6,(18):51-52.
[2] 刘飒.语言逻辑下的计算机软件开放设计探讨[J].电子测试,2016,(05):90+44.
[3] 耿丽娟.基于语言逻辑的计算机软件开放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8):66.
[4] 董毅.逻辑语言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通信,2016(03):177-178.
[5] 徐立艳.计算机语言的逻辑开发与软件开放设计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24):41-42.
Abstract: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the most direct measure of energy as a corporate standard, but also the decision-making data to support a variety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energy collec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design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enterprise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acquisition PC software.
Key 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data service center
1概述
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各种新型智能仪表的出现,作为连接计算机与外围各种数据源进行数据交换的纽带的数据采集上位机软件的作用更加的明显和重要。本文所设计与实现的数据采集软件主要应用于企业能耗领域,企业能耗采集需要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每一个企业的用能可能涉及水、煤、气(汽)、电、油、热等不同能源[1],每一种能源的计量仪表也是各式各样,不同仪表厂家的仪表通信协议也是多种多样,因此,要采集这些不同企业的耗能数据需要设计开发一套能够同时接入多种不同能耗计量仪表的数据采集上位机软件。
2系统方案设计与原理
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源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组成。其中,数据源模块指各企业安装配备的各种能耗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模块指连接数据源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交换的各种设备;数据采集模块指数据采集上位机软件,这也是本文介绍的重点内容;数据存储模块指存储各种配置参数,采集得到的各种能耗数据的数据库。
2.1数据传输网络
企业能耗数据的采集涉及多个企业,每个企业之间分布都比较的分散,有的地处繁华都市,有的则地处偏远的矿山。因此,要想实现能耗数据的采集就必须有一套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设计数据传输结构的时候,根据数据采集点网络环境多样化的特点,数据传输的方式也必须是多样化的。在具备条件使用有线网络的地方优先使用有线方式;不具备走有线网络,但是具有移动、联通等移动网络信号的地方使用GPRS或者CDMA无线DTU作为数据传输设备;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则考虑使用电台或者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作为数传设备。不论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数据传输方式,最终都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的指定端口,然后上位机软件再接收处理。
2.2数据采集上位机软件设计
通过企业能耗数据采集上位机软件实时接收企业能耗数据,解析后存储并定时转发至能耗数据处理平台中。在上位机软件中要求可以对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编号、企业名称、企业验证码等)和企业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代码、设备名称、能源类型、数据类型(累计值或瞬时值)、驱动名称、地址、卡号等)进行增、删、改、查的维护;可以实时查看数据接收情况;可以对未转发和已转发的数据进行查询(按单位、设备和时间过滤);对软件使用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姓名、密码等)进行新增、修改删除和查询;对所有的关键操作、运行报错进行日志记录(每天一个日志文件),并定期清理日志文件。要求一般情况下软件最小化至任务栏右下角;登录验证成功才能启动,确认后才可退出。由此可知,整个上位机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登录模块、指令解析模块、数据查询模块、参数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日志文件管理模块、系统最小化模块、系统退出模块。
由于在本软件中无线数传DTU设备作为主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直接TCP/IP或者电台连接进行数据传输都是作为DTU传输模式的补充,因此,现以DTU为例简要说明上位机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及工作流程。
2.3数据采集上位机软件实现
企业能耗数据采集上位机软件作为一个数据采集服务中心(Data Service Center,以下简称能耗数据采集DSC)主要是用于接收终端仪表设备数据和向终端仪表发送取数指令数据的服务软件,包括服务的启动、监听指定的服务端口、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指令数据解析、关闭服务等。
2.3.1启动和停止服务
1)启动服务
成功启动数据服务后,DSC开始侦听在指定端口,准备接受来自于DTU设备的数据包,并根据情况判断是DTU上线数据包还是终端仪表上传数据包,若是DTU上线数据包则跟新DTU用户列表,若是终端仪表上传数据包则根据注册的数据解析驱动对数据包进行解析。以下为启动服务的关键代码: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判断其是设备上线包还是正常数据包,若是上线包则进行用户列表维护,若是数据包,则根据设备注册时的数据解析驱动进行数据解析,然后将解析结果存入数据库中。以下是数据解析部分的关键代码:
2.3参数设置
在上位机DSC软件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终端设备的数据解析参数,具体为数据解析驱动,终端设备地址,能耗种类,数据类型(累计值或瞬时值),取数指令等。设置完毕后所有的参数将会保存到参数数据库中对应的表里面,上位机DSC软件将按照设定的参数据进行能耗数据的采集。
关键词:软件开发设计;开发平台;应用
1招投标系统设计的需求及其实现的目标分析
1.1系统需求本文所提出的系统是一个以Web为平台的建设项目招投标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它的具体作用是系统能够将建设项目中与招投标工作有关的各方联系起来,如甲方(建设方)、业务主管单位、招标机构、投标方、专家评委等,借助互联网的强大技术优势,构建起一个具备网上招投标功能的信息综合平台,该系统的主要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系统在开发设计阶段,需要采用目前较为先进且具有代表性的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开发出来的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以及可移植性,以此来确保系统的推广应用;二是该系统中可能会涉及一些商业机密,所以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安全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各种木马病毒、非法入侵等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使用安全,应具备身份认证和公开秘钥密码体制等功能;三是该系统应当具备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以及灵活方便的维护功能,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1]。1.2系统实现的目标本次开发设计的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四个全程”,即全程无纸化办公、全程信息共享、全程受控以及全程数据安全,通过该系统的构建,促进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效率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1)全程无纸化办公。标书以电子化的形式进行呈现,由此能够大幅度提升信息的传输速度,有助于相关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全程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为绿色环保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2)全程信息共享。系统对省内所有投标单位开放,可实现投标单位、评标专家的信息共享,招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一次性录入,并实现共享。3)全程受控。招投标业务的全过程都是以电子化的形式完成,由此能够在网络上留下痕迹,当存在异议时,可通过网络进行追溯和查询,确保了招投标的公正性。同时,一些关键节点可以进行自动预警提醒,避免了各种错误的发生。4)全程数据安全。系统可以实现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标书加密签名等功能,由此使得投标文件的安全性、合法性获得了有效保障。基于该系统的设计需求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下面本文重点从系统硬件工作平台及软件的开发设计入手进行详细论述。
2系统硬件工作平台的设计
该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招标办公室、招标机构、投标单位、专家评委以及交易中心等,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由专门的部门负责。硬件是确保该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结合以往同类系统的设计经验,本系统的硬件架构采用了当前最为流行的双层结构体系,即Web服务器与DB服务器相结合的形式。2.1服务器的基本要求在本系统的硬件设备中,服务器是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对它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服务器具备镜像容错功能,并且还要支持2.0以上的HTTP网络通信协议以及SMTP、TELNET等协议,同时,服务器应当每天可以处理至少20万次的Web点击,能够同时响应并处理多个Web客户端发出的请求。此外,服务器还需要支持当前流行的开发品台及开发工具[2]。2.2系统硬件的选择与配置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这一前提,系统对实时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该要求,本系统在硬件设备配置的过程中,选择了功能和性能都比较强大且相对完善的服务器、交换机。系统硬件的具体配置情况如下:1)核心交换机。本系统中核心交换机的数量为1台,选用的是RG-S8606型,该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下:设备为高端框式,槽位数≥6,背板带宽≥4.8T,可以满足系统运行需要,交换容量≥3.8T,数据包转发率≥2880Mpps;交换机采用的是双引擎、双电源设计,配有12个SFP千兆接口和24个自适应接口,支撑双栈、万兆线速转发、虚拟化及各种路由交换协议。2)服务器。①机柜。按照服务器的数量,并充分考虑到空间问题,决定采用1台服务器机柜。通过技术经济性比选后,最终选定图腾A36042+睿讯AL1716N机柜,该机柜的基本配置如下:机柜自带KVM多电脑切换器,配有1U折叠式液晶显示器和专用键盘、鼠标,电源分配单元PDU等。②业务数据库服务器。为确保业务数据库的运行可靠性,采用了2台业务数据库服务器,以双机热备的形式进行设计,通过技术经济性比选,最终决定选用Dell-R920,该服务器的基本参数如下:2*XeonE7-4830v2的CPU;64GBDDR3内存;2*300G热拔插SAS硬盘;4U机架;冗余电源;LC接口、DVD光驱、HBA光纤通道和4G网卡等。③应用服务器。为确保兼容性,该服务器选用的是Dell-R720,它的基本参数如下:2*E5-2650v2/8GT/20MdeCPU;32GBDDR3内存;4*300G热拔插SAS硬盘;2U机架,冗余电源等[3]。
3系统软件开发设计及开发平台的应用
软件开发设计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确保应用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灵活性,决定采用MicrosoftWindowsServer2008作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是与之相配套的MicrosoftSQLServer2008数据库,这样能够确保两者的兼容性。3.1数据库的开发环境本系统的数据库采用的是MicrosoftSQLServer2008Enter⁃priseEdition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建立,并由其负责对整个数据库的运行进行维护管理。数据库的登录模式为混合身份验证,端口号为1433。之所以选择SQLServer2008数据库是因为它可以给企业数据管理与分析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其应用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结果响应速度快。管理工具包、和VisualStudio2010共同运行环境的集成,使用户进行系统构建、错误排除以及应用系统操作等方面变得更加高效和快速。2)决策支持。该数据库系统相当于一个智能商务平台,它具备数据整合与分析等功能,由此可以为用户制定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3)安全性高。该数据库系统本身自带的数据加密、强制口令以及默认的安全设置等功能,使数据库的安全性获得了大幅度提高,确保了用户重要信息的安全[4]。3.2资源数据库规划业务数据库是数据中心的设计重点,在设计时要以项目为主线,根据业务系统的特点进行设计,实现对资源数据的统一规划。由于业务系统主要是针对工作流程、人员、信息方面的管理,所以可将其分为会员数据库、机构库以及专家库三类基础数据库。其中,会员数据库是对建筑企业、政府采购行为的相关数据进行管理;专家库是对招标、采购、评标、监管等方面的相关资源数据进行管理,可配合终端辅助设备进行使用。3.3数据标准接口设计在充分考虑异构系统问题的基础上,各类数据接口采用XML格式的设计标准传递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与各应用系统接口进行对接[5]。通过数据标准接口设计,可使整个系统提供WebService接口,设计时必须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确定该系统的数据标准,将数据标准的编定作为系统设计的重点。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系统设计为依托,对其软件设计的相关问题及开发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目前,该系统已经进行了试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并未出现重大问题,它的应用为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幅度提升了招投标的效率和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犁.基于BIM技术建筑协同平台的初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李晔.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及问题探讨[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5.
[3]王秋阳.解析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125-127.
[4]乔保娟,邓正贤,张洪磊.PKPM与Revit接口软件中若干问题探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1):85-87.
关键词:Authorware;多媒体;教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1721-01
1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如何将教与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的结合;如何应用现代的教学设备,使学生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式学习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自主式学习: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需求,在自由的时间、自由的空间采用自由的方式、不受外界因素限制的多元化自主学习、探究自主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自主式学习模型的设计:从自主式学习的角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媒介提供给学生一个多元化的自主式自学平台。
对一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式学习方法能接受的知识,通过多元化的自主式学习手段来解决,从而缓解课堂教学学时的局限性、避免了学习方式的单一性。为此,通过对我院的课堂教学、电子教学与网络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和调查,结合大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进行了大学生们自主学习方法的探讨与研究。同时结合口腔医学知识理论体系的构成,以此学科为例进行了大学生自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提出具有该学科特点的多媒体学习软件平台模型,并制作了其电子光盘并开展教学三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我院大学生提供了操作简便、选择灵活、自主性强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
2 多媒体制作工具介绍
2.1 Authorware多媒体开发工具介绍
Authorware是一个基于图标的多媒体创作平台,简单易操作。是面向Web和在线学习的具有领导地位的可视化媒体创作工具。它支持多种媒体格式,如quicktime4\flash5\mp3,新配置了强大的文本编辑器,具有丰富的文本编辑功能和外部文本支持。它在丰富的媒体支持、创作能力,Web 创作和出版、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踪和课程管理上都提供了重大的增强。 Authorware 允许开发者在 Web , LANs 和 CD-ROM 上创建多媒体项目。可以直接引用Flash、Gif动画。我们使用Authorware制作我们的模型和平台框架。
2.2 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介绍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推出的图像编辑、照片修饰和 Web 图形解决方案。它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功能强大。具有简单而快捷的操作方式、直观的效果预览、图像智能处理的集成等全新特性,软件专为业余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和商务用户设计,无需掌握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轻松地对照片进行修饰加工。或编辑成精美的图片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还能够到网上,供更多的朋友欣赏。我们使用Photoshop处理画面。
2.3 Flas制作软件介绍
Flash是由美国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矢量图形编辑和动画创作的专业软件,主要应用于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创作等领域,功能十分强大和独特,已成为制作交互式矢量动画的标准。Flas已经迅速进入Internet的各个应用领域,“闪客”们通过各种媒体展示自己的制作技巧与个性。我们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flash制作动画,让那些画面再也不只是图片的堆积和枯燥无味的文本,增加其动态效果和交互性。
3 平台设计思想
3.1 问题的提出
我院是武警部队唯一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为武警部队培养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才的任务。我们经过多年的口腔临床教学,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方法也无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因此结合我院口腔医学学科特点及培养全科型营区人才的实际需要,提出试行研制口腔医学知识自主式学习多媒体软件并希望起到模型和指导作用。这样,一方面加强了我院口腔临床医学和教学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学应用和基层部队的口腔医学知识普及教育提供了平台;最后能对相关学科的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和制作提供技术支持。希望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激发医学学生的自学兴趣、拓宽学生多元获取知识的渠道,实现了从单一的书本式自学到多元化的自主式学习模式的转变。
3.2 自主模式的创新点:
此光盘经三年不同层次学员的自学实践,有五方面的创新点:(1)自主式学习模式对医学知识充分接受提供了便利,从过去单调啃书本的自学形式中,演化为多元化的自主式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和兴趣;(2)减少了传统理论教学学时数,同时可减轻不同学科的教学负担,除课堂授予精点与难点知识外,也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3)平台设计与知识结构的编写方式,以知识点为主线,以点带面,贯穿整个口腔医学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自主性和趣味性,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电子设备和效能。实用于医学相关学科的运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4)对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人类文明与健康将起到相大的作用;(5)探索出一条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将口腔医学知识普及提高的教育模式。例多媒体制作技术手段多样化,方式灵活化;自主式、交互式答疑性能较好,适用性强,覆盖范围广。
3.3 设计目标
根据口腔医学教学及大学生自学获取知识的需求,在总结多年口腔医学知识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可能通过自学所能获得及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进行自主式学习模式及模型研究开发。基本内容包括:将高等口腔医学知识中的内容,学生可通过自学的方法可能获取的相关知识编入其中,同时进行通俗化、思想化、艺术化,用简练、通俗的知识解说手段,进行模型设计展示正常与疾病或意外损伤时的图序,对口腔功能、口腔保健与卫生、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面部及牙齿损伤的处理、孕妇和儿童的口腔保健、艾滋病的口腔表征与防治等,使医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明确学习口腔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大学生中营造一种美学氛围与人性化口腔医学自主式学习方法,让大学生通过自学学会口腔医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美感和对艺术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4 系统功能设计
4.1 系统设计流程图分布:使用Authorware工具,采用图标化流程设计。
4.2 系统采用统一界面
软件开发界面采用统一的风格,主要是方便操作和培训。共分为三个区,左边是目录区,右边下角是功能区,其余是显示区。
5 系统设计理念
关键词:MINGUI;嵌入式;现场检测系统;软件开发;设计
在现代,无线数字监测系统是无线网络的一个应用典型,其特殊用途的使用方式也被广大业界人士所接受。这种技术安装快捷、运用灵活、操作简单、性价比较高,这样使得很多行业中的检测系统都采用了无线网络的方式来连接被监测方和监测中心。基于MINGUI嵌入式急速的监测系统就是将性价比较高并且安全可靠的GSM无线网络和功能稳定的嵌入式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无线通信功能的控远程制。这种检测系统在用户应用程序中会包含一个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应用比较广泛的嵌入式GUI主要包括Micro Windows和MiniGUI两种,本文主要描述MiniGUI图形界面。
一、 概述GUI
(一) GUI的重要性
由于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中嵌入式技术不断完善,研发的系统软件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嵌入式系统总应用GUI,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图形界面GUI大大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操作,因此对GUI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也更加突出。
(二) MINGUI的特点及优势
1、MiniGUI的主要特点:
提供了完备的多窗口操作:消息传递窗口、主窗口附属窗口、对话框及预定义控件组、多线程中单独运行的窗口;
遵循CPI的纯自由系统;
2、MINIGUI的优势
占用资源小:所有功能块库文件约为300KB;
可多元配置:能够根据系统需求进行定制编译和配置;
可移植性好;MINIGUI可以在LINIX或者X Window系统上运行;
以嵌入式Linux系统为例,MINIGUI空间占用情况如表一:
表一
二、 基于MINIGUI的检测系统软件设计开发
1.基于MINIGUI的检测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基于MiniGUI的嵌入式监测系统主要的设计机构包括:系统输入设定界面:对控制设备的参数和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进行设置和定义;程序设定界面:对应实际的需要选择控制方式;逻辑条件设定界面:根据条件和对象进行设定;预警设定界面:主要是设置预警范围、预警条件、预警对象和预警时间等;实时信息显示界面监测程序的运行情况、传感器信息和监测对象的情况;手动操作界面可以在系统自动运行发生故障时进行人工手动操作,包括手动运行、手动设置、手动暂停。
2.系统界面开发
MiniGUI系统图形界面中主要包括主窗口、控件窗口和对话框三种类型的窗口,每个MiniGUI的应用程序运行时都要创建一个新的主窗口,用来作系统的主界面或者初始界面。主窗口一般包括几个子窗口,这些子窗口有些是控件窗口,有些是自定义窗口。控件窗口实际上也是子窗口的一种,它的行为和主窗口同样,不仅可以接受鼠标、键盘等外接设备的外部输入,还可以在限制区域内进行输出。对话框窗口是三种窗口类型中最特殊的一类窗口,它所针对的就是与用户的“交互”—更多的是接受用户输入信息,小部分是向用户提供数据信息,可以把它看成子类化后的主窗口类。对话框窗口分为非模态对话框和模态对话框。非模态对话框就是用对话框建立的主窗口;模态对话框就是用户在显示之后不可用切换到其他主窗口进行其他窗口操作的对话框。
在基于MiniGUI的嵌入式现场监测系统中,利用模态对话框建立的MiniGUI主窗口作初始界面,其他子界面所代表的性能模块都能用一个单独的按钮在系统初始界面中表示。这些按钮都采用数组的形式,当打开系统初始界面时,点击某个按钮,将弹出相对应的子界面,根据不同子界面的不同功能,来进行系统输入设定、程序设定、实时数据显示等界面操作。
3.系统界面实现
基于MiniGUI的嵌入式现场监测系统中各个模块设计开发都是采用模块化设计,而各个功能模块的主界面、子界面的设计开发都是采用模块对话框的模式来实现。这种系统采用消息制动,来完成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当系统程序运行时,回调函数接受数据信息,根据接受的消息标识符进行判断运行在当前界面的事件。根据系统和监测对象进行设置,设定相关的控制、周边设备参数及系统预警参数。当系统开始工作时,系统和外接设备的工作参数都会实时的显示在系统的设置或者操作界面上。
总结: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现场监测效果,简单、快捷的设置系统控制程序以及监测设备的参数,查看系统的实时数据信息,操控相应的控制设施,达到远程控制的智能化、准确化、现代化,本文设计开发了基于MiniGUI的侵入式现场监测系统。该系统在用户进入初始界面后,可以方便的设置系统程序,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监测环境的变化以及监测距离的差异,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别设置,使系统自动对设定对象进行远程监测,并且当触及初始设置好的预警参数时,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即使系统自动运行发生问题,手动操作模块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手动操作,避免了监测程序故障而导致工作延误。
参考文献:
与中国的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相比,BS EN199311: 2005等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对构件的验算过程要复杂得多.针对国内设计单位近年来所承担的涉外项目激增的现状,研发基于欧洲钢结构规范的设计软件EuroSD.该软件应用Object ARX技术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相对于目前国内常用的国外设计软件,其前处理建模更灵活.EuroSD提供多种内力分析方式,实现欧洲钢结构规范中的第1~4等级截面的验算,并能按照有效截面进行抗剪强度验算,最后提供详细的构件验算计算书.
关键词:
钢结构设计; 欧洲规范; 系统设计; 截面等级; 有效截面; Object ARX
中图分类号: TU391
文献标志码: B
0 引 言
20世纪70年代,欧盟国家为消除贸易过程中的技术壁垒并且协调各成员国的技术规范,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开始编制一套建筑设计技术规范,即欧洲规范Euro Code,并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欧洲标准试行规范.21世纪初,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正式推出欧盟国家级标准――欧洲规范EN.执行欧洲标准的国家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希腊、冰岛、爱尔兰、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和瑞典等欧洲各国.[12]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商业交往日益密切,涉外工程建设合作项目呈增长趋势,国内很多工程建设企业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我国的设计能力和施工技术.当我国设计人员承担欧洲地区的建设工程项目时,不得不应用国外软件,以符合欧洲规范的设计规定.国内设计人员常用的国外设计软件包括美国CSI公司的SAP 2000和Etabs,美国REI公司的STAAD.Pro,韩国的Midas等.[3]这几种软件均不是欧洲规范应用国开发的,所以各软件对于欧洲标准的理解呈现仁者见仁的现象.另外,这些软件的研发核心团队均在国外,一旦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洞,问题的反馈渠道少、软件更新速度慢.因此,开发基于国外规范的钢结构设计软件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4]
1 软件系统介绍
随着钢Y构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建筑造型复杂性的提高,设计软件已经成为结构工程师进行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国内许多工程师选择采用3D3S软件,该软件直接对CAD进行二次开发,适用于空间钢结构[57],但是该软件至V12.1版本为止仍没有实现基于欧洲钢结构规范的设计.针对目前市场上基于欧洲规范的设计软件稀缺的现状,研发基于欧洲规范的钢结构设计软件EuroSD.
EuroSD对AutoCAD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是一款三维结构设计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各种特种钢结构体系三维建模、内力分析、设计验算以及验算结果显示与查询.根据软件功能需求,将软件分为4个系统:前处理系统、内力分析系统、设计验算系统和后处理系统,4个系统的数据流向见图1.
EuroSD的前处理系统和后处理系统应用Object ARX技术,生成若干ARX工程项目.前处理系统提供用户包括网架、桁架、框架在内的多种常用结构快键建模功能.EuroSD模型直接在AutoCAD三维平台上生成,用户也可根据结构的需要,在AutoCAD界面任意添加、修改或删除局部模型.后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展示结构的内力分析和设计验算结果,结构展示方式包括结构表格、查询对话框以及AutoCAD图形展示等.
内力分析系统和设计验算系统采用VC++语言进行编程,生成若干动态数据库项目dll.内力分析系统包括结构静力分析算法、动力分析算法、非线性算法等.设计验算系统将所有支持的规范标准按标准之间的相关性抽象为具有多层继承派生关系的规范类群.内力分析系统和设计验算系统中的算法均经过封装,2个系统提供数据交互dll,外部可以通过接口获取分析及设计的结果,但不能干涉其内部算法.
内力分析系统和设计验算系统的框架设计方式可提高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并增加产品开发的灵活性,其只需对接口dll中的数据交互接口进行重载,即可将这2个核心系统应用到其他平台上.
2 设计验算系统的设计
2.1 项目设计
EuroSD软件的研发重点在于设计验算系统的设计和编写.设计验算系统包括3个主要项目:(1)将用户数据输入项目ARX中,有若干与钢结构规范相关的设计参数设置对话框会引导用户输入规范相关的数据;(2)验算核心项目dll,主要完成结构设计验算;(3)数据交互项目dll,对验算结果进行存储,并提供后处理获取数据的接口.
2.2 验算核心项目介绍
验算核心项目中包含3个主要类和4个类体系,其关系见图2.
为增加系统的后期可扩展性,对构件类体系、规范类体系、截面类体系和材料类体系根据规范分类设计相同的继承关系,见图3.
通过继承关系,构件验算核心编码可灵活添加不同国家、不同结构类型、不同材料类型的规范代码.通过分析规范条文之间的异同,对基类进行抽象;通过重载子类验算函数,实现各规范的设计验算功能.每个类体系的作用如下.
(1)模型类:组合节点类CNode,构件类CUnit,材料类CMat和规范类CCode的链表,存储整个结构的信息.
(2)载荷类:存储载荷信息、载荷组合信息和载荷效应信息(反力、内力、位移、挠度等).
(3)材料类:记录钢材牌号、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材料信息.
(4)节点类:记录节点坐标、支座情况等信息.
(5)构件类体系:存储2部分信息.一部分是构件的输入信息,包括几何信息和设计信息,比如节点编号、端部约束释放、构件材料对象指针、构件设计采用的规范列表的序号以及相应规范的各种设计参数等;另一部分是当前验算组合的验算结果.
(6)截面类体系:存储截面的几何信息以及设计验算需要用到的截面设计参数,比如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等.
(7)规范类体系:规范类中的数据均为临时存储.主调程序会将当前组合和需要验算的构件传入规范类中,并对规范类对象进行初始化操作.规范类主要实现根据规范条文对构件进行设计验算的功能,最后将验算结果返回到构件类中.
3 欧洲钢结构规范的实现
与中国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相比,欧洲规范在对构件进行设计验算时有诸多不同之处.
GB 50017―2003的验算项目包括:(1)对所有构件按净截面验算强度;(2)对所有构件按毛截面验算抗剪强度;(3)对轴压、压弯、拉弯构件按毛截面验算稳定;(4)对截面中的受压板件控制宽厚比.
欧洲规范的验算项目包括:(1)对轴拉构件验算净截面抗拉强度和毛截面极限抗拉强度;(2)对于轴压、压弯、拉弯构件的强度和稳定验算,根据受压板件的宽厚比,将截面分为4级,并对应不同的验算公式(第1和2级截面采用截面的塑性特性验算强度和稳定,第3级截面采用截面的弹性特性验算强度和稳定,第4级截面采用截面的有效截面特性验算强度和稳定);(3)对于受剪、压弯、拉弯构件进行抗剪强度验算,根据腹板的宽厚比分别采用毛截面特性验算或有效截面验算.[810]
综上所属,GB 50017―2003的验算公式统一,而欧洲规范的验算公式根据不同的截面等级采用不同的验算公式.
根据欧洲规范的设计要求,EuroSD的构件设计分为5个主要部分:(1)截面等级判断;(2)有效截面特性计算;(3)截面强度验算;(4)截面抗剪强度验算;(5)构件稳定验算.其中,截面等级的判断和有效截面特性的计算是最复杂的部分,而构件强度、稳定的验算只需按照BS EN 199311:2005,BS EN 199315:2006和BS EN 199316:2007的相关公式逐一实现即可,在此不作赘述.欧洲规范的构件验算涉及到3本规范,具体见表1.
3.1 截面等级判断
截面等级判断是欧洲规范的核心,其作用主要有3个:(1)BS EN 19931:2005的第5.6节指出只有结中拥有第1级截面的构件可以在进行塑性整体分析时考虑塑性铰的出现;(2)截面等级判断完成才能选用适当的公式对构件进行验算;(3)因为第4级截面直接采用有效截面进行构件验算,故BS EN 1993不再控制截面中板件的宽厚比.
为确定截面等级,程序首先将计算截面的塑性应力分布和弹性应力分布情况[8];接着将截面拆分为若干板件,并根据BS EN 199311:2005表5.2依次判断板件的等级;最后根据BS EN 199311:2005第5.5.2条确定截面分类,判断原则为截面等级取所有受压板件的最高等级.BS EN 199311:2005第5.5.2条第(9)~(11)款还给出判定等级的例外情况,这些例外情况在软件中全部实现.
3.2 有效截面特性计算
有效截面特性计算的内容包括:(1)截面的有效面积;(2)截面的有效惯性矩;(3)截面新的形心以及相对原形心的偏心;(4)由轴力引起的板件局部失效所产生的附加弯矩.每个截面特性对应的内力不同,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有效截面时只需要计算第4等级截面中的第4等级板件的有效宽度.
4 软件应用
EuroSD的快捷建模方式非常多,全部实现可视化和参数化建模方式,以网架为例,建模对话框见图4.
建模完成后,对结构进行截面、钢材等级、荷载、支座等设计信息进行设置,即可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内力分析结果的查看方式也包括对话框方式和图形展示方式,见图5.
根据欧洲规范的设计需要,EuroSD提供大量可修改的规范参数,见图6.
验算完成后,EuroSD提供结果查询对话框和构件验算计算书2种构件验算查询方式,分别见图7和8.
通过结果查询对话框,用户可以对构件各项验算项的结果一目了然,并可查得哪些组合起到设计控制作用.若计算过程中对内力进行设计调整,此处显示的设计内力为经过调整后的值.完整的构
件验算计算书中详细列出结构的计算条件,主要验算项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和主要的计算参数,让用户清晰了解软件的计算过程.
5 结 论
介绍基于欧洲规范研发的钢结构设计软件EuroSD,其在建模方面采用Object ARX技术在AutoCAD界面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结构直接在三维状态下的可视化建模,可适用于复杂结构的设计.软件提供丰富的快捷建模方式,实现常用结构形式的参数化建模.
与国内市场常用的其他结构设计软件相比,EuroSD严格按照欧洲钢结构规范BS EN 199311:2005,BS EN 199315:2006和BS EN 199316:2007
进行构件验算,并且提供详细的设计计算书,可提高设计效率.
EuroSD的验算核心工程采用dll项目,其接口
的设计与软件平台的耦合度低,可方便迁移到其他平台.EuroSD设计的类体系根据规范分类设计类的继承关系,不仅适用于欧洲规范,也可以拓展补充其他国家的钢结构设计规范,甚至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以,EuroSD的验算核心代码拥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李亚东. 欧洲规范及其近期进展[J]. 桥梁建设, 1999(3): 5862.
LI Y D. Eurocodes and its recent development[J]. Bridge Construction, 1999(3): 5862.
[2] 王永强, 王勇. 欧洲规范的现状与未来[J]. 公路工程, 2007, 32(5): 167170.
WANG Y Q,WANG Y. Eurocodes and its recent development[J]. Highway Engineering, 2007, 32(5):167 170.
[3] 宿明彬, 谭进, 邱少雷, 等. 当前钢结构设计软件的情况及自主开发软件的发展趋势[J]. 钢结构施工, 2001(1), 16(51): 5557.
SU M B, TAN J, QIU S L, et al. Basic situation of design software of steel structure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ftware[J]. Steel Construction, 2001, 16(51): 5557.
[4] 王周. 从钢结构设计规范变化看中国钢结构进展[C]// 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1032.
[5] 龙江华, 谢步瀛. 钢结构CAD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J]. 计算机辅助工程, 1999, 12(4): 7074.
LONG J H, XIE B 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AD software system for steel structures[J].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1999, 12(4): 7074.
[6] 罗晓群, 王忠全, 张其林. 管桁架索网混合钢结构的计算分析[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7, 16(3): 15.
LUO X Q, WANG Z Q, ZHANG Q L.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n hybrid steel structure of tubular trusscable net[J].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1999, 12(4): 7074.
[7] 杨永华, 吴杰, 张其林, 等. 基于Object ARX的钢结构施工过程CAD软件[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8, 17(1): 4246.
YANG Y H, WU J, ZHANG Q L, et al. CAD software for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teel structure based on Object ARX[J].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2008, 17(1): 4246.
[8] Eurocode 3: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Part 11: General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 EN199311: 2005[S].
关键词:开发协作;Dojo;Equinox;Comet
中图分类号:F426.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背景
自2000年6月国务院18号文件的签发以来,中国软件业经历了10多年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软件园区已达200多家。但在成绩的背后,也应该看到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园区数量与国外相比依然偏少,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公共服务缺乏、园区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不能高效地协作、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软件园开发协作平台的构建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软件园开发协作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提供了一套支持在线开发的软件开发工具库,用于支持软件外包园区内各个企业间进行协作开发,减小其运作成本,从而实现整合外包园区内各个企业的研发资源和能力,同时提高协作性,最终实现提高整个软件园区的市场竞争力。
二、系统核心架构
开发协作平台的核心是一个整合了多个功能接口的业务平台,业务平台之下细分为权限控制模块、安全控制模块、文件处理模块、代码编辑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等五大功能模块。这五大功能模块是在对线编码工具进行功能分析和整合后所得出的高度内聚,彼此之间耦合度很低的功能套件,是整个平台功能实现的支撑。其中,部分模块又是对更加底层的数据或工具进行封装和二次处理后所形成的。在业务平台与前端页面之间由传统的请求\应答消息接口和服务器推送接口作为消息传递的方式。开发协作平台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权限控制模块的作用是在协作开发的过程中,实现各个用户之间的文件操作权限控制,即当一个文件被一个用户打开时,与其协同开发的其他用户(被共享有这个项目的用户)将无法打开这个文件;当文件的拥有者释放这个文件时(关闭该文件或退出系统),该文件才能被其他人操作。该模块主要由User、UserManagement和FileSystem三个核心类组成。用户管理器UserManagement负责监管多个用户的生命周期,每个用户User都拥有一个FileSystem作为其专属的文件管理器,用于处理其相关的文件工作。用户的生命周期分为生成阶段,文件操作阶段,用户挂起阶段,消亡阶段。其中生成阶段和消亡阶段分别在用户登录和退出时发生,进行资源分配和资源回收工作。文件操作阶段是指用户打开或拥有至少一个文件,此时用户具有文件操作、修改的权力,并且此时要对被用户打开的文件加锁。加锁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这个用户包含的FileSystem进行操作,即将文件状态信息和拥有权注入到FileSystem中。当用户释放资源时,也是操作其所包含的FileSystem对象的相关数据结构。
安全控制模块和文件处理模块相辅相成。一方面安全控制是对文件处理的安全控制,另一方面文件处理要受到安全控制的限制。为了更好地模块化开发,本系统将常用的文件操作类组织成文件处理模块,而将和安全有关的类组织成安全控制模块。图5所示是安全控制核心类的结构图,FileSystem类作为每个用户专属的文件系统管理和操作类,包含了四个支持安全控制的类,即ZipCipherUtil、Upload、JarGenerator、CipheUtil。其中ZipCipherUtil类用于提供文件和文件夹压缩和解压缩服务;Upload类提供文件上传功能,根据此功能能够实现本地文件和项目上传到平台进行开发或共享;JarGenerator用于将项目或文件打包成.jar格式的,可以提供给用户进行下载和本地化操作;CipherUtil类用于提供加密和解密功能。四个类被FileSystem类整合,共同协作,结合安全控制文件结构,实现了一套相对简单的安全控制机制。
代码编辑模块作为在线开发工具的核心功能,其涵盖面十分广泛,包含的子功能也非常多,因此采用Eclipse下的Equinox插件体系来完成。其关于代码编辑模块的核心包是org.eclipse.core.resources和org.eclipse.jdt.core这两个包。这两个包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工具,并且已经封装成相对来说操作较为简单的接口,无需自己从底层实现。
如图3所示的代码编辑模块核心类结构可以看出,ClientMessageHandler类专门用做功能接口,其主要功能是处理前端发送过来的各种消息,并经过初步解析和封装后调用后台各个功能块和系统;而调用后台功能块和系统是通过访问UserManagement实现的,因为UserManagement中保存了当前活跃的用户列表,ClientMessageHandler收到消息后从UserManagement中获得操作相关的用户,再通过User中的FileSystem将web操作映射到本地;所有底层的功能实现块全部承接到FileSystem下,也就是说FileSystem这个类是一个针对指定用户的功能平台,各个上层模块进行本地操作实际上就是通过层与层之间的访问追溯到指定用户的FileSystem再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