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3 17:14: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兴经济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层面已经赶超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明显已经向出口导向型转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年度发展会议中首次将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国家定义为新兴工业国家,虽然这十个新兴工业国家在经济层面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由于出口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当时,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安东尼•范•阿戈塔米尔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新兴市场的概念,意指那些经济处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经济体。在众多科学院所和研究机构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分析研究中,分析角度、切入方式都有所不同,在选取经济体的样本时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新兴经济体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的进步,都在经济工业化发展中不断变革,本文所研究的新兴经济体是站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得到快速的发展,其规模和发展方式也有了巨大的转变,而且新兴经济体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主力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其经济增长方式和相关经济政策也随之快速的转变。进入新世纪,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和世界主力经济体的经济转型,对新兴经济体的负面声音也不断出现。但是有关数据表明,新兴经济体在2014年的生产总值已经与发达国家相差无疑。可见,为了使新兴经济体能够持续、高速地发展,并使其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必要对现阶段的发展困境与发展出路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二、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新兴经济体国家内部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济危机过后,新兴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暂时性回落,世界上一些经济学家在面临该问题的出现时在增长方式转变方式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面对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新兴经济体成员国也出现一些微妙变化。比如新兴经济体中的印度,其近年来在电子软件方面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如日中天,但其经济发展阻力也比较明显:比如高贫困率、国内消费与储蓄之间具有较高不平衡性,主要面对的是自身经济增长,刺激国内消费和拉动内需等问题。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直接制约着印度经济的发展。这种内部经济不均衡发展的情况也在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出现,是我们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2.新兴经济体国家外部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兴经济体国家面临的外部挑战是各成员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不断减速甚至是快速下滑,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在进入到后金融危机时代后,新兴经济体国还保持着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新经济时期而进行的快速经济转型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新兴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要快速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从而解决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巨大阻力。
3.新兴经济体间激烈的竞争挑战
由于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中的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经济竞争,这使得新兴经济体内部出现了经济合作方面的矛盾。例如,近年来中国与印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能源争夺战以及俄罗斯、巴西的能源价格战等,而最终的结果必将导致新兴经济体成员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互相损伤,进而阻碍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三、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增长路径
1.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构建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
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和金融风险高企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进口需求不足,并且为了保护本地市场和就业,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不断对新兴经济体的产品做出反倾销、反补贴裁定。面对外部需求萎缩以及外资抽逃,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明显受到抑制。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恶化,新兴经济体必须扭转原有经济增长方式对外部市场的路径依赖,转向依靠国内市场拉动。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针对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导致消费疲软的普遍现象,新兴经济体:首先,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另外,要健全失业保障金制度通过发放失业保障金使失业者的生活有基本保障,并通过职业培训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其次,新兴经济体要重视和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推动行业、职业和专业间的收入均等化;最后,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来拉动企业投资需求。新兴经济体各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调控,优化信贷投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努力拓宽企业的投资空间,鼓励中小企业投资生物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投资新兴产业提供保障。
2.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信息消费现状比较分析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广义信息消费是指以信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与服务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及系统、传统信息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等。狭义的信息消费是指应用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的人际交流、信息传输与信息获取的消费活动,具体包括信息终端产品、电信服务、广电传输服务和基于网络的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消费可分为政府信息消费、企业信息消费和居民信息消费三种类型。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新型信息终端大量涌现,信息内容和服务日益丰富,信息消费日趋活跃,不断引发新的投资消费需求,成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促进信息消费和投资的发展政策,通过积极培育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开拓壮大信息消费市场,以缓解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工信部研究表明“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近年来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最近两年,在国内总体消费需求呈现疲弱的态势下,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却非常强劲。宽带网络和信息终端的迅速普及,促使信息消费需求潜力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充分释放。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信息终端等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同时,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加快建设,也加速了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制造行业,进一步刺激了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程序商店的信息消费需求。可以预见,未来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应用服务为核心的信息消费将极大地激发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众所周知,人们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日常行为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能否被激发,转变为正常的消费行为,关键在于人们对产品价值的认可程度,在于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带来便捷、享受、快乐的“正能量”。
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服务和信息消费。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快融合亟待发展壮大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现代化依赖于建立完善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业更是信息消费潜在的重点热点领域。可以这样说,信息服务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了信息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就会出现严重的倒退。
信息消费既是当前扩大内需的引燃点,也是引发新一轮投资需求的重要热点。这是因为,信息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市场需求方面,而且体现在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拉动方面。根据工信部预测,未来三年内,由信息消费引致的国内宽带网络投资、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领域投资累计将超过10万亿元,由此带动的GDP增长将超过33万亿元,强劲而有力地支撑和带动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培育发展我国信息消费的主要对策
根据党的“十”对扩大消费的新要求,应牢牢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深入研究信息消费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超前谋划通过信息消费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前瞻性对策,研究制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开发新型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促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的有效政策措施。
要抓好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制定出台促进信息消费的有效政策。加强前瞻研究,根据消费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的要求,加快制定信息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意见,推进实施信息消费促进工程,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长热点。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建立支撑信息消费政策法规体系、网络信任体系,普及信息化知识与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增强公众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安全。设立信息消费救济制度,对城市残疾人员、贫困人口、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以及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人口购买智能手机、计算机、电视机以及宽带接入服务进行补贴。
抓实产品服务创新,研究开发新型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加快终端融合产品创新,深入基层各行各业各领域市场需求调研,支持信息技术软硬件企业、信息内容服务企业、信息增值服务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公共信息产品和融合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扩大供给能力和信息消费市场规模。推动商业发展模式创新。鼓励广电、通信运营企业与信息内容提供商、信息增值服务企业包括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开展商业合作,互利共赢,大力推进新融合产品(服务)在政务、经济、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新的信息产品与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引导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科技、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广普及本地化移动支付服务,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向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职教发展
随着新兴产业的形成,辽宁省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基本完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转型。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占比超过一半,社会所需的人才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各个企业招募的技术人才在逐年递增,因此,要加强对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各种人才的培养。产教结合是区域产业转型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探索产教结合新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与职教发展良性互动
2.1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形成新的发展机制
(1)统筹发展,建立职教管理机制。第一是统筹管理,加强规划协调。辽宁省政府对此开展了相关工作,对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工作计划。第二是对资源进行集中和整合。如果各个学校之间独立,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因而政府明确规定,凡是进行大规模的学习、培训、实习等活动,都应该在就近的职业学校进行,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2)统筹经费,建立投入机制。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在职教经费的投入上已经达到了上百亿元,这些经费来源主要是包括政府下发的经费投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助,而这些经费也主要用于对职业学校的建设,接近一半的经费都用于修建职业学校,剩下的则主要是用于对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以及招聘各类高级人才作为教师培养学生。(3)建立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辽宁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所有教师必须要持有相关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并且要对这项工作进行严格的把控,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争取达到与学业证书同等水平线的程度,进而将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2.2优化职教体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型人才的培养
辽宁省政府对职教体系合理的统筹,使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地方特色。以辽宁省大连地区职教为例,年招生人数近1.6万人,开办专业大类15个,专业布点数近120个。结合大连市工业转型战略部署,以产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互联网+、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不断发展,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就增长了43.5%,而与此对应的专业占据了开设专业的33%,符合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密切的教育结构体系。
2.3职业院校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增强产教结合的吸引力
(1)以地方产业结构为依托,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资源,对目前的专业设置进行梳理和调整,有计划地开设社会需要的新兴专业和复合专业等,打造体现出服务地方新兴产业的特需专业、特色专业。(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教学改革。高职院校通过与地方行业、企业开展合作过程中,组建以行业专家为主的“校企共建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等,根据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求和企业在发展中所需新技术的需求,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3)搭建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互通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从社会或企业引进学校紧缺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队伍,承担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社会或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社会或行业的发展动向,扩充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四大调整变化”值得关注
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未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需求结构调整,由外需转向内需,由投资转向消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需求结构调整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具体而言,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外需结构的调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退,以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所导致的外需萎缩,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在未来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国民财富快速累积,为内需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二是消费、投资结构的调整。在资本形成达到一定水平、国民财富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有必要调整消费、投资结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将适度提高。
经济发展模式调整,政府之手逐步让位于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一直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的确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其弊端开始日渐明显,亟需调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文件中,有关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方式、政府职能改革和对地方负债等一系列问题的表述,意味着政府高负债、高投资,并以此拉动经济的传统模式面临重要调整。预期在未来,政府负债总量将受到较大约束。同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支出的结构也会出现大的调整,投资性支出占比将明显下降。
产业结构调整,由过剩行业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由重耗能产业转向低碳产业。中国已步入重工业化中后期,原有传统、重耗、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堪重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以低碳和自主创新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序幕拉开。同时,基于城市化的消费升级又会带动工业化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在多重动力的推动下,由以生产为主的第二产业向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
区域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增长潜力逐渐显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从国家目前的战略来看,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地位,既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后发地区在追赶过程中的增长潜力将会逐渐显现。
推动转型与提升管理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向与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商业银行的支持、引导和调节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杠杆。同时,经济转型也不可避免地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应在两个方面着手应对,一是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和调整。二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在业务转型和调整方面:
优化信贷结构,支持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商业银行应按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努力满足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优先支持传统产业改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新兴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等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有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的行业、企业。应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自主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此外,应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优化客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的支持。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业务进行准确明晰的定位和规划,创新服务模式,再造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小微企业经营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营销管理体制。
发展零售金融业务,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大力发展零售金融特别是消费金融业务,有利于改善民生,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商业银行应着力扩大消费信贷业务,积极支持居民消费增长。在继续发展住房按揭业务的基础上,推动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改善消费金融产品结构,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此外,还应积极研究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消费特点,制定专门的服务方案。
优化区域结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三农”的支持。商业银行应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谋划自身的地区发展战略,在信贷投向、网点布局、人员配置、资源投入等方面向国家重点规划区域倾斜。应适度向“三农”、普惠金融领域倾斜,研究出台具体方案,并加快相关金融工具创新。
在内部管理方面:
强化风险管理。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的宏观、系统性风险会显著加大。所以,在信用风险评估中,除关注借贷主体资信及抵押品价值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前景等宏观问题的分析,以动态把握介入和退出某个行业的时机。同时,银行还应根据国家政策及监管部门要求,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授信政策,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制度层面降低经济转型可能给资产质量造成的冲击。
转变经营理念。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传统注重GDP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会逐步让位于更注重增长质量的模式。这意味着,银行业高速发展所依赖的规模扩张将会失去来自于实体经济的依托。而且,监管政策的强化,特别是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给商业银行的外延扩张形成了有力的约束。
有鉴于此,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经营理念,从粗放式扩张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从以高资本消耗为主导的业务结构向以低资本消耗为主导的业务结构转变,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资本节约。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和抵御风险的最核心资源。商业银行应立足于内部挖潜,尽可能减少业务发展对资本的占用,努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面对金融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应及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效率,推进流程整合与组织架构调整。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化管理模式,构建扁平化、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采用战略业务单元的经营模式,整合客户关系部门和产品部门,前台对客户统一营销,中后台进行业务集中处理和风险监控,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效能提升,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链接
“三期”叠加
有分析认为,“三期”叠加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即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一直以来,该行深深扎根于“中国铜都”这片热土,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经营服务宗旨,充分发挥自身经营优势、经营特色,大力支持德兴市“三农”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把金融业务的重点坚定地放在了广大农村。
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江西德兴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提出了公司加农户的联保贷款方式,这是德兴农村合作银行探索并创新的一种适合德兴农村的、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新兴贷款模式。具体作法就是选择有一定信用能力的农户,农户可先在信用范围内进行小额信用贷款,之后再把农户介绍给一家效益相对较好的公司,公司可为农户进行贷款担保,这样农户就可以进行二次贷款,从而会使农户得到更大的发展。
江西德兴农村合作银行,向当地渔潭村开展了创新贷款品种的试点工作,共计为这个村贷款382万元。其中:向该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56万元,用于向村办企业入股,小额信用贷款只占全部贷款额的41%,村办企业为农户担保贷款226万元,占总贷款额的59%。这种新模式的实施,也使江西德兴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当地最大的金融机构。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扩大了江西德兴农村合作银行的业务规模,取得了农户、企业和银行三赢的效果。
此外,江西德兴农村合作银行还积极开拓贷款思路,提高现代服务理念,解决了在外务工农民携带现金不方便的难题。这种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意识和方式,受到广大农民的好评,德兴农村合作银行也取得长足的进展。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自2005年建院以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坚持专业与产业、行业、企业多元对接,合作共赢,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使学院步入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一、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作,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1 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松原地处吉林省西部中心地带。四大资源优势(粮、油、水、草)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三个优势产业(电力、建材、制药)、两个配套产业(石油配套业、汽车配套业)以及物流、旅游等潜能巨大的新兴服务业。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紧贴区域支柱产业,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以农林牧渔类、石油和天然气类为重点,以园艺技术、油气开采、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为特色,以管理类、艺术设计类、土建施工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为辅助的服务经济功能强、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各专业毕业生遍布在各行各业,为地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7年学院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就业50强”荣誉称号。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松原及周边地区蔬菜、果树、花卉、设施园艺等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对园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学院园艺专业的设置,充分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该专业几年来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需要的人才,分别在设施种植、花卉生产、果树栽培等各方面从事技术工作,解决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另外,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院为载体,实施“畜牧人才培养工程”,每年为学院所在地松原市培养100名村级防疫员。选派20余名师生深入学院周边大安市、乾安县、扶余县、长岭县等地区,参加当地春秋季动物防疫,开展畜禽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畜禽免疫标识等技术服务。学院机电工程系围绕松原石油机械、汽车机械配套和农业机械来设置数控技术、焊接技术等专业,为吉林油田、大庆油田输油管道和压力容器的生产与维护提供人才支撑,为一汽集团和哈飞集团的零部件加工企业、松原农业机械制造、维修培养输送了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为上述企业进行在岗人员培训,三年来累积达3600人次。
2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几年来,学院大力开展松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训人数共计3730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2008年学院被国家劳动部认定为“国家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
3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通过开展农村(社区)贫困青年应用电子培训班、前郭县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班、全市乡村两级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提高了农村村干部综合素质及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学院被吉林省委组织部认定为“吉林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同年,荣获“吉林省职业能力建设先进单位”。
4 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几年来,学院成人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其中,举办的松原市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班、创业小老板培训班(SYB),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得到了上级政府及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学院现为“松原市职业能力培训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
二、校企合作,多元对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学院经济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与松原市美仑商务宾馆、石油大厦、银苑宾馆、大和御膳、长春市金安大饭店、开元名都、至尊大酒店、延边市长白山宾馆开展校企合作,为探索实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成功典范。该专业于2008年3月被吉林省旅游局授予“吉林省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至今为止共培养8期有意向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人员千余人,百余人获得了导游员职业资格。该专业现已成为区域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成为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餐饮与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随着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商务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将本专业系统的知识、技能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植入岗位工作中,扩大了民营连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民营连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部分毕业生与企业实施订单种植,形成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我们认为,校企深度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中,办学目标的深度对接是前提;课程内容的深度对接是关键;教学手段的深度对接是保证;办学成果的深度对接是动力。
三、以科研为切入点,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松原职业技术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山葡萄种植、山葡萄酒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效显著。被吉林省科技厅列为省级地方引导项目的《吉林省西部地区名优酿酒葡萄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于2006年9月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目获得了松原市建市以来的第一个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高质量完成了松原市高科技项目创新基金项目《山葡萄酒开发》的研究工作。利用以上两个项目的成果和技术,引领140多个农户建起了3200多亩山葡萄生产基地,仅乾安县第三机械林场一处就建起了2250亩标准化山葡萄基地。年葡萄产量可达3千多吨,增加农业产值600多万元,户均增收4万多元。
此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东盟各国在面临这次危机及重建的考验中,分别加强了危机管理和紧急避难的政策措施,同时对经济、财政政策的选择范围也有相当的扩大。进而,以往各国都不太积极参与的签署贸易区所带来的关系密切化和货币、国际金融方面的协调也趋于活跃。
一、货币危机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及东盟各国、各地区的政策实施
东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适应了70-80年代的石油危机及发展中国家累积债务危机等环境变化,至90年代前半期顺利地取得了经济增长。在此期间不仅致力于出口振兴、产业的扶植和升级、投资环境的改善并取得了成果,而且在财政收支及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也维持着良好的状态。但是,到了90年代后半期,在持续高增长、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发生了急速的金融市场自由化、经济过热和泡沫发生、及企业部门债务的迅速增多,这些都对本国经济产生了影响,而针对这种影响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善。特别是韩国、泰国、印尼对货币、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对策迟缓(泰国、韩国)、优先处理国内的利害关系等问题致使改革半途而废(印尼)等,因此失去了市场的信任,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政府的危机管理、领导能力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表1 亚洲各国、各地区的实际GDP增长
附图
注:1.实际GDP增长率(与前一年比)、2002年系瑞穗综合研究所预测值。
2.平均值系以各国、各地区的名义GDP额为基准的加权平均值。
资料来源:根据各国政府资料编制。
表2 香港、新加坡的产业高度化政策
附图
资料来源:高木雅一:“将21世纪寄托于信息技术和研究与开发的新加坡”,国际金融,1079期;“新加坡事业环境的变化与产业、企业的重组动向”,日本贸易振兴会,2001年3月;“香港的产业政策与华南的产业动向”日本贸易振兴会,2001年3月。
货币危机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各国及各地区在克服危机的过程中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改革。就后来基于这些经验所实施的政策来看,与货币危机前相比,以下6个领域出现了政策的深化和新展开的征兆。前面的a-d四项是有助于加强亚洲各国、各地区经济体质的改革,后面的e-f两项将会给今后的整个亚洲地区的政治、经济的结构和动向产生影响。
a.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各国及各地区鉴于危机的经验,重视货币和利率的稳定性,注视各指标的健全性(经常收支、财政收支、外汇准备额、官方及民间短期债务水平等),同时谋求经济基础的稳定。货币危机前一直摆脱不了通货膨胀的韩国比亚洲各国、各地区早一步采取了通货膨胀对策,中央银行设定了长期通货膨胀率的目标范围(1.5%-3.5%),实施了金融政策。而且各国和各地区为了稳定经济增长,除了以往对经济增长起到牵引作用的出口之外,支持国内需求、尤其是“个人消费”活跃化的对策开始得到实行。韩国和泰国在2001年经济衰退时,除了出动财政之外,还采取了具体的个人消费刺激措施。此外,马来西亚制定了表明重视国内需求的2003年预算,以备出口停滞和经济恶化。
b.企业部门的改革
以往取得急速扩大和增长的亚洲企业(各国、各地区的财阀及华人企业等)通过危机接受了裁员、事业重组等改革及外资的大规模参与等洗礼。在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各国及各地区,破产的企业和外资收购的企业等全面引进外资企业的经营概念和资本,而受害较轻的企业等则自行进行同样的改革。韩国(三星、LG等)、泰国(暹罗水泥等)的资力雄厚的企业和财阀均自行实施了改革,试图通过向经营资源的核心商业集中、加强具有竞争力的领域、大幅度削减负债等去求得生存。可以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股东重视、法人支配、企业决算公开等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c.金融体系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关于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监管,各国和各地区鉴于货币危机的教训,不断适应国际基准(不良债权的分类和管理、破产法、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等)。尤其(虽然因国而异)为了极力避免不良债权处理的半途而废而进行整顿,并对经营恶化的金融机构进行合并、撤消或国有化等重组,结果现在金融体系危机没有复发。但因危机而变弱的金融中介机能的重建则未必顺利。致力于减轻对间接金融的依赖程度、改善资本市场、加强对新兴资本市场(香港的GEM、韩国的KOSDAQ等)的扶植等也迎合了世界性投资者回避风险的意向。
d.努力解决结构问题
各国在长期高增长期间积累的经济、社会问题正在成为“结构问题”。亚洲货币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各国提出的“结构调整方案”未必是符合各国国情的确切的措施,但却成为了各国解决现存问题的契机。而且各国已正式开始建立安全网络(社会保障和保险、失业对策等福利政策)来加以对付。
e.货币稳定化
由于这次危机,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实质上的“美元联动”的货币制度的成本和风险已经表面化。但是,对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各国、各地区来说,并非问题已经解决,货币的稳定仍然是重要的课题。关于对本国货币及汇率产生影响的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各国、各地区都特别慎重地应付,但全球化的市场对象的选择(介入等)是有限的,对货币、汇率体制的整顿及关于亚洲区域内合作的探讨日趋热烈。首先从构筑亚洲区域内流动性的SAFETY NET的观点来看,在2000年5月的清迈会议上,东盟+日、韩、中之间签署了紧急时外汇互惠信贷协议(货币互换协议)。
f.国际协调政策
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存在感增强这样一种大潮流,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和日本、中国等亚洲各国及各地区的协调、合作的动态在贸易、投资、货币等领域有了空前的高涨。其背景有以下这些。
在这次危机中,一国无法控制的巨额资金流出并流入市场,通过投资者等实行的过剩的避免风险行动,发生了“负面的连锁反应”。对此,即使各国单独采取了对策,也无法应付,从而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面对共同货币欧元的出现(1999年),在各国都坚持健全的国民经济基本条件的欧盟,成功地对抗了投机势力并避免了货币危机。
随着中国的存在感的极大增强,有必要与中国建立共存合作、互惠互利的新关系。
在“多国间交涉”中,像西雅图的世贸组织大会所见到的那样,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害对立还需要时间,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强制实行全球标准(会计、劳动服务等领域)的风险也很大。
现在,与新加坡等世界各国的自由贸易区的缔结、东盟与中国间的自由贸易区协议等贸易、投资方面的地区或两国间合作的动态趋于活跃。
二、对新的产业高级化的摸索
在直接投资和海外生产移动仅集中于中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的过程中,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各国及各地区都在摸索产业的升级和新的发展。在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针对产业升级、高附加价值化及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移,实施了政府主导的(尤其是新加坡、香港)计划(表2)。
在实施这些计划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超精密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及大学等的网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没有国外企业和大学是行不通的。可以认为,比起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还拥有作为制造业基地的许多比较优势,但其对中国的劣势领域今后将会进一步扩大,能够单独进行对抗的领域将越来越窄。为此,可以做出如下预测:①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作为东盟经济圈的一体化程度等;②加速与中国生产基地的分工和共存(东盟向中国提供主要零件等)。对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东盟来说,如何一边与中国共存,一边确保并加强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如何一边利用外资,一边发展当地企业?这些都是其今后的课题。
表3 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与增长贡献因素的相关
附图
注:不包括贡献度小乃至呈负数的动力因素。
资料来源:新加坡贸易产业部。
政府对成长性强、有发展可能的产业领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外资、扩大就业机会及出口和投资、进而追求产业升级,这种情况看起来与亚洲各国是相同的,其中走在前面的是新加坡。新加坡在独立(1965年)以后已经具有了作为世界有名的转口贸易港的贸易、服务部门的优势,而且在不断努力振兴制造业。首先利用近邻腹地的石油资源,引进欧美石油资本,发展了以炼油为中心的装置型产业。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在出口产业方面,将重点放在电子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产业,积极地引进日、欧、美企业。就该国经济来看,贸易额对GDP比超过了100%,①外部经济(东盟两国〈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美国)的影响力很大,②该国成为生产基地的全球化产业的需求动向变化与该国的成长性密切相关(表3)。
2000年至2001年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景气带来了负增长等,对新加坡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作为避免对信息技术产业过度依赖风险的步骤,已于1999年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即把①电子设备、②化学、③生命科学(生物科学)、④工程技术作为4个重点制造业行业。
表4 新加坡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对策
A.基于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重视制造业”的传统
从60年代开始就迅速地引进石油资本,使石油相关产业发达起来,成功地进行了近邻炼油等石油商业。接着在出口主导政策下,促进了日、美、
欧企业的当地生产,这些电子设备及半导体产业对出口扩大和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进而在90年代后半期,化学产业的扶植出现了效果,其占出口
的比重达到了10%。
B.主要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力雄厚的跨国企业
在制造业部门,不采取本国产业保护政策,而采取了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力雄厚的外资。原则上与其重视自由竞争的环境,扶植当地企业,不
如提供富有魅力的“场所”(基础设施、地区统辖基地等)。
C.重视精通“地价社会、经济”的网络及合作伙伴
由于同属英语地区,因此利用与欧美的商业、研究机构的密切的人际关系,引进大学和企业的研究室,并对外国专家、研究人员的就业实行奖励。
而且在本国的大学充实了作为目前最重点领域的生物科学产业等课程。
D.在扶植生物科学产业方面,政府设置了由相关部长负责的“生命科学部长委员会”,为了反映海外专家的意见,还设置了由欧美跨国企业、研究
所组成的“国际顾问协商会”,加强了这一方面的体制。此外,新加坡一直通过国营企业自行进行直接投资和贷款,致力于政府的技术积累。
现在,化学产业已经占全部制造业生产量的约10%。但是,特别是在“生命科学”等知识密集型领域,美国已经确立了绝对的优势,关于这个领域的产业扶植、创业、企业振兴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在新加坡,①注重亚洲特有的疾病,力图建成亚洲地区的新药研制及临床中心;②为此,引进世界水平的制药、生物企业等,设定了2005年之前实现产量120亿新元的战略。
关键词:创新;技术扩散;竞争优势
1.绪论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资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引导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现在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源能源的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上来,实现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1理论意义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出发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如何增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问题。前人对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例如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所谓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同一领域中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一国兴衰的根本是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增强国家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1.2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另外,我国的很多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存在低端锁定的现象。例如我国的汽车工业中比较核心的发动机技术国外企业掌握了更为高端的技术,每年中国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发动机,进口发动机的金额甚至超过了石油的进口的花费。一些生产过程中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都被国外企业占据,而中国只能从事一些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环节,而这些往往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环节。因而可以通过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打破低端锁定。
2.战略新兴产业与国家竞争优势相关理论
2.1战略新兴产业内涵及特点
《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从以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全局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并能够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约束,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在一些重要的竞争性领域能够保持产业技术的领先地位。(2)导向性,意味着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相一致。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体现国家的竞争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要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和趋于上升的辐射力。(3)创新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是以创新为基础的,能够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的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四项环境因素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即(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是指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3.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3.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
在前面一章的内容中谈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个特征,包括全局性、导向性的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就是体现在它的全局性特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创新性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支柱产业的产业,但是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主要取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因为一个国家会有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或者是支柱产业,只有在创新上取得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才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3.2创新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
生产要素是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波特认为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互通有无的根本。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水平制约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而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是不同的。中国近年来国家的快速发展与在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分不开的,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一大批产业的发展,例如纺织业、建筑业,这种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获得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称为人口红利。但这种发展方式是不能持久的,中国的人口红利预计会在2015年左右消失,因而经济转型对中国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3.3创新的扩散效应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创新扩散理论是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的。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语音的信息被传播。通过一个社会构建过程,创新的意义逐渐显现。
创新在企业间的扩散能够促进一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应用创新的主体。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包含了新产品、新流程和新客户群等。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形成产业集群来加快创新的速度、促进创新在各个企业之间的扩散。
3.4创新提高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水平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是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即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很多产业中,一个产业的潜在优势就是它的相关产业具有优势,相关产业的表现会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创新和国际化。当上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时,它的下游产业具备及早反应、快速、有效率,甚至低成本等优点。
4.政策建议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政府在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创新在国际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内容,
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需求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应当扩大内需,并积极向国外市场扩张;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良性竞争,加速创新在各个企业间的扩散。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经济管理,1996年第7期
[2]M.E.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3]李叶飞,后改革时代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学术论坛,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