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4 16:33: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管理体系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
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行业、地区、国家之间已经开始逐渐转变关系和合作方式,从最开始的资本竞争转变为科技力量的竞争,科学技术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而这也就看出科技工作对全局、现代化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科技管理的体制同时也能影响到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学管理体制是否合理,这直接关系到以后再科技政策实施方面是否可以获得正确的贯彻、科研机构也是否可以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而科技规划和计划是否能够制定出最合理的内容,并且能否顺利实现等等。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在确定好基本经济制度之后,也需要确立与之相匹配的科技管理体系。我国在近20年里一直致力于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对科技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主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最后以提升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也是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还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还包括了对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法律条款和社会约束力,同时还有政府同市场的关系、科技管理的基本结构、社会所发挥的力量等等,这些原因共同约束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科技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因素。从细致的方面分析,我国在科技管理体制正常运营方面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科学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相符,所以,这导致所有的科技资源投资并没有在市场机制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第二,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而市场调节会出现非常多的弊端所在,这样就会导致科技的官僚化严重。在科技管理中,高层的监督不够完善,使科技总体设计、战略重点的意见和建议不够完善,对市场发展没有指导作用;第三,在科技创新主体选择上,企业自主创新机制还不够完善,而科研院的运行机制还需要多样化的支持,存在内部管理僵化,没有办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这样也会导致科技创新的发展。只有分析出我国现在在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根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通过探索、研究和解决管理中的情况和问题,才能找到最适合社会发展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也能为我国科技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稳定的环境发展。
二、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为了适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做出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需要根据社会要求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这主要涉及的整合体系包括企业、科研机关以及与科技相关的机构,然后根据自己体系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和结构,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同其它体系进行交流和沟通,然后发挥自己在其它体系中的优势,保证资源的最大效益,实现科技价值的创新。第二,就是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市场调节还是处于主体地位,所以,市场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市场的调节,一定要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然后,满足宏观调控政策。所以,一定要明确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指引科技正常发展,然后在法律、经济的管理之下健全宏观管理制度。第三,要完善科研机构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我国已经存在的关于科技研究学院和机构应该承担起科技发展的重任,首先要在自己内部进行创新和改革。在科学项目的激励过程中,一定要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激情,这样才能有创新的思维。同时,还需要健全对科研学院的内部评估制度,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监督,有效促进科技的长久和谐发展。这时候社会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研究投资力度,然后促进我国在科技项目上的不断创新。
三、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思考
1.明确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目标。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目标的创新,必须要把科学技术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然后保证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科技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同时,制度的创新技术还需要市场经济的检验,尤其是在对科技管理上,必须要符合市场对科技的要求,还要满足我国国情发展。在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时,还需要把商业的运行和管理模式投入到科研活动之中,进行发展和创新,让科研活动创新更有动力,推动着制度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协调好政府、市场、科技院校以及需要企业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组织之间的关系,整合整个市场的资源,才能把每个层次所需要的结合起来,然后充分调动起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起创新科学管理方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对创新信息人才的培养,这也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对人才的管理才是科学管理的根本保障。2.创新过程中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进行科学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要遵守我国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政府应该尊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尊重市场规律,然后制定出创新的职能。同时,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政策以对创新进行法律保障,通过进行科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然后把科学资源运用到经济体制之中,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科学制度领域的技术创新。而科学管理的政府领域还需要不断完善科学管理体制的建设,然后通过制度的规范约束,并且还要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这样才能建立起最佳的管理和评估机制,规范整个科学市场。而最后,还需要加强对科学管理制度创新的,使科学管理制度更加合理,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3.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信息化的时代模式还需要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现在发展处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就需要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方法,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科学管理体系,使科学技术有效管理;第二,就是要用创新体制的管理,保证创新管理体制可以在市场中不断发展;第三,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保证信息安全。科技管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这也是社会的需求,这一趋势还需要管理的效率,这需要加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让信息的管理更加高效。在进行信息管理中,还需要掌握全面的信息技术,在这个时候要掌握信息量还需要掌握信息的有效性,最后,就是科技竞争力的发展,以后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只有掌握科学技术,才是掌握到以后市场的发展方向,这样也就是能够提高我国科技的创新能力。总之,本文主要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中必须要做到的几点是:遵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再就是进行人才的培养,最后就是企业的有效管理,这些方面相互协调找到各自的地位,这样才能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找到最佳的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然后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提升,这样才能获得科技的创新,让我国在科技管理上有更大的进步,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同时,为我国科技管理在世界上的地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淼.关于面向联合的科技管理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1(4).
关键词: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 课程体系 构建
一、专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服务于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工作,其主要内容有锅炉检修及安装、汽轮机检修及安装、水泵阀门检修及安装等,具体岗位如下表:
表1、热动专业岗位类别与工作任务
二、职业能力分析
在对本专业的工作任务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描述了职业能力与支撑知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依据(见表2)。
三、课程体系
按照“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课程固化”的过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构建基于主流企业岗位需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1.公共课模块:高等数学(通适模块);高等数学(专业模块);大学英语。
2.工程基础模块:机械基础;流体力学;电工应用;热工理论及应用。
3.计算机基础模块:计算机应用。
4.工程测绘模块:工程制图(CAD);热力设备识图及CAD实训。
5.配件制作模块:钳工技术(钳工实训);焊接实训。
6.汽轮机检修模块:汽轮机本体设备检修;汽轮机辅助设备检修;汽轮机本体检修实训。
7.锅炉检修模块:锅炉本体设备及检修;锅炉辅助设备检修;管道阀门检修。
8.转动机械检修:泵与风机检修。
9.拓展模块:单元机组运行;新能源发电技术;核电技术;燃气——轮联合发电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
关键词: 可持续建筑 项目管理 LEED 项目集成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及可持续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认为,该定义尚有不足之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节约资源的定义“最大限度”很难确切理解,什么样的节约程度称为最大限度?举例说明,一个没有安装任何电气或者其他用能设备的建筑,能否称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首先应当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本文认为“可持续”一词,更能体现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最先在1987年发表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 在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未来时代人类的需求的一种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又有两个重要的概念:(1)“需要”的概念,特别是世界各国贫穷者的需要应当被考虑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2)限制的思想由技术的状态和社会组织在环境的满足现在和将来的能力上影响。该报告首次清晰的全面的开放的定义了可持续的概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表了经过讨论认可的在全球范围几乎达成共识的可持续指标(SI)。图1中举例说明了一些典型的广义可持续指标,可以看到可持续指标不光有气候,节能,环保等常规的环境概念,更有生物多样性,贫穷,医疗获得等社会概念。经过对其中和建筑生活有关的指标,可得到粗略的可持续建筑指标系统,该系统提供了提取可持续建筑指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图1可持续指标SI系统
2.可持续认证系统与LEED认证体系
随着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人们经历了单纯的以节能为目的的节能建筑转向了追求多个可持续指标,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不同体验,并减少各类资源使用的全面可持续建筑发展的目标上来。系统的对可持续指标(Sustainable Indicator)的界定和目标进行归纳和量化评估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该内容主要由各国的绿色建筑协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完成。在我国可以接触到的有实际案例的,有好几种,本文主要介绍LEED认证体系。
LEED的全称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即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该认证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发起并完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是被誉为LEED之父的罗伯特·瓦松(Robert K. Watson)创建。1998年8月份,LEED v1.0正式问世,标志着第一个系统的分类定义建筑物的可持续指标及其评价目标的认证体系产生,从而令可持续建筑有了系统的,可比较的评价度量工具。
LEED认证体系到2012年已发展为涵盖所有房屋开发和建筑过程,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分级认证最具公信力的标准。
3.基于LEED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增加了各类复杂的可持续指标SI,这些可持续指标大部分都是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因此有必要调整组织结构为适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形式。
对于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需要改良。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如图2。
图2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以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的任务上和传统项目不同,主要有三点:
1)管理的目标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有工期、费用、质量和安全等控制目标。可持续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目标增加了可持续指标集合(Set of Sustainable Indicators)这一新的目标集合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
2)管理的周期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侧重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是一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不光关注设计和施工,还包括运营阶段的调试和持续改进。这一点也由于上述项目管理目标的区别。可持续指标如节能等的管理周期跨度远远大传统项目管理的工期范围,在费用上也扩展为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
图3传统的项目管理的阶段分工
3)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同。传统项目管理分阶段分专业分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管理,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则在任务上高度集成,在传统项目中后期出现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往往在策划阶段就要介入项目,因为影响可持续指标的因素必须在前期完成策划和设计,各专业需要高度协同,以配合跨专业、跨阶段的可持续指标实现。
根据图2和图3,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对可持续项目管理产生诸多问题。由于组织的分散,不同组织在项目管理阶段会产生3个以上的信息移交界面,每个界面都意味着潜在的信息丢失。可持续项目由于加入了许多的可持续指标作为目标,这些可持续指标并非设计、施工单位的常规任务范围,因此很容易在信息转移过程中被忽略或扭曲。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在项目策划阶段和项目运营阶段,虽然都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但实际上这些任务是由建设单位内部不同的单位负责,例如资产投资管理部(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工程管理部(Project Management)和设施管理部(Facility Management)负责,当设施管理部获得项目最后的建造信息时,由于项目信息在界面中的遗失以及项目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变更,其信息甚至不能和最初的项目策划阶段比较。由于不同的目标,周期和业务流程,应当对项目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做一些调整。
传统管理模式中,业主方(运营方)管理组织设计往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导致在项目决策和实施阶段不可能系统性地对运营目标进行分析,往往造成建设目标和运营目标的相互脱节,不可避免地发生两者之间的矛盾;运营方及委托的物业管理咨询单位往往在动用准备阶段甚至项目竣工后才介入项目,其服务是被动性的,不利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的实现,为此,何清华等提出的LCIM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1]或许是项目组织的改进方向。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解决了项目管理短期目标和建筑运营长期可持续目标的平衡。
图4 可持续项目的LCIM管理组织
图5 LCIM管理组织
经过改进,该项目的各阶段管理结构如图3-3所示。建设单位LCIM管理团队的构成见图5。表1说明了各个角色的权利与任务。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有如下优点:
(1)设计,施工等不同的承包商之间不再移交信息产生信息传递界面,作为服务供应商只对项LCIM目管理团队负责,减少了信息的丢失和不同阶段的冲突。
(2)LCIM管理团队不仅仅着眼于短期的工程项目目标,更着眼于长期的运营目标,团队不再只着眼于项目完工,从而增加破坏长期目标的风险。以长期目标为导向的可持续建筑指标得以在良好的决策环境下实现。
(3)业主项目经理和各专业工程师在同一个团队对整个项目管理流程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有总体的规划和把握,减少了由于项目不同阶段产生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冲突。
(4)可持续目标项目经理的设立,让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指标有了全程管理的中心,避免了以往由工程项目经理兼管的弱势地位,让顾问公司有了完美的沟通平台,在顾问公司这样的外部资源转化为了LCIM管理团队内部的沟通点。
(5)SC项目管理决策委员会的出现也确保了整个决策体系着眼于长期的全生命周期利益,避免了传统工程项目的短视。
表1 LCIM形式下各角色的权利和任务
角色 工作说明
项目决策委员会
Steering Committee 项目团队的最高权利机关,由集团领导,项目管理部领导和工厂领导,投资决策领导等组成。一般仅负责重大项决策。
业主方工程部项目经理
E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项目常规目标即工期、费用和质量的整体控制等任务。
业主方可持续项目经理
S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管理的核心,全面协调各方面资源,关注可持续指标的实现、调试和运营阶段的纠正。直接管理可持续顾问公司,对顾问公司提出的意见协调集团其他资源论证和达成。间接管理业主方工程师团队和设施管理部团队。
业主方设施管理部经理
F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办公室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提出在项目运营阶段的需求,配合工程项目经理和可持续项目经理从运营角度提出建议和要求。是实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的重要角色。
业主方项目工程师PE 向工程项目经理直接汇报,管理整个项目全过程的设计和施工及运营维护的技术信息,是项目技术信息储存的核心。项目工程师包括土建,暖通,给排水和造价等专业工程师。
设备和维护工程师FE 向设施管理部经理直接汇报,从工厂运营角度对设计和施工信息进行监督,及时反馈。
可持续顾问公司SC 对可持续指标SI的实现提出建议和方案,并且提供顾问支持。
施工总承包单位 G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施工
设计总承包单位 D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4.结论
LEED认证项目管理出现了很多标签建筑, 很多通过LEED认证的项目节能性能甚至还不如一般的传统建筑,或者很多建筑由于申请绿色认证抬高了不少成本,并造成项目管理流程和组织的困扰,影响了正常的建设项目管理进程。平均来说,LEED认证的建筑从每平米能耗指标来说大约比传统副本节能18-39%,但是,28~35%的LEED认证建筑比传统副本能耗更高。因此有必要探索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方法,确保项目管理团队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LEED等可持续认证体系所设定的可持续目标的真正达成。本文通过LEED体系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分析和研究,不但为基于LEED认证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提供经验,更可以令其他类型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借鉴,加快可持续认证建筑项目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加速可持续建筑项目的实施,让可持续认证项目不仅仅停留在设计认证阶段,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运营,推动全国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清华, 陈发标.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1, 23(4).
[2] DiSano J.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J].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ThirdEdition,New York, 2007:11-14
[3] 施骞. 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与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4] 仇保兴.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7: 1-11.
关键词: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
1 研究目的
体育科技期刊是体育科技情报的重要来源,也是传播体育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体育科技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体育科技期刊如何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对体育科技信息化的需求,将体育科技信息及时,高效、准确传播给读者。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加快体育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
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
3.1 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的涵义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过程。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有刹愫义:一层是用信息技术作为服务的工具;另一层含义是使用信息技术改造体育科技期刊。两层含义是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题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延伸。两者分别是体育科技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因此,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是不断发展的,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3.2 加快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对我国体育科技期刊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媒介,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时效性好,可与读者直接互动交流特点,弥补了传统纸质期刊的不足,因而我国传统纸科技期刊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现有条件下,信息化对促进科技期刊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3.3 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体育科技期刊的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正处在传统的体育科技期刊向现代的体育科技期刊转变期,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程度不高。中国体育科技期刊建设起步较晚。体育科技体育期刊基础较弱,发展滞后。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体育科技期刊技术的集成化、现代化、信息化。这才有利于传统体育科技期刊向现代化体育科技期刊迈进。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基础设施和管理有待完善。信息化技术关键应用不普及。目前已建成的网路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网站缺乏高质量的数字化体育信息资源,所建的数据库不能共享。立足于我国体育在文化技术等方面比较落后的客观情况,建立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鼓励、组织建立行业的或综合性的体育信息网站,开发和整合国内外信息资源。
4 加强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4.1 加快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是信息化是体育科技期刊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必须顺应这种趋势,加快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进程,然而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不仅仅是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其最终目标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体育科技期刊。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期刊改革。二是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其最终的目的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体育科技期刊,实现期刊改革、创新。三是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才,把相关专业、水平相当的体育科技期刊进行合作,如合作开发软件,互通数据库。体育科技期刊也可以和各大网站合作。
4.2 加强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实现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是科技时代体育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体育科技期刊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各部门都要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实现高效、持续的发展,体育科技期刊也是如此。要做好体育科技期刊工作,必须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体育科技期刊的管理要实现信息化,不仅需要有信息化管理的思维模式,更需要有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只有将信息化管理手段融入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去,才能更好地做好体育科技期刊工作。
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法规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管理等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平台。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对体育科技期刊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建立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网页。
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建成后,就可以向数据库输入期刊自创办以来的相关信息,使体育科技期刊工作者和读者通过点击期刊数据库网页的页面,就可轻松获取所需信息。
4.2.1法规管理 法规管理主要是指国家政策法规、行业法规与内部管理规定。使体育科技期刊工作者可随时学习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读者,
4.2.2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主要是指人才档案与人才分工,是体育科技期刊工作者的真实记录,人才档案是期刊工作的历史性记录,由期刊工作者提供相关信息,如个人简历、、学术论著、学术观点、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工作量统计等。建立人才档案后,期刊领导便可根据每位工作人员的特点,分派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提高期刊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4.2.3信息管理 加强体育科技期刊的信息管理,对体育科技期刊信息进行高质量的搜集、加工和整理,从而使杂乱无序的信息成为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信息情报,这就要求期刊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知识结构。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相当程度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能够面对浩如烟海的期刊、稍纵即逝的信息,进行迅速采集和正确分析、筛选、利用,不致使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信息,由于工作人员的能力所限而被白白地浪费掉。同时体育科技期刊工作人员还要精通一两门外语,掌握信息化管理手段,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使 期刊信息化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4.2.4质量管理 近年来,随着体技术和光盘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以其信息储量大,存储内容生动、易上网等优点,成为国际出版界的热点、 目前,我国电子出版处于起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期刊出版社必须采取措施,争取早日多出版电子期刊。期刊工作者还必须创造条件,建设科技期刊的联机系统,开展网络服务,使体育科技期刊进入Internet。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体育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步伐,为能进一步繁荣为我国体育科技期刊多作贡献。
4.2.5 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主要是指宣传服务管理与跟踪服务管理。宣传服务管理包括开展科技期刊的导读服务,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主动吸引读者产生阅读行为,并积极地影响其阅读行为,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并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定期举办文摘、导读简介、宣传索引、新刊推荐等宣传报道,并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和体育科技期刊宣传活动,如举办学术活动、开展期刊评论、设立咨询导读机构等,让读者获取最新的学科动态和体育科技信息,同时将服务活动录入数据库中,以便读者了解。
跟踪服务管理包括跟踪服务对象,深入了解课题,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期刊信息,然后对所搜集的庞杂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炼出高质量的体育科技期刊信息,保证读者听需信息的全面性、针对性、及时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把读者请进来,倾听他们对所提供信息的意见反馈,提高期刊信息的准确性。这样期刊信息化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结论
进入信息时代,伴随局域网、广域网的相连,部分图书馆已实现了体育科技期刊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范围发生了前所末的的变化,体育科技期刊工作者给读者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途径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的期刊信息服务方式已发展为电子信息化服务方式。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体育科技期刊也迎来了崭新的局面,谁的信息多、质量高,提供的服务好,谁就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作为现代的体育科技期刊工作者,更应该随时了际科技信息,充分认识在纸工作向在机(网络技术)工作转变的发展趋势,面对纷繁多变的信息时代,努力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加强信息加工,学会信息化管理,力争更好快地获取信息和管理信息,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财务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高职高专的翻版,它是连接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的纽带。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比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较学术型人才有更强的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夯实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训练。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认为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是关系到学生长远职业发展的大问题。
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涵义
职业能力包括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专门能力通常指在某一领域,专门从事特定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核心能力通常指在任何领域,从事任何工作中都必须具备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可以迁移的关键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可作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伴随人的终身。教育部将职业核心能力规定为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外语应用等八项能力。对于技术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可侧重职业专门能力培养,对于一般专业应更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在不同类型的专业应有一个合理的度。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虽然专业性很强,但是不属于高精尖技术,属于服务管理,因此在职业专门能力培养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的设置本末倒置,没有体现应用型教育的特点。长期以来,受学术型普通本科教育的影响,财务管理专业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虽然不断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但实践课程的设置往往围绕理论课程展开,并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特长为出发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先确定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应设置哪些实践课程,然后根据设置的实践课程,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知识,最后确定理论课程的设置,理论知识以够用为标准。
(二)各门实践课程相互孤立,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常见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通常是用文字、图表等描述经济业务,由指导教师直接给定各假设资料、案例等,然后由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模拟实务进行处理;而且各门实践课程都是相互独立的,实践资料和结果数据不通用、不共享。而在社会实践中,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现有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组织松散、前后未能实现相互衔接,实践教学组织安排未能与市场、社会、企业需求等实现无缝对接,未能体现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应该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特色,出现学生毕业后不能够学以致用、需要二次培训的现象。
(三)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没有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近年来,各院校都在大力进行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实践工作的机会,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企业担心学生可能会涉及和外泄其商业秘密,大都不愿意接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即使接收实习,也很难深入真正的财务工作内容,只是参观性实习,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不理想。
三、“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设想
(一)围绕职业专门能力,设置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根据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职业专门能力,按照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的递进关系,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如市场调查、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信息系统实训、审计实训、管理会计实训、财务报表分析实训、税法实训、财务管理实训等课程。然后根据这些实训课程需要的理论知识设置专业理论课程,如市场营销、管理学、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信息系统、审计学、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税法与税收筹划、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学等。
(二)根据财务管理实务工作流程,递进式安排各门实践课程。实务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展开,会计信息既包括对外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包括对内的成本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通过审计工作进行检验,然后依据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营运资金管理、融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利润分配决策等财务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市场调查-ERP模拟运营-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信息系统实训-审计实训-管理会计实训-财务报表分析实训-税法实训-财务管理实训先后顺序,递进式安排各项实训。
(三)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组织各实践教学环节。
1.公司化实践模式。借鉴“挑战杯”的思路,让学生虚拟公司的创立和运营,只不过把作品内容分解到各门实践课程中去,把时间分散到各个学期,把虚拟的纸上谈兵变成虚拟的创业演练,如果条件成熟可以把所有的虚拟转化为现实,注册成立公司,为学生提供一个“货真价实”的实训平台。也就是说,学生实训的整个过程就是创业的过程。比如学生可以根据市场调查先确定项目,成立虚拟公司;模拟公司日常业务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会计核算;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审计;根据审计过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为管理会计的生产经营决策作准备;最后根据分析和决策的结果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所有实践课程以虚拟公司为依托,按照财务工作流程进行有机整合,所有环节前后衔接、数据共享。前一门课程的实训结果可以作为下一门课程的实训资料;上一届学生的实训数据结果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实训资料,这样循环往复,虚拟公司持续经营下去,不断经过分析、决策、调整,逐渐成长壮大。公司化实践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角色化实践情景。在学校内建立模拟办公室或模拟公司。建立“模拟公司”首先要考虑环境布置问题,应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比如按公司职能部门划分办公区域,按相应职能设置岗位,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根据岗位职责安排人员。除了建立模拟公司,还可以建立模拟银行、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学生操作时可轮流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岗位工作内容,熟悉财务管理工作整个流程,培养学生财务管理的职业专门能力。
3.团队化组织形式。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以一个教学班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即为一个项目团队。团队除了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还要监督检查其他团队的工作情况,与其他团队形成竞争关系,这样可以多角度理解相关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内部成员可以事先明确分工,各司其责。比如借鉴ERP沙盘模拟经营的形式,设置CEO、财务总监、会计主管、出纳、生产经理、营销经理等人员岗位。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4.多元化评价方式。常见的评价方式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无论评价内容还是评价主体相对比较单一,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应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都纳入到评价内容中来。此外,还应将评价主体由教师主体扩展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这样能够更客观和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价,以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防止出现成绩高的实践能力差、实践能力强的成绩低。
(四)丰富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内实践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以补充课内实践有限的不足,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培养锻炼其职业能力。例如举办学术报告会;开展专业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信息化、挑战杯、ERP沙盘、市场调查等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鼓励学生考取相关专业证书。此外,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非专业性质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生活技能大赛、大学生辩论赛、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书法协会、会计协会等社团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以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S
参考文献:
1.于天野.略谈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9,(01).
2.朱会芳.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
3.林英,徐金寿.基于“全程式”实践模式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关键词:城市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21-0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多年来,一些高校分别针围绕理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设置各自的课程培养体系,但因各院校背景不同,对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的认知存在差异,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统一框架。就学生就业情况而言,专业培养方案与就业并未建立有效对接,招生与就业之间不平衡,使得专业建设面临迫切压力;从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而言,课程设置及各科目间的逻辑衔接关系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现状,探讨城建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城建院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我校依托城市建设院校背景,于2013年建立了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初始目标定位为:面向我国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城建特色下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城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历时3年的实践尝试。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专业认知不断深化。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基于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前瞻性准则,结合国内外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现状剖析,集体研讨并于2016年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掌握数字化管理技术,具有生态管理理念的,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数字化社区管理等工作,具有应用城市管理相关理论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城市管理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路径设计
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且课程体系设置应始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导论部分的课程、基础课程、方向选修课程之间配置合理,逻辑清晰。总体而言,城市管理专业基础课应横跨管理学和城市科学两大学科基础,且专业课则应突出综合性专业的特点。具体而言,课程设置包括导论性课、基础性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其中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应突出城市管理综合性特点,从多个学科门类着手,设置涉及面广泛的专业选修课,侧重于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
1.理论课程的设置。①基础性课程设置。涵盖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通识教育课程,此外,开设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等。②导论性课程设置。目前城市管理人才普遍欠缺城市科学的知识素养,这是国内对《城市发展导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引起的,结果导致学生对于城市发展的诸多基础性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体现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他们的视角狭窄,看待问题的深度有所欠缺,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并影响了其他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城市管理专业的建设,必须要补充《城市发展史》导论性课程,并确立起该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自然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城市科学类的课程。③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肩负的是组织、领导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工作,他们必须能够灵活地运用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类城市问题。因此《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公共行政法律基础》等公共管理类的课程,是其工作必备的核心基础知识。④专业选修课程设置。(1)专业必选类课程设置:①数字化城市管理方向课程设置。作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正在从粗放型、被动式管理方法向精细化、主动式管理方法过渡,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向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发展。3S技术以其实时性、准确性、便捷性、综合性等特点正日渐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物联网技术也正在改变着城市管理方式,使得数字化城市管理在向着其高级阶段――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在13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补充《GPS》、《GIS》、《RS》、《物联网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对于培养城市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现实工作起到关键作用。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向课程设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日益庞大,网络化运营的推进使得城市管理必须走向精细化、智能化,且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有路径。我校是国内具有传统特色的城建院校之一,具有城建类雄厚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已有的教学优势,而是要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教材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教学力量研讨并突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新开课程的教学难题,切实培养出具有绿色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的城市管理人才,提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达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供需匹配。(2)专业任选类课程设置。在高年级开设《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社会调查分析方法》、《城市社区管理》等选修课程,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和能力,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
2.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将政策仿真、社会调研、数字化城市管理有机融合:①公共政策仿真方面:以Seminar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参与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引导学生使用Anylogic软件仿真实验,认知系统主体行为机理,直观认识拟定公共政策所涵盖的不确定性,对于城市管理具体工作中实现公共决策理性化和科学化打下技能基础。②社会调研方面:城市管理中涵盖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社会调研方法及数据处理是城市管理人员必备的基础,训练学生选择适当的调研命题、方法,设计科学的调研表格,训练学生使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正确处理相关数据,并提供详实有据的调研报告。结合目前我校城市管理专业教师现承担的地F安全运营致灾因子分析及承灾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天津市建委立项),京津冀绿色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研究(天津市科委立项),天津市红桥区智慧社区建设路径研究(天津市房建厅立项)等多项课题,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问卷调查表,并到一线开展实际调查工作。③数字化城市管理方面:结合天津市红桥区2016年推动的智慧社区,组织学生调研,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认知,选择调研主题、方法、并提交调研分析报告;第二,借助我校2017年建设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管理实验平台,以翻转课堂的崭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系统操作过程,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第三通过和社区管理中心协调,除支持学生开展数字化社区的调研实习外,给予学生观察和操作现有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顶岗实习机会,对于所暴露出来的理论教学不足,返校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建廷.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J].城市,2003,(1):3-11.
[2]王琦.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21(3):113-117.
[3]康维波,张文翠,宋明爽.城市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效性研究[J].社科纵横,2015,(8):159-161.
[4]钱玉英,钱振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5]文正祥,徐建平.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363-366.
[6]徐建平,马春.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探讨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云南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33-35.
[7]李文静,俞慰刚,纪晓岚.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探索――2009年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纪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4.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TU712-4
国家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指出,卫生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信息孤岛和信息瓶颈问题突出,医疗服务机构之间总体协同效果差,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适时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构建,这是医学院校信息化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
1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1.1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发展需要而确立的一种培养高层次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新模式。该专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教育工作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医学基本知识,现代管理理念、医学信息管理和处理的,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其它从事医学软件开发的部门,开展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1.2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常见话语[1],三者各有各的重大作用,又密切联系。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岗位群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信息采集与处理、疾病分类、病案管理工作;和医疗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实施、系统与网络维护工作;医疗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财务、管理工作;拓展岗位群包括:医疗相关企事业软件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临床科室信息技术辅助工作。因此,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也应具备相关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知识要求 (1)熟悉科技文献查找的有关知识及文献检索的应用;(2)熟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平台的应用;(3)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及应用情况;(4)熟悉卫生管理软件的开发过程和卫生事业管理内容;(5)熟悉医院运行流程。
能力要求 (1)具备计算机基本软硬件知识、操作能力和实际维修技能;(2)具备必要的网络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实际维护能力;(3)具备医学统计的基本能力;(4)掌握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5)具备借助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分析和解决医学信息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6)能够从事医药卫生行业中卫生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工作。
从表1有关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可知,除了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相关知识外,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重中之重。
2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是指人们基于对课程设计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一般包括市场需求、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筛选、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原则。(1)市场需求原则。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在设置与调整时,首先需要调查研究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就业和生源两个市场。由于就业市场常常决定着生源市场,所以,最终要以卫生信息管理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专业设置,进而确定课程设置;(2)课程目标确定原则。课程目标确定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需要、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发展必定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信息化医疗系统的快速发展也决定了信息技术平台课程的重要性;(3)课程内容实施原则。课程实施是把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可采取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实施方法。
3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建设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技术路线图
由图1可知,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可包括四个模块,分别为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应用模块、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和信息技术实训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参考课程如表2。
信息技术应用模块的课程内容着重于应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知识,能够处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面临的有关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学生本身的计算机基础、软件应用等相关课程。信息技术实训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着重于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在卫生系统进行实习,以期巩固所学内容,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其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应用模块和信息技术实训模块的课程均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中的课程为选修课程。
4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课程设计的评价过程一般包括: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参考系、获取价值主体的信息、获取价值客体的信息和做出价值判断等五个环节。首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符合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方针政策,对该专业信息技术的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建设,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信息技术,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其次,针对信息技术平台课程的特点,应将学生的参与情况、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训的表现情况等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内[2],通过考察的方式检验课程体系是否适用。最后,应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课程的价值做出新的判断,结合实际不断推进课程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芙蓉.试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1(30):201.
中国的科技管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科技事业,二是科技市场。尽管科技体制向市场化方向努力改革,但是政府依然全程参与科技市场中的技术创新、技术转换,参与企业、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等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一方面,科技事业管理中事业管理与市场采购关系模糊;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科技计划向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非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打乱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与机制。
1.科技事业管理运行机制紊乱
政府对科技事业的管理,主要是在基础学科研究、公共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创新发展环境建设、科技普及推广等方面进行组织领导。在我国科研机构市场化改革以后,科技经费分类管理,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政府资源配置主要通过部分事业性拨款和合同采购等形式,由此形成科技事业发展中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但是市场化运行机制在实践过程中被扭曲,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经费双机制混合运行。政府在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基础性事业单位采取全额或部分拨款,其他经费则通过科技研究项目招标、科技成果采购等方式进行分配,即市场化配置资源。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较多应用最低成本招标原则,另一方面继续采用三公经费审核制度,形成了科研经费双机制混合运行状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路径被扭曲。二是科技资源配置流程的大数据管理和市场化监督机制缺失,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一方面,在没有科技管理大数据支持的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局部性公开或信息向部分对象公开)以及科技信息公开流程断裂或立项程序倒置(因人立项),科技管理在严格的行政监督下同样可以导致不公平。另一方面,立项栏目中关于科研项目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价值部分均由科研工作者或科研组织提出,科技研究价值没有评价标准,也没有社会参与的评价程序,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科技资源配置难免无效。另外,政府用于科技支持的金融资金市场化运行,成为科技部门体外资源,资金的配置缺乏公平保障。三是政府在科技成果采购中形成主体缺位。政府因科技投入而成为科研成果购买者,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体制改革后逐渐形成了“政府放弃知识产权,将其全部交给科技研究机构(或部分奖励给个人)”的状态。政府退出科技成果的直接购买角色,也淡化了其在基础科学、公共技术等成果推广和科技普及的角色,科技的事业性因此模糊;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成为科研市场的主角,技术研究与社会需求逐步脱节(程志波,2013)。四是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价值异化。政府管理部门依托科技人员评职称、年终考核等需要省部级科技成果的实用需求,将科研成果价值异化,科研人员被迫应标。有的管理部门无止境地要求系列成果,如社科基金项目、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管理中要求课题成果报告、署名资金方的论文、具有领导批示的决策建议等成果,科研人员苦不堪言;有的部门不重成果,社会科学项目“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自然科学项目虚拟实验数据;成果鉴定程序化倾向严重,激励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灰色交易。科研生态日益恶化。
2.政府在科技市场管理中参与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完成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将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机构、人才等科技资源转出事业体制,成为市场化的资源,按照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需求进行配置利用。政府将相关资源按照市场方式配置给科研机构、企业,同时也组织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结合。近十年来一直提倡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配置科研资源,政府在资金资源、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等方面给予协助。但是,首先政府配置资金倾向于科研院所的情况并没有逆转;其次即使资金配置的方式采取了招标方式,实现了市场化,但科技知识产权归属企业,是无偿配置,造成政府在科技市场中配置资源的非市场性(事业性)和不公平性;最后,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配置众多公共资源的效率不高(王枫云,2013)。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地区市场对科技需求不足和科技计划项目与科技市场需求不符。根据有关研究,大多数地区处于市场对科技内在需求较发达地区滞后的状态;科技创新计划由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编制、执行,多年来科技管理部门将科技计划项目编制内置于科技管理部门内部,市场机制无法参与到科技立项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对行业技术体系了解不够全面,对国际技术当前和未来走向、行业技术发展生态不够了解,导致政府投入的应用科技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转换率偏低。二是政府对科技资源的事业性配置扭曲科技市场机制。目前科技资源不论配置给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还是企业,都是无偿配置的,科技成果要么归宿单位,要么奖励科研工作者个人。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投资公共平台的市场针对性差、利用效率低(魏龙,2008)。在科技市场管理中,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服务性的创新能力平台包括公共设备平台、行业及企业工程技术平台、技术检验检测平台、行业生产力促进基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各层级的实验室等,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推动平台、科技孵化平台等。但是,这些平台对行业技术发展的针对性普遍较弱,综合利用价值偏低,导致一方面重点产业、战略性产业的创新资源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建设的平台(或机构)普遍不能实现自收自支,维持其运行的压力巨大。
3.应用科技市场中的市场化机制本身不完善
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应用科技的市场化改革是重要内容,但是作为市场经济要素的知识产权却没有纳入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国民经济核算管理中,一方面不认可知识产权的无形价值,在会计核算中资产权益的形态只有现金和实物两类,没有知识产权。目前,知识产权权益是通过其他资本权益并以隐形赠送方式得以实现的,或者可描述为:资金方先购买技术使用权,技术方用所得资金与资金方形成共同投资,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参与。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价值得不到认可,科技投入又作为费用进行管理,再加上创新的风险性和科技创新形成生产经营收益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业科技创新欲望。二是尽管国家定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因为国民经济核算管理不认可知识产权,因此在金融制度上也无法确立知识产权的信用能力,进而不能给予资金资源的配置(吴翌琳等,2013;永胜,2013)前与知识产权相匹配的金融资本都被称为是“天使资金”,资金方无偿地让渡部分资产权益,等到知识产权创造收益以后再溢价退出股权获取利益。由于投入一方面要承担技术风险和资产信用风险,因此多以基金方式运行,也被称为“天使基金”。三是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差。这主要是由于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风险、资金方在与知识产权的配置中必须让渡资产权益、购买主体必须整体购买(知识产权没有进行市场化的价值分割)三方面原因所致。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必须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机制与制度,其基本思路是:确立政府科技事业管理与和应用技术市场双轨运行体制。在科技事业管理中,重点推进事业拨款和合同采购双轨并行机制,纠正合同采购的事业经费审核制度;在应用科技市场中,确立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为关键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是:优化事业性科技管理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调整政府对应用技术创新转换的促进方式,提高政府资源配置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在现有核算体系下,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流动性,提高知识产权与其他资源的对接能力;逐步建立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知识产权核算制度,并建立金融对知识产权的服务制度;最终形成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系统改革,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
三、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实现方式具体地
一是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信息环境,推进科技创新价值评价制度、知识产权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建设,为政府市场化配置资源和其他市场经济要素与知识产权对接提供信息基础;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在科技事业管理中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的运行机制,以政府招标方式市场化采购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研究,实现科技创新服务由政府投资向政府采购的制度转换;三是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以贷款贴息、政府担保、成果奖励、科技投入抵扣税收、科技产业减免税收等多方式,分层次推进关键应用技术和一般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四是建立和完善应用技术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环境,建立知识产权证券化流动制度、知识产权贷款金融许可制度、科技创新转化风险担保管理制度,扩大知识产权与其他经济要素的结合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流动能力。最终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管理体制大格局。
1.建立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条件
(1)建立科技创新价值及科技创新风险的专业化、市场化评估机制。一是确立评估对象和环节,重点包括科技立项的技术及市场价值评估,科技结项的技术与市场价值评估,以及社会科技创新技术、设备、产品的市场价值及风险评估。二是建立完善评估机构组织体系。当前技术评估机构职业素质和规模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因此要采取鼓励政策,吸引国外机构,加强专业技术经济评级的专业培训,激励评估机构发展,形成科学的评估机构组织体系。(2)建立科技资产化财务管理制度。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对企业的科技研究和创新能力、创新服务建设以及研究项目进行评估,对最终创新价值进行认定,并进入企业资产报表,纳入企业资产管理,扩大企业资产总量,提升企业的资产信用。(3)建立科技资产化的金融及非金融服务制度。建立专业银行、专业信托、专业基金、专业担保等金融及非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消除金融及非金融服务对科技创新及转化的风险排斥。
2.建立政府在科技管理中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的运行机制
(1)明确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责内容。明确科技管理部门对基础研究、公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职责,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分类管理职责,对应用技术市场的计划指导、发展鼓励职责。(2)建立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技术研究市场化采购机制。在坚持现有政府科技采购“价格总量包干、质量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合理预算项目成本和预测科技创新价值,确定合理的价格总量与结构,结余归己,不再按照三公经费进行全额审计,并严格科技成果质量验收程序;建立政府采购的风险分担机制,实施科技经费分段拨付制度,项目预算费用定期拨付,项目创新收益根据项目验收情况具体处理,不合格项目不支付创新收益;同时,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政府所有,政府奖励科技人员部分占有知识产权。(3)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应实现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建设、社会化采购服务以及政府补贴配套。所有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工程中心、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尽可能依托服务需求最大的企业或社会资本投资,对社会有偿服务,同时,政府采用合理的模式对供需双方进行财政补贴。(4)建立应用技术创新的鼓励和奖励机制。主要包括:对应用技术创新中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及风险担保,对应用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对科技投入实施税收抵扣,对科技产业减免税收等,支持鼓励应用技术的创新和转化。本文来自于《西部论坛》杂志。西部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3.建立应用技术创新与转化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