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4 16:33: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防汛专题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农广校在以往所开展的实用技术、三进村、绿证等培训过程中,教师大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也可称为“注入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员通过听讲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演示法强调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重在知识、技能的讲解、演示和传递。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示范某一动作、试验程序,指导学员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省时,可对多人进行培训,经济高效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无法考虑学员在接受能力、知识背景、需求方面的差异;单调的学习方式容易引起枯燥乏味感,造成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打盹现象,对知识理解吸收程度不高,只有短期记忆,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产中微乎其微。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知识的理论性,忽视了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以及生产实践操作能力,也忽略了学员们的学习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农广校探索的问题。其中,不妨借鉴田间学校、农业创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法。它包括:参与式教学法(讨论法、问题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音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参观教学法等等,只有将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笔者在近两年培训过程中,采用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员的认可和喜爱,培训效果良好,也增强了培训教师授课的自信心。仔细分析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每个人在参与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气氛活跃,启发性和引导性强,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例如,在2013年涉农培训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八仙过海”,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学员创造性思维方式。具体做法是:
首先,“八仙过海”要求学员分成两组,每组各站一侧,每侧学员交替从己方到对方一侧。规则是通过的方法不能和别人的方法重复,如果有一个人过不来整个团队失败。教师先示范走过去,然后宣布游戏开始。最开始学员们都有畏难情绪,但考虑到要注重团队精神,又不能在自己这里宣布放弃,随着几个学员的通过,也启发了其他学员的思维,有的选择旋转过去,有的用舞蹈方式,有的用采摘方式……通过简单的游戏把学员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随着思维方式受到启发后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可能,培训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样的培训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这种教学方法大大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课后有的学员说她还有方法没有得到展示,表示出对培训的浓厚兴趣。
在分组讨论中,把学员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人数在10~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15人。要求学员根据现有条件,讨论怎样做才能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时间为20分钟,各组要把讨论结果写在白纸上,并派代表进行说明。通过讨论大家得出,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产业及规模、关注市场动态信息、确立特色产品、注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诚信经营、有效宣传产品或服务、产销相结合等诸多方面来提高经济效益。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员们集思广义,既受到启发,又得到收获。大家纷纷表示,以前只想着种养,很少想到怎样发展收入能更多。
以上只是参与式培训中的小片段。小片段带来了大思考,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县级农广教师作为一线人员,要思考在不同的培训环境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员营造一个气氛活跃、轻松学习的场所。使培训课程活起来、动起来、热起来,把学员在生产中积累的好经验、好方法挖掘出来。在培训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训中要做到不批评学员的观点,保护学员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使培训内容更具说服力,使学员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最终提高培训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但“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应性,适应于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解决特定的问题,适合于不同风格的教师。因此,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中,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对应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月3日,总书记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着重强调。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举办这次信息化与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对50个县(市、区)政府分管工业的领导同志进行培训,目的是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县域工业发展思路,提高认识,熟悉政策,开阔视野,在发展县域工业,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上迈出更大步伐。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意义
(一)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是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省各县(市、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兴县、强县的首要任务来抓,全省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贡献进一步加大的良好态势。据统计,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县域工业企业户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90%以上,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省的70%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实现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上交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40%以上,县域工业是各县(市、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县域工业成为我省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我省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县建国60年了,至今没有几个叫得响的工业名牌产品;有的县“路径依赖”严重,靠吃祖宗留下的矿产饭;有的县虽然工业基础好,但也存在产业层次低、高新技术产品少、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调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新机遇。推进工业转方式、调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由大变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工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利用倒逼机制,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保持县域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组织好三年工业调整振兴,逐步形成区域工业竞争新优势。
(二)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是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巩固和发展经济良好势头的当务之急。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都是一次大洗牌的过程,都会引发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出了问题引起的,但从深层次分析,长期负债过度消费和金融监管失控等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从我省情况看,不论是进出口还是内销,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工业企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在工业,出路在工业,重点和难点也在工业。有的企业过去市场单一,专门出口,在外需急剧萎缩面前,一下子订单锐减,逼迫你必须实现市场转型;有的创新能力不足,单纯靠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必须加强创新研发能力建设,通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智能电网”等新的理念,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上,仍然靠低水平扩张维持增长,仍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中低端,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陷于被动境地。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牛鼻子”,才能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赢得主动权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是增强创新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大举措。去年总书记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强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和抓紧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个主要症结,资源、环境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窄,将来付出的代价就会越来越高。大家知道,这次金融危机后,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共识,各国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瓜分经济新的制高点。我们只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工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构建符合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体系,才能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以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发生,许多国家都在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抓住机遇,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谁认识早、行动快,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工业三年调整振兴的第二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两会”都确定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从我省看,一是改革开放31年来,经济年均增长12.1%,进入新世纪以来,年均增长达12.9%,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我们转方式、调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大家更加善于把应对危机与保持长远发展相结合,把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把应用好国家政策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转方式、调结构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思路更加明晰,措施更加扎实。三是中央和我省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发挥,这都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重要保障。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就一定能够实现工业的调整振兴。
二、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打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硬仗
首先要明确方向和原则。10月19日,总书记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转方式、调结构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为我们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指明了方向,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总书记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了要注意把握好四项原则:一是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主动把结构调整放到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形势下来审视,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二是立足国情,发挥优势,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调整转型之路;三是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形成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合力。按照总书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省委确定了“一线三点”(科学发展为主线、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带动)的发展思路与工作布局,紧紧围绕“5个重点带动战略”的实施(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推动鲁南临港经济带发展、加快省会建设发展),站在科学发展新的起点,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尽快实现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努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指明了方向。
具体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抓好工业的转方式、调结构。
(一)加快围绕市场转方式、调结构,创新营销方式,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无论是转方式还是调结构,市场都是决定性因素。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调整需求结构,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必须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工业的调整振兴效果如何很重要看市场占有率是否提高,这就要求企业要适应市场,引导市场,创新市场,这是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工作着力点。
1、企业抓好市场转型。要认真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市场发生的新变化,改变单一市场结构,坚持一手扩内需、一手稳外需,认真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创造市场,既要立足国内、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出口企业,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单一市场向内销外销均衡型的转变。一手抓传统市场,一手抓新兴市场,以市场占有率来衡量我们的工作。
2、落实完善促进消费各项政策。实践证明,扩内需政策对培育消费热点、调整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央出台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要用好这些政策,按照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抓住机遇,增加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着力点放到为企业服务上、放到改善生产与市场的衔接上、放到优化市场环境上,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准确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采取措施,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3、大力实施差异化战略。要引导广大企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找准市场定位,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要学会细分市场,大力实施差异化战略,瞄准特定的目标群体,针对不同的市场和需求,调整市场营销战略,推进生产流程再造,不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开拓市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营销管理,坚持以销定产、以销促产,努力实现产销平衡,提高市场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努力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改善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4、积极创新营销方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开拓、技术服务、技术合作活动,带动和扩大产品销售;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稳住传统市场,深度开拓新兴市场;以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及“网上世博”等为契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统筹政府和企业资源,发挥好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重点组织好国内外重要展会。
(二)加快围绕产品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以技术改造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工业调整振兴。要全面落实好我省出台的“10+40+13”(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和13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等要素,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在全省经济的占比提高到40%,特色优势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实现大幅提升,轻工业特别是最终消费品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能源原材料产业更加优化,形成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为先导,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保障的新型工业体系,打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开放竞争的发展格局。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研发力度,攻克关键技术,加大投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壮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使之尽早成为我省经济的先导产业。二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对汽车、船舶、机械装备、家电电子、轻工食品、造纸、冶金、服装纺织、建材、化工等我省的特色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做强产业链终端,围绕做强产业关联配套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装备、生产方式、管理方法,实现传统特色产业的高端高质高效。
2、加快提升产品层次。一是克服“路径依赖”,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类产品加工深度和精度,向最终消费品生产配套方向延伸;积极发展碳纤维、离子膜、高分子聚乙烯、长链二元酸、氨纶芳纶、mdi纳米碳酸钙、新型铝合金等新材料。二是发挥我省机械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努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特别重视关键零部件、配套件的发展。三是跟踪新的消费,开发家电家居、文教体育、休闲娱乐、 旅游用品、时装服饰、工艺美术、装饰装潢、卫生防护、生物医药、老年用品、美容化妆、生育保健、安全救生等消费品。特别重视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培育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四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实施“新、特、优”工程,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培育名优产品,打造一批中国名牌和省名牌,建设一批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争取多创造出一些像海尔、海信、青啤、张裕、浪潮、重汽、如意这样的品牌。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为应对金融危机,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工业调整振兴大会,出台了“10+40+13”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各地结合自身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等实际,也都制定出台了工业调整振兴意见和行业振兴规划,凝炼实施了一批技改项目。今年是推进三年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再组织6大类1000个技改项目。既抓好传统产业改造保增长,又发展新兴产业积蓄新的发展优势,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一是在项目实施上,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对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的六大类1000个项目,建立项目档案,实施定期调度;市、县对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7200多个项目,抓好协调调度。省直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进行联网跟踪,形成合力,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争取早投产、早见效。对国家和省里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督促帮助企业完善安全、节能、环保、核准备案等手续,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经得起检查。
二是在项目储备上,继续精心筛选凝练。按照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方向和重点,以现有企业为主体,实施“市场驱动创新战略”,紧紧围绕市场,聚焦客户需求,围绕产业链和发展产业集群选项目,针对危机中为什么订单减少,如何开发新产品、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如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推进两化融合等企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来凝练项目。加强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的信息沟通,继续发挥财政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切实推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
三是在项目建设上,重点实施好续建项目,尽早投产达产。积极争取银行支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加快在建项目的组织实施,尽早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效益。继续抓好国家增值税转型政策的落实,去年实施135亿,今年争取用得更好。
(三)加快围绕技术创新转方式、调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经济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自主创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必须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许多在危机中取得成功的企业经验表明,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1、完善创新平台。在巩固、提升、发挥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要不断培育、重点支持创新成果转化快、产业化进程步伐快、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形成快的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一批工业核心竞争力之源。特别在县域层面,要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创造性地建立一批形式多样的、区域和行业性的技术创新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广饶县以金宇轮胎和信义集团为依托,联合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对轮胎、汽车零部件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工艺进行联合攻关,为全县企业服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重点推进技术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今年省级技术中心企业要达到4%、重点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要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一批长期稳定的产业技术联盟。
2、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开拓市场、满足消费者和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基础性工作。要大力推广九阳电器的经验,鼓励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创新、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建设计中心,加快我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以创意、创新、创造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理念,办好今年的产学研展洽会,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全省工业设计整体水平。
3、用好首台(套)重大装备鼓励政策。我省今年表彰的第一批95项首台(套)技术装备涉及86家企业,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54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有41个。下一步要认真总结装备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推广学习,引导企业加快首台(套)技术装备产业化,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贡献力量。
4、加大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力度。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加强新产品新技术项目的引导,推进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开发。特别要组织实施好2500项省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争取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和产业创新专项规划项目。
5、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引进人才比引进资金更重要,要加快建立企业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抓好校企合作新建100个工科专业、1000个实训基地的任务落实。完善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推进大学教授进企业挂职、企业人才进大学深造等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流动机遇,加大国际高水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鼓励海外人才和外资企业分流人才带项目到我省创业。大力推进“泰山学者”、“创新团队”建设,不断壮大高层次企业技术创新队伍。
(四)加快围绕管理创新转方式、调结构,夯实发展基础,提高质量和效益。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企业是主体。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充分证明,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很重要的由依赖消耗资源、能源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这三个方面来。
1、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引导企业用好“三面镜子”(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以标杆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管理理念、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三个创新”,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一是抓好企业战略管理。积极引导广大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做好“十二五”发展规 划,把握先机、抢占制高点,加快实现发展战略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战略”的转型,更加注重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战略”转型,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从“资源能源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结构升级优化;从“以单一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战略”的转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势,正确分析所处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确定自身发展方向、确定主营业务,着力培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二是抓好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对照知名大企业找差距,大力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全方位多角度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强化基础和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流程的控制,夯实基础,提升素质,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大力总结推广典型和先进管理方法。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培养、选拨和总结一批重管理、强管理的典型,在全省推广,做到学有标杆,赶有榜样。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法,总结推广在应对金融危机、挖潜降本增效方面创造的先进管理方法,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四是建立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开展诚信企业活动,提升企业信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五是搞好职工培训,以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三支队伍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2、加快大企业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350户重点工业企业在产业引领、辐射和集聚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做到5个带头: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带头发展生产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资源型企业带头“走出去”发展。二是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兼并联合重组。选择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支持优势大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减轻企业重组成本,提高优势资源集中度,推动企业由大变强。特别要引导资源型企业抓住当前收购成本较低的时机,积极到省外国外并购矿山资源,加强能源和资源储备。三是实施“企业家培育计划”,采取各种方式大规模开展企业家培训,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素质、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队伍,提高大企业战略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引导大企业超前研究、主动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路子,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力军。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情况下,去年我省中小企业仍然创造了不俗的发展业绩。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到63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3%。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小企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坚持抓大扶小,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活力强、调整快、运转灵的优势,使中小企业在工业调整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继续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成长、特色产业提升、小企业培育四项计划,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按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模式,围绕大企业龙头产品配套,发挥大企业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运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强技改导向,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搭建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平台,完善市场开拓、信息网络、人才培训、投资创业、融资担保、管理咨询等六大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孕育和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三是全面落实好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特别是抓好小微企业“三五二”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四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完整、支撑体系健全、配套功能完善、环境友好、质量过硬、市场竞争力强的要求,抓好一批示范性的产业集群。力争经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全省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00个、过50亿元的达到170个,打造140个特色产业镇,形成我省经济发展新优势。
(五)加快围绕区域布局和园区建设转方式、调结构,引导要素资源和产业聚集,培植区域发展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是培植长远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
在全省层面,要着力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一是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和建设好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二是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是加快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四是加快建设日照精品钢铁基地,推动鲁南经济带发展。五是发挥省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以城市群经济圈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在县域层面,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原则,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提高园区的投资密度和产出水平,加快产品生产向产业发展转变,产业发展向集群式、区域化发展转变。要充分依据区位、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形成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集聚化的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要认真扎实地组织开展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活动,着力培育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经济特色明显、基础完善、龙头辐射作用强的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较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品牌。要把发展县域工业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以工业园区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产业聚集度高、要素聚集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镇。
(六)加快围绕节能减排转方式、调结构,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努力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1、抓好重点领域节能。抓好1000户重点用能企业,建立每月网上直报制度。以水泥、钢铁和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确保20__年完成国家下达的19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推进供热计量、管网、换热站改造。加快淘汰高耗油5000辆老旧汽车,推广先进交通节能技术产品。加强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建设,严格政府机关节能考核,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工作。
2、大力推进节能科技进步。制定并公布节能节水技术、设备、产品推广目录,推 广海水淡化,扩大节能产品应用范围。组织开展高效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落实财政补贴政策。今年推广节能灯550万支以上。建设1000个高效照明示范村。围绕企业节能管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节能节水技术产品等领域,制修订一批节能节水地方标准。
3、努力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以建筑垃圾和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为重点,抓好传统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广三建公司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经验和做法,全省建设10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积极推广餐厨垃圾、生活垃圾、电子垃圾和工业废物等综合利用。
4、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太阳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今年推广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建立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体系和调控机制,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整体实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围绕国家“十大节能工程”和全省三个“节能100项”,开发节能关键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咨询、设计、评估、检测、诊断、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
5、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部署,建立责任制,淘汰企业名单和任务,按时按标准完成淘汰任务。
(七)加快围绕推进“两化融合”转方式、调结构,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对“两化融合”的分类指导和重点推进。一是在企业层面,选择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和现代物流等10大行业的200家重点企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加大新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形成新型的工业生产经营模式。二是在行业层面,扎实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力争培育100个重点企业、100个重点项目、100项重点技术和产品、100名优秀电子商务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建立电子商务门户,扶持建设在全国占主导地位的10个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电子商务品牌网站群,巩固和发展在全国的行业优势地位。大力加强工业软件、应用电子、行业应用方案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技术改造、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搞好对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实施好“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推广智能公交、张裕rfid关键技术应用、高速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电力智能电网试点,确定首批100家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用单位。三是在区域层面,借鉴青岛创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等为切入点,选择10个左右产业集群度较高的市、县(区)试点,建设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创新性、示范性两化融合试验区,并逐步推广覆盖全省。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为转方式、调结构营造良好环境
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已经刻不容缓,谁认识早、动手早,谁就掌握主动,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决心一次下足,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加大政策推动、要素保障、考核约束、舆论引导力度,形成整体合力。
(一)搞好政府宏观调控,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综合发挥“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作用。我国之所以能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率先实现总体回升向好,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调整经济结构,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也要注重政府调控,充分运用好宏观调控政策,因势利导,创造条件,赢得主动。一是完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引导和推动结构调整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从财税、金融、要素保障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构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信息服务、企业培训等服务体系,搭建县域工业发展支撑平台,确保县域工业转方式、调结构顺利进行。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财税、金融、价格、科技、人才等相关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势集成和政策的配套联动。四是加强和改进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更加关注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和先行指标的变化情况,关注典型地区、敏感行业、骨干企业的变化情况,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着眼于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深化改革开放,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内在动力和体制保障。消除体制是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只有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转方式、调结构铺平道路。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强化对过度占用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有效约束,增强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引导。
一、强化忧患意识,切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汛期已到,为扎实做好今年全站国省干线公路防汛各项准备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国省干线公路安全渡汛,全站高度重视。一是提前谋划,提早动手。详细制定了防汛工作预案,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明确了责任分工,成立了防汛抗洪应急小分队。二是建立健全完善了防汛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并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三是对防汛机械、车辆、专用工具等统一进行了保养维修,新增部分防汛工具。四是备齐了防汛应急物资,并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应急供应物资协议。五是对机关办公楼房,用电线等进行了检查维修。六是为进一步提高职工防汛工作业务技能,4月28日组织全体干职工进行了防汛业务培训,6月初将进行防汛演练。七是及时修整路肩边坡水毁,疏通边沟排水沟,及时挖补垫补路面坑槽,补植刷洗五桩,疏通桥梁泄水孔,清理桥梁伸缩缝。八是加强双控机制建设,制作风险点分级管控分布图,正式启用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等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渡汛提前打好基础。
二、卡死责任,确保防汛工作落实到位
为确保防汛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从站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个股室,从养护班组到每位职工,对每个工作岗位、每段公路养护里程,每座桥梁涵洞统一明确到每个人头,逐级签订责任状,制定完成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三、加大检查力度,认真整治各类隐患。
明确了一名副站长带队组成检查小组,坚持每日对每个工作岗位所辖干线公路桥梁进行详细检查,绝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直至整改彻底验收合格。共整治各类隐患30余个,其中挖补垫补路面坑槽8处,修剪路树4000余米5300余株,疏通边沟排水沟126千米267立方米,补植五桩35根,清理桥梁伸缩缝54道,疏通桥梁泄水孔216道,维修用电线路80米,维修办公楼房60平方米,维修机械车辆4辆。
一、主要任务
应急管理宣教工作以“5•12防灾减灾日”、突发事件应对法宣教为契机,大力普及应急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认真做好各类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努力提高职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倡导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模式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应急宣教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应急常识真正进机关、进基层所站,营造出良好的应急文化氛围,提高全局职工应急意识。
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以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班为主要手段,不断加强专业人员应急能力培训,提升各级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职工自救互救、避险知识的培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
(一)应急管理宣教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1.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宣传。深入宣传《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包括制定总体预案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原则。修订《区交通局机关消防(防震)应急预案》和《区交通局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进行宣传解读,普及有关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措施。
(2)应急避险知识宣传。向全局干部职工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危机意识。
2.组织形式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①开展“防灾减灾日”和“应对法颁布纪念日”专题宣教活动。根据全区统一安排,在“5•12防灾减灾日”、《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纪念日,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宣传材料发放、LED显示屏播放、悬挂横幅等活动,宣传普及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专题活动,开展群众现场咨询活动,使广大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掌握避险常识,增强安全意识。
③开展公共安全进基层活动。在汽车北站、机场等主要场所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安全宣传画,在公交车、出租车内张贴标语和安全宣传画等,营造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④举办研讨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今年计划5月份、10月份举办危险化学品驾驶员、押运员和客运人员安全专题讲座,加大应急管理工作交流和宣传力度。
(2)拓宽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渠道
①局安全科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常识在OA网上,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将有关内容安排在第二季度的考核考试之中。
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信息显示屏、标语等形式,扩大防灾信息及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二)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和组织形式
1.机关干部及应急管理干部培训。重点强化应急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能力培训以及通过培训使全系统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局办公室、安全科在局干部职工培训中要安排应急知识的专题培训,5月12日,局安全科将安排一次防震防灾应急知识培训。
将应急培训纳入局年度培训计划,年内分别对相关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局安全科和各相关单位、企业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应急演练、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技能。
2.基层管理人员培训。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驾校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教育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客货运输、危险品运输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3.企业负责人培训。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重大事故前期应急处置能力。安全科要会同运管处每年在驾校举办1-2次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班。
4.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培训。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安全科、公路处、稽查大队和其他单位要按照管理责任,负责所属辖区内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区交通局应急队伍培训年内不低于2次。
三、应急演练计划
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演练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方法,也是不断修订完善预案的需要和应急宣教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水利工作重点,大力宣传水利建设管理经验做法、特色亮点,集中展示水利改善民生、科学发展、服务大局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形式
以日常宣传为主,专题宣传为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水利工作重点开展水利宣传。
日常宣传以《水利信息》、水利网站为主阵地,充分借助上级水利门户网站、各类报刊、信息刊物和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宣传我县水利工作成效。
专题宣传以“3.22”世界水日、“4.15”防汛防台抗旱日、冬修水利建设、“12.4”法制宣传日等为载体,精心组织策划专题活动,在采取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宣传以及发放资料、悬挂(张贴)标语、组织开展座谈、现场咨询等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宣传方式,开展与学校、部门组织联合宣传,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等方式,积极营造全社会认识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建设水利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打算
1、着力提升宣传质量,在省水利厅《参阅件》上1期介绍水利特色经验做法的稿件,加大水利信息阵地建设,坚持每月出刊1期《水利信息》,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力争2012年度再获省、市、县水利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着力扩大宣传效果,紧紧围绕专题宣传,开辟《今日》水利宣传专栏2次,每次为期1个月,重点宣传水法律法规、水利建设成果、管理经验;结合重点工作,制作电视专题片,全面介绍水利防汛工作,努力掀起水利宣传。
3、着力加强沟通协作,主动与省市县媒体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借助媒体资源优势,宣传水利工作,塑造水利形象。
4、着力强化队伍建设,邀请县委办或县政府办信息科对水利信息员进行培训,提高信息员写作能力和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大考核力度,把水利宣传工作纳入科室年度考核内容,对未按要求和标准完成的,按项扣分;对超额完成目标的,逐项加分,分值与年终目标奖金挂钩。
夏季高温天气防汛度汛工作总结2021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防洪度汛形势日益严峻,且持续高温炎热天气给监理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影响。为确保在汛期和高温天气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监理部分析20xx年度的监理项目工程度汛安全形势,进行重点部位的防汛准备和汛期施工计划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度汛和高温天气监理措施,现就防洪度汛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防洪度汛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强化防汛责任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做到早筹划、早安排,防汛重点突出,狠抓薄弱环节,切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防洪度汛的基本目标是: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推进各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顺利进展,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不发生工程安全与施工安全事故。
二、工作机制
1、强化防汛监理责任意识,明确防汛监理职责、责任范围。在防洪度汛期间,把防洪度汛与工程施工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推进现场施工的有序进展。
2、涉及防洪度汛的项目,监理部都重点加强防汛度汛预案的审批,制定切合实际工作的防洪度汛值班制度,在汛期中通讯一直保持畅通,随时处理应急事务。防洪度汛值班监理人员及联系电话书面上报业主的同时也向监理公司报送备案。
3、防汛值班监理人员在监理日志上填写有关防汛值班情况,并认真记录现场发生的实际情况、处理结果等。遇有重大问题事项,就及时向有关方面上报。
三、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指导作用
特别关注xx气象台、xx市气象台及工程所在地的沙河县水文气象台的气象、水情信息,及时做好对气象部门的信息的响应工作,并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四、督促施工单位编报防洪度汛预案并落实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督促施工单位编报20xx年防洪度汛预案及重点施工部位超标洪水(暴雨)应急预案。针对防汛需要,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同时针对演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总结,并对防汛预案进行修订与完善,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五、督促施工单位制订和完善防洪度汛工作计划与措施
1、督促施工单位组建防汛组织机构,落实职责,建立防汛值班、施工区雨前雨后巡查制度,组建防汛抢险队伍,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培训。
2、督促施工单位制订和落实主要防汛项目施工进度、施工措施、汛期施工材料储存。
3、督促施工单位,针对不稳定部位加强安全监测工作。
4、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完成防汛项目施工。
六、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后勤保障措施
1、做好度汛工程物资应急储备。并对各施工单位防洪度汛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部分物资储备未按计划落实、部分物资使用后未及时补充等问题,以书面形式指示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2、做好后勤生活物资应急储备。鉴于汛期施工现场对外交通可能短期中断,监理人员在做好自身必需的工作、生活用品储备的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在汛前储备必需生活用品,做好度汛生活物资储备计划安排。
3、督促施工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防暑降温与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现场作业人员的饮水、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疫、防中毒等工作,并设专人负责跟踪措施的落实,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七、督促施工单位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在高温天气时,要督促施工单位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减轻工作强度,适当延长作业人员中午休息时间。高空作业、室外作业要求避开高温时段,室内的高温作业场所及办公室和宿舍,应加强通风和降温。
八、加大防汛安全检查力度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开展夏季高温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汛期,监理部始终把施工安全管理和防洪度汛工作结合在一起,组织由业主参加的联合安全与防汛检查组,对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和防汛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时间要求完成防汛项目施工,对重要部位防洪度汛措施召开专题会进行审查和协调。
防汛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第一年,按照成府防汛指[20*]1号文件精神和县防汛指挥部的安排,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意义十分重大。据我县气象部门预测,我县今年年总降水量为850mm,汛期内将有2—3次日降水量≥100mm的大暴雨洪涝天气过程,降水相对集中,因此,极易发生洪灾和内涝,防汛形势相当严峻!结合*实际,现将我县汛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方面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我县防汛办在全市防汛办主任会议后积极向县指挥部领导汇报,并得到指挥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在3月中旬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的防汛工作,要求各镇和指挥部成员单位要认真分析今年防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充分估计气候异常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高度戒备、周密部署、科学调度;并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和分级负责,建立完善“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防汛体制,明确各镇、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整体联动推进防汛工作。各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全面落实安全度汛的各项措施,确保今年我县度汛安全。
(二)、宣传到位、严阵以待。防汛工作人员对防汛有关情况基本掌握,切实做好防汛宣传,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企业防洪减灾避险的意识,思想上要高度警惕,行动上要严阵以待。防汛办结合“三下乡”活动以及世界水日和水法宣传周,今年已经开展了2次防汛宣传工作(计划再将开展3次),对防洪法,防洪条例进行了宣传,提高了当地各部门干部群众对防汛工作的认识。并将计划在5月全县防汛工作会议上,进行防汛动员、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防汛意识,消除麻痹松懈思想。据统计,在20*年汛期中防汛办接到涉及防汛的电话热线20余起,防汛办在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通过查看,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最终得到妥善解决,得到了企业和老百姓的好评。去年我防汛办已经请专家对全县各镇负责防汛工作的副镇长和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培训,计划今年将进一步再次组织培训。
二、组织情况—领导为核心、责任分明确
(一)、为把行政首长负责制度贯穿到防汛工作的全过程,我县防汛指挥部以郫府防汛指[20*]1号文件精神要求各镇、各有关单位在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要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艰巨性,抓紧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领导,明确分级责任,要求各镇按属地管理原则,对重点防汛地段实行镇长负总责、副镇长分段点负责的措施进行落实。
(二)、将在全县防汛工作会议上以文件形式下发检查责任制并签定目标责任书。
(三)、我县唯一一座*镇确定了专人负责,并制定了专项防汛预案。
(四)、防汛办也将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并执行由领导带班的全天候值班制度(值班表已排好)。
(五)、按照有关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前,我办将与县武装部和武警中队就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协调联系,切实做好今年防汛各项工作。
三、机构方面—积极健全,力臻完善
(一)、是按照《防洪法》和《防汛条例》规定,针对我县的防汛指挥机构情况,为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县政府以郫府函[20*]43号文件,对*防汛指挥部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以县长任指挥长、副县长及相关领导任副指挥长、各相关单位任成员的防汛指挥机构。各镇和指挥部成员单位的防汛机构按照要求正在完善中,并将在4月底前建立,将按照各自的分工落实防汛责任。
(二)、我县的防汛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汛期防汛抢险经费由财政负责落实。
(三)、为加强防汛办的工作,在现有的人员中又充实了工作人员,由过去的6人增加到9人,办公条件也大大改善并落实,所有人员已全方位进入防汛工作状态。
四、物资充足、经费专用、队伍强大
(一)、物资方面:为做好防汛物资准备,县上储备了充足的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其中编织袋75200条,铅丝笼251条,抢险机具80台,冲锋舟3艘,物料质量符合要求,实物与清单一致,目前储备在友爱镇小学内,待新的储备中心建成后搬入。同时在县政府的重视下,县防汛物资储备中心确定选址在靠近大河较多、交通便利的唐元镇境内(占地面积6亩)。该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将在汛期投入使用。险工险段的抢险物料已确定选址、做好了调用计划。县防汛物资是由防汛办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为确保全县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汛指挥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镇、各成员单位要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工作,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落实。
(二)、经费方面:县、乡财政安排了防汛抢险专用经费,保证专款专用,并由防汛指挥部统筹调用安排。
(三)、队伍方面:按照预案要求各镇登记造册建立50—100人的抢险队伍,要经过培训,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抢险技能方面要熟悉掌握,并要提高广大群众对防汛抢险知识了解的普及程度。另外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也要组建内部抢险队伍。
五、度汛方案方面—预案完整、演练实战
防汛办已落实人员对今年我县的防汛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4月21日以郫府函[20*]52号对防汛预案进行了批复,并要求各镇和有关成员单位在4月中旬将完善的防汛预案上报县防汛办。为认真落实防汛预案,把防汛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重点环节、每一段堤防、每一座工程设施,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指挥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应急预案到位,以保证我县今年安全度汛。
在全县防汛工作会议上已研究决定,为增强抢险队伍的抢险技能,在去年的防汛演练的基础上,今年6月计划继续再次组织防汛演练。
六、防汛工程及江河清障方面—严密排查、消除隐患
防汛工程是汛期重要的保障,为加快防汛工程建设,在汛前对我县的唐元镇锦宁2社防洪护岸工程、徐堰河史家堰护岸和拦河坝工程、三道堰青塔村徐堰河护岸工程及唐昌镇大塘坎水库维修工程进行了整治,共计6处,总长698米,大部分工程已全面完成。工程完工后,将有效地发挥防洪作用,为今年度汛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县的主要防汛重点——内涝,加大排查、消除隐患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及时进行清除,对不能及时清除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县防汛办已组织人员对全县的河道、低洼地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县共排查出防洪地段75处,其中20处重点防洪地段,10处易淹易涝区被列为县重点防洪地段,其余地段由属地各镇分别负责防洪。为确保县城的度汛安全,减轻内涝压力,防汛办已制定了排水设施疏淘方案,计划在4月下旬对郫筒镇城区范围内的排水设施集中进行疏淘。
七、山洪灾害防御方面—分工明确、防御稳固
由于我县属平原地区,仅有一处4.4平方公里的浅丘,对于山洪灾害的防御,在我县不属于重点,但此地区的防汛工作亦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
八、水库水电站度汛方面—重点防范、百秘不疏
由于我县地处川西平原,境内唐昌镇大塘坎水库是唯一一座山平塘水库,库容4.2万方,去冬今春已集中资金对其进行了整治,目前唐昌镇正在制定度汛预案,并按要求在汛期加强监控。
对全县各并网电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大检查,要求编制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并提前做好抢险人员和物资的落实。
九、技术准备情况—正常畅通、稳定可靠
1现有防汛应急体系薄弱环节
目前门头沟区防汛应急体系主要由防汛应急指挥和管理机构、防汛应急预案、应急抢险队伍、监测预警与指挥平台及防汛物资等组成。从整体上看,门头沟区防汛抗旱应急体系比较完备,但在应急队伍建设、物资储备、信息资源采集、信息网络建设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信息网络建设方面。①未建立与各区县的网络连接建设。全市各区县均已建成与北京市防汛办公室的内网连接,但未能实现区县之间的网络连接,一些内部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尤其是汛期一些时实的河道水情信息,区、县无法在第一时间查看,仍需打电话到市防办查询,给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②未建立与气象局的网络连接建设,不能实现雨量信息和水文信息的共享,对洪涝灾情进行动态监测和快速评估能力不足。(2)应急队伍建设方面。汛期组建的一些地方队伍,均由当地群众组建而成,存在很多弊端。①人员数量不确定性。因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多,汛期留守家园的人数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汛期很难保证统计数量的人员如数参加。②抢险技术无保障性。组建起来的人员大多是当地村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防汛业务知识和基础抢险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如果面对突发灾情,应对能力无保障;应相应组建一支由消防、地震救灾、市政及卫生等部门组成的专业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抢救队伍。镇、村也要相应组织以民兵、团员为骨干的群众抢险救灾队伍,保证抢险救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3)水库的监测建设方面。门头沟区境内5座水库,区防办没有任何水库信息采集系统,仅靠市局网上公布的水库情况表查看信息,与水文自动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能及时满足水文资料收集、洪水预报及防洪指挥决策等工作的需要。(4)防汛应急通讯保障。应急机动通信保障能力差,由于灾害发生时空分布上的随机性,没有专业车辆;仅靠有线电话和电台通信难以满足,亟须增加卫星移动电话(不少于13部),同时加强移动通信设施建设,加大覆盖范围。
2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①加大搬迁或工程防护力度;②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如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决策与指挥系统建设、应急队伍建设与培训演练、信息化系统建设和通信保障能力建设;③增加群众避险自救能力;④加强物资储备,充分利用房地产开发余方、弃方,储存充足土源、沙袋、机械;⑤建立一支专业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做到万无一失。
2.1进行搬迁或工程防护
目前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解决门头沟区棚户区3.1万户8.5万人的汛期安全隐患问题,项目完成后,城区棚户区防汛隐患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北京市针对山区也制定了险村险户搬迁政策,经调查,由于扶持力度有限,以及地域狭小等自然因素的限制,群众搬迁的热情不高。因此,对于险村险户主要采取工程防护,消弱不良因素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威胁程度,对于不能采取工程措施,或采取工程措施意义不大的隐患点,则由政府进行安置,动员群众搬迁。
2.2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
2.2.1提高预警预报能力2006年以来区水务局加大了汛情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在完成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建设了防汛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以点对点的形式,将视频、声音和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了门头沟区与市防汛办的会商、行政会议及远程培训等,可实时接受上级指示,并及时处置。在18处人工报汛站点基础上建立了18处超短波自动雨量站,通过计算机网络上报实时雨水情信息,实时了解汛情。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泥石流监测、水库安全监测,建立雨情、汛情互联系统,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1)加强泥石流监测。目前门头沟区建设有泥石流滑坡体监测站点3处,与现有灾害点数量不成比例,远未达到总体监测要求,争取资金,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尽快使全区重点泥石流险村纳入监测管理体系。(2)加强水库安全监测。在全区5座大、中、小型水库1座拦河闸安装实时水情自动遥测系统,具备实时了解水库水位水情能力,实时动态地报告被监测点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安装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在水库的重要部位安装摄像头,利用CDMA无线传输,通过计算机等设备监控该部位的情况,方便对现场情况的判断和指挥。系统由高倍变焦可遥控摄像机和相应服务器构成,可实时监测水库大坝、溢洪道及闸门等重点防洪部位。摄像点分为室外和室内,可抗御恶劣天气,适应于24h全天候工作,无论白天和晚上都可以监视水库现场图像。(3)建立雨情互联系统。建立区、镇和村三级网络互联系统,能够快速便捷实时传输动态,及时查看防汛等重要信息,方便快捷地接收,汛期可以实时查看有关水库、河道的水情和相关雨量站点的雨情,缩短了信息交换速度。作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区气象局网络联接及视频会商系统应早日和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对接,建立两者之间的VPN信道,可以提高网络访问的速度与质量。在两单位的局域网出口处各安置1个VPN网关,在VPN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来实现两局域网之间相互通讯。网络联接后,可以实现:①实时墒情监测,通过建成的墒情自动监测网,实现代表性布点,实时掌握辖区内土壤墒情;②遥感产品,可以查看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制作的各种服务产品,包括墒情、苗情及林区覆盖等信息;③实时雨量,实时显示本辖区18个自动雨量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信息,方便了解最新雨情;④预报产品,包括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滚动更新,气候评价,可以通过建立的视频会议系统,实时收看各种会商情况,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协作建立网络联接,利用信息互补,加强监测。
2.2.2增加群众避险自救能力增加群众自救能力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1)提高群众自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安装喇叭及时通知,标明逃生路线以及在逃生路线安装照明设备,设置避险场地以及救援物资等;(2)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群众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通过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也可以经常组织村民观看逃生知识的专题片或电影,提高群众避险意识;(3)多组织避险演习、演练,由于多年没有发生洪涝灾害,目前群众思想已经麻痹到“演习是政府的事,要我配合演习应当给我一定报酬,否则就不配合”的程度,根本就没有将演习演练看成是提高自己避险自救技能,下一步要做深入具体的工作,也可考虑从中小学生方面落实,使群众将避险演练重视起来。
2.3加强抢险队伍建设
在现有专业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基础上加大投入,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机械化程度高、反应快、战斗力强的队伍,作为抢险专业队,预计骨干人员15名左右,专门负责处置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汛期由区防汛指挥部直接调度,如发生险情需要抢险时,所有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实施专业抢险。实行平战结合,在非汛期,可以通过为周边工程施工等服务收取适量费用。每年计划组织专业抢险人员进行2~3次集中培训与演练。内容包括水库防汛抢险、堤防防汛抢险及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等。还应针对性地学习一些机械设备的驾驶技术、保养知识,例如冲锋舟、挖掘机的驾驶和维护。学习相关演练主要是进行一些户外实地抢险演练,演练包括穿堤涵管封堵、机械封堵道口、滑坡塌岸抢护及水上救生救援等项目,以提高防汛抢险实际作战能力。
2.4充实物资储备力度
门头沟区地处山区,109国道贯穿全境,道路狭窄,目前仅有防汛物资储备库1处,雁翅和斋堂物资储备点2处。一旦发生洪水灾害,道路交通中断,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将无法及时到达。因此要增加各镇街、村居的物资储备力度,提高“镇自为战”“村自为战”的能力。每镇设1处物资储备点,并按照新标准进行建设管理,一旦发生灾害可各自为战,及时救灾;当前门头沟区物资储备库房出现老化现象,当初建设标准低,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在抗洪抢险工作中的应用,防汛物资储备材料也对库房透风、除湿及温控条件要求较高,建议对门头沟区现有库房进行更新改造,并采购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吊车及自卸车等抢险专用设备,满足当前物资储备需求。另外,设置一定数量的储土场,保障堵口安全;同时道路、交通等部门要针对特殊情况,制定相应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2.5建立健全河道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