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4 16:34: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技术创新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F403.6文献标识码:A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之争,核心能力离不开技术创新。在工业社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生产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1]。这种线性增长模式带来的负面作用已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知识经济社会,必须通过生态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行绿色化生产,以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协调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熊彼特,很多学者对始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研究进行了深化研究,通过归纳,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概念、起源和类型研究;二是过程研究,涉及到研究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和产业创新模式等;三是战略研究,涉及到竞争优势、价值链、技术演化趋势、创新能力等。技术创新的动力源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包括两类: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根据国外学者的统计分析表明,60%-80%的创新都是由需求拉动的。所以说,未来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需求的“引力”作用。本文依据效用论和有效需求论,从绿色需求出发,分析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演绎及其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和国家生态创新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效用论与有效需求论的差异
效用是人对其自身需求被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效用既来自于需求,又反作用于需求,产生有效需求。换句话说,有效需求是被融入了效用的需求。但是,效用不同于有效需求,不仅在于产生的背景不同,而且在于效用具有微观性,有效需求既具有微观性也具有宏观性。
(一)产生背景的不同
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于19世纪70年代分别先后提出,共同揭开了“边际革命”的序幕。那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它既为社会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资本数量,又迅速发展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从而出现了19世纪50-60年代工业高涨时期[2],社会生产成倍地增长。同时,工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农业封建关系的长期残余,使广大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导致商品供过于求,生产相对过剩,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一方面,为了抢占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和争夺;另一方面,企业更加重视商品销售,市场营销观念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正如杰文斯所说:“我们专为消费,才去劳动,才去生产;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亦须参考我们所要消费的种类与数量来决定”[3]。为了更快地推销产品,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精密预料顾客的嗜好与需要”[3]。“凡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以有效用”[3]。生产的急剧增加势必导致各种资源供应的紧张,为了使多种选择用途的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把边际效用理论应用到消费者行为分析中,“经济学理论是建筑在最后效用程度这一个函数上的”[3]。
总第428期朱其忠:生态技术创新引力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商 业 研 究2012/12有效需求理论的演进轨迹是先“微观”后“宏观”。它最早产生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展于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完善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18世纪50-60年代,英国正处在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封建残余和重商主义还在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发展。一方面,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社会开始抛弃重商主义和萨伊定律,经营重心转向有效需求,斯密认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生产者的利益,只在能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当加以注意”[4],它标志着有效需求理论诞生。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初步完成,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基本建立,但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马尔萨斯的推动下,有效需求理论开始从微观研究走向宏观研究。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混乱状态:物价迅速下跌、商品无法销售、企业经营困难、工人大批失业等,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缺点,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存在就业不足,为此,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二)主要观点的不同
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者心理活动——人的欲望(或需要)的结果。一方面,虽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就个人而言,其欲望则是有限的、相对的,欲望强度和享受程度随着消费品量的增加而减弱;另一方面,人的欲望将随着收入的增加、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就必需品说,一个人很快就满足了,但他会希望推广享受的范围。他的最初目的,是变化他的食物;但不久在服装上亦发生了求变化与精美的欲望;次之,又发生了建筑的、装饰的、布置的欲望——这诸种嗜好,在有这诸种嗜好的地方是绝对不能满足的;文明改进,这种嗜好亦随着增加”[3]。人的欲望被满足程度就是效用。对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所以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使自己购买每一种商品的每一单位货币支出所带来的效用相等。商品效用既来自于它的稀缺性,又来自于人的主观判断。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尺度是边际效用,它决定商品价值,而商品价值则决定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根据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有三层含义:个人的现实需求、生产的现实需求和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首先,有效需求是指个人的现实需求。在斯密看来,为愿意支付商品的自然价格的人的需求,就是有效需求[5]。这里的自然价格相当于商品价值,是按照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出来的,即正常成本加上正常利润。它不同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5]。自然价格有时高于市场价格,有时低于市场价格,两者的差异导致对商品需求的差异。其次,有效需求是指生产的现实需求。在马尔萨斯看来,“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是需求者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所需商品能够不断地获得足够供给而必须支付的代价”[6]。强烈的有效需求将会带来供给的增加。商品的有效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从而成为形成财富的唯一原因。从微观的有效需求到宏观的有效需求,不仅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强度,而且还取决于人口数量和性质,“人口的不断增加是需求不断增加的一个有力而必要的因素”[6],但“单单人口不能产生对财富的有效需求”[6]。再次,有效需求是指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在凯恩斯看来,一方面,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交点上的值,即有效需求[7];另一方面,“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相交点”[7],“如果假定消费倾向于新投资量不变,那么只有一个就业水平与均衡相符合”[7],这个就业水平就是充分就业,所以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就是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的产生路径是:预期收益总供给充分就业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并决定国民收入的大小[7]。
(三)研究目的的不同
效用的研究目的是从单个人角度解释商品的价值,即“正确的联系应是价值同效用”[8],为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效用与稀缺性相结合才是价值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任一社会的劳动,皆有极大部分用在普通生活必需品、便宜品,如食物、衣物、建筑物、工具、家具、装饰品等物的生产上”[3],所以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稀缺的商品才能具有价值,而只有商品“有价值才值得为它而劳动”(威特利)[8]。“工业可以生产的只是那些有用而又有限量的物品”[9]。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价格,供求关系在价格的波动下,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和平衡,不需要政府外在干预。
从个人的现实需求到生产的现实需求,再到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说明有效需求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的角度解释经济危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有效需求。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求,对所有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供应市场者有利;商品量不少于有效需求对其他一切人有利”[5],但“在满足欲望的追求中,人类的命运决不是相互独立而是连结在一起的”[9]。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的需求欲望很难改变,但生产欲望却不断增加,即人的嗜好改变速度要慢于收入转化为资本,从而“商品就会普遍过剩”[6]。凯恩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中,投资需求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随之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快”[7]。所以,“投资波动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国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10],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常常阻碍生产的进程”[7],从而引发经济危机,所以政府必须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化解经济危机。
二、绿色需求的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绿色需求。它既源于个人的本能需要,也是社会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一)生存是人的最本能需要
人的本能是人天生的生理欲望和需要。人有三个本能:生存、集体性和创新。生存是人的第一个本能,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是宝贵的、有限的和脆弱的。人的独特意识能够使人天生地体会和感受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存在。维持生命和繁衍,使自己或人类能够存活长久,是人的第一渴望。群体性是人的第二个本能,因为人以群分,不同种群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性,同一种群的人具有相同的特性。一个人如果太容易因为意见不同而分化,导致离群独居,其寿命肯定会大大降低,所以人离不开他人和群体而独自生存,人是社会人,“人的一切欲望只有在社会中,只能通过社会提供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得到合理的实现”[11]。创新是人的第三个本能,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人的一生或人类社会无时不充满着风险,只有创新,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从而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化。在人的这三个本能中,生存本能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两个本能的最终目的,因为从本质上说,人的一切活动的都是为了生存。
(二)从绿色效用到绿色有效需求
人的欲望从来不是一种抽象存在,它是具体地指向外在对象的要求,并由外在对象唤醒,所以商品是通过唤醒人的本能欲望,来产生效用的。工业文明仅仅经历了一百多年,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福利的同时,也让人类和地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资源短缺、淡水的枯竭、空气的污染等,人们开始日益重视和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即生存问题,将食品营养、保健、生态、安全、环保等观念深深扎根于人的思维理念中,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所以,绿色产品的效用源于人的本能,并逐渐演变为有效需求。
产品本身是否绿色、产品使用是否安全、产品生产是否清洁、产品废弃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等,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 SüD)亚太有限公司所做的为“2010 TüV SüD绿色指标”(TüV SüD Green Gauge 2010)的独立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超过供应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94%)愿意为明确证明是“绿色”的产品和服务支付高昂的额外费用(平均为多支付45%的费用),而且83%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购买此类产品或服务。美国克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15%的速度递增,世界绿色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绿色消费观念讲究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开始考虑给社会所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很多人喜爱休闲运动,具有很强的节水、节纸、节电意识,适度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和产品的多次、重复使用,无磷洗衣粉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装修材料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都是绿色消费观念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观念的认知和加强,也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许多人已经自愿拒绝购买和使用非绿色产品和服务,这些人心甘情愿地站在绿色消费立场,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买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继而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产生有效需求。绿色的有效需求有两层涵义:首先,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选择对自身健康有益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从社会角度出发选择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利的产品和服务。
(三)绿色需求是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当人们不在为基础需要而奔波的时候,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并趋于绿色。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表现为:更加关注消费绿色精神产品,如休闲旅游、社会和睦、教育公平等,它是消费者顺应时代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健康的、科学的、享受有度的、资源节约型的消费。人们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再以奢侈浪费,追求时髦为荣,即人们虽然追求生活富裕、舒适,但不过度消费物品。换句话说,人们更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可持续性的精神满足。所以,在当今,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人类作出消费选择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并将进一步导致绿色产业经济理念的蓬勃发展,因为这种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活质量追求,会通过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的改进而促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进步。
三、绿色需求对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作用
绿色需求从效用向有效需求的转变将引领企业更新生产观念,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生态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一)企业生产观念的更新
绿色有效需求的作用,尤其是绿色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将引起生产领域的彻底革命,促使企业管理者们更新生产观念。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他们必须开发新的绿色产品;为了创造一流的绿色产品,他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为了适应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他们必须开展绿色营销,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在这一个过程中,绿色需求始终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绿色需求,生产者和经营者无利可图,“集聚效应”就难以发挥作用,绿色产业就不能迅速崛起。所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对企业经营者更新生产观念极为关键。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Dirk von Wahl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绿色’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帮助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具有真正的商业意义。今后五年中,这一情况将更加显著。目前,市场上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种类相对有限,企业如果能快速反应,利用这一不断增长的趋势,将得到不菲的回报”。绿色产品市场开拓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产品将受到限制和禁止,为绿色产品所取代,新的绿色产品将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产品,从绿色汽车到生态住宅等,应有尽有。
(二)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
资源环境的约束、绿色消费的兴起、国际分工的调整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市场的诉求。绿色需求正激发世界各国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创新生态技术的热情。生态技术,也称绿色技术,是指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创新潜力,把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发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表现在: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创新、生产制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环保要求;在开发、设计时,应尽量保证避免污染环境,并设法减少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在使用后,产品应易分解、回收、翻新与安全处理,力求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单个企业的作用有限,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还必须走“集群化”之路,形成绿色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生态技术创新是在企业集群内部的价值活动创新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引导创新向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避免、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价值活动和生态环境向协调的方向转变,以提高企业集群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
(三)国家绿色创新体系的建设
建设国家绿色创新体系首先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按照产业生态的要求,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生产模式不仅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的规划主线,因为开展生态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国家应尽的社会义务。生态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需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以协调和促进国家绿色创新系统,并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在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基础上,国家应该通过教育、研究与开发、示范引导、贴息贷款、财政扶持、立法等方式,大力建设宏观层面的绿色创新体系,它包括开发各个企业都能获益的生态技术,大力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物和有限资源的再生及有效利用的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种能源、资源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技术等,走一条对环境无公害的生态技术创新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无论是从效用论,还是从有效需求论来看,绿色需求均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起着“拉力”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很多企业明显低估了这种作用,低估了消费者对 “绿色”问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有调查显示:仅有60%的企业认为消费者愿意为“绿色”认证支付更多费用,其原因是企业的“经济人”本性和“搭便车”现象,使得企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拓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绿色需求理念并没有渗透到企业的运营中去,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不仅时有发生,而且危害也越发严重,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如征收环境税、倡导清洁生产等,但这些举措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选择及其“投资”行为,而且还要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程源,雷家骕,杨湘玉. 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蔡中兴.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89.
[3](英)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1-53,60.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27.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50-51.
[6]马尔萨斯. 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71,258,260,265.
[7]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1-24.
[8]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晏智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20.
[9](法)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6,58.
【关键词】 绿色技术 创新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不断加剧,人口不断增加,而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开始被广泛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点。在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贵州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技术创新系统
人们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绿色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绿色技术创新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它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从人的生活意义及价值出发,把人类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绿色创新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创新模式,把生态重建、生态经济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符合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创新原则,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生态化(杨庆义,2002)。
自弗里曼(Freeman)、纳尔逊(Nelson)、伦德瓦尔(Lundvall)等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后相继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以来,国家创新系统也已引起了各国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在创新系统研究的框架下,绿色创新、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创新、可持续创新等也正在逐步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在各国学者对创新系统进行的研究中,正逐步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内容。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延很广,不仅指以研发污染治理破坏技术、终端污染处理技术、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止技术为主的产业技术结构,还包括一个社会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生态化。从横向看,它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中的技术创新,以及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从纵向看,只有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战略选择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各层面都得以实践,才能称之为绿色技术创新。
将绿色技术创新当作一个宏观系统来考虑,必然要强调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分析框架是将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纳入绿色创新主体系统,主要分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推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众等其他社会相关群体也应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由此就构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
二、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贵州素有公园省的称号,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在自然环境方面较我国其他省份具有较强的优势。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贵州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有限;生态景象虽然良好,但生态基础脆弱,迫切需要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发展的难题。现在这个战略目标要解决的最主要矛盾是“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省在绿色创新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贵州在生态经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各类绿色经济建设上都有着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贵州省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较少,贵州的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然逐步增长,但一直在1%以下,因此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得发展就有一定的限制。
1、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主体。目前贵州省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生态问题,在课题的名义下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中试―产业化。贵州省科技技术目前重点支持农业、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中药现代化、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这些重点支持产业大多数属于绿色产业的范围。目前贵州省的绿色创新主体主要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由高校和企业合作,通过课题形式由政府或企业出资,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单一绿色技术,或解决企业具体的清洁生产问题。第三层次,企业根据市场前景预测,自筹资金,开发新的环保设备或绿色产品,其目标是进入市场。或者是高校(研究院所)接受社会其他组织委托,开发新的绿色技术或绿色产品。第四层次,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传统产品进行“染绿”。
2、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制度。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是一个系统,包括与绿色技术创新有着直接与间接影响的各种制度,比如产权制度、技术市场制度、政府促进技术新制度、企业制度、保障制度等。贵州省目前从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上来看主要是遵循着国家的相关的制度。而从我国来看,我国目已初步建立了一些绿色制度、规划、法规,比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绿色经济立法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实质性内容也并不是很多。
3、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历来是贵州省企业发展的软肋所在,而在绿色技术创新这一块也不例外。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周期长,费用昂贵,贵州省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基础研究和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实力,很少将绿色技术创新的观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难以内化,多数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处于被动、被迫的状态,许多企业关注直接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益,市场投机性强,短期行为严重,主观上对采用绿色技术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绿色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较弱,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开发的各种投资总量明显不足,导致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从全国整体市场前景来看,绿色技术创新面临巨大的机遇,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广阔。一是国家实施《绿色工程规划》,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二是国家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投资重点,以此扩大内需。三是随着市场竞争的“绿色化”,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实行清洁生产,以减少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理性度与成熟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更高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消费者环保意识虽有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偏低,而且仅仅停留在绿色意识的启蒙阶段,对于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标识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认识,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消费者需求对于形成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的拉动力还略显不足。
三、建立与完善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对策和建议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对中国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了“引导转型、支撑转型、适应转型、合作转型、调控转型”的转型框架。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应该抓住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机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1、推出绿色采购体系。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务绿色采购主要包括办公用品采购、绿色服务采购和绿色工程采购。贵州地方可以借鉴相关法规出台相应的《绿色采购条例》,推进公共部门采购环保型产品、促进需求向绿色产品转移。比如日本于200年5月制定的《绿色采购法》就值得借鉴。
2、引入绿色会计、绿色技术创新审计制度以及相关评估制度。绿色会计制度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促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对绿色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相关的经济效益。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是指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估定位,从而为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审计的作用在于企业内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便于对各企业或各产业进行比较,从而宏观管理(陈劲,刘景江,杨发明2002)。全面的技术创新评估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公平性评估制度、文化评估制度和经济评估制度等。
3、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多渠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和高风险的特点,企业在绿色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有: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综合利润留成、国家环保补助资金、国外环保贷款或赠款等。应逐步提高绿色创新资金比例,争取各种有偿或无偿的资金、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绿色发展贷款力度,并为其提供贷款优惠,加大补贴性贷款的额度,从而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压力,为企业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设立专门的绿色技术开发补助专项资金,刺激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技术的开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绿色科技型实体;对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4、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积极建设绿色创新联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环境,创造一种能够促进区域内创新主体相互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资源的良好氛围,是加快绿色技术流动、转化与再创新的重要措施。而政府推动的绿色创新联盟有利于企业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市场等之间诸多绿色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的关系的建立。这种绿色创新联盟应该以政府提供绿色创新系统基本的框架、资源和开展绿色创新系统发展的相关工作为主要任务。对于贵州这样的后发地区,更需要政府结合市场的需求情况,出台鼓励绿色创新联盟的建立,促进绿色技术在区域内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7(1).
[2] 郑继方:绿色营销:变革、冲突与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2(4).
[3] 李平: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J].科学学研究,2005(6).
[4] 董炳艳、靳乐山: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5]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
摘 要 本文根据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例高、资源相对短缺、环境相当严峻的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提出在“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研究农业技术的推广,目的是要探索农业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来促进农业高级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在农业发展中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农业技术 秸秆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与研究范畴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
什么是绿色农业?从发展绿色农业是为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出发,所谓绿色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应重点加强农业的生态技术推广设与发展绿色食品。在我国积极倡导与发展绿色农业,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农业的研究范畴
绿色农业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与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是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和重点。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代表生产力要求的、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其基本要求应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绿色技术创新也是绿色农业范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向,必须大力提倡绿色技术创新,使绿色技术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保证。绿色技术创新是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主要包括组合型技术创新和发明技术创新。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把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从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来看,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围绕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技术来展开。
二、在绿色农业体系下农业技术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一)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1.秸秆饲料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虽然所含营养成分低,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但是,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补充适量的粗饲料和其他必须营养物质,仍能满足牲畜的各种营养需要。我国具有利用农作物秸秆饲养畜禽的传统,并由此培育出了具有高繁、耐粗饲的诸多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的秸秆饲料化技术。因此,利用秸秆养殖,仍是发展畜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2.物理处理技术方法
利用人工、机械、热、水和压力等作用,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使秸秆破碎、软化、降解,从而便于家畜咀嚼和消化的一种加工方法。实践证明,秸秆未经切短,家畜只能采食40%-60%,而经过切短或粉碎后的秸秆,可以几乎全部被家畜采食。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切断与切碎处理、揉搓处理、软化处理、热喷处理、膨化处理、颗粒处理及碾青处理等方法。
3.化学处理方法
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来处理秸秆,在打破秸秆营养物质障碍的同时,提高家畜对秸秆的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秸秆氨化后可提高消化率约10%。秸秆氨-碱复合处理后,麦秸的消化率可提高到66.5%,稻草的消化率提高到71%。同时,动物的采食量大幅度增加。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碱化处理、氨化处理、酸化处理、氧化剂处理、氨-碱复合处理和碱-酸复合处理等方法。
4.生物处理方法
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和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以被家畜消化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一种方法。据实验测定,麦秸微贮处理后,干物质体内消化率可提高24.14%,粗纤维体内消化率提高43.77%,有机物体内消化率提高29.4%。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自然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酶解技术等。
(二)秸秆养殖蚯蚓技术
将秸秆经过粉碎堆制处理后,作为蚯蚓饵料饲养蚯蚓。蚯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粗蛋白,不仅可用来补充畜禽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还可入药。实践证明,25-30kg秸秆饵料可以生产1kg鲜蚯蚓,并可获得70%蚯蚓粪。蚯蚓粪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植酸、氮、磷、钾,并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氮基酸,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养料。
(三)秸秆作为基料生产食用菌技术
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不仅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可以缓解诸如棉籽壳等其他基料日渐紧缺且价高而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问题,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同时,生产菌菇后的菌糠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
(四)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将其通过机械或生物性处理后直接还田,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项技术主要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压扁还田和堆沤还田等形式。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目前为了在绿色农业体系下推广农业技术,加大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力度,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深化农作物是宝贵资源的认识
过去几年绿色食品的成功实践,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就整个绿色农业发展来看,还缺乏完善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当前要把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确立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主导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知识的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对秸秆饲料、肥料、燃料和原料价值。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应大大拓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内涵,将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推广绿色生态化种养结合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该种方式是将秸秆饲料化技术、还田技术和能源技术组装配套起来的一种综合利用技术。即是先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青贮、压块、氨化或生物处理等),然后用于饲喂牛、羊等草食牲畜,再将秸秆过腹转化后的排泄物,如粪、尿以及剩余的草粉渣等装入沼气池,用于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作能源加以利用,沼渣还田沃土。或者用秸秆饲养蚯蚓,蚯蚓既可作为饲养畜禽的动物蛋白饲料,又是制药的原料。这些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秸秆,既可生产出供人们放心食用的优质肉、奶等畜产品,又可改善环境,产出清洁能源和无公害的有机肥料还田壮地,形成一个有益的生态循环链。
(三)科学调整绿色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秸秆品质
绿色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一是要加快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完整适用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减少营养和利用价值较低而秸秆产出相对较多的作物的种植面积。二是要从作物育种入手,选育出籽实产量高、质量好而秸秆饲喂价值也高的粮草兼用新品种。三是要加快可以利用秸秆的草食动物(牛、羊、马等)的发展,培育具有高繁殖、耐粗饲、生长快的优良畜禽品种,扩大饲养规模。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加快“土地―作物秸秆―家畜”的良性循环和产出系统的完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绿色农业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连馥.绿色农业初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4-36.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56-200.
[3]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社会责任;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090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也逐渐导致信任危机加重。但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作为新兴产业的企业若沦为只注重自身技术创新的提高而成为逐利的机器,将为社会所不容,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自身注重研发能力的加强固然能起到正面推动作用,但从大社会环境角度看,符合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更具有发展潜力。鉴于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思想正融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则,要求经济、社会和生态形成良性循环、协调与共的发展模式。
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责任
1.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
高新技术是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而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技术创新活动则涉及科研、生产、技术传播等多个过程,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面特点。其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率先性,其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某项产品或工艺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二,高新技术对环境具有污染性。高新技术污染一般指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伴产生,贯穿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消费和废弃全过程,污染危害严重、治理难度极大,很难被察觉和预见。它区别于传统污染,具有新的污染形式,如高新技术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等。
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无从谈起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担当第一位的社会责任。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企业应与社会相互依赖,即履行在一个社会契约内有共同的作为企业公民的义务。德鲁克在阐述创新与创业精神时,强调创新的动因既有内部驱动,也有外部机遇拉动,如环境变化、消费者认知改变等和科学及非科学的因素。因此,企业是动态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企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系统提供的生存资源和生存条件为基础的。追求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利润只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个条件,但不能把眼光仅仅聚焦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上,而该有更高的追求和长远发展目标。企业持续发展重在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和活力。全面履行责任和义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2 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逐渐被关注和倡导,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向追求利润和社会生态全面协同发展上成热点话题。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主张贯入环保生态化思想即绿色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监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过程,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企业对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全面考察范围。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遵循资源节约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的原则;应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对创新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评估和生态化改造。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顾客及利润的最大化,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平衡。这与企业社会责任,在注重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润的目标是内在一致的,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
3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
3.1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环保事业,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才能与社会经济的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社会整体环境和谐才会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3.2 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以可持续、协调的方式使用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超过其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及环保化。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使技术创新应用对环境的破坏性降至最低点,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并使污染排放不超过自然系统的自我净化限度。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经济、社会、资源、集群和人的自然生态效益的“五效合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追求。与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相比,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3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做到在不危及社会环境利益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追求较低的资源消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获得未来持久的发展能力。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中,生产方式仍在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基础之上。履行社会责任要求技术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工艺产品时,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生产绿色产品。以此扩展高新技术企业销售市场,树立企业环保新形象,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4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4.1 构建机制的理论基础模型
模型一,绿色博弈模型。
国外有学者提出工业绿色博弈(Industrial Green Game),贯穿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思想,绿色博弈论趋向于认为,环境影响取决于整个生产和消费系统综合决定,而不仅在生产活动中注重对环境的影响。
假设市场中只有A和B两个企业均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经济利润。面对市场有两个策略供选择: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Y)以及维持传统技术创新(N)。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时,致力于节约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记其生产总成本C1;维持传统形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则会只注重自身利益忽视环境,记其生产成本C2,C1>C2。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生态化时,得到社会认可,提供绿色产品,从而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和扩大市场获得额外收益,记R;若企业仍然维持传统技术创新模式,则需为浪费资源、污染处理等付出额外治理成本C3。当R>C1时,博弈矩阵存在纳什均衡(Y,Y)。
模型二,资源效用模型。
为了进行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提升消费的效用,即进行所谓的资源效用的X倍数革命。模型如下:
f=(R-W)/R=1-W/R
其中物质消耗总量R,废弃和排放物W,生态技术系数f(0
可知,当R一定时,为了得到高经济产出Y,必须不断提高生态技术系数和资源利用效率。
4.2 构建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机制
(1)政府作用机制。政府要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协调,不只是注意单个企业的发展问题,还要注意在整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环境保护方面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本身不能成为污染之源,还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政府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征收环保税等约束和惩治不良企业的危害环境行为;通过财政补贴与支持,鼓励和支持保护环境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2)企业自身作用机制。
①应加强自身技术创新的环保观念,有意识地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方面考虑问题。在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时,应考虑其污染、使用及处理问题。必须建立生态系统,使一个产品的废料能够成为另一个产品的投入,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良性循环。
②对待生态化技术创新问题,应持有主动合作的态度。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是技术生态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创新的整合。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既能够实现生态化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又能避免因市场中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③坚持生态化技术创新,应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加强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改造,同时对先进的生态技术引进并加以更深层次的再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缓慢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进程要求必须进行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这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生态化转向。
参考文献
[1] 李建波.透视高新技术污染[J].环境保护,2012,(20):4547.
[2]彭宜新,邹珊刚.对绿色创新的系统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03):104107.
[3]顾丽.技术创新生态化: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5456.
[4]黄平,胡日东.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1):99103.
[5]李锐,鞠晓峰.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化转向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285.
[6]彭福扬,胡元清,刘红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6):6062.
[7]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4954.
[8]周璐,王前锋.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3,(03):138140.
[9]李广培,李少凤.嵌入组织因素的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及其制度结构-功能研究[J].技术经济,2011,(06):1822.
一、 绿色文明时代的企业竞争优势
现有理论对于“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其竞争优势”大体上可以从资源、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三个角度展开。早期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Wernerfelt,1984)和核心能力(Prahalad. C.K.和Gary Hamel,1990)。基于环境的动态性,Teece,Pisano & Shuen(1997)基于从“动态能力”的角度来探讨企业如何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动态能力”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企业任何一种核心能力,它要能够使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迅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环境规制,它在改善环境绩效的同时,也会导致治理环境污染支出的上升,影响了企业竞争力,而且这种影响程度会越来越深。新的经营环境迫使企业重新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思考在由过去具有破坏性的工业文明转向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绿色创新”战略无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绿色创新是建立在传统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模式,它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改头换面,更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衍生物,而是对传统创新理念的革新。由于传统创新是由技术、经济与社会3个子系统相结合而成,不包括自然子系统,而且创新价值仅仅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而很少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因而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焦俊、李垣,2011)。因此,传统的技术创新客观上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最终可能由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而且随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深,创新目的的单一性程度就越高,兼顾性越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大。而绿色创新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刘思华,1997),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原则,努力实现人工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协调,因而在绿色创新的多重价值统一体中,生态价值占据核心地位。
绿色文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这种以符合环保、生态、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经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和专长,称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它是由绿色资源、绿色技术、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洪小瑛,2002)。在社会环境意识日益提高及有效环境规制下,企业通过打造企业的“绿色形象”,率先采用环境友好措施,率先将绿色的产品或技术引入市场,可捷足先登,优先于其他竞争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货币投票”,即获得“先动优势”(Porter & Linde,1995)。如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公司历经10多年风风雨雨、耗资2亿法郎,开发成功了可以不再在喷剂化妆品中使用侵害臭氧层的CFC 的生产工艺流程,使公司的绿色形象得到很好的树立和提升,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在2010 年4 月,百威英博就已环境绩效三年目标,立志要做全球最环保的啤酒酿造商,历经一年半的努力,使其在2011年在中国生产每百升啤酒能源消耗减少13.19%。作为我国房地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万科集团敏锐地扑捉到了低碳生活的时代要求,通过绿色创新开发出低碳节能的环保住宅,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由此也引发了房地产业的连锁反应,低碳环保一时间成为国内房地产业的热门话题。
二、 “绿色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节约型企业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一、节约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 资源利用效率低, 瓶颈制约矛盾突出, 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上述背景下,企业作为社会资源使用的主体,在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面对当前社会资源现状,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进而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节约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然而目前,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有着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技术创新目标的定位问题。对于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其目标定位不单单从企业自身出发来考虑技术创新带来的实际效果,还要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来衡量创新带来的实际价值。也就是技术创新本身除了给企业带来低成本、高收益,还要考虑是否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是否能够实现经济活动的绿色化与生态化。其次是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其内部环境有着新的要求。节约型企业赋予了企业新的涵义,不仅仅表现在技术研发方面,还表现在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相应机制来确保企业真正有效地实现资源节约。再次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明确与创新原动力问题。目前,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多关心生产过程与产品本身,而对于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环境等带来的不良外部影响考虑较少,技术创新因素中关于可循环、绿色等要求考虑不足,对节约技术创新主体的认识不清。企业缺乏节约技术创新的动力。
二、节约型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探讨
针对上面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的内涵要丰富与发展
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技术创新,它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节约型企业作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创新必须符合伦理化与循环经济的要求。首先,技术创新中应当加入相关伦理理论作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追求社会终极价值,避免单纯的技术决定论。将伦理化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呼应。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其次,技术创新还必须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循环经济作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模式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实质上是以环境的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载体的生态经济模式,因此基于此的技术创新要求技术选择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符合经济活动生态化、绿色化。
2.技术创新要有综合保证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依靠其他相关部分的创新作为支持。企业创新就结构而言主要包括:技术工艺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和理念文化创新。其中,技术工艺创新属于操作层面,管理方式创新属于制度层面,理念文化创新属于组织文化建设层面。
首先,技术创新需要企业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配套支持。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前沿性,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突破,需要企业管理方式的积极配合。对于节约型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实现的是操作层,而企业的主体是人,技术的研发、使用与改进都需要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方式创新来支持。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扁平化、项目合作等为技术创新予以组织制度保障。其次,技术创新需要企业的理念文化创新作为依托。对节约型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活动更多的是依靠研发人员和全体员工对节约本身的深刻认识。节约文化对人的约束并不靠制度的强制和奖惩,而是靠核心价值观对员工的熏陶、感染和诱导,使员工按照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工作。
3.明确技术创新主体,增强创新动力
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依靠自身力量,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技术创新途径。资源节约技术本身除了能够给企业带来低成本、低消耗,还对社会资源使用的科学合理,避免资源浪费有着良好的经济外部性。企业在自身技术工艺改造提升的同时,还应当同社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联合技术研发,整合全社会科技力量来提高技术水平。目前,企业节约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一是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相关技术尚未成熟,因此带来再生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要高于购买新原料的价格;二是由于企业研发新的节约技术会带来高成本,特别是一些高科技环保产品的研发会使产品定价偏高而失去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面对这些情况,企业应当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激发科研人员技术创新积极性,一方面把产品的环保优势积极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研究来降低成本,把节约技术研发作为企业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应当同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在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吸收和转化国家科技成果并利用相关产业政策来促进节约技术的研发工作。通过争取获得政府补贴、保护等政策来支持企业节约技术研发,减少企业节约创新的成本,使企业在努力实现循环经济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小结
综上说述,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当坚持内外兼顾的原则,使企业走一条符合社会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杜跃平等:发展循环经济与倡导伦理化技术创新[J].技术经济,2006(1)
[2]高鹏: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技术创新趋势分析[J].企业活力,2006(1)
张伟,男,汉族,1964年11月生,原籍河南省上蔡县,环境经济方向博士,现为济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第2届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成员,第7批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绿色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特色为绿色投融资。张伟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国际期刊Energy Policy(SCI与SSCI双检索刊物)、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SCI检索刊物)等10多篇;在国内权威刊物《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等4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经济研究参考》、《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1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多项;先后出版著作3部,主编教材4部;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10多项。
二、研究领域
张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绿色经济理论与政策。该领域着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污染或预防污染的措施。他的研究专长是绿色投融资,主要研究环境保护的投融资设计、路径优化及相关政策支持。先后被聘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山东生态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济南绿色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等。曾被授予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成员、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理论人才工程成员、济南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三、研究成果
张伟教授近5年内在高水平期刊发表了13篇论文。目前已在Energy Policy(SCI与SSCI双检索刊物)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相关SCI(SSCI)论文5篇,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相关CSSCI论文8篇。有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经济研究参考》等转载。并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项目7项,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金融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理论、实务与案例研究”;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项目“非环保系统资金投入、项目运作的经验与借鉴”;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山东省产业集群升级优化战略与融资对策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创新发展半岛城市群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生态强省与有效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研究”;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利用外资增强山东省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全国统计科研规划项目“城市环境设施产业投资绩效的经济统计评价与改进对策研究”。以上项目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均已按时完成,并得到专家好评,所提对策建议有些被国家环境保护部采纳,进入“十二五”规划;有些被山东省领导批示,并被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环保厅等采纳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5年内获得8项科研成果奖励。主持完成的成果或撰写的论文,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3项;获得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共计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2项。
四、主要论著
1、经济体制转轨绩效与城市环境设施投资体制个案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区域竞争力研究丛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2011年。
3、桥隧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探讨,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4、外商投资与绿色经济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5、金融业绿色转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
6、发展蓝色经济应当继续加强节能降耗,统计研究,2010年第7期。
7、利用FDI增强我国绿色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与思路探讨,管理世界,2011年第12期。
8、外商投资环境规制与东道国绿色创新,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9、外商投资、创新能力与环境效率的结构方程分析:以山东为例,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3期。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业投资;民间资本;市场驱动
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对于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技术产业应运而生。绿色技术(Greenteeh)即清洁技术,狭义上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环境友好型新材料、绿色农业、节能等,从广义上讲,只要是能够减低污染,减少对自然资源损耗的技术、产品、服务,都可以统称为绿色技术。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基本国策,政府的政策支持不仅要关注绿色税收体系建设,而且要全面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张伟(2009)从广义环境金融视角,指出开展环境投融资活动必须突破狭义环境的束缚,进入所有环境友好型产业领域。这就意味着,环境投融资活动不仅涉及环境末端治理,而且也要覆盖绿色技术产业。但是,绿色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兼高收益特点,决定了传统金融(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难以对其提供主要的融资支持,而创业投资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开辟了第三条资本途径,为绿色技术产业提供了重要资本支持渠道。
1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相适应的特征
1.1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创新在“高风险、高收益”方面的一致性
创业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成思危,1999)。按照“竞争陛经济”“把参与者引向最有效的市场解决方法”的“自动安排”,社会资金通过各类基金组织或其他相应渠道,或者进入普通投资领域,成为“普通资本”;或者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投资领域,经由创业投资的操作成为“创业资本”。社会资金选择成为创业资本正是资本逐利本性之所在。绿色技术创新在起步设计阶段往往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下高风险的隐性产品,但一旦开发成功,将会带来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因此,绿色技术创新高风险下蕴含的高预期收益成为创业投资进入的关键。
1.2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在市场驱动方面的一致性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市场力量驱动下的经济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从创业资本或天使资本的筹集、创业基金治理结构的组建,到创业资本投资流向的选择和创业企业的运作,再到创业资本退出的实现,创业投资无不是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完成的。而绿色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性发展,其适用性和经济性已经达到与市场接轨程度,推进绿色技术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开始形成。在市场化原则下,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相结合可以避免政府干预下效率的损失或无效以及相应的道德风险。
1.3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在运作周期方面的一致性
传统的组织结构与一般企业的生命周期相适应,而创业投资企业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周期(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相适应(吕炜,2002)。与传统的环境保护产业相比,绿色技术产业更注重“前端治理”和过程控制,而且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创业投资在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退出期等不同时期的资本运动和投资策略与绿色技术产业在构思、确定、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阶段的创新活动是相适应的,创业投资可以根据绿色技术产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对其提供有差别的资金和管理支持。
2 创业投资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人们普遍认为,与传统的银行、股市融资方式相比,创业投资良好的融资绩效主要体现在创业投资家在投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sahlman,1988)。Chan(1983)认为由于创业投资家具有行业和技术的经验,消除了逆向选择问题,创造了创业企业融资的市场。而青木昌彦(1997)指出,创业投资者真正的作用在于信息协调和公司治理,这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事前监控阶段;②事中监督阶段;③事后监督阶段。具体来说,创业投资主要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支持来促进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
2.3 创业投资为绿色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是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创新项目的低成功率和高私人收益特征使得银行和内部资本市场在对创新项目的融资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预算软约束问题,创业投资能够通过限制融资量和分阶段融资等手段,形成预算硬约束,避免了银行和内部资本市场遇到的问题(Gebhardt,2000,2006)。在绿色技术尚未形成完整含义产品之前,其投资对象更多是预期收益的构想和创意,体现技术的无形资产和管理的智能劳动,有形物质投入的缺乏以及产品尚未成型,难以符合商业银行为求得资产安全性和盈利性须支付质押或抵押的信贷条件,也不能够满足资本市场须达到一定净资产规模后实现股权转让即上市流通的基本要求,因此,传统金融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都难以对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当然,政府财政也能为绿色技术研发(R&D)提供资金支持,但是随着我国财政功能向公共财政转变,若过度向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会减弱财政对公共部门的支持,而且还会弱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自觉性,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葛建新,2002)。因此,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问题,创业投资是最佳选择。
2.2 创业投资为绿色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管理支持
一个活跃的创业投资行业拥有大量富有经验的投资家,这可以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因而提高均衡状态下的技术创新率(Keuschning,2004)。天使基金和创业投资之所以在创业投资市场上同时存在并将其他竞争者逐出市场,是因为这两者都具有在风险管理上的比较优势(Fiet,James Owen,1991)。创业投资对绿色技术产业的管理支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监督和治理作用。创业投资家通过占据创业企业的董事会席位或非正式地监督,引导和要求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并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通过设计保护条款,理性界定创业投资家和企业家的关系,来防止企业家以投资家的损失为代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专业化。Thomson,RichardCharles(1993)认为创业资本家不仅将股本资金注入企业家的公司,而且将自己的专家技术也注入其中。创业投资家对企业进行监控的前提是创业投资家具有对项目质量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决定投资行
为的丰富专业知识(Raphael Amit,1998),只有这样,才能提供诸如战略咨询与指导、高级管理人员选用和再融资安排等方面的管理支持。三是提高声誉。创业投资对企业声誉的提升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向外界传达有利于公司吸引人才的真正信号(Davila A.,2003);其次是有助于企业与其他拥有互补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展开合作(Bertoni F.,2005);再次是有利于树立银行对企业的信心、吸引潜在顾客(FriedV.H.,1995)。四是创新商业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是自主创新的微观基础。在商业模式的引导下,可以保证自主创新的顺利实现,而技术也只有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王德禄,2007)。创业投资介入绿色技术产业,能帮助创业企业家实现从商业计划到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的一系列探索,包括经营策略的试验、实践,新技术的研发,各类技术的整合和其他商务资源的配置等等。
3 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现状
近年来,绿色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呈持续式增长。据北美绿色技术投资协会统计,仅2006年第三季度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投资金达到9.44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10%,占全部创投资金的14%。中国的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也势头迅猛,2008年已经成为第三大创投领域。自2006年以来,VC/PE对中国大陆绿色技术市场的投资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2008年年间,中国绿色技术市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67.0%。投资案例从2007年的20笔激增到2008年的55笔;投资金额从2006年的4.67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5.90亿美元,2008年投资额达到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3%,是2006年投资额的178.7%,2009年的投资额有望超过20亿美元。另外,绿色技术投资占总创业投资的比重从2007年的18.18%上升到2008年的30.88%,绿色技术产业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大创投领域。
3.2 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投资结构不平衡第一是绿色技术投资行业分布不平衡。2006~2008年,中国绿色技术行业投资覆盖的9个一级行业中,新能源和水(污水)处理的投资额占了总投资的82%,为19.33亿美元。此不平衡可归因于新能源开发和水处理领域的政策倾斜和二者具备达到成熟市场开发的经济性。第二是绿色技术投资地域分布不平衡。在2006―2008年年年间总共97个绿色技术投资项目分布在全国18个省级地区,其中,江苏和北京的投资数为35个,占到总数的36.1%,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鲜有投资,甚至为零。笔者认为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东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以及较高市场化程度使其具备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一是东部地区具有的较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了区域创新活动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池仁勇等,2004);二是东、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政策导致的东、西部制度性差异、观念差异、资本及人力等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王晓鸿,2008),造成经济基础的差异。
3.2.2投资主体错位从国外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创业投资的主体是机构、LP(有限合伙人)基金和个人,政府投资所占比例很小;而中国(大陆)的创业投资机构主要以政府出资或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出资组建,民间资本和机构投资者还未能成为主流。这种政府主导的创业资本进入绿色技术产业,不仅使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过度依赖政策支持,而且还会产生许多弊病,如难以形成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经常受到行政干预,难以进行商业运作,缺乏效率等。
3.2.3 产业集群度不高 波特(1990)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集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通过靠近专业的物质投入和信息、设施互补等提高生产率;②可以改善激励(incentives)和绩效的评估;③在提高创新率和创新成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④降低新企业形成的障碍,营造提高生产率的环境。在产业集群中,创新的主要特点体现为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新的特点被称之为网络式创新(steinle&Schiel,2002)。一方面,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刚刚起步,产业链条配置的明显不足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很多创业投资机构的进入;另一方面,我国的创业投资业尚未形成集群性的组织形式,难以发挥象硅谷等创业投资网络产业集群通过创新分工以降低成本的优势,难以营造创新的人文环境,组建人才聚集平台和完备的中介组织体系。
3.2.4 政策环境不完善立法工作的滞后严重制约着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目前,《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已获通过,将有效推动美国国内以新能源为主的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中国绿色技术产业法规以引导性的《办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居多,政策效果和作用强度未知。而且利用创业投资促进绿色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难以营造持续稳健的创业环境。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也阻碍了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虽然我国从2009年开始逐步施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是绿色技术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一般产业要高,新进固定资产税款扣减额相对较少,使绿色技术产业负担相对较重。另外,国家虽然对高新技术企业已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如享受15%的所得税率),但是仍对有限责任公司制下创业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等进行双重征税,加重了投资者负担。
4 促进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的对策探讨
4.1 优化绿色技术产业结构,打造绿色技术创业投资集群
4.1.1 促进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产业均衡和地区均衡促进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产业均衡,是要在保持对新能源和水处理投资的基础上,引导创业资本加大对新材料、废物处理、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资。一是发挥政策引导和宣传作用,鼓励先进技术研发和创新;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加大商业开发力度;三是增强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开发绿色技术产品需求市场。促进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地区均衡,除了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外,要充分利用各地方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必要时把地方绿色技术产业发展纳入地方产业发展纲要和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给予绿色技术创业投资发展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4.1.2 打造绿色技术创业投资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理论界认为,区位因素形成的外生比较优势和集聚因素形成的内生比较优势是共同决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报酬递增”(克鲁格曼,1990)的集聚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我国的绿色技术创业
投资集群发展,一方面通过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如地方所得税优惠、土地使用价格优惠、提供奖励政策等,协助某些地区建立利用创业投资发展绿色技术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重视集聚因素,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绿色技术产业的集聚来增强区域对创业投资的凝聚力。
4.2 转变投资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绿色技术产业市场化程度越高。目前我国的很多创业投资公司具有政府背景,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运作效率等方面严重滞后。适宜的创业投资融资主体应该是政府引导下广泛参与的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为促进创业投资对绿色技术产业的支持,建议在创业投资基金团队的治理结构中设立绿色执行董事,专职于环境投资,特别是绿色技术领域的投资。
创业投资基金是创业投资市场化的体现,一方面为民间资本的介入和收益分配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利用国内外同领域的广泛资源,给创业企业带来增值服务。我国应将基金重点投资在境内从事新能源开发与使用、清洁生产服务、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包括种子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的创业企业。采取国际通行的创业投资管理方式,准确调查后科学地选择投资项目,成功经营后选择退出以取得回报。
4.3 设立创业投资绿色引导基金,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直接参与创业投资会过分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弱化经济效益和效率驱动,因此,其作用应该体现在引导和激励上。为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可以考虑设立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绿色引导基金。绿色引导基金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克服绿色技术创新上的“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绿色引导基金通过对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和运作,可以防止市场的盲目投资和扩张而产生的“市场失灵”。二是能发挥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杠杆作用。通过绿色引导基金与专业投资机构和管理团队的投资基金相结合,可以产生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资金放大功效。建议将绿色引导基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加以规范和考核。
4.4 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4.1 法律环境一方面,尽快制定创业投资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发展法案,完善现有的《公司法》等法律,为绿色技术产业创业资本的供给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在创业投资机构组织形式中已占到24.58%(2008年数据)的有限合伙制,虽然在避免双重征税和激励机制上具有很多优点,但仍面临着“退出渠道不畅”、“无法真正享受税收优惠”等主要障碍,需要有关法律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充分保护。绿色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如果不从制度上进行产权界定,会产生“搭便车”现象,而我国目前的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尤其是知识产权投资的规定方面存在着盲区,导致民间对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缺乏有效激励。因此,实现对绿色技术创新者的激励相容,必须从法律层面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4.4.2 政策环境首先,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国外对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较大,如新加坡政府规定,创业投资最初5―10年免税;美国政府为了鼓励私人创业投资,对创业投资的60%免除征税,仅对其余40%按照50%征收所得税。为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我国应加大绿色创业投资的税收减免力度。其次,提供政府采购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对于新能源、水污染处理、空气环保等绿色技术产品,政府应该采取优先采购的政策,并以信贷方式积极支持绿色技术创业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再次,提供融资政策。鼓励现有的政策性银行,通过政策引导现有的商业银行,为绿色技术产业的投资提供政府优惠利率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