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叙事分析理论

叙事分析理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5 18:12: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叙事分析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叙事分析理论

第1篇

关键词:需求偏好;收入水平;贸易结构;计量分析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o Similar Preference of Demand

Abstract: The preference of demand is not always reflected by the incomes level of the varieties of country ,so it is determined by various ingredients ;under the open market condition , the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similar income level and preference of demand are likely to form trade structures that obviously deviate from the situation of the 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 because there are so much determinative ingredients ,for example ,the different prices of commodities and services caused by process and the endowment of factors of products or technologies ,and the restriction by governments or FTAs.

Keywords: the preference of demand ;the income level ;trade structure ;econometric analysis

一、前言

2003年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粼?304亿美元,增长37.1%,为1980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分别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增长34.6%;进口4128.4亿美元,增长39.9%;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55.3亿美元,比上一年度降低了16%。2003年,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实现全面快速增长,2003年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国分别是日本、美国和欧盟,与日本、美国、欧盟等3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总额均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日本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3年中日贸易额的增长幅度为31.1%,贸易总额达1335.8亿美元,但新华社没有给出进口和出口的分类数字;中国同其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双边贸易在2003年增长了30%,达到1263.3亿美元,中美贸易顺差超过500亿美元;而中国同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双边贸易在2003年激增了44.4%,达到1252.2亿美元。

中国与韩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贸易增长速度均超过了40%。

中国同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依据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Linder,1961),影响不同国家之间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特征,因此各国应该与具有相似需求的国家存在大量贸易额。中国的贸易情况是否符合林德尔的需求相似偏好理论呢?本文将通过对中国2003年国别贸易结构进行实证检验,说明中国的贸易情况偏离了需求相似偏好理论。

二、中国贸易结果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需求相似理论简述

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林德尔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基本需求基础上。其次,产品流向、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最后,一国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的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先进的资本设备需要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贸易范围可能最大。但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较大,需求偏好相异,两国贸易则会存在障碍。

若两国中一国具有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另一国没有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则两国无从发生贸易。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尔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

林德尔还认为,一国将出口那些国内需求规模大,或如他所声称的“具有代表性的需求”的产品。按其所述,这种结果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厂商往往对国内生意的机会更敏感;发明、创新也往往由国内市场没能解决的问题所激发;对新产品的不断改进也只有在为国内消费者的接受的情况下,才能带来显著的成本降低。

(二)对中国贸易的实证检验

中国贸易结构是否符合需求相似偏好理论,与贸易国的国民收入水平高度相关呢?下面笔者将对中国2003年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中国贸易结构对该理论的符合程度。

1. 中国贸易国别综述

中国2003年国别贸易情况结构如下图所示:

1. 数据来源:《国际贸易》,2004(2);吴海英,刘仕国《世界经济统计资料》。

2. 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规定,低收入国家:1995年人均GNP低于765美元;中等收入国家:766~9385美元;高收入国家:高于9386美元。中国1995年人均GNP为620美元。

图1 2003年中国国别贸易结构图

由以上图示可以看出,中国的大部分贸易伙伴国集中在亚洲、欧洲,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贸易量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相当大比重(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国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51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而中国的几大贸易伙伴国美国(37460美元)、日本(33063美元)、中国香港(24163美元)、中国台湾(13252美元)、韩国(10915美元)、德国(26046美元)等都属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根据林德尔的需求相似理论的观点来看,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应该占较大比重。而从上图1的结果来看,初步判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与需求偏好理论有较大出入。

2. 计量经济分析

(1)模型的建立

根据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国别情况,对中国贸易伙伴国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额绝对值的对数、三类收入水平的国家、前二者的乘积、以及中国与各国进出口总额的对数构建回归方程,前三者为自变量,最后一个变量为因变量,检验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LNXM = C(1) + C(2)*LNAVGDP + C(3)*CLASS + C(4)*GDPC………..(1)

其中,LNXM为中国与各国进出口总额的对数,LNAVGDP为中国贸易伙伴国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差额绝对值的对数,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水平;CLASS为依据世界银行按收入将各国分为三类,代表贸易伙伴国的收入类别;GDPC为CLASS与LNAVGDP的乘积,代表伙伴国的收入阶段;我们构造CLASS和GDPC虚拟变量的目的在于考察收入结构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

第2篇

摘要:面对网络书店的激烈竞争局面,如何形成网站的“黏着力”是一个核心问题。网络书店应通过构建虚拟社群维持网民关系,提升人气,创造网民与网站、网民与网民之间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网络书店虚拟社群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书店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网络书店以其丰富的品种、优惠的价格、便捷的购买方式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再加上配套的物流与支付渠道的完善,网络书店经营业务呈现出蓬勃的增长态势。据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显示,网络书店的销售份额已超过了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10%。越来越多的传统书店“试水”新媒体,网络书店经营者也纷纷拿出各种策略吸引网民,提升人气。在目前各大网络书店产品质量和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将网民聚集到网站当中。创建网民与网站的密切联系,形成网站的“黏着力”,是一个核心问题。而虚拟社群的应用是网络书店创造经济价值、打造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独特的消费场域

网络书店经营依托的平台主要是网络媒体。网络书店并不是将传统书店简单移植到互联网当中,其本身蕴含着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和营销方式,这是由网络媒介的特性所带来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他给媒介下的定义是:媒介是我们适应环境时产生的无意识效应。每一种媒介承载的感知或意识偏向——我们最意识不到的方面,正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东西,比媒介“内容”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网络媒介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交互式媒介。它通过构建虚拟社群满足人们的沟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验。在传统的书店营销中,人们或许看重的是品质、价格和渠道,但在网络环境中,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虚拟社会属性赋予了书店营销新的生命力。

从传统书店到网络书店,产品(内容)或许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消费情境已全然不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在网络书店上消费的不光是书籍,还有一种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由网站提供的多样化服务所营造,并在网站与网民、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中形成。在新媒体环境中,决定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除了商品的外观、品质和价格之外,还来源于一种基于认同之上的归属感、沟通中的愉悦感,以及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身份赋予。所以,如果网络书店仍只是一味地用产品种类和价格优势去吸引顾客,而不注重挖掘基于互联网的用户需求,那与传统销售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也不能发挥出网络媒介的特点和优势。

具体而言,网络书店消费与传统书店消费的区别在于:

1、网络书店将“人与书”的关系提升至“人与人”的关系。在传统书店当中,每个消费者之间基本处于隔离的状态,他们因为偶然的因素聚集到书店,各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然后离开,彼此之间没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关系是松散的。在网络书店当中,网民不只是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还可以了解其他网民在读什么书,发表了什么样的评论,并能直接与其他网民就同一本书展开讨论,在互动中创造关系,通过关系产生认同感。群体传播的形成和互动关系的创建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心理体验。

2、网络书店将“纯书店”的形态变为“书店+书斋”的形态。传统书店与书斋是分离的,书店是公共场所,而书斋是私人领域。网络书店则可将两者结合起来,除了能为网民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还能使每一个网民拥有自己的私人书斋。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网络书店营造着一种“家”的氛围,这个“家”是个性化的,反映着网民个人的品位和爱好,并能由此衍生出新型的网络人际关系,使网民与网站的关系更为密切。

3、网络书店将“一对多”营销变为“一对一”营销。对消费者而言,传统书店提供的服务是粗放的,图书按类别上架,消费者在各类图书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传统书店很少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延伸提供得较少。而网络书店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营销,将每一位网民看成有独特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向的个体,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用最适当的诉求方式向网民促销。提供贴心的服务。提高网民的满意度。

网络书店作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场域。网民个人拥有极大的自主性,他们不仅可以快速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还可以对书籍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独立观点。另一方面,在网民之间,以书为纽带构建起某种联系和默契,他们可能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可能会选择同一本书或同一类书。他们可能都热衷于参与到书籍的评论中去,并通过网络来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简而言之,以网络为媒介的传播不只着眼于资讯的传送接收,它更重视参与和互动,进而建构起一种共享某种价值的“伙伴”关系。

二、网络虚拟社群及其特点

虚拟社群“由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的人有意识地组成”,可能保有真实社群的特征,包括互动、共同的目标、认同感和归属感、各种规范、不成文的规则等。虚拟社群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持续性的互动,并从互动中发展出互相信赖及彼此了解的气氛。台湾学者万荣水、粱瑞文将虚拟社群的演变归纳为四个类型:一是传播资讯、经验分享;二是线上交友、凝聚情感;三是消费兴趣、产品及内容导向;四是强调即时互动的社群连结。虚拟社群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通过发表讯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并通过网络平台结识朋友,在互动中形成情感认同。虚拟社群在网络购物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个人化的服务,优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强烈的“黏着力”。并能利用即时互动机制。将网民集结起来,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利益诉求和认同感的群体和团队。“一旦虚拟社群形成,它最宝贵的资产有两项:一是社群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对社群的忠诚度,一是社群累积了丰富的成员资料,对成员的生活风格、消费风格以及购买习惯了若指掌”。

网络虚拟社群的特点:

1、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之上。网络虚拟社群并不以地理区域和面对面沟通为前提,而是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通过网络聚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换心得。讨论大家关心的话题。网络书店突破了原来地理上的局限性。联结起所有网民个体。同样作为爱书之人,能够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畅所欲言。

2、通过沟通与交流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虚拟社群的形成来自于“互动”,网络成员在充分的讨论中形成某种文化共通感,满足他们学习、分享、兴趣、幻想、建立新友谊的需求,增加归属感。

3、在群体环境中塑造自我形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除具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之外。还有两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群体交往中,个人往往根据特定的交流情境选择适当的言辞和表达方式,以期获得他人的尊重。实现自我的价值。虚拟社群的匿名环境鼓励人们去创造网络身份,网民通过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对社群产生影响,获得杜群对自我的评价,不断完善自我形象。

三、网络书店开发和经营虚拟社群的方式

现代营销理论强调4C原则,即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4C理论认为,企业应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减少顾客精神和体力的耗费,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在网络营销中。我们可以对4C理论中的Communication(沟通)原则进行引申:网络营销不仅要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还应为顾客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创造便利条件,即通过建构虚拟社群来提升顾客体验,增强顾客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树立电子商务网站的良好形象和口碑。稳固现有顾客,吸引更多潜在顾客。

网络书店开发和经营虚拟社群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立开放式讨论平台。网络书店通常都会提供评论功能。对于每一本图书,网民都能自由地发表评论,分享关于同一本书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如当当网,在每一本书的内容介绍之后,提供了便捷的“写评论”功能,并可以选择“心情指数”和“阅读场所”,同时可以对该书评分。开放式讨论平台的建立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用户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在多元评论的表达中形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经验分享,共同体会读书的乐趣。对于要选购书籍的网民来说。其他网友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阅读他人评论的时候,网民还可以评判其“有用”或者“没用”。网民的投票代表了群体对于某篇评论的认可度,对于评论发表者而言,这无疑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卓越网除了为网民提供针对书籍本身发表的“用户评论”功能外,还提供了允许更随意交流的“用户论坛”,网民可以自由发起话题,这使得网民的线上交流更为轻松。

2、挺供博客(个人空间)服务。博客可以抒发和记录个人情感,展现个人思想,是网民进行自我表露的重要途径。博客以其对话和互动机制使网民聚集起来,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促成了交流圈子的形成。在当当网上注册之后,网民即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中除了有订单管理、账号管理等常规内容之外。还可以集纳网民发表的所有评论文章,并能查看到其他网友的留言。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互相“关注”,这类似于博客订阅(RSS)功能,一旦网民的个人空间有了更新,“关注”他的其他网民就能即时获知。通过这种方式,网民之间建立起默契,能实现深度交流,继而产生认同感和凝聚力。当网民之间发展出密切的人际关系时,他们将舍不得离开这个社群。将博客功能做得较为完善的是亚马逊网站(),它提供了包括作者博客、编辑博客、专家博客等几种形式,并将博客文章按主题(topic)分类,为网民浏览博客设置了便捷通道,其评论、推荐、定制、订阅功能也一一俱全。

3、提供“个人化”平台。网络书店在构建虚拟社群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每一个网民个体的需求。为网民提供个人化的特色服务,使其在网络中找到“家”的感觉,这样才能实现顾客维系的目标。当当网提供了面向网民个人的“在线书架”功能。使用“书架”功能,可以将自己的图书整理到书架上,并标注哪些正在读,哪些已经读过,哪些还没有开始读。网民可以用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将读书生活延续到互联网中。每个人的书架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阅读喜好,通过网络的联结,网民可以认识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

4、设立评论员制度。对于网民的原创评论,网站应建立适当机制予以评价和鼓励。“评论员制度”是激发网民的积极性、增强网民的归属感、提升其忠诚度的重要途径。例如,当当网将评论员头衔分成初级、中级、高级、特级、专家级五个级别。评论员头衔的获取与网民写评论的积极性和评论的质量直接挂钩。卓越网则将那些优秀的评论者分为千佳评论者、百佳评论者、十佳评论者、最佳评论者。当网民拥有这些“荣誉”之后,将会提升其在卓越网中的地位和声誉。并能参加卓越网组织的各类活动。网络书店设立的评论员制度能够赋予网民某种网络身份,使网民不断确认自己是属于哪个群体或文化圈子中的一员。

5、利用信息关联技术满足网民需求。利用语义分析技术和关联技术,网络书店可以根据网民的信息选择为其提供同类商品推荐及相关商品资讯。即以内容为导向。挖掘网民的消费兴趣,为网民量身定制产品清单,让网民充分感受到网络书店的便利性,帮助网民节省寻找商品的时间和成奉,实现网站与网民之间的利益整合。当当网和卓越网都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当网民选择某一本书的时候。网站会自动关联到相关商品,并以“购买此书的顾客也购买了”、“查看此书的顾客也查看了”、“相关新品推荐”、“浏览更多同类商品”等方式列举出来。网站还能通过分析网民的浏览历史来进行书籍的个性化推荐。

6、由网民作为信息生产者对网站内容进行创造和提升。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生产者的角色体现了网民的主体意识。网民通过适当的形式为网站作出贡献,有利于增强其对网站的归属感,前文提到的为网站写评论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当然。还可以通过更多途径来实现网民协作创造的主体性。例如,蔚蓝网为网民提供了“添加标签(tag)”功能,每个网民都可以自主为每一本图书添加个性化标签,同时可以根据标签来查看相关的图书列表。标签是由网民创造的一种图书内容索引形式,它成为传统图书分类法的有益补充,为网民获取图书信息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指引”。

7、举办网友活动。传统书店为维系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推行会员制,定期举办会员活动,例如书友会、读者见面会、人文讲座等。这种形式在网络书店的经营中仍可以采用。网络书店可对网民资料进行分析归类,举办适合各个群体的网民参加的特色活动,将网民的线上联系延伸至线下。为拓展网民的现实社会关系创造契机,同时进一步巩固社群关系,增强社群意识。不过,从目前网络书店的经营现状来看,由网站组织的面向网友的活动还显得不太丰富,活动创意性也不够。

第3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知识;业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6-0055-03

21世纪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经济的全球化,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惊心动魄的革命,使传统的经济业务日趋简化、会计人员的专业优势也日渐弱化,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全球流动日益加速,新兴产业的兴起和经营的多元化,财务风险越来越大,难以预测和控制,许多大公司、大企业面临被兼并和破产的危险。作为“内当家”,会计人员必须具有更广泛的视野与全面的技能才能胜任财务工作。否则,会计人员将成为新世纪的最先失业者。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质量。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因素

(一)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因素

人的大脑是一个信息系统,系统从外界(环境)接收信息是系统的输入过程,系统接收的信息量取决于外界对系统的传输方式和系统本身对信息的接收能力。因此,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环境,二是会计人员自身的能力。

环境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和实践经验。环境中的知识能通过扩散规律使会计人员获得专业知识。当会计人员处于知识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中时,通过接触发生渗透作用,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从低水平向高水下靠拢。个人能力是指同样的教育和工作环境,不同能力的会计人员获得的专业知识是不同的。因此,会计人员的先天素质和后天质素是影响其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之-。

(二)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的因素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顺利完成某项会计工作时在主观上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实际的会计工作,往往需要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组合。能力包括在会计活动中的实务能力和认识能力。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在会计工作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脑科学的角度讲,人脑是一部信息处理机器,机器进行加工处理,提供信息的能力取决于从环境中获得数据的质量、数量和机器自身的性能。依据这一事实,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的因素应包括两方而的内容: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先天素质,二是会计人员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素质。先天素质影响着人的能力形成和智力发展。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先天素质在能力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会计人员的先天素质是影响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取得会计业绩的关系

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顺利完成会计工作,取得会计业绩的关系如何呢?芽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会计实务操作时进行推理、分析和制定具体会计流程的依据,是取得会计业绩的必要因素之一。但另一方面,企业是-个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有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会计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那些不确定因素予以合理的解释,找出其中的原因,确立采取的对策。反之,若不能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予以合理的解释,意味着会计人员虽已获得了专业知识,但没有能力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不同情况的会计工作中,难以顺利地完成会计工作并取得会计业绩。因此,对参与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能依据所获得的的专业知识以合理的解释、判断和推理所具有的能力也是取得会计业绩的必要因素之一。

至此,我们已经构造出了取得会计业绩的两个要素,其中专业知识是思想,能力是分析、判断和推理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原因。两个要素合并为整体,共同决定会计人员的会计业绩,或者说会计人员的会计业绩是由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共同决定的。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分析

(一)会计人员合理知识结构的需求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全世界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又缩短为15年,20世纪末缩短为5~10年,21世纪初预计为3~5年。同时,由于各个专业学科的知识量愈来愈大,因此,要求受教育的时间不断延长,每一具体课程的内容也不断地加深、加宽和加重,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通常是比较成熟的学科,不成熟的学科通常不能没置课程。这意味着大学生们住校攻读时有些课程还没有成熟,是未引进入们重视的新知识,但当他们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这些知识很可能已经陈旧了,甚至过时了,又有更新的知识出现。国外有人统计,一个学生在校学习获得的知识5%-10%是将来必须的,而90%~95%o的知识是在工作以后的不断学习中获得的。因此,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日益激增与会计人员接受信息的时间限度之间存在着矛盾;专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会计人员生命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专业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与会计人员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之间存在矛盾;专业知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与现在学校所设专业方向越分越细,以及各个专、限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局面等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合理。人们积累知识总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为了实现这种特定功能,必须形成与这种功能相应的知识结构。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会计工作,就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结构的类型

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实践经验获得的。会计人员通过教育主要获得的是会计的理论知识,而我们知道,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的职能、作用、对象、任务、准则、种类、方法以及各种差错的弊端的规律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会计理论为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一种基本思想,它能帮助会计人员进行思维、推理、分析和判断,具有指导作用和预言作用。思想具有通用性,它是从大量的具体会计实务中抽象出来的。一个人只有获得了会计理论,才能面向不同的企业进行科学的会计工作。因此,扎实的会计理论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时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的理论基础,是构成专业知识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

一、会计理论通常以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作为主要特征,它给出有关的事实,定义和公式。例如,短期借款是一种流动负债,这个定义在通过财务比率分析,如通过流动比率、速功比率等进行核算、分析时是必须的,因为流动负债是这些比率中的一个比例因子。

实践经验是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践经验主要获得的是过程式知识(Preocedural Konwledge)。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科学,会计理论只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想,不是会计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因为不同的企业,其会计的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取得会计业绩通常与采用的具体会计程序密切相关,与此有关的知识是过程式知识。过程式知识上要是由完成具体会计任务的规则或步骤构成,它强调的是会计工作的过程.通常该知识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积累出来。

综上所述,按影响专业知识的因素模型,会计人员应具有知识结构是由过程式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两部分构成的。

(三)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容

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无此专业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会计人员。但是,现代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这一特征又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专业是分工的结果,分工越细,专业越精,专精是需要的,但专精不能孤立,专业越精,发生关系的方面越多。如同建宝塔,塔越高,则塔的基础应越宽,专精需要广博的知识,专精的结果也扩大了知识,也提高了专精的水平。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一座宝塔,塔尖部分是专业科学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塔的下半部是应用专业知识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如数学、外语、逻辑学、心理学等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文化素质和修养。

会计人员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应是以博促专,以专取博,专与博相结合。但要直接构造出会计人员的具体专业知识结构将是非常困难的。根据结构--功能的方法沦,事物内部的结构与外在的功能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作为一个职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本身是-个“黑箱”,我们无法直接通过直观感知找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到底有哪些,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在会计业务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即专业知识结构在从事会计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来把握专业知识的内容与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结构--功能方法中的“黑箱方法”,即通过会计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应具备的功能来间接反推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会计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中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专业知识结构主要是满足其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内存需要。

(四)会计人员获得专业知识的途径

根据上述分析,专业知识由陈述性会计知识和过程式会计知识构成。其中会计人员的陈述性知识通常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获得该知识的质和量由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内容和被受教育的方式来决定。获得过程式知识的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会计人员从自己亲身的会计实务过程中获得过程式知识:二是会计人员可以从其他会计人员的会计实务资料中学得过程式知识,因为我们知道,会计实务的过程和会计实务的资料都是构成会计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式知识的获得应与会计经验密切相关:三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类型的教育或培训班也能使会计人员获得过程式知识。从过程式知识获得量的多少来考查,通常从事专职会计

实务的会计人员获得的过程式知识要比非职业会计人员(如只从事大学会计学教学的教师)多。

三、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分析

(一)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事例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和职业技术学校中,有80个学校设有学习年限在3年以上的会计专业,专业点超过100个,其中有31所中专学校、31所职业学校、3所技工学校设有会计类专业,成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专业中专业点最多的一个,目前上海还有12所本科院校、7所专科学校设有会计类专业,此外,还有不少业余大学和职业大学也开没了大量会计类专业;上海市1995年下半年举行的第27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6万余人创下了报名数新高。在34个专业中,又以报考会计专业者最多,达1.1万人。

这些学校设置的会计类专业名称涉及30多种,主要有:工业会计、工业企业财务与会计、商业会计、商业财务会计、贸易会计、金融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企业会计、水运会计、民航会计、粮食会计、房产会计、通用会计、财会统计、财务会计、会计、财会、涉外会计、会计专业化、会计电算化、会计统计、统计会计、财会统计、财经管理、财经、会计学、初级财会等,从这么多的专业名称就可以看出,上海对会计教育已无无准则可言。这种办学上的一窝蜂,浪费教育资源,使专业教育处于-种低水平重复的状态。尽管如此,上海却又大量缺乏高级会计人才,这种缺乏又表明上海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经受力的明显不足。据统计,1993年上海高校中会计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仅各一个,且以“会计学”为主,而不是以实际生活中所急需的会计高级务实人才的培养目标,可见目前上海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不强。为此,上海市己把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列8类紧缺人才之一,进行强化培养。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理论分析

能力是会计人员完成某项会计工作时在主观上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址。会计人员在完成某项会计活动时,往往需要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各种能力的总和构成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它是衡量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的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所达到的水平。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主要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操作能力这五种基本能力构成。这些能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自都在业务的能力结构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单纯追求某一能力的发展,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发展,会造成业务能力的失衡,形成业务能力的畸形。观察能力是会计人员收集会计信息、获得对会计对象感性认识的基本心理素质,观察能力是保证顺利完成会计工作、取得会计业绩的重要心理因素。敏锐的观察力使会计人员能够利用表面微不足道的线索取得显著的会计成果。

记忆是会计专业知识的仓库,它为思维提供原材料。会计人员在思考问题时所应用的材料大都来自记忆,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必要求有较好的记忆检索的功能,能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思想材料,为确定会计工作的不确定因素及时提供材,知识老化的周期缩短,更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在整个会计工作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对会计工作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较强的思维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空洞的头脑是不可能进行思维的。一个人在某方面的知识越丰富,技能技巧越熟练,思路就越灵活,判断就越准确。此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维灵活而敏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事实的判断力强,得出的会计结论更符合事实。

第4篇

关键词 激励 需求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有效的激励可以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目前,关于激励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性激励理论、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人们动机的诱因,即什么因素可以激发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具代表性的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则侧重研究人们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动的心理过程,以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为代表。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它认为激励就是对人的行为的修正和改造。有学者把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放在过程型激励理论的范畴内进行研究。本文选取需求层次理论和期望理论进行重点分析,探寻有效激励组织成员的多样化方法。

一、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表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来的,并在其后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加以扩充。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产生人的需求”、“激励源于人对需求的满足”,他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并认为这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其中,生理需求属于第一层次,这是需求中最底层、也是最必需的,包括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安全需求属于第二层次,在古代,更多地理解为保护自身不受伤害;在现代,大多理解为工作有保障、最低的工资水平、社会的安定等。归属与爱的需求属于第三层次,马斯洛认为人是社会人,需要在相互的协调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也更需要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得到承认和认可,它体现的是对于友情、爱情、信任、温暖的需要。尊重需求属于第四层次,马斯洛认为人们往往需要受到重视和尊重,这不仅仅是自我尊重,更主要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可以通过威望、名誉、赏识等来满足和实现。自我实现需求属于第五层次,属于最高等级的需要,这一需求要求把个人的潜力和技能发挥到极致,其实质是一种自我成就感。马斯洛主张采取措施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期望理论,是由北美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先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该理论对人们的努力行为和他们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考察,以此来说明激励过程并选择合适的行为目标以实现激励。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需要,当人们有需要又自认为有达到这个需要的可能性,其工作积极性才高,才会付诸于行动,并达到一定的目标。也就是说,组织成员被激发出来的力量与他所追求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之间有着特定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激励=效价灼谕

二、两种理论的比较分析

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需求层次理论从激励的内容出发来进行研究,它认为发挥激励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需要,并围绕着人类的总体需要进行了具体分类,说明了人类都有哪些需要,并且把不同的需要按照由高到低进行了层次划分。期望理论则是从激励的过程这一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它认为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具体的行动是一个心理过程,试图弄清人们对付出劳动、组织奖酬和个人需要等问题的认识,是一种从外在诱因入手研究激励问题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了需要不等于就能产生激励,还要依赖于人们对于通过努力实现需要的可能性的判断。为此,该理论运用了量化分析方法,动态地表明了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说,期望理论是激励理论中为数极少的量化分析理论,在管理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

对于管理的贡献不同。需求层次理论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的行为要受意识支配,人的行为表现为目的性和创造性;提出人的需要呈现为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它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些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期望理论则提出了目标设置与个人需求相统一的理论。该理论有一个假定,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对于自身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人们有着既定的信仰和基本的预测。因此,我们在对激励组织成员的因素进行分析时,既要考察人们希望从组织中获得什么,也必须考察他们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需求层次理论和期望理论都是激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对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二者都认为人是有需求的,满足需求是实现激励的关键;二者都认为应当通过激励实现组织工作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这两种理论为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求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它把人单纯的抽象为“自然人”,放在了超越社会历史的位置,难以适用于不同发展状况的社会和国家;它仅仅强调了人类不同需要之间的纵向关系,忽视了从横向上来分析不同需要之间的复杂矛盾和相互斗争所导致的人的动机的不同;而且衡量人类需要得以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非常模糊的,不利于实践操作。期望理论则存在着效价和期望概念的部分重叠和不清晰问题;过于强调组织成员对于满足自身需要以及实现自身利益的的考量,忽视了人们工作积极主动性还要受责权意识、规则意识、义务意识、优越意识等意志过程的影响;同时,该理论建立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否则,对于那些难以量化的工作则很难适用。

三、启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二者相辅相成,需求是基础,过程是方法。需要层次论更多讲的是人需要的内容,依据此理论,管理者要了解激励对象的需求,剖析激励对象现在缺什么,要什么,组织应当拿什么去吸引或者激励人才。期望理论讲的是管理者不仅仅要思考拿什么吸引人才,不仅要让别人看到有诱惑力,还要思考如何影响和说服人才相信这些很具有诱惑力的东西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以实现。这对人才招聘、保留、激励都有启发意义。

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实施有效激励,首先要了解组织成员需求,组织成员的需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管理者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了解组织成员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采取激励措施。第二,科学设置组织目标,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让组织成员能在组织的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利益,看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从而愿意去为之努力。第三,管理者要与组织成员加强沟通、协作,根据组织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第四,管理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总之,找准需求是激励的关键,科学地设置组织目标是激励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文雪.期望理论与员工激励.企业管理.2011年第9期.

[2]杨培灵、彭尚平.期望理论和双因素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4期.

[3]揭莉群、唐晓云.基于期望理论的酒店员工流失分析及管理改进——以深圳彭年酒店为例.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8期.

第5篇

关键词: 课程设置 需求分析 英语教育

一、引言

英语作为21世纪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英语教育摆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设英语课程。在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21世纪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在质量上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这对我国传统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为了满足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为了实现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质的飞跃,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需求分析理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就对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语言情景和交际事件展开了调查研究,确立了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在一定目标情境中正确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需求分析应运而生。1972年,Richterich提出将需求分析模式应用到外语教学中。他提出了一系列范畴,这些范畴满足了外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需求分析立足于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学生学习现状,确定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引起广大研究者与学者的重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求分析建立在了解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来安排学习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改进英语教学而开展的一种诊断过程。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内省、观察、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生的主观与客观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从而确定学生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和如何学等问题。1987年,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模式,并提出了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两个概念。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在未来工作环境下为满足工作需求必须学会的知识,包括想学知识、必学知识和欠缺知识。目标需求主要分析学习者在特定的情景中需要做些什么,关注的是语言如何运用。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做的一切,主要分析的是学习者应该学什么,关注的是语言的学习。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学校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观和课程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课程选择、课程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课程设置是实现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合理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设置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课程设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都应充分考虑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课程设置应当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教育者必须要认真研究、分析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在课程设置时尽可能满足学习者的这两种需求,尽可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目标需求。

四、需求分析视阈下的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新英语课程标准目标需求分析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的颁布,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培养目标的认识,把“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作为新课标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而把“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知识,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作为英语课程的次要任务,这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学习为首要或者唯一任务的教学观念,满足了小学生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努力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要符合新课标的需求,走出传统的教育误区,让“填鸭式”、“满堂灌”成为过去式,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英语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情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学习的成就感。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既要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又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用人单位目标需求分析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育的摇篮,担负着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根据目前的市场调查发现,随着全国近100万师范毕业生涌入就业大军队伍,教师资格认证制使部分非师范毕业生挤入教育就业行列,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受陈旧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却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21世纪的社会需求,许多用人单位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是21世纪的对人才需求的一大重要特征,因此,每个人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需求。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不能将培养目标禁锢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标准上,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不仅必须拥有扎实英语专业功底、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还应该具备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等。复合型英语人才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英语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备其他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以英语为主干的多功能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主动出击,及时更新理念,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一个独具特色的英语教育专业。

(三)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包括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的分析。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上的客观需求一般主要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但他们的主观需求还需进一步调查。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讨论、观察等方式,设计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本身并不一定清楚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亲身体会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了解自己的学习主观需求,并反馈。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五、结语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教育者必须长期地认真研究。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密切掌握新课标的发展动态,认真研究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一套符合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方法,开拓一条培养英语人才的新模式,为社会输送一批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施良芳.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束定芳.外语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郭晓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我国高师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

第6篇

[关键词]低碳 海洋经济 可持续性

一、引言

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倒逼着人类重新思考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由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发展阶段等客观原因的存在,面临着极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据统计,我国已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为应对来自国际上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2009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 年下降40% ~45%。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时代已经来临。

广阔的海洋拥有丰富的蓝色碳汇,孕育着巨大的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据目前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13%为陆地植被吸收,35%为海洋所吸收,而其余部分暂留存于大气中,可见海洋固碳能力不可小觑。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属于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传统产业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掠夺式经营等问题。另外,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环境污染、生境丧失、生物入侵和生物多样性低等主要生态问题依然存在,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而海洋经济是高度依赖海洋资源、环境的特殊经济体系。这种特征也注定了当前海洋高碳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为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该示范区内角色之重,其已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可见,加快舟山群岛开发开放,全力打造国际物流岛,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对于促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又考虑到国内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相对甚少,且题材单一,因而本文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从低碳角度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二、低碳背景下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按当年价格计算,我国GD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1564亿元,增长了近130倍,年均增长率达15.9%。如此之快的持续经济增长实属罕见。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之上的,树木乱砍乱伐、能源肆意开采、生产技术落后等等,直接威胁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1990年~2010年我国碳排放为例,如下图所示,我们观察到在近二十多年内,从增长速度角度看,我国GDP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碳排放,即我国碳排放强度在逐年减小,但2010年该值仍高达70%多,离我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差距还比较大,碳减排任务还相当严峻。

经济总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洋经济的变化。由于受历史问题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影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说,既晚又偏,受我国海洋统计发展的制约,相关数据并不详实。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或将突破4.3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3.1%,可见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显著。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的发展必是未来的潮流。并且实现海洋经济的低碳化相对其他经济类型,有其先天优势,所以比较容易实现。抓住海洋经济的低碳发展机遇,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作用可见一斑。

舟山群岛是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浙江省北部海域,毗邻我国内陆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其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2011年全市实现渔农业总产值150亿元,海洋经济总产出175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9%,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8.6%,成为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并且该群岛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2011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2.6亿吨,海运运力达到452万载重吨,万吨级码头达到47个,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集群地;另外,还拥有保存完好的海岛自然景色,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去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1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2亿元。可见舟山群岛优势之明显,地位之重要。

鉴于上面介绍的舟山群岛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我们以舟山群岛为例,观察其目前在低碳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概括如下几点:

1.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舟山群岛的天然优势,加之地位优越,使舟山在以前进行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主要以渔业为主,此时第一产业占据着绝对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各地区抓住机遇,进行经济改革发展,舟山也紧跟潮流,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此时产业结构偏向第一、二产业,海洋服务业相对偏弱。据《舟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资料,2011年舟山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06年的12.3:41.6:46.1调整为9.9:45.1:45.0。虽然第一产业是低碳产业集聚区,利于当前低碳目标的实现。但没有现代海洋工业、服务业做后盾,这种发展的可持续性将难以进一步延续,甚至存在带动整体经济出现倒退的可能。再者,第二、三产业具备更先进的技术,往往会给予第一产业给多的技术支持,向现代渔业方向迈进。另外,第三产业的占比优势还不很明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海洋产业结构比还有较大差距。

第7篇

关键词:资产价格;居民银行储蓄;溢价效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作者简介:杨玲玲(1981-),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金融及金融市场研究;孙海霞(1981-),女,山东潍坊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1-0154-07收稿日期:2012-07-12

近年来,居民银行储蓄的变动与资产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以股票市场为例,上证综指在1999和2000年分别上涨了19.18%和51.73%的同时,居民银行储蓄增幅大幅度降低。而当上证综指在2006年狂涨130.43%,甚至在2007年创出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时,居民银行储蓄则再次经历大幅下降的过程。但是,2005年~2007年和2008年~2009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状况表明,中国居民银行储蓄受股票市场、房地产的影响逐渐增强,股价和房价高涨时期居民银行储蓄增加缓慢甚至规模缩减,而股价和房地产价格低迷时期,居民银行储蓄开始增加。

但是,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较发达国家滞后许多,市场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在许多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下,股价和房价对居民储蓄的作用效应显得更为隐蔽和复杂。尽管国内学者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对于储蓄分流作用背后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在分析时较多地从传统的经济因素入手,对资产渠道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效应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用来解释居民储蓄分流资产价格的机理多使用赚钱效应或财富效应。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关系中不仅存在着财富效应,还有另一种重要的效应——溢价效应。后文将着重分析该效应的理论原理,并就其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现状

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的财富效应相关研究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即不同形式的财富之间是不可替代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资产性财富就是股票和房地产。Ludwig 等(2002)针对16个OECD国家的面板协整研究发现,若将总样本按金融体系的特征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国家和银行主导型国家,那么长期内股票价格上升的影响在市场主导型国家更为显著,而住房财富增加的影响在两类国家中基本相当;若按时间段划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分时段子样本检验都表明股市财富效应大于房地产财富效应,且股票市场日益成为消费的重要决定因素。Bayoumi 等(2003)以16个工业化国家的研究发现,住房财富增加对消费的影响大于股票财富,市场主导型国家的股票财富效应大于银行主导型国家,资产价格成为了消费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Case 等(2001)采用14个发达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以及美国各州的季度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住房财富和股票财富和消费支出的关系,发现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对消费的影响比股票市场更加重要。Benjamin 等(2004)检验了美国各类资产的财富效应后发现,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对消费的系数分别为0.08和0.02,其中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远远大于股票。Carroll 等(2006)以消费增长的迟滞①来估计短期和长期财富效应,结果显示,住房财富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消费系数分别为0.02和0.09,股票财富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消费系数分别为0.008和0.04,可见房地产财富效应大于股票财富效应。

第8篇

关键词:丹尼尔潘代;叙事学;后经典; 后解构主义

Abstract: When the narrati ve theory of deconstruction reemerged in the 1990s, Daniel Punday put forward h is narrative theory of postdeconstruction, incurring new debates and disputes i n the academic field. A study of Punday’s post deconstructionist theory shows t hat although his theory has many merits, it has weaknesses. For example, his obs ervation of the theory is not deep enough,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fundamenta l concepts is not precise. The 1990s witnessed the renaissance of narratology, moving from the cl assical phase to the postclassical phase. When the narrative theory of deconstru ction was still in its prevalence, Daniel Punday initiated the theory of narrati ve after deconstruction, incurring as much debate as its dispute. This paper att empts to analyze Punday's theory of narrative after deconstruction, so as to she d much light upon its insights and blindness.

Key words:Daniel Punday; narratology; post classical; post dec onstruction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出现了对叙事研究兴趣的回归。作为对经典叙 事学的反思、创新和超越,后经典叙事学大兴其道、势头猛进。以至于美国著名叙事学家戴 卫赫尔曼在其主编的《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学:叙事分析新视野》一书中,开篇惊呼:“叙 事研究领域里的活动出现了小规模但确凿无疑的爆炸性局面”[1]1,揭穿了“叙事 学已死”的谎言。横向多元、纵向深入式的发展使得叙事学勃发无限生机,迎来可喜的二次 繁荣。认知叙事学、后现代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后殖民主义叙事学在互补共存中极力 彰显后经典叙事学的活力与表征。马克柯里曾用“多样化”、“解构化”、“政治化”来 形容当前叙事理论的发展态势[2]。叙事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固定结构,而是多种批 评之维的混成品。而且,“叙事学”一词的使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越来越为“叙事性” 或“叙事”所取代。目前,解构主义的叙事研究虽兴盛异常,但无数学者欲以超前思维,试 论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丹尼尔潘代便是其中翘楚。潘代被誉为“后解构主义 叙事理论的旗手”,在《新文学史》、《性别》、《大学英语》和《叙事》等国际著名期刊 上连续撰文阐述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2003年更是潘氏的多产之年,在力推《叙事躯体:走 向身体叙事学》之后,他又出版《解构主义之后的叙事》(以下简称《解》)一书,竭力推陈 他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本文以潘代的新著《解》一书为中心旨趣,由此来解探潘氏后解 构 主义叙事理论的构建及其运作体系。我们认为,在以JH米勒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依然为 解构主义与叙事学的相融发展摇旗呐喊、推波助澜之际,若对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加 以考察,既可加深对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理解,亦可解答解构之后叙事学走向的困惑。

二、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探幽

叙事学发展的范式转移证实了叙事研究的复杂多样。安斯加尔汝宁在 总结当今叙事学研究模式的时候发现,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 等理论与叙事学相继结合、携手联姻,无疑将叙事研究引入了新的发展阶段[3]。 叙事已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文学叙事范畴,无怪乎《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学》的第三部分、《叙 事理论指南》的第四部分皆以“超越文学叙事”冠名。进而,叙事研究的“泛叙事性”浮出 地表,用赫尔曼的话来说,“‘叙事’概念涵盖了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符号现象、行为现 象以及广义的文化现象;例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性别叙事、历史叙事、民族叙事,更引人注目 的是,甚至出现了地球引力叙事”[1]20。柯里则坦言:“如果说当今叙事学还有 什么陈词滥调的话,那就是叙事无处不在这一说法”[2]1。所谓的泛叙事包括:文 学叙事、心理分析叙事、历史叙事、法律叙事、电影叙事、歌剧叙事、音乐叙事、表演艺术 叙事以及图画叙事等。瞬时间,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提出的“文本之外无物”[4 ]的观点已经被潘代的“叙事之外无物”[5]2所取代。

在上述语境下,潘代撰写《解》,意在阐释“叙事因何在解构之后得以重现,叙事既可被视 作一种探讨文学结构的方式,亦可被用于分析文本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5]4。 本文以《解》一书为基础,详细阐述潘代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 ,并对其加以分析和梳理,在圈点这一最新理论独到之处的同时,也力图对其欠缺与不足一 一指陈。

从内容上看,《解》包括后解构主义叙事形式、后解构主义叙事的时空观及后解构主义叙事 的整体性3部分,三者相互联系、互融互通,横穿于全书的8个章节。每一章皆采用先叙话题 ,后引入理论,再辅以文本例证的布局之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扫理论著作的艰深晦 涩。

纵读全书不难发现,在潘代看来,后解构主义叙事与解构主义之间有着一衣带水的相邻关系 。读者只有在熟谙解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理解物质性、世界性、空间和时间等4个关键词 汇,方可正确地把握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

潘代用“物质性”一词来强调后解构主义与“叙事”的姻联。而“物质性”则与利奥塔所指 称的“具体性”即物质性实体、抽象化概念的一维看法相左,潘代认为,后解构主义的“物 质性不能被简单看作是世界或文本物件的稳定性、客观可知性”[5]15,因为“物 质性”其实是主体在试图创造一个稳定牢固的客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不是客体自身固 有的特性。换言之,客体、主体和物质性3者间的动态关系决定了任何对后解构主义叙事的 研究必须从它与物质性的密切关系入手。潘代认为,当叙事者将叙事对象物质化的时候,就 会发觉自己与叙事对象的关系拉近了,但小说的情节却变得更为复杂化了。也就是说,物质 性能够解释叙事文本何以能在否定其他可能性的同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而处于叙事的“在 场”表征。

论及“世界性”,“定位”又是不得不提的概念,潘代认为由于评论家总是立足于一定的社 会、政治地位,因而文本物质的不稳定性、客观性不复存在。就此,我们在潘代身上不难发 现利奥塔的影子,对“宏大叙事”的否认与消解,并以“超新批评”取而代之。但与此相矛 盾的是,潘代又认为,若没有宏大叙事的存在,局部式阅读便不具有任何的批评价值。因此 ,为解决甚或是避开这一难题,他又构造出“世界性”这一概念,籍以说明文本的具体性与 抽象性之间的关系,认为“世界性”是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研究的重心。文本的“世界性” 表明,如果要将开放式的文本建构成叙事,批评家既要关注文本的局部,又不可忽略文本的 整体。“世界性”的存在意味着“文本不稳定;作者不能界定具体‘对象’;无法确立与文 本的单一关系”[5]54。或许,正是为了回避这种“世界性”,后现代主义小说家 转而强调文本的即兴创作过程,虽然开放式的创作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文本的“世界性”, 但“负面含义”存在又让后解构主义叙事论者无法绕过对它的讨论。

“定位”、“位置”、“局部”等等皆与“空间”息息相关,而“空间”正是后解构主义叙 事理论的又一核心概念。潘代在讨论了德里达、约瑟夫弗兰克、波德莱尔、哈维以及詹明 信等人的空间观之后,指出“由于空间的本体歧义性,它连接着文本与世界”[5]33 。以空间形式为基础建构起来的文本具有物质性,进而可以为人们理解和接近外部世界的 物体提供渠道。他从“局部位置”、“批评定位”等两个维度出发,来审视担当文本与世界 性之间的媒介的空间。

文学理论对时间的关注曾一度超越对空间的关注。柏格森提出著名的生命哲学,认为时间是 一种绵亘的状态。胡塞尔在其扛鼎之作《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一书中也曾明确指出:纯 粹意识的本质是它的时间性,所有的现在的意识都拥有一个过去的和未来的界域意识。沃夫 冈伊瑟尔把阅读看作一个沿着某种文本轨迹一边行走,一边由读者凭借个人“文学能力” 填补其“空白”,使之“具体化”的过程;而斯坦利费什和詹姆斯费伦把文本看作是读 者反应行为所留下的痕迹,从而将阅读的时序性问题转到可分析的具体物体上;德里达认为 意义在一路“异延”、“播撒”、“附饰”等时间旅程中,无可确定。而“后解构主义作品 的迟缓时间,恰恰体现了从对时间进程的整体把握到该进程的中断性和不确定性的转变。有 了这样中断性、迟缓性的时间我们就能完全理解后解构主义的文本”[5]116。在潘 代看来,理解文本时间性的方法无外乎两种:小说家式的和评论家式的。如果想要说明读者 如何从一个局部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移动,这两种方法必须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综上所述,这4个相互联系的核心概念合力探讨了文本如何同时体现叙事整体性与叙事开放 性,贯穿于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始终,对于全面理解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体系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潘代的理解,“文本对象的物质性不仅仅是世界性问题的一种哲学论 断,而且也是可以用来建构和探讨这些问题的一个文本特征”;而“时间与空间是构成文本 与世界连续性的常量”[5]55-58。

三、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激进”与“缺失”

举凡“后”字辈理论,大都包含3重含义:第一,时间上的“后”;第二 ,对先前理论的继承与依赖;第三,对先前理论的反思与超越。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 亦然如是。首先,时间上的“后”。潘代多处引用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而德氏20世纪 80、90年代的作品是其分析的重点,故取书名曰《解构之后的叙事》。其次,源于而非趋步 于解构主义的后解构主义叙事。一种“相因而生”的关系令后解构主义依赖于解构主义。如 前所述,其基本理论的核心词汇基本上在解构主义时期就已经出现;中心论点是解构主义未 能完全澄清的问题,即:解构文本之后,叙事文本的整合与走向。对此,潘代并不讳言,他 说,后解构主义叙事“是一种写作方式,其‘出发点’是解构主义,源自于那种思维方式中 所包含的传统与假设,自然不足为怪”[5]IX。再次,对解构主义的反思与超越。 与解构主义一味强调对文本中心的颠覆、消解不同,后解构主义更重视文本与客观世界间的 互动。潘代通过分析后解构主义叙事特征在6部文学作品、1部理论著作中的体现,说明了对 虚构叙事的关注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应与更广泛的现实空间联系起来,把真实的 和虚构的整个世界都包括在内。

整体看来,潘代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作为一种开创性的研究,后解 构主义叙事理论在解构主义依然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就对其理论进行颠覆性的研究,可谓大 胆的尝试。然而,此番前瞻性的探讨并非全无厚非之处。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 体系所涉及的理论基础本身还处在发展上升的阶段,所以潘代的理论评述还不够深入,未能 对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后殖民主义做出更详尽的解释。从书名看,这是一本以“叙事”为第 一关键词的专著,而重点却放在对“后”字辈理论的探索及反思上,全书未提及杰拉德普 林斯、戴维赫尔曼以及马克柯里等著名叙事学家的最新观点,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即便 提及某些叙事学家的理论时,潘代的论述也有不够准确之处。比如他认为韦恩布思在《小 说修辞学》中“把‘视角’的空间问题规定为小说修辞结构分析的关键词”[5]73 ,而实际上布思的目的是要反驳珀西卢伯克对视角统一性的强调。再比如他把詹姆斯费 伦与斯坦利费什相提并论的做法也不够妥当,因为费什理论之根本正是费伦所反对的基础 论;而费伦对叙事进程的关注也不同于费什所说的读者阅读进程,因为费伦主要探讨叙事的 修辞,而费什则是以意识为中心的文体式读者反应批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此外,既然是以叙事为中心,潘代则应界定本书所讨论之叙事的本义,但遗憾的是本书并没 有开篇定义叙事。即便要表达的是把“后解构主义叙事”概念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但他始 终在“叙事”一题上兜圈子,他对“叙事”的定义不下10种且散见于全书,甚至有些定义 相互冲突。

这些“叙事”概念混乱是潘代的致命缺陷,虽然他一直通过其他理论来解释后解构主义叙事 ,但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使他一直没有阐释清楚后解构主义叙事的真正含义。由于他时而认为 后解构主义叙事是解构主义的补充,时而又觉得后解构主义取材于后现代主义,最后又用文 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说明后解构主义叙事,这样的摇摆不定令人难以确切把握潘代的理论 立足点,只能得出结论说后解构主义是一个血统不纯的“杂合体”。这种对根本概念的表述 不一致,使潘代的理论容易招致“不够严谨”的嫌疑与非难。

四、结论

通过对《解》一书的分析梳理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对后解构主义叙事思想的提挈之作,意在 以超越解构主义之目的来分析叙事但作者对于叙事以及后解构主义叙事之界定不够明确,且 完全没有涉及叙事学及其最近的走向,未免有失偏颇。尽管潘代强调他所说的后解构主义叙 事“并不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写作文类”,但后来他又颇有些自相矛盾地说,“后解构主义叙 事不仅仅是一种文类,而且是一组文本条件,一旦人们依照这些条件陷入思考,就可以产生 一种无法回避的写作风格”[5]89。类似的矛盾提法并不少见,如果潘代能够在这 些方面更为准确一些,再对叙事学的发展予以更多的关注,或许这样一种前瞻性的理论会更 有说服力,他的理论也能走得更远。对于后解构主义思想感兴趣的后来者们如能意识分到这 些问题定能纠正矛盾,补充不足,对叙事与解构主义的关系、对其未来之走向做出更加正确 的理解与评判。

参考文献

[1]HERMAN D.Introduction:narratologies[C]//HERMAN D.Narratologies:new p 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alysis.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99.

[2]CURRIE M.Postmodern narrative theory[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 d.,1998:98.

[3]NUNNING A.Narratology or narratologies? Taking stock of recent devel opment,critique and modest proposals for future usages of the term[C]//KINDT O,MULLER,etc. What is narratology? questions and answers regarding the st a tus of theory.Berlin &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3: 23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