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5 18:12: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档案合同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档案管理;合同档案;探讨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64-02
合同档案记录了企业在各类活动中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就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形成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及其过程。合同除具有一般档案共性外,还有三个独特的特点,就是凭证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合同作为企业对外经营活动的凭证性依据,具有规范的形式要求和严格的时效属性,规范的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而合同档案形成经历环节较复杂,材料多,参与人员广、履行时间长,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疏漏。因此,如何规范合同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利用,使之成为保障企业合法利益的有力凭证和依据,如何使合同档案更好地开发利用,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合同及其辅证材料多而繁杂,合同管理也必须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晰合同档案管理责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目前企业的合同管理普遍是“谁主管谁负责、谁签订谁履行”,所以合同履行完毕后就保存在各个职能部门中。档案管理部门对合同管理人员不提出归档要求,合同人员就不会主动将应归档合同材料整理向档案管理部门归档,而合同档案是企业维护经济利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从制度上明确合同档案的管理是做好合同档案管理的关键。
在市场条件下,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合同是民事合同,这种通过合同确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由于合同这一特性决定了合同的主管部门为法律顾问部门。一般而言,合同管理都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对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及重大合同进行审核备案,普通合同的签订法律顾问部门一般是会签及目录留底。在合同的管理流程中,合同档案的归档是合同管理流程的闭环处理环节,合同管理主管部门应在合同管理制度中明确合同档案的归档要求。档案管理部门更要积极主动与法律顾问部门就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明确合同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从制度上明确合同签订部门需对合同档案管理负责,并指定专门人员跟踪已签订合同收集、积累、整理和及时归档,企业合同档案管理专责要做好统计、核查归档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制度上规范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编,使企业档案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档案网络管理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不留死角,确保合同档案管理达到优质高效,具备规范性和时效性。
二、强化合同档案过程管理,确保合同档案管理完整性
(一)合同档案齐全完整的重要性
合同档案包括合同考察、洽谈、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解决纠纷等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书面材料及封存样品等实物。合同档案文字类原始档案有合同文本及附件、补充协议或变更或解除合同协议、对方资信调查资料、来往文书、会议纪要、会谈记录、现场签证、会签单及合同招投标过程形成的资料等。由于合同涉及面广、环节多、实施时间长,如大型建筑工程需要几年时间,特别有些单位只注重主合同的收集,对相关会议纪要、签证、变更等助证材料收集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合同档案资料不完整,严重的会影响了合同结算、合同纠纷的解决,部分经济合同还牵涉到合同参与人员的廉政问题。如某企业十几年前进行一项大型技改工程,其中基础工程抽沙回填。有关管理人员十几年后被诬告,说当时该工程采取围标,招投标造假,且在工程结算时随意加大工程量并收取回扣等。检察机关到单位进行取证,查阅了当时合同档案资料,由于此工程档案从招投标文件、合同、竣工图、施工竣工文件收集完整,所有收集的文件都是原件,并收集了招投标和签署合同过程的影像档案和会议纪要,整个工程起止过程材料十分齐全、准确,足以证明合同招投标过程主要是合法合规的;决算金额比合同额大的原因十分清楚,其证据材料(如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量签证单等)也十分齐全,检察机关认为该工程的合同档案资料完整规范,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最终采信该档案材料,还了当事人的清白。因此,确保合同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非常重要。
(二)明确、规范合同管理流程,保证合同档案收集及时、完整
合同档案的齐全完整需合同主办单位、归口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法律顾问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为了确保合同档案资料收集齐全,需从企业工程程序、工作流程中规范各部门的工作行为,保证企业工作的规范化。合同主办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合同签订、履行等相关资料。对方先行签章的正式合同交付我方签章,合同生效的同时合同主办部门就将合同正本及相关资料提交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归档;对于我方先行签章的合同交付对方签章后,应在规定时间(如10个工作日等)内取得对方签章的正式合同文本,及时交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归档。履行时间长的合同当双方主要权利与义务履行完毕后应及时交合同归口管理部门。
(三)合同档案的收集要求
合同档案形式与内容的规范要求合同档案的全面性与准确性较高,档案管理部门接收合同档案齐全完整的程序决定了收集工作的质量。合同档案的收集应及时才能保证其齐全完整,合同文本一经签字、盖章、公证后应实时归档,双方在谈判过程中互致的信件、传真、电子数据资料等是确认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合同主办部门经办人应随时收集、整理和保管,避免合同档案的遗漏和有效性的损失。
三、明确合同档案归档范围、整理要求,规范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编
(一)明确合同档案的归档范围
除在管理制度规范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健全责任网络外,还要明确规范收集范围。一般情况下,一般性合同应归档的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合同文本(原件,不可缺。(2)合同会签表。(3)合同的附件 (合同有附件的不可缺)如:技术协议,方案书等。(4)变更、转让、终止等合同补充协议 (有补充协议的不可缺) 。(5)合同资信资质材料,包括:对方营业执照、资格证、特种经营许可证等资信资料;对方签约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6)合同签约依据性材料,包括:询比价及招投标资料、意向书、备忘录、会谈记录、中标单位选择说明等。(7)合同履约过程材料,(履约过程有文件产生的应归档)包括:送达回执或确认书、往来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质量异议书、催款通知书等。(8)合同验收材料,包括:合同竣工(交货、发货)确认单、验收确认书、测试报告、工作报告、验收报告。(9)合同终结表。重大合同除包括一般合同归档范围的八方面内容外,还包括合同形成过程中的有关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或相关部门)报批文件、批准证书、领导批示等文档资料。
合同档案归档时一定要齐全完整,归档合同文本和相关材料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等方面都应保持齐全完整,否则不能称作一套完整的合同档案。针对每个项目要收集的资料列出清单,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按照档案整理规范的要求整理好履行完毕的合同档案,档案部门接收合同档案时根据合同统计台账与档案移交清单认真核对,并检查档案质量。有合同管理软件运行条件的单位可将电子文本实时逻辑归档,再按规定进行合同档案实体归档和电子版的物理归档。
(二)合同档案的整理要求
合同档案的整理必须保持一份合同内相关资料的有机联系,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不宜打乱其原有的保存状况,整理后的合同档案要便于保管和利用。
(三)规范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
合同档案资料繁多,尤其工程合同,合同档案实行按“件”归档方式,按照“一事一档、一项一档”原则,分门别类,由各合同主办部门负责合同履行过程涉及到的履行、变更、废止信息的收集,统一交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整理。对单项合同(如采购、单项工程、融资借贷)及系统性较强的合同(如建筑、财务等),在整编中可多设一级类目,使合同档案间关系更加清晰。档案管理部门要肩负起合同档案指导责任,指导相关业务人员按规范做好合同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四、重视合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合同档案归档资料繁多,要利用好合同信息管理,建立系统、方便、快捷的查询信息系统相当重要。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编制合同档案检索工具,及时有效地提供合同档案利用服务。合同档案的利用应制度化,按保密规定设定利用者权限,并按规定进行登记。档案管理部门可对合同档案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形成专题汇编,方便利用。
一是利用现代数字化管理手段建立合同管理应用系统,并与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接口直接归档电子版,提高合同档案运转效率,通过网络实现浏览、快捷传输、实时归档、实现资源共享,便于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
二是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业务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工作主动性和提高法律意识,积极配合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开展定期检查合同档案归档情况,确保档案信息完整。
三是做好合同档案的专题汇编和档案利用实例的编写。专题汇编便于合同档案的利用,利用实例的编写是凸显档案价值,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合同档案的管理通过制度规范合同管理程序、把好合同档案收集源头、抓好合同形成关键点,使合同档案的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有序规范,对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合同档案,归类,管理,措施
1 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
要想分析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就必须掌握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 法律性
人类社会中,合同制度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合同以法律形式存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合同在合同法的背景下,又赋予了法律效力。合同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其记录内容包括合同变更、签订和终止整个过程,因此,合同档案具有法律特征。
1.2 凭证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引发较多的经济纠纷。合同既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的凭证,又是法院及仲裁机构处理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档案具有一定的凭证特征。
1.3 规范特征
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环节,必须要在合同法允许的范围内执行,也因此,赋予了合同档案规范的特征。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而言,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订立合同的形式有3种,包括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内容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姓名、数量、价款和住所等一般条款做了明确规定;还特别规定了合同的格式条款。只有赋予合同法律形式,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益。将合同作为档案保存时,一旦丢失某一部分,就失去了合同部分及全部法律效力,难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 相关文件多
企业合同档案既包括签订的合同文本,又包括签订前和签订后的任何一个有关材料,例如,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签订后的变更、解除和签订等。邀请函、招标书、投标书、评标报告、会议纪要、议价单、会签审批表及解除协议等,组成了合同档案,要想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就必须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
1.5 合同档案数量多
与行政机关相比,一个完备的企业,每年内制定的合同档案相对较多,少则几百件,多则几千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种合同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
2 合同档案集分式归类方法分析
2.1 以集分式归类原则为中心
从旧版及新版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来看,主要是依据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归类,科技档案包括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准备。而文书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在这种归类措施下,既给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增加了难度,又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及统计管理。对合同档案进行归类时,要以集分式分类原则为中心,依据《合同法》中无名合同及有名合同的种类,重新制定。
2.2 集分式分类表
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适用于企业的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技术合同,承揽合同,供用热力、水、电、气合同,技术合同及建设工程合同9种。依据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制定集分式分类表,并在分类表中,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依次为60~69号。
有名合同,又叫作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无名合同,又叫作非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未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本科会计毕业论文
2.3 分类表的使用法方法
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过程中,年度、分类号以及件号共同组成档号,年度为签订合同的年份,与合同相对应的具体分类号码为分类号,件号是在相同年度、相同分类号中,按照合同签订时间顺序制定的流水号。“—”作为代码间裂解符号,代码用阿拉伯数值0~9标注。例如:2014—62—002,该档号表示2014年度,借款合同中的第二件合同档案。
3 合同档案归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把合同方案转交至档案室前,企业要安排一个部门,做好办理合同的相关工作,防止出现办理人员和部门相对分散,无法做好合同材料收集工作。
对合同编号实行统一编制,并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从而有助于合同材料的统计、保管和利用。要按照相关原则编制合同编号。诸如,将合同分为几大类,同时采用特定符号标记,例如物资类可以采用WJ表示。随后依据时间顺序,在类别号里编制流水号。独立性是各个合同编号的特性,一旦制定,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更改。采用合同编号排列法,对未移交的合同材料进行保管,从而实现简便、快捷地查找相关合同材料。
移交前,由合同主办部门统一负责收集合同材料,并保管好。相关文件多和合同档案数量多是合同档案的两大特征,因此,合同主办部门在收集合同材料时,要将与合同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档案室要监督和检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合同主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年度全部合同材料上交至档案室。有些合同在签订结束后,存在变更、作废和解除等问题,难以确定合同最终办理时间。所以,尽量不要将刚签订的合同转移至档案室。对于此类档案,先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收集和保管,待合同办理时间确定后,转交至档案室。
4 结语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合同方案的归类管理,大多采用分散式归类管理,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及统计管理。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来讲,充分利用其管理特性,采用集分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的有效管理。由此得出结论,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分式管理效果更好,更加实用,更符合企业合同管理的需求,能够在企业合同档案的查找、使用及统计中达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林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31.
[2] 王志伟.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初探[J].机电兵船档案,2015(4):40-43.
[3] 李莹.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合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月刊,2015(15):83-84.
关键词:企业用工;劳动合同;风险
当前,全国大多数供电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日趋规范,但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直至解除、终止都采用书面化管理,否则将面临巨大用工风险。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在劳动合同管理环节重新构造一个全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以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要求,降低用工风险,这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企业用工风险
1.1 用工机制风险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的,便可与该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企业将面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比例的逐年上升,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期限从过去的短期化调整为中长期,劳动合同长期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局面。由此,用人单位长期习惯于用劳动合同终止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式已不适用。稳定就业的确对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益,但会减弱企业用工机制的活力,使企业竞争力减弱。
1.2 用工成本风险
这里指的用工成本风险是企业因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和新增的企业违规成本风险。
1)劳动合同终止成本风险
由于新法规定,企业终止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补偿金基数由原来的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实得收入(扣除个人税与费)调整为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含税与费),而这个经济补偿金总是隐性存在,企业始终存在风险。
可能会有人认为,既然合同终止会产生经济补偿,那么企业不终止合同不是就可免除补偿了。这是一个误解,企业不终止合同,经济补偿只是暂缓发生而已。另外,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通过劳务派遣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也不能忽视,因为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合同终止补偿金是同样适用法律规定的。
2)新增的企业违规成本风险
以下五项内容,都是新增的企业违规的成本风险。
(1)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未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3)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补偿金。
(4)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或经济补偿金,要按50%以上100%以下加付赔偿金。
(5)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
1.3 用工管理风险
用工管理风险是指用人单位用工管理不到位或用工管理不严造成的风险。
1)用工管理不到位产生风险
(1)不签劳动合同就用工;(2)本企业工龄未连续计算;(3)非全日制用工不签劳动合同;(4)合同到期不续签。
2)用工管理制度不严产生风险
(1)规章制度不健全;(2)内容不合法;(3)缺少民主程序;(4)制度未使劳动者知晓;(5)制度缺乏操作性。
2、化解企业用工风险措施
2.1 化解用工机制风险
用人单位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为本,处理好灵活的用工机制与控制好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增长的关系。
1)严格把好招聘关
把好招聘关是劳动合同管理的开始,企业一定要树立“招聘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的理念,特别是在招聘录用前书面告知员工录用条件和做好考核录用工作,绝对不能只看履历,或让应聘者经受心理测试等,忽视了招聘管理,放松了用工第一关,使企业丧失了试用期内单方解除权。
2)采用形式多样的灵活用工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用工机制的灵活性。进行岗位分析,有的岗位可以订立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有的岗位可以采用非全日制形式、外包形式、劳务派遣形式等形式多样的灵活用工。
3)根据岗位性质和企业不同实际需求签订劳动合同
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劳动合同管理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可根据岗位性质和企业实际需求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再者,企业的性质也有不同,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其岗位不同,对人员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能都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建议可对专业性较强的骨干岗位签订3至5年甚至更长期劳动合同,对替代性较强的熟练岗位也要按企业实际需求签订,期限也可3至5年或较长一点,合同期满后,除少数人员留用外可终止合同。
4)控制好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企业为了灵活用工,形成员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必须控制增长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上述某上市公司测算,管理、技术岗位、班组长和技术工种岗位的可替代性较弱,无固定期合同可适当控制在70%以内;可替代性较强熟练岗位,无固定期限合同可控制在30%以内。企业总计无固定期合同比例一般控制在50%左右为好,以保持用人机制的相对灵活性。
2.2 化解用工成本风险
1)计提“终止准备金”,消化“终止”成本
劳动合同终止补偿是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发生,是潜在的用工成本。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劳动合同“终止准备金”来合理消化“终止”成本。企业可根据当年的平均工资计提1个月工资作终止准备金。如2008年1月1日之前订立的劳动合同,企业终止补偿2008年1月1日之后的年限。2008年1月1日之后订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企业终止补偿该员工在本企业全部工作年限。计提“终止准备金”将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发生的一次性补偿成本合理地分摊至每年用工成本,客观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2)杜绝违规成本发生
企业应依法规范用工,建立先订劳动合同后用工和续签合同领导审核制度,防止用工超过1个月未订立劳动合同和违反规定不与员工订立无固定期合同情况发生;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依法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杜绝违规成本发生。
2.3 化解用工管理风险
1)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劳动合同管理、考勤管理、招聘、年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定额、岗位标准与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不仅保障员工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同时也保障企业依法行使管理权。企业在建立或修订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依法经过民主程序和告知义务,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2)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劳动管理台帐,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终止、解除台帐;员工培训记录台帐;员工考勤统计台帐;员工医疗期管理台帐;员工年休假台帐;人事管理台帐等,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杜绝用工管理不到位和用工管理制度不严等弊病,化解用工风险。
3)加大劳动用工自查自纠
企业在用工时依法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开展自查自纠可以及时纠正错误用工行为,减少企业损失。从用工基本状况、劳动合同订立、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等方面检查,还可聘请专业单位检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以免造成损失。
一、前言
几十年来我台技术部门积累大量的专业书籍、技术资料和图纸档案、标准规范和各种专业中外文期刊等。为了使图书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技术部门,逐步对图书档案工作实施计算机管理,编制了符合实际的图书档案管理软件。该图书管理系统,是利用visual basic作为前端的应用开发工具,access作为后台的数据库,系统界面简洁美观,实用维护简单、权限管理完善、安全性高等特点。实现了图书的采购、借阅信息管理,图书库存信息的查询、各种书籍借阅信息浏览等功能。
二、系统分析和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应用背景、项目目标、解决方案设计、模块功能分析四个方面。
1.应用背景
此管理系统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和控制库存图书档案的准确情况和数据。包括了对图书、档案入库信息的登记和图书出借信息的登记,并可查询。
2.项目目标
建立这个系统的目标就是实现对新书的入库、借阅以及还书信息等的计算机化管理,使得繁杂的库存信息能够被完整、高效的存取和查询。
3.解决方案设计
根据前面分析的应用背景和项目目标进行设计,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流程如图一所示。
4.系统模块功能分析
该系统根据图书入库、借阅、查询、管理的需要,依据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流程图所示,本系统所要设计的主要窗体模块有五大功能模块,分别是:
4.1图书入库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图书相关信息;包括新到图书的登记入库。
4.2图书借还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读者借书和还书的操作;
4.3环境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用户的操作界面;
4.4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处理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4.5图书查询模块,用于图书的库存、借阅等信息的查询。
在本系统中由于没有打印机设备供试验,所以预先把报表打印改成报表预览。
在系统主界面的设计中,包括在mdi窗体中允许显示多个窗体,主窗体为这些子窗体提供工作空间,并设置下拉菜单可以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调用,实现对图书档案管理的各种操作,如包括图书信息管理、添加图书信息、借阅、归还的登记和查询等信息管理的功能。主窗体界面样式如图二所示。
三、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数据库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数据库
根据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需求,我选用access2000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2.创建数据库
首先,启动数据库管理器,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下建立数据表,输入记录。并建立各个表之间的联系,其5个数据表分别是:图书信息记录表( books) 、本台部门和员工基本信息记录表(user) 、图书类别信息记录表(class)、图书借阅信息记录表(jy) 、 借阅历史信息记录表 (jyls) 。5个数据表的逻辑结构分别根据系统的需要而设计。如图书信息记录表的结构如表 1 如示。以图书信息记录表(books)为例,可以看出这张表有8个字段,每个字段的名称分别是:图书编号(数值型),图书名称,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是否出借(均为字符型),出版日期,登记日期(日期型),价格等相关信息。
四、程序设计和调试
在上面的各项工作完成之后,依次逐步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界面,对其主窗体和各个子窗体进行属性的修改,接着添加菜单项,然后编写所有代码。在编写代码过程中,单独调试每个窗体,最后将主控制调度程序和功能模块程序联结起来调试,完成整个系统。 以下简单例举主窗体的设计过程:
1.主界面设计
主界面即登录成功后所显示的界面,主程序的设计步骤如下:
步骤一、新建工程文件,将工程文件保存为book.dpq,源程序存盘为main.pas,修改其caption属性为“图书档案管理系统1.0”,name属性值该为mainform。
步骤二、添加菜单项,实现启动画面, 向mainform中加入下拉菜单tmainmenu控件对象,双击该控件对象,在“操作”菜单项下,分别设置菜单条“新书入库”、 “读者信息管理”、“借书”、“还书”、“信息查询”、“系统登录”、“退出”。在“管理”菜单项下,分别设置菜单条“读者类型管理”。双击菜单项“操作”中的菜单条“退出”,创建onclick事件,是系统具备退出功能。
主窗体界面的设置如上图二所示。图书入库信息模块包括3个子菜单、图书入库登记、入库明细管理、图书入库查询功能。图书借阅信息模块也包括3个子菜单、图书借阅登记、出库明细管理、图书借阅查询功能。部分子菜单窗体如下所示:添加图书信息窗体,如图四所示;借书信息窗体,如图五所示;添加还书信息窗体 如图七所示;查询借书信息窗体,如图八所示。
1.1步骤三设置属性
1.1.1主窗体的属性如表一所示
1.1.2主窗体的菜单项如表二所示。
1.2步骤四编写代码
主窗体初始代码如下:
me. caption = me. caption & “- [“ & strnowuser & ”] ”me.logout.caption = me.logout.caption
&“- [“ & strnowuser & ” ] ” endsub
2.其它模块设计与实现,其他,如启动画面的实现,用户登录密码认证窗体的实现,图书管理功能的实现,在本系统中,还有借书模块、还书模块、添加读者模块、新书入库模块、借阅历史查询模块,这些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的语言、界面风格与以上设计相似,鉴于篇幅有限,本文在此不再详述。
在设计本系统过程中使用到的需另外添加的“部件”有microsoft flexgrid control 6.0microsoft windows common controls-2 6.0
本系统还需要添加如下一些“引用”。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2.5 library;
microsoft data formatting objects library 6.0(sp4)
microsoft data report designer v6.0
五、系统安全性问题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对本系统的操作,本系统设计了一个登录界面, 用来让合法用户的进入。在数据库方面设计了一个表,用来实现用户和密码的数据源,来实现多用户的进入和操作。考虑到本系统的规模和其它方面的因素, 在数据库方面本系统设置有相应的权限。
六、结束语
一、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管理无纸化实施的必要性
1.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管理实施无纸化最为重要的作用便是,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信息的共享,推进了协同办公的实现。通过无纸化归档链条,使各个环节均实现了无纸化的管理,如:可行性研究、项目概算、招投标、合约签订、合约履行、计量支付、变更与签证、内部审计、项目决算、政府审计、概算回归、项目后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对于文件的印发、通知与转送等均得到了节省,同时,也实现了人力、物力与时间的节省,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权限范围内的查阅、修改、批注等,此时的归档与查找均具有便捷性与高效性,进而保证了工作效率的提高[1]。
2.促进了绿色环保
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管理实施无纸化不仅保证了工作的效率,还适应了绿色环保的要求。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效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无纸化合约档案管理,纸质档案的数量逐步减少,这样做不仅节约纸张,保护了宝贵的森林资源,同时控制管理成本;最重要的目的是减少信息传递环节,提高办公效率,这点对于当前轨道建设迎来新一轮建设的总体大环境下,显得尤为关键,意义深远。
二、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管理无纸化的不足
1.在存储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存储技术有着较快的更新速度,虽然现有的存储介质拥有良好的保险系数,但它也极易被淘汰,一旦新的格式不能对其进行支持,则会影响现有文档的正常读取。同时,在无纸化合约档案管理过程中,电子媒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质变,具体的影响因素有化学因素或者物理因素等,一旦电子媒介出现问题,则会出现文件无法打开的问题,此时的合约档案管理存在一定存储隐患。
2.在安全方面
电子文档的安全性是重要的,它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电子档案极易被窃取。在无纸化管理过程中,窃密人员利用电子邮件或者U盘等便可以对合约档案中重要档案进行窃取;同时合约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也会为别有用心的人员提供可乘之机,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删除或者修改等。如果合约档案中的重要文件或者关键信息出现泄漏、删除或者流失等均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为了避免窃密人员对电子档案文档的违法利用,要求无纸化合约档案管理要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其安全性与保密性。
3.在转换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管理的无纸化不能完全替代纸质档案,主要是由于无纸化档案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各个单位与部门均保留着纸质档案管理,同时政府对于无纸化办公的支持力度较弱,进而制约着无纸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传统档案和现代档案二者的转换需要合理的协调与科学的规划。目前,在实际档案管理过程中,仍需要借助纸质形式进行打印,通过管理人员的签字或者盖章等才能够保证其有效性与真实性。
三、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管理实现无纸化的对策
1.提供无纸化管理的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管理实现无纸化,需要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类似于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的大数据平台架构,通过此平台,档案使用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权限,对权限范围内的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利用,此时保证了资料信息的共享性与利用率。同时,无纸化档案管理平台的构建,为政府与企业无纸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构建档案信息安全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在实行无纸化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安全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提高信息的安全利用,另一方面为保证硬件与软件的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机制的建议要具有层次性与清晰性,对于档案信息的存储、迁移与校验等均要在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下运作,对于档案信息的查看与调用,要对不同级别的人员制定不同的管理规定,每级人员均要拥有各自的权限。同时安全管理要关注硬件与软件两个内容,前者主要有服务器与计算机,要保证其高质量;后者主要是指注重档案管理软件的更新与维护。同时,为了保证重要档案信息的安全,要注重备份工作,此时的备份可以选用二级备份或者多级备份,如:大型服务器双备份。
3.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城市轨道交通合约档案无纸化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通过教育与培训,促进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的培训内容有法律法规的学习、业务知识的掌握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将不断增强,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展开工作,以此保证了管理的合法性,同时在健全的知识体系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将逐渐实现,进而传统的档案管理转型将更加成功与高效[3]。
四、总结
关键词:高等合并院校 档案管理 和谐统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中将部分高等院校按照优势互补、强强合作的办学思路进行了合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对因学校分立或合并,其分设或合并前的档案,应本着集中保管、方便利用的原则,经协议由一校或合并后的学校档案部门统一保存”的规定精神,如何加强与高校办学改革、发展息息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利用等工作的协调统一,是当前高校档案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等合并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等合并院校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名义上的合并,在档案管理体制上没有完全理顺关系,在运行机制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没有实现集中统一,导致合并院校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1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缺失
合并高校在并校期间牵涉各部门尚未立卷归档的文书,由于合校前夕人心思动,工作状态不稳定,一些正常的工作不能按常规办理,自然给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是责任心强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会把没有立卷的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编拟目录、安全存放;而责任心不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则不予闻问;更有甚者,在部门调整、办公室搬迁过程中,将大量的档案材料随无用材料一并处理,致使一些珍贵的档案资料该移交的未移交或丢失,无处寻找,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
1.2 档案管理难以集中
高等合并院校的原组成院校大都处在不同的位置;合并后面临着教学硬件配备、科研资金扶持、学生食宿保障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档案工作因其效益滞后等特点此时不易摆上领导案头;并校前原各校档案管理层次水平不同,人员素质不一等原因, 档案管理难以集中。
1.3 档案管理技术方法落后
部分高等合并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仍处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档案的整理、立卷、归档基本上都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有的高校档案的收集整理玉石不分鱼龙混杂,一些重要的档案残缺不全,查、借、阅极不便利;同一类型的档案有时会因立卷人素质、观念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归档形式,即使是同一人整理的档案,也时常会出现细节上的偏差和组卷方式的异样,导致档案利用率低,档案价值大打折扣;有的高校档案管理依旧采用的是原分库存放的办法。
1.4 档案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高等合并院校的不少档案工作者多为非专业人员,他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思想认识不到位、业务不熟悉,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困难,很多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长期停留于整理归档的一般水平,很难谈得上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从事档案信息重组等创新性的工作。
1.5 档案管理信息共享不够
合并高校大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规模相当、类别相近的院校并建而成。由于原各校建立的时间或早或晚,隶属关系不一,各自的办学宗旨及基本职能有所差异,合并后档案全宗由原各校的一个全宗成为并校后若干全宗,而各校的档案类目设置、类目排列及档号的编制不尽相同,另外,合并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着原各校档案管理体制不统一及档案管理手段参差不齐等问题,如有的合并高校,原各校区档案或实行集中管理,或人事档案归人事处管理,科研档案归科研处管理,声像档案归电教中心管理等;有的合并高校,原各校区或已配备计算机,实行档案机检,有的档案则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由兼职档案员管理,档案管理处于原始的手工检索阶段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合并院校档案的开发利用与信息化,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2. 高等合并院校档案管理不和谐统一的原因
2.1 学校合并总体格局的影响
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是学校管理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合并的深度决定了学校档案管理的合并深度。在合校初期,校区意识的惯性、校区职工的利益格局、校区干部的任职安排等等方面,时常与合校的总体要求发生碰撞;经过一个阶段的磨合之后,实质性融合的程度由浅入深,有一个发展过程,合并院校的档案管理同样如此。
2.2 馆舍条件的限制
多校汇集于某一校区集中办公,档案馆、室的馆舍适应不了合并院校档案管理的需要,容纳不下多校区的档案实体,满足不了档案管理人员集中办公。
2.3 校区距离的制约
合并院校中,有的是邻近数校的合并,有的是远距离数校合并,有的是远、近距离皆有的数校合并。
3. 加强高等合并院校档案管理和谐统一的对策
通过对高等合并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来确实加强高等合并院校档案管理的和谐统一。
3.1 重视档案工作,增强档案意识
同志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有很多问题没有档案说不清楚,要狠抓这项工作。如果现在不重视这个问题,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因此学校要重视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档案宣传工作,促使大家自觉地积累、利用、移交档案。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纳入到学校的议事日程,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逐步做到“三纳入”、“四参加”和“四同步”,同时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在人员、经费、库房、设备等方面满足档案工作的需要,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进行。
3.2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建设一支忠诚事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档案工作队伍,是档案工作摆脱困境的重要保障。第一档案工作队伍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比较合理,便于发挥整体效应;第二发挥各部门兼职档案领导和兼职档案员的作用,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热爱档案工作,自觉学习和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把质量关,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实用性。
3.3 规范档案管理,确定档案工作目标
合校后采用任何一个校区的档案管理办法都不妥当,这就要出台新的统一的档案管理办法和规范:第一,依法治档,统一规章制度。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学校有效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以合并院校名义印制出台适合本校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第二,起点要高,统一管理规范。例如《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国家档案局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学校现行档案管理规范的合理因素。由于合并高校层次较前相对提高,并校后应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使档案工作围绕新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第一可以根据总目标,不断消除偏离目标的因素,又可以通过局部优化,使日常具体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总目标的实现;第二便于加强日常管理,有利于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增强竞争性。
3.4 改善档案管理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改善档案管理设施,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的开发并进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高校档案工作必须早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供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教师查询使用,充分发挥高校档案信息的独特优势,为新时期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关于档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设想[J].高校档案信息,1999,(1).
关键词:医院 合同档案管理工作 问题 创新思路
很多医院仍旧是采用传统的合同档案管理办法,使得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落后、效率和质量都不高,档案的管理是医院工作的基础,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对其的管理办法进行创新,不断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1、合同档案的含义
其是指从合同的签订到终止,在这个时间段内形成的体现了签订合同各方意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以及和其相关的具有保存的价值的其它文件材料。
2、医院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合同档案保管机制不完善,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
医院中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需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合同档案管理上虽然有相关的管理体系,但是却仍然有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也不完善,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划分标准,这些都让医院的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管理上也没有统一,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对信息资源的整理和分类的工作无法有效的展开,这让信息搜查变得难度很大[1]。整理、分类的工作都无法做好,信息资源就更加无法实现共享,这些都为科学化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也无法满足医院发展对于档案管理的需求。
2.2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医院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信息化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中也不例外,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还有一些人对于合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也不够,他们的思想过于陈旧,还在使用传统的卷宗档案的管理方法,而且管理人员中缺乏专业的人员,档案管理人员通常也都是别的科室来兼职的,他们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方法,对于档案的管理也没有足够的意识,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变成了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停步不前,与时代的发展脱节,阻碍了医院的发展[2]。
2.3合同档案利用率较低
信息资源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也关系着行业的发展。医院内建立合同档案,就是要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的资料,但是还是有很多医院并没有重视到档案的重要性,知识将档案收集整理后就结束了,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价值,档案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没有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比如一些对医疗、教学、科研有重大意义的病历档案却放在那不加以使用,过了档案保管的期限就急于清理和销毁档案资料,让一些很有价值的合同档案信息资料浪费了[3]。合同档案如果没有充分的利用,就会让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止步不前,合同档案信息无法物尽其用,长期如此会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进步,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
3、有效提高医院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的策略
3.1完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创新是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基础上,因此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完善医院合同档案管理的管理系统,只有完善好管理系统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否则只会根基不稳。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一直都在发展,对于合同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水平也都在不断增强,但是因为管理方法陈旧,使得在其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且管理工作比较落后,因此需要先完善管理体系, 让其能够满足实际的档案管理的需求。在完善时,应该要先明确合同档案部门的职责,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标准,对医院内的不同类别的载体实行统一的管理和评价,让档案管理和医疗服务共同发展。另外还需要扩大档案管理的范围,对于医疗市场改革时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资料等也要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让采购和招标工作能够孙经理的进行,总之要把医疗有关的信息都要记录在档案中,再教给专门的合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3.2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合同档案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现了医院的经济活动,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非常重要。对于其的管理效率有效这医院的整体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也对医院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其的应用越来越多,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必须加入信息技术,让管理工作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档案信息检索中就必须要加入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合同档案资源的开发效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让医院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极大的发展,因此医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对硬件设备以及医疗管理软件的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4]。足够的资金也是对其进行创新的基础,另外,还需要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保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3提高合同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信息化的合同档案管理也对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的管理人员也不例外,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专业的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信息化技术,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需求。因此医院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只能,用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4探索合同档案管理新领域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因此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进行创新,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理念,拓展合同档案管理的新领域,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代的变化,对工作的原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创新和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的发展。医院个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也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办法,主动的去改变,不断的优化管理模式,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发展。
结束语:
当今社会,信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信息的保存其中一种就是建立档案,且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其他工作的基础,因此医院必须要重视对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医院档案的价值,充分利用这一种资源,促进医院的发展,也对整个医疗科研事业具有积极的影响,医院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加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让他们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完善合同档案管理的机制,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方法等,满足社会对医疗事业的需求,让医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初蝉.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分析[J].科技展望.2015(15)
[2]张娟.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5 (9)
【关键词】 图书情报和档案 共同管理 信息库
图书是一种传递知识和情感的工具,人们将文字资料、图像符号等按照一定的规律记录在一个载体上,就形成了图书。情报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传递性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档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用于记录国家、社会政治或个人的活动的载体。
1 图书情报和档案共同管理的概况
人类社会发展之今,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领域不断延伸,边沿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图书情报和档案的资料越来越丰富。大量的资料给人们的查阅带去了不便,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未必能够获得需要的资料。为了方便人们查阅,图书情报和档案的管理逐渐向着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图书情报和档案的统一管理,方便了资料查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因此,还存在诸多不足,体制和管理技术尚未健全,需要进一步发展研究。
2 图书情报和档案共同管理的方法
2.1 加强对理论的应用
图书情报和档案的共同管理,是建立在大量的经验积累和事实数据基础上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管理就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一体化的趋势。进入到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统一管理逐渐发展出了雏形。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产生出了大量的基础理论。事实上,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是三者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伴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三者共同管理的资源管理模式将不断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资料管理和查找平台。
2.2 调整管理手段
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是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信息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统一管理,整合了资源,使得资料管理和查找系统更加规范化,提高了资料查找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减少了资源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图书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必须要重视其实效性,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了对资料开放程度、资料保存方式等的管理。要实现图书情报和档案的共同管理,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三者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因此对图书情报资料的管理必须要体现出信息化的特点,及时调整管理手段,确保信息管理的科学有效和安全。
2.3 加强仓库信息管理
图书、情报、档案在本质上都属于信息,要实现三者的统一管理,就必须要加强信息库的建设。信息库是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统一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只有实现信息库中信息的有效流通,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才能让图书情报资料和相关档案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信息库的建设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资源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图书、情报和档案共享的效率,方便了图书资料的统一管理。
2.4 加强解决问题的灵活度
近些年,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发展迅速,但其发展的时间却较短,在实际运行和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前从未遇见过的,因此管理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应该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难题。笔者建议,相关管理机构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方便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各方资源整合,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式,实现三者共同管理的效率最大化。
2.5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资源的共享过程中难免出现侵权的行为,阻碍了图书情报资源和档案共同管理工作的发展。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尤其要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教育,既要保护好自身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部分网民在网上下载电影、歌曲和图片时,也许并未想到这也是一种侵权行为。网站在提高下载渠道时,也忽视了对他人产权的保护,导致侵权现象的发生。只有不断加强对网民和网站运营商产权意识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侵权行为,保障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产权拥有者的利益,促进三者共同管理的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将成为人们的共同需求。图书情报和档案三者的共同管理,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提高了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促使了资源的优化整合。目前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制度和管理方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必须要加强三者共同管理的理论建设,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及时调整管理手段,同时加强信息库的建设,促进图书、情报、档案三者统一管理的发展。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方法的思考是一个新课题,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继续深入探讨,以谋求资源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冯惠玲.从文献管理到基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之 路[J].情报资料工作,2013(03).
[2]张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