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5 18:12: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本文针对风力发电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如下:
一、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事故危险因素辨识分析
1、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对风力发电设施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之一,地震烈度不同影响程度不同。因此,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中应依据地区地震烈度等级进行辨识。
2、坍塌危险性分析
场址选区时须严格考察地基土层的地质构造,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方式的坍塌事故:
桩基设计不合理,未按设计要求回填土方、施工中存在问题,如:野蛮施工等,发生坍塌事故。
桩基设计载荷不符合安全要求,未达到最大风机载荷要求,造成基础缺陷事故。
基础设计不合理,基础质量不良,混凝土标号未按设计配比,造成坍塌事故。
基础设计强度不够,不能承受风机的动、静载荷、基础发生明显沉降甚至造成坍塌、地基缺陷事故。
地面基础周围未采取防风固沙措施,风沙对风机基础的潜蚀和淘蚀造成基础坍塌事故。
3、主要建筑物缺陷危险性分析
(1)升压站的建筑物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升压站的主要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若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建筑基础在冻土层未考虑防冻措施;施工期间未严格按照施工作业规程进行施工等造成主要建筑物有缺陷,从而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
(2)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与塔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选址不当,安装地点可能发生滑坡、塌方等。
因基础设计不当、基础质量不良、基础载荷不正确等或地震、极端天气下超过风机安全风速的大风等自然灾害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事故。
基础发生明显沉降或沉降不均可能引起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振动、倾斜,严重的可能造成倒杆塔。
塔架设计不良,造成风机运行中产生共振,发生倒塔事故。
塔架产生振动或频繁晃动,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减少发电量或停机,甚至可能引起倒塔事故。
钢制塔筒制造不良或防护不当造成腐蚀。
钢结构焊接不合格、钢制塔架制造不良或防护不当造成腐蚀严重,遭遇极端恶劣天气造成倒塔、折塔等事故。
在飓风、沙尘暴、风雪、雷电等条件下登高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危险。
钢结构高强度的螺栓连接设计不合理、施工偷工减料,造成紧固件松落、脱落、紧固件螺栓强度不够,长期运行可能发生倒塔、折塔等事故。
风轮设计不当,造成运行过程不平衡,引起塔架晃动,遭遇大风时有发生倒塔、折塔的可能性。
4、风电机组等主要设备缺陷危险性分析
风电机组的主要设备决定着风电机组内在的本质安全,风电机组的安装工作同时又决定着风电机组运行过程的安全,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危险性分析。
(1)风轮系统(桨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叶片材料的性能指标不符合运行环境温度技术条件要求,在低温环境下易发生叶片断裂事故。
风力发电机组容易遭受强烈的旋风和切变风速的破坏;风速和风向的剧烈变化,不仅使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不稳定,而且会使机组叶片承受强烈的振动和应力,轻则极大地降低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重则毁坏机器。
大雪和冰冻可能影响叶片和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
接地网设计不合理及接地电阻不合格,风轮叶片和发电机组有可能遭受雷击损坏的可能。
桨叶设计制造不合理,制造工艺质量不良,运行严重振动或易损坏。
风轮和桨叶运行中因材料疲劳问题发生损坏;极端天气造成折桨、断桨事故。
安装过程中未按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组装,安装不合格,发生安全事故。
(2)机械传动系统(齿轮箱)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设备制造不良、设备安装质量差,可发生风电发电机组传动机械损坏或人身伤害事故。
设备使用剂(脂)不符合要求,不良、造成转动设备机械磨损严重。
齿轮箱安装不良,运行中损坏,保护不起作用,油温高、漏油可能引起火灾。
(3)液压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液压系统漏油,发现不及时,遇明火或高温可能造成火灾事故。
液压系统失灵可造成发电机组刹车保护失灵、运行失控、飞车等。
(4)偏航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偏航系统机械故障、偏航系统失效引起发电效益低或风力发电机运行中晃动损坏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漏油可能造成火灾。
偏航定位系统失效可能造成电缆纽结、断裂、短路等事故。
偏航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制造质量不良,遇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机舱坠落。
(5)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风机发电机组实行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如果设计不合理、工程施工不规范、控制系统质量不合格、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等情况下,容易造成控制系统失灵、控制接地系统故障、保护系统失灵、控制系统电源失电故障和压力、温度等测量装置故障等安全生产事故。
5、风电机组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正常运行工况对电网的影响:
(1) 对电网调峰的影响
由于风力发电存在随机性,风电场功率预测尚未全面展开、风电机组出力基本不具备在线控制功能、还没有配套建设与风电相对应的随机用电负荷的情况下,大规模风电并入电网,电力系统中风电以外的其他电源除需随负荷用电变化进行调节外,还需为适应风电的随机性进行出力调节,即对这些机组的调峰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2) 风电场的无功功率的影响
风力的波动引起风机吸收无功的变化时,如风电场容量较大,系统电压水平降低时,无功补偿量下降。此时风电场本身缺乏无功支持,而补偿无功又大大减少,导致风电场对电网的无功净需求反而上升,进一步恶化电压水平,造成电网电压崩溃,风电机组由于自身的低电压保护停机,停机后风电场有功输出减少,需求无功相应减少,系统失去这部分无功负荷又容易导致电压水平偏高。
(3) 风电场对电能质量的有如下影响:电压偏差、电压变动、闪变和谐波。
风速变化、湍流以及风力机尾流效应造成的紊流会引起风电功率的波动和风电机组的频繁启停;风机的杆塔遮蔽效应使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存在周期性的脉动。风电功率的波动势必会引起电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压波动、电压闪变、电压跌落以及周期性电压脉动等。
此外,风电机组中的电力电子控制装置如果设计不当,将会向电网注入谐波电流,引起电压波形发生不可接受的畸变,可能因谐波造成电力设备损坏并可能引发由谐振带来的潜在问题。
发生故障时电网的影响:
风电机组在电网频率偏离下应有一定的运行和控制能力。如果在电网频率偏低时切机,将由于有功功率的缺失造成电网频率进一步下降。在电网频率偏高时风电机组无法高周切机或控制出力甚至停止状态的风机自动并网将进一步恶化电网频率的偏离。在东北吉林电网曾发生类似情况。
二、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分析
1、火灾危险性分析
风电场的火灾危险主要潜在于贮存或可燃介质通过的设施或地方,如发电机组绝缘冷却系统失效,发生着火;变压器绕组绝缘损坏、老化、变质引起主绝缘击穿造成短路;变压器套管闪络;铁芯故障发热等引起变压器爆炸着火。电缆密集区域可能因电缆散热或隔热情况不好引起电缆燃烧火灾;对电缆未采取隔离防火、阻燃措施;检修、施工、运行未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规程;对易引起电缆着火的场所没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装置。在挖掘施工中,疏于现场管理,野蛮施工等使电缆受到外力破坏,由于电缆绝缘损坏造成短路引燃电缆起火。
发电机组的冷却设备失效,不能及时冷却发电机组,造成发电机组过热产生火灾;发电机组的轴承因油不合适,油脂过多或过少,油失效,有异物进入滚道,轴电流电蚀滚道,轴承磨损,轴弯曲、 变形等原因,造成轴承过热从而发生火灾。断路器连接部分接触不良发热、闪弧,使其相间、对地短路,甚至爆炸着火。液压系统漏油,发现不及时,遇明火或高温可能造成火灾事故。配电装置的容量较大,存在短路、接地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短路、接地故障,虽然有良好的电气保护,如果保护失灵,事故的后果将十分严重,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如果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山林地区,如发生山林火灾将引发风力发电机组及升压站火灾事故。
2、爆炸危险性分析
运行维修期间使用的油漆、汽油、柴油等,气焊、切割用的乙炔钢瓶等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以上物品由于管理、使用不当,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气焊、切割用的氧气钢瓶和乙炔钢瓶应使用检验合格且在允许使用期限内的钢瓶,并且钢瓶安全附件。
继保室蓄电池间内的电气设备不防爆、防爆级别选型错误、防爆电器设备损坏、通风不畅等情况下,有发生爆炸可能性。
风电场主变压器及电容补偿装置均为带油设备,变压器及电容补偿装置内部故障时会引起电弧加温,有燃烧和爆炸的可能。
3、电伤害危险性分析
电伤害包括雷电、静电、触电等事故。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电气系统产生过电压(包括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引起电力、电气设备绝缘击穿,发生短路故障,引起人员伤亡。
电气设备缺相运行或机械设备卡住引起电气设备过载,引起绝缘层击穿短路,造成触电事故。
电缆选型,电压等级或截面设计不当或敷设不合理,可造成火灾事故。
人为误操作、违章操作。如带负荷断开隔离刀闸,将会引起两相或三相弧光短路,造成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等事故。
操作人员与带电电气设备的部分安全距离不足,可造成触电或短路弧光烧伤,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油池及易燃材料库未设置在直击雷保护范围内,或其建筑物、设备上装设避雷针,未采取防止感应雷和静电的措施。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长时间未进行检测、检修其防雷系统失效,在雷雨季节,风力发电机有受到雷击的危险。
冬季取暖期使用电暖气取暖,在违章操作,安全管理不到位,长时间疲劳工作等情况下,有造成触电等危险事故。
引起电气伤害的部位主要是户内的电气设备以及高压配电设备,有造成触电伤害事故的可能。
4、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
生产场所和修配场等的机械设备外露机械部件没有安全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罩不规范,机械设备没有必要的闭锁装置或失灵,机械设备维护不当和操作工人在违章作业时,容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当风力发电机组出现超速和过载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与安全系统不能启动大风脱网控制时,可能发生风电机组飞车事故,导致设备损坏。
5、物体打击危险性分析
如果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为60m,叶轮直径为50m,且处于北方,冬季温度在零下二三十度左右,温度较低,雨雪较多,风力发电机叶轮容易结冰,在运行过程中或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冰块下落将造成物体打击伤害,如风力发电机底部有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或非工作人员经过将造成人员伤亡。
6、高处坠落危险性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塔筒一般高于地面60m,工作人员在顶部检修过程中有从风力发电机顶部坠落的可能,工作人员在攀爬风电机过程中如未佩戴安全带或安全带失效将造成工作人员坠落。
7、自然灾害(暴风雨雪、极端风、冰雹等)危险性分析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暴风雨和洪水对本建设项目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在雨水季节要注意暴风雨的侵袭,防止电气设备受潮造成事故发生。
暴风雨对风电机组的基础有一定影响,在风机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核算,把暴风雨对风电机组影响降低到最小。
风力灾害:
风向、风速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本身具有不可控不可调的特征,风速的变化会导致风机处理的波动,如果对风电场风力预测达不到工程使用的程度,风机发电机脱网,造成电网电压下降,风机频繁波动和启停对风电机组本身和电网都有较大影响。 当风速达到风力发电机的切出风速时,如风力发电机制动系统损坏将造成风力发电机飞车的危险。
雷暴灾害:
如果风电场场址所在区域为多雷暴区,而风电场处于山区的顶部,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的可能性相对较大。风电机组遭受雷击的过程就是带电雷云与风电机组间的放电。在所有雷击放电形式中,雷云对大地的正极性放电或大地对雷云的负极性放电具有较大的电流和较高的能量。
峰值电流的影响,当雷电流流过被击物时,会导致风电机组叶片温度而发生损坏。当雷电流流过叶片还可能产生很大的电磁力,电磁力的作用也有可能使其弯曲甚至断裂。
风电机组遭受雷击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控制系统或电子器件的损坏。
其他自然危险、有害因素:
特殊气候:如冬、夏温度对油的影响,复杂地形产生的气流会造成偏航力矩导致部件疲劳。
风力机常规测风仪中的风杯如被结成冰球,导致测风数据不准,将影响风力机正常发电;如风标被冻结则将影响风力机主动偏航;叶片表面结冰,也会影响风力机发电量;架空线因“雾凇”结冰,电线负重增加,可能导致断线,影响电力负荷送出。
极端大风可导致风机停机,同时大风夹带的的沙砾不仅会使叶片表面严重磨损,甚至会造成叶面凹凸不平,影响风机出力;另外还会破坏叶片的强度和韧性,影响风机的性能。
风为自然能源,风向、风速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本身具有不可控不可调的特征,风速的变化会导致风机出力的波动,如果对风电场风力预测达不到工程使用程度,风力发电机脱网,风力机组频繁波动和启停对电网的影响较大。
该地区大雪和冰冻可能影响叶片和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引起机组发生振动,会使机械部件很快疲劳或磨损,严重的会导致风力机故障或飞车;当激振力与某些部件产生共振时,对机组运行会十分危险。
在霜、雪、冰冻等条件下登高检修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同时,冰雪天极易发生污闪事故以及接地短路故障,绝缘子融雪闪络;冰雪天路面不好(如路面有陷坑、障碍物、冰雪等)施工过程中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8、人的不安全行为危害因素分析
管理缺陷危险性分析:
风电场工程风机分布范围较广,在工程运行期间,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组织制定本单位安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未及时督促和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及时消除生产安全过程中的事故隐患等管理缺陷,均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行为缺陷危险性分析:
风电场工程运行、检修期间,从业人员个人安全意识薄弱,作业期间进行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误操作或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行为缺陷,均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生产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1、噪声及振动危害因素分析
该工程噪声主要来自于运行期间的风电机组发电过程中叶轮扰动空气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因电磁作用引起振动产生)。噪声超过约80dB(A)作业人员有可能受到噪声的危害。
振动的部位主要在风电机组,由于机组运行而引起的微弱振动。
2、高温、低温危害因素分析
高温作业人员受环境热负荷的影响,作业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
低温作业人员受环境低温影响,操作功能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
3、潮湿危害因素分析
办公室、电气配电室等场所,应保持环境与电子设备一定的湿度,不能超过国家标准规范等要求的湿度,防止电子设备因空气湿度过大发生故障,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4、采光照明不良危害因素分析
作业场所采光、照明不良,易造成标识不清、人员的跌绊和误操作率增加的现象,特别是应急照明不良,安全出口指示标识不清,在发生事故时,不能正确的为作业人员指明逃生路线和方向,进一步造成事故扩大。
5、电磁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就风力发电机而言,辐射源有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三部分。
风电场有高压输变电线路、计算机网络、移动电话、视听设备等,都能产生电磁辐射。
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场所主要是66kV升压站设备对地面静电感应场强。
关键词:项目风险识别;系统动力学;动力学模型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项目管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在项目实现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很多风险和干扰因素,为了实现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项目管理者就必须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防患与未然,以避免和减少损失。项目风险识别是在信息不清楚、不完全和不准确的情况下识别风险因素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分析人员不可能完全按照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只能用一些定性的、模糊的方法来对实际情况分析、模拟、仿真和判断。
现有分析方法主要有检查表法、流程图法、情景分析法、SWOT分析法、财务报表法、专家经验以及数据挖掘法等,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历史数据的收集要求尽可能的全面,需要大量的材料,②对风险的识别往往局限于细节,而忽略了各因素间的综合作用对整个项目风险的影响。③对与人有关的风险因素关注不够,往往有时人的因素会对整个项目影响巨大。
针对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利用系统动力学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对随时间变化的风险因素进行仿真,针对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从项目的整体观出发,用很少的数据来进行仿真,从而可以从中识别可能引起风险性后果的关键因素。
二、系统动力学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 简称SD),由MIT著名学者Jay W. 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它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以现实存在的系统为前提,根据历史数据、实践经验和系统内在的机制关系借助计算机模拟建立起动态仿真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可能引起的系统变化进行试验,从而寻求改善系统行为的机会和途径,特别注重研究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协同以及延迟效应等问题。这种方法在建模时借助于流图,其中流位变量、流率变量、辅助变量等都具有明确的物理(经济)意义,是一种不需在真实系统上试验,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科学方法。
三、项目风险识别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本文以项目实现过程的费用、进度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动力学在项目管理的风险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一般意义上的探讨。建模、分析和仿真采用的是Vensim PLE软件。
(一)系统边界的确定。影响项目费用和进度的因素有很
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影响因素都将被纳入动力学模型分析,一方面由于模型设计的简化,另一方面部分影响因素属于不可控风险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周期等。确定全部因素的原则是:①力图反映项目费用子系统和进度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②与项目实际指标相符合。以某工程项目风险为例,风险因素主要有:1)设计缺陷,如设计方案不够优化,工程总投资增加;
2)采用了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可能造成的失误;3)恶劣的现场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4)由于最初决策的规模、决策变动(变动计划、资金筹措方案的改变)、实施过程中资金短缺或资金链断裂等造成项目决策失误;5)政府或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干预;6)后继法规的变化,如环保要求等;7)招标失误,如未能选择理想承包人等;5)合同缺陷,如招标文件错误等;8)承包商缺乏合作诚意;9)材料、设备供应商履约不利或违约;10)经济风险。针对项目的具体环境可以通过经验和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加入或删掉风险因素。
(二)系统流图模型的建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是通过因果反馈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及相互影响。以工程风险为例。
首先从系统内部存在的基本过程入手,仅考虑人员变化与进度的关系时,基本变量有:人员数、每月进度、完成进度、剩余进度、不合格任务、返工等。上述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及因果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人员增加,任务进展快,剩余进度少,对人员的需求就减少,因此回路是负反馈回路。
图1 进度与人员数因果反馈回路图
其次考虑到工作进度调整和经费开支的关系时,基本变量有每月进度、剩余进度、每月经费开支、经费开支、剩余经费、人均经费、工作效率、工作压力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因果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
图2 每月进度与经费开支因果反馈回路图
最后,将工程项目实际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添加到反馈回路中,再根据上述系统因果回路图就可以建立起流图模型。例如工程设计缺陷,最初规模变动,恶劣的环境造成进展速度放慢等风险因素。如图3所示。
四、模型的仿真设计
对于项目风险来说,需要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以上述工程项目为例,如表1所示,建立风险因素分析表,根据模型中各种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标准,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动力学的专有软件Vensim进行模拟,直到模拟结果与历史数据基本一致(通过选择历史时刻为初始点,从头开始进行仿真,之后用已有的历史数据与仿真结果数据进行误差和关联度检验)。然后比较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进度和费用的相对风险大小,从而判断出对项目管理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以便对其控制、转移或管理,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表1 某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表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系统动力学在项目风险识别中的应用,它通过仿真处理了风险识别时所面对的风险因素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建模和结果分析是定性过程,结合不同的行业和实际情况,可以增删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改变模型结构以适应具体的项目管理实践。
与传统的风险识别技术相比,系统动力学方法主要分析造成风险的反馈过程,而较少关注项目中的各项工作,便于将难定量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是对传统风险识别方法的补充,结合其他的识别方法,将会提高项目风险识别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蔡依平,朱文龙,施国庆. 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3): 129~132
关键词:WBS分解法;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4-0132-02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工程量巨大,技术难度不断加大,投融资方式改变,市场竞争激烈等都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风险。风险管理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风险管理协会的推动下,风险管理理论日趋成熟,风险管理方法不断涌现。但是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在项目管理中加入一部分风险控制。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资金大,建设周期长,建设的不可逆转等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研究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研究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和WBS分解法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一)风险识别的定义
风险正是因为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风险管理就是要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将风险带来的损失减至最低。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有些风险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是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低于风险管理的成本,以及不确定风险带来损失的大小,不能明确风险处理的优先级别,所以在风险管理中首先进行风险识别就显的很重要。
风险的识别就是对存在于项目中的各种风险根源或是不确定性因素按其产生的背景原因、表现特点和预期后果进行定义、识别,对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分类。通过风险识别能正确认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种类,能为风险管理和控制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依据。风险识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不论其大小存在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有已经存在的也有潜在的,有损失大的也有损失小的。一般风险识别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分析不确定性、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做好风险识别工作需要根据具体的对象,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
(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头脑风暴法、图解法(流程图、因果分析图)、分解分析法(工程项目结构分解法、风险分解法)、生产流程分析法、核查表法、财务表格分析法和保险调查法等。在近几年也有学者提出情景分析法等新的风险识别方法。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召开小组讨论会议的形式,聘请相关专家,邀请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等进行讨论,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之间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最终形成风险识别报告。
2.流程图法。流程图法首先要绘制工程项目的总流程图和各分流程图,然后根据流程图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工程项目中一般使用工程进度图表等已经存在工程流程图。
3.核查表法。核查表是根据已经实施的项目建立一张核查表,核查表中一般包括:以前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项目范围、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人力资源与沟通等情况;项目技术资料;项目管理成员技能;项目可用资源;项目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来源等。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照核查表,寻找本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4.财务表格分析法。财务表格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报告以及财务记录、预算报表等相关资料。识别和发现未来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企业财务紧密联系,因此财务表格分析法不仅能发现财务风险还发现其他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在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中主要是通过工程成本控制,投标合同,采购合同等来进行识别。
上述四种方法是风险识别中比较通过的方法,但是鉴于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这些方法在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风险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工程项目管理方法WBS分解法在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了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二、WBS分解法
(一)WBS分解法定义
WBS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的缩写,一般成为任务分解法,是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方法。WBS方法主要是通过逐层分解项目总任务,将工程项目分解成为合适大小的工作单元,形成WBS文档和树形图表等明确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工作单元的任务,负责人,工程进度以及预算等内容。使用WBS方法能清晰的表示各项目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WBS中定义的里程碑事件可以使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客户对工程进展有明确的了解,最主要的是使用WBS方法能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进度控制、资源控制和成本控制。
(二)WBS分解法应用步骤
WBS分解法的核心是合理科学的对工程工作进行分解,分解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进行。在横向分解过程中要包括工程中所有工作,不能出现漏项,但是也不能将与工程无关的工作包括进来,在纵向分解过程中要遵循适度原则,不能对工程工作进行无意义的细化,也不能肤浅的细化,造成工作单元之间的不独立。
WBS分解法的应用从总体上来说是目标任务工作活动。具体的应用步骤如下:
1.首先准备与项目相关的指导书,说明书,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等规定项目工作量、交付状态、进度以及总成本的相关文件;
2.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项目分解讨论会。参加人员要包括项目经理、主要技术人员等,在会议上要首先确定项目工作的分解范围以及分解方式等;
3.进行项目工作分解,将项目需要交付的成果分解为较小的工作单元。在分解过程中最多使用20个层次,多于20层是过度的,对于一些较小的项目4~6层一般就足够了;
4.画出WBS层次结构图;
5.确定每个工作单元的责任人员,成本,进度,工作人员等重要内容;
6.验证分解的正确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编码,如果工程较小则不需要;
7.建立WBS字典以及相应的文件;
8.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的反馈进行调整、修改。
以上就是WBS分解法应用的一般步骤,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使用一般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将耗费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影响风险管理效益和成本的均衡。
而WBS分解法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的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普遍。应用WBS分解法的工程会具有完整的工程流程图、进度计划、费用计划以及人员计划等,这样将为工程风险识别提供充足的资料。本文作者提出的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指在进行工程项目WBS分解时就进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在进行工程项目WBS分解时参与人员对工程各个流程及环节都有深入的认识,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能显现出来;同时,WBS分解时会确定各工作单元的责任人,风险识别同步进行可以将风险因素控制的责任人明确下来;其次,综合考虑风险识别的同时能促进WBS分解的合理性,从全局上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步骤如图所示: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风险管理
引言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 construction)指业主选择一家总承包商或者总承包联营体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任,主要集中在石化、电站、交通工程等大型投资项目。EPC模式现已成为现代中西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了。由于这项目建设规模大、涉及的专业技术面广、繁杂的系统、参与项目建设的利益相关者较多而且关系比较复杂,这无形之间就增加了项目的投资风险。因此,如何对EPC总承包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EPC总承包项目的特点
EPC,设计采购施工,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由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项目产品拥有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阶段性过程,因此与其他一般型项目有许多不同特点:
1、涉及范围广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社会成员(利益相关者)多,相关关系十分复杂。尤其是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2、规模大 因为EPC项目都是涉及到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比如电站、大型石化、冶金、橡胶、制药、能源等,涉及到工程的设计、设备的采购和建设施工、以及整个项目的试运行,因此一般地,项目的规模都比较大。
3、周期性长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各阶段到验收用时一般是三到五年,有些甚至长达十五年之久。
4、风险高 目前我国进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条件和环境尚不理想,经验相当贫乏,与国际承包商差距很大,而且EPC项目要比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复杂得多,风险也大得多,交钥匙总承包必须面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的风险。
二、项目的风险特征
项目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和普遍性 很大程度上风险的发生不以人大意志转移,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这种风险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
2、不确定性和相对性 在项目进行中,未知事件的发生时间和概率,对项目损失的范围和大小是不确定的,同时,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是随着项目的进行的,有些风险会能够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3、损失性和可测性 一般的风险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相应的损失,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别无选择。虽然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或者方法来预测风险,可以把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
4、多样性 大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过程中,涉及范围广,规模大,周期性长且种类繁杂致使大型项目在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及与外界因素的互相影响,这是大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项目的风险管理
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预防和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其理论与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内进行。但是,越早在项目管理中开始风险的识别、评估、预防和应对工作,对项目的正常运转效果就越好。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并且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1、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它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使风险评估具有更好的效果及效率。
在项目策划过程中,采用初始清单法、专家调查法、风险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流程图法、经济数据法等一些方法,对建筑工程的风险进行识别。项目识别的主要依据有工程项目的项目规划,项目工程常见的风险种类、项目的外部环境(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项目的历史资料、以及业主的背景资料。
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是项目工程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一两次就可以完成的,应该在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定期识别。只有这样,项目风险管理的初始阶段对项目的成功保障才能够更加全面、有效。
2、风险的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定性的技术和方法,量化测评项目工程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因素分析法、定性风险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那些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并根据项目管理中的经验、判断等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它具有便捷、有效的优点,适合评估各种项目风险。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了解法、逻辑分析法、类似估计法。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建筑工程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项目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经常使用。
3、风险的应对
建筑工程项目中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和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及这些策略的组合。较为适宜的优先顺序是:风险规避、(2)风险转移、(3)风险缓解、(4)风险自留。
(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以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事故发生后的损失程度。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他方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由于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较多,范围甚广,还涉及到分包商,所以风险转移也是应对风险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法。
(3)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有称降低风险。利用政策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可以借助内部流程或行动,将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以控制风险。风险缓解的措施有: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的损失和采取一定的后备补救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项目的管理者逐步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的重要性。但在一些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一些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而一些风险一旦发生,便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危及到企业的存亡。
1 交通工程项目风险特点
一般来说,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人们都将它称之为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风险的因素很多。一般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是:风险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有工程项目就一定有风险;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多样性,风险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工程项目风险的影响具有全局性,随时间推移有扩大的趋势;工程项目风险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可预测的;工程项目风险在整个项目生命期中都存在,而不仅在实施阶段。
交通工程项目除具有一般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外,还具有其独特性。交通工程项目作为公路工程的附属项目,一般体量较小,工期都比较短(通常只有2、3个月),工序衔接非常紧密,一旦发生风险极不容易控制或者根本没有时间来弥补。另外,交通工程项目行业性强,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较为狭窄。交通工程项目投资少、技术含量较低的特点也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其实交通工程项目最根本的风险不在于项目管理所产生的风险,而在于无项目(未取得中标项目)的风险。没有项目,企业就面临着没有盈利甚至亏损的风险。没有项目,企业就面临着被取消专业承包资质的风险。没有项目,人才就容易流失,企业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交通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交通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交通工程项目风险多种多样,并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期过程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存在于其它方面的风险不一一详述。
2.1 投标风险
招标投标工作是交通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投标的全过程存在着的风险因素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社会环境风险。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投标过程风险可以分为宏观环境非正常风险与其他风险,其中宏观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其他风险是指承包方在投标的承包过程中,由于其他相关部门或机构的行为模式、效率和相关规定给予承包商带来的风险。
②投标策略选择行为风险。为了项目中标,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多方案投标策略,突然降价策略,无利润低成本策略。投标策略的选择行为是否正确影响潜在风险的后果是十分明显的。
③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风险投标人的技术能力涉及承包商对投标文件和有关资料规范的理解,对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等。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决定了施工企业中标的可能性以及项目实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④行为主体风险。投标与承包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包括:业主、承包商、承包联合体等。行为主体的各自行为模式、行为效果的变化都会影响投标与承包活动的最终结果。业主信誉风险是典型的行为主体风险。
⑤市场竞争风险。投标项目的竞争风险主要是竞争对手之间为获得项目中标而使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越来越大。
2.2 施工阶段风险
施工阶段是交通工程项目的主体阶段,一个项目的完成离不开人、机、料、法、环的要素控制,在较为固定的时间及空间限制条件下,各种因素立体交叉而又相互影响。因此,交通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极为复杂,也容易产生大量的风险。
①工期延误的风险
工期延误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业主不能提供正常作业面、未按时支付、设计变更、图纸延误等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的风险;来自于承包商人员组织机构变动、机械故障、材料不合格、资金短缺、分包方违约等自身问题造成的工期延误的风险;来自于路政、水政、交警等行政管理部门的越权干预及地方村民肆意阻挠等第三方干扰造成的工期延误的风险。
②质量风险
交通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不按工艺要求施工产生的质量风险;质检人员未按规定的频率及方法检测产生的质量风险;机械出现故障不及时修理“带病作业”产生的质量风险;使用不达标或有瑕疵的材料产生的质量风险;达不到规定作业环境要求,一味抢工期产生的质量风险;没有进行有效的成品保护,二次破坏产生的质量风险。
③安全风险
交通工程项目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低,安全的风险无处不在。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材料都有来自于安全方面的风险;工程项目资金(财务)安全的风险;因环境污染而面对行政管理、经济处罚的风险;工程项目所在地社会治安环境恶劣的风险;安全问题是项目施工中常抓不懈的永恒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空上的交叉是预防事故的关键之所在。
④业主方面的风险
来自业主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发包人故意拖延不结算的风险;承包商合理的索赔要求、变更调价得不到保护的风险;业主滥用权利,施行罚款或扣款,使承包商的实际利益受损的风险;业主苛刻刁难承包商,借故托辞不予以顺利验收的风险。
3交通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措施
3.1合理配备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知识的经营、开发、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提高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科学态度又有主动工作热情的高素质队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用支持、鼓励、监督、检查、改进等方法,把交通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严格加以控制。
3.2积极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制定适应于ISO9000:2008族质量管理标准的企业标准、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真正地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管理体系管理,用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业行为,使工作有依据,效果有证明,追究有线索,也就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3.3加强项目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能力。在招标过程中,准确核定标的,利用竞争、价格、供求机制,合理制定工期、质量、造价、安全投标的条件,为项目合同管理营造工作质量环境;在合同契约签订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管理风险进行合法的消除、缓和、转移;在合同契约的履行过程中,合理应用《合同法》和其他法规规定,利用风险管理技术、财务手段,将“承包商风险”、“业主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决不允许在过程中因出现“违规”或“违约”现象而导致“意外”风险失控。
结语
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通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处理)是靠企业的“团队”的力量,靠管理水平、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进行的,每个风险的规避、缓和、转移都是综合管理的结果。因此,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适应于市场环境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重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重视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建设,客观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减少或规避风险对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内部结构复杂、设计因素繁多的复杂开放系统,实施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其不确定性又受其规模、复杂性、创新程度和技术含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同时受到时间、资源、环境等外界因素制约。各种施工风险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大相径庭,对建筑企业能否取得预期效益具有不确定影响,许多工程项目达不到预期效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风险因素的影响所导致。因此加大对施工所面临的风险管理与预期评估,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相应的紧急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转移或减少施工中的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控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项目负责人制定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时,应系统地看待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预期回报水平,内外环境等因素,综合判断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风险状况,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策略。
2、主动、及时、全过程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应遵循主动控制、事先控制的管理思想,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管理方案、并将这一原则贯彻项目实施全过程,才能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特点和优势。虽然有些风险对全局影响不大,但在项目风险控制的总体设计时,仍然必须从项目的全过程考虑,预先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
3、综合、系统、全方位原则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不仅其产生的原因复杂,而且后果影响面广,所需处理措施综合性强。对项目风险来说,不确定性不仅贯穿项目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项目由各子项目构成,项目的目标是多目标性的,包括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合同变更和索赔、生产成本、利税等目标。要全面、彻底的降低乃至消除风险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原则、动员各方力量,科学分配风险责任,建立风险利益的共同体和项目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将风险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如果项目某一方面的风险没有有效的控制,有可能演变为整个项目的风险,所以应对项目风险的各个方面,设置相应的风险管理环节,按照专业、规范、安全和高效的要求,实行对项目风险的全方位控制。
4、可行、适用、有效性原则
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也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管理方案首先应针对己识别的风险源,制定具有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项目的风险管理势必消耗有限的资源,因此在选择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案时,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应该使项目风险管理的费用小于风险发生时对项目参与方造成的损失,否则项目风险管理就失去了实践意义。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控中风险的分类
施工中遇到的风险因素都大相径庭,各具各的特征,进行风险识别分析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从而达到更准确、更客观、更有效的分析。通常根据不同特征可将风险因素划分成一下几种类型:
1、设计技术风险
是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应取决于设计方案是否确定。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实施的龙头是最为重要的,如若没有完善的设计,招标及合同将无从谈起。造成工程索赔的在重要原因是设计变更,因此设计工作应在工程招标之前尽量完善,避免招标时设计方案不确定才能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
2、施工技术风险
由于人和施工方案都有可能进行变更或索赔,所以在设计方案确定的情况下应研究施工方案。无论是传统设计方案还是创新方案,都有它自身的有点和局限。当才有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时,工程变更与索赔的风险将随之加大,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最佳方案。
3、自然及环境风险
复杂的环境、工程地质的条件、水文气象的条件、恶劣气候等都是造成施工中风险的因素。因此在起草招标文件时就应当充分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对不可抵抗力的级别加以界定,要求承包商能够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施行相应对策。对不可抵抗力的界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雨雪、风暴、海啸等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按照法律条款,这类风险将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而已。
4、合同风险
工程合同同时作为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与项目全面管理的主要依据,其管理者应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合同的每一个条款进行研究,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深入的了解后再进行合同文件的起草工作。否则将会给项目带来巨额的损失。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控中风险管理的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 完善企业管理流程
首先,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以往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施工企业主要的风险源, 对承包的工程做到有准备、有选择、有考量, 尤其是外地的工程需要更加慎重。此外,企业管理流程上, 强调各部门进行工作时都需要考虑自身的风险因素, 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以解决, 从而将风险管理有效地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
其次, 建筑企业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工程项目评审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度等。建立工程项目全员参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过程控制的项目管理体制。建筑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竞争日益激烈,项目利润已经十分微薄,如果建设工程中还出现各种“意外”,项目可能就无法取得正常的利润甚至亏损,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将各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 企业才能有机会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长期健康发展。
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风险辨识能力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辩识是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最主要的工作。要从以下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辨识工作:
(1) 收集资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作业区域、自然环境等。
(2)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要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不同目标上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建筑工程不同工艺装置的项目内容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建筑工程建设环境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辩识方法有很多,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专家评议法,因为专家评议法对于风险辩识比较客观、简单易行。
(3)确定建筑工程风险事件,编制建筑施工风险辩识清单。在进行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把这些风险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技术和非技术、内部和外部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然后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风险辩识。
3、净化行业环境,提高预算造价人员素质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要提高预算人员的业务素质,让建筑企业的预算人员了解投标报价的重要性,投标报价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工期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遵照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并充分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工程量清单报价,避免更改投标报价、故意压价和哄抬造价、串通投标、招标单位泄露标底等行为的发生。建筑企业要定期规范预算编制人员的技术设计,对编制人员的相关法规和预算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坚持执业资格登记备案和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预算工作进行检查,对于预算编制低劣的、高估冒算的预算造价人员给予适当的处罚,以净化行业环境,提高人员素质。
4、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就要求建筑企业负责人有较强的避险意识,较高的防险能力。同时要做好企业的风险预测,尽可能的把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透彻的分析,为企业实施风险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建筑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施工项目负责人制度,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是整个建筑工程全面负责的管理者,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负责人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的任何意见必须要通过项目负责人的审核才能执行。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负责人要严格控制所有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负责人要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的验收制度,做好隐蔽签证,不能事后补办签证手续,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单位的信誉。
总之,在施工项目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它们可能给施工项目带来时间, 资源和金钱方面的潜在损失, 在当前我国施工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风险制度滞后的情况下, 本文提出的施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方法, 对施工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和分析控制,无疑对施工项目合理规避风险, 减少损失, 提高效益是有益的,这也有利于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提高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余燕君.浅谈施工企业安全管理[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7(07)
关键词:航空项目;风险管理;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由于航空项目技术复杂,产品系统庞大且结构较为紧密,这就造成了对航空项目进行分析时无法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众多且风险因素较为严重,这就增加了对航空项目风险分析的难度。因此,需要做好航空项目的风险管理,确保航空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在航空项目的风险管理中需要解决好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风险对策的制定这两大难题,由于其牵涉到众多的变量和计算。使用原有的风险统计分析方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而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对航空科研项目科研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下文将就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相应的介绍。
1 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分类与分析
航空科研项目的潜在风险种类繁多,而且各部分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复杂,一般的科研工程项目无法与之相媲美,同时需要根据航空科研项目风险多样性和多层性的特点,对航空科研项目进行风险的识别,同时需要根据航空科研项目所研究的项目建议书、项目的设计或者是工艺等文件,将航空科研项目中所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全部罗列出来。同时,在航空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其所遇到的风险可以从经济、技术以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而航空科研项目风险管理则主要是对以上所列举的各种风险进行总结、归纳以及分类,并以及其对航空项目的风险的影响不同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2 航空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简介
航空项目风险管理中应当主要解决风险因素的识别与风险对策方案的制定这两大难题,其中,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通过明确问题、通过建立起结构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构造相应的矩阵以及进行层次的排序等几个步骤来对各个层次的构成要素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并计算出其在于航空科研项目研究中所占据的风险比重,并以此为依据计算不不同的应对方案所具有的综合评价,从而为后续的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2.1 层次分析法中的航空科研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对于航空科研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识别主要是指需要辨别出那些风险因素会对所需研究的航空项目造成一定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根据一定的特征进行整理分类。现今,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检查表、流程图和访谈等。以上这些方法都各有特点和其所适用的范围,其中使用检查表法能够较为方便的对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进行分类和归档,而使用流程图法则能够更好对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访谈法则能够更好的找出航空科研项目中所具有的风险。同时,由于航空科研项目中的风险不是单一的,而是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这就造成单一的使用以上分析法无法对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良好的整理分类,而是需要将以上方法结合使用。
2.2 对于航空项目风险层次的分析与建模
航空科研项目风险层次的分析与建模主要是指在完成了对于影响航空科研项目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对于风险因素的整理分类,依据不同的特性将其整理分类成若干个组,从而形成不同的层次。依据其重要性,上一层次的风险因素对于下一层次的风险因素有着一定的制约支配作用,而其最高的层次被成为目标层,中间的影响因素被称为准则层,而最底层的风险因素被称为决策层。依据其不同的风险特性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分别建立起相应的层次分析结构。
2.3 对于风险层次分析结构的建模
通过以上对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以及其特性可以通过层次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其中目标层表示的是对于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的目标,而准则层则表示的是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所会对航空科研项目所造成的损失这两方面的准则,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而因素层则指的是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由于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将具有同一属性的风险因素归结为一类风险因素。方便后续的分析计算。
2.4 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整理排序
2.4.1 对于风险因素的层次单排序
为了得到相邻层次相关元素之间的相对权重,还必须对得到的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进行排序。
2.4.2 航空科研项目风险的层次总排序
完成了上部的层次单排序后,为了得到同一层次的所有的元素相对于最高层的重要性的比较,需要在层次单排序的基础上做出层次风险的总排序。通过层次总排序可以较为方便直观的分析出相应的影响因素。
完成了以上步骤后,需要多次重复层次单排序与层次总排序这一工序,直至将所有的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排序权重一一列出,从而实现了所有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
结语
航空科研项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通过对航空科研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对航空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一定的分析、归纳,并根据其在风险中所占据的比重进行一定的排序。航空科研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对风险分析法中所列举的相关因素进行一定的参考,从而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规避或者是解决风险,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处理风险分析中所遇到的定量或者是变量问题时具有较为独特的优势,能够顺利的完成好航空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范玉青.现代飞机制造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可控性
0.引言
监理是依照现行的建设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对施工企业建设行为进行约束、监督管理的行为,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的科学合理性。监理主要是依靠现代管理科学对施工项目实施管理,将系统内的资源有效整合,运用规范化流程,对项目建设实行风险管理,工程施工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管理是一个重点难题。工程风险管理所顾及的面十分广泛,对项目实行风险识别、评价、建议及管理,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将施工工程风险降至最低,以使其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安全完成项目工程。因而监理公司需要紧紧围绕监理项目,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监理项目的工程质量,保证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经济收益。
1.风险管理相关
1.1风险管理概念
企业风险主要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损失、损失机会四点,风险因素是造成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或条件,有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等,风险事件是造成风险损失的主要原因,风险损失主要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损失机会是发生风险时出现损失的几率大小。一般而言风险发生几率越大,风险损失则越小。风险的划分具有多种形式,如按成因可分为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按管理可否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按后果可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企业为减少因风险带来的损失需要设立相关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从而运用各种手段办法,改善或避免风险发生的条件,或科学处理风险发生的后果,有效减少企业因风险发生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带来的损失。风险管理的目标分为损前风险目标和损后风险目标两种,损前风险目标必须与风险管理的主体目标保持一致,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保障,使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科学合理,在尽到企业自身责任的同时保证工程安全建设运作,避免因风险阻碍企业活动正常开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1.2风险管理内容
风险管理必须符合企业总方针,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管理效益,突出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四点,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对策选择和评估执行。(1)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依靠专家开会及调查问卷方式找出风险因素;对生产过程按步骤按顺序做出流程图,对每个步骤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以往发生过的工程项目风险进行经验总结,并找出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出风险因素。(2)风险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定性评价常见方法主要是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项目工作流程进行详细拆分,对每个流程步骤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构建出风险因素评判矩阵,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风险程度进行统计,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管理对策[1]。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对风险因素构造概率模型,计算出风险发生概率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综合评价则主要是采用CIM模型法(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法),用直方图形式对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进行叠加,使得分析更为简单[2]。(3)风险监控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发现风险存在,避免项目发生风险,或者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最小化,并对风险管理进行经验总结。主要步骤是对需要监控的风险项目建立起风险监控体系,明确项目的风险责任人,对项目风险的监控时间进行规划,并制定出详细的风险监控方案及备选方案,对项目风险监控方案进行执行,并对监控结果进行判断反馈总结,判断风险是否解除。
2.监理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2.1监理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项目风险管理在监控方面比较重视,而对风险识别和分析部分相对薄弱,风险管理实践焦烧,大部分监理公司的管理职能和方法都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并且随着建设行业的繁荣,监理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产生了部分监理公司以不正当竞争方式获取监理权,降低了监理行业的服务水平,并增加了企业的竞争成本,为监理行业带来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监理公司不根据自身技术水平而接受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监理项目,导致遇到技术难题时不能形成有效决策,为工程项目带来严重后果;监理企业配套设备水平较差,人员较少,在长周期、多专业的监理项目中易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监理服务质量的降低,成为监理公司发展障碍,人员少则会因为单个项目所分配的人员不足产生安全管理的疏漏,形成工程项目监理盲点,为工程带来风险。
2.2监理项目工作流程
在项目启动阶段通过编制项目监理规划方案,安排具有资质人员担任安全监理;然后对工程项目预算款进行审查,主要针对其是否安排专门安全生产费用检查,对工程设计方案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加以审查,并检查设计方案中是否显著表明工程重要环节,避免因设计问题产生安全事故,再填写监理审核意见;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单位的生产资质、是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到位进行审查监督,再向其发放“安全监理通知书”;在施工阶段对施工单位中的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检查,是否具有相关作业证书,并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施工,对违章违规作业及时加以制止,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如有问题必须整改,加强施工单位安全自检工作的执行情况,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最后依照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检查,对工程文档资料进行汇总归档[3]。
2.3风险管理流程
监理安全管理是关系到项目质量的关键,监理公司对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水平是公司赢得市场的保证,监理公司是建设单位所委托的项目管理者,必须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的意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管,依照风险管理的流程,对施工单位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和执行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避免因监理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管理风险。在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后,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定性或定量方式评估其发生概率和风险强度,对项目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为下一步的对策制定做好基础。针对风险分析结果,制定出相应对策,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强度进行风险防范、转移或减轻等的综合运用,有效降低风险损失。监理公司不仅需要进行长效风险管理,还应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实施流程进行风险监控,对风险事件的应对措施进行评估,改进方式方法,重新对风险进行分析,采用风险核对表及风险警示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的监控。形成以项目领导为核心,全员共同参与的机制,依照工程项目生命期,对各阶段的风险清单进行核对,解除已采取措施的风险,并在施工现场予以风险警示。
3.结语
通过对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介绍,以及监理公司当前的现状阐述,为监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雪芹,任宏.论监理企业的风险管理.工程监理.2009,总第282期: (8l-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