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5 18:12: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理论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昭示了闪光教育的真谛,就是遵从人的本质特性,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作为基础,真正把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新型德育教育模式,摒弃过去行政式、任务式、标签式、命令式的传统德育手段。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放大优点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的人文关怀,这更加符合现代德育的内涵。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在独生子女的条件下长大,生活条件优越,挫折教育极其缺乏,听惯了好话,同时他们在初中阶段成绩都还算中等偏上。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后,原来的优越感逐渐丧失,竞争压力陡然增大,学业负担重,加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在现代的高考模式下,要承载成功和失败、拼搏和放弃的转变,人生的迷茫、家长的期望等就更加重了心理负担。因而他们的心理需要引导,需要真诚的安慰,需要鼓励教育来增加他们前行的力量。反之,在心理处在青春蜕变的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就会自暴自弃,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在高中德育实践中就需要德育者用欣赏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用“闪光教育”思维作为德育实践的行动指南。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校,总有成绩靠后表现平平的学生,他们大多缺乏自信,人生目标不是很明确,这样的学生更加需要激励,使得他们重获自信。而且这部分学生往往是现行德育的重点管理对象。
“闪光教育”的德育实践就是关注到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通过关注、表扬、激励,使得他们找回自信,从而达到德育实践的最终目的。
二、基本思路
闪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从学校管理的大局出发,各层面协同合作推进。从教师层面做好宣传工作,所有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全员育人,让所有教师明确闪光教育的内核,人人有义务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小处着眼,及时鼓励。从德育管理层面做好考核工作,把闪光教育作为班级德育考核的重要项目之一,设计考核细则并落实到位,鼓励各班级发掘出学生闪光点,让学生人人争先,勇于亮点,形成班级内互相欣赏、互相鼓励,集体奋进的态势。从学生活动层面做好平台活动,学校德育部门要经常联合其他部门搭建各种能够展示学生“亮点”的平台,举办门类多样、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有时甚至要量身定做体现局部特色的活动,使得学生们有展示闪光点的舞台,通过受众欣赏来提升自信。
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多平台锻炼,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够体验到进步的乐趣,由平庸走向闪光,以点带面。同时使得校园文化气氛活跃、品位提升,从而促进整个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具体实施
理念需要实践的检验,闪光教育需要德育实践活动来支撑,两者要契合。就以笔者学校为例谈谈闪光教育德育实践。
作为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确立了“寻找闪光的教育”办学特色,内化“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办学理念。将“每周一星”评选活动打造成我校的德育特色活动,有详细的标准和考核制度。“每周一星”评选标准:每班级每周评出一位有“闪光点”的同学,且行为表现能够感染带动周边同学积极向上的同学,将其命名为班级之星。班主任再向学校推荐其为校级每周一星候选人,要求候选人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突出的能力表现被身边的老师、同学认可。学校组织评定后,从候选人中评选出一位校级“每周一星”,并将授予其在某个方面的闪光之星,比如:“学习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绘画之星”“管理之星”“乐于助人之星”“文采之星”“演讲之星”“孝敬父母之星”“礼仪之星”等等。以此来发掘我校学生的闪光之处,激励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向上。学校对班级进行奖惩性考核,对入选校级“每周一星”的班级当月班级考核加分,对没有候选人的班级扣分。学校对“每周一星”颁发荣誉证书,并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推荐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学校将“每周一星”图文并茂式在学校大屏幕上一周内滚动播放;在校报上刊登照片和事迹或获评感言等;并上传学校网站。同时学校在主干道上制作了“星光大道”主题景观,对一个学期评出的“闪光之星”图文并茂集中展示。在这一过程中,一大批在不同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脱颖而出,如星光般熠熠闪烁,通过榜样示范,传递正能量,更多的同学会把优秀变成习惯。“星光大道”既汇聚了学子的优秀风采,又是学校闪光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特色艺术节的方式展示闪光教育,多维度搭建展示平台,给学生多角度提供展示的机会,从文艺、体育、技能、科技、特长等不同侧面挖掘闪光之处,通过活动不仅可以历练他们的才艺和胆识,更使得他们在成长中获得自信,从而达到德育实践的最终目的。同时,还可以不断拓宽闪光教育的渠道,比如打造国旗下讲话的舞台,培养演讲之星;设立多种社团活动,培养社团之星等等。
一、教育实践变革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实践,依照亚里士多德的认识,它是善和通向善、使人不断成为人的活动。在康德那里,实践是与理论思辨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与人的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具体的道德伦理行为。在这样的理解中,它固然是事物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按部就班的行为方式或“做事”,相反,它是在趋善求美的理念的导引下,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自我发展活动,具有明确的向善性和变革性。教育是人类重要的实践领域,是人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和规划,当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之间发生较为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时,教育就必然会对自身原有的行进步伐和方式做出调整,以与社会变革同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正如杜威所言:“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要素,其价值在于能够依照趋善求美的伦理取向使教育实践及时改变自身的形态、内容与方式,以更加卓有成效地发挥其社会职能,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因此,教育实践变革既是沿着教育的原本逻辑展开、有明晰的教育愿景的行为,更是内在地蕴含着某种教育观念或教育理论并受其指导的过程。每当社会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刻,都会要求教育理论能够积极予以诠释和解说,并能够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予其以支持,以实现教育理论之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如果教育理论在这个关节点上不关照教育实践,置教育实践变革于不顾,自说自话,它们之间的裂痕必然无以弥合。为此,只有通过探究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才能构建出能够反映教育本质的教育理论体系及话语方式。
(一)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实践变革是为彰显教育的社会职能而发生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变革活动,在本质上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体现,反映的是社会的教育需要。要理解教育社会职能的能动性,就必须充分把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充分认识到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所谓的“相对”,指教育活动的存在与变化是有条件的,其社会职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社会条件的支持,同时随其变化而变化。二是所谓“独立性”,指的是教育的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强调的是教育活动有自身存在的特性以及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不易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两层含义叠加在一起,既是说明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但更是凸显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驱动教育发生摆脱束缚、实现超越时展的变革的内因。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践变革是具有鲜明价值取向和丰富文化内涵、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把各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要素充分整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活动。基于教育的生活本性,不断使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更加趋近于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旨趣所在,集中体现了人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和设计。因此,每一次的教育实践变革都是在已有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对当下教育进行的改造和创新,是具有雄厚历史基础并面向未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能动的活动。充分说明这一点,就是要揭示作为为未来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强大的能动性,它能够在被制约和影响的条件下,通过自我变革以超越这些制约和影响,进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在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能动性两方面力量达成某种平衡的条件下实现的。
(二)教育实践变革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己任的活动,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一个人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尤其是能够适应特定的体制,就要接受社会的要求与制约,为此,受制于社会、为一定的时代和体制服务是教育得以发挥自身功能的前提。但是,教育还有更为广阔和高远的价值目标,犹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它在帮助人适应一定时代和体制的同时,更要剔除遮蔽、完善人性,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体现出促进人实现更好发展的功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当下的环境和条件与人的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不相适应,甚至会出现相互背离或冲突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需要教育及时从形态、内容和方式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在各种因素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展现教育的社会职能、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且展开于生活,而生成和变化是生活的本性,在这层意义上,探究与生活、与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相一致,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活动方式,它确保教育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动性以证明自身的存在。循此逻辑,探究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合乎生活本性的教育就是以探究作为其活动方式彰显其价值的。探究的品格使得教育活动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在什么体制下,即便背离其本性的力量再强大,其中都有一股内在的能动力量影响自身的实践,这是教育活动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价值生生不息、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的依据,构成教育的超越性的核心内涵。由探究展开的教育活动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相同步,是教育的学术品格的反映。如果教育的进程和方式违背了这一点,其活动乃至内容都必然会偏离教育的原点。一般来说,教育的探究性通常内隐地存在于教育活动过程并以缄默的方式发挥作用。当教育以自身的惯性平稳地运行或者外在力量大于教育本身时,人们往往可能对它的存在视而不见,然而,当社会发生变革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时,蓄积起来的教育的探究性的力量就会显露出来,成为促成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动因。
(三)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
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既蕴含着人类对未来的愿景和期盼,也彰显着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教育是人类重要的实践领域,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认识都能够通过教育实践反映出来,表征着人对教育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也孕育着对未来的期待的萌芽。依据辩证法,任何逻辑力量都是在事物本身原始性矛盾的基点上生成的。作为有质的规定性的教育,既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又有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核心特质,教育实践变革就产生于这两种力量的相互博弈并达到某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对其逻辑分析也需要基此展开。
教育理论是促进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包含极为复杂的价值要素的实践活动,如何恰当合理地协调其间关系直接关涉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正如有人所指出的:“在教育活动中寻求的某些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旨趣。而这些“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必然有历史延续性和累积性,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认识,它们驱动着教育实践变革,并以适宜的方式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教育理论的能动性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反映和揭示其中的运行逻辑并对教育实践变革做出批判和价值澄清,确保教育实践变革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推动新的教育认识的生成。
多样化是教育实践变革方式的特征。教育实践变革的问题导向性决定了其方式的丰富多样性,需要全面地把握它。从引发变革的动因上看,教育实践变革可分为外铄式和内发式两种类型。所谓外铄式,是指教育实践变革由外在力量引发和推动,具有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特性。这种变革方式在政策支持、组织实施、资源保障,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变革的社会氛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不足在于,如果对变革过程的复杂性把握的不够充分,或者缺乏良好的愿景,此类方式的教育实践变革就可能因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而难以为继,事倍功半,甚至会使教育活动产生偏差。而内发式则是指发生于教育内部、然后逐步由内推向外、自下而上、渐进式的变革,这种方式关注教育生态的多样性,尊重教育发展的现实性,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教育自身的主体意识,激活并释放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育持续自我更新。在这个意义上,内发式的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和意义高于外铄式的教育实践变革。但是,要实现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是有条件的:一是教育自身有变革的内在愿望与需要,二是需要有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只有这两方面条件都具备时,变革才能发生并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
此外,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的效果的显现是缓慢的,较难在短时期内看到成效,尤其是在一定的体制性因素的作用下,如果条件受限,得不到其充分支持,它要达成既定的目标就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基于教育实践变革所具有的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与时代需要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效果显现的延迟性等特性,简单化地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做出评价是不适宜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决策本身都不是有效的,仅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作用、调和并且导向欲求的目标时,改进才会产生。”教育实践变革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形态方式多样,并不能简单地拘泥于某种既定的套路或模式,合理的教育实践变革就是要以外部推动为条件、以内部变革为根据展开自己的活动逻辑,在变革中形成推动教育向前的力量。
教育实践变革具有系统性。教育实践变革是系统性的变化,其内容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一是教育思想和观念层面的变革。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现实的自觉反映,包含了“应然”的价值取向,之于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先导和灵魂。二是教育系统层面的变革。教育实践变革是对关涉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间相互关系的重建,旨在提升和拓展教育的各种社会职能的发挥。依照结构功能主义观,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之于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有重要影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就必须完善目标体系、权责体系、角色关系、沟通和协调体系,这些方面都是关涉教育实践变革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关键。三是教育实践方式层面的变革。教育的形态、内容以及运行方式等能够基于情境和条件的需要与可能不断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积极促使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变革,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外显形态。这三个层面的变革之于教育的社会职能的发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只有相互适应、形成合力,教育实践变革之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推动力量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对社会生活变革的影响。
人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根本原因。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人的需要和愿望都是在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生成的,其中,已有的教育认识必然会以复杂的形态内隐在教育活动之中并对其发挥影响力,是促使其生成当下的需要和对未来的愿景的条件。作为推动社会变化和文化变革的活动,教育实践变革具有渐变性,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它实际上总是从微小的方面以渐进式的方式展开的,是在与之相关的各方面力量不断博弈的情形下,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溯源已有的理论基础、澄清已有的立场是教育实践变革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意义感、方向感的关键,这也是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问题解决为扭结消除其间裂隙的条件。
二、教育实践变革的理论特征分析
教育实践变革是能动的活动,其中既潜含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和能够激活人面对当下疑难情境的机智,同时也隐含着教育发展的愿景,能够通过不断澄清和验证已有教育经验和认识的基础和合理性,使教育理论的能动作用得以不断地发挥出来。因此,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绝不是建立在无视自身根基和条件的某种道义上的思辨或臆想,而是有历史传承为内在依据、蕴含在教育实践变革中的能动力量,具有以下特征。
(一)变易性
作为在已有的历史基础上展开的活动,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此时能够发挥作用的教育理论必然是在当下新情境下发生了适应性变化的、柔化的理论。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愿景和时代的变化为教育实践变革提供了背景、动力和条件,也对其提出了要求,适应时代精神的教育理论必定来自当下的教育实践变革,并能够予其以分析、说明和展望。显然,迅猛的社会变革给教育理论带来的影响是如果它要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变革,就必须在逻辑起点、体系构建、表述方式和词语使用等方面与教育实践变革同步,且能够准确反映其时代特征和需求,而不能像以往的教育理论那样是宏大叙事和思辨性的。在这一点上,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的分立知识观有很强的解释力。他认为,知识是以个体化的形态存在的,在本质上是分散的,这种“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它们在一般意义上甚至不可能被称为科学的知识。但正是在这方面,每个人实际上都对所有其他人来说具有某种优势,因为每个人都掌握着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人做出或由他积极参与做出时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知识的应用是分散性的,每个事实情境的知识仅为每个相关个体所拥有,总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教育实践变革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以往任何所谓学科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都难以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做出准确和充分的解读和充分说明。在这种情形下,教育理论就应当有“变易”性①,能够依据情境自我重构,及时做出能与时代对话的调整,而不能不顾正在变化的现实、按照某种既定逻辑去推演。关涉教育实践变革、具有分立性教育理论建构于历史的背景之上,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知识基础、体验以及现实处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高度个人化、地方化和情境化的知识,它所具有的经验性和变化性使其区别于可以被共享、标准化的知识,无法像规范的学科化、体系化的教育理论那样被纳入特定的学科体系之中或用其话语方式加以言说,而且,这种知识的拥有者只有在特定的情势下才能知道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它。只有充分认识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和教育理论的变易性,才能准确地解释教育实践变革过程中蕴含在每个实践个体身上的知识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其中可能发挥的功能。
教育是情境性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具有变易性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握它,因此,以反映人的存在、与教育实践的逻辑同构的教育理论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为目的,能够不断地自我改造和调整。以往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下,人们多据持强势学科的知识观来看待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理论相对于教育实践具有优先性,对实践具有指导、甚至是规约作用,在这种学科化的知识观的影响下,出现了漠视教育的情境性和教育理论的学科特征的问题,以至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冲突不已,引发了诸多争讼。教育实践本身与生活间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性,这样一种基于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关联在教育与外界的各种关系中具有优先性,它使得教育实践往往会不受教育理论的牵绊而沿着生活的轨迹一往直前,不断地发生变革。换言之,教育实践变革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学科化的教育理论必须跳出逻辑自足的窠臼,在理论旨趣、形式、体系、内容等方面能够更加贴切地做出与教育实践同构的诠释和解读。事实上,教育实践变革必定是发生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活动,能够对其做出充分阐释的只能是具有情境适应性的、能够变易的知识。劳斯(J.Rouse)就指出,适用于具体的实践场域的知识是地方性知识,它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特征的知识。他说:“科学知识根本就是地方性知识,它具体包括于实践中,而这些实践不能为了运用而被彻底抽象为理论和独立于情境的规则。”②在他的认识中,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只能与实践的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只有它才具有对该情境做出充分解读和说明的能力。教育是情境性的活动,能够帮助人应对各种疑难情境的教育理论一定要有很好的情境适应性,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生成有话语权的教育理论,这也是破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隔阂的关键。
(二)丰富性
从情境适应性上看,一定的理论是相对于一定的实践而言的,所谓普适的理论也是相对于适用的范围而言的,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有限性,有特定的边界、适合的层次和范围,其解释力也实现于这个空间。以往在讨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时,缺乏对教育理论的旨趣、形态、结构以及生成过程和方式、一定的教育理论的主体等要素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教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与教育实践本身缺乏内在的对应性,比如,动辄以“脱离教育实践”为口实予教育理论以指责,但这样的表述并未能说明它们两者各自的主体和范围,很难说清楚是“谁的理论”脱离了“谁的实践”,也没有说清楚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脱离了哪一类教育实践,结果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各说各话,对它们两者关系的批评也是无的放矢,以至其间纷争不已。
教育实践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决定了教育理论的层次和形态的丰富性。从存在到思维的类别来讲,对应不同层面的教育实践领域,可以将教育理论分为四个不同的认识层次,即大众化的教育认识、职业化的教育认识、专业化的教育认识、学科化的教育认识。它们各自的生成基础、表达方式以及解释域不一样,能够发挥的功能也相异,在讨论教育理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时,需要对它们做出区分,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变革。
社会大众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主体,其生活样态固然是日常和习俗性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教育的期盼和亲身实践。对其而言,生活的信念和需要使得其无论自身当下的生活状态如何,对教育和人自身的发展都有自身的理解和认知,都会身体力行地在生活中去实践自身的对教育的愿景。大众化的教育认识和感受固然是真实的,有合乎教育本性的一面,反映社会大众的生活实践和对教育的理解,但其也有被遮蔽的一面,未必是全然合理的和科学的,意味着它既是促成教育实践变革的最原初的力量和生成更深刻的教育认识的基石与前提,但也可能是制约教育实践变革和深化教育认识的因素。为了抵御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功能,需要有理念先进、思想认识深刻、具有引领能力的力量对其进行引导,这样,其能动的一面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教师是助推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专业力量,传道授业解惑是其职业的主要内容,也是其作为专业工作者存在的依据,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因此对教育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尽管这个层面的教育认识在学科的意义上未必是学理化、体系化的,但这是每个教师所拥有的、深刻影响着其个人教育实践的个别化教育理论。根据价值取向和教师对自身工作立场的理解的差异,这个层面的教育理论又可被分为职业性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性的教育理论两类。所谓职业性的教育理论,是指以确保教师能够循规蹈矩和规范地履行教职为导向的理论,这种教育理论从职业的角度来理解和说明教育和教师工作,使得其具有操作手册或者工作程序指南的色彩,在它的影响下,教师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理解是有限的,多是在“制作”的层面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而所谓专业,指的是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服务,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专业行为与专业判断负有责任。为保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它需要在服务中不断开展研究。同时,由于具有无法替代性,工作被视为是一种事业、一种生活方式。当教师超越职业性而具有了专业品格时,他的教学实践就具有了行动的品格,也就就生成了专业性的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是反思性的,构建于一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师个人丰富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之于教师的教育实践的价值在于它具体指导着教师通过行动来平衡各种冲突、实现超越,同时在此基础上生成属于其个人的、卓尔不群的教育理论,并据此对自身的工作做出有个人见地的阐释,这是能够引发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的因素。
对以构建教育理论体系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志业,在一定的哲学方法论或者实证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致力于探究教育活动的内在学理逻辑和构建教育理论学科体系,以求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做出说明和阐释,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学科化。然而,在做出这样努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践无知”现象,在获得了更高抽象度的教育认识的同时,教育情境中具体的环节、鲜活的事例可能会被忽略,导致教育理论与具体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之间出现裂隙,教育理论难以予教育实践以充分、完满的阐释和解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联需要通过若干中介才能实现,只有通过诸如模式的转化、中间环节的选择、知识的融通等,它们之间才能构建具有内在性的联系,否则就会出现无法对话的问题。如果要缩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间的差距,依照教育实践变革的逻辑构建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术话语方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实践合理性
以问题解决的方式积极面对当下的困境以扭转劣势、获得更有利的发展可能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取向,这是以“本质直观”的方式在当下做出的选择,在本质上蛰伏着趋利避害、摆脱当下疑难情境的冲动,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应对智慧,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及其逻辑建构的依据。正如布迪厄所说:“潜在行为倾向趋向于在没有任何理性计算和任何对成功机会的有意识估计的情况下,确保两种可能性直接相符:一种可能性是(在附带或不附带希望、期待、担心等主观体验的情况下)被赋予事件先验或事先可能性,另一种是从过去经验出发确立的经验或事后可能性”,这种行为倾向具有诞生性,无法模拟或重复,但它确保行为在合理的意蕴范围展开。任何一种社会变革都关涉过去已获得的经验,理论探索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是当下实践的当然组成部分,阿尔都塞称之为“理论实践”。他说:“理论对于实践,对于它帮助产生或发展起来的实践,对于由它作为理论而加以总结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切策略都必定建立在战略的基础上,而一切战略必定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
这里所谓的理论,指的就是能够充分地揭示教育实践变革中所潜含的萌生性因素的合理性并能为其做出辩护的理论。在实践的场域中,首要问题不是正确不正确,而是合理不合理。而检验理论合理性的标准是多元的,除真理性标准外,还需满足逻辑性、得到经验支持性、内容丰富性、可证伪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发展的进步性等。如果教育理论要能够充分地揭示出教育实践变革中所潜含的萌生性因素,就必须依情境发生适宜性变化,在逻辑、形式、结构乃至内容等方面具有丰富性。
关注教育实践变革,就是要深入分析蕴含于其间的教育理论及其在新情境中可能发生的变易,彰显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品质和特性。有人指出:“教育理论必须扩散到改革者,即到教师社群与体制设计者的心灵世界、决策链条中去才可能生效———借助教育理论魅力的释放、辐射来‘感染’教育行为,触动教育决策,是教育理论干预教育世界的特有逻辑,即衍射逻辑、魅力逻辑。”一定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理性是教育实践变革内在需求,也是其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蕴含于其中的教育理论是使其转化为自为活动的关键。由于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然会生成多样化的教育理解和教育认识,也必然会对教育实践变革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关注教育实践变革或者教育实践优先并不是贬低或者无视教育理论的价值和作用,而是要把教育理论置于全部实践变革中的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把它视为是分析、总结、完善教育实践变革的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能够成为教育实践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在其中发挥检验、批判、诠释和说明的功能。
(四)价值导向性
教育实践变革是在已有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具有历史基础的活动。在悠久的历史进化中,人类对历史、社会生活及自我成长的认识都会积淀在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中,形成为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在其中发挥着引领、驱动、说明和建构的功能,此即布迪厄所说的“习性”。他说:“这一构成的原则是有结构的和促结构化的行为倾向系统,即习性,该系统构成于实践活动,并总是趋向实践功能。”说明“习性”生成于实践、指向于实践,包含着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要素。这种经验、知识和文化要素,亦即哈耶克所论述的“默会知识”,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奠基与建构和对教育实践变革进行分析、总结与完善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淀于教育活动中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都有一定的惯性于其中,它的存在使教育活动的展开有可能事半功倍,在某种条件下,甚至能够阻碍、抵御外在力量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和干预,使教育实践变革以既定步伐前行。当然,当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等与教育活动的价值旨趣、内涵、方式等不相符合时,它就有可能成为阻碍其进行的力量,阻滞教育实践变革。二是作为文化现象,已有的习惯和习俗中包含着那些对自身不满的能动性因素,它可能会随着活动不断积累,终而成为推动教育实践发生变革的力量,这正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契机。不过,这些因素要释放出自己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理论的自觉意识的觉醒和一定外部条件的支持。
教育实践变革关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是富有历史和经验内涵、饱含理念升华要求的活动,无论其起因、过程乃至结果,都渗透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康德强调,物自体虽然不能被认识,却可以为我们所信仰,实践理性所追求的即是道德的本体,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是其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有人对此进一步补充认为,这里所谓的实践,不是一般意义的“做”,而是有明确价值导向的行动。阿多诺就指出,康德所说的具有优先地位的“实践”是正确的应当的行为,绝非鲁莽草率的行动。显然,正确和正当是以行动本身包含着某种价值判断为根据的,具有价值自足性。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认识的对象是建构的而不是被动记录的,它是社会需求与社会结构变革带来的对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做出的协调与完善,也是对现实所是的教育经验、教育认知的有组织的提升和凝练,其本身深含丰富文化信息,包括变革愿景、已有的教育认识等,表明教育理论深度介入到了教育实践变革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驱动教育活动向更合理的方向展开的力量,是教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但同时它也可能作为观念性的力量阻碍教育活动的展开。为此,在把握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澄清和阐明自身的价值立场。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动因所在,是生成新的教育理论话语方式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理论要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变革
教育理论要能够意识到教育实践变革的需要并与时俱进地对其做出充分反映,如是它才有可能实现创新。为了实现教育理论创新,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充分理解与接受教育实践变革的现状与趋势,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理论需要和构建教育理论的学理依据。
(一)在实践中构建教育理论的意义
作为内在于教育活动的价值,教育实践变革的意义与趋势往往蕴含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要揭示这些变革性要素就要发挥教育理论的批判品格,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仔细地对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和旨趣做出鉴别。同时,由于教育理论的意义生成于主体与环境、实践对象及其情境之间的博弈之中,需要在其形态、内容、结构等要素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它。如果教育理论不能澄清自己的立场并对教育活动做深入的分析批判,其自身本有的价值就会被遮蔽,也难以形成新的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论。为了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教育实践变革,需要教育理论摆脱以往完全皈依强势学科规范和方法的学科倾向,能够尊重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和人的发展需要,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下审视教育及其与之发展变化相关的各种要素,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说明它们可能的变化趋向。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变革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高,它就越能够具有时代解说力和指导力,就越能吸引人、影响人,这是其生成意义的基础。为此,教育理论要有时代敏感性,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教育实践变革的意义、趋向并能以大众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播。
(二)丰富阐释教育的方式
教育实践变革是在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这是教育理论自身获得变革动力和发展的资源。由于影响教育实践变革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更好地平衡其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对这些条件和因素做出清晰的梳理,分析它们之于教育实践变革的适切性。不同于去时空化的教育理论,适合实践者需要的教育理论要能够摆脱以往学科化取向所信奉的“避繁就简”、用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论说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弊端,直面教育变革情境的复杂性,反映教育实践变革的特征与需求,以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为导引,有针对性地诠释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充分揭示和诠释教育实践变革的复杂性,阐释和说明教育实践变革的各种微妙的因素和条件。对与教育实践变革的各方面条件和相关要素的把握和认知越全面、越深入,就越能够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变革的质量及时效性,也就越能够促使教育理论以合乎此变革的方式做出反应和表达。这样的教育理论能够被实践者作为批判的武器所接受和运用,通过澄清思想、深化认识,促进教育实践变革并使之趋于更合理的方向。
关键词: 语文人格教育 现状 前景瞻望
在《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中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事业也,如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性质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即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人格教育“弥散”在语文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语文老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的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语文人格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高玉祥的《健全人格及其塑造》、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等研究成果,标志着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已初具形态。陈雪茜的《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刘志旭的《中学语文人格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徐建军的《高中语语文人格教育与学生人格建构》等成果的出现,标志着语文人格教育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上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就这可喜的现状,对语文人格教育发展的前景作了一些美好的瞻望。
一、有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人格教育的功能。一方面,由于社会导向与学校自身办学竞争压力等因素,高中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目标上,高中语文教育自然就成了语文考试教育。教室成了工厂,教学成了大量的考试技术培养与训练,从而使语文教学坠入“工具主义”泥潭,失去了应有的动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将语文的人文熏陶简单地等同为思想政治教育,习惯性地将“权威”解读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跪着”读书,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人格教育的理念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教文育人”的思想。正如于漪老师所指出的:“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育人”放在首位。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自觉地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格教育素材,用高尚的情操、感人的事迹感动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洒做人的良种”[3]。因此,语文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其初步的实践,能促使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地将语文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社会责任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层面上,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有效地促进语文教育效率的提高
从现实来看,语文教学的确存在着少、慢、费、差的低效状况。这其中的低效不仅指学生的语文读、写、听、说等能力低下,而且指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不佳,具体体现在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认知肤浅、情感冷漠、思维僵化等。其原因诸多,但不容忽视的一条是漠视了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作性,就不能反映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本体特点;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就等于抽掉了工具性的内容与灵魂。只有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去统一整合,才能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一方面,语文人格教育不同于政治教育,只有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获得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及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的养成,必须建立在一定思想道德水平、思维能力及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即只有当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养成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只有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统一起来,才能走出传统的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才能发挥其教育实效。因此,重视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品质的不断优化,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三、为其他学科的人格教育提供有效的借鉴
学校的各学科教育中都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人格教育本来应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是在我们以往的各学科教育中,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而人格教育却被无情地丢弃了。正如朱小蔓所说:“到了近代,知识成批量地增加,学校教育开始制度化。知识传播在教育中空前突显,掩盖、遮蔽了向德的教育本质。随着科技发展,改造自然大于或高于生命本身,人的本质、教育本质开始异化。”[4]在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中,人格教育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在课程的实施中关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就目前的学校教育实际情况来看见,人文学科中的人格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理科学科中的人格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容乐观。就整体而言,在课程的实施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还是不够理想的,以考试为中心、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还是很普遍。这固然有“指挥棒”作用的原因,也与学科教育中人格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滞后有一定的关系。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正是对这一困境中的有力突破,它将为其它学科的人格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上的方法借鉴,进而推动学校人格教育的全面、有效的落实,为教育迎来灿烂的明天。
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人格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传统的将人格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相分离的做法将得到彻底的纠正。就目前而言,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格教育真正落实到教育上可以说还是任重道远。其原因众多,既有外部的原因(如世俗的观念、人才的选拔制度等),又有内部的原因(如课程的建设、评价制度的改进、教育科研的跟进等)。所以,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待于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全面跟进。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开展找到了突破口。它尽管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已涉及有关的教育本质、教育规律、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的问题。这将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班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体育、艺术和其它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也为广大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提出崭新的话题,进而促使人们去思考和研究学校的素质教育。所以,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以上几点认识是一个基层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当前的语文人格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所作的一些美好瞻望。我相信,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落实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会重视语文人格教育这一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并以此为契机,从更广阔的背景去思考和探索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和语文教育问题,从而使得“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也使得语文教书育人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全集(第二卷)[M].中华书局,1984:412.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4.
论六文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课外教育的意义及开展课外教育的几点要求,介绍了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外教育开发和实施情况,以及实施学分制的课外教育计划。
一、开展课外教的意义
(1)学校教育包含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两种基本途径。课内教育即教学计划所安排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课外教育则是教学计划以外的其他教育实践活动。从全面的教育观来看,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内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课外教育则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课内教育的必要补充。
(2)开展课外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高职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径。但是,多年来,学生的课外教育在各高职院校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多数院校把精力放在课内教育教学的改革上,而对课外教育未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对此,各高职院校应引起重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人生体验,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开展课外教育的几点要求
(1)树立课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同等重要的理念。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课内教育是教育的主体,课外教育的必要补充。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提高对课外教育的认识,重视对课外教育的研究,发挥课外教育的作用。
(2)建立完善的课外教育体系。同课内教育相比,课外教育有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更加不容易把握和实施。因此,课外教育更需要整体规划,建立完善的课外教育体系,在人力、物力、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都应有明确规定和保证,以形成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互相衔接、课内课外互相补充的教育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提出指导性计划,将课外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命讨程。
(3)建立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的激励机制。例如,对学生参与课外教育活动给予适当学分(实行学分制的)或使其成为学生评定奖学金和评优的条件之一,对学生的创新实践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三、课外教育的开发与实施
自2001年以来,我院在对高职课外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从2001级新生开始将原教学计划改为培养计划,将课外教育活动内容列人培养方案,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开发课外教育项目,制定规章制度,落实组织机构和考核部门,使课外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1确定课外教育活动计划
根据课内教学计划的不足,将原来学校经常性开展的有关课外教育活动进行整理、归并,从实际出发,开展的课外教育活动有军训、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外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校内公益劳动、科技活动、文艺实践或体育竞赛、听讲座等,并规定了各课外教育项目的要求、内容和责任部门。见表1。
2.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为保证课外教育计划顺利实施,形成优良的育人氛围和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我们制定了有关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外教育计划实施暂行办法》及《学生公益劳动制度》和《学生必读书制度》(另提供一个必读书目)等,内容要点为:
(1)提出了实施课外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要求开创能充分展示和发挥学生特长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其个性和特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
(2)确定了实施原则。各有关责任部门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计划的整体优化,严格按制定好的课外教育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要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注意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和健康化,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考核、有记录”的原则;应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课外教育途径。
(3)制定了管理办法和程序。课外教育计划由教务处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列入培养计划;建立学生《课外教育情况记录表》,要求每个学生均应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外教育任务;各项课外教育计划规定或要求的项目必须在毕业前完成,如未完成或成绩不合格者则不发给毕业证书;课外教育作为评定奖学金和评优的条件之一;课外教育除规定安排在教学时间内的项目外,应安排在课外进行,不得随意占用其他课程或环节的教学时间;有关责任部门每学年应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报教务处。
(4)规定了考核办法。课外教育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各项目的考核内容与要求,由责任部门拟订,并报教务处核定。
3.课外教育活动的实施
(1)准备工作。由教务处编印《课外教育手册》,学生入手一册,内容包括有关课外教育的规章制度、考核登记表等。编制各责任部门负责考核项目的学生名册,做好按学期的统计工作。
(2)加强过程控制。各责任部门根据课外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经常总结,督促未完成有关项目的学生抓紧完成。随时交换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做好资料收集、保存工作。积累课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资料,作为分析、研究课外教育实施效果的资料。
四、实施学分制的课外教育计划
1.基本内涵
创新教育一般说的是一种先进的思想理念,要在哲学领域以及教育学观念领域内进行理解创新。首先要从保守教育以及墨守成规的教育怪圈内跳出来,转向创新型的思想教育,从文化功能角度来转向文化创新教育的角度。创新教育对全面性的教育的改革以及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价值。在实际生活中,要建立好广泛的群众基础。让人们在接受创新教育的时候,能够没有其他顾虑,体现人们对创新教育的个性发展。创新教育是一项教育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弃传统教育的弊端方法,以及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教育模式。在研究与实践成功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鼓励和培养。
2.基本要求
2.1创新教育要与科学方法相互统一有机结合。
一般来说,创新教育对每个学科的要求都差不多,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服务。让学生通过对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教育的熏陶下,提高其专业的技能。但是每个学科也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对于学科之间的不同点,需要认识清楚,结合科学的方法,提高专业的素质,在临床医学方面更要清楚的认识其特点。因为对于临床医学的学习是与人类的生命健康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创新教育的同时要切记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的同时,引导学生坚持走科学的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之路,达到培养学生高素质的目的。
2.2创新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
在传统的医学教育里,多注重的是学生的共性,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好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不好的教育影响,让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真正在临床实践中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创新教育的发展能够更加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斗志,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不一样的环境,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时候,也增长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临床医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
切实可行地发展临床医学的创新教育,首先要有可依靠的理论依据,才能让临床医学的创新教育走的更稳、更远。我们可以从现阶段的知识背景的理论角度围绕临床医学的教学策略以及操作方法等进行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其具体的实践以我校的实践为案例进行简要谈论。
1.相应的指导思想
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建立研究型的理论课程是最为适合发展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当前社会下,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对社会和医学相结合的需求下,以人文本的理念和创新精神对于培养临床医学方面的人才至关重要。
2.相应的目标内容
相应的课程目标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学生的创新理论知识的培养,发展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创造力;在技能与临床专业的双重指导下,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社会实践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情况下,对于临床医学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个人品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3.相应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在认知度商不深的情况下去发现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以知识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其次,在技能专业的操作下,对学生的主要讲课方式是结合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的专业操作给学生带来实际的感受,为学生创造专业的技能课程;最后,让学生能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基础操作相结合的临床医学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将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在课余时间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从而解决遇到的难题。
4.对于我校的具体实践一般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
首先,建立创新的教育基地,集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在院领导的统一规划下建立相关的创新基地以及制定相关的管理建设原则。活动的方式以学生为主,自主设计相关课题题目,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设立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接触到相关的临床医学工作,更好更快地接受医学项目,增强其适应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是师资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育过程中将教育理论向实践应用转化的桥梁,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活动,也是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环节。因此,我国学者及国外诸多教育者与研究者所关注与研究的热点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内涵、价值、分类也发生着诸多的变化。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师资培养的主要来源,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高校师范教育变化,专业教育实践环节也作出较大的调整,本论文将针对黑龙江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内容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从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角度探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发展模式。
一、体育教育实践内涵与结构
1.体育教育实践内涵
从哲学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种主体有意识、有目的进行客观世界改造的人类活动。我国学者顾明远教授将教育实践定义为是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即是说明教育实践是人类在教育过程中将“人”做为改造对象,是由生物态的人向教师职业的人进行改造过程中的一项活动内容。
从教育学角度来,叶澜教授针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研究,认为教育实践是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应用过程,是教育结果的体现,是知识与技术、技能的综合与应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长谷川荣认为教育实践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具体的影响,以其形成人格的具体行为。教育实践是一种实施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活动,是通过教育实践针对受教育者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实施的心理教育。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教育实践即是“人”的培养与改造过程所必有的,同时也是经验与文化的传承方式与方法,也是对人心理适应的培育过程。因此教育实践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社会化教育、知识教育、心理教育活动的总称。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实践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即未来体育教师)实施由学生向教师职业改造,传承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育良好从教心理素养、职业能力、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总称。
2.体育教育实践结构
依据体育教育实践基本内涵与基本功能,可以将体育教育实践结构划分为社会化实践环节、知识实践环节、职业技能实践环节与心理适应实践环节四部分。
(如图所示)
图1显示,体育教育实践的四个部分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体育也是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体育教育不但包括身体教育,还包括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心理教育,更是一个人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无论任何一种体育教育实践,都应以四种教育内容为主要核心及目标,以实现全面教育为宗旨的种循环往复的教育过程。
二、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构成体系与分析
通过专家调查及黑龙江省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内容调查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构成体系如图2所示。
图2显示,黑龙江省各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基本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军训、毕业论文、创新实践六个部分。依据每个实践环节的基本目标及基本要求来看,六大类实践内容进行了体育知识应用实践的有5项,进行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实践有6项,进行教师心理适应实践的有2项,进行社会化实践的有6项。从分布来看,大学期间针对体育教师教育能力实践较为全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应用能力、社会化过程与师德修养等方面都有全面的促进与培养,但对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现象与问题。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效果,进行专家访谈与学生座谈了解到,现有的教育实践从理论上来看能够全面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适应的提高,培养了学生职业规范,也为学生社会化过程起到有利的帮助,但效果明显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分析形成主要原因有:(1)现阶段大学生自学能力与自评能力明显下降,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明显不足;(2)现阶段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明显不足,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牢骚话多,动手少;(3)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坚定,怕苦怕累、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精神不足;(4)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但对其本质目标与意义认知不足,工作盲目性较为严重。
三、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教育实践观
1.以心理适应教育实践为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学生享受思想逐步蔓延,社会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有关心理适应教育实践活动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特别是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应将知识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从知识讲授中引导学生社会认知,从体育锻炼中理解教师职业,从学生中树立榜样、教师自身做好表率。利用特殊课程培育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如篮球等集体运动项目课程,应加强学生团队意识与沟通交往能力;利用田径田赛教学贯彻勇于拼搏、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利用运动规则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同时还要在具体实践环节中深挖心理适应教育细节,要求学生以其为重点写实践心得与报告。
2.以职业技能教育实践为核心
现阶段我省体育师资教育存在明显运动训练职业化教育倾向,部分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乎形成了教练培训班,片面强调了运动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运动技能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对教师行业规范与师德教育明显不足。体育师范教育中体育技能教育重要毋庸置疑,但更为重要的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培养大学生具备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就成为了师范教育的核心问题。主要可以采取,课堂学生自我示范教育、实践环节亲身体验教育、教师引导教育、模范案例教育等方式。
3.以体育知识教育实践为应用
体育知识教育可以分为体育知识传授教育与体育知识习得教育两种形式。一直以来,我国体育师范教育体育知识传授教育教学效果良好,体育知识习得教育却未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模式,除我国传统知识教育体系的影响之外,既使引进了先进的教育模式,效果明显不理想,归根结底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完全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知识习得平台与环境,学生知识点零散,多科目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强。因此在教育实践环节中必须进行知识重组与改造,实现见习教学、复习知识、演习模拟、实习锻炼、集体研习、知识构建一体化体育知识教育实践体系。
4.以社会化教育实践为目标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和保卫处针对目前研究生是高校实验室人员主体以及大部分研究生缺少安全经验的特点,自2004年开始共同为新入学研究生开设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10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灭火、逃生的基本技能,达到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教学目的。
1 研究生安全教育课程的类型与内容
1. 1安全教育课程的类型
材料学院开设的研究生安全教育课程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是必修课,适用于在材料学院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包括留学生和其他院系的学生)。课程名称为“实验室安全学”,8次课程,16学时,1个学分。根据材料学院的要求,研究生没有这1个学分,不能毕业,不能获得学位。另一种是选修课,课程名称也是“实验室安全学”,4次课程,8个学时,没有学分,适用于物理类等其他院系的研究生安全教育。学生不完成教育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
1. 2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
研究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有所不同。
(1)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授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绪论、实验室电气安全、燃烧与灭火基本常识、化学品安全、实验室其他安全以及安全管理与规章内容,属于理论知识讲解部分,主要通过多媒体介绍分析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介绍安全用电常识及电气火灾的预防、化学品的危害性及实验室常见化学品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物质燃烧三要素、灭火基本方法等。
(2)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由于课时较少,讲课的重点是电气安全和化学品安全,而灭火知识和灭火演习、逃生知识和演习则与学位课程的相同,充分体现了重点突出、侧重实践和实用的原则。
2 研究生安全教育的效果
经过10多年的实践,研究生安全教育课程在以下4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提高了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大部分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前、或开始一项实验前、或使用一种危险化学品前,或使用一种有可能引发火灾危险的设备之前,都能够做到首先考虑到消防安全事宜。在实验工作中能按规范使用危险化学品、按规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做实验,从而减少了实验室的火灾隐患,同时也减少了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
(2)培养了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安全学”课程中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教学环节,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验室检查电气线路敷设、用电设备的安全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查找实验内各种不规范的现象和错误的做法等隐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排查和消除火灾隐患,让学生自觉地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各种实验中的安全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助力营造良好的实验室消防安全环境。“实验室安全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对保障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实验设备器具、材料要规范放置;实验室内严禁存放私人物品;实验废弃物处置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要求,集中、分类放置,不能随意倒入水池中、不能随意放置在实验台上,更不能随意堆放在地上等。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能主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放置实验室内各项物品,营造了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环境。
(4)减少了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及危害。自2004年对全体研究生开设“实验室安全学”课程后,材料学院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明显减少。据统计,2000年至2004年5年间,材料学院共发生6起由学生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2005年至2013年底9年间,此类事故仅发生1起,平均每年下降90.8300(见表3)。这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安全学”课程学习,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有效地避免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培训后的研究生具备了处置初期火灾的基本技能,即使出现一些事故,也能在第一时间有效、正确地处置,明显地减少了严重火灾事故的发生。这充分说明了实验室安全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方式,课堂上教师多设置一些提问环节,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生活和实验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强化师生互动,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对身边安全问题进行思考。
(3)实践内容仍偏少。在“实验室安全学”10多年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尽管有很多实际困难,仍在16学时中安排了灭火演习、逃生演习、实验室安全检查约7个学时的实践课内容,前期教学中还安排学生参观公共安全馆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安全意识。但实践课内容仍相对较少,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增加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模拟化学品泄漏进行人员疏散演练,模拟中毒急救,掌握心肺复苏等必备技能等。另外,参观公共安全馆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内容,条件成熟时应恢复。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验室安全教育才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3 “实验室安全学”课程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虽然“实验室安全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在保障实验室安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少。对于燃烧及灭火基本常识、化学品安全两节课程,明显感觉时间不够,一些重要的内容来不及学习和讨论,如化学品安全课程中,学生希望更加细致地讲授更多防护知识,以及增加培训个别典型的危险操作,如叔丁基锉的取用与处理等。
(2)互动不够。目前“实验室安全学”的教学任务主要安排在暑假小学期进行,每年参加培训的研究生在150名左右。由于学生多,在教学方面主要还是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很多情况下还无法开展课堂讨论与互动。在讲解危化品的分类、法律法规等有些抽象、枯燥的内容时,部分学生会不感兴趣,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手机、电脑等,课堂气氛不活跃。如果教学安排允许,可以尝试小班授课,采用课堂讨论这样的启发式教
医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本文就我们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讨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医学研究生教育应首先应加强医学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做到博学而精深。同时,应注重科研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总之,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应更加注重创新性、科研素质、人文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医学人才。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教育;实践;思考;科研与人文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国家建设和卫生事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日趋迫切。这类人才既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具有很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成为能进行国际交流和研究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讨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工作,着重从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论述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和思考。
1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博学而精深
研究生教育相比本科生教育而言,本质上是更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而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一般来说,一名医学是在完成了4-5年本科医学院校的系统培训,并在考试合格后才能接受研究生教育。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考者均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这类人群往往具有具有较扎实而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临床操作技能。但是实际工作中也有一部分研究生因为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或医学专业知识不全面而不能很好地胜任研究相关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应着重加强医学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同时,我们认为本阶段的培训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本科阶段内容,重点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更深入的学习。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学习,每名研究生就可大大补充和拓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加强临床操作技能。如我们专业硕士研究生,首先要必修病理学的全部理论课程,再进行必要的外科病理诊断培训,使其掌握常见疾病和病变的病理诊断。通过加强专业课程的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同时,随着学科的迅速发展,病理学也已经进入了分子病理学时代,对于很多疾病的认识不仅仅是从形态学的角度,更应从基因水平和分子水平进行诊断和分类。所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就成为分子病理学必备手段,因此,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研究生还必需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如分子生物学、肿瘤生物学等。所以医学研究生必须首先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才能够做到专业,也就是所说的博学而精深。
2注重科研素质的培养,做到扎实而创新
医学研究生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因此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能力,也就是具有较强的科研素质。所谓科研素质包括丰富的学科知识、缜密的科研思维和全面的实验技术等多方面。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科学知识,才能及时掌握本专业前沿知识并发现本领域的热点问题,所以若无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得,除了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经验积累,还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文献检索,早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利器。因此,文献检索能力业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生最基本的科研素质之一。同时,目前普遍认为,医学研究生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是一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的环节。医学研究生必需具有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因此,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和科学思维能力,我们每个课题小组每周固定一次在实验室成员间进行学习交流,研究生自行选择与自己课题相关的高水平的最新研究论著,通过检索大量文献以幻灯汇报的形式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共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而且可以学习文献中的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等,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模式以及科研能力。同时,我们科室每周组织一次学术活动,各个课题研究小组的研究生轮流汇报近期实验进展、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科室学术活动,研究生之间不但充分的进行了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也有助于早日培养其科研素质。
3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做到德才而兼备
传统观念往往仅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调其本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再者由于卫生行业的特殊性,更多的要求医学研究生将来无论是从事临床还是科研工作,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和医学知识之外,更要具有崇高的医者品格和强烈的人文关怀。所以在新的形式下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一部分学生功利心较强,忽视长期的能力培养,片面追求SCI论文,甚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篡改数据,弄虚作假,违背了基本的科研道德,漠视科研的宗旨和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注重对医学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在首先在思想上杜绝弄虚作假的念头,同时加强对原始实验数据、记录的检查,在实际工作中防止违背科研道德的事情发生。而对于临床型的医学研究生,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则需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感召学生。所谓医者仁心,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榜样。还比如经常邀请本单位到艰苦地区支援工作的医生和老师给学生做报告,通过学习他们身上的大无畏奉献精神以及人性上的闪光点,以人格的力量来感召和教育学生,培养其人文素质。只有具备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操守,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能真正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发挥作用。所以,注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使他们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在我国的医疗教育事业上做合格人才。
4医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在国际协作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国家大量需要能够真正“走出去”体现我国医疗水平的医学人才,因此教育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国内众多高校均认为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步。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尽可能创造便利条件派遣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短期或长期的交流访问、合作研究。纵观我科研究生导师95%具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和合作研究成果。通过这种培训,首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能力提高,特别是教师的英文听、说能力。很多教师在回国后都能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实行双语教学等教学手段,以实际行动来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同时,国外留学交流也便于导师与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开阔了研究生导师的国际视野,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其次,教育国际化是另一重要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必须找准定位,与国际接轨。同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适当引用原版教材,营造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氛围。通过开展联合培养等模式,选派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外知名院校学习进修。在文章撰写等方面要求学生阅读国际学科研究前沿的最新英文资料,鼓励研究生用英文发表学术论文等。这些手段都有效地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