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5 18:12: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问题的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据研究分析显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有自控力差、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躯体化、自卑、焦虑等,还有少部分学生患有抑郁症、恐惧症等神经障碍。除了上述心理特征外,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
1.不认同高职引发的悲观心理
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以及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社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加之,人们对高职院校了解的太少,不少家长和学生将选择高职视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有家长和学生抱着“学习不好,不成器,上高职混几年,打发时光”的想法。这种由于认识上的偏见而导致的悲观心理,尤其在刚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中较为普遍。当前,还有一种“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部分人从金钱利益的角度去否定读书的价值,这些偏激的观念和思潮极容易导致高职大学生产生更加负面的消极心理。
2.不熟悉专业导致的迷惘心理
受年龄、阅历所限,大多高职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都很盲目。基于肤浅的认识或所谓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时看似很慎重,可到校后真正了解专业后又觉得不是自己的理想,由此心里感到很迷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探索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一直受传统学科知识教育“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的影响,高职新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心理调适的周期。
3.目标不明确产生的惰性心理
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明确的航向;没有航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有的学生认为离毕业找工作的时间还早,可以“喘口气”“歇一歇”,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目标在哪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特长是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宏观上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实施?正处年龄转型的高职大学生往往缺少理想和追求,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自我约束力较差,由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惰性心理。
4.家庭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
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参见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较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占比例更高。由于从小家庭贫困而导致不少高职大学生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这是一个既需要经济资助更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
5.自控能力差引起的厌学心理
由于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只要老师稍放松管理和引导,就容易沉迷于玩游戏、玩手机、谈恋爱等各种玩乐中,甚至于酗酒、抽烟,打架斗殴,无心思学习。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反正我家里有钱,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有些学生的家长自己就是开公司搞企业的,因此认为毕业后在父母的企业安排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觉得读书无用而且辛苦,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
6.盲目乐观造成的受挫心理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在校时竞争干部却屡战屡败,不免“很受伤”。更大的打击,是不少学生在求职时,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招聘一场接一场,却连连吃闭门羹。由此一蹶不振,产生受挫心理,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心灰意冷。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以上所分析的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较为突出,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多方压力的激增,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及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8年前就敏锐地认识到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体制到机制、从课程到活动、从方法到技术、从教育到疏导,构建了一套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的体系,并针对高职大学生各阶段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1.建立心理普查档案和跟踪档案
每年为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普查一般选用的是UPI问卷与“核心技能自评”。以2013级新生为例,参加此次普查的学生共3098人,施测率97.98%。有效问卷共3098份,有效率为100%。普查结果总体情况:
第一类:想轻生者(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
学院通过这项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特征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约谈和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对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结合测试结果进行个案辅导,提前进行危机干预,并建立起跟踪档案。
2.注重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针对大一新生入学初普遍存在的悲观、迷惘心理,心理康健教育与咨询中心及早介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根据系部、专业不同的需求,推出十几个主题的入学教育菜单(心理篇)供学生们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每年的军训期间分别组织书签、“阳光彩页”进宿舍、进军营,以及手语、话剧表演等慰问活动,将健康的心理知识、阳光的大学心情传递给每一位新入校的大学生,通过举办自信心训练和专业教育,尽快让新生增强对高职的认同以及对专业的熟悉和热爱。针对大二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厌学等问题,心理、思政、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方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之严格的日常管理, 有力地扭转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上出现的认识偏差,从而也有促于解决学风不优的问题。对毕业班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从容应对求职中遇到的心理落差。此外,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辅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动,让每一名学子都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阳光雨露。
3.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共性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重心从个体的障碍性咨询和危机干预逐步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上。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设,还开设有相关的团队合作能力训练、自信训练与情绪管理、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等选修课程,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交互交流中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性格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进行调整。
4.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构建了“宿舍—班级—系—心理健康辅导员—院”五级心理预防预警工作体系。借助校园网资源,创造性地构建了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心雨桥,利用留言板、QQ、邮箱以及在线心理辅导,建立和学生心灵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特别注重对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引导,通过“自强之星”评选表彰、组织观看励志电影、高年级及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5.创造设施先进、师资充足的教学和咨询条件
教学工作场所面积达120多平米,设有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测量室、沙盘室以及宣泄室; 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相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心理测量软件,放松椅,沙盘等专业设备;购买了300多套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书籍。专兼职50余人参加了全国全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10余人专兼职国家级咨询师常年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为心情不好的学生提供发泄室、聊天室等场所,有效舒展情绪。
6.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相互统一,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鉴,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课程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实施,努力用心理学中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同学们树立职业理想与目标,消除同学们迷茫受挫的心理。
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同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从业者们必须始终抱着高度的责任感,用爱心去融化学子心灵,用策略去应对心理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张 荻.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
[2] 孙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04-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一次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有20.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据另一项调查表明,需要心理帮助的占学生人数的30%以上。而偶然出现的心理矛盾冲突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与许多大学生身上,干扰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影响潜能的开发。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2 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身体、智力以及情感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3)有幸福感;(4)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适应能力强;(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 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第一,是否心理健康与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不能以一时一事简单地给自己和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二)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状况是有层次的
上述标准只是反映了大学生个体良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标准。
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即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现代人陷入亚心理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1.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助;2.失落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有劲无处使”;3.疲倦感——“活的特累”“特别烦”精疲力竭、厌倦、无聊;4.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5.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6.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7.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
(一)心理问题的程度
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3.精神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
1.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2.学习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等);3.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往恐怖症等);4.就业问题(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5.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恋爱中的过度情绪反映、失恋、单相思、网恋、性心理发育异常、由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等)。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我们主要讲与情绪相关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官能症或神经症。
神经症患者一般神智清楚,没有严重的行为紊乱,病程较长,有自知力,要求治疗。如有人将神经症定义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精神上十分痛苦,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持久的冲突在3个月以上,3个月内可以完全恢复称神经症性反应。
1 自卑、焦虑情绪以及焦虑症。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自卑容易产生压抑、孤独的情感,使大学生多疑敏感,更易遭受挫折感,又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发现,因而常加以掩饰或否认,有时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自卑是大学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其他的不良情绪也几乎都根源于自卑,或与自卑有密切的联系。
焦虑情绪及焦虑症。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恐慌、忧虑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恐惧,即预期到一些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但又不知如何预防和应对。焦虑和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焦虑症患者一般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事总是放心不下,过低估计自己能力,过高估计客观困难,因而总是对还未发生的事丧失信心,对现实采取回避态度。
2 抑郁情绪及抑郁症。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常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心境悲观等,它与焦虑常常同时出现。
感情上受到强烈打击,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以及不良性格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都容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抑郁心境是大学生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状态。临床病例证明,越是对自己定位高、要求完美的人,越容易产生抑郁症。其基本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低”、“三无”和“三自”(情绪低、思维迟滞(低)、意志低;无助、无用、无望;自责、自罪、自杀)
3 恐惧情绪及恐怖症。心理学上的恐惧是指对常人一般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时间远远超出常人的反应范围。这种恐惧情绪伴有各种焦虑反应和逃避行为,如紧张不安、出冷汗、颤抖以致晕厥等。
常见的大学生恐怖症主要是社交恐怖症。这是一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往中产生的极度紧张和畏惧的情绪反应。产生社交恐怖症的主要原因是与人交往时心理负担太重,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心理压力增大,而社交经验不足,在交往和讲话时难免心情紧张、心慌意乱。如果一次交往失利,这种不愉快的交往经历就会在他们追求完美的心理上投下阴影。
4 强迫症。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而不能自控。这种异常心理通常包括两类症状,一类是强迫观念(强迫性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联想)一类是强迫。
这些情绪障碍的共同特征:从产生原因来看,都与个人的挫折经历和自卑心理有关,也与人的不合理认识观念密切相关,而后者更关键。从主要症状表现来看,焦虑、抑郁、恐怖和强迫等情绪经常是互相交织的,而且都有思虑过多的特点,习惯在头脑中对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加以主观想象或联想,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另外还有明显的消极不行动的特点,即掩饰、逃避、对生活失去兴趣和追求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拟提出以下维护措施。
1 压抑策略—指个体尽量将过去遭受的失败引起的痛苦、焦虑等生理心底,避免正视它们,“让一切痛苦都消失在时间中”。
2 文饰策略—指当个体有过失和遇到失败的事件时,尽量进行外部归因,即把事情发生的原因推给自身以外的一些因素,以缓解自己的痛苦。
3 投射策略—指把自己内心一些不能得到社会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等转移到他人身上,以减少自身的压力。
4 转移策略—指当个体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或无法实现的目标时,尽量转移到难度小或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上,以便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
5 补偿策略—指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受到挫折时,尽量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弥补,从中找到自信,以减轻自己的精神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人们通常以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压力的增加,健康问题越发显得重要,除了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心理上的健康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面对着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竞争,因此压力也会随之而来,现在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一点都不比社会上的人少,关于就业,关于人际交往,关于男女交往等问题也困扰着他们。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与人交流,内心孤独空虚,还出现人际交往上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超过17%的人患有心理疾病,所以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主要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有下列三点,包括学校指导、家庭因素以及社会环境。
其一,大学生需要对自身有个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初入校门的学生,刚刚经受高中的磨砺,对大学的生活是充满了向往和渴望,甚至希望以高中时啃书本的精神头来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但大学的生活和高中相比变化较大,无论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于是很多新生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产生很多苦恼,而遇到这些问题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方式,只是一味的逃避,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二,每个学生首先都是孩子,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到家庭影响最大的人群,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缺失甚至家庭教育不得当,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有些家长不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进行施压,如果方法得当就是动力,反之则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也会给大学生增加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四,进入大学后,离开家庭的照顾,对经济的独立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承受的经济压力会更大,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容易产生仇富心理或其他心理问题,很容易导致行为偏差,做出过激行为。
最后,大学生是社会人,必然会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快速发展,经济飞速进步,竞争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而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如贫富差距过大、生活节奏过快、公职腐败、社会风气日下,都会直接作用于大学生,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社会阅历浅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再加上对自己的定位模糊,对自己的认识不全面,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担忧,对未来和前途产生恐惧,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激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方法
(一)强化大学生心理咨询建设。
在新的局势下,将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充分贯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党的政策,高校可以通过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应变能力强的师资团队,也可以建立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机构,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尽职尽责,加强自身心理教育,提高自身建设,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可以凭借良好地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充分地发挥榜样作用。这样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或想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的找到相关人员。与此同时,新班主任、新辅导员和咨询师的定期地专业培训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沟通方式来展开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突发状况,针对性的挖掘大学生心理潜能。
(二)增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
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将心理素质教育充分地融入到高校中,、教育部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教学大纲》中明确的指出,要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合理地分配到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的,高校在实施教育的时候,需要规定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性措施,并且努力完善高校生心理健康的动态评估和预防检测。为了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本身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地学习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失落时能够有效的自我安慰和自我调节,树立正确的目标,更快的适应所处环境,培养良好的心态,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做好预防工作,最大程度上的发挥自身心理潜能,大学生应该好好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关键词:电力通信线路;线路检修;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139-02
电力通信线路对于电力系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地对各种电力设施进行维修保养,使其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对于电力通信系统而言,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管理不规范、人员技术不全面、隐患问题检查力度不够等,在众多的工作中,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所以,必须加强对通信线路的维护。
1 电力通信线路检修的意义
电力通信所依托的凭借,应属于智能电网。智能类的电网,构建在现存的双向属性网络框架上,提升了旧有电网的速率。这种新颖的电网,配有传感类、测查类和管控类的配件,用来支撑决策属性的技术体系。智能类的电网,带有凸显的实效性和节约性,能与安全用电的总体目标契合。主体性的电网特性,涵盖了激励特性、自我愈合特性、防御外显攻击的特性等。这种新颖的电网,允许衔接多重的送电线路,从而整合起电力类市场内含的优化性能源。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电力通信网络设施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朝着高速、精准的方向前进。这就对电力通信系统运行状态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设施检修工作的不断完善,才能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而在通信设施检修中,电力通信线路检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安排固定的检修项目和检修时间,对线路的运行状态做出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线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因为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可以促进电力通信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为电力发展提供更好的
服务。
2 传统线路检修存在的不足
2.1 检修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
随着我国电网覆盖面的逐渐推广,电力通信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通信线路的长度不断增加,致使检修的作业面不断地扩大,但是相关的线路检修的专业技术人员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现有的从业人员很多缺少系统的维修培训,这就形成了人力缺乏和线路检修工作的矛盾。
2.2 检修工作安排不经济
在传统的线路检修工作的安排上,很少考虑经济性因素,对于一些运行状况良好的线路进行反复的检修,无形中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也造成通信线路运行效率下降。相反的,一些出现损坏、老化的线路,运行状态很不好,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检修,这就很容易造成事故发生,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3 检修工作管理不科学
传统的电力通信线路检修一般针对性较强,但是没有形成完善、固定的检修周期,检修的效率也比较低下,检修工作的质量也很难有保障,经常是哪里出现故障才有人进行维修,缺乏一个长效的检修保障机制,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力通信线路的安全保障问题。
3 电力通信线路检修的基础工作
电力类的通信,构造出中心性的电力类体系成分。这一通信框架内,含有发电及运送电能的多样程序。电力类通信所搭建的网络,应提升电力体系内含的稳定层次。电力通信类的网络,是侧重性的基础电网成分,它带有自动调度的属性。
旧有的电力通信类体系,选取了电缆线等通信所用方式来调和送电路径产出的故障。这样的检修类活动,关涉到偏小的规模。伴随电力类负荷的递增,分散架构下的检修体系,很难与新颖的电力通信契合。因此,要摸索出更为适宜的线路查验及修理体系,来应对新状态下的通信类事故。
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1 注意通信线路的质量
对于电力通信线路检修不应仅限于单一的检修环节,而是应该对通信线路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应加强监管。从通信线路的设计、订货到施工全过程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一是应该保障线路出场质量完全合格;二是线路的相关文件材料(如竣工图、订货技术协议、线路出厂的检验报告及质量验收报告等)必须全面详实。
3.2 通信线路检修的运行管理
电力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线路连接或分接位置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架空光缆在公铁路、航道等地的跨度进行实地测量,检测备用纤芯的传输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完善对通信设备存在缺陷的管理检查制度,对于缺陷问题的处理要有专人负责,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分类,明确处理的期限和处理流程。如果不能完全解决存在的遗留问题,要对遗留问题进行分析、统计,作好记录。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案,将责任落实给个人。
4 电力通信线路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4.1 推进新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在电力通信线路检修工作中,设备检测与诊断是工作的核心,所以应该采用技术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强大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仪器,以此来获得全面准确的线路运行数据,提高对线路运行状态的掌握能力。
4.2 侧重状态的评析
对于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可以分成单元评价与整体评价两种。主要评价办法是根据每个单元的状态量,依据状态量的评价标准对线路的单元状态作出评价。而整体评价是指在单元状态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数据信息的汇总,对通信线路进行整体评价。
4.3 注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管理部门必须关注人才的培养,进行全面的电力通信系统维护技术的培训,培养出一支能够全面掌握电力通信设施运行状态检测和故障排除技术,能够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与设备维护,具备高超的线路检修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使我们的电力通信系统安全运行得到充分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在状态检修中要克服以往工作的弊端,完善检修机制,定期进行巡查,引入高科技技术,对整个电力通信系统作出评价,培养专业人才,提升通信线路检修的能力。使电力通信系统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媛.电力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评估探讨[J].中国高
新技术企业,2012,(5).
[2] 刘雄斌.状态检修在电力通信设备应用于研究[J].城
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
[3] 许俊现,魏勇,刘彦君.电力通信设备状态检修实践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52-01
一、薪酬管理现状
1,企业现行薪酬状况。某企业是一大型集团集团的分公司,在管理方法上完全依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自主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较少,缺少自己的特点,薪酬管理就更是如此。集团公司对薪酬的管理,是建立在对各个企业薪酬总量及结构设计上的控制来进行的,各个直属部门、和分公司均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操作,每年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预算,报集团公司审批,下年初按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工资总额发放目标,确定各月的发放额度。2,薪酬构成。企业目前薪酬主要由工资、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的福利项目构成。(1)工资。工资是企业为员工支薪酬的主体,为薪酬的其他部分(如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及其他福利)提供计算基础,也是员工能够最直接了解的部分,分为基础工资、年功工资、效益贡献工资及补贴等,每部分各有其独立的确定办法,为满足不同的要求而设计。(2)年终奖金。年终奖金该企业薪酬分配的另41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根据集团公司的利滑情况,该企业按比例提取奖金,对员工进行分配。(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险和住房公积金组成。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为职工办理的基本保险项目。(4)其他福利。包括企业对员工的非工作时间报酬、津贴和服务。非工作时间报酬,包括假日、节日、带薪休假、事假,以及探亲假等;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及节日慰问等。3,企业员工对现有薪酬满意度分析。通过对企业内部员工发放问卷获得原始数据(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2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459份,有效率为91.8%,有效回收率为93.3%),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保数据的有效与可靠性。
第一,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只有4%的员工表示非常满意,而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员工比例达到了53%。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第二,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58%-53%,满意度较高的仅为8%-14%,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工龄等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第三,其他方面。在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态度、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岗位分析与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竞争淘汰机制、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满意度均在10%左右或者更低,多数员工要求对现有薪酬制度进行改革,重新设计企业的薪酬体系。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结合现有薪酬状况和薪酬制度,可总结该企业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问题
唐王中学坐落于历城区东北部,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农村,但现在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又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冲击,冲击的结果使一部分孩子的心理发展出现了偏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上了日程。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多年,通过每天与学生面对面地接触,逐渐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留守孩子、部分单亲孩子、部分寄居孩子、许多农村二胎孩子,他们的心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良发展的倾向,有的比较严重。于是,我们观察、调查、分析、思考他们背后的原因,以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8年,第三届心理卫生大会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三、加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1.教师应该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从社会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也是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要举措。从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身心潜能充分发挥。
2.教师应该具备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
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为浅层次的,相对比较容易改善。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建设。即使这样,仍然需要我们教师基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
3.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工作。
由此可见,做好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应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把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吉红,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王东莉.论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Abstract :Based on reviewing its history ,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supportive therapy in the hospice care was analyzed. The ideas of death and social -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the 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research onpsychological supportive therapy ,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ideas of death and mental health of medical staff and family members are in the prominent position. The variety cultures which result in different fears of death shoul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during develop the native hospice care theory.
1 临终关怀的心理支持系统现状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相应的医学、护理、心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以崔以泰的“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的调查研究起步[ 1 ] ,期间经历怀疑、拒绝再到现在的开始接受,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采用临终关怀的姑息治疗是作为放弃积极治疗之外的一种护理工作,而护理目标则是帮助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坦然面对死亡。我们在对四川部分医院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在全省范围内对180 家医院进行了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64 份。结果显示, 仅有22. 6 %的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服务,11 %的医院曾经尝试开设专门的临终关怀护理病房,但是在实践中病人及家属的接受程度和经营状况都不甚理想而停止了此项服务。在所有开展过此类服务的医院主要采取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尤其是在肿瘤等专科设立病房的模式(68 %) ,家庭或社区的模式,以及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非常少。这表明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开展的困难较大,病人的接受程度还是较低。
通过对相关的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国外的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由政府或私人资助,由医生(兼职) 、护士、营养师(兼职) 、心理学工作者(兼职) 及社会工作者共同组成健康团队,承担着病人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心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的护理照顾和健康指导。国内目前无论是研究还是临床实践,更多是从护理的角度开展,少数从心理与精神卫生角度的研究或讨论则要么停留在一种现象的描述和归纳,要么直接引用国外一些心理学在临终关怀方面的理论来解释。我们的问卷调查证实了这一判断,从事临终关怀服务人员中73. 2 %是医学背景专业医生及护理人员,66. 7 %的医院认为目前此类人员对心理学等知识的掌握较差。这让我们明显感觉临终关怀目前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没有引起重视,对从业人员亦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培训和死亡学的教育,这当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建立相应的心理支持系统。
2 死亡观念与社会系统文化的影响
处在临终状态的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身体本身的原因、来自社会环境的应激、社会支持资源的匮乏等因素都可能使他们面临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人类在即将死亡的临终时刻,大多数的心理表现是焦虑和恐惧,这是人类对死亡的基本态度。国外资料表明, 临终关怀者病人表现出以焦虑抑郁为主的适应障碍。害怕濒死和死亡,以及解决不了的悲伤问题,是普通人群中焦虑的主要起因。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接近死亡时,其心理反应是十分复杂的,甚至个体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死亡的心理学研究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尝试用人格结构来解释死亡恐惧,认为死亡恐惧除了对外部危险的反应外,亦是一种内部过程,即是发生在自我与超我之间的某种东西[ 2 ] ;贝克尔则是从社会心理层面深刻地剖析了我们的死亡恐惧和伴随着的焦虑[ 3 ] ,另一位在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库伯勒- 罗斯( Kubler - Ross) 在1969 年的《论死亡和濒死》中总结了濒死病人的5 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愤怒、交易、抑郁及接受,尽管这样的一种划分被批评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因为这些反应受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社会背景、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 。但无疑,这些先行者的工作,让我们开始关注和理解人类的死亡及蕴含的心理焦虑。相对西方的犹太教和天主教等对帮助信徒对抗或消除死亡焦虑,我国类似的宗教死亡观念的受众群体是非常少的,在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基本上也不考虑宗教的因素。
处在垂死状态的患者的焦虑状态带有敏感多疑的特征,这样的心理特征同时是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价值观上最大的差异是对于家庭的观念。西方国家重个体,轻家庭;中国人重家庭轻个体。同时,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等宗教的生死观与死亡态度影响着国人对死亡及濒死的认知[ 5 ]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更重视本位之生死观与生死智慧,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传统的临终关怀,比如以儒家义理来说,个人固可在临终之际,在家属亲友之间得到慰藉,也可进而呈现人之主体价值,不为恶疾所限;道家则认为关怀应该是一体的关怀,唯有生死意义的了悟,才能带来身心真正的转化,否则单纯减轻生理、心理、社会的痛苦与负担的作法,是无法真正解决临终者的问题的。临终关怀模式的选择的问卷中,排除经济因素的考虑,临终者倾向于选择以一个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模式,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其心理需求的社会价值已经降低,更多考虑的是家庭的价值。但是,不能忽略的是选择也和整个社会系统文化弥漫着对垂死者过程和垂死者的焦虑和误解相关,我国仍然处于缺乏死亡教育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中,我们的社会文化理论倡导的是一种避免讨论死亡与临终的问题,缺乏对病人临终状态体验的关注,这样的社会现实常常使濒死病人处于有意或者无意地处在被社会隔绝。在我们的调查中,临终关怀人员面对病人问及死亡问题时51. 3 %的人采取的是回避和减少接触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社会系统赋予疾病的某种“隐喻”,当处在垂死的状况中,通常我们会有意无意地降低了垂死者的社会价值,而尽量避免与他们的接触。尤其当这种疾病是和某种不体面的原因相联系时(比如AIDS) ,它所引起的冷漠和患者的焦虑就更为明显。苏珊?桑塔格就曾尖锐地指出这种“面对疾病时的冷漠,包含着疾病带来的重大的后果的一种,会增加患者的疼痛”[6 ] 。因此,当继续停留在医院进一步接受临终关怀时,也许就会面对着这样的一种双重疼痛,而这一结果恰恰和临终关怀的初衷相悖。
3 心理支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化,疾病慢性化及癌症高居国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死亡的阴影与讯息,不断冲击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生命价值观,因此强化医学等学科领域的人文关怀,提升精神生活境界与扩展生命视野,成为整个社会转型中重要的课题。
3. 1 医疗观的转变
由于当代医疗科技的目的在于治愈病人,医院更多倾向于比较积极的治疗救护,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下,每日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交谈,倾听其诉说,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利用心理科学知识给患者以同情、解释、鼓励和保证; 并教给患者一些应对及缓解恐惧和焦虑的方法。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的主要特色就在于不以技术而以人性为主的医疗思考方式,以改变只见病体不见病人的传统医学作法,这和心理支持系统是相吻合。不过,这种违反主流医疗体系的作法,除非有很强的实证效果与学术基础,否则很难得到医学界真正的支持。我国从80 年代就开始关注临终关怀,将这一事业作为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体现。但实际上,我国医务人员更多地把临终关怀视为对病人临终前肉体痛苦的控制,调查中41. 4 %的医院把临终关怀的重点放在疼痛控制,高于重视心理服务(36. 1 %) ,而实际上,对于身处生命末期的病人和关爱他们的亲人来说,心理的痛苦更可怕。临终关怀则正是促使全民从以救治(cure) 为本位的传统医疗观向以关怀照顾(care) 为本位的新时代医疗观转化的尝试,冀望通过联结当代心理学与医学等知识,使临终关怀服务者兼具心理学训练,能掌握临终者的心理活动及发展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及疏导,以缓和与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3. 2 死亡恐惧的心理过程的本土化研究
一、学分管理实施的现状
目前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普通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各校的学分制管理从符合本校的实际出发,体现各自的特色。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对学分制实施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角色有所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新的校本教师培训和教研模式(制度)开始建立,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和高考方案得到改善,教育功能逐步走向全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分制实施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各项工作开展的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短缺,与新课程实验配套的设施、场地亟需完善。由于新课程计划增加了一些科目,部分原有的科目相对于以前的课程增加了课时,导致师资短缺,技术课、研究性探究活动缺乏专业教师,而兼职教师投入教学精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而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实验室有限,实验仪器也需要补充和更新。
2.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学分制将压力和鼓励交给学生的同时,也将压力和竞争交给了教师,但由于教师缺乏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体现人格魅力的学识修养,与教学任务的高要求相距较大;一些教师还未形成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缺乏用现代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指导备课与授课,致使教学缺乏在预设基础上的创新与生成;有些教师的知识传授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欠紧密,教学略显封闭化,体验性效果不明显;对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的能力还不足,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将还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3.新旧体制并存的现状,使得社会各界关注度不够。新课程实验的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齐心协力。在高考评价制度没有大的改变下,社会、家长只关心结果,看重当前结果,不关心过程、不看重以后的效果。
4.模块化教学的困难。模块教学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各学科教材编排时主要考虑的不是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本身,而是更注重模块专题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与以前教材存在很大差别,教师在模块教学的范式下把握教材还存在一定困难。二是部分学科教科书内容逻辑性不强,存在断层的现象。三是课标要求与学时安排的矛盾较突出。
5.选修课程必修化。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已出现把选修课当成负担的苗头,有些学校甚至会为了高考把选修课变成必修课的延伸,出现了“选修课教学必修化”的问题,表现在:在教学方式上依然以讲授式为主;课时安排更为紧缺;学生缺乏深度探究,不能深入浅出;教学缺乏开放度,许多应该有的实验、实践未能落实,未能搭建起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等。
6.学分认定工作难度大。学分制淡化了考试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了基础性与过程性。学分制认定的难点在于:一是学分认定主体包括学生、同伴、家长、教师、学校等多主体,评价程序繁多,评价主体多元,环环相扣,环节过多。学分认定过程中的社会因素、人际因素干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分认定的公正性,难免造成学分认定的程序缩水,多元评价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模块学业水平考试,与教师的命题水平、命题意图息息相关;三是学科特点的差异、班生规模也导致学分认定工作程序的差异,每科任课教师所任教的课时数、班级数、学生数不一样,工作量差距较大。
7.课程资源短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教学资源的建设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课程资源意识狭窄,看不到资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没有走出教材及教参的框限,尤其是对教师作为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还很不到位,因而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利用。再加上欠缺社会的配合,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组织有效的活动课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