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小学学生教育

中小学学生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6 15:50: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学学生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小学学生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贫困生资助;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贫困生资助政策已成为保证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小学生资助工作已成为义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贫困家庭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有利支持。但是,目前许多中小学在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忽略了学生的精神资助,受助学生责任心、感恩意识严重匮乏。对此,感恩励志教育在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有效渗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此,笔者结合相关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对感恩励志教育渗透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一、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在资助工作管理中的有效渗透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资助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体系,因此,要想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在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有效渗透,应将感恩励志教育融入到整个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中。

首先,结合资助项目渗透感恩励志教育内容: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而言,我国除免除中小学学生学杂费外,政府以及地方院校推出了国家助学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救助贫困中小学学生补助、免费班车等资助政策。对此,中小学校可依据不同资助项目类型,在“育人”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渗透,用以提升学生感恩意识。例如,救助贫困中小学学生补助主要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给予的教育补贴,对此,学校在依据该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资助项目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对国家发展以及资助工作具有充分了解,并通过组织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确立受助者,从而给予学生以鼓励,提升学生正确认知能力,激烈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1]。

其次,依据资助工作管理环节渗透感恩励志教育内容:学校在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应对资助工作具有明确的认知与理解,并根据资助工作各环节要求,创设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用以实现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励志教育工作的协同性发展与管理。例如,在学生受助申请时,教育管理者事先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初步促M学生对感恩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在申请书中进行感恩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在受助申请审核过程中,将学生道德行为与人格品质列为评审标准中,使学生对资助工作具有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对道德、行为、品质、感恩重要性具有直观感知,从而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提升;对已受资助学生积极向上、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典型代表给予鼓励与表扬,形成“从众”与“帮带”效应,而对奢侈浪费、不知感恩的学生取消受助资格,为资助工作中感恩励志教育提供良好氛围[2]。

二、利用日常教育教学渗透感恩励志教育

日常课堂教育教学作为教学机构教育工作的主体,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育机构可通过利用课堂教学,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励志教育与知识教育、德育教育、审美教育、价值教育、情感教育的协调性发展,实现日常教学管理下感恩励志教育的有效渗透[3]。

一方面,教育机构可将感恩励志教育列为日常课程教学体系中,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与生长特性合理编制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感恩励志知识的理性传递,用以培养学生感恩、励志情怀[4]。如,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资助工作相关内容(包括免费班车、义务教学教材免费政策等),从而提升学生感恩意识与荣誉感。

另一方面,教育机构可将感恩励志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进行融合,包括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绘画、体育等学科。例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代感恩励志代表人物事迹等融入到语文阅读与写作中,实现感恩励志教育相关品质与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诚信、团结、感恩、自立自强、不畏挫折、坚毅、宽容、自信、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三、营造感恩励志教育环境,拓展感恩励志教育途径

学校可通过组织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感恩励志教育氛围,开拓感恩励志教育渗透途径[5]。例如,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感恩演讲比赛、感恩励志主题征文、感恩励志文艺汇演、感恩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营造良好校园感恩励志教育氛围;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母亲节)、教师(教师节)、学生(儿童节/青年节)、老人(重阳节)、祖国(国庆节)的感恩之情。

学校也可依据现代化教学平台,为贫困生搭建感恩励志教育平台,促进贫困生感恩行为的具体体现,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多元化构建。例如,组织贫困生志愿者活动,引导贫困生给予身边的人以帮助;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感恩励志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渗透与发展,用以保证感恩励志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例如,通过家庭教育使学生在与父母沟通与交流工程中,感知父母的不易,提升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情怀;通过社会、媒体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生活中感染学生,帮助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思想情感理念。

四、构建中小学感恩励志教育渗透机制

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励志教育的渗透是一项系统化、复杂、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发展趋势,建立长效感恩励志教育渗透机制,在保证资助工作规范化、全面化、真实化、准确化、公正公平化的基础上,实现感恩励志教育常态化、协调化的发展。从而保证学生在享受政策的同时,履行义务。例如,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促进学生感恩行为的有效实行,尊重学生自尊心,提升学生自信心。

总而言之,感恩励志教育在中小学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是一项复杂、系统的过程。相关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应在认知到感恩励志教育渗透重要性的基础上,转变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实现义务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与知识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情感教育等一体化、协调化发展,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与培养,提升贫困生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铭,王守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6:56-58.

[2]郝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S1:82-83+98.

[3]张大卫.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8:79-84.

第2篇

1.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是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这种发展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价值观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动,价值选择出现功利性倾向,价值评价出现多样化倾向。价值观的演变使传统的德育体系常常陷入困境。

困境之一: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多信息源。学校不再是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惟一或主要来源,而且,校外的影响大于校内的教育。

困境之二: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习惯于用某种抽象的政治原则向学生进行灌输,这种灌输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困境之三:当前的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家长的溺爱、娇宠容易使他们变得任性、自私、经不起挫折;又由于缺乏同伴交往,所以,易产生性格孤僻、情感脆弱、压抑、焦虑等种种心理问题。近年来离婚率上升,家庭结构动荡不定,升学、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带给学生的紧张、恐惧、悲观等种种心理冲击都不是传统的德育工作能有效解决的。

时代要求我们改革现行教育中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增加反映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即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

人的素质可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生理素质是一切素质的自然载体,文化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居主导地位,是人才素质高低的标志,心理素质是二者的中介。换言之,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心理作用,才能落实到学生的生物体上。惟其如此,学生才有可能接纳学校的一切教育。

3.学生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健康的心理与造就学生健康的身体同样责无旁贷,两者都是受教育者成长的基础。良好的心态对德、智、体、美、劳都能发挥促进作用。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同步而行,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干预学生心理的发展,但这种干预应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

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改善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是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使他们掌握个体顺利成长、顺利渡过青春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迷惘与心理困惑及时洞察并给予疏导,对学生生活及学习中最为敏感、重视的问题要予以关注,对能够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辅导和妥善的解决,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和强竞争。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环境、教育和自身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基础教育中,学校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施加积极的干预和有效的指导,是实验研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另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有无科学的理论指导及操作模式是否行之有效,这也是实验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学校教育目标和效果达成目标,它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质量水平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1.总体目标

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是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2.学校教育目标

(1)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积极的干预,使其掌握个体顺利成长、顺利渡过青春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唤起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意识,着眼于心理疾病的预防。

(3)有效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生活。

3.效果达成目标

(1)从教育思想的视角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的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指向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即学生人格的优化。

(2)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迁移将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要明确其心理训练目标,使心理训练的层次不断提高,促进学生自觉接受学校的各项教育。

三、实验假设

1.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进而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2.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基础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完整的理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模式、操作和评价方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实验方法

1.被试

以24所中小学58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为样本,以原有自然班为单位。

2.具体实验方法

以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文献法。通过对实验班施加实验因子考察被试的变化,与对照班进行比较。通过因果分析,验证实验效果的可靠性和实验方法的可重复性。

3.实验的变量

(1)自变量

A.课程体系:以《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为自变量。

B.辅导体系:通过活动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包括情绪调适辅导、人际关系辅导、个性品质辅导及心理卫生辅导。

(2)因变量

考察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身体、品德及心理卫生情况。对实验班学生施加刺激变量,经过三年的三轮实验后再进行后测。

(3)控制变量

为了使实验成果具有普遍性,我们的实验校包括城市、郊区、乡镇、农村的中小学校,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落后地区。实验以中等水平的学校薄弱班级为主,以青年教师为主。使实验班一切自然条件与对照班等同,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五、实验的实施范围

1.超前性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超前性教育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得以实现的。它能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化解心理问题。

2.过程性教育

以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通过活动训练、辅导讲座、个别谈话和学科教学渗透等多种形式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补救性教育

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迷惘、心理困惑、情绪偏常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上的疑问给予解答或疏导,对心理卫生欠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原则

1.协同与和谐发展的原则

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基础地位,将心理教育目标与学校各育、各科教学及各项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类教育得到和谐发展。

2.活动训练原则

学校的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心理训练”目标。学生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应该是活动的策划者,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

3.人本主义原则

虽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师生之间人格是平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师生关系应是民主的。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创新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考虑突破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增或删选修课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实验过程

2001~2002年,参与总课题组网络课程教材的建设。

2002~2003年,建成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2003~2004年,在本地区建成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实现异步咨询和同步咨询。

第3篇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体育 现状

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其教学具有持续性特点,从幼儿园到大学,可以说,体育教育从未停歇过,教学持续时间可以说是最长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更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因此,我们应给予体育教学,尤其是农村体育教学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院教学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师资力量较为匮乏;体育器材设施不够完善;教学内容较为乏味枯燥;具体内容如下:

(一)没有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教学的管理体系还不成熟,体育教育工作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对于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基础设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起来,对于体育教学的管理一直处于散养状态,缺乏整体目标。很多学校对体育教学技术制定不够具体,教学安排也不够明确,课时安排也非常少,挪用体育课的现象经常发生。此外,很多体育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二)师资力量较为匮乏。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组成结构来看,体育专科出身的教师非常少,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他们的教学能力都有限,体育教学质量令人堪忧。还有一些体院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随意,并没有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只是任由学生自由活动,让体育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活动课,而体育课程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凸显出来。

(三)体育器材设施不够完善。和城市教育比较起来,投入到农村的教育经费非常少,而投入到体育教育中的经费就少之又少了。那么对于购置体育教材就非常困难,学生能够使用的器材非常有限。同时,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供体育教学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运动的空间,这也是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关键因素。

(四)教学内容较为乏味枯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教师本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没有选择那些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致使农村体育教学内容非常枯燥和无味,且教学模式也非常单一,教学内容经常重复,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和教师应给予体育教学足够的重视,在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将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素质纳入到评价体系之内,转变学校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倾向。同时,学校应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此外,农村学校应对体育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让农村中小学体育能够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应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以促进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以实现课程目标,根据教学经验,对体育教学进行规律性总结。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强化和班主任的沟通力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加大农村体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应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体育设施的基础配置进行完善,对所需要的体育器材逐渐配备齐全,强化体育场地建设速度,为体育课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同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体育设施维修机制,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场地,在能够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运动校外的场地,比如,郊游或者是爬山等形式。体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器材进行灵活运动,提高器材利用率,将其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技术结构进行简化,实现教学内容从竞技式向着游戏活动方面转变。比如,像蹲踞式跳远踏板起跳这一动作,可以对空中技术方面进行简化,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且,教学效果也更好。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项目,像健美操、武术这样的项目加入到体育课堂,打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选择。

(五)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优化。作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体育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科性质、教学规律、学生实际等特点,才能将体育教学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对课堂教学流程的优化,更新教学观念,尊重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总而言之,学校应首先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端正思想态度,秉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和理念,推进体育教学能够快速步入正常化教学轨道,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将体育教学也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安排中去,关注体育教师的发展状态,开展好卫生管理工作,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为农村体育教学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田少平,鄢先友.河南省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

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2010,(01):56-57.

[2]王勇,辛琼.宜春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4,(06):23-24.

[3]李相如,李芬芬,冯张昌,王少甫,骆秉全.北京市农村中小

学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英语;词汇;教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为了与我国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力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活动,促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然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又或者教学内容,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变革。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有待改善,如何提高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课堂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就成为了我国教育部门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话题。

一、中小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分析,在我国的大力倡导下,中小学英语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是,还有大量的中小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大量的中小学生不知道如何来学以致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得归结于我国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例如,词汇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词汇教学方法不灵活;词汇教学内容僵化陈旧等等。

1、教学观念落后和社会发展不适应

目前,我国还有大量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从事完教学活动之后,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致使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中小学英语教师长时间地使用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的词汇学习活动,不利于学生积累最新的英语词汇。

2、教学内容陈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材的更新换代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味奉旧教材为“金科玉律”,不重视与当前社会现实的衔接,就会造成学生学而不能用的尴尬局面。

3、教学方法单一

在中小学英语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教师的思想长期被束缚在传统的教法中,在他们看来,学生学习词汇只有一条路可走:多读、多写、多背。这种单一刻板、乏味的学习方式,与实践活动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也容易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词汇是建构语言这栋大厦的材料,而学习方式是这栋大厦的地基,一个好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中小学英语教师要意识到改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二、提高中小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成效的策略

为了提高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中小学教师就应该在了解了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及时地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更新教学理念,培养与时俱进精神;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中小学英语的词汇范围;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灵活使用教学方式等等。

1、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精神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很好的完成词汇教学工作,就必须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培养与时俱进精神的教学精神。先进教学理念决定了先进教学方式,只有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2、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中小学英语的词汇范围,是做好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没有明确词汇教学范围”这一状况,中小学学校的领导就应该想方设法加以改善。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其一,鼓励学生们进行讨论。情景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将情景教学法引入词汇教学课堂中,并且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与讨论中学习。例如,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 Group work,Team work,Pair work 等英语教学活动。这种对话式、探讨式的授课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达到快乐、高效学习英语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征,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大的词汇量。

其二,挖掘英语词汇教学的规律。学习英语词汇,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规律性,并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教学方式。对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词汇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分类,并借助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这些词汇。在中小学英语词汇学习表中,有很多词汇是在词根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形成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抓住词汇的这一规律,引导学生掌握便利的学习方式。例如,中小学教师在讲“disorder”这个单词时,可以将该单词分成“dis”和“order”两部分,“order”是以前学习过的词汇,因此,教师可以告诉学生“dis”是该单词的前缀,并且向同学讲解何为前缀。此外,教师还可以例举出其他的以“dis”做前缀的单词。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词汇学习方法,并通过联想法来记忆词汇,可以大大地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如何更有效的开展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要从一下两点点出发,第一要认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相应问题,第二,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所以,中小学学校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提高对词汇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明确中小学英语的词汇范围;灵活使用词汇教学方法等措施,更好的完善词汇教学方法,进而使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推动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参考文献:

[1]常芳.记忆模式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第5篇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近年来,攀枝花市把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作为教育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工作职能和专业优势,推动全市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改革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既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转向内涵发展的需要和标志[2]。一直以来,攀枝花市教科所高度重视发挥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职能,积极探索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起,我们对原有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新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出台了《攀枝花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RSR①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定期开展教育质量监测,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教育、出台政策、表彰奖励等提供决策依据。新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改革具有如下主要特点:一是改单项评价为综合评价。我市原有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一直是分单项对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各单位往往选择自己比较强的单项进行自我评价、宣传,难以形成全市学校良性竞争局面。2006年,我们采用RSR评价法,通过对参考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多项指标进行赋值加权,生成一个综合性指标,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依据。市教科所则通过监测全市学科整体教学质量来指导学校、县(区)的教学及管理过程;二是增强了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由于RSR评价法更加关注学校、县(区)平均分、全科及格率等反映整体水平的指标,并依据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有效解决了过去学校、教师关注面不够宽,抓质量的范围过窄的问题,有效增强了市、县(区)政府扶助薄弱县(区)和学校,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整体提升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如东区全面采取了“片区(联盟)教研+片区(联盟)捆绑考核教学质量”,西区、仁和区、盐边县则采取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与辖区薄弱学校定点联系等方式扶助薄弱学校;三是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在现行评价的促进下,“教好每一个学生”逐渐被校长和教师接纳,一些学校在校长带领下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建立学习后进学生成长档案,关注班级全体学生,谋求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从实地课堂观察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一讲到底”、“满堂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等观念和行为被广泛否定,以学定教、学生参与、生生互动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校课堂常用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学校,我们对全市县(区)、学校进行分类、分等级评价,分等级进行奖励,全面调动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此外,我们还结合艺术学科特点,对音乐、体育、美术制定专项考核评价制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日常教学、教研专业指导,服务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攀枝花教科所始终把教学研究作为中心任务,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研水平,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学术支持和专业服务。一是精心视导。每年定期组织教研员对学校教学进行集体视导,并对参与集体视导教研提出明确要求。如视导前,要充分了解学校学科组组成情况,了解班级课表安排情况,了解班级教师配备情况。视导中,必须认真听取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总结提炼教师的好做法,引导示范教学改革;视导后,要通过召开教研会、编黄皮书等方式介绍推广学校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并跟踪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以及年轻教师的成长轨迹。二是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从2008年开始,我们建立了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深入学校开展全方位、多方式的教学研究、服务和指导,帮助学校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建构教育文化,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常规。各学科教研员选择1所学校作为定点联系学校,每月两次到学校,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全程参与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四类人才(省特级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作用。搭建教研平台,让四类人才上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开讲座,参加送教下乡等活动,担当片区教研工作主持人或主题发言人,发挥示范引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四是组建全市学科教学资源库。每年组织全市优质课、微型课以及论文、教案、课件比赛,促进交流,形成全市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并将其中优秀成果放到教科所网站特定栏目,为全市教师提供学习优秀经验的平台。

三、推动区域、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研究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科学研究是认识教育规律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3]。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注重通过教育科研手段来研究和解决。一是认真组织好省、市两级课题立项。紧紧围绕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学生成长、教师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组织县(区)、学校积极申报省、市课题,专题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学科教学评价;专题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那些带规律性的、影响区域性课程改革实施的问题,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近年来立项情况看,全市市级科研立项项目中,85%以上的项目都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相关。二是积极推进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导学校建立校级课题立项制度,以微型课题为主要形式,在较短时间内,贴近教师实际,开展教育科研,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并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组织推广教师微型课题成果,通过经验交流会、送研下校、编辑优秀科研成果集等多种方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研服务;三是主动指导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引导教师寻找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形成问题解决的相应成果。由于无需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无需按照严格科研程序进行,教师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四、引进国内优质教学管理资源,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除了自身加强研究、探索教学改革及管理外,我们还高度重视引进国内优秀的教学管理资源。充分利用教研人员到全国各地开会、考察、培训等契机,广泛搜集国内优秀教学管理经验,并对其认真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组织学校校领导、学科教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到省内外深入学习、考察。近五年来,由市教育局、教科所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达60次,参与人员约2000人次。先后到湖北黄冈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江苏启东中学、江西临川一中、山东杜郎口中学以及省内多所知名学校学习考察国内优秀教学管理资源,并在我市县(区)、学校进行实验推广,形成富有区域、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如攀枝花七中推行的“导学案”、攀枝花三中探索的“学生成长小组”、米易中学实行的班级星级管理、米易一中实施的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仁和区东风小学开展的“271”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的背后,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国内优秀教学管理资源,并在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修正、完善、创新。正是由于引进了这些优秀的教学管理资源,从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大优化了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29)[2012-1-28].[EB/OL].省略/jrzg.

[2]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八省市基础教育质量试点监测结果通报与工作研讨会召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

第6篇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小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根据近年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表调查报告表明,全国中小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愈来愈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引起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在探索之中,200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新教学大纲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充分地体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之中,这为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本课题从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建设角度出发,运用体育学、保健学、身心医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来探讨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和促进作用,试图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2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其内容极为丰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顺应社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与社会保持同步,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定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中小学生具有的特征、特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我们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2)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3)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4)能保持对学习较浓的兴趣与求知欲望;(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3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功能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规定,我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与行为矫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2)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3)提高德性修养,培养良好品德;(4)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的人格;(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6)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4我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当代中小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同时也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据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1995)对1684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5•4%,其中,小学生为23•2%。辽宁教育学院1995年对北京、上海的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5%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而独生子女的心理变态率达50%以上。张家治等人(1995)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占25%,心理卫生指标阳性项超过70%的学生占10•3%。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心理疾患发生率在25%以上,在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5个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国内正常青年人水平和国外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欠缺,依附性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造成以上不良心理现象,或产生心理疾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呵护、溺爱,家庭环境不和谐,或教育方法不当(溺爱型管教、专制型管教、亲子关系淡薄)是造成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以及学生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校造成的压力甚大,因而,使学校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第三是因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大多数学校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调查中发现,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未能建立心理咨询室,而学校各学科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能力,大多数教师对劣势学生的教育处于“说服无用,压服不得”的两难境地,不能有效疏导与调整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困扰,以至心理障碍的发生。

5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效应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个体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人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包括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来促进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发展个体心理活动能力与个性。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它不仅使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外化和对象化,而且使人的能力、才干、意志、智慧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实现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可见,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性决定了只有在个体实践活动中,人方可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正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活动,来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精力充沛的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每天坚持参加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自信心加强,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从学校体育的特点与功能来分析,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学校体育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5•2学校体育能提高学生德性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

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体良好的品德形成不但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体育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紧密联系。由于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心理现象,如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均很强的运动,活动中需要密切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而,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开拓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3学校体育能净化学生的情感,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身体运动改善了自我概念,有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够很好地胜任体育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已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学者基恩(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下来。日本田园都市厚生学院院长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为倍受心理压力折磨的现代人提供了3条解除压力的途径,即冥想、运动、饮食。体育锻炼在减轻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原因是:压力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的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临床研究也表明,慢跑、散步和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5•4学校体育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独立性就是个性,是把依赖性的态度和行为转换为自主的态度和行为,它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在社会条件与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个性就是人体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方面。各种体育活动同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豁达大方。社会性指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社会适应性,是把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为社会的态度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同时,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

5•5学校体育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前来参与,在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包括在一般的体育游戏中,也充满着你追我赶、争强斗胜的竞争。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由于抗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在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类的体育活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在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5•6学校体育能培养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能磨练人的意志,付出极大的努力。在从事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失败、困难、挫折、疲劳、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长期的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受到上述各种不同的考验,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以达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

5•7学校体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其心理紧张

众所周知,现代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的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于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处于这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解脱和人性复归。学校体育较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学习、生活紧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1992)认为,在业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即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而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了社会交往,从而易于获得社会支持。研究表明,定期有氧锻炼可以减少正常自主反应引起的紧张。有学者认为(季浏,1998),体育锻炼可作为”缓冲器”,它可以降低个体应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因此,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如何让学生在几年的小学学习之中不断提高阅读的能力,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笔者通过多年来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所得来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中依旧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特别是从应试教育教学环境下过度到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下的老一辈教师们,由于思想上还残留着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何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本质也就是说教师没有将自己的身份与学生之间建立“相对的平等”,而是相反的建立在“绝对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这样一来则形成了“一言堂”的态势。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学,不得违背教师的意愿,教师在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处于“权威”的高度,极大程度的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有待教师解决的问题:

1.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不能靠“鞭策”,而是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种理论在阅读教学之中则同样的重要。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建立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建立不出学习兴趣,其直接导致了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这种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这种现象不光存在于语文教学中,在其它学科中也同样存在着。

2.阅读范围不广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45万字”。这样的阅读量,其实对于文化水平的提高帮助上来说,收效甚微。但是以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在对于课外文学书籍的阅读上并没产生太大的兴趣,反倒是对于娱乐性的书籍杂志非常的关注。大部分学生宁愿将时间花在漫画,恐怖、玄幻小说等的阅读上,这是由于这些书籍具有形象生动性和趣味性,但看这些书籍其实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没有太多的帮助,甚至由于这些产物中往往会存在着糟粕,则会对学生的文化素素养的培养产生反效果。

3.缺乏较为完善的阅读能力评价

进入素质教育不等于废除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依旧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考核不光是针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阅读能力的考试,而且还应该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考核。教师切忌在实际的教学中循规蹈矩,而是要结合教学实际和社会发展来完善当前的教学方式。阅读能力的评价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评价制度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阅读能力提升的多少)。然而在当前大部分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评价工作比较缺失,许多教师甚至不理会对于存在毫无感情朗读等现象的学生的教导工作。

4.忽视朗读在阅读中的重要性

在阅读中又可分为默读和诵读,但一直以来诵读在效果上则比默读要强很多。学生可以通过大声的朗读来增强对于课文或者课外书籍的记忆,而语文的学习重在记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和引导学生朗读是建立良好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大声的、优质的朗读还可以赋予文章“生命”,这里的生命指的就是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元素。这样的朗诵环境的建立,不断保持这种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语感的敏锐性,建立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二、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谈到如何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上所分析出来的问题进行逐一的解答。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和阅读的兴趣是具有极大意义的。而小学生对于阅读能力方面则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这是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道路的开端,一切学习习惯都要在这几年中被培养出来。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手段有很多种,但每一个方式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些课外书籍、优秀名著中的一些有趣的段落。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存有好奇的心理,对于一些有趣的事情极具吸引力,这也就是为何很多学生喜欢看玄幻、恐怖小说等课外“闲书”的原因。这种引导的方式可以借鉴民间艺术“评书”,评书没当一个章节讲完后,都会留给听众一个悬念。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悬念”的运用,来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

2.增强学生的阅读范围

阅读范围的增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可以让校方增加学校阅读室的藏书数量;其次,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交换阅读的活动,比如让学生讲自己爱看的书和同学之间进行互换;最后,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等类似的班级会议,让学生上台谈谈对自己所读书的理解和感触。

3.开展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提倡学生多朗读

阅读评价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要及时的采取课堂跟进的办法进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以及引导,并在阅读中提倡学生多进行朗读。每天早上应当给学生提供十分钟左右的朗读时间,在学生进行朗诵的期间,教师则可以通过观察来判定学生的朗诵有多大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莫雷.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研究.[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92-03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思维方式趋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等,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观点已有不少文献。季浏指出身体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情绪、增强自我情感,而且能够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仅突出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大目标之一。因此了解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以及体育教学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河南省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学校中,选取3种不同层次城市有代表性的学校共12所(城市3所中学、3所小学,农村3所中学、3所小学)。在每所小学四到六年级、每所中学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调查对象。男生3133人(城市1323人,乡村1810人),女生2970人(城市1346人,乡村1624人),共6103人。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修订的含中国常模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调查工具。量表构成: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共8项。在整个问卷项目中有10项组成效度量表的项目,如果它们的得分合计起来在7分以上,则可以认为该受测者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作假的,所以测验结果不可信,对其进行重新测试。该测试工具的折半信度为0.83~0.88,重测信度为0.663~0.870,效度大于0.76。发放调查问卷6103份,有效回收5 812份,有效回收率95.2%。

(2)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把原始分换算为标准分,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大于或等于8分者为有焦虑倾向;8个内容量表原始分之和查表得出总焦虑倾向标准分,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上,为高焦虑水平,属于心理不健康者。

(3)数据处理:采用SAS8.2统计软件予以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焦虑问题检出情况

河南省5812名中小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是45.1分,其中高焦虑水平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t65分)检出率为3.8%(220人)。8个内容量表中,检出率最高的为自责倾向(9.02%),其次是对人焦虑倾向(8.66%)。

2.2 城乡男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由表2可见,城区男生的心理困扰前3位的问题分别是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和对人焦虑;城区女生的心理困扰前3位的问题分别是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困扰乡村男生心理问题前3位分别是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而困扰乡村女生心理问题前3位分别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城市学生中冲动倾向较突出,乡村学生恐怖倾向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影响心理健康因素比较,学习焦虑困扰在中小学生中不突出。

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比较,男女生的心理焦虑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各内容量表中,城市女生除了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外,其余各项与男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乡村女生除了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外,其余各项与男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心理健康状况的城乡比较,通过地方比较,城市和乡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别。各内容量表中,城市男生较乡村男生各内容量表除了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外,其余各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城区女生除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外,其余各内容量表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城市学生。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不良人数和检出率较2000年有所增加。在河南省中小学生中,无论男女,无论城乡,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常或心理障碍。调查发现,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倾向是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焦虑问题,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减轻或消除这些因素。

造成自责倾向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严厉惩罚孩子――孩子对父母抱有反感的敌意;当这种反感和敌意表现出来时――父母越发严厉惩罚孩子――孩子失去了憎恨的目标――自责倾向形成。自责倾向的基础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因此,指导自责倾向较强的人,首先就要让他实际体验到别人对他的爱,以解除他的不安。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体育游戏等教学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自责倾向,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必要的互帮互助,如体操教学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等,让自责倾向的学生能体验到别人对他的保护和关心,从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给予受到别人承认的机会,以提高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引导他改变依赖性格,养成自己有主见的性格。

对人焦虑倾向是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有的学生从小受到父母严厉管教,形成了提心吊胆、软弱的性格。为解决因经验不足引起的对人关系上的问题,必须把本人放在集体之中加以训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个集体活动项目,有很多运动项目可以让学生选择,当对人焦虑倾向的同学能够发现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发挥出特长时,同学们、老师和双亲是喜欢他、承认他的,使其树立自信心和安全感,同时加上体育教师对其在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术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可以减轻或消除这些学生的对人焦虑倾向。

城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农村学校尤其是山村的学校无论师资、办学条件还是生源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而农村学生也特别渴望能够通过求学这条途径来改变自己将来的命运,动机过强,心理压力过大。男女学生在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应该归因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一是社会期待不同,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一般是要温顺和贤淑,在学校里要学习成绩好,而对男性则宽容得多,在社会化过程中,男、女两性在自觉不自觉内化这些期待。二是身心发展,在少年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女性的角色意识更加强化,同时在心理上,女孩的体验更加细腻、敏感等,但是在目前学校教育中,因性施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在这种环境中女性就容易比男性体验到更多的恐怖和焦虑,女孩子的责任心也会更重一些,自卑意识更强一些。

体育是没有城乡之分的,无论哪里的学生都有享受体育乐趣的权利,无论男女都有享受体育乐趣的权利,也可以通过体育手段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体育是人们沟通情感的一种形体语言是语言无法代替的体育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韵律或形体语言,给人们带来人类的融洽、和谐的情感体验和甜蜜,优雅的生活情趣,从而弥补现代人的心理缺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并且调节情绪情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完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