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理业务学

护理业务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6 15:50: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业务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护理业务学

第1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 素质教育误区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7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今的社会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护理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应科学地把握立德、立才、立业、立品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其紧密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如今怎样培养出宽基础、高素质、强适应的护理人才,才是护理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仅以我校对护士生进行相关的素质教育,取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深入探讨素质教育的内涵、方法等有关方面起到些参考作用。

护士学生素质教育的三大误区:(1)素质教育过于简单化。仅注重护士学生的仪表、举止等训练。素质的概念从结构上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从内涵上来说,即:达到品格修养、功底或可发展的身心基础能使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由此可看出,素质教育是全面的。(2)素质教育片面化。实际上,只注重某方面素质的教育,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由此,我们可看出,素质多种要素的结合,各要素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这其中素质的多种元素包括人的品质、知识、气质、体质、性格等多种要素。(3)素质教育的局限化。应构建多维护士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因为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因素。由于护士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起点比较低,因此,学校对护士生职业素质的教育重在培养,而不仅仅是完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护士学生发挥作用的首要因素。不能简单地把德育教育理解为多上政治课,因为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为首位。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中,要对思想教育进行渗透,这主要体现在: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班集体建设、各种讲座、文化活动、党团组织生活、社会实践、先进报告、形式报告、干部言传身教等,把寓德育于其中。

护士成才的动力根本是其心理素质,也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护士应具备以下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质:

(1)敏锐的观察力。

护理营养学、社会学、人际学等以及心理学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所必需要学的。

(2)和病人沟通思想的能力,国内外对护理人员要求的第一素质就是沟通能力。

①语言沟通:护士在与病人说话时内容具体、切实,并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病人的心里实际,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体现出“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

②非语言沟通:病人在生病时,其心里及其脆弱,与病人肢体接触(握手),给与其鼓励的眼神,能让病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温暖,积极配合治疗。

(3)沉着冷静理智。护理人员每天都面临许多难题,在心情不好时,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妥善的解决这些难题。在对待病人时,应遵守职业道德,保持乐观的心态,让病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成为广大护理管理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深的体会。大量的学生管理实践证明素质教育在护理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蕴含着不同的内容,大致可根据学生实际特点,按年级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表现不同,教师要针对这些不同阶段的特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明确阶段目标、工作内容、确定具体实施方法。

教师切实地培养和教育别人,需要其致力于自己的教育和修养。护理教师通过自身的品德来影响教育学生将她们塑造成为名符其实的守护天使,是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其所拥有的能力。护理教师要想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并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就需要良好的道德水平、高雅得体的举止以及对护理和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护理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她们。为了能够使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我们应从多重维度来看待学生,用鼓励、赞赏和宽容评价学生。护理教师对学生的需要保持积极的关注,需要教师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护。

针对第一阶段的学生特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方式,培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第二阶段是成才关键期,这个阶段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参与活动增加,人际关系融合,存在着适应感、随意感、自信感。这个阶段的学生人生观、事业心基本确立,针对第二阶段的学生特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教育;语言文字修养,集中体现在读、写、听、说四种语言能力,这些能力都要经过长期的、大量的语言运用的训练和实践方能提高。这个时期对护士生文化修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化修养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其在各方面也就显得较为突出,比如:在思维方面具有独创性,在个性方面具有独立性,在处事方面具有预见性,在人格方面具有多彩性,在工作方面具有计划性,在写作方面具有理论性。

针对第三阶段学生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

(1)护理工作时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护理工作中减少医疗纠纷。在护理过程中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应注意护理行为的两重性。护士必须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富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准确、及时、完整地执行医嘱,完成各种医疗护理活动。

(2)就业择业意识教育:了解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礼仪培训,准确的评价自己,提升自我保护,自我介绍、自我推荐的能力。

(3)职业生涯意识教育:对于学生教育阶段的划分,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有教育工作中既要相对分开,又要互相融合。开展外职业、内职业生涯的培训,针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设计,创业就业教育。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素质的竞争,想要培育出跨世纪的护理人才,注入新的活力,就要不断提高护士生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护理教学 护生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175-03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卫生部要求于2011年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是服务医改大局、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在提供生活、治疗性护理时,加强与病人沟通,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了使护理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把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运用于护理教学中,护生综合素质提高,进入临床实习,表现突出,就业率提高,取得较满意效果。

一、一般资料

2009~2012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为:2009年:502人(男26人,女476人);2010年:528人(男28人,女500人);2011年:540人(男35人,女505人);2012年:541人(男19人,女522人)。2009~2010年未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渗透到护理教学中,设为对照组,2011~2012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渗透到护理教学中,设为实验组。

二、教学方法

(一)对照组。未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渗透到护理教学中,即:⑴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指导;(2)理论教学:教师到临床学习机会少、课件旧、见习未写心得、理论考试病案分析少;(3)实训教学:未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实训室开放力度小、某项单一考试;(4)形体培养:早操;(5)人文关怀意识培养:简陋宿舍、课堂及实训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意识少;(6)护士礼仪培养:不够重视;(7)沟通技巧培养:按照全国材进行,未注重学习多种语言及习俗;(8)健康宣教能力培养:按照教材进行;(9)基础护理:开展项目少、不考核;(10)法律知识学习:学院组织学习;(11)责任制护理模式:未渗透;(12)“5.12”护士节活动:传统的表演。

(二)实验组。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运用到护理教学中,即:(1)职业道德教育:除教师指导外,还聘请先进典型的学长回校现场演讲、介绍临床招聘现状;(2)理论教学:教师到临床学习机会多、课件及时更新、见习写心得、理论考试病案分析多;(3)实训教学: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多、实训室开放力度大、综合考试;(4)形体培养:自创形体操;(5)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公寓式宿舍、课堂及实训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意识;(6)护士礼仪培养:重视;(7)沟通技巧培养:自编教材,注重学习多种语言及习俗;(8)健康宣教能力的培养:补充健康教育内容;(9)基础护理:开展项目多,加强考核;(10)法律知识学习:除学院组织学习外、还聘请专家讲座;(11)责任制护理模式:渗透;(12)“5.12”护士节活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渗透在其中。

三、效果

在当今就业较严峻的情况下,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至每年7月28号止,一次就业率逐年上升,实验组在区级医院就业的护生明显增多,经采用SPSS13.O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x2=119.577,P=0.000,P

由数据可见,x2=119.577,DF=9,P值=0.000,P

四、讨论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名护士,首先要热爱护理专业,责任心强,呵护生命,有奉献精神,才能胜任护理工作。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是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护生读护理专业,不是喜欢护理专业,而是出于家庭的压力或认为找工作相对容易些。针对此现象,对照组虽然学院有计划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给护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实验组除学院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外,还聘请先进典型的学长回校现场演讲他们为了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取得的成绩及临床招聘现状,让护生深受感动,转变观念,热爱护理事业。并把护理学的现状、地位、发展前景、就业等向护生介绍,让护生充满希望,又有紧迫感,从现在做起,为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而努力奋斗。

(二)理论教学。具有丰富理论知识,才能解答病人的疑问,提高敏锐的观察、分析、应激处理能力,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是用人单位招聘考核的条件之一。对照组教师假期到临床学习机会少,未能及时更新新知识,课件旧,教学方法无创新,授课中未能适当插入临床病案,导致教学质量差,未要求护生写见习心得,护生见习不够认真,理论考试病案分析少,护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欠佳,未能达到护理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实验组教师不定期到各医院进修学习,吸取新知识,并通过多种途径关注学科前沿新动态。教研组内成员互相学习和交流,集体备课,及时更改课件,创新教学方法,授课中适当插入临床病案,通俗易懂,增强了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临床见习是护理教学中重要环节,要求护生先预习,回来写见习心得,老师批改,作为平时成绩,并评优,有效提高护生的积极性。不定期进行理论考试,重视病案分析,主要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促使护生主动学习多元化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护理教学与临床零距离。

(三)实训教学。对照组未达到理实一体化,部分内容重复,浪费时间,护生练习时间少。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教学方法无创新,实训室少,教师准备好用物,实训室开放力度小、单一某项操作考试,护生的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不高。实验组达到理实一体化,节省时间,护生有更多时间练习。学院有计划送教师外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如双核动力式、边教边学边做等,让护生自己准备用物,培养护生实用性操作技能。鼓励创新,如无痛静脉输液法。扩建实训室,加强实训室的开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训练,有效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考试时给予病例让护生分析,根据病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用物,超时或用物准备缺少均扣分,操作时即遵循操作原则,又加强与患者沟通进行考试,考个人及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临床发展要求,避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

(四)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对照组护生宿舍简陋,不能保证24小时供应热水,食堂饭菜品种不够丰富,未达到物美价廉,护生感受关怀少,课堂及实训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少,大部分护生未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验组学院改造学生宿舍,大部分为公寓式,设施配置齐全,24小时供应热水,食堂宽敞明亮、物美价廉,让护生感受关怀。教师将人文关怀意识渗透在课堂中,使护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关心他人。把人文关怀融入实验教学中,如无痛静脉输液法的创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使护生在校就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五)形体培养。良好的形体给人美感。对照组护生每天早上做早操,这套早操较传统,无创新,动作不够优美,音乐不够动听,护生积极性不高,常借故缺席或动作不到位,形体培养效果差,不自信。实验组教师自创了一套完美的形体操,形体操动作优美,音乐动听,充满活力,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充分得到锻炼:能保护眼睛,消除疲劳,预防近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开展形体操比赛,鼓励护生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深受护生的喜爱,提高积极性。护生每天早上做形体操时非常投入,使身姿变得挺拔、表情变得甜美、声音变得动听、动作变得优雅、充满自信。

(六)护士礼仪培养。良好的礼仪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对照组因场地小,礼仪培养受限,总体效果欠佳,护生到医院实习,赢得患者信任少,对患者鼓舞效果差。实验组因扩建实训场地,设备齐全,可进行有计划、全面培训,如护士礼节、仪容、仪表、仪态、工作姿势、文明礼貌用语、岗位交际用语等训练,使护生变得着装整齐、仪表端正、微笑甜美、举止文雅、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护生到医院为患者服务,关爱之心溢于言表,能唤起患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治愈,患者得到完美的服务,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拓展我国护理事业的领域,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国内外护理融洽和接轨。

(七)沟通技巧的培养。良好的沟通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误会,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因素,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对照组实训教学按照《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教学,教材无沟通内容,示教后护生印象浅,操作中不知如何开口说话。加上未注重培养护生掌握多种语言及习俗,而临床中患者来自四面八方,有些边远山区的患者文化低,不懂讲普通话,护生不懂地方语,造成沟通障碍。实验组教师为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自编教材,以《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为依据,把与患者沟通的内容完善,鼓励护生创新,实训课中把实训室当病房,把模型当病人,或角色扮演,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沟通过程指导护生注意言行、举止、姿态、眼神、表情、着装、仪表等,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隐私,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鼓励以班级为单位,每个护生用家乡话介绍自己及家乡的习俗,或朗诵比赛,互相学习,使护生掌握多种语言及不同地区的习俗,增强沟通能力。

(八)健康宣教能力的培养。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患者从入院始,护士每天给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康复、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自身护理知识也得以提高。对照组理论教学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虽然课本对每个疾病的健康宣教都有说明,但是太简单,不够深入,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实训课中健康宣教的演示欠佳,护生总体健康宣教能力差。实验组理论教学中,教师将每个疾病的健康宣教进行补充,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内涵。针对病案中的每句话,引导护生如何做好健康教育,例如患者语言表达障碍,无书写能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选择家属在时进行,才能使健康教育有效进行。实训课中,把健康宣教的内容纳入操作中,进行详细演示,例如给患者吸氧前,告诉患者吸氧的目的,在吸氧过程中,指导患者及家属不要自行摘除鼻塞或调节氧气流量的原因,如何做好“四防”等。护生总体健康宣教能力强,意识到必须掌握多元化知识,提高知识层次,才能深入做好健康教育,从而自觉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多元化知识,提高健康宣教能力。

(九)基础护理。基础护理是对患者进行系统、全方位护理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专科护理的基石,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由护士承担患者的基础护理,既能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又能实现无陪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家属压力,便于管理。对照组对基础护理不够重视,开展项目少,不考核,护生练习不认真,对操作流程生疏。护生到临床实习抵触基础护理,护理质量低,给患者及老师留下印象差,与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必须履行基础护理相矛盾。实验组教师帮助护生正确认识基础护理的重要性,使护生转变观念,变“要我做生活护理”为“我要做生活护理”。学院重视基础护理,开展项目多,加强考核,促使护生认真练习,提高对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护生到临床实习,主动参与基础护理,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患者的好评及领导、老师的肯定,印象好。

(十)法律知识学习。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随着我国法律机构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患者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不断提高。护生法律意识淡薄,对照组虽然学院组织全体护生学习新的《护士条例》及有关法律知识,但护生留下印象不深刻,法律意识无明显提高,到临床实习不能很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病人的利益。实验组除学院组织全体护生学习新的《护士条例》及有关法律知识外,还聘请法律专家到学院进行法律知识的讲座,护生留下印象深刻,学院举行法律知识考试及比赛,考试不合格者补考,比赛获奖者有奖励,促使护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护生到临床实习,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履行职责,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病人的利益。

(十一)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渗透。责任制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重要部分,是护理模式的改革,优点如下:(1)护士有明确责任,分管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能观察患者细微动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正确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医生信任,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2)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服务意识,使患者得到连续、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感受家庭般的温暖,护理工作得到认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有价值、成就感。2009年虽然未创优质护理服务,但每个护士也分管患者,患者数量多,患者有需求找自己的主管护士解决,2010年区级医院已试行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模式进行改革,对照组在校未渗透护理模式,护生到临床实习,不了解主管护士、责任护士的职责,责任心不强,常串病房,带教老师常找不到自己带教的护生,护生护理质量差,给患者、带教老师留下印象差。实验组在校把责任制护理模式渗透给护生,让护生意识到责任制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做一名合格的责任护士所需要的条件,从而激励护生提高综合素质。护生到临床实习,不串病房,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护理质量高,给患者、带教老师留下印象好。

(十二)“5.12”护士节活动。学院每年在“5.12”护士节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给护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对照组内容单调,只是传统的唱歌、舞蹈、小品等,未把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渗透在其中,护生的创优意识未得到加强。实验组内容丰富多彩: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淋漓尽致表现出护生的朝气;同时把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深深渗透在其中:如快板表演,把多元化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融入其中;无菌操作的演示,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操作,是专科操作的基础,是确保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无痛静脉输液法的演示,是护理教学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小品:关爱老人,把护士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健康宣教融入其中;婴儿抚触的演示,把关爱融入其中,是培养实用型技术的体现;自创形体操的演示,展现出护生良好的形体,充满自信;护士礼仪的演示,展现出护生规范的职业礼仪。一个个精彩的表演,把演出活动推向,护生的创优意识得到加强。

五、小结

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护生热爱护理专业,综合素质高,在校期间已了解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实习期间能较快适应临床实习要求,用心工作,用情服务,表现突出,给患者留下印象深刻,感动患者,赢得患者信任,患者心甘情愿让护生在自身上练习各项操作,即使达不到一次成功,但患者并不责怪护生,反而鼓励护生。护生自感内疚,发奋学习,苦练技术,精益求精,操作技能有快速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及科室领导、教师的肯定,一部分护生被科室点名同意该护生毕业后留在本科室工作,增加了护生就业机会及选择科室的机会,有些护生毕业后到别的招聘单位应聘,理论、操作考核优秀,面试时自信,表现突出,提高了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4)

[2]刘立捷,包良笑.强化护生创优意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学报,2011(1A)

[3]张莉,彭刚艺,王跃建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护士社会形象[J].中国护理管理,2010(6)

[4]王艳霞,卢菲艳.护士形象与护理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14)

[5]薛秀丽.不同学历护生对优质护理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A)

[6]陈艳,谭祥娥,陈华琴.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实习护生带教难点及对策[J]. 中国护理管理,2012(3)

[7]林梅.学校―社区―医院联合型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6)

[8]丁炎娥,杜立.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的调整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8)

[9]郭红燕.适应形式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5)

[10]郭燕红.卫生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相关文件的背景介绍及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10(3)

[11]胡秀英,陈茜,刘祚燕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3)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本课题(WZ2012JB07)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专业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针对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78

笔者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护理专业的针对性。

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涉及较多的、复杂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式,尤其是讲到具体物质代谢的内容时,常常涉及连续几个甚至几十个化学反应。笔者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量优化整合:根据生物化学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笔者对生物化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大量优化整合,把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整合为三大模块: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7章内容为营养物质代谢模块;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基因工程的概念为基因信息模块;肝胆生化,血液生化为专题模块。

调整代谢模块章节顺序:调整前的顺序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调整后的顺序为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酶、维生素。顺序调节前,讲维生素时,学生不理解酶的组成和相关代谢,为了让学生理解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教师花大力气先介绍酶章节中的酶的组成,再以糖代谢中的具体代谢为例讲解维生素的生理功能。讲酶时学生不知道代谢,教师以糖代谢中的具体代谢解释酶的作用和对代谢的调节,前后内容重复,浪费了时间,学生理解困难,教师费力。顺序调整后,在三大代谢中只讲代谢,不讲酶催化,关于酶催化和酶调节在酶一章中以三大代谢中的具体代谢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酶的组成时,讲酶的两种组成成分时,只提维生素参与了酶的组成,关于维生素在酶催化中的具体作用在维生素中讲。这样,在讲解酶时,有了代谢的基础;在讲解维生素时,既有了代谢的基础,又有了酶的基础,加强了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实用性,学生容易理解,还减少了内容的重复,节省了时间。

删减了分子结构、具体反应过程以及一些纯理论知识:删减了在护理岗位几乎不用的抽象的分子结构和繁琐、冗长的具体反应过程,以及一些纯理论知识,如在讲解糖代谢时,只讲解糖的生理功能,对比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与氧的关系、能量生成以及代谢终产物,血糖的概念,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肝和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高血糖和低血糖。不具体介绍反应过程。

加强了与实际和临床的精密结合:加强了与实际和临床精密结合的相关知识,如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与消毒、蛋白制剂的保存;高血氨病人与限制蛋白食物的摄入;糖、脂肪、蛋白质与肥胖和减肥;脂类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

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用框架式教学法:现代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的知识面要宽,但不需太深,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鉴“框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脉络,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不在传统教学方法所追求的“细节”上纠缠,本着“实用性”的原则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2]。如在讲解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这四章内容时,首先通过介绍糖、脂类、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相互转变,能量生成与氧的关系搭建一个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专业针对性知识点进行精选精讲,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与降血糖、空腹血糖的概念与血糖测定、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与胰岛素制剂降血糖、空腹血脂和血浆脂蛋白的概念与血脂测定、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酮体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基酸与各种氨基酸液、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与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的肠中腐败作用与排毒美容、转氨酶的概念与转氨酶测定、氨的代谢与降血氨、饥饿和应急情况下3种物质代谢变化与健康减肥等,不再从头至尾、面面俱到。这样使学生既对所学知识有了整体的、清晰的认识,又学习了与护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节省了课时,解决了课时紧张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穿插问题式教学法[3]:在课堂教学前、教学中和课堂教学后都可穿插问题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专业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问题来加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方面,对具体的实验项目进行了改革,删除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实用性实验,并搜集医院中典型的化验单让学生对比分析,加强了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实验内容加强了专业针对性,护理专业学生侧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人体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结 语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中要用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的水平、课程的性质及具体的内容而定。在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点的联系时一定要合理并把握好“度”。一方面,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在第一学期只学习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一小部分基础课程,对医学只有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受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普遍自学能力较差,再加上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文科生化学基础底子薄弱,所以,新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使生物化学教学真正取得好的效果,使医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张春晶,高涵,冯丽.“框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437-1439.

第4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 护理专业 优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015-01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很宽泛,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以及物质代谢与调节,如糖代谢、脂类代谢、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等,同时研究基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等,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亦由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不仅要求缓解病情,更要注重病人的营养和心理护理,使护理更具全面性和主动性,护士与医生同样都身居一线,身系患者的生命安危,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如何更好地为临床护理服务;护士如何学好生化、学以致用,值得深究。

1 生物化学的基础课程作用

生物化学的理论性很强,内容繁琐枯燥,知识点错综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此而厌学,更不会意识到其在将来临床课程中的基础作用以及与护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授课过程中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和临床课程融会贯通。分子生物学的各项技术如分子杂交、基因重组、PCR等均以生化的蛋白质、DNA、RNA的生物合成为基础;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也是以生物化学的物质代谢为基础,如蚕豆病的成因是细胞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致,表现为不能经磷酸戊糖途径得到足够的NADpH,体内的谷胱甘肽不能保持还原状态,一些含-SH的蛋白质或酶容易受氧化剂或过氧化物的损害,表现为食用新鲜蚕豆后会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亦需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出发,只要熟悉糖代谢以及三大代谢之间的联系就很容易掌握此病,糖尿病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监测表现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 h血糖≥11.1mmol/L,从其发病机制便可推断出各大系统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针,学习便可事半功倍。因此只有熟悉生化的基础知识,将来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和理解临床课程。

2 生物化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

2.1 配药

配药是临床护士的一项主要职责,怎样尽可能避免输液的配伍禁忌,药品溶解不全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均要运用基础生化知识。如静滴抗生素是临床上常见的重要给药途径,在临床给药途径中,我们需要根据抗生素本身的理化性质、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来注意溶媒的选择、合理的滴速等,从细胞的生化和生理特点考虑,抗生素的溶媒必须是等渗溶液,否则会导致细胞涨裂而亡,一般会选用0.9%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来作为溶媒,多数抗生素会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因其不仅起到良好的等渗作用,也是剂型的稳定性。以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例阐明其生化机制,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值=6~7)溶液中较为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而成品的葡萄糖的pH多为3左右,生理盐水的pH值约为4~5,故应该生理选盐水作为溶媒。其次抗生素的滴速也值得讨论,速度太快会引起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引起不良反应,速度过慢会使血药浓度达不到最低抑菌或杀菌浓度而影响药效,最后还要考虑药物半衰期的问题而确定给药时间,这些均需以生物化学知识包括人体物质代谢特点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为基础来判断。

另外粉剂的溶解不全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常见问题,常见原因可能为pH值不当、温度不适宜,以及由于操作不当引入杂质或生物体的感染等原因所致,为此护士在配药过程中不仅需加强无菌意识,注意规范护理操作,更要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特点。

2.2 消毒灭菌

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消毒灭菌法有很多种,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便可阐述其原理。(1)高温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原理为高温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细胞膜功能受损、菌体遗传物质破坏;(2)紫外线杀菌:常用于治疗室、手术室、配药室和病房等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灭菌,波长240~280 nm紫外线可破坏DNA相邻的胸腺嘧啶二聚体,干扰细菌的正常复制,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灭活作用;(3) 过滤除菌法:滤头的孔径很小,是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实验室应用的较多。(4)化学消毒法:因其杀菌谱广、可操作性强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常用的消毒剂有乙醇、戊二醛、碘伏、含氯消毒剂等,日常护理中如换药常会使用含碘伏或酒精棉球擦拭伤口进行消毒,输液及注射前也会对病人的皮肤进行消毒,能杀灭菌体甚至芽孢,原理为化学消毒剂可使菌体或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干扰其正常复制。只有掌握好各种消毒灭菌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运用到临床护理中。

2.3 健康宣教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防大于治的观念也在逐步加深,健康宣教在护理工作中的比重亦越来越大,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越来越提倡饮食运动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中护士的承担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常常会向护士提出的问题常见有“怎么才能控制好血糖?”,“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我今天没吃糖,为什么血糖就高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熟知生物化学书中所述的三大物质代谢便可轻松回答患者生活饮食中的困惑以及帮助患者拟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另要告知患者血糖的监测方法和低血糖发生时的自救措施。糖尿病患者补液时需要在糖水中加入胰岛素,模拟正常人体糖代谢特点。高脂血症病人的健康宣教要低脂饮食,加大运动量,其原理为脂类代谢。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以上均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可见生物化学在护理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生物化学虽为医学的基础课程,却与临床护理工作联系尤为紧密,尤其是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的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在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运用中贯穿始终,护理人员在配药、消毒灭菌、健康宣教、术中或术后为患者补充能量以及和医生的配合诊疗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生化的基础支撑作用不可小觑,因此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把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加以深读、熟悉和掌握,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才能从容不迫,以做一个合格的护士。

参考文献

[1] 倪萍露,郝家伟.探讨如何使护理学生“有意义学习”医学生物化学[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5(3):110-112.

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前导入;兴趣激发

G633.7

纵观现行的中学高中物理教学,有一个通病值得引起注意:教师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课,都很少注重上课前的5分钟,总是会抢时间,让学生直接进入物理知识学习的海洋,一堂课后,学生往往是一问三不知。为何呢?笔者认为,是脱离了学生的学情问题、脱离了学生的认知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兴趣问题。对策是:巧设课前5分钟的教学情境,以学生实际入手进行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巧妙地、自然地、恰当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求与学习中,并能把学生迅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缜密。

一、巧设课前设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要让学生成为好的思考者,教师作为好的设问者也应是好的思考者。好的设问决不是随机或随意提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设问之前一定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反思。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实际中提出

我所接触的学生,都是被拔尖后的二三流学生,我曾经不考虑这方面的学情,导致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过高,学生无人可以作答,一致影响到整节课的顺利推进。

2.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冲突中提出

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在学习新知识时,对学过的旧知识进行遗忘,更不用说相互间的新旧知识联系了。教学时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问题设计,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才符合高中物理学习的要求。

3.从学生的思维节点、难点和疑点从提出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在课堂中可以这样设问: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还会有胜负呢?这个问题可以说从学生思维的节点、疑点中、从学生的认知冲突中提出,极易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情景

1.通过生动、趣味、新奇的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利用实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充分发挥W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观察、研究、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释物理现象的本质、内在规律。因此,课前可设置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学习。

通过趣味实验的刺激,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迫切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带着这些问题,大家热情地投入到讨论、交流、探索中,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获得了相关知识内容,也体验了探索的快乐,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2.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或是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利于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提升学习兴趣。就其长远角度而言,这样的考题,也是高考试题常命题的方式。

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的现实问题,极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渗透德育、生命教育等等。

3.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学校配置多媒体设备越来越先进,对直观性教学 ,增加学生感性认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对媒体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来,创设问题情境,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推进课堂顺利进行。

4.通过读文章、讲故事、说笑话、甚至是猜谜语等创设问题情境

有许多文章、故事是很有感染力的,说笑话、猜谜语等都是非常轻松愉快的。通过这些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可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开展课前学科知识竞赛

通过课前学科知识竞赛,以试图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苦学、死学变成乐学、善学。

我们所接受的高中生,由于受高中录取批次的影响,录取的都是第三批次的,缺乏优等生是普遍现象。教学中无领斗羊,很多课堂出现学生听天书似的,死气沉沉。面对新课程课堂中所涉及的许多物理现象和规律,对于学习能力差、意志不够坚强的学生越来越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做法是:每周1-2次,竞赛题一是学生学过的知识题,难易适中,教师事先从学过的旧知识中改编或原型题;二是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题,一般较容易,用于督促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竞赛题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逐渐拔高。竞赛形式以小组定位答题和抢答题形式完成,教师事先做好记录表格,每个月小结一次各小组的竞赛成绩,一学期总结一次各小组的总成绩。

课前学科竞赛导入新课,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参与,尽管有的学生还可能对物理知识并没有多大兴趣,但他们对获得“第一”的成就感有很大兴趣,因此,课堂竞赛导入方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思考和练习,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们学有所获,学得更有意义,具有乐趣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有效的课堂导入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恕不能一一列举。

总之,有效的课堂导入,对于一节课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底子较薄弱的教学对象尤为重要,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当然,兴趣的激发很重要,兴趣的保持也很重要。在这方面,只能另作问题交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c)-0138-02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n arteriovenous internal fistula in the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DONG Xiao-hu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n arteriovenous internal fistula in the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Ninety-six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given nursing measur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ode. The arteriovenous fistula complication rate,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 scores and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arteriovenous fistula complication rate,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rteriovenous internal fistula; Nursing quality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患者能够依赖透析长期生存[1-2]。尽管近些年来,血液透析技术不断发展,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仍然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不但影响透析效果,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净化的基本保证。为此,优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意义重大。本研究笔者对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实施优质护理前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A组,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B组,其中,男性56例,女性40例;年龄38~75岁,平均 (45.63±18.4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动静脉内瘘的重要性介绍等常规护理。B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在进行优质护理前,先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知识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将优质护理理念贯穿于日常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缺乏正确的理解,对预后认识不乐观,造成患者担心和恐惧,为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①术前护理:造瘘选择非惯用手,以减少透析对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让患者每日进行造瘘侧手运动,拟做手握橡皮健身球运动以使患者的头静脉变粗,提高造瘘的成功率。②自我护理指导:良好且正确的日常护理是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之一,血液透析是漫长的过程,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自我管理意义重大。护理人员要告知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术后早期抬高肢体,避免穿紧袖衣;不要向内瘘侧睡觉;严禁在内瘘肢体测血压、输液和采血等;不能在患肢上悬挂重物;戴护腕保护瘘口部位等;内瘘穿刺处皮肤发痒时,勿用手抓,以防感染;躺卧时勿压迫内瘘侧手臂,瘘侧肢体不可戴过紧饰物,不提重物、不长时间上举。③动静脉内瘘日常护理:透析前确保内瘘手臂的皮肤清洁;护士穿刺时避免定点穿刺;透析结束由护士用纱布卷压迫针孔15~20 min,力度以不渗血及能触及震颤为宜。松开弹性绷带,并观察输液贴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再次用纱布卷压迫针孔,绑上弹性绷带15~20 min。血压低的患者尤其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超过20 min,压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无菌敷料覆盖4 h以上;透析后第2天,清洁内瘘手臂的皮肤后予内瘘血管护理,热敷10~15 min,并予喜疗妥软膏涂擦,每日2次,每次5~10 min。内瘘使用后仍需加强内瘘功能锻炼;内瘘部位带护腕,保护内瘘免受磕碰,有假性动脉瘤时应使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④透析期间动静脉內瘘的家庭指导:患肢袖口宜宽松,避免患肢碰撞、带护腕;禁止将患者患肢浸湿以保护患者瘘管周围皮肤;指导患者有关瘘的保养知识,患者每日自我检查内瘘通畅情况(将患者健侧食指和中指触摸患侧的动脉处能够扪及震颤或者将患者的吻合部位贴附于对侧耳朵能够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动静脉内瘘通畅),一旦发生瘘口杂音或震颤消失立即报告医护人员。⑤出院后随访:采用飞信、QQ、电话等个性化方式进行随访,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进行焦虑、抑郁评分[5],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3分认为患者有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量表标准分≥50分为患者有焦虑情绪;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双侧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B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2.1%(1/48),明显低于A组的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P

表1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A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个月后,B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的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个月后,B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A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43例,不满意5例,B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48例,不满意0例,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P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此,临床一直致力于探寻安全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是顺应时代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理念[7]。既往研究报道优质护理在恶性血液病和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7-8]。本文B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活动实施前培训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强化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并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活动后,指导患者进行动静脉內瘘的自我护理、日常护理、透析期间动静脉內瘘的管理和出院后随访,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爱,加深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减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动静脉內瘘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A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內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雪芳,温振英,邵咏红.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37-39.

[2] 李奕龙.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1):117-119.

[3] Al-Jedai A,Alsultan M,Almeshari K,et al.Cost analysis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highly sensitized recipients compared to intermittent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J].Ann Transplant,2012,17(4):82-91.

[4] Beladi-Mousavi SS,Alemzadeh-Ansari MJ,Alemzadeh-Ansari MH,et al.Long-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a multicenter study in Iran[J].Iran J Kidney Dis,2012,6(6):452-456.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7,235-237.

[6] 常立阳,冯志仙,邵荣雅,等.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54-456.

[7] 颜桂兰,李国祥,苟欣,等.优质护理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81-282.

[8] 张丽.优质护理服务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3,28(1):44-45.

第7篇

1.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学时偏少

随着目前社会和护理行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护理教育不仅增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等多门新型课程,还加大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方面的课时也越发紧张,导致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无法深入学习。董芳娟的研究报告显示,忻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2.64%,有56.41%的护理专业学生能大部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而在2013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1.10%,而能大部分掌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学生比例仅为32.13%,两年的大部分掌握学生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报告指出学时的縮减程度与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学时缩减程度越多,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越低。对此,本研究整理出我校护理专业2011~2015年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表,见表1。

1.2学生的畏惧心理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且还具有知识架构庞大、复杂,知识点众多等特点。学生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极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质量降低。

1.3教材混乱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尚未对护理部门统一规划教材,而是教师或学校自主选择教学教材。这种情况下,学校一方面可能会使用自己出版的教材,导致教材虽然贴合院校实际情况,但存在教学内容删减较多,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满足护理行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学校使用传统教材,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基础知识点经典等优点。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知识点落后、教学知识结构庞大、理论性过强、理解难度较大等缺点。第三种情况是学校选择权威性外校编纂的教材,可能会出现与本校实际情况不符、教学专业偏差性较大等缺点。且教学教材混乱,也会导致教师对教材只有粗略的了解,上课时讲的内容还是原来教材或老师认为经典教材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1.4教学方法固定

中国绝大多数院校现行的教学方法仍是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缺乏新意,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对于此,有部分院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或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但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较低等因素,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并未有明显的体现。一项关于生物化学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的,有43.8%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内容难学,有53.1%的学生认为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感觉到学习吃力,这真实的反应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学困难矛盾。

1.5师资不平衡

优秀的师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在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由于社会对护理的轻视和对医学的重视。当前大部分院校都将优质教师投放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护理专业分配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学质量不佳或偏向行政管理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2.对策

2.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向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课期间认真听讲,课后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学习。对此,建议:(1)在第一次上课前,首先向学生阐述生物化学对其日后工作和考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现实生活取例向学生讲述生物化学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的重视。(2)教学最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处进行导入,让学生自然而言的进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3)利用大家熟知或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三聚氰胺事件”引出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利用女生的减肥心理引出脂代谢的相关内容,以及利用“夜盲症”“败血病”引出维生素的相关内容。

2.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学生能熟练进行护理操作为主要目标。且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也是以“实用”和“够用”为度。基于此,建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性不大的内容进行简略讲解。如此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了解,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第二,学校还可以打破教学上固定的教学顺序,现教学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等静态内容,在教学物质代谢过程与调节机制、能量代谢等动态内容,最后再进行肝脏的生化特点、肝功能的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到人体脏器功能的内容。调整授课进程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序,提高其学习效率。

2.3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优秀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因此,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的生物教学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学校可引进多种适宜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学法采用问题导出讨论的教学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选取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及疾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利用痛风症的致病机制讲解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利用其治病机制讲解核苷酸代谢的相关理论,利用“三高疾病”讲解营养代谢物相关联系。通过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生物化学内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利用动态图形直观的表现出现,简化学生的教学内容,利于其理解和记忆。

2.4归纳总结法

生物化学的知识点不仅多,还比较零散,但多个知识点之间又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时很难将所有知识点完全串联起来,了解每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课程完成后,老师可借助知识点关系网图,将三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进行领悟,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其次,知识点关系网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绘制一次知识点关系网相当于将生物化学的知识再次复习一遍。因此通过知识点关系网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点关系网图。见图1。

3.小结

生物化学教学是医护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熟练的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对其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分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显示,现在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存在课程学时偏少、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畏惧心理、教材混乱、教学方法固定、师资不平衡等多种教学困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建议学校通过利用多种措施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归纳总结法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教学质量。

第8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护理专业;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87-02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的必修课程,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对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为以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上课不愿动手,缺乏积极主动性,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为此,笔者对如何提高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做了一些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据调查,我院2012―2013年招收的护理专业的本科生约76%在高中都是文科生,这就意味着76%的同学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薄弱。生物化学的许多知识涉及到有机大分子的构成、作用、性质和在生物有机体中的转化作用历程。因此,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听生物化学课无异于听天书,他们很快就在学习上产生了畏难情绪。他们在理论课上听不懂,上实验课自然积极性不高。所以学校要想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大多数大学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和学生沟通有限,使得学生遇到难题不敢求教。他们的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了学习兴趣的丧失。实验课节奏相对较为宽松,教师可利用课前、课上和课后的零散时间主动询问和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课上的问题还是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都要认真解答;学生做出好的实验结果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不小心损坏器材,不能一味地批评斥责,要仔细询问缘由,规范操作。爱屋及乌,一旦良好的师生感情得以建立,学生会主动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对学习产生信心。

2.合理选择实验内容。生物化学实验涵盖的内容较多,如果选择的实验项目过多,对在高中时实验技能训练较少的大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删减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验证性实验,如“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选择一些和临床密切相关的实验,如“饮食和激素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过氧化脂质测定”、“饮食对家兔血浆脂蛋白影响的探讨”等。

3.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以往的实验课都是课前实验员将实验用品准备好后,按组分配到位,学生上课后直接使用,进行实验操作。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实验课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式的劳作,学生缺乏“全程的、自主的参与和实践机会”,学习积极性低,不愿思考,敷衍了事,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来,具体做法是:每次实验准备,每个小组选派1~2人参与。在实验准备前,实验员将需要准备的内容,准备时的注意事项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准备时,实验员全程参与,并随时提问和本次实验有关的问题,比如,在准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在测定核酸含量时为什么要给同学们准备石英比色皿?能用玻璃比色皿吗?在准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混合氨基酸”时可以这样设问:此次实验为什么要配置茚三酮溶液?茚三酮溶液和氨基酸反应显色的原理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主动获取了实验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实验教学效果大大增加。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1.多媒体教学。生物化学的实验课要使用较多的仪器设备,学生初次使用这些仪器设备前,教师都要先示教。由于实验课时间的限制,实验教师不可能反复多次示教,这就使得有些学生可能看不清教师示范的具体操作步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直观易懂、互动性强等特点[2]。比如,在“细胞核分离和核酸、蛋白质含量测定”中,教师可将肝匀浆的制备、离心机的使用、天平配平、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在“凝胶层析分离血红蛋白和鱼精蛋白”中可将装柱、加样、洗脱与收集步骤录制成视频,实验课上放给学生看。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启发,多提问,寓教于问,寓学于答,可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比如,在“测定过氧化脂质”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健康人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参考值是多少?不同年龄的人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含量是否相同?有无变化规律?患哪些病症的人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会明显升高?问题的提出不仅能使学生的疑问及时得到解答,也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教学当中的互动式教学不仅让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改变传统考核手段

1.强化实验技能训练。生物化学的实验技能包括清洁玻璃仪器、准确量取试剂、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课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开设,此前学生并没有学习过其他专业课程,实验技能还比较生疏。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语言指导又要进行示范操作。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用移液器量取液体时,首先要告诉学生使用移液器量取液体需要三步,即吸取液体样品、排尽液体和弃枪头;然后告诉学生进行这三步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在吸取样品的时候要保证在整个吸液过程中,吸头尖端要一直处于液面之下,即防止吸空造成吸样不准确;排放出液体时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移液器弹簧变形,加样完成后,应在弃去使用过的吸头后,才可松开按钮至起始位置,以免样品进入套柄,带来活塞和密封圈的损伤以及样品的交叉污染[3]。教师在讲解这些使用要点时,同时配合示范操作。

2.改变传统考核手段。实验课的传统考核手段是每次实验结束时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在期末时,按一定的比例算到总成绩中。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不注重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联系,不注重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积极性,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实验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考核和考勤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堂提问重在考核学生对本次实验的预习情况和本次实验与理论课的联系,提问在每节实验课开始时进行,问题可以是和本次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是本次实验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在上《饮食和激素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实验》时,实验用品中有二甲苯,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二甲苯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不用二甲苯可不可以?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可在所有实验课都结束后,学生抽签确定自己的考试内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操作,教师根据和该实验内容相符的评分细则进行打分,考核结束后给出测试成绩。这种考试既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改变传统考核手段等多个方面,在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理论和实验技能基础的情况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护理专业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查锡良,周春燕,等.生物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李予霞,高剑峰,李馨,等.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63-164.

[3]董馨忆.微量单道可调移液器的日常使用及维护[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1B):156-15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Q20132604);襄阳市科技局项目(襄科业[2012]43号);湖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