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6 15:50: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休闲农业文献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第1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 经济发展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73-02

进入21世纪,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休闲产业正是基于人们的休闲需求产生的。休闲产业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及以物质商品生产所确立的主要的发展模式,人们在工作之余越来越需要休闲。目前,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产业规模,形成了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通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以推动观光旅游、农业休闲为目的一种新型的高效农业。具有维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保护农村资源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特点。

一、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关于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在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哈罗德・英尼斯和格雷格等人,他们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增长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扩大耕地和牧场的面积是增加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因此得出,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农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资源开发模型也存在重大缺陷,众所周知,因为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所以基于资源开发模型的农业的增长模式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再如钱纳里的结构转换增长理论,虽然他没有专门研究和系统的论述农业增长问题,但是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作为传统经济部门的主体,农业符合结构转换所包含的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化条件,因而可以将他的结构转换理论视为农业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见诸于1988年出版的《工业化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在书中,钱纳里认为,在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农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则会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换是相得益彰的,一方面,农业资源流出农业部门促使农业份额减少,另一方面,农业资源的替换改善了农业质态并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程度。钱纳里认为,经济结构的升级转换对农业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在经济结构升级转换的过程中,高效率的资源替代了低效率资源,进而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产出随之增长。

二、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1.休闲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休闲农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稳定了农产品市场,实现了农业跨越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类方式:第一类是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在演进的过程中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第一、二产业转变为农业第三产业,在转变过程中资金、技术、资源等实现了效益流动,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第二类是转换能力优化,其中包括农业产业对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对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产品市场供求的掌控能力以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能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充分整合自然及社会资源,实现农业转换能力优化,可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数量及质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休闲农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将农业生产资源转变为农业资本,将生态环境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将农村民俗资源转变为农耕文化资本。产业化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现有2.5亿左右的农户,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产品单一,利润低的问题,休闲农业提升了农村产业结构,对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休闲农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较少,就业成本偏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方向。休闲农业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在当地创业、就业和增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因此能促进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休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休闲商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无形商品迎合了都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乡村旅游业就业的特点是就业面宽,受众范围广,特别是大量工作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所以可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世界各国统计,旅游业直接就业所带来的关联就业机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1:5,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8月,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14个省市区,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4303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823家,年实现收入806.7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万人,其中农民就业达159.5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2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5亿元。

3.休闲农业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有促进作用,可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农村走上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休闲农业推动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优美的大自然和农村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的出现,可以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叠加优势,农民在从事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提高了人文素质,增进城乡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减城乡差别,客观上改善了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从而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城乡旅游经济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三、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培育主导产业。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休闲农业产业区应注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规模化生产格局。引导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产业支撑,力争每个休闲农业企业都培育1~2个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

2.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我们可以一个村或一个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有序推进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打造良好发展平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兴办建设规模大、产业基础强、服务功能全、经营效益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农业企业,同时发动周边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休闲农业企业和农家乐,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

3.优化休闲农业发展环境。环境对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制定和落实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对已出台的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和修订完善,增强政策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金融部门把休闲农业列入信贷支持重点。进行融资体制改革,推出一些试点项目,以期在竞争性领域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机构,为休闲农业企业融资打开方便之门。减轻企业负担,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郑健雄,郭焕成,陈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4.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格林生态休闲庄园;模式特点;发展前景

一、生态庄园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久居城市的居民对于旅游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强,返璞归真,亲近自然,重返自然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休闲方式。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郊区,既有现代都市的便捷,又不失乡村的闲适与野趣,这里的农家乐和生态农庄为游客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宁静的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民风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旅游的投入加大,自我国假期改革后,消费者的旅游方式基本以三天的短期旅游为主,选择城市的近郊旅游尤其是生态庄园,逐渐变成了一种趋势。

来自于中国旅游网的一项调查数据:选择短途旅游的消费者人群占旅游总消费人数的比重如下:39.3%的人选择市内公园和游乐园,24.2%的人选择郊区景区,27.2%的人选择乡村游和农家乐,只有3.03%的人选择去外地。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了度假休闲、乡村游及农家乐的市场份额所占比例较大,仅次于市内公园和游乐园的消费者比重。可以看出,消费者更加看重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消费方式。选择假日农庄游乐的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还将呈现上升趋势,这就预示着诸如这样以自然环境、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民俗风情等农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前提,以市民休闲、度假、体验、求知和探索为目的新型旅游方式正应运而生,而农家庄园正是这种休闲生态旅游的典型代表。

随着居民对生活水平要求提高,传统的的旅游模式有着日趋冷淡的趋势,而短途休闲旅游在市民的旅游消费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有着田园生活般庄园文化和生态休闲的休闲农庄能带给游客颐养身心,物我两忘,回归自然的感觉。可见,创建一所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最终面向大众的生态休闲庄园已经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生态庄园的模式与特点

目前,我国传统的旅游品种大致分为如下几类:自然景观旅游模式,四川九寨沟,龙门石窟,湖南张家界;文化名胜旅游,如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异域风光,购物体验式,如新马泰、香港等大城市;此外,还有以民族风情为主的旅游模式等。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城郊休闲农庄,地处郊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枢纽位置,同时具有便利的交通,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大批的城市居民,引导游客来到郊区,吃农家乐,住民家房,耍农家乐,做农家活,无形之中向消费者倡导一种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出游方式。

格林生态休闲农庄选址于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丰富,污染小和风光旖旎的城郊,这里有优美的乡村自然景观,有难得的乡村野味,还提供一定的娱乐设施,如室外温泉,游泳馆、水上乐园、桌球、台球厅、儿童乐园、马场、垂钓、自助烧烤和疗养场所,以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度假、娱乐、游玩等需求;庄园还设立专供商务休闲娱乐的场所,如展厅,以供大型公司举行年会和半年会;还有丰富多彩的节目,如篝火晚会和舞会等。此外,庄园通过建立生态果蔬园、科学培育生态花园,让游客体验到农家自助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即发展了生态观光旅游,又愉悦了游客的身心,更为庄园实现了创收,体现了名副其实的多赢。

三、格林生态庄园创建的目的

与传统的农家乐相比,格林生态庄园的创建旨在打造一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生态休闲农庄,它及采摘、园艺、旅游及景观园林于一身,便于消费者享受到假日观光、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体验甜美的乡村乐趣。其次,这样的休闲农庄使大型企业商务活动的举行从城市酒店过渡到近郊环境优美的生态庄园,使人与自然近距离接触,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与调整。同时也为户外婚礼项目如婚纱摄影、婚礼仪式提供天然的环境;不仅如此,它对现有的农家乐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服务水平得到一个整体提升。通过充分利用空间和自然资源,建立素拓场地、生态园以拓宽消费者市场。

四、格林生态庄园创建的意义

格林生态庄园的创建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休闲度假、怡养身心的理想场所。

首先,生态休闲庄园的建立是对当地本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特色的民俗风情的一种传播。它让农村特有的本土文化、民俗风情和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还可以增进城乡居民的交流,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同时使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农村生活,增长农业知识。

其次,格林生态庄园的建立有利于对当地自然资源实施最大限度的开发与保护。在有目的的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收益。

再次,休闲农庄的建立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亦增加了国家税收。而且将带动和延长绿色产品等环保产业相关生产链条和消费链条的发展,促进了城郊“生态经济带”的形成。

此外,大量的客流将被吸引至此,可以刺激当地的消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五、格林生态庄园创建的市场前景

以“农家乐”为例,2006年五一期间,西安市八个县区接待游客64万人,实现收入1450万元;2007年与上一年持平,2008年十一期间,西安农家乐接待游客55万人,实现收入1350万元,2009年五一三天假期,接待游客61.2万人,实现收入1986万元。由此可见,休闲农庄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的农家乐规模小,管理不善,卫生健康方面不能保证,其休闲娱乐方式单一,而庄园扬长避短,将农家乐带入庄园进行统筹管理,在规模上适当扩大,卫生及管理上相应改善,做到规范经营,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为休闲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现如今,更多企事业单位更愿意到一些设备齐全服务完善的休闲农庄去放松,而庄园的目标消费者以短期休闲的旅游群体为主,如商务群体,青少年等闲散旅游群体,外景拍摄群体,户外婚礼群体等。由此可见,格林休闲农庄的建立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邹统钎,齐昕.大都市郊区休闲“庄园”发展模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5):104-109.

[2]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前景[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2):40-43.

[3]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44-148.

[4]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作者简介

李凡,(1992―)男,汉族,陕西延安人,专业:财务管理。

第3篇

一、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假日农场(Holiday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图):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

第4篇

关键词:旅游标准化、乡村旅游、休闲旅游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46-2

1 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状况、特征

西方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后,伴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富庶了的人们追求休闲度假生活方式,促使了现代乡村旅游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旅游业的重要部分,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有如下四个发展特征:

1.1 多样的参与体验式休闲项目为核心

从需求上满足都市人对参与体验式休闲项目的追求,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渴求、探索、感受、挑战。在乡村可以感受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文化习俗、感受真山真水带来的惬意,可以实现休闲度假、健康锻炼、自然山水、文化体验等紧密结合。

1.2 丰富的休闲学习型活动内容为主流

去乡村旅游的都市人大都较富有且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对精神文化的学习有相当高的要求。这些旅游者内心渴望在旅游过程中学习到自然地理、传统文化、民俗历史、传统手工艺技术知识,加强相互交流和沟通等成为主流需求。

1.3 低碳的环保教育活动内容为趋势

西方乡村旅游多年来一直倡导环境保护,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低碳旅游深入人心。让旅游者在真山真水环境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义,认知不同的环境特征,增强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游客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然的生态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升游客的心理满意度。

1.4 细分的中高端市场为方向

不能将乡村旅游主要方向仅仅放在发展“农家乐”,而应提供综合多元的乡村旅游服务品种,满足不同层次都市人的旅游需求。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成熟多样化的特征,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旅游市场的中高端细分市场。

2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家旅游局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将1998年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为“华夏城乡游”;2006年旅游活动主题定为“乡村旅游年”;2007年旅游活动主题是“中国和谐城乡游”。

近年来物质生活的极端化使缺少信仰的都市人感到生活的虚幻空洞,前工业化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强大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促使都市人寻找精神和感情的补偿方式,而乡村旅游可以暂时满足人们摆脱羁绊、寻求对休闲、轻松、满足、自然、等多方面的情感需求,在乡村优美的山水环境中满足都市人“返璞归真”的追求。现代都市庞大的城市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讲究理性消费,拥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定期去乡村进行短暂旅游,构成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

3 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3.1 苏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的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园林文化旅游、水乡古镇旅游等板块都取得快速增长,在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在GDP中比重作出巨大贡献。这既是苏州不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增强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具体实践的重要成果,也为苏州继续实行旅游标准化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州到2012年力争创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以低碳旅游经济为主导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苏州“十二五”战略部署的实施效果。

3.2 苏州乡村旅游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发展包括乡村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是规范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提高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可以巩固“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旅游特色新优势,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培育更多旅游服务品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苏州“三区三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从旅游标准化与规范管理的角度看,旅游行业良好的标准体系可以有效促进管理的效果,成为评价服务质量的依据;从发展模式上看,旅游业建立良好的标准体系,是加快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3.3 苏州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苏州两千多年沉淀的吴文化,其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独特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境内星罗棋布着密密麻麻的经过整治的湖泊和水道,鱼类物产和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可规模化发展美食品尝和体验式捕渔乡村旅游项目。遍布有深刻文化和历史内涵的灵岩山、天平、七子、穹窿山等丘陵山头,环如障列,是建设美丽、原生态乡村的重要支撑;依山广泛种植名茶碧螺春和亚热带水果枇杷等,可大力发展采摘旅游活动。

苏州境内山水相连、湿地与乡村一体。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环湖、沿山的历史文化古镇、古村落,构筑以太湖为背景,山、水绿色环抱,具有山水、种植农业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集群。沿湖、环山资源的“自然、生态、野趣”是其最大卖点,吴文化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水融,可规划发展成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湖滨、山间现代农业生产相依支撑的格局。形成以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田园风光、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乡村产品与工艺、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乡村景观意境六大主类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区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都市人的内心需求。

3.4 苏州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截至到2010年,苏州市已经拥有30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形成越溪旺山、树山、金庭明月湾、东山三山岛等一批“农家乐”特色旅游村和太湖亚热带水果采摘活动、太湖淡水渔捕捞等体验旅游项目。“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一种模式,已成为深受游客青睐的特色旅游产品。

3.5 苏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多元化仍不足。对于现存的乡村旅游经营方式简单粗放,内容单一,项目雷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等,是无法适应“大旅游”形势下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2012年要力争创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要求。

其次,基础建设、服务设施较为滞后。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在交通、餐饮服务、乡村住宿、民俗娱乐、绿色环保食品等方面不能真正适应都市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缺少足够的体验和文化学习式旅游品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从业人员素质、服务水平急需提高。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点分散,经营实体规模普遍较小且多为市场主体经营,再加上多年来市场竞争无序导致信誉低下,低端恶性竞争导致服务质量低下,非常不利于苏州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

第四,对乡村原生态环境保护不足、产业政策支持不够完善。很多乡村旅游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基础,农业的原有生产形式受到破坏。对于原有古村落、古民居、古习俗的开发和保护仍缺乏科学论证和系统保护,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过分追求短期利益。

4 对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应立足于未来行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分析,关注后工业化时代都市人旅游消费兴趣,借鉴西方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深入分析并系统性整合苏州的旅游资源要素,遵循低碳时期旅游市场经济规律,高标准、高起点地规划和开展这项工作。要树立“标准就是市场、标准就是竞争力、标准就是效益”的意识,通过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旅游服务质量。以标准化推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实现苏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4.1 保持并开发原有基础资源

乡村旅游应以苏州现有的优势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展现苏州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它和农村、农业、农民紧密相关。适度开发现有乡村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增设必要的休闲娱乐设施。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强行推广乡村旅游标准化,破坏原有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失去其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4.2 开展特色旅游项目

要实现乡村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就必须立足于对优势资源禀赋进行细分,发展众多的特色旅游品种,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乡村旅游,满足都市消费者的体验和学习需要,以绿色和环保为主题开发更多的消费农产品,促进农、林、牧、副、渔产地吸引旅游者在此长住或增加回头率。

4.3 增强游客体验感受

都市旅游者来乡村旅游主要目的是利用闲暇时光来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突出分配体验式休闲功能,使游客的参与度不够,就无法吸引都市旅游者。目前全世界乡村旅游中体验式休闲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苏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旺山村和树山村,目前就是以观光旅游及农家乐为主发展起来,没有足够多的让旅游者参与和体验的项目,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流方向。

4.4 协调统筹,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

建立以旅游、农业部门为主,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乡村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加大乡村旅游服务与规范指导力度;加强乡村旅游产业政策扶持,进一步细化任务和部署,推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速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对乡村旅游安全、卫生、生态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质量;强化乡村旅游规范指导,推广更多乡村旅游典型区域或类型,营造苏州“大旅游”格局下乡村旅游的全面提升,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

4.5 紧扣山水湖泊和独特历史文化习俗两个主题

应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发挥苏州优势旅游资源要素,将现有乡村资源细分为乡村古镇游、乡村太湖休闲游、乡村渔业捕捞游、农业采摘游、水产湖鲜品尝游、乡村古村落游、乡村明清民居游、乡村手工艺游等特色旅游,开展规模更大可参与体验式休闲项目。研究乡村旅游与各特色旅游之间的关联度,在“大旅游”的原则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有强烈吸引力的品牌,实现“十二五”苏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4.6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要求,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协会等共同推进的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引导各类资金,加大乡村旅游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旅游服务标准宣传培训、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推动建立一批具有浓厚苏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规范其在运营、游客服务、接待设施、内外部环境、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保障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通过政府专项预算扩大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免费创业培训,规划各区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为2012年创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2,28(5).

[2] 李伟,武友德.乡村旅游的文化特性与开发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邢夫敏.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研究[J].唯实•现代管理,

2010.12.

[4] 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第5篇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剖析休闲体育的概念、社会价值、我国休闲体育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对于现阶段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休闲 体育产业 发展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由于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力已经充分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闲暇时间都在不断增多。休闲体育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生活活动之一,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所以大力发展群众性休闲体育健身事业,对提高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硬件设施上还是人员等软件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对休闲体育方面的需求。因此,抓好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方向。

二、休闲体育产业概述

(一)休闲体育特点

休闲体育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特点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动性等。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休闲体育功能

1.强身健体功能

休闲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层兴奋性的增强,加深抑制,增强兴奋和抑制的转换能力;神经过程的匀衡和灵活性得到提高,对体内外刺激反应更加迅速、准确;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改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加灵活、协调;提高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整个有机体的工作能力。

2.娱乐与休闲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余暇时间增多了,如何善度余暇,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余暇生活,不仅可以使人们在紧张的劳动后获得积极性休息,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培养高尚的品格。各种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能够使人在运动实践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3.休闲体育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上有学者的观点认为,休闲业是第五次浪潮,即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信息业,之后的第五次浪潮就是休闲业,加上一些新能源、新技术,核心就是休闲产业,促使社会向节约型、生态型、低碳型方面转化,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休闲符合这种潮流。当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采取多种途径追求体育的经济效益,如大型运动竞赛出售电视转播权,组织门票收入、广告费等。在日常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举办热门项目的比赛,开发体育旅游,开展体育咨询等。我国休闲体育的经济功能也在逐渐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8北京奥运会后,参加轮滑运动的青少年以年均10万人的速度增长,中国轮滑器材设施厂,单生产轮滑鞋一年产值就达60多亿元人民币。

(三)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休闲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经常参加体育休闲活动的人数还不多,体育休闲设施及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大众需要,体育休闲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的人群年龄结构不均衡,据调查,目前经常参加休闲体育的人集中在大中小学生和离退休的老年人中,中壮年阶层成员较少。二是休闲体育资源不足,我国体育资源普遍数量较少、质量较差,且呈现高度分散的局面,资源之间的共享率低,使用效率低。由此可见,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还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

三、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休闲体育产业市场法制建设

现阶段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为休闲体育产业制定政策、法规来配合体育产业的正常运转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休闲体育产业法律的健全也有利于该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

(二)加强休闲体育财政投入和场馆建设

政府应加大扩建体育场馆及相关设施的资金投入,针对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和群众的不同健身需求,“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坚持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适用、群众受益、建管并重的原则,同时努力创新和丰富建设模式,提升健身场地设施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城乡配建起许多方便群众使用、深受群众喜爱、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健身设施。

(三)加强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

休闲体育人才队伍需要建立健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和人才引进制度等,以此,不断提高各类体育人才市场配置力、创新竞争力和公共服务力。

(四)加强休闲体育俱乐部的建设

在国外,休闲体育由政府和非赢利机构以及赢利性机构来实施和承担的,并且主要是以俱乐部会员制的方式经营。因此,休闲体育俱乐部涉及项目及俱乐部的数量,反映了休闲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程度。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机构的赢利化趋势,各类休闲体育俱乐部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健全,从而保证广大公众对休闲体育的需求。

四、结语

休闲体育以及相关的体育产业,对中国来讲,已经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我国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城市化策略不仅要立足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还要切实满足民生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彰显一个城市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其中,发展体育休闲,无疑是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但也应看到,面对蓬勃发展的群众体育和体育休闲,仍有不少城市重视力度不够,发展体育休闲的意识不强,公共体育设施比较缺乏,体育休闲的方式还比较单一。体育休闲消费,也符合生态文明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和创建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关要求。可以说,发展群众性体育休闲事业,充实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空间结构

一、研究综述

空间结构理论早期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也涉及区位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其又被称为“总体区位理论”。最早由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施吕特尔(AqSchluter)于1906年提出。进入20世纪60年代,区位论开始运用到游憩活动与动力空间结构关系研究。60年代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提到了休假者向城市外部旅行时形成的扩展范围问题。日本经济学博士除野信道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的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形成了旅游经济地区组织的基本规律。

环城游憩带ReBAM这个概念由吴必虎教授于1998年首次提出,(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R】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1998 74-80),在1999年,他进一步提出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的理论,随着城市人口、环境等因素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城市居民开始有意识的选择城市以外的旅游目的地,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城市近郊游逐渐升温。尤其在发达的大城市,出现了居民选择环城游憩带内的设施集体出游的现象。“环城游憩带”这一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不仅在上海表现明显,在广州、北京、重庆、武汉等一些城市也发展的尤为迅速。近年来南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快速发展,城郊旅游开发的投入,居民旅游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也催生了南昌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为了更加完整、深入的了解南昌的环城游憩带,我们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南昌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 南昌环城游憩带范围的界定

环城游憩带实际上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还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一般情况下可以依据周边旅游资源的距离分布,并结合旅游者花费的时间划分环城游憩带的地域范围。

笔者以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为依据提供的南昌市四县五区和红谷滩新区8个主类、29个亚类、93个基本类型,共有近600个资源单体中,综合各处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交通通达性、接待能力、游憩者旅游时间和社会知名度等,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在这次研究工作中将南昌八一广场作为城市中心区,分别测量出各处景区至中心区的距离,即城市中心距离。

在调查的42处代表旅游景区中离市中心八一广场距离在10 km之内的有21处,100 km以上的1处,其余全部在10-100 km之内。由于环城游憩带的主要功能是供市民休闲和游憩,一般当旅游比(旅游者人均逗留时间与人均双程交通时耗得比值)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2时,居民才会作出到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度假带旅游的决定。综上所述,确定南昌环城游憩带的为是,以八一广场为中心,半径在10-100 km的环带区域。

三、 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构建

(一)空间结构构建思路

根据南昌市游憩带空间构成的景区资源可以看出,目前南昌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正处于不均衡状态,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确立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空间结构构建指导思想为“以特色资源景区为依托的重点开发结合以点带面的区域开发相结合”,即以环城游憩带上的有一定基础条件和特色的资源为基础,实行重点开发、特色打造,形成环城游憩带上的增长极,通过它们带动作用进而辐射到周边的其他旅游区域,最终实现全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空间结构构建

把点轴开发与增长极开发理论相结合,综合考虑中部六省旅游联合开发、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建设、城市格局改变等外部因素影响,通过对“大南昌”的旅游资源分布、交通以及区位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将南昌市环城游憩带规划为“1-4-1”的空间结构采取“中心突出,点极增长,区域发展”的旅游产业空间格局。

(三)即一点――环城游憩带中南昌市区这重点中心区域―南昌的中心都市区,特别是城市建成区。这一功能区辐射带动整个南昌旅游的发展,是南昌旅游的增长与创新增长点,具备特色鲜明的产品集群、要素齐全的产业体系、完善配套的服务功能和带动性强的辐射作用。

(四)即四极――环城游憩带中新建、安义、进贤和南昌四县,四个旅游增长极。其中南昌县建设成为“农业生态观光”和“爱国主义教育”双基地,主要建设农业生态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红色旅游产品。新建县定位于“生态家园、休闲绿洲”,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进贤县定位于“亲水型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等。安义县定位于“古村旅游、休闲乐园”,以古村旅游为龙头,引领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主要旅游产品包括古韵文化、乡村休闲、娱乐度假、生态旅游、农家乐等。

四、结论

在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中,按照区域资源的分布特征结合交通的特点,对旅游的空间布局进行有效合理的划分和组织,从而可以有效的利用环城游憩带上的资源,引导旅游流的正确方向为环城游憩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然而本文仅从平均城市距离这一指标出发对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缺乏对交通和其他要素的综合分析这是本文的遗憾,也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计划。

参考文献:

[1]除野信道.观光社会经济学[M]. 古今书院,1985

第7篇

关键词:聚宝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植物景观分区

中图分类号:TU 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5004906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虽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PM 2.5加剧、热岛效应和自然绿地缩减等。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处于亚健康状态,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郊野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已被城市绿地系统纳入规划,位于城市近郊或远郊,以保护城市生态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由政府主导和财政投资,生态系统较稳定,以自然景观为主、兼顾地域文化景观且设有少量基础设施的集生态系统保护、休闲游憩、康乐活动和科普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生态公园[2-4]。因其具有净化环境、调节气候、蓄水保土、吸尘杀菌、降低噪音、环境优美、成本低和可达性较强等优势[5,6],各地兴起了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热潮。而我国正处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起步阶段,对其研究较少[7]。通过对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探讨,以期为今后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规划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与仙林新市区的交界处,东至仙尧路,南至宁镇公路,西北紧邻沪宁铁路和宁龙公路,距市中心10 km,总面积约140 hm2。规划区主要以山地为主,最高峰聚宝峰海拔126.23 m,有绕城公路从中穿越而过将其分为东西两片,地势平缓处集中分布在山体北侧与东南侧,且多为农田、居民地点、废弃地以及鱼塘水域;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和绕城公路的建设,聚宝山的自然山地与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对聚宝山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与建设,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亲近、回归、享受自然之地,而且能有效的保护市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

2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保留与保护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演替规律,运用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布局,适应旅游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逐步发展成具有高知名度、强吸引力和人文绿都特色的集科普宣教、休闲运动和休闲商业为一体的郊野市民公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8]。

3规划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3.1规划总体布局

规划根据现场特征和功能要求,综合考虑项目区的景源特色、交通组织、旅游基础条件和功能区划等因素,将其分为“一廊、两片、4星连珠”布局结构(图1)。

一廊:纵向穿越聚宝山公园的绕城高速两侧绿色生态廊道。

两片区:森林休憩片区、休闲娱乐片区。

四星连珠:4个入口游客服务中心。

图1总平面规划

Fig.1Total floor Map

3.2功能分区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功能要求和景观营造意向,将公园规划为南主入口服务区、北入口商业区、市民康体休闲区、市民有氧体验区、植物展示区、生态体育运动区、森林休养区7大功能区(图2)。

3.2.1南主入口服务区以“游人服务、科普展示”为主题,与外部商业配套设施相结合互动建设。项目位于312国道北侧,地势宽阔较平坦、植被较少,生态敏感度低,并且在附近设有公交站台,交通方便。因此,将该处设为公园入口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公园导游、投诉处理、医疗急救、物品寄存、失物招领、轮椅车及婴儿车等服务[9],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小。

3.2.2北入口商业区

以“购物、休闲”为主题,提升公园对外展示能力。由于项目区位于仙尧路与大龙路交叉处,地势平缓,附近设有乐和酒店,生态敏感度低。因此,将该处设为生态商业休闲区,满足游客生态休闲、快乐购物的需求。

3.2.3市民康体休闲区

以“市民娱乐休闲”为主题,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满足周边居民生活娱乐需求。该区紧邻北入口商业区的南部,地势较平缓,水体较多。充分利用现状,打造水体景观和疏林草地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3.2.4市民有氧体验区

以“运动、康体”为主题,结合现状山体,将其建设成市民康体健身、登山漫步的有氧运动空间。项目以聚宝山东侧山体为中心,在充分保护生态林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布设建筑、道路和游憩项目,与自然相融合,为游客提供山地运动和生态康体休闲场所[10-12]。

3.2.5植物展示区

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题,主要是培育并展示本土苗木花卉,面向大众普及植物科普知识。项目区位于市民有氧体验区的北部,为东辅助入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展示乡土植物景观为特色,通过自然式栽植本土苗木花卉,并配以指示牌以及室内标本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植物科普知识。

3.2.6生态体育运动区

以“生态体育运动”为主题,让游客近距离贴近自然、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该区位于公园西北部,水体面积较大,植物不够丰富,生态敏感度较低。因此,结合现状将该区建设成为生态休闲和体育运动场所,让市民在运动中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开展运动。

3.2.7森林休养区该区以“康体休养”为主题,以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持为主要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生态环境效益。项目位于聚宝山最高峰西峰,山体山形起伏优美、植被丰富、林相较好。因此,以自然生态山地森林景观为特色,通过优先选用疗养乡土植物,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修复已破坏的山体,丰富植物多样性,并因地制宜地布设休息建筑,为市民提供天然的“康体疗养医院”。

4植被景观分区规划

项目区内地形复杂,土壤干旱瘠薄,施工与管理均不方便。因此,根据规划区现状、功能要求和景观营造意向,将项目区分为山体林区、背景防护林区、入口景观林区、人工生态林区、水体绿化区等5大类型植物区(图3)。在植物选择上,应根据规划区的立地条件,选择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以及景观效果较好的乡土常绿与落叶乔、灌木、多年生花卉和地被植物,并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丰富规划区的生物多样性[13-15];在植物规划布局上,利用植物的“姿、色、质”,进行合理的“点、线、面”平面设计和空间布局[16];在植物配置上,根据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意向和分区功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植被,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构建乔灌草立体植物群落结构,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形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色彩丰富、自然野趣的立体植物景观[17-19] (表1)。

图3植物景观分区

Fig.3Plant Landscape Zoning Map

5道路系统及配套设施规划

园内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登山游步道。主要道路为公园的主环路与南北向道路,为电瓶车的行驶和换乘路线,也是联系各个景点的主要通道,路宽6 m,路两侧均需设路肩,并根据需要在路侧设置截水沟及防护栏。次要道路为连接主游路和各个主要景点的重要通道,同时兼做消防通道,路宽2~4 m。登山游步道是沿着自然形成的小道铺设青石板或者木栈道而形成的,路宽1.5 m。

公园管理用房位于东入口南侧,园灯、水、消防、坐凳、垃圾筒等根据公园整体风格综合考虑设计,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构成了一道别样的园景。

表1各分区植物规划设计

Table 1Plant planning of Each partition

6结论

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能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康体疗养、科普宣教的场所,因此,其规划建设对改善市民娱乐休闲空间、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获得以下结论:

(1)郊野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时,应在充分保护与保存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演替规律,借鉴生态学原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合理规划布局,对生态核心区要保护其原生态性,对已破坏的区域要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与恢复,形成自然野趣、具有地域特色的郊野公园,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景观设置时,根据场地现状,融入地域文化,其形式、质地、颜色以及大小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生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3)植物选择时,根据立地条件、景观意向和功能分区要求,优先选择乡土植物,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在植物规划布局上,利用植物的“姿、色、质”,进行合理的“点、线、面”平面设计和空间布局;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进行乔灌草搭配,有主有次、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形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季相丰富、自然野趣、立体的植物群落景观。

(4)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人的活动目的以及意义,依据功能分区、人的行为习惯和景观的布设等因素,在保持生态环境以及景观的完整性的条件下,依山就势组织路网,使得规划区内道路结构合理、自然生态、循环畅通。

参考文献:

[1]刘扬,郭建斌,左小珊,等.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估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9):4029-4031.

[2]陈永宏.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彭永东,庄荣.郊野公园总体规划探讨[J].风景园林,2007(4):120-121.

[4]张婷,车生泉.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3):259-266.

[5]王娟,蔺银鼎.城市绿地生态效应[J].草原与草坪,2004(4):24-27.

[6]丛艳国,魏立华,周素红.郊野公园对城市空间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规划师,2005(9):88-91.

[7]齐童,曾瑶,张凡.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12):28-33.

[8]李洪远.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0.

[9]李晓倩,宣婷.南京聚宝山公园功能分区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2012(1):23-25+28.

[10]杨际明,谢良生,宋石坤.深圳市塘朗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J].广东园林,2006(4):9-11.

[11]刘慧,黄成林,许成林,等.马鞍山市昕源郊野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0(1):24-26.

[12]田园,王树栋.郊野公园基本特征与功能初探――以北京将府公园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46-49.

[13]来淑一.城市郊野公园植物造景手法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14]顾亚春.南京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5]夏建东.云南大理崇圣寺绿地规划设计评价[J].草原与草坪,2006(4):70-71.

[16]李宁,祝遵凌.古韵・绿野式古运河湿地植物景观营造――以扬州三湾湿地公园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5.

[17]蒋倩.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区绿地景观设计[J].草原与草坪,2009(3):34-38.

[18]蔡伟.郊野公园的植物景观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第8篇

>> 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启示 成都城乡规划变革记 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与启示 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综述 成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核心是还权赋能 浅议成都城乡一体化创新实践的几点启示 推进首都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浅析成都城市郊区化 成都市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浅析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分析成都城市建筑的风格特征与发展趋势 聚落生态文化的发展 成都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聚落的历史发展探微 服务首都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培养现代卓越农林人才 成都城市RBD锦里与文殊坊的比较分析 关于太阳神鸟造型对现代成都城市的影响 成都城市新意象探讨 成都城市旅游文化解读 浅析成都农商银行支持统筹城乡建设的意义 科技支撑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wtp=tt

[2]摘自新华网太原9月5日电(记者王堇 刘砺平 熊争艳)我国9亿农民向往的小康社会“新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的全国第五届‘村长’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向来自全国的500多名“村官”描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基本蓝图。 柯炳生说,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

[3]摘自《走近壁画•壁画创作与设计》第1页徐志坚 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楚启恩.《中国壁画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发行,2007年3月

[2]刘青砚.《壁画》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

[3]邵大箴. 《外国美术简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