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6 15:50: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1篇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 of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s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deficiency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mechanism,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of the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mechanism in the field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re explained.

关键词:传热传质;创新;拔尖创新人才

Key words: heat and mass transfer;innovation;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254-02

0 引言

①研究现状。

在我国能源的生产量已居世界前列的大背景下,工业生产中能源的利用率依然较低。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并将能源作为第一个重点领域列入其中,而工业节能作为能源重点领域的第一个优先主题也被写入该规划。可见,工业节能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中之重。以工业生产为例,换热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动力、材料等相关领域,且换热设备占总投资比重约为30%~45%。另外,换热设备的自身结构和其换热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与能源的高效利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传热传质在换热设备的重要性。

魅却质学科隶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每年举行年会,包括传热传质、多相流、燃烧学、热力学分会。其中传热传质分会规模最大,每年的年会人数均超过1000人。而多相流、燃烧学、热力学都会涉及到传热问题,离不开传热传质,而传热传质又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传热传质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研究。薛永武[1]从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出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研究。张秀萍[2]以目前国内的大学教育创新作为切入点,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徐晓媛等人[3]将影响拔尖创新人才的因素作为突破口,通过调研和思考结合的方式,系统地讲解了拔尖人才培养的途径及影响因素。王勇等[4]对材料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康重庆等[5]研究了电气工程学科领域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史明等[6]分析了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王牧华等[7]研究了交叉学科领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变革方式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索。康若t等[8]通过实践探索了生物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水梅等[8]分析了目前我国相关单位和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瓶颈,并对瓶颈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瓶颈的办法进行了研究。

从目前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现状来看,传热传质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传热传质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建立亟待解决。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矿业学府中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学科体系最全的高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学校中的重要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不容忽视。

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及省级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所以实验教学及实验课堂的内容丰富充实,实验类型多样化,例如: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及自主创新型等。此外,目前学院的实验室采用开放式管理,只要网上预约就可以快速进入实验,力争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快速优质的实验教学服务。近两年来,投入1000多万元全面更新、补充了实验设备,为自主创新型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依托于学院的实验室,由于受到场地和人数的限制,本科生对实验的了解还是处在表面上,属于高等大众教育,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起到培养拔尖人才的作用。所以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健全传热传质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拟依托教师个人的科研项目,将其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一套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②研究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达到了8个自然班级,人数超过了200人。以高等大众教育为基础,实施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一些传热传质领域的拔尖人才得到培养。这个模式可以在高校中因地适宜地推广,为我国传热传质领域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传热传质领域的现状,以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作为培养对象,研究且探索了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开展以下内容:

1.1 以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查阅和追踪最新文献的能力

查阅和追踪最新文献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科研技能之一,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是学生在科研道路上所要坚持的,做到时刻不落伍。在笔者一些教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支撑下,让学生参与到课件PPT的制作中去,让学生自己学会查阅最新知识,并添加到课件的PPT中去。

1.2 以科研项目为驱动,末位淘汰制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以本人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为支撑,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发掘W生的创新能力,对创新能力差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实行奖励制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进而培养一些拔尖创新人才,再逐渐引导这些能力出众的学生在本人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在本人的指导下,学生也从事的与本人科研课题及创新项目相关的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能能够在某一方向进行连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1.3 启发学生自主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

在指导教师大方向的指引下,充分给予学生在科研的主动权,允许学生在科研中犯错,充分尊重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通过自己的建议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并鼓励他们积极涉及新鲜的领域,对学生自己的一些创意应给予大力支持,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力争具备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思维。

2 实施方案

以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背景,通过教学和科研项目两方面,对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 教学

①传热传质领域的主干课程《传热学》教案的重新编排、课件PPT的制作。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锻炼学生的查阅和追踪最新文献的能力和制作PPT的能力。②让学生参与到教改项目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就能真真实实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改革。③课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改善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增加课堂的分组讨论环节及学生授课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作科研汇报的能力。④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增加科研性质的题目,例如数值模拟和小实验之类的题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科研

①提炼与传热传质有关的子项目,撰写项目指导书;②安排相关的实验项目,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的传热实验或流动与传热相关的数值模拟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③处理实验数据,作图,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锻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④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或外文科研论文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2.3 总结

①总结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以便进一步改进;②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及时纠正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对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这将对高校其它领域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薛永武.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4(9):54-63.

[2]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9-15.

[3]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81-84.

[4]王勇,孙丽丽,娄燕敏,陈桂娟,毕凤琴,张旭昀.材料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4(11):122-122.

[5]康重庆,董嘉佳,董鸿,孙劲松.电气工程学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32-137.

[6]史明,韩放,李钰.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册),2015.

[7]王牧华,袁金茹.交叉学科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创新与体制变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66-72.

第2篇

关键词:中外教育合作;创新人才;制约因素;机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32-02

一、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出了更多的期待,高校也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效果普遍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中有学生自身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外部因素。

(一)自身因素

首先,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导致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化。在学习的定位上,多数学生一般都是将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其实,知识既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促进生命完满和谐、发展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的情感、陶冶品性、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才能使大学生获得人生命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健康、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机是为得到一个好职位、出人头地、报答父母、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等,多涉及自我及个人利益方面。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性,造成大学生学习目标价值追求的近视或短浅,学习心态的浮躁,学习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妨碍了需要以长期、稳定的学习作支撑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习方式单调以及学习内容狭窄。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且以课堂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主。通过这种学习,大学生可以学习和继承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获得个体经验,但其创新能力是难以形成与发展的。大学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阶段,目的是为大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基础。这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教育,分科过细,知识成点线结构。大学阶段这种分科过细、专业性太强的学习内容,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大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大学生成才。

(二)外部因素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制度弱化和异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制度弱化主要体现在本科生参与研究制度以及小班化教学制度。在美国,专业教育已经过度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无不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将之作为一种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国的高校在这方面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计划”。但我国高校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体系,更没有在高校中产生普遍效应。美国大学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然而我们由于考虑教学成本,更多选择了大班上课,显然研讨无法展开。

其次,教师及学生评价制度。按照教师活动的主要内容,对教师的评价可分为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相对而言,由于科研提升学校地位与层次见效快、科研考核易于操作,教师评价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如何把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如何把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学成果,在我国这些方面普遍没有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不断推动高校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之一,但我们看到高校纷纷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同时,学生的评价制度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人才一个主要特征是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延伸至毕业后的若干年,所以评价主体不应该仍然是学校范围内的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还应该注意社会评价主体;当评价指标与评价主体发生变化时,评价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统一化、刚性化的评价方式只会抑制“创新”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必然呼唤多样化、柔性化的评价方式。

二、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必然选择。正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所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一个‘全球性大学’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更多地吸纳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内容;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网络教学,通过先进的通信科技将世界更多的听众带入课堂。”耶鲁校长的话充分表明了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全球性大学”的四个要素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环节密切相关,大学国际化为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多路径。

在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培养创新人才为大学国际化指明了方向,国际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和资源;培养创新人才在国际化进程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更高标准,国际化也因立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动态过程。大学国际化只有从外部的人才流动转向内部的人才培养,渗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要素中,才能真正找到深化大学国际化的突破口。若从基本要素考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龙头,课程与教学是着力点,实践环节是催化剂,师资团队是保障,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要素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大学国际化只有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及师资等核心要素的深层次变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三、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优化专业结构,重置课程体系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特点,立足我国实际,通过社会对专业的需求预测,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旨在引导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个性化原则设置特色明显、社会急需、交叉综合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需具有国际认可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因此加入国际认证是专业建设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专业结构意义重大。我国的课程国际化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才能与国际接轨。一是课程体系要冲破学科壁垒,优化重组。根据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层次模块重新设置,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自主研学课程、网络助学课程于一体,课程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加入国际前沿;引入国外教材,供学生比较学习。二是要提高双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当前,我国高校的双语课程实施问题颇多:双语课程设置没有统一规划、双语课程覆盖面不够广泛、双语教学理念不清、双语课堂中“仅学习外文单词或翻译”的做法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不无关系。

(二)开展国际联合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引入先进教学理念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创新能力培养,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国际联合教学有助于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寻求平衡点,既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又可推广我国教学的优势与特色;通过学分互认,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学子来中国学习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构成国际化联合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国际公认的办学特色和人才标准、具备一定数量的学分互认课程、国际知名教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水平师资。

(三)重视学习体验,扩大国际交流

目前,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其实验教学、毕业设计、专业实践往往局限于国内的实验室与企业。这样的学习体验常常难以与国际前沿相联系,学生的思维也难以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得到激发,最终必然影响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重视学生学习体验的紧迫之举是扩大国际交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由国内延伸到海外。国外学习体验、国际合作项目和研究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广泛的国内外信息、发展批判性思维、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建立广泛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不无裨益。

(四)教学科研结合,培养国际化师资

师资短缺是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离开国际化的教师,大学国际化就没有实施的主体,培养创新人才也无从谈起。解决教师国际化的途径除了“请进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培养本土的国际化师资。就大学层面而言,管理部门须做很多努力才能使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对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出国教师的任务。高校应深化与国际名校间的教学、科研合作,分年度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访问,明确其教学交流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争取在国际高水平的学术与教学平台上提升教学水平。

第3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凸显,人类已进入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时代。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聚焦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上来。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包括知识创新人才、技术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扎实的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科技人才集散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创新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高校德育管理自然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谓高校德育管理体系,它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宽容合作的团队精神、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功能。尤其是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组织中的特殊人群,德育管理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对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我们追求的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首先,它应该能够激活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其次,它应该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第三,它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最后,它还必须要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它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理应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德育管理体系自身的局限导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不适应性,以致人们在德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偏见和认识误区,认为德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大。就高校而言,德育管理体制不顺、规划不实、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革命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接触世界、把握人生的主渠道,给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德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借机利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我国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企图通过“不战而胜”的思想战略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波动,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改革开放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高校德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烙印,使其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压的问题不断凸现出来,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差。这些变化都给高校的德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德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和质量。

3、高校自身的问题也给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教育对象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其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现在的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意识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优点,另一方面又存在辨别能力低、自控能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传统的高校德育曾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德育管理无论是在认识上、机制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陈旧过时的东西,造成了“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的现象。虽然一些高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高校自身特点的德育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致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加快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管理,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2、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3、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第4篇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 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探讨创新人才和专业拔尖人才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根据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类,设定相应英语能力提升目标,并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在培养策略上,注重顶层设计,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需求,建立并完善以课程、师资、管理为主的配套机制,以“创新”的机制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英语能力。

[

关键词] 创新人才;专业拔尖人才;英语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20?03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7-23

[基金项目]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人文素质教育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SC11YW014)[作者简介] 杨光(196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美国研究;翁晓红(1969-),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美国文学.

按照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强国差距的关键因素。在实施包括“珠峰计划”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等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很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一流的大学培养的一流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不仅要有智慧、更要有责任,是在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有修养、有境界、有能力、有视野的人。”[1]掌握作为文化载体的英语语言,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然而,在关于创新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上,外语界尚存诸多困惑,对此加以探讨,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有效提升他们英语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拔尖创新人才及其英语培养目标

拔尖创新人才被界定为在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导才能或特殊学术领域具有显著成就和能力的个体[2]。按照这个定义,如果具有“创造力、和领导才能”的人才可以归入“创新人才”,那么具有“智力和特殊学术领域的人才”则可归属于具有卓越技能的专业人才。对于高等学校应该培养综合创新人才还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造诣的专业人才,学界对此尚无统一意见,大多以“拔尖创新人才”笼统带过。国际教育界对创新人才的创造力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有深入探讨,一种观点认为,专业技能与创造力是相互促进关系,精湛的专业技能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系统的知识会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阻碍创造力的发挥[2]。教育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认为专业精英和创新人才在培养目标和路径上应该截然不同[3],而仁祖理(Renzulli)等学者则认为拔尖人才培养应该超越专业精英,向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4]。

目前部分国内高校,特别是“985”和“211”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把培养对象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学术研究型人才、创新探索型人才和应用实践型人才。

学术研究型人才,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将来在教学科研领域能独自承担相关课题研究,且具有较高学术发展前景的人才,这类人才中的拔尖人才,通常拥有卓越的技能,有可能今后成为该领域的大师,将其所致力的领域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探索型人才则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特别敏锐,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通常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调动多方面的知识、领导创新团队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他们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跨学科实践的能力,他们可以把一个学科或领域显著推进,甚至是开创出一个新的领域。

应用实践型人才则是对接现实、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有“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具有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相比,这类人才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不同类型的人才,对英语能力有差异化需求,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类型人才对英语应用能力水平的要求不同,并最终体现在英语教育目标的不同。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在注重英语的工具性同时,不能忽视英语的人文性,英语教育目标是使这些人才在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同时,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提高自己素养。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像过去局限于某一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国际化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科技人才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探讨和研究人类面对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各国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的媒介,学术研究型人才作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群体,掌握英语和其他外语将会对他们学术研究中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研究结论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探索创新型人才,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使他们通过英语语言学习获得宽广的国际视野,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广博的知识、特别是对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升甚或缔造新的领域,要求创新人才对新问题、新概念创造革新,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新知识的接收和掌握至关重要,因为语言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桥梁,没有包括外语能力在内的语言能力,创新会成为一句空话。此外,良好的英语水平有助于创新人才获得第一手资料,这对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实践应用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提升要根据这类人才所涉及专业领域区别对待。目前,英语教学不分专业、不分层次的问题依然突出,所有学生,无论其自身需求如何,都被要求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许多学校要求他们必须通过四、六级考试,否则拿不到毕业证书。这种状况值得思考。实际上,不是所有专业对外语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例如考古学和艺术学的相关专业,对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对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要结合学科对英语的实际需求,例如国际金融、航空航天、医学以及工程技术相关学科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这类人才就应该强化英语作为基本技能的培训,帮助这类人才把英语作为工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之中。

二、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人才的诉求转为需要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既懂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又高、同时具备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成为当前大学英语界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打破目前面临困境的契机。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大一统的格局需要破除。部分专家也认为,在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高校的办学和师资条件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让全国所有的高校根据一份统一的大纲办学未必合适。各高校要通过顶层设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分类制定适合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要求和相应教学大纲。随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细化,培养“学术研究型”“探索创新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成为部分研究型高校教学细分的着眼点,以四川大学为例,学校在2012 年根据三大类人才培养目标,全面细化并重新制定了各专业新的教学计划,重新规划了三大类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作为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必须制定针对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要求和教学计划,适应并满足新形势下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其次,要科学设置课程,坚持“基础”与“扩展”并重。“基础”就是指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应用能力,强化语言作为工具的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是获取知识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体,也是三大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保证教学针对性,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听得懂、说得出、能够读、可以写,摆脱过去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以及无法使用英语有效交际的窘境。“扩展”就是在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培养过程中,在兼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使英语能力切实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必须分析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目的地开设相应课程。例如学术研究型人才,对于了解相关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自己研究成果的需求非常迫切,对信息输入和输出都有较高要求,对于他们,课程就不能再局限于基础英语,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英语文献阅读”“英语演讲技巧”等拓展课程,对他们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要完善教学模式。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虽然归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但是英语语言是各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是多学科融合的平台。高校应该充分应用语言教学内容的多学科性,通过加强文化素质公选课或第二学位课程等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语言应用能力,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灵活、熟练地掌握更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要采取个性化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兴趣,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质,拔尖人才培养要贯彻“优中选优”“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有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例如开展探究式小班教学,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和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最后,要通过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提高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目前,许多学校与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使中国学生获得海外经历。然而,这种方式的受益面相对较小,且学生出国学习的花费不菲。国内部分高校开展的国际课程周,使更多学生有与来自国外高水平大学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例如四川大学从2012 年开始,每年六月底七月初设置国际课程周,邀请海外名校师生来学校与中方师生开展教学研究和文化互动,让中方学生直面国际高水平课程,这一措施,也使学生直接感知英语水平是否满足国际交流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提升的保障

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水平的提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籍管理、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否有相关创新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学籍管理方面,要给拔尖创新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扩展”课程学习之间自主决策的空间。有些高校英语课程虽然与四六级考试已经脱钩,但是还是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大学英语一到四的所有基础课程;而另外一些学校则是四级达到一定分数,则完全可以免修英语。以上第一种情况,对于拔尖学生而言,可能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其英语水平提高的需要,课程缺乏吸引力;对第二种情况,学生则失去了英语学习的机会,而长时间不接触英语的后果,则是英语水平的大幅下降。部分学校在学籍管理方面的创新设计,值得借鉴。以四川大学为例,四级考试570分以上620 分以下,只能免修大学英语一级和二级,620 分以上可以免修所有四个级别的英语课,但是按照学校相关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必须跨学科修学至少四个学分的公选课。这一要求,从制度上保障了拔尖学生在“基础英语”课程与“扩展”课程之间,自主选择的空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受历史影响,过去更多强调语言教学,教师知识面狭窄;同时,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也是近年才有长足进步,博士点逐渐增多,但师资队伍培养欠账太多,要很快完成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完成教师学历提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随着高等学校对教育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各高校出台了许多强化队伍建设的举措,使师资队伍建设获得了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也是关乎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大学英语课程门类单一,学分相对固定。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种类不断增加,对于部分985 高校,大学英语的课程门数逐渐接近甚至超过英语专业学生本科阶段需要修读的课程门数,因此,教学管理的创新,成为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个人需求选择课程的重要保障。合理安排课程,包括避免课程时间冲突,是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谢和平. 大学的人文艺术与科学[N]. 光明日报,2013-01-16 (3).

[2] 阎琨.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论争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3(4):5-11.

[3] R.J. Sternberg. A Propulsion Model of Types of CreativeContribution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9(3):83-100.

第5篇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努力创新人才教育模式,引入国际先进的“常春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教学工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该模式已经在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落地生根,并结出累累硕果。

实施“常春藤”教育;学生发展之必然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专业文理兼收,高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偏科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当代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小学阶段总是忽视学生主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片面应试的消极影响造成智育一枝独秀,形成知识褊狭的弊病和学业成绩至上的功利心态,扭曲了教育的目标与理想。然而,应试教育改革是一个庞大的话题,需兼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全局的视野来探讨,不存在十全十美或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

实施“常春藤”生命教育,给学生提供使其能获取一定生活水准的知识和技能之生活能力,更提供给其生命之能力(树立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明白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抛弃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企盼什么、拒斥什么的人生观),既是对中小学应试教育中素质教育缺位的最好补位,更是高职学生成长发展之实然。

以“Do Re Mi”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些年来按照“常春藤”人才教育培养理念,积极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多年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成果。

实践中,学院按照“常春藤”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要求,积极实践“Do Re Mi”平台。所谓“Do Re Mi”平台,指的就是构成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三部分内容,分别是“1”个目标、“2”个层面、“3”条途径。

这一平台是对和谐社会视阈下,如何在“常春藤”生命教育理念指引下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主题中“三个坚持”在高职高专教育层面所进行的具体实践尝试,还是“常春藤”生命教育理念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

“1”个目标,指的就是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要坚持德育培养优先,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这一教育目标突出体现为和谐健全人格的培养,亦即在培养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个体的自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2”个层面,指的是从自然生命和人文生命两个层面来做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自然层面也可称为技术层面,就是要在培养中着重体现出学生个体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懂得生活的意识与技能。人文生命层面也可称为道德层面,就是要更多地从学生个体的社会属性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特别是注重从道德和思想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条途径,指的就是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创新模式塑造人、以繁荣校园文化熏陶人来做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

事实证明,学院依托“Do Re Mi”实践平台,从全方位进行高职人才培养,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和水平,更从社会层面实现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质的飞跃。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常春藤”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常春藤”生命教育理念统领教育教学

“常春藤”人才培养模式最初形成于美国,突出强调生命教育。通过此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追求和谐的能力,同时赋予其顽强的奋斗精神。

具体到高职高专教育,“常春藤”教育模式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教育模式的构建,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过程中寻求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间的最佳结合点,并且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高职高专教育、和谐社会构建三者之间联系的准确把握,找出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同时按照这一规律,勾画出高职高专教育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从而为在和谐社会视阈下进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材料,最终为推动高职高专教育质量提升创造条件。

多年来,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常春藤”生命教育理念来进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独具本校特色的“抓住一根藤,凝聚一班人,培养一个人”的工作机制。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并且对各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营造出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氛围,为学生学习创造所需的各种条件;学院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密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科研优势与企业的生产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与品格。

所有这一切都是“常春藤”生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构成,一起支撑着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发展。

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做好德育工作

按照“常春藤”生命教育理念的要求,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公民。然而,优秀公民的培养并不是学校可以单独承担起的任务,而是少不了家庭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基于此种考虑,学院从学生一入校,就通过其家庭,对个人的性格等情况做一个摸底调查,并且形成相关的资料,以备以后研究分析。同时,学院还建立起学生成长服务机制,通过班主任与学生的定期谈话,对学生的思想以及学习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常春藤”生命教育体系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探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三者的合力,服务于学生个体生命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6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制约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就是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拔尖人才。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开展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个级别各个门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对校企合作、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等进行探索,最终要形成大量涌现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局面。高校必须遵循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及培养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1.1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创新型人才主要指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断的优势积累、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厚博精深型人才。

1.2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当今世界各国已经把大力培养各领域的创新人才作为其发展经济技术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第二,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意义重大。教育要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然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一个国家的创新,关键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更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

2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2.1高校管理行政化,不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

朱清时曾指出:培养创新人才根本在于“去行政化”。政府部门过多干预高校的办学行为,这是高校管理行政化的特点。一些教授和领导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不能“因地制宜”,缺乏创新性主动性,过度看重规章制度而忽略办学结果。高校行政化还致使学术领域充斥官本位思想。因此,高校行政化,影响了大学民主管理的实施,不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更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2.2急功近利培养人才,违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阻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及成长的主要原因是“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这表明,功利化的人才培养违背了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纪宝成曾指出,现在的大学过于强调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忽视了大学超越性的一面;过于强调大学学习和学术的生存目标,忽视了教育完善人生、升华人性的功能。这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也很难培养出大师。这都没有充分思考人发展的迫切之需和如何尽可能的发挥人的潜力。功利化背后的人才培养不能最终实现造就德才兼备人才的历史任务。

2.3人才选拔机制缺乏全面科学,很难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全面不科学,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难发挥,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无益的。人才选拔机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人才评价和考试制度。分数至上的高考教育制度可以说是最集中的表现,部分地区的“平行志愿”原则更是把分数至上推向了新的高度。这实际根本没有考虑分数的科目结构差别,没有考察学生在兴趣特长、操行品德和社会活动等综合素质的差别,高等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根本没有自,这违背了选拔创新拔尖人才的初衷。

2.4盲目扩招,降低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阻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还有“盲目扩招降低人才质量”。研究生阶段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尤其应该注重个性化培养,不能批量生产,盲目扩招只会降低人才质量,使研究生含金量逐渐降低,不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某些扩招的高校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分数,以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由扩招导致的师资力量不足、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不断下降等问题都不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利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2.5教育观念陈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成长发展

重视基础理论教学、重视专业知识传授等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但是面对未来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严重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些凸显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灌输轻引导的教育教学特征,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失去了探索知识的机会,也失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首先更新教育观念。

3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选择

3.1鼓励设立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基金

创新拔尖人才专项基金,对于稳定一支高水平的高校科研队伍,培养和造就活跃在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吸引海外留学学生回国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应设立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基金,用于学生培养、专任教师引进与培养等。鼓励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学校大力支持学生通过申请学校基金的形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单独为创新实验班设立专项学生研究基金,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开展研究,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 创新型;培养模式;课程群;CTE理念;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21-02

0引言

“质量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求有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等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1,2]。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求有较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胜任某种职业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快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改革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外,还要考虑培养学生具有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等四点[3],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应该重视这四个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

2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单一由于我们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在以“宽口径,厚基础”的信息类课程的指导下,我们没有构建合理、完善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也只是模仿研究型院校,未能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以充分体现。

2.2 实践性环节薄弱创新来自于实践。在我们现有的大学四年本科教育中,基本上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实践最多也是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或是到一些培训单位或实习公司参观了解一些。学生在毕业时还是感觉与单位要求相差甚远。

2.3 激励措施不健全,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现有的教学体系就是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学生也认为只要这门功课及格即可。没有健全的激励体制,平时的竞赛或第二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质量相差甚远。

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途径

3.1 确定专业定位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有明确的专业定位,设置合理配套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创新型能力的培养。

3.2 优化课时,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信息类专业课程群涵盖内容多、学时少、数学推导多、实践性强等特点[4]。建立相应的课程群,包括电子基础类课程群,专业课程群,计算机应用课程群,在每一类课程群中充分研究每一门课程的内容及与其他科目的联系,将一些相互交叉重复,又互不相同的课程进行优化课时,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完善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形成较为鲜明的课程优势,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线,使学生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3 建立CTE理念下的工科教学改革我院与美国杜肯大学合作成立“卓越教学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Excellence,简称“CTE”)项目致力于支持、提高、改进教与学。CTE项目旨在帮助教师、教学部门和教学辅助人员将新理念和有效教学方法融入到课程体系中;鼓励和支持学术型教学和教学研究;开发、推广和支持讲授方法与技巧;培养重视、奖励和创新的学术氛围;也就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

3.3.1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目前我院已陆续开展了3期教师的CTE培训,全院大范围都在普及CTE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更多的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按照“布鲁姆分类法则”精心设计授课的流程和问答层级,合理安排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理解分析、交流分享、体验式学习等多种课堂改革,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也变得比以往更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分享。这样,不仅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而且也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表达与思考、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本领得到了提高。

3.3.2 以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改革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数字化、综合化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采用电子类软件仿真将以前纯理论的授课方式改为教师和机房并用的方式,即板书+多媒体+仿真实现的手段,注重实践内容与科研、工程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3.3.3 以导师制的第二课堂内容改革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来源于实践,第二课堂是学生实践的最好证明。首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为相关的赛事包括电子竞赛,嵌入式竞赛,数学建模等储备力量。同时学生几个人可以自成一个团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教师作为导师,完成一个系统的设计或开发。系统设计分为软、硬件两大类,软件组导师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应用项目开发工作,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硬件组导师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工作,以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5]。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协作精神,且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实践证明,参加第二课堂系统训练的学生在就业时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并能很快适用工作岗位。

3.3.4 加强校企合作,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据明星效应,选择经营业绩好、信誉高、责任性强、有竞争力的行业和重点企业,与他们签订长期办学合同,作为学生专业实践的教育基地,使学生在这里接受实际的工程训练。目前我院已建立了H3C网络,鹏程国际,金转等校内实习基地,以及洛阳巨龙集团和青松科技,南耕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有效保证了本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顺利开展。在今年电子专业的十天实习中,聘请实习单位来我院进行,全程由企业老师授课和指导,实习内容安排合理,案例教学,学生重视程度较高,参与度较高,最后以项目组学生答辩,专家点评的形式进行了实结,达到了实习效果,同时学生的作品效果较好,受益菲浅。

3.3.5 改革评价体系,优化激励机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以往标准化的考试评价,建立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如平时课堂参与度,大作业完成情况等都可以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采用学分替代的方法,鼓励学生创新。例如,社会实践调查,实习创新业绩,参与教师课题,发表与专业相关的文章,竞赛获奖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3.6 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通过调查大学生在校每天的作息时间,发现除了上课,更多的时间都是空白的。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些时间,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又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我们专门设立相应的学生学术讨论办公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实验室开放,建立和完善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让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辅导低年级学生,鼓励和吸收学生参加本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科学研究项目,这样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总结

本文基于质量工程创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理念,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模式的分析和讨论,同时结合我院CTE理念的普及,在课前营造学术氛围,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课后又以相应的教学体验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积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院专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君强.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7):214-217.

[2]刘智运.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3]卢昌荆,邱锦明等.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2):8-11.

第8篇

关键词:地方经济;职业技术教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118-03

一、引言

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赋予了职业技术教育深远的含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诸如全球化的技术革新背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变革,以及社会快速变革所产生的结果。由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以和平文化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为其主要特征。就中国而言,“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此,中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必须转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2005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随着中国一东盟各国多边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也由原来较为单一的翻译人才变为经贸、旅游、同声传译等各方技术人才需求。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频繁的对外交往需要越来越多外语人才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商家、团体、个人提供服务。但是,广西现在的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合作的要求,懂外语又通专业的人才非常缺乏,在与东盟国家的各类贸易活动中捉襟见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的经济发展。

何谓创新型外语人才?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并且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因此,在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掌握好以下五点:一是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和合理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结构;二是具有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三是具有进取和创新精神;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五是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本文根据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在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外语人才的趋势,就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型外语人才在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和方法途径等问题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二、社会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及外语人才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地方单位的问卷,以便了解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对外语人才的不同要求。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需要的外语人才,如所需要的外语人才的种类、未来3―5年内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所需人才的层次、所需人才语种等;二是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如最需要的外语技能、更需要的外语人才层次、录用毕业生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三是外语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如外语毕业生最需加强的能力、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否适应工作等;四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如是否愿意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订单式培养等。笔者跟课题组成员一起,就近选择了广西工业重镇的12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这次调查的12家单位,分别属于金融、保险业、商业、行政、环保、监察、汽车、教育等不同行业,涉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国有控股等不同性质的单位,单位规模从200人以上到1万人以下不等。调查对象覆盖面较广。

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需要外语人才依次是商务类(50%)、管理类(36.6%)、翻译类(27.5%)、法律类(11.3%)、文学类(8.8%)和其他类型。关于未来人才的需求问题,近半数的用人单位认为,在未来3―5年内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将比现在稍有增长,近三分之一的单位认为“比现在有大幅度增长”,近五分之一的单位认为“和现在一样”,只有1.3%的用人单位认为将比现在大幅减少。可见,商务类、管理类和翻译类的英语人才是目前该城市用人单位最为需要的。关于未来3―5年内外语人才的需求问题,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持乐观态度,认为需求将呈增长趋势。

调查结果还显示,75%的用人单位表示工作中最需要外语口语表达能力,36.3%的认为最需要外语书面翻译能力,27.5%的认为最需要外语阅读能力,22.5%的认为最需要外语写作能力(见图1)。可见,用人单位最需要的外语技能是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分别是书面翻译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外语专业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60%),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53.8%)、人际关系处理能力(46.3%)、计算机应用能力(22.5%)和其他方面的能力(见图2)。可见,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能力,而外语专业毕业生要胜任今后的工作则必须加强自身的全面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调查结果还表明,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培养外语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是高校培养(60%),其次分别是单位培训(31.3%)、自学成才(28.8%)和名家指导(11.3%)和其他途径,可见,培养外语人才的途径虽然很多,但高等学校仍然是主要途径。因此,高校在向社会输送外语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三、外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变换培养模式,探索出更有跨越性、更富有弹性的多元化外语人才培养机制与途径,因为创新型外语人才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外语人才。外语界知名学者黄源培教授指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看家本领,但新型人才不是那种只能说几句英语而知识面窄,只会人云亦云而不会独立思考,依赖性强而独立性差,只会照着做而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人。”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作为外语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

基于上文中的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旨在能加快广西地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改革,更好更快地培养一批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外语人才。

(一)因地制宜,改革外语课程设置

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定位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

定。其中,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步骤,是进行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地方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外语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区域自身特点,本着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优化组合,构建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模块,旨在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学科间的横向关联性,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实践教学应本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合理安排和组织课程实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外语课程教学设置中,突出实践教学,增加了学分,要求毕业生在修完既定的专业学分的基础上,还要完成规定的实践课程学分。采用听说、阅读、写作的自主学习项目、经典英文影视作品配音、体验英语“主题・创意”表演等训练项目、英文戏剧剧本大赛等,创建与校园多元学习环境的相结合的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使学生真正接触到所学知识在当今社会上的应用并发现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信息与时俱进的观念,意识到提高外语综合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创新外语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因材施教”是朱熹对孔子一生教学方法的总结。它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广西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生源质量并不高,不少学生的数理化基础尚可,外语基本技能相对较弱,参差不齐的外语基础水平是学生均衡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创新外语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与传统外语教学不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知识获得为重心向能力发展为重心的转移,力求实现教与学以及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导学辅助课程,分组配备“导师”,学生组织“互助学习小组”,形成交互协作式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顺利过渡,找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创新外语教学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学中能得到外语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策略和学习技能,逐渐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外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还应实行全程教学质量管理,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科学的评估体系的建立,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设定自主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估,养成学生周期性的复习习惯等(Brown,1994)。通过在学生中进行外语竞赛如演讲比赛、词汇竞赛,课文短剧表演,组织学生参加大型外事活动或完成其他如商务翻译等相关任务等,对外语创新型人才要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立体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与社会实践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多途径突变,拓展语言实践模式

学校与产业部门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今国际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积极探索创新办学体制,加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办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联系,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良好平台,强化了“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这也为创新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让学生走出校园,职业技术学院应该与社会各界多方联系,为在校生提供语言技能实践机会。如要求学生为国际小丑节、国际奇石节、小商品交易会、世博会等有国外团体组织参加的活动担任翻译工作,从多方面得到锻炼。

2.开拓网络资源,倡导自主实践模式。在校园网普及的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实践模式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最为便利的途径。网络资源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实现“选择性”自主学习提供了界面。利用因特网上的聊天室,利用各种听力网站和外语学习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地训练外语的书写、阅读、理解、听力和表达能力,了解最新的语言词汇发展动态,以及外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言训练是一种能够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外语综合技能的非常有效的自我实践模式。

3.开展语言实践技能培养的多样性探索活动。外语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一种演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面向社会、提升能力的课外活动,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特长。为了给多数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举办外语技能大赛,内容包括演讲比赛、辩论赛、短剧和歌唱比赛等,还可以经常性地开展诸如朗诵、英语角、故事会、办报纸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以全国大型外语竞赛活动等为主导,小型活动为补充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培养,训练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不同话题的反应,提高学生的外语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判断能力。

由此可见,要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外语综合技能,就必须开辟多渠道实践途径,抓住多方面的实践机会,采用多种类的实践模式,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四、结束语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外语人才是经济时代对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地方院校应该求变创新,通过改革外语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估机制,采用多种类的实践模式,才能在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道路上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

[2]鞠玉梅.修辞能力与外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外语界,2008,(6).

[3]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