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6 15:50: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诗的文学价值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本文作者:马会梅吴萍工作单位:云南红河学院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理论
对评价涵义的理解是与对价值涵义的理解紧密相联的。价值论诞生以来,关于价值与评价之涵义的主要观点,包括直觉主义、自然主义与情感主义[5]。我们对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设计自然是建立在对这些理论观点的分析、批判、反思、继承、改造、重建、深化的基础上的。直觉主义价值理论认为,评价行为是表达事物本身的固有价值、内在价值的活动过程,评价行为的价值不能通过经验认识和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同时,通过直觉所做出的价值评定是客观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这种理论肯定了评价行为对事物本身内在价值的评定,这有其合理性,但它只承认直觉主义的价值评价方式是有局限性的。自然主义价值理论认为,评价行为是表达价值主体需要的活动过程,价值主体所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所以评价行为决定于价值主体对不同利益需要的认知、鉴别和取舍。对拥有不同需要的不同价值主体而言,同样一个事物,其评价行为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评价行为是人的主观需要的表现行为,评价行为的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主观需要的满足。这种理论肯定了评价行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属性,这有其合理性,但它完全忽视事物本事的内在价值、客观价值是有局限性的。情感主义价值理论认为,评价行为是表达人的情感、态度、欲望的活动过程,评价行为的价值所体现的是人的情感、态度、欲望等感情范畴,它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因而不属于认识的范围。这种理论肯定了评价行为与主体情感的关联性,这有其合理性,但它否定了评价行为是人类建构价值世界的认识活动是有局限性的。直觉主义价值理论、自然主义价值理论及情感主义价值理论等都属于工具理性的价值理论。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在理论上可以定位为“一种具有价值意义的工具”,在现实中,它更多地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手段来使用并服务于学校教育活动。因此,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核心价值是教育价值和管理价值。教育价值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本质价值,主要是指教学评价行为所选择、所追求并在行为活动中时时处处体现出来的价值内容,它表征着教学评价行为活动追求的理想目标,以及这种活动结束后而产生的结果。管理价值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手段性价值,主要是指教学评价行为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的一系定的程序或原则,是规范教学评价行为价值主体在控制教学资源和获得自身利益过程中的程序性价值要求,主要体现在评价行为活动顺序、范围、方式等方面要遵循的一系列的原则。教育性价值常常体现在管理性价值之中。同时,教学评价行为价值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以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为动力的,工具理性的价值理论也强调了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弥补工具理性价值理论的局限性,需要系统理性的价值理论,这就要重视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设计
1.个体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关于人的理念、教育的理想、生活的意味、成长的含义及发展的内涵等方面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被逐步认可和重视。”[6]现代社会,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也在于促进人身心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也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本体性价值,它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个体性价值,首先表现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综合评价;其次表现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致力于促进教师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专业人格的养成,注重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教学风格等综合评价;再次表现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致力于促进师生互动发展,注重以学生“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具体地说,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重视评价对个人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功能,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教育教学。教师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设计,首先强调以人为本的生命化价值评价设计,它着力于人的内在认识、思维、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方法、体验及能力的激发,着力于个体的和谐发展,追求对生命的点化与润泽[7],强调评价价值在于发现人的价值,评价价值在于发掘人的潜能,评价价值在于发挥人的力量,评价价值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其次强调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价值设计,突出其主体地位,重视评价对象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总结的价值作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8]自我评价是提升评价价值的基本动力;再次强调人格化和差异化价值评价设计,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能够体现差异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是多样的、全面的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的人格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2.社会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是指教学评价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对教育及其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社会性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属性[9]。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生产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它是教学评价行为的宏观性价值,也是教学评价行为的外在价值。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主要表现在:全面地控制和诊断教学的过程和行为,为提高社会成员素质和社会人才决策服务;通过教学评价的过程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从内部改进教学活动,以满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对人才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通过教学评价的结果使社会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状况,并形成理解、支持改进教学活动的外部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受教育者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规定的教育目标,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设计,它强调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价值评价设计,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社会文化环境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掌握规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准则,形成社会所允准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和行为素养,发展成为能被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接受的社会成员;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设计,它强调对影响到社会范围的那些指导、规范社会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的价值评价设计,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的社会效益等;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设计,它强调应注意把握好这样几个问题:个体性价值与群体性价值问题、现实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问题、科学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问题、民族性价值与世界性价值问题、客观性价值与主观性价值问题。3.管理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是指教学评价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代表了其作为管理手段的价值利益和行为目的,决定了教学评价行为的功利性导向和工具性特质。管理性价值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一项常规性价值。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学评价行为的结果,可以提供大量与教学过程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料,作为教学管理人员、管理部门、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管理的依据;教学评价行为实施有助于学校领导决定教师的聘用、评定、晋级和奖励,安排教师进修等;同时教学评价行为的开展,也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对自身的工作做出适时判断决策,改进管理,提高效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水平;教学评价行为的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实现教学目标程度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检查执行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安排是否正确,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各项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发展。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设计,它首先强调行为管理的教育性价值评价设计,要求管理者要提高管理育人的意识,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管理要素,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条件,从实际出发,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做好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工作,使价值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职责。教育性价值是管理评价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教育性价值在管理评价实践中的运用,将会真正创设让教师、学生、学校均得到发展的教育新空间;其次强调行为管理的系统性价值评价设计,要求重视教师教学行为目标管理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计划管理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组织管理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质量管理的价值评价及教师教学行为绩效管理的价值评价等;再次强调行为管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价值设计,要求诊断性评价价值、形成性评价价值和终结性评价价值相结合,相对评价价值、绝对评价价值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价值相结合,宏观评价价值和微观评价价值相结合,他人评价价值和自我评价价值相结合,定性评价价值和定量评价价值相结合,静态评价价值和动态评价价值相结合,终结评价价值和过程评价价值相结合;最后强调行为管理的人文价值评价设计,要求管理评价的过程应该成为创设充满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的过程。人的人文需求往往比经济利益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由和谐宽松的氛围,能够充分展现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兴趣、愿望、意志、能力的机会,会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欣慰,极大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才能在管理评价过程中焕发出具有灵性的鲜明的生命活力。教学行为的管理评价充分实现人文价值是时展的必然选择。4.全息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在价值评价上具有全息性。全息性是指局部要素包含并反映着系统整体的全部信息。由于局部包含并反映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就可以从局部来考察整体,也可以从一个局部来反映另一个局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主要表现为:第一,从评价所获得的局部信息可以对整体进行判断。比如,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推断他在一个学科的学习收益乃至整个身心的发展进程;从一个教师一次或几次的教学行为,推断他的教学能力或水平等。第二,教学评价信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它可以制约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决策,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安排,这是一种反馈作用;它也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促进或削弱学习愿望,影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动力;它还可以作为社会或教育安排的依据,成为选拔、分流的判断前提等。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设计,强调一方面要重视教学评价行为,充分发挥它的个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管理性价值等多种积极价值,并使它们协调统一,同时也要在不同的条件下或有不同的需求时,可以偏重于发挥其中的某些价值而忽视另一些价值,另外还要关注评价可能产生的各种消极效应,研究如何预防、减弱或化解这些消极作用,特别强调教学评价行为要十分慎重,不可滥用评价或随意做出论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设计,强调教学行为评价的界域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因素,包括对教师与学生素质的价值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行为表现的价值评价,对教学管理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的价值评价,对教学设备、场地及其利用效率的价值评价,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价值评价等,还有诸如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双边活动状态、课堂气氛、德育渗透情况、教学对学生智力、能力、个性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设计,强调应该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教学行为的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主张重视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评价信息等的多维度价值、多元化价值和发展性价值[10]。
【关键词】 古诗词;翻译;美学;虚假等值;对策
中国诗词的英译最早见于16世纪出版的《英文诗艺》,译者Richard Puttenham研究了双语诗词格律。1897年,美国诗人Stuart Merrill把《玉书》转译成英文,为中国古诗进入英语世界打开了门户。随后20世纪中期中国古诗英译在译者们的努力下得到推广,中国翻译家蔡廷干成为国内中诗英译的第一人。期间国外学者如庞德、韦利等都致力于古诗英译的研究中,希望尽可能完整、真实地将原文中的美传达到译语文化中。诗歌以其凝炼、复杂、最具代表性的语言征服世人,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翻译实践更能集中地表现出对语言技巧的理解、把握与处理。可见,中国古诗作为一种极具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文学形式,其英译更显得意义深远,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多年来,古诗英译主要着眼于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译作的对比以及译家研究,却很少从美学视角来探讨古诗翻译。国内人称“许大炮”的许老先生一生奉献于翻译工作,更是在古诗翻译上做出巨大贡献,他提出的“三美论”指导并不断影响着古诗的翻译工作。古诗“音”、“形”、“意”在英译转化时实际上体现了审美的差异,以及美学价值的缺失,译文与原文不可能完全等值。本文在许渊冲古诗译本的引导下对古诗“音”、“形”、“意”英译转化进行解析,并结合美学视角对英译过程中产生的“虚假等值”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其表现形式,产生根源及应对措施。
一、翻译美学与“虚假等值”
美学理念,不仅局限于感性层面的审美和造美意识,而且还囊括理论层面的思想方法和思维科学,毛荣贵曾在《翻译美学》一书中主要阐述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这两个在翻译美学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概念。接受美学强调接受者的需求,而格式塔理论则强调整体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在翻译实践中,需求的不同、各部分的整合势必会导致原文与译文审美差距的出现,但重要的一点是,“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珠联璧合;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天作之合”(毛荣贵,2005:1)。
语言学家费道罗夫曾在《翻译理论概要》中提到等值翻译理论,与其他翻译家不同的是,他认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将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随后雅克布森提出了 “有差异的等值”。而加拿大翻译理论家戈达德认为等值观不是翻译的先决条件,甚至也不是翻译追求的目的。在翻译历程中,多数语言学家都发现并意识到绝对的等值是不可能的。
笔者认为,可用“虚假等值”来描述古诗翻译中这种近似等值,即译文与原文所指事物相同,但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不同的现象。上文提到的“完全表达出来”在翻译实践中几乎不可能,而“有差异的等值”却很好的体现了本文论述的“虚假等值”这一在古诗英译中表现明显的现象。正如申丹所说“在诗歌翻译中,倘诺译者仅注重传递原诗的内容,而不注重传递原诗的美学效果,人们不会将译文视为与原文等值”(申丹,1998)。“虚假等值”现象是诗歌翻译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就是说,这种现象主要造成古诗原本具有的美学价值在翻译过程中丢失,从而使得译语读者在欣赏时无法完全再现原诗的美,无法深入原诗的境界来品味诗中的意境以及内涵。
二、古诗英译中“虚假等值”现象的表现与根源
1、具体表现
诗歌的音、形、意都是审美的构成要素,传递作品美才是古诗英译的首要任务。许渊冲的“音美”、“形美”、“意美”(三美)美学观在美学上是站得住脚的,因此对古诗“音”、“形”、“意”三方面进行了探讨“虚假等值”现象再好不过,虽然美学成分的损失不可难免,但音准、形似、意合的高标准能大大降低美学价值的流失。
(1)“虚假等值”在“音”中的体现。音律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讲究平仄,韵律要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正是这样的特征促进了古诗词的广泛流传,为几千年来所传诵不息。诗要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这就是诗词的音美(许渊冲,2006)。但是,在诗歌翻译时要保留原诗“音”这个特色,与原文保持一致存在很大困难,难以实现原文诗歌韵律的复制和再现,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虚假等值”现象。现以许渊冲翻译的孟浩然的《春晓》一诗来看“音美”在翻译中表现出的实际情况。
原诗: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Meng Haoran: A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经典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达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也是对学生思想引导的有效素材,让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理解,也是奠定其良好文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当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常见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诵读引导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其中一条是教学诵读方式的引导不得当。古诗词本身富含了较深的思想内核以及情感价值,有作者自身的情怀。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引导中容易走入形式化,更多地集中在古诗词具体字词字面的分析理解。而对于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美以及浓厚的情感色彩,却缺乏足够的引导与诵读,不能将古诗词的价值最大化。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本身就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认为古诗词“三分诗,七分读”,“读”占据了其中主要的价值内核。而在小学教师古诗词引导过程中,更多地采用满堂灌形式,将字词做拆分后分析,而后掌握整个诗词大意。在情感的体会上,也更多地集中在浅层次的理解,无法对整首古诗的意境美得到深入的领会,甚至在古诗词的意境美领悟解释都相对有限。例如,在四年级的《暮江吟》中,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运用了巧妙且创意性的比喻来展现红日与江水所映衬的景色。可以播放视频材料诵读,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诵读体会,感受文字的精炼美妙。
(二)缺乏古诗词情景的领悟引导
在教学引导上,更多地注重了知识点的理解,缺乏情景的深入感知。古诗词如果单纯从字面去理解,往往不能获得其深层价值,甚至在理解上容易存在片面理解,甚至错误理解的状况。如果不能把古诗词与其背景材料、情景意境结合起来,其价值将荡然无存。对于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更多情况下需要给予学生一种情景意会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走流程的理解字面含义。古诗词所蕴含的诗情画意,需要调动多样化的情景体会,理解其丰富的内涵,以及其作品的魅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为了降低教学工作的压力,更多地停留在考点、知识点的学习,缺乏在此之外丰富内涵的挖掘与引导。例如,在四年级的《清平乐·村居》中,作品展现了五口之家的生活之美与生活的趣味。可以通过图文、视频材料做辅助展现,让学生对这种家庭和乐的感受做直观的理解。甚至可以通过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所见的生活经验做类似的模仿描述体会。
(三)缺乏古诗词整体的感悟引导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更多地集中在细节,而往往忽略整体的体会感悟。这种情况下,最为常见的就是教师认为将每一个字词做了深入的分析理解,就可以让学生对整篇古诗词有整体的了解,但是缺乏了整体价值深入挖掘引导的意识。字面意思往往不能涵盖深层的内涵以及意蕴,深入地分析古诗词需要把其整个作品的旋律美、音调美、个人背景、社会条件的时代风貌,做丰富的背景式教学,才能有效地让人有更强的感同身受以及其意蕴价值的领悟。但是由于过多的纠结细节,停留在细节的理解记忆,这种整体的感悟则相对缺失。古诗词有自身的韵味与灵性,如果纠结于字词,往往就将其内涵的情感价值进行了削弱。例如,六年级的《宿建德江》,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是一种羁旅之思。这种感情可能学生们较为少有,但是可以通过对学生在外地旅游探亲的感受来引导学生去感受。要引导学生去感受那种淡淡且含而不露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是典型的中国文人含蓄文学作品之美。
(四)学生自身的学习局限性
教师古诗词教学上,缺乏开放性思维的引导,更多地让学生领悟大纲教学要求所需,提升应试教学能力,而缺乏对古诗词丰富价值的拓展,不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感知能力,这样就导致在古诗词教学引导上存在较强的局限性。除了教师引导的问题,学生自身在古诗词学习中也会存在自身因素影响。首先,学生自身的发展年龄受限,在社会阅历、人生感悟上相对浅薄,不能够深入的体会。作为古代大诗人,他所经历的一切感悟理解,尤其是很多古诗词中蕴含了很深的人生感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无法在思想层面上领悟到这一层,进而导致教师在教学引导上也无法进行深入。其次,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本身停留在具象思维能力上,对于较为抽象的思想价值观、情景意蕴的理解,本来就相对薄弱。介于此,教师则不会朝更深度的方向上去引导,避免构成学生思想层面的压力。字词的细节理解、翻译则符合学生具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教师引导方式的局限也与学生自身理解能力发展有关。部分学生思维能力超前则可以做引导,但是对于普通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他们既无法感知到诗词的魅力,也不能领会到其中的人生感悟之美。例如,五年级的《己亥杂诗》,内容表面是一种游玩的景色描述,但是实质可能是对社会与过往的反思。手法丰富,思想巧妙。对于成人,很容易领悟其中的整体妙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有难处。他们可能缺乏同理心,也缺乏职场沉浮的历练,所以感悟不到,要保持耐心地引导与合理的比喻来指导。
二、当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策
(一)提升古诗词诵读教学水平
要提升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内容的比例与技巧。要注重整个诵读环境的建设,甚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一定的音乐做辅助,提升整体的情景感受能力,提高整体的古诗词学习趣味性,由此来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兴趣去感知。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节律、抑扬顿挫的理解,懂得基本的停顿、拉长、音调的变化,同时要懂得情感的收放自如,要体会到古诗词在诵读过程中所展现的魅力。可以提供对应的诵读模板,让学生去听专业的诵读专家所展现的诗词意境。尤其是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下载对应的古诗词视频诵读材料,里面包含的文字、视频、图片、音乐等各元素,由此更好的保证整个诗词意蕴的展现效果。甚至条件允许,可以将古诗词表现过的影视剧剧情拿出来做展示,提升整个内容的趣味感。也可以对古诗词展开班级内部的诵读竞赛,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生在诵读中展现的技巧与特点,提升其丰富的感受能力。
(二)注重古诗词情境的构建与领悟
在教学引导上,需要从整体的情境入手,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注重背景式教育的引导。古诗词本身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尤其是古诗词多半是作者在个人际遇不佳时所做,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感慨。这些内容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做阐述,而不能做独立性的分析理解,否则会导致其整个情境理解的折扣。情景的领悟,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材料搜寻专业诗词背景材料做直接的图文阐述,也可以通过整个作品相关的时代影视材料做辅助,由此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情景领悟更多情况下需要意会而无法言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教育引导上,教师也需要保持开放性心态,鼓励学生创新思想,让学生自我去感知这种情境之下作品所需要传达的感受。甚至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喜好去分析作品的情境,而不能单独的集中在某个考试模板之中。要充分的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多样性理解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作者,每一个人的理解不同都是赋予古诗词作品更多的生命。
(三)加大对古诗词整体感悟的引导
古诗词从应试教育来说,需要对其具体的字词做理解,掌握古诗词字词表达的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整体上的体验感悟就不重要,尤其是在对整篇古诗词作解释之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开拓思想,感受其整体的作品效果。包括其整体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作者在面临不同时代问题之下,自己表现出情绪状态。甚至可以将这种思想拿到学生群体中去做讨论,去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合理性或者是不足之处。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的大诗人,也有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也有自身的缺点,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们所作的诗词在某些思想上也可能是片面的正确,而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这种思想态度的引导,不能够概括每个人整个人生所需。在思想的领悟之上,也需要学生懂得辩证性的思考。
(四)尊重学生的局限性,从实际出发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引导之上,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遵从学生的基本特性。要充分的理解学生认识的局限性,而不能一味地好高骛远与拔苗助长。在现阶段,学生在古诗词的领悟上有局限,要保持理解的态度,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学生。学生们可以有超前思维,能够理解则应该鼓励表扬,如果不能够深层次地去理解,也不能做批评,或者强制性要求去理解。
三、结束语
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层面,理解上面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历练与成长,保持宽容的心态。作为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急躁,要保持充分的耐心。要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积极引导,而不能采用单一片面的方式去压制学生的思维。要充分的表扬学生开动脑筋的成果,无论这个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要求,或者是考试知识点的标准,要保护学生的表达欲与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岑永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1,18(6):44.
[2]林芳.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J].家长(上旬刊),2021(1):165-166.
[3]王玲.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散文百家,2021(2):95-96.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学习古诗文对于学生语文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的精髓以及魅力深入的体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够体会到当时古人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水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古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将学生兴趣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中,也才能够在多读多写,领会古诗文中的意境,体会其中的美景与内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介绍古诗文的出处,营造出当时的氛围以及情境,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和感染,积极投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播放古诗文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以及节奏美。学习《观书有感》体会“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学习《清平乐•村居》,感受乡村的恬静、自得[1]。通过对古诗文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古诗文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介绍古诗文历史背景,把握历史文化进步
古诗文都是以一定历史条件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古诗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的理解内容以及内涵,就需要明确古诗文作者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文化创作的背景有深入的认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补充古诗文的背景以及内容,利用文化创作背景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望岳》、《春望》等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介绍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内心的变化。《望岳》是青年时代杜甫创作的,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将自己的朝气与雄心壮志表达出来。《春望》则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创作的,这时社会局势动荡,百姓疾苦,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李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创作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李白身处盛唐时代,作品比较豪放,而杜甫的作品大多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后,社会极为动荡[2],作品中大多忧国忧民。通过这种对比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确历史背景会影响到古诗文的创作,对传统文化也有更深的认识。
3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教,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走入古人的内心中,对古人的思想情感等更好的体会与感受,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古诗文创设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回归到古人的生活中,感受古人的情感以及思想,并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树立。比如学习《渡荆门送别》时,理解诗意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李白仗剑出川入手进行分析,对李白背井离乡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难舍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让想一下,如果今后自己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求学,会是怎样的情形,学成之后又将怎样回报家乡和社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更加热爱家乡。
4强化学生主动性,自主学习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精神,在学习中积极合作、自主探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习能力。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材料,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等。再如学习《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时[3],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素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识。
5提高教师素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加强文化的传播,教会学生做人。只有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师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好教师。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强化自身的修养,注重自身气质以及人格的提升,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古诗文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让学生形成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如学习《口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口技表演者的技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文中包括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初中学生的学习以及认知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稳步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08:54-55.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关键词: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女性形象
诗歌发展到汉代,出现了汉乐府诗歌和《古诗十九首》两朵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葩。两汉乐府诗歌体现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是《诗经》、《楚辞》之后的叉一文学瑰宝。这些诗歌大部分来自民间(少数文人创作和贵族创作),反映了普遍民众的生活和情感。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产生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顺帝到献帝年间),作者主要是社会上无所归依的下层知识分子。它以关注人生、情真意切影响了文人诗的方向,代表了文学观念的转变,突破了儒家诗教“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传统,吟咏风谣,流连哀思,深刻地再现了汉末文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过程,为我们保留了一段深切感人的精神历史。刘勰誉之“委婉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钟嵘称它“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所呈现的两个女性世界,固然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下的一些共同特征,但是无疑,两个女性世界尽管时代接近甚至交叉,但又有各自的特质。存在一些差异。下面分别从女性人物的类型,女性形象的展现方式,以及女性形象的深层审美底蕴和主题意涵三方面来审视女性形象的不同。
一、女性人物类型比较
总的说来,汉乐府的女性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女性,是丰富多彩的;《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是思亲情感中的女性,是思妇,类型上较为单纯,却极为感人。汉乐府真实再现了汉代各阶层妇女生活的遭遇,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而《古诗十九首》则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有独特美感的文学形象。
汉乐府塑造了不同阶层、不同遭遇、性格各异的女性,多方面叙写了女性的命运,可以说,汉代社会中各种妇女的形象和遭际在汉乐府中都有反映。其中有生活富足优越的贵族妇女,如《相逢行》为我们展现了衣食无忧的上层妇女的闲适生活;有情真意切的思妇,如《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妇女表达了怀念亲人的缠绵深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有果敢坚决的刚毅妇女,如《上邪》、《有所思》的女主人公;有机智美丽的女子,如《陌上桑》中的罗敷和《羽林郎》中的胡姬,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妇女反抗的精神和出色的智慧;还有任劳任怨、心地善良的贤妻良母,如《东门行》中的妇人,《妇病行》中的病妇,以及《艳歌行》中为游子缝补衣裳的主妇,尤其是《妇病行》中的那位不久于人世的病妇,“妇病连年累月,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二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这位常年受病痛折磨的贫妇在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她可怜的孩子和他们今后的生活,令人不得不为她的母爱折服。
与汉乐府塑造了不同遭遇、性格各异的多种女性形象不同,《古诗十九首》着力刻画了思妇这一形象,在人物类型上较为单纯,却同样感人。如果说汉乐府中的女性形象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古诗十九首》的思妇形象也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其中的思妇诗计九首,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哀怨虚度青春年华,渴望夫妻团圆,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的思妇形象,如“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再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柳色青青,思妇情系漂泊天涯的游子,她也如蓬勃生机的蕙兰花光彩熠熠,需要丈夫的抚爱,然而“荡子行不归”,她只能可怜地虚度青春年华,因此她毫不掩饰地发出了“空床难独守”的呼唤,这是人情的呼唤,也是人生价值的呼唤。二是相思苦闷、忠贞不渝的思妇形象。如“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由于与游子天各一方。离别之苦使之形体消瘦、衣带日缓,思念之情,深闺幽怨,可见一斑。又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以及“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也是情真意切,动人心魄。三是觉察到“游子不顾返”的苗头。日感衰老、消瘦,只好宽慰自己“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的思妇形象。
在女性人物类型方面,汉乐府包罗了众多女性形象,日常生活中的女性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毫无疑问它反映了女性生活的广度:但着力刻画思妇形象的《古诗十九首》亦非单调,塑造了同中有异的思妇形象,以细腻的笔触深刻描绘了同一类型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差异,使思妇怀人的同一情感有了不同的抒发,赋予乐府诗中出现过却未得到深入挖掘的思妇形象更感人的魅力和更深刻的内涵。
二、女性形象展现方式比较
汉乐府诗歌和《古诗十九首》在女性形象展现方式上也存在不同。乐府民歌中有如《上邪》、《有所思》等直抒胸臆的作品。也有以比兴手法间接抒情的作品,如《白头吟》中以“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比喻女子爱情的纯洁。但整体上看,汉乐府诗歌中叙事成分较多,乐府诗中的女性多是置于一定的情节、场景、对话甚至冲突中,通过事来写人,这一女性世界像是一幕幕短剧组成的女性生活万象。如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辞归、送别、逼婚、殉情为主要情节,写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生动地刻画了诸多人物,尤其是刘兰芝这一形象。不仅如此,汉乐府诗歌有时还着意于人物的描写,借助于细节描写、个性化对话和环境烘托等来推动情节,这标志着古代叙事手法日趋成熟。典型的如《陌上桑》对罗敷的刻画,先是外貌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衣为上襦。”接着以他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侧面烘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此外。还描写了罗敷与使君的个性话对话,刻画了罗敷的美丽机智。
相比而言,《古诗十九首》是文人抒情诗的巨制,长于抒情,情感的价值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在个人抒发中展现了人物的形象,诗中不仅充满浓郁的悲观情调,而且将人的情思与景物、情境相融合,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青青河畔草》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兴起的渺渺情思。《迢迢牵牛星》全诗用比,用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人间男女离别之情,“一片愁绪,铺天盖地,尤其是结句更是委婉缠绵,情景难分,”写景,其实是在写人;写牛郎织女,其实处处是在写自己。造成这种艺术效果的原因是于《古诗十九首》作为文人诗,既是世俗的艺术又是文人的艺术。就其文体上隶属于广义的乐府、内容上抒写文人士子的世俗情怀而言,是世俗的艺术;而文人的艺术修养 又使其不同于一般的乐府民歌,有深刻的思想性,既真挚质朴又文雅自然,在塑造人物时既意蕴深厚又质朴自然。
无论是乐府民歌还是文人诗。都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或描绘景物,或叙述情境,或刻画形象,无不传神生动,使两个女性世界经过艺术的润色和加工更加生动绚丽,从而增强了人物的感染力。
三、深层审美底蕴和主题意蕴比较
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所呈现的女性世界之所以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成为古代文学女性人物画廊中不可略过的一页,如果仅靠简单列举一些女性人物,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的,那只是两个单薄抽象的人物序列。两个女性世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于一个个人物背后丰富的审美底蕴和主题意蕴。人物形象只有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被具鲜明时代感的审美观念加工,被人类普遍的情感滋养,才能有如此永久的打动人、教育人、感染人的力量。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其意义并不限于女性人物本身。
汉乐府记录了许多妇女生活的真实情况。这些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汉代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如民间疾苦、贫富对立、战争徭役、感时伤时和婚姻爱情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多重主题意蕴,尤其是社会性主题。就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来说,以抒文人情怀为主的《古诗十九首》显然不如乐府诗那样包罗万象,它较多地反映了个体性主题,其中的人物无非是游子思妇,女性形象是清一色的思妇。但是它虽以抒男女相思之情、人生短促之慨为主,实际上却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一般文人士子共同的世俗情感,其内蕴远远超出了男女相思:既是男女之情的表露,更是个体生命意识的高扬;既突出了汉代文人的世俗情怀,又表现了汉人对生命问题的思考。
汉乐府中的女性生活于社会的多个阶层,年龄、个人遭际、性格各不相同,多种女性形象表现了多方面主题意蕴。《妇病行》摄下的是一个“夫妻不能相守,父子不能相保”的悲惨镜头,病妇家庭的贫苦悲惨生活与《相逢行》中贵妇人的闲适、优越形成鲜明的对比。汉代无休止的征战造成另一场灾难――田园荒芜,骨肉离散,以及思妇们的无尽哀思。
汉乐府婚姻爱情诗中的妇女是乐府诗中光彩夺目的一组形象,这些女性的命运反映了与爱情婚姻相关的社会问题,与以上那些女性形象共同构成多重的社会性主题意蕴,具有哀怨、理性、感人的美学效果,表明了即使爱情诗篇中的文学形象亦离不开美的社会性。一般说来,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与《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最具可比性,因为思妇也是婚恋中的女子。但在乐府中,即使最能体现人之情感的爱情诗也处处透出理性制约的影子,彰显着女性形象身上鲜明的社会痕迹,与《古诗十九首》中那些抒一己之情、叹青春易逝的思妇显然不同。
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我们构建了两个别样的女性世界,抛开诸多细微的差异,我们总能看到时代的世态人情、社会价值、文学观念在她们身上的投影。汉乐府中的女性也许不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那样敏感和深邃,《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也许不如乐府女性那样丰富、隐忍、生活化,但她们在文学画廊中同样鲜活,因为她们都是汉代社会生活所造就的红尘俗世中的女子,她们生活的世界是建筑在民间尘世中的有着人生种种苦乐酸甜的现实社会。她们身上都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绝非完全虚构的“乌托邦”。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与之产生共鸣和沟通,两个女性世界的魅力才感人至深、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韦金诚.《古诗十九首》思妇形象的审美感应[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
[2]鄂川秀.《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女性形象之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王国维.滕成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1.
[4]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汉语言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这与审美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大为可行。可是有些教师设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案仅体现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学生无法体验到汉语言文学之美,他们的思想得不到持续熏陶,就更容易受到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抛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忘却中华儿女的艰巨任务,最终沦为社会的蛀虫。打破这一局面的最佳举措就是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机融合,带领学生深度挖掘汉语言文学的独特之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不良思想价值观的抵御能力,学生就会坚定本心不动摇,快速成长成才,勇于承担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在学生眼中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随处可见美丽景色,学生会深深地陶醉其中,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就会斗志昂扬,不畏惧任何挑战,这会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变得更加健康向上。与此同时,学生从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获得了独特感受,他们会迫切想要深入探索汉语言文学作品内涵,学会辨别优秀的和劣质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形成高雅的情趣爱好,彻底远离低俗、媚俗的艺术形式,还会想要自己动手进行创作,实现了从发现美到创作美的顺利过渡。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往学生通常是跟随教师的思路来鉴赏汉语言文学作品,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重叠,思维愈发呈现趋同性,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造成了一定阻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欣赏汉语言文学作品,运用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之处,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予肯定。那么学生就会更愿意开动脑筋,他们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思维会保持在活跃状态,将会提出更多新的见解并辅以佐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育,充分彰显了审美教育的实施价值。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有不少作品都适合开展审美教育,向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经过了代代国民的传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体系。学生是时代的接班人,应该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己任,而增强他们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指引学生感悟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学生就会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得以流传下去。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施审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美教育模式不健全。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只顾着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创建表达心中想法的机会,更加没有认识到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使得审美教育模式不够健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严重缺失,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足,不能把握正确的审美教育时机,审美教育因而流于形式。学生只能运用理性思维鉴赏汉语言文学作品,无法深刻感受到作品情感,对作品的美学价值所知甚少,他们的审美素质将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审美教育目标难实现。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会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汉语言文学作品联想到现实生活,发出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深思,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往往没有将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感受,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强行施加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拓宽,考虑问题过于简单,未来发展前景堪忧,这与审美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审美教育目标迟迟无法实现。
(三)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对于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学生而言,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桎梏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感觉受到了束缚,学生没有心思进行学习,汉语言文学教学及审美教育的开展就无法顺利进行。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缺乏创新动力和热情,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所用教学方法就是理论灌输,不关心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学生觉得他们不被尊重,师生关系相对紧张,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违反课堂纪律,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将随之下降。
三、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渗透审美思想。要想促进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入,首要前提就是向学生渗透美学思想,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美学特征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活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喜爱将达到新的高度。例如在讲解汉字的构造时就可以从美学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挖掘汉字的结构之美。有些汉字在书写时会发现整个结构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这个点会对所有笔画产生吸力,使得汉字结构受力趋于平衡,写出的汉字非常美观大方,这就是米字格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原因所在。汉字还体现了动静的结合理念,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协调好笔画之间的关系,汉字的平衡对称之美由此得以彰显出来。汉语言文学任课教师可以将汉字结构作为切入点,渗透审美教育,不失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二)发掘美学元素。古诗词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许多古诗词中都描绘了优美动人的景色,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要学会发掘其中的美学元素,以便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一方面,透过景色描写思考诗人的深意,由表及里的分析,每个意象都要说出具体含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古诗词通常会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在阅读古诗词之后让学生描述他们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更易于引起学生与诗人的共鸣,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把握将会十分准确。学生会感受到诗人的悲伤、喜悦、思念、抑郁不得志等情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学会排解负面情绪,以乐观心态迎接艰难险阻,学生的心胸就会更加豁达,不沉浸在失望和痛苦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积极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指的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有4名成员,教师要给各个小组发放相同任务,让小组成员经过合作来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部分,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将信息进行整合以及成员共同讨论得出最后结论,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具有差异性,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会交换看法,还能从不同角度解读汉语言文学作品,聆听他人发言时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新的思路,学生的审美体验得以丰富,审美能力就会有所提高。2.用提问的方式抛砖引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学协同开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就能协同开展。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契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例如在鉴赏《声声慢》时可以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词表现出了词人的伤感,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人生态度,深入品位事物意境,把握词人心理活动,美学价值就会跃然眼前。3.强化审美教育在人文精神层面的价值。使用多媒体播放汉语言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使得静态的文字以动态立体的形式展现了出来,给学生营造了强烈的感官体验,学生会将自己代入到作品的历史背景中,直观感受到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意图,他们将会对真善美产生正确的理解,严厉抨击社会上的假丑恶行径。活泼的课堂氛围会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来欣赏汉语言文学作品,显著强化了审美教育在人文精神层面的价值。
(四)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更为准确地理解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将教育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才能够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例如在鉴赏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描述的内容以及构建的景象进行联想,代入到作品角色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思旧时代老百姓所处的生活环境,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风格,作品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结语
关键词:古诗词;技校语文;朗读;情感熏陶
就读于技校的学生大多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相对散漫的初高中毕业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意志消沉。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本来就不是读书的料”,有自卑心态,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而这个阶段正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并逐渐形成。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技校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古诗词,皆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闪耀着华夏文化的光芒。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仅能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陶冶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几年技校语文的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做法。
一、重视朗读,以读促析
古诗词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读之可以娱目,吟之可以娱耳,味之可以娱心”。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词时朗读的重要性。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只有在朗读(或吟诵)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古诗词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古诗词具有节奏强、韵律美的特点,最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教师可采取齐读、个别读、默读、朗读、示范读、交叉读等多种方式,以读促析,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借助于想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明月不似坡笔下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般豪迈奔放,却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照”写出月光倾洒的情态。“流”字却化出了声音。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
二、营造氛围,创设意境
诗词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予景物,情景交融,境界全出,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这正是唐诗冠历代、宋词集大成之所在。古代诗人词人格外重视文学意象创造中的“意”与“象”的有机融合,重视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的审美意象,而追求的最高标准就是从意象中升华出境界,即意境。因此,意境的把握是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开放的、创造性的教学思路,要善于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声音和图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营造出古诗词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时,我先播放Flash歌曲《雨霖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词的内容。在诵读这一重要环节,采用配乐朗读欣赏的形式,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更深刻地品味柳词婉约之美,教学效果显著。
三、品读经典,净化心灵
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曹操的《龟虽寿》一诗的中心是抒发一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首抒情诗,但是它和一般的抒情诗不同。一般的抒情诗都重在抒发感情,而这首诗却明显地具有哲理性,做到了感情和哲理互相交融,使哲理寓于形象当中,因此我们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既能被诗情所激动,也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领悟到重要的人生哲理。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
再如李白《行路难》一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为世人诠释了一种生命的真谛――人生旅途漫漫,难免有荆棘、有暴风骤雨,但只要鼓足勇气、扬起希望的风帆,即便是惊涛骇浪,也终会被我们踏在脚下!
诗歌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使人心潮起伏,以鲜明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律使人吟咏回味,以高度的凝练和含蓄使人回味无穷。学习古诗词关键在于领会其中的意境,这需要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品读诗词中的物象景语,再借助于联想和想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走进诗歌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
参考文献:
[1]周汝昌.唐宋诗词鉴赏讲座・千秋一寸心[M].华艺出版社,
2000-06.
[2]陈元龙.古代诗词名句赏析[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09.
关键词:古诗词;专业素质;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16-01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增加了古诗词比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存在着比如偏重知识化、教学教条化和重背诵轻朗读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应试理念,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教学中结合以往的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选择适当正确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偏重知识化。由于现在我国教学的目的还是应试,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就更多的是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而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教师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解释古诗词内容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诗词内容,会在上课时将文学常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花费大量的工夫在古诗词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这首古诗词的状况等等。这些文学常识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只需要轻轻带过就好,否则就会造成主次忽略的不良影响。
一首古诗词是一个整体,但是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分割成很多部分,这样虽然方便了学生对其了解,但是还使古诗词失去了整体才能体现出来的美感,并且丧失古诗词的部分韵味,这样,学生就不能从古诗词中领悟到创造的意境。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翻译是有价值的,但是不应将翻译放在学生学习的首要位置上。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中如果只是片面地注重知识的输送,就会将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忽略掉,长期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其独特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因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环节。
严重的教条化。一直以来,语文的考试卷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核内容都比较狭窄,只是关于记忆知识的,比如默写古诗词段落或者进行翻译等等,这些都是死板的命题形式,没有灵活多变的应用型考题。这样的考试形式,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那么,就无需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进行鉴赏古诗词。
这样缺乏人文性的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就必然会让学生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而这样的考试模式,也会让教师形成教条化的教授方式,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会逐渐地墨守陈规,不思创新。这种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过于重视背诵,轻视朗读。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是先要求学生背诵即将要讲到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诗词,然后自己朗读和背诵,这样就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青睐的教学方式是逐句讲解、疏通文意、背诵默写这种连贯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系统的教学方法,选择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让老师改正轻视朗读重视背诵的教学误区。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的责任就是为民族的进步提供出优秀的人才。要想更好地将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做好,语文老师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热爱工作,热爱古诗词,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和带动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做好传承中华文明、传播古诗词文化的本职工作。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应该不断进行阅读和学习,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用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来进行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只为应试而教育,要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三、古诗词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古诗词教学的开始可以用一些妙语将学生很好的导入到学习氛围中去,在课堂的开始采用一些良好的导入语可以迅速地将学生们的期待心理唤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奇妙小招数来唤起大家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多多朗读,要知道古诗词教学的根本理念就是以读为本。中国有句老话,三分诗,七分读,就是在说朗读在古诗词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给予必要和正确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出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并且对作者在写这首诗词时的情思进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