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畜牧业经济管理

畜牧业经济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8 09:40: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畜牧业经济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畜牧业经济管理

第1篇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畜牧业,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和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处于平稳增长期,而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大。畜禽饲养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逐年增长,发展势头较好。二是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XX年畜牧业为农民直接增收达到263元,XX年预计可达280元。三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养殖业与种植业产值比为56.5:43.5,主辅换位,畜牧业在大农业中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

其次,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改变传统畜禽饲养方式的必然归宿。传统畜牧业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影响,存在饲养规模小、疫病控制难、产品质量差、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脆弱等弊端已经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发展专业化、大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就成为历史必然。据调查,全县目前养猪农户仅占总农户数的46%,5年降低约19个百分点;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已占饲养量的50%以上,规模化家禽养殖占总饲养量的70%以上,5年分别上升了约30和40个百分点。

第三,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两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正是顺应“两型社会”要求,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畜禽健康,产品优质安全”的标准组织生产,推动畜牧业朝着“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目前,全县60%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小区)对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了无害化排放。

第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当前,大中城市逐步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就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增强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规范畜禽产品养殖过程和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畜禽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相关管理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县畜禽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强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养殖效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第2篇

1.1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畜牧业属于劳动

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高,但又不像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存在季节性差异,因此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容量。从产业链角度看,畜牧业的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皮革制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1.2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畜牧业对农村家庭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已达到30%以上。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农民纯收益的增长速度也比其他地区快。畜牧业的发展扩展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

1.3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链接畜牧上下游产业的纽带

畜牧业在循环经济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是链接畜牧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中间纽带。对于畜牧产业链上游区的饲草饲料产业而言,它能够有效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如桔梗等农作物可用作动物饲料,降低了农民的饲料投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于下游产业而言,畜牧业为许多新型能源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例如畜牧生产产生的粪便可以制成农家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农民的种田成本。还可为新型能源沼气等的生产提供物质保障,新能源的利用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燃料问题,减轻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1.4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改善膳食结构

人们通过饲养动物,利用畜牧业的生产能力,既可获得肉、蛋、奶等食用畜产品,还可获取皮、毛、绒等动物性产品。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畜禽产品,满足了生活需求,改善了传统的膳食结构,同时确保食物安全。畜产品中还含有人类所需的主要动物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利于均衡饮食,提高身体素质。

2影响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2.1经济效益低下,市场信息不对称

畜牧业经济效益状况决定了其发展状况。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存在着生产投入大、畜产品产出少、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同时饲养一些大牲畜的周期比较长,见效慢,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受到许多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这极大的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不能有效的获取信息,当市场形势看好、畜牧业效益提高时,农户就会盲目跟风、扩大生产;当效益下降时,农户又会减少生产,从而造成畜产品供需的不平衡和价格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2畜牧业生产分散落后,规模小

我国畜牧业生产大多采用小规模、散养式经营,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势整合形成规模经济,难以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难以实行市场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小规模生产,农户在市场信息的获得、决策供给、销售议价、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地位,不利于保障农户的利益。

2.3科技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低

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低,生产力落后,严重制约了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畜禽的优质品种少,产品品种单一,没有健全的良繁体系。第二是科技成果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转化率低。第三是养殖场的基础设施落后,缺少现代化的养殖场。第四是在疫病防治方面,缺乏专有技术人员的指导。在生产养殖环节,缺乏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资源。第五受加工、检疫、冷冻、运输等环节的影响,畜产品的保鲜、保活水平低。2.4产业链条不完善,与龙头企业的衔接不够紧密畜牧业的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畜产品主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从事畜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少,与畜牧业相关联的皮毛加工、新型能源等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不利于提升畜产品的附加值,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畜产品与从事肉奶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衔接不够紧密,没有发挥企业对畜牧业的带动作用。

3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巩固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应秉承可持续发展宗旨,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的调控与指导,依靠科技进步,促使畜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3.1增强政府对畜牧业的宏观调控与指导

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对畜牧业的调控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政府应依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畜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加强行业信息引导,及时市场信息。建立高效专业的信息网络平台,健全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疫病防控预警分析,让信息资源更好的为我们服务。特别要指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减小市场盲目性的危害,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培训投入。给予农户技术上的支持,安排专项人员指导生产。同时给农户提供有关基础生产技术、规模化、工厂化养殖的培训,提升农户的职业技能。坚持优惠性政策支持,给予适度的财政补贴。例如购买良种补贴、规模化养殖场改造补贴、亏损补贴、环境保护补贴等。当政府干预畜产品市场,对畜产品的价格实行保护政策时,会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产品市场形成相对平衡的供需结构,稳定产品价格。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龙头企业。支持和引导一些小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资源共享。而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大、标准化经营水平高、管理水平先进。吸引伊利、蒙牛、双汇等这样的龙头集团,可有效带动畜牧业的标准化经营,推动整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2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

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行专业化,利于充分发挥各地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优势,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这样的分工协作,可以使饲养者提供数量更多、品种更全、质量更高的畜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国际生产标准和市场要求相接轨。商品化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让畜牧业经济活动在价值、供求、竞争三大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畜牧业

加强新技术研发,推广各种先进的技术,重视遗传基因、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手段在畜牧产业的运用,提高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采取科学有效的良种选育方式,形成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出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高质高产新品种,提高牲畜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原种场基地,确保良种纯度。改善目前畜禽落后的饲养方式及简陋的条件,利用机械化的工具和适应畜禽生活要求的现代化养殖场来武装畜牧业。不仅在蓄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贮藏等环节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而且在饲养的各个环节如饲料加工、喂食饮水、粪便清除、疾病防治等方面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率。加强疫病防控力度,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推进新型高效兽药和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等,做好日常监测工作。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经济效益;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畜禽规模养殖逐渐兴起,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活力因素。可以说畜禽养殖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正因如此不少研究学者表示如何提高畜禽养殖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要通过国家、农户等方面深入探讨分析,争取有效解决人类因食物资源短缺而影响发展的问题,更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坚持国家政策,提高科学技术

相对于传统畜禽养殖,现代畜牧业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后兴起的全新产业,主要以规模养殖为主。现代畜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需具备市场、技术、防疫、资金、气候、草料、人力、设备等关键因素,运行中存在政策、料草、市场、自然、疫情、人为等多方面因素,需要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成本、高风险及低利润组成的六高一低,项目多,市场竞争激烈。而现代畜牧业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打造畜牧业,更运用现代工业管理方式管理畜牧业,达到高效、高产和优质的同时提高畜牧业经济和生产力效益。对于畜禽养殖场户来说必须积极开展多方调查研究,通过学习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导向,正确获得国家惠民政策帮扶。目前我国在畜禽养殖业方面制定了10多项扶持政策,例如常见的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等。此外科学信息技术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畜禽业也不例外。常言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畜禽业科技产出了很多如畜牧机械、兽药疫苗、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畜禽良种、同期、同期分娩、试管动物、疫情监测、诱导、早起断乳、胚胎移植、人工授精及克隆技术等[1]。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有效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畜禽养殖户应具备良好的科学养禽养畜素质,熟练掌握畜禽养殖技术,真正实现借助科学技术获得生存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做好疾病预防,科学使用兽药

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疾病,对此则坚持预防为主和治疗为辅原则。疾病预防是畜禽养殖业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关系到养殖动物质量。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能有效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害,防止动物疫病。畜禽一旦发生疾病,要做到对症用药、合理用药、适度用药、科学用药等,尤其只能运用认证过的兽药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避免用药后出现中毒和药物残留等不良反应。同时也尽量使用无公害、低毒、高效、无残留的绿色兽药。必须根据兽药使用指定对象、使用剂量、使用期限及休药期等规范使用兽药并填写用药登记,以便后期查用。在实际生产中应做到畜禽免疫注射要7天后才能销往市场或屠宰食用,免疫注射活疫苗要在使用21天后无并发症情况才能销往市场和屠宰食用。应用抗生素的畜禽其奶制品和肉类要在停药3天后食用[2]。此外要不断加强饲养管理;选择优良的畜禽品种是保证畜禽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大力推广先进的人工授精技术或改良技术,做好畜禽品种繁育,进一步满足畜产品优质和安全的要求。饲养户可建立防渗的储粪池且掌握相关粪便无害处理技术。同时根据不同畜禽种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加强饲养管理,在防止畜禽发生疾病的基础上提高畜禽机体抵抗能力。对于畜禽喂养要选择限量方式,每天饲喂3~4次,防止畜禽过度食用而引发肠胃疾病。除此之外,在饲养畜禽中要定期检测饲料、水样、畜禽粪便、血样等相关物品药物残留,及时掌握所使用药物情况,便于采取正确的措施控制药物残留。

3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降本增效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养殖场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管理。比如一个规模猪场,从饲养管理方面来说,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需从三个方面来抓,即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料费用、提高母猪单产和经济管理水平。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60%~70%左右,是最具挖掘潜力的部分。必须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地配制饲料,如专用哺乳仔猪料、断奶应激料、生长肥育猪料、哺乳母猪料等。另外,还要随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一年四季的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不论饲料厂推荐的配方,还是请专家设计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3]。如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等。任何一个养殖场,只有重视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掌握市场信息,作好预判适时出栏

现代养殖业不仅要搞好养殖,还需要关注市场信息。商品时代、信息时代的市场是千变万化的,经营一定要适应和预见市场变化的规律性。生产上要高产、优质、低耗,充分发挥人员的潜能,作好财物、资金、用具的管理工作。同时要掌握市场信息,努力做到适时出栏,以降低饲养成本,获得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5结语

总之,畜牧养殖业是国家经济的一部分,政府应积极鼓励发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场并给予政策扶持,同时也要拒绝扶持因环境因素造成污染和养殖方式落后的养殖场。养殖户则要改变传统养殖观念,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合理应用畜禽粪便发展有机肥、沼气,做好疾病预防和定期检测使用药物,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毅.提高畜禽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7):17-17.

[2]冯晓友,黄毅.浅析饲料化验工作对畜禽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5,36(11):19-19.

第4篇

关键词:养殖类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教学体系;构建

一、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构成

高校农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农村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实用性人才。具有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直接性、教学重点的技术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双重性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性等主要特色。从近几年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的养殖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从业岗位看,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是农业经济管理类,在县、乡、村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或为各种养殖类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畜牧经济人等;二是畜牧技术推广类,在市、县、乡等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普及工作;三是专业生产与技术操作类,主要从事国有、集体、私营畜牧业企业(畜牧场、饲料加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等)的生产与经营,包括兽医院的经营;或为科研单位、高精尖类科研工作者助手等;四是畜牧生产资料或畜产品的营销类,主要从事饲料、添加剂、兽药及畜产品的营销;五是农村职业教育机构,主要从事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以上述的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农业行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可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核心是掌握与职业或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的能力。高校养殖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构成及其分解如图1所示。

二、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构建课程体系

高校养殖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筛选出与培养职业能力有关的、就业后使用频率较高的学科知识内容,配合系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同时,考虑学生的就业空间,适当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较为宽广的择业范围。专业教学模式可以表示为:职业岗位要求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技能课够用的基础课必需的公共课。理论课程主要是为培养综合和专项的职业技能服务的,实践课程有相对独立的体系。

理论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以适用为原则,适当减少课程的门数和学时量,加大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时量;对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重组,设置关键专业技术类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增加选修课门数,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化方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设人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与传统的教学体系比较,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验课程独立设置。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于2006年修订的高职应用型本科教学计划时,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分别设置成理论课和实验课。二是实习实训内容模块化设置。每个模块由若干项目构成,每个项目明确实训目的和要求、实训内容、操作技术规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项目及内容。三是综合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个性化。即以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大四年级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按学生的就业目标和个性化选择安排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方案。

三、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模式

突出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合理利用学校和畜牧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良好教育模式。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对养殖植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主动与畜牧业企业和畜牧教学实习基地合作,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2003年起将四年制校本部办学模式改为“3+1”模式,即学生在校本部学习3年理论与部分实践课程后,第4年则主要到实习实训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其中大四的第一学期是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系统的专业生产实习,第二学期则让学生与自身就业择业相结合,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完成最后的毕业综合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参加实习基地或实习生产单位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等,还可参与畜牧生产科学试验及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参与畜牧业生产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从而使自身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培养,同时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我院养殖专业每年约有1/3的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协意书。实践证明,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是实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卢进南[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98-102.

第5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牧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和“和谐发展”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语,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谐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在尤其应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这不仅是由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4][5][8]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经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6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BOT模式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和发展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而且对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重塑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

但是,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发展模式也没有达成统一。王新利和李世武(2007)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使得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适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能人牵头型和政府发起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王大庆等(2007)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科技”与市场结合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也即CIS模式。李永山(2009)在总结我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组织+期货市场”的创新模式,并分析了该新模式的可行性。李恩和孙贺(2009)依据合作经济组织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最大化的原则,比较分析了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模式,认为应把“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作为主流模式推广和发展。杨小东(2009)从农产品与农资产品交易的角度,依据经营组织主体的差异把农业经营组织分为自生型组织和外来型组织,并分析了两类组织的演变过程和优缺点,并认为这两类组织可以互补,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农业投资和农地资源配置优化,减弱农地家庭承包经营的缺陷。王晓梅和翟娟娟(2010)总结了河南省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5种模式,即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各领域交织的合作组织、农业互助保险与信贷合作组织、政府或职能部门依托合作组织及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

一、专合组织发展BOT模式的重要意义

长宁县积极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将BOT模式引入生猪养殖业,探索了“政府扶持引导+合作社运作+养殖户积极参与”的“母猪寄养”模式。“母猪寄养”是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适应养殖业发展新形式探索出的创新养殖模式,实施“母猪寄养”模式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母猪寄养”模式破解了农民养猪“三大难”。“母猪寄养”模式破解了养殖户饲养母猪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的难题,促进了养殖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互补和对接。一是破解资金难。由合作社提供母猪,农民不管有钱无钱,只要有一定的养殖场所就可以发展生猪养殖;二是破解技术难。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主要是体力弱、文化低的老人和妇女,缺乏养殖技术;三是破解市场难。养殖户的生猪在销售有困难时,合作社可利用自身广阔的市场信息和较广的销售渠道,将养殖户的生猪组织起来进行销售。

(二)“母猪寄养”模式化解了农民养猪“两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历来被视为生猪养殖业的“两大杀手”。一是化解了疫病风险:“母猪寄养”模式构建起了一张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严密网络,通过集中免疫,大大降低了疫病风险。尤其是把大规模养殖的疫病风险分散到个体养殖户,可以有效避免重大疫病的传染泛滥;二是化解了市场风险:在市场价低迷疲软的时候,大规模养殖所需的饲料等养殖成本高,饲养难度大,个体养殖户可以采用传统的养殖办法来维持,饲养难度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能繁母猪,加速养猪产业化进程。

(三)“母猪寄养”模式促进养殖科学化。首先是养猪实用技术和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合作社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上门指导、多媒体教学演示、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推广了养猪实用技术和新技术;其次是母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推广。自从惠农生猪养猪合作社成立以来,已在全县无偿推广母猪人工授精约12,000头(次),有效地促进了生猪品种改良,生猪优良品种面得到加大;最后是标准化猪舍建设得到推广。全县建成养殖小区11个,新建标准化育肥猪舍和母猪舍2.5万平方米。

(四)“母猪寄养”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母猪寄养”通过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利用丰富的猪粪资源,配套推行沼气开发,把养殖与种植结合起来,与改厨、改厕、改井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减少养殖场、劳动力等方面投入的情况下,扩大了生产规模,带动了“家禽寄养”、“肉兔寄养”等类似模式的蓬勃发展,实现农户与合作社互利双赢,全县畜牧业发展方式得以较快转变,正向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良种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BOT模式运作机制

(一)BOT模式的运行流程。长宁县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探索和实践,健全完善了“母猪寄养”模式流程。“母猪寄养”模式的具体流程为:政府扶持引导合作社――合作社投资养殖母猪――养殖户书面申请――合作社对养殖户进行资格审查――按照合作社规定修(改)标准化圈舍――技术培训和实习――签订合同或协议――领养母猪――县畜牧局组织验收并拨付项目资金――参加保险――技术跟踪服务――返还仔猪――支付满6头后终止合同,母猪归农户所有――壮大生猪养殖产业――实现政府助农增收职能。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BOT模式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1)

(二)BOT模式的主要参与方及其职责。政府引导是“母猪寄养”模式遵循BOT运作的支撑。政府将发展生猪养殖和助农增收的职能授予合作社,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或规章制度,调动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自始至终享有对合作社的监督权。政府在母猪寄养期间将为寄养母猪提供一定的补贴和补助,这些补贴和补助归甲方(合作社)所有。

合作社是“母猪寄养”模式遵循BOT运作的平台。合作社提供优质母猪给养殖户喂养,养殖户1头母猪每产1窝仔猪均按1头仔猪(50斤体重的市场价格)的标准以现金方式支付合作社母猪成本费。协议期为支付满3~6头仔猪的费用后(注:寄养1头30~50斤优质母猪提取3头仔猪,寄养1头50~100斤优质母猪提取4头仔猪,寄养1头100以上优质母猪提取5头仔猪,寄养1头妊娠优质母猪提取6头仔猪)母猪无偿归养殖户所有。在寄养期间,合作社为寄养户提供圈舍的修建、改造,配种,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预防等技术服务,寄养户的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出现疫病后,合作社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寄养户自己承担药物成本。如果母猪因病死亡,合作社承担责任,寄养户不再支付合作社的母猪成本费。当仔猪和肥猪销售有困难或者价格偏低时,合作社有义务统一组织对外销售,以保证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农民参与是“母猪寄养”模式遵循BOT运作的关键。合作社(龙头企业)在获取政府授予的特许权后,吸收养殖户农民为会员,并按照母猪寄养模式协议约定,延伸了畜牧产业链条,最终实现了政府、合作社、养殖户三方共赢的局面。养殖户必须按照合作社的要求修改母猪圈舍,达到标准化程度后才能寄养母猪。养殖户必须诚实守信,认真履行协议约定,采用标准化的养殖技术,用科学的饲养方法饲养母猪,严禁使用违禁药物,若养殖户不按要求饲养母猪,合作社有权随时收回寄养母猪。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养殖户不得以其他理由退回寄养母猪。

(三)BOT模式的“五统一”经营方案。为了更好地实施生猪无公害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一体化和管理一致化,为了更好地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系列化服务,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对养殖户实行“五统一”的经营方案。

1、统一供种。本着自愿、自主的原则,合作社可为农户统一提供优良母猪品种,各养殖户提前约定需要购买的母猪数量和品种规格等,价格一般都会低于当地市场价格。养殖户可以在合作社进行“母猪寄养”,也可以自行购买种猪,但必须是合作社统一的品种(二杂母猪)。合作社统一组织在会员中购买育肥仔猪,品种为三杂仔猪。

2、统一供应饲料。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根据饲料厂的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等,选择安全性好、物美价廉的饲料实行统一配送。

3、统一饲养管理规程。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对会员农户的母猪和育肥仔猪实行统一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产前免费实行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运用和推广,产中免费提供“三针”仔猪保健技术和药物。主要包括圈舍修建的标准化、母猪和仔猪品种的标准化、饲料和饮水的标准化、疫病防治标准化、饲养管理标准化和技术人员包户目标责任制。

4、统一生猪防疫。生猪免疫由合作社指定专人负责,并且对会员实行免费。主要的免费疫苗包括猪瘟、三联苗、口蹄疫、蓝耳病、细小、伪狂犬、喘气苗等,并根据养殖场或农户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5、肥猪统一销售。在仔猪和商品猪销售有困难时,惠农生猪养殖合作社与相关的食品公司联合,对养殖户的育肥猪组织对外销售,其价格比当时市场可高出每斤0.1~0.2元。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BOT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短缺,难形成规模经营。长宁县畜牧业发展的“母猪寄养”模式整个项目政府补贴资金预计7万元,其中圈舍修建改造补助4.9万元,疫病诊疗、防疫药品及技术指导服务费补助1.05万元,培训和实习费用补助1.05万元。这7万元的补助资金主要发放给了70个贫困户,分配到每一个农户家庭中的补助资金为1,000元。具体使用为饮水设施100元/户,圈舍地面处理400元/户,保育设施200元/户,疫病诊疗、防疫药品及技术跟踪服务费用补助150元/户,合作社对寄养户的培训和实习(一周)补助150元/户。补助资金的严重短缺一方面影响了农户和合作社的积极性,农户务工补助平均一天不足20元,还不及农民外出务工工资的1/5(目前农民工的日工资大概在120元左右),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当然不高;另一方面政府补贴资金不足,农户也不愿意花更多的资金来修建圈舍和其他基本设施,养殖规模难以扩大。合作社要为每一个母猪寄养户提供优质品种的能繁母猪,贫困户一般寄养1~3头能繁母猪,一般农户寄养2~5头能繁母猪,所以合作社至少要有100头以上的能繁母猪才能满足养殖户的寄养需求,平均喂养一头能繁母猪的成本大约为1,200~1,800元左右(能繁母猪饲养成本一般要高于一般育肥猪的饲养成本),合作社所有的能繁母猪成本加上圈舍修建成本等总额高达20万左右,再加上合作社场地设施建设以及日常管理费用,总的成本支出是一笔高额投资,资金的短缺阻碍了合作社的规模发展。

(二)缺少相应的合同或协议书。长宁县畜牧业BOT模式运行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相应的合同或协议要么缺失、要么设计过于简单。同时,长宁县畜牧业BOT发展模式相关的专门法律依据几乎是一片空白,目前仅有的就是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母猪寄养协议书。政府部门给合作社的特许权协议,农户和合作社时间的肥猪代销协议,农户和肥猪收购方的长期供销协议等都基本没有,很多都只是一些口头上的承诺或协议,没有书面的正式的合同或协议书。因此,一旦发生纠纷后,解决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合同问题将严重影响着该模式的运行和发展。

(三)专业技术人才缺失。长宁县畜牧业BOT模式的“母猪寄养”项目主管部门为长宁县畜牧局,成立了“母猪寄养”产业发展协调小组。项目承担单位为长宁县惠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的技术负责人为长宁县畜牧局品改站站长。现有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都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缺乏BOT模式的专业知识,不熟悉BOT模式的基本规则。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管理和组织实施,才能保证BOT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完善BOT模式对策建议

首先,应通过招商引资、向上争取、申请贷款,扩宽项目资金来源。参与项目的政府部门及专业合作社应首先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在BOT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细化工作方案,硬化工作措施,优化工作环境,积极转变招商理念,调整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除此之外,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可以由政府担保,向农村信用社、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其次,应完善各种配套的合同和协议。目前,长宁县畜牧业BOT发展模式仅有的合同或协议是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签订的“母猪寄养”协议书,因而长宁县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着力完善的合同主要包括:长宁县畜牧局授权惠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BOT项目建设和经营的特许协议、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农村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协议、生猪养殖合作社与项目参与农户之间签订的母猪寄养合同、生猪养殖合作社与相关项目审计单位签订的“母猪项目”审计合同、生猪养殖合作社和项目参与农户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保险合同等。

最后,应建立先进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应探索建立重点专业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重点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并深入发展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培养相关的人才服务体系,重点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应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专业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专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专业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来促进相关专业人才的交流;政府部门应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制度,研究制定统一的人才市场信息标准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新利,李世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3.

[2]王大庆,闫永庆,王宏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及CIS模式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29-1

1 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为此,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1 改善农产品品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1.1.1 要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

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看有无一定竞争力的规模经济,如我市东部山区一些乡镇一批主导产品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1.1.2 大力引进推广良种良法,突出科技示范

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对县市级农业来讲,主要是良种良法的引进和推广,通过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把引进的新品种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尽快在面上推广,逐渐形成良种引进、繁育和工农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1.2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壮大整体规模

以专业大户为龙头,壮大畜牧养殖的群体规模。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扶持和培育养殖业大户,发展猪、牛羊等畜禽品种,突出发展奶牛和水禽生产,鼓励珍稀、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依靠大户的典型辐射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扩大养殖业覆盖面,不断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群体化进程。

加快品种改良,突出比较优势。畜牧业的品种改良步伐相对较慢,品种之间的比较效益差距较大。现在饲养普通奶牛,一年一头奶牛只能收入3000块钱左右,饲养高产奶牛,一头奶牛一年就可以收入八九千块钱,甚至高达1万元以上。因此,要积极引进和推广良种畜牧品种,推广畜牧养殖新技术,增加畜牧养殖的科技含量。

1.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高价值、高附加值农产品

要强化加工增值的观念。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主要是初步加工,量少档次低。尽管许多加工行业已经过剩,却仍在大量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严重不足,我国的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亟待提高。

要组建一批加工企业集团。目前,一些加工企业设备老化,产品单一,很多企业生产处于原始作坊阶段,生产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要组成一批具有较大加工和较强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 积极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和带动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市场。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能为农民进入市场搭起一座“桥梁”,为农民顺利进入市场提供了通道,从而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门槛。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农产品的购销机制,可以为农户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按合同收购产品,解决农户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这种购销机制,拓宽了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又降低农户的销售成本。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农村产业化经营,把农户的分散生产连结为农产品基地生产,把若干农户联合起来,实行连片种植,采用统一的生产技术,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从生产管理、经营观念、科技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进而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对国外农产品的冲击面对分散的农民单打独行,只有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整合起来,实现效益最大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3 强化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要建立示范基地。因为成功的示范能产生引导作用,要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组、户,由点到面,逐步辐射开来,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民是最讲实惠的,要推广科技,就必须让农民尝到科技进步的甜头,要让农民看到示范效果之后,有关部门就要送技术上门,让农民掌握行之有的技术方案,再通过农民的生产劳动,使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生产力。

4 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第8篇

关键词:农八师;农业产业结构;对策

作者简介:马苏勇(1963-),男,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李万明(1960-),男,新疆吉木萨尔人,石河子大学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7.001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7-0003-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含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此地有“戈壁明珠”之称。农八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八师农业发展意义重大,研究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对策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农八师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农八师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状况分析

1、2001―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分析

从2001年到2008年底,农八师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较快,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也按着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变化,即农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具体来看,农八师第一产业除2001年、2002年、2003年略有上升外,其余年份都是逐渐下降的。另外,第一产业比重在2004―2005年都是高于第二、三产业的,从2006年开始,农业比重低于第二、三产业比重,并且其比重逐年下降。在GDP总量增加的情况下,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低于第二、三产业的增长率。

2、对农八师第一、二、三产业的GDP做出柱状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农八师各产业的GDP总量及其增长趋势

从GDP总量来看,农八师第一、二、三产业的总产值中,200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高于第三产业总产值,从2002年到2008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一直是低于第三产业总产值,即从2002年开始,农八师的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第二产业产值从2001年到2008年间除了2004年低于第一产业产值外,其余各年均高于第一产业的产值,从2002年到2006年第二产业的产值一直低于第三产业产值,从2007年开始,第二产业的产值开始高于第三产业产值。

(二)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变动状况分析

1、农八师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状况

从2001―2008年农八师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来看,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呈现了一定的特点,即种植业和牧业的产值占绝大部分。农八师地处沙漠和戈壁滩之中,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利于林业和渔业的发展。所以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林业和渔业的比重很小,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中,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的产值占很大比重,尤其是棉花,农八师是重要产棉基地。农八师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在新疆的农业发展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必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2、农八师农林牧渔业产值的增长率变动比较

从2001―2008年农八师农林牧渔业产值的增长率来看,林业增长率波动较大,增长不稳定,而且有些年份是负增长,如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渔业增长率波动也较大;种植业在2004年前波动较大,2004年以后增长比较平稳。在农八师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增长趋势中,只有牧业产值增长率相对较平稳。林业和渔业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农八师林业和渔业的总量很小,相对较小的数量的变动,就会造成其增长率的明显波动。由于政府近年来对种植业的调控力度加大,所以,种植业在2004年以来增长一直相对比较稳定。

3、农八师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变动情况

将农八师种植业主要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除粮食外,其他的农作物都算为经济作物,如棉花、苜蓿、油菜、甜菜、瓜果等。从2001年到2008年底,总体来讲粮食播种面积在逐年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7年,农八师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下降到最低只有8.33千公顷,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最高点为171.1千公顷。农八师粮食种植面积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农八师种植业内部的不断调整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农八师一直在积极调整二者之间的耕种比例。

二、农八师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内容不合理

在大农业结构中,虽然种植业产值呈缓慢下降态势,但一直在83.2%以上,畜牧养殖业产值比重占14.4%,林果业所占比重最少仅有2.4%。可以说,近十年来农八师大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幅度小,种植业比重过大,种植业主要以棉花为主。由此可见,农八师农业种植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畜牧业、林业发展缓慢,瓜果等特色产品发展不足,区域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种植棉花成本攀升、效益下滑、风险加大,培育团场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职工新的增收渠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团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农产品结构不合理

农八师棉花品种单一,其中长绒棉、中长绒棉很少,短绒棉较多,而无彩色棉,棉花质量比美国一些发达国家差,异质纤维含量较高,棉花色泽发黄,含糖量高。兵团大陆棉纤维长度平均约29.2毫米,不符合喷气纺纱机这样高速纺纱的品种,能达到36 支以上气流纺所需的强度标准的品种则寥寥可数。兵团目前棉花的马克隆值(纤维细度、成熟度指标)偏高,即棉花纤维偏粗。[1]

农八师的水果特别是鲜葡萄和哈密瓜品种质量问题也不少,具体表现是:产品单一老化,品种退化,生产和出售时间太集中;科技含量低;挂果率低,单产低;瓜果冷处理滞后;农药化肥残留物超标;腐烂严重,商品率低;产业化水平低,附加值低;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销售服务体系跟不上;成本高,价格低等等。畜产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单一,猪牛比例小,珍禽兽养殖很少,土种牲畜太多,生长期长,出肉率低,品质差,各种饲料添加剂多,达不到绿色标准的要求。

(三)农业区域结构趋同、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

从八师团场分布的地理位置及生态条件来看,农业经济结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几年,在种植计划安排、农产品区域布局方面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区域经济趋同,特色经济不明显。没有将团场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四)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虽然在兵团为前列,但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发展龙头企业是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具有特色的基地规模不大,产品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比较弱,而且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签订的订单约束力特别弱,履约率很不稳定。一方面,龙头企业尽力压低订单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农户利益;另一方面,农户对龙头企业也缺乏信任,通常也是有利时遵守合约,不利时违反合约,双方陷入不良关系循环中。

三、促进农八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保障措施

(一)立足区位优势,优化农业布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以棉花、畜牧、果蔬、种子四大产业为主线,加快建设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农八师各团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态条件,初步调整产业布局思考为:

果蔬园艺产业:以142团、143团、152团、石总场、石河子乡为核心区,重点发展果蔬园艺业,实现50万亩林果业集聚区。

小麦粮食高产区:以142团、143团、石总场、148团为重点,形成亩产500-600公斤的区域带。

棉花、加工番茄及畜牧业主产区:以121团、133团、134团、136团、141团、142团、143团、144团、石总场、147团、148团、149团、150团为基地,建立优质棉和优质番茄生产基地和以奶牛、生猪及特色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基地。

设施农业:围绕沙、玛两县、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奎屯市,重点发展以152团、143团、石总场、136团、141团等已具规模的团场,做大做强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尽快开拓中亚等新兴市场。

(二)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1、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水平,加快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技术进步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培育、引进和推广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加快农畜品种的更新换代,广泛应用优良品种及与之配套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栽培、管理、加工技术,以促进品种结构与质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着重解决农、林、果、草、畜、禽的良种繁育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二是加强特色瓜果保鲜、储藏、包装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引进。三是健全农、林、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四是做好种子、节水、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区,实现科技示范、典型引路。五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使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普遍、有效的推广。六是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操作规程。[2]

2、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将终端延伸到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基地和专业种养大户。要利用信息网准确、及时、完整地向企业和农户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服务,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保持主动性和超前性。

3、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一是通过深化农场经营体制改革以更好地解决双层经营体制中统分结合问题,形成团场之间、农工之间资金、技术、劳动力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与创新,把农工和市场结合起来,让农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鼓励各种农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以及多种形式的农民经济组织进入流通领域,提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服务,在农工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保证农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自主地位。三是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兵团应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农地流转制度,鼓励土地股份合作,允许土地等生产要素向经营大户集中,通过规模化经营,适应加入WTO 后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3]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龙头企业力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对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的大小,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则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力量就大,反之亦然。因此,农八师政府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在信贷、税收、资金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法则,以保护龙头企业的合法利益,吸引民营资金进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加工生产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4]

农八师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托龙头企业调整农业结构,以优势农产品资源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重点在酿酒、番茄制品加工企业的引进上下功夫。积极引进外资建厂,团场通过参股不控股联合办厂等方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体制机制,创办以生产、加工、销售为主要内容的龙头企业。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建立种养殖基地,使产品直接与市场对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通市场的产业化格局。二是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创新机制,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三是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团场、农工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按照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调整农业结构,龙头企业也要积极引导和参与基地建设,真正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双赢。五是紧紧围绕雨润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和伊利、旺旺、娃哈哈等乳业龙头企业的需求,搞好生猪、奶牛、朗德鹅等养殖基地建设,切实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白启华、白迎松.加快调整兵团农业结构的思考――由农十三师调研得到的启示[J].兵团党校学报,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