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8 09:40: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智慧城市建设 理论思考 战略选择 渗透分析

引言:智慧城市属于一种新的城市理念,其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了信息技术,使得城市发展变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逐渐形成了一种高级化的城市形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缓解“大城市病”,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倍增器”。当前,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逐渐转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这对我国产业革命的新一轮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理论思考分析

1.1是城市经济发展实现转型的“转换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业领域开始朝着高新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方向发展,将信息化作为引导,结合自身的知识优势,改革和升级产业结构,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智慧城市建设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其中主要体现在新型要素方面。

首先,新型要素主要就是城市发展中的要素发生了改变,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将人看作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发]信息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和资本后盾,实现快速发展[1]。

其次,新型特征主要就是城市内涵发生改变,通常包括经济的持续发展、舒适安逸的生活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管理等。

最后,内容更新,主要就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内容发生改变,体现着与传统城市之间的差异,更加关注城市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建设。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信息化的发展,如图1所示。

1.2是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

在信息化发展中,城市在各项工作的相互推动、相互协调下逐渐发展形成一种整体形态,如图2所示。城镇化在信息化发展中具有很大作用,能够作为一种载体形式促进城市朝着信息化方向迈进。分析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发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相互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信息化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影响城镇化发展中的生产工作,并且产生极为广泛且持续的影响效果,逐渐改变着城市的演变速度和空间发展结构[2]。同时,在城市居民生活、城市经济和治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改变作用。

总之智慧城市可以说是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信息化发展中的基础建设,推动城市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二、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中的战略选择分析

2.1政府和市场相结合

政府作为有形的手,市场作为无形的手,它们二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同时发挥出政府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和市场所具有的调节作用,尽可能的减少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阻碍。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掌握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上的竞争机制和供求关系等优化各项资源,顺利完成各项建设工作,在实现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快智慧城市的前进步伐[3]。其次,充分发挥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创造一个健康的政策环境,引导智慧城市中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发展。

2.2推动技术创新和完善法律规范

由于智慧城市还属于一种相对较新的城市形态,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所以会面临着很多来自于信息安全、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风险。在具体建设中,要想促进智慧城市更好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就应该处理好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的建设工作。根据市场发展的具体状况,将政策有效的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去,实施各项智慧项目,实现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建设工作。

此外,政府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针对城市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法律规范,推动法律建设的发展进程,加快法制化的发展建设步伐,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的法制环境,确保城市建设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展开。

2.3实现金融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智慧城市的有关工作中,应该要注重金融和技术的创新发展,将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进行有机结合,发挥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使得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方便、快捷。在具体的建设中,有效做好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工作,并且实现良好的对接,促进城市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首先,在技术创新中,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快服务平台方面的建设工作,将企业与科研机构、各个企业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智慧城市提供更加优化的创新环境[4]。而在金融创新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大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方面的发展力度,将智慧城市中存在的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散,增强金融服务的水平,不断完善企业的融资体系和发展结构,使得企业拥有的融资渠道更加广阔,通过企业发展带动智慧城市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城市和数字城市日渐发展成熟,再加上信息化的推动,逐渐形成了智慧城市这种新的城市形态,其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智慧城市有关建设工作,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完善法律规范;实现金融和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智慧城市更好、更快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5:74-80.

[2]赵大鹏,张锐昕.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管理模式研究[J].电子政务,2012,11:49-53.

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064-0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为了寻求发展,需要从酒店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出发,根据酒店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明确酒店的目的、经营宗旨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战略,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必要的适时调整,才能登高望远,把握战略全局,充分发挥酒店的竞争优势。从酒店战略管理的不同层次上看,酒店的职能战略是由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生产制造、财务管理等战略构成的。在这些战略中,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核心战略。

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名称称谓。它是酒店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力资源战略是实现酒店发展战略目标重要的支撑系统。人力资源战略通常泛指在酒店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体方向、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其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将其细化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工作计划。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酒店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酒店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所做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受到管理者的普遍关注,成为酒店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原因是,首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给酒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迫使酒店不得不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未来。其次酒店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把握事关全局的关键性工作,需要明确地指出战略的重点是什么。酒店的决策者必须懂得全局的规律性东西,学会指导和把握全局,才能有效地指导各个阶段的局部性工作。最后,现代酒店除了受到外部环境的压力,还面临自身的各种资源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特别是当涉及酒店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时,酒店不可能超越现有物资资料的占有情况,也不可能超越现有的财务实力和人力资源现状,盲目地做出某种超现实的设想。

因此,从上述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因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势在必行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才庆武;人力资源管理与酒店经营战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定位;传播;城市形象传播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令世界瞩目。人们往往满足于数据层面得增长,却很少拨开数字的迷雾去探究最本质的问题――城市的文化是什么,城市的定位是什么,城市的个性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人们不会去思考何为城市的“符号”,何为城市的形象。

城市是一个国家在某种情况下更为微观的体现,代表着这个地方甚至这个国家的内涵文化以及经济实力。在全球城市化普遍推进、城市竞争逐步升级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高地方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形象的有效传播是单个城市突出重围、彰显城市魅力的捷径。

一、城市形象的具体内涵

在国内,众多学者都对“城市形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汤正刚(1997)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其中,广义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座城市富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明数值和特色风貌,也是给予社会公众或来访者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狭义城市形象是指由城市规划等城建部门的工作状态和质量塑造的有形的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自然环境风貌和人工建设风貌的复合展示。董力三、吴春柳(2006)认为,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在综合和提炼这些学者的理论基础上,笔者个人更偏向将城市形象理解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

二、城市形象的构建

城市形象的构建首先要建立在对自己城市的整体把握与了解的基础之上,系统而全面的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关系,综合利弊的考虑,对于自身作出合理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发展,打造属于这个城市的特有的品牌文化和符号意义。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城市形象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产生价值,只有通过传播设计才能产生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使城市形象这一无形资产产生效益。

在中国,提起北京,我们会想到恢宏的故宫、长城,会想到雄伟的天安门、天坛,总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提起西安,我们会想到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会感觉到历史的厚重与浓郁:提起南京,我们总会想到秦淮河的美艳,乌衣巷的冷清,总会有种物是人非的伤感,不断穿梭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替之中:提起苏杭,总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无限畅想,总会想到小桥流水和那斑驳的石板路,总会体会到内心的灵动与平静的神往……

上述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文化内涵,各地政府也正是立足自身的实际发展,融合时间、空间与人共同建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代表该城市特质的整体形象。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座相同的城市。城市的特色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城市极富价值和竞争力的个性所在,具有稀缺性,城市形象定位必须维护好城市的特色。因此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城市特色的可贵,在城市形象定位中不能盲目仿效其他城市,而应以特色为旗帜,对城市的环境、历史地域条件、产业以及民俗等特质作深入的研究,有所侧重地显示出强烈且鲜明的城市风格。

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设计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城市形象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产生价值,只有通过传播设计才能产生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使城市形象这一无形资产产生效益。

“成都,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为成都市拍摄的形象宣传片中的一句鲜明的标语。张艺谋用了电影的剧情和拍摄手法来演绎成都的形象。

在镜头中我们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成都这个城市的魅力。舒适的生活环境,成片的绿色,市民可以随心随性地享受自己的生活,闲来无事,可以去茶馆坐坐,品一杯香茗,呷一口好茶;可以去火锅店,体验大汗留下,酣畅淋漓的:可以去草堂,去青城山,感受人文气息,感受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可以去逛逛春熙路,体会时尚都市的与节奏潮流感……这是老谋子镜头中的成都,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成都,为我们所喜欢的成都,是成都最真实的面貌。

一部优秀的城市宣传片,能够提升这座城市的品味和气质,当然也会提高这座城市的人气和知名度。在这部宣传片中,老谋子很巧妙地表现出了成都的特色,即安逸与巴适。除了有市民安逸的生活、茶文化,还有成都特色的川剧,精湛的蜀绣,更有人文特色的杜甫草堂、青城山等旅游景点。这部宣传片,综合了成都的精华,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精粹,包括地方特色文化,城市标语,语言精华,旅游推广,城市博览等一系列的内容,打造了良好的城市名片,提高城市软实力与竞争力和发展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城市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世博会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意识到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城市形象是城市的重要竞争力,进行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与管理,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竞争力提升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对内可使市民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提升城市文化的内涵,彰显城市个性和魅力: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的聚集和流动。

然而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管理活动,是一项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渐进,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创造性工程。我国许多城市政府对城市形象传播管理的意义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城市形象传播及其管理的认知偏差较大,收效甚微。在新的城市发展、城市竞争形势下,城市形象传播设计不能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指令与管制工作,而更应是柔性的协调与服务工作,需要对其进行系统规划。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城市经济圈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一、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概念

“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是在1990年,原来是由一些企业战略研究专家提出来的,他们根据其对六十年代以来企业界实行多元化发展利弊得失的研究,对众多企业兴衰案例的分析认为,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以此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一种主要依据,目的是想从根本上解释企业生存和消亡的原因。后来,这一理论被移植(迁移)到其他领域、行业,成为一个企业(行业、事业部门)制定战略的重要依据。

1990年,著名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C.K.Prahlad)和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他们所著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对“核心竞争力”这么定义: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看来,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能为企业提供进入不同市场的潜力。其次,核心竞争力对最终产品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最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的。在他们看来,核心竞争力包括两类能力:洞察力、预见力。这些能力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这些能力的来源是:能够触发一系列发明的技术和科学知识,如佳能公司的光学知识和缩微能力;专有数据,如花旗银行的行为和信用评分知识;在交易中拥有高端交易的最大份额,从而获取的信息;能不断发明成功产品的创造力,如迪斯尼公司在动画业务领域就有这样的能力;卓越的分析和推断能力。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有广泛的迁移性。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也是如此,湖北要想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处于领先地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中部崛起意味着一种赶超,这种赶超需要强有力的内生机制作支撑。中部崛起,就是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竞争中取胜,因此,竞争力是中部崛起内生机制的主要内容。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具有三位一体的结构。核心竞争力是中部崛起内生机制的核心内容。核心竞争力包括经济实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经济实力是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能力,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储蓄、最终需求、产业运营、生活成本和潜在发展的经济运行能力。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两大要素,是对经济实力要素的直接支持,体现深层的竞争实力、创新基础和发展动力。

(二)培育湖北核心竞争力

就湖北来说,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就要重点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全力支持武钢、东汽、华新、宜化等企业的发展,并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等途径,引导一般的中小企业向其靠拢,帮助它们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要分析和发挥湖北蕴藏的巨大潜力。比如,“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一批大型工厂,虽然这些企业目前大多比较困难,但拥有大批技术工人和成熟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湖北还具有较好的农业基础,比较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和较高的水利灌溉工程基础,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湖北地处祖国腹地,在这里建厂办企业,运输半径短,成本相对较低,在开拓市场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加快发展首先要认清本地的比较优势,包括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科技优势等,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了,就能形成竞争力,就能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

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还要从湖北的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出发,加快优势产业的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湖北是老工业基地,最近几年,通过下大力气推进国企改革攻坚,盘活了经济存量,优化了经济增量。钢铁、汽车、化工、水泥、烟草等优势产业经过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原有的优势得到了加强,效益与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引进、消化与吸收,一批世界知名的企业落户湖北,以汽车业、光电子和制药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企业,产业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在企业。湖北国有大企业、老企业比较多,国有经济存量很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将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使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大企业的战略性、开放性重组,全力支持东汽、武钢等大型企业分离社会职能;进一步加快国有中小企业转制步伐;进一步加大省属企业改革力度,努力尽快完成改制重组任务。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什么改革形式都可以探索和采用。

二、发展核心竞争力,给湖北带来机遇

中部崛起是国家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序列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是东南沿海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决策的延伸。在 “中部崛起”的背景下,发展湖北省的核心竞争力将给湖北带来五大机遇:

(一)有利于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巩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

武汉占据中部“天元”地位,综合区位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一。在沿海、沿江、沿京广等三条国家一级经济发展带中有两条交会于武汉,这一战略地位只有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四个城市具备。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曾菊新院长分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将加速建设京广快速客运专线,沪汉蓉沿江快速铁路、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湖北可以利用国家对中部的基础设施和资源能源建设的支持,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通道,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巩固和加强交通枢纽地位,延伸经济腹地,成为中国经济向西梯度推进的首选“桥头堡”。

(二)有利于发挥产业基础和科教优势,形成国家未来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武汉拥有高等院校52所,各类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5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两院院士48名,专业技术人员45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武汉加速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奠定在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中心地位。

(三)有利于发挥大市场大流通优势,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武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商品和信息集散中心,有年销售总额超亿元的武商等10大商场,上市商业企业4个,商品交易市场总数已近700个,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推进中部统一大市场建设,这有利于武汉完善市场体系和流通基础设施,增强流通功能和市场辐射能力,促进中部各地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四)有利于深化改革,消除发展的体制

武汉作为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老工业基地,有可能成为国家在中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试点城市,有利于武汉申报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五)有利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将创造更加有利于外商投资武汉的政策环境,同时将促进湖北加快航空、公路、铁路等一类口岸和保税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武汉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交流与合作,使武汉发挥中部地区联结国际国内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六)发展核心竞争力,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的新经济突飞猛进,各个地区和领域改革创新的浪潮风起云涌,国家间、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经济建设,都迫切需要一大批人才。国内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孔雀东南飞”,到现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人才高地”战略,国内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纷纷拆除人为设置的门槛,开通人才引进的“直通车”,围绕人才竞争制定了一系列超常政策和措施。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也将逐步形成“后发优势”。面对东部和沿海地区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面对西部大开发吸引人才的倾斜政策,地处中原的湖北面临着“东西夹击”的严峻态势。这要求我们既要尽快打破人才的单位和部门所有的障碍,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盘活和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又要加大政策创新的力度,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一次次被实践所印证。只有重视人才、积聚人才,湖北才能实现向经济大省的迈进;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湖北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真正成为人才强省。发展核心竞争力,促进湖北经济的发展,从而留在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湖北,为湖北的今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提升湖北核心竞争力,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之凌的观点更加简洁鲜明:武汉要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要想巩固我国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就必须加快建设“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即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金融商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其中,制造业是“基本产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强调现代制造业,是因为制造业的“链式反应”,以及制造业对城市的“创造就业”、“创造价值”、“社会稳定”、“经济稳定”等作用。

强调三个服务业中心,主要是考虑到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城市圈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要想做实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两层经济发展腹地,需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发挥武汉的辐射作用和对中部的带动效应。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武汉对于湖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武汉100公里半径内,集中了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八个中小城市,形成了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2002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即以武汉为核心,和周边100公里内八个城市统筹发展,逐步将其发展成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武汉城市圈虽然难以和长三角、珠三角媲美,也难以和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相提并论。但是以武汉为中心划一个1000公里的半径,全国主要的城市都在其中。在武汉坐飞机两个小时之内,大部分城市都可以到达。许多学者称,武汉其实就是中国地理意义上的中心,其对内地的巨大辐射作用难以替代。“武汉城市圈”一提出,就有人惊呼:这一城市圈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武汉通过“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辐射作用,首先建立与周边的鄂州、仙桃、孝感等8个城市形成紧密的武汉城市圈,并向中部地区延伸,与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中部城市的战略合作和资源市场分配,让武汉真正成为中部中心城市,发挥引领中部崛起的作用。

同时各城市还可以以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为平台,加强与上海、广州、北京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经济发达城市的协作,成为它们的协作伙伴和加工基地,并利用它们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加强与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和地区的协作,利用比较低廉的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形成区域发展的合纵连横,结成广泛的产业协作链和人才流动网,图谋中部地区的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都市农业;郑州市;策略分析

都市农业是当城市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地处都市的间隙地带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城市生态保护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为标志,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经营满足都市的市场需求,建立集生产、服务、休闲、消费、观赏为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辐射、示范等多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模式。

都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从而推动成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延长,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对农业现代化、城市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近来,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促进郑州市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战略思路。

一、郑州市区位优势分析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于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2km2。郑州市总人口724.3万,其中城镇人口436.3万,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理过渡带,有“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之称。郑州市处于从东向西区梯级发展的过渡带,各类物资资源、技术、信息再转移的位置非常明显;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在郑州这里南北方的品种均可引种,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郑州市已拥有300多家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12家大型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80亿元左右,发展都市农业的市场优势明显。

二、郑州市资源优势分析

郑州市矿藏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较广,耐火粘土品种齐全,铝土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许多有名的土特产品,譬如:新郑的大枣、黄河鲤鱼、中牟的西瓜和大蒜、广武的石榴、荥阳的柿饼等等,这些有名的特产为郑州开发特色都市农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和综合的科技优势,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都市农业是一个复合性的功能系统,围绕着休闲娱乐、生态宜居、体验参与的特征,将郑州市进行规划建设。譬如:优质粮食生产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经济林果带。

三、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分析

1.打造都市农业观光园区和绿色生态农业产品园区

都市农业把农业与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变农业园区为旅游景区,为市民提供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空间,同时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突出农业观光园区的绿色、朴实的乡土气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改善都市及郊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城市景观。新郑奥星实业总公司,就是充分利用新郑大枣的资源优势,将一年产值不足2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公司目前集红枣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种植为一体,年产值达1.36亿元,有效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加快郑州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发挥郑州市的区域优势,调整整个区域的布局,突出发展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郑州的农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水产养殖业、奶产业、林果业、以及种子种苗业。实现农业结构向区域战略性的调整,培植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构筑大市场和大流通,从而提高郑州市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占有率。

3.整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市农业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郑州市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便使其更好地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4.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

都市农业是高科技农业,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加大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研究并引进都市农业所需的设备技术和新品种,用科技作为农业技术产业的孵化器,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市农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提供发展平台,并且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加快都市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5.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都市农业是一种高产出,并且高投入的产业,要快速发展都市农业,就必须制定相关的都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然而仅依赖政府的投入对于都市农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应该优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以政府的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政府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的示范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创汇农业基地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开发能产生生态效益或者社会公益性效益的项目。

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样化的社会资金都参与到都市农业开发与建设上来,大力鼓励个人投资都市农业发展。扩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等吸引外商独资或合资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建设,用都市农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来吸引外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同时,像参与合作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对都市农业投入建设,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高科技来武装农业,形成都市农业的科技配套工程,整体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原楼市网.把摸郑州城市发展脉络[J/OL].2007.

[2]郭焕成.都市农业与观光农业发展研究.海峡两岸观光休闲与乡村旅游发展[M].北京:中国矿业出版社,2004.

[3]白晓燕.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方略对策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第6篇

内容摘要:我国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给出了规划与实施的组合矩阵,探讨了其战略路径,提出了几条典型的战略实施路径并分析了各个路径的特点、实施条件,指出了选择路径的战略约束变量。

关键词:一体化 二元物流 战略路径 物流孤岛 帕累托最优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城乡经济一体化又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一体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试验区,在城乡物流一体化方面也是有作为的。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集中”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特色。虽然集中化并不就是一体化,但是适当正确的集中有助于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追求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互补效应。散、小、孤很难获取上述三效益。工业、农民、土地的适当集中也从战略上为城乡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间的分隔、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协同起来,求得协同效益,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满足城市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与农村物流相比较,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城市和农村的特点,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谋求提高,谋求发展,谋求协同,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非零起点

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和竞争的日益加强,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居民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从而受到极大重视。

在城市和乡村早已都存在物流,只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地理上的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物流资源分布、物流能力分布、物流人才分布上各自为政,自成条块,相互区隔,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路径

所谓战略路径就是起始于现状,面向未来目标,由特定时间和空间及其他战略状态要素所构成的一条有向、不规则的开放式曲线段,是成长方式、战略方案和实施途径选择的集合。

(一)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

城乡物流统筹规划城乡物流统筹建设城乡物流统筹运营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绩效评估和改进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在整个流程中应实行统一管理,至少要有统一的职能协调。

本文主要分析城乡物流统筹规划。以成都市为例,2004年成都变过去的“城市规划”为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成都市是把中心城区、县城、区域中心镇及乡村区域作为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这也应该是城乡物流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

在进行城乡物流统筹规划时,明确上述四个战略状态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非零起点很有必要,必须考虑已有的战略性物流资源,尽量把其纳入新的物流体系中,不能视而不见,弃置不用,这在当今特别值得重视。

对此,应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把项目运营期望值和原有物流资源利用率作为关键的评估指标中的两个。还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用以判断项目的绩效,以便总结经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

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本质:利用物流经验曲线和物流预见曲线,规避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中的盲目性、动荡性、随意性、杂乱性、无序性、狭隘性、短视性,从而降低整个城乡物流一体化工程的总成本(规划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闲置成本+沉没成本等)。建设成本,特别是基础建设成本、固定成本往往发生了就是沉没成本,具有较强刚性、不可逆性,成本大,而规划成本相对较低,规划的弹性较大,调整起来也较容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一分钱的物流规划成本可能降低十分钱的物流建设及其相关成本。科学的、可行的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效益比较巨大,可以说是战略性的效益,成本的节约是战略性的节约。

(二)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

需要明确的是实施路径中必须遵循轻重缓急原则,规划上则应是全域性、整体性、系统性、未来性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既要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服从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还要服从于全国、大经济区区域以及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还要协调于邻近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如图1所示,规划分为详细的和粗略的,实施分为立即整体实施、分步实施、暂不实施。

有的是规划后即刻全面建设,该规划较为详细,其前瞻性可能在5年之内或者10年之内,且不确定性较小,主要是用于抓住当前的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有的规划是分步实施,该规划中详细部分和粗略部分并存,其前瞻性可能在10年之内或者20年之内,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参杂,既可抓住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又可规避将来物流建设的战略性风险;有的规划是规而不建,即先规划暂时不实施,以备将来情况较为明了、条件较为成熟时实施,其前瞻性较大,常在20年至100年之间,相应的不确定性就较大,确定性较小,以便从战略上规避物流建设及相关风险。

如成都市在1990年修建完工的成都市区到郊县新津县的成新大件路,当时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路在促进该地区及邻近地区的人流、物流的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当时在该路的规划设计时就缺乏较大的前瞻性,以致在2008年进行改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时付出巨量居民拆迁安置成本,如果当初在规划时具有20年至30年的前瞻性,禁止沿路两百米以内进行永久性建筑修建,上述战略性成本绝大部分可以规避。

(三)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

图2中所示的4条战略实施路径中大、中、小城市(群)、城镇(群)和乡村区是路径的5个节点,节点的不同排列顺序构建成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路径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劣、各自的适用条件。

路径1:以大城市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辐射功能、物流扩散效应,首先整合与其相似、彼此联系较为紧密、融合度较高、一体化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群),同时强化中等城市(群)的极化效应,为下一步整合小城市(群)及城镇(群)和乡村区域的物流,实现全区域物流一体化积累一体化经验,构建一体化经验曲线,打下一体化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城市对于乡村的各方面的中心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集聚效应已达到相当程度,城市已发展到相当发达阶段,其扩散动力强大,扩散意愿强烈,扩散作用明显。这时采取该路径的战略利益极大,战略风险较小,全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可能较快、水平较高。该路径是始于大城市,终于全区域,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成都市的三圈层战略路径类似于该路径,成都市在规划时把全市分为一圈层(中心城区)、二圈层(近郊区)、三圈层(远郊区)。

路径2:先从整合难度较低的城镇(群)和乡村物流一体化开始进行初级的一体化,其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较简单易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很复杂,由于大部分城镇(群)和乡村的开发度不是较高,其整合效益、一体化效益容易显现出来,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该一体化不仅是城镇(群)和乡村物流内部的一体化,而是面向整个城乡物流大系统一体化的。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还未达到相当程度,其扩散动力不强、扩散意愿不强、扩散作用不明显,而城镇(群)和乡村物流的一体化意愿强烈、动力较强、利益较大。这时采用该路径较为稳妥,也可逐渐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全域物流一体化的完成总时间可能较长,该路径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该路径特别适用于未开发即将开发的城镇(群)和乡村,可规避先散建乱建后治理后规范的战略性调整成本。该路径是始于农村,终于全区域。类似于改革开放的区域战略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路径3:类似于路径2,其差别体现在起点有些不同,比路径2的起点高了一些,比较注意发挥城市对城镇(群)和乡村的带动作用,其前提条件依然是城乡物流互动意愿和能力较强。

路径4 :该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与路径1相同,但也有不同。路径1是渐进式,路经4是突进式的,该路径实施成功的话会极大缩短全域物流一体化的时间,可尽早尽大地谋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利益,其前提条件是一体化所需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政治、自然等条件的具备,即物流一体化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都完全具备,至少基本具备。此战略路径的战略利益可能较大,其战略风险也较大。

这四种路径只是示例,还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不过基本思想是要分轻重缓急,要考虑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的战略约束变量

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技术、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状况,及其决定的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更高层次的物流规划都是其战略约束变量。

结论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涉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仁良等.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及其特征,物流经济[J],2008(6)

2.谢守祥等.战略新视角:战略路径及其控制,江苏商论[J],2008(5)

作者简介:

第7篇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宁波 SWOT分析[摘 要] 文章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宁波发展总部经济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然后根据SWOT分析的结论,得出宁波发展总部经济应该实行SO战略。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宁波 SWOT分析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常见的指标有:基础条件(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社会基础、人口与就业、环境质量)、研发能力(人才资源、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商务设施(商务基本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专业服务(金融保险、专业咨询)、政府服务、开放程度。下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的简称。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学中用于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的常用方法。本文借鉴此方法来分析宁波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利用此方法的结论来为宁波发展总部经济提供战略指导。

一、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分析

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各年度的《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中列出了宁波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得分,从中可以看出,宁波的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得分较高。

1.政府是宁波总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在发展总部经济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注重公共投资,为总部经济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施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本区域比较优势;强化人力资本和积累社会资本,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进行制度建设,制订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应政策和经济主体行为规则。

宁波政府在宁波总部经济形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优化总部软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府为总部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益提供了基础支撑。宁波提出了打造服务型外经贸机关的目标。外经贸公共服务的扎实推进和提升,为吸引企业总部入住提供了优越的制度环境。第二,制定发展战略。宁波相继出台《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宁波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宁波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05年~2020)、《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建设的决定》等。

2.开放程度较高,国际开放程度优势明显

自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外贸依存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很高,吸引外资能力不断提升,外贸竞争力强,在2007年海关总署的“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中,宁波凭借外贸主体、出口产品和市场格局等优势,居全国城市外贸结构竞争力第一位,外贸综合竞争力居第十位。同时,宁波通过推进与市域周边地区的合作,极大拓展了要素资源集聚和城市功能辐射的范围和空间,可以为建立区域总部提供优越的环境和机遇。

3.基础设施水平逐年提高

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信息、即时的通信、高质的办公设施以及良好的金融和商务运营环境,可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作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有利于总部企业更便利地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有利于企业降低交通、通信和人员等各类经济成本。

宁波已基本形成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网络体系。公路运输便捷,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周边城市2小时、市域1小时、都市区30分钟、“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从根本上确立了宁波公路交通运输的枢纽地位。铁路动脉畅通,直达港区码头,通过萧甬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宁波国际机场是国内主要干线机场。

4.独特的港口资源优势

优越的港口资源优势可以为总部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参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产业协作和资源优化配置。

宁波港口位于南北沿海运输和长江东西水路运输的“T”字型航线交汇点,距长江口仅70海里。对外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海上至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户距离均在1000海里之内;向内不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和杭甬运河,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和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全球主要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宁波拥有独特的港口资源优势,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年货物吞吐量已居世界第四位,基本形成了由仓储、货运、保险、金融、航运等组成的港航产业链。

二、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劣势分析

1.研发能力薄弱

发展总部经济,城市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在该城市获得其所需的战略性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的创造。

研发能力包括人才资源、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三个方面,人才资源反映城市研发人才的投入程度、密集程度和未来的供给能力。宁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仍显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吸纳和培育人才的载体和平台少,导致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层次偏低。总部经济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密集的知识性劳动。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不足是宁波发展总部经济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研发投入反映研发经费投入的规模和强度,2007年宁波研发投入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24位,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2.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城市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金融、贸易、教育、科研、资讯等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能够为总部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吸引大批的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发展总部经济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目前宁波服务业体系中,商贸、物流等流通性领域的服务业占很大比重;专业服务业仍相当落后;服务业发展人才严重短缺,物流、航运、金融保险、国际贸易、涉外法律、中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才尤为短缺;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较低,银行、保险、电信、铁路等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多,服务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尚未形成,也影响了产业化进程。

三、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机遇分析

1.国内外产业转移导致总部迁入的机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导致资本、人员、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流动重组,主要体现在国际产业大转移。它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多种形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上个世纪末掀起的“进城”潮流相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考虑或已在进行把总部搬离上海等大城市,回到他们曾经离开的“家乡”。[3] 随着上海等一级城市产业升级的推进,城市商务成本的提升,传统产业需要转移出去。宁波产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机械基础件等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石化、钢铁等为主的临港大工业和以新材料、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备了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条件。

2.长三角区域发展提升宁波发展总部经济能力

宁波因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而成为长三角的核心副中心城市。一是宁波直接进入了上海经济圈的核心圈层,成为长三角核心副城之一,并和上海相辅相成,形成功能上的匹配。二是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了一个二小时的“金三角”交通圈。宁波借桥一步跨入上海两小时交通圈后,宁波的城市等级将和南京、杭州并驾齐驱,和上海一起形成“一线三点三连星”的发展格局。但宁波要真正成为该区域的核心副中心城市,必须紧盯上海而发展总部经济。即在“总部―基地”的总部经济架构下,宁波先做基地――上海的基地,然后逐步成长为一个有别于上海的总部经济城市。

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宁波港口优势的发挥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不仅为上海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为宁波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宁波港是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一员。根据国家规划,洋山港与长江沿岸港口和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中心两翼”。所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开展将有利于引领宁波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增强经济增长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为宁波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威胁分析

1.金融危机对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挑战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宁波经济的增长,而且对宁波企业的影响巨大,这直接关系到总部经济载体的成长。

(1)外向度高的经济格局更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宁波经济开放度高,对国际资本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深,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比内地城市大。

(2)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难度增大。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全球贸易萎缩,美、欧、日等我市主要出口市场表现低迷,新兴市场容量有限且竞争激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惨烈,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面临更多困难。

(3)利用外资出现新的制约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投资资金减少,投资商信心减弱,将使宁波部分外资项目取消和延期;部分境外投资者为保所在国企业经营稳定,抽资或回流利润;加工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引进难度增加。

2.其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竞争

自总部经济理论的提出,全国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优惠政策层出不穷,就长三角而言,上海、南京、温州、杭州就对宁波形成很大的威胁。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全国的金融、经济中心,已经吸引宁波的如杉杉等一大批企业总部迁入。南京作为长三角的另一个副中心,凭借其区位和文化优势,宁波很难与其分长三角北翼企业总部的一杯羹。杭州也是较早提出总部经济的城市之一,企业总部效应已逐步显现出推动作用。温州作为浙商主要籍贯地,在吸引浙商总部上,因其家乡、血缘关系,对宁波形成很大的竞争。因此,宁波发展总部经济,如何与上海等城市错位发展,形成自身特色,进一步扩大比较优势,将是一重要问题。

3.商务成本不断升高

宁波最近几年房价快速上涨,目前,宁波写字楼、商业用房和其他非住宅房屋每平方米销售均价达到11200.6元,其中商业用房销售均价每平方米达16456.4元,给包括总部企业在内的各类组织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除房价外,宁波的生活费用也较高,推动了商务成本的不断提高,给吸引总部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五、运用SWOT分析得出的结论及对策

通过上述SWOT分析,本文认为宁波发展总部经济应该实行SO战略,即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机遇,采取积极开拓型战略。

1.采用政府引导型总部经济聚集模式

基于宁波拥有廉洁高效政府的优势,可以采用政府引导型总部经济聚集模式。政府引导型总部经济聚集模式是指聚集区的建设投资由政府主导,政府通过规划、投资、运营全面涉足聚集区的开发建设,引导聚集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核心是供给拉动型的聚集区发展模式。一是政府要为产业发展、产业集聚提供良好环境。二是政府要规划引导的总部经济聚集区的空间布局,使之合理,提高综合效益。

2.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配套产业

根据上面的分析,宁波尤其要加快发展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并以港口资源为依托,合理设置若干市域性专业型物流基地,打造广覆盖、高辐射、多层次的现代物流业体系。探索建设集国际会展、采购、贸易、专业服务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商贸平台。从而使宁波成为长三角乃至东南亚的一个贸易中心,为公司总部落户有力支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引进和培育并重

发展宁波总部经济,既要加快引进国内外总部经济资源,又要注重培育和提升本地企业,引导它们向总部经济形态转化,从而拓宽总部经济主体的来源渠道。

宁波可以通过“山海协作”引进市域周边地区(舟山、衢州、丽水等市)大型企业总部,特别是物流、商贸类大型企业总部;通过参与“长三角”区域协作或更大范围的城际合作,吸引上海、杭州等高能级城市的跨国公司现代服务业企业中国总部或地区总部来宁波设立分支机构;通过打造多元化国际采购链窗口城市,成为国际营销、国际采购企业或机构转移的目的地。

宁波中小企业众多,还可以采用“扶持中小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孕育工业总部经济”的技术路线。即利用本地中小企业众多、块状经济发达的优势,培育和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其向总部经济形态转化。

参考文献:

第8篇

(乌海市消防支队,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要:文章在诠释成本管理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电子成本商务会计管理、重视成本理论研究、借鉴运用外国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等应对方略。

关键词: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1—0013—02

 

现代成本会计在财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新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其内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正视、面对适应。

1 成本管理新概念的诠释

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时代,会计学的理论与实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大地向前推进。特别是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的发展。成本会计领域也先后出现了几种新概念。

1.1 质量成本管理观念诠释

质量会计理论认为,仅仅从成本自身的角度考虑成本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当局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不仅要考虑有形的成本支出,还要考虑无形的成本损失;

既要考虑货币因素,也要考虑非货币因素;

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更要考虑不同的成本方案对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的影响;

成本考核时,不仅要看成本升降,还要联系企业的收益、综合竞争力,考虑到供应商、客户利益和社会效益,即:要做到以质量求得生存和发展。

1.2 成本效益观念诠释

传统的成本管理注重节约,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而到了今天,企业管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力求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只要成本与收入配比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增加,成本绝对数量的上升并非都是不正常的。

2 应对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方略

面对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我国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多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值得我们从事财会工作的业务技术人员深思、探究。

2.1 重视成本理论基础研究工作,实现我国成本理论的创新

2.1.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

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结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1.2 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成本回避思想。加快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大力推进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成本会计人员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加速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既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又要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在成本会计岗位上应配备成本工程师,从而有利于成本会计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以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成本会计新发展对成本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

2.1.3 建立因地制宜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 重视商务电子环境下加强成本会计战略管理

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和支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的商务经济往来。电子商务将是未来最主要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环境,企业要在这种改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2.2.1 成本动因分析。动因影响作业,作业影响成本。成本动因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①微观层次上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

②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考虑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企业日常经营中大量的潜在成本问题。

2.2.2 价值链分析。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无数个相关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形成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企业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不同战略,从而争取成本优势。

2.2.3 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可以做4个分类:①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厂商。②差异领先战略。此战略要求企业在生产上独树一帜,或在成本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情况下,生产出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③生命周期战略。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成本特性。将产品生命周期按阶段展开,把“上游”与“下游”连贯起来,通过对目标成本的分解、估算,剔除大部分成本不利因素,为企业创造明显的战略优势。④整合战略。横向整合扩大企业业务规模;

纵向整合则往往超越企业的业务范围,沿行业价值链方向向前或向后延伸整合。运用整合战略可以重构企业价值链,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2.3 重视并实现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2.3.1 实现成本管理主体由成本管理机构向全员拓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认为,成本管理是专设的成本管理机构及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其实不然,成本管理和控制不单是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企业内部每个部门和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参与者及实施者,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管理者,诸如决策阶层,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视为成本控制主体,专设成本机构,并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

2.3.2 实现成本管理范围由生产领域向整个价值链拓展。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时往往比较重视生产领域产品成本的控制,忽视其他环节的成本分析与研究。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2.3.3 实现成本控制手段由传统成本控制向战略成本控制拓展。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郭葆春.新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探索与展望[J].财务与会计,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