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管理基础与应用

经济管理基础与应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8 09:40: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管理基础与应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管理基础与应用

第1篇

【关键词】 四手操作护理;根管显微镜;断针取出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81

Analysis on success rate of four-handed operation nursing technique in taking out broken needles by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 LIN Li-e. Foshan Cit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uccess rate of four-handed operation nursing techniques in taking out broken needles by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broken needles in root canal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nursing operation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our-handed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uccess rate of broken needles taking-ou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uccess rate of broken needles taking-out in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and bicuspid, mandible posterior teeth and bicuspid respectively as 100.00%, 94.59%, 97.37% and 81.25%,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77.78%, 71.43%, 83.33% and 5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Four-handed operation nursing;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 Broken needles taking-out

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口腔牙病的临床治疗以根管治疗为主, 但在预备根管时, 特别是细小弯曲的根管, 由于预备根管器械用时长, 加之根管频繁消毒而加速老化, 亦或医生操作不当或缺乏经验, 易折断根管器械[1-3]。若根管器械近根尖处折断, 则从根管中取出器械较难, 临床医生亦难以处理。为提高根管内断针取出成功率, 本院采取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应用于根管显微镜下断针取出, 并以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本院口腔科98例根管断针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于本院口腔科收治的98例根管内断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护理操作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φ兆椋 各49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24例, 年龄22~59岁, 平均年龄(42.31±5.62)岁;断针部位:上颌前牙40例, 上颌双尖牙37例, 下颌后牙38例, 下颌双尖牙32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3例, 年龄20~59岁, 平均年龄(44.14±6.21)岁;断针部位:上颌前牙36例, 上颌双尖牙28例, 下颌后牙30例, 下颌双尖牙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于显微镜下取根管断针, 术前X光片拍摄患牙了解根管大小、长度及断针位置, 根管口用GG钻扩大, 维持根管上端通畅, 再于断针外周侧壁用超声根管仪向下振扩, 清除断针外周牙本质, 予以0.5%次氯酸钠、生理盐水冲洗根管, 注意超声锉进深度、方向, 反复拍片确认, 以免侧穿根管壁[4, 5]。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术前通知手术有关事项, 说明手术方法;术后做好口腔清洁工作。观察组行四手操作护理, 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备好手术用物、器械, 如根管显微镜、生理盐水或次氯酸钠等;做好口腔消毒工作, 消毒诊室及手术用具;指导患者, 调节好各手术仪器;确定四手操作方位, 以时针为准, 手术时, 12点为医生, 12~2点间为治疗车, 2~4点为护士, 4~7点为手术器械传递区。②术中护理:护士协助医生安放咬合垫、橡皮障, 清除牙表暂封物, 吸唾管吸除唾液;医生摆好显微镜, 调整焦距, 护士按医生所需传递器械并引导移入显微镜视野;医生冲洗根管及时清除唾液、消毒液, 再拍片观察;器械传递禁患者头上方;护士及时调整吸引器及其位置, 观察显微口镜反射情况, 镜面用75%酒精布擦拭[6-8]。③术后护理:术毕复位牙椅, 对显微镜清洁、消毒及保养;嘱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通知复诊时间;手术器械消毒、清洁后复位。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根管显微镜下断针取出成功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按本院拟定护理问卷表评定, 从护理技巧、护理态度及护理质量3方面评价, 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根管显微镜下断针取出成功情况 观察组根管显微镜下各部位断针取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1.84%, 高于对照组的73.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牙科根管显微镜具备照明、放大及摄像的功能, 有助于手术医生、护士及助手清楚看到根管中病变, 再利用显微镜精确定位根管开口、管间峡区结构, 借助超声扩根管设备取出断针[9]。尽管这种精细化的操作技巧可取出断针, 但缺少合理的护理配合, 易影响断针取出, 增加失败率[10]。四手操作护理模式指牙科医生与护士助手相互合作, 两人四手共同合作完成口腔根管取针操作[11]。

在本次研究中, 结果显示:观察组上颌前牙、双尖牙及下颌后牙、双尖牙断针取出成功率分别为100.00%、94.59%、97.37%、81.25%, 均高于对照组的77.78%、71.43%、83.33%、5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在根管显微镜下取出断针的手术中应用四手操作护理技术的成功率高, 可有效取出根管内断针, 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吓勇, 黄慧芳.根管内器械折断的临床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4, 24(12):729-731.

[2] 石莹.根管再治疗的四手操作o理配合探究.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7):927-928.

[3] 包年香, 于莹, 周利文, 等.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根管器械取出根管内断针中四手操作护理运用效果评价.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5):1420-1421.

[4] 杨学寅.根管中器械折断的原因和处理对策.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3, 22(4):211-214.

[5] 郭朝凤.根管治疗术中根管预备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3):50-51.

[6] 陈昕波.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临床护理杂志, 2016, 15(3):41-43.

[7] 刘萌, 严红. 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1):46-47.

[8] 王晶, 李宪国, 李英.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根管显微镜下取出断针的应用. 黑龙江医学, 2011, 35(4):296-297.

[9] 韩淑凤, 宫琦玮. 四手操作在超声根管器械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术中应用的体会. 武警医学, 2007, 18(6):476-477.

[10] 叶敏, 孟波, 孙书昱, 等. 显微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四手操作护理体会. 广东牙病防治, 2011, 19(3):160-162.

[11] 陶薇. 显微超声技术取根管内折断器械53例的护理配合.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0):4979-4980.

[12] 周利文, 高永波, 于莹, 等. 四手操作在显微超声技术疏通钙化根管的应用效果. 护理杂志, 2014, 31(14):61-62.

[13] 郑碧玉. 四手操作在显微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医药前沿, 2014(23):232-233.

[14] 包艳丽. 手术显微镜在根管治疗中四手操作技术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58):84.

[15] 曹金芳, 余杰, , 等. 四手操作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口腔医学, 2010, 30(3):179-180.

[16] 邱钧琦, 李杏, 陈蕾, 等.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显微根尖手术中的应用// 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0:383-386.

第2篇

【关键词】酒精含量检测仪;燃料电池

Abstract:breath alcohol tester is the traffic control departm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to judge whether the main detection device driver drunk driving, is the only means of enforcement certificates issued by the.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detection equipmen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guaranteeing the rights of citizens and police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fair law enforcement. But the current measurement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have not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device suitable to test the breath alcohol tester.

Keyword:alcohol tester; fuel cell

中图分类号:TH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国内的酒精检测技术主要有如下五大类型:电化学燃料电池型技术;半导体技术;红外线技术;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试纸条比色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电化学燃料型技术的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进行介绍。

电化学燃料电池型技术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主要是交警用于酒后驾驶执法,是目前我国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有只对酒精起反应、稳定性好、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方便并且具有法律依据。

电化学燃料电池型技术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主要由抽气采样系统和电化学燃料电池及其辅助配件构成,关键部件是电化学燃料电池,它是通过使用一个含有两个铂电极的电化学燃料电池传感器来检查和测量被测人呼吸气体中的酒精含量。当被测试者的呼出气体被抽气采样系统抽进燃料电池后起燃烧反应,燃烧反应的过程将产生一个微小的电流,该电流与被测人身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成正比,然后通过一个电子放大器放大这个电流,再经过模数转换成数字在数字显示屏上把反映酒精含量的数字值显示出来。这就是检测被测人呼吸中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左图所示)

燃料电池是当前全世界都在广泛研究的环保型能源,它可以直接把可燃气体转变成电源,而不产生污染,酒精传感器只是燃料电池的一个分支。燃料电池酒精传感器采用贵金属铂金作为电极,在燃料室内充满特种催化剂,使进入燃烧室内的酒精充分燃烧反应转变为电能,也就是两个电极上产生(电压)电流,电能消耗在外接负载上,此电压(电流)与进入燃烧室内气体的酒精浓度成正比。与半导体型相比,燃料电池型呼气酒精检测仪具有稳定性好,精确度高,抗干扰性的优点。

由于燃料电池酒精传感器的结构要求非常精密,技术性很强,制造难度相当大,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加上材料成本高,因此价格比较昂贵。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经济风险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62-02

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有效避免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多样问题,并积极推动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和执行效率上的发展,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以及长足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与保障,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凭借其对于现代社会极强的融入性,大大变革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在便捷性和效率方面出现了极大提升。将其应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便能够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优化提供巨大帮助,也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观念保守,创新变革能力差

企业的经济管理应当保持相当的创新性和时代性,能够结合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革和优化,不断剔除现有管理上的问题,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层面过于保守,尤其是一些企业领导者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陈旧,在经济管理层面采取办法多从主观看法出发,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完成对经济管理的把握和执行。在缺乏创新观念的前提下,又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企业很难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方向和速度,最后只能被市场和行业所淘汰[1]。在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应用时,多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购置基础性的计算机网络运行设备上,未能充分开发应用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工具。企业的经济管理得不到相应优化,企业领导者决策行为的盲目性造成经济管理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多样化的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新的问题,造成企业经济管理的羸弱。

(二)职责划分不清,经济管理缺乏条理

企业的内部管理应当具备相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能够面对企业复杂的经济项目和发展规划与执行而不会出现管理上的遗漏和不足,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过程的高效率。就经济管理而言,应当在统筹观念和战略性意识的保障下明确管理的职责,将责任划分清楚,确保每项工作均有具体的负责人和责任人。而许多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就面临着统筹上的巨大缺陷,尤其是在管理体系建设和执行方面,企业主体意识缺乏,对于经济管理没有明确的策略目标,也没有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管理规划。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划分不清,工作存在交叉性,具体工作的负责人模糊不定,在出现相应管理问题时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造成问题的解决效率低下,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责任人的对接时又无法完成相应工作,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的混乱性,进而引发企业经营效率和发展效果的恶化[2]。经济管理缺乏条理性,治理层面矛盾众多,体制模式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

(三)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新技术应用滞后

由于企业管理层和领导者自身创新性的不足,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优化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视度也较低,造成经济管理在数据信息和计算机应用上的滞后性,缺乏与时代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其不仅实现了互联网信息的连通性,大大提高经济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效率,同时还能提供多样化、高水平的管理工具,将原有经济管理中的人工化和半自动操作转变为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3]。然而,由于企业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的不足,企业的经济管理不仅在效率方面得不到提高,甚至会因工作方式和处理工具的老旧而导致管理过程问题多发、漏洞频出,造成工作上的巨大失误。企业管理者对于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等步骤的不重视以及经济管理数据操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在常规工作方面无法完全到位,内部经管的体系建设和执行层建设均很难达到健全程度。

二、经济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有目共睹,其对于社会工作方式的变革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的不断思考。由于其便利性和准确性,许多企业单位均将该技术一步步引进到实际工作当中,实现了内部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而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经济管理的影响来看,由于其对于数据处理的高效性,经济管理工作中各类繁杂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处理均可在极高效率和较少人力的情况下完成,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和资金,提高了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4]。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能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各个工作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力的同时,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力度,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满足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各个目标和要求。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一)提高经济运营效率,优化基础管理系统

要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充分应用在经济管理当中,就应在改变企业管理者观念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体系构建和管理系统建设当中,对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升级,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基础管理系统的架构和优化上。应当依据企业的成本收益率对比,将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构造进行优化建设,并结合组织构造的变化对网络基础进行升级,在网络环境变化时,能够方便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应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在企业的所有与会计相关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当中,使得其在管理系统良好运行的同时,能够加强系统的风险防范性,对于工作内容进行筛选和盘查,寻查内容中的不当之处,并及时进行纠错处置。同时,还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中的业务信息交流层面,大大提高企业的信息交流效率,使得企业能够成为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以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企业运营效率的极大提升[5]。

(二)推动经济战略发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创造企业内部的融洽氛围,同时能够使得企业在社会当中有着明确的定位和社会印象,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企业文化同时与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相当的联系,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企业文化创建和发展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应当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在文化建设层面,通过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使得企业在文化建设层面拥有足够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文化拥有更多的展平台,同时也能够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实现与社会大众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铺垫。企业的文化建设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显著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效果便会突出,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规划和经济战略的制定、执行均有着巨大帮助。

(三)加强经济风险防范,降低企业经济风险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是做好企业的经济风险防范,避免经济风险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保证企业在发展运营当中的安全性,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6]。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当中,能够帮助企业逐步搭建起系统化的经济风险预测、辨别和处理平台,能够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数据和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分析。当企业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可能性时,便可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超强计算功能进行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在风险来临之前便能做好相应防范工作,大大降低企业出现经济风险的可能性,能为企业的经济安全打造坚强后盾。

结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科技的探索研究和实际应用,将科技的优势作用在企业运营的多个层面,能够充分发挥科技的便捷性和效率性,大大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效率,还能优化现有的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发展的高速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蕴含的科技成果和实用功能丰富多样,将其运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能够有效消除现有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提高经济管理的总体水平,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也为企业在管理层面和发展层面的协调统一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志强.探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16,(19):209.

[2] 吴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4,(21):249-253.

[3] 陈静宜.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7,(1):53-54.

[4] 佳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经贸实践,2016,(17):50.

第4篇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此。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一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越。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第5篇

关键词 经济管理专业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in Economic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ZHANG Sanxin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Abstract As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s also perfecting the economy increasingly demand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herefore,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ory, it should also take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rted lat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cess, the next article will experiment teaching problems in economic management to make plain our discussion.

Key words economic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application-oriented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实验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实验教学是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几年,实验教学在经济管理教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教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绝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都为实验教学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施,硬件平台主要由计算机和网络组成,软件平台主要由相应的专业分析软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计算机和专业的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分析,并且在实验教学中融入了企业管理、会计、营销、证券模拟等相关知识。然而,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仍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1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我国的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相应的我国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已经由培养管理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这种培养人才目标的改变也是顺应市场要求的,目前的市场环境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经济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多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的是操作性的岗位,只有少数的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管理型的岗位。这就要求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2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未能有机结合,实验教学处于辅助地位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都是在理论知识课程讲授完之后进行的,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并不能很好的结合,不仅使实验难以进行内容的创新和拓展,还会导致实验教学仅仅成为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也不会重视实验教学活动。

2.2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各种原因,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基础薄弱,发展比较缓慢。对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与理论课程并没有有效对应起来,实验课程往往与理论课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实验教学与理论课程只是机械的结合在一起,并没有从理论上结合起来。

2.3 实验室建设上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由于实验室的建设比较复杂,使得实验室的建设都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有的实验室甚至只是因为某一门课程所需要才建立的。正是实验室的这种特点使得有些实验室仅仅依附于某一个学院或某一个教研室。但当其他院系需要用到实验室时,往往会发生矛盾,使得建立的实验室系统比较封闭,各院系的实验室都各自为政。这样不仅会使资源重复配置,浪费资源,还会加剧院系之间的竞争,使实验室的资源共享越来越困难,教学活动受到制约。

2.4 实验师资匮乏,实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的相关教学设施和师资人员却并没有配备到位,经济管理专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这种现象就更明显。由于实验教师的缺乏和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人员往往难以应付,在实验过程中并不能为每一个同学进行指导,往往是一个班甚至几个班的学生一起实验。有的学校在实验老师缺乏的情况下甚至让理论课老师担任,同时由于实验教学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受到重视,使得很多高校的实验老师也不够重视,对于实验老师的选择也很随意,部分实验老师并不能胜任实验室的教学活动,大大降低了实验效果。

3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完善与改革的原则

在针对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改革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即以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设置上要与理论基础课合理的衔接,试验次数的设置也要科学合理。同时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师资力量以及硬件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实验课程,不可跟风去照搬其他院校的实验教学活动。同时实验教学活动在改革时还必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这就要求在实验教学活动的各项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在实验内容上要不断进行拓展。

4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验室建设模式探讨

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改革中,各高校应该综合分析本校经济管理各专业和所开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全面评估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师资人员及硬件配置情况。从而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实验效果最大化。

4.1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般而言,实验教学活动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即实验内容的讲解和实验过程。同时这两个过程中又包含了与实验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如何讲解实验内容、如何指导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结果如何进行考核等其他环节。根据各高校的改革经验来看,经济管理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实验类型,即基础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实验、开放实验。上述几种实验类型只是对各高校的实验教学活动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并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但是要抓住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即实验设置要具有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的特点。

在经济管理专业基础性实验的时间安排上要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因为基础性实验比较简单,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也不足,此时开展基础性实验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也易于接受,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性实验的时间安排上应该安排在大三阶段,在大三阶段很多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都开展了相应的专业课。此时应该在学生学完某一门专业课程之后制定相应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熟悉经济管理的基本运作流程和一些基本技能。从而为后期的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模式探讨

实验室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由于经济管理专业的不断改革,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也在随之相应的改革,实验内容已经由传统的单一性试验逐步转变为设计性、专业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实验。这就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统一规划,把经济管理专业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同时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打破各专业各自为政的现象,充分结合各院系和各专业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互补。

4.2.1 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与其他专业相比,硬件设备比较简单,主要为计算机和一些网络设备。因此在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该统一规划,避免实验室设备重复配置,也利于实验室建设不断规模化,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科学规划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充分重视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软件方面的建设,除了最基本的操作系统,还应该对专业性的软件配置到位,特别是模拟仿真类的软件必须配置到位。

4.2.2 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仅有软件和硬件配置齐全的实验室还远远不够,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还必须配备一支师资力量强大的实验老师。在建设实验室的师资队伍时,应该充分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实验室老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历等其他各当面。为了让实验室老师能够不断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应该定期对实验室老师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讲座。对于实验室师资力量达不到要求的院校,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适当的引进一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同时也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采取多形式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如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室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高校在经济管理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索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从教学体系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师资力量的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总结出一套适合本校情况而且针对性强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同时在经济管理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索过程中,还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理论的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具备基础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实验教学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东远.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J].河南教育,2010.

第6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育;实践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社会实践服务,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专业知识培育,还要注重社会实践处理能力的培育,要使经济管理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支点之上,在协同、紧密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得以完美地融合和设计,从而培育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教学实践思路

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要遵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要求,以“平台+模块”为设计思路,以培育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主要能力为导向,进行如下思考:

1、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加深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设计专门的经济管理综合实验课程,增强学生对基础专业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

2、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经济管理类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统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的思考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经济管理类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到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和整理能力,教师要充分整合资源,开设专业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1、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相融合为依托,注重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从而增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用能力。经济管理类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分层、合理的设计,依照学生的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要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和合理配置,诸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习等,都要形成一个相互链接、密切相关的体系,在这个思路之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总体设计:1)经济管理类基础专业知识的储备阶段。在实践课程教学的初期阶段,是学生积累经济管理基础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的某一特定创业导向的知识较为分散,如:可以开设商务洽谈、管理与沟通、经贸应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重点提升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协同能力的培育。2)模拟企业实践的综合培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仅要有专业课程,还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实战内容,诸如:金融企业会计、模拟证券交易等,在这个实践中心环节中,可以将学生积累的知识融入到初步实践教学中,用于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观点。3)毕业实践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实验中心课程已经初步实现,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毕业实践设计的实习过程,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形成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2、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的具体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设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实践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层次化、特色化、立体化的实践课程教学特征,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策略,进行实践教学。在管理沟通实验、市场营销实验、企业资源计划实验教学课程之中,就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同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在专门的实景实战怀课程中,进行仿真实训教学,使学生熟悉经济管理类相关业务内容,诸如:企业管理实践中心可以仿真企业某部门的日常内部运作教学;金融交易实践教学可以仿真模拟银行的业务教学;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可以仿真模拟海关业务教学等。2)课外实践教学设计可以建构导师制和课题立项制度,结合专业的特色需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之中,可以具体设计“实验室实践环节”、“创新实验计划”、“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的设计、立项、调研等,可以开展课外活动或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并在学生实训、实习的阶段,了解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工作流程和内容,从而符合社会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目标定位,进行实践教学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具体规划,注重培养和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教学形式,实现经济管理类人才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作者:纪昀 宋博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参考文献:

[1]黄启国.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现代商业.2010(09)

第7篇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

引言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国民越来越重视其自身健康情况,就医数量与以往相比大幅度增长,医疗消费成为人民生活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满足大众需要,医疗行业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医疗行业的兴起,我国医疗单位数量不断增加,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成为了医疗行业工作的首要目标。

一、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不重视

医疗行业近年来逐步发展,虽然医院经济管理已经很受医院重视,但是在将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这一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医院固步自封,坚持实行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做出创新,不能跟随时代的潮流做出改变,对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这一举措的不重视已经成为医院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阻碍。信息化经济管理要求医院实现“微机化”管理模式,一部分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并没有将所配备的软件应用到医院经济管理中来,使这些配置成为摆设,甚至更有医院认为经济管理信息化会给医院带来更多的麻烦,使经济管理变得复杂,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认识,严重阻碍了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知识

医院长时间被认为是一种福利机构,医院管理者没有将医院作为一种盈利机构看待,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国家支持财政拨款,因此,医院管理人员没有把经济管理看做一项主要工作,导致管理者对将医院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全面,不重视对医院经济的管理。由于医院管理者σ皆壕济管理的不重视,导致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无法实施。

二、医院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对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对医院的经济进行更科学的管理,想要完善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为真正实现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医院经济管理者就必须充分了解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细节,并且运用信息化方式对医院经济进行管理。无论如何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者都必须站在医院的立场上,以医院的利益为出发点,结合信息化手段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做准备。医院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医院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掌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式,已达到在医院推行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

(二)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加强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想要顺利的进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完善的制度同时也作为医院管理员工的准则而存在。医院在开展将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工作时,必须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制度,根据医院经济水平,医院人员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从而达到对医院内部的管理,医院各个部门同步发展,高校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医院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能够做到对医院经济细化管理,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是保证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的基础。医院中各项工作的进行都在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例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记录医院的各个部门信息,将每一笔资金流向记录清楚,以保证医院财务账目清晰,医院资金流向有根可循,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高效进行。除此之外,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应用充分激励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将医院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细化,对工作量和工作内容都做出相应的规定,绩效管理体系为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效率的作用

信息化在医院经济上的运用为医院经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医院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先进技术应用到医院经济管理中,使医院的经济管理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医院经济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信息化的运用大幅度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的水平,经济管理是每个单位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院的经济需要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管理,运用大数据管理体系则成为医院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大数据管理体系的应用,能够更加科学的完善医院经济管理体系。其次,信息化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推动了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信息化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了医院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使医院经济管理更加精细、精准,以达到提升医院资金利用率。最后,信息化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大力促进医院发展,将信息化运用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有效的整合了医院的资源,推动医院经济管理稳步发展,进而促进医院整体水平提高。

第8篇

人们可通过对经济信息的接收、收集、传递与处理,实时、动态的了解各方面经济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与管理,保证经济发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广义上来讲,经济信息具有分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全球化、中空化、互联型、创新型、整合型、知识型、紧迫型等诸多的特点,而从实际的应用功能上来讲,经济信息主要具备有预测功能、控制功能、选择功能、增值功能、开发功能等。通过对经济信息的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我们也可看出,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或微观经济管理中时,对整体的经济管理水平,具有着十分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作用:

⑴推动性作用。将经济信息充分利用地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时,可以使管理方式更加合理。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人力、资金、设备、产品等,均可通过经济信息紧密的联系与组织起来,最终使各方面能够更加协调,得到统一性的管理和发展,从而对推动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帮助。

⑵决策性作用。通过经济信息的整理与统计,将宏观经济曾经的运行情况,当下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性、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分析结果,预测出未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再根据预测,制定出相应的经济管理计划,并放心地将这些管理计划付诸于行动。这种方式,也就是指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到的决策性作用。

⑶指导性作用。在编制宏观经济管理方案时,如果未能充分地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则容易出现管理方案编制不合理、不实用、不正确等问题。而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方案的编制当中时,便可得到大量可靠、准确、有效的经济信息资料,这对于管理方案的编制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进而保证管理方案编制以及后期方案实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通过对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分析,再结合当前经济信息存在的一些弊端,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有效性措施,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充分性与合理性:

1、建立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于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全面的经济信息系统,可以使经济信息的内容更加详细,并使其整体运行更加正常,进而有效的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而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⑴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原则。首先,必须要保证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与宏观经济管理完全配套,紧密联系,保证其能够发挥充分的作用。其次,建立此信息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循“独立性、目的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系统完整性”等原则,以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正确性。再次,综合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科学地把握宏观经济信息,在综合考虑、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建设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⑵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想保证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时效性与合理性,就必须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及时、合理、重要。这种形势下,使得宏观经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已是必然。而网络化信息系统在应用时,也需注意三点重要事项:其一,经济信息的收集必须及时,充分地体现出时间观念,以保证各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其二,信息收集必须要突出重点,切勿一杆子全捞,贪多求全,盲目进行,要做到就重避轻,有的放矢。其

三,收集经济信息并应用时,应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收集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可起到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料。

2、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大力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期望其能够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将经济信息作为导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个影响又分为正反两方面,如果经济信息应用得当,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意义,反之,经济信息应用不合理,也会对发展造成阻碍性的影响。因此,于实际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将经济信息摆在首要位置,并以经济信息为导向,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长效发展。例如,通过对每个局部经济信息的整合、分析,来探究其对整体经济发展起到的影响,再以这些经济信息作为依据,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来促进局部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规避两者在发展中出现的冲突,使局部经济发展能够积极地促进整体的宏观经济发展,满足宏观经济的有效性管理目标。

3、加强经济信息应用下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应用意义,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信息应用情况的同时,重视对宏观经济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一,我国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撤销或是减少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在考虑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差异性的情况下,逐渐落实“政企分立、政资分开”的管理对策,以保证经济信息的精准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通过人才整合、精兵减政等有效性策略,使经济信息的的应用更加合理,为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效率以及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打好基础。其二,在经济信息的合理应用下,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加强对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具体为:

⑴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⑵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⑶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