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联网创新技术

物联网创新技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8 09:4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物联网创新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物联网创新技术

第1篇

联网解决三个需求:感知、传输、应用

孙忠富介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时间不算太短。上世纪80年代,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设施农业它追求的就是自动化监控与智能化管理,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初阶段,设施农业成为最重要的载体。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样的技术快速发展,90年展得更快,21世纪,这种势头一直突飞猛进。孙忠富解释说,这是因为我国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化技术自身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现代农业或设施农业上,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信息化发展。

孙忠富说,另外就是精准农业,它是要求对大田作物的种植实现精准化的管理,特别是水肥,什么时候施肥啊、浇水啊,提出的是一种“因需管理”――根据作物的需求、根据地块的差异进行管理。因为农田分布广,每个地块营养水平不一样,作物长势和水分条件不一样,所以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这就是精准农业的需求。这种个性化的需求也是需要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接着,孙忠富博士讲到,物联网是发达国家逐步形成的一种理念,我国真正全面的被人们认识实际上大约是在2009年左右,这个概念一提出,很快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产业的高度,成为了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个信息化浪潮。

孙忠富介绍,现在物联网技术发展很快也是如此,有着巨大的发展与应用空间,具体到农业领域方面,由于农业领域自身的特点:分布广,面积大,问题复杂,所以很难管理。怎么样获取农作物繁杂的信息,也包括气象、土壤等各种参数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和监测,将能够提高农业的管理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然后怎样根据这些信息去精准地管理控制整个生产过程,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就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必要性。

整个物联网系统要解决三个层面上的需求。第一个层面,就是“感知”。我们用物联网的技术,相对来说就可以全面、准确的、快速地感知我们农业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我刚才讲到了,是和农业紧密联系的信息,比如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光照和水份等,我们应该全面地了解和感知到,因为这些信息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也影响灾害的发生等。

第二个层面,是“传输”。当我们感知到了诸多数据和信息,之后就涉及到了怎么去传输。农业的现场都是远离社区的,远离办公室,而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也不在生产现场,这些信息呢,还得让他们知道,让他们了解这些信息,另外科学家及研究人员也需要快速、准确地了解到信息。这就需要网络的技术传输过来,这就是物联网的第二个关键技术―传输。

第三个层面,就是“应用”。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当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之后,如何解析,如何与专业知识结合,提供综合服务,这才是物联网应用的终极目标。

孙忠富介绍说,信息传到信息中心,有了数据,这些大量的杂乱无章数据,对普通人来说,是无用的,而怎样把这些数据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作物或现场的一些具体情况、结合农业专家的一些知识和经验,不断地去提取去挖掘,形成一种简单的、人性化的、一般人能够看得懂、用得上的一种技术产品,这个过程就是数据挖掘和整合过程,也就是第三个层面的关键技术―分析应用与服务。目前人们经常提到云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都与此层面密切相关。

孙忠富总结道,物联网基础就是数据的感知、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应用。对大多数应用者来说,他们只要关心最后一个层面的东西就可以了,所以相比而言,第三个层面是最重要的,特别需要面向农业的具体问题。而具体到传感技术,孙忠富说,这得靠专业的厂家,即一些电子产品的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的研发,他们需要和农业方面的专家结合,他们需要知道农业上的实际需求,比如农业实践中需求什么样的传感设备,哪些是已有的设备哪些是缺乏的,或者是说将来更需要哪方面的传感设备,这样,进行研发的电子设备厂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孙忠富说,这样来看,物联网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他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各方面的技术人员来进行交流,进行合作。

技术认同感和培养使用群体是关键

最后,还要有用户的配合,要能培养一个广泛的用户群体,这个系统、这个成果研发出来后,还要培养用户,因为现在任何一个新产品,如果你没有用户群体,也是没有用的。孙忠富说,那么一个用户群体是如何形成的,第一,的确是这个市场有需求,大家都感到有用;其次,就是产品觉得好用,得有认同感,这样才能培养出使用群体,另外,就是对高科技手段的认可,不断地适应和改变工作方式,包括信息获取的手段。

对于用户群体的培养问题,孙忠富进一步解释说,他最近参加在江苏召开的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农业部有关领导讲话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思想。农业信息化应用要针对特定的群体,这个群体是要培养的,比如现今智能手机用户很多,但主要还是年青人,而农业信息技术用户群体、物联网技术,也是一样,用户也是要针对性地培养的,这个很重要。这就需要完善我们的技术系统,不断地能给用户或使用者带来好的服务,用户群培养很关键。

孙忠富认为,我们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和应用,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跟国际是同步的,在某些方面甚至独具一帜和特色。但是我国的现实国情是经济和技术发达程度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水平跟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在某些特定领域中甚至领先世界水平,整体水平我们还得努力,得迎头赶上。

物联网的数据是实时的、动态的

对于物联网的理念,孙忠富介绍,这种技术理念的形成是逐步的。可溯源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再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逐步地演变,出现了物联网的概念。

孙忠富介绍,要说起物联网不得不讲互联网,二者具有重要的依存关系。互联网主要是将计算机(资源)互联成一个超级网络系统,信息的利用方式以查询为主,针对的是已有的数据资源。而我们农业领域中,更需要一些自动实时感知的数据,这就需要把一些感知设备(传感器)连起来,自动的实时的感知,比如作物环境的土壤水份信息、温度湿度、太阳光照等信息,这类信息数据是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物联网是可以做到。因为互联网仍是物联网系统数据传输的最重要平台,所以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感知设备连接起来,形成具有感知能力的传感网,如此将物(设备)与物(设备)连接在一起,乃至将万物连接起来,构成了物联网。当然物联网的内涵远远不止如此。

之于农业,有其自己的特点。孙忠富介绍说,因为农业是复杂的,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要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一定覆盖度的传感装备,其难度可想而知,不像一个园区或一个大工厂,充其量就那么大。但也正因为如此,要把这么大的农业系统监管起来,实现快速准确地了解各种信息并实施调控管理,如生长环境的变化、灾情以及农情等变化,更需要有物联网这样的技术予以支撑。所以物联网的发展,对现代农业和信息农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机遇,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产业化探索

孙忠富和他们的研究团队之前长久的研究和实践的积累,正不断地转化在农业的实践应用领域中;而实践应用所带来的便利,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理论探索和相关产业化实践的努力。

孙忠富介绍,他们团队建立的农业数据信息远程监控中心是经过多年的研发而成,尤其是以自主研发的“农业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这一智能系统的应用,不断积累和完善各类农业现场重要数据参数的获取和解析,并通过构建网络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调用,为政府相关部门、一线生产单位、科研院所等决策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数据信息服务,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在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优化调控等过程中的精准监测与决策管理水平。

目前孙忠富他们实验室正在开展“小麦苗情数字化远程监控与诊断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是农业部和财政部2009年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重点支持项目。项目基于M2M和物联网理念,针对我国四个小麦生态区类型区(东北、西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构建小麦苗情监控网络,开发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网络与管理系统,为小麦苗情综合诊断,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该项目的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完全可应用在其他作物的诊断与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孙忠富坦言,现在社会上物联网热度比较高,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大部分是起步、或初步的应用,而他们的这个项目,虽然也存在诸多不足,但相比来说是做得比较扎实的一个项目。孙忠富他们的这个系统,是面向全国的,在全国小麦的主产区,布测大量的监控站点,主要就是监测小麦以及与小麦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因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对灾情苗情的变化进行诊断预防,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政府和用户,并为其提供一些决策支持服务。

孙忠富介绍说,这个系统已经完成了主要关键技术的研发,下一步不断地扩大应用,准备不断地把技术推广示范,把技术外延。现在主要是应用在小麦作物,但农业上作物种类很多的。应用同样技术原理和具有的可复制性,他们的团队下一步考虑将这些成功的技术运用到更多种作物的监控与管理上。

孙忠富说,这些主要关键技术就是上面提到的三个大的层面:传感、传输、分析应用方面的技术。针对这三个层面,孙忠富他们开发了自己的硬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图像设备,另外也开发了自己的软件系统,在全国很多地区进行示范应用。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坚持把这些技术转化,非常注重把这些产品的示范价值向社会推广,进行产业化。

第2篇

日前,诺基亚表示将会在这次巴展上重点展示物联网、云、超宽带三个方面的内容。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市场传播及公共事务负责人马涛表示,诺基亚这次巴展的主题是全球网络中枢系统的创新者。诺基亚将从“网络+云服铡⑷现+社交、基础设施+终端设备、技术+服务、服务供应商+企业、全球化+多元本地化”六大特色领域,引领全球网络中枢系统创新。

物联网:诠释八个关键字

到了5G时代,将带来人与物、物与物的海量连接。这也就意味着物联网将催生极大的商业价值。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应用和分析事业部负责人、执行副总裁张庆认为,物联网有两个价值,首先,可以增加收入。其次,为生活带来便利。

张庆表示,诺基亚作为端到端方案的提供者,物联网IMPACT平台除了坚持融合、开放、创新、安全八个关键字,还会做出三个创新,首先,创建全新业务模式。其次,加速进入市场。最后,提供差异化服务。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在中国有很多合作伙伴,我们希望作为一个端到端方案提供者,能够给合作伙伴一些支撑,让合作伙伴在我们的IMPACT平台上把他们的软件快速发展起来。”张庆表示。

云:进入实践阶段

通过云,可以实现敏捷的软件定义业务,助力企业从业务、运营、网络三个方面进行转型。

诺基亚表示未来一定会进入一个可编程世界,而要想实现可编程世界,必须实现软硬件解耦。“云是可编程世界的基础,是资源的保证。诺基亚和上海贝尔的云已经进入到实践阶段,在网元和上层编排管理上都基本成熟。”张庆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与Three UK 联合部署了全球首个下一代原生云核心网络。诺基亚提供端到端的云核心网,包括AirFrame、CloudBand、Nuage Networks的软件定义网络、增强型分组核心网,增加他们云核心网的灵活性。

超宽带:4.9G来了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移动网络事业部负责人Marko TIESM?KI表示,诺基亚超宽带的方案和技术旨在解决未来世界对无线的无止境的需求。在巴展上,诺基亚会展示4.9G、小基站、垂直领域、5G就绪传输网、下一代分组核心网、全球服务等内容。

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政策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一出现就受到很大的关注,世界各发达国家均把发展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级的战略。中国政府同样意识到物联网产业的前景,把物联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物联网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关键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产业规模、市场应用等方面还不成熟。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推进物联网协同创新达到较高水平。健全和完善我国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体系,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与配置方式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联网协同创新以及公共政策的含义

1.1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含义

物联网协同创新是指物联网利益链上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为解决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优质资源要素的全面共享和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1]

1.2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合法制定的法律法规、条例、计划规划、策略等需遵循的措施和依据。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主体,赋予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也是政府将公共政策纳入到合法化的范畴之内,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各种讨论,体现了公共政策的一个本质特征,即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的特征。[2]

2物联网发展协作创新公共政策的必要性

物联网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引导,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宣传,建立健全物联网协同创新的人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化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服务性政策等,为促进人员、知识、设备、成果等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提供了服务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是通过政策来促进互联网的深度协同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规模、重大示范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早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建立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不能仅依靠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必须有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为立足点。

3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公共政策总述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政府的重视,政府一直将协同创新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采取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我国制定的促进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有《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省级以下的地市层面制定的公共政策有(以江苏为例)《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南通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规定》《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苏州市科委加强科技成果鉴定管理暂行办法》等,[3]这些政策从人才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产业化政策、财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协同创新的公共政策体系。

4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公共政策不足之处

4.1人才政策有待完善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人员沟通可以实现知识共享,是促进物联网的协同创重要途径。我国物联网人才政策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均有相关政策,但过分依赖高校或企业自主培养人才,这使得在政府层面上忽视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的人才政策。具体问题体现在,现有政策对高校教师的选聘方面只重视有研究成果、学历在博士以上的教授级人员,而对有着丰富科研前线工作经验的人才视而不见。这些都不利于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人员培养、人员流动、知识共享。

4.2缺乏有针对性财税制度

物联网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高度重视其发展,政府在物联网的财政、税收方面的投入逐年递增,资助的方式也呈现出各种形式。但是针对物联网协同创新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还很匮乏。现有的政策体系并不是为着物联网协同创新而制定的,虽然在已有的高新技术、物联网相关政策中体现着对物联网协同创新的支持,但是毕竟缺少专门的政策,这也导致了大量的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较难得到政府扶持。

4.3服务性政策还需要完善

随着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入,创新主体中的服务性组织(包括中介服务机构,物联网行业协会、物联网产业联盟,公共信息技术平台等)也在不断的完善以促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因此用于监督规范这些服务性组织的政策逐渐被制定出来。但对于这些服务性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我国目前也都缺乏明确的政策法律的规定,[4]这些都不利于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发展,服务性政策亟需完善。

4.4缺乏产业化政策

物联网产业潜力巨大,但是产业规模仍然很小,尽管相关产业参与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热情高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物联网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集聚产业链。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急需国家层面的相应配套政策。[5]

5我国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物联网协同创新系统复杂多变,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多,协同创新模式多样化。完善和健全我国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公共政策体系,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与配置方式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以下公共政策建议。

5.1完善物联网协同创新人才政策

政府对物联网人才的引进、激励稳定的相关条款已经出现在较多的政策法规中,为人才充分施展才能营造了的良好环境。但物联网协同创新少不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人才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充分发挥人才在物联网协同创新中的核心地位,鼓励人才在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的各主体间的必要流动。首先,政府制定人才流动的激励、优惠政策。规定高校、研究机构中参与物联网科研的教师等研究人员必须定期到企业中学习,同时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提高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人才流通和知识分享。其次,政府部门建设物联网人才流动保障措施,对于人才流动的档案、薪资、职位等级等权益制定出明确的政策条款,档案的调动遵循优先处理、自动处理原则,在部门调动的人才到岗前完成档案的调动工作且不需要被调动人员亲自办理。薪资、职位等与人才利益相关,政府保障其至少和流动前相同,对于响应政府号召而进行人才流动的人员,给予薪资上调,职位提高等奖励措施。

5.2健全科学技术转化政策

首先,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遵循利益引导原则,物联网发展协同创新的主体不同,其追求的目标呈现出差异性,企业注重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高校和科研机构追求的则是保持科学技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国家应针对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科学技术转化政策,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率的提高。具体政策内容建议包括:一是在创造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中融入市场标准;二是对创造主体的利益驱动不应仅限于直接的物质激励,还应包含精神激励,即在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中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6]

5.3丰富财政投入方式,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首先,我国对于物联网小企业的协同创新项目支持力度较小,建议政府制定针对物联网小中企业的协同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初期可用无偿资助的形式,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筹措。使得想进行创新的中小型物联网企业拥有较为充分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吸引科研机构加入,增强综合实力从而提升我国物联网整个行业的实力,促进物联网的产业化集聚。物联网的协同创新是存在风险的,创新主体对于合作的风险有着各自的顾虑,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帮助物联网创新主体降低这种风险以消除顾虑。建议政府财政拨款作为物联网协同创新风投资金。建立专业监督评估部门,为市场前景好、具有产业化可能的协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

5.4完善产业化政策

政府部门引导,建立专门从事物联网研发和推广的产业园区,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开展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发,推进技术产业化以及重大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支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是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制定支持国家物联网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例如土地、资金支持等,在促进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企业发展,形成区域性的物联网协同创新产业链。二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产业内有产业化前景的关键的、基础性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提高物联网相关产品的应用范围,创造实现重大科技突破、重大示范工程的机会,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协同创新。

5.5完善物联网协同创新的评价机制

为避免物联网协同创新项目的主体为了得到政府资助而作假,政府应制定相关监督评价政策抵制这种现象。第一就是建立协同创新专家评估体系,在项目的各个时期都有专家进行专业的评估,针对物联网协同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可能性,评价物联网协同创新是否可行。第二,建立协同创新协调制度,解决创新主体合作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增强协同创新的内部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吴莹莹,张爽.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基本要素及发展策略[J].通信企业管理,2014,(3):81-83.

[2]徐珊珊,尚秋谨.透视公共政策本质特征——从公共政策概念出发[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8(4):29-31.

[3]潘睿,范丽芬.浅谈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成果共享机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8):34-35.

[4]白庆华,赵豪迈等.产学研合作法律与政策瓶颈问题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1):62-68.

[5]董爱军,何诗,易明.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框架体系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61-65.

第4篇

论坛上,无锡市政府和赛伯乐集团共同发起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高新技术等领域。

基金宗旨在于撬动海量资金进入无锡市场,吸引物联网相关高新技术企业来无锡发展。同时培育本地物联网产业龙头企业,帮助无锡企业连接资本市场,推动本地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

2009年,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开启了无锡物联网发展的大幕。无锡是中国物联网探索和实践的大本营,云集了当今国内乃至全球最先进的物联网研究机构、人才、技术和知名企业。无锡物联网示范区、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无锡物联网小镇、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等这些物联网名片项目在全国乃至全球已有广泛的影响力。

近几年,无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其物联网产业已从技术研发走向大规模产业化,从政府倡导走向市场主导。

截至2016年底,无锡市集聚的物联网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各类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70家,从业人员突破15万人,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牵头和参与制定的物联网国际和国家标准52项。经过多年发展,无锡物联网产业链实现全覆盖,企业承接的物联网工程遍及全球30个国家400多座城市,包括承担了国家多个主管部门的重大项目。

另外,论坛上赛伯乐集团也展示了大量通过“共创式投资”与合作建立起的物联网+场景化应用,包括物联网+农村、物联网+幼教、物联网+金融、物联网+厂园、车联网、物联网+公安、物联网+生态、物联网+教育、物联网+医疗、物联网+公共设施、物联网+养老、物联网+体育等。

第5篇

关键词:钻石模型;物联网;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信息技术领域正在经历一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之后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国内对物联网普遍接受的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根据《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2010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 000亿美元,2013年将超过1 7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30%。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巨大的未来市场规模和对其他产业带动的乘数效应,各国政府普遍高度关注并积极部署该产业的发展。美国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奥巴马政府积极支持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计划。欧盟提出《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希望在物联网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日本将物联网列为国家重点战略之一,韩国也出台了物联网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我国的物联网起步和上述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现已将物联网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总理2009年在无锡视察时提出“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至此,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规划和政策,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争取在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中占领制高点。

回顾物联网产业过去几年的发展,可以归纳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的三大特点是:应用带动发展,标准决定成败,规模创造价值[2]。上述三个特点是有着层次递进关系的,物联网的发展首先要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然后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大规模的应用中,成本下降从而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在广泛的区域、行业等运用中,要使各个系统之间、物体之间互联互通,统一的标准意味着应用障碍的消除,从而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市场、规模与标准可以看作是物联网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产业发展的初始,应该考虑培育产业的竞争力,避免产业以后发展的“基因性缺陷”。由于全国各地正在处于物联网部署与发展的热潮之中,冷静地思考并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物联网产业,从培育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高度部署产业的发展,才是地方政府和当地产业界的正确选择。

二、钻石模型及江西物联网产业分析

(一)钻石模型

在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个产业的竞争力的理论中,钻石模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之一。钻石模型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考察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产业优势后所得出的评价模型,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两个辅助条件是机会和政府。四个基本因素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决定该产业的竞争优势。两个辅助因素通过四个基本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不但成为了解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有影响理论,而且还被广泛应用到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中[3]。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西物联网产业分析

1.生产要素分析。在钻石模型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波特认为在上述的生产要素中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等资源是初级生产要素,而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等资源是高级生产要素,在现代产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将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主要对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分析。物联网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研究开发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上直接影响着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后劲。从表1 可以看出江西与其他四个省的科研机构数上相差不大,但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只是安徽的77.12%,河南的51.5%,湖南的89.6%,湖北的46.9%。在从业人员当中,江西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只占五省总和的3.24%,湖北省拥有五省总和的一半以上。江西有硕士学位的人数只占五省总和的7.84%,湖北省拥有五省总和的1/3以上。无论是从数量和质量上,江西在五省中都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尤其在高素质人才数量上,差距很大。而与东部等发达省份则差距更大。

第6篇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吴韶波(1970-),女,江苏常熟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文江川(1977-),男,江西永新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JGZD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11-01

导论课程是为了帮助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前,使其了解所学专业、解读所就读的专业是什么,包括哪些专业课程、如何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就业及考研去向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有整体认识,对专业技术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确各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后续四年的知识学习、能力提高、素质培养以及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引导学习的方法、规划学习计划和未来就业十分有效的方式和重要的手段。

一、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自2010年才陆续开设的新专业,涉及多领域技术,学科交叉,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从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服务、知识体系等角度阐述本专业包括的内容。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

1.课程内容多,技术广,综合性强

物联网被誉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多领域、综合叉学科,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工业监测、物流等方面。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内容多,技术广,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综合和整体优化势在必行。

2.学生有兴趣,热情高,基础缺乏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开设,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3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新生进行统计,96.8%的学生对物联网技术有前期调研,但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具体教学内容了解较少,实践动手能力普遍欠缺。教师综合运用教学手段,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知识脉络,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其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专业领域新,对师资队伍要求高

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高校在新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过程中存在着涉及的专业知识广,交叉性强;课程体系尚处在摸索阶段,有待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不成熟;全面掌握物联网技术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严重缺乏等问题。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不断更新专业认知,扩充知识结构,并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4.教学方法单一,考评方式片面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涉及知识内容丰富,对各部分知识点的要求掌握的程度各不相同。导论课程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若采用单一授课的方式,可能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再者,若考评只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进行考量的方式,很难全面体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相关能力的提高,或将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后续课程产生为难情绪或消极的负面影响,甚至厌学。

二、导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在“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物联网技术本身特点以及物联网专业新生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和实际授课情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解析专业知识框架,优化教学内容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应从宏观上介绍了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综合性较强。通过对物联网基本概念、知识体系进行整体介绍,使学生既对涉及到的广泛技术有了解、有兴趣,又不会被庞大的众多学科内容吓倒,形成对“物联网工程”基本模型和基本问题的初步且宏观的科学认识。目前,绝大多数的物联网导论书籍对于物联网专有的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M2M等技术介绍比较详细,其他必须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方面的内容则很少提及。因此,应贯穿“全局指导局部”的方针构建基本知识框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优化,保证后续教学能围绕物联网的需求进行;剖析物联网技术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强调基础知识,注重技术应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巨大的创新机遇以及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2.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创新思维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正不断应用于很多领域中,因此,导论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于整个授课过程中。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科学科,感性认识可以加深对物联网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采用案例式教学,如:在介绍物联网与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关系时,教室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智能家居的样板间,让学生亲身感受如何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如何传输这些数据并对家电进一步控制。也可以综合考虑课程侧重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归纳提炼出研究的方向,采用研究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和提出自己的想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目的。最后,课程也可以不局限于课内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辅助,突破传统导论课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3.强化实践教学,紧跟领域前沿研究新技术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内容多,除了介绍计算机、电子、通信、控制等有关专业基础外,还涉及到大量全新而复杂的新技术。对于刚进入该专业的新生来说,从书本中很难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方向,也很难将抽象的书面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教师应适当辅以实践教学环节,并通过参观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室、物联网应用样板间、开展物联网技术现场教学与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之间的距离。注重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学生既能提升对课程的兴趣,又可及时掌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技术层面整体把握物联网,对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进入实验室体验学术研究的过程,也能激发学生对高水平研究与应用的热情。

4.建立综合考评体系,考评方式全面灵活

导论课程的考评可分为期末考试、实践报告、研究报告等多个组成部分。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形式,基于课程内容涉及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测试,同时也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研究报告可以小组形式进行提交,根据选定的研究方向从查阅文献、自主思考、组织讨论到形成结果、汇报总结,明确小组中每名学生的工作与贡献。实践报告指学生通过参观与实践,对物联网新技术应用的进一步理解,包括基本的原理、实践操作、方案改进等,培养学生系统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扩展知识面,鼓励创新思维。

三、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肩负着引导物联网工程专业新生了解专业技术发展,激发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掌握自主获取知识方法,引导正确学习方法的重任。本文首先根据物联网技术及专业新生的特点,讨论了“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等三个方面给出了对于本课程教学的有关新思考,力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后续课程的学习,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秧琼,宋扬,顾征,等.工程导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

[2]李锋,金朝永,温洁嫦.成功的专业导论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第7篇

关键词:物联网;金融;数据;资源;平台

随着新型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步伐的加快,物联网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将推动经济社会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时代。金融作为维系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与物联网系统融合既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未来经济社会全面智慧化生态体系的关键动因。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作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庞大的中小客户群体,与当今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金融背景相吻合;与物联网的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需求架构相一致。邮储银行只有加快对物联网金融的研究,逐步将金融服务嵌入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目标产业中,尽快融入物联网开放式协同的生态系统中,才能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竞争力。

1物联网金融概述

1.1物联网金融的内涵

物联网金融即在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人类对智慧化生活方式的需求满足以及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融合回归的过程中,为物联网构造的有机信息物理生态系统提供的嵌入式、多领域、多方位、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物联网金融在智能生产、消费和智慧化服务的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直接参与实现财富创造与社会运行效率推进,服务实体经济运行的金融需求。物联网发展的巨大空间和金融本质决定物联网金融必然会围绕着社会经济运行变革规律和金融基本规律进行。

1.2物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

初期,物联网金融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信息交互基础上融合。随着物联网实现物品网络化、信息化,物品之间、人与物品和环境信息交换的深化,金融服务智能化、资金流数字化,金融服务将体现物联网中物质属性与金融属性的高度融合,体现在金融服务方式+物联网基础上的金融发展演进和变革,隐含在社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全过程中,进而服务于社会真实财富创造。相对于互联网金融,物联网金融通过物品的信息化传递,直接将金融服务切入智能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金融服务直接植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1.3物联网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1.3.1自身因素物联网金融的内涵体现在金融+物联网的发展模式,其发展的自身动力因素包括:一是金融与物联网融合的机制和程度;二是金融机构布局物联网+金融的战略选择;三是金融在物联网生态系统中服务社会真实财富创造的水平与程度。1.3.2外部因素物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和潜力也取决于物联网自身发展深度、广度及速度。物联网发展的产业资本需求及其发展所衍生的庞大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奠定了金融+物联网发展的有效需求基础。在政府主导、产业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以及金融内在发展动力的影响下,共同催生物联网金融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1.4物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未来金融可持续发展动力和价值创造存在于真实财富创造的物联网发展生态之中。物联网的发展直接决定了物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和潜力,物联网发展隐含的多元、协同创新特征,决定了物联网金融将向运行模式多元化发展演进。1.4.1实现大数据金融体系金融服务生产的核心要素,就是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和完整性,信息本身直接影响到金融运行的效益、风险与成本。在物联网生态系统中,信息以非结构化、结构化、离散化或连续化的数据集合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大数据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持,可以有效降低真实信息数据获取成本。成功的金融运行模式必然是实质上的大数据金融运行机制。1.4.2形成产业链金融系统物联网是整体经济系统化协同发展的结果,是国民经济中各种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要素深度智能融合的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降低产业、行业之间的交互成本,进而推动实体产业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物联网生态下的金融发展将会形成基于产业协同融合的开放式金融服务供给链,围绕实体产业的融通协同,实现生产、消费及财富管理等多元化金融支持。1.4.3构建智慧金融模式物联网可以有效满足智能化的生产消费需求,因此传统金融必须与社会化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围绕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有效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的“四流合一”,促成任何场景、任何类型的金融需求在第一时间被安全便捷满足的智慧金融新模式。

2邮储银行物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超过7.3万亿元,拥有4万个覆盖城乡的实体网点,服务于5亿客户群体,培育了1.6亿电子银行客户。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2.1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优势

2.1.1“四流合一”的资源优势物联网金融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特点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以及“一体两翼”的业务架构高度契合。与同业相比,强大的集团资源协同优势,加快电子商务、实物传递、金融板块联动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布局物联网金融,形成自身明显的发展优势。2.1.2普惠金融网络和客户优势邮储银行拥有4万个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点以及超过10万台自助设备,5亿客户分布城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邮储银行可以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网络优势,客户认知度较高的品牌优势,为物联网生态系统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2.1.3基于开放式架构的信息技术优势与同业相比,邮储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最先采用了基于开放式小型机集群、自主可控开放式技术架构,实现了大规模业务并发系统的高可靠运行。基于开放式技术的IT基础构架,为邮储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基础上升级发展物联网金融,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2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劣势

2.2.1客户结构不合理邮储银行中老年客户(40岁以上客户)超过一半,80%的客户位于县域或农村地区,电子银行开通率较低,对互联网、物联网的接受程度较低。相对低端的客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邮储银行网络金融的发展。2.2.2产品服务创新不足目前,邮储银行产品和服务依然基于将柜面传统操作迁移到互联网的方式,尚未在以互联网思维重塑产品、再造流程方面取得突破。这也是与互联网企业客户体验至上最大的差距所在。2.2.3信息技术支撑薄弱邮储银行与同业、互联网企业相比,信息技术力量、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尚在部署阶段;创新的体制机制也在建设之中,尚不能对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2.3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机遇

2.3.1外部环境从全球范围看,工业4.0刚刚起步,物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尚未形成规模。在国内,物联网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物联网的综合运用刚刚起步,其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还局限于部分领域。邮储银行与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发展机会无限。2.3.2物联网金融的成长性拥有了互联网金融的经验,商业银行通过嵌入物联网生态系统,基于全流程客观数据信息获取、高效传递和智能处理,将在更广义的层面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生产者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实现支付结算、信用评价、资金融通、风险控制等。

2.4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威胁

2.4.1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表明,必须将互联网金融发展上升到战略转型的高度,大胆尝试新模式,采用新技术、采取新举措,才能防止被同业超越或是被边缘化。在物联网起步阶段,各商业银行都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主动拥抱新技术、大胆创新新模式,争取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4.2跨界经营的冲击互联网、物联网开放的特性弱化了行业间的壁垒,同样降低了金融业的门槛,银行传统支付、信贷、中间业务等也受到来自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讯运营商等异业竞争者的明显冲击。可以预见,物联网时代,创新思维将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更大的挑战。2.4.3产业智能改变金融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框架的物联网,如制造业,从设备、产品,到仓储、物流、消费系统与网络数字技术的高度融合,从生产到消费涌现出信息化、智能化、透明化。行业、产业需要的金融服务更真实、更直接、更透明,当资金提供者可以直接参与物联网产业金融需求时,作为资金中介的金融机构面临的脱媒才是最大的危险。产业智能不仅变革自身,而且在改变金融。

3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前瞻性布局

3.1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可行性推进

3.1.1转变思维方式,发挥集团资源优势互联网发展思维表明,企业不是以自身的资源优势就能取得竞争优势,而是以客户的思维、极致的体验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才有生命力。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金融需求的各个环节匹配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创造产品、创新服务,深度融入物联网生态系统,实现客户定制产品,才能充分发挥邮政集团“四流合一”的优势。3.1.2转型服务网络,提供物联网金融信息支撑未来,邮储银行网点、邮政网点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应成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信息采集点、信息初步加工点、客户智慧生活体验点以及信息反馈渠道。只有加快网络和网点转型,按照物联网新形态的要求实现传统渠道的数据信息沉淀和有机融合,才能奠定邮储银行布局物联网金融网络渠道的优势。3.1.3打造智慧网络,重塑“寄递翼”价值贡献智慧化的速递物流网络,不仅构成未来物联网架构体系内基础实物传递网络骨干,更是奠定了邮储银行围绕消费、物流和商流的基础数据信息捕获与沉淀的数据传输的领先优势。让实物传递网成为物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中介、物品流通的监管,从简单的包裹传递变成价值数据传递的主渠道。3.1.4加快开放协同,实现板块数据融合物联网时代,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换,更多的是复杂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的交互,这就要求邮政集团旗下的“金融翼”和“寄递翼”板块数据开放协同,主动融入物联网的信息生态系统中,才能捕捉价值数据,奠定未来物联网金融业务的支撑体系基础。

3.2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价值创造

3.2.1降低交易成本物联网金融完全对接物联网大数据信息系统,实时全面获取标的对象的形态、位置、空间及价值需求转换等客观信息,并且通过信息共享系统以接近零成本的渠道传递信息,彻底解决传统金融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金融信息资源充分有效整合,进而淘汰传统金融价值链中冗余环节,显著降低金融服务的生产和交易成本。3.2.2优化风险管控物联网信息传递和共享,基本消除原有社会信用体系中信息割裂问题;云计算智能自动化处理信息,完全避免主观信息判断处理产生的信用信息失真问题。物联网正在促使社会信用体系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必然使金融风险管控理念和模式革新,凸显物联网金融发展的潜在价值。目前,该技术已在汽车行业、钢铁行业破冰,通过物联网技术,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以加强质押品的风险监控,大大降低金融资产管控的风险。3.2.3拓展服务边界随着物联网向工业、农业、能源及全社会生产消费领域渗透,传统产业升级、新型产业培育与发展及产业间的融合,商业银行通过智慧化物联网金融服务,为金融服务对象提供精细化、动态化、实时化的可视化管理平台,全面引导和支撑金融服务向社会各个领域覆盖和渗透。3.2.4打造智慧金融生产力发展与人类生产消费需求将会加速推动智慧社会的形成,从农业、交通、建筑、能源、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多层次、多维度进行智慧架构,势必对智慧金融的发展形成强大的需求和支撑。智慧金融不仅构成未来金融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竞争优势,更是未来金融发展的价值高地。

3.3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应用场景

3.3.1信用场景商业银行通过嵌入物联网生态系统,对接物联网标准信息平台,对贷款的目标产业或产业链的产销存、资金流通、采购渠道、用户反馈等信息,按照需求进行实时获取和评估,实现信用授予的前期评估、期中跟踪调整、后期预警或持续跟进等客观化信用获取,从而提高整体的风险管控质量。3.3.2供应链场景物联网发展一方面需要银行提供基于全生态链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银行通过物联网金融系统对接整体经济生产消费系统,依据目标对象的需求和目标,精准实现全方位可持续金融服务供给。基于目标对象生态链的智慧化金融服务,不仅有利于完善客户信用和降低营销成本,更有利于银行通过搭载更多金融产品服务客户并培养客户忠诚度。3.3.3感知支付场景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与近场通信技术进化与融合,支付业务将突破时空限制,满足即时任意付需求。在智能卡、密码形式的通信支付基础上,物联网发展将推动指纹、虹膜、声频和面部等生物识别技术成熟,支付将进入更为安全便捷的感知支付时代。3.3.4大数据场景物联网系统生成的大数据,其价值不仅在于真实信用生成机制,还存在于银行通过大数据进行产品协同创新,精准发掘市场和获取客户。物联网生态下,基于大数据的生产制造及服务将成为真实财富创造的必然路径,大数据将是未来真实财富创造的关键投入要素,也是商业银行产品服务创新的依据和关键要素,同样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3.5轻型化场景物联网发展趋势就是塑造智慧化的互联互通生态网络。传统的物理网点将会基于功能化视角重新定位与塑造,以智慧化体验为导向进行差异化重构;银行管理模式也将被物联网金融生态重塑。基于大数据网络系统的轻型化运行模式将是物联网生态下银行运行的主要模式,是银行轻资本模式发展的价值取向。

4邮储银行发展物联网金融的措施和途径

物联网金融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又一次变革,是跨界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的过程。为抓住物联网金融发展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板块协同优势,打造具有中国邮政特色的物联网金融平台,推动邮储银行转型发展,推动寄递板块智慧化升级再造,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4.1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4.1.1整合基础资源为抓住物联网金融发展机遇,邮政各业务板块应解放思想,摒弃各自为政的传统做法,实现组织架构的协同一致,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统一目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按照物联网发展的生态系统要求,依据物联网金融的客观规律,重新实现实物流、资金流数据的共享,充分挖掘客户行为、金融交易、实物传递数据的价值,通过信息流带动实物流与资金流的整合应用,为物联网金融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4.1.2完善数据平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已经成立了大数据中心,负责邮务和速递板块的数据存储、挖掘和分析工作。邮储银行也成立了数据分析中心,搭建了大数据平台,专门负责银行业务的数据分析工作。经过几年的数据积累,金融大数据平台、邮务和速递大数据平台已经初步搭建。但是平台数据基本是自身业务数据的积累,对互联网数据以及物联网数据的收集、处理还远远不足。必须从物联网思维出发,重新优化和完善数据平台,使其具备协同、接受、处理、融合物联网数据的基本功能。4.1.3互换共享数据物联网生态系统是社会生产消费各成员主体共同参与构建的结果,邮政企业、邮储银行只是生态系统的一小部分,不可能孤立实现自己的物联网金融。必须学习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打造物联网生态下的企业运行模式,适应数字化带来的管理变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与物联网生态系统成员进行数据信息平等互换;必要时,通过付费等方式采集外部数据。未来,只有掌握海量的用户和良好的数据资产,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发展的控制权以及生产力的前沿。

4.2战略推进,打造物联网金融信息平台

4.2.1战略投入打造平台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看,金融服务的竞争已经从网点、资金规模比拼等转化为平台模式的竞争。同样,在物联网时代,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秉承开放、协作、共享的精神,通过加大投入建立平台、打造生态圈,成为未来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邮储银行必须把发挥集团优势、打造适合物联网“四流合一”的开放平台作为发展战略。通过升级互联网金融云平台,搭建邮储银行物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物联网金融模式下农村电子商务、速递物流、国际包裹等协同发展的新模式。4.2.2特色优势取得主动对内,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旗下的实体传递网络和邮政金融网络是国内任何企业都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首先整合邮乐网电子商务平台、EMS速递物流平台、金融数据平台,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四流合一”,在“互联网+”时代,邮政实物传递平台网络取得主动优势。对外,顺应物联网发展趋势,加快将物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成开放式平台。与阿里巴巴、速递物流及众多电子商务企业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依托邮储银行及众多第三方支付公司、中小企业不断深化合作,提供覆盖支付结算、财富管理及信贷融资等多维度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形成围绕物联网生态链、具有中国邮政特色的金融生态圈。

4.3创新思维,研发物联网金融特色产品

4.3.1树立“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出,未来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转移到其是否能够利用最新技术,实现产品、业务、服务创新,提供极致的客户体验。因此,对轻型化、社区化、智慧化网点建设以及区块链金融探索研究,都是物联网金融发展前期必要的尝试。4.3.2加快物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邮储银行应不断加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应用,继续发挥自身多年形成的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优势,借力集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速递物流升级,围绕中小企业客户、农村电子商务客户、跨境电子商务客户,推出支付结算、信贷融资、财富管理等方便快捷、体验良好的创新产品,建立特色鲜明的物联网金融产品体系。4.3.3现代农业实现物联网金融突破“三农”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也是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开展普遍服务和普惠金融的战略定位。现代化的农业从生产、配送、营销、溯源全产业链开始信息化、智能化。邮政金融、速递物流、农村电子商务应积极主动融入智慧农业的生态系统中,加快创新产品和服务,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物联网金融突破。

4.4优化流程,打造智能化服务网络

第8篇

中国在物联网领域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以求在该领域享有一定的国际话语权。

过去数年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程度不高,大量的信息无法形成合力。物联网的兴起,使得设备互联而数据共享,推动了信息获取和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分析的结果则是物联网应用中最关键之处,也是创新频出之处。“物联网应用为先”已经达成共识,只有好的应用才能让物联网摆脱令人向往却又触不可及的窘境。

11月16日至22日,第13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举行。本次高交会上,最耀眼的明星非物联网莫属――本届高交会成为了中国物联网行业一次权威的、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物联网及相关的技术与产品成为了最大热点和亮点。

以产业规模论,我国目前物联网产值大约为25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而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物联网位列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有望于年底正式推出。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无法不令企业积极研发。

汽车行业是目前物联网应用最成功的领域,轮胎监控,轮胎使用周期、速度、承压等数据的收集都可实现。

以此次在高交会上集中展示的应用成果为例,物联网已经融合到诸多行业的基础设施中,让这些传统行业也借到了高新技术的东风。

航天信息目前在江苏省常州市城北粮库、无锡科技物流中心建设的数字粮库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使粮食的流通和管理更加高效、便捷,使相关流程更加清晰、透明、可追溯,更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进一步,航天信息还将在收储、调运、物流、加工等各个环节加大粮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