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8 09:40: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时代社会的发展,当代人富了口袋,却贫了脑袋;重视自己、而忽视他人。冲击大众视觉及思维的各种社会事件屡屡频发,如: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佛山小悦悦案,无不发人深省。为把握好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法律素质状况,笔者于2012年5月向大学生开展了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现状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93.7%。调查问卷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法律维权意识。但大学生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对待事物的辨别能力弱。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与法律素质现状
(一)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国民素质的教育从幼儿开始,做为当代大学生,自幼年开始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直至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看世界时期。大学生已经形具备有基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尽管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传播将形形的世界文化传播于青少年一代,当代大学生感受着世界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活跃的思考主体,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颓废思潮一直在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孳息着。但,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主流思想的积极健康、向上性。如:评价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看见他人遗失的财物,大学生的行为选择。70.14%的大学生的做法是:捡起来,设法寻找失主。如:小月月事件,假设做为大学生的你是路人中的一个,你该如何选择。42%同学确定,会伸出援手,在生命危机时刻,不该过多考虑个人得失。仅有8%的同学认为帮助小月月,也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选择绕道而行。如:问卷:如果你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自己占为所有了。你认为你的行为构成违法吗?47.8%的同学认为构成违法。调查问卷的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基本法律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提醒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秩序。
表1 你对在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秩序的看法。
人数
百分率
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他们(A)
279
78.4%
记得就遵守(B)
63
18.26%
无利可图,不必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次序(C)
1
0.295
没有明显看法(D)
13
3.77%
(二)大学生道德情感与法律思维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自小形成深厚道德理念,处理思考问题时,更多倾向于感性认知,尤其是涉及到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时,往往更强调事件的道德性质,而忽视了法律准则。也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所造就了大学生在面对情景复杂的社会事件难以理性做出评价。
表2 你如何看待官员拿受贿款扶困济贫,被判处刑罚。
表2如何评价官员拿受贿款扶困济贫,53.9%的大学生的选择随构成了犯罪,但能受惠于民,理当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又如问卷: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自己占为所有,是否构成违法。访问学生中的15.9%认为,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是道德要求,无法律义务返还失主;36.2%的学生认为数额巨大事才涉及法律问题。两项调查显示了法律问题融合道德情感时,大学生更多倾向于感性的认知。当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更多讲究个案公平,忽视了社会公平。及缺乏了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的思想。
(三)大学生缺乏牢固的法律知识,甚至法制意识淡薄。
实用主义理念在大学校园中尤为泛滥,这种实用论造就了大学生更专注于专业学习,而忽视道德修养的锤炼与法律知识的积累。在法律素养方面。许多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对法律重视不足,法律知识贫乏,属于“法盲”和“半法盲”一族,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主要的原因是不知法、不懂法。正由于不知法、不懂法,也就难于以法治的思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往往以个人道德评价取代法律评价。
表3 大学生法律知识现状及诉求你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掌握了解一定法律的常识不知道,有需要再学习了解人数
6
284
66
百分率
1.6%
79.8%
18.5%
你最想了解的法律知识有哪些?(多选)
宪法
民事法
刑法
劳动合同法
行政法
国际法
诉讼法
人数
301
265
184
352
76
25
106
百分率
45.5%
74.4%
51.7%
98.9%
21.3%
7%
29.8%
问卷调查显示,79.8%的受访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不知道的,有需要再学习了解的同学达到了18.5%。这说明我们属于法盲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有用论的思想不容忽视。另外,在学习法律知识的选项中,从表3,可看到学法的欲望也在于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是劳动合同法,达到98.9%;民事法律,包括有婚姻法、继承法等74.4%的同学有强烈愿望学习。不懂法及有选择性的接受法律知识,造成了大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行为事件时,往往以传统道德认知取代了法律的评价。目前,高校仍然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理念及法制意识。面对事件,难以控制自我情绪,往往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认为群体性事件,众犯不究。由此,在群体哄闹中对他人构成的侵权还全然不知,无意识的一步步走向违法的边缘。小则民事侵权,大则刑事犯罪。对大学生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律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四)大学生法律知识的诉求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多种价值理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影响着学生。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迎合一些低俗的或者不健康的思想潮流。使得腐朽思想个人、拜金、利己主义在文化传播领域蔓延,商业性的流行传媒文化对大学生形成不良的错误的导向①。当今社会中普遍出现的腐败现象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消极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今媒体对于社会中发生的消极事件,过于放大宣传负面信息,使得大学生在个思想认识发生了错误的引导。甚至会对法律产生重大曲解。通过调查,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造成较大影响的是,生活环境(86.4%)及社会不良风气(59%)的影响。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法制不断完善。完善个人道德文化素质、具备法律素养是当今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二、改进策略探索
(一)进行课程的整合,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素质进行进一步提升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及教育手段上加强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渗透性融合。确立以“法律为底线,以高尚的道德为最高要求”的教学理念,
第一,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内容
踏入高校校园的青年学生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道德认知,但法律意识又相对薄弱。教学内容既要做到知识的灌输,又要对大学生产生思想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学时,不能流落于单一的知识性的教学灌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时事热点。以理论做为基点,针对现实热点深化探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及法制观。例如,讲述爱国主义这一专题时,既要渗透中华子孙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更要针对当今国情开展教学,结合抗震救灾、国防安全内容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的渗透、离不开法制理念的深入,做到爱国主义与民主法制的内容的相融合。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时,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增进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推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堂专题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有片面认识的,是用法律解决还是用道德解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课堂分析讨论、甚至于辩论。在老师的启发和点评下,学生会对道德和法律的内在联系存在深刻的认识,学会既从道德,也从法律的角度全面客观的分析看待问题。例如,针对深圳机场梁丽案件的法理与道德思考,透视出的不当得利、盗窃罪、侵占罪及拾金不昧等等的界限及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判定标准及裁判结果。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实践中,让学生身体力行的感受学习,让道德与法律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开展大学生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研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内道德与法律义务咨询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与社会相联系,身体力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②。
第一,参观访问、青年志愿者活动
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本地和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当地法院,带领学生参与法院审理旁听活动。学生由此进一步了解案件审理的诉讼程序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也增进法律意识。带领学生到救助站、养老院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义务为社会进行法律宣传、家电维修服务,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大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升自我法律素质和道德品质。
第二,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认知
大学生通过开展内容多样的社会调研活动,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展学生的就业情况、城市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城市居民住房医疗状况调查、公民爱国表现调查、公民法律认知调查、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能够使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重要的是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既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同时又需要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人文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之一。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物化形态,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关于学生道德及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1.对于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
(1)尊重他人意识。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对他人劳动是否尊重是大学生日常行为中最为明显的素质表象。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在课堂上和自习室里是否能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进行调查,而从问卷发现经常听到手机铃声或喧闹声的占38%,偶尔能听到的占61%,这反映了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更没想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2)尊老爱幼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仅限于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而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道德感情去对待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和儿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主动给老人或孕妇让座的占22%,不能决定或犹豫不绝者占62%,而有16%的学生觉得这个事情与自己无关。这说明有78%的学生在尊老爱幼这个问题上存在问题。
(3)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格很重要的一面。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笔财富。涉及学生诚信的事例很多,如贫困生家庭状况、考试、请假、就业等等。从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发现,有41%的学生对于作弊行为反感,但认为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甚至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占59%。而包括对作弊反感的学生在内,从小学到目前考试作过弊的学生竟然占到了75%。
(4)团结意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显然,“人和”是各种条件中最重要的一环。“人和”是我们要创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环境。学校中,大到一个院系,小到一个班级,都要讲求“人和”,只有班级达到“人和”,才能使全院形成合力。从我们对班级的团结性调查看,有31%的学生认为本班级很团结,认为团结情况一般甚至有小集团的有56%,有13%的学生觉得班级团结情况差。
2.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调查
(1)获知途径。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获知途径中,从小听说占43%,通过课外书籍获得的占40%,说不清的占10%,大学期间继续获知的占7%。其中大学期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文科学生占76%,理科学生占24%。这表明我们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很大程度上是靠点滴的积累,而这种积累也正是传统文化深远影响力所达到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投入很少。
(2)获知情况。通过问卷发现,在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儒、法、墨等大家思想,有较多了解的占2%,71%的学生表示有点了解,有27%的学生不了解。能够说出某一家思想大致观点的,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0%,其中,文科学生占80%,理科占20%。在对于某一门传统艺术的调查中:大致了解的占76%,不了解的占21%(全理科)。这说明学生对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认知十分肤浅,文科学生虽然要好于理科学生,但在知识的面上以及深度、广度方面十分不足。
(3)获知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阅读是一种方式。我们调查发现,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传统文化类书籍的占11%,偶尔借阅的占64%,有25%的学生从不借阅此类书籍。
二、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偏好;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B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12-03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学生、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庞杂,其中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政策、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行为等自身因素。通过对已有文献统计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研究中,学生自身因素所占比例最大[1]。人都是有偏好的,大学生就业也是如此,或偏好收入或偏好工作状态,大学生的就业偏好是否理性,是否与个人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相匹配,是大学生能否有效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拟从分析大学生偏好入手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引导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内涵
偏好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是个相对的、非直观的概念,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是个体对物品喜欢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因此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偏好也受共性环境影响而呈现出群体特征。就业偏好是指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倾向,是对可供选择的职业目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选择排序。大学生就业偏好就是作为大学生这一主体人群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倾向性,是大学生在就业时所希望的期望目标,它是大学生就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对可供选择的职业的主观认识和评价。
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目的是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简单说也就是对找到“最好”工作的追求,这一追求行为如果在完全理性的目标和选择过程的引导下,会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但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受社会干预、家庭观念和资源的限制、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自身拥有的人力资本状态约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能无法对就业选择行为形成完全正确的信念,或无法做出与信念相一致的合适的选择,因此就会出现非效用最大化的结果,这也就是大学生通常觉得无法找到“最理想”的工作的情况。因此要引导学生的就业偏好、推动学生就业,有必要在导致非理性偏好行为产生的一系列制约因素上下功夫。
按照职业目标本身包涵的内容,我们把大学生就业偏好概括为就业方向偏好、就业目的偏好、就业地点偏好、单位性质偏好、薪酬偏好这五个方面。就业方向偏好是大学生在毕业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就业目的偏好是指大学生更愿意为了什么去工作,就业地点偏好是指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什么地区工作,单位性质偏好是指大学生愿意选择去什么性质的单位就业,薪酬偏好大学生搜寻职位时对工资水平的心理价位。
二、江苏高校大学生就业偏好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1.问卷设计及发放回收。调查问卷依据就业偏好的五部分内容进行设计,其中就业方向、就业目的和薪酬偏好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学生选择最适合的选择项;而对就业地点、单位性质的调查考虑学生有多种选择,设计了打分的方式,评分采用5分值,分数与评价正方向记分,分数越高,对该项目评价越高,最好水平为5分,最差为1分。
江苏省是教育大省,高校数量多,部属、省属等不同性质和综合性、工科、经济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不同类别的院校齐全,选择在江苏地区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考虑到代表性、共性和可比较性问题,此次问卷发放对象全部选择了本科生,考虑了不同专业类别选择了6所本科院校,鉴于问卷中涉及的都是就业相关问题,问卷发放限制在大三和大四学生中进行。问卷发放600份,收回600份,按是否缺漏和是否认真填写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为590份。被调查的学生中,大三学生304人,大四学生286人。从性别看男生占了44.4%,女生占了55.6%,女生人数略多于男生。调查学生的专业涉及了文法、经济、理工、艺术、医学等专业,生源地的调查分了本市、本省城市、本省农村、外省城市、外省农村五类。
2.就业偏好的调查结果分析。
(1)就业方向偏好。关于就业去向我们分了就业、出国、升学、自主创业这四大类,调查数据显示:就业去向中最高为就业占了61.8%,其次为升学20.4%,毕业后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数要多于准备出国的学生数,比例为8.8%,说明目前大学生中还是有较多的人倾向于自主创业,打算出国的学生比例最低仅有5.2%,另外还有3.8%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的压力问题,现在选择考研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环境下,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人数虽然数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不高,但增幅明显。
(2)就业目的偏好。不同的就业目的与学生家庭的环境和对未来的规划相关,这是大学生就业的驱动力。就业目的偏好中“施展能力,实现人生目标”为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目标,44.4%的同学认为这是自己就业的主要目的;排在第二位的是“享受高水平物质生活”,23.8%的同学认为这是自己就业的主要目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大学生就业的物质化偏好;排在第三位的是“生存的需要”这一目的;排在最末的是“结交朋友”这一目的,只占0.5%,这一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大学生考虑就业情况更多以自身利益出发。
(3)就业地点偏好。从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偏好看,平均分最高的“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3.98分,其次为“沿海开放地区中等城市”3.82分,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从第三到第四的依次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3.50分、“中西部大城市”3.43分,这说明一些特大城市由于生活成本等一些问题的存在已经逐渐失去吸引,学生现在更多的愿意去中小城市就业;排名第五的是“中西部中小城市”2.90分、最后是“乡村”2.73分,这两类地区的得分比较低。虽然受国家鼓励到基层和中西部就业的政策影响,目前大学生去基层工作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多,但总的来说,偏好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学生还是占了多数。无论是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在大中城市就业,从本质上讲都是毕业生对主要市场的偏好[2]。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有条件和机会吸收到更多更好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一些大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其要求可能存在差距,现实与期望间存在的落差导致大学生就业落实存在不顺畅现象。
(4)单位性质偏好。从就业单位类型的选择偏好看,平均分最高的“国家机关”4.25分,其次为“国有企业”4.12分,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到“国”字头的“铁饭碗”型单位工作;得分从第三到第六的依次为:“三资企业”3.83分、“学校”3.76分、“自主创业”3.35分、“私营企业”3.23分。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求职中“求稳”的心态日趋明显,进入一些目前比较热门的国家机关、国营企业的偏好强烈,而对民营、私营企业的偏好弱化。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冲突,一方面作为能够容纳大多数毕业生的民营、私营等企业受到大学生冷落,另一方面,每年的“公务员热”现象依然愈演愈烈[3]。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了就业困难。
(5)薪酬偏好。我们根据现在的普遍工资水平,分了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元以上这四大类,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可接受薪酬在“2000~3000元”的人数最多,占了48.4%,其次为“3000~4000元”有32.8%的同学选择,有10.2%的学生对薪酬要求较低,选择了“1000~2000元”,另有8.6%的学生选择了“4000以上”。由于自身经济背景的引导,部分大学毕业生初次择业时偏向于从主观意愿出发,忽视了社会和自身条件的现实情况,过度追求毕业时选择的第一份工作的起薪点,对于某些起薪较低,实习期内工资水平可能还不及这些学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的一些工作机会往往会不屑一顾。现代大学生普遍宽裕的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大学生对高薪资水平的偏好,这往往会形成学生和单位之间需求的不匹配而造成就业困难。
三、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无论是在就业地点、单位性质和薪酬方面的偏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难这一问题的产生。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形成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有学生个人素质、能力和学校教育、指导等内部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引导主要应在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更理性的做出适合的就业选择上下功夫,从而促进有效就业的实现。
1.把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作为重点策略。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是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其对就业的认知和因此做出的行为选择,要把培育就业素质作为引导就业偏好的重点策略。高校除了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适应市场与竞争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之上,增设拓展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和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专业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专业特色和就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形成就业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侧重将教学融入社会实践之中[4]。社会实践有利于检验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参加过程中自己扮演的职业角色的感受,来检验自己是否适合主观选择的岗位及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客观、实际,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5]。学校要广泛建立和联系各种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鼓励学生暑假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主动投身实践,并进行适当的考核和评比,从而锻炼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交流、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毕业就能上岗。
2.完善大学生全程职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观,因此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是引导就业偏好的重要手段。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正确认知外部环境与制约条件,理性的选择可行的职业目标与实现路径。
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面向高年级展开,而事实上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要建立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要规划不同的指导内容,一年级入学时要引导他们改变中学阶段习惯,适应大学的要求,让他们在入学之初就了解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目的、所要达到的要求,并对四年毕业后的职业目标形成的有个最初的理想化的想法;大二是就业偏好开始塑造的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学生对大学阶段的生活、对自己所学专业应该已经有所认识,在这个时期的重点是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就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个性等实际出发,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展己之长,克己之短,将个人的职业兴趣、意向和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结合起来,判断自己能否胜任某种职业或某种岗位,初步拟出自己的就业方向;大三是就业偏好开始形成的阶段,大三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所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分析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相关能力、认识其自身的优缺点,并培养实现目标所需的相关能力;大四是就业偏好在现实中实践的阶段,学生开始直面就业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这个阶段除了为学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解释、程序指导等服务工作外,主要是要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学生根据形势调整期望值,将学生的就业偏好纳入到与市场需求、自身能力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合理选择自己的第一份职业。
3.指导大学生利用社会资本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学生就业偏好的重要因素,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求职。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应完善招聘信息网络,为学生了解招聘信息提供更畅通的消息渠道,同时要努力扩大影响力,树立学校品牌形象,主动与企业多方合作,为学生寻求更多就业机会;从家庭层面看,父母的背景资源及其社交圈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会源源不断的为学生提供就业工作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真实有效的,应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这些信息,抓住合适的推荐机会成功就业;从个人层面看,要鼓励学生在读书期间积累对自己有用的各种社会资本:如和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及时获得有用信息;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结交朋友,以拓展自己的信息渠道。
参考文献:
[1]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4):35-44.
[2]杨磊,周广秀.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的影响及其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1,(12)(下旬刊):33-34.
[3]周骏宇,王超.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11):51-57.
[4]沈建波.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9-50.
[5]马宁.大学生就业现状多维剖析及就业指导长效机制构建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6):40-43.
道德上乃是理性人的本质要义,它既是人崇高、善良、美好的象征,又是抵御各种不良行为诱惑和侵蚀的堤坝[1]。道德基础不是靠法律规定的,而主要是以榜样、教育、权威和领导为基础,同时还依赖于传统的价值规范、原则和社会公理的传承[3]。拥有专业知识、具有文化素养的大学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因为人数较多,可以用大学生阶层来研究。这个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流动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这个群体的可塑性也很大。
二、当今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中国的教育资源只占全球的3%,但中国大学每年拥有2500万名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扩招趋势,到2020年,大学入学率将达到40%。而中国大学生智育、德育都有所欠缺,其中德育工作更加不到位。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很多道德偏差行为,如马加爵杀友,伤熊的刘海洋等,都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上是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个特征。
1.拥有见义勇为的品质。作为青年人中拥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在遇到别人利益遭到侵害的情境中,会选择积极实施见义勇为的行为,如2009年荆州长江大学的学生舍身救人则可见一斑。
2.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差距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网络在大学生道德的构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电脑和手机接触网络,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道德跟现实中有很大差距,或许在现实中是个好学生,而在网络中,由于其虚拟性,大学生很容易做出道德偏差行为。
3.重视亲情、友情,向往爱情。广大大学生群体对于父母有着感恩意识,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对于纯真的友情和爱情,大学生们则是珍惜和理性地向往。地缘、业缘获得的同辈群体也在个人的学习、工作、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说当代大学生是无情的一代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二)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主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少数大学生正徘徊于道德底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应该包括这些内容: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崇科学,理性,信奉现代文明及礼仪,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起码的要求是,对法律和学校及社会的“禁止”规范不逾越不冒犯,不破坏[6]。然而,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却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存在着。
1.道德意识较为淡薄,没有道德底线。由于德育工作的不到位,很多大学生没有进行道德意识的内化。、大学生也是普通的社会公民,不能将自己看成是有别于社会的特殊成员。大学生是有知识、文化的人,更应模范的遵守社会道德与遵守法律。一些道德偏差行为如大学生裸奔、考试作弊、诚信意识差等正是这些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造成学历与道德觉悟难成正比的体现。
2.缺乏远大理想,过度“以我为中心”。在顺境中成长或者成长在家庭中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大学生,往往比较安于现状,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在家庭生活中过度受到父母亲友的照顾,往往不喜欢吃亏。因此在大学生活中只想着被人重视,得到人家的情感,却不愿意为别人付出,以至于做事比较随意,往往偏离了道德的底线,而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最能反映一个人道德状况。
3.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努力拼搏的毅力。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德体美劳的教育基本处于真空的状态[5]。很多大学生面对困难,面对逆境的时候不敢迎难而上,不懂用建设性的方式帮助自己,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就业、学业方面一遇到困难,便知难而退,从此一蹶不振。
4.陷入世俗化的陷阱,道德取向功利。世俗化的潮流锐不可挡,马基雅维利式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便是一些大学生人生态度的最佳注脚[2]。于是世俗化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泛滥为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如大学生群里中消费攀比之风,为拿奖学金考试作弊等等,正是功利化的印证。
5.道德行为较为庸俗,精神空虚。“陪类兼职”在高校中逐步引起重视,且并非因为大学生缺钱。对于人生、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往往将人世间复杂的关系当做是一种简单的、无情感反应的关系处理。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游戏,缺乏与人交流沟通,因此精神上十分孤独空虚,做事情绪化。
三、大学生道德偏差问题产生的原理
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差异行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道德偏差行为是越轨社会学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解释道德偏差行为的几种理论。
(一)失范—压力理论:社会压力导致道德偏差行为[4]
1.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道德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在没有给人们提供平等机会获得成功的情况下,就鼓励人们去获取成功。而罗伯特·阿格纽对默顿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导致偏差的原因不仅仅只有经济的压力,还有感情挫折或愤怒都是造成偏差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国家采取了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升学的政策,但面对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亦显得僧多粥少。
2.按照马克·康特(2005)的理论,对于物质成功的追求能引发偏差行为,因为其反应了强烈的自我利益,而很少或者不反应社会利益。当全社会强调关注他人福祉时,自私自利者却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成功,并将其凌驾于他人之上。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人们无视集体利益而以自我利益为重,就会导致偏差问题。
3.科恩的身份挫折理论:偏差行为盛行于下层社会,因为他们必须以偏差行为为手段,在中产阶级的学校环境中获得地位。经济贫困的学生往往采用超越其经济能力的炫富行为而不是采取学业上的进步去获取其他群体的认同,这一现象则是这一理论最好的解释。
(二)社会控制理论:缺乏社会控制导致的偏差行为[4]
1.布雷斯维特的明耻整合理论:如果人们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不以为耻,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就可能变成偏差者。马加爵杀同学案中马加爵的行为正是没有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以及过度的“去圣化”即对于生命没有一点点的怜悯、敬畏之心。
2.威慑理论:如果人们的行为没有收到严厉、确定、及时的惩罚,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行为偏差者。随着社会的现代转型,道德价值观处于传统转型到现代的真空期,很多道德偏差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类似行为的出现。
(三)标签理论:刻板印象的逆袭
(下转第200页)
(上接第198页)
权势阶层的成员更有可能将那些弱势群体定义为行为偏差者,而后者却很难做到。被社会标签为偏差行为的人最终也会将自己视为行为偏差者,为与之形象相符,会做出更加严重的行为。如某个或某些考试作弊大学生,会被其他主体认为是经常考试作弊,且这种印象会长时间存在。一遇到考试作弊,就会联系到这个或这些学生,就会导致这些同学给自己定位,使其考试作弊更严重,或作出其他偏差行为。
(四)社会学习理论:偏差行为是在社会交往中学到的[4]
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如果人们与那些有偏差想法的人交往,而不是那些没有偏差想法的人来往,他们则更有可能变成行为偏差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交往的对象对于其自身行为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四、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对策
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统筹规划,步步为营。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策应该首先着眼于其所生活的社会情境,结合相关的越轨社会学理论成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引导对策:
1.重视道德教育的连续性[7]
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我国的道德教育做的比较到位。但是到了初中,由于应试教育的推行,牺牲了道德教育来提升智育,没有做到两手都要硬。到了大学阶段,也是重视专业而非道德教育。因此,党和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连续道德教育体制,把道德教育抓上来。在高校中,也应更加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引导,树立道德榜样和模范,兼顾公德教育。
2.反思我们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
社会整体的道德观出现问题,肯定会影响到大学生群体。因此在社会中,避免将道德工具化、功利化。要用实绩而非表现来标定人的价值、决定人的地位,避免出现盲目的形式化的道德。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加强大学生道德和心理素质引导,在学习生活中树立道德楷模和榜样,使得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努力拼搏。大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真正内化道德知识,并实践于日常学习工作中,向榜样楷模靠近。
4.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开设也应结合大学生实际,不可流于形式,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也应加强学习,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道德偏差行为,应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自身也应身体力行。
高校退休教工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自治区体育局开展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对影响中小学生参与体育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
内黄县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和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选择现状的调查分析
健美操专业学生套路创编能力的探究
滦南县普通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武汉市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开展教学现状调查
郑州大学荷球文化现象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新疆男子橄榄球队首次杀入全运会决赛
自治区体育局到新华社新疆分社调研群众体育建设工作
甘肃省体育考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研究
自治区体育局举办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工作培训班
论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体育锻炼策略
谈跆拳道在高校受追捧原因
浅析有氧运动如何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体育舞蹈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高校足球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推广
浅析高校足球教练对运动员品质培养的作用
南昌市高中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高校公体健美操课程的多维分析
街舞的价值及其推广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及开发探讨
江苏省苏南高校啦啦队训练情况浅析
西安市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分析
论健身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我国部分城市全民健身武术教练员素质调研
构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
普通高校大学生健身方式选择倾向研究
苏州移动公司工作人员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商丘师院公体学生田径参与研究
浅析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竞技水平
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场健身舞的发展
湖北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析体操运动员美的表现及塑造方法
浅析NBA啦啦队对CBA啦啦队的发展影响
健美操对高校女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作用
浅析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现状与变革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界首市农村小学体育课现状调研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跆拳道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思考
乒超联赛朱雨玲引爆冷门
世少赛谢瑜宸创纪录夺铁饼金牌
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影响高校羽毛球运动快速推广的因素分析
洛阳市吉利区城镇妇女体育开展现状初探
[关键词]大学生 婚恋观 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分析
自2005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废除了“在校大学生不准结婚”的规定。高校恋爱情况也第一次以规定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这一规定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大学生在校恋爱的事实,也让社会对大学生恋爱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大学生的恋爱、婚姻和的问题。而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现象主要为以下三点特征:
首先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似乎表现出大学生现今的恋爱心理,即不以最终的结合为目的的恋爱,引起社会各界的担忧,这不仅会对大学生日后的恋爱和婚姻造成心理上的影响,更会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恋爱趋向。另外大学生恋爱有“跟风”嫌疑高校恋爱成风,校园里随处可见并肩拉手的情侣。很多大学生看到同寝室的同学有男(女)朋友了,有了“证明自己的魅力”、“吃饭、上自习有个伴”等等盲目跟风心理。其次大学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在高校的各大张贴栏上,出现最多的就是日租房这样的小广告,大学生同居、试婚现象突出。
二、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速度快于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速度,社会与经济之间彼此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同时商品经济的西方文化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的制度、观念、信仰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低俗文化正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介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婚恋观。
(二)心理因素
恋爱动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价值观。目前大学生的恋爱多数人只是为了“满足心理生理需要”,“打发无聊时光”,“随大流,不落伍”。不少大学生并不认为恋爱与婚姻有着直接联系。这种现象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够纯正,恋爱心理不够健康。有关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性对待婚姻,但对婚前、同居行为的新奇多于理性认识,多数不能正确对待,甚至以游戏态度对待两性关系,更不用说承担行为后果,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责任感不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太弱。
(三)同辈群体的影响
大学生在生活上主要靠自律,教师只是起帮助、引导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主要是通过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学习同辈奉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因而同辈群体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有很大的影响。同辈群体互相攀比。一是恋爱经验方面。在大学期间若没有任何恋爱经验就会受到嘲讽,被认为是没有魅力和能力的表现。二是恋爱对象的容貌、能力等方面。以追求到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秀的对象为荣,忽略了两个人之间是否有共同理想和爱好。三是有些学生认为同居就是前卫,是一种时尚,否则就是落后和封建。
三、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道德荣辱观教育
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取决于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从现实的角度看,大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荣辱观,以便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婚姻道德规范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我国传统的婚恋道德规范是以禁欲主义为基础建立的,带有明显的封建思想的痕迹,这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呈现出许多冲突和不适应性。今天不仅是大学生,包括许多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都深知旧的婚恋道德规范已显得严重滞后,所以,迫切需要新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婚恋道德规范确立。从当前的经济背景以及社会发展来看,应当灌输给大学生一种以节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婚恋道德观。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规范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二)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婚恋观
目前,高校婚恋教育的缺失,表现在东方文化、儒家文化对婚恋不张扬,谈性色变,把婚恋完全归纳到私领域的范畴,忽视公领域对婚姻责任、家庭责任的规范。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并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的做法,把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保健知识与婚恋道德有机统一起来,共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也可以采用讨论或案例分析的形式,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从前的“师主生从”的沟通模式,尊重学生选择,大胆设计课堂活动,给大学生一个生动而又深刻的婚恋教育,用感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有关爱情和亲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以及爱情和亲情相互影响和交融的现实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恋爱问题己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有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虽然举步维艰,但是至少是意识上的一次有效转变。而大部分高校却没有将此作为新的尝试加入到课程中。从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看,这项教育势在必行。
(三)拓展婚恋观教育的渠道,拓展婚恋观教育的渠道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生活
1 高职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
高职学生的很多交往方式就是虚拟交往,大多是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绪。其社团活动活跃,但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社团组织者在组织学生进行社团活动时,往往强调社团的实用,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就使得学生社团总体上思想性不高,影响了学生社团功能的发挥。他们的闲暇生活质量低。排在前几位的休闲活动为:自学、户内交谈、无事休息、玩电脑、看报纸杂志、逛街、体育活动等。少数学生上歌舞厅、郊游、极少的学生选择社会义务工作和社团活动。部分学生玩扑克、麻将。少数还学生把"恋爱"作为一种消遣活动,恋爱行为中表现出了草率放荡、责任感差的现象。他们的精神生活重享乐,轻发展。其精神生活更重视享乐性精神生活,而社交性、发展性、智能性精神生活相对较少。表现在精神产品消费上,流行文化、通俗文学等精神产品在高职学生中较受欢迎,而高雅艺术和文学名著则较为冷落。许多学生都热衷于选择具有攀比性的精神生活产品。
2 高职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理想信念模糊,高职学生对上大学的目的模糊不清,没有生活目标,情绪低落,进而无法形成稳定、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上课,枯燥,没劲;自习,无聊,没劲;日常生活萎靡不振。
价值观扭曲、价值倾向功利化。例如,不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目的是"锻炼自己能力、丰富阅历",而非"为社会作贡献"。职业选择看重工资、住房待遇。交友是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入党的动机是由于"有利于发挥自身能力"、"有利于找到好工作"、"在同学中有优越感"、"父母师长的要求"、"形势使然"等等。这些说明,一些高职学生受到社会中的价值多元化影响,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与时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使得他们原有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奉献、荣誉观念淡化,不关心社会共同理想。
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背离。虽然高职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意识,但是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其道德行为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对不道德行为的容忍程度加大,道德底线一降再降。一些不道德、不正确的行为,却被冠以"个性"、"相对"的名义加以理解,有的甚至得到推崇。日常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大庭广众之下搂抱的情景屡见不鲜。
情感生活空虚。情感需求的满足是人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对群属和爱的需要更加强烈,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但是,由于进入新的交际圈,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一些学生入学后,感到交流困难,交际和沟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有的学生陷入孤独的自我反省,难以与同学真诚相见。有的学生感到"精神空虚、无聊"、"精神紧张、疲惫"、"精神压抑、焦虑"。有的表现出一种反叛精神,爱幻想,喜欢挑战权威,对社会和人生往往会做出新的价值判断,尤其是现代不良媒介的引诱,在很多领域,比如恋爱、消费等方面表现出了种种追求感官快乐的畸形形态。
3 高职学生精神生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消费主义影响
消费主义影响高职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社会中盛行的消费主义带有非理性消费、娱乐性、消遣性、享受性、轻视发展性的问题。商家利用各种广告媒体不断刺激大学生的占有欲和虚荣心,形成诸多直接指向商品符号价值的虚假需求。不少高职学生认为自我实现是通过高消费来实现的。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失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爱慕虚荣、攀比心态和急功近利加剧,将金钱作为生活的中心,忽视了传统价值观中许多优秀的东西,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精神生活中的问题。
3.2 流行文化影响
流行文化影响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在这个由互联网、主流文化和知识经济编织的全新世界面前,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各式各样的文化价值观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杂志等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方式。无论在家庭、学校、社会还是文化当中,年轻一代的力量正在不断增长。残酷的竞争、迅速更新的信息、五花八门的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面对万花筒般的信息和千奇百怪的观念,一些大学生身上出现了"信息焦虑综合症",原来学校和家庭灌输的价值观轻而易举的被打乱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复杂的价值观取向,"无精神价值感"在大学生中蔓延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当前社会中的道德评判标准可谓五花八门,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对人们的约束力日益减弱,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挑战着社会道德的底线,导致道德标准泛滥,从而引起精神的混乱,彻底摧毁人对善恶是非的辨别能力。加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了高职学生价值观的混乱。
近年来,国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也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逐渐减弱、成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确立,金钱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曾经的精神价值早被人们抛与脑后。而个人意识的觉醒使得每个人都无比关注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这就很容易陷入物质享乐主义和个体功利主义的陷阱。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已经扭曲了。
3.4 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目前,学生的失业大军已超100万。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各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大学生学习动机趋向多元化,提高素质、充实自我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需求,但在就业压力下一些大学生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精神需求而迎合社会要求,为了毕业后能顺利地找到工作而放弃自己的理想、爱好。
解决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应在全社会倡导理性消费价值观教育,倡导理性消费;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倡导高雅的精神享乐;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创造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培养优良校风,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安海娟,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9
[2] 葛操,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河南社会科学》, 2000
[关键词] 信息素养;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62-2
信息素养自提出以来,逐渐发展为图情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案,也有很多作者做过相关的研究。本文提出连续性信息素养的教育,用以弥补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长期断层因而效果不明显的缺失。因此,此次“再论”,仍有一定的可行性。
根据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现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式。
一、加强宣传,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地位
加强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引起学校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能够将信息检索类课程提到校级平台上来,增加开课数目,可将信检课纳入部分专业的必修课范围。其次,在学生中间也开展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宣传活动,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内涵以及培养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兴趣。再次,重视对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知识的普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道德与信息法的校级公选课,并多开设相关知识的讲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信息法律意识,约束其信息道德行为。
二、开展连续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改进信息检索课程内容
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体系应该与大学生专业性学习的各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信息基本知识及信息利用基本技能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部分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新生的“入馆教育”中实现。在教授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培养信息意识的重要性,并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有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并且可以在教学中普及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的内容,使学生对信息道德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意识。
(二)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应重点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的。进行专业类检索工具书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可以课堂教学与讨论、专题教学实践等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一个专题,然后围绕选题,步步深入地检索各类工具书和从网上检索各类信息。最后整理出一份文献调研报告及一份专题综述。着重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
(三)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要重视并强化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在经过两年的学习,此时的大学生已有了一定水平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并对信息道德内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于信息道德的培养便有了很好的条件。大学三年级,学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习的侧重点也由学习理论基础到研究专业知识,并且和社会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信息道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
1.培养学生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与良好的道德意识。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才能保证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创造和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2.教导学生文明的信息行为和严格的自律精神。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下载各种资料变得相当容易,大学生应做到坚决不传播虚假信息,杜绝不劳而获地剽窃和冒用他人劳动成果。
3.训练学生较高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当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大学生要有做出判断、选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上网络泄密、被攻击破坏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与网络应用者的安全意识相关。所以新时代的大学生还要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平等、互助的协作精神。作为一名网络应用者,大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共享资源的观念,不胡乱信息和窃取别人的隐私。
(四)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必须强调信息意识和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并且稳固大学前三年培养的信息素养水平。这是他们面临毕业论文的设计和走向社会进行实际工作的现实状况所要求的。可以借鉴澳大利亚信息素养学科整合的策略。信息素养学科整合,就是指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相互渗透。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中信息收集、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承担研究课题,为重大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提供信息依据。这是信息素养建设的高级层次,教师不仅仅局限在信息课程教学的狭窄领域中,而是参与学生专业学习,对学生专业学习中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信息评价与态度有一定的把握,建立信息检索解惑中心,解答学生专业学习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三、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工作要落到实处
图书馆工作作为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凸现出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于新生的入馆教育,无论是在时间安排、内容形式上都要有所改变,这样为后期的信息素养教育奠定基础。其次,高校图书馆应制定定期的通识性全校培训,对于学生关注的“信息检索”“专家讲座”等项目应加大力度。高校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信息实践机会,如组织“搜索之星”等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动,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四、加强信息检索课程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
欧美国家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往往不是只有一个人,这样的教育结果会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为全面。我国高校也可以借鉴此类方式。对于全校开设的信息检索课,可由多个老师共同承担。如专业课老师、计算机老师、信息管理老师、图书馆员、馆长、甚至大学校长等。例如,在大一学生的信息素养类课程中,可由图书馆馆长或大学校长等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教师担任,这样让学生在接触正式信息素养教育之初,就可以被这种很好的现实案例而打动,从而对信息素养培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大二的信息素养课程中,可由图书馆员和计算机专业老师共同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技术水平。在大三的教育中,可由信息管理老师和法律、心理老师共同担任,这样会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在大四的教育中,专业课老师和图书馆员相互渗透,以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1):24-29
[2]王晓力.国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92-96
[3]邹薇.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情报探索,2008(7):12-14
[4]杜安平.澳大利亚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剖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4):637-640
[5]颜务林,李亚芬.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剖析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