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生教育培训

中学生教育培训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8 09:40: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生教育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学生教育培训

第1篇

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离不开思维。听、读的时候如果没有思维的参与就如过眼烟云,不知所云;说、写的时候更是离不开思维。有人曾把写文章比作女人生孩子,“肚里”得有东西,这“肚里”的东西是什么呢?除了掌握一定的知识材料外,对材料的加工即思维过程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各科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都在有意无意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但在各科中,从训练学生思维的角度看,语文科承担着其它各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一个人大脑无论如何发达,如果没有掌握一种语言工具就没有了思维的载体,思维便无法实现,当然也得不到发展,印度狼孩就是很好的例子。

近年来,也有不少关于语文思维培育方面的著述让我受益非浅。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方法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以及在训练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必要引起更多的人来探讨和研究。下面我将简单谈一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希望与有识之士共同探讨,更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

2. 语文思维培育的基本原则

2.1 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往往不单在语言本身,而直接与思维水平相关。比如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孩子语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基础知识掌握地也很好,就是不会写作文。原因就在于语言发展的同时忽略了思维的培育即组织语言的能力。比如教师教学生写“鸟”字,然后让学生举例,孩子会准确地把握天上飞的就是鸟这一特点,举出实例。这说明学生学习“鸟”这个词的同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便是思维参与的结果。反过来,如果教师只是教孩子会写字却说不出自己见过的动物中哪些是,哪些不是,这就是只注重了孩子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忽视了理解能力即思维的训练,结果当然是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从思想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学好语言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而要发展思维又于语言的学习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容。由此看来,发展语言和培育思维同属于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将思维和语言结合起来训练是语文科特有的责任。

2.2 发展思维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知识和思维是学生能力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知识内容的思维训练只是形式主义的所谓技巧,而没有思维参与的知识也只是死的书本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地学习,有的人能做到举一反三,而有的人却只会死搬硬套。比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难免要涉及到语法知识,如果说字、词可以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那麽对句子中单句、复句的构成以及相关的语法规则的掌握如果没有思维的参与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反过来说教学生掌握这些语法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2.3 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同时发展的原则:在这方面我们现代中学教学中各科都比较重视,语文尤其重视。所谓的认知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因素,非认知因素指理想、情操、性格、意志等个性品质。学生各种非认知因素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才能保证思维活动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认知因素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犯罪分子中智力因素不一定很差,有的甚至智商很高。现代教改别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德育教育、养成教育等都是具体的体现。在教材的选编上,既有《海燕》、《纪念白求恩》、《白杨礼赞》等大道之理的渗透,又有《甜甜的泥土》、《羚羊木雕》等形象的生活教材,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4 思维训练必须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学生思维的发展都是有总体的规律和阶段性特点的,这在各级学校教学大纲中都有较好的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这些规律和特点,既不能错过最佳训练时机,又不能犯揠苗助长的错误。比如我在生活中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我的孩子一岁多时——我觉得早期教育很重要——我便教孩子数数,我搬着孩子的手指数“1、2、3、”然后问他“这是几?”孩子不加思索的回答“5”。我又连教了三遍,孩子不知道说三,只会说五。我便生气的在孩子手上打,孩子委屈地哭着不愿跟我学了。其实,三周岁以前的孩子脑子里还没有数的概念,而我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自以为是的做法,不但起不到早期教育的效果,反而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制定训练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学生群体城乡间、校际间、男女间的差异,也要考虑到学生个体思维品质的差异。对超常和低常学生尤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给以特殊的培养。

2.5 实践性原则:儿童青少年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他们缺乏生活和实践的经验,实践活动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比如说我们训练学生写观察日记,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学、所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教给他们观察事物和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他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水平,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在训练学生写观察日记时,其中一个学生就写了自己的一次亲身实践活动——“蚂蚱的'鼻子'是在头部还是在腹部”。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先捉一只蚂蚱,然后把蚂蚱的头放入水中,数分钟后取出,蚂蚱仍然活着,说明他的呼吸器官不在头部。再把头部留出水面,把腹部浸入水中,数分钟后取出,蚂蚱已气绝身亡,说明蚂蚱的“鼻子”是在腹部 。这样的观察日记因为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写出来既形象又生动,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实践性原则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思维培养完美结合的好方法。

2.6 启发性原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思维培育都讲究一个巧字。不论学生怎样,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早已成为历史。能否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高效的状态,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启发。在语文教学中能否找准切入点很重要。找准了切入点,能使学生“愤”而“悱”,老师便可以趁机“启”而“发”。如我在讲郭沫若的《白鹭》一文时,深深感到学生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第一是没有见过白鹭,第二是太抽象。要让学生把握:“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一比喻,是理解全文的关键。于是我便把这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精巧的散文诗”的形式美、内容美,对应白鹭的外表美、气质美。学生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阅读的兴趣也随之而来。

3.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3.1 培养思维的兴趣,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兴趣,从中找到了乐趣就会“乐此不疲”。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是这样,教师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那就是成功了一半。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

3.1.1 在传授知识时培养。(中学语文课本后附录的语法知识表,因为语法不列入中考范围,很多老师都只让学生自己看一下,不作讲解。但我感觉从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上来看还是应该系统的讲解。)比如,我在教学生句子成分的划分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补语和定语的区别,我举了这样两个例子:(1) 哥哥摇了三次铃。(2) 妹妹打了三斤油。

先让学生分析它们的结构是否一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两个句子的结构是一样的。然后我从语法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三次”是补充说明“摇”的次数的,我们可以说“摇三次”但不能说“三次铃”,所以是谓语动词的补语;而“三斤”是限制宾语“油”的数量的,所以应是宾语的定语。这样,学生因为有了思维的积极参与,不仅掌握了有关的语法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当然也尝到了思维的甜头。

3.1.2 在课堂设问时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些问题,并且要重视对问题类型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从集中思维的简单问题,到发散思维的复杂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我们现在更应重视现实问题,因为学生今后面临的是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非常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情感、道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对问题要认真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激发思考不能只是简单的回忆性的问题。在问题设置时可以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步步引导。可分四个层次:是什麽、为什麽、怎麽办、还可以怎麽办。比如我在讲授《口技》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和领略“口技人”高超的口技表演,更好的理解文章作者高明而细致入微的描写,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听出狗叫声?”大家都说“能”。又进一步问:“能不能听出狗在什麽地方叫,是在大街上、山坡上还是在小胡同?”大家摇头、微笑。然后进一步引导,有一个口技人能学狗在“深巷”中的叫声,有一个人不但能听出来,还能用自己的笔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一引导,学生对“忽闻深巷中犬吠”一句理解就深刻了。对于声音、气味等无形的事物,历来是写作者表现的难点,它要求写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这一看似平常的句子不仅表现了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而且表现出作者准确地把握和描绘的手法。

3.1.3 在课外练习时培养兴趣。前文我们说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同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大有帮助。比如有的学校和老师布置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出来。我们也可以利用课外练习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兴趣。比如,中学课本中有各种类型的应用文的学习和写作,教师可结合这些应用问文的学习适当布置相关的课外练习。如学习了新闻的写作,可给学生布置课外搜集新闻素材,练习新闻的写作,或让学生写校园新闻,给学校校报投稿。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兴趣很好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把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学习兴趣自然就来了。

再比如,让学生课外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把写日记叫做“道德长跑”,是站在对学生品德培养的角度来说的。荀子《劝学》篇中就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呼己”。但如果站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角度来看的话,写日记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好方法。

其实,利用课外练习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3.2 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训练的方法是立足课堂、着眼课外、注重过程。立足课堂就是以课堂训练为主;着眼课外就是不忽视课外的训练;注重过程就是训练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过程的培养和训练。

比如对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所谓的深刻性也就是思维的深度。我们常常说“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表面上看是说到了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是对事物的认识深刻,它必然建立在思维的深刻性这一品质上。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前文我们已经说过课堂设问可逐步引导、步步深入。对不同文体的文章主题的发掘、理解都有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良好训练。

其实,思维的各品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我们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对学生其它思维品质的训练。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观念,在于教师有对思维品质的训练意识。有了这种意识,那我们可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可以通过脑筋急转弯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可以通过每日口头作文或每周一辩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等,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的作文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等。

3.3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知识的加工厂,就是爱动脑、爱思考,这类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好不好,都是在用心学,对所学知识往往能活学活用;另一类就是知识的容器,书上说什麽就记什麽,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到头来就变成理论知识一套一套,遇到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课文背得很好却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就是如此。有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让学生背各种作文书作为捷径,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使语文学习陷入困境。其实语文作为一门工具课应该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服务,为人们交流提供条件,所以让学生养成用自己的笔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的习惯是学好语文最好的方法,也是思维训练的好方法。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通过培养兴趣、训练思维品质引导学生爱思考、勤思考就是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再通过写观察日记、写作文、写读后感等课外练习形式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使之在生活中一遇到感受较深的事便产生如梗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这就是语文思维习惯的形成。

第2篇

一、实施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熟悉数学的基本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方法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些数学方法的掌握往往需要通过适当改变问题的背景或者提问方式,通过模仿训练来熟悉。有些知识包含了隐性内容,有仅仅依靠老师的情景创设和知识讲解学生可能无法全面理解数学的内涵的,所以需要运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变式问题,或挖掘教材自身的资源可以更快地帮助学生熟悉数学的基本方法。

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组应用问题”时,学生常常会感到困难,但如果以下的变形训练,教学效果会大不相同:

(课本P25习题7.6的第5题)将23本书分给若干名学生,如果每人4本,那么有剩余;如果每人5本,却又不够.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变形1.“五·四”青年节,市团委组织部分中学的团员去西山植树.某校九年级(3)班团支部领到一批树苗,若每人植4棵树,还剩37棵;若每人植6棵树,则最后一人有树植,但不足3棵,这批树苗共有棵?

变形2. “六一”儿童节前夕,某消防队官兵了解到汶川地震灾区一帐篷小学的小朋友喜欢奥运福娃,就特意购买了一些送给这个小学的小朋友作为节日礼物。如果每班分10套,那么余5套;如果前面的班级每个班分13套,那么最后一个班级虽然分有福娃,但不足4套。问:该小学有多少个班级?奥运福娃共有多少套?

这样的变式训练,让学生通过逐步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对初中学生有着更普遍的意义。

二、实施变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操作探究功能

《新课程标准》中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以苏科教材八下P121习题第8题, 进行以下的变式训练的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变式1.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BAC=∠AGF=90埃堑男北叱の?,若ABC固定不动,AFG绕点A旋转,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设BE=m,CD=n.

(1)请在图中找出两对相似而不全等的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2)求m与n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

(3)以ABC的斜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2).在边BC上找一点D,使BD=CE,求出D点的坐标,并通过计算验证BD2+CE2=DE2.

(4)在旋转过程中,(3)中的等量关系BD2+CE2=DE2是否始终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变式2. 已知RtABC中,∠ACB=90O,CA=CB,有一个圆心角为45O,半径的长等于 的扇形 绕点C旋转,且直线CE、CF分别与直线 交于点M、N.

(Ⅰ)当扇形 绕点C在 的内部旋转时,如图①,求证:MN2+AM2=BN2;

(Ⅱ)当扇形CEF绕点C旋转至图②的位置时,关系式MN2+AM2=BN2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第3篇

【关键词】地理 思维能力 培养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2-01

一、利用直观教具培养训练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来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颗火花、一个闪念,而且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全面开发学生大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提供的地理形象思维材料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黑板画、黑板图)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三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

二、利用感性材料,提高语言表述,培养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明显比中、上游缩小,这种反常现象可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事实上教师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看似复杂的问题对初中生来说并不太难。

三、紧扣学科特点,培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兴趣,可从服饰、饮食、聚落、邮票、旅游、动植物、历史事件、新闻报道、地理故事、地理趣谈等多角度进行导入,以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众所周知,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年代久远,长江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利用生活经验,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教学效果自然就越好。在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及水产业等章节教学过程中,水产品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分布及珍稀动物,学生往往会出现颠三倒四、张冠李戴的现象,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有改观。例如: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分布情况与旅游景点有机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生活经验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学生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

从理论上讲,思维可以分为许多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种思维活动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再加上学科属性,地理课是和政治、历史、生物,甚至和语文相交叉的边沿学科。教师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板块构造、生物的地理分布等章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海原地震、汶川地震、印尼大海啸及化石知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有方,学生自然会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解决诸如喜马拉雅山地层中为什么会有海洋生物化石,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澳洲大陆上为什么有独特的生物,以及红海为什么会消失,地中海会变成新的大洋等繁难地理问题。

总之,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有道是:“庸师向人奉送真理,名师则使人发现真理”。“授人以鱼”固然鲜美可口,可解燃眉之急但终非长久之计,而“授人以渔”才是永久的,它促使学生学会怎样捕鱼,并将受益一辈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84年

[2]《小学教师之友――地理卷》

[3]《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7-8期

第4篇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2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的通知》(陕教师〔2012〕22号),经各单位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现就下达2012年我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任务和培训名额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任务和名额分配

(一)中小学教师骨干体系建设计划。

此项计划中的六项任务另文安排并通知。

(二)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1.“阳光师训”项目。

(1)“阳光师训”市、县级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9000人(分市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

(2)“阳光师训”省级送培到县项目

培训对象:项目实施所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500人(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9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由省教育厅研究确定后另行通知。

2.骨干教师省级研修项目。

(1)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

有关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2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的通知》(陕教师办〔2012〕8号)执行。

(2)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

培训计划:共10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2)。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3)高中骨干教师省级研修

培训对象:全省普通高中在职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共31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3-1、3-2、3-3)。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延安大学。

3.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项目。

(1)“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师高级研修。

研修对象:经“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总协调机构认证、各市拟承担2012年核心课程项目培训教学任务的主讲教师。

研修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7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培训计划:2000人。(其中V7.2课程1500人,V10课程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1年6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教育局。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远程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2月。

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陕西省电教馆。

有关该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1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12月。

承办单位:西安特教师资培训中心。

5.民族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民族中小学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三)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推进计划。

1.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16个。

承办单位:在2011年“校地共建”基础上,继续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延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宝鸡教育学院做好13个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建设3个直属实验区。

2.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20个。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其中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各2个,杨凌示范区和铜川市各1个。

3.小学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小学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市、县级教研机构、培训机构和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6)。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4月至11月。

承办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4.高中阶段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普通高中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学科教研组长或优秀教师。

培训计划:45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7)。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二、有关事项

(一)请各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根据附件1—附件7所列名额,严格掌握条件,认真做好培训对象的遴选推荐工作。要按照各承办单位的培训通知,分项目、分学科、分期次落实培训对象,名额到校、通知到人。务必在培训开班前10天将填好的《推荐对象信息一览表》(详见附件8)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发送到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有关培训院校,并督促教师按时足额参加培训。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将对各市(区)参训学员报到情况适时进行通报。

(二)各项目承办单位在接到项目任务后,根据培训任务和要求,应尽快研究确定项目实施时间,拟定开班通知和学员报到通知书,及时发送至各市(区)教育局,同时报送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备案。要根据省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方案,从课程安排、专家队伍、培训资源、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积极筹备,并在开班前10前将最终确定的培训实施方案上报省项目执行办公室。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心组织、认真实施,高质量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三)各市(区)教育局和项目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省级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落实项目责任,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省教育厅将适时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全面提高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特色;不足

【中图分类号】G64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以扩充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现阶段河南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主要有短期离职培训(3-6个月)、一年离职进修、假期短期培训、校本培训、学历教育和国外访学等。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存在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尤其是听说能力有待提高,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匮乏,英语教学理论陈旧,英语教育的科研能力缺乏等。因此,选择适合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和提高的范式非常必要。

一、“河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概况

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教育学院承办的“河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从1985年开始已经成功地举办过26期,培训河南省各地市的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三千余名。该培训项目在我国教育部下设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协助下,从北美英语学会引进美国或者加拿大籍教师对河南省各地选派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英语骨干教师暑期学员进行为期六周的全封闭式培训。二十多年的培训充分证明我省与北美英语学会合作举办的培训班效果卓著。通过为期六周的培训,学员非常满意,一致反映时间短、见效快、实用性强。学员们不仅从外籍教师那里学到了地道的英语,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了解了北美文化,也亲历了北美教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学员的挚爱,这都让学员们难以忘怀。事实证明,举办暑期英语培训班是提高河南省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英语教师直接与英语国家教师、教育专家面对面交流,了解北美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非常有效的培训方式。二、“河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培训特色

(一)教材资源特色

“河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主要以北美英语学会编写的教材Teaching Resource Handbook和Bridges:Bringing Teachers Together为主。教材针对的对象就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在Bridges这本书中,每一个章节都会专门列出一部分Classroom English 供学员们学习掌握;教材处理方式灵活,第一单元便设计了学员的自我描述以便了解学情,和最后15单元的学习反思首尾呼应,让学员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教材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教材每个章节都有一个独立的话题,每个话题都跟美国文化相联系;教材注重交流,北美英语学会编撰教材的目的是不仅让美国教师和中国教师之间有所了解,也让学员之间能有所沟通结下友谊;教材更多的设计了学生的参与活动,本套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改革学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员进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感悟反思,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学方法特色

北美教师思维敏捷,治学严谨,特色鲜明,课程安排灵活。除了正常的课程每位北美教师还负责几个专题,学员和教师轮班上课,不仅学员可以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也可以集中精力熟悉了解不同层次学员的特点。此外北美教师在课堂上常用TPR教学法即全身反应法。培训通过Group Activity、Concentration、Mix and Match、Puzzle Story、Stand Up, Hand Up, Pair Up、Numbered Heads Together、Team Expert Jigsaw、Quiz- Quiz Trade、Timed Pair Share、Write-Pair-Share、Oral Cloze等各种活动,让学员积极地参与尝试亲身体会,提高他们的兴趣,快乐地掌握所学内容。例如:Jigsaw 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拼图阅读策略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开口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 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活动特色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意义地渗透西方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与中华文化同样古老和宏伟的西方文化殿堂,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风俗习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英语教师对西方文化知识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特别是很难流利顺畅的用英语完整的表达讲解。针对这种情况,培训不仅加强外教文化知识讲解的份额,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通过MY HOMETOWN外教对美国地理特别是他们家乡的介绍,让学员更好的了解西方特别是北美地区的风土人情;通过FOLK DANCING让学员了解西方娱乐文化的同时,感受外教的参与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态度。

文化的学习和交流是双向的。西方文化的输入学习固然重要,中国传统文化输出传播也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来培训的学员或多或少的都接触和了解了部分西方文化与传统,并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介绍,但很少有学员能够用流畅的英语表达我们传统的文化甚至是我们很熟悉的传统节日。鉴于此,培训不仅重视西方文化的学习安排,还着重让学员用英语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加强国学知识的学习。例如:通过学员对自己家乡的介绍,更好的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也向北美教师们介绍中国国情,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达到文化双向交流的真正目的;通过BBQ烧烤活动,不仅让学员和北美教师分别感受各自的饮食文化,同时也让他们进行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三、不足与建议

通过“河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的学习,参与培训的每一位学员在语音、口语、教学技能及中西方文化培养等方面均收获良多。由于集中时间不长、学员覆盖面不够,资源的开发不够充分,实验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北美英语协会教师和培训学员沟通平台的跟踪完善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2005,(1)

[2]翁燕文.谈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J].宁波大学学报,2004,(6)

[3]刘丽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第6篇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改进四措施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本地化实践探索 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基于位置服务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究 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策略 湖南省澧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集中培训回顾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绩效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探讨 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北京市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若干思考 基于校园网的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有效性研究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2):3-4.

[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DB/OL].

[7]中国教育信息化网.广东深圳评选出智慧校园示范校100所[DB/OL].

[8]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13.

[9]钕置瘢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10](美)Ronald A.Beghetto James C.Kaufman.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6-89.

[11]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 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12]马仁海,吴颖.“导训研考思”五合一:教师集中培训的新模式[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8-90.

[13]奥鹏教师教育网[DB/OL].http://.cn.

[14]王唯嘉.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6):21-24.

[15](美)Ronald A. Beghettod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14.

[16]克里斯・安德森.中国制造将属于“中国创客”[J].中外管理,2015(1):34-36.

第7篇

关键词: 化学习题教学 思维敏捷性 培养策略

思维敏捷意味着反应灵敏,接受信息迅速,学习知识与技能时容易得到要领,而且面对纷杂的局面能做到思路清晰,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理解到位。表现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就是理解题意能力强、进入题设情境快,知识与技能迁移迅速,解题失误少、正确率高。训练思维敏捷性的途径是很多的,典型习题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下面以一组典型习题为例说明如何训练思维敏捷性。

一、培养在思维惯性中顿悟

例:往硝酸钡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吗?为什么?

解析:这是一例比较典型的简答题,解答题时很容易做出没有白色沉淀的选择。之所以容易错答,是思维惯性的负面结果。将二氧化硫通入到氯化钙溶液中,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同样将二氧化硫通入到氯化钡溶液中,也不会产生亚硫酸钡沉淀。因此,我们很容易顺着这个思维惯性得出结论,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也不会有白色沉淀。然而,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有所不同的是,二氧化硫一旦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就意味着溶液中已经存在“硝酸”了,硝酸有强氧化性,-4价硫元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最终会导致硫酸钡沉淀的产生。不难看出,如果在思维惯性中没有自觉顿悟或猛然醒悟,是很难快速求得正确答案的。

所谓思维惯性,就是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受传统的思维方式或旧有的思维习惯的影响,总是采取惯性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与以前表面类似而本质有别的问题,结果导致解决问题时出错。思维惯性实际上是一种忽视问题细节中的类比思维表现,思维顿悟实际上是对错误思维过程或结果的一种突然觉悟,也即人们经常所说的茅塞顿开。思维惯性不可避免,思维顿悟很难自发,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反思。

二、培养在思维发散中收敛

例:如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

解析:此题是一道十分典型的实验题,解题中一般可以按下列思维过程去解决问题。(1)选择除杂试剂:①用含Ba■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杂质;②用含CO■■的溶液除去钙离子杂质;③用含OH■的强碱溶液除去镁离子杂质。(2)明确实验策略:①除“杂”不能加“杂”;②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必须过量;③过量试剂必须除去;④试剂的加入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由此不难得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①依次向NaCl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溶液、NaOH溶液、NaCO■溶液;②过滤;③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当然,我们决不能把思维仅仅停留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层面上,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维发散:(1)在试剂的选择上发散,如BaCl■溶液、NaOH溶液可以替换为Ba(OH)■溶液;(2)在试剂添加的先后上发散,如BaCl■溶液与NaOH溶液加入顺序可以互换;(3)在相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法上发散,如:①如何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少量的硫酸钾、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②如何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硝酸钙、硝酸镁等杂质?③如何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钾、硝酸钙、硝酸镁等杂质?经过思维发散,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是就提高了呢?不一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思维收敛于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步骤上,即此类除“杂”问题的最后三步:①过量的碳酸盐溶液——所有过量试剂都通过过量碳酸盐溶液除去;②过滤——必须在酸化以前完成;③相应酸的酸化——由原溶液中溶质决定。思维如此收敛以后,这类问题才算真正解决了,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才算得以真正提高。从而能快捷简单地解决以下问题:如何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存在的溴化钾、磷酸二氢钙?

我们总是习惯用思维发散应对思维定势问题,思维定势对良好思维习惯形成和具体问题解决确实存在不良影响,但一味强调思维发散,往往会出现另一种极端,即容易带来思维定位不准,思维不容易“聚焦”的弊端,反而会影响思维的敏捷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三、培养在思维抽象中深刻

例:电解水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H■O=■2H■+O■,从理论上讲所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该为2∶1,但实际上所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明显大于2∶1,试说明可能的理由。

解析:此题非常典型,然而一些同学往往非常肤浅地从气体的溶解性这一方面思考问题,并寻求解释,认为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的溶解度大,水中溶解的氧气多。显然正是这种浅表的思维结果,不仅掩盖了对气体体积比起主要或决定作用的本质因素,导致答案的出错,更严重的是直接影响思维的进一步深入,对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极为不利。因而,必须设法从以下两个方面抽象事物的本质,寻找思维的突破口:一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2价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而0价是不是唯一的结果,有没有可能生成-1价氧元素,如果有的话,产物是什么(H■O■)?二是即使氧元素化合价升至0价,O■是不是唯一产物,有没有可能生成O■以外的其他物质(O■)?显然,无论是哪种情况发生,都会导致生成O■量的减少,最终影响到所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思维是否深刻,解决问题时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与问题的要害是思维敏捷性的重要表现。因此,要克服思维肤浅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必须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积极抽象事物的本质,不断培养思维深刻、直接有效的思维品质。

四、培养在思维批判中成熟

思维的不成熟表现为思维过程容易简单化,或思维的出发点不现实,思维过程的不科学、不经济,这也是与思维敏捷性品质格格不入的问题。因此,思维的批判是必不可少的,但思维的批判不是目的,它是一个思维优化的过程。如何在思维批判中及时调整思维的角度,快速回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需要不断对立思维批判意识。

五、培养在思维转换中创新

思维敏捷性突出表现为思维的有效性,当某一个思维角度或思维过程遭遇碰壁后,要设法寻求新的思维突破点,立即转换思维角度,变换思维形式,以突出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创造出新的、有效的思维模型,但思维转换不是最终目的,它的落脚点是在转换中求得创新,在创新中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的多角度有效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刘莉静.在化学习题讲评中的几种思维训练[J].中国教师,2009(S1).

第8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因为电工电子技术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培养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这就要求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教师能够进行积极地探索,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学习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在电工电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1]。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揣摩,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设计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导向,使其能够逐渐形成学习的动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情境比较贴近的内容引入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束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出与电子电工实训相关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在常见的音乐门铃、调光台灯、稳压电源等进行设计与实施。这些部件基本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直接接触,对其特点比较了解,就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其创作与创新的兴趣。教师可以予以一定的技术支持与鼓励,在保证安全条件下可以对该物品进行设计与改进。这样通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学习,有效的提升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开设适合学生的实训内容

在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设计与学生的实训情况相符的教学实训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教师在其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能够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针对班级内的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2]。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在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中有维修电工电力拖动安装调试实训课程。在该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同样的电路图,让学生进行调试。通过观察,虽然教师给出同样的电路图,但是在学生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就会对电力线路进行布线时采取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其布线方式不合理,会导致导线交叉等问题出现,对该工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知识对其进行修改。在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并能够在思考、修正与验证、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在该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实现其自我价值,激发参与到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其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该过程中还要予以一定的指导与引导,并能够充分的挖掘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实训的内在潜力[3]。

三、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通过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合作学习法,还能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往往是在思想与思想碰撞之间产生的,通过合作学习法,学生能够在互相参与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并能够在无形中提升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为电工电子实训专业的学生其能力存下一定的差异,各方面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都比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从而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践的差异,在合作学习小组内由各种特点的学生组成,使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从而有效的提高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教学中有“报警器发音电路的制作与安装”教学实训中,教师就可以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可以设置“设计师”、“工程师”、“记录员”等三个不同的角色,共同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需要教师及时的对该任务进行点评,并表扬与鼓励任务完成比较优秀的合作小组。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互相结合的有效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实训课程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在其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比较恰当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并能够不断完善其完成任务的手段与途径,更加优质的完成电工电子实训任务[4]。

结束语

电子电工实训课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应用型实验课程,在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并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琳琳.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体验[J].新课程(下),2014,02:176.

[2]谢阳玉.改革《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