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技术人员绩效考核

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21 09:52: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技术人员绩效考核

第1篇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团场绩效考核体系对团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人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一二一团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优化该考核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一二一团;绩效考核;问题;建议

一二一团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232名。团场在农牧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同程度采取了绩效考核管理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团场人力资源管理[1],但是从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具体实践情况看,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现就一二一团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探讨如下。

1 现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1 考核定位模糊

绩效考核双方出现了对绩效考核定位上的模糊,出现为了绩效而绩效,为了考核而考核的怪现象,将个别单位是否开展绩效考核列入工作考核内容之一,结果是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通过临时补课来应付上级检查的怪现象。而在绩效考核后对考核结果应用不到位,往往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绩效考核双方却不能真正分享绩效考核带来的收益,导致绩效考核进入了无人信任、难以为继的死循环。

1.2 关键绩效指标缺乏科学依据

一是未按照团场农业生产的总目标逐级分解制定绩效指标,结果是绩效考核内容偏离团场农业生产发展本身,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农业技术人员工作实绩;二是大量指标难以量化考核,只能依据主观判断。甚至存在可以定量考核的指标没有定量操作,而是习惯于应用操作简单、模糊性大、执行偏差率高的主观定性评价[2]。

1.3 考核关系不够合理,对象不具体

一是被考核单位的负责人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参与绩效考核,出现了因考核者岗位的不同,考核侧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二是考核结果更侧重于单位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和单位干部班子整体情况,对制定的个人绩效指标则采取较为模糊的评价。

1.4 服务对象评价缺失

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对象和工作重点是连队生产一线的职工,但在绩效考核体系中未将一线职工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列入绩效考核,结果造成了被考核者只重视对考核指标在数据和理论上的完成,或者在工作中单纯追求和考核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忽视对农业技术服务对象的重视,脱离服务对象,从绩效考核管理角度而言,服务对象绩效考核评价的缺失,导致农业技术人员对绩效考核的根本认识发生偏差。

1.5 绩效考核结果未有效应用

一是考核结果不透明,绩效改进环节难以实现;二是人事部门在开展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过程中,并不依据农业主管部门的考核结果,而是以独立的考核结果做为决策依据;三是考核结果未合理应用于薪酬分配,奖金的分配总是按照职务系数划分,正职系数为1.0,副职系数为0.8,其他干部系数0.7,从事农业技术的人员大多数为单位副职和一般干部,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聘用农业植保员不参与奖金分配。在历次工资普调中团场劳资部门没有将绩效考核结果列入农业技术人员调资方案。

2 优化建议

2.1 整合完善绩效考核总框架

一是按照一二一团农业生产发展的总目标要求和特点,设计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立相对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二是注重绩效考核人员的组成,在考核中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避免非专业人员参与到专业技术考核中来。三是要采取关键绩效指标法和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基本考核方法,严格按照流程开展绩效考核,实现绩效“双赢”。

2.2 确定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

采取以关键绩效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一是在绩效计划制定环节,农业主管部门必须依据团场农业生产发展的整体目标和对技术人员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制定控制性考核指标;二是在指标的选择方面,必须重点突出反映技术人员工作性质的专业性考核指标,降低以往非专业性考核指标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三是树立“量化”考核思维,不仅要建立一套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难以量化的指标,仍要尽可能通过量化手段开展考核[3]。

2.3 建立畅通的沟通和应用机制

一是在沟通机制的建设上,要建立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开机制,提高透明度,提升绩效考核的公信力;二是人事部门要加强和农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过程中合理应用绩效考核结果;三是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让农业技术人员合理、公平分享团场生产经营的效益,实现农业技术人员个人发展和团场发展的有机结合,建立“激励 努力 绩效 奖励 满足 再努力”的良性循环,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2.4 农技服务对象评价纳入考核标准

按照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连队职工这一工作特性,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引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绩效评价机制。农技服务对象评价内容包括:走访次数、服务效果、服务态度、满意度和综合述评等。

3 政策建议

一二一团人事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要重视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对团场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团场农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全面提升一二一团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

3.1 为绩效考核提供制度保障

一二一团人事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要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为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制度保障。一二一团党委应该成为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和落实的核心保障,设立绩效考核监督机构,定期通报绩效考核开展情况,提高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2 强化绩效管理教育

做到绩效考核执行与绩效管理教育并举,普及绩效管理理念,定期开展对单位绩效考核相关人员的绩效管理培训,为绩效考核体系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

3.3 不断创新绩效管理手段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任何一种设定的绩效方案都存在一定的时效性和不适应性,在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利弊,实时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春霞,贠谦吉.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377-378.

第2篇

Application of fuzzy gray model in examination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s

WEI Jun

(College of Math and Computer Science,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 China)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boratory technician team management. The perfect evaluation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s is in favor of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majority laboratory technicians, and promoting the comple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task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ies required for the college laboratory technicians, a fuzzy gra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experiments technicians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y gray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technical staff working in laboratories is feasible and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fuzzy evaluation; grey evaluation; fuzzy gre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laboratory technician

0 引 言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技术人员作为教师的一个组成部分,围绕着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高校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而且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便显得极为重要[1?5]。第一,考核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考核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各项任务的完成。第三,考核工作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考核工作为实验技术人员搞好任职资格评审、技术职务聘任等提供依据。

故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6?7],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进行考核,旨在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1 构建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从总体上考虑专家评判信息的不完全性(灰性),其次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得到灰色统计量,从而构造出模糊隶属度矩阵,最后采用模糊算法算出评价结果[8?14]。

1.1 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特点和素质要求,对实验技术人员评价的诸多要素进行筛选和分级,确定实验技术人员评价要素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主因素集为[B=(B1,B2,B3,B4),]分别代表德、能、勤、绩4个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为[Ci=(Ci1,Ci2,Ci3,…,Cij),][i=1,2,3,4],[Cij]代表第[i]个因素第[j]个子因素。

表1 高校实验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1.2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在模糊灰色综合评价中,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本文采用专家打分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数的权重。[B1]的权重矩阵是[B1=0.5,0.5],[B2]的权重矩阵[B2=0.2,0.2,0.2,0.4],[B3]的权重矩阵是[B3=0.4,0.3,0.3],[B4]的权重矩阵是[B4=0.4,0.3,0.3],[A]的权重矩阵[A=0.2,0.3,0.2,0.3]。

1.3 确定评价准则及评语集

本文将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集[V]分为4个评价等级,即[V=V1,V2,V3,V4],[V1,V2,V3,V4]分别表示指标的评语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评价准则表

1.4 确定样本矩阵

让专家对各个因素[Cij]按评价指标[V]的评分等级标准打分,得到评价样本矩阵:

[D=(dij), i=1,2,…,m; j=1,2,…,m]

本文组织7位老师组成评价小组,他们分别来自实验中心主任、办公室主任和密切参与实验教学的老师,根据评价准则对各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各评价指标打分如表3所示。

表3 专家打分表

1.5 建立评价灰类

按照灰类给各定性指标做白化函数,对应的有4个评价灰类,等级序号为[e=1,2,3,4],[dij]代表第[i]个因素第[j]个子因素的评委打分,其对应的灰类、白化权函数为:

第1灰类:优秀([e=1]),白化权函数:

[f1(dij)=dij9, d∈[0,9]1, d∈[9,10]]

第2灰类:良好([e=2]),白化权函数:

[f2(dij)=dij7, d∈[0,7]10-dij3, d∈[7,10]]

第3灰类:合格([e=3]),白化权函数:

[f3(dij)=dij5, d∈[0,5]10-dij5 , d∈[5,10]]

第4灰类:不合格([e=4]),白化权函数:

[f4(dij)=1, d∈[0,3]dij3 , d∈[3,10]]

1.6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风险因素[Cij]的第[e]个评价类的灰色评价系数记为[Cije],计算公式为[Cije=k=1nfe(dijk)]。分别计算各个指标对4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

[e=1, C111=k=17f1(d11k)=2.44]

[e=2, C112=k=17f2(d11k)=3.14]

[e=3, C113=k=17f3(d11k)=4.40]

[e=4, C114=k=17f4(d11k)=9.00]

对数据归一化处理,可得指标[C11]的隶属矩阵[R11]

[R11=(0.129,0.166,0.232,0.473)]

同理可依次计算出其他指标的隶属矩阵,结果见表4。

表4 各指标的灰色评价系数、隶属向量

由表4可得,指标[B1,B2,B3,B4]的隶属矩阵分别是[R1,R2,R3,R4]:

[R1=0.129,0.166,0.232,0.4730.128,0.164,0.229,0.479]

[R2=0.129,0.165,0.231,0.4750.130,0.167,0.235,0.4680.129,0.166,0.233,0.4720.131,0.168,0.235,0.466]

[R3=0.137,0.176,0.247,0.4400.121,0.156,0.219,0.5040.124,0.159,0.223,0.494]

[R4=0.133,0.171,0.224,0.4720.134,0.172,0.241,0.4530.130,0.167,0.233,0.470]

1.7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由公式[Ci=Bi?Ri]计算出对第二层指标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C1=B1?R1 =0.5,0.5×0.129,0.166,0.232,0.4730.128,0.164,0.229,0.479 =0.129,0.165,0.230,0.476]

[C2=B2?R2 =0.2,0.2,0.2,0.4× 0.129,0.165,0.231,0.4750.130,0.167,0.235,0.4680.129,0.166,0.233,0.4720.131,0.168,0.235,0.466 =0.130,0.167,0.234,0.469]

[C3=B3?R3 =0.4,0.3,0.3×0.137,0.176,0.247,0.4400.121,0.156,0.219,0.5040.124,0.159,0.223,0.494 =0.128,0.165,0.231,0.476]

[C4=B4?R4 =0.4,0.3,0.3×0.133,0.171,0.224,0.4720.134,0.172,0.241,0.4530.130,0.167,0.233,0.470 =0.132,0.170,0.232,0.466]

由公式[A′=A×C]计算出对第一层指标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A′=A?C =0.2,0.3,0.2,0.3×0.129,0.165,0.230,0.4760.130,0.167,0.234,0.4690.128,0.165,0.231,0.4760.132,0.170,0.232,0.466 =0.130,0.167,0.232,0.471]

最终的评价结果:

[A*=A′?VT =0.130,0.167,0.232,0.471×9753=4.913]

评价结果为4.913,参照前面的评价准则,实验人员的考核结果属于称职。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体系 探析

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构建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对于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分析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其次要区分哪些工作内容是关键绩效因素,哪些是辅助因素;最后依据工作内容重要性的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构成完整的绩效评估体系。

1.1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绩效考核的内容。绩效考核内容主要是依据员工岗位工作职责来确定,在操作中应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对考核内容进行分类。一般将员工绩效考核分为业绩考核和素质考核两个类别,以业绩考核为主,素质考核为辅。

绩效考核的标准。制定考核标准第一步就是把目标按照指挥链逐级分解,形成一个指标系列,然后根据各级目标和员工主要职责,针对不同的考核指标明确不同的标准。考核标准应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因岗而宜,尽可能量化,并体现一定的先进性。同一岗位考核内容和标准要一致,不能因人而定。不同岗位的考核项目要各有侧重,并随着生产经营、岗位职责等因素的变动适时调整。

1.2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考核对象和和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或多种考核办法相结合。

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采用标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相结合的办法;对业绩考核一般用目标管理法法,不同人员考核不同的指标。对素质考核,如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经验、管理能力、指导能力等一般用360度考核法,由中层管理人员的上下级、同事、考核委员会等进行考评。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一般采用关键指标法,对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关键指标应不相同,对同一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关键指标应基本相同。

对技能操作人员的考核,根据岗位职责因岗而宜。考核方法力求简便易行,根据岗位特点采取不同方法,企业常用的方法有定额工时法、工作标准法、实物量评价法。

1.3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

准确界定考核对象。针对企业实际,在具体考核操作中,一般以员工所在岗位关键职责为基础。横向上将考核对象分为领导类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四类。纵向上将每一类考核对象分为不同的层次:领导类管理人员分为单位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一般管理人员分为单位机关科员、基层机关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分为研究类技术人员、生产现场施工类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分为技术技能人员、操作服务人员。

合理选择考核人员。在选定考核人员时,一是考核者要有代表性;二是选定的考核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工作阅历和广博的理论知识,在考核工作方面经过专业培训;三是考核人员各方所占的权重要恰当。

合理编制绩效考核计划。考核方案实施之前,应系统设计方案,合理编制考核实施计划,制定运行大表,并严格按时间和计划运行。为扎实平稳地推进考核工作,可选取部分部门或一个基层单位进行试点,逐步引导员工认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方案,待条件成熟后在进行全面推广。

确保考核数据真实准确。考核时应以事实为依据,考核人应汇总检查员工相关绩效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常见的数据记录方法有:考勤记录法、生产记录法、抽查法、扣分法等,如发现有不符的数据应加以证实,或把通过另一种渠道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原始信息的可信度。在确认数据准确无误后,再依据这些数据对员工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考核的具体实施。确定考核时间、地点、方式及获取资料后,可进行具体考核。考核者根据已有的资料,对照考核标准对被考核者考核,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填写考核表。考核完毕以后,考核表应由部门主管领导或专职人员回收,并注意保密。

考核结果的整理。通过对考核实施所获取数据进行汇总与分类,利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加工、整理,得出考核结果。

1.4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评估

反馈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环节,反馈如一面镜子,它让员工知道上级的评价和期望,从而根据要求不断提高,也使领导了解员工的业绩和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激励和指导。绩效考核工作结束后,对绩效考核效果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它对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起着重要作用。

2 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2.1注重绩效考核内容的适用性

在选择绩效考核内容时应把握以下几点:考核内容要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一致。考核内容要有侧重。不选取与工作无关的内容。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对不影响工作的其它任何事情最好不要考核。

2.2注重考核方法的灵活性

一些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时,盲目运用所谓新兴的绩效考核方法,结果导致考核失灵。“平衡记分卡”、360度考核法等绩效考核方法固然有其先进性,但对于不同单位来说并不一定具有适用性。没有最好的绩效评价工具,只有最适合企业的考评方法。

2.3注重考核标准的合理性

绩效考核标准是对员工绩效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的准则。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估时,要充分考虑标准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考核标准要全面;标准之间要协调;关键标准要联贯;标准应尽可能量化和细化;根据团体工作目标而非个人来制定考核标准。

2.4注重考核过程的完整性

绩效考核过程包括事前沟通、制定考核标准、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分析和评定、考核结果反馈和控制等五个阶段。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忽视前后两个过程。不管人力资源部门把绩效考核系统和政策设计得如何完美,如果事前没有和部门主管和基层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就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认同。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必须让员工知道的,这就是绩效考核的反馈。

第4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医学工程;维修管理系统;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被广泛使用,随之带来许多设备维修问题。医学装备维修部门不同于一般的医技部门,院方在对其绩效指标的制订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下面结合我院已试行一段时间的绩效管理经验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绩效考核在部门管理中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员工承担工作职责并积极做出贡献,使员工的行为符合单位核心理念要求,在单位中形成“竞争、激励、淘汰”的良性工作氛围,从而达到单位的考核要求,实现个人与单位发展的双赢。

二、绩效考核体系中现存问题

目前,医院设备维修方式主要有医学工程部自修、原厂维修、第三方维修3种,但是一些医疗设备制造商开始培养医院工程技术人员,以保证医疗设备的高质量运行,维护自身产品信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特殊人才,他们的绩效考核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考核的目的与意义理解不到位

如今,大部分医院把绩效考核当作一项任务,没有认识到通过绩效考核还可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状况及工作效率,导致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员工执行的积极性不高。每次考评均是科室内部组织进行投票,每个人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评选,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因此,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热情,造成工人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态度恶劣,绩效考核的初衷并没有达到。

(二)绩效考核标准化体系不科学

绩效考核标准体系涵盖了绩效考核的目标、对象与内容,围绕着被考核者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的性质而建立,并成为对被考核者工作能力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然而现行的绩效考核标准化体系并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考核指标过于粗放,主观内容较多。通常的绩效考核基本以考勤为主,一些被服务科室辅助进行打分,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大类,而结果通常以“合格”为主,因为被服务科室只愿做“好好先生”,仅凭主观感受给予评分,不能有效体现绩效差别。绩效考核指标内容与科室设置的岗位职责不符。医院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针对临床科室,与医学装备工作关系不大,在考核标准实施中,无法体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的特点,且每项指标的权重相同,不能体现不同维修技术的水平、质量等,从而降低了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考评指标操作性不强。

三、绩效考核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制订绩效考核指标应坚持以“定理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原则,引进先进、前沿的管理理念。在采纳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细化指标体系,时刻关注变量。制订指标时要充分考虑指标的弹性和灵活程度,客观条件和主观目标的转变都会带来指标的革新。加强绩效考评观念,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综合考评。根据以上原则并针对目前维修现状,主要围绕“劳动量、维修技术、执行力”等核心要素,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制订考核标准,其可操作性体现在它将员工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和医院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按照“平衡计分卡”原理,设置以病区、科室奖金占比等指标为财务维度;以服务科室满意度、科室投诉、差错等指标为服务对象维度;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质量管理等指标为内部流程维度;以科研教学成果、医德医风考核、员工学习进步等指标为学习成长维度,综合构建对各部门进行全方位考核的指标体系。根据对每层次维度指标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制订合适的占比数值,进而计算出各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分数。

(二)利用信息手段建立绩效管理激励机制

由于医学工程在医疗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绩效考核过程中,难以将员工工作进行客观的量化,因此,利用信息手段,建立多维度的考核系统,可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为此,我们与某软件公司合作编制了涵盖绩效考核的维修管理软件系统,将维修工作建立一个数据库,所有的日常维修数据都输入到软件客户端保存。从而可对工程师的维修工作量进行统计,也可对同一仪器的故障率及同类仪器同类故障进行统计,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据此可根据故障难易、维修速度、维修态度等建立一套评分标准,确定激励机制,从而促进维修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该维修管理软件目前还处于试用推广阶段,主要包括维修申请、维修派单、维修受理、维修完成、维修评价等几个部分,如上图所示。绩效考核在工程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即做每件事都有记录、评价、积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快速获得数据。维修分配部分是由技术保障组组长分配给工程师去维修已申请维修的设备,同时通过微信通知工程师,微信平台与软件系统互联互通。维修受理部分是由组长派单到某个工程师后,该维修工程师立即受理维修申请,需根据故障现象选择解决方案等。考核计分除信息系统自动计分外,对于某些需要主观考核的,考核小组根据考核标准再对照软件提供的相关信息做出综合评分并录入系统中,最终在奖金及年终评优中体现。

四、结束语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医院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不断变化,指标体系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能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就长期而言,还需要对绩效评价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评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谢赛英,陈秀弟,董晓,王美豪.浙江省公立三甲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医学与社会,2017(3):22-24.

[2]黎昌珍,张峣弘,曾敏,王翠红.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与改进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100-104.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能力 问题

我国的事业单位中聚集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推动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建设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资本已经成为单位创造效益的重要推动力,而且人才在事业单位发展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我国的众多事业单位中,存在大量的优质人才资源,但是就如何有效管理这些高素质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当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重视的主要问题。为此,当下事业单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成效。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存在较大的问题。我国事业单位在用人机制、工资制度、激励制度等方面都有严格限制,人才流动相对滞后,人力资源的管理依然会受到政府行为、行政计划的限制,各种弊端因素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的人才积压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不能有效得到化解。所以很多事业单位内部依然无法有效配置各类人才,甚至出现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外部人才环境较差,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从而也给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

其次,我国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负担较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无法得到较好的系统培训。现阶段事业单位除了要负担一部分自身的事I费用之外,还必须承担离休人员的福利待遇,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社会负担较重。虽然政府部门会给事业单位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困境,人员也因此得不到较好的系统培训。

最后,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考核存在较大的问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一,对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业务工作上,而最后的工作绩效考核也仅仅是在年终时匆忙总结得来的。其二,群众不了解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意义,民主评议仅仅敷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性,而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和公平性,不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今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对策。首先,事业单位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作一个完善的良好的内部人才运行环境,以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来塑造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树立独具自身特色的事业单位文化,并通过事业单位的文化来影响每一名职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事业单位又快又好的发展。

其次,事业单位还必须注意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客观的标准,对职工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绩效考核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内容,而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大都就是通过约束、激励、指导员工的工作,从而有效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事业单位要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还必须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来提高和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其一,要对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充分的认识,在议事日程中纳入绩效考核工作,以确保绩效考核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有效施展。其二,基于客观实际出发,依据自身人员状况和工作特点进行考核内容确定,并对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进行量化。其三,基于公正、客观的原则,对绩效考核各环节进行严格、科学的把关,特别是要尽量避免主观主义和以片概全问题的出现。

最后,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再学习、再教育工作,并对其进行持续的强化。再学习、再教育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专业技术人员有权力,也有义务接收继续教育。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强化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术团队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非凡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充分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在学习、再教育工作的强化,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让每位技术人员都能享受继续教育的权利,不断提升专业技术团队的综合素质,以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在实践操作汇总,事业单位应不断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以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瑞芬.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J].当代经济,2007,(9).

[2]李雪飞.对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思考[J].当代继续教育,2008,(9).

第6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实验技术人员 绩效管理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承担着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等重要任务,其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不仅直接决定着高校实验室工作的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的发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绩效工资改革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工作体制与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关键和核心内容,其目的是要优化人才选用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促进实验技术人员的个人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然而,从目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现状来看,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标准的年度考核办法仍是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实验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体系,已经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一、平衡计分卡为绩效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戴维・诺顿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它着重强调组织的绩效和战略目标的结合,克服了传统单纯运用财务手段评价的不足。平衡计分卡从四个层面,即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为衡量组织绩效,充分把组织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结合起来,把愿景目标分解为各种平衡的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最初的设计和应用是为了改善营利组织的管理,但是在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上,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其突出的作用在于将绩效评价制度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形成高效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制度。因此,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1.平衡计分卡强调将组织的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并用量化的指标考核。一方面,量化的指标体系能够为实验室定编、定岗、聘任及确定相应待遇等提供基础依据,有利于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由定性向定量、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另一方面,在绩效指标规划的时候能够将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实验室工作整体的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理解和把握实验室工作的整体战略目标,从而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努力方向。

2.平衡计分卡强调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实行多元化的目标管理方法,并强调指标间的平衡和联系。多元化的量化考核模式,有利于更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实验技术人员,为人才的鉴别、使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有利于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为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提供公正合理的依据,增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公平感和成就感,进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平衡计分卡强调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成长与核心能力的培养,以获得组织持续发展的动力。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考察,使实验技术人员更为注重个人的学习和业务能力的提升,而不只是关注短期的目标。绩效反馈的过程中,也有利于个人寻找差距、找出不足、改进工作。这些措施和方法,对于充分发掘实验技术人员的潜力,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和提高业务技能,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应当看到,由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如指标数量过多、各指标权重分配较困难、部分指标的量化工作难以落实、实施成本较大等,不能寄希望于其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管理的一把“万能钥匙”。我们可以借鉴其绩效管理的思想,进一步优化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找到符合高校实验室管理实际的绩效管理方法。

二、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当前,高校实验室种类不一,服务目标区别很大,管理模式也存在多种形式。在类型上,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等。在目标模式上,有以专业教学为主,有以基础教学为主,有的是以科研为主,有以高新技术或咨询服务社会为主。在管理模式上,有的以学校集中管理为主,有的以学院管理为主,有的以学科或导师管理为主。所以,对不同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其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也应该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我们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理论,从学习与成长、服务对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工作效果(财务)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赋予新的内涵,构建起符合高校实验室工作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战略目标。这是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按照不同类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要求,明确实验室的愿景、宗旨、使命与战略,分别从学习与成长、服务对象、内部业务流程、工作效果的视角,细化量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具体目标,为实验技术人员定编、定岗、定薪等提供基础依据。

2.学习与成长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在整体和个人两个方面。从整体方面来看,要明确实验技术人员是否真正得到重视,是否保证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实验队伍,实验室整体工作是否支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并取得应有效果,实验室管理层是否能够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等等。从个人方面来看,可以从品德言行、学习培训、素质能力等方面确定相应指标,考察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技能是否得到提高等。

3.服务对象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反映服务对象对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认可程度及因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使服务对象获得的利益情况。可以从满意度、受益度、美誉度等方面来考察:实验室管理层、服务对象对实验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满意程度;服务对象因实验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获得的利益程度或效果;服务对象对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评价和认可程度,包括是否有投诉、投诉率、投诉处理率等具体指标。

4.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在实验技术人员对岗位职责中规定工作的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执行情况,包括:是否执行业务流程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维护等是否合乎规范,文书档案是否健全;能否为业务流程再造作贡献,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数、采纳数和合理化建设执行效果等。

5.工作效果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工作态度主要考察实验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出勤、加班等情况;工作内容主要考察实验技术人员完成的工作量、未完成的工作及原因等;工作质量主要考察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等;工作效率主要考察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节奏和速度等。

结语: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价不仅有利于高校实验室工作的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将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引入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就目前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它需要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听取和吸收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在内的各方面意见建议。既要建立起学校层面的绩效指标体系和考评制度,又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明确各类实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建立起相应的岗位职责评价指标,为每一类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考评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勇军.绩效考核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建功.实验人员考核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3:400-402

[3]杨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71-73

[4]何莲.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152-155

[5]姜克威.试论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4:126-129

[6]郑利.平衡计分卡在高等学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9-233

[7]丰俊功.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绩效管理运用中面临的障碍及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2007,1:33-34

[8]顾玉平.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量化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21-123

[9]曲洁玉.绩效目标导向的实验室人员能力提升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7,4:50-51

[10]盛运华.绩效管理作用及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89-91

第7篇

1 技术中心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马钢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规则是通过参照同行业几大钢企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结合马钢自身特点制定的,经过4~5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基本上能够反映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和所做出的业绩。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采用年终一次性评价,考核方式是根据人事部门制定的考核表进行个人自我评价(打分)和单位领导(或单位评价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工作基本情况(基本得分)和工作业绩(加分),基本情况分为承担科研任务情况、撰写情况、工作调研情况、完成交办任务、业务培训情况、工作指导情况和工作态度情况等。工作业绩主要是取得科研成果等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技术中心的考核没有跳出国内基本考核框架,还是年终一次性“算帐”。

2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原因

1)考核缺乏明确的目标性,考核目的性比较单一。现行的考核形式,多数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也主要是为了评优,发奖金,考核结果很难达到信息反馈和提高绩效的作用。

造成上述现象原因为:管理与考核脱节,考核反映的多是科研人员工作的表面,很少能反映科研人员实际工作的内涵,科研人员不可能通过考核及时了解自己工作成就及今后需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领导也很难据此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时甚至反而增加了领导与研发人员的矛盾。

2)考核工作只注重考核人员的结果,不注重对工作质量考核。这就导致被考核者一味追求项目的级别或项目数量,在这方面去“挣工分”。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在考核内容中虽然也涉及到工作质量,但没有具体指标和依据,只能凭主观评价。忽视了阶段性的考核评价的设立,缺乏工作过程考核的记录和评价,或者考核记录不全面,导致年终考核时难免对部分考核指标靠想象去评价,造成不是评价过高,就是遗忘不评价,个人行为替代了组织行为,这样得出的考核结果是失真的,造成部分科研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气。

3)考核结果没有与科研人员的待遇等直接挂钩。考核结果虽然在考核办法中写到与科研人员的收入、职称评聘、骨干评选、技能培训(含出国)等挂钩,但实际没有实施,仅仅用于年终一次性的加奖。造成上述现象原因是: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只注重考核结果,为考核而考核,忽视了通过考核来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优秀人员更加努力工作和创新、鞭策落后者找到差距、学习先进,改进不足。

3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新办法探讨

为了达到有效解决上述一些问题以促进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不断完善,经过不断摸索、探讨,寻找新方法,通过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了分模块对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由于系统采用B/S模式架构,考核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能方便的从网页上登录进系统,分别进行考核管理工作和查询结果等。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对考核指标进行定量设计和全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和考核时间结点限制,通过预设的各个模块录入指标,系统通过不同专业的不同算法实现科研人员过程考核的数据汇总,实现了从定性考核转化为定量考核,从年终一次性考核转化为分阶段连续轨迹性考核,实现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及考核结果的互动,公开透明,相关部门的考核管理职能得到充分体现。

3.1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主要是指年内从事的研发项目、临时任务、上年度或再早时间项目产生的成果(包括技术进步奖、专利、技术秘密和标准等)、发表的论文和论着。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和年内能力的提升,即研发能力、计划能力、科研方法、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合理化建议、以及获得表彰和荣誉等。工作态度主要是指科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劳动纪律、工作管理、工作考勤和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执行评价。

3.2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1)绩效考核指标的定量设定。

为了达到对科研人员实现公平的绩效考核,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评价系数进行统一的分值设定。在考核内容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进行级别、类别、项目类型、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获取的成果、专利、标准、获奖论文、论着等进行级别、类别、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工作能力的能力指标级别和工作态度的执行级别进行设定;在考核评价系数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的季度考核进行考核系数设定,对课题长考核评价项目组成员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系数设定。所有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评价系数在考核管理系统中均以系统的基本参数形式进行设定,这些参数可随考核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改设定,以满足新的考核需求。

2)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

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需要通过对科研人员参与并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考评实现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主要是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考核按过程考核,由于科研项目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都较长,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有几次阶段考核评估,参与该项目科研人员的过程考核也就需要相应的几次阶段考核评估;科研人员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考核中,不仅需项目评审组对科研项目考核评价,还要有课题长对课题组中的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然后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把各种考核评价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通过对各阶段的考核分进行加权计算即得出科研人员参与该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科研人员参与临时任务的考核与参与科研项目的考核类似,只是临时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较短,只需象科研项目的一次过程考核就能实现对科研人员参与临任务任务的绩效考核。二是收集科研人员已获得的工作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情况并录入到考核系统中实现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部分的收集内容主要是科研人员获得的成果、专利和获奖论文等。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日常表现情况的考核按季度进行,通过将收集的数据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考核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这部分内容的绩效考核评价。

3.3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科研人员整体工作及业绩档案,比较系统、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记录了科研人员每一年的工作情况,以及能力发挥、培训提高等情况,领导便于掌握每个人的情况,把握单位整体情况。克服了以往对科研人员工作情况记录零散的状况。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每个技术人员年度承担工作任务、能力提升、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质量的评价。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的管理工作,督促规范工作任务的计划安排、人员配置和检查与考核,减少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身在工作中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有针对性地参与培训和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能,避免单纯考核。过去,考核很难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工作期间的不足更难看到,现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每个技术人员随时可以通过网上系统查询到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考核情况,以此不断修正和改进。

4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国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满足了职工基本生活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是较低层次的满足。如何在满足基本需求后,能够吸引、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那么绩效工资则成为体现个人和团队业绩,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双刃剑,如何发挥绩效工资的调节作用,绩效考核是必不可缺的工作。

1.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认识

绩效就是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相关的可以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它是职工自身各项素质在具体条件下的综合反映,是职工素质与工作对象,工作条件等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职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职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职工的发展情况,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职工的过程。

事业单位的主要特点是服务性、公益性和知识密集型。基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终极目标在于通过知识创造先进的公共服务,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共事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单位价值和职工个人的发展,绩效考核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协调三者利益,最终实现三者利益共赢。

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2.1绩效考核目的不够明确

事业单位大多数是从事科研教育等专业技术行较强的软科学,衡量标准大多不能量化,从而单位对绩效的考核处于走过程,为考核而考核,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不原触碰的尴尬境况,甚或为发绩效工资而考核。绩效考核本来是管理者充分利用来实现单位战略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有效工具,使职工个人目标与单位发展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但因考核目标不够明确,使绩效考核失去了考核价值。

2.2绩效考核的信度、效度较低

考核是一个集设计、实施、应用与一体的复杂系统,需要全员的参与。多数事业单位考核的由人事部门彻头彻尾的负责,人事部门职工大多也是从业务系统转岗职工,缺乏培训和指导,考核制度技术性不强,考核指标单一、模糊,使得绩效考核的信度降低,实施过程中职工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度较低,抵触情绪大,效度不强,失去了信度和效度的考核制度,实施起来吃力不讨好,考核的结果变的毫无意义。

2.3绩效考核缺乏针对性

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指导性文件是1995年原人事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该规定考核指标为:德能勤绩廉。事业单位全员统一考核标准,考核指标宽大。这种定性的指标只有转化为可衡量的定量指标,针对不同类别的职工,设计、细化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使绩效考核指标与职工工作能力和工作的业绩相关联,体现职工劳动力价值,这样的绩效考核才有说服力。

2.4绩效考核缺乏沟通

绩效考核不是区分三六九等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达成更好的绩效结果。现实中,大多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事前很少与职工沟通,职工开会填表,根据个人好恶和感觉,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反映单位和职工实际情况,事后,绩效考核结果一般很少反馈给职工个人。只有有效的绩效沟通,才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才有利于职工改进和提升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的绩效战略和计划。

3.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建议

3.1进一步提升绩效考核的战略目的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领导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进一步加强对绩效考核的重视,提高绩效考核的目的,明确绩效考核是为组织战略服务,是战略目标实施过程的监控和改进环节。

3.2绩效考核指标更加科学

绩效指标是落实绩效考核的一种载体,科学、合理、可操作才能够提高考核的价值,实现考核的目标。绩效考核应对单位职工进行分类,目前国家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还可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在细化,针对不同人员,设计岗位、能力、技能、业绩等相关考核指标。指标尽可能的量化,定性的指标应尽可能的少,以避免考核中的歧义、模糊和部门小团体等主观因素对绩效考核的影响。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应广泛征求被考核者及其部门意见和建议,完善指标内容,让考核指标能够反映实际工作情况,达成绩效考核预期目标。

3.3加强内部绩效考核沟通

明确的目的,科学的指标,还需要顺利的实施。绩效考核是对单位、部门和职工的全面考核,是职工全方位参与的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绩效考核要对职工说明其目的、要求等情况,让职工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支持和理解绩效考核工作,达成共同目标,考核才能反映真实情况和夙愿,考核信度和效度较高。绩效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被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改进方式、提升目标进行有效沟通,形成共识。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绩效考核越来越被单位重视,充分运用好绩效考核这个有效的管理工具,能够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实现社会、单位和职工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