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9 16:03: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工技术创新项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名词解释
职工创新:由公司员工结合本职工作提出并实施,以面向生产现场、强调技术应用、解决实际问题、适合推广应用为导向,以员工自主创新为原则,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安全水平、工作效率、员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技术改进、技术创新与开发、发现并杜绝安全隐患、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等途径确定的技术创新。
工作室:是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工作室的建立旨在组建由劳动模范(技术能手)领衔、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团队,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生产现场问题,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创新成果[1]。
2 具体做法
2.1 完善工作室的制度建设,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我们首先考虑职工创新工作室应该如何做好制度建设,做到所制定的制度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工作室的管理工作,积极有效地推动工作室日常管理以及项目工作。也就是如何规范和提升工作室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需要科学合理。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科学、规范,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我们制定的制度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必须具备实用性,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最终,我们形成了以明确工作室各成员的职责与任务为主,突出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包括终端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日常工作活动档案管理、费用管理、项目成果管理等较为全面的管理制度,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制度执行和反馈,工作室的作为一个鼓励创新、 落实创新的工作新平台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2.2 打造团队精神,建立明确的目标
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有一个奋斗目标,工作室各成员在团队建立初期就达成共识,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求真实干、力创效益。团队成员共有3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9位、技术专家一位,各成员专业侧重点各有不同,相互学习,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
2.3 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努力做好技能培训工作
在职工创新活动开展初期,大部分员工认识不深,部门专人参加省公司组织的培训班,然后进行内部培训,让内部员工由不知—初知—深知,由班组员工结合本职工作提出并实施,以面向生产现场、强调技术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员工自愿参与为原则,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安全水平、工作效率、员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技术改进、技术创新与开发、发现并杜绝安全隐患等途径确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并通过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 让有经验的员工把积累下来的经验传授给新员工,工作实践中让新员工尽快地熟悉业务,尽可能地少走弯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4 解读职工创新管理细则
职工创新活动开展初期,大部分员工认识不深,部门专人参加省公司组织的培训班,然后进行内部培训,让内部员工由不知-初知-深知。
2.5 制定职工创新项目全过程指导书
项目从申报-下达-实施-验收等过程,基层员工了解不深,通常对项目如何申报,要注意些什么,经费怎么填等非常苦恼,目前网省公司的相关制度非常多,如何规范高效的申报项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项目实施过程如何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咨询工作等,让员工不为招标、合同等工作烦恼。为此,部门制定了《工作室职工创新项目全过程管理指导书》,对职工创新项目从项目申报、项目课题、费用、形式审核、项目提交、项目启动、项目具体计划、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及总结,创新成果奖励评分细则等各个具体环节进行详细指导,让项目申报流程更加清晰,有效提高各成员申报项目的效率,让所有员工对项目从申报到验收都不用很费心,尽量多的时间用去研发。
2.6 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制定年初工作计划及每月的会议制度,每月中旬举行职工创新工作例会,会议主要是各项目负责人汇报当前项目工作进度、各成员听取汇报情况并进行意见交流等。我们不仅在合作交流中理清了思路,攻克了项目的技术难题,并且在工技术经验分享中活跃了思维,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力地推动了职创新工作。同时开展“师带徒”活动,许多有经验的员工十分乐意把积累下来的经验传授给新员工,让新员工尽快地熟悉业务,尽可能地少走弯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7 项目储备
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产生思路,提前酝酿项目,项目比较成熟的时候再进行申报。
2.8 成果提炼包装
注重成果提炼,让项目能够尽量散发光彩,领导多方指导,提高PPT质量及员工演讲水平,让员工在项目完成后能够尽量得到更多的荣誉[2]。
3 工作成效
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工作室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不少重要的工作。2014年,完成重点项目《网络机房巡视管理的研究》,完善局域网机房巡视表单,机柜标识规范、对日后的做好局域网机房管理和排除故障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参考,并通过巡视管理作业指导书对巡视流程进行规范,有效减少巡视工作的耗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室成员还通过《汕头供电局移动无线行业卡管理》,清理SIM卡数据,规范管理流程。落实管理责任,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消除由于局内部管理漏洞导致的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
2015年,工作室各成员齐心协力,攻克了项目的技术难题,并且在经验分享中活跃了思维,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力地推动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2015年成功申报6个项目,其中《降低IDC机房的PUE值》,通过各项主要采集数据,包括IDC机房所有配电柜、UPS主機、列头柜的主路和支路电流计量准确。通过空调系统调整前调整后耗能对比;对照明系统、虚拟化系统等实施降能耗的手段,检测能耗情况等手段,对各种资源,包括IT设备使用率、用电量、状态等物理参数进行分析,淘汰、更换、合并及优化设备,从而达到减低机房耗电量,实现降低IDC机房的PUE值,为企业减少了不少开支。《Excel文档合并工具开发》这一项目,工作室成员通过自主开发软件,实现了Excel多文件合并功能,并通过需求调研设计出适用于其他业务部门业务的功能,提高了项目成果的推广价值。《配网生产台账数据检测及辅助修正工具的开发》,配合6+1配网设备台账数据清理需要,完成了网生产台账数据检测及辅助修正工具的开发。《计算机终端关机节能策略改进办法》,通过对汕头供电局各部门计算机开机率、开机时间、自动关机率、主动关机率、节约能源、各品牌型号计算机耗电量进行分析,优化了计算机终端策略,为企业节省费用及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2016年《设备标签框应用3D打印技术改良研究 》根据实际运维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如机房巡检过程中对于标签标示应用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新技术3D智能打印,探索解决原有机房标签框易损、易折、易脱落及不适用的情况。通过3D建模,逐步采集机房设备机柜及设备外观的特征特点,结合可操作性及实用性的特点,设计可应用于机房网络机柜及服务器外设的滑动标签框及卡扣式标签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例应用,逐步改良打印模型,最终成品将机柜散热、风向流动及单边滑动固定等因素考虑在内,实用度及可用性较高。《生产子系统实用化整改辅助工具》生产系统上的工作票、操作票等是否及时归档会影响归档及时率分数考核,由于每张工作票、操作票的起止时间不一、种类较多,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忘记未能及时将其归档。为解决该问题,项目结合相关技术,从数据抓取、数据处理、数据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整改工作,采用JAVA编程抓取数据、C#编程处理数据并通过网站以图表形式结果,成功开发并应用生产系统实用化整改辅助工具。
2014年至2016年,已完成职工创新项目10个。项目中1个在省公司的职工创新成果评比中获成果奖,4个项目获得职工创新奖二等奖,5个项目获得职工创新奖三等奖,项目成员15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5项。创新工作室逐步成为一个带有感召力、富有创造力、具有凝聚力的有效工作新平台。
4 结束语
工作室全体成员秉承“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坚持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努力结合其他专业知识,尝试不同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努力创造新成果,不断开创劳模创新工作室新局面,为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针对关系企业安全生产关键环节,积极组织引导职工开展小改造、小革新活动,破解了大量难点,解决了生产中的“瓶颈”,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如:矿井斜巷提升过车提醒装置。通过鸣笛示警,提示工作人员引起注意,起到较大的安全防范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设备运转方面。针对建井单位地点分散、机电设备较多等特点,开展了技术练兵、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在提升职工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如:无底阀射流器的应用,操作简单、直观、方便、减小了吸水阻力、水泵燥音、增大了排水量、克服了严重的气蚀现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方面。发动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不断推进服务创新。如:圆筒水幕喷雾降尘装置的应用。加工简单,安装、移动轻便,在使用中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且全断面雾化,雾化效果好,降尘效果明显。
经济效益显著“五小”创新活动开展以来,“五小”创新成果以图文的形式编印成册介绍给大家,供学习、借鉴。“五小”创新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安全生产经营中的诸多难题,同时也为广大职工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舞台,自开展“五小”创新成果征集活动以来,出现了一大批质量高、效果好的项目。共征集推广“五小”创新项目98项,创造价值约2500万元以上。这些项目在为促进我处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升了企业的安全力影响煤矿安全的两大问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是通过开展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从源头上保证辅助环节与掘进环节的有效衔接,物的不安全状态得到了根本好转。二是通过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安全素质、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使企业的安全力得到大幅提升。
劳动模范是社会的中坚和时代的骄傲,他们爱岗敬业,奋发图强,甘于奉献,勇于实践,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国以来全市共涌现出各级劳动模范7741名,在他们当中有许多是战斗在工作第一线的技术能手、革新能手、比武状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作用,以劳模精神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创业、创新、创优呢?劳模创新的创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劳模创新是以知名劳模命名并围绕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开展技术创新的组织。劳模创新不但为劳模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提供了场所和条件,也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懂技术会管理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发芽露尖
20__年,__矿务集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全国劳模、高级工人技师殷春银命名的劳模创新,专门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流。“殷春银”挂牌以后,积极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先后完成了11项科研和技术革新项目,其中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全国煤炭系统、市合理化建议大奖,创经济效益160多万元。
徐矿集团工会立即将这一新生事物在全公司进行了推广,仅仅一年多时间,徐矿集团夹河煤矿“夏伯党团队学习室”、旗山煤矿“张北平实用技术创新室”、张集煤矿“鲁顺东机电技术创研会”、三河尖煤矿机电科“陆振祥创新”、权台煤矿“高传号创新工作研究室”、张双楼煤矿“王庆雨创新”等各具特色的劳模创新“破土而出”,“开花结果。”“张北平实用技术创新室”,已单独或与同事合作完成122项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技术革新项目31项。江苏省劳动模范、高级工人技师夏伯党利用团队学习室,带出了一大批岗位标兵、创新能手和技术比武冠军,学习室成为青年职工成才的摇篮。他本人不仅成为闻名煤田的“机电神医”,(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百度直接输入“文秘站”第一个网站便是)而且还出版了个人专著——《夏伯党煤矿机电设备故障排除法》,徐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专门为这本书写了序。徐矿集团目前已建立各具特色的达23个,实施技术攻关创新项目67项,获得4项国家专利,创经济效益达650万元。
二、精心培育
__市总工会对劳模创新的创建十分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徐崇先同志对劳模创新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市总工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劳模创新活动的意见》,全市先后成立了毕可顺劳模创新、屈幼劳模创新等20多个劳模创新,实施技术革新改造669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2亿元。劳模创新研制的“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KJS型煤矿用巷道综合监控装置”经过20__年长三角青年创新成果展示交流会组委会的评选,作为参展科技成果,在复旦大学科技馆内展出。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旗山煤矿考察工作时对“张北平实用技术创新室”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艳同志也对这一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李晓布同志亲自过问__市劳模创新进展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赵克忠等同志多次亲临__对劳模创新创建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三、强势推进
为了加大劳模创新的推广力度,20__年5月,__市总工会在徐矿集团召开了__市劳模创新创建工作推进会。会上徐矿集团工会、旗山煤矿和夹河煤矿夏伯党同志做了经验介绍,与会人员还现场参观了夏伯党、张北平劳模创新。会上__市总工会副主席叶江宁同志要求各级工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创建劳模创新的意义、作用,争取党委、行政及各有关方面的支持,落实场地、人员、技术、设备、项目等具体问题。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通过创新的创建活动,带动、激励广大职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创造新成绩,使技术创新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会后,全市各级工会积极行动,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劳模创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破土而出,商业系统的戴银霞劳模创新、教育系统的张晴劳模团队研究室、公安系统的李晴劳模
创新、卫生系统的黄晓洁创新团队研究室、交通系统的张莉劳模创新、金融系统的王梅劳模团队创新等都在不同的岗位,创造了一流的业绩。目前__市已创建劳模创新38个,遍布各行各业、各条战线。
四、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模创新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劳模创新共取得创新成果158项,有55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进行技术攻关32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达15亿元。毕可顺劳模创新成立以来,对CT7132仿型车床控制系统的PC技术进行了改造,为企业节约资金100多万元。与此同时,[文章来源于=文秘__ =站-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注:]还成功的制作了XB-20__铣刨轮刀座焊接专机,为国内填补了一项空白。省劳动模范屈幼创新研发科技成果12项,其中《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省电力公司环保管理信息系统》分别获20__年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李晴劳模创新先后破获了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5起,省厅挂牌督办案件67起,特别是自主侦破的“万德福”网站特大系列网络诈骗案,“情迷百合”“都市夜航船”传播物品案等案件对网络犯罪分子进行了沉重打击。郭联生劳模创新培养和输送的拳击运动员获雅典奥运会第五名一人、获亚洲锦标赛亚军一人、获国际青少年拳击锦标赛第五名一人、十人次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冠、亚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展的需要,而广大职工群众是创新的主体。实践证明,以创建“劳模创新”为载体,对于弘扬“三创精神”,激励更多的职工踊跃开展创业创新创优的实践,实现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对于造就一支学习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创优能力强和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__市总工会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强力推进劳模创新的创建工作,以此来推动整个经济技术工作的开展。全市开展了以“率先杯”劳动竞赛为主线的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岗位立功竞赛、优质服务立功竞赛、金点子竞赛和“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建小康”竞赛,开展了__市职工优秀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__市职工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十佳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和百万职工大练兵、十万职工大比武活动。各级工会也针对本行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能大赛。全市参加各种形式劳动竞赛、岗位培训、技术练兵职工人数达151.87万人次,有650人次获省级以上技术能手,有52人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247人破格晋升为技师,1298人破格晋升为高级工;全市职工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31.26万条,实施率达88%;有48万人次参加技术攻关、技能交流、技术协作等活动,攻克生产技术难关1100项,进行技术改进和技术革新项目4110项,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
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直属、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2项——电站汽轮机和船用主动力装置的生产基地。多年来,哈汽公司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创新中努力前行,哈汽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按照上级工会组织关于职工经济创新工作的一系列规划部署,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调整创新模式,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截止目前,公司共建有1个国家级创新工作室、4个省部级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创新工作室和30余个分厂级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创建过程中形成了百花齐放、万木迎春的良好格局。
明确定位,攻克技术难关,服务企业生产
准确把握方向,突出服务功能。“创新、克难、育人、提效”是公司党委对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出的八字要求,公司工会牢牢把握发展方向,将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作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培养创新团队、展现高超技艺、提效服务生产的有效载体。把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作为创新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结合工作室自身特点,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攻关活动,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服务企业生产。
策划创新项目,确立攻关课题。创新项目的策划分三个层面,首先由项目策划组负责针对全年生产任务的重点及难点,与设计、工艺等技术部门沟通,确立工作室年度的科研攻关计划。其次由项目策划组与所在分厂各部门联合调研,收集职工反映较强烈的生产难点及“疑难杂症”,确立工作室的日常创新项目。另外由各创新小组负责针对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加工及质量难点,确立本小组内部的创新项目,做到年初有立项、过程有跟踪、年底有考核。
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近年来,公司通过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攻关有力地推进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燃气增压设备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世界首台AP1000三代百万核电汽轮机等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进度。例如:在重点工程产品制造过程中,创新工作室成员孙兆亮解决了制约机组生产进度的小转子加工瓶颈问题,通过自制工装,采用分齿加工替代传统整体加工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加工过程中转子的振动问题,并将精度提高到0.02mm以内,大大缩减了制造周期。在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生产过程中,董礼涛创新工作室作为主力团队,解决了30MW燃压机组在制造加工过程中20余项技术难题,攻克了零件材质硬度和加工刀具的硬度相差无几的机加行业难题,将两齿键槽铣刀打破常规改用三齿铣刀。通过三齿铣刀在隔板上铣切三个导流汽道,加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成功突破了高温合金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电火花特种加工、流量测试、薄壁件成型、气膜冷却孔特种加工等关键制造技术,为机组装配争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机组进一步优化设计、完善工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摘下这颗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贡献了力量。
创新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实现有效运行
科学规划分组,开展工作室活动。公司工会将创新工作室组织架构规划为项目策划组和创新小组两部分。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小组的创新作用,根据岗位和工种的不同分别设立创新小组,由市级、省级劳模及创新能手担任小组组长。积极开展 “五个一”活动(积极开展一批创新活动,持续推广一批操作方法,定期优化一批工艺流程,努力攻克一批科研项目,全面打造一支创新团队)。工作室实行内部“月总结、季交流”制度,规定每月至少活动四次以上,每次活动以各创新小组为主体,要对一个月来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制定出下一月的工作重点。每季度由项目策划组牵头至少召开一次各创新小组负责人参加的交流会,总结季度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制定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推进创新工作室运行的有序化和常态化。
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作室运行。公司工会制定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工作条例》《哈汽公司技师协会及创新工作室工作指导意见》《哈汽公司技师协会及创新工作室注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创新课题的选定,成果的鉴定、奖励、推广和应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制定各项条例和管理办法,使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别是工会对创新工作室进行注资扶持政策,保证了创新工作室的持续健康发展。每年工会对创新工作室注资10余万元,用于创新工作室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更好地发挥工作室成员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创新、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效率,实现创新工作室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习典型模范,做好梯队建设。公司依托董礼涛创新工作室在2013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契机,在公司内推广董礼涛创新工作室的经验方法,通过采取示范参观、交流分享、经验介绍等形式,实现了典型引路、学以致用的推广效果,使公司内其它工作室能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公司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梯队建设。
追求成效,搭建创新平台,转化创新成果
创新工作室开展的活动必须追求实际效果,创新成果必须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此公司工会搭建各种形式地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担任技术顾问,参与技术研讨。一是聘任创新工作室成员担任公司每年一届技术运动会的技术顾问,承担实际操作的出题和技术指导工作,指导选手开展岗位练兵。二是聘任创新工作室成员担任工艺评审员,通过其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检验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技术人员在交流中切磋技艺,在研讨中增长才干。
做好“三个结合”,传承绝技绝活。创新工作室与劳动竞赛相结合、与星级员工培养相结合、与名师带徒活动相结合,实现创新工作室“育人传技”职能。在各岗位中根据各工种加工技术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传、帮、带”内容与目标,并建立考核档案,定期进行考核与检查。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近两年培育技师、高级技师20余人,有效地解决了重点岗位人才匮乏的难题。
关键词: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人才使用人力资源学习型团队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是莱钢集团的直属单位,主要承担着莱钢所需原燃材料的到达和产品外发、厂内物资倒运等任务,是联系热线生产的桥梁与纽带,被誉为莱钢集团的“钢铁大动脉”。近几年,莱钢运输部主动适应莱钢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投入使用,实现了牵引动力内燃化、平面调车无线化、铁道线路重轨化、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化,年运货能力3600万吨以上。面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变化对职工队伍业务技能素质带来的新挑战,莱钢运输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为目标,从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积极构建三大支撑,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一、创新员工培训方法,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莱钢运输部坚持把培训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职工最大的福利,把培养本专业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引进、学习和运用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作为抢占技术制高点的重要资源,主动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方法,为企业发展和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契机,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模式
积极运用团队学习、互动学习、深度汇谈等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认真分析每一个专业领域对职工的素质要求,调查研究每一个工作链条上的职工素质状况,创新培训模式,打好职工素质提升的“三大战役”。一是打好“歼灭战”。认真分析制约本单位、本专业领域发展的瓶颈环节和重要链条,抓住重要工种岗位,打好重要岗位和重要工种的业务技能培训的“歼灭战”,开辟专门的培训阵地,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业务技能强化培训,每年确定一个有效培训载体,连续开展了“执行力杯”、“标准行为杯”、“贯彻力杯”、“安全杯”、“运输组织杯”以及“四个力”等岗位培训竞赛,为消除职工技能瓶颈环节打牢重要链条。二是打好“运动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打好各工种、岗位薄弱环节的“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大力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做到培训一项就成一项,就巩固一项,先后组织编写和修订了《行车组织规则》、《内燃机车检修工艺规程》、《安全生产规程》、《机车故障处理18招》、《事故案例汇编》、《机车乘务员检车教育视频》等16本(套)岗位技术培训教材,每年举办各级各类适应性岗位培训班20多个,职工培训率达90%以上。三是打好“游击战”。正确处理学习培训和生产建设的关系,在学习培训方面采取机动、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做到见缝插针,务求实效,采取部段两级培训相结合、职工自学与集中培训、订单式培训、快餐式培训、冶炼培训、品格提升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教育和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学习成为职工最好的习惯。
(二)因“人”施教,积极构建“立体化”学习培训和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企业发展对职工素质和人才需求的实际,坚持因“人”施教,积极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一是加强对中层管理者领导能力培训,采取送培、考察学习等方法培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先后选派6名科级以上干部去北京科技大学参加外语培训,16名专业技术人员、科级干部参加清华远程培训,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莱钢与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合办的工程硕士教育。二是围绕“专业补短、技术补差、知识更新、岗位成才”的培训目标,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全方位、前瞻性、系统性的分类培训,做到优秀人才优先培训,关键操作岗位人员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训,一般人员分层次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工序、主体工种岗位技能人员以技术攻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为载体,提供持续充电的机会,引导他们岗位锻炼,成长成才。完善新进大学毕业生的见习期培训锻炼制度,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先后多次从管理技术人员中评聘莱钢技术专家、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公司优秀科技人员和部级优秀科技人员;从操作岗位人员中评聘莱钢优秀技能人才、部级优秀技能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莱钢首席技师。三是拓宽渠道,引导激励职工自学成才。每年拿出部分职教经费,鼓励职工参与多种形式的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自学成才。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不仅满足了企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而且满足了职工个人知识更新的需要,促进了铁路运输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截止目前,全部拥有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3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94人,高级技师10人,技师52人,助理技师188人。
(三)加强专业学会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搭建起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及时研究科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经费落实、设施建设、学习考察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科协组织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定期开展论文征集和活动,拓展交流渠道,积极组织对外交流、考察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科技人员的视野,提高了学识水平;注重成果编研工作,分别于2011年3月、2011年9月编纂出版了《冶金企业特种车辆运用与检修》、《冶金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实践与探索》两书。做好论文交流、推荐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公司科协、冶金运输分会、山东铁道学会等组织的学术研讨会、论文会。2011年,有9篇科技论文在冶金运输分会获奖,有8篇论文在山东金属学会获奖,有8篇论文在山东铁道学会获奖。
二、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不竭动力
为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以服务钢铁生产大局为己任,紧紧围绕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和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提升职工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坚持以增强群众性为基础,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为使科技创新深深扎根于生产建设实践和广大职工群众之中,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问题化管理、机制化运作”的技术创新模式,以“问题就是管理资源”及“找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的创新激情和敬业态度,在运输组织、设备管理、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中,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创效活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身创新实践,勤于把问题变课题,勤于把课题变成效,勤于在创新中展现自我,使科技创新深深扎根于广大职工这片沃土,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以来,先后完成创新成果615项,2项成果获全国安全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成果获省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29项成果取得国家专利。
(二)坚持以确保到位性为手段,为科技创新打造不竭动力
为了提高技术创新工作在各专业、各岗位开展的到位性和高效性,坚持在详细制定年度技术攻关计划的同时,不断完善推进科技创新的管控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去实施,对每一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四列入”、“四定”制度:即对每个创新项目,列入年度攻关计划、列入专业阶段工作重点计划、列入技术人员的阶段工作重点任务、列入科室和车间的月度技术攻关计划;“四定”即定攻关小组、定负责人、定攻关措施、定完成期限,严格实行创新项目立项、定责、实施、时限、评价、、推广的工作流程,每月组织专项推进例会,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大力实施内燃机车大修工艺技术攻关、铁道车辆运行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铁道信号微机联锁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很多大题目的同时,通过每年一次的小改小革成果展评、技术攻关等手段,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和职工抓“小题目”的积极性,抓大不放小的群众性技术攻关活动在全部蔚然成风。
(三)坚持以激发创造性为目的,为科技创新注入无限活力
搭建广大职工提升素质、展示价值的技术创新激励平台,创造性设立了问题查找奖、技术攻关奖、管理攻关奖“三奖”制度,对创新成果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创新成果共享会、科技论文交流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每年申报省级和公司级创新成果,成功举办15届技术比武和23届技术创新成果展评会,为广大职工真正搭建起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注重建立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起了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技术档案,把他们的创新成果、证书、发表的论文统一归档,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评先树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使他们精神上得荣誉,物质上得实惠,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提升职工创新能力的同时,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是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的内在活力
如何把人才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特殊资源挖掘培育,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核心和重要标志。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型团队和做强铁路运输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科学调研,严把“入口关”,做到人才引进多元化
根据铁路运输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认真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员工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并作为引智、引技、引才的重要依据,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做到人才引进多元化。一是通过高校择优招聘,快捷引进紧缺人才。2005年以来,坚持重点选择、注重层次的原则,从全国重点铁道院校共招聘引进铁道运输、铁道信号、通信、铁道车辆、内燃机车、机械、电气等专业综合素质高的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和部分急需专业高职专毕业生203人,为铁路运输创新发展、素质提升注入了新鲜血液,集聚了优秀的创新人才。二是着眼企业发展需要,提前介入,联系定向培养,提高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先后与石家庄、兰州、郑州等铁道院校合作协商定向培养意向,特别是在郑州、济南两个铁道职业院校,专门开办莱钢铁路运输班,为运输部培养了内燃机车乘务员、连结员、机车修理工、车辆修理工等160余名专业人员,进一步改善了一线职工的知识和年龄结构。三是抓住公司定员优化,转移配置的新机遇,及时与上级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协商,逐步缓解铁路运输主体工种缺员与检修人员相对富余以及部分调车人员年龄相对老化的矛盾,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用,29名检修岗位的优秀职工向一线岗位优化转移,52名退伍军人充实到调车工、信号操纵岗位,满足了生产急需,缓解了人力资源紧张状况。
⒈认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原盐产量和质量、严控生产成本、改善生产条件,是当前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各工会组织一定要突出中心,抓住重点,把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抓生产、增效益上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围绕原盐提质增产、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目标,组织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认真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即全年每个职工至少提条合理化建议,每个班组完成项小改小革,每个工区(车间)实现项较大技术创新项目。同时,加大激励力度,××年底,场工会准备对效益较好的个项目,进行—元的奖励,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⒉认真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掀起“比学赶帮超”新。本着简化程序、突出实效的原则,围绕赛产量、赛质量、赛销量、赛成本、赛安全,开展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年底总场对全年活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优胜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要继续深化“破纪录、争一流”指标竞赛活动,各单位要将生产经营指标进一步分析,找出起决定作用的重要指标,并与历史最好水平、同行业最好水平比较,找出差距,认真开展对口赛和对手赛,争取年内再有—项指标创出新纪录。版权所有
⒊深入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组织女职工继续开展双文明巾帼建功立业活动,“三八”节期间将评出“巾帼红旗岗”、“女状元”、“先进女职工”等一系列女工先进集体和个人。
⒋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工会法》、《劳动法》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职工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做深化改革、促进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举办生产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场工区正、副主任和技术班长全部轮训一遍,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尽快扭转被动局面。积极开展“爱我海化、爱我盐场、做文明职工”活动,帮助广大职工自觉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技能,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评选活动为载体,培育道德型职工;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为载体,培育知识型职工。
⒌突出维护基本职责,加强维权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拓宽职工参政议政渠道。深入实施厂务公开,年初,各工会组织要对全场的厂务公开栏进行一次集中补充和修订完善,将工资浮动、奖金发放、生活核算、成本控制、拉塑料扣款等内容全部公开,把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⒍加强帮扶救助工作,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加大互助互济基金会和职工保险互助会建设力度,提高职工入会率,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对生病、住院的职工及时组织看望。对职工突发性的家庭灾难,要及时发动职工进行捐款救助。对贫困、偏远地区的临时工,要及时组织捐衣捐物。进一步完善对特困、困难和一般性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服务,年底在集团公司救助的基础上,再拿出元以上给予救助。
⒎认真履行劳动保护群众监督的职责,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权利。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女职工安全卫生状况的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
⒏强化职工食堂管理,提高职工生活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物品出入库制度,落实环境、食品和个人卫生预防措施,在饭菜多样化、价格合理化上下功夫,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职工的就餐需要。××年,在全场个职工食堂中,继续开展争创“六好职工食堂”竞赛活动,搞好职工生活的意见反馈收集,有针对性地提高一线职工生活水平。
⒐认真开展文体活动,活跃一线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要加强完善文化阵地基础建设,全年投资万元左右,为一线工区、泵站配备电视机、、扑克、象棋等必要设施和用品。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年,除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和开发区工会组织的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街头文艺、演讲比赛、卡拉比赛、职工消夏晚会、职工运动会、电工技能大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外,我场将于“三八”期间组织一次女工歌舞联谊会;月初组织以爱岗敬业为主题的青年演讲比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在全场进行巡回演讲;月中旬举行全场第六届炊工比武;月初组织捞盐比赛;月中旬组织以安全或法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月中旬组织乒乓球比赛;月份组织扑克、象棋比赛;月上旬组织职工卡拉比赛;月底组织全场第二届职工环场接力赛。要通过以上活动,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以歌颂盐场、歌颂劳动,赞美盐工、赞美生活为主题,适时、适当地组织小型、灵活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
企业的快速发展,“新**”的建设,需要千万个技术状元和能工巧匠,需要一大批象鲁怀亮一样的工人发明家,需要一个个有创新、有效益、有成果的“金点子”,需要一支忠诚、奉献、团结、守信的员工队伍。所以,我们必须畅通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练硬功的渠道,搭建职工展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具体材料请详见:
同志们:
正当全公司职工精诚团结,众志成城为实现2005年生产经营目标奋力冲刺,全力建设第二条钢铁生产线之际,今天我们隆重召开2005年第八届职工技术比赛、合理化建议、双十佳总结表彰会。首先,我代表集团公司向在第八届职工技术比赛中脱颖而出的2005年十大操作能手、技术状元、技术能手、优秀组织人员、“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奖获得者、“双十佳”奖获得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技术比赛的优秀组织单位、最佳支持单位,向一年来为职工素质工程的快速启动和持续推进给予关注、支持、参与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职工致意衷心的感谢!
2005年是**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实现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建厂50多年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年。工会组织如何顺应企业发展的形势,如何把工会工作融入企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如何实现在“改革中维权”、“发展中维权”,这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为此,今年年初,由公司工会牵头,经管中心、技术中心、财务公司、人力资源部、科技大学、团委等部门配合,出台了《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集团)启动和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实施意见》,用三年的时间全力启动和持续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2005年是素质工程启动的第一年,在“提高职工的素质就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理念的牵引下,突出“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同步“的思路,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开发和职业道德教育上,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了第八届职工技术技能比赛、“提金点子,结金果子,创金效益”合理化建议活动、“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和“十佳职业道德集体”选树争创活动,目前全公司上下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创新氛围已初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比学赶超的时代新风已蔚然成风。
----技术技能比赛为职工搭建了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
从今年六月份开始我们组织了“第八届职工技术比赛”。历时6个月时间,历经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比赛、赛事总结四个阶段,选树出2005年公司十大操作能手,公司级技术状元36名,技术能手36名,优秀组织考评员25人,优秀组织单位4个。是近年来工种覆盖最广、参与职工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社会影响最大、收到效果最好的一次。
一是技术比赛思路的创新。打破了过去以比赛论比赛的传统格局,围绕企业发展的人才战略,以管理系统的重点环节、技能操作的薄弱环节、技术工种的关键岗位为重点,坚持技术比赛同技师评审、课题攻关、先进操作法相结合提升了技术比赛的档次。
二是在工种选择上注重广泛性。设通用工种、公司级工种、基层级工种三个层面,分机、钳、铣、焊、计算机、理化检测6个级通用工种,涉及冶炼、轧钢、机械等46个公司级工种,134个基层级工种,全公司25个单位4300余名职工参与比赛。
三是赛前培训注重针对性。在科技大学的支持下,以“工人技术夜校“的形式,组织计算机、电焊工技术骨干培训,特别邀请“全国焊接大王”山西省焊接协会理事长贾鸿谟和省电建四公司焊接专家进行焊接理论讲学和实践指导,组织焊接骨干同天脊集团技术工人进行焊接技术交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比赛过程注重严谨性。通用工种、公司级工种、基层级工种都有严格、规范、科学的操作程序,尤其是通用工种,采用“金字塔”式层层淘汰,层层选拔;理论考核、实践操作逐步同全国比赛接轨,计算机比赛引入了网络设计、软硬件安装、计算机连网操作。同时首次派员参加了山西省首届职工技术比赛,选派13名选手参加2004年全国钢铁行业职工技术比赛。
五是宣传造势营造合力机制。打破过去技术比赛工会单打一的格局,由竞赛委员会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基层单位倾情支持。同时,加大了奖励力度,二级单位普遍实行“技术状元津贴制”,首次在全公司选树“2005年度十大操作能手”,舆论拉动,奖励推动,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练硬功的积极性。涌现出了轧钢厂、机械锻压公司、技术中心、铁运部四个优秀单位,科技大学、二建公司、电气公司三个最佳支持单位,一大批技术比赛优胜者脱颖而出,尤其是各级技术比赛的组织者、考评人员、培训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第八届职工技术比赛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撑。
------“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职工创新能力开发提供了平台。人各有智,贵在开发。今年围绕公司生产旧线的挖潜增效和三大工程建设,围绕技术创新、质量创佳、产品创优在全公司职工中组织开展了“提金点子,创金效益”技术改进、合理化建议活动。针对近年来合理化建议奖励滞后带来的负面影响,炼钢厂、轧钢厂、钢管厂、烧结厂等单位制定了针对性的奖励政策,实行合理化建议三级奖励制度(建议奖10-20元/条、采纳奖和实施奖),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全公司收到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创新项目614项,其中,大的有评审价值的合理化建议项目104项,经技术专家评审、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研究,对30项价值大、有创新点、技术含量高的建议进行奖励。尤其是炼钢职工鲁怀亮在炼钢工艺操作中总结、提炼的变压变枪操作法,广泛运用于炼钢工艺实践中,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单位推荐,技术专家审定,被评为公司先进操作法并以个人的名字命名为《鲁怀亮炼钢操作法》,这是我公司首次、首例以个人的名字命名操作法。
------职业道德“双十佳”争创活动为**人形象塑造工程注入了活力。提升职工的操作技能,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前提,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更需要团结、忠诚、敬业、守信的员工队伍。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安排,结合“我是**人”塑型活动,公司工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十佳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十佳职业道德建设集体争创活动。活动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六个一”竞赛活动为载体,在全公司公开推荐、公示、选树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同志们,今年是职工素质工程的启动之年,尽管我们作了一些工作,但我们仍然要看到工作中差距:从总体看技术比赛组织不太平衡,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高,组织过程不太严谨;少数职工对参加技术比赛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临场逃赛、避考;尤其是目前操作工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电焊工理论考试及格率不足20%。近两年我们曾两次派技术工人参加全国、全省职业技能比赛,由于技术工人理论水平的偏低使我们两次同全国、全省技术能手奖牌擦肩而过。在公司评审的104条合理化建议中,管理创新方面的建议寥寥,合理化建议活动有盲区和空白点;双十佳评选活动开展的深度、力度不够等。
当前面对钢铁行业激烈的竞争,我公司的改革、发展已进入决定性阶段,尤其是打造新的钢铁航母、建设新**的二次创业已全面起程。对照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对照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的要求,我们应意识到,职工作为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品可以借鉴,技术可以引进,但员工的素质必须主要靠企业自身去提高。
对于在座的技术状元、技术能手及所有受表彰的职工来说,彩带、荣誉、光环,无疑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和加油站。在荣誉面前我们更应感到有责任、压力和重担。我们常讲,企业最靠得住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办法,是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通过每个操作岗位的高水平的操作,才能使领导的思路、决策得到真正的落实,才能把工艺、设备、管理、人才等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说素质工程是一座大厦,每个职工就是撑起这座大厦的基石和砖瓦。
对于一个普通的职工来说,理想和追求不可能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这一行的状元、能手,努力成为企业和社会离不开的能工巧匠,特别是技术操作工人具有攻克技术难点的能力,干出令人拍案的绝活的能力,创出“金点子”的能力,这就是职工的理想和追求,这就是自身价值的成功体现。
对于工会工作者来讲,素质工程任重而道远。工会十四大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新的任务:要保持和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一流的企业要由一流的职工来办,一流的水平要靠一流的职工来创。所以工会干部必须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提升和拓展维权理念,在维护职工的生存权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受教育权、发展权,把职工的未来、个人的价值实现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维权才是职工所求、党政所谋、企业所需。才能凸现工会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的快速发展,“新**”的建设,需要千万个技术状元和能工巧匠,需要一大批象鲁怀亮一样的工人发明家,需要一个个有创新、有效益、有成果的“金点子”,需要一支忠诚、奉献、团结、守信的员工队伍。所以,我们必须畅通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练硬功的渠道,搭建职工展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这样一系列的头衔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已经是光彩照人了,如果和33岁的年龄放到一起,就显得更耀眼。
他叫秦世俊,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航工业哈飞)数控工人。
现在几乎所有知道秦世俊的人都认为,这小伙子得到的奖励、荣誉太多了。
的确,就连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荣誉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正面的动力,但同时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机会——青睐有心人
2001年9月,小秦从哈飞技校磨具钳工专业毕业,分配到中航工业哈飞数控加工中心。因为工作需要被安排到数控工段帮忙,他的勤奋与好学一下子被师傅看中,“小伙子,如果喜欢数控加工,我找车间申请让你跟我学徒”。获得高级技师师傅的青睐,秦世俊喜出望外,立刻接住了这个天降的“馅饼”。“半路出家”的他如初春的嫩芽尽力地汲取着养分,跟着师傅从普通铣床抄方开始,在实践中慢慢地体会铣床加工的每一个细节。
公司举办职工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小秦参加后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更加努力了。自学制图和编程,利用网络查找新的数控加工技术,攻读计算机专业大专和本科课程。13年来,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记录了他的成长。一份执着,一种掘强,成功是无数次失败后的笑颜如花。入厂4年后,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数控铣工高级技师。2010年,获得第四届黑龙江省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数控铣工第一名。
近两年公司科研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小秦主动承担了一些关键件、重要件的加工任务。如承担某型机关键件加工任务,法国专家对精度和表面光度要求非常高。当小秦高质量完成加工任务后,法国专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创新——改变未来
带着一份热爱与执着,一个个革新项目在秦世俊手中诞生。如《快速找正1/4圆孔中心法》。记得在一次加工某机型一关键件时,零件经过镗孔再铣形后,圆孔就只剩下1/4的圆孔变成了圆弧状态。由于设计更改,圆孔直径需要单边加大0.03MM.对大多数人来讲,要在一个重新定位、误差只有0.03MM、剩余1/4的圆弧上找正、找准中心,无疑是一个难点。
小秦经过探讨和多次试验,研制出一个和圆弧同等直径的圆孔作参照物,将零件和参照物同时装夹在机床上,先用千分表头将参照物的圆心找到,找正时表头压量控制在0.15-0.20MM之间,找正后将表盘刻度调至0,然后将表头移动至圆弧,使表的探头与圆弧上靠近一侧边缘处接触,通过移动X、Y轴使表头压量为0,注意不要手动旋转表盘刻度和变动探头角度。然后将表头旋转至另一侧,靠近哪一个坐标轴就移动那一个坐标,使表读数为0,往复移动坐标X轴或Y轴,当表头压力读数不动时,此孔中心找正,与原来孔中心可以达到0.01MM以内误差。此方法也可以用在找正1/5圆孔,并且在外圆上也可以实现,将参照物圆孔更换为圆轴。
再比如,工作中他经常会遇到一些壁厚在0.7-1.2mm之间,零件外圆研磨,研磨后外圆尺寸公差在0.02mm以内的薄壁轴类零件。要在这样的薄壁轴类零件上加工精度孔和精度槽,难度很大。
以往加工薄壁轴类零件多使用胞胎装夹。但在夹紧过程中零件会顺着夹紧力往胞胎豁口移动,造成零件位置度超差,调整每件零件圆心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另外夹紧零件时不能小于有效夹紧长度,特别是加工位置离孔口很近的零件(孔口到端面距离7mm左右除去孔大小剩余部分3至4mm)。使用胞胎后,零件加工还易产生塑性变形,破坏原来研磨后的外圆尺寸。
如何找到一个可以降低找正时间、增大加工范围、降低零件变形的好方法。小秦大胆尝试,研制出了“薄壁轴类零件同心顶压式夹具”,该夹具由“端面顶盖”和“尾部顶盖”两部分组成,使夹紧力由径向夹紧改为端向压紧,消除了外力造成的零件变形问题,能确保零件的重复定位精度、加工位置度和同轴度要求。此夹具可以在所有类似零件加工中推广使用,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参加工作13年来,小秦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685项,为公司节约资金488万元。他首创的《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等20多种新型加工方法已纳入到产品工艺规程中。近3年来,他改进40多种零件加工方法,自制夹具50多种,更新150多条程序,完成了《扭轴加工》、《为两台不同型号的车铣中心机床制作转换夹具》等一些较大技术创新(攻关)项目。
共享——让人生幸福
技艺精湛了,秦世俊也成为了师傅。他不相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言,工作中把自己多年摸索出的加工经验传授给徒弟们,反复演示,力争让徒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要领。他先后带徒11名,如今有2名已经晋升技师,1名徒弟迈进了高级技师大门。
2014年初,公司在小秦所在“现场攻关组”的基础上,吸收部分劳模、骨干和相关主管工艺、编程及检验人员,创建了以秦世俊领衔的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飞机起落架和旋翼零部件生产,展开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和技能传授等工作。提起某型机加强角盒锻铸件,很多加工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都会“打怵”,因为材料特殊,加工中极易产生变形。小秦和工作室成员决定拔掉这颗“钉子”。他们尝试着增加两个压板做支撑、增加连结筋和改变切削走刀等方式,不仅解决了表面振纹问题,提高了表面光洁度,确保尺寸精度,而且提高生产效率近3倍。
机加工段在加工某一批零件时曾反复出现零件变形、尺寸超差的问题,一时又找不到原因。劳模工作室成员耿连昌、闫明贺和技师宋广全3人来到机加工段,对工艺路线、设备使用、夹具使用、加工等情况逐一排查记录,并与其他成员一起进行“会诊”,最终查明是加工路线不合理导致零件变形、夹具磨损导致定位精度不准确。原因找到了,他们赶制新夹具、改变加工路线后,首件试制符合图纸要求且一次通过检验,最终该批次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99.9%以上。工作室团队攻关能力得到领导和职工的认可。
截止到2014年底,劳模创新工作室16名成员用他们敏锐的思考和勤劳的双手,解决了《自制随型定位压紧装置,保证某机型变距摇臂尺寸》等攻关课题1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1项已发授权号,实现小改小革30多项,创经济效益67.75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创航空精品、树哈飞品牌”的创建宗旨。
2014年8至9月份,秦世俊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被黑龙江省总工会和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工会命名为黑龙江省和中航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11月份,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名劳模,一面旗帜。创建一个劳模工作室,带出一个创新团队。如今,在中航工业哈飞,以 “秦世俊”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受到一线职工的广泛关注,他们以“攻难关、喜发明、爱创造”而著称,成为职工公认的难题攻关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