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的经济效应

企业的经济效应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9 16:03: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的经济效应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的经济效应

第1篇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价格管制 税负归宿理论

“华为辞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企业解约权问题的高度关注。这种严格限制会给我们的经济运行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劳动者的利益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是我们的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一、解约权限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和资金、机器、厂房等一样,劳动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企业要开展生产,需要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人签订合同: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转让或租用合同,获得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与设备制造商签订购买合同,获得机器设备这一生产要素;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获得原材料这一生产要素;也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获得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每个生产要素的所有人也相应取得自己的收入,土地所有人取得地租,设备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取得销售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收入。

既然劳动力也是生产要素,那么劳动力的价格也和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一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进一步讲,跟其它要素市场一样,劳动者是否能获得有更好的劳动收入,也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的收入就低;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则劳动者的收入就高。既然劳动者的收入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整体的收入水平。

那么,政府的干预会产生什么其他影响呢?对此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经济学上的价格管制理论和税负归宿理论展开分析。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设定一个理论前提:合约就是价格。 这一理论意味着,价格并不仅仅是指合约中的价款这种显性价格,还指合约中所有其它条款(如责任划分和风险分配等)这种隐性价格。基于这一理论,我们需要论证的命题就转化为这样的命题:劳动合约就是价格,因此干预劳动合约就是干预价格。

按照价格管制理论,由于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激励,政府对企业商品的价格管制不可避免地会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Deadweight Loss)。普通人认为,政府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则该税负肯定是由企业主承担了。但是,税负归宿理论表明,这是一种假象。实际上,企业主、劳动者和客户都将共同承担这一税负,而承担的比例由其各自的需求弹性决定。

将上述理论应用到我们目前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根据价格管制理论,政府对劳动合约(价格)的干预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生产激励,从而会不可避免地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简单地说,社会的“蛋糕”缩小了。

二、解约权限制对劳动者利益的影响

进一步的问题是,社会净损失是企业承担得多,还是劳动者承担得多?按照税负归宿理论,企业和劳动者承担损失的比例取决于其各自的需求弹性。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更需要劳动者,那么企业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反之,劳动者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原因就在于,优势方可以利用其优势将损失转嫁给对方,转移损失的多少取决于双方的优势对比情况。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来看,虽然劳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最近几年有所增强,但还是明显弱于企业。这就意味着,社会损失的大部分将由劳动者一方承担,而不是企业。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更具体地说明上述两个结论。假设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社会的收益是10元,企业和劳动者各分配到5元。在政府干预情况下,社会收益下降为7元,社会净损失3元。因为劳动者具有更大的需求弹性,3元的净损失部分企业承担1元,劳动者承担2元。对照没有干预之前,企业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4元,劳动者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3元。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赢者的结局,《劳动合同法》的干预肯定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但劳动者损失得更多。

不仅如此,在劳动者整体承受的这2元损失中,还存在内部分布不均的问题。一些劳动者会承受更少的损失,如0.5元,甚至会获得正的收益;而另一些劳动者则会承受更多的损失,如2.5元,甚至更多、直至失业。这是因为前者具有企业更需要的才能,企业很难将损失转嫁给他们,而后者则不具有这样的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随时可以补充,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把损失转嫁给他们。在极端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向后者转嫁2.5元的损失,将后者多承受的0.5元补贴给前者。因此,政府管制不仅会在企业和员工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还会在员工内部不同人群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部分员工会因此受益,绝大部分员工会变得更差。

就此一概否定《劳动合同法》是不公正的,也不是本文所持的立场。其中的大部分条款都是多年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约权的严格限制,无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言,还是对劳动者而言,都会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由于劳动法的严格限制,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大量破产,从而可能促发经济危机的发生,或加剧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并且,如是所证明的,《劳动合同法》很可能不仅达不到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目的,而且会伤害绝大多数劳动者。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不仅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规模经济效应 数据包络分析法

一、引言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有了蓬勃的进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发展规模经济的作用,房地产企业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各类人才,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使人力成本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房地产企业如何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尽量减少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通过对我国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的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规模。

规模经济及其效率的探讨多集中在工业企业、金融业、医疗业以及教育业,对房地产业规模经济的探讨比较少。国外对房地产规模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对房地产信托规模经济的研究[1],二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2],第三方面房地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规模经济[3]。国内对于房地产规模经济效应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讨论的还是规模经济效应的如何实现以及定性的研究房地产产业是否可以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少部分做定量分析的有周颐和陈艳丽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评估,得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的结论[4]。张巍则将产业组织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由分散向适度集中转变的政策思路[5]。

二、理论基础

马歇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 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函数关系,生产同一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设备效能的发挥是随着大批量生产而逐渐增加的,人的管理潜力也是随着规模的扩张而被开发和利用[6]。目前研究房地产企业效率方法应用最多的分析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超对数成本函数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在信息不透明、部分数据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应用DEA方法对规模经济进行研究也就成为首选的最为有效的方法[7]

三、数据分析

(一)DEA 步骤

本文选取的决策单元是2011年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的2011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100强测评榜单上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分别为第一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恒大地产、第五十名花样年控股和第一百名同济科技。

第二步是确定各个投入产出因素。房地产企业规模主要体现在资产投入及人员投入上。而营业成本直接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把员工数(S)、营业成本(M)及总资产(C)作为系统的输入指标。资本收益水平和获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依据。因此,引入企业的净利润(R)作为系统的一项产出指标。另外,资本市场讲究的每股资本都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所以利润率(V)也属于本文研究的产出因素。

第三步是确定决策变量。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权重;DEA方法要求权重之和为1。运用C2R模型来建立目标数求解(E为效率指数)

(二)求解DEA模型

以万科地产为例,根据表一数据代入(1)式。应用EMS-DEA模型求解软件解出结果得E=1,则DEA有效。说明了万科地产的企业规模已经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依次把其余三家企业的数据带入到(1)式中得到各自的效率值E,恒大地产为0.975223;花样年控股为0.772341;同济科技为0.825049。其余三家企业中都DEA无效。

四、结论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四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个结论。(1)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利润产出不足的情况。在投入合理的情况下,存在利润过小及风险过大的情况。(2)我国房地产企业整体属于风险厌恶型。在利润与风险不能兼得时,企业多选择降低风险为主,这也是利润产出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为探讨房地产企业最适规模提出了新的着眼点,尤其将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对于企业自身,应该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及宏观经济环境,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适当规模。

参考文献:

[1]Brent W. Ambrose, Michael J. Highfield and Peter DLinneman.Real Estate Economics [J]. Real Estate and Economies of Scale:The Case of REITs,2005, 33,(2):323-350.

[2] Michael Decaney .DEVANEY.Econmic efficiency multi-productstructure: the evidence from Koreanhousebuilding firms[J].Journal of Housing of Economics,2002,31(3): 301-317.

[3]Danielle Lewis,James R. Webb.Potential cost synergies from banks acquiring real estate brokerage services [J].J 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31):2347-2363.

[4]周颐,陈艳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3):165-167.

[5]张巍,赵彦辉,陈伟.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房地经济,2009,(5),48-51.

[6]威廉・博伊斯,李自杰.新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7]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

《河南大学学报》刊文指出,“山寨经济”作为一种畸形的经济模式,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之中。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市场准入困难、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虽然“山寨经济”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山寨经济”也有效缓解了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填补了较低层次的消费空白。因此,这种经济现象不能被简单地否定,而应该从制度、法律、融资环境等方面着手,尽快解除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障碍,将“山寨经济”引导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造福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

文化产业区域整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改革与战略》刊文指出,作为文化产业推动主体的政府部门,需要以部门的横向与纵向的协调运作为整合机制,以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纵向文化资源为整合内容,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品牌,构建区域内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第一,建构文化产业的区域部门整合机制。区域内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建构,首先需要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前提是发展过程中的整治行为的协调一致。第二,明确文化产业的区位空间整合载体。文化产业区域整合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内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的共享特征。文化的共享性又是以特定的地理环境区位为载体的,文化能够被一定区域内的特定群体接受。第三,拓展文化产业的资源时间整合内容。文化认同的形成既有历史的积淀与融合,也可通过当代的社会建构予以调整。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产生机制与解决途径

《学前教育研究》刊文指出,导致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设计的城市偏向与东部偏向,一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由来已久的忽视和学前教育研究界的封闭孤立。解决学前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第一,要依靠政府建构横纵联通的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与财政投资体系,在区分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前提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第二,要依靠学前教育研究界加大对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研究力度,并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影响政府的决策,促使政府改变对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政府有关学前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发展实体经济减轻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刊文指出,流动性过剩成本和成本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两大推手,仅仅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有效治理当前通胀,还必须同时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第一,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将更多的社会闲置资金吸纳进实体经济生产部门,减少在实体经济中寻求投资与投资机会的货币资金,减轻过剩的流动性所产生的通胀压力。第二,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增强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有利于缓解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成本和进口原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通胀压力。第三,发展实体经济可以通过促进生产、增加供给以治理通胀。第四,发展实体经济可以繁荣股市,增强股市对货币的吸引力。第五,发展实体经济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有效缓解通胀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从智力资本要素结构看企业绩效的提升

《烟台大学学报》刊文指出,以往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着重研究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要素及其关系、结构、测量、开发等,但基本局限于理论研究。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融合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各种理论观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中国企业的相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定量测算智力资本和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检验企业智力资本要素结构是否推动企业绩效发挥一定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如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智力资本三个要素中,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人力资本则是通过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间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不明显。企业智力资本三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对企业经营绩效发挥作用。

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四个看法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经营,低碳营销

 

一、低碳经济时代与企业低碳营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经济带来了高增长,但同时又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重负担。“生态极限”、“地球赤字”、环境污染这样一个全球性问题,这样一个涉及人与环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给人类生存发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企业经营,在前述这些敏感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背后,也有着人类与之斗争的过程: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被提出并实践。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战略抉择的话,那么低碳经济将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又一新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人类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在企业众多战略抉择中,企业营销战略如何适应低碳经济要求,是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应慎重考虑和实践的一个问题。低碳营销模式将是企业营销模式的新趋向,同时也是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低碳化”

如果从营销学角度来定义“低碳营销”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话,那么在这过程执行之前,观念是先导,观念须先行。因此,企业提倡低碳营销,必先倡导营销理念“低碳化”。低碳发展观,就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地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这是以“世界整体”为单元的发展理念。低碳营销观念,也即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是从大的营销哲学角度来谈营销理念“低碳化”,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营销理念“低碳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低碳意识”。从我国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相当多的人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的实际出发,政府必须承担起对全民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2、引导顾客低碳消费。消费者需求受到消费者行为、认知、学习、态度、文化、个人特征、生活方式、所处情景和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复杂的消费者购买“黑箱”背后企业经营,消费者购买行为多样化,需求多样化也就很正常,但营销的本质是创造需求,满足需求。消费者需求是需要引导和挖掘的,是需要创造的,在引导、挖掘和创造的过程中,企业低碳营销就是要把顾客的需求从笼统的“客户需求”中鉴别出来,着重鼓励、挖掘和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顾客的“合理需求”主要就是要引导消费者可持续消费、低碳消费,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逐渐杜绝对环境产生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企业经营,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3、进行绿色宣传。“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具体化,低碳营销是绿色营销的可操作化”。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宣传绿色,宣传“低碳”,展示安详的田园风光、美丽的自然景观,绿色的生活风情和纯净的心理感觉,激发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欲望。营销的实质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增强了,企业倡导的“低碳”营销也才有了实质的意义。

(二)技术创新是低碳营销的基础和关键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瓶颈,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低碳营销,生产技术创新是基础和关键,企业要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来实现低碳目标;企业要科学规划,不能依靠能源消耗来促进生产;企业要通过新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来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企业经营,走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绿色营销策略

笔者基于“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具体化,低碳营销是绿色营销的可操作化”而谈如下企业营销策略。

1、绿色产品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重视商品物质价值的传统消费观向强调以非物质为特征的绿色消费观转变,即在购物时,更加注重企业及其商品对环境保护和自身健康的有益性,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绿色产品备受青睐。绿色产品的开发策略有别于传统产品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包装和绿色标志。

绿色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设计。

绿色包装是指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明,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包装商品的过程中,既要努力降低其包装费用,又要考虑到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研制开发出新型的绿色包装材料,如纸包装或一些与桔子皮、鸡蛋皮、香蕉皮等有类似功能的“天然包装物”仿制品,探索一条“绿色包装”的新路子,也有利于突破一些新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包装为我国设置的技术性壁垒。

绿色标志是指依据有关环境标准、指标和规定,由国家政府部门或某个具有权威性的认证机构确认并颁发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印在商品或其他包装上的图形,其样式因国而异。世界上主要的环保绿色标志是德国的“绿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及中国的绿色食品标志等。从各国情况来看,产品一旦被贴上“绿色产品”的标签后,身价大增且有供不应求之势,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2、绿色价格策略

绿色价格是指附加了开发绿色产品的知识、劳动和物质投入而高于传统产品价格的价格。绿色价格的制定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要合理考虑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因素。在国际市场上,绿色商品的定价要以有利于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商品的绿色形象度为基本指导思想,主要实行新产品定价策略。在国内市场上,绿色产品的价格定位则必须面向大众消费者,与同类产品的比价要力求保持基本平衡。

3、绿色分销渠道

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选择绿色渠道,要注意选择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良好绿色信誉的中间商,以便维护绿色产品的形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要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来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或专柜,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购买;要合理设置供应配送中心和简化供应配送系统及环节;要建立全面覆盖的销售网络,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要在选择经销商时注意该经销商所经营的非绿色商品与绿色商品的相互补充性和非排斥、非竞争性,谋求中间商对绿色产品的虔心推销。

4、绿色促销策略

促销是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有着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的功能。绿色促销的核心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传递,在谋求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协调中来树立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绿色形象,实现绿色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拓展。

5、绿色公关策略

绿色公关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途径。它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如20世纪80年代,麦当劳因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废弃的包装物,逐渐成为环保人士攻击的对象。在环保危机的威胁下, 90年代初麦当劳推出了“种植一棵树”的绿色公关宣传活动,并着手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减少包装;二是减少使用有损坏环境的材料;三是使用较易处置、能物化成肥料的材料,这样使环境污染物减少了60%,在社会公众面前成功地塑造了“绿色麦当劳”的新形象。

6、“绿色政府”策略

绿色营销,要靠整个社会成员的参与才行。社会大众应明白绿色营销不仅仅是企业的事。绿色营销理念的执行当中,由于政府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和未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依靠政府力量,可以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来解决,否则很难迅速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7、绿色服务

在商品雷同化、同质化和品牌普及化的条件下,服务更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当然,这种服务并不是一般的笑脸相迎所能概括的,而是指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式消费需求。现今商品多了,消费者不仅重视产品和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功能利益,更看重在购物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在产品和服务相同的情况下,体验成为消费者购物的关键因素。

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低碳营销、绿色营销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但同时,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变还需要从大到环境经济政策小到企业营销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赵金涛.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2]赵杨.低碳营销——低碳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营销新模式[J].经济与管理,2010,(7)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

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营销模式;变革;企业

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69-02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其内涵是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概念是国际社会在试图寻求一个可行的、公平的国际机制,以减少碳排放时提出来的, 它明确了促进零碳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并且通过制度安排为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与能源需求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我国计划在2015年将碳排放减少50%。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对中国而言,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也是经济繁荣的机会,经济增长和低碳排放的目标可以同时实现。当前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若想达到合理的发展,则要提高生产效率并改变消费习惯与结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指出:“我们想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变:一是转变生产方式,二是转变生活方式,三是转变全球合作和贸易的方式。”

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于20世纪90年代初就在全球范围内提上了企业的营销日程,其本质上是一个绿色因素贯穿始终的营销组合过程。所谓“绿色营销”, 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从卫生安全、维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在经营战略制定、目标市场细分与选择,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实施绿色措施,向消费者提供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的需求,最终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绿色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企业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 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 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共存共荣。低碳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又为绿色营销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严苛的要求。

一、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营销模式变革

传统的企业绿色营销模式在低碳经济时代需要变革。绿色营销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绝好机会。正如同通用电气的杰夫・伊梅尔所说“绿色就是盈利”,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已变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长期来看,企业采取“绿色营销”战略相对投入较少,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绿色营销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绿色营销还是落脚在企业,主张企业顺应消费者绿色需求开发绿色产品和服务,这也就意味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研发投入,对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往往是不可承受之重。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世界上绿色营销的成功者,如GE、、沃尔玛、壳牌石油、BP石油等大多是位居世界五百强的大型企业,这说明当前的绿色营销理论还不能够有效指导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营销实践,需要变革;其次,绿色营销忽略了企业自身的绿化,光有绿色产品和服务还不够,没有绿色的企业哪来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完成企业自身的绿化转型工作,也是一个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引导企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的话,那么低碳经济已经是一种迫在眉睫的社会现实,已经不允许企业靠逐步发展来完成绿色转型,绿色营销看上去很美,却有水中捞月,终成画饼的可能。

企业在这个国际大营销中如何定位呢?首先要积极参入到这个国际大绿色营销体系中去。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以科技带动节能减排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科技兴国战略。如果说五至十年前意识到投入在绿色环保技术与产业中是远见的话,那么今天对于绿色环保元素的考虑与投入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的明智之举,在它发展成为行业门槛标准之前,今天的投入就使得企业能够适应即将到来的更为普遍与常规的绿色环保要求。考虑绿色到环保技术的广泛渗透价值,我们正在走进一个绿色环保发明与创新很容易走红的创业新时代,在环保领域学习、钻研、发明创造意味着企业着可以进入一个未来主流产业的核心地带。但是单靠企业自身来开发绿色环保技术负担较大、也有一定的盲目性。中国企业开发绿色环保技术的最佳切入点应该是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在国家的政策框架下寻求技术创新机会和商机。电力、水务、化工、钢铁、汽车、家电、纺织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国家安排有专项的技术开发资金和政策扶持,中国和欧美也签订了专门的绿色环保技术合作转让协议,未来五年内我国投入环保技术转让的资金将达到250亿美元,国内外投资机构也在重点关注这些行业。紧盯这些行业开发绿色节能环保技术既容易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又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企业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开发新技术,商机无限,一举多得;此外,企业应该勇于迈出国门,积极参入国际低碳经济和技术专业组织及论坛,这样就可以及时获取国际领先的低碳经济商业和技术信息,并优先争取国际先进技术转移和专项投资机会。

二、企业新绿色营销模式的构建

1.用正确的绿色营销观念塑造绿色企业。企业要避免“绿色营销近视”的错误观念,不能简单地认为绿色营销就是对传统营销的否定,主观想象出于环保和能源节省的良好初衷,客户就愿意放弃传统产品的便利性、低成本等功能值来接受绿色产品和服务。事实证明,成功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必须是环境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高度统一。正如《由绿转金》一书的作者丹尼尔・埃斯,安德鲁・温斯顿所指出的那样,千万不要把环保技术作为产品的核心按钮,而只应作为辅助按钮,用他的话说是“第三按钮”。开发绿色环保技术是为了为产品和服务锦上添“绿”,绿色产品和服务是工程技术、生态效应、经济性和变化的顾客偏好的高度统一。

企业必须具备国际视野,站在产业的高度来看待绿色营销。当前很多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在大力开发环保技术和产品,如GE开发的节能照明技术、丰田开发的混合燃料汽车、BP的开发新能源技术等。绿色环保技术渗透性强,应用广泛,随着其产业链条更加完备,环保技术开发成本将会降低,从而使在各行业的各类产品中普遍引入环保技术成为可能。而成功运用大规模、普及化的低成本绿色环保技术也成为当今企业产品和服务竞争的关键,对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运用所需要的各种绿色环保技术,将绿色营销的观念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并凝结到产品和服务中。就如广州本田一样,除了提供低排放的环保型汽车产品外,还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环保技术、广泛采用环保型材料和配件,并通过建立严格的绿色环保标准来协作管理供应商、分售商、售后服务等整个供应链体系。这样的绿色企业对整个产业的绿化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所提供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有很高的社会公信力和市场吸引力,很容易被市场接受。

2.打造透明的绿色营销传播体系。当前全球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能源与环境问题。伴随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达到了一个地球难以承受的水平,地球正在变暖。其直接后果是可利用水资源大幅减少;逐步消失的森林对温室气体效应的缓解能力更为脆弱;气候与生态变化还直接导致病毒与细菌的进化发生重大的变化,有些地方会因为海平面的上升而导致灭顶之灾,所有这些都对人类的生存形成严峻考验。在环境恐惧心理与生活质量要求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安全要求和环保责任。消费者对企业的绿色承诺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他们没有办法知道,一个产品是否是绿色安全的,广告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

从品牌传播诉求的角度来说,低碳经济时代需要去定义与创造更加真实透明的传播理念和方式,笼统的“环保”与“绿色”的诉求已经不太能打动今天的消费者。他们更愿意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热衷于在购买前研究各类消费者报告、企业的绿色认证、绿色标准、标签和配料清单以及生产过程等。低碳经济的严峻现实要求企业营销体系的各个方面都透明化,其网站、销售工具和渠道以及公共关系定位,甚至合作伙伴等方面都必须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可核查的绿色信息,打造一个全程透明的绿色营销传播体系。绿色产品的传播介绍应该在提供关于产品本身的质量说明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有关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和企业整体生产环节的绿色环境信息,例如,每一生产单位的环保排放水平、所有生产原料的环保水平等以及产品使用时单位排放和能耗等,令消费者不仅得到目标产品的信息,也能知晓此一产品的获得和使用代价,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放心,也有利于消费者基于绿色环保价值而进行选购。

在绿色产品和服务营销传播中,行动比宣传更有说服力。企业要善用活动营销,把企业所参加的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例如,联合利华介入海洋鱼类保护,万科等介入防沙治沙活动)改编成绿色故事,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环境联系起来,用视频和文字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在网络为主的媒体通路上低成本快速传播,以影响尽可能多的潜在消费者的决策,这也是一种环保的传播方式。企业应该聚焦于本行业相关的环保主题,尽可能多的与政府部门、环保组织及消费者合作,发展更多的合作型社会传播与社会动员活动。

我们还必须注意,尽管为绿色产品和服务收取溢价也可以作为绿色营销传播内容的佐证,但未来随着环保技术的普及,以环保技术为原因主张高价格将不受消费者欢迎,是一种没有前途的营销手法,我们应该在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下,谨慎思索低碳经济时代绿色营销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蔡林海.低碳经济 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济转型;危机

改革开放30多年,民营中小企业活力的释放是中国经济最大的财富。作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的经济产量支撑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约75%。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总比例已经高达99%,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税收收入,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已占到全省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下,中国一大批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中小企业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全国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1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分析

自去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带等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8月初披露的信息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交叉作用下,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1)从事供应链低端加工制造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国际产业链可以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全球营销三个阶段,附加值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大体呈U型,俗称“微笑曲线”。通常情况下生产制造阶段创造的附加值占整个产业链附加值不到30%,而在生产阶段的最底端(制造与装配)创造的附加值只占5-10%,甚至更低。当前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中,以低端加工为主,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制造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浙江象山县不到32平方公里的某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然而截至2008年6月底,原本的500多家企业倒闭了100多家。

(2)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处境“难堪”。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订单的大幅减少使很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处境艰难。据统计,温州地区有20%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纺织、服装、化工和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更是“苦不堪言”。

(3)与中小企业资金融资难,受多角债务牵连。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难题。政府政策需要更多倾向中小企业。虽然2009年政府投资了4万亿来缓解金融危机,振兴经济。但这4万亿资金并没有太多惠及中小企业。国家中长期贷款增加了很多,但用以解决流动资金问题的短期贷款所占比例不高,即便是短期贷款,其中很多也是投给了大企业。

2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分析

2.1从国际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危机的源头,首当其冲是世界经济局势的悲观。受此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全面进入衰退,无论世界银行还是联合国的IMF的预测都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今年全球贸易量竟历史性地下降了9%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贸易萎缩。另外,摩根士丹利报告还表明,目前,在190个被调查国家中,有50个正在经历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这些不利因素是中小企业根本难以抵挡的。

2.2从国内环境分析

在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成长”的十字转型路口,“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瞬间弱化,一大批资本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全方位吃紧,危机四伏。危机的原因更是多方面:市场竞争的压力,让产品价格无法随通货膨胀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出口企业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能源、原材料涨价;许多企业难以从银行信用社新获信贷或者续借贷款,地下钱庄成了许多中小企业高息求贷的来源,目前,企业“三角债”问题日益严重,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其实已经断裂;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综合的宏观政策应对。

2.3从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大多集中在加工工业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大多数停留在简单模仿的水平,质量难以得到提高。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弱,许多中小企业基本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产业关联度低,在纵向合作上,即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合作关系,没有规定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没有做到共享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横向合作上,即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没有进行一定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培训方面共享当地资源。中小企业在相当大范围内存在低水平过度竞争。

3中小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因素,内部运营对企业而言是可控因素。中小企业要走出危机,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依靠新技术来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政府方面也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生存状况,制定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政策,在各个方面予以支持。

(1)改变中小企业业务内容的“杂”、“乱”、“散”,整合业务和组织化构架。

其一,对外“抱团抵御”。通过企业间的“合力”突破实现产业链整合,增强企业乃至行业抗风险能力。例如为了应对所谓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美国“337调查”,国内同行业中小企业只有组织联合才能保证行业产品避免在出口美国市场时遭遇“灭顶之灾”。其二,对内“协同效应”,实现1+1>2。中小企业强烈的“功利”目的使得各个区域的经营业务惊人地雷同,如温州某镇整个生产纽扣,宁波某地企业“不假思索”地集中于冰箱制造生产,而企业彼此间的合作几乎为零,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简直无法计量。其三,对资本运作的驾驭和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要合理预期扬长避短,重拾“新型老业务”不失为明智之举,例如对于“绿色农业”“都市农业”的经营也蕴含着乐观的效益前景。

(2)挖掘企业发展的内部空间。

其一,中小企业的管理多是“家族式的传统经营,决策和执行的集中难免增加企业风险,河南已经有民企出让控股权以引进先进管理经营团队来做大企业市值的先例。其二,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的中小企业将转型的视野明确指向中国市场,而非局限于在国内“等待”机会和空间。其三,不少国内网络公司通过在纳斯达克的小市值板块挂牌上市得到发展,微软思科也是从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小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做成全球顶级大公司,走进纽交所的主板市场。而苏宁电器通过在国内中小板上市后,成为电器销售行业的龙头老大之一。

(3)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其一,扬“优”和避“劣”。如新《劳动合同法》无形中要求中小企业研发新技术减少用工量;而新《合伙企业法》对于“有限合伙人”的创新也助推了风险投资注入中小企业,同时国外经验表明“有限合伙”是吸引民间投资、鼓励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出口退税法》关于出口商品退税率的升、降、免的规定也是企业业务调整的“指南针”。其二,充分利用政府“救赎式”的政策优势。

第7篇

关键词:柔性指标体系 构建 经营绩效

对现代企业经营绩效衡量指标的研究一直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目前,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均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这种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带有静止性、单一性和反映的被动性。如果完全采用以财务指标体系来进行定量的评价,只是一种短期业绩的计量,会助长企业经营者急切近利和短期的投机行为。同时,现代企业的发展水平与能力,同顾客与供应商的满意程度和支持态度、工艺与技术的不断革新、经营者与雇员的士气、企业对环境因素和未来不确定性的认知和利用水平等许多方面密切相关,而这些方面有很多是变化的,难以准确量化。可见,仅以财务指标进行衡量的传统方法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绩效衡量中就显得捉襟见肘,构建一个相对完善能客观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动态柔性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柔性经营绩效指标含义及特点

1.1柔性经营绩效指标的含义

绩效也称为效绩业绩成效等反映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中的投入产出的成绩效益和效率。Michel J.Lebas[1]指出:绩效是针对在特定约束下的公司及其环境提出的对导致其目标完成的成因模型进行的有效的开展和管理。Bates[2]和Holton[3]指出:绩效是一多维建构测量因素;David Otley[4]认为绩效本身是模糊的术语而且不能简单的加以定义[3]。今天我们认为绩效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有效性适应能力和反应灵敏度,同时也包含着生产率或者说生产效率。因此,绩效显然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概念。

我们所说企业经营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

1.2柔性经营绩效指标的特点

(1)指标要素的齐全性与适当性。企业的综合经营绩效指标构建必须能够涵盖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增长能力等指标体系,以遵循要素齐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达到重点分析的目的,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来构建和分析企业的综合经营绩效指标体系,遵循指标要素适当性的原则。

(2)指标体系的动态柔性。企业综合经营绩效指标按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主要评价指标、辅助评价指标和补充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能反映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辅助评价指标可以根据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产品生命周期及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的不同适时选择;补充评价指标为定性因素的考虑,是根据企业所处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所进行的必要补充。各项指标可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核心竞争力来考察各个层面指标的权重,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适时调整,这样才有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调整自身的战略。

(3)指标能反映各方面的信息需求。绩效评价提供的信息资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企业发展的诊断功能和交互式管理控制功能的重要保障。指标所承载的信息要既能满足管理者实施决策的需要,又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凭此进行决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需求。

2.企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杨兆地[5]从顾客角度提出了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这种绩效指标体系包含了顾客的占有率、抱怨率、增长率等指标,不仅衡量从一方面衡量了企业的绩效,也从另一方面加重了顾客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姚文英[6]从产品利用率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绩效问题,并提出了产品利用率的指标;高建[7]等从企业创新角度出发从研发和人才视角提出了衡量企业创新的指标;此外,叶飞[8]等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张秀敏[9]从生态的角度对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指标。目前现有的研究从经营绩效的某一角度提出评价绩效的指标,对完善企业经营绩效指标具有现实的意义,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构建经营绩效衡量的动态柔性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3.柔性经营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对衡量企业绩效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拟合归纳成六个层面的指标体系,即财务、客户、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发展潜力、社会环保指标体系,构建成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柔性指标体系,如图1 所示。

3.1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是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的指标,是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其它各指标都应同财务绩效指标相联系。传统的财务分析一般是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现金流能力四个方面来分析的,主要是对有形资产投资进行评价的。通过对现有用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绩效文献的研究,可以把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财务指标归纳为以下十五个指标:(1)修正的经济增加值;(2)基于期权的净现值NPV+C;(3)净资产收益率;(4)投资报酬率;(5)内部收益率;(6)成本费用利润率;(7)智力资本效益贡献率;(8)资本保值增值率;(9)销售净利率;(10)资产净利率;(11)投资回收期;(12)资产负债率;(13)智力资产贡献价值增长率;(14)成本降低率;(15)自由现金流量。

3.2业务流程指标体系

业务流程就制造业来说即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主要是指企业按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生产的具体工艺过程包括售后服务。这个层面的指标是对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较大改革,是从过去专门突出财务绩效衡量指标转为以财务绩效衡量指标为主同时涵盖研究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等方面指标,成为企业内在实力和基础管理水平的反映。业务流程层面绩效评价内容主要是关于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售后服务效率,主要涉及到产品的生产周期、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以及机器设备生产率,用以反映企业对机器设备的利用情况和售后服务,是企业提高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企业生产过程在销售领域的延伸。通过对目前现有业务流程方面的研究,将业务流程指标体系分解为以下十二个指标:(1)产品生产周期;(2)产品合格率;(3)设备利用率;(4)生产要素配置效率;(5)质量效益;(6)生产能力;(7)原料利用率;(8)设备完好率;(9)维修返工率;(10)产品保修期限;(11)总资产周转率;(12)事故率。

3.3发展潜力指标体系

发展潜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转化为企业竞争实力,体现出企业竞争绩效的一种能力,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包括企业的资产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长趋势和增长速度。因此,发展潜力指标体系是由与市场发展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紧密关联的十一个指标构成:(1)主要指标增长率;(2)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1)销售增长率;(2)资产增长率;(3)净利润增长率;(4)净权益增长率;(5)固定资产成新率;(6)智力资本比率;(7)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8)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9)总经理决策成功率;(10)要素投资比;(11)技术投入比率。

3.4技术创新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体系主要是以企业智力、技术、资本为基础而拥有的,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创新放大等的转换能力,通过这一能力企业可以使资源有效配置并产生附加或增值效应,具体表现为能够改变特定资源使其产生满足于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变换能力,能够适应市场和环境变化的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和协调各种资源产生出多倍的整合放大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企业的能力体系并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本实力。因此,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其实就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现有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指标主要有以下18个:(1)新产品投资回报率;(2)研发费用率;(3)研发人员投入率;(4)创新产品率;(5)新产品开发速度;(6)新产品开发能力;(7)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8)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9)新产品产销率;(10)成本降低研究开发效益率;(11)产品质量研究开发效益率;(12)新产品销售率;(13)新产品贡献率;(14)新产品市场容量;(15)新产品市场占有率;(16)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17)新产品劳动生产率;(18)新产品创新周期。

3.5客户指标体系

企业所有的业绩必须通过客户方能实现,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没有客户对企业所提品和服务的青睐,企业就无法实现其产品的价值,无法获取利润,无法实现其财务目标,最终无法生存。保持原有客户并争取新客户是企业战略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客户的多寡代表着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象征着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保持一定规模的客户并不断争取新客户,是企业持续不断发展,实现战略经营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客户方面业绩应成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衡量客户绩效指标有以下十六个:(1)客户保持率;(2)客户利润率;(3)市场占有率;(4)员工保持率;(5)员工劳动效率;(6)客户获得率;(7)产品及时交货率;(8)售后服务质量;(9)报修率;(10)退货率;(11)老客户销售额增减率;(12)用户抱怨解决时间长度;(13)全员劳动生产率;(14)人才发展增长率;(15)员工离职率;(16)员工意见采纳率。

3.6社会环保指标体系

今天,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绿色经营,环境问题是企业无法逃避的经营课题。从长远来看,忽视环境问题的企业最终可能被淘汰。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求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决定了消费者会优先选择那些环境形象好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而那些不重视环境保护污染严重的企业将失去市场,这种市场需求的绿色转变迫使企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营销导向,而企业产品的环保性能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目前衡量社会环保方面的指标主要有9个:(1)社会贡献率;(2)经济内部收益率;(3)社会积累率;(4)社会利税率;(5)社会投资与捐赠率;(6)公共政策参与度;(7)三废排放率;(8)废弃物再利用率;(9)处理环保问题成功率。

4.结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的环境在不断变化,采用传统单一财务绩效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一个整体性和系统性较以往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的柔性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衡量现代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Jackson Martindell.The Scientific Appraisal of Management-A Study of the Business Practices of Well Managed Companies[J].Management Accounting, 1990,(75):28-36

[2]Peter.M.Druch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52,(19):344-358

[3]David Otley.Performance Management: A Framework for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Research[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9,(10):363-382

[4]Stern Steward.The EVA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637-654

[5]杨兆地.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1):63-64

[6]姚文英.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之比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4):62-65

[7]高建、汪剑飞.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和新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3,(25):14-22

[8]叶飞、黎文等.企业生产系统管理绩效指标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3):35-36

[9]张秀敏.企业绩效指标及其生态效率报告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3):42-45

第8篇

关键词:企业规模 企业国际竞争力 效率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分工。然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其竞争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到底企业规模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

在过去既有的研究中,关于企业规模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企业规模往往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但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学家舒马赫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叫《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认为,资源密集型的大型化生产将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应当超越对“大”的盲目追求,提倡小型机构、适当规模、中间技术等等,所以,“小的是美好的”。随着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发生了定制革命,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原来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生产。因此在定制化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从而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当我们把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放在一起时,首先会想起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规模巨大,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规模通常由企业总资产、员工人数、销售收入等具体的指标来反映,要考察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首先从企业的生产函数分析。在企业的长期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厂商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投入要素的数量,产出将会发生三种变化情况:生产要素一定比例的增长会引起产出更大比例的增长及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产出按照比投入要素更小比例的增长及规模收益递减情况;产出恰好与投入要素增长的比例相同及规模收益不变情况。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企业多种能力的综合。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1985年《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那么企业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就必须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对于什么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部门《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中认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应有如下特征:即技术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开拓能力强,有健全的营销网络,拥有持续的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能力强,有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队伍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规模经济效益好,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

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规模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企业扩大规模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会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企业成长的不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效应分析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效应主要是指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效应。在经典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中,规模经济是用于解释竞争力的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产品之间成本的差异构成了产品竞争力的基础。规模经济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一定比例的增长能够引起产出更大比例的增长,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函数之所以呈现出单位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除了大规模采购和数量折扣带来的成本节约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分工和专业化使生产成本降低

规模经济最早来自于分工和工人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带来产品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分工与专业化使劳动者用于生产活动的操作越来越少,从而较快地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与此同时,分工与专业化使劳动者节约或减少因为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分工理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的生产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由此看来,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分工进而生产工序专业化成为可能。而且当一个厂商采用生产专业化降低成本时,其他厂商也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带来的相互依赖性和累积性效应会迫使各个厂商进一步扩大规模,争取获得相对于其他厂商的成本优势。

(二)学习效应引起成本降低

学习效应是指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等人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可以积累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通过增加产量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如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不变,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单位产品利润提高,可以刺激企业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供给。由于学习效应而导致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量下降必然导致产品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使企业能够用较低的劳务成本生产较多的产品。对于存在着学习效应的行业,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足够大时,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劳务成本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措施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沉淀成本的存在促使企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沉淀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对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淀成本。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些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厂房、设备等固定成本,这类成本作为一次性投入,会随着厂商规模的扩大,使这些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要素的生产能力。企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类似于固定成本的设置成本,即在生产准备工作期间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这些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就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有能力提供更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产品,从而具备较强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而产品国际竞争力又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规模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企业规模要素就成为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负效应分析

(一)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会增加管理成本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监督、协调成本也越来越高,有时甚至高于通过市场的交易成本。例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教育培训费用、行政办公费用、内部审计、监督费用等等,这些费用的增加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延长信息沟通渠道,增加信息沟通成本,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产生利益本位主义,更不利于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最好由企业替代市场,即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当企业内部管理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时,最好由市场替代企业,即缩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因此,企业规模的最佳界限,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边际成本与市场交易边际成本相等时所确定的企业规模均衡边界。

(二)企业规模扩大会带来企业创新上的惰性

创新惰性是指企业被创新所取得的成就所迷惑而导致的放松懈怠。对于创新惰性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如企业领导依据思维定势进行创新决策、由惰性文化而引发的因循守旧、对环境变化的置若罔闻等。一般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公司最初的增长活力会慢慢消退。因为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制度逐步完善,改革的空间和动力不足;员工已相对稳定,企业进入雇员低循环期;公司业务仍在发展,但利润率已徘徊不前。实践证明,越是获得过成功的企业,越容易固守以往的传统和习惯。成功容易使人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应对挑战的准备。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往往不知所措,被迫仓促应战,结果导致公司一步步走向衰败—这不是因为未采取行动,而是因为遵循以往的惯例,采取了滞后或错误的行动。

(三)企业规模扩大会导致企业成长的不平衡

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往往会出现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性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有限性,具体表现为企业成长因素之间的发展不同步和不协调。这些成长因素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能力、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例如企业规模扩大要求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然而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发展,结果规模成了包袱,扩张成了陷阱。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能力的不足,企业往往片面关注单方面因素,如企业的规模、市场、行业、区域、企业家、组织能力等决定成长的各个方面,最终结果导致企业成长失衡。另外,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受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企业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创新惰性,从而造成企业家成长和企业成长的不平衡。

结论

正是由于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现实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企业规模不仅被视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而且往往被直接作为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之一。在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企业规模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有:总资产、企业员工人数、销售收入等。这些指标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规模因素的构成,决定并影响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规模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有正效应,还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从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企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那么就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使企业产品获得成本优势,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反,如果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则会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规模大是否必然带来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还取决于其他因素,但这并不妨碍企业规模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分析工具的有效性,因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由一系列指标来反映,每个指标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程度由该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的权重决定。所以在评价企业国家竞争力时,企业规模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必须赋予恰当的权重,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在实践中提高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时侯,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从而有效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彭丽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及分析[J].管理世界,1999(1)

3.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